湿地生态系统范文

时间:2023-04-06 05:32: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湿地生态系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湿地生态系统

篇1

鸣翠湖(北纬38°23'N,106°22'E)主要地块由银横公路及四三支沟所挟持,东以惠农渠为界,西至红旗排水沟,南至永宁县中心排水沟,北至银横公路(孙胜民,2012),湖区面积666.7hm2。地貌类型为银川平原湖滩地貌,海拔1100~1200m。湖区是典型的中温带半干旱荒漠气候区,冬春少雨,夏秋多雨,年降水量120~150mm,年蒸发量1500~18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58.7%。水资源属引黄灌区的汉延渠-惠农渠干渠水系。鸣翠湖水位较低,北湖水位在1.87~2.47m、平均水位2.12m,南湖水位1.47~2.07m、平均水位1.75m。

2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2.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在PSR概念模型的基础上,依据评价指标选取的整体性、可操作性、敏感性及主导因子等原则和相关评价指标原则(崔保山和杨志,2006),结合鸣翠湖湿地自身特点,将生态特征、功能及社会环境3方面指标综合起来,分别归类于压力、状态、响应3个子系统共27个评价指标。构建的鸣翠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见图1。

2.2评价方法和标准

2.2.1评价方法鸣翠湖是一个自然-生态-社会经济的复合生态系统,若从单方面因素来评价会与真实情况产生较大偏差。因此评价方法选取可以避除人为主观因素、能够较为准确反映复杂问题真实情况的多级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麦少芝等,2005;崔保山和杨志,2006;徐建华,2002)。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是建立在指标体系完成、权重确定和评价标准确定的基础上,构造权矩阵和隶属度矩阵,最终得到系统生态健康等级,分析原因。确定权重采用的是层次分析法,利用AHP软件Yaahp7.5分析计算。

2.2.2评价标准的确定综合国内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研究成果和本地区湿地的实际情况(钟艳霞等,2013;吕金虎和佟守正,2012;王冰,2014),同时参考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标准的方法,将鸣翠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划分为很健康、健康、亚健康、不健康和疾病5个等级。结合国家、地方相关标准和专家问询,根据湿地各属性的临界水平和表现确定各指标的各级标准值,见表1。

2.3数据来源水质指标数据来源于银川市水文局、宁夏回族自治区环保厅等单位的站点监测资料。生态特征指标数据涉及到湿地不同的生物种类和遥感影像解译数据来自于银川市湿地管理办公室的统计资料,及刘鸣(2013)实测解译数据。社会经济指标主要包括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化肥施用强度、环保投资指数、湿地保护程度、污水处理率等,数据主要来自于2013年宁夏统计年鉴和政府工作报告。相关数据参阅了鸣翠湖的研究成果(孙胜民,2012;杨美玲和马鹏燕,2011;单洐芳,2013),同时到地方调查获得的资料数据。

3鸣翠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3.1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构建采用层析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综合确定指标权重。邀请专家对构建的鸣翠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赋予权重,利用软件Yaahp7.5计算分析得出各指标两两比较矩阵,计算出各指标归一化权重系数。再由专家对影响鸣翠湖生态系统健康的各因子进行投票决定健康等级,构成评判集,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模糊隶属评判矩阵。式中,R1、R2、R3分别是压力、状态和响应子系统指标相对于评语的单因素模糊隶属评判矩阵,该项评判集是由5位专家对影响鸣翠湖生态系统健康的各因子进行投票决定后对评判集中的元素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

3.2评价结果鸣翠湖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结果:

3.3结果分析在鸣翠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标隶属度矩阵V'中,表示湿地很健康的V1级得分0.2475,健康状态的V2级得分0.2328,亚健康状态的V3级得分0.2650,不健康状态的V4级得分0.0501,疾病状态的V5级得分0.1738。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鸣翠湖湿地处于亚健康状态,综合得分为0.6163。从3个子系统评判结果看,状态指标B2最差,其最大隶属度为0.2333,属于亚健康状态;压力指标B1最好,其最大隶属度为0.2677,属于健康状态;响应指标B3最大隶属度为0.4553,属于亚健康状态。3个子系统健康状况依次为:压力B1>响应B3>状态B2。结果表明,鸣翠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发挥影响鸣翠湖湿地的生态环境健康。

4结论

篇2

关键词:湿地公约;湿地生态系统;主要问题;保护措施

0引言

湿地是一种重要而独特的自然资源,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进步的战略资源,又是推动人类文明与进步的稀缺资源。

1《湿地公约》及其相关情况

湿地公约是唯一一个针对单一生态系统的政府间环境条约,于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通过。截止到2015年7月,湿地公约缔约国已有168个,已登记的国际重要湿地共2208块,面积达2.10亿公顷。我国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到2008年,国务院“三定方案”明确指出,组织协调指导监督全国湿地保护和履行有关国际公约事宜由国家林业局担任。截止2015年7月,我国列入了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已有46块,湿地面积达230多万公顷。按照我国实际情况和《湿地公约》分类系统,湿地分为5大类(34型),其中,近海/海岸湿地(12型),河流湿地(4型),湖泊湿地(4型),沼泽湿地(9型),人工湿地(5型)。

2湿地生态系统功能

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湿地、海洋和森林被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是重要的水源地、巨大的物资储备库、生态坏境的优化器、重要的物种资源库和物产能源基地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因此,湿地又被称为“地球之肾”、“淡水之源”、“物种基因库”、“生物超市”、“储碳库”、“物种宝库”、“人类文明的摇篮”,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主要包括:供给功能、调节功能、支持功能和文化功能。其中供给功能主要是提供淡水、燃料、食品和纤维等,调节功能主要是气候调节、水资源调节、废弃物处理等,支持功能主要是文化多余性、精神和宗教价值,休闲旅游等,文化功能主要包括泥炭积累、水循环、提供的生境等。每年全球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约为30多亿美元,湿地价值很是巨大,因此,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更要予以重视。

3湿地保护管理工作

3.1湿地资源概况

根据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目前全球湿地总面积约为12.80亿公顷,占地球陆地面积的比例约为8.6%。加拿大湿地面积居世界首位,有1.27亿公顷;美国1.11亿公顷,之后为俄罗斯。我国湿地总面积为5360.26万公顷,湿地率为5.58%。

3.2我国湿地保护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初步形成的湿地保护体系是: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主体,湿地公园和保护小区两者为辅,其它保护形式互为补充的多方式共存体系。截止到2014年底,我国共建立的湿地自然保护区570多个,湿地公园900多个。据统计,纳入湿地保护体系的面积为2324.32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面积为2115.68万公顷,自然湿地保护率45.33%。

4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现阶段我国湿地资源主要面临三个问题:管理工作亟待加强;湿地保护空缺较大;生物多样性在减退,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4.1管理体制不完善

在我国,对于湿地保护与管理分工比较复杂,至今没有形成一个自上至下完善统一的管理体制,各地区各部门都是各取所需,而不是从大局,从整体上,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湿地的发展,造成了资源的重复浪费,矛盾非常突出。

4.2湿地污染加剧

在376块重点调查湿地中,共有98块湿地正面临着环境污染的威胁,占所有重点调查湿地的26.1%[1]。中国湿地面临很多问题,其中环境污染是最严重的威胁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各种工业厂房层出不穷,一方面加快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国民收入,另一方面也对环境构成了威胁,再加上各种漏油事故以及农药、化肥使用不当,引起的水源污染,对湿地内的生物种群造成严重危害,也使生物赖以生存的水质变坏。

4.3过度围垦、放牧

根据国家林业局全国性湿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共有279处重点调查湿地面临或正遭受围垦威胁影响,占受威胁影响湿地的25.53%;受围垦威胁的湿地面积681.50万公顷,占受威胁影响湿地总面积的30.01%,占重点调查湿地总面积的25.37%。共有211处重点调查湿地面临或正遭受过度放牧威胁的影响,占受威胁影响湿地的20.22%;受过度放牧威胁的湿地面积943.74万公顷,占受威胁影响总湿地面积的41.56%,占重点调查湿地总面积的35.13%。

4.4过渡捕捞和采集

据调查,我国共有213处重点调查湿地面临或正遭受过度捕捞和采集威胁影响,占受威胁影响湿地的19.49%;受过度捕捞和采集威胁的湿地面积485.82万公顷,占受威胁影响湿地总面积的21.39%,占重点调查湿地总面积的18.09%。尤其是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当地为了增加经济的收入,只为了一时的利益,滥捕的现象尤为严重,不考虑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循环周期,一味地追求量的采集方式,不仅让现有的很多重要的天然经济鱼类资源遭到破坏,还损害了所处地的生态平衡关系,对其他生长在其中的水生生物物种的安全也构成了威胁。

5湿地保护战略措施及目标

自《湿地公约》缔结以来,我国作为缔约国之一,对湿地的保护和恢复建设、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湿地文化特色的传承与延续等方面的工作重视程度日渐加强[2],根据中国生态、资源和环境的现状,以维护湿地系统生态平衡为基点,保护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为手段,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的,对湿地资源进行保护和利用,充分发挥湿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平衡。因此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于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保护:

5.1强化湿地保护法规

加强推进国家层次湿地立法,认真执行《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加快省级湿地保护立法工作,目前我国已有20个省份颁布并实施了省级湿地保护有关各种条例;加强现有与湿地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的执法工作;继续推进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湿地公园“一区(园)一法”。

5.2健全湿地保护政策

划定湿地红线。探究建立湿地生态保护制度,其主要内容包括:“占补平衡”制度、产权制度、用途管制制度、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和湿地生态系统评价制度等,确保湿地“零”损失。

5.3完善湿地保护体系

现阶段我国湿地保护率仅为43.51%,很多重要湿地还未受到有效保护,要优先将鸟类栖息地及其他重要湿地纳入到保护体系中,通过建立多种不同方式相结合的模式,如湿地公园和湿地自然保护区等,达到将湿地保护的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的目的。

5.4实施湿地保护工程

编制湿地保护十三五规划,扩大现有湿地面积,恢复湿地生态功能,提高能力建设。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战略相结合,并将湿地纳入国土生态空间规划体系,谋划实施湿地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开展退养还滩、退耕还湿,优先开展国土空间重要湿地的生态修复工程。

5.5加大湿地保护的科技支撑

加强加大各种有关湿地的基础理论和适用技术研究,致力于解决湿地生态修复的各种关键技术难题,建立湿地生态修复模式,为实施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平衡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建立湿地生态监测评估体系,对湿地由于资源和土地利用后的生态变化,生态多样性的变化进行监测,加强外来生物物种监测和监控,掌握湿地生态特征的动态变化。

5.6加大湿地保护的科普和宣教

开展各种有关湿地保护专题性宣传教育活动,定期举办湿地保护区图片、普法知识宣传画等图片展览,使人民群众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接收宣传教育,通过报纸、电视等宣传媒体,使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湿地,通过实体和网络相结合分方式,加强人民对湿地的了解,从而增加保护湿地的意识,另外要加强各类有关湿地国际合作活动,为全面强化我国湿地保护引进资金和技术支持。通过以上措施对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使我国湿地保护和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有所提高,湿地资源保护和利用进入一个良性循环模式,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精神,通过建设一些重要区域的湿地恢复工程,在全国起到一个示范带头的作用,使自然湿地各种不利趋势得到有效的遏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国湿地资源监测、管理、宣教和合理利用能力。期望到2030年,我国90%以上的自然湿地得到合理有效的保护,形成集湿地保护、管理、建设体系于一体,保护成果和管理成效都比较卓越的先进国家。

参考文献:

[1]田丰收.中国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J].科学之友,2006(02):51.

[2]张公保.浅析河流湿地景观规划设计要点———以青海平安驿州国家湿地公园为例究[J].林产工业,2014,41(6):51-53.

篇3

关键词:城市湿地景观格局景观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S3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湿地则是指城市区域内的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以及河口海岸湿地,它们扮演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微观尺度上,城市湿地能够为动植物提供独特的生境栖息地,形成物种多样性,净化污染物,丰富和美化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丰富市民的业余生活,可作为生态的科普教育基地;中尺度区域下又能蓄水防洪、调节径流、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区域小气候,补充城市地下水,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在大尺度下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维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区域物种多样性[]。本文基于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基础,将简要分析这些理论对城市湿地生态整治和设计的指导意义。

1景观要素在城市湿地中的体现

在景观生态学的基础理论中,斑块、廊道和基质是用来解释景观结构的基本模式,普遍适用于各类景观,包括荒漠、森林、农业、草原、郊区和建成区景观,当然也同样适用于城市湿地。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中,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及河口海岸湿地等都可看做系统中的斑块景观要素,它们的特征体现在大小、形状、边界线、异质性、复杂性等多个方面。城市湿地中线性的空间可看做系统中的廊道,廊道可将景观不同部分隔离开,又将景观另外某些不同部分连接起来,形成矛盾与统一的整体。廊道具有较明显的空间特征,其结构和功能与景观区域内的连接度密切关联,很多湿地廊道的形成和地形、气候与植被的分布密切相关。基质则是占面积最大、连接度最强、对景观的功能所起作用最大的本地景观要素。

斑块-廊道-基质是描述所有景观格局的共同语言。斑块-廊道-基质的组合在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中,连接了一系列的生态系统,具有景观生态的整体性;在生态学过程和格局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均匀性及复杂性,即具有景观生态的异质性;三类景观要素在个体上结构与功能都具多样性,又称景观生态的多样性;这些要素在组成时彼此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又有着组织性、有序性,及景观生态的复杂性;景观元素各自之间不仅在空间结构上有所联系,在生态过程和功能过程上也有联系,称景观生态的连通性。

2景观格局、过程与尺度在城市湿地中的体现

上文提到的斑块-廊道-基质三类景观要素在景观空间内的配置和组合形式是景观结构与景观生态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及景观要素进行不同的组合与分布就构成了景观格局。在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中,若干个湖泊等相对聚集在一起,形成聚集格局;城市河流呈线性分布,构成线状格局;河流两岸的河岸带呈平行分布格局,形成平行格局;还有湖泊、河流、河口海岸等相互之间或与其他景观要素也可组成相关联的空间连接而呈不同类型的特定组合景观格局。景观过程表现为景观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实质上是由能量和物质在景观要素之间的流动引起的。景观格局的演变就是强调过程产生格局,格局影响过程。正确理解格局、过程的关系就必须认识到其依赖于尺度的特点,即尺度效应[]。尺度效应是一种客观存在而用尺度表示的限度效应,现代科学的一个研究关键就是尺度选择。只有选择相应的尺度进行相应的研究,才能准确的把握研究方向。岳隽等以城市河流为对象,认为从流域、河系、河段到生态区,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时间尺度由长到短。俞孔坚等在台州“反规划”案例中,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种尺度,分别确定不同尺度水平上的规划原则、目标和成果[]。对于城市湿地而言,其景观水平应包括市区和郊区两部分,进行景观生态规划时,一般也可从大、中、小3种尺度人手,分出层次,确定不同尺度上的规划方法、重点和目标。大尺度上应整体考虑城市湿地景观格局,研究其对城市空间发展格局的影响,规划使其引导城市朝健康的城市形态发展;中尺度上应考虑城市河流廊道和湖泊、沼泽体等城市湿地斑块之间的“斑块一廊道一基质”优化模式,着重规划城市河流廊道的走向、宽度、内部组成,使其结合城市绿色植被系统共同构建城市自然骨架;微观尺度上对城市湿地战略节点进行设计,要兼顾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等景观设计要素。

3景观多样性与景观异质性在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中的体现

湿地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巨大的基因库。许多珍稀和濒危物种均以湿地作为庇护、生存和繁衍的屏障。湿地是城市地区最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生态环境,不仅能满足城市居民对舒适性环境的需求,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的湿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21.6%左右,但有1/2的珍稀鸟类以湿地为栖息地。杭州城市湿地为生物提供了多样的生境栖息地,其中植物约312种、野生动物约260多种,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特征。北海湿地生物多样性价值中的生态系统多样性极为独特,对推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对净化水质、提供动植物栖息地有着重要的作用。以杭州西溪和绍兴镜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二者属于自然湿地的植物种类比例较低,反映出人为干扰下湿地一定程度退化的特征。两地主要是从鱼塘间或稻田废弃地上开始的湿地重建,因此,扩大和修复湿地生境,培植多样的湿地植物是进一步修复的首要任务。可采取人为植入和辅助自然修复等措施,如保留原有的良好湿地物种,去除有害物种。另外,多样化的生境(如自然古朴的湿生环境、小面积的林地和高地、桑基或柿基鱼塘、农田等)、丰富的动植物物种(植物可以为湿地动物如鸟类等提供栖息地、避难所)、丰富的植被和景观类型、加强的生态服务功能(减低热岛效应、休闲旅游、科普教育)等等都符合湿地公园的建设原则[]。

4结语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横跨自然和社会科学的综合学科,研究领域十分广阔。景观生态学应用到各个领域,在城市范围内的对各类生态系统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包括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城市湿地生态系统不仅在城市生态格局内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还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城市湿地格局在较大尺度上应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在小尺度上应维持或改善现有景观格局和肌理状况,并利用斑块、廊道的特性建立更科学的湿地规划系统;植物景观构建要求植物的配置阶段以适生性为前提选择植物种,保护植物多样性和乡土植物多样性,注意利用和管理边缘效应的特性,并在规划中注意满足植物群落生态演替的要求[]。合理的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从而可以为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科学基础,有效的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城市资源,创造一个人类适宜居住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肖文军,徐春荣.城市湿地功能及研究进展[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3):85-88

[2]吴丰林,周德民,胡金明.基于景观格局演变的城市湿地景观生态规划途径[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16(3):368-372

[3]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J].生态学杂志,2000,19(1):42-52

[4]沈琪,黄茶英,蒋跃平.杭州西溪和绍兴镜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的维管植物多样性[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8,26(4):385-390

篇4

(林业监测规划院,呼和浩特010020)

摘 要:南湖湿地是自然湿地恢复和人工湿地建设相结合的重要模式。文章通过对呼和浩特南湖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可以正确认识南湖湿地生态系统的价值,将有助于呼和浩特地区自然资源开发的合理决策和规划。

关键词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

中图分类号:718.55+6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4-07-10

作者简介:王婧敏(1983 -),女(达斡尔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工程师.

1 引言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湿地作为地球上三大生态系统类型之一,面积分布广泛,并形成了不同的类型。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服务功能,具有能够持续为人类提供食物、原材料等物质的潜力,而且在抗旱防洪、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休闲娱乐和科研文化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南湖湿地作为呼和浩特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的重要景观之一,无论是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益上,都对呼和浩特市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对改善区域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研究区域概况

南湖湿地位于呼和浩特市南二环以南、昭君路以西、大黑河以北、沙梁村以东,规划建设面积1165hm2,是大黑河和小黑河泛滥地形成的永久湿地,经过人工过度利用和建砖窑开采泥土,使地下水位上升,形成大小水泡子的湿地。南湖湿地是在自然湿地基础上进行人工恢复的湿地类型,是自然湿地恢复和人工湿地建设相结合的重要模式。

3 南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3.1 生态系统生产力提高

湿地是具有很高生产力的生产系统,其产量接近甚至超过集约农业系统的生产力。根据资料显示,纸莎草年初级生产量估计为100t/hm2,而香蒲约为30~70t/hm2,浮游植物为40t/hm2。沉水植物的产量也很高,眼子菜属的产量可达40t/hm2。与此相比,甘蔗产量为63t/hm2,玉米为60/hm2,而且要达到这种产量不仅需要投入人力,还需要投入大量的水、化肥和杀虫剂等生产资料。

3.2 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生物多样性是反映特定环境质量的好坏和植物生境的土壤、水分和养分的综合生态因子对生产力的支持力及群落内种间对环境的利用能力,也反映着群落中某一种群格局或起的作用大小。现有呼和浩特南湖湿地公园草原植物组成的生物多样性指数表明,在南湖湿地草甸和滨河地中其香浓——维纳指数和辛普森指数仅为3~4,而在同一地区乌梁素海相同生境下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可达9~11。这说明了南湖湿地公园湿地植物群落中一些植物占优势,而一些处劣势,植物间的排列呈镶嵌排列的格局,如在盐碱地,马蔺和芨芨草往往是丛状分布,起着建群或优势种的作用。随着呼和浩特南湖湿地公园的不断建设,预计植物种类可由目前的十几种达到由水域、草甸、草地、滩地、林地组成的湿地公园景观多样性支持下的上百种,鸟类也可由现在的8~9种小型涉禽上升到30~50种,可形成大规模的鸟岛景观。

3.3 降解污水,净化水体

正常条件下,湿地具有去除湿地水流中有机营养物、无机营养物、有毒污染物和悬浮物的功能。因此,湿地可以看作是有机营养物、无机营养物、有毒营养物和悬浮物的汇合。湿地能够净化水质是因为湿地具有许多特殊属性。如水流进入湿地后,速度明显降低,从而导致水中营养物和悬浮物沉降在湿地中。湿地中较高的生物生产量使得植物植株对物质的摄取率很高,一旦植株死亡或收割后,由于分解缓慢形成泥炭而长期积存下来或运出湿地,带走从水中吸收的化学物质。湿地沉积物中存在多种多样的分解者和分解过程。湿地的薄层积水性质,导致显著土——水界面交换而降低水中化学物含量。这些都是湿地能够净化水质的重要因素。

由河流泛滥形成的呼和浩特南湖湿地景观恢复后,植被密集、湿地规模庞大、水深变化大,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沉降和排出洪水中沉积物,排除附着在沉积物颗粒上的有毒物质及养分,有益于社区及其下游地区保持良好的水质,防止具有防洪和运输作用的河道淤积。洪泛作用还可以恢复土壤养分,使湿地周围的农业生产受益。大、小黑河河水携带的泥沙沉积在两岸的河漫滩沼泽中,使大、小黑河下游河水含沙量变小,水环境质量提高。

3.4 补充地下水资源

当水从南湖湿地流人地下蓄水系统时,可以补充区域内地下蓄水层的水,将湿地地表水转化为浅层地下水的一部分,保留在区域内。而这个蓄水层又将为其他生态系统、工业、农业、居民提供水源。浅层地下水除可为周围地区供水、维持水位外,还可流入深层地下水系统,成为长期可靠的水源。呼和浩特降雨量集中,往往在7~8月份形成洪水期,暴雨和洪水携带大量的泥沙,导致河道堵赛、河床上抬。同时,呼和浩特市又是一座缺水型的城市,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资源。南湖湿地公园作为呼和浩特市的泄洪地,可接纳雨季的大部分雨水,在保证大、小黑河水量平衡的前提下,还可为呼和浩特旱季提供水源补充,汇集的雨水还可为地下水进行补充,使呼和浩特地下水位上升,满足城市连续的用水需求,变地表水危害为水资源蓄积,补给地下水资源短缺。

3.5 调节洪水流量、泄洪

湿地对所在区域水文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南湖湿地湿地能储存雨季过量的洪水,洪水被储存在土壤内或以表面水的形式保存于湿地之中,这就直接减少了下游的洪水量。一部分则在流动的过程中通过蒸发和下渗变成地下水而被储存起来。湿地是一个巨大的生物蓄水库,他能保持大于其土壤本身重量349倍或更高的蓄水量,这与沼泽土壤具有特殊的水文物理性质有关。贮存于沼泽中的水量一部分消耗于蒸发过程,一部分跨年度流出。其次,湿地具有降低洪峰高度,均化河川径流的作用。湿地植被可以减缓洪水流速,因此,避免了所有洪水在同一时间到达下游。

3.6 提供休闲旅游场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态环境越来越重视,生态旅游已成为21世纪非常流行的旅游活动。能够提供休闲和旅游效益的湿地,要求拥有珍稀物种、特殊景观环境和典型的湿地类型;地域广阔而未受人为干扰;拥有高度多样的生态环境与高差变化明显等特点。适于休闲和旅游的地点有些也是拥有基础设施或有潜力发展基础设施的地方,但必须确保任何基础设施的发展不减少该区的旅游价值。旅游的另一些重要因子包括游人易于进入,能够抵近观察野生动物和拥有壮观的景色等。南湖湿地公园年降雨量在350mm左右,是大、小黑河形成的属于半干旱草原隐域性植被类型的草原湿地,拥有特殊的景观环境。另外,由于其靠近城市,交通便利,因此,发展潜力十分巨大。随着今年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呼和浩特市作为的政治、文化中心,居民对旅游文化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南湖湿地公园的建立,正是符合这一生态旅游的需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必将对呼和浩特市产生深远的影响。

3.7 提供科学研究和教育场所

占地面积1165hm2的南湖湿地公园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景观独特,利用这一生态系统可以向公众,特别是对中小学生进行有关湿地和湿地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增加人们的自然科学知识,提高人们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使湿地公园成为呼和浩特市重要的环境教育基地。

3.8 影响局部小气候

湿地可以影响局部小气候。湿地的蒸腾作用可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在有森林的湿地中,大量降雨通过树木蒸腾和散发,返回到大气中,然后又以降雨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如果湿地被破坏,当地的雨量就会减少,这对该地区的人类活动如农业将产生不利影响。沼泽产生的晨雾可减少附近的土壤水分散失。湖沼系统对周边气候的调节,为居民生活的生产带来良好的影响。

3.9 其他服务价值

湿地的美学价值是客观实在但又难以捕捉。湿地是景观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景观是从一个地方或整个地区观看到的内容的总和。湿地是景观的关键内容,他为视野产生了多样性,成为视野的焦点。随着南湖湿地公园的进一步开发利用,集水域、滨河滩地、草甸、羊草草地、绿化林地、园林绿地、高效农业等功能区的逐步完善,湿地公园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必将能带给人视觉上的美感,成为呼和浩特市乃至周边地区具有很强吸引力的风景名胜区。

4 研究结论

通过对呼和浩特南湖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研究,可以知道,建设南湖湿地公园,可以用最少的投入,长期有效的降解和处理部分呼和浩特市因工农业生产、城乡居民其他活动及自然径流带来的水污染。同时,南湖湿地公园又毗邻辛辛板污水处理厂,为污水进一步生物降解而再次利用提供了可能,从而建成一个淡水良性循环系统:雨水、河流、地下水等淡水资源经城市使用后,通过污水处理厂进行一级处理,然后利用湿地及林带对其进行生物降解达到三类以上水质,进而回灌土地、补给河流、地下水,从而缓解淡水资源紧缺的矛盾。通过南湖湿地公园的建设和恢复,为依赖湿地生存繁衍的野生动植物的物种保存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繁衍空间,同时也是基因库,维护和保护了物种的多样性。作为呼和浩特城市南侧重要的风景林地,南湖湿地公园的建设既有效地提高了城市的绿化面积,增添了城市的活力,又有效地带动了城乡一体化建设,从而促进呼和浩特市生态环境质量好转。

呼和浩特南湖湿地公园的建立,对呼和浩特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周边地下水资源的补给,大、小黑河流域生态系统的重建以及环境治理、分洪和泄洪、生物多样性栖息地的恢复与保护,高效农业、渔业、畜牧业、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提高呼和浩特城市环境质量、增强呼和浩特城市文化品位和知名度,再塑首府美丽的“青色的城”等诸多城市功能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通过对南湖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析,正确认识南湖湿地生态系统的价值,将有助于呼和浩特地区自然资源开发的合理决策和规划,避免损害生态系统服务的短期经济行为,从而有利于呼和浩特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刚起,张文芬.三江平原沼泽对河川径流的影响的初步探讨[A].黄锡畴,中国沼泽研究[c].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114-117.

[2]段晓男,王效科,欧阳志云,乌梁素海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及价值评估[J].资源科学,2005,27(2):110-113.

[3]潘文斌,唐涛,邓红兵,等.湖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初探——以湖北保安湖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0).

篇5

[关键词]健康评估;层次分析法;MATLAB

中图分类号:S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2-0397-01

一、模型假设

1.假设该生态系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迁入、迁出。

2.用一个代表性指标来概括相关因素,如用API(空气污染指数)来表示空气质量。

3.不考虑空间分布的影响,假设整个福田红树林湿地的生态环境在空间上是均匀的。

4.该生态系统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发生重大自然灾害。

二、符号说明

进行次累加生成序列

三、模型建立与求解

1.健康评价体系的构建

本文根据指标的蹄选原则,运用系统分析思路将生态系统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相互联系的、不同次序的层次,再结合实际情况,将体系分解成四个层次:即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和指标层。

目标层:指标体系的最高层次,这里是指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评价研究的总体。

准则层:指保证目标实现的主要系统层次,也是体现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两大方面,分别为生态环境和生态功能。

因素层:即组成准则层的各个因素,因素层应结合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实际情况并考虑操作可行性,对指标进行归类和简化。

指标层:指标体系的最基本层面,根据因素层个组成要素的特征和意义进行筛选,由可直接度量或间接度量的指标构成。

2.定性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层次分析模型:

第一层(目标层):环境状况受人类行为正/负面的影响

第二层(准则层):极端温度、风暴与雾霾、赤潮、物种消失

第三层(方案层):分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个部分

正面:建设与管理、污染治理、法规政策、公众意识

负面:旅游开发、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交通量

5.1.3两两比较,建立判断矩阵,求解权向量

为了使各个标准,或在某一标准下各方案两两比较以求得其相对权重,这里引入了相对重要性的标度,如下表:

我们进行组合一致性检验,经计算有CR.=0.0527,CR’.=0.0616,组合一致性检验通过,前面的组合权向量W(4),W(4)’可以作为最终决策的依据。

由组合权向量W(4),W(4)’得出的结果可知:0.5329>0.2480>0.1322>0.0869和0.0982>0.4245>0.1609>0.3163 所以环境状况受人类活动正面影响程度大小为 建设管理>污染治理>法规政策>公众意识, 负面影响程度大小为工业污染>生活污染>旅游开发>交通量 。

所以为了更好地保护红树林,政府与人民应该着重从建设管理,工业污染等途径进行重点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姜启源 谢金星 叶俊主编.数学模型(第四版)249-269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1月.

[2].卓金武主编.MATLAB在数学建模中的应用(第2版).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4年9月.

篇6

关键词:环境保护 城市绿地系统 生态功能 城市生态

0 前言

城市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作为高密度的人类聚居地,担负着人类生产、生活所必备的各种功能,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尤为突出,我们居住的地球正在饱受绿色空间不断消逝的危害。全球变暖、土地沙漠化、空气质量下降、水和食物遭受污染以及大量的原始森林和物种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这一切都是人类在试图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而种下的苦果,也越来越威胁着人类自身的存在。随着世界绿色革命浪潮的到来和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城市绿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物质基础[1-2],作为城市生态系统中自净还原组织的城市绿地系统,已经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主要分析和研究了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

1 城市绿地系统的内涵

城市绿地系统是由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具有较强生态服务功能的绿色斑块、廊道系统[2-3]。广义的城市绿地系统包括城市绿色和蓝色空间,即城市范围内一切人工的、半自然的以及自然的植被、水体、河湖、湿地。

从内涵上归纳,城市绿地系统具有园艺,生态和空间三种内涵[5]。从这种意义上来解释城市绿地系统,可以将它定义为在城市空间环境内,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能发挥生态平衡功能,且其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还包括连接各公园,生产防护绿地,居住绿地,风景区及市郊森林的绿色通道和能使市民接触自然的水域。它具有系统性,整体性,连续性,动态稳定性,多功能性和地域性的特征。城市绿地系统的职能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居民休闲娱乐要求,组织城市景观,美化环境和防灾避灾等。

2 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

从生态学观点看,城市绿地是一个由气候、地形、土壤、日光、空气、水分、地下资源、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等组成的生态系统。城市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是指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生态过程中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效用。在城市这个人口高度密集化和土地高度集约化利用的区域,城市绿地系统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

(1)调节与改善城市气候

①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心地区近地面温度高于郊区及周边地区的现象,这是城市气候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城市公共绿地、树木和水面对热岛强度有缓解作用,它们能够利用自身蒸腾作用将水蒸汽散到大气中去由于耗费热能叶面温度与周围的气温均有所降低,结果使气温降低。同时通过树荫的遮蔽作用和降低风速以减少建筑的能量需求,这样绿地就能有效地降低城市的能耗。美国LBNL国家实验室模拟表明,一栋房屋周围种植3株树木就可以产生明显的降温效应,并且每年可以减少53%的空调用电量。

②提高城市气候适宜度

夏季人们在公园或树林中会感到清凉舒适,这是因为太阳照到树冠上时,有30%-70%的太阳辐射热被吸收。树木的蒸腾作用需要吸收大量热能,从而使公园绿地上空的温度降低。另外,由于树冠遮挡了直射阳光,使树下的光照量只有树冠外的1/5,从而给休憩者创造了安闲的环境。冬季绿地里的树木能降低风速20%,使寒冷的气温不至降得过低,起到保温作用。植物叶面具有蒸腾水分的作用,这不仅能降温,还有增湿的功能。另外,城市绿地,特别是林地,对于空气流动也有着影响。

(2)净化空气、水、土壤

①碳氧平衡

绿地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释氧固碳,对碳氧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在城市环境中,由于O2消耗大,CO2浓度高,这种平衡更需要绿色植物来维持。

②吸收和消减有害气体

绿色植物被称之为“生物过滤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植物对有害气体是有一定的吸收和净化作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许多污染环境的有害气体,气体对人类危害很大,对植物也有害。但在一定浓度下许多种类的植物能通过其叶片上的气孔和枝条上的皮孔将大气污染物吸收入体内,并利用氧化还原过程将其中和成无毒物质(即降解作用),或用根系排出体外,或积累储藏于某一器官内,这就起到了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

③空气负离子效益

空气负离子被喻为空气维生素或生长素,对人体健康有利。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利用氧时,氧离子或氧离子团为主的负离子被释放至土壤空气中,并通过与人气的气体交换而增加空气中负离子浓度。空气氧含量和负离子二者具有相互协同作用,共同产生倍增的生物学作用。城市绿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每天吸收大量的CO2同时放出人们所需要的O2,使空气的负离子化加速,故人们在绿地空间游憩时,特别在有流水的地方,会有心旷神怡的感觉。

④滞尘吸尘

城市空气中含有大量尘埃、油烟、碳粒等。植物构成的绿色空间对烟尘和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附作用。由于树木有强大的树冠,叶片被毛和分泌粘性的油脂覆盖使得树木具有滞尘作用。它通过捕集、清除大气污染物质,使大气净化,并利用枝叶、根系等器官的吸附作用,将粉末状污染物清除掉。这种清除过程有多种情况,比如将有害粒子附着于植物的叶片上被清除;也可能通过树林草灌的遮蔽作用使风速减弱,污染粒子落地之后被清除。

篇7

关键词:绿地系统;生态旅游;规划设计;生态空间格局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基金项目:

1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经费支持项目:项目编号为2008BAJ10B0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2414城市避震减灾绿地体系规划理论研究

3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城市避震减灾公园绿地体系规划与实践

4 2010年江苏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项目:城市防灾避险绿地体系规划理论研究

5南京林业大学高学历人才基金项目:163120020城市避震减灾公园规划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TU 986

城市绿地系统能有效构建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人居环境。随着绿地在城市旅游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的区域生态型绿地具备游憩功能,因此,结合生态旅游的可持续绿地体系已成为区域绿地系统规划的重点和方向。笔者从近期参与并已通过专家评审的河北迁西绿地系统规划修编工作过程中体会到,要想达成大环境生态环境建设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双赢”,必需在绿地系统规划过程中重视城市特色生态资源。

1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特色生态旅游

1.1 城市特色与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特色是在差异性前提下物质空间所展示的形象特征、形象美,是人文活动所透射的地方气质[1]。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是构成城市特色的基石。以城市物质空间、城市风貌、产业发展为基础的城市功能, 是城市内在特色的外在物质表现形式。城市特色由两方面因素构成,一方面是显性的物质要素,即城市的自然状况、地形、地貌、气候等;另一方面是隐性的人文要紊,即城市的人文、历史、传统等。一个城市蕴涵着特定的历史资源、自然环境资源、人文习俗资源,这正是城市特色的载体[2]。城市绿地系统与自然环境、地域文化相协调是城市特色构建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城市特色的营建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引作用,有着独特的山水肌理的小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在这方面有其独特的代表性。在城市特色风貌日趋消退的今天,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创造城市的持久吸引力、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为吸引人才、繁荣城市打造良好的环境基础,对重新塑造城市特色发挥了重要作用[3]。

1.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前提和保障

毋庸置疑,旅游开发势必对区内原有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旅游风景区发展的生态化趋势,其开发建设越来越重视保护原生态环境,强调绿地维护生态平衡的功能。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是每个城市决策者的共识,这也对区域的绿地系统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科学合理地布局绿地空间,是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内容,着重研究实现生态化目标的最优途径,合理、高效地配置各项资源,确保绿地系统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这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提和保障。

1.3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绿地系统规划的方向和目标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确定城市“生态优先”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建成适宜的、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在对城市生态进行整合分析和绿地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制订城市绿地指标,合理安排市域大环境绿化的宏观空间布局,从而达到促进自然生态恢复、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先城市品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的[4、5]。建设生态的城市,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地强化城市的生态支持系统, 提高环境的承载力,贯彻生态平衡的原理, 努力建立布局合理、系统完善、种群协调的城市绿地系统。

2迁西绿地系统规划背景研究

2.1新城市总体规划解读与分析

迁西县现状用地拓展已远远超过上版总规确定的近期建设规模,对原有城市结构产生较大影响。城北新区、河南寨、城东片区等优势条件极为突出的地区并未纳入城市发展结构之中,城市片面强调向西发展、忽视了城市北部、东部的地区的战略地位,导致用地局促。新总规对新时期的城市总体格局提出了前瞻性的规划,对城市用地做出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子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需要适应新总规对城市结构和发展策略的调整。同时,构建新的绿地系统符合迁西县城市发展的实际需要,可以有效防止城市蔓延、架构城市空间格局,符合迁西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现状城市空间发展态势。建立与迁西城市空间发展格局相一致的绿地生态系统,能够有效防止城市无序蔓延。新的绿地系统还符合统筹城乡发展、加强非建设用地管理的需要,促进建设人文绿色迁西、有效引导生态建设,与城市空间发展形成相得益彰的和谐格局,真正达到建设绿色迁西的目标。此外,为适应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管理的需要,对迁西县绿地系统的布局和结构进行整合、优化,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展现城市特色,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城市绿地的系统性、持续性发展提供法规性文件,修编迁西县绿地系统规划势在必行。

2.2迁西旅游发展规划解读与分析

迁西县旅游发展规划综合迁西的资源特点、市场定位、交通条件和旅游竞争情况等,考虑市场需求趋势变化和政策法令等因素,未来五年迁西旅游要形成“一核一带三节点”的旅游空间格局。“一核”指“月亮湾”(滦河)龙头旅游项目;“一带”指“潘家口水库――大黑汀库区”休闲旅游带;“三节点”为青山关、景忠山、五虎山。全面提升以“水体旅游、休闲度假、乡村旅游、长城旅游”为核心的多元化产品体系服务功能。

到2012年,规划将青山关旅游区创建为国家5A级旅游区,五虎山旅游区、喜峰口旅游区、潘家口旅游区、大黑汀水库旅游区创建成为国家4A级旅游区,将迁西县建设成为中国旅游强县。到2020年,将滦河景观带创建成为国家5A级旅游区。

3迁西特色生态旅游资源特征及分析

城市生态旅游以城市的自然、人文等环境为主体,兼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旅游学家吴必虎指出城市旅游可持续利用资源有三方面:地方特色(文化脉络)、风景质量和生态环境。迁西的生态旅游资源具备了典型的可持续特征,在整个中国北方地区是非常突出,集中体现在山水地貌、森林植被、人文历史等方面。

3.1山水地貌旅游资源

在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40多个重点旅游县中,迁西县山水兼优,特色突出,体现出独特的“山水”格局空间特征。迁西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处燕山南麓长城脚下,素有“七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为唐山市境内唯一的纯山区县,山、水资源丰富,地形、地貌独特,山水肌理成为其自然风貌的最大特征。县域内有滦河、洒河等河流,水系蜿蜒于群山中,水资源优良,这是北方城市中非常少见的自然资源。滦河是迁西县最大的过境河流,境内长67.5公里,流域面积为124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8亿立方米。在其上游建有潘家口和大黑汀两座大型水库,并修建有引滦入唐、引滦入津输水工程。

3.2森林植被旅游资源

迁西县森林植被状况较好,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7.28%,北部植被覆盖率高达80%以上,南部约为60-70%。境内主要有果树8科10属32种,干果以板栗、核桃、大枣为主,水果以安梨、鲜桃、苹果、葡萄、杏为主。其产板栗产量、质量、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被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板栗之乡”。迁西矿产资源丰富,有金、铁、银、铜、锰、镁和石灰石、花岗岩、大理石、膨润土、海泡石等矿产36种。

3.3人文历史旅游资源

迁西境内西寨、东寨、沙岭子、沙岭沟等地的古代文化遗址出土文物(属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证明,远在五、六千年前,这里已有人类繁衍生息。迁西北部87公里长城串联起龙井关、潘家口、喜峰口、董家口、青山关等20余座雄关险隘,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李广、曹操、戚继光等一代代英雄豪杰,在此谱写了一曲曲慷慨悲歌。1933年长城抗战爆发,宋哲元所部二十九军将士挥舞大刀,在喜峰口、铁门关、董家口一带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先后毙敌5000余人,《大刀进行曲》由此唱响全国。青山关、喜峰口和潘家口的长城文化,景忠山的佛教文化,凤凰山的民俗文化,都显示出迁西浓郁的人文内涵。

3.4迁西生态旅游资源总体特征与评价

迁西具备了众多突出的生态旅游资源,这在北方城市中是较为少见的。优势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山水格局优势突出;二、具备良好的地理条件、自然环境及较丰富的园林植物资源;三、人文荟萃,历史旅游资源充足。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城市绿地网络连接度及景观廊道缺乏、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不完善;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度不够。大部分山地植被状况较好,但也有部分山地出现不同程度的生态及景观问题,植物品种较单一,林相不够丰富。部分水系缺少防护林带,水域的生态和景观效益降低。县域内分布的景忠山、五虎山自然景区森林茂密,自然人文景观优美,生态敏感度高,需加强保护,同时部分景区林相较单一。以明长城沿线植被为例,明长城沿县域北部边界蜿蜒87公里。长城沿线均为山地,植被保存较好。局部山地坡度较大,生态环境很脆弱,需着力保护。迁西共包括17个乡镇,其中中心城区绿化总量高,2009年人均公园面积达到13.23平方米,园林建设成果突出.其余大部分乡镇普遍缺乏绿地,尤其是公园绿地。县域内有各类道路1100公里,由于地形多变,县域范围内有山有水,道路景观比较丰富。但道路防护林树种单一,部分路段无防护林,需大力增补。

4基于生态环境建设,勾勒大环境特色风貌绿地体系

通过规划建设,将迁西打造成“燕山绿色明珠、唐山后花园”;营造人、城、自然和谐共生的迁西大景区,呈现“山水栗乡、宜居绿城 ”的城乡风貌;实现“山水相依、城园交融”的绿地体系布局,全面实施绿色空间体系,提高环境质量,把迁西建设成“碧水穿城萦栗香、重峦抱梓亦叠障”的山水生态园林城市。

4.1确立指导思想,明确规划目标

规划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对县域绿地生态系统实施保护、恢复和建设,改善县域生态环境,保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维持县域绿地系统的生态平衡,充分利用县域内的自然资源,以县城为核心,将建成区绿地系统延伸,与县域范围内的乡、镇绿地系统、构建完整有机的县域生态圈和县域绿色开敞空间背景大框架,突出表现出迁西四面环山,滦水穿城的自然地理优势。

迁西县大环境绿地系统规划范围即迁西县辖区范围,总面积1439平方公里。规划以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为载体,突出“山、水、城、园”,建成环境优美、生态健康、社会文明的迁西。规划指导思想为:(一)建设城乡一体化的生态绿色网络;(二)优化系统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三)合理布局县域游憩空间。

4.2 把握规划原则, 引导规划方向

基于已确立的规划指导思想和目标,确定规划原则为:(一)优化自然生态系统,整体完善生境自然属性;(二)建立功能结构合理的县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三)形成与城镇体系相互协调的县域绿色生态游憩空间;(四)构筑个性鲜明独特的县域景观风貌体系。也就是说,在县域空间尺度上遵循各生境组成的自然属性,使自然系统整体优化,改善区域景观基质和生态环境质量,致力于建设乡镇一体化的生态绿色网络,从而形成分布均衡、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并充分利用各类自然生态资源及人文资源,使县域内外及县域的各种生态绿地布局趋于平衡。同时, 通过实现县域绿地空间布局及景观资源利用的最优化,使景观系统具备最佳的审美功能,从而凸显县域个性,展现县域风貌。

4.3提炼规划结构,串联绿色“点、线、面”

迁西县域绿地系统规划,将以区域绿地系统的生态性、景观性等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迁西县的自然条件和县域空间发展结构,形成以县域块状绿地为斑块,以交通防护绿地、滨河绿地等带形绿地为连接廊道,并与城区内部绿地系统相衔接的城乡一体、经络全县、外楔于内的生态绿地系统。

概括地说,迁西县域绿地系统结构为“一星多点 三带六片 蓝脉绿网”, 形成一城七星多点、蓝脉绿网多线、三带六片成面、山水廊脉一体的点线面一体的景观格局,其中:

“一星多点” 是指以迁西县城区为城市绿色核心,结合各乡镇的绿化,使得绿地合理地分布在县域中;

“蓝脉绿网”是指借助现有河流道路打造线形空间,将县域内山地、平原、湿地、苇滩等区域自然要素与城镇和体现当地历史人文区域的绿地相连;

“三带六片” 是指将北部长城文化带、生态旅游景观带、滨河景观带、塞上海风景区、景忠山风景区、五虎山风景区、青山关风景区、凤凰山风景区、金顶山风景区联结成面;

“山水廊脉一体” 最终形成山水特色凸显的城乡一体化的区域绿色体系。

4.4形成绿地体系,营建生态大环境格局

规划最终形成“二沿、三环、四区、五带”的县域绿地体系。“二沿”即沿道路两侧的通道绿化工程、沿河系的防护林绿化工程,“三环”即环县城及周边山体、环乡村及荒山、环矿企绿化美化工程,“四区”即景忠山,达峪林场,汉儿庄、四大峪,青山关,“五带”即长城及潘、大水库沿线生态观光林带、滦河滩涂生态防护林带、片麻岩地区板栗经济林带、石灰岩地区核桃、安梨经济林带、城区及周边园林景观林带。

4.5分项规划生态空间,突出山水景观格局

县域绿地系统突出自然山水格局,强化迁西县总体空间结构,维护城镇生态安全,强调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县域绿地主要由相对集中的绿色斑块和沿路、沿河带状绿色廊道构成。斑块指大型独立的绿色斑块,主要分布在城市发展区以外, 廊道分沿道路的绿带和沿水域的蓝带两种。规划多因子叠加的生态空间格局,营建点线面结合的大环境生态景观空间,其中“点”为各村镇组团绿化,“线”为河流、道路绿化带,“面”为生态保护区,形成县域绿地系统格局。

同时,为了营造良好生态旅游空间,防止无序发展,通过对各生态旅游资源的分析,根据其特征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规划进行景观特征区的划分。共分为六个区域:长城文化风貌区――风景优美的长城风景带;山岳人文风貌区――县域西部密布风景点的山岳区域;自然生态区――县域中部的自然风光;滦河风情区――贯穿迁西的滦河滨水风光带;历史遗迹风貌区――县域东部,集中了一批古老的人类遗迹的区域;生态旅游区――滦河以南的广大区域。通过生态景观风貌分区规划,有效整合旅游资源,突出大环境的山水格局,形成各自特色鲜明的旅游风光区域,避免资源浪费。

迁西山地林木和草类植被以油松、侧柏、刺槐、栎、板栗、核桃、杏、梨、荆条、酸枣、马耳草、黄米草等为主。平地林木和草类植被以杨、柳、榆、槐、苹果、桑条、马唐等为主。针对迁西地形及气候特点,结合山地绿化现状,林相规划突出“栗香之城”、“色彩之城”、“花海之城”的特点,“栗香之城”指迁西境内遍植“县树”板栗,板栗花香四溢;“色彩之城”指在城区、乡镇和景区周边增植色叶树种,打造色彩之城;“花海之城”指增加开花植物如“县花”锦带、石竹、蜀葵等野生品种,营造花海烂漫的大环境风貌。

5结语

为有效防止旅游发展对区域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达成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双赢”,城市决策者和规划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到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作用,而不是仅仅把绿地系统规划当成园林城市评审的某一个必要文件。绿地系统规划要在合理的绿地布局、满足公共绿地指标的基础上,挖掘文化历史,考虑城镇周边的自然地貌。正确分析、评价旅游资源,将其与绿地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规划城市大环境绿地体系。通过绿地系统规划,强化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空间特征,充分发挥特色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注重自然生态要素的提炼和挖掘,挖掘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营造独特的城市风貌,高效引导旅游向生态化、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才能达到城市建设的良性发展。

[1]沈磊,赵国裕,姚瑛. 自然、历史、自我――多元化背景下塑造城市特色之问对[J].城市规划,2006,30(3):85-88

[2]王浩 王亚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塑造城市特色[J].中国园林,2007(09):90-94

[3]冯佳, 张艳秋, 潘良.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特色研究[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8,24(6):68-72

篇8

【关键词】绿地;绿地系统;生态效益 城市绿地是指城市中所有的同林植物种植地块,广义的城市绿地包括园林绿地和农林生产绿地。此处所说的绿地包括城市中除建筑用地和交通用地以外的各种开放空间,如公园、广场、水面、绿化、墓地、山林、学校、苗圃等多种形式。城市同林绿地系统的主体是承载各种公共绿地的公同。在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需要遵循让市民近享绿地的原则,因地制宜,结合城市风景骨架和城市文脉,利用城市的主要河道、丘陵、绿道等布置绿带,把各类公同绿地连接起来,成为一体。

人类社会的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在人类沾沾自喜时,日益涌现的环境问题向人类敲响警钟,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面临新的考验。尤其是近20年来,环境问题受到社会各界前所未有的关注。把环境问题微缩到城市化加剧这个具体的表象上,城市化的过程导致城市景观破碎化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发生急剧的改变,引起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发生变化,很多城市不能充分发挥人类居住、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功能。以往的城市绿地系统主要体现游憩观赏价值,基于当前的时代,优秀的城市绿地系统除了游憩观赏价值应该兼具营造、改善城市环境的功能,才能从整体而言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三大效益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生态效益引起了相关学者持续的关注度。

我国对城市同林绿地系统生态功能的研究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研究内容多限于污染对植物的危害和抗污染树种的选择。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直到90年代期间,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生态功能和生态效益的研究发展不大。直至大城市布局结构新理论的诞生以及景观生态学的蓬勃发展,城市同林绿地系统有了新的内涵,提高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也有了新的思路。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诠释城市绿地系统的话,它是指城市中类型各异、规模各异的公共同林绿地所组成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集中体现了其生态效益:减弱风力,降低风速;减少粉尘的污染;对城市气温的良性调节作用;对水分的良性调节作用;减少径流,增加土壤含水量,土壤中的大部分水分又通过植物的蒸腾作用返回大气,进一步增加空气的湿度,进而形成良性循环,改善空气质量;减弱噪声;降低有毒气体的浓度,净化大气等。提高城市同林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即维持和改善城市同林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需要充分发挥城市同林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城市园林绿地内部各生态系统之间的补偿作用,提高整个绿地系统物种的再生能力,发挥整体效益。

在景观生态学理论中景观是由斑块、廊道、和基质组成的一系列生态过程和土地利用方式的镶嵌体。景观格局可以理解为:景观(包括斑块、廊道、和基质等镶嵌体)的类型、数日、以及空间分布与配置。人类活动使景观破碎加剧,景观格局优化理论应运而生。景观格局优化最大的日的是通过调整优化各种景观类型在空间上和数量上的分布格局,使其发挥最大景观生态效益,从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城市同林绿地系统中的各种绿地,如公园、广场、水面、绿化、墓地、山林、学校、苗圃等均可以视做城市同林绿地景观中的大小不一的斑块,各种绿道则形成了该景观中的廊道。在景观层面上研究城市园林绿地生态系统生态效益的一个思路是:依据景观生态异质性原理,借助相关软件对系统景观格局指数分别进行定量分析,优化景观格局,促进系统能量、物质和生物的正常循环和流动,从整体水平上提高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

城市同林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研究,已引起规划专家、管理者、公众的重视。以两个城市的同林绿地系统规划为例:四川省雅安市素有“成都后花园,熊猫天堂”的美誉,雅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强调城市对自然的可达性和亲密性,注重城市开敞空间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构建雅安市以周边群山森林为背景,以城市街区庭院绿化为基调,以青衣江、周公河、陇西河、褰滨河绿地为主轴,以城市干道道路绿化为纽带,以苍坪山、水中坝为绿心,以大面积的城市公园为主体,以大量的街头绿地为补充的具有自然生态效应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的基本骨架是“4横4竖”的生态廊道构建,形成整体连贯、自然开敞的生态廊道和城市绿地系统主体构架。云南省丽江市是国际知名的旅游胜地,城区的绿地景观结构主要可以概括为:一线、一廊、三个系列空间。其中:一线是指:沿束河一中济海一清溪水库一黑龙潭一狮子山的人文景观绿线。一廊是指:环绕在主城区外部的田园风光走廊。环大研中心城区的田同生态走廊是古城周边田同风光带的一部分,环绕在丽江城区北、西、南三面,宽1.2公里-1.5公里。三个系列空间包括:

(1)一系列带状空间:主要包括滨河带绿地和道路绿化;

(2) -系列斑块空间:指城区内规模比较大的四个公园及清溪水库水源保护区。这些斑块空间一般面积相对较大,较为集中,在功能上可以起到集散、避难作用;

(3) -系列点状空间:沿道路、水系遍布城区的街头绿地、小游园、单位庭同绿化,共同形成星岁棋布的点状绿地。这两个城市的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充分结合了景观生态学理论,在整体上能够兼顾三大效益,在长远的发展中生态效益将充分彰显。

从微观层面看,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受绿地的二维特征、三维特征、绿地系统的稳定性、绿地的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绿地的二维特征指的是绿地面积、绿地分布格局、绿地形状等。研究表明:绿地的生态效益与绿地的面积一般成正相关,生态效益随着面积的增加而增加。

绿地的几何形状越复杂(如长廊式、鱼骨式、变形虫式,伸展的幅度越大,对环境的影响范围也越广。)绿地的三维特征指的是绿地的空间布局形式、类型、结构和三维量值等。研究表明:楔状绿地布局方式可起到显著改善城市小气候的作用。一般来说,公共绿地、防护绿地、风景林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主体,规模较大,生态功能较显著。绿地结构越复杂,层次越丰富,则绿地的生态功能也越强。绿地三维体积反映了城市绿地的空间结构量值。植物群落结构越复杂,所占立体空间高度越大,则其单位面积绿量和绿化三维量越高,生态效益值也越高。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生态效益的研究在国内还不算成熟,研究方法较单一,定性研究远远多于定量研究。以致在这个问题上大家总是人云亦云,很少的定量研究成果使该领域难以取得突破性的研究进展。近年来,国内外除了对绿色植物各种生态效益进行大量定量测定外,也对植物单体、群落、不同规模的绿地及绿地系统等的综合生态效益进行定性与半定量的研究。在以往有关纯林、混交林的小气候指标研究中,缺乏有关林地空间层次上的定量化的深入研究。

在研究层面上,较多的集中于几种植物的生态效益定量测量,忽视了绿地系统的群落结构层次上的研究和整个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层面上的研究,当然在这两个较高层次上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复杂性,再则,城市绿地系统接近于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并且受人类活动影响最为突出,这些特性使同林绿地系统生态效益的研究具有很大的争议性。

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加深学科与学科间的交融性和渗透性,运用生态学的思维方法和不断进步的技术支撑体系来解决该遇到的问题。利用植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关系,构建单位空间生态功能大的植物群落,充分发挥群落整体功能,是现代城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今后研究绿地系统生态效益的重点。另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绿色GDP核算将是城市同林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定量研究的重要思路。

参考文献:

[1]邵斌,李葱葱,何子张从空间设计到空间政策――南京市绿色空间保护的规划反思与探索卟江苏城市规划,2007(4): 18 - 22

[2]李翠兰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研究浅议[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0):70-73

[3]韩晓莉,宋功明,王军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规划方法初探[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35,(2):127-131

[4]杨赉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l995:3―5

[5]李南南浅析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与能效[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3):13-15

[6]吴人韦支持城市生态建设――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专题研究[J]现代城市规划,2000,24 (2):81-83

[7]田国行,杨文峰等郑州城市绿地生态效益与优化配置研究[J]河南科学,2001,3(19):300- 303

[8]杨连双草坪的生态效益及其养护管理[J]内蒙古草业,2007(13):11-13

篇9

【关键词】地震灾害 生态系统 修复 可持续发展

一、灾后生态重建

灾后重建是面对结构遭到重创的生态系统,按照生态碳循环理论实施的一项以建设低碳均衡结构为目标的生态重建工程。在灾区开展生态重建低碳工程,比在其他地区打破原有生态系统再重建低碳生态更节约成本。这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灾区生态的各个层次,需要按照统一的指导思想,遵循生态碳循环的规律,在多方协调与合作的基础上建立生态低碳均衡结构。

(一)统筹思想。

低碳重建作为一种新型的、特殊的恢复方式,就是在灾后重建的实践中运用低碳均衡理论组织生态重建,实现生态恢复的低碳发展模式。这一创造性的重建模式,必须基于综合集成与统筹优选的思想,对灾后生态系统进行统筹恢复重建,寻找新均衡,实现灾区生态从简单恢复提升为科学发展式修复重建。

二、生态重建工程的运行模式

生态系统作为典型的开放系统,在受到地震破坏后,可以通过自身动态调节达到平衡,但时间非常漫长。低碳生态重建是以低碳方式定向加速生态系统改善并达到生物群落和谐共存的演替过程。这种演替过程是不可逆的,但可以在关键环节实现突破性的进展,加快演替速度,缩短演替进程。

(一)运行演化。

地震打破了原有生态系统碳均衡结构,土壤、动植物残骸、人类社会等排放出大量CO2,生态系统瞬间跃迁高碳区间振荡。在3―5年内,生态将处在高碳区间振荡。生态系统与外部环境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换,系统内各要素相互作用,将形成新的生态有序结构。通过低碳技术对生态进行重构,将引导生态系统朝着低碳均衡方向演化,逐步形成低碳均衡生态新结构。树木尚需十年,动物的回归、食物链的修复、生态系统的恢复、低碳生态均衡的建立,则是一个更长久过程。发挥人类主观能动性,开展生态低碳重建工程,将会大大缩短生态系统结构调整时间,加速实现生态系统低碳均衡结构。

(二)重建工程。

生态重建系统工程就是基于现有的社会经济基础及背景,充分发挥已经确立的或潜在的社会经济优势,对灾后重建过程中的社会物质和能量投入进行统筹优化,达到灾区生态系统效果最优化。它是以灾区人类生态系统整体优化为目的,通过在关键环节投入物资和能量,对灾区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经济系统进行整理和重组,形成一种有利于人类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的过程。灾区的植被、动物活动、人类生产生活规律被地震打破,生态系统的CO2等温室气体排放量远远大于CO2吸收量;通过植被恢复工程、节能减排工程、城市改造工程,建设低碳生态工业、低碳生态农业、低碳生态城市,实现灾区生态环境、生态社会、生态制度和生态文化的重建,最终达到灾区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低碳均衡。

(三)生态城市低碳化 。

四川广元位于川陕甘三省交汇处,是5・12大地震的重灾区之一,是明确提出低碳重建的城市。依靠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广元提出了能源转化行动,35家大中型企业的能源供应将逐渐从煤转化为天然气,预计每年可减少CO2排放123万t。到2015年,广元九成的出租车和公交车动力能源也将采用天然气。为增加碳汇,广元市计划到201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从2009年的48%增加到53%,未来的产业结构也将向旅游业、茶产业、电子业等低碳产业转型。广元市对污水处理重建采用了蚯蚓生物滤池,数百条经过特殊培育的蚯蚓“清洁工”对进入滤池的污水和污泥进行生物净化,净化后的清水排入江河,处理后的污泥则变成了无害的蚯蚓粪,用作农田肥料。

(四)政策保障。

在灾区开展低碳均衡模式实践,应该结合灾区生态的实际情况,长远规划,统筹安排,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重建为辅的原则,制定相关政策制度,保障低碳生态的实现。

(1)总体规划,综合恢复,实施低碳政策。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把灾区江河作为一个整体的大系统,从自然、社会、经济综合考虑低碳化进程,统筹安排、综合治理、宏观调控;建立相应的碳汇管理和经营体制,引导灾区群众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过低碳生活。

(2)退耕修养,还林还草,实现低碳生产。阿坝州、山州、甘孜州、雅安、广元等灾区山多坡陡,在坡度大于25度的陡坡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段,应坚决杜绝开荒,已开垦的地段应尽快退耕还林;在绵阳、德阳、都江堰等成都平原西北部地区,土壤和水利条件较好、坡度较缓、水土流失潜在威胁较小,应实行林业和农业综合规划,推行农林复合经营体系,实行低碳生产。

(3)发展林木,建管结合,构建碳汇基地。大力发展灾区林木业,林木建设和管理相结合。对灾区,主要是尽可能多地保护现存森林碳库,改变天然林的采伐机制;在无林地上营造人工林;促进次生林的天然或人工更新,并加以保护;在农田和牧场上增种树木,发展农林综合经营系统;扩大人工植树造林,提高森林碳汇功能;发展速生丰产林,加强人工林的集约经营、提高生产力、增加碳汇,增加耐久木材产品;开展群众性的造林绿化,加快防护林和公益林建设。

篇10

业主:太原市民政局

开发建设单位:广州粤信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类型:业务管理平台

一、业务需求背景

建设太原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服务系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和《民政部信息化1998-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是改革和完善传统社会救济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率先发展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太原“率先发展”构想的重要内容。该系统的建设对于进一步推进太原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促进太原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该系统的建立,为太原市城市低保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个功能强大、界面友好的救助业务管理办公自动化交互平台,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规范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决策科学水平。

作为太原市首批电子政务系统重点示范工程,该系统的建设运行,不仅在整体上推进了太原市民政信息化建设,也为全国其他相关省市的低保管理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国家民政部有关领导对系统的建设十分关心和重视,多次到太原市民政局考察指导工作,并对系统的成功建设运行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二、项目设计

⒈项目建设总体目标

根据国家及太原市市委市政府关于低保建设的有关文件精神,太原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服务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太原市统一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信息系统网络与应用平台,实现全市城市低保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动态管理低保网络信息,实现低保群体保障信息的网络采集、传输、访问处理和低保申请的网上审批;为各级相关的政府部门提供及时、准确的低保数据和全面详实的统计信息以及方便灵活的信息查询手段;为民政部、太原市的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完备的服务。同时,以该系统为核心,逐步搭建太原市社会救助体系信息平台。

2.总体设计思路

该系统采用基于J2EE多层结构的平台化和标准化策略,广泛使用组件和模块化技术,以统一的民政业务支撑平台及数据中心平台为核心,以各项低保业务规范和数据标准为设计依据,以实现低保救助业务计算机管理及信息服务为目标,以统一的数据中心平台为数据存储、共享、交换及决策支持中心,以灵活快速开发部署、智能化配置技术,以统一的IT综合管理平台为运行管理手段,全面建立便于适应不同地区、适应低保政策发展变化、具备协同工作能力、方便监督预警管理、易于维护、先进、安全、可靠、方便扩展、便于部署、操作简单、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信息系统,为民政部门提供全面的计算机管理、智能化决策和信息化服务解决方案。

三、项目研发进度

1.2003年12月至2004年5月,太原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服务系统(I)期工程建设向社会公开招标。

2.2004年6月至2004年7月,招标商务谈判。

3.2004年8月至2004年9月,系统需求调研及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与开发。

4.2004年9月15日,系统在迎泽区试运行、验收。

5.2004年9月15日至30日,集中培训与现场指导。

6.2004年10月1日,系统正式运行,在全市推广使用。

7.2004年11月至今,系统维护。

四、CIO的作用和贡献

民政信息化是当前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方便群众办事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此,太原市市委市政府、太原市发改委、太原市信息办、太原市民政局始终坚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传统民政向现代民政过渡的一场变革来研究,作为推进太原市民政事业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来部署。作为建设单位和直接使用单位的太原市民政局,局领导对低保系统的建设更是高度重视。主管信息化建设和业务的局长对于系统建设及推广应用的进程十分关注,多次参加系统调研、原型确认会,对于推广应用中的遇到的困难及时给予解决,保障了系统的成功建设和成功应用。

五、项目效益评估

⒈社会效益分析

⑴构建太原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率先发展的重要内容

建设太原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服务系统这项重要任务,是改革和完善传统社会救济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在要求,是构建太原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率先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该系统的建设对于进一步推进太原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强化太原市救助管理工作,促进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作为太原市首批电子政务系统重点示范工程,该系统的建设运行,不仅在整体上推进太原市民政信息化建设,也为全国其他相关省市的低保管理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⑵增加业务透明度,方便广大人民群众

该系统的应用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使救助业务变得更规范、更透明,将救助管理服务置于社会公众监督之下;通过统一的网上对外服务平台,广大人民群众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查询服务,方便地了解各项救助政策、办事程序,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对社会稳定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⑶转变了工作模式,提高了工作效率

由于该系统的建设运行,各级民政部门将更快地转变工作模式,可以安全地通过网上审批办公和网上信息交换,克服了“文山会海”、“公文旅行”等现象,大大提高了推行政令的时效性和各级部门的工作效率。

⑷提高决策科学性

该系统的建设运行,建立了救助家庭准确详实的信息数据库,有利于各级政府部门全面、及时、准确地了解实际情况,掌握一手信息。同时其宏观决策系统能够对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和分析,对救助各项业务的情况进行测算和预警,进而避免决策的盲目性,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⑸服务太原市社会救助管理和政府决策

该系统既是太原市民政局数字民政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太原市社会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建立的救助家庭准确详实的信息数据库,也是市政府乃至国家决策的重要依据,可见该系统已成为太原市社会管理和政府决策的重要工具之一。

⑹保障社会安定团结的局面

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了市场经济为主的发展阶段,如此的科学有效的低保救助体系的建立,可以保障全社会的平衡协调发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从而对维护社会稳定、保持社会安定团结的局面做出贡献。

⒉经济效益分析

⑴改进了工作方式,节约了工作成本

太原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服务系统的成功建设和全面使用,采用网络化、信息化的工作方式,大大地解放了人力,相当于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审批公文的无纸和少纸化流转、交换,各类信息的网上报送节省了信息介质成本和人工报送成本。

⑵直接投资带来的第三方经济效益

该系统项目用于采购所需的各种设备、软件开发,还将用于内部人员的业务培训,以及第三方咨询机构的专业服务和系统的运营维护等。这些直接投资拉动了消费,为相关的商家以及企业创造了经济效益。

⑶带来投资乘数效应

政府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了举足重轻的角色。当政府机构已经实现了相当程度的信息化时,企业、团体或个人为了与政府对接,必然也会寻求信息化,因此引起衍生的信息化消费,而这种消费的数量级比政府直接投资大得多。

⒊总体评估

2004年10月1日举行了该系统的开通仪式。国家民政部李学举部长、低保司米勇生司长及省、市领导等先后莅临指导,对系统的成功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太原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服务系统”是迄今全国民政系统功能最为完善和强大的低保系统,是太原市“数字民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的成功经验具有在全国推广的价值。

该系统自开通使用以来,已经建立了市民政局、10个区县民政局、47个街道乡镇低保所、400个社区低保站,共计457个机构、1232个注册用户的机构及用户信息数据库,完成了全市4万城市低保家庭、7万城市低保对象的低保申请、受理、审核、审批、低保资金发放、低保待遇复审、低保标准调整等一系列救助业务工作全面的计算机管理。 目前,每天通过该系统平均处理大约1500笔救助业务。该系统已经成为太原市各级民政部门工作人员救助业务的日常办公平台。

⑴实现功能

建立了各级民政工作人员协同工作办公门户;

实现了多级部门多种业务跨区联网审批办公;

建立了业务办理流程监控机制;

实现了救助资金手工发放及银行发放;

实现了各项救助信息的民政归口统计;

建立了有效的动态预警反应机制;

建立了查询、统计、决策支持工具;

实现了低保政策及相关政策管理、调整及预测功能;

建立了低保对象动态管理机制;

实现了救助资金分类管理及资金预测功能;

建立了低保数据管理;

建立了信息管理。

⑵使用效果

提高了工作效率,缓解工作繁重的压力;

促进了规范化管理;

增强了管理手段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