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理论范文
时间:2023-04-12 05:02: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教育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素质教育的重要着眼点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是改变学生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偏重于记忆和理解、立足于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形成一种主动探求知识,并重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的学习方式,这是一种有利于终身学习、发展学习的方式。研究性学习有三个特性:主体性、研究性、全员性。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在这种新的关系中,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递给学生,而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不再作为知识的接受者,被动地听从教师的指令,而是具有高度的自主性,他是学习的主人,他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遇事有主见,敢拿主意,能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积极地带着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观点,直接与书本、与客观世界对话,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
看了《现代教育理论》中的文章后,我认为教师应该转变教育观念,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给孩子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给孩子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找答案;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给孩子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给孩子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给孩子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叶圣陶先生的一句名言道出了其中的实质“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作为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相信他们。“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出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个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教师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只有引导学生做教育,才不是假教者。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将不断更新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另外,通过认真学习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理论,认识到: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中汲取丰富的养料,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我认识到:实施爱的教育,保护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础;实施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是为学生打开新思维的源泉;尊重学生体系,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学习;实行“六大解放”,焕发学生活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操作要求。
篇2
关键词:后现代教育理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关系意义
后现代教育理论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论,其拓宽了大学英语教学视角,是进一步推动和引导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指导方针。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期国家发展和社会建设,因此,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立足于国际国内社会对于人才的基本英语能力要求,从教育教学观念、教学课程设置、教学评价机制、师生关系等多个方面出发,施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后现代教育理论之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具有极强的理论引导和实践操作意义[2]。
一后现代教育理论概述
后线代教育理论源自于后现代主义教育观,美国教育学家多尔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了“后现代课程观”,创新性地将哲学思维融入到教育思想中,形成了基本的后现代教育理论体系。从后现代教育理论的产生看来,其重要特征之一是在传统的教育理论中引入了哲学思想,哲学文化思潮的融入对教育思想的影响是巨大的,其对传统教育教学观念、行为进行了全面的评价和反思,在基于哲学批判思维的基础之上,通过实践应用不断发展,逐渐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后现代教育理论体系。[3]后现代教育理论的主要特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样化的教育教学目标
作为一种融入了哲学思维的教育理论,后现代教育理论十分重视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规律。文化的多元主义和学生个体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与教育教学的差异性具有深刻的联系,因此,后现代教育理论推崇多样化的教育教学目标。传统的教育思想呈现出一种倾斜的趋势,即过分追求“全面发展”、“精英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学生学习发展过程中的自然规律。学生由于所处的环境和从小接受的教育存在不同,在长期的发展下,每个学生都存在自身的学习特征。后现代教育理论基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将教育教学重心放在教学主体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主体性,以及教育的终身性和大众化特征。由此可以看出,后现代教育理论与当前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有着明显的契合点,其都倡导实施人文教育,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后现代教育理论的另一特征是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哲学上对于一件事物的认知方法并不是绝对唯一的,而是从多个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全面了解。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也是如此,英语作为一种外国语言,其本身具有极强的文化色彩,文化色彩中无可回避的一点是文化差异。倡导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而细致地了解和学习英语知识,后现代教育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更多地强调了英语知识的互补,这也是教育目标多样化的一个重要表征。要完成从不同角度对某一事物进行剖析、透视,则必须依赖于不同的途径和方式。另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也是基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差异性的特点进行考虑的。为满足不同英语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则必须尽可能地扩宽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材料。从后现代教育理论看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非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其更多的是一种教育思想的体现。“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开拓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英语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
(三)师生关系
受到传统中小学教育的影响,我国教育制度在潜意识上造成了教师和学生课堂地位不平等的问题。后现代教育理论从教育观念上主张师生关系的平等性,后现代主义教育学家也认为,组成某一事物(这里主要指教育活动)的各个组分之间功能存在差异,但从整体事物的协调机制和功能意义看来,各组分之间是相互平等的。在新时期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更加重视营造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由于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不同方式获取知识,教师不在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代言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的是一个知识传递者、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交流者(协助者)的角色,作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参与者,师生关系理应是平等和谐的。值得注意的是,后现代教育理论并非弱化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而是将这种作用在不同的层面上加以表现。教师的作用和地位仍然得到后现代教育理论认可。
(四)构建主义课程观
后现代教育理论的核心是构建主义理论,由构建主义理论所产生的英语课程、英语课堂是灵活而多变的。构建主义课程观更加强调教育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共同协助探究、疑义相析。从这一特点看来,构建主义课程观具有极强的开放性,为了适应教育教学的多样化发展,构建主义课程观从教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出发,构建了多种不同的教学目标,形成了一种动态教学过程。同时,构建主义课程观下的课程组织不在存在明显的界限,即英语课程与其他课程(历史、地理、政治等)存在广泛的交织。跨学科的综合发展性促进英语教学从传统的接受知识向应用知识、创新知识、发现知识过程进行过渡,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差异性,不在以某一专业的、权威的知识对学生的知识认知加以限制,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探索空间。
二后现代教育理论与大学英语改革的关系意义
(一)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深化改革
后现代教育理论和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一脉相承,旨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大学英语改革的重点在于促进教育理念转型,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最重要的功能是实现信息传递,为了帮助学生提高用英语解决工作和交流的信息表达能力,新时期大学英语改革更加注重于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发展。传统的(1986年版《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大学英语教学理念倡导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重点培养其阅读能力,后现代教育理论则将大学英语教学重点转变为发展学生的听说能力,这种转变明显地体现了后现代教育理论随时代变迁而施行动态教育的特点。据后现代教育理论的观点分析大学英语教学呈现出流动的、多元化的特征,即知识无处不在,静态知识化为动态知识,普遍知识划为境域知识。在这种教育理论下,学生和教师能够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英语知识从客观的角度理性看待,可以对传统意义上的“权威知识”提出质疑和批判,形成一种开放式学习的局面[4]。
(二)师生角色转变
后现代教育理论摒弃了传统大学英语教学中僵化的部分,促进了师生角色转变。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所担任的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不是固定地向学生灌输英语知识。大学英语改革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任务转变,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的英语学习。传统大学英语课堂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英语知识学习限于教师的调控,师生之间的互动缺乏,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英语知识,部分学生出现了厌学情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变间接推动地英语课堂模式的变化——建立一个师生共同合作学习、交流探索英语知识的平台。学生角色的转变重点突出了学生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围绕学生学习需求,创设以学生学习需求为主线的英语课堂。学生成为英语课堂的主体能够激发其英语知识探索欲望,学生之间可充分交流学习中的经验,探究学习中存在的疑问。后现代教育理论考虑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需求相关性和差异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师生关系的转变尤其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英语课堂参与感,培养其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课堂中,教师仍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解答学生疑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三)英语学习评价体系转变
传统的大学英语评价体系往往是以分数为主,这种评价机制难免有失偏颇。后现代教育理论崇尚从多角度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即综合考虑其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创新能力等。同时,英语学习评价体系加入了从实践中检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评价标准,通过模拟各种生活场景,检验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篇3
关键词:教育理论;多元化意识;研究意识
理论是一种关于一件事物本质的体系,其有一定的逻辑性,同时能够以概念的形式被确定出来。这种被确定的知识体系能够帮助人们明白某件事物该如何去处理,这样处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理论有抽象的、解释性的,同时还有一种是能够指导具体实践的。教育方面的理论一般被认为是能够直接实践的理论,不仅有理论知识,同时又有具体的操作方法。教师对于教育理论最感兴趣的就是如何在教学中具体操作,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应该采用何种教学方法让自己的教学更有效,学生更喜欢。教师要想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教育理论,就必须不断培养自己、提升自己的教育理论意识。笔者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将提升教育理论意识总结为以下四点,和同行进行交流,以期指正。
一、适应教育多元化发展,增强多元化意识
随着世界文化的不断丰富以及我国和西方文化间的不断交流,教育开始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较多的机会,同时我们也会遇到较大的挑战。现代教育理论作为适应当今教育实践的基础,为了与时俱进,必然要跟随社会环境主流,增强多元化意识。因此,对于教育理论来说,多元化的发展推动了教育理论的不断更新,这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教学选择。同时,多元化的发展也给我们的教育理论带来了挑战。对于教育理论的研究者来说,要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对于多元化的理论要不断地进行深入研究。当出现新的教育理论时,更要全方位、多角度、系统、深入地去研究。
二、适应多视角研究问题的需要,增强复杂性的研究意识
当今社会中,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使得社会变得更加复杂多变,处于这个时期的教育对象或者教育形式都是极其复杂的。审视和研究这种复杂性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正是现代教育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是涉及人的问题都是最为复杂的,因为人是有思想、有主见的个体,想对每个人进行教育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人的教育是最为复杂的,那么,需要研究的教育理论同样也是复杂的,如果我们按照研究其他问题的研究方式来研究教育问题就会比较单调。任何一件事物都不能只从一方面去理解,研究者要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将研究的事物进行多角度、立体化的分析和研究。教育理论问题就是如此。我们只有不断地用复杂的思维对人的教育问题进行多角度、多视角的探析,才能够更好地理解教育理论,更好地探究人的教育的秘密。
三、适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增强国际化的研究意识
世界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和国际化要求教育理论的研究者要有全球化和国际化的研究意识,要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和对话。研究者要站在国际教育理论发展的高度上来认识我国的教育理论,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教育理论,更好地为我国教育服务。国外的文化环境与我国的教育环境存在差异,其所产生的教育理论也是不同的,吸收国外的精华之处能够为完善现代教育理论增添助益,也能够将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推向更高的水平。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来丰富和武装自己。但是这种借鉴不是无节制的照搬照抄,这样的“拿来主义”是不可取的,那样只会让我们的教育成为“四不像”,毕竟国内外的国情是不一样的,人们的思想、认识、习惯等也是不一样的,搬来的理论会导致我们“水土不服”。
四、适应新理论的需要,增强探究意识
世界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在不断发展,社会上各种新的思想、观念和理论也在不断形成。因此,教育理论的研究也要不断深入,以适应新的理论需要。部分新的理论能够使现有的教育理论实现突破性的进展,有利于现代教育学者从新的视角去更有效地指导教育实践,因此,教育理论研究者要有探究意识,从而实现用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标。另外,在教育理论的学习过程中,要进行系统、全方面、深入的学习,虚心地、辩证地理解新的教育理论,同时结合我国当前的教育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从研究中提炼出新的理论用以指导教学实践。同时,教育理论研究者要有不断探索的精神和勇气,要不畏艰难地坚持下去,切实加强对教育理论的研究。在研究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遇到困难要想方设法去克服,同时寻求帮助,尽可能地去解决问题,并形成新的教育理论以指导教育实践。总之,只有不断地增强教师的教育理论意识,教师的自身素质、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才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才能使理论服务于教学,为更好地研究教学方式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15.
篇4
[关键词]教育功能理论 教育功能观 美术教育目的
一、教育功能理论的发展
关于教育功能的理论,具有重大影响的有两派: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应服从和服务于社会的需要,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其代表人物为19世纪后半叶的孔德、诺笃尔普等。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应当有人的本性的需要决定,教育的目的是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18世纪和19世纪上半叶的卢梭、福禄培尔、裴斯泰洛齐,都属这一流派。他们反对封建主义、宗教对人的思想的禁锢,指出要尊重人的要求,尊重人的价值。反思教育发展史,我们觉得这些不同流派的理论对现代教育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现代教育不仅有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社会发展功能,而且有完善学生人格的个体发展功能。离开人自身的发展,教育就无从促进社会的发展。
二、我国教育功能观的转变
从我国中小学教育的实际发展来看,教育的功能观方面,经历了以下几个转变:最初是注意分数,强调记忆的应试教育;以后认识到知识比分数重要,于是强调知识教育;再以后又认识到智慧比知识更重要,于是提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加强基础,发展特长”等口号,进入强调思维的智能教育。2001年,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求得学生与自我、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统一,既反映出了社会、时代对教育的需求与规定性,也反映出了教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体现了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
三、我国美术教育目的的研究发展
我国美术教育目的的转变也经历了由强调智力、能力发展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人格完善的发展过程。
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到20世纪90年代,近20年里,我国的美术教育工作者从各个角度论述了学校美术教育的目的与美术课程目标。这些研究成果对转变美术教育观念,促进美术教育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如1980年,陈通顺在《谈谈中小学开设美术课的重要性》一文中指出:“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美术教育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助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这些观点是继1979年教育部决定把“图画”课,改为“美术”课之后,突破以传授图画技能为中心的狭隘的美术教育目的论,从实施美育、促进智力发展、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方面比较全面地阐述了美术教育的目的。1986年,孙永惠(大连市工艺美术职业学校)在题为《美术教学的教育作用和美术教学的改革》一文中指出:中国普通美术教育应否定以临摹为中心的美术教育,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创造能力和欣赏能力。1987年,王天一(曲阜师范大学)发表了题为《发展智力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目的》的文章。1989年10月4日,柴庆翔(上海师范高等专科校)在《文汇报》上发表了题为《从技能型到审美型――中国基础美术教育的发展》的文章。进入90年代以后,美术教育目的论的研究向更深层次拓展。在《中国美术教育》1990年第4期上,王大根(安徽阜阳师范学院)提出了“超绘画性美术教育目的论”。他认为通过学校美术教育实施“真、善、美”的教育,发现学生的气质和个性,培养创造精神和能力,引导他们走向自我实现的道路,最终达到人格形成的目的。姚金迈(北京市教育学院)在《中国美术教育》1993年第1期发表了《继往今来,促进美术教育的健康发展》一文。他根据1992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公布《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中规定的美术教学目的:(1)传授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爱国主义情感和良好的品德、意志;(3)培养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出在教学目的的第二方面中包含了德育和美育两方面任务的看法。1995年,尹少淳(湖南师范大学)在《美术及其教育》的著作中提出了“综合美术教育论”,即以实现美术教育的情感、智力、技术和创造这四大价值系统的综合效应和群体功能为目的的美术教育目的论。在即将迈人21世纪的1999年,《中国美术教育》杂志发表了一系列论述美术教育目的与美术课程目标的文章。常锐伦(首都师范大学)指出:“从教育的最高目标看,美术教育在于最大限度的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美术教学应着眼于美术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杨景芝(首都师范大学)认为美术课程的目标有五点:(l)培养造型表现的基本能力;(2)培养创造能力;(3)提高审美文化素质;(4)增进美化环境意识与能力;(5)促进人格健康成长。程明太(上海市金汇学校)在《21世纪中小学美术综合课程体系的思考》一文中,提出了“中小学美术综合课程体系”的设想。他指出:“美术综合课程体系”是以美术教育为主体,综合多学科而形成的一种具有综合性质的美术课程体系。这一设想反映了一种主张美术进一步与其他学科相融合的倾向,值得注目。
这些研究成果对转变美术教育观念,促进美术教育发展起了推动作用。虽然,各位学者对学校美术教育目的或课程目标所作的论述有着各自不同的侧重点,但是,对通过美术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人格完善,这一美术教育的终极目标的认识却是相同的。通过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的努力终于迎来了21世纪初的新课程改革,在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到美术教育“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研制美术课程标准项目组负责人尹少淳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之后记》中写到“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我们对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根本观念的认识。”
从以上内容看,现代教育功能理论影响着我国美术教育目的的发展方向;我国美术教育的发展进一步验证了现代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和指导性。所以我认为,作为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的一线教师,应了解世界教育与我国教育发展方向,要使自己不断地扩大认识范围,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在教育教学中高瞻远瞩,分清主流,与时俱进,采取科学、乐观的教育态度,根据我国学生的发展状况,在美术教育中既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智慧和能力,更要帮助学生形成完美的个性或人格,使美术教育真正体现出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
篇5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新课程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激发学生进行技术创新的动机,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应该贯穿能力本位的思想,目的不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侧重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一是学习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二是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针对这门学科的特殊性和新的教学要求,我们如何运用现代教育学理论,不断更新教育方法与教学手段?我们应该做哪些具体的改变呢?
1.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学会学习
陶行知先生说过:“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更应该如此。计算机应用软件都有其特有和强大的功能,不同的组合有不同的结果,有时甚至是不经意的一个操作产生了一些特别的让人惊喜效果,老师上课时不可能一一填鸭式的告诉学生该软件有哪些功能,实现一些什么效果。所以我们在上课时应该让学生的更多的操作时间,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鼓励学生去做一些新的尝试。学生在实践中将理论与自己的判断、体验、创造结合起来,才能成为他自己真正掌握的东西。
比如在讲Frontpage网页制作时,我为了不让学生的思维受到示范效果的影响而能有自己的独创性,我没有给学生统一的素材和效果,而要求学生自己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题材(鼓励学生选择与其它学科有关的题材),然后从互联网上下载资料进行设计。在课堂上我只分散介绍一些效果的制作技术要点,然后要求学生完成任务,对于一些属性的设置基本上要求学生自己完成。并且要求学生将所有的效果按自已的审美观点合理排版,到最后课程结束时将串成一个完整的站点,在站点的网页中要体现出所应用的效果。这样学生有了很大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每个学生最后都做出了有自己独特性的站点。在网页制作时,还经常碰到有学生需要处理图片素材:裁减一些不想要的信息、图片组合、添加文字等等。我引导学生用教材上并没有介绍的软件Acdsee去处理:我告诉学生这个软件的方便实用性,简单演示一些功能,其它要求学生自己看着菜单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完成。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学到了实实在在的技能,领会到了学无止境的道理,并且使他们摆脱了依赖课本、依赖老师的学习习惯,真正从学习中获得了知识,获得了乐趣。
2.开展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与探究学习能力
计算机课作为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而学生的操作水平往往又参次不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同学碰到一些问题只要有人稍微指点、提示一下就可以了;但还有一部分操作水平比较低的学生,碰到问题如果没有人能够及时讲解,就根本无法进行具体的操作,那么一节课也许什么也没做到就下课了,几次下来学生就有极大的挫折感,对学习也就渐渐失去兴趣了。对于信息技术这样操作性强的课程来说,老师不可能及时解答所有学生的问题,很多学生得不到你的帮助而影响学习。开展小组学习小组竞赛,鼓励小组同学互助学习,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使得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小组学习是把全班按一定方式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设立一个组长,由操作能力或者组织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担任,并主动帮助成员学习解疑、向老师反馈小组学习情况。小组学习可在一般的课堂教学和小组阶段性的作品制作中体现。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每节课讲完后,设置一定与目标一致的检测题或相关的练习题,作为学生学习的目标。学生一般自己先独立完成,在学习过程中有困难的,小组同学间可协助解决,如果解决不了的就及时向教师求助;同时组长要检查本组学习情况,并向教师反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留言观察并主动加入各小组学习讨论和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小组;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指导学生正确展开学习。在小组阶段性作品制作过程中,由小组自定一个主题,自选一到两个负责人,然后进行人员分工,包括素材的选择、采集、排版等。规定在一定时间内作完,在作品展示课中各小组派代表上去展示讲解自己作品,由全班进行打分评选出较好的作品。通过小组学习,给学生创造的一种相互帮助、相互协作的愉快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表达与交流,用协作方式解决实际问题,既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
3.适当改进评价方式,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习
3.1 让学生参与评价。
新课程中改革以前考核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考核方式已经不在适应现在新课程了。在考核方式中,可改变过去由老师独自评定的方法,让学生参与评价,这种方法一般可用在阶段性的作业评价中:
首先是小组内评。比如在学网站设计时,每个学生个人作品做好后,全部链接到班级主页上。先按8人一组,小组内大家互相观看,参考老师给出的评价标准,通过讨论推荐两到三份小组优胜作品出来。
接着是扩大范围全班共评小组推荐优胜作品。让全班同学一起来观摩这些小组推荐作品,再从中推选出大约30%的优秀作品。
然后是作品展示。请全班评出的优秀作品作者上台展示并讲解他们的作品制作的一些特色之处、碰到了一些什么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以及有哪些亮点、哪些不足之处;其他同学也可提出自己的意见;老师同步进行点评,指出值得大家学习之处以及可以改进的地方,特别要鼓励学生制作有自己独特创意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既可通过互相观看作品对网页设计获得一些感性认识,也在同学的展示讲解中加深了对网站设计的认识。
第二是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评价要做到以人为本,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由于家庭经济收入不同以及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开设情况不同,高一学生计算机操作水平以及计算机素养差别很大。有些学生家里有电脑自己还爱好,不仅懂一般的操作,而且还有一些钻研,对信息技术教材的知识大都有所了解;而有的学生家中没有电脑,他们接触信息技术的知识是在学校的课堂上,甚至有的根本学生就没有接触过电脑。如何对待他们之间的差异是保护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教师不但在教学中要顾及两头的学生,更要在评价的适当考虑到这个问题。在教学中,对于那些基础好的学生,老师可以发动这些学生当小老师,让他们帮助其他学习能力较低的同学学习;或者让他们在学习书本的同时在对书本相关的知识进行探索。在平时的作业评价中,也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恒量所有学生。对于大部分学生,可以用比较高的要求统一去评价;可是对于少部分起步晚的学生,就应该以鼓励为主,多加关注,及时指点。比如刚开始学时只要他达到了最基本的目标,就应该给予鼓励,告诉他做得很好,甚至可以给他和那些做得很好的学生一样的成绩A或B,让他们能够和大家一样享受成功的快乐,增进学习的兴趣。
篇6
高校、研究性学习、基于课程、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
一、《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高校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虽然近年来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整个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能够给学生以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顺应了信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基于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在其实施的过程中要从整体入手,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模式以及指导方法、评价方式等,掌握超越课程背后的学习理念,这样才能有效地规划、推展,并充分发挥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的推进素质教育。《现代教育技术》是高等师范院校本科师范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也是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公共课程。该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使学生了解相关的学习理论和教育信息传播特点了解一些常见的媒体基本知识通过相关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初步掌握视听教学设计的一般方法和应用技能。
二、问题分析
根据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实际,研究性学习实施的难点在于如何在课堂中有效开展研究性学习,将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维,认真探索,寻求结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信息素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鉴于教学条件和学习时间的限制,应该充分利用高校网络环境,利用网络将课堂的与课外的研究性学习联系起来。研究性学习需要丰富的学习资源支持,通过网络中强大的搜索引擎可以有效检索网络中超越时空的海量知识。此外网络中强大的认知工具既可以创设丰富的研究性学习情景,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信息处理,如powerpoint、authorware、word、excel等,这些软件的使用也是课程的教学目标之一。学习者之间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跨时空的交流、研讨、展示与管理,可以追踪、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等等,可以按照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进。
三、实施中应解决的问题
经过研究性学习,使学生经历了确定课题-收集信息-研究分析-得出结论等各个研究环节,提高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团队意识。但在研究性学习开展的过程中,学生研究基本功的欠缺是最大的难题。由于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较少接触研究性学习,习惯于在课堂上被动的接受知识的传递,尚不具备研究性学习所需的能力与意识,收集资料与分析创新的能力较差。这就要求学生积极转变自己的学习观念,改变对教师、课堂、教材的依赖心理,主动的体验学习,有效地参与研究。
目前高校普遍对基于课程的研究性学习不够重视。需要建立与研究性学习相适应的配套措施,改革对“教”与“学”的评价方式。一方面要积极调动教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将教学与科研通过研究性学习而结合起来;另一方面,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创新能力。可以适当增加《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时数,鼓励教师进行研究性教学的创新和经验交流,在全校营造研究性学习的氛围与条件,创设资源丰富的教与学环境。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师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亟待提高。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不是减弱而是加强了。从创设问题情景开始,到提出问题、指导选题、建立小组,再到课题论证、总结评价等研究性学习的各个环节,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观念,树立新型学生观和教学观,在课堂与课后始终把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非知识的传授放在第一位。
四、关键在于创新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材的创新是多方面的,既可能是教材体系的创新,又可以是内容的创新,还可能是结构的创新。20多年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材建设实践中的创新几乎是全方位的,但更多的是内容的创新,因为任何新的技术都不是首先为教育而开发,要将之应用于教育,就必须根据教育的需要改进它、完善它或者探讨其在教育中应用的方式方法,毕竟现代教育技术以实现教育优化为追求目标。
师范院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多、要求高与课时少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干线式”教学方法是在信息技术类课程教学中,理出实现教学目标的各种途径,选出其中的最佳途径向学生介绍、传授,让学生掌握通达目标实现的最佳的直接方法。它分为教材编写方面和教学过程实施方面。在教材建设方面,对技术充分研究,在分析学生已有IT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梳理出清晰的脉络,提炼出技术中的精华,在教材中反映的仅仅是有用的且是学生未知或未掌握的技术精华。在教学过程实施方面,“干线式”方法大体可用“干线通达、实例跟进、迁移提升”12个字概括。“干线通达”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设计教学,所有内容直指任务的完成,而且必须提炼出一般的方法向学生介绍。“实例跟进”是用具体的例子作为一般方法的补充,加深学生对一般方法的理解与把握。
引入“教学探讨活动”是创新,而且更多的创新是让创新的形式充满创新的内容和方法。“教学探讨活动”所设计的议题,既有意义,学生又必须经过自身的努力和同学间的互助才能完成,非常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化学习、协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可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新型的学习模式,积累各种新型教学模式、学习模式的运用经验,为其未来更好地进行教学改革奠定基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其主体应该是学科,而非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毕竟是一种现代化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只是起辅助作用,不能代替全部。信息技术如何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陈明选.论网络环境中注重理解的教学设计.电化教育研究,2004(12).
[2]李萌.龙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思考.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篇7
实际上学校管理中将涉及大量信息,如学校的基本要素:教师、学生、财务、设施、信息等等。如果不能对这些要素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学校运营就将变得混乱,如果学校本身混乱,教学质量就根本无法得到保障。但实际上仅一项要素就会产生大量信息数据,如仅靠人力进行管理十分困难,且极易出现失误。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有效优化了管理环境,为学校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学校中的各项要素信息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的信息处理功能便可实时、快捷、准确的进行处理,现代教育技术已经逐渐成为了现代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管理手段。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管理信息量猛增的今天,学校管理信息处理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只有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才能保障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现代教育技术对音乐学院学校管理必不可少。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学院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一)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学院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包括:课程编排、课表调度、选课、教学档案管理等等。现代教育技术实现了通过软件将学校所有的教学信息建立教学信息数系统。教学信息系统实时、精准收集教学信息,分析学生成绩,查询学生在校期间各科目学习成绩,通过教学信息系统可以直观了解教学质量和学习质量,教学计划可随时根据教学信息系统反馈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调整,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有效性。
(二)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对于学校来说,学生就是发展的基础,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学生管理中从招生、教学、升学都会产生大量信息,学校管理信息中,学生信息量是最大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对:招收信息、学生基本信息、毕业去向信息、学习成绩信息等都进行了处理,大大提高了学校管理中对学生管理的效率。
(三)教职工管理中的应用
学校管理的另一个重心就是对教职工的管理,教职工是学校的基本组成部分,没有教师,学校无从谈起,保障学校的发展必须做好教职工管理。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教职工信息系统,大大提高了教师信息管理效率和水平。此系统由基本档案信息系统和业务信息系统两部分组成。基本档案系统包含着教师本人基本情况及家庭情况等信息。业务信息系统中包含着任教时间、教学能力、科研成果等信息。教职工信息系统的分类、索引功能可精准调取教师信息。
(四)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传统学校财务管理都由人工进行统计和核对,但由于学校的特殊性,财务中不仅要涉及到学校自身财务、物资、开销等等,还要涉及到学费及其他各项费用,所以学校财务信息不仅量大并且既散又杂,人工处理十分容易出现错误,传统人工处理效率也十分不理想,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利用电子技术进行财务管理,不仅提高了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更提高了财务管理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实现了学校资产、财务的有效管理,避免了人工核对中的财务风险问题。
(五)图书资料管理中的应用
学校物资中书籍资料最多,并且种类繁多,在借阅和调度时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人工处理具有一定的难度。通过现代教育技术中图书资料管理信息系统的采编管理、流通管理系统来辅助学校图书馆及资料室的管理工作,实现了对书籍资料的实时管理,通过查询功能便可清楚了解到图书使用和调度情况,省去了繁重的人工查找作业。
三、结论
篇8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听力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息息相关。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听力是交际的最关键一环,听力教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而传统的听力教学局限于教材和教学工具,形成了“教师放录音———学生听录音———订正答案———教师放录音”的死循环。传统的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太过专注听,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根据建构主义心理学,迈耶的多媒体学习理论以及克拉申的二语习得的假说,听力教学中可以运用情景图示和影音材料辅助学生学习,因此也应适当关注视觉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其发挥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现代教育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改善了听力教学的现状。
二、现代教育技术对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的辅助作用
首先是教学设施及听力材料的革新。CD光盘盒计算机的普及,打破了“录音机———磁带”给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带来的不便。在计算机上操作,更加方便重复多次听录音材料,也方便学生课下的自学。另外,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对外汉语听力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使听力课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灵活地插入一些影音片段,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帮助学生理解听力材料,有效的提高汉语听力课堂效率。其次,PPT在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展示生词和给出语境时,PPT比单纯的语言描述更直观易懂,而且更具有趣味性。尤其是对初级班的听力词汇教学来说,非常关键。使用并不等于滥用。对比分析了传统听力教学与多媒体听力教学,我们在肯定多媒体教学的上述优势的同时,也提倡秉承多媒体课件设计的规范有效性、实用性、趣味性等三原则。此外,对PPT、WORD及电子期刊等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还引起了无纸化教育的新观念。学生利用便携式设备将课件等拷贝到自己的电脑上,方便快捷。鉴于教材上有很多写汉字的练习,本人并不建议摒弃纸质听力教材。第三,基于汉语听力教学特点,许多高校都致力于听力教学网络资源建设,提倡建立对外汉语听网络资源并探讨其管理的实现形式,辅助听力教学和研究。央青(2008)提出建立语言实验室。更好地利用多媒体,在视听结合、听说结合的多维教学方法上下功夫,使听力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本人认为,多媒体辅助下的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听力水平大有裨益。但是,对多媒体的利用对教师备课要求会相对增加,还需要教师合理把握使用时机,避免过度依赖,延误教学计划。同时,对于多媒体应用不当,可能会造成学生在课堂上分心,或者偏离课堂主题,从而对汉语听力课堂教学产生不良影响。
三、现代教育技术辅助下关于听力教学的新思路
缺乏趣味性一直是汉语听力教学的一大难题。由于听力课以教材的录音材料为主要的学习材料,各年级的汉语听力材料虽然是多以口语对话为主,仍然缺乏一个真切的说话环境。对于刚开始接触这门课的留学生而言,难度很大。因此,学生听材料的过程更像是一个被动的听、接收信息的过程,稍显枯燥无趣,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很难得到发挥甚至会产生畏难情绪,因而不喜欢这门课。近几年,不少高校开设视听说课程。即通过观看和学习影视资料,接触最接近于中国人现实生活的语料,通过可视的影视鉴赏,进行汉语听力教学。当然,这一建议,要求学习者具有丰富的词汇量和很高的汉语水平。而且对于应是材料也有很高的要求。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的语料库和资源库,能有效的收集和筛选相关的材料,方便教师进行选择。同时,对于水平较低的学生,不少研究者建议,用中文歌曲进行听力教学。许多研究者通过选取中文歌曲并对其歌词进行难度梯度排列,选择出具有难度梯度的歌曲,刻录CD并将歌词编成系列教材供教师和学习者使用。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下,以中文歌曲和中文影视作品鉴赏为主要内容的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为听力教学的改革提供突破点和新方向。虽然其可行性有待验证,但寓教于乐也不失为提高汉语听力教学趣味性的新思路。
篇9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嬗变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3)10-0050-05
教育现代化作为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社会现代化的实现程度。上世纪50年代开始,教育现代化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通过借鉴相关教育现代化理论成果,构建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理论体系,对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建设乃至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典现代化理论
经典现代化理论直接渊源于20世纪50-6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现代化理论,是当时特定社会历史环境的产物。
“教育现代化问题的实质就是教育发展问题。”教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从简单到复杂,从落后到先进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在教育发展的道路上,经典现代化理论认为,教育的现代化并不是同时实现的,西方资本主义代表了现代世界发展的正确方向,处在人类发展的较高阶段,发展中国家则处在发展的较低阶段,落后国家要实现教育现代化。不仅要仿效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教育现代化道路。而且还要全盘引进他们的教学方法、教学制度、教学理念等,以西方国家的模式为样板,走欧美国家的道路。这种现代化理论带有鲜明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没有看到英法德美等西方国家教育现代化道路存在的诸多差异和现实问题,同时忽视了发展中国家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
“西方教育现代化理论的分析框架主要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两极对立的范型,其方法论基础是类型学的二分法。”按照某种特定的标准,把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教育水平划分为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从总体上来看,这种两分法带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将西方教育中所具有的特征认为是现代的因素,是现代化所必需的因素,而把非西方社会所具有的特征认为是传统因素,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必须予以抛弃的因素。显然“它是一种专断的、傲慢的理论。依照这种理论,现代化就只能是从属于西方社会的一些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现代化就只能是西方的、资本主义的。”经典教育现代化理论对于传统和现代这两个概念的划分过于笼统和简单。事实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其所有的教育传统中,都有着现代教育的因素,西方教育现代化的兴起与发展,也是建立在其传统之上的。“从世界范围的现代化历史来看,如果善于积极地利用传统文化,那它不仅不是现代化的对立物,而且会成为现代化的文化源泉。成为民族同家现代化的生长点。‘早发内生型’现代化国家如此,‘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国家也是如此。”
经典现代化理论学家普遍认为。欧洲社会所经历的剧烈变迁过程,并不是由外部因素而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社会进化是一种内在的变迁过程。从分析方法上,西方教育现代化理论明显继承了马克思・韦伯关于社会发展的分析方法和框架,重点从一个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等内在的因素着手,将第三世界的教育不发达归因于这些国家资本主义体制建设的迟滞和不完善,民族心理、文化价值取向的不合理,而并没有考虑到欧洲对不发达国家的殖民历史和当前不合理的国际知识体系,从而推卸了原帝国主义国家在第三世界国家教育发展上应当承担的责任。也正是这个原因,在上世纪60年代,这种理论受到依附理论的有力挑战。
二、依附理论
依附理论主要是拉丁美洲的一些学者在研究拉丁美洲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提出来的,一些激进的西方学者也持同样的观点。从内容上划分,依附论可分为以劳尔・普雷维什、奥斯瓦尔多・桑克尔等为代表的结构主义依附论,以弗兰克、阿明等人为代表的激进依附论和以费尔南多・卡多索、弗罗里斯坦・费尔南德斯等人为代表的依附发展论。依附理论学者反对局部的、社会内部的分析,注重把世界各国看成一个整体,系统地考察外来因素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在他们看来,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并不是像经典现代化理论学家所说的那样处于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两者处于同一发展阶段,在结构组成上是中心~边缘的关系,发达国家的中心地位的确立与巩固在于发展中国家对其所存在的依附关系,同时这种依附又是第三世界国家落后的根源。
依附理论在社会学研究中被抛弃和批判、但其作为一种分析框架却在教育研究中得到了重视。比较教育专家阿特巴赫运用中心一边缘的概念对于东西方大学的关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出版了《第三世界的高等教育》《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和发展》等一系列著作。教育依附理论认为目前国际知识系统不平等现象还非常严重,第三世界国家的大学在国际知识网络中处于不利地位,“现行的国际教育综合体中存在着某些大学和知识‘中心’,他们指出方向、提供样板、开展研究,一言以蔽之,就是将自己置于学术系统的金字塔的顶端起着领头的作用,而这一金字塔的底部则是那些处在‘边缘’的大学,它们照搬国外的发展模式,很少生产具有原创性的成果,一般不能涉足知识的前沿。”
阿特巴赫认为造成第三世界国家大学与工业化国家大学中心一边缘结构的原因在于历史因素。大学的历史传统是西方的传统,这种传统与第三世界的知识和教育传统没有什么关系。当代大学的发展是从中世纪西方经典大学演变而来的,其管理体制、办学模式等都是西方传统历史文化的产物。传统经典大学所在国家恰恰是二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伴随着西方殖民主义,其教育制度也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虽然有些国家试图发展本国特色的教育体系,但是还没有一个第三世界国家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大学的模式,这些国家的学校模式、课程、教学技术等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仿照西方的,甚至许多第二三世界国家高等教育所用的语言都是西方语言,这样,从历史发展来看,第三世界国家教育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依附发展的过程。工业化国家凭借其知识的优越性,出于不同的目的对国外进行项目援助、文化交流等活动,促成了依附关系的继续存在。资源因素。第三世界国家的依附地位还来源于它们本身资源的匮乏,阿特巴赫认为丰富的资源对于一所大学从边缘走向中心是必要但不充分的条件,“几乎没有几所第三世界的大学曾培养出高水平的学者和研究专家,因为它们往往缺乏为创造高水平学术成就提供帮助的基础设施,如图书馆和实验室。”同时,“第三世界的大学往往还缺乏要使自己成为中心大学的愿望”,这种心理上的自我殖民也使得这些国家的大学只能成为“知识的消费者”。
篇10
【关键词】教育技术物理教学创新
当前建构新型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灌输的对象;教师则应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和课堂的主宰。事实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整合课堂教学,不论是概念课、规律课还是实验课,都能够增强物理教学的直观性、可视性,增大课堂容量,节约时间,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的,实现物理教学的最优化。
1.整合现代教育技术,变教学中抽象化、动态化为直观化、可视化和具体化,使物理由“难学”变成“好学”。
1.1变实际问题“课堂化”、变抽象问题“具体化”。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物理知识、物理规律来源于生活实践,学习物理离不开理论联系实际。多数学生感到物理难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现有教材理论性因素偏多,学生在学习中联系实际的机会少,抽象化的理论知识与形象化的实际问题难于“对号入座”。在教学中,只有将抽象内容具体化,理论问题实际化,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物理知识和规律。
1.2变动态过程“可视化”、变空间想象“直观化”。在物理教学中,经常牵涉到一些动态过程,而某些动态情景又难于在教室里形象展示。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想象力又受年龄和知识结构水平限制,难于理解动态过程。利用现代多媒体动态技术展示动态过程,可让学生感受“实际”动态情景,弄清复杂物理过程。
1.3变微观问题“宏观化”、变宏观问题“微观化”。物理教学中涉及到一些微观及宏观问题难于在教学中具体体现。借用多媒体技术能将微观现象“放大”处理、宏观现象“缩小”处理。计算机技术模拟微观粒子能把它们运动的动态过程宏观展示。在传统教学中有关天体运动情景只能依靠学生想象,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可把月球绕地球运转、地球绕太阳运转、卫星发射与运动等宏观天体运动进行模拟微小化处理“搬进”教室。
2.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高度交互性,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探究意识,体尝成功喜悦。在教学中创设情境,由来已久,但多以语言、动作、图片和简单的实物来烘托气氛,不能提供实际情境所具有的生动性、丰富性,难以提取长时记忆中的有关学习内容。而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够提供文本、图形图象、音频、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甚至是人工智能。充分的交互性能够创设生动、直观、形象的学习情境,使教学直观化、模型化、动态化。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实验探索或检验”这样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即教师利用多媒体制作技术,创设有关学习情境,展示问题,激发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3.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景,让学生“亲历”科学创新过程,感悟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物理学不仅应教给学生一些广泛应用的原理,更重要的是传播科学思想,教给学生探索的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再现物理学家科学探究的经历,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感悟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创新精神。比如在介绍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过程时,通过课件向学生再现牛顿非凡想象力的几个情景:牛顿坐在树下,发现苹果落地,思考“为什么熟透的苹果会向地面落下,而不向上运动?”肯定存在有某种力促使苹果落地的作用;如果苹果树长得足够高,长到月球那样高,熟透的苹果仍然要落向地面。“为什么月球不会落地(给学生一个悬念)?”在地面上任何平抛运动的物体终要落地(速度越大,射程越远),月球不管以多大的速度运动也终要落地(如果地球表面是个大平面,课件动态展示落地情形);若地球变成圆球状呢(提出假设问题)?再现月球要落地的动态情景(速度越大,射程越远,以至于落不了地)。学生经历上述思维冲突后,探究意识受到撞击激发,深刻体会牛顿卫星原理图,惊叹牛顿非凡想象力的同时坚信地球是个球状体。
4.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增进教学效果。网络环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库、资源库,网上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必备的信息素质。网上资源具有信息量大、更新快等特点,例如: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教育资源库物理学科、资源中心物理学科等可谓是一间完整的中小学数字资源库,它为我们提供了同步教学、优秀课件等多种资源,且处于动态的更新之中。通过下载这些优秀课件、优秀习题再作进一步的组织、加工就能设计出适合自己风格的课件来。在我平时的教学中,许多课程采用了PowerPoint组合课件素材的方法制作了可供老师直接使用的课件。
5.对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制作与应用的几点思考。
5.1多媒体课件不能代替物理实验。多媒体课件以其强大的组合功能,通过形、声、色、光的传播再现“现实情景”,已经或正在成为一种高效有力的教学辅助手段,对于优化课堂教学,强化教学效果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科学,在教学中若利用课件代替真实实验,不管课件做得如何逼真、如何真实再现物理过程和现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毕竟是“做出来”的现象,缺乏真实感,将对科学产生信任危机,违背科学教育的本质初衷。因此在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中,不能简单用它来代替实验,只能作为实验过程的再现概括、补充和模拟。只有那些抽象的实验或实验条件难于达到的或实验现象难于观察的物理实验才借用课件模拟展示代替。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现代科技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