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种植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5 04:55: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种植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种植论文

篇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才兴起的新技术,具有投资少、产量多的优点,在农业种植领域中广泛应用生物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能有效提升我国农作物产量减少资金投入,也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并且可以实现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因此,生物技术对资源的利用具有重要影响,可以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2农业种植领域中生物技术的应用

随着生物技术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生物技术在农业种植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应用到农业种植领域中,即通过将某一农作物的优良基因转移到另一农作物上,以达到提高农产品产量、产品质量的目的。转基因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对某一农作物的基因进行改造,并重新组合,最终将其导入到生物体内,其中,目的基因的提取是转基因技术的核心,据调查了解,当前农业种植中应用最多的生物技术则属于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对农业种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农业种植领域中,常用的基因有种子贮藏蛋白质基因、苏云金杆菌抗虫基因等,由于植物中提取的目的基因具有良好的性能,因此,利用转基因技术提取植物中的目的基因,并将其转移到另一农作物上,不仅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也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质量,因此,转基因技术应用在农业种植中具有重要作用,其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对生物技术的不断研究,转基因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并且转基因技术的应用规模也会逐渐扩大,据资料表明,当前转基因类植物的种植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在我国农业种植中,利用转基因技术种植的植物面积呈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除此之外,在农业种植中生物技术最为突出的则属于杂交育种技术,杂交育种技术与转基因技术相比,其操作更为简单,在农业种植实践中,杂交育种技术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2组织培养技术组织培养主要工作原理是在细胞全能性的基础上利用人工诱导的组织培养技术,这就要求植物细胞需要处于无菌的状态下,才能确保植物细胞得到良好的发育,最终生长成完整的植株。将组织培养技术应用到农业种植中,既可以加快植物繁殖的速度,也可以在固定的时间内培育出满足符合当地农作物生长优良品种,同时还能够有效防止病毒对农作物幼苗的侵害,因此,针对组织培养技术对农作物生长的有利条件,在今后的农业种植中,应大力推广和运用组织培养技术,但是,组织培养技术在农业种植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在植物组织培育中,培育植物的阳光温度、湿度等应满足植物组织培育的条件,并且培养基组成结构、pH值等化学条件也应符合标准要求,有效控制外界因素对植物组织培育的影响,为植物组织培养发育提供优质的条件,并且在初代培养外植体过程中应做好外植体褐变处理工作,由于外植体在接种过程中容易发生褐变现象,然而,褐变现象的出现将会影响植物外植体的培育,所以,做好褐变处理工作,以保证植物培养工作顺利进行。

3结语

篇2

推动河南省循环农业发展,政府履责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在推动循环农业发展中的“应为”责任落实得还不够到位

根据发达国家循环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循环农业发展的背后动力主要来自于政府财政压力和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2009年,河南省财政总收入为1921.8亿元,农业投入资金为361.6亿元,占财政收入总量的18.8%;2010年,河南省财政总收入为2293.4亿元,农业投入资金为399.19亿元,占财政收入总量的17.4%[4]。虽然河南农业投入总额在增加,可所占比例却在下降,而同期全国农业投入的比例在不断攀升。由于河南省是人口大省,整体经济水平还比较低,特别是人均经济指标还比较落后,政府总体财政能力是有限的,要维持耕地面积仅占全国十六分之一、产量却达到全国十分之一的河南省粮食生产快速可持续发展,还是有相当难度的。相关数据显示,尽管政府在农业方面的投入在不断加大,但是由于生产总量的不断增长和环境治理要求的不断提高,经费缺口可能会继续拉大[4]。从2004年起,河南省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条例法规,对全省循环农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2004)、《关于开展创建生态农业示范区活动的通知》(2006)、《河南省节约资源条例》(2006)、《河南省清洁生产管理办法》(2006)、《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09)、《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意见》(2011)、《河南省农业综合开发条例》(2012)等。这些政策法规的制定不仅从制度上保证了循环农业的健康发展,而且也为循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但是,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政府在加大对循环农业财政扶持力度方面却表现出了较多的能为缺失。

(二)政府的引领责任在循环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

首先,政府推动循环农业发展的机制还不健全。河南省政府对全省发展循环农业还没有制定具体的总体规划和推进计划,农业主管部门对于关乎循环农业发展的主要工作缺乏计划性。一方面,由于价格和成本的困扰,许多农户和企业缺乏发展循环农业的积极性,加上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引导性差,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只能是纸上谈兵。另一方面,河南省许多自然资源价格偏低,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没有真实地反映资源的市场供求关系、稀缺程度和利用的环境成本,资源价格体系改革滞后也制约了循环经济的发展。其次,促进河南省循环农业快速发展还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河南省还没有建立奖罚机制来引导人们按照循环经济的思想进行生产和消费,引导全省农业生产按照循环农业的基本原则和途径提升层次,还没有形成市场机制吸引企业积极参与,政府在鼓励农户生产循环经济产品以及鼓励公众购买与消费循环经济产品方面,还没有有效的激励措施。而且由于宣传不到位,农民了解较少,缺乏参与的积极性。第三,尽管河南省已经颁布了《节约能源条例》《农业综合开发条例》《清洁生产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但因这些都只是基于污染的末端治理,是等污染后再治理的被动措施,某些条款仅有一些方向性和概念性的笼统表述,并且专门针对循环农业发展的法规还没有建立,不能适应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要求。

(三)政府的监管责任在循环农业发展中还没有履行到位

首先,河南省循环农业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建设不到位。目前,河南省农业基础设施还比较脆弱。一是许多地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功能老化,致使河道淤积、沟渠渗漏、防洪排涝能力减弱,保障能力明显下降。二是乡村道路交通情况虽有所改善,但地区差异很大。三是农村信息化设施和服务网络还不健全,农民很难获得国家农业政策法规、品种技术、市场供求、价格行情、农事气象等信息。落后的农业基础设施,已成为制约循环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其次,河南省循环农业的科技研发与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到位。近年来,河南省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鼓励开发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废水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等清洁高效的循环农业新技术,并进行推广应用,获得了较好的成效。但目前,河南省政府在循环农业科技研发方面的投入仍显不足,对循环农业实用技术的研究还较薄弱,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特别是缺乏与循环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相配套的技术综合与集成。调查发现,许多地方农技部门普遍存在基础设施陈旧、科研设备匮乏等问题,不仅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急需的技术无法得到满足,而且已有的技术推广应用也很不到位。第三,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市场监管机制还不够健全。由于投入不足和市场监管机制还不够健全,河南省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仍十分突出。2008年,河南省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为3.2%,2009年下降到2.8%[4],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且由于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专项资金使用效率较低;环境执法机构不健全、体制不完善,环保执法难以开展;且许多地市片面追求经济绩效,不重视对农业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致使有法不执行,甚至抵触循环经济相关法规的实施。与此同时,由于政府对循环农业市场缺乏培育和规制,如农产品市场监管还存在许多漏洞,农产品产地监测和质量追溯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市场价格调节机制也不健全等,致使普通农产品与绿色、无机的循环农业产品处于同一销售水平,循环农业的效益难以体现。

强化政府责任促进循环农业发展的若干建议

(一)完善推动循环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

尽管河南省已经陆续出台了不少与循环农业有关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和法规主要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而制定的,仅其中的个别内容与发展循环经济有关。为了加速河南省循环农业发展,应该从实际出发,借鉴发达省份的成功经验,尽快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体系,诸如循环农业发展条例、农业生态补偿办法、农业投入品废弃物回收与处理办法等法规和措施,以此来调节和影响农业投资主体的经营行为,从而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激发农民发展循环农业的积极性。

(二)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循环农业发展资金

纵观世界上循环农业发展比较发达的国家均对从事绿色农业的经营者提供贷款和利息、价格等方面的财政补贴,而且还为需要资金支持的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从而保证了经营者能够得到充足的资金,如美国、印度、日本、瑞典、荷兰等[6]。河南省循环农业的建设和发展,诸如优良品种的引进、沼气的建设、节水工程建设等无一不需要大量的资金物资支持。因此,要推动循环农业的快速发展,政府就必须要构建完善的资金支持体系,不断增加对循环农业的人财物投入,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和税收优惠等支持。

(三)建立生态循环型现代农业的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体系

加大科研投入,大力建设一批先进的绿色技术科研基地,努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聚合政府、生产、学校、科研部门的力量,加强对三类急需实用技术的研发:(1)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如饲料化、基质化、肥料化、能源化技术等;(2)减排减量化技术,如水肥药高效利用技术等;(3)耦合技术,如循环生产中各个环节的耦合组装,沼液肥料与作物养分需求以及施用时间的匹配等。创新农技推广服务体制,全力建设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农技推广站、畜牧兽医站、农机服务站等政府涉农机构相结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技社会服务网络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全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另外,政府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农业部门形成跨区域的资源层级利用关系,从而使各系统之间通过产品、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交换与利用而互相衔接,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生态循环产业网络,使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水平。

篇3

关键词:沼肥;植保生态;有机肥;无机肥

一、沼肥在农业植保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农村发展沼气有利于统筹解决并协调燃料、饲料、肥料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大量的作物秸秆、人畜粪便和杂草落叶等原料经过沼气发酵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它不仅能生产出廉价的沼气,发酵后的残留物还是一种无菌、无污染的有机肥料。实践证明,发展沼气既开辟了有机能源,促进了农作物生长发育和氮素的保存,又防止了环境污染及肥料的流失。反过来,沼气肥的增加又可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沼气肥能为农作物提供氮、磷、钾、钙、镁、硫及微量元素,其丰富的有机质既能促进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又能起到改良土壤、提高植物保护的作用。土壤中80%~90%的氮素是以有机形态存在并保存在土壤中,土壤有机胶体与矿质胶体复合形成稳定的团粒结构,改善a土壤水肥气热状况和耕作性能,所以土壤有机质含量常作为衡量土壤肥力的一项重要指标。可见施用有机质肥料,经常补充土壤中有机质和养分的消耗,对改良土壤和提高肥力、增强植物保护、夺取丰收都起到重要作用。通过3年来“生态农业”试点证明:用沼肥作基肥的地块,小麦白穗率为1.97%,减产1.3%,不用沼肥作基肥的地块,小麦白穗率为6.5%,减产5.5%。由此可知,沼肥既是优质肥料,又是良好的土壤改良剂,还是植物的保护神。若连续使用,可使土壤疏松、结构改良、色泽加深、保水、肥力增强,提高农作物抗病害能力,可见农业要上新台阶必须注重培肥地力,发展沼气,开辟有机肥源,走有机与无机相结合的道路。

二、沼肥在培肥地力和植保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1供给作物有机和无机营养,增强作物抗病能力

一是给农作物提供有机营养。农作物能直接吸收利用某些有机质,如玉米可以吸收各种氨基酸、酰酸以及核糖核酸等,小麦能吸收赖氨酸及各种磷酸己糖和磷酸甘油酸。沼气肥中都含有此种养分可供给作物吸收利用。此外,施用沼肥后由于促进了微生物活动,产生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维生素B和沼酸、叶酸以及生长素等,可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健壮、增强作物抗病能力,减轻病虫害。二是给农作物提供无机营养。沼气肥中含植物所需的各种大量微量营养元素。沼肥中的无机养分,有的是呈游离状态可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利用,如秸秆中的钾即可被农作物直接吸收,其有效性约相当于氯化钾的85%;有的则需经过微生物分解释放出来后,才能被农作物所利用。

2.2提高土壤养分积累及供肥能力

一是沼肥养分在土壤中的积储,使土壤形成“养分库”。沼肥施入土壤后矿化速度较慢,可供当季作物利用的养分较低、残留在土壤中的养分较多,据“生态农业”试点可知,农作物的有机氮可为当季作物利用的只有30%,其中60%则残留在土壤中。二是沼肥降低化肥的损失率。施用沼肥能使化肥氮很快转成有机氮,这是因为施用沼气肥后为微生物捉供了丰富的能源,促进微生物对无机游离态氮的同化,从而减少了化肥氮的损失。在红壤田上的试验表明:化肥配合沼肥施用,虽然化肥氮的当季利用率下降,但在土壤中的残留量显著提高,化肥氮净损失率降低。三是沼肥促进土壤中生物固氮活性。施用沼肥可以促进细菌固氮活性,从而增加生物氮源。沼肥中的某些成分及降解产物也可以通过间接途径,促进蓝藻及其他光合固氮细菌的固氮活动。在试验中表明,在施用化肥的基础上施用沼气肥,一季小麦的固氮效应分别比对照增加80%和70%,土壤生物固氮能力几乎与沼气肥施用成正比。

2.3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更新土壤腐殖质组成

施用沼肥可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改善有机质组成。沼肥施入土壤后提高了真菌的活性,而真菌同化碳的能力(同化率60%~80%)显著大于细菌(同化率仅20%~40%),因而提高了有机质在土壤中的滞留量。施用沼肥还能更新土壤有机质组成,提高土壤有机质的质量。据试验,施用沼肥土壤中活性有机质提高25%,总腐殖质含量提高11.1%,有机复合度提高60.1%,病虫害减少60%以上,长期施用沼肥的红壤土,不仅有机质总量提高,其易氧化有机碳也比对照高30%~90%,而氧化稳定系数则比对照降低10%~14%,易氧化有机碳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氧化稳定系数则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2.4改良土壤理化性状

长期施用沼肥对土壤理化性状有良好影响,如增加团聚体的稳定性。沼肥施入土壤后在腐解过程中能产生羧基一类的配位体与土壤粒状表面或氢氧聚合物表面的多价金属离子相结合形成有机—无机复合体,通过其表面的有机胶膜使土粒相互结合而形成团聚体,经脱水后逐渐稳定。在沼肥参与下的土粒团聚作用,可以形成疏松多孔的水稳性团聚体。用沼肥培肥红壤土,其中0.5~2.0mm的微团聚体分别比对照增加8.5%~20.5%。

2.5改良被污染土壤及植保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

施用沼肥可增加土壤腐殖质含量,土壤中的腐殖质与金属离子可形成水溶性或水溶性的络合物及螯合物,从而控制金属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及毒害,更重要的是秸秆、家畜人粪尿经过充分的厌氧发酵后变成了无毒、无菌、无污染的优质速效肥料,适宜的pH值有效充分地抑制了各种细菌的繁殖,还直接影响和控制了农药在土壤中的持留、降解、生物有效性、流失、挥发等。因此,作物秸秆和人畜粪便填入沼气池,通过发酵产出沼气用于生活,沼气肥施入土壤增加了有机含量及各种微量元素,防止了环境污染,提高了作物产量。据生态点证明:小麦施沼肥22.5t/hm2,病虫害减少60%,小麦增产1500kg/hm2,玉米增产904.5kg/hm2。

三、沼肥发展的前景

3.1通过沼肥、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增强植保观念

沼肥虽然具有养分齐全、稳肥性好、后效长等优点,但养分浓度低、肥效慢,单独施用不能满足作物迅速生长和当季作物夺高产的需要。而化肥虽具有养分浓度高、肥效快的优点,但稳定性差,易流失,难于满足作物持续需肥的特点。有机肥和无机肥配合施用则可以相互取长补短,在以低品位有机肥为主的地方,施用有机肥的目的应以培肥地力为主,以化肥促当季高产。应大力发展养分较高的沼气肥,使沼肥能部分代替化肥及农药施用,降低生产成本,达到农业高产稳产,优质低耗的目的。

3.2开辟沼气肥源,培肥地力,增强植保,提高经济效益

农村种植业中生产的秸秆、绿肥等有机物质,虽然可以经堆沤处理直接还田,但效益较低、病菌严重,还浪费了大量宝贵有机肥料使环境恶化。通过沼气厌氧发酵,既解决了生活用能,又增加大量有机质肥源,施入土壤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大幅度提高了经济效益。

篇4

关键词: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对策

植物新品种保护是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原动力。为了积极应对加入WTO之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有效构筑国家种质资源保护壁垒、促进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我国于1999年4月23日加入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并正式启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简称《条例》),我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开始为保障农业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作用。

一、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现状

自《条例》实施的四年多来,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事业从无到有,取得了长足发展,建立了相应的组织管理机构,制订了配套的规章制度,完善的植物新品种保护体系已经形成。目前,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共了5批包括41个种或属的《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组织研制了42种植物新品种《测试指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中心和部分分中心如吉林、黑龙江、四川等已初步建成,已经对水稻、玉米和大白菜等300个品种进行了DUS测试。

从品种权的实施效果来看,据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对23个单位的102个授权品种或申请品种的实施情况的调查,4年多来,品种权人获得转让收入3047万元,开发纯收入17287万元,通过侵权诉讼,获得赔偿476万元,平均每个授权品种获得收入169万元。实践表明,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在促进育种技术创新、推动种子产业化、规范种子市场秩序方面成效显著,潜力巨大。

二、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存在的问题

虽然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作为一种处于发展过程中的新生事物,还存在许多问题;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能力和水平与农业科技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一些制约新品种保护制度的关键问题亟待解决。同时,现有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更需进一步加强,以应对在加入WTO之后的国际贸易新格局中面临着挑战。

(一)植物新品种产权意识薄弱

我国是实行知识产权制度较晚的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作为一项新的知识产权制度在我国也才刚刚实施四年多的时间,这使得广大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的认识,知识产权意识薄弱,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战略意义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品种权申请数量少。全国有400多个育种研究所,7500多个农作物种子企业,而四年多来向国内申请的品种权仅有千件左右,平均8个单位一件,向外国申请的更是寥寥无几。据初步统计,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实施四年多来,经省级以上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主要农作物新品种约5000个,而提出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的新品种数量不足1000件。

(二)农业植物新品种申请保护的品种构成不合理

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申请及授权数量少,品种构成也不合理。从申请数量上看,尽管每年申请的数量都在不断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从构成上来看,品种分布很不均匀,申请植物新品种权的农作物主要是玉米、水稻、小麦等大田作物,占到了申请总量的90%以上,其他农产品申请数量较少,甚至是空白。以辽宁省为例,近几年来辽宁省每年取得的育种科技成果高达500多项,而其中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还不足15%,已申请品种保护的也主要以玉米、水稻为主,大豆、蔬菜、果树品种很少。

(三)维权困难,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农作物种植和种子生产经营活动的季节性很强,对侵权案件的取证本身就十分困难,一些地方政府为保护本地利益,直接或间接插手种子行业,违规设置障碍排斥外来企业和优良品种,甚至袒护本地违规侵权单位,阻挠执法部门查处。

同时,维权诉讼程序复杂,品种侵权案件要有指定的的省级以上法院审理,路途远,成本高,育种专家没有时间和精力。而且植物新品种的保护规定中没有规定有关品种保护的法定赔偿金额,使司法部门在执法时遇到较大的困难,尤其是碰到既难确定侵权人的非法获利又难确认被侵权人的实际损失的情况下,不同地区的法院在处理基本相同的植物新品种保护的侵权纠纷时,判决的赔偿额可能有着惊人的差异。

(四)审查速度较慢,不适应植物新品种保护发展的需要

目前,新品种保护组织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品种权初审、实审、复审、无效等程序尚未有效建立和顺利运转,再加上由于资金短缺而造成的品种权审查测试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滞后,人员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便利审查速度难以加快,不利于品种权申请人合法权益及时得到有效的保护,反过来影响育种者和育种单位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申请的积极性。

(五)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覆盖面应当进一步扩大

通过自主创新取得与掌握品种权是保护国家种质资源的重要的方式。我国是作物起源中心之一,生物遗传资源非常丰富,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对外开放及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日益扩大,外国企业到我国申请品种权将后迅速增加,特别是一些种业跨国公司,依靠其先进技术优势,不但将其某个具有现实及潜在经济价值的植物新品种在该国申请品种权,还将某些发展中国家的优良品种在这些国家申请并取得属于他们自己的品种权。因此,必须扩大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覆盖面,使我国的植种质资源通过品种保护“留住”,而不是“流失”。

(六)对品种权作为国际农产品贸易壁垒的作用及其发展动向研究不足

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还影响了国际农产品贸易的格局,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出于保障国家经济战略安全以及保护农产品竞争优势的考虑,纷纷采用植物品种保护制度保障自身的优质品种垄断,并在全球范围内申请保护,以此来控制国外农产品的进口,使得品种权成为新的国际农产品贸易壁垒。可以说,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农产品贸易战的背后是“种子战”和“品种战”。在新的贸易关系下,面对中国巨大的市场,国外在中国的植物品种权申请必将日益增多,因此,我国应当重视品种权作为国际农产品贸易壁垒的重要作用,积极采取措施,最大限度的保护我国品种权人、企业与农民的利益。

三、促进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农业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工作在我国还刚刚起步,针对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加强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知识的宣传与普及

为了提高全社会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意识,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和企业充分认识到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在育种创新、公平竞争和实现农业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必须加强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力度。一是积极争取各种新闻媒体的支持和配合,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宣传植物新品种保护的重要作用和相关知识,使全社会都了解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法规,认识到植物新品种权也是一种知识产权。二是针对不同的对象,以普及教育、专业培训、业务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持久、扎实的开展宣传工作。

(二)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队伍的培训

重点强化对省级农业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法人员、种子管理站的工作人员、植物新品种保护中介机构的人员的培训,使他们了解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有利于植物新品种保护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应当通过培训提高全社会尤其是科研、教学单位、政府农业管理部门、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使他们对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一个正确的认识。

(三)制定更加完善的配套政策和激励措施,提高植物新品种权的申请量

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的申请数量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业技术创新的能力。在我国即将加入WTO的背景下,如果植物新品种申请保护的数量还没有提高的话,那么我国的育种开发和种子产业必将受到国外竞争力量的严重冲击。为此,应当进一步简化品种申请和授权的程序,加快审批、授权的速度,使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的保护,如修订申请格式的版本,删除重复的内容;简化对农作物品种的数量性状的描述内容,要突出主要的性能和特点;根据不同生态类型和区域,选择适当的测试点以尽可能的降低测试的费用和工作量等。

(四)加大对品种权人的保护力度

把对品种权的保护范围从过去单纯保护品种权的销售权扩大到许诺销售权、出口权和进口权等,打击侵权者在境外生产、繁殖授权品繁殖材料然后通过进口在中国境内销售侵权品种的不法行为。同时,新品种产权作为一种财产权,其侵害适用财产手段来解决,对侵权行为要有补偿、制裁和警诫方面的作用,所以,对新品种产权领域的侵权行为应当建立有效的惩罚性赔偿金制度,以加大对品种权人的保护力度。

(五)适应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发展趋势,加强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国际合作

积极参加国际多边及双边活动,派出人员参加UPOV理事会、6个技术工作组会议和有关亚洲地区植物新品种保护技术协调会以及国际审查技术培训和引进外国专家讲学。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反映我国在植物新品种保护方面的意志和主张,促进我国种业国际贸易发展;适应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发展趋势,加强审查测试的国际合作,通过审查、测试和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既将维持保护体系的运作费用降到最低,又可使育种者以相对低的成本同时在几个国家获得保护。

(六)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加入1991年文本

从长远来看,1991年文本更符合经济全球化的相关运作及新技术发展的现实要求,如农林产品的多样化应用及扩大贸易所涉及到的受保护品种的收获材料及加工产品、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领域的应用等问题更多的涉及1991年文本的规定。在更高的水平上加大我国新品种保护的力度,利于解决目前在引进国外优良新品种方面形成的技术壁垒,合理规避风险、增强我国种业的国际竞争力。

(七)积极发展品种权中介服务组织

应当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品种权中介服务组织的业务素质,扩大品种权人队伍,适应国内外品种权服务的需要。同时,采取措施增大各企事业单位自发组建新品种保护自律性和维权性的区域性社会组织,建立自我约束和自我保护的机制开展研究,提供咨询,建立市场公平竞争规则,协调内部品种权纠纷,推动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社会化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农业部科教司、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品种权及种业科技走出去战略实施研讨会交流材料汇编》

2、邓岩:《WTO与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种子科技,2003年第2期

3、宋才发:《WTO规则与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4月

篇5

论文关键词:中西结合治疗水貂病毒性肠炎

 

水貂病毒性肠炎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急性、致死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是胃肠卡他性、出血性、坏死性炎症和剧烈腹泻,粪便中含有多量黏液和灰白色脱落的肠黏膜,有时还排出灰白色圆柱状肠黏膜套管。本病是危害水貂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全年均能发生,但多发于气温较高季节,幼龄仔貂的病死率较高。2010年7月,笔者在临床中遇到一例水貂病毒性肠炎的病例,现将病例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发病情况

江苏省滨海县某水貂场共饲养水貂3000多只,2010年7月12日饲养员发现有10多只50-60日龄幼貂突然发病,表现为精神萎靡,卧笼不起,食欲减退,喜饮水,高热,腹泻,粪便先软后稀,多黏液,呈灰白色,个别病貂可见带条状血样粪便,有的出现呕吐,该场兽医立即给病貂灌服庆大霉素农业论文,肌注青链霉素,但效果不佳,第2天上午死亡2只,下午已发病22只,死亡4只,于是场主前来求助笔者。

2.临床症状

病貂精神沉郁,两眼无神,被毛粗乱无光泽,皮肤缺乏弹性,食欲不振甚至废绝,呕吐,渴欲增加,体温升高到40.5℃以上,鼻镜干燥,尿呈粘稠茶色,严重下痢,周围及后肢被粪便污染,粪便中含有黏液和灰白色脱落的肠黏膜,恶臭,有些病貂还排出灰白色圆柱状肠黏膜套管,有些则排血便,病重者高度脱水,消瘦,瘫痪,衰竭死亡,死前腹部膨胀,口鼻流淡红色血水。

3.剖检病变

剖检病死貂可见胃内空虚,含有少量黏液,胃黏膜充血、出血,肠道黏膜充血、出血,有少量灰白色的黏稠物,有的肠内容物混有血液,有部分肠管由于肠黏膜脱落而使肠壁变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充血和出血,肝脏轻度肿大,脾脏肿大呈紫红色,肾脏呈土黄色,质脆。

4.诊断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笔者诊断水貂病毒性肠炎论文怎么写。

5.治疗措施

①无害化处理:对发病貂,无论病情轻重,一律捕杀,并对尸体及其残留物无害化处理。

②隔离消毒:隔离假定健康貂农业论文,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环境卫生状况,保持貂舍的清洁干燥,粪便堆积发酵,对貂舍用具、场地及环境用百毒杀(浓度为1:600)进行消毒,1次/天,连用5天。

③免疫注射:对假定健康貂立即用吉林特研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水貂细小病毒性肠炎灭活疫苗进行紧急预防接种:3月龄以下的肌注3ml/只(3倍剂量),3月龄以上的肌注5ml/只(5倍剂量)。

④中药治疗:按30只假定健康貂配药,用中药大青叶300g、板蓝根300g、金银花300g、连翘300g、葛根300g、黄连150g、生地黄150g、黄芪300g、郁金150g、侧柏叶150g、薏仁150g、川芎150g、黄芩150g、地榆150g、生姜30g,加水煎服,2次/天,连用5天。

⑤西药治疗:遵照药品说明在日粮中加入左氧沙星,泰妙菌素,并在饮水中添加葡萄糖,多维鱼肝油,连用5天,以增强体质,防止继发感染。

经上述措施治疗3天后,场主电话告知该水貂场病情得到控制,没有新发病例,嘱按原方再继续用药2天,7月20日电话回访,全群恢复如常。

篇6

关键词:农药,种植,管理,调查

 

农药作为重要而又极其特殊的农业生产投入产品,在保障农业丰产、丰收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果使用不当,管理不善,都有可能对农作物的生产带来严重的药害,对环境造成造成污染,对人体和牲畜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危害。为了了解农户在种植生产中对农药的使用情况,我们采用了随机调查的办法,深入农村,入户走访了358户。从购置农药的情况,到小麦、玉米生长过程中使用农药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了解。

1.农药的购买情况

通过调查,一般农户的耕种土地面积在10亩以下,购买农药量相对较少,相对而言对那些药效质量较好的老品牌购买力较强。论文格式。农户购买之前,对产品知情;对症下药的有355户,占调查户的99%;关注生产日期的占347户,占调查户的97%,关注外包装标注的有效证件批号的210户,占调查户的58%,对关注农药的使用范围的农户有243户,占调查户的68%,对关注是否是假冒伪劣产品农药鉴别的有273户,占调查户的76%,购买农药后索取发票的有45户,占调查户的13%。

1.1玉米生长期使用农药的情况

玉米的生长周期中,用药阶段主要是在幼苗期和发育期,玉米苗期的主要任务是除草,使用除草剂的农户是285户,占调查户的80%,人工除草56户,占调查户的15%,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农民使用除草剂的比较多。据调查,玉米生长发育期时,大多数种植户使用的杀虫剂有敌杀死,氯氰聚酯,甲铵磷等,使用效果好,前喷后死,防止率达100%。

1.2小麦生长期使用农药的情况

小麦在生长周期中,主要是在年前的苗期和年后的反青期及孕穗期使用农药,苗期主要是使用除草剂和防止蚜虫的农药,使用除草剂的农户有282户,占调查户的79%,人工除草的农户有84户,占调查户的23%,但除草剂的品种繁多,小麦种植户还是依赖老品牌的除草剂,对新研制的品牌不敢去尝试。使用杀虫剂的农户是104户,占调查户的29%,所使用的杀虫剂主要有氧化乐果;氯氢聚酯等。小麦生长中后期是蚜虫;粘虫和白粉病的高发期,杀虫农药主要是氧化乐果,使用此类农药的种植户是253户,占调查户的70%,其次是氯氰菊酯,清虫净等,使用这类农药的种植户是93户,占调查户的25%。杀虫剂和杀菌剂混合使用的种植户是275户,占调查户的77%,

2.农业种植户对农药的特性缺乏了解

由于农村缺少科普宣传,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看不懂农药的成分含量,对假冒伪劣农药不能辩解,再加上农药经营单位规模小,摊点多,农药经营人员素质不高,市场上的农药品牌繁多,名称五花八门,农业种植户很难辨别每种农药的特征特性的,更不用说是科学用药了。论文格式。出于利益的驱使,农药经营者往往扩大其农药的性能,来蒙骗农药使用户,以致于有些购买的农药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同时农业种植户自身有时不能把握好用药量,比如,浓度比,以及喷洒农药的时间等种种因素造成了农业种植户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很大的损失。论文格式。

2.1农业种植散户法律意识淡薄

农业种植户因经营耕地少,购买农药量小,加之农药经营户少用发票违法经营的意识所致,农药经营小商贩一般都没有开处方单,农民也缺乏所要发票、收据的意识,一旦出现药害事件,因缺乏字据对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很难进行正确的分析,增加了农业生产中事故处理的难度,有些事故根本无法去处理,农业种植户只能自认倒霉。

3.加强农药管理,保护农业种植户生产者的利益

加强使用农药法规宣传,提高全民法规意识,使农药生产、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和农业种植户维权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配合农药监管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群众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宣传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农药管理法规和用药知识,宣传工作力争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要从全局出发,加强农药监督管理体系建设,提高执法力度,严打农药市场的假冒伪劣产品,保护使用者的正当权益。

4.农业技术部门要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农业种植户科学用药

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尽量减少化学药品使用的次数和用量,以减少对空气环境的污染和对农副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通过农业知识的培训,使农业种植户知道怎样才能掌握好农药的使用方法和用药时间,如何选择良好的施药器械,注意轮换用药,严格遵守安全隔离期的规定,提高科学用药的方法,进一步提高和促进农业的科学发展。

篇7

论文关键词:鲁东南地区大棚番茄、冬瓜、西瓜一年三种三收高效栽培模式

 

山东省莒县位于鲁东南部,年平均气温12.1℃,年降雨量873mm, ,光照充足,全年无霜期184d(天),属温带季风气候。以前由于种植结构不合理,单位面积效益不高,为提高大棚种植效益,笔者根据本地气候条件和大棚结构性能,和菜农一起进行了蔬菜一年多茬栽培试验、示范,经过几年摸索,总结出大棚番茄、冬瓜、西瓜一年三种三收高效栽培模式,每667m2 产值22000元,目前这种栽培模式种植面积达100hm2,从而有效提高了大棚利用率和生产效益,在鲁东南地区及自然条件相似的地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1 大棚结构

大棚宽9m,长度60m,为增强保温效果,在寒冷的季节,大棚膜外加盖后5cm的草苫,草苫外再加盖一层棚膜,以增强保温效果并起到防雨雪作用。

2.茬口安排

番茄于11月下旬播种, 2月中旬定植到加小拱棚的大棚内,翌年5月下旬收获完毕;冬瓜4月下旬播种,5月下旬定植到棚内,8月下旬收获完毕;西瓜7月下旬播种,8月下旬定植,10月份收获完毕。

2 搭配品种

为充分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潜力,番茄选用“L-402”,冬瓜种植“一串铃”,西瓜种植“京欣1号”。

3 定植前准备

番茄定植前深耕30cm农业论文,结合耕翻每667m2施充分腐熟的优质农家肥6000kg,氮磷钾含量各15%的复合肥100kg,草木灰50kg。定植前20d(天)盖大棚膜,每667 m2大棚用80%敌敌畏乳油250g拌上锯末,与3kg硫磺粉混合,分10处点燃,密闭一昼夜,放风到无味时定植。为防害虫危害,大棚放风口处加盖防虫网。

4 番茄

4.1培育壮苗

4.1.1播种:把种子放入温水中浸泡6h(小时)捞出洗净,置于25℃环境中保温催芽。当催芽种子70%破嘴时播入已浇足水的营养钵内,播后盖营养土0.8~1.0cm。

4.1.2苗期管理:苗床温度白天20℃~25℃,夜间15℃~18℃。定植前7d(天)开始炼苗,白天炼苗温度15℃~20℃,夜间10℃~15℃。

4.2定植

按小行距40cm、大行距80 cm,株距35 cm的规格定植番茄,定植后盖地膜并浇缓苗水。每株番茄留三穗果摘心,每穗果留大小一致的果实3~4个。

4.3定植后管理

4.3.1 温湿调控:缓苗期温度:白天25℃~28℃,晚上不低于15℃;开花座果期:白天20℃~25℃,晚上高于10℃;结果期:8~17时,22℃~26℃;17~22时,15℃~13℃;22~8时,13℃~7℃。要通过地膜覆盖,滴灌或暗灌,通风排湿,调控温度等措施,把棚内湿度控制在最佳范围。

4.3.2肥水管理:座稳果前不追肥,座稳果后每667 m2追氮磷钾含量各15%的复合肥15kg,第一穗果始收时,每667 m2追磷酸二铵5 kg,尿素8 kg,硫酸钾10 kg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4.4病虫害防治:发生灰霉病,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发生病毒病,用20%盐酸吗啉胍.铜500倍液喷雾防治;发现蚜虫,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喷杀。药剂防治病虫害,本着三要三不要的三条原则:晴天用药,不阴天用药;上午用药,不下午用药;交替用药,不单一用药。

5 冬瓜

5.1培育壮苗:种子浸泡8h,放在28℃的环境中催芽,70%种子出芽时播种,苗床白天温度25℃,夜间17℃。

5.2 定植及定植后管理:5月上旬将已育好的冬瓜苗套种到每一条带两行西葫芦中间,株距50cm。白天温度25~28℃,夜温不低于15℃。定植后,主蔓长到30cm时,引蔓上架 。结瓜前控制浇水。采瓜期,每10~15d浇一次水,并随水冲施复合肥8kg。

6 西瓜

6.1育苗:用60℃热水浸种10min(分钟),并不断搅拌,然后用25℃的温水浸泡,小粒种子浸8h(小时),大粒种子浸10 h(小时),将浸泡的种子包在纱布里搓洗,用湿布包好放在26℃~28℃的地方催芽,待70%的种子出芽时即可播种。为实现西瓜抗病、高产,西瓜采用嫁接。

6.2定植:定植前先在种植行上盖一层地膜,然后打孔定植,每667 m2栽800~1000株。

6.2温度调控:缓苗后白天温度20℃~25℃农业论文,夜温不低于15℃;开花结果期,白天温度25℃~28℃,夜温不低于17℃;膨瓜期,白天温度30℃左右,夜温15℃。

6.3整枝授粉和留瓜:采取三蔓整枝,即在主蔓上离开根际5~7cm处,每侧选留一条健壮测蔓。当主蔓上第一雌花开放后授粉,使第一个瓜坐住暂留,待第二个幼瓜鸡蛋大小(坐稳)后,再将第一个瓜摘掉,每棵西瓜选主蔓第二雌花留瓜。第一茬西瓜采摘后7d(天),再给侧蔓上的雌花授粉,留二茬西瓜。

6.4病虫害防治:发生炭疽病,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发生疫病,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发生病毒病,用83增抗剂100倍液喷雾,也可用20%盐酸吗啉胍铜500倍液喷雾防治;发生蚜虫 ,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杀。药剂防治病虫害,本着三要三不要的三条原则:晴天用药,不阴天用药;上午用药,不下午用药;交替用药,不单一用药。

5.经济效益

第一茬栽培番茄,每667m2产量6000kg,收入12000元;第二茬种植冬瓜,每667m2产量2000kg,收入3000元;第三茬种植西瓜,每667m2产量2500kg,收入7000元,全年总收入22000元。

篇8

一、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口径狭窄

传统农学专业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大田作物,如玉米、小麦、水稻,而北京郊区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三大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渐缩小,甚至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的水稻已经限制生产,小麦亦改为节水种植。有限的农用土地逐渐被籽种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兴起所占领,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应用的舞台日渐缩小。

(二)专业课程老化

传统农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和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课程的学习目标是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面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农作物种植的多元化、生产的机械化、设备的现代化和农业功能的转化,其学习内容与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渐行渐远。

(三)实践教学简化

学校正向综合大学转变,原本在校内的农场、实验田逐渐被其他功能的建筑所替代,实践教学远离教学区,实验课与理论课在不同场地进行,增大了实验课的难度和成本,原来每天都要求观察农作物生长情况的教学安排,在成本约束下,变成了一次,投入时间少,学生学农兴趣很难形成。

(四)动手能力弱化

在教学改革“厚基础”的大背景影响下,专业课时逐渐减少,相应的实践学时也在减少, 在规定的实践教学时间内,很难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践技能。实验课中以验证性实验居多,教师无法得到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情况的反馈,学生也以考试能过关的低标准要求自己,导致实验设计能力差、独立操作能力差。

二、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按照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特点和专业教师的业务优势,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提出了“适合北京需求,培养都市型农业人才”的原则,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方向,构建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争创特色专业。

(一)调整专业方向

农学专业的支撑学科以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为主,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是北京农学院重点建设学科,硕士点之一,以农作物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为特色,先后选育出 6 个小麦品种,6 个玉米品种,4 个小豆品种,2 个大豆品种,师资力量在种子科学方面有优势。其次,根据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籽种农业将成为北京农业的优势产业。因此,农学专业在 2003 年第一次改革时,将专业学习方向调整为“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2006 年,又针对北京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专业领域,借助本院园艺学科和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北京农学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增设了“观光农业”的学习方向。至此,农学专业包括:“种子科学与工程”和“观光农业”两个学习方向,形成了培养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观光农业两个核心产业所需人才的新型农学专业,每年两个专业方向各招收一个本科生班。农学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直接针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的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北京籽种产业发展需要的,掌握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理论、技能;懂得国内外种子法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种子管理部门、种子加工与生产、种子营销企业等领域和部门,从事新品种选育、种子繁殖生产、种子检验、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观光农业”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掌握观光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观光园区、农业文化旅游产业、高科技现代农业园区等部门和领域,从事技术指导、规划设计、项目策划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构建新型专业课程体系

2005 年在北京市教委“农学专业课优化整合及骨干课程体系的研究”教改项目的支持下,根据专业学习方向和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深入调整。经过反复修订,形成了现在的专业课程体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包括:《植物育种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检验学》《种子法规》《种子经营与管理学》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种子营销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园艺学概论》《植物种质资源学》《国际贸易学》等。专业课程体系以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经营管理为主线,涉及种业产业化方方面面的知识;“观光农业”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为《农业生态学》《植物种质资源学》《观光农业》《现代农业生产原理与技术》《都市农业发展规划》《都市型农业评价案例分析》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新农村发展规划》《现代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籽种农业》《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城市园林与绿化》《观赏植物装饰与应用》等,形成了以观光休闲园区、现代高科技园区建设、管理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面向北京农业生产需求,很多课程没有现成教材,任课教师就边学习、边总结、边教学。学生感到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有用武之地,增强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方向,每个学生都有专业特长。

(三)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为加强实践环节,在教育部“新世纪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工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校内外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02- 2005)教改项目的支持下,将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技能作为农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形成实践课程《农事学》教学体系。《农事学》在 2004 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其配套教材《农事学实践教程》为 2005 年北京市精品教材。目前,该课程改名为《植物科技技能训练》,成为植科学院所属农学、园艺、植保专业的基础实践课程,该课程从大学第一学期开课直到第四学期,每周 3 个学时。在农学专业两个新学习方向形成后,又对专业课学习增加实践环节。原则是专业课学时不变,调整实验课时和增加教学实习天数,同时安排一些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现在的专业课都增加或补充了实践教学,例如,《植物育种学》课程包括 30 学时理论课、10 学时实验课和 9 天教学实习;《种子加工与贮藏》课程包括 16 学时理论课、16 学时实验课和 3 天教学实习;《种子检验学》课程包括 8 学时理论课、16 学时实验课和 3 天教学实习等等。在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安排上,第四学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假期或周末参加不少于 12 天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在学习专业课之前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了解农业生产。第六学期以毕业论文为主线,学生自由选择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活动,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前答辩。同时组织、鼓励学生申报市级或校级“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课题,通过参与项目研究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热情,提高科学研究与创业能力,

目前,农学专业已经形成了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有一定理论体系和实用价值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1)大一、大二学生设置有《植物科技技能训练》课程,每周一次 3 学时,学习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技能。(2)大二学生参加不少于 12 天、由教师指导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活动。(3)大三学生开始参加科研训练,加入到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在科研活动中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实施和写作,毕业前完成论文答辩。(4)大四学生在第八学期结合就业参加毕业生产实习。这一套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不断线,培养学生的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同时,每年聘请名师专家来校讲学,使课堂教学与北京都市农业的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基本实现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往往难以掌控,为了督促师生更好地完成实践环节,在考核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完成后计学分,保证教学质量。例如,(1)在每次实验、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或实习报告,分别考核,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40 %。(2)“三农调查”和“拓展训练”等实践环节,要求每位学生深入北京农村或农业生产一线,进行调查、考察,结束后完成调查报告,采用答辩方式,全体导师为评委集体考核,合格后方可计入学分。(3)毕业论文采用导师负责制,学生每人一题,依次完成论文综述、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等工作,每项工作均由导师进行评价和集体考核,最终成绩采用优、良、中、及格四个等级,毕业论文只有达到中等以上成绩,方能合格毕业。几年的实践表明,实践教学的严格要求,督促和激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条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毕业后很容易融入到工作岗位中。

篇9

论文关键词:香蕉枯萎病,生物防治,枯草芽胞杆菌,农科1号品系香蕉

 

香蕉枯萎病又名巴拿马病、黄叶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E. F. Smith)Snyder et Hansen,简称FOC]侵染而引起维管束坏死的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和典型的土传病害[1]。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引起的香蕉枯萎病在珠江三角洲、粤西等香蕉产区多个县市发生危害,蕉园病株率严重的超过90%,造成蕉园丢荒[2]。目前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抗病育种防治、药剂防治、生物防治、农业措施防治等,其中生物防治的研究为近几年的热门方向,国内外有关香蕉枯萎病生物防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根际及土壤生防菌[3-6]、拮抗内生菌[7,8]和植物提取物[9,10]方面,涉及的微生物包括芽胞杆菌(Bacillus spp.)、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p.)、木霉菌(Trichoderma spp.)、放线菌(Actinomycetes)等。

农科1号香蕉品系是广东省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巴西蕉(Musa AAACavendish subgroup cv. Brazil)为母本筛选出来的抗枯萎病新品系,在广州南沙万顷沙、番禺和中山等不同地区种植时发病率有差异,但总体抗性比巴西蕉强[11]。为了测试珠海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分离保藏的2株植物内生枯草芽胞杆菌R31菌株[12,13]和TR21菌株[14,15]与农科1号结合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药学论文,于2008年4月到2008年10月期间,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枯萎病平均发病率达到50%以上的香蕉种植园设计R31菌株、TR21菌株单独灌根和混合灌根对农科1号香蕉枯萎病田间防效的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和植物

供试菌株:植物内生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subtilis)R31菌株和TR21菌株,由珠海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农业微生物学实验室分离和保藏中国。

供试植物:抗枯萎病香蕉新品系农科1号(Musa AAA Cavendish subgroup cv. Nongke No.1),为农户购买的由组培苗培育获得的无病新植种苗,2007年10月移栽到大田,2008年春节遭受冷害,并已发生香蕉枯萎病。

1.2 菌株发酵

生防芽胞杆菌使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6]发酵,在500 ml的锥形瓶中装入300 ml培养基,按6%的接种量接入种子液,37℃,180 r/m振荡培养72 h。其中R31发酵液活菌数达到1.0×108 cfu/ml,TR21发酵液活菌数达到7.47×107 cfu/ml。

1.3 试验设计

蕉园总面积26640 m2,其中农科1号种植面积13320 m2,巴西蕉种植面积13320 m2。蕉园有10年连续种植巴西蕉的历史,香蕉枯萎病发病史6年,部分地块发病严重。试验前在发病严重的地块随机选取试验区和对照区,由于冷害造成的影响,无法准确判断枯萎病的初始发病率,试验开始时调查了初始总死亡率,计算公式为:初始总死亡率(%)=(冷害死亡株数+枯萎病死亡株数)/总调查株数×100%。

试验设计4组处理,清水对照、R31菌株灌根、TR21菌株灌根、TR21+R31(V︰V=1︰1)混合灌根药学论文,从2008年4月开始,每株农科1号蕉苗用2000 ml上述菌株发酵液的40倍稀释液灌根,每月1次,最后一次灌根时间为2008年9月,共灌根6次。其中R31发酵液稀释40倍后菌体含量约2.5×106 cfu/ml,TR21发酵液稀释40倍后的菌体含量约为1.86×106 cfu/ml,TR21+R31(V:V=1:1)混合稀释40倍后的菌体总含量为2.18×106 cfu/ml。

R31菌株处理区面积452.5 m2,种植蕉苗93株,初始总死亡率为20.43%,试验开始时实际处理农科1号有效株数为74株;TR21菌株处理区面积454.6 m2,种植蕉苗89株,初始总死亡率22.47%,试验开始时实际处理农科1号有效株数为69株;TR21+R31处理区面积480.5 m2,种植蕉苗95株,初始总死亡率30.53%,试验开始时实际处理农科1号有效株数为65株;清水对照区面积568.1 m2,种植蕉苗86株,初始总死亡率25.58%,试验开始时实际处理农科1号有效株数为64株。

1.4 数据调查和统计分析

1.4.1 发病率和防治效果分析 去除试验前调查初始总死亡率基数,仅对存活的每株农科1号编号,此后每月调查一次药学论文,记录植株的生长情况、发病和死亡原因及时间,到2008年10月最后一次统计结束,共调查7次。根据每月的调查数据统计不同时间段的发病率,并进行u检验[17],以对照的发病率计算防治效果。文中数据采用Excel分析。发病率(%)=(枯萎病发病株数/试验有效株数)×100%;防效(%)=(对照发病率-处理发病率)/对照发病率×100%中国。

1.4.2 生物防治的经济效益分析 因农科1号个体成熟时间不一致导致收获时间分散,难以跟踪调查并准确获得各区的总产量和产值,因此委托农户调查处理区和对照区的单株平均产量和当年的田间平均售价,并根据试验记录的其它数据计算预期产值(元)、枯萎病产值损失(元)和枯萎病产值损失率(%)。其中,预期产值(元)=有效株数×单株平均产量(kg)×田间平均售价(元/kg);枯萎病产值损失(元)=枯萎病发病株数×单株平均产量(kg)×田间平均售价(元/kg);枯萎病经济损失率(%)=枯萎病产值损失/预期产值×100%。由于处理区和对照区面积不等,需将枯萎病经济损失率(%)折合成每667 m2枯萎病经济损失率(%),并以此计算防治措施的每667 m2经济损失减少率(%)来评估生物防治效果。由于田间农科1号种植密度约为120株/667 m2,因此特定处理区的每667 m2枯萎病经济损失率(%)折算公式为:枯萎病经济损失率(%)×120/有效株数;每667 m2经济损失减少率(%)=对照区每667 m2枯萎病经济损失率(%)-处理区每667 m2枯萎病经济损失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R31菌株灌根对农科1号的枯萎病防治效果

清水对照和R31菌株灌根处理的农科1号的枯萎病发病率在调查期间均呈持续上升趋势,并在挂果盛期(9月份)达到最高峰,随后直至开始收获发病率未见增加(表1)。在5月份至7月份期间,R31菌株灌根处理的发病率均比清水对照的低,但差异不显著;到8月份,植株开始抽蕾时,前者发病率显著低于后者,并在9月份和10月份挂果盛期,其发病率极显著低于后者。R31菌株灌根处理对农科1号的枯萎病防治效果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最终防效为81.47%。

表1 不同月份R31菌株灌根处理对农科1号的枯萎病防治效果

Table 1 Controleffect of R31 strain on Panama disease at different months

 

月份

Month

发病率(%)Disease incidence

防治效效(%)

Control effect

R31

CK

5月 May

0.00 a

1.56 a

100.00

6月 June

1.35 a

4.69 a

71.17

7月 July

1.35 a

7.81 a

82.70

8月 August

1.35 a

12.50 b

89.19

9月 September

4.05 A

21.88 B

81.47

10月 October

4.05 A

篇10

关键词:种植业,规模,经营,调查,思考

 

郯城县位于山东最南部,耕地总面积116.7万亩,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160万亩,主要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经济作物面积46万亩,其中蔬菜26万亩,银杏10万亩,杞柳10万亩,初步形成了南粮菜、北瓜柳、西银菜、东桑牧的区域化、规模化种植格局。在生产上积极探索适度规模化经营发展新方式,全县规模化经营面积达3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5%,推动了全县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郯城县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粮食总产、单产位居全国前列。

1.发展现状

多年来,该县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初步统计,全县承包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面积10亩以上,银杏5亩以上,杞柳5亩以上,蔬菜3亩以上的专业户达到2.6万户,联合体3000多个,占农业总户数18%左右;经营面积约16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4%。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普及,使农作物普遍获得增产,商品率和经济效益提高。据调查规模经营农户人均收入6820元,分别比全县人均纯收入高出1460元,增收达32%。

该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已从单一的家庭经营走向多元化规模经营。部分乡镇村逐步从单一的、分散的家庭经营发展为协会、合作组织或股份合作经营、公司承包租赁经营等多种类型,经营主体不断拓宽,企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成为规模化发展的主体。二是经营范围逐步扩大,经营空间不断拓展。三是经营规模逐步扩展,规模间距不断扩大。每个经营户种植业面积由最初的5亩、10亩扩展到20亩、50亩以上,部分企业的生产基地达到万亩以上。

2.发展措施

2.1规范土地合理流转,培植种植大户。鼓励外出务工打工的农户可以采取转包、转让、出租入股的形式将承包土地流转集中到其他人手中,扩大种植规模。港上镇四村村民刘绍连、归昌王恒峰将村里外出打工的土地通过土地流转的形式进行承包,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达到1600多亩,与县种子公司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成为种子繁育基地,通过几年发展成为远近有名的种粮大户,2003年刘绍连被评为全国十大种粮标兵,2007年刘绍连、王恒峰获得全国种粮大户荣誉称号。

2.2建立科技示范园,探索农户利益联结模式,促进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

该县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积极探索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模式,精心打造“千亩万元”精品农业园,走出了一条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业化经营、工厂化管理、外向型发展的新路子。郯城胜亚蔬菜公司通过合理土地流转,建成“千亩万元”精品农业园2800亩,年产各类无公害蔬菜3000万公斤,其中建立了1600亩自属式基地,年创产值1624万元,平均每亩10150元,农民人均增收2150元。

在农业龙头企业基地发展上探索出三种基地生产模式:一是公司自属式生产基地。就是企业一次性投入资金,通过租用部分农户承包地,建立了自属式生产基地。这种模式,既实现了基地集约化经营,又改变了以往“一家一户、提篮小卖”的落后生产方式,流转出土地的群众,既收到了稳定的土地租金,还可以帮助公司进行生产,成为公司的“车间”工人。二是合同式生产基地。胜亚公司建立自属式生产基地的做法,让农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纷纷要求将土地承包给公司,自己到基地当“工人”,但由于资金、人员等条件的限制,企业一时难以建立更多的自属式生产基地。该县积极引导帮助,建立了“公司+协会+农户”模式的合同式生产基地,帮助种植户成立了种植协会。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负责提供种子、技术与管理模式,并制定收购保护价,在市场价高于保护价时按市场价收购,在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时按保护价收购;协会负责组织协调与基地拓展;农户负责种植管理,从而保护了公司与农户的利益。目前全县已形成各类种植协会400余家,建立合同式基地2万亩,入会农民达4000多户,农民平均每季亩纯收益1500余元,每年两季亩收益3000多元。三是建立股份制生产基地。该县探索实行了土地入股分红制度,让愿意流转土地的农户以土地为股本,成为龙头企业的小股东,年底按照股份进行分红。目前,全县入股土地达到了1200多亩,涉及农户1000多人,入股土地平均每亩收益1000多元。

2.3大力推广区域化种植,加快了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步伐。县委、县政府出台鼓励政策,不断加大投入,鼓励种植业发展走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路子。全县形成特色鲜明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区域,促进了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以黄山、沙墩、李庄为区域形成了10万亩的杞柳生产带。在这三个乡镇聚集了全县90%以上的柳编加工出口企业;新村乡专业银杏生产乡镇通过成立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依靠绿源银杏公司的带动,每年新增银杏GAP(即《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采叶基地1000亩。论文大全。同时为促进农民种植积极性,公司与基地农户签订了5年长期保护价收购合同,向积极发展标准化采叶基地的农户提供每亩1500元的低息贷款和免费技术服务,并派国外专家现场指导生产、答疑解惑,现已建成生产银杏叶的规模经营基地3000亩,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正逐步增强,该企业现已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烘干银杏出口企业,公司产品外销率达100%,带动了当地银杏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

3.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存在的问题

3.1单体规模不大,经营水平不高。该县是粮食主产区,单体经营规模大部分在10亩至50亩之间,100亩以上的只有作物规模经营面积的5.7%,规模经营水平不高,效益较低。

3.2发展缓慢,没有建立完善的发展体系。该县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起点低,一直处于低水平的摸索过程,大多是农民自发的优化组合,没有形成完善的模式,缺乏引导与规范。

3.3发展不平衡。从全县整体来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聚集地规模经营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粮食生产乡镇相对落后。论文大全。

4.推动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建议

4.1制定出台一个引导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政策文件,包括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的条件、扶持措施、发展原则、发展目标等内容。

4.2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合理有序流转机制。土地规模经营是以土地的相对集中连片为前提的,在稳定的基础上实现土地的适当集中,必须培育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做到尊重群众意愿,兼顾公平效率,既不能不顾客观条件强制推行,也不能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放任自流,无所作为。论文大全。要建立土地投资补偿机制,对农户在承包期内投入的劳动,还未完全得到回收的,要给予适当补偿。

4.3政府要加大对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扶持力度,对达到一定规模经营的农户或企业提供便利条件,通过减税或免税促进农户或企业的发展。

4.4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实现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和鼓励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通过在自己经营的土地上增加投资、轮作、套种、复种等经济技术手段,实现规模经营。着力培育对农户有较强辐射和带动能力的“龙头”组织或龙头企业,特别是以加工、流通为主体的“龙头”组织,积极帮助建立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方式,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4.5大力发展“一村一品”,形成区域规模,带动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一村一品,形成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域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利用区域优势和特色优势带动种植业适度规模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