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范文
时间:2023-04-08 19:15: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业集群,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对产业集群培育策略的理论认识
综合总结目前已经存在的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产业集群的形成可以分为三种方式:一是自发形成,二是“自下而上”地培育与发展,三是“自上而下”地规划发展。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是指有关企业和机构自发地在某地聚集成群,政府及相关部门只是被动发挥作用。这类集群的形成往往具有一定的偶然性。“自下而上”的培育与发展方式是指政府与相关部门在产业集群的雏形出现后,主动积极地运用政策引导或经济投入加以扶持,从而培育产生高效的产业集群。值得注意的是采用这种方式都是先有集群雏形出现或者集群的某些因素已经具备之后,政策制定者才开始进行规划、引导,使之发展成为严格意义上的产业集群。“自上而下”的方式是指政府与有关单位根据自身的目标,制定出清晰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规划,并有效实施,从而培育出产业集群。
不管是“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形成的产业集群,都向我们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产业集群是可以培育的;二是产业集群的形成离不开政府。除早期部分集群是自发形成,政府在产业集群成形以后才发挥作用外,近期出现的集群基本都摆脱了自发成长状态,是在政府及企业界有意识地推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事实表明有意识的产业集群培育战略是有效的,值得对其进行进一步研究。培育产业集群必须有政府的参与,政府要为集群提供发展所必需的公共基础设施和政策支持,即使是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也需要政府建设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后续发展的保证,否则产业集群的发展可能会出现萎缩或随时迁离。因此,研究产业集群的培育策略,必须重视政府在培育产业集群中的作用。
在传统的市场经济理论中,市场被认为是组织经济运行的完美机制,政府被看作是市场经济的“守夜人”,不需要干涉经济事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成为主流,认为市场机制本身存在先天缺陷,需要政府宏观干预才能达到稳定运行。二十世纪七十年达市场经济国家出现滞涨以后,对于政府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经济学界理解上出现了巨大分歧,一些经济学家回归古典经济学观点,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一些经济学家坚持凯恩斯的宏观干预思想;更多的经济学家则认同混合经济思想,即在市场有效运行的经济范围内,政府不应加以干预,但对市场中存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则政府必须给予积极干预。目前的产业集群战略对政府在宏观经济中的角色给予了与上面所有观点都不同的全新认识。产业集群中的政府既不是古典经济学中的“局外人”角色,也不是凯恩斯主义中的统领全局的“家长”角色,而是作为经济运行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不能随心所欲改变经济总体运行规律,但却对经济的发展过程和地区经济面貌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对于政府在培育产业集群过程中的具体作用,笔者认为,集群建设不能没有政府的参与,但是政府不能取代市场。当前,各地政府都认同政府应参与产业集群建设的观点,对参与地方产业集群培育过程充满热情。但值得提醒注意的是政府介入适度问题。由于在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存在“自上而下”的形成道路,即政府起主导作用建立新产业集群途径,容易在理论上误导政府当局,使政府认为通过自身主观努力,可以培育出地方性产业集群。事实上,产业集群形成的主导力量是市场“自组织”功能,不是一个人工过程。政府起主导作用培育产业集群,隐含条件是市场中已经存在有利于产业集群产生的条件,政府顺应市场经济要求将其激发出来,因势利导加速了产业集群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政府一手操办,人为制造出产业集群。为此,政府在制定培育产业集群策略时需要把握一个行动准则,就是要将工作重点放在为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上,而不是越殂代庖去取代市场。
二、政府培育产业集群策略研究
理论上,地方政府可以采取两种战略推进地方产业集群建设,一是重点扶持战略,二是全面推进战略。所谓重点扶持战略就是地方政府结合地方自然资源情况,经济发展现状,对存在地方优势的产业及其辅助产业进行政策扶植和经济注入,以促进其快速发展,将其培养成有竞争力的地方性产业集群。所谓全面推进战略就是地方政府以发展培育地方产业集群为目标,但不对任何一个产业给予特别关注,只是创造适宜产业集群产生的客观环境,任各产业自行竞争发展,在竞争中获得成功的产业最终成长为有特色的产业集群的思路。这两种思路存在相似之处,无论是重点扶持战略,还是全面推进战略,政府都只是作为外部推动力量存在,并不直接参与到集群的建设之中。二者又存在重要区别,主要在于扶持的范围不同。所谓全面推进战略实际上是谁也不扶持,而重点扶持战略则有一定的侧重。重点扶持战略与过去的产业政策乍看起来有些相似,都是对一部分产业进行支持,达到促进其快速发展的目的。但重点扶持战略与产业政策存在根本区别,用波特的话来表达就是“在产业政策里,政府以合意的产业为目标,通过资助或限制外国公司投资进行干预,以达到优惠当地公司的目的。相反,集群政策的目标是加强所有集群的共同发展。……”产业政策对于所支持的产业不择手段地进行保护,并不考虑其它产业发展;而产业集群策略中,即使是有侧重的集群培育政策,在支持一定产业群发展时,不排斥其它相关产业的发展,还鼓励其它产业与所支持的产业群共同发展。因为集群理论认为每一个集群不仅直接对国民产值做出贡献,而且还将影响其他集群的生产效率。
与重点扶持战略相比,全面推进战略是一个较为稳妥的政策。全面推进战略不是从众多产业中选择一个或几个给予特殊关照,而是作为局外人,为所有可能的产业集群提供外部支持。这种支持主要是各种政策上的支持和公共产品供给,具体包括:制定保护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则,如限制垄断、建立信用体系、保护知识产权及其它保护市场秩序,降低交易成本的法律制度政策等;提供高质量投入的供给,包括受过教育的劳动者、道路桥梁、通讯设施、供水供电等物质基础设施,以及公共安全环境等其它对经济活动有重要影响的公共品或准公共品。?这些产业集群产生必需的外部条件只能由政府提供,而且政府必须提供。如果政府提供这些条件缺位,则产业集群形成的可能性较小,即使产生了产业集群的萌芽,也不可能发展壮大,因为这些萌芽或者在同其它地区的竞争过程中失败,或者从本区域迁移到其它条件适合的地区。全面推进战略的效果与重点扶持战略相比要慢一些。因为在整个区域内打造适合各种产业集群生存和发展的条件,需要巨大的投入,政府有可能在短时期内能做不到面面俱到。
当政府投入有限时,政府面临投入先后顺序的选择问题。政府将有限的资源投到哪个方向,实际上就支援了相关方向的发展,也就表明该产业在政府心目中更为重要,受到先行发展的优待。这好象是回到了重点扶持战略的问题。实际上二者并不是一回事。因为重点扶持战略一旦选定优先发展的产业后,今后的一切方针政策就围绕着这个重点进行了,其余产业的重要性就排在了这个产业之后。而全面推进战略,政府在第一次决策中惠及某一产业之后,第二个决策往往就和第一次决策所惠及的产业无关了,因为该产业最为紧迫的问题已经解决,其它产业面临的问题就变得更为迫切了,决策自然转向其它产业。所以全面推进战略是根据项目的重要性进行投入顺序决策的,而非产业的重要性。
地方政府采用哪一种培育策略培育产业集群,取决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该地区在整个市场经济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在具体决策采用重点扶持战略,还是全面推进战略之前,需要对地方经济进行定位。在全球化进程中,世界经济体系在进行着一次大的分工与重组,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在或主动,或被动地成为世界经济中的一个环节。在这个体系中,按照知识积累和创新能力,可分成三个不同的层级,每个地区都分处不同的层级。原有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比如美国、日本、欧洲市场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因其高度发展成为创新的主体,处于全球经济的最顶层,向全世界输出知识、技术、管理方式以及文化。第二层级是指承接一些由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工业制造技术的新兴工业制造中心,包括韩国、中国、中国香港、台湾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制造着全世界绝大部分的工业产品;第三层级是除前两者之外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主要有南美、非洲和西亚一些国家,处在分工体系的最底层,多数是农业国,向全世界提供原材料,获得很低的利润,国家和人民较为贫困。这样的层级划分在一个范围较大的国家内部同样存在,并且区域所处的层级决定着区域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
所以地方政府在制定培育产业集群策略时,首先就要判断本地区经济在整个国家和经济区域中所处的级别和应起到的作用。具体说来就是先看本地区是否是国家一级经济中心,如果不是,那么本地区经济主要受到来自哪一级经济中心的辐射,本地区在这一级经济中心中地位如何。地区经济定位清楚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产业集群规划。如果本地区是国家一级经济中心,地方政府在集群培育选择时,就应比照其它国家的一级经济中心的产业进行定位,寻求能发挥本国优势,与其它地区相比存在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进行建设;如果是国家内二级经济中心,进行产业集群定位时,则优先考虑上一级经济中心对本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还要注意辐射本地区的经济中心在国家或地区经济中的地位。在立足将本地区经济建成上一级经济中心的重要子系统同时,还要考虑使本地区成为小范围经济中的经济中心,带动本区域辐射范围内其它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果是小区域或小城市的地方政府,则只需要考虑如何使本区域配合上一级经济中心,发展好本地区经济即可。
区域总体定位之后,地方政府可着手决策具体产业集群培育策略的选择。一般来说,政府应该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即要努力培育和建设现在已经存在和正在出现的集群,而不是努力去创造一个全新的集群,当产业集群已经存在萌芽时,采取重点扶持战略;当地区产业发展态势不明朗的情况下,采取全面推进策略。因为产业集群如果已经出现萌芽,说明这些产业的地区优势已经存在了,集群的萌芽已经通过了市场的检验,指明了集群发展的自然方向(波特)。顺应集群发展的自然要求,采用重点扶持战略,为集群的萌芽拓展特殊的发展优势,是集群培育策略成功的关键。如果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还没有形成集群的萌芽,那么政府在培育产业集群时不能操之过急,较为稳妥的做法是采取全面推进战略,对外积极开展与经济中心的合作活动,对内构建集群生成和发展所需要的外部环境,静观经济发展态势,直到有集群萌芽出现后,才对其进行因势利导,促使其快速成熟发展。这样的做法远远强于政府主观选定一个可能的集群给予大力扶植的做法,因为人为创造产业集群是在用政府取代市场,其结果往往是耗费大量政府资源形成的集群,先天不足,在区域间经济竞争中很容易垮掉,或者根本就建不成产业集群。
三、大连培育产业集群战略选择
对于大连产业集群培育战略的选择,如上所述,需要首先从大连城市定位开始。大连市是一个城镇历史不足百年的沿海城市,对城市发展的战略定位一直比较模糊,一直没有取得基本共识。近年来曾先后出现把大连建成“北方香港”、“服装城”、“足球城”,“大大连”等多种定位,最近又提出把大连建成东北亚“航运中心”。这样过度跳跃的思维,使大连在城市发展中“自我”缺失,找不准方向(李赖志)。从大连的所处的地理位、经济发展历史及自然条件来看,大连应定位成为东北地区的一级核心城市,环渤海经济圈最重要的组成城市。原因如下:
1.根据大连的地理位置,把大连建成东北亚重要的港口城市。大连地处辽东半岛南端,西北濒临渤海,东南面向黄海,北靠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腹地,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主要出海口。大连港是天然的深水良港,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是东北地区最大的货物转运枢纽港,也是东北亚地区进入太平洋最便捷的海上门户,欧亚“陆桥”运输的理想中转港。处在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上,大连必须发挥其地理位置优势,将自己打造成东北地区的门户,成为东北亚重要的港口城市。目前大连港承担了东北地区70%以上的海运货物和90%以上的集装箱运输任务,表明大连港已经是东北地区的出海口了,具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
2.根据大连的经济现状,将大连建成全国的装备制造业中心。大连同整个东北地区一样是中国最早建成的重工业基地。目前工业在大连市国民经济中仍占有最重要的地位,2003年工业在全市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47%,已经形成的石油化工、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三大优势明显支柱产业。大连与整个东北三省同属一个区域,其产业结构和发展程度受到整个东北地区发展水平的影响。在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大背景下,大连仍要把装备制造业作为本市产业集群的核心系统,加强与东北地区的联系,形成产业链,利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势,打造一个新的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在这个产业集群中,大连应起到龙头作用,发挥沿海城市的优势,将大连自身创造的或引进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管理方法向东北腹地推广。大连具备这样的能力,大连现有的工业制造企业,如大连造船厂、大连机车车辆厂、大连石油化工厂、西太平洋石化、大连起重集团、大连机床集团、瓦房店轴承厂、大连冰山集团等企业都是中国同行业中的骨干企业,具备成为地方行业龙头企业的实力。
3.根据大连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将大连建成东北地区的高科技金融服务中心。众所周知,高科技行业与服务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小,发展水平主要取决于人才聚集的数量与质量。大连优越的城市环境为人才聚集提供了便利条件。大连是一座美丽的滨海城市,自然风光秀丽,气候宜人,全年平均温度在10摄氏左右,是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大连城市建设起步早,成果显著,城市功能齐全,市容整洁,是著名的旅游城市。2000年,大连城市环境建设项目荣获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称号。2001年,大连被联合国境规划署评为环境“全球500佳”。为此,大连应该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在第三产业中大连可以定位于全国IT中心。大连2005年软件业实现产值100亿,软件出口居全国第三位,利用优越的城市条件大力引进培养IT人才,发展软件业,可以将高科技产业建成大连的立市之本。另外大连还应考虑发展旅游业、金融业、会展业和物流业,这四个产业符合大连的城市定位,并且目前发展势头良好,单个产业在全国的排名分别为:旅游中心全国排名第9位、金融中心全国排名第9位、会展中心全国排名第10位和物流中心全国排名第12位,预示出高水平的服务业在大连存在很大发展空间。
篇2
【关键词】
农业产业集群;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
一、农业产业集群的概念
农业产业集群是指在农业生产基地周围,因共性或互补性,而集聚的一些以加工农产品为主的企业和机构,从而形成的一个有机群体。其成员包括农户、农产品加工行业、服务行业,金融行业以及相应的科研机构。生产基地中的农户,加工农产品的企业,专业化投入的供应商以及专业化基础设施的提供者是农业产业集群的主体。农业产业集群向下会延伸到销售渠道和客户,并从侧面扩展到制造辅产品的公司,以及掌握相关技术并投入的的产业公司、研究机构、政府机构等。
二、农业产业集群的模式
我国现存的农业产业集群模式有科技示范园模式、专业化小城镇模式、外来资金驱动型模式以及市场依托型模式。
(一)科技示范园模式
科技示范园的主体是农业科技企业,它依托于农业先进技术,以市场为导向,在经济发达地区,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
(二)专业化小城镇模式
专业化小城镇是由于区位优势或自然禀赋差异,而形成的在农村或乡镇工业基础上的农业集群。可分为加工制造业主导型,农副产品加工型以及旅游型小城镇。
(三)外来资金驱动型模式
由于农业资源优势以及政府扶持政策导致吸引大量外商投资,由于外商投资企业的集中,从而使该区域形成聚集效应,从而形成产业集群。
(四)市场依托型模式
由于地方特色产业和专业化市场相结合而产生的生产集群与贸易集群的复合体。生产群体内由于存在激烈的横向竞争协作关系,使得各企业在经济活动中都是平等的。而生产群体与贸易群体之间以市场为导向,是纵向分工关系。
三、寿光蔬菜产业集群
寿光市位于山东半岛中北部,渤海莱州湾的西南岸,出于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链聚集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开发区的叠加位置和关键节点,是中国最主要的蔬菜和原盐产地之一。
寿光拥有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蔬菜之乡”。寿光蔬菜种植规模宏大,品种繁多,绿色无公害,营养丰富,打造出了寿光的“品牌蔬菜”。寿光不断引进各类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并和各类涉农企业、科研部门实行全方位合作。目前寿光蔬菜已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200多个大中城市,并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委内瑞拉等国家,且深受各国消费者的喜爱。
(一)寿光的农业生产
寿光近几年来,共引进了来自美国、荷兰、以色列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品种共2000多个,经试验淘汰1500个,有500个新品种在大棚里种植。并且以提高蔬菜质量水平为重点,进行了无公害蔬菜基地的建设,注重从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加强无公害蔬菜生产监控,建成了蔬菜高科技示范园、文家、三元朱、钓鱼台、洛城等五大无公害蔬菜基地,全是无公害蔬菜发展到20万亩,有20个种类、100多个品种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认证,获得了绿色食品的证书。
(二)寿光农产品物流园
寿光农产品物流园通过科学的布局规划,打破传统单一型物流区开发的模式,采用交易、存储、配送、商业、办公、居住于一体的多功能互动模式,实现多业态积聚效应。
作为国内最大的农产品集散中心,园区配备了总建筑面积近140000平方米的6栋交易大厅,就整个亚洲而言,交易大厅的单体面积、衡量跨度都是最大的,可以满足大进大出的需求,充足的空间为广大客商提供最大的便利。6栋交易大厅均配置LED屏幕,及时权威的价格信息。交易区内商户所有交易一卡结算,快捷、便利、贴心,IC卡交易及时通过网络与电子结算中心相连,即时交易、即时结算。
业主仓库为方便商户使用,共分为东、西两个部分,总建筑面积27300平方米。仓库实行集中管理,24小时服务,全方位安保系统。为业主提供充足的储存场所。
物流大厅内部设有电子信息屏,做大了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真正整合了物流资源,使物流发展变得无限可能。
(三)寿光品牌推广
从1999年起,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于每年的4月20日至5月20日召开。一年一届的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使寿光完成了一个从区域性蔬菜产地到具有国际性影响的蔬菜产地市场的大跨越。在蓬勃发展的蔬菜产业的推动下,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已成为全面展示寿光高科技农业的一面窗口。菜博会的成功举办,也为开展国内外招商引资,扩大经贸合作,搭建了桥梁,提供了载体。一是拓宽了与外界联系的渠道。各级政府官员、国内外企业代表、各界客商汇聚寿光,参观考察,相2互洽谈交流,建立和巩固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聚合力越来越大的菜博会,成为企业、商家经贸合作,走向全国市场甚至国际市场的一个平台。二是创造了良好的商机。菜博会上人流、物流、信息流相对集中,大批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相对聚集,创造了良好的商机。
四、促进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加强科技创新投入
科技创新是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农业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生命力就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能力上。因此政府应该鼓励龙头企业参与园区建设,建立专项基金用于农业科技研发并推广先进技术。
(二)加强财政支持
政府应综合运用一些税收、贴息、担保、补助、参股等手段,把支持龙头企业发展扩大到园区内各种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并优先支持一些特色农业产业经济。针对不同的地区不同类型的集群,采用不同的财政和税收政策,从而引导产业集群积极发展。
(三)完善金融支持
要对通过资本市场开创农村产业集群大力支持,创新拓展农村产业集群融资渠道,构建多层次直接融资体系,鼓励各类私募基金和创业投资机构加大对农业企业的投资力度。建立农村信贷体系,建设一批民营银行、农村合作社等,加强对农村产业集群的支持。
篇3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部分学者对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理论研究及实证案例研究,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指出现在的研究趋势正由静态的经济要素分析转向动态的系统性综合分析,并提出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发展风险应纳入形成机制的进一步研究中。
关键词: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动态分析
一、引言
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是现今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重点课题。1990年,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引入了“集群”的概念,并指出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之后,我国大量的学者基于不同视角和方法对产业集群现象作了大量理论和实证研究,但正如安虎森老师所说(2003),我国的产业集群研究仍相对滞后,且大量发表的文章以介绍性为主,而根植于我国本土环境下的实证研究较少,并指出关于产业集群形成机制、集群形成区位和集群形成的外部因素及作用机理仍将是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的主要方面。产业集群是一个动态、系统、本土化很强的经济形成过程,只有对其形成机制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分析,我们才能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出实质性的政策建议。本文试图对当前国内关于这一方面的主要文献进行综述,并提出研究过程中可能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希望为今后广大学者的研究提供帮助。
二、相关理论研究
李小建、李二玲,对产业集聚发生机制的经典理论进行了比较分析,其中主要介绍了三种经典理论。马歇尔将地方性工业在产业区的集聚归纳为企业追求外部规模经济,这种外部经济主要表现为:1、生产技术的外溢效应;2、专业劳动力市场的共享;3、生产中间投入品供应市场的共享。韦伯主要从成本角度考虑,将产业集聚归因与企业决策者将集聚所得利益与运输、劳动成本进行比较后的结果。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认为产业集聚是由企业的规模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生产要素移动通过市场传导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且集聚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产生的,只有当贸易成本在中等水平时才有可能。王志敏,《从集聚到集群: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分析》一文,进一步分析归纳了相关理论,除上述三种理论外,亚当・斯密最早从分工角度描述了产业集群现象,认为产业集群是由一群具有分工性质的企业,为了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联合而组成的群体;以科斯为代表的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企业地理临近的优势可以减少机会主义行为和信息不对称,降低市场运行成本;洛里的社会资本理论,认为以信任为主的社会资本将为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带来区域外企业无法拥有的竞争优势;区域创新网络理论,GREMI(欧洲创新研究小组)对欧美国家16个区域进行调研后认为,产业集群的产生与其所在区域内的社会人文环境密切相关。文章结合上述相关理论,将产业集群形成过程分为从低级到高级、从集聚到集群的发展过程,并根据Ahokangas和Rasanen的演化模型,进一步划分为三个阶段:孕育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然后分别从各个阶段综合论述了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其中,孕育阶段作者认为主要是基于个别关键要素而形成的产业集聚,关键要素也许是特定区域优势、区域内充分的市场需求、或是适合企业生存发展的区域环境;成长阶段则逐渐演变为企业追求专业化分工,外部规模经济,而且产业集群的组织形式较好的解决了因分工而衍生出的专业化经济与交易费用之间的两难问题;成熟阶段,此时第二阶段已在集群内形成较为稳定的自我强化机制,基于社会资本的创新网络将成为维系产业集群稳定的关键因素。文章综合性的考虑了产业集群形成发展机制,对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类似的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分析,还有魏剑锋的《产业集群的动态形成机制探析》,文章以我国产业集群的形成为背景,同样分为三个阶段来探讨整个产业集群形成过程,分别为:萌芽期、诞生期和成熟期。文中指出集群产生初期需要某一类创始企业,且作为“种子”企业一般是处于小企业更有优势的产业领域或某种产业环节。创始企业所处具有一定的产业特性,其来源形式也多种多样,而这只是集群产生的必要条件,能否发展为集群还需要一系类条件配合,其中区位因素,特别是区内制度环境和商业氛围也非常重要。在集群诞生期,魏剑锋强调了集群内后进入企业对于成功企业的“模仿”,形成原始状态的集群,而外部经济、报酬递增、节约交易成本、集体效率、创新空间是集群形成后的结果。而通过模仿途径逐渐聚集,达到某一个“临界点”之后,集群将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即进入成熟期。成熟期阶段,集群内企业主要是产品升级和追求产品差异化,并不断提套企业素质,形成创新机制、创新文化,而外部环境则体现出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区内需求市场扩大,拥有良好的区域文化及市场秩序。文中通过分析认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自身的规律,并不能人为地创造,政府只能顺应其发展规律,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培育有利环境,来促进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国内学术上对于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理论研究,正在由静态的经济要素分析转向动态的综合性分析,并广泛吸收各个学科的研究,纳入社会资本、认知方式、文化环境等非经济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李宏舟在对国外产业集群的研究中,将现今关于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研究分为三个学派,即要素学派、模型学派和动态学派,在对各个学派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阐述后表明动态论学派代表了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的最前沿。在对不同阶段的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中,我国亦有大量学者主要分析集群成熟阶段中的创新动力机制,如刘锦英,聂鸣的《产业集群的创新动力及其形成机制分析》。
三、相关实证研究
关于产业集群的实证研究有很多,有些学者是按不同地区、产业来研究,也有学者是从企业主体视角来进行分析。
冯新勤分别从静态层面,即浙江产业集群的总体特征和动态层面,浙江不同产业形成过程进行了介绍。他将浙江产业形成机制的总体特征描述为:1、政府的积极不干预,即企业主体拥有自主决策;2、社会关系网络,为中小企业的“滋生”提供土壤;3、产业集群形成初期至今都存在大量的类似“普拉特式”的中小企业,并且是浙江人“无奈又正确”的发展模式;4、小商品、大市场;5、“浙江精神”的文化影响。文中将浙江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主要划分为四类,分别为:专业市场带动型、传统工艺现代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型、能人师范模仿型。为产业集群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切入点。
孙玲芳、陈军结合江苏区域实际及船舶产业集群的特点,将江苏船舶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基础机制即江苏所具有的区位优势,动力机制则从集群内企业间竞合关系来分析,保障机制则体现了政府在船舶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宋玉兰,陈彤分析了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考虑农业产业的特点,主要是从资源禀赋差异、合作需求、规模经济和农业发展的路径依赖来探讨。冯卫红,苗长虹结合国内外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指出我国旅游业产业集群发展需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张治河等在对武汉“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和软件产业进行案列分析后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系统论”观点,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不是简单地在萌芽期呈现政府主导的模式:对某些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或由于该地区有一定的科研发展基础,政府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体规划发展,从而加速战略新兴产业集群的形成;对另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而言,由于该地区并不具有相应的产业基础,招商引资模式或园区建设模式则显得十分重要。”并强调了区域创新系统和产业创新系统构建对于集群创新发展的重要性。郑玲莉则从文化资源的集聚性特征、专业化特征、根植性特征来阐述创意产业的集群化,而且创意产业的集群化有助于集群内企业的创意萌生,为集群内主体提供了一个交流,思想碰撞的平台。
除以上学者外,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还有很多的经济学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产业集群现象、形成机制进行了广泛研究。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案例分析,这些研究为产业集群形成机制提出了大量见解,进一步发展了产业集群理论,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拓宽的思路。
四、可能存在的问题
在对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的研究中,主要集中在可能导致集群形成的原因、条件和环境上,其中又以聚集经济、专业化分工、技术溢出等经济性因素来分析集群形成的为主。而多数这类的分析都是事后分析而不是事前分析。并且,在集群形成分析中很多优势因素亦存在自捻性风险,这个方面很多学者并没有提及,在动态分析中,各个发展阶段可能面临不同的发展风险,如果没有明确界定这些可能的发展风险并加以识别、控制,则无法为政府引导产业集群发展提供适当的参考依据。如:集群形成过程中内部企业的地理邻近,确实可以促进企业间的相互学习,技术扩散,也可能导致同类企业发展战略趋同,整体竞争力下降,阻碍集群进一步发展;群内同类企业也可能出现过度竞争,降低整体经济效益;溢出效应使集群内企业获得外部性经济,同时也滋生了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惰性等。如何促进产业集群形成、成长并保持持续的发展态势,依然是非常综合、复杂的问题。(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李小建,李二玲,产业集聚发生机制的比较研究[J].中州学刊,2002,(4)
[2]刘锦英,聂鸣,产业集群的创新动力及其形成机制分析[J].经济经纬,2006,(3)
[3]魏剑锋,产业集群的动态形成机制探析[J].经济经纬,2006,(5)
[4]安虎森,朱妍,产业集群理论及其进展[J].南开经济研究,2003,(3)
[5]王志敏,从集聚到集群: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分析[J].企业经济,2007,(2)
[6]李宏舟,对国外产业集群经济效果及其形成机制的综述与评论[J].经济地理,2008,28(4)
[7]冯卫红,苗长虹,国内外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09,24(1)
[8]宋玉兰,陈彤,农业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探析[J].新疆农业科学,2005,42(B06)
[9]郑玲莉,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5)
篇4
改革开放以来,地处东南沿海的福建产业集聚进一步加快,产业集群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涌现出以晋江为代表的一批初具规模的产业集群区。据初步统计,目前福建已初步形成大小产业集群约60个,工业总产值3800亿元左右,占据了全省工业的半壁江山。目前福厦沿海(包括福州、厦门、漳州、莆田、泉州5个设区市)已初步形成了投资环境较好、配套较为完善、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的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基本形成了福州显示器、厦门移动通信、福厦计算机及外设、厦漳视听产品产业集群和以福州软件园、厦门软件园为龙头的软件产业集群,5个集群的产值约占全省该行业产值的80%。机械制造领域,福州汽车及零部件、厦门工程机械、福安电机电器已基本形成产业集群,由金龙旅行车和金龙联合汽车及其配套企业组成的厦门客车旅行车制造业也呈现出产业集群的雏形,这四个产业集群2004年共实现工业总产值246亿元。石油化工领域,已初步形成了泉州泉港石化产业集群和厦门海沧石化产业集群。
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领域,纺织服装、鞋业、轻工、建材等已成为福建产业集聚最为明显、产业集群发展最为成型的行业,也是竞争力较强的行业。石狮晋江纺织服装、长乐纺织、泉州箱包、晋江・石狮・惠安鞋业,莆田、福州鞋业,德化工艺陶瓷、漳州家具钟表、福清塑料管材、南安水暖,以及惠安、南安、罗源的石材,南安、晋江、闽清的建筑陶瓷等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
福建农产品加工领域的产业集聚也进一步加快,厦漳闽台合作农产品加工、泉州休闲食品、沿海水产加工、以闽西北为主的笋加工和以乌龙茶、绿茶、花茶为代表的茶业产业集群已初现端倪,带动了大批农户就业、致富。
产业集群的迅速崛起大大提升了福建产业竞争力,有力支撑了福建经济快速发展。2004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达到8856.52亿元,增长18%;工业增加值2532.68亿元,增长15.5%,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达53%,拉动全省GDP增长6.41个百分点。
产业集群还带动了专业市场和品牌的发展壮大,涌现出一批产业名市、名县、名镇、名企。到2004年底,福建累计有33家企业36种产品获得“中国名牌”称号,居全国第五位;拥有“国家免检”产品90个,居全国第三位;共有经国家认定的驰名商标21件,福建省著名商标432件,“福建名牌产品”506个。全省已形成一批区域品牌,有6个全国产业名县,9个全国产业名镇,4个国家级工艺美术物色区域。在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泉州市,依托纺织服装、鞋业、陶瓷、水暖、石材、工艺美术等一批较为成熟的产业集群,建设和发展了中国服装城、中国鞋都、石狮鸳鸯池布料市场、晋江天工陶瓷城、南安水头石材城、中国水暖城等一批全国性、区域性的专业市场,形成了诸多区域品牌。
目前福建全省经贸战线正在按照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若干意见》,力求通过环境营造、规划引导、平台建设、龙头企业和区域品牌培育等措施来有效促进产业集聚,推动产业集群加快发展,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加强规划引导。根据各地现有产业的比较优势,制定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是福建产业集群工作的重要方面。目前已着手编制海峡西岸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以产业为纽带,打破行政区划,形成经济区内较为合理的产业集群布局。围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机械、石化三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临海战略型产业集群;改造提升纺织服装、鞋业、轻工、建材、林产、钢铁等传统产业,发展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制造业产业集群;大力发展软件、生物技术及医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发展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到2010年,力争形成6―8个能够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产值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30个能参与国内产业分工并处领先地位、产值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培育发展一批能参与国内竞争、对中心城市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和促进城乡居民收入起带动作用的地方性产业集群。
营造集聚环境。产业集聚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福建把积极营造产业集聚的条件作为培育产业集群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机关效率、完善基础设施等来营造产业集群发展的软硬环境;通过实施项目带动,大力开展产业链招商,促进一批大工业项目落地,带动一批配套项目的落地和发展,把大项目做成大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通过加快园区载体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向园区集聚,使园区成为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通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发挥市场自然集聚功能。
构建公共平台。为加快培育产业集群,福建改变了过去主要对单个企业的服务,转向对整个行业、整个产业和全社会各种类型企业的指导、协调和服务,着力构建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改善产业发展环境。加快建设产业集群技术开发基地、技术信息服务中心、产品检验检测中心,进一步推动产学研联合,构建技术服务平台;推动建立产业专门人才和技术工人培训基地,提高产业工人素质,鼓励人才合理流动;完善银企会商制度,建立银企互动平台,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构建金融服务平台;加快建设专业市场,整合和利用各类会展资源,创立会展品牌,推动企业营销联盟建设,构建市场营销平台;加快建立为产业集群服务的区域性物流中心,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构建现代物流平台;培育行业协会和各类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信息交流、国际合作等服务。
篇5
关键词:浙江;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浙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重要现象,就是某种产业在一个地区的集聚发展,形成一个个在企业规模结构、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等方面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化产业区,即产业集群。浙江经济就是建立在区域基础之上的集群经济。我国最早专注于产业集群研究的学者是王缉慈,她认为“产业集群是一种经济地理现象或实践经验,又可看作是一类产业空间组织或经济理论模式――产业集群反映了企业及相关机构在商务基础上所存在的地理群居现象。”陈滢、陈柳钦考察了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历程,认为产业集群对小城镇的建设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提出我国小城镇发展产业集群要注意:统一规划,加强管理;重视城镇的“要素聚集功能”;提高小城镇产业集群的技术含量;增加小城镇产业发展种类,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提高集群企业的品牌意识;加强产业集群小城镇的环境保护,等等。从我国学者对产业集群与竞争优势关系的研究可知,产业集群对于促进某个固定区域的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作用。实践经验也表明,产业集群正在推动着区域经济增长,其发展状况已经成为衡量一个经济体,或其中某个区域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浙江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形成原因
(一)独特的区域历史文化底蕴。浙江地处东南沿海,长期有着历代相传的“义利并重”、“工商皆本”的历史文化传统,奠定了浙江人重实际、讲实利、求实效的思想文化基础。历代相传的“重视工商”的传统文化使得求生存、求发展的浙江人具有善于依靠聪明才智和专业技能经营工商业的独特优势。如绍兴借“日出华舍万丈绸”的传统经济,建成了闻名全国的中国轻纺城;永康利用“百工之乡”的优势,大力发展小五金;温州更是利用“其货纤靡,其人善贾”的特点,建立了各种专业市场,逐步形成了皮鞋、低压电器、打火机、眼镜等全国知名的特色产业群。
(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浙江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最初得益于利用海洋、港口和毗邻上海大市场的有利区位优势。浙江位于我国的沿海地区,大陆海岸线长达2,250km,沿海港口已达40多个,港口的发展为浙江腹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便利。浙江又毗邻上海,上海作为长三角经济发展区的“龙头老大”,不仅为浙江的商品提供了大市场,还为浙江的企业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网络,带动了浙江专业化产业区的发展。同时,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整个宏观经济还没有走出短缺经济的阴影,全社会对低层次产品需求旺盛,收益相对较高,于是生产中低层次产品的中小企业不断涌现,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中小企业集群。
(三)地方政府的促进作用。浙江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与良性发展,与其当地政府的支持和正确引导是分不开的。地方政府的引导与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提供市场和技术信息服务。政府有关部门牵头组建行业协会、政府部门出资组建相关产业研究所,为企业提业发展的市场和技术信息,并与区外技术部门搭桥引线,加强企业对外联系。二是合理规划产业园区、特色工业园区,把散、乱、小的工业企业引入统一规划的工业区中,促进产业集聚。三是建立和规范原料、成品托运市场,把分散无序的企业聚集起来,制定行业法规与制度,使其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四是树立良好的区域形象,改善区域投资环境,针对产业区内中小企业实力有限的特点,重视区域整体形象设计,举办国际、全国商品博览会, 如义乌小商品博览会、永康五金博览会等,推出区域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
二、浙江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一)集群的外部性经济优势。中小企业集群可以带来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外部性经济,集群内厂商能得到本行业竞争所需要的信息,更稳定地得到供应商的服务,并以较低的成本从公共机构获得公共产品和服务等,这大大提高了生产率与专业化分工水平。随着市场的扩大,生产和销售环节更加紧密,市场信息反馈更快,又有利于集群中的企业及时改进技术,更快地为市场提供合适产品,获得先发优势。
(二)集群的区域性品牌优势。中小企业集群易于形成整体品牌效应。整体品牌是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与单个企业品牌相比,具有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在浙江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中,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集群成长”模式已成为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并成为浙江经济快速发的主流模式之一。(表1)
(三)集群的全球化市场优势。浙江中小企业集群充分利用自身区位、技术、产销、网络分工体系,形成同一产品及配套服务在本地区高度集中,为专业化市场的形成创造了前提条件。如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专业化市场的形成,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采购商,这些采购商的到来带来了全国各地的市场需求信息,从而为集群内企业的生产决策、库存控制、产品设计提供了依据,进一步促进集群的发展。
(四)集群的创新优势。创新优势包括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知识创新及其创新范围成为影响浙江地区经济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技术创新改变集群产业的特征,从而提高其适应能力;制度创新会改变本地的环境或解决集群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从而减少本地环境对其产业的约束力。浙江中小企业集群中存在着由于家庭作坊延续下来的由人际关系联系起来的非正式网络,也有成立公司后形成的正式网络,区域网络的存在使得一系列的创新活动得以不断出现,并在区域网络内传递,这种内部创新网络优势,是其他区域很难效仿的。
(五)集群的社会网络优势。集群网络是一种难以模仿的、持续的竞争力,也是一种无形资产。产业集群往往可以凭借畅通的关系网络通道进行各种资源的交流与分配,可以弥补企业集群内部相关行为主体之间在信息、资源上的不对称,使得信息资源与社会资本在集群内共享。
三、推动浙江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加大集群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积极培育高级生产要素。浙江大部分产业集群都是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发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原有的产业基础和技术条件比较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现有产业层次不高的现状。因此,要促进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只有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要不断提高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现代科技产业和用高科技改造现有传统产业,才能使集群对企业和投资者的吸引力不断增强,使集群的竞争力持续提高。浙江的产业集群要注重提升产业结构水平,逐步改变低成本竞争策略,转向为客户提供独特价值和优质服务的“差异化竞争策略”。特别是应通过培养高素质劳动力、举办商品博览会以及提供市场信息服务等举措,来培育产业集群升级所需的高级生产要素。
(二)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推动集群企业进行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国际经验表明,产业集群要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要谋求可持续发展,必须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对特定产业的核心技术拥有足够的研发和创新能力,才能保证集群在全球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浙江集群大多数都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而且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研发和创新能力普遍较弱。同时,由于集群成长的自发性,大量集群和企业都是以现有市场需求作为创新的目标,创新活动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和滞后性。要保持浙江集群的长期竞争力,必须提高集群的研发和创新水平。为了尽快形成浙江集群的创新能力,必须发挥政府在推动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上的积极作用,在企业之间、企业与市场之间,以及产、学、研、官之间建立起合作互动的网络化联系和制度安排。
(三)促使集群从“资源消耗型”的生产制造基地向“资源节约型”的创新基地转变。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发展角度来看,“资源消耗型”的集群都不可能在长期的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甚至这类集群能否长期生存,本身都是一个问题。目前,浙江集群主要仍集中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层次和创新能力都比较低,对资源投入的依赖程度还很高,尤其是对土地、水资源、能源、原料、劳动力的依赖程度更为突出。而浙江作为一个土地面积小、资源紧张的省份,如何减轻经济发展对资源消耗的过度依赖始终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长期性问题。因此,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改造传统制造业集群,实现“清洁生产”以节约能源和各种资源已经成为浙江集群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四)积极推进浙江外贸出口市场多元化,降低集群出口市场过度集中的风险。近年来,浙江出口的市场多元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浙江出口市场总体上仍过于集中,尤其是过于依赖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市场过于集中对于少数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直接后果就是使浙江与这些国家和地区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增多,这些国家或地区对浙江的贸易保护和限制措施不断加剧。他们对浙江的贸易限制从原有的反倾销向技术性贸易壁垒、绿色壁垒发展,目前还有进一步向保障措施和劳工标准发展的趋势。推行市场多元化战略要求浙江企业在保持对现有主要发达国家出口的稳定增长的同时,还要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其中,与浙江经济结构具有较强互补性并且潜力较大的市场主要有俄罗斯、东欧、中东、非洲和拉美等。
(五)发挥政府在产业集群中的积极作用。不少地方重视抓好产业集群发展的引导工作,积极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推动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如,金华市2006年以来推出了《关于培育产业集群提升工业经济竞争力的若干政策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制定了省内首个市级产业集群中长期发展规划;实施创新发展、产业升级、市场接轨、空间拓展、系统配套和开放带动等产业集群发展的六大工程,重点培育企业集聚度较高、产业竞争力较强、区域品牌效应较明显的优势产业集群。再如,绍兴市2007年制订了产业集群培育提升工作方案,将发展提升块状经济作为推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点。
(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盛世豪,郑燕伟.《“浙江现象”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唐根年,徐维祥,罗民超.浙江区域块状经济地理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产业优化布局研究[J].经济地理,2003.4.
[3]王缉慈.简论我国地方企业集群的研究意义[J].经济地理,2001.5.
[4]陈滢,陈柳钦.产业集群与小城镇建设[J].重庆社会科学,2006.3.
篇6
1.1产业集群的概念
产业集群是企业组织在空间上有序群居或集中的高级形态。它总是以某一产业为核心,并包含所有紧密连接的厂商、机构和产业,不论它们是水平还是垂直的关系,因此,产业集群本身具有企业网络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作为产业价值链细分的单元,集群内的中小企业通过纵向和横向的竞争与合作,形成了一个关联性的网状结构,它能够更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生产和交易成本,既获得专业化分工的好处,又不失协作效率,这是产业集群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根本所在。
1.2产业集群竞争力涵义
目前,国内尚未对产业集群竞争力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笔者根据相关资料尝试性地对产业集群竞争力作出界定:产业集群竞争力是在一定区域内,以产业集群的各种资产要素(包括企业、资源、基础设施和技术条件等)为基础,通过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合作以及集群各行为主体(企业、中介组织、金融机构、科研机构、政府)在产业价值链上形成的特定的网络结构关系,满足市场需求的一种具有组织特性与时空特性的可持续竞争能力。
2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与构建
产业集群竞争力不是这些单个集群行为主体竞争力的加总,它的形成不仅与集群内部的竞争个体有关,更取决于集群内部资源配置与合理化程度。集群内部形成的网络状组织结构是其竞争力形成中的关键环节。产业集群竞争力是在一定区域支撑产业持久生存和发展,提供相关产业长期依赖并开发的核心技能的集合,是保持产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动力和源泉,体现产业集群外在的竞争业绩和集群内在的潜力和持续竞争能力。
2.1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集群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主要有集群企业、集群辅助机构、市场资源、基础设施和政府。集群企业是集群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集群竞争优势体现,是集群竞争力的本质来源。政府、辅助机构、基础设施、资源是集群竞争力的辅助要素,是集群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基础设施与资源有利于形成集群所在区域的差异性,增强集群的竞争优势;政府与辅助机构有利于集群企业的完善,进而增强集群竞争优势。市场是集群竞争力的最终体现,集群竞争优势通过市场表现为集群的竞争力。通过上述表述,我们构建五个衡量指标体系来衡量集群竞争力,分别为,规模竞争力、管理竞争力、政策与环境竞争力、学习与创新竞争力和市场开拓竞争力,他们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2.2我国产业集群竞争力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2.2.1规模竞争力
我国绝大多数产业集群的发展主要依赖于低成本优势,企业规模偏小,由于以劳动密集型加工为核心的企业的附加值很低,知识与技术的扩散非常有限,由此形成的产业集群必然大而不强,竞争力严重不足。由于产业链不健全,支持性产业链如新产品研发、人员培训、管理咨询、中介机构等普遍存在缺位现象,这些都制约了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大多数还处于同类企业“扎堆”阶段,缺乏关联、配套与协同效应,集群效应较弱。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我国不少以劳动力低廉、生产成本低、出口价格优势明显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均面临着国际市场上巨大的竞争压力。
2.2.2管理竞争力
由于集群内大量企业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处于集群产业价值链的同一环节层次,具有相似的生产技能,生产相同或相近的产品,企业间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在企业人员素质不高、不知道也不愿意用符合市场规则的正当手段进行竞争且又没有严格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的情况下,一些企业为了争市场、争客户、争货源,往往用低价招揽、商业贿赂、甚至诋毁的方式进行不正当竞争,使集群失去了协同共存、合作共进的基础,而不正当竞争所导致的两败俱伤和由此带来的相关费用的上升,又使企业负担沉重,最终会影响整个集群的良性发展。2.2.3政策与环境竞争力
我国产业集群往往是自发形成的,对于产业集群作为一种集约型发展道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尚未形成共识。政府虽然已经颁布或正式起草若干推动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政策法规,但针对区域创新产业集群的政策寥寥无几。此外,政府及相关团体对集群的认识不足,从政策层面常出现概念混乱,由于因为目标和认识的错位而造成资源的浪费。与集群发展相配套的产学研体系、标准体系、社会服务体系、会议制度、人才引进培养制度、税收制度、公共信息平台等各软硬环境的欠佳导致了产业集群的发展还很不充分,竞争能力不足。
2.2.4学习与创新竞争力
由于我国现阶段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非常有限,大多以适用、简单的技术应用为主,且模仿多于创新,低水平重复现象十分严重,这种机制使产业集群内几乎没有用来支持技术升级的连续性知识,严重影响了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造成了传统产业集群长期在低技术水平上徘徊的局面;又由于产业集群内企业和大学、研究机构的互动机制不健全,缺乏高素质人才,使得集群区内企业的研发能力较弱,难以形成有效的产业配套,以致许多传统产业集群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产业集群区内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的薄弱,不仅影响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技术外溢效应,而且导致集群企业技术结构的升级难以实现,无法在价值链的核心环节上捕捉价值。2.2.5市场开拓竞争力
我国产业集群目前主要是依靠降低成本而生存,集群中很多企业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没有形成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企业活动没有明确的计划,也没有长远的发展目标,企业的经营活动缺乏方向感;设计创新能力弱、企业品牌运作能力差;营销策略原始简单,国际市场营销观念淡薄,还没有形成面向国际的现代化营销网络。这样低成本优势虽然在跨国公司的全球采购中占有有利地位,但是对集群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是不利的。我国产业集群区内的许多企业因陷入“比较优势陷阱”而无力自拔,难以在跨国公司新的相关产业价值链上去创造价值。
3我国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路径
3.1建立健全经济技术合作机制,拓展产业集群发展的幅度
产业集群要想做大做强,首先分析产业和产业价值链,找到占据产业价值链和产业链的高附加值和关键的环节,也就是创造价值的环节,然后结合自身的资源特点,获得培育核心竞争力资源。根据企业战略和价值链的特点,进行战略定位。在培育竞争力时,需要必要的制度保障,如充分利用产学研体系的来培育生产、创新机制,加强企业与企业、产业与产业、产业与政府之间的合作,通过交流、学习的机会,提升产业的规模竞争力。
3.2规范产业内企业竞争行为,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价值链不是孤立存在的,正是因为各个环节的活动不同于竞争力对手,才是企业有竞争优势存在,所以对价值链和供应链的管理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集群内企业要充分管理好自己的供应链和价值链,实现供应链价值最大化,变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为产业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有效的利用价值链管理和供应链一体化管理。
3.3突出政府及辅助机构在集群创导中的作用,为核心竞争力营造软环境
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表明,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因此,中国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培育和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各国政府的支持,这就需要各国政府在战略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完善相关的政策框架、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大对企业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技术质量检测和产品质量检测,引导和推动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建立健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沟通政府与企业关系、协调行业纠纷、保证行业公正等方面独有的作用。
3.4实行创新战略,强化创新理念,构建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技术创新网络
目前中国产业集群区的许多企业在跨国公司的全球价值链中仍处于较低或“”分工的地位。要改变这种现状,集群企业必须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与技术积累,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构建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技术创新网络。通过该网络,区域内这些组织之间建立起在长期合作基础上的稳定关系。美国的硅谷、中国台湾的新竹、意大利的萨思索罗陶瓷县等都是这方面成功的案例。
3.5培育市场经济体制,加强战略目标确立
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应根据自己的竞争能力,细致划分在相关产业价值链中的各个环节及价值来源、构成与分布,从而确定清晰的市场角色与目标定位。我国产业集群区内企业只有作为跨国公司价值链上的节点在价值链体系中运行,并充分利用价值链中的资金、技术与管理等资源,才能提高其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经营水平,才能立足于国际市场,最终达到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和实现产业集群升级的目的。
篇7
关键词:产业集群;产业集群竞争力;GEM模型;镁质材料产业
中图分类号:F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2-0029-02
1 引言
地处辽宁南部的营口大石桥市依托其丰富的镁质资源,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以青花集团、新型集团等为代表的区域影响力大的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为补充的有较强竞争力辽宁镁质材料产业集群。目前,集群内各类镁产品企业已发展到500多家,年产各种镁制品700多万吨,占全国的62%;镁制品年产值实现160亿元,占全国的44%。2003年,大石桥市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国家镁质材料产业化基地,2005年,又被中国耐火材料行业协会确立为全国镁质耐火材料生产和出口基地。因此,对辽宁镁质材料产业集群进行竞争力分析,以全面提升集群竞争力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2 分析区域竞争力的有效工具-GEM模型
本文所运用的GEM模型,确定了影响企业集群竞争力的6大因素,包括“资源”、“设施”、“供应商和相关辅助产业”、“企业的结构,战略和竞争”、“本地市场”、“外部市场”。这6个因素又被分为3对:其中“资源”和“设施”,合称为“因素对I”-基础(Groundings);“供应商与相关辅助行业”和“企业的结构、战略和竞争”合称为“因素对II”-企业(Enterprises);“本地市场”和“外部市场”合称为“因素对III”-市场(Markets);而GEM 模型正是这3“因素对”名称第一个字母的缩写。
在GEM 模型中,“因素对Ⅰ”――基础:其实质是企业集群的供给要素,它是指企业集群外部为集群内部企业的生产过程所提供的要素。其中“资源”―― 是指当地自然的、历史继承的或者通过发展形成的资源。而“设施”――主要指当地的硬件设施和制度安排,这些设施和制度安排支持该集群的企业得到资源,开展经营活动。
“因素对Ⅱ”――企业:其实质是企业集群的结构因素,它决定了集群的生产效率,其中“供应商与相关辅助行业”――指集群中企业购买区域中别的企业的商品和服务。而“企业的结构、战略和竞争”――是指集群内企业的数量和规模、企业之间组织产品生产的方式、企业的管理模式、各个企业的产权结构等。
“因素对Ⅲ”――市场:其实质是企业集群的需求因素,它包括最终市场需求、中间需求以及集群中企业的需求。其中“本地市场”――指本区域的市场,它可以是一个省(或者区域)的市场,也可以是本国市场。而“外部市场”――指除了本地市场之外的更广阔的区域,如省外市场甚至是国际市场。
3 辽宁镁质材料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
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分析,并结合辽宁镁质材料产业集群的特点最终筛选出25个指标,并根据GEM模型的分类原则,构建了辽宁镁质材料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表(见下表1)。
3.1 样本构成及权重的确定
样本的收集主要是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的对象为辽宁省大石桥市的50家镁质材料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问卷发放对象均为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问卷采用1-10打分法,共发放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54份。
本文采用两因素重要性比值代替专家打分,构筑判断矩阵,计算得到评价指标的权重(见下表1)。在集群六大影响因素各指标权重的确定中,本文应用了层次分析法。在具体计算中,是通过MATLAB应用算法来计算指标权重的。
3.2 基于GEM的模型的辽宁镁质材料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
GEM模型认为,集群竞争力的各“因素对”中的两个因素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所以先要在表1中所示的各因素得分的基础上, 进行“因素对”计算和转换,计算“因素对分值”:
最后还需要再做两次转换,第一次转换是将集群线性分值(L INEAR CLUSTER SCORE) 转换为各个“因素对分值”相乘,这样转换表现了“因素对”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也就是说只要有一个或者两个“因素对分值”较低,就有可能使整个集群竞争力最终的分值较低。第二次转换只是一个比例上的转换,目的是使得最后得分的满分为1000。GEM模型集群竞争力的最终量化表达式为:
如果一个集群6个因素的得分都在5分左右,那么它的GEM得分为250左右,说明此集群的竞争力达到国内平均水平;而当6个因素的得分都达到8分左右,GEM模型得分会在640分左右,说明该地区集群竞争力在国内是相当高的;当所有因素的得分接近10分,则此产业集群竞争力的GEM得分会接近2000,说明该集群的竞争力相当高,有可能是世界级,以此类推。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辽宁镁质材料产业集群竞争力的GEM模型得分为426,该集群中的资源、供应商与本地辅助行业、内部市场、外部市场等4个指标均超过6.5分,说明在上述4个方面辽宁镁质材料产业集群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在设施、企业结构、战略和竞争等方面的得分都少于全国平均分,说明这两方面的因素是该集群的弱项,已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素。
4 辽宁镁质材料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对策建议
通过对辽宁镁质材料产业集群三组“因素对”的具体分析可以看出:
(1) 在“基础”因素对中, 物资资源规模、地理位置等因素得分较高,而行业协会协助、相关科研研发机构等软件设施类指标就表现较弱,这些都与当地各级政府机构有关。大石桥市政府可以依托现有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大力开展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公关与开发,为区域内企业特别是那些无力开展技术开发、工程实验的中小企业提供创新服务平台,促进产业技术整体水平提升。同时,政府要拓宽融资渠道,推进镁质材料产业与资本市场的结合。
(2) 在“企业”因素对中,其中产权结构、治理结构、企业整体战略发展规划、企业家精神得分偏低。产业集群的总体管理水平、产权结构等因素将影响集群中企业的战略是以成本领先还是以差异取胜,进而决定了本企业集群在市场上的竞争策略。因此,加强企业的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建设,制定长期的企业发展战略对现代企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新型企业家队伍将是目前提升辽宁镁质材料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重中之重。
(3) 在“市场”因素对中,内部市场的得分为7.25分,外部市场得分为6.51,这说明辽宁镁质材料产品在国内和国外市场都是有一定前景的。但是,由于产品以中低档为主, 市场领域单一,内部恶性价格竞争激烈,十分不利于产业的持续发展。所以,政府应该加强市场服务体系建设。在市场开拓上,一方面要加强区域内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另一方面要基于技术创新,开拓新的市场领域。另外,未来的竞争除了依托技术创新之外,还要依靠有声望的品牌。打造与辽宁镁质材料产业集群规模和竞争力相称的系列品牌是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杨静,杨建梅.企业集群竞争力GEM模型与钻石模型的对比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0).
[2]陈继祥,徐超,史占中.产业集群与复杂性[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篇8
关键词:产业集群战略联盟资源共享共赢
产业集群是在某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临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以彼此的共通性和互补性相联结的经济聚集现象。针对产业集群,要强调的是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及集群追求共赢的特征。集群内企业以战略的角度通过各种方式联合起来,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竞争,最终实现共赢,这两点为集群内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奠定了基础。
产业集群与战略联盟
(一)集群对地区竞争优势的影响
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中首次提出了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一词,之后又在1998年发表的《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中提出了新竞争经济学的产业集群理论,把产业集群理论推向新的高峰,他认为,产业集群往往从三个方面增强区域的竞争优势:
提高该区域成员企业的生产率,具体表现为:集群提高了企业专业化程度;空间的临近性、技术联系和人际关系使技术和专业化知识在集群更好地传播和积累;集群可以促进产品互补和联合营销;同时集群会给面临相同环境的竞争者带来强大的激励效应。
指明创新方向和提高创新速度,增强了创新能力。产业集群能够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并使之成为创新中心。同时近距离的观察模仿,使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的管理方式得到迅速扩散,增强了企业快速反应的能力和灵活性。集群有利于判定创新需求,降低参与者在获取信息上的花费,更能灵活地将创新机会转化为运营和战略优势,从而带来未来生产率的增长。
促进新企业的建立。集群提供了更丰富的资产、技术、投入和员工配置,从而能够降低新企业进入的门槛,扩大和加强集群本身。
(二)战略联盟的作用
战略联盟是通过若干个组织的力量以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的一种合作,合作途径是通过各种契约而结成优势相长、风险共担、要素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战略联盟可为合作各方提供显著的优势:通过整合联盟中分散的公司资源凝聚成一股力量,使各方原有的生产要素得到充分的利用,各自的相对优势在生产规模扩大的条件下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战略联盟有利于分担和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尤其是有利于降低技术风险,并且有利于使合作者在各自独立的市场上保持竞争优势,避免双方展开两败俱伤的竞争。同时,通过联盟可给各方带来工程技术信息和市场营销信息,使他们对于新技术变革能够做出更快速地调整和适应,大大提高市场运作速度。
战略联盟是重构产业集群内成员关系的合理选择
产业集群和战略联盟都追求共赢,它们具有两个鲜明的共性特征:资源共享和竞争与合作并存。基于此,本文提出可通过战略联盟重构产业集群内成员关系。
(一)解决产业集群拥挤效应和过度竞争的必然选择
由于各地区要素禀赋差异,一些相同行业的企业在市场的引导下开始向要素禀赋较好的区域集中,逐渐形成了产业集群。在固定区域内,优势的要素禀赋是有限的,随着企业及相关上下游企业数量的增加,当超出该区域的容纳能力时,必然会导致企业相互争夺资源,出现所谓的拥挤效应。同时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其所处的行业会发展成熟,市场会趋于饱和,企业想从竞争者手中抢夺市场份额就越发困难,这就需要做大产业集群整体规模,形成共赢格局,于是战略联盟就成为产业集群解决拥挤效应和过度竞争的必然选择。
(二)降低集群内企业交易费用的有效手段
在集群内部,企业通常是高度专业化的,他们的产品有许多是中间产品,这些中间产品必须相互配套组合,才能成为市场上的最终产品。为了实现中间产品的组合,大量的中间交易就会在集群内部的企业间发生。由于上下游企业之间在中间产品的供需量不明朗、市场信息不均衡的情况下会出现上游企业囤积产品,或下游企业无处购买原材料甚至向集群外寻找中间产品的情况而导致交易费用增加。企业战略联盟有助于上下游企业在集群内部形成一个相对明朗的市场环境,使企业可以更迅速地根据市场变化做出调整,优化使用企业资源,降低集群内交易成本。另外,企业战略联盟还可以通过专业人才库与人才流动机制,减少人才交易成本;供应商和经销商之间供销网络和批量通道的形成,节省大量的渠道成本。总之,战略联盟能够大大降低集群内各种交易费用。
(三)增强集群成员对外竞争优势、提高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
集群内中小企业占有绝对比重,在技术、资金、品牌等方面处于劣势,一旦形成战略联盟,相互之间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在精细的专业化分工和密切协作的基础上,就会形成集聚经济效应,提升企业和集群整体的市场竞争力。联盟有利于集结各种资源,节省研究成本,分摊风险。战略联盟实际上组合了集群内可用的生产系统,在这个系统内,通过交流与合作,可解决中小企业学习能力不足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难题,增加企业创新的成功率。随着集群区域创新氛围的培育,战略联盟可以联合集群内多个企业投入技术和产品的创新研究中,实现科研资金和生产技术的联合,从而有利于集群创新的出现。
产业集群中战略联盟的形式
(一)初级的价格联盟
在产业集群中当产品差异并不明显时,由于产品之间的替代性强,导致产品的竞争在市场上体现为产品价格之间的竞争,控制价格是企业取胜的关键,此时可建立价格战略联盟以避免集群内企业间的恶性价格竞争。
(二)技术研发战略联盟
产业集群中企业多为高度专业化的中小企业,资金实力不够雄厚、难以承受住巨大的技术风险,因此,相互间可结成技术研发战略联盟来降低技术投资风险,技术研发战略联盟是基于单个企业各方面的资源限制而需要结成联盟构建技术研发平台,共享资源信息。
技术研发联盟形成的发起人不同可有不同的合作框架:一种是大企业主导型,由于大企业具有相对资源优势,它往往立足于集群内核心技术的开发,处于主导地位,而企业或辅助企业进行边缘技术的开发。另一种是共同开发型,这种联盟不分企业大小,也不分主次,联盟只为各企业开发同一技术提供资源平台,核心层企业与企业一起投入资源进行技术开发,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前一种形式的集群联盟相对比较紧密,在遇到危机时也能以集群的力量应对,不容易发生矛盾。而后一种由于平时关系就相对松散,往往在发生危机时各方利益得不到很好权衡而使联盟瓦解。(三)区域性品牌战略联盟
人们对一个地区的认识和记忆,常常与当地最有名的产业有关。区域品牌一旦形成,就会吸引国内外的消费者或经销商,消费者或经销商的大量增加,反过来会进一步提升区域的品牌效应,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就会向有品牌优势的区域流动,使区域产业集群更好地发展。通过区域性品牌战略联盟着力培养产业集群,就是培育区域品牌,增强区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要打造区域品牌,产业集群成员应该利用整体的力量形成强大的对外宣传阵容,联合开展对外宣传,改变中小企业没有实力开展宣传的状况。
(四)产销战略联盟
产销战略联盟是指处于同一分销渠道的多方成员(供应商与分销商)之间通过签定协议的方式,按照商定的分销策略和游戏规则,共同开发市场,共同承担市场责任和风险,共同管理和规范销售行为,并共同分享销售利润的一种战略,具体形式有两种:联合生产和联合销售战略联盟。联合生产战略联盟使分散在不同企业中的最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力结合起来,完成产品的制造过程。联合销售战略联盟是联盟一方利用另一方或双方相互利用对方的渠道销售自己的产品,以实现销售的规模效益。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高登第等译.中信出版社,2003
篇9
把技术做专:打造最大毛织生产基地
大朗毛织是广东省最富代表性的产业集群,市场主导高度集聚的产业集群。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一直循着两条道路演进:一条是以政府促成,行政力量主导;一条是自然生成,市场力量主导。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首家毛织企业落户大朗之后,90年代,大朗毛织产业格局初具规模。目前,大朗已有“中国羊毛衫名镇”之称,而且毛织产品已经悄然走近国际视野。
为什么这么多毛织企业聚集在这里?其背后深层的原因是什么?
在中国毛针织服装高层论坛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表示,在中国开市场经济风气之先的广东,市场化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城市。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政策的允许和开放,并伴随着香港一体化的进程,广东人迅速行动,利用产品、交通等多种优势建立起各类商品市场。基础产业很容易形成集聚效应,只要有一个大的企业过来,然后成百上千的中小企业就会蜂拥而至,形成产业链。上世纪90年代后,东莞无论从市场数量还是市场规模都呈迅猛发展态势,继而发展成各种各类的大型综合及专业市场,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中心、专业市场为特色的市场体系,达到了贸工一体化发展,以工兴贸、以场兴块,推进了产业快速崛起。
有一个好的产业就意味着拥有一个无限发展的未来。正是在这种天时、地利、人和背景下,大朗毛织产业不断成长壮大。有资料统计,以大朗为中心,涵盖周边地区的毛织产业集群内有近万家企业,毛织贸易年流通量超过12亿件,是中国最大的毛织生产销售集散平台。
然而,当这个过程完成后,现在大朗毛织产业正面临一个更深层的压力:利润空间越来越少。拥有独立知识产权和营销通路的港商和外商大赚中间利润,而精于“三来一补”的广东企业只赚了一点加工费。据统计,这里毛衫每件出口平均价只有30至40元人民币,销售利润率只有0.2%。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曾指出,尽管这里的经济很活跃,但我们总有一种忧虑,这种没有品牌、没有营销渠道、也没有研发能力的“借腹生子”模式,一旦遭遇世界经济分工的转移,很可能出现大问题。
把产业做强:集群创新难在何处?
一个毛织产业集群出路何在?
近年来,由于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综合成本上升和结构调整导致增长减速,同时中西部地区能源原材料大省采掘业和关联产业的快速发展,北方尤其是沿海地区发展迅速,这些因素都导致了资金的“北移”。这也说明,珠三角区域对于资本而言,失去了吸引力了。
据此,大朗产业集群必须进行发展思路的战略性调整,否则可能很难在全球竞争中取胜。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张燕生认为,“代工型”为主的生产方式繁荣珠三角制造业,但也带来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继续把竞争优势聚集在原来的初级要素,不但很难实现出口收入持续增加,反而会陷入“贫困化增长”的不良格局。
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理事长彭燕丽表示:“大朗毛织产业现在只是大,而不是强,要从大到强必须加快变革。”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表示,大朗毛织面临的挑战首先是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挑战,目前还比较偏重制造环节,从长久来说则必须提高劳动生产力。
但大朗镇尹书记表示“我认为大朗走到今天,先工后贸的路子是走对了。从这一条先工后贸的路子我们可以看到,大朗毛织产业已在专业化的道路开始了重要的实践和探索。我们通过积极转型,大朗的知名度提高了,外来投资增加了。鄂尔多斯、杉杉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大朗,发挥了聚集辐射效应,带动了整个链条发展。”有专家指出,从世界著名的产业集群看,企业品牌与地区品牌相互连接,而且地区品牌的影响要大于企业品牌,对中小企业来说更是如此。一个产地设在意大利北部的皮具企业,其品牌可能远不如华伦天奴出名,但只要它告诉消费者自己是意大利皮具,就可提高身价。
在中国毛针织服装高层论坛上记者还了解到,大朗产业集群创新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成本不断增长,利润越来越低的事实。
据数字显示,目前珠三角洲地区生产终端产品的企业超过7成,经济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
在今年中国的多次宏观调控中,技术含量不高的纺织品行业都首当其冲,而外部竞争的压力也愈发明显。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近日透露,在中国最富竞争力的纺织品行业,不断攀升的劳动力成本已相当于东南亚近邻的3~4倍。“2007年世界主要纺织工业小时劳动力成本的全球比较报告”指出,中国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不断扩大,并快速接近每小时1美元的门槛。而据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和印尼等国家的官方统计,其国内纺织业劳动力成本仅分别为每小时0.29美元、0.36美元、0.22美元和0.36美元。另一方面,日益激烈的竞争却让中国纺织业的利润低谷越陷越深。来自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纺织品出口企业平均利润率仅为“微薄”的3%~5%。
把链条做长:集群转型是必然选择
大朗人已经清楚地认识到加工型企业在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以及拓展毛纺业发展新领域等方面所显示出的“脆弱”。扩展升级产业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大朗毛织产业进行创新,是必然选择。”广东省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联席会议已经将大朗毛织作为产业集群试点,开始冲刺创建区域国际品牌,从生产基地向区域集散中心转变,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带动产业集群的优化升级,进一步扩大其在毛织产业贸易流通领域的影响,奠定其在国际毛织贸易界的地位。
延长毛织产业链条,推进资源加工转化,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和效益优势,是大朗提升产业水平的立足点和起跳点。大朗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大力培育壮大毛织上下游企业创新,构筑品牌为主、多领域并举的产业格局。
据有关专家分析,一个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与该地的地理位置和物流格局的密不可分,它直接关系到该产业未来发展空间的大小,大朗毛织业的迅速发展就充分证明了这点。
由于大朗在珠三角城市群中独特的中心地缘优势,在一小时内通达所有的国际海港、空港,已经形成了产品市场渠道畅通、产品开发信息速度快、国际接轨程度高、产品定位准确等纺织业特有的一小时集群优势,并形成了成熟的纺织贸易环境,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纺织业交易黄金宝地。
此外,为了延伸产业链大朗还着力打造纺织机械的制造行业。
在被称为中国羊毛衫名镇大朗,这里有全国最大的毛织交易中心。记者看到了红火的交易场面,显示出今日的巨大能量。据了解,大朗镇镇政府已经引进最好的毛织机械企业落户这里,与当地的企业合作,计划全面推进毛织行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促进增长方式转变,为毛织集群提升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
刚落户大朗的毛织机械企业江苏盛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邵锡良告诉记者:“与传统制造业不同,现在都是走的高科技的发展模式,我们的主要技术装备产品达到同期世界先进水平,公司自行研制的毛织机械不仅为大量毛织生产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还提供配套的技术指导,市场分析研究。”正是这种培训,传输给下游企业毛织产品的发展趋势,给整个产业集群注入了科技力量,将技术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篇10
一、产业集群的特征与区域经济发展
(一)产业集群的理论与现实
产业集群(industrialcluster),是指某一特定领城内,相互关联(互补、竞争)的企业与机构在一定的地城内集中连片,形成上中下游结构完整、支持产业体系健全、具有灵活机动等特性的有机体。产业集群一经形成,它就具有一种自我强化的内在机制促使其进一步的成长,不仅使集群内单个企业的竞争力增强,而且作为一个整体的产业集群也表现出特有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集群有利于节约交易费用。产业集群化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节约交易费用。产业集群内企业大部分交易在群内进行,由于地理位置邻近,关系密切,可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二是产业集群有利于获得外部经济效应。外部经济效应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三是产业集群有利于促进专业化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在集群内,大量专业化的企业集聚在一地,通过分工与协作,实现规模生产。四是产业集群有利于推动集群内企业间的竞争与协作。集聚加剧了竞争,而竞争是增进企业生存活力的重要因素。五是产业集群有利于创造学习与创新环境。产业集群具有更高的学习与创新效率,主要表现在知识、信息的快速流动和新企业的快速产生与成长方面。
可以说,产业集群是聚集经济的一种特殊的表现,产业集群表明在有意识引导本地相关主体,如企业、居民和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达成基本共识的基础上,在一个特定的地域内,大量企业聚集在一起能够促进企业有效地信息交流,特别是面对面的交流。这些信息也包括促进废料再生利用的信息、清洁生产的技术信息、循环经济发展的信息等,这样可以使企业或潜在的创业者及时了解到相关技术信息和市场信息,因而有利于循环经济所需要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的发展。另外,在特定地域内多数企业集中,可以通过贸易的方式把另一家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作为本企业的原料,建立工业衍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这样,不仅降低了治理污染的费用,而且企业也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民族地区循环经济可以以产业集群为空间组织形式,不能够走分散化的老路,有些地区乡镇企业分散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就是明证。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同时也必须走循环经济的道路。环境问题是有些传统产业集群的瓶颈,所以要运用循环经济的有些理念来发展集群,实现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和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产业集群下的区域经济发展思路
第一,集群经济的基础。必须根据民族地区实际,通过实际调研来判断集群经济水平、能力及其发展潜力。没有产业集群经济现象,不能生搬硬套,也不能指鹿为马,不切实际。众所周知,产业集群的产生是在条件成熟的地区,具备如企业家资源,创业网络,产业传统等特定的资源禀赋。缺乏上述软环境,仅仅凭借民族地区政府的一些园区规划等硬件烘托,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如果政府以集群的思维去发展区域产业,就应该通过例如改善投资环境、降低创业的制度成本等积极举措,来筑巢引凤。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的眼光要长远,借助政府的作用,牵头规划,服务支持。企业和区域是否要发展产业集群,要以产业环境、效率和效益为标杆。如云南烟草产业集群,是集烟叶生产、复烤、研发和生产经销一体的跨区域特色产业集群。
第二,科学的产业集群规划。民族地区集群存在,也可以培育或规划,主要看政府如何宣传、引导,在民族地区,行政力量有时候大于经济力量。如何以产业集群理念来改造或提升民族地区当前的产业基地建设,这其中当然少不了政府的作用。地方政府可以利用院校和研究院所的知识优势,通过科学的论证形成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具体思路和指导原则。规划中必须要体现科学和理论,当前在各地的经济发展规划中,一定要特别注意因地制宜。不要脱离本地实际情况来做,比如说有些地方根本就没有产生产业集群的基础,那就不要在这上面费尽心思。一个好的规划,要针对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实际提出有效的设想,并产生实际效果。
第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带来了诸如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等负面效应。国家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大要求纳入统一的框架中,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民族地方政府在发展集群经济的同时,不能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应该树立循环经济观念,利用后发优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循环经济的根本思想是资源的最大限度的利用,就目前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而言,由于民族地区生产技术能力和专业化的程度都处于较低水平,使得很多资源很难在单个企业内部彻底消化。因此,这就需要企业在一定地域的集中,即区域集群。
二、民族地区发展产业集群的途径
第一,培育完善的生产网络组织。产业集群中规模不同的企业应发挥各自的优势:龙头企业在进行垂直一体化生产的同时,还将部分业务向区内中小企业分包;大企业在生产中发挥横向支撑作用,在核心技术的研制和使用中发挥创新和导向作用,在营销中以品牌效应发挥纵向纽带作用;而众多中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网络状,实现生产的社会化、组织网络化和流通市场化。为此,民族地区产业集群应加强企业间的前向和后向联系,鼓励企业采取多种形式,按照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努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密切配合、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完善的产业体系。同时,要支持和鼓励产业集群内的信息服务组织和网络的建设,为企业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减少企业信息搜集造成的成本浪费。
第二,形成完善的融资体制。民族地区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规划,鼓励现有产业集群内企业实现生产社会化、组织网络化和流通市场化的同时,应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制度环境,建立有利于产业集群发展的融资体制:一通过各种优惠条件,招引各种盈利或非盈利性的行业组织,给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评级、贷款担保等服务;二要为基层金融机构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从而更好地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三要利用民族地区的特殊政策和国家的产业政策,设立产业发展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或科技创新基金,对民族地区集群内企业进行引导性的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