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动画专业范文

时间:2023-04-07 13:44: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影视动画专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影视动画专业

篇1

现阶段高校数字影视动画专业在人才培养中存在若干问题,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与市场需求的脱轨高校影视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通常是院校根据自身的师资、设备等软、硬件条件确定,或偏重艺术层面,或偏重技术层面,往往忽视了市场、行业对相关人才的素质要求。人才培养目标的偏差导致课程体系与教学体系设计的一系列问题,课程教学中出现了两种倾向:一种是重技术轻艺术,一种是重艺术轻技术。偏技术型学生可能会熟练操作动画制作软件,但由于美术功底不扎实,导致在造型上无法深入;在进行动画影片后期处理中,虽然对剪辑软件能很快上手,但由于对镜头语言把握不精准,使后期剪出来的影片效果不佳。偏艺术型学生又很可能由于硬件设备的局限与自身实际操作能力的缺失,即使前期有思想有创意,后期制作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设备投入不足影视动画专业的教学需要有大量先进、昂贵的数字化设备作为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支撑,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些设备的性能与基本操作技巧后,才能更为全面地了解动画的创作流程,熟练掌握某些制作环节的关键技术。由于组建数字影视动画实验室投资巨大,而且以计算机为基础的硬件设备升级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一些高校难以跟上设备更新的速度,只能删减相关课程或是采用价格便宜的替代设备和软件,导致已建的动画实训基地和工作室只能是象征性投入。由于这些软、硬件设备投入不到位,本应重视的实践教学只能局限于小规模、小范围、单体的动漫形象的构思与制作,因此,影视动画的实践教学大多数形同虚设。

3.师资力量薄弱影视动画的发展虽然已有100余年的历史,而影视动画专业则是近年才兴起的新专业,它是影视和绘画艺术的交叉学科。现阶段计算机技术被大量运用于影视动画的制作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应同时具备影视、动画艺术功底,又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图像处理、编辑等软件。由于以前动画生产人员的培养只依靠美术电影制片厂,员工大多没有教学经验,其快速发展的动画产业也没有多余的人员参与教学,导致许多院校的动画专业是在早期的美术、计算机等专业基础上嫁接的,部分动画专业的教师边学边教边探索。有的教师注重理论知识教学,能从事动画专业的理论研究,但缺乏实际动手与创作能力;有的教师具备实践能力,但理论功底弱或教学经验、能力不足。另外,近年来,由于一些高校片面追求教师的职称和学历,使得社会上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能型人才被挡在校外,补充进教师队伍的大都是刚毕业的本科生或硕士生,他们自身专业知识体系尚不完备,实践经验缺乏,能力结构还有待完善;学校即使聘请了相关的技术性教师和专门的短期培训动画教师,但又面临外聘教师不便管理、教学时间与效果无法得到保证等问题。

二、对高校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只有明确了高校影视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合理设置课程结构与教学目标,才能培养出紧贴市场需求的既懂艺术又懂技术的高素质影视动画人才。高校可依托自身专业的学科群与人文环境,如影视文学、影视编导、影视表演、影视节目制作、录音艺术、戏剧美术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相关学科优势,并与企业共建专业指导委员会,根据企业掌握的最新市场信息以及前期对区域产业、行业技术与就业岗位的调研分析,细化影视动画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与职业素养,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影视学科、计算机软件的基础知识,能熟练掌握各种影视动画制作软件,具有较好的艺术鉴赏能力与创作能力,了解相关学科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学习迁移能力与创新能力,具有良好的艺术修养与人文素养。

2.加强工作室、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动画制作需要多方面的实践技能。高校影视动画专业通过基训实践、专业实践、实习、毕业设计等,可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有针对性的实践技能训练。影视动画应按专业进行阶段化教学,建立包括影视动画拉片观影室、数字手绘工作室、透写拷贝室、线拍系统工作室、动作捕捉系统工作室、渲染器合成室、二维动画创作室、三维动画创作室等动画实验室,并注重各个工作室之间的配合与协作。高校影视动画专业还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大与外界的交流互动,扩充优质的社会教学资源,与社会行业以及动画企业共同建立比较稳定的教学实践、实习基地。学校在利用好校内资源建设实验室、工作室的同时,更要利用好校外资源建立生产性、制作性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可在校内为企业免费提供场地,企业负责配备相应的设备,共建动画设计工作室,并按企业实际生产情况进行设置;校企联合共建校内外的实践教学基地,并通过企业的动画制作人员将动画创作的精神与技巧以真实项目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3.完善影视动画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动画是技术与艺术的集合,它集影、光、声、色于一身,融文学、绘画、摄影、设计于一体,只有技术的动画是不完美的。动画人才应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和审美素质,故高校影视动画专业的课程体系应涵盖对学生美感、技术与创意等多个方面的训练,每门课程之间彼此衔接呼应又逐步深入。设置课程要合理地协调理论与实践、软件学习与艺术修养等课程的比例,同时还可以开设不同专业方向的选修课和跨学科选修课,开阔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学过程加大真实课题、项目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使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既符合教育规律、艺术规律,又紧跟时代前沿、与市场需求和发展同步。高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应建立课程内容遴选机制,包括建立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信息反馈制度,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校企合作交流会,及时吸纳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教材是课程的载体,为了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应注重教材的更新以及与企业合作开发教材,确保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在课程内容上,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结构,实行模块化教学,构建起基于影视动画生产任务和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突出专业能力的培养;在教学时以项目教学为主,使教学言之有物、学生学以致用。

4.加强专业师资建设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教师培养规划,提供师资队伍建设专项经费。在师资队伍的建设方面可以采取三个方面的措施:第一,采取“外送”。对本校教师可以鼓励一部分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到优秀动画公司、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参与实际项目,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系统地获取实践经验,提升自身综合专业素质与水平。学校还可输送部分教师到国内外办学经验丰富、实践教学有特色的重点院校进行学习深造或短期进修,以开阔眼界,学习专业前沿知识,掌握最新的制作技术。第二,采取“外引”。可以聘请业界的资深人士、一线的创作人员作为兼职教师补充进教师队伍,以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技能水平,壮大本校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第三,采取“内训”。高校可以引进一些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具有高级职称或职务的其他高校教师补充进来成立“名师工作室”,既可以对优选的学生单独组织“精英教育”强化性教学,还可以作为指导教师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在岗培训”,指导并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结语

篇2

关键词:影视动画;工作室;设立运行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278-02

在我国,动画的发展势头相当迅猛,动画专业教育逐渐被社会所重视,相当多的职业院校开设了影视动画专业。由于开办的时间相对较短,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培养的学生很难适应企业需求。探索动画专业工作室教学将在很大程度上为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成为可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一、高职院校影视动画专业的教学现状

我国影视动画专业高等教育基本都是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形成的,大部分院校采取三段式的教学体系,即美术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课。这种教学体系课程相对独立,教学单元之间缺乏联系,存在的问题较多。

(一)“先理论后实践”的传统授课模式,导致专业课与社会脱节

理论的抽象性,概括性,使学生听起来觉得空洞,缺乏感染力。由于对理论知识缺乏具象认知,往往理解模糊,在实践中感觉无从下手,也就无法将抽象理论与具体设计案例结合,进行体验、转化、再造,大部分院校培养的人才无法直接面向企业,学校的专业教学内容不能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二)学生实践无真实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

在理论讲授中,教师引用的案例,学生没有现场体验的机会,很难将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进行思考。实训阶段,课题大多虚拟,无法全程体验设计过程,无法掌握设计实践中遇到的具体的问题。

(三)学生个体作业,不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在影视动画设计项目中,由于牵涉工种多、分工细,需要多人、多部门合作,故训练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尤其重要。在过去的教学中,学生作业往往由个人单独完成,同学间协作不够,缺乏团队精神。

二、影视动画工作室制设立的前提

影视动画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设立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前提条件:

1、与现行教学模式差异较大,要有配套的管理基础为依托,工作室不仅有技术性岗位,还有业务接洽和交流、行政事物与管理类型的岗位。

2、要有一定的教学场地和相应的设备支持。

3、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工作室的带头人应以专业、学术水平高的教师担任,并具有一定的社会服务能力,除了带头人,工作室其余教师也必须及时了解社会的新知识、新问题,不能不结合实际的做空科研,一定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不同于一般的校内外实践基地,它是以项目教学来代替课堂教学,所谓项目教学,就是在课堂中以某一实际项目或虚拟项目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将传统的学校封闭式教学变为生产实际的开放式教学,以课程知识为基础,以专业技术的应用为核心,以专业教师为主导,生产与教学紧密结合。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承接和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完成综合专业技术的训练。

三、影视动画专业工作室制的设立与运行

(一)工作室概述

工作室教学不能不提到“包豪斯”。包豪斯是德国魏玛市的一所 “公立大学”。它成立于公元1919年,创始人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包豪斯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现代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豪斯的教学以作坊为基础,开设了金工、服装、木工、陶艺等作坊,作坊既是技艺传授的场所又是供师生各门课程实习所用的车间,不分教师和学生,只有大师、技工和学徒,师生们的工艺技巧和艺术经验是通过实际制作物品来体会和学习。在实践的基础上使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各种生产技术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我们现在讲的工作室,一般是指由几个人或一个人建立的组织,形式多种多样,大多具有公司模式的雏形。它是以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室为实践性课程的教学场地,引进真实项目案例,在教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引领学生完成项目,并从中学习技能,提升专业知识。除了能完成基本教学外,还能通过项目制作来完成相关课题的研究,更能从商业项目的制作中获利,实现创收。

(二)工作室的设立与运行

确定了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后,我们就开始对其制定了详细的设立与运行方法。

1、工作室的基本构成

如上图所示,影视动画专业工作室的设立,首先要通过学院的批准,有学院的支持和管理。在学院的管理之下,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硬件构成”、“软件构成”和“人员构成”。硬件构成主要包括“场地”的提供、“资料库”的准备和“设备耗材”的购买和准备;软件构成主要包括常规教学的相关文件,比如“教学理念”、“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工作室运行与管理的相关办法,各组成人员职责的相关文件材料等。这三大构成共同组成了影视动画专业工作室的基本组成。我们的工作室除了负责常规相关适合课程的正常教学外,还负责与企业共同承担相关实际项目的制作,通过相关项目制作,完成课题的研究,并且可以实现创收,带来经济效益。由此,也切实做到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

2、工作室的职能划分

学院:学院作为工作室上级部门,给予工作室相应的资金支持和制度管理。

专业带头人:作为工作室的负责人,是一个工作室的核心。主持工作室日常教学、科研和项目制作工作,宏观把握教学理念和专业发展方向,保证教学与课题项目的顺利实施。

指导教师:根据自身技能特长,不同的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不同技能的指导。基本分为:平面设计指导教师;网页制作指导教师;二维动画指导教师,三维动画指导教师;后期制作指导教师等。

学生:在工作室负责人及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完成日常常规课程的学习及项目制作。

校企合作企业:一方面为工作室提供实践项目,另一方面企业中经验丰富的设计师也可以承担部分专业课程的教学。

四、影视动画专业设立工作室制的不足与解决措施

(一)工作室制的些许弊端

1、面对这种新型的教学形式,传统的教学管理体制无法适应,因此,势必在教学管理上有些脱离。

2、有些教学课程特别是低年级的专业基础课程,理论性强,并不适应在工作室制下的教学形式。而工作室的吸引力显然要比理论学习更大,因此有可能低年级的学生会把过多的时间放在工作室里面,这样就会造成忽视基础性知识的局面,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重视,眼高手低。

3、工作室与社会的紧密切换,容易使工作室越来越商业化发展。

(二)解决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也在努力思考和研究,争取加强个管理,针对教学管理系统对工作室制的管理薄弱点,研究探讨,制定相关的辅助管理体系,对工作室中的所有工作成员进行管理。严格经济管理,严格对学生出入工作室的管理等等。争取坚持工作室的单纯性,削弱工作室制对理论基础课程的影响。

篇3

 

1 前言

 

影视动画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专业,在我国已有很大发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是,目前的发展情况与国际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由于该专业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内容比较多,如美术绘画、动画设计、动画制作以及由此衍生的游戏、电影等,因而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非常多。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再课后实践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难以深刻理解和全面掌握知识,而且不利于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导致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的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学中的常态化辅助工具。在影视教育教学中,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来辅助教学,不但能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形象化,让学生在情境中感知和理解,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而且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和探究,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2 影视动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育教学理论缺乏系统性 目前,虽然我国的影视动画专业教学取得很大发展,但教育教学理论还不够系统,教学经验储备也不够丰富,使得影视动画专业的教学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影视动画专业构建时间较短,因而理论体系不够完善;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学条件比较落后。以3D动画教学为例,需要有符合要求的硬件设施来保证,如专业化的线拍动检设备、录音设备以及非编系统等。如果硬件设施不能满足教学要求,那么,课堂教学就只能停留在枯燥的理论讲解上,这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必然会带来极大的制约。

 

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脱节 虽然我国动画产业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但很多影视动画专业毕业的学生不好找到对口的工作。在调研中发现有三个主要原因。

 

一是不少学生对这个专业并没有多少兴趣。不少学生学习这个专业,尤其是职业院校的学生,只是为了拿个大学文凭,毕业后便放弃该专业的工作,而在其他行业就业。

 

二是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特长。影视动画专业是一个综合性专业,包括一系列环节,各环节有明确分工,既有独立性,又相互联系。因为没有兴趣,所以不少学生学得不精,往往出现“样样通,样样松”现象,使就业前景面临严峻考验。

 

三是落后的教育教学方式导致。由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比较单薄,再加上学生兴趣和特长的缺失,致使综合专业素质不够全面,毕业后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避而远之。

 

3 传统影视动画专业教学的特点

 

传统的影视动画教学方式,一般是教师在讲台上,利用黑板和粉笔进行知识的讲授,然后通过师生交流,或者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等方式进行。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含有交流和讨论的成分存在,但基本上还是“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容易导致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枯燥乏味,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减弱。虽然学生能够通过记笔记的形式,对知识进行理解和记忆,但也是被动接受,缺乏学习的自主性,很少有机会去进行实践和论证,使学生产生依赖症。在课程改革大背景下,这种教学方式既不符合时代潮流,也不符合学生实际,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 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利用信息技术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影视动画是一门演示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而信息技术的演示性特点,可以把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声色并茂、动静结合的演示,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在课堂导入时,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把教学目标的预习案例以动画的形式演示给学生,使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生动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信息技术具有集声音、画面和文字等于一体的特点,既生动形象,又动静结合。教学时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给学生以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从而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如在讲授“影视鉴赏”时,如果采用传统的讲述方式,向学生讲解影视作品中导演的构思、画面的色彩处理以及镜头的运用等,就比较枯燥乏味。而运用信息技术,可将有关教学内容的图片和视频直接展示出来,再配上适宜的音乐,就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该影视作品的特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交互式学习,促进自主实践 信息技术具有交互式功能,为教学互动提供了支持。教师可以先在教师机上主讲,然后让学生在学生机上观看演示,并记录演示步骤。在学生进行自主练习时,教师可以通过教师机对学生进行监控。遇到问题可以采用一对一的远程控制方式,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或进行分组讨论,使其他学生了解问题的解决方法。

 

对于一些学习难点,学生不可能一次掌握,这就需要反复查看教师的演示资料。对于教师的教学实录,可采用多媒体教学系统中的屏幕录制软件,实现对文件进行保存和支持学生下载。学生需要时,使用多媒体播放器,就可以直接播放教师录制的多媒体文件进行观看。

 

5 信息化教学的建议

 

加强理论学习 理论知识是教学工作的基础,只有在掌握丰富的理论基础上,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吸收先进的专业知识,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加强理论学习,构建自己完整的动画教学理论体系。如通过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并根据实际情况添加一些相关的内容,可以提高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饱满度。

 

强化实践能力 影视动画专业需要大量专业软件的运用,因此,教师应加强实践训练,在实践中提高应用能力。如将动画运动原理、动画合成理论、动画场景与布置以及动画特效技能等串联起来,优化课程内容,降低学习难度。

 

针对不同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习兴趣,实施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特点,及时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以期达到全面提高的教学效果。

 

保存学生的成长资料,构建教学资料库 学生的成长数据可以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因此可以把学生的档案打包保存,作为教学资源和校友与母校沟通的桥梁。

 

6 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只能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因此,不能过分夸大它的作用,不能替代教师的创造性工作。只有以学生为中心,完善教学设计,才能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篇4

关键词:影视动画 教学改革 存在问题 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已经形成了涵盖动画、漫画、游戏、手机、出版、玩具制造、互动媒体等诸多行业的影视动画产业,并一跃成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2010年,全球影视动画产业产值达1万多亿美元,而与影视动画产业相关的衍生产品的产值则高达6万亿美元以上,从一定意义上讲,影视动画产业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但是,我国影视动画产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匮乏,影视动画专业技术欠缺,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高校作为培养影视动画专业人才的摇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革现行影视动画专业教学方式是时展的必然。

一、影视动画专业概述

(一)影视动画专业的基本概念

影视动画专业,主要是指为社会培养影视动画专业制作人才的一个专业科学。在现代社会,影视动画产业具有十分强大的生命力,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它涉及到的范围十分广泛,因此,影视动画专业教学存在着重重困难。

(二)影视动画专业的专业特色

高校影视动画专业是动画设计与漫画设计的结合体,影视动画专业设置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可以说,一切与影视和动画相关的都可以囊括在影视动画专业范围之内,这在扩大了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就业范围的同时,也加大了影视动画专业教学的难度。从收入方面来看,影视动画专业设计人员则属于高收入阶层。

二、现阶段影视动画专业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影视动画专业教学改革中存在着专业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硬件设施不足、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一)影视动画专业设置比较混乱

就目前我国影视动画专业而言,它的发展还不够完善,高校影视动画专业教学的方向不够明晰,影视动画专业的设置比较混乱,并且不同高校对这一专业的认识不同,在专业设置和教学重点方面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一般说来,理工科类高校开设的影视动画专业侧重于计算机技术、软件开发技术、动画设计开发等方面,缺乏影视动画理论性与艺术性;文科类高校在开设的影视动画专业则侧重于美术基础、动画理论等方面,缺乏实用性和操作性。这些影视动画专业设置的不合理严重阻碍了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

(二)影视动画专业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影视动画专业尚处于萌芽状态,许多高校缺乏专业性教学人才,师资力量普遍较为薄弱。就我国高校而言,真正从事影视动画专业教学的人才占得比例并不多,大多数影视动画专业的教师都是其他专业的教师兼任,有的高校领导认为影视动画专业与美术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相近,因此,很多高校的影视动画专业教师由美术专业教师或计算机专业教师兼任,甚至有的跟影视动画专业没有一点关系,这虽然暂时解决了影视动画专业的教学问题,但同时由于缺乏成熟的师资力量和专业性的影视动画专业教材,极大地限制了高校影视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

(三)缺乏足够的软硬件设施

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由于资金不足而难以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有的高校非常注重教学楼、操场、宿舍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再加上对影视动画专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完成影视动画教学的基础设施不到位,自然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影视动画专业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泛,既有Photoshop、Fusion、Nuke等软件方面,又有计算机、多媒体等硬件设施建设,如果缺乏足够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就容易导致“纸上谈兵”现象的发生。

(四)影视动画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

受商业市场理念的影响,现代影视动画制作的艺术性逐渐削弱,商业性逐渐增强。但是,在高校实际的影视动画专业教学过程中,却过分强调影视动画专业的艺术性,刻意忽视掉其商业性,这就导致了高校影视动画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相脱节,高校培养出来的影视动画专业性人才也不是市场所需的影视动画人才。

三、影视动画专业教学改革的出路

(一)科学设置影视动画专业

高校在设置影视动画专业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影视动画专业培养方向,科学设置影视动画专业。在影视动画专业的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理工类学生和文科类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在理工类中加入理论性的东西,增强理论性,在文科类中加入操作性的东西,增强实践性。在动画专业规划、课程安排以及教材的使用方面,要实行数字技术与传统动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宽基础、分模块、理论与操作并重。具体说来,影视类高校的影视动画专业应特别强调影视类人才的培养;美术类高校的影视动画专业应重点强调美工类人才的培养;综合类高校的影视动画专业应将教学重点放在综合实力的加强方面,增强影视动画专业人才的综合实力,提高综合教育水平。

(二)多途径强化影视动画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

影视动画专业教师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影视动画专业教学的效果,因此,多途径强化影视动画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培养影视动画专业人才的必经之路。为此,高校影视动画专业教师招募的时候,要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决杜绝“关系户”,为影视动画专业招聘高素质的专业性教师;与此同时,为了保证现阶段高校影视动画专业的教学质量,就必须对在职教师加强专业性培训,定期或不定期的开展专题性讲座,提高影视动画在职教师的专业素养,为培养影视动画专业人才奠定基础。此外,还可以将社会上一些经验丰富的业界人士请进校门,聘请他们做专业性指导,给影视动画专业教学增光添彩。

(三)加强和改善高校影视动画专业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是作为教研单位而存在的,基本不存在盈利性质,也没有盈利能力,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都是依靠政府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在这一情况下,高校影视动画专业软硬件设施建设相对比较落后,学生所学知识必然与影视动画产业的实际发展相脱节,无法培养动画产业的紧缺人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为高校影视动画专业的发展做好后勤保障,同时,各大高校也要多渠道汇集闲散资金,进一步完善影视动画专业教学所需的软硬件设施,为影视动画专业教学提供便利。

(四)围绕市场需求培养市场所需人才

由于高校影视动画专业教学重点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一方面大量的高校影视动画专业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市场上缺乏专业对口的高素质影视动画专业方面的人才。为了改变这一现象,高校影视动画专业教学就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市场紧缺什么样的人才就重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市场需求什么就将教学重点放在什么地方。因此,高校影视动画专业教学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密切关注和分析市场上影视动画产业的发展,立足市场需求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市场紧缺的影视动画专业人才。

四、结束语

综上,影视动画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巨大的。现阶段我国影视动画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高校影视动画专业教学改革阻力重重,要想提高高校影视动画专业教学水平,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惠鑫,关于高校动画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J],美术大观,2013(05)

篇5

关键词: 动画专业英语 混合式教学 教学改革

一、动画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随着中国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互联网和动画3D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动漫产业科技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环。巨大的空间需求和市场利润,同样给中国的动漫游产业带来非常难得的发展契机。外语不仅是人们交流和沟通的工具,更应该是中国动漫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因此大学外语教学必须修改其教学目标,使原来的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拓展,使其更具有实用性,适应时展。

目前,笔者所处学院动画英语教学一直以传统讲授为主,由于艺术类学生英语基础较为薄弱,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达不到国际化交流效果和目的。因此,我们应努力探索一个使外语教学与动画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相融合的全新教学模式。

二、混合式教学的发展现状

混合教学的概念最早在国外提出,指的是在对学生进行教学培训的时候可以用两种方式同步进行,即线上和线下的同步培训。正是因为这种教学模式的出现,对E-Learning做了进一步修正,弥补其不足。随后,这种教学模式被高等学府引进。在我国,这种模式最早由何克抗教授首次提出并倡导。当线上的教学优势和线下的教学优势集中到一起时,不但能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同时会积极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创造。何教授的观点深受各大高校教师的认同,进而提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混合式教学。

最新的教学实践和研究对混合式教学的理解为:(1)教学形式上:传统面对面教学与网络教学的结合;(2)教学技术上:基于Web技术,结合视频、音频、文本、图形、动画等多种多媒体技术;(3)教学手段上:传统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手段的结合;(4)教学目标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5)教学评价上:过程评价、结果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的结合。

混合式教学有力地扭转了传统教学不利的局面。在经过技术、手段、资源等全方位整合后,新的教学方法效率提高。尤其是混合式教学成功克服了传统教学的盲点,“翻转课堂”更是取代了“满堂灌”,颇受学生好评。因为其既可以保证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结合网络教学,既给学生一种新鲜感,又可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动画专业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既可提高动画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动画专业英语水平,实现人才培养国际化目标,又可为其他专业外语改革提供新方法和新思路,起到示范性和模式性的作用。此外,混合式教学正好能够满足个性化教学需求,尤其能照顾每个动画英语学习者的学习风格。无论在课堂中还是在家看教学视频,混合式教学模式都围绕“学生为中心”展开,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快慢节奏观看视频,听不懂时可以在线向任何人提问,没有丢面子的压力,是完全个性化学习。课堂上,学生能够充分与老师和同学互动交流,既可提问,又可展示答案,而且问题和答案不尽相同,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巩固知识、提高技能。

(一)动画专业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结合我院动画专业英语教学实际情况,只有将面对面教学与网络教学结合起来,使两者优势互补才能使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因此,新的动画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一定要建立在面对面教学与网络教学两者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通过不断进行综合性评价,逐渐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两方面,一是在线教学模式。通过网络教学任务、教学相关资源(包括PPT、教学视频、教案等),在学生接收相关教学资源之后,通过自主学习,提出问题,教师在线答疑与指导,与学生无障碍学习交流教学资源中的难点与重点,达到最佳学习效果。二是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任务中,给学生留下一定的问题与思考。在课堂上,教师听取学生的展示与汇报。师生对展示与汇报中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对学生进行答疑与指导,并要求学生动手实践。教师要对线上和课堂教学中提出的知识点进行强化,对学生这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简单评测,最后师生共同参与总结反馈。

(二)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在线模块+教师课堂模块

在线模块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动画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教学对象、教学内容分析,设计适用于动画专业学生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形式多样,包括教学视频,微课、教学PPT等。教学视频最好根据高校实际情况,由教师亲自录制,当然,如果教学资源有限,也可以求助于网络资源。对于动画英语课程中的难点,可以制作成微课练习形式,方便学生练习。在线课堂中,教师还需要进行在线答疑与指导工作。学生可以随时向教师求助,这样可以保证时效性,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或内容可以即时理解消化吸收。教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在线答疑与指导方式多样,可以通过QQ、微信群等网络通信工具实现。

课堂模块中,不再是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作业”的教学过程,而是通过课堂教学促进知识的内化,课堂中教师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听取学生的学习汇报、观看学生的作业成果答疑、问题讨论和深化,师生间进行深入交流、简单评测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监管学生的学习。除此之外,在课堂上,教师也可以对一些教学难点或者重点进行适当强化。

(三)新型教学模式学生在线模块+学生课堂模块

相对学生方面来讲,线上教学能够很好地使知识点吸收。在网络教学中,可以锻炼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生在准确完成老师下达的网络教学作业后,遇到自己不会的或者弄不懂的问题,需要及时向同学或者老师请教,以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模块中,学生通过在线学习已基本理解了所要求学习的知识,课堂环节主要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化和深入理解并应用的过程。学生可以向教师陈述自己对教学内容的领悟,也可以向老师和同学展示自己的作业和其他的学习成果,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教师反馈,教师做出解答,学生也可以就某一知识点进行讨论,深化学习。

(四)新模式实施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

1.混合式教学模式和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关系。

混合教学,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成为整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引导学生自己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与学生进行身份互换,让学生在感受教学的同时,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以更好地学习理解所教的知识。此外,在教学前,老师可以制作相关教学视频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跟着教学视频一起探索新知识,一起思考和总结,同时老师要进行适当的提问,让学生回答。当然,老师提问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师需要有很好的专业水准。

2.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

混合教学要想充分发挥其优势,必然需要在教学视频上下功夫。现在的学生思维都很强,一般的教学课件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就需要老师在课件制作上费点心思。好的视频教材要包含一堂课中所有的教学点,当然,视频教学不能是教学的全部,在视频教学中,老师要适当提问,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答案。提问的问题需要老师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准,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老师需要多花点时间,在自己的讲课视频及提问内容上,慢慢积累教学经验。因此,组建一支稳定创新的师资队伍是“翻转课堂”模式顺利实施的保障。

3.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动画英语教学评价体系建立

在学生成绩评定方面,我院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以作业和出勤情况为主,两种成绩各占一定比例,得到最终成绩。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作业抄袭、完成效果不佳等。为此,在实践中,拟加入个人汇报、成果展示、小组讨论、网络或课堂中交流的活跃度等作为评估准则,在这种评估体系下,教师如何能够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是评价体系建立的难点所在。

虽然混合式英语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但是也存在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在解决这些关键问题时,我院组建了一只极有经验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曾经参加各种讲课大赛和微课大赛,深受学生欢迎。她们对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极强的适应性和操作性。此教学模式只处于试探性阶段,但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混合模式应用于动画专业英语教W,能够很好地挖掘动画专业学生的思维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自主地思考问题,发现新的知识点,并且自己解决一些难懂的复杂点,从而更加巩固所学知识点。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老师可以充当学生,引导学生如何回答自己的提问,如何找到问题的答案,并且自己演示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学习知识点的自由空间变得更大,学生在这种模式下自主爱上学习。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下)[J].电化教育研究,2004(3)(4):1-6.

[2]张其亮,王爱春.基于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4).

[3]蔡欣.高等院校动画专业外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9(6).

篇6

【关键词】实践教学;团队建设;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190-02

截止到2008年全国已有447所高校设立了动画相关专业,相关在校生46.6万人,但因为动画专业的设置时间普遍较短,相关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还未与市场实践相关联,导致现阶段高校的动画教育存在较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学生在校所学知识无法应用到实际的社会生产中。以目前的动画本科教学方式来看,刚入学的前两个学年中,学生都以课程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为主,学生在这阶段主要是对专业所需的软件有了一个扫盲式的学习与了解,尚且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其到相关的实践中;在之后的两个学年中,学生们被要求参与更多的实践环节,高校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消化前两个学年基础课与专业课所学的技能。通过实践的方式来强化技能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通过近年来学生的表现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学生实践仅仅停留在课堂上,课下的时间则很少被利用到专业的制作。而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会导致学生的实践时间较少,无法很好地掌握相关技能。此外目前高校关于动画的教学往往都强调大而全,这种大而全的教学要求出发点是较好的,但是学生无法较为深刻地掌握教学中的某个环节,在实际的社会生产中往往是不需要这种大而全的人才,而是对动画某一领域有较强针对性的专业人才。而解决上述问题较为可行的方式就是基于导师制的工作室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并不是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作为课堂教学补充而存在,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完成设计与实践,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工作室教学模式对于教学的影响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对于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加强学生的实践。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还是停留在依赖教师的教与自己的学这个层级上,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对于理工类的教学是较有成效的,但是对于动画专业的学生来说,这种方式只适用于前期的理论学习,而不适用于实践中。对动画这个以实践为主要环节的专业来说,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该专业的相关技能。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作为课堂的补充,可以很好地改变这种情况。学生课上所学到的知识点,可以在工作室中很快地应用到实践中,不仅增加了实践的时间,也可以很好地达到一个复习的效果。

第二,加强学生之间的专业沟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课堂提供了学生学习的场所,但是学生课后的讨论却变得很少。我们知道,学生对于专业知识技能的课后相互讨论对于学习的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尤其体现在动画这种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工作室制度就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讨论的时间与空间,基于实践案例的制作,学生们可以就某一点进行讨论,巩固已学知识。

第三,提供学生合理的学习氛围。工作室提供了一个适合学习与探讨的氛围供学生在其中学习与实践。学习氛围对于学习效果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对于学生来说,日常的学习生活就是宿舍与教室的两点一线,学生上完课后就自然地回到宿舍,开始课后的娱乐生活,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在娱乐上,但是,宿舍不是一个适合学习与实践的场所。因此,工作室的存在也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实践的场所,也是一个增加师生课后交流的场所。

第四,促进学生的自学意识。在工作室的实践过程中,某一案例的完成绝不只是单一课程的实践,而是融合了其他的课程。那么这就要求学生积极地试着去学习其他课程的知识,通过对于其他课程知识的探索,就可以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相关的技能与知识,对于日后的学习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最重要的就是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意识,这种意识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本学科内,也体现在日后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是让学生终生受益的一种意识。

通过上述较为直观的四点,我们可以看到工作室的存在可以很好地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可以促使学生更加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课后时间,由此可以提升学生整体的实践能力,以提升教学的整体效果。

二、对教师授课效果的影响

工作室的教学模式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影响,也促进着教师授课效果的提升。首先体现在教学层次的明确性。在传统的课堂授课过程中,教师授课的方式是普适性的,不会因为某一个学生而重复或者删减一些所授技能,学生接受能力的不统一也就导致了学生对于所学技能的掌握情况的不统一,从而使得同一班级中出现了层次不齐的教学情况。工作室教学模式可以提供一个教师与学生更好交流的场所,由导师带领学生进行相关的实践工作,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以更加明确地知道自己的不足所在,并且可以及时地向教师询问得到解答。此外,教师在与相关学生的沟通中也可以知道自己授课的效果,从而可以快速地调整教学计划,以适应不同的班级授课情况,以达到授课效果的最优化。

同时,工作室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本身也是一个实践的锻炼,与学生共同实践交流的过程也是对自己专业能力的查漏补缺。动画是一个更新换代较快的产业,从使用的软件到制作的理念几乎每个月都呈现新的态势,因此,作为教师也需要及时地将这些新的内容带给学生,而实践的过程就给教师提供了一个自我学习与更新的过程,从而形成一个从授课到实践到学习的良性循环。

此外,工作室教学模式体现在对教师科研能力的促进作用。在实践性较强的动画学科内,教师的课题研究往往都基于一定的实践基础上,也需要一个团队的配合与研究,工作室教学模式的产生可以很好地为教师解决团队建设中的人员问题。工作室的成立是学生与教师的双向选择,教师可以选择对自己擅长专业领域感兴趣的学生来充实自己的团队,前期通过一些虚拟的实践案例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当学生有一定的R祷础后,教师就可以带领这个团队去参与相关的课题项目,教师在这个团队中就起到了把控方向与总结项目的关键作用,通过带领学生就某一课题开展研究,不但对学生有积极的影响,也促进着自己对于课题的钻研能力,从而从整体上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三、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影响

工作室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学习方式上,也体现在对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这一点在动画的制作领域尤为重要,动画的制作往往依赖的是一个团队的配合,尤其是在市场化的动画制作中,各个分工尤为清晰。反观高校的教学,通常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整套的制作技能,但是忽略了学生的专长所在,而在工作室中,面对一个项目时,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擅长的环节,并且可以在这个环节中进行更深一步的钻研,由此,在每个人选择自己要扮演的角色后,随着项目的进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就会形成团队的默契,每个人能够很好地感受到自己的责任以及对于团队的重要性,这一点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素质培养。

第二,可以培养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大量实践之后所带来的效果,工作室的存在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每一次的实践都是一次接触到动画领域之外的机会,长此以往,学生们自然就会接收到动画学科之外的相关专业知识,从而促使学生形成一个交叉学科的知识架构,随着项目的积累形成一个多元化的复合型人才。

第三,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谓创造性思维,是基于大量的实践之后所产生的。比如,对于某种动画的表现形式,经过一定的实践之后,学生们自然会在以往的制作基础上,总结并衍生出一种更为独特或者更为便捷的制作方式和理念,那么这便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体现。工作室的教学模式对于这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仅体现在有着大量的实践,也体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工作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这种从思想到实践过程的不断交流,可以使学生很好地拓展自己创造性思维。对于学生阶段来说,这种创造性思维是尤为重要的,高校对于学生的培养目标也是基于思想与实践的双重培养,对于拥有这种创造性思维的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往往会成为他积极融入团队,融入社会的一种加分项。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对于动画专业的教学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大量的实践,可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衔接到产业化的动画制作中。但是现在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处于探索与发展状态,从高校的角度出发,工作室制的教学模式还只停留在发挥了提供场所的作用,并没有与学生的评优评分机制挂载到一起,使得学生对这一教学模式的认识还很浅薄,从而无法达到整体提升教学水平的作用。笔者希望在日后的教学中,高校能够重视这一教学模式的发展,能够将更多的学生考评机制落实到学生实际的工作室表现中,从而最大化地激发学生投入到实践中的积极性,以促进高校在动画专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苏瑾.动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初探[J].电影评介,2009,(20):69.

[2]查筱菲.江苏高职院校动画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特点分析[D].江苏:南京艺术学院,2012.

篇7

关键词:应用型;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137-02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本科教育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特别是民办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决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性和重要性。青岛工学院自动化专业顺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过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一定的成效。

一、立足地区优势,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

青岛工学院地处山东青岛,而青岛是最具活力的制造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家电制造业基地之一,是工业制造业的产业集群,具有得天独厚的自动化产业优势。而现代制造业无论是生产设备、生产产品都离不开自动控制技术,因此具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地域优势。

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服务于自动生产线行业和产品自动化行业。服务于自动生产线主要是面向青岛地区工业自动化装置的开发、生产,服务于自动生产线装备的组装、调试和维护,培养机电一体化人才。服务于产品自动化行业主要面向机器设备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服务于设备的二次开发、优化升级、维护。

二、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基于人才培养的服务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本质和核心集中于“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结合学校办学定位,明确培养目标,细化培养方式,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

1.方向明确。面向工业制造业,重点服务自动生产线和产品自动化设备的开发、维护,培养学生智能仪表、模块化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伺服控制、工业机器人与专用机器人开发和应用能力。按照行业发展方向设计人才培养体系,模块化课程结构,体现知识的主题性和方向性,培养面向工业生产的应用型人才。

2.课程分层。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落脚点即为课程目标及要求,做到具体可操作。对课程内容分层次要求,体现对不同内容的不同要求,重点突出核心专业课程地位,加大核心课程配置力度。缩减甚至删除冗余课程,充分保障专业课程的核心地位。

3.应用为本。课程体系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设置体现以应用为本,着重从通识教育课程比重的缩减、课堂教学实践性的加强、实习实训教学效果的保障、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衔接进行调整。

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应用型人才需求分析基础上,坚持一个应用型定位,明确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思路,满足人才和社会两个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的规格,围绕育人为本、能力为重、分类发展三个主题,构建知识―素质―能力的结构体系,注重专业与素质教育、理论和技能、人文和素质教育、校内和校外教育、科研和创新相结合,对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三增三减”,增加实践课程学时学分,提高实践学时比例,提高实践学分比例,减少总学时,减少总学分,减少冗余理论课程,培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

三、创新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改革。自动化专业课程将课程体系进行创新和改革,将课程体系进行模块化设计,课程模块体现知识的主题性和层次性。课程体系由基础电学理论模块、伺服控制模块、检测模块和机械装置模块,模块之间相互衔接和补充,构建专业应用的系统平台。

2.课程教学改革。(1)树立“三中心”的课程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学习、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吸收先进理论,形成有利于人才发展的课程观,改变单一质量观,树立多元教学的质量观。(2)构建“信息―技术―管理”的课程教学体系。信息支持,开发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代课程教学信息管理系统,教师有途径、有资源获得课程所需信息,为课程建设提供信息支持;技术支持,教师充分发掘各类教学技巧和方法,运用模拟法、教案法等教学方法达到理论知识在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管理支持,创新教学过程管理模式,形成促进应用性学习的教学过程。(3)构建“学生―小组―教师”的学习评价体系。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做出评价,尊重学生,引导学生的自觉性和自我认知能力;小组评价,学生融入学习小组中,小组成员对其评价,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合作能力和社会适应性;教师评价,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考核对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程度等进行综合评价。

四、构建立体式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

围绕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重点,通过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平台,形成“理论+实验+实践+设计+培训”立体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1.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立足本校,一方面提高自有教师的技能水平,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教学,一手抓技能;另一方面借力发展,通过校校、校企联合,依托校外企业资源选派教师挂职锻炼等方式,鼓励教师“走出去”,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另外和同类院校进行教师扶持和交流学习活动,将优秀教师“请进来”,取兄弟院校之长,补自己之短,优势互补,共同进步,构建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

2.构建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应用型培养为目标,由校内实验课程、校内实践环节、校外实践环节组成,构建学生对知识的基础训练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和提高创新能力。(1)教学体系。围绕学科结构,从认识实习、课程实验、金工实习、课程设计、电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技能培训等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系统化设计,形成“理论+实验+实践+设计+培训”的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和素质创新的综合培养,使学生的专业实验、技能训练与创新实践不断线。(2)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分层次、分阶段实施和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实践能力的培养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础实践能力。第二层次为系统设计和综合应用,结合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的课程实验,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实现控制工程综合应用实践能力。第三层次为创新实践,以“课程设计和专业综合实验”教学环节为主,实现系统设计与工程实验相结合,培养学生实践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内容分四阶段。第一阶段学科带头人做学科与专业讲座,学生参观实践教学设施,培养学习兴趣。第二阶段校内外认识实习和金工实习结合,进行基础实验和实践训练。第三阶段实验、实践、基础设计与综合设计相结合,进行综合实验与实践。第四阶段开展技能培训和创新实践活动,进行技能提高。(3)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校企双方在合作构架基础上进行深入密切的合作,合作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重要作用。首先进行实践教学体系中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认识性质的实习任务,明确学生对专业知识领域的定位和职业目标;其次进行第三阶段设计类实习任务,采用校企共建课堂,将实际应用需求和设计任务结合,锻炼学生专业知识基本技能;最后进行第四阶段的应用能力的提高和创新,学生进入企业学习锻炼,采用校企共同监管的方式,实现学生实习过程全方位评价,以学生为中心,切实帮助学生提高应用技能。

在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在对行业分析基础上,立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针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向和课程体系进行设计,搭建创新性的课程体系,构建了立体式实践教学体系,推进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较大地提高了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参考文献:

篇8

MC:林总,您好,有人说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设备的“入侵”,现在DIY行业的日子可谓越来越难过,DIY行业将逐渐走向没落,请问您是否同意这种看法?

林;我不同意这种看法,与之相反的是,在2011年影驰的成长反而越来越好,全年销售额较2010年成长了30%。可能这种悲观的言论在一些行动消极的人群中会有一些市场,但我们不妨看看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什么会成功。对于玩家来说,智能手机、平板电脑都是新形态的“玩具”,有很多新鲜的玩法、体验,因此能吸引到不少消费者。如果DIY厂商也能进行同样的创新,还怕没有DIYer吗?所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推出无线显卡、WHDI STICK无线视频设备等新型产品。同时,我们在经营上也有创新,如您在会场所见,影驰将正式进军固态硬盘与电源领域。

MC:不过我们知道,目前已经有不少固态硬盘与电源厂商了。请问影驰为什么还会进入这两个领域呢?

林:就固态硬盘而言,虽然这个行业已有不少厂商存在,但目前固态硬盘的需求量不大,并未爆发,也没有哪一家厂商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垄断者。而根据行业分析师估计,固态硬盘需求量的真正爆发点,将在2013年出现,2013年固态硬盘的销量将达2011年的两倍。因此,我们进入固态硬盘行业就是看重这一行业的巨大潜力。

篇9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话语;互动特征;实习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243-02

一、引言

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即英语教师在组织和实施英语课堂教学时产生的话语(程晓堂,2009)。课堂上,教师借助话语,即可组织互动性课堂活动,也为学生提供所需的语言输入。

二、研究设计

为了揭示(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教师话语的互动性特点,本研究试图回答如下问题:a.实习英语教师的课堂呈现怎样的互动模式,教师和学生的话语量各占多少,它对学生课堂参与度有什么影响?b.英语教师提问的类型及使用的频率,与互动模式有何关系?c.英语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进行的反馈,如何分布,是否有助于学习者目的语的输出?

参与本次研究的两名大学英语实习教师,分别是英语口译专业、英语语言文学专业2015级应届硕士毕业生,现已聘为F市Y医学院在职英语教师。

为客观描述大学英语实习教师话语的互动性特征,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对研究对象的课堂话语交际活动(每位实习教师4节英语课堂)进行录音记录后,进行转录。转写成书面文本后,请实习教师进行文本核对,确保转录的真实和准确。其次,对实习教师进行访谈,以求找出深层原因。最后,计算出表征课堂话语特征的数量、频率、百分比和均值等,并结合教师访谈所得的质性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三、结果与分析

(一)师生话语量

教师话语量如占课堂时间的65%~90%,就是典型的教师中心课堂,知识基本是由教师单向传授给学生(赵晓红,1998)。

上表对课堂中教师和学生话语所占用的平均时间以及每节课中所占的比例进行统计。可见,实习教师课堂仍以教师讲解为主。如果学生目的语输出量不够的话,将不利于学生的语言习得。两位实习教师也意识到自己话语量过多,变成一名“知识传授者”,忽略了英语的交际功能。因此,需变换教学方式,创造更多目的语输出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其中。还有一个问题,教师会无意识地用汉语与学生对话。显然,这不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教师需不断提醒自己,输出充分的英语,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环境。

(二)会话结构

师生互动模式,作为课堂师生交流信息的主要方式,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学习。Sinclair和Coulthard(1975)提出了IRF模式,即教师引发话题(Initiation),学生回答(Respond),教师再给予反馈(Feedback)。这种会话结构,在英语课堂中9很常见,有时会变得更加复杂。因此,笔者对转录文字材料分析后,对实习教师课堂中出现的会话结构类型及所占比例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以下是典型的IRE会话结构,出自实习教师C的课堂:

T:What is the last factor(attributed to happiness)?

S:Friendship.

T:Right. Paragraphs from17 to 20 talk about friendship.

教师询问,学生回答,教师再次回应。然而,学生并没有进行有效的目的语输出练习。这可能是实习教师缺乏教学经验或紧张所造成的,还需及时调整做出反馈,引导学生输出目的语。

(三)教师提问分布及互动关系

提问,作为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是教师在课堂中,与学生交流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课堂互动的基础。因此,一直是语言教学中关注的一个焦点(Nunan,1991)。课堂提问,基本分为展示性问题和参考性问题:前者提出的问题已有答案,用来检查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后者给出的问题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激发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

依据提问类型所占的平均比例汇总情况,展示性问题多于参考性问题,主要是对书本知识的简单核对,不具备交际性。两名教师认为,设计大量参考性问题,有难度。首先,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仍习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未适应教师新的提问方法;其次,过多参考性问题,会加重学生学习英语的焦虑情绪,过度担心犯错,不敢开口;最后,还有其他任务安排,没有充足的时间,来提参考性问题。面对实际学情,笔者认为,多提参考性问题,为学生创设互动的课堂交流活动,仍是必要的。实习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变换策略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互动。

(四)教师反馈情况

教师反馈,即教师基于学生目的语的输出,对其课堂表现做出反馈。可简单地分为积极反馈和消极反馈(Nunan,1991;赵晓红,1998)。分析发现,他们在课堂上基本采用积极反馈,如:简单表扬。

T:Who knows how many elements included in writing a sick leave?

S1:Date.

T:Yeah,right.

S2:Reasons.

T:Good.

对话中,老师的反馈是积极的。但值得关注的是,实习教师使用的反馈较为简单、单调,如:good,right。这种机械的积极反馈,并不会对学生的目的语输出起到很好的作用(Brophy,1981;Nunan,1991)。

除去上述的简单反馈,还有一类可以引发进一步输出的反馈,细分为带评价的反馈和有追加问题的反馈。统计结果表明,这类反馈少之又少。可见,实习教师只关注学生回答是否正确,而很少关注回答的内容。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应适当增加促使学生进一步输出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更多目的语输出的机会。

四、研究结果与启示

笔者选取F市Y学院的2名实习英语教师的英语课堂为个案,重点考察教师的话语特征,并结合教师访谈,剖析可能的原因。结果显示:课堂上,教师话语量占主要地位;展示性问题多于参考性问题;采用的基本都是积极的反馈方式,但过于简单;对可以引发学生进一步输出的反馈比较少。

本研究结果对实习教师的英语教学有以下启示:首先,实习教师应了解学生原有的英语语言水平和对大学英语学习的期望,以便为学生提供适合其语言水平的可理解性输入,而非单纯地简化语言形式,甚至用母语与同学交流。其次,应合理分配教师话语量与学生话语量,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课堂发言机会,增进课堂中的互动。再次,应灵活地多使用一些参考性问题和引发进一步输出的反馈,使学生有更多的语言交际时间,激发学生用英语来思考的积极性。最后,还应注意,英语教学中语言使用的规范和适切。

五、问题与建议

笔者希望本研究能对大学英语(非英语专业)实习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所帮助。但本研究仍有局限性。首先,选定的实习英语教师只是个案,因此案例缺乏概括性。其次,由于时间、所讲授内容等条件的限制,结果会有很大的差异性。再次,尽管本文主要研究教师的课堂话语,但如果对学生情况,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方法,作为补充研究,会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出课堂话语的互动性。最后,本研究只是对大学英语(非英语专业)实习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互动性的一种创新性尝试,并未继续深入探讨在实习期间课堂话语方面的变化和改进情况,有待开展对英语实习教师课堂话语的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1]Brophy,J. Teacher Praise:A Functional analysis[J].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81(1):5-32.

[2]Cullen,R. Teacher Talk and the Classroom Context[J].ELT Journal,1998(3):117-127.

[3]程晓堂.英语教师课堂话语分析[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4]徐尔清,应惠兰.《新编大学英语》课堂会话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3):24-27.

篇10

【关键词】CDIO 动画专业 应用型人才 培养模式

CDIO工程教育模式自2004年诞生以来,在国内外高等工程教育领域逐步掀起改革的浪潮。CDIO是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的英文缩写词,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轴线,让学生以主动的、体验的、一体化的方式获取工程知识、能力和态度[1][2][3]。当前,中国动漫产业迎来了政策扶持的黄金期,如何实现动画专业毕业生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是高校动画专业教育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CDIO理念探索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动画人才。

一、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

2010年中国动漫年产量已达22万分钟,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动漫生产大国[4]。然而,数量上的第一并没有带来动漫作品质量的飞跃,人才的匮乏成为制约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国内高校动画人才的培养踌躇不前,与社会需求相去甚远,存在的问题非常明显。

第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学生专业知识、能力、技能结构不足,难以适应现代动漫产业精细化分工需求。

第二,专业课程分散,各门课程各自为政,学生难以整合学科知识进行综合性创作。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陈旧,与行业发展现状脱钩,难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第四,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教学法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

珠三角动漫游戏产业群已颇具规模,而优秀动漫人才的稀缺使行业发展呈后劲不足之势。一方面是动漫企业求贤若渴,另一方面是高校动画专业毕业生求职无门。因此,结合区域动漫游戏产业人才需求,转变人才培养思路,建立科学的高校动画教育模式势在必行。

二、构建基于EIP—CDIO理念的动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广东白云学院结合自身办学优势以及社会需求,推行EIP—CDIO教育模式改革,所谓EIP是指讲道德(Ethics)、讲正直(Integrity)和讲专业(Professionalism)。EIP—CDIO模式实现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与知识、能力和态度的有机结合。动画专业以EIP—CDIO理念为指导,确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学生通过4年的学习应该具有四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技术知识和推理能力;个人能力、职业能力和端正的态度;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工作和交流;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系统[5],由此构建专业人才能力培养教学大纲目标体系(图1)。

该体系注重在“企业和社会环境”背景中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个人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尤其强调通过项目的构思、设计、开发和实施整体运行,来提升动画专业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从而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统一。

2.开展基于EIP—CDIO理念的课程教学改革

(1)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

按照EIP—CDIO教学大纲的能力要求,动画专业模拟动漫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具体来说,专业课程模块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选修课程三大块。专业课程模块的每个课程群以完成专业项目所需知识能力组成,克服传统课程之间重复、隔离的弊端,实现动画专业一体化教学(图2)。

(2)建立“N+2”考核方式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主要集中在期末成绩的考核上,这种方式最大的缺点是期末成绩比重过大,平时成绩比重太小,重结果轻过程,不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也不利于学生发挥和发展自己的特长。

基于EIP—CDIO理念的课程成绩评价标准采用“N+2考核”方式,即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制度。其中,“N”是指课程进行过程中考核项,动画专业考核项目包括课堂讨论、课堂测验、课堂陈述、课题训练、成型实验、实际操作、调研报告、实地考察、论文撰写等,任课教师从中任选3项,“2”是指期末考试与课堂笔记,以综合方式测评学生的课程成绩。新的考核方式直接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多向的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3.实施项目驱动式实践教学

CDIO最核心的理念和原则之一就是“做中学”,它强调采用工程教育方式为学生提供内容丰富、层次合理、梯度进阶的案例和项目指导,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并锻炼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图3)。

动画专业项目系统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一级综合项目、二级支撑项目、三级基础项目,从易到难,从低级到高级,从个体CDIO项目到整体综合CDIO项目,沿学年时序逐步发展,在不同学年段,任务目标有所侧重,突出职业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达到动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1)一级综合项目。侧重动画专业综合能力训练,涵盖了动画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和能力要求。

(2)二级支撑项目。围绕动画专业专项能力培养课程群而构建,通过二级项目的训练促进学生各专项技能的提高。

(3)三级基础项目。专业基础课程和通识教育方面的项目训练,主要由各课程的单元训练和课程设计构成,旨在锻炼学生基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三个层次的专业项目系统训练,让“做中学”成为每个学生自觉的学习理念,培养学生“做事”和“做成事”的能力,形成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加强校企合作

以CDIO整体化教育模式加强校企合作,实现高校动画专业教育与动漫企业需求的对接,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

第一是通过校企合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动画专业每年有计划选派中青年教师到企业进修,着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培训,促进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第二,邀请相关产业和领域第一线的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及时了解市场与专业课程设置的适合度,调整教学项目,保证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协调一致。

第三,通过校企合作使学生完成课题项目的创作。从课题组的启动到作品最终完成,让学生与企业面对面接触,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将企业动画师的工作方式和流程“预习”一遍,有利于学生深化对自身的认知,明确学习目标。

结语

基于CDIO教育理念和模式对动画专业教育进行改革,以期使学生通过4年的学习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创意精神、创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实现高校动画专业的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为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输送合格的人才,也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

(注: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2010tjk072)

参考文献:

[1]Crawley,E.F.and Malmqvist,J.and Ostlund,S.Rethink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The CDIO Approach,Springer,New York,2007.

[2]吴鸣,熊光晶.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工程教育改革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3):54—59.

[3]中国CDIO网站.http://省略.

[4]卢斌,郑玉明,牛兴侦.动漫蓝皮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