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技术范文
时间:2023-03-19 10:31: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信息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素质 定义 目标 定位
1 信息技术的定义、分类与特征
1.1 信息技术的定义 人们对信息技术的定义,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1.1.1 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
1.1.2 信息技术“包含通信、计算机与计算机语言、计算机游戏、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等”。
1.1.3 信息技术就是“获取、存贮、传递、处理分析以及使信息标准化的技术”。
1.1.4 信息技术是指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支持下用以获取、加工、存储、变换、显示和传输文字、数值、图像以及声音信息,包括提供设备和提供信息服务两大方面的方法与设备的总称。
1.2 信息技术的分类
1.2.1 按表现形态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硬技术(物化技术)与软技术(非物化技术)。前者指各种信息设备及其功能,如显微镜、电话机、通信卫星、多媒体电脑。后者指有关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各种知识、方法与技能,如语言文字技术、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规划决策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等。
1.2.2 按工作流程中基本环节的不同,信息技术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存储技术、信息加工技术及信息标准化技术。
1.2.3 日常用法中,有人按使用的信息设备不同,把信息技术分为电话技术、电报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复印技术、缩微技术、卫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也有人从信息的传播模式分,将信息技术分为传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通道技术、受者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抗干扰技术等。
1.3 信息技术的特征 有人将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当作信息技术的特征。我们认为,信息技术的特征应从如下两方面来理解:
1.3.1 信息技术具有技术的一般特征——技术性。具体表现为:方法的科学性,工具设备的先进性,技能的熟练性,经验的丰富性,作用过程的快捷性,功能的高效性等。
1.3.2 信息技术具有区别于其它技术的特征——信息性。具体表现为:信息技术的服务主体是信息,核心功能是提高信息处理与利用的效率、效益。由信息的秉性决定信息技术还具有普遍性、客观性、相对性、动态性、共享性、可变换性等特性。
2 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
我们从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计算机教育、科技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关系方面,多视角地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问题作具体分析。
2.1 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
2.1.1 教育信息化 “信息化”一词最早是与“信息产业”、“信息化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其提出源于日本。1963年,梅棹忠夫在《信息产业论》一书中首先向世人描述了“信息革命”、“信息化社会”的诱人前景。此后,“信息化”一词在全世界得到了广泛使用。人们从技术、知识、生产、经济、社会、国家等多角度对“信息化”的定义与内涵进行了阐释。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领域的信息化的简称。关于教育信息化这一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其本质是要创设“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
也有人说: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全面革新,使学校能够适应信息化对教育的新要求。我们认为,教育信息化应包括如下九个方面的内容:①教育思想的“信息化”。要从工业化社会的班级批量化、“一刀切”教育思想转向信息化社会的个性化、人本化教育思想。②教育资源的“信息化”。要创建分布式的、超链接的、非线性的、多媒体化的、开放的、智能生成式的多种教育信息资源库,使学校教室、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化、网络化;要建立教育资源信息系统,使人、财、物、时间、空间等各种资源要素的调控与管理最优化。③课程教材的“信息化”。要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深化课程教材改革;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努力提高各科教材的技术含量,注意培养学习者的信息能力。④教学模式的“信息化”。要注重建构主义、人本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理论的综合运用,构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要将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创新等环节的组配作为教学模式构建的基础。⑤教学技术的“信息化”。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技术的核心,提高各种软件、硬件、潜件中的技术含量与信息质量。⑥教育环境的“信息化”。创设丰富、多样、美好的教育信息环境,使师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获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校园环境的熏陶。⑦教学评估的“信息化”。注重计算机与网络在评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结果分析中的应用,使评估经常化、自动化、智能化。特别要注重信息导航与实时评估,使教学过程能自动朝教学目标演进。⑧教育管理的“信息化”。以绩效为价值取向改革教育管理模式;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常规管理、人事管理、工资管理、档案管理、设备管理中的应用。⑨教师素质的“信息化”。要注重培养教师的信息素质,提高其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
2.1.2 信息技术教育与教育信息化的关系 信息技术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途径,能加快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技术教育实施的重要基础,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一句话,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2 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2.2.1 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一词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教改运动,现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与实践体系。信息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下述两个方面:①二者的根本目标一致,但出发点不同。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人的整体素质,要求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渗透素质教育思想。信息技术教育强调的是增加信息技术这一教育内容,加强对每个公民信息素质的培养,以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②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可以推进素质教育。同时,推行素质教育,要求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2.2.2 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教育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关系。创新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的目标与教育思想的改革,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如下几方面的创新素质:
创新意识、精神与品德──具有自觉的创新取向与动机,喜欢立异图新、与众不同;敢于改革一切保守、落后的东西,向传统向权威挑战;具有坚韧不拔、乐观自信的品质;尊重他人,善于合作,乐于奉献,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篇2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究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应用领域空前普及,无孔不入地渗到各个行业,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把社会生产力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类开始从工业社会转向信息社会,知识将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可以说,任何现代技术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协助。现在,计算机的使用知识已经和语文、数学、外语等基础学科知识一样,成为现代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类的脑力劳动工具。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更是得到了长足发展。
1 通过长期的信息技术教育观察、分析,我们认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独立形成学科是十分必要的
把计算机视为一种工具并无错误,但是许多人却把这种工具简单化了。他们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将更加“简单”化。他们忽视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各种工具和应用软件的开放性和极强的可创造性;忽视了“简单化”与“开放性、可创造性”这一对矛盾是难以调和的;忽视了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和文化的深刻影响和改造;忽视了现代信息环境对人类思维方法和工作习惯的影响和改造。这些影响已经超越了人类使用的一般工具的作用。实际上现代信息技术正在构成自己新的文化氛围。人们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对信息环境的敏感性、适应能力、驾驭能力、鉴别能力、构件自己知识体系的能力如果在较系统、较科学的环境下进行训练,将收效显著;否则全靠自己摸索学习,不仅十分耗时,而且会拉大人们之间信息技能的差距。
2 应试教育难以推动信息技术教育
将信息技术的发展寄托于常规应试教育既不现实,也是错误。由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不是学习系统的计算机理论,而是以应用软件的学习为主,因此主要考核学生利用软件完成任务的水平。如果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考试,将会产生大量高分低能的学生,只能将这门新兴学科引入死胡同。常规统考最重要的基础是统一的教学内容和公平的考试环境,但是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很快,学校设备差异很大,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考核内容和公平的考核环境是难以实现的,所以仅仅将信息技术教育的生命寄托于统一的考试是不现实的。要使信息技术教育获得新的生命力,必须进行自身的改革。
3 信息技术教学与其它学科的差异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与传统学科教学有两个极不相同的地方,第一是教学内容来源的差异;第二是对教学环境的依赖性,这两个差异必须引起我们充分的关注。 传统学科教材是将人类长期总结的、最基础的、比较稳定成熟的知识体系,结合学生认知特点,通过教育专家进行选择、组合、编写形成的。这些教材是专门为教学而设计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与这样的教材是基本“吻合”的。所以传统教学方法即使不进行改革,已经能够适应一般教学的需要。但是,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则是直接取材于社会生产、活动中正在使用各种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这些软件不是为了开展教学活动设计的,而是面向社会实际需求设计的,其制作的指导思想就是好学、好用,而不是为了“好教”。信息技术学科的所谓“教材”其实就是将软件的功能和相关概念根据读者水平进行选择,按照传统教学的理想方式进行组合,再配上适合读者对象的实例编写而成,这些教材实际上是软件工具书的“生产物”。传统学科中,一当教材定型后,教学过程、教学顺序基本可控,可以说,教材对教学有较强的控制性。但是信息技术学科的教材却缺乏这种控制作用,因为信息技术还要依赖一个重要因素―软硬件环境。
4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篇3
【关键词】网络教育;资源检索;移动
一、背景简介
教育信息化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革新传统教育模式,为用户提供了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环境,使“终身学习”成为可能。但由于具有地域广泛性、技术复杂性、文化多样性等特点,大量的信息化学习资源难以实现共享,不同的教育信息化系统也难以互相沟通。虽然现行的网络技术已为学习资源在低水平上的自治与共享、学习活动的协调与合作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条件,但尚未制定相关标准或协议以允许信息化教育资源在教学管理平台上进行一致性管理和交换,导致资源的大范围共享与交流受到区域性和平台性限制。因此,研究制定适合教育信息化发展需要的技术标准,规范教育信息化领域的资源共享和系统互操作问题,为教育信息化的资源开发和系统构建提供一致性的框架结构和接口规范,就成为自然的需求。
标准是一种书面的协议,包括技术规范或明确的指标。作为规则、指导方针或特征定义,标准必须得到始终如一的遵守,这样才能保证原料、产品、过程和服务能够达到应有的要求[1]。“标准化”这一术语,在GB3935.1-83《标准化基本术语第一部分》中的定义是:“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订、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2]。由此可以看出,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的目的,是在现代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实践中,通过制订、和实施各项教育信息化的技术标准,使整个教育信息化应用环境达到和谐统一,获得最佳秩序和效益[3]。
用标准化办法保障网上学习资源共享和系统互操作,是解决该问题的根本途径。学习资源共享是指一个学习对象可被多个学习系统利用。系统互操作性则是指多个系统及组件之间能够交换与使用彼此的信息。世界各国在发展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学习资源的可共享性和系统的互操作性对于教育系统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具有决定性意义。因此,国际上有不少标准化组织、企业机构和学术团体致力于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开发,并且已经产生了一定的成果。我国也于2000年开始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经过近六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部分标准已经进入国家标准审定程序。
二、国际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组织及其相互关系
1.国际上主要的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化组织
(1)ISO/IECJTC1SC36
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ISO)是一个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其任务是促进全球范围内的标准化及其有关活动,以利于国际间产品与服务的交流,以及在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活动中发展国际间的相互合作。ISO和IEC联合组织的第一联合技术委员会(JointTechnicalCommittee1,JTC1)中的第36分委员会(Subcommittee36,SC36,)是ISO中专门从事学习、教育和培训信息技术的标准研究的委员会,其主要工作就是制定和发展学习、教育和培训方面的信息技术的国际标准,其目的在于使学习的资源能够得到很好的重用。SC36涉及的技术领域包括词汇与分类、体系、学习内容、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合作、评估等,但是它不参与制定和地域、地区、文化或政治相关的标准。目前,SC36有七个工作组(WorkingGroup,WG),一个临时工作组(RapportuerGroup,RG)以及一个特别工作组(SpecialWorkingGroup,SWG)。
(2)IEEELTSC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ofElectricalandElectronicsEngineers,IEEE)学习技术标准委员会(LearningTechnologyStandardsCommittee,LTSC,)由IEEE计算机协会标准活动委员会授权,负责研究和制定教育系统中与计算机相关的信息技术标准。LTSC开发公认的技术标准,推荐优秀的实践范例,指导软件的内容、工具和技术,并设计一些方法,为开发、维持和配合那些由计算机执行的教育和培训的系统提供便利。LTSC的标准覆盖范围比较全面,影响广泛,不少标准被SC36所接纳。
(3)IMS
教学管理系统全球学习联合公司(InstructionalManagementSystemGlobalLearningConsortium,Inc.,IMS,)是一个全球范围的非营利性组织,致力于开发和扩展针对学习技术的开放式互操作技术规范。IMS了大量的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涉及资源描述、资源包装、测试互操作、企业接口、权利控制、学习者信息管理等各个环节,IMS的不少标准已经成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在相关行业领域,尤其是企业界,享有很高的声望。
(4)ADL
高级分布式学习计划(AdvancedDistributedLearningInitiative,ADL,)是由美国国防部推动的,旨在通过教材重用与共享机制的建立,缩短教材开发周期、降低成本、促成教材在各学习平台间流通自如。ADL计划预估,如果课程的学习内容能达到某些功能,则可减少政府50%至80%的教材开发费用。这些学习内容须具备的性能是:①可重用(Reusable),在不同应用环境下,学习内容可以重复使用;②可访问(Accessible),学习者在世界各地都可获取到学习内容;③可持续(Durable),科技进步时,不须重新修改应用程序或教材;④可交互(Interoperable),教材可以在任何开发系统和教学平台上使用;⑤可自适应(Adaptable),可根据学习者的经验,调整学习内容,达到弹性学习;⑥可承受(Affordable),以经济有效的方式开发教材。为推动厂商开发具备以上特质的教材,创建统一的学习内容模式,ADL集合了教材开发厂商、使用者与AICC、IMS、IEEE等标准推动单位,制定出了一套技术参考规范,这就是在业界非常著名的规范——可共享内容对象参考模型(SharableCourseObjectReferenceModel,SCORM)。
三、中国在国际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领域的工作
鉴于制订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教育部于2000年10月开始组织力量研制中国的网络教育技术标准,并于2001年初成立了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标准化委员会(DistanceLearningTechnologyStandardizationCommittee,DLTSC),2002年初更名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该委员会以国际国内现代远程教育的大发展与大竞争为背景,以促进和保护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为出发点,以实现资源共享、支持系统互操作、保障远程教育服务质量为目标,通过跟踪国际标准研究工作和引进相关国际标准,根据我国教育实际情况修订与创建各项标准,最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程教育标准体系。
为了适应我国教育信息化的长远发展,2002年12月23日,经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批准,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正式命名为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ChinaE-LearningTechnologyStandardizationCommittee,CELTSC,)。CELTSC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制定、推广和维护中国网络教育技术标准(ChinaE-LearningTechnologyStandards,CELTS)。CELTSC已经了一定数量的标准,初步形成了自己的CELTS标准体系。
CELTS体系主要借鉴和采用了IEEELTSC、IMS、ADL等组织的国际标准,结合自身实践和国内实际需要,做了一些必要的调整和补充,并从整体上参考LTSC和IMS的框架,构筑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标准化模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技术标准体系。
在标准的推广应用方面,CELTSC积极推动标准的实践应用,发展了数十家企业会员和团体会员,开发了CELTS测试系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测试体系,并与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合作开展了标准化测试和认证工作,迄今为止已有数十家企业的产品和资源通过了测试认证。同时,CELTSC不定期举办了多次CELTS培训班,面向全国推广介绍教育信息化的标准化发展意识、发展策略和具体方法,对国内教育信息化的标准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CELTSC还利用与国际同领域主要标准组织的密切联系,积极参与了相关国际标准的研究工作,并代表中国参加了ISO/IECJTC1SC36,承担了SC36第六工作组(WG6)的主要工作,全面负责WG6的各项标准研究和会议召集、提案处理等事宜。CELTSC专家祝智庭教授和杨宗凯教授担任了WG6的联。
WG6在SC36中主要负责媒体引用、权利保护等方面的标准研究制定工作,具体包括三个工作项目:①标准与规范引用谱的框架与分类(24725-1,项目编辑:华中科技大学吴砥);②权利描述语言的引用谱(24725-2,项目编辑:华中科技大学程文青);③平台与媒体标准引用谱规范(24725-3,项目编辑:华中科技大学吴砥)。目前,这三项提案已经陆续进入委员会草案(CD)或最终委员会草案(FCD)阶段,为最终国际标准已经指日可待。
从2001年至今,CELTSC的代表先后七次参加SC36工作会议,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加深了与国际同行的相互了解,并争取了很多合作机会。2006年9月,SC36第十二次工作会议将在武汉举行,同期还将举办SC36开放式论坛。这是国内第一次举办该项活动,对推动国内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的研究、制定、推广和应用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也需要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做指导,才能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目前,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我国在这个领域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相信在国内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的研究与应用水平将得到稳步提高,我国在国际教育信息化标准研究与制定中所起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叶柏林,陈志田,标准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8月。
篇4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不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把它与传统的学科相提并论,教学中也沿袭了传统学科的教学方法,甚至把学习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教育等同起来,缺乏与其他学科整合的意识,这样就大大降低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应有价值。
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由于教材里有关技术方面的内容远多于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分析、应用的内容,再加上教学过程中频频接触计算机软硬件,占据了这门课程的绝大多数时间;同时,具有指挥棒作用的信息技术会考中的题目也侧重于考核学生的软硬件操作的熟练程序,这就很容易让师生片面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就是学习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和操作,这就背离了信息技术课真正的教学目标,走进了唯技术论的误区。
误区一 技术学习是教学目标
设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它的学习范畴远大于计算机学科的内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的计算机及其软件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应归于信息的收集、处理,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更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即: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使他们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和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
与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相比,技术是第二位、浅层次的。可以设想,今天一些优秀的软件,如VB、Office、Windows等将来都有可能被更好的软件取代,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却有很大的相似性,正如对于编程而言,具体的语言是可选的、多变的、愈来愈强大易用的,而算法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却基本保持不变。这便要求教师不仅教会学生使用信息工具,更要教会学生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正确理解、判断、评价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这样说,信息技术课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而不是培养计算机的操作者。
在这方面有一些反例,如社会上有些人利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技术盗窃网上银行、制造病毒、成为黑客攻击网站等,这些现象如果没有引起信息技术课教师的充分重视,在教学中未能有意识地对学生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难免会产生新的计算机犯罪。例如:有的老师在讲穷举法时,提到可用此算法编写破解密码的程序,立刻有学生问能不能编出破解取款机上密码的程序。可见对信息的理解、评价和正确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比计算机的具体操作更为重要,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教师能够经常、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素养、道德、法规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信息观。
误区二 计算机是门独立学科
由于存在“学科本位”的思想以及应付会考等原因,部分教师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教学,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缺乏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意识,这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大误区。信息技术课应融会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时时考虑到与其他课程的渗透,教师的这种意识甚至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最近,我听了几节信息技术评优课,同是讲Word中的自选图形,一位老师只是把课本内容讲完了事,另一位老师则是用自选图形绘制了高中物理课本中的各种图形,如物体受力图形等,显然,后一位老师深刻领会了信息技术课的内涵,将这门课的学习与其他学科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学生通过这节课不但能很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也能联系到其他课程的学习。如果计算机老师都能像这位老师这样,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又如VB程序课,一位老师只讲了课本上的几个例子,另一位老师则讲了如何用VB编写一个打印数学上的正弦和余弦函数图形。从课堂气氛和课后效果看,后者明显好于前者。
其实,很多老师也知道计算机不过是一种工具,学习它的目的是希望能利用它更好地获取信息,掌握更高效的手段,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好各学科知识。
篇5
一、情感的概述
1.情感的概念
情感是人的一种态度,是人对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形式。健康、积极、合理的情感可以让人们的记忆、理解、思维等更加活跃。
2.情感在学习中的地位
积极的情感对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有着促进作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情感发展来看,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发展智力,训练技能,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因素,二者缺一不可。所以,记忆、思维等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同样对信息技术教学效率有直接的影响。
(1)情感对记忆的影响
如果学生对学习的材料毫无兴趣,那他的记忆效果就会很差,然而如果学习的材料可以触动学生的内心,他们的记忆效果就会好得多。通过自己的能力克服了困难而引起的愉快,也会对记忆教材有良好的效果。这就说明记忆和人的情感密切相关。
(2)情感对思维的影响
分析和解决问题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思维过程,而情感在思维过程中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有知识的传递,更要有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二、情感教学的策略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教学的过程中,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相应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学习目标。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老师,我们要让兴趣在教学中时刻存在,而新颖活泼的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动机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讨论、竞赛等活动都是有利于调动学生兴趣的。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活动,运用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让学生自主学习,发挥潜力
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尽量开发学生的潜力,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经进行自主学习。在全面的素质教育中,关键是以学生的智能发展为本,开发学生的潜能,创设教学情景,“授之以渔”,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情景教学更接近生活,使教学内容更易被学生接受、吸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情景,引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从而丰富背景知识,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主动参与信息技术学习的精神。
3.组织讨论交流,营造合作氛围
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后,就要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应该鼓励大胆发言,营造一种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合作学习中体验乐趣。例如开展的“争当安全网络卫士”的讨论活动,既可以在电脑教室里延续交流讨论的良好气氛,可以让学生对净化网络的意识得到更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的“活动课教学”、“情景教学”以及 “任务型教学”都与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是分不开的。通过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体验集体成就感和荣誉感,培养情感态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合作精神的培养。如果学生没有合作意识,教师是很难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另外,教学是双向的,教师和学生要建立民主,融洽的互动关系,要经常和学生一起对教学过程进行讨论和对学习效果的反思,应该互相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4.开展积极评价,强化成功体验
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取得成功,在心理上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成功的体验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取得成功后产生的满足感和愉快积极的情绪。成功与表现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有表现的机会,才有获得成功的可能,表现是学生的天性,教师要利用学生的这个优点,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激发自身的潜力,这有益于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教师可利用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内容,加以应用,例如:制作中秋节、母亲节、教师节电子贺卡等,给学生尽量多的提供表现的舞台,让学生在课内外活动中可以得到表现的机会,唤起情感共鸣。另外,教师在其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要求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来回答一些简单,容易的问题,并给予他们更多的表扬和鼓励。对于一些接受能力、吸收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针对性的方式来为他们架起通向成功的桥梁。
5.建立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
师生之间坦诚的情感沟通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应该具备热情,有同情心等基本素质,多采用鼓励的方式,提升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建立理解、信赖的情感关系。营造融洽的课堂气氛,对于学生在学习中犯的错误多采用积极的态度给予反馈。实际上,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也是循序渐进的,所以要尽可能更多的给学生积极反馈,少给消的反馈。
篇6
一、时代的发展给教师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信息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挑战,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适应这种要求,肩负起推动教育改革、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历史重任,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除了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使用方法。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能帮助教师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增加教学的直观性,从而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率。为提高中小学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育部于2004年12月25日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
二、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区别
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区别:(1)学科不同。信息技术属于技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信息,研究范畴是对信息的获取、存储、分析、加工、变换、传输与评价。教育技术则属于教育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研究范畴则是对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2)目标的区别:信息技术培训是要使被培训者具有信息技术素养;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则是要使被培训者具有教育技术素养,也就是在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学环境下进行教学设计并有效地组织与实施教学的能力。(3)内容体系的区别。信息技术培训教材围绕各种信息处理技术而展开,尽管信息技术培训中也涉及教学资源开发、教学软件利用和教学自动测评等教学应用的内容,但目的是通过这类教学应用案例去验证相关的信息技术的实用性与有效性。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教材则是围绕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各个环节展开的。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涉及信息技术的内容,但目的是利用这类技术优化教学过程以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率。总之,教育技术的基础是信息技术,教育技术培训的目的是形成具有技术含量的教学能力。
三、对教学内容的认识
这次的教育技术培训的目标、内容和方法都和以往的培训不同,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新的尝试,学习上,体现了混合学习思想,把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结合起来,并且以模块和活动为基本框架,将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学习融合在多种实践活动中,并将教学内容融入真实情境中,使我们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通过多种实践活动,比如:师生互动、讨论、头脑风暴、案例观摩等,让老师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习、掌握各种教学策略与方法。
这个培训的内容是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主要内容是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育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的理念和技术,侧重还是教育教学活动本身,信息技术只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作为工具和平台,起到协助作用。培训内容和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紧密联系,实用性很强。比如创建教学设计方案、规划主题单元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能梳理我们的教学思路,促使我们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更好地为今后的教学服务。
四、对教育理念的更新
通过教育技术培训,中小学教师对现代化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次的教育技术培训,特别强调以建构主义作为理论指导的基础,现代教育是以学生主动建构为指导思想,采取“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了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建构者,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导航者,为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把握正确的方向。而教育技术的应用,对于实施创新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创造型的人才,对于解决我国当前教育存在的“老师教,学生学”,培养出来的都是知识型的人才这样的根本问题和弊端,具有特别的针对性。教师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使学习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认知水平任意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各种工具,学习是学生主动参与完成的,真正实现了个别化的教学。通过培训学习,教师要认识到了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而在未来教育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帮助者和品德的示范者等。
五、对教学过程的感受
每个学习单元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要求根据自己所教授的学科进行相关的活动设计,而各个活动设计的内容都是基于一个主题开展的,这样,培训的各个单元就是在完成一个主题学习活动各个阶段的过程,整个培训结束后,一份可以进行课堂实施的主题学习活动设计也就完成了。这种结合教师实际进行体验式学习的活动,在各个单元学习的过程中让老师能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及时应用其中,同时,通过整个过程的经历,让他们掌握设计一个主题学习活动需要经历的过程和方法。每个单元学习完成后,都要进行知识、技能的及时反馈,并进行学习的反思,这些及时的措施既是一种评价,也是一个小结。
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通过集中理论与实践的学习,了解先进的教育科学基本理论,学会怎样进行教学设计,明白什么样的课用传统性的教育方式,什么样的课用现代的教学手段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方法,调整自身的角色和教学方式、方法,把素质教育贯穿到学科教学过程中,贯穿到班级管理中。在培训期间,分小组研讨优秀的教育教学课例、教学设计、课题研究等,使大家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也使老师发现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需解决的根本问题,发现各自在教育教学中的差距与不足。让教师认识到学无止境,自己的专业知识、学科理论等水平还要不断提高。
篇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习,如果一个学生能够产生极大的兴趣,那么学生对该门课程就会很用心地掌握。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对于中学生而言是一个新鲜的事物,很多学生同样感到计算机是何等的神秘。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部分学生会在信息技术教育课堂上运用计算机打游戏、网上聊天及看电影等,完全忽视了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面对这种现状,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就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兴趣学习方法,让他们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懂得如何正确的看待信息技术,让其摆正认识;通过正确的兴趣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学生在极高的兴趣中迅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这样老师教学的目的达到了,学生也学到了教学规定的一些基本技能,实现了两全其美。
二、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生表现出学习能力的不同,有的掌握很快,有的领悟有些迟钝;同时,由于学生家庭条件的不同,有的学生很早之前就学会了上网,懂得运用一下信息技术。面对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对于那些接触计算机较早的、基础较好的、领悟能力较强的同学,可以培养他们在理论知识学习中的运用能力,注重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而对于那些基础差的同学,老师应该有耐心地引导他们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鼓励他们先把基础打牢,循序渐进地开展学习。
三、理论与实践互动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育的学习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同时,运用技术来处理和分析实际问题更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课本理论知识的学习的同时,加强对学生运用能力培养,采取理论与实践互动的教学方法。在多媒体教室中,通过网络的连接,老师在讲授一个知识点的同时,通过操作让学生知道如何运用应该比先讲授完理论知识后紧接着学生自己操作更加有效。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运用的过程能够让学生更加生动地体会知识的运用,这对教学效果的提高非常有帮助。
四、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建构主主义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一种具体应用。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可以训练学生独立地完成老师分配给的任务,并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地思考,最后进行交流和总结,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根据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我们可以很明确这一教学方法的优越性。
五、游戏教学法
篇8
1小学阶段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指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简而言之就是培养人的品德的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促进个体健康成长,在共性的道德品格规范基础上形成个性品格的重要过程。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品德的教育活动,也就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小学生的好奇心都特别重,他们还处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许多认识还比较幼稚,而且他们的自制力也很薄弱,因此,当他们面对各种不良网站时,自身不懂得鉴别,当独立面对生活中的许多不良现象时总是不知所措。在这个开放的时代里,学生能够接受信息的途径非常得多,稍不留神就会影响到他们心理品质的良性发展。作为信息技术老师,我认为我们应该广开路途,积极开发各项精彩课程内容,潜心地进行德育研究,不断地去拓展德育活动内容的外延。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应该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育活动中来,这样他们的积极性就会日益高涨,师生的精神生活也会更加快乐而健康。
2如何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1充分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
现代教育媒体种类很多,用途也很广,如广播、电视、网络等,我们应该充分地利用起来,合理地运用它们来引导、规范学生的行为,并能通过这些媒体,让学生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再组织活动,让学生之间进行点评、自我对照,引导其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方法:组织设计制造班级主页、或成立班级网上交流中心等方式,在网上积极地学习、交流,以此来加强学生对班集体建设,加强其集体主义的教育。
(1)每个学期开学,教师都应该将网络管理和网页制作作为重点,在校内的局域网上将优秀班级网页出来,并让全体同学在设立的论坛上进行讨论,大家都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加入到班级的管理工作中来。
(2)在信息技术水平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开始计划并分工合作班级网页的建设。各班同学可以依据自己的特长,分别成立不同的兴趣小组,如技术组、资料组、美工组等等,还可以联合班内原有的兴趣小组,充分地利用起课余时间,积极地投入到这项展示班集体建设成就的活动中来。
2.2德育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课程是指在信息技术教育实施过程中,不同时期的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安排。就我国目前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情况来看,信息技术教育主要分为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在各个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与安排上,不仅要考虑到计算机科学知识的变化和发展趋势,以及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而且还要考虑到各个时期学习者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小学生的大脑、触觉能力、运动能力等都处于逐步发展提高中,所以他们总是精力充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非常好动。这也决定了他们是很难自觉地学习或独立地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也就是老师们经常头疼学生为什么总是自觉性差、贪玩、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才能在教学中适当地渗透德育,有针对性地引导教育学生。如何适当地渗透德育呢?这就要结合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特点了!
(1)欣赏课。
信息技术课程中也有一些欣赏课,例如“认识电脑”、“我喜欢的机器人”等,在欣赏课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德育呢?其实很简单,如“认识电脑”这一课,这是三年级学生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在课前可以引导学生“要和电脑交朋友,就要完成电脑教给我们的任务”,出示机房守则和计算机的保护方法,乘机引导学生理解“朋友”的意义,和学会尊重朋友并实现与朋友的约定。再如“我喜欢的机器人”一课,这是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比较懂事,不能像三年级那样哄了,所以在渗透德育时要注意结合他们的心理特点,同时也要结合教材,我在教授这课时对学生说“同学们,智能化是机器人未来的发展方向,未来的机器人将拥有越来越多的功能及完美的外观,希望同学们都能努力地学好科技文化知识,为祖国的科技创新事业做出贡献”,六年级的学生应注重引导他们专心学习并热爱祖国,努力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2)实践课。
实践课也可以叫操作课,这是信息技术课程中最常出现的课程类型,在实践课中,学生要努力根据老师的教授与平时的积累,完成一些基本的关于计算机的操作,并提交自己的作业。这类课程如何渗透德育呢?举个例,如教学生用电脑画画,可以让学生画一画自己的父母,再介绍一下自己的画,引导学生学会感恩;还可以让他们画一画自己的朋友或同学,当然也要介绍一下,同样地,我们要注意引导他们理解友谊、珍惜友谊。在实践课中,学生不仅自己动手完成了学习任务,同时还自豪地展示了自己的作品,阐述了自己的作品理念,在这种情况下渗透德育最好,学生会认真思考,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3)交流课。
交流课就是让学生相互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可以是同位合作,也可以是小组合作。在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难度较大时,会安排学生合作交流学习,这样的课程渗透德育时要注意先倾听学生的思想与感受。因为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或小组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所以先倾听学生的思想与感受,再注意筛选有价值有意义的,适当修改或补充,引导同学们一起去思考、去理解、去感受。
2.3结合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开展德育
(1)结合信息技术课堂,一点一滴地渗透德育,可以先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开始,如: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习惯(不得传播各种计算机病毒;不得传播任何不健康的内容;不利用非法手段窃取他人的信息……)。
(2)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沉迷于网络(如网络聊天、网络游戏),培养他们自觉抵制网络黄毒的意识,能够对不良信息有较强的抵抗力,在活动中让学生遵守社会道德准则和人际交往准则,不得阻碍正常的信息交流,不破坏网络环境与安全。
(3)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如待人待物细心、耐心,遇到困难能积极认真地思考,并努力尝试、决不放弃。
(4)引导学生感恩父母、珍惜友谊、热爱祖国。
3在德育教育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
传统的德育工作只是单调的讲述或谈话,对于学生来说早已失去了吸引力,而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德育内容却非常丰富,它包含文字、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利用这些丰富的教育方式,我们可以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德育内容。例:在班会时,我们可以改变传统的形式,注重引入信息技术的方式,让学生在丰富资源的带领下,轻松愉快地感知德育教育。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地利用现代丰富的网络技术,因为它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就使得老师与学生能平等地进行交流。如此自主的学习方式中,学生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探究自己渴求的知识,寻找自己遇到的问题,我们也才能达到自主教育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渗透德育,学生会印象更深,也会让学生愿意去学习,也就是说学生在自主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愿意自主地进行德育学习。另外,还要关注某些胆小的或有难言之隐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上交流的方式进行心理辅导,这样学生可以保留自己的隐私,不用担心会暴露自己的身份,同时还可以大胆地吐露自己的心声;而教师通过单独交流,能够充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愉快的道德道路。最后,我认为应该有效地利用学生信息技术的特长来引导那些特殊的学生,让他们可以在任何合适的地点,如教室、机房和家里进行浏览学习,使他们能够从中学到许多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同时也能够了解同龄人身上所发生的事情,增长见识。让学生在了解外界信息的同时,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这样更利于完善孩子们的品德教育,让孩子们的心理更健康。
4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及心理健康
篇9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素质教育
一、素质教育――中国21世纪教育使命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人才。素质教育强调全体性,即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强调主体性,即强调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学习者的发展为中心。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发展学生的特长和个性。素质教育是我国迈向21世纪的教育的新理念。
二、信息素养――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飞速发展和转型的时代,传统的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为特征的经济正在丧失其主导地位,知识经济正在显现蓬勃生机。以多媒体、网络化和智能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迈进了信息化社会的大门。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人的素质与之相适应,要求人必须具备获取、存储和交流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成为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标准,成为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将信息素养作为渗透整个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并力求将信息素养的培养融入到有机联系的教材、认知工具、网络以及各种学习与教学资源的开发之中,以形成人对信息的有效把握,培养人查找、评估、有效利用、传达和创造具有各种表征形式的信息的能力,并由此扩展对信息本质的认识。
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素质教育观
按照素质教育的观点,教育的着眼点在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也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考虑当前的各个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的差距,考虑各个地区的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差距与不平衡性,面向全体学生,必须考虑当前的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城乡之间的学生的已有信息技术技能的差距。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根据当前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大多数学生现有水平的课程标准,制定灵活多样的课程实施模式,加快不发达地区和农村的信息技术教育条件的配备,以提高全体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最终目标。
四、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构想
面向素质教育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课程内容到课程目标、课程评价和课程资源,都必须体现素质教育理念。
信息技术课程目标与其他课程目标具备同样的课程目标取向,其可以分为面向学科体系、面向社会需求、面向学生个人发展三个方向,我国以前的计算机教育主要侧重于面向社会需求,当前的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是兼顾三个面向,重点以学生的个人发展为核心。根据我对我国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理解,特提出我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架构的设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分领域和分层次的动态的目标体系,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基本知识(对信息的科学理解)和信息能力,这三个方面是并列和相互制约的,核心是信息能力的培养,但是信息能力分为三个层次:基本知识与操作、基本的信息能力、发展的信息能力(交流协作、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决策能力),这个能力在发展层面上是递进的关系,体现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递进性和层次性,但是相互之间并非有绝对的界限,相互之间是可以交叉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设定,除了体现基本的信息素养之外,在高中阶段应该体现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学生的升学做试探性准备工作。
传统的计算机课程强调的教学方法是将练结合,忽视学生自我的探究能力的培养,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忽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教育不但是课程内容的革新,也是学习方法的革新,传统的讲练结合的模式不能应用于信息技术教育,而应该是探索新型的模式,有关学者提出了新型的信息技术学习模式,强调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协作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等多种学习的统整
篇10
2002年2月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文件中系统地阐述了关于如何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的管理政策。其核心原则是,以教师教育基础设施信息化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开发为内容,以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为媒介,以教师教育信息化为目标。其发展目标为,增强教师教育基础设施信息化的发展,丰富教师教育的信息资源,增加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在教师教育过程中的运用,最终实现教师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充分融合。其发展措施:首先是,加强教师教育基础设施信息化的改建,然后在教师教育实践中融入现代化教育技术,丰富教师教育资源中信息的元素,最终实现利用教育信息化来促使教师专业发展。
2与信息技术融合后教师教育的转变
2.1教师教育培养目标的改变
与信息技术融合后的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不再是传统教师教育要求的那样只是培养知识和教学技能,而是要求培养具有计算机技能、信息资源、教学技术等都能灵活运用的创新型人才。诸如灵活使用计算机、搜索与甄别信息资源、教育技术与信息化间相融合、理论知识与技术等方面。
2.2教师专业发展理念的转变
教师教育信息化是顺应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发展而来的,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理念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新的发展理念认为教师的培养不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种过程,是一种终身学习的过程;认为学习是不分场所和时间的,随时随地就可以学习,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学习发生在每个人身边。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理念发生了改变,这要包括学生观、教师观、教育观、发展观等几个方面,这些方面改变是必要的。
2.3教师角色定位的变化
信息化后的教师教育培养目标指导下教师的角色定位产生了革新,成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师只是起到指导者或者设计者的角色。培训者需要依据教师或未来教师的实际需要进行相关培训,此时的教师应该有这样的一个角色定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的个性需要为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下,教师知识传授者的角色特征越来越模糊,逐渐演化为帮助学生探索知识,辨别信息,获得学习方法的方法的引导者或参与者。
2.4教师信息素养的改善
与信息技术融合的教师教育所培养的教师信息素养也应该发生变化,较之前必须要有一定的提高,笔者普遍有这样的共识:在教师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的前提下才能培养出高信息素养的学生。因此,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是势在必行的,这样才能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因课制宜,灵活运用教学技术和信息技术于课堂中。总之,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发展应用已经为教师终身学习前所未有的供给了环境和助推力。教师专业发展环境虚拟化、资源开发网络化、学习方式协作化、组织管理现代化的意愿已经显现,需要教师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促进其专业发展。
3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融合的方法策略
3.1准确诠释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融合的本质要求
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核心目标为转变教育的观念、改革教育过程和提高教育效率,形成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形态的教育。教育信息化典型特征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融合信息资源内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整体上形成教育信息化。在此背景下,教师教育的要求转变为,在教师培养过程中,吸收教育信息化的先进思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善教师教育的内容和模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的创新型教师。
3.2合理对待硬件与软件间的链接
在教师培养过程中,要想达到从整体上达到信息化,优化以现代技术为核心的基础设施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保证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是实现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前提。但仅仅从设施完成现代化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实现教师教育信息化,主要是教师教育的观念、内容、方法、教学过程实现信息化。在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螺旋上升的过程。在充分利用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加强教师信息化的理论建设。在信息化实施的过程中总结概括得出结论,得出的结论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形成适合于教师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理论并指导教师培养工作。
3.3运用信息化教育丰富教师教育的培养课程
拥有信息素养能力的创新型教师的培养,关键取决于教师教育的培养课程的设计。从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来看,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予以整合是创新型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掌握信息技术。融合信息技术后的课程,其教学手段发生了变化,教学目标也有了质的改变。利用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论,结合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能力、丰富的教学环境,利用各种教学资源,结合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最优化教育效果,从根本上变革传统教学方式,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结合的综合性人才。
3.4运用信息化教育指导每个教师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发展让教育与学习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这为教育公平提供了一个有效桥梁。教师教育信息化是向所有教师提供学习的资源、帮助和指导,从这一点说来,构建教师教育的信息化网络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对于职教师的培训。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中小学教师众多、教师分布面广的国家,培养在职中小学教师的任务十分艰巨,尤其是在边远地区、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很难汇集一起开展教师的全员培训。利用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就可以游刃有余、轻松自如解决这个问题。如开发资源、开展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等。
3.5采用成本-效益理论评价教师教育的信息化
的成果与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一样,目前在教师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中,存在着过于追求技术设施装备先进性的问题。在保证教师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不变,目前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考虑教师教育信息化的成本效益问题是很有必要的。然而普遍存在的错误观点认为教学设备越先进,教育的信息化程度越高。当前我国的财力有限,教师教育的经费不充足。因此,教师教育的信息化建设需要科学规划、合理构建、量力而行、注重成本和效益的平衡。从国家全局来看,要减少重复建设、低层次建设和形式化建设,其中包括教学资源开发、网站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在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发扬合作、共享、互补的网络化时代精神,充分展现成本———效益的经济学规律,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教师教育信息化的道路。
4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融合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