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活动课范文

时间:2023-03-26 21:32: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学数学活动课,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学数学活动课

篇1

【关键词】小学数学 活动 形式 方法

活动课提高到课程设置的高度来认识与安排,这是国家教委颁发的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方案》中关于课程设置的重要改革内容之一,《课程方案》明确指出:“活动在实施与发展教育中同学科相辅相成。”这就从教学法规的高度明确了活动课同学科课同等重要。如何做到“相辅相成”?我想以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原则与形式为例,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原则

1.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以小学生的个性要素得到发展为宗旨,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方案》对小学阶段的教育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这个培养目标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为体现小学阶段性质和任务而设计的国家要求,也就是国家关于知识和能力的质量标准;另一方面是为体现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个性发展要求

2.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淡化选拔教育,做到“人人受益”。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的教育,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指出:“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普及教育,平等教育,应当强调其普及性,淡化其选拔性。”这个要求不仅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活动中要落实,更要在各科的教学活动中落实。

3.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突出具体形象思维,给学生以能力的钥匙,不给知识的包袱,促进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小学生的思维,在四年级之前,是以认识“具体实例”、“直观特征”为标志的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四年级之后,则向掌握“主要属性”、“种属关系”、“实际功用”为标志的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不过这种抽象逻辑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为支柱。二、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形式

1.数学游戏。数学游戏是对四年级以前学生进行活动课教学的一种好形式。好的数学游戏应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应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兴趣与数学知识自然而然地同步增长。为此,设计数学游戏的思路,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游戏内容要通过丰富而新颖的形象来包装。大家都知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知开始的。然而,数学教师惯用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方法,虽然最初的数学概念能从形象化入手,但最后总下降为单调而呆板的数学概念和“符号”,成人化的思维痕迹很深,这种教法特别不能激发低年级小学生的兴趣,我们教育中应当尽量避免。正确的数学概念的形象化包装,必须结合低年级小学生思维在具体形象方面占优势的认识特点,结合他们的实际生活爱好来制定关于数学概念的教学形象设计,要不显露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符号”,而是把它化解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而新颖的游戏之中,从而起到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感官,在小学生头脑中树起鲜明的形象,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最佳效果。②游戏展开要通过生动活泼的戏剧性活动来实现。低年级小学生,刚由家庭进入社会,一切都新鲜,好动和不满足是他们进步的第一要素。数学活动课教学要抓住这一特点,设计适合他们口味的戏剧化数学游戏,把学生引入求知的好动中,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戏剧化处理这座在具体与抽象间的桥梁,把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引到抽象思维,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消化,自己吸收,使思维永远处于兴奋之中,实现活动课的目的。③游戏结构要是美的结构形式。数学游戏美的结构,是指美的语言、美的教学态度、美的板书设计及教具运用。最能直接打动低年级小学生心灵的是美,因此美的教学结构形式,是一股推动低年级小学生接受教育的力量,数学活动课的游戏结构也应按此来设计。

2.数学讲座。小学四年级后开展数学讲座,这是有利于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也是有利健康品德形成的好形式。这种以数学讲座为内容的数学活动课取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取材于学科知识的扩张,发展学生能力。这类教学内容可分为三种类型:①智力型,如找规律填数,奇数和偶数运用,巧妙计算等;②实用型,如利用图形的合理分类的计算题,金融投资的基本计算知识等;③动手型,如绘制图表,用图形解应用题等。另一方面是取材于数学名人的故事,取材于数学史上的典型成果。通过讲述这些故事,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从而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篇2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活动;交流讨论;动手操作

皮亚杰强调:“儿童要高度活动;在活动中让儿童动脑、动手,进行探索,通过活动逐步丰富儿童的认知结构;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儿童自身积极的活动,让儿童探究、发现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不应该只是一些刻板的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是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来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以及对数学的理解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视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就意味着要给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尝试、探索问题,让他们在自主活动的领域中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加以再创造,在数学王国中自由翱翔。

1.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教学特点与课型

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要根据各学校的师资队伍、教学设备、学生兴趣爱好等方面来确定,但总的来说,活动课的教学应以体现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思考性、趣味性、自主性、开放性、层次性去渗透国情意识、科技意识、竞争意识、经济意识、民主意识、合作意识和培养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应变能力、交往能力、组织能力为特点,来实现它的教学目标。

教育性是指活动课的内容应有鲜明的教育导向。即通过数学活动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或良好行为习惯等的教育。当前,还应突出反映改革开放、国民经济的现状和发展,渗透“国情意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明确学习目的,激发求知欲望。

实践性是指选择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如学具制作、数学的实践与问题解决等,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参加实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趣味性是针对活动课的内容和方法而言,以吸引学生参与,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寓学于乐、寓智于趣,生动活泼主动地获取知识。如智题趣解、数学游戏、智力竞赛等活动的开设,使学生参与竞争、敢于竞争、善于竞争,以培养学生忠诚、坚定、自信的意志品格。

根据小学数学活动课的特点,结合不同年级学生认知结构、思维水平和学校特点,活动课常可用如下两种课型:

1.1 趣味数学课。运用数学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游戏活动中,领悟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好数学的兴趣,如数学游艺、数学谜语、趣题讨论、数学展望等均属这类课型。

1.2 实践应用课。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配合数学课制作教具学具、实地测量、参观访问、办数学墙服、商店服务与数学有关的创造发明等,培养操作技能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活动前做好定向引导

在设计一个数学活动之前,教师必须明确这一活动的出发点是什么。也就是说,必须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参加这次活动,通过这项活动应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平时应做个有心人,注意收集活动资料,在设计活动中紧扣目标,使活动有较强的针对性。

2.1 挖掘素材,因材施教。纵观小学数学教材,几乎每个知识点的学习均有活动的素材,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素材,让学生自己动起来。如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可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剪、拼及小组讨论、反馈交流,共同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对于一些具有隐性活动因素的教材,我们必须深入钻研,认真挖掘。如教学“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时,教师可设计一个“握手”的游戏,让学生明白“分别去乘”的含义。还有一些课堂上无法操作的内容,则可带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大课堂中去实践。如教学“简单的统计”时,可带领学生去马路口统计各种来往车辆的情况。

2.2 明确目标,以据教材。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是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发现知识、到达新知彼岸的灯塔,同样也是评价活动及效果的依据。通过深入研究教材,明确了每个知识点的显性和隐性的活动素材后,必须针对其重点、难点内容确定活动目标。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活动目标可定为:通过操作、讨论等活动,比较0.1米、0.10米、0.100米的实际长度以及0.30与0.3的大小,从而发现小数的性质时;同时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和语言表达等能力。目标一旦确定,就得围绕目标精心设计落实目标的活动策略。

3.在活动过程中强化数学学习策略的落实

设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强化活动的落实措施,是高效达成活动目标、获得知识的关键。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针对目标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设计行之有效的活动策略。

3.1 生活实际入手,引发数学问题。费赖登塔尔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其说是学习数学,倒不如说是学习“数学化”,也就是把生活经验数学化,从现实出发,经过反思,达到“数学化”。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也应该是这样的,应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从实际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体积和体积单位”一课时,我的新课导入是这样设计的:

师:同学们,老师想向大家了解一个问题,愿意吗?

生:愿意。

师:在家里,我的女儿非常爱穿我的衣服,你们在家是不是也这样呢?

生:是的。(生表现的很高兴)

师:穿上你爸爸的衣服有什么感觉?

生1:很大。

生2:非常宽松。

生3:很温暖、很舒服。

生4:很温馨,感觉自己长大了。

……

师:你爸爸穿你的衣服吗?(学生个个很惊讶,大多数笑)

师:你们笑什么?

生1:我是女孩,爸爸是男孩,怎么穿?

生2:我的衣服太小,爸爸穿不上的。

生3:爸爸太胖,会把我的衣服涨破。

……

师:你的衣服,你爸爸穿不上,为什么呢?象这样日常生活中看起来非常简单的问题,实际上包含着丰富的数学知识,每个同学都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体积和体积单位”,相信学习后大家一定会更明白。

教学进行到这里,学生兴趣盎然,导入新课水到渠成,同时,又培养了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学生的有些回答,已远远的超出了数学课的范围,思维活跃,并向着更广阔的空间发展。

3.2 鼓励动手实践,实践中发展空间观念。“空间观念的形成,只靠观察是不够的,教师还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实验活动,让他们自己比一比、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由此可见,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中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动手实践,在操作中、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尤其显得重要。学生只有通过实际操作才能真正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同时,也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积和体积单位”的教学中,理解体积的意义,我鼓励学生亲自实验,亲自把石快放入水中观察其变化以理解“占空间”、“占空间的大小”;体积单位的建立,每一个体积单位我都鼓励学生量一量、摸一摸、比一比;体积的初步计量,为了让学生理解“计量一个物体的体积,要看看这个物体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我先让学生用棱长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摆成不同的图形,指出图形的体积,说出为什么?又让学生用同样多的棱长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摆不同的图形,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每个同学拼摆的形状不一样,体积却不变?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大小与图形的形状无关,关键是看这个物体包含多少个体积单位;课的最后,还专门设计了一道动手操作题:用学具盒中提供的学具搭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估算一下它的体积是多少?思考:怎样才能计算出它的准确体积。通过操作,不仅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3 专题研究,探索规律。数学学习往往需要学生经历为检验某一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操作活动,来建构某一数学概念或掌握某一知识。我们可以把这类活动称之为专题研究。专题研究的一般步骤是:(1)选好研究内容;(2)明确研究目的;(3)做好研究记录;(4)得出研究结论。

比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通过让学生摆弄学具,比一比,量一量,强化了认识过程。我要求同桌的学生分工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两人合做一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用倒米的方法,找出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的关系。要求每个学生把下列过程操作一次,即先在纸筒的圆柱内装米,然后把其中的米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纸筒圆锥内,观察可以倒几次;再在纸筒圆锥内装米,接着把米倒入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形筒内,观察需几次才能将它装满。要求在5分钟内完成两次实验。有的同学把一张硬纸卷成漏斗形,预防把米倒出,影响实验的准确性;有的同学先把圆柱体的面封口,挖一个小洞口,让米缓缓流出……这样,通过专题研究,寓数学思维于学生的实践操作之中,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索数量关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过程,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而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4 组内组外交流讨论,深化理解。如,在学习有关图形的面积计算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测量与面积计算,学生们兴致勃勃地测量了操场的长与宽,算出操场的面积。教师再指导学生估算面积,在操场上画了许多图形,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请学生单凭自己的“眼力”,看谁估算得最准确,然后再实际量一量、算一算。学生就在这样的“量算”与“估算”中,思维能力(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这时,有一名学生突然问:“我家有一幅玄武区地图,我想算一算它的面积,可它是一个不规则的图形,应该怎样来算出它的面积呢?”这个问题把大家难住了,于是老师就说:“能不能把地图用纸板放大再考虑呢?”让每个学生回去思考这个问题。第二天学生们在课堂上纷纷发表意见,有的说可以用割补、拼凑的方法将其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正方形或其他图形再进行计算;有的说这样算出来很不准确;还有的说先称出整个玄武区这块纸板地图的重量,再在地图的中间刻一个长和宽都是10厘米的正方形,用天平称出它的重量,最后算出整块纸板的重量是边长为10厘米正方形纸板重量的几倍,就能算出整个地图的面积……学生在这样的自主活动和交流讨论中,打破了常规思维,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解决了别人看来不可思议的问题,体现了学习数学的真正价值。

4.强化应用意识,应用中拓展数学知识与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要使学生“运用图形与空间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进行交流”(孔企平《小学儿童如何学数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发展只有紧密的联系生活实际,强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才能进一步的得到巩固和提高。

4.1 及时进行总结评价,激励学生行动。心理学认为,及时、恰当的评价能指导学生的目标行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学生发现某一规律时,教师可及时给予热情的赞扬和鼓励,并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点、调控。另外,再积极开展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使学生始终保持着一种探索、发现、进取的良好心态去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活动效果。比如,前面“计算玄武区地图面积”这一活动,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并没有置之不理;当学生不知所措时,教师及时提出建议;当学生互相交流、积极讨论时,教师鼓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促进思维的发展,所以才会出现“称地图”的想法。

4.2 恰当拓展外延,深化理解应用。有价值的课外拓展延伸问题是对课堂数学学习的有效补充,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养成用数学、做数学的良好习惯,创新意识与能力也能得到有效培养。如,教学三年级《可能性的大小》后,可以设计这样的实践题:自己做一个转盘,涂上红色、黄色和绿色,要使指针转动后偶尔落在绿色区域,而落在红色、黄色区域的次数差不多,应怎样涂色?先试着涂一涂,再转动若干次,看看结果怎样?这样的实践性作业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动手实践中,而且学生可以根据的自己的想法进行富有个性的设计。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可以设计这样的课外探究题:用一张长16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做一个高是2厘米的无盖长方体纸盒(接头处不计)。这个纸盒的最大容积是多少?经过交流,学生很自然地发现,某一同学的做法容积最大,因为这种方法利用了所有的纸。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更好地理解了平面和立体的关系,而且还体会到应努力寻求优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之,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其实质就是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知识、发展个性,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性,使知识在活动中升华,智慧在活动中闪烁。

参考文献

[1] 吴文信主编:《新课程理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 郭凯声编著,《数学游戏》,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3] 马云鹏主编《小学数学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

[4] 欧阳芬.彭隆辉主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课型》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3

[5] [美]M.L.汉宁格,“寓数学和科学教育于游戏之中”,外国教育,1988. 2

篇3

一、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原则

原则之一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以小学生的个性要素得到发展为宗旨,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课程方案》对小学阶段的教育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这个培养目标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为体现小学阶段性质和任务而设计的国家要求,也就是国家关于知识和能力的质量标准;另一方面是为体现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个性发展要求。落实到小学数学课,国家质量标准就是要求小学生具有初步的运算技能、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四项,这个任务主要由小学数学的学科课(或者叫必修课)来担当。至于发展小学生个性的要求,《课程方案》明确提出主要由活动课来担当,其教学目标就是“增强兴趣,拓宽知识,增长才干,发展特长”。有人会提出,这个要求在学科课所包含的实际活动中就能做到,或者开展课外活动就可以实现。我认为这是误解。诚然,小学数学学科课所包含的实际活动,诸如观察、实验、练习等,也能培养学生某些个性要素,但它服务的目的不同,它只是为学科课的教学目标而服务的一种教学手段,是学科课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没有具体教学时间的界限;而小学数学活动课应是以发展学生个性要素为首要目标的课型,每节课教学时间与学科课的教学时间相配合。还有,活动课也不同于课外活动:①活动课属于课程的范畴,课外活动则是“在教学大纲范围之外由学生自愿参加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它不属于课程的范畴;②活动课有一定的结构性,它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活动方式,而且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具有层次性,而课外活动则没有这种有序的要求;③活动课的设计和实施要具有一定的规范,那就是活动课必须有教学纲要和活动课指导书,并严格按此规范实施教学进程,而课外活动则不具备这个要求。

原则之二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淡化选拔教育,做到“人人受益”。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的教育,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指出:“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普及教育,平等教育,应当强调其普及性,淡化其选拔性。”这个要求不仅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活动中要落实,更要在各科的教学活动中落实。学科类课程的教学活动做到人人受益,比较好操作,因为学科类课程所担负的国家关于知识和能力的各项规定,由统一的大纲和教材所列举,由国家规范的教学、考查等计划予以落实和检查。而活动课是以培养个性特征为标志的新课型,系统的操作硬件尚在建立之中,有一定的难处。但是,我们应当这样理解:小学数学活动课所说的“人人受益”,不应当以分数、成绩的提高来理解,应当从学生的个性要素得到发展予以解释。从活动课参予程度讲,不要像组织数学课外活动小组那样,只允许少数数学爱好者参加,而应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从活动课的课程设计讲,在学科课为每个学生打好共同基础的条件下,为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提供发展空间;从活动课的教学效果讲,通过小学数学活动课,有的学生数学知识、能力和爱好都得到提高,这是受益。通过小学数学活动课,有的学生数学知识和能力提高不甚明显,但是通过数学的橱窗对观察课外天地,观察实际生活的兴趣产生了,这也是受益。更有甚者,通过小学数学活动课,虽然没有引起学习数学的兴趣,但这种活动课教学尝试在学生记忆中留下思维印象,能成为今后处理问题的一种思维参考,这也应该说是受益。纵或阻塞了他们对数学的爱好,但通过小学数学活动课促使他们去爱好其它学科,也同样属于受益之列。一言以蔽之,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受益,就是指小学生的个性要素,主要指兴趣和情感,通过数学的载体而得到发展。

原则之三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注意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保护“童心”。小学生的年龄阶段(6~11、12岁),在心理学上称为儿童期(或称学龄早期)。这一阶段,小学生不但身体发育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阶段,而且由于从一个备受家庭保护的幼儿变成必须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承担一定社会义务的小学生,这就促使儿童心理特征产生质的飞跃,概括起来,就是产生了在幼儿期没有的“好奇、好动、好胜”的“童心”。这三个“好”只有“好奇”“好动”充分得到发展,“好胜”的儿童价值特征才能得以建立。但是要注意,要使“好奇”“好动”的心理状态健康成长,就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控制:①调控环境,促使小学生总是保持向上振奋的心理状态。小学生向上振奋的心理状态的形成是立足于好奇感,而好奇感的永恒程度又依赖于环境(包含教学环境)对小学生接受知识是否有一种愉。因此建立一种愉快接受教育的氛围是调控环境的关键。小学数学活动课基于数学学科的抽象特点,愉快教育氛围的建立,特别要注意杜绝成人期望值的强加与过量过高数学材料的灌输。就是说,不要设想通过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教学,个个都成为数学神童;也不要认为,实施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就是灌输小学数学之外使小学生难以接受的成人处理数学的材料。②树立模仿典型,促使小学生形成稳固的知识、能力体系和健康的行为与习惯。小学生的“好动”,是建立在模仿基础上的好动,通过模仿,一旦成为小学生稳定的心理成分,就左右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因此为了促使小学生形成稳固的知识、能力体系和健康的行为习惯,我们的教学活动就应当提供学生认为有趣的、益于拓广知识的模仿典型。小学数学活动课所提供的模仿典型,就是根据数学的特征以及小学生的知识、能力条件,通过游戏、观察、拼图、制作、不完全归纳等思维及操作办法,让学生得到学科课内所没有的、又能激发学生求知兴趣的数和形的一些结论(但是不要证明)。这些结论,要求学生都记住它是次要的,掌握得到的过程则是教会模仿的本意。只有这样,“好动”的心理特点才可以说在数学活动课里得到健康地培育。

原则之四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突出具体形象思维,给学生以能力的钥匙,不给知识的包袱,促进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小学生的思维,在四年级之前,是以认识“具体实例”、“直观特征”为标志的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四年级之后,则向掌握“主要属性”、“种属关系”、“实际功用”为标志的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不过这种抽象逻辑思维还是以具体形象为支柱。作为小学阶段思维训练的一门主课,小学数学的学科课和活动课,责无旁贷地要促使小学生思维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为了实现这种过渡,可采取下列措施:①提供充足的有趣的数和形的具体形象材料,让学生拓广知识,扩大眼界。怎样选择这些材料?荷兰数学教育家凡·希勒(VanHiele)认为:人类认识数和形有五级水平,小学四年级以前学生,应选择认识“形象级水平”的材料,就是学生通过图形和数的整体形象,而不是通过性质去认识数和形。四年级之后的学生,可选择“性质级水平”的材料,即通过图形和数的性质去认识数和形。至于后三种水平材料的认识,则是中学以后的事情了。这种认识可作为小学数学活动课选择充足有趣具体形象材料的依据。②通过设悬念,设问题情境,积极启发小学生从已知到未知,促使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换,同时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以及让学生掌握不完全归纳法之类的数学方法。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在活动课的思维材料的选择上,一要“不超纲”,即所涉及知识不应超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之外;二要“不超前”,即活动课的教学进度与学科课的教学进度基本保持一致,知识与能力训练尽量做到前后配合。在活动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表现为要当学生智慧的启迪者,不要当真理的恩赐者,更不能藉活动课之机,把学生当成“仓库”,拼命向学生灌输他们不愿接受的成人化数学知识,从而使学生受压,感到不耐烦。否则,数学活动课就不能促使学生个性要素的发展,增长才能的数学目的就会落空。

二、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形式

1.数学游戏。

数学游戏是对四年级以前学生进行活动课教学的一种好形式。好的数学游戏应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应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兴趣与数学知识自然而然地同步增长。为此,设计数学游戏的思路,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游戏内容要通过丰富而新颖的形象来包装。大家都知道,一切知识都是从感知开始的。然而,数学教师惯用的数学概念形象化方法,虽然最初的数学概念能从形象化入手,但最后总下降为单调而呆板的数学概念和“符号”,成人化的思维痕迹很深,这种教法特别不能激发低年级小学生的兴趣,我们教育中应当尽量避免。正确的数学概念的形象化包装,必须结合低年级小学生思维在具体形象方面占优势的认识特点,结合他们的实际生活爱好来制定关于数学概念的教学形象设计,要不显露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符号”,而是把它化解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而新颖的游戏之中,从而起到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感官,在小学生头脑中树起鲜明的形象,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最佳效果。②游戏展开要通过生动活泼的戏剧性活动来实现。低年级小学生,刚由家庭进入社会,一切都新鲜,好动和不满足是他们进步的第一要素。数学活动课教学要抓住这一特点,设计适合他们口味的戏剧化数学游戏,把学生引入求知的好动中,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通过戏剧化处理这座在具体与抽象间的桥梁,把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引到抽象思维,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消化,自己吸收,使思维永远处于兴奋之中,实现活动课的目的。③游戏结构要是美的结构形式。数学游戏美的结构,是指美的语言、美的教学态度、美的板书设计及教具运用。最能直接打动低年级小学生心灵的是美,因此美的教学结构形式,是一股推动低年级小学生接受教育的力量,数学活动课的游戏结构也应按此来设计。

2.数学讲座。

小学四年级后开展数学讲座,这是有利于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也是有利健康品德形成的好形式。这种以数学讲座为内容的数学活动课取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取材于学科知识的扩张,发展学生能力。这类教学内容可分为三种类型:①智力型,如找规律填数,奇数和偶数运用,巧妙计算等;②实用型,如利用图形的合理分类的计算题,金融投资的基本计算知识等;③动手型,如绘制图表,用图形解应用题等。另一方面是取材于数学名人的故事,取材于数学史上的典型成果。通过讲述这些故事,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从而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3.数学实践。

小学四年级后的数学活动课可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这是拓宽学生视野的又一种好形式。如去银行了解什么是年息?年息为什么采用“%”的记号?什么是月息?月息为什么采用“‰”的记号?也可到市场去了解怎样用统计表处理变化的市场价格?怎样利用已学过的图形拼成优美的商标图案等等。诸如此类的实践活动,不仅会丰富学生的知识,而且能使学生知道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有广阔的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这一大课堂的锤炼,锻炼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坚强个性。

篇4

关键词:实践活动;合作交流;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改革之后所实施的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由于诞生的比较晚,因此关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模式方面的研究也就相对较少。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特点和活动方式展开论述,希望能给更多的一线教师以经验和理论上的借鉴,不断提高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质量。

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意义与研究的提出

随着小学数学新课标的推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现实的、多样化的、有趣的,探索性学习活动应该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为了改变学生 的学习方式,实现数学学习由被动向主动、枯燥向有趣、单一向丰富的转变,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新课标中安排了“综合实践活动”这项新 的内容,目的是提供发展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机会,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不是可上可不上的附属课,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能 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就一定要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

二、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特点

1.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整体性。

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课程看作是一个动态的学习 过程。因此,我们必须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整体构建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题的确立满足学生全体的个性需求,让每位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有所得。

2.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

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 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它是一个开放的实践过程,更是一个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因此,实践是它的最重要的途径。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要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尊重是“以人为 本”思想的具体体现。活动中,教师要解放学生的双手,解放大脑,让学生大胆尝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开放性。

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开放的、自主探索的和合作交流的过程。综合实践活动不应该总是限于教室之中、学校之内,而是置身于真实的生存环境之中,去体验、感受,真正把书本上生硬的数学知识通过开放性的活动内容展现给学生。

4.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生成性。

生成性主要是指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的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的认识不断生成。综合实践活动主 要是学生的实践和体验,学生在活动中,由于面对的是一个未知的环境,自己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可能不够用,学生有许多的问题要去解决,这样学生就会通过自己 的探索,与同学合作,寻求老师与家长的帮助,就会不断地解决问题。旧的问题解决后,又回出现新的问题。然后再次解决新的问题,然后再次出现新的问题。

三、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方式

1.做好准备工作,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实践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习惯于老师讲、学生练的学习模式,一开始接触实践活动,显得不知怎么办。这时老师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转变学 生的学习观念,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然后老师要就所研究的课题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防止出现小组内的单干户。

2.注重发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活动的灵魂,是学生主体的第一次体现,也是革新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一环。问题由学生始,才能激发 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有一双数学的眼睛,一颗数学的大脑;才能使学生摆脱过去依赖思想和模仿、记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真正“是一个生动 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3.合作交流,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离不开合作交流,在师生、生生,小组与小组,小组与大组等的交流中,学生对知识或活动内容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所 以在合作交流中要让学生想说、敢说、乐说,畅所欲言。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在撞击、知识在整合,在相互启发的过程中思维会实现质的飞跃。

4.活动组织要充分体现民主,尊重个性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为数学教学的一个内容,在突出综合性、强调实践性的同时,还要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即从数学的角度去提出问题、理解问 题,用数学的思想、数学的思考方法去研究问题。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我们将不断研究、不断改进、逐步完善,使实践活动能真正促进学 生的发展,使学生真正在实践中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5.让校外实践活动成为学生能力发展的天地

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经验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实践活动要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通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时,应该首先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况,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与同伴合作,积极与他人交流,应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实际问题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尝试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那么,如何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2)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潜力实践活动的素材。

(3)教师在课前和活动开始应做好活动定向的引导。

(4)教师在活动进行中要适时地加以组织和指导。

(5)教师在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地促进学生认识的升华。

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数学实践活动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研究问题,从而明确学习数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应用。养成从数学的角度考虑日常事务的习惯。为此,要根据小学生的好奇、好动、有较强求知欲的特点,尽可能做到方法要“活”,组织形式能“动”。那么,如何上好数学实践活动课?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 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对于孩子来说是枯燥乏味的,要想让孩子能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必须在教学中有创新,那么如果在课上能给学生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会让学生眼前一亮,马上注意力就被吸引来。从而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新知时,如果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境,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比如在教学数学中的《测量》,我在导课时说:“同学们,今天校长交给咱们班级一项任务,让我们把学校的占地面积准确地测量出来,只给一节课的时间,用皮尺分组测量。咱们能完成任务吗?有信心吗?……”同学们马上欢呼雀跃、兴致勃勃。然而,我就把班级学生分成4组,领到操场上,分好每组的任务,同学们你争我夺都想动手操作,有的量,有的记数,结果不到一节课的时间就把操场的面积测量得准确无误,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又如在学习《年月日》时,我出了一道思考题,妈妈去外地出差了,小丽在家里一天天的数日子,等着妈妈快点回来,两个月后,妈妈回来了,猜猜小丽一共数了多少天?这里要结合生活实际,考虑到邻近两个月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答案也是多样化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调动起来了,提高了解题技巧,培养了学生要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意义重大,可行性强,应该成为广大数学教师进行课改的新课题。

2 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潜力实践活动的素材

在数学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来发现总结学习方法,学习新知识,使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动脑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让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得到延伸。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知识,学生兴趣浓厚,参与热情高涨。

如:学生学习了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规则形体的体积后,我安排了一次学生动手实践活动――测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全班每4人一组,每组桌上均放有一个鸡蛋、苹果、胡萝卜、一盆水、一个塑料容器(规则的)、一把直尺和一个水杯。要求每组同学利用手中的学具,任选一种或几种物体测体积。经过充分讨论,每个组都有了各自的测算方法,得到老师和其他组同学的认可。每组派代表组发言,多人补充,其他同学还可以提问或指出不足。以测量鸡蛋体积为例:有的同学说,把鸡蛋煮熟,割补成圆柱体,测量出它的底面半径和高进行计算;有的同学说,我把鸡蛋捏碎放入带有刻度的水槽中测量后计算;还有的同学说,用橡皮泥把鸡蛋裹起来捏成长方体,再把鸡蛋拿出来,将橡皮泥捏成长方体,用大长方体的体积减去小长方体的体积,也可以知道鸡蛋的体积,把容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装满水,再放入鸡蛋,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鸡蛋的体积;还可以把鸡蛋放入容器中并注满水,再取出鸡蛋,水面距离器口部分的体积便是鸡蛋的体积。方法各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都是把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为规则的几何形体,同时靠操作实践,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样,同学们很快掌握了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算方法。

又如:学习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知识以后,在数学活动课上组织学生探讨多边形内角和的变化规律。另外,学习了比例知识后,可以组织学生测量学校旗杆、大树的高度;学习了多边形的面积后,可组织学生到操场去实际测量并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低年级学生在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等几何图形之后,安排“拼出美丽的图画”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折折、剪剪、拼拼、画画”拼出了多种图画,鼓励学生求异、求新,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学习百分数后,可设计一次“帮农民伯伯算算帐”的农户种植粮食和家庭经济收入的社会调查活动;学习统计图表后,可让学生收集某段时间交通车上的客流量,制成“客流量统计表”。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儿童从周围的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使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3 教师在课前和活动开始应做好活动定向的引导

在设计一个数学活动课之前,教师必须明确这一活动的出发点是什么,也就是必须明确学生通过活动,应达到教学目标的哪一项以及哪一级水平。设计教学时就要紧紧围绕该目标,使活动的针对性强,内容集中,以便于组织教学,使较多的学生达到这一节课的学习要求。如在《测量》中重点培养学生利用皮尺实际动手测量并会计算的实践能力。所以在活动中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先目测再步测,最后利用皮尺实际测量。分组时注意把优等生和中差生搭配均匀,并轮流测量不同位置的长和宽。最后评出小组目测优胜者,从而突出了教学重点。

4 教师在活动进行中要适时地加以组织和指导

虽然教师在一开始就做好了活动定向的引导,但是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仍有可能会偏离教学的目标或出现活动进行的不那么有效,甚至进行不下去的情况。因此,教师必须及时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通过观察和适时地提问,收集反馈信息,并找到相应的对策加以组织和指导。如:在《测量》中,我发现有的小组在测量时发生争执,有的小组中个别学生被剥夺了动手测量的机会等问题,我便及时地给予帮助和指导,从而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给学生出示现成的答案,而是为学生创设探索的机会,设计探索的资源和提供探索的帮助,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来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其内在的潜能,在测量中他们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活动过程,使学生体会到失败的迷茫与沮丧,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满足。

5 教师在活动结束后要及时地促进学生认识的升华

数学实践活动课好比是在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搭起的桥梁,是以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拓宽知识范围,并观察和体会所学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既然教师在设计这节课的活动是有意识地定向于具体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活动结束之后,也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达到你所期望的目标。教师应当采用适当的启发策略,让学生在他们的活动的基础上总结出规律或结论,促进学生认识的升华,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某个具体的操作上。如《测量》结束后让小组分别计算出学校的占地面积,并让小组讨论后选代表汇报测量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待学生汇报总结后留下作业:回家把自己家的房子的占地面积测量出来,要求也要按目测、步测再实际测量的顺序进行。这样进一步促使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达到认识升华的目的。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活动课;开设原则

《课程方案》明确指出:“活动在实施与发展教育中同学科相辅相成。”这就从教学法规的高度明确了活动课同学科课同等重要。如何做到“相辅相成”?我想以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开设原则与形式为例,谈谈个人的看法,希望能与同行们共同探讨。

一、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以小学生的个性要素得到发展为宗旨,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课程方案》对小学阶段的教育提出了明确的培养目标,这个培养目标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为体现小学阶段性质和任务而设计的国家要求,也就是国家关于知识和能力的质量标准;另一方面是为体现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个性发展要求。落实到小学数学课,国家质量标准就是要求小学生具有初步的运算技能、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四项,这个任务主要由小学数学的学科课(或者叫必修课)来担当。至于发展小学生个性的要求,《课程方案》明确提出主要由活动课来担当,其教学目标就是“增强兴趣,拓宽知识,增长才干,发展特长”。有人会提出,这个要求在学科课所包含的实际活动中就能做到,或者开展课外活动就可以实现。我认为这是误解。诚然,小学数学学科课所包含的实际活动,诸如观察、实验、练习等,也能培养学生某些个性要素,但它服务的目的不同,它只是为学科课的教学目标而服务的一种教学手段,是学科课教学活动的一部分,没有具体教学时间的界限;而小学数学活动课应是以发展学生个性要素为首要目标的课型,每节课教学时间与学科课的教学时间相配合。还有,活动课也不同于课外活动:①活动课属于课程的范畴,课外活动则是“在教学大纲范围之外由学生自愿参加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它不属于课程的范畴;②活动课有一定的结构性,它有特定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活动方式,而且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随着年级的上升而具有层次性,而课外活动则没有这种有序的要求;③活动课的设计和实施要具有一定的规范,那就是活动课必须有教学纲要和活动课指导书,并严格按此规范实施教学进程,而课外活动则不具备这个要求。

二、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淡化选拔教育,做到“人人受益”

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义务教育的初级阶段的教育,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指出:“义务教育是国民教育,普及教育,平等教育,应当强调其普及性,淡化其选拔性。”这个要求不仅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活动中要落实,更要在各科的教学活动中落实。学科类课程的教学活动做到人人受益,比较好操作,因为学科类课程所担负的国家关于知识和能力的各项规定,由统一的大纲和教材所列举,由国家规范的教学、考查等计划予以落实和检查。而活动课是以培养个性特征为标志的新课型,系统的操作硬件尚在建立之中,有一定的难处。但是,我们应当这样理解:小学数学活动课所说的“人人受益”,不应当以分数、成绩的提高来理解,应当从学生的个性要素得到发展予以解释。从活动课参予程度讲,不要像组织数学课外活动小组那样,只允许少数数学爱好者参加,而应要求每个学生都参加。从活动课的课程设计讲,在学科课为每个学生打好共同基础的条件下,为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提供发展空间;从活动课的教学效果讲,通过小学数学活动课,有的学生数学知识、能力和爱好都得到提高,这是受益。通过小学数学活动课,有的学生数学知识和能力提高不甚明显,但是通过数学的橱窗对观察课外天地,观察实际生活的兴趣产生了,这也是受益。更有甚者,通过小学数学活动课,虽然没有引起学习数学的兴趣,但这种活动课教学尝试在学生记忆中留下思维印象,能成为今后处理问题的一种思维参考,这也应该说是受益。通过小学数学活动课促使他们去爱好其它学科,也同样属于受益之列。一言以蔽之,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受益,就是指小学生的个性要素,主要指兴趣和情感,通过数学的载体而得到发展。

三、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注意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充分保护“童心”

小学生的年龄阶段(6~12岁),在心理学上称为儿童期(或称学龄早期)。这一阶段,小学生不但身体发育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阶段,而且由于从一个备受家庭保护的幼儿变成必须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承担一定社会义务的小学生,这就促使儿童心理特征产生质的飞跃,概括起来,就是产生了在幼儿期没有的“好奇、好动、好胜”的“童心”。这三个“好”只有“好奇”“好动”充分得到发展,“好胜”的儿童价值特征才能得以建立。但是要注意,要使“好奇”“好动”的心理状态健康成长,就必须从以下两个方面予以控制:①调控环境,促使小学生总是保持向上振奋的心理状态。小学生向上振奋的心理状态的形成是立足于好奇感,而好奇感的永恒程度又依赖于环境(包含教学环境)对小学生接受知识是否有一种愉。因此建立一种愉快接受教育的氛围是调控环境的关键。小学数学活动课基于数学学科的抽象特点,愉快教育氛围的建立,特别要注意杜绝成人期望值的强加与过量过高数学材料的灌输。就是说,不要设想通过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教学,个个都成为数学神童;也不要认为,实施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就是灌输小学数学之外使小学生难以接受的成人处理数学的材料。②树立模仿典型,促使小学生形成稳固的知识、能力体系和健康的行为与习惯。小学生的“好动”,是建立在模仿基础上的好动,通过模仿,一旦成为小学生稳定的心理成分,就左右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因此为了促使小学生形成稳固的知识、能力体系和健康的行为习惯,我们的教学活动就应当提供学生认为有趣的、益于拓广知识的模仿典型。小学数学活动课所提供的模仿典型,就是根据数学的特征以及小学生的知识、能力条件,通过游戏、观察、拼图、制作、不完全归纳等思维及操作办法,让学生得到学科课内所没有的、又能激发学生求知兴趣的数和形的一些结论。这些结论,要求学生都记住它是次要的,掌握得到的过程则是教会模仿的本意。只有这样,“好动”的心理特点才可以说在数学活动课里得到健康地培育。

四、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突出具体形象思维,给学生以能力的钥匙,不给知识的包袱,促进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

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数学学习由被动向主动、枯燥向有趣、单一向丰富的转变,在数学教学中要积极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要求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解决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的问题。那么,如何上好数学实践课呢?

一、明确实践活动课开设的意义

实践活动课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以及创造性等。实践活动课是使学生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接受基础知识。为了提高他们的智力、锻炼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实践活动课是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来获得知识,加深对数学知识理解的重要方式。学生在不断地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会产生新的理解,更加主动地探索新知识,感受学习的乐趣。这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也使他们的实践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二、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活动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强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而数学情境的创设是多元化的,它可以是生活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问题情境等,呈现的形式是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动画、生动有趣的故事、有滋有味的游戏、大胆合理的猜想、竞争激烈的比赛和现实的学生班级生活等等。但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要着眼于整堂课,从其承载的教学内容的特点出发,激发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欲望,利于推进整个教学过程,以至于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活动课在总体目标上非常强调联系和综合。在备课时,首先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明确教学中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拓展的范围,除了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外,还注重分析活动的落脚点,考虑到数学活动以什么数学知识为依据,在充分分析教材的基础上再确定教学目标。如在三年级下册“我们的试验田”数学活动实践课中,教材设计了?新华小学的同学们为了学习劳动技能,从小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承包了一片试验田的场景图,向学生提供了关于麦地、花房、菜地、玉米地等方面的素材,并通过对话的形式提供了某些信息,让学生利用这些信息提出一些问题,并进行解答。教材把大量的提出问题的机会都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三、创设情景,优化课堂效果

《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环境”,强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情境的创设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而数学情境的创设是多元化的,它可以是生活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问题情境等,呈现的形式是可以借助于丰富多彩的动画、生动有趣的故事、有滋有味的游戏、大胆合理的猜想、竞争激烈的比赛和现实的学生班级生活等等。但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要着眼于整堂课,从其承载的教学内容的特点出发,激发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欲望,利于推进整个教学过程,以至于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设计上更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发展个性,使每个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知识、能力都有所增强,思维水平有所提高,更使一部分对数学有特别兴趣的学生的数学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要想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就必须在教学中有创新、有新意,对于一堂实践活动课来说更是如此。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会让学生眼前一亮,注意力马上就被吸引来,为后面的活动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从而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愉快和谐气氛中进行的教学,不但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利于让学生的好胜心理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使其思维活动得到充分的表现。

四、精心组织活动,增强主体活力

数学实践活动的主要学习方式是研究性学习。在活动过程中,我们逐步摸索出一般性的研究性学习的步骤:一是创设情境,提供背景;二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三是探索研究,解决问题;四是汇报交流,启发深究;五是评价激励,收获成果。

(一)做好准备工作,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实践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学生习惯于老师讲、学生练的学习模式,一开始接触实践活动,显得不知怎么办。这时老师首先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做,然后老师要就所研究的课题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教给学生合作的方法,防止出现小组内的单干户。

(二)注重发现,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活动的灵魂,是学生主体的第一次体现,也是革新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一环。问题由学生始,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有一双数学的眼睛,一颗数学的大脑;才能使学生摆脱过去依赖思想和模仿、记忆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真正“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三)合作交流,展示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离不开合作交流,在师生、生生,小组与小组,小组与大组等的交流中,学生对知识或活动内容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所以在合作交流中要让学生想说、敢说、乐说,畅所欲言。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在撞击、知识在整合,在相互启发的过程中思维会实现质的飞跃。比如,我在教学周长的认识时,让学生动手围一围、摆一摆、测一测等形式,使学生对周长有初步的认识,然后让他们说一说什么是周长,最后教师再归纳总结。从而对周长形成科学的认识。这一过程让学生在自己的操作、实验中去观察思考,去感受,去感受数学的力量,体会数学的价值。以活动促思维,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同时发展数学能力。

总之,一节好的“实践活动”课,就应该是不拘一格,创意新颖,气氛活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积极互动,充分展示学生自主操作、主动探究的全过程,让学生轻松地、愉悦地学习。

【参考文献】

篇8

我以“我们的校园”为具体课例,先后设计了四种教学方案,通过对比实践,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有的比较开放,有的比较传统,但最终我异中求优,选取了其中的一个方案。这个设计确确实实地让学生动起来了,在他们参与活动的同时,也在经历着数学过程,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做数学”的过程中,而不是学数学,说数学。

通过对比尝试,我对“实践活动课”有了一些思考。

一、实践活动的整体性

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解决问题的活动,它在呈现形式上绝不是单纯的户外活动,它可以表现为课堂内的经历探索;也可以表现为课内外相结合;还可以是完全置身于社会这个大环境下的调查活动。它是灵活的、开放的、形式多样的,但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实践活动是具有系统性、整体性的。所谓整体性,就是实践活动中的每个环节都是彼此相连的,应该紧紧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比如开展“小小商店”实践活动,不管是课外的市场调查,还是课内的分组活动,都紧紧围绕着认识人民币而展开和深入。

二、实践活动的生活性

知识源于生活,同时又能改善生活,实践活动的内容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如低年级认识人民币后,我们开展了“小小商店”的实践活动,课前让学生自备各种商品,有玩具、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等,让他们自己制作标价签,贴在准备的物品上,带进课堂中,把教室模拟成“小小商店”,小学生推荐出“柜台经理”“收银员”“售货员”的人选,其余的学生做“顾客”。此外还让学生了解社会中有哪些促销手段,在“小小商店”中进行展示。结果学生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在每个柜台前各组成员都各自为政,“推销”自己的“商品”,有的学生还用“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的口号来招揽“顾客”,学生拿出准备的纸币去争先购买,个个都显得很有经济头脑,很有经济意识。在此实践活动中,学生既加深认识了人民币,也巩固了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更可贵的是加强了综合能力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金融、商业、科技等行业的应用价值,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实践活动的情境性

数学的学习必须是一个主动的过程,每一位教师都应努力创设一个鼓励学生去探索的环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情境,吸引学生投入。

1.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是思维的火花,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活学生的思维。如教学“比大小”,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是让学生认识大于号、小于号、等于号,会用符号表示物品的多少关系,我在上课时先出示一张幻灯片:三只小猴子围坐在三种水果的前面,其中鸭梨有4个,桃子有3个,香蕉有2个。学生看清楚后,我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三只猴子分水果,请小朋友猜一猜猴子分哪种水果时没意见?分哪种水果时有意见?为什么?问题一提出,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猴子们分桃子不会有意见,因为猴子的只数与桃子的数量同样多,随即教师出示符号,告诉学生这个符号表示左右两边数量相等的关系,接着学生又说猴子分香蕉时可能意见大,因为香蕉只有两个,而猴子有3只,不够分,即2比3小,反过来3比2多,出示大于号,介绍大于号的意义。同样的方法介绍小于号,这样的问题对学生而言,既有现实性、趣味性,又有思考性和开放性。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愿意积极参与问题的讨论,问题情境的故事化,确保了每位学生的有效参与。

2.创设生活情境。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将枯燥的数学以生动、活泼的生活场景来代替,将会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愿望。如教学“9加几”,这是一节典型的计算课,如果只让学生一味地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未免太枯燥,我就在课的开始放录像──关于奥运健儿为国夺取金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场面,让学生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接下来开展为参加校运动会选拔运动员的活动,在选拔运动员的情境中让学生多角度地理解算理,体现出算法的多样性。

四、实践活动的合作交流性

篇9

【关键词】七巧板小学数学教学

一、 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是以小学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逐步组织并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并发展数学能力。在此过程中注重师生双方的互动、学生的主动学习以及学生动手操作。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主要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1、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以小学数学教材为中介的通过师生双方的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而进行的。首先,小学数学教材不仅是是连接师生之间、教与学之间的桥梁,还是小学数学知识的载体,教学过程是紧密围绕教材内容而由易到难逐步展开的;第二,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正确的组织形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并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引导者与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双边交流,促进数学知识更有效的学习。

2、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是通过发展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扎实掌握数学知识基础是小学数学教学最根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计算能力、运用知识切实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由此可知,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以及其它数学能力的学习是紧密相连的。

3、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以学生为认识主体,以基本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认识为对象。小学生的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此阶段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比较薄弱,所以对具体生动的事物比较感兴趣,也比较易接受。小学数学的学习主要以学习一些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与其它学科的内容相比这些内容仍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直观教学、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还要在教学时遵循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并按照教材的逻辑结构顺序来进行。

二、 七巧板等活动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及思考

(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七巧板学习的好处

“近有七巧图,其式五,其数七,其变化之式多至千余。体物肖形,随手变幻,盖游戏之具,足以排闷破寂,故世俗皆喜为之。”这是《冷庐杂识》中对七巧板的描述。七巧板对学生的形状概念、认知技巧、视觉分辨、视觉记忆、手眼协调、扩散思维、创作机会以及鼓励开放等方面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七巧板等活动课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创意逻辑,还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帮助学生连接事物与形态。数学教学中,七巧板在帮助学生认识几何图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数字等方面更有深远的意义。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七巧板的运用

七巧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广泛,下面以北师大版的小学数学为例。

在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的第四章“有趣的图形”第一课时中,《认识图形》学习之后,开展“七巧板”活动课,通过学生对七巧板的认识、拼摆等活动,丰富学生对平面图形以及平行四边形等内容的认识与学习,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具体过程如下:首先,学生通过欣赏七巧板拼图体会数学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再通过观察等活动逐个认识七巧板中的各个图形(这个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动脑筋);接着通过动手活动拼出一个学习过的平面图形,学生在不同的图形中找出能够组合在一起拼成新图形的方法。并用语言描述出自己是如何想到的,教师应在适当的时候进行积极引导,最后小组中通过将每人拼出的图形进行整合,串成一个有趣的故事让学生互相进行小组交流探讨与评价。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空间观念、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三)七巧板等活动课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思考

在进行七巧板等活动课时,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该活动课要以实践为主,学以致用。学生只有亲自动手操作,才能得到体验、拉近与抽象知识的距离,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包括思想上的自由和身体上的自由。思想上的自由就是创造性,身体上的自由就是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离开座位参观、学习、探讨,为学生的相互学习提供机会。第三,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教师及时的正确引导能够让学生豁然开朗,但是同时不能时时给予引导,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

三、 结束语

七巧板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工具,它拉近了学生与抽象数学知识的距离,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更加感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七巧板的活动课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阴国恩.阎国利.李洪玉.解决“七巧板”问题的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

篇10

关键词:数学教学 实践活动 认知发展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教育价值

教学时,我们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认识。

一、实践活动加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活动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为主要内容,以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创造为基本特征,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主动创新的自由天地。例如,一年级学生在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几何图形之后,设计“拼出美丽的图画”操作性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利用七巧板等学具,开展“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说一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形象地看到当两个或几个图形拼起来会出现一个新的图形,这样易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另外应鼓励学生拼出不同图画,让学生在求异、求新中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

二、实践活动关注“过程”的教育价值

我们的教学往往让学生去记住现成的知识,有意无意地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过程,造成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然而,学生素质中最重要的态度、情感、意志等个性品质的培养大多是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实践活动倡导“让学生去经历”,强调学生活动对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是学生理解数学的重要条件。

学生在探索中不断发现,在交流中不断碰撞,在思考中相互接纳,不仅能体验到进步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有时也会受到一定的挫折教育,实现了智力与能力的共同发展。

我们可以这样说,实践活动的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活动结束时所获得的某种有形的成果(知识理解的对或错、完成作业的优或差等) ,更体现在活动过程之中易于被人们所忽视的一些无形的东西,如情感体验等。

三、实践活动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实践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即通过内部认识结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知识。这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条件使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

实践活动提倡“做中学”,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 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一课,传统的教学一般是教师演示学具,得出v= Sh,然后应用公式进行计算。根据“做中学”的指导思想,我在教学此课时,采用了小组操作探究的方法。首先让学生操作学具(等底等高和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圆柱装沙子),写出实验报告单,然后让学生分析报告单,发现规律,得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v= Sh。在应用中出示了一圆锥体沙堆,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测量,计算出其体积,整个过程都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实践证明,其效果是传统教学不能比拟的。

四、实践活动使数学与生活更接近

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特别重视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也不善于用数学眼光去思考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造成了知识与生活、知识与能力的脱节,于是有些学生认为数学太抽象、不容易理解,对数学学习也就不感兴趣。这类实践活动使数学与生活更接近,主要针对数学教学中“量与量的计量”。我在教学“克、千克、吨”的认识时,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一般都能正确地进行单位换算和简单的计算,但在实际运用这些单位时,如“妈妈体重52( )”、“一个苹果重100( )”,往往会闹出一些笑话,这说明学生对这些单位建立的表象是模糊的。于是我设计了一节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实际称一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质量、同学的体重等,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了重量单位的表象。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景中学习和理解数学。”组织学生到附近农村参观、调查和实际测量等活动,能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

2、《数学教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