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业信息化范文

时间:2023-03-16 06:03: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农业信息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农业信息化

篇1

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新兴科技层出不穷,智能设备、物联网等在默默的改变并且改善人民的生活方式,并且成为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信息化建设是协调农村与城市平衡发展的关键纽带,也是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保障,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目前,新农村建设正在逐步的深入,信息技术潜移默化中改变了农业的发展,同时改善了农村的生活以及丰富了农民就业的途径,尤其是在农产品的生产以及销售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最终提高了民的生活质量。农村以及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新农村的主要内容,是新农村建设的强有力保障,因此,分析农业和农村信息以及二者的联系,对于我国将来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农业以及农村

我们在进行进一步探讨农业信息化和农村信息化之前首先要对农业和农村的概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二者的关系。

1.1农业

农业的概念,相关学者都进行了定义,我们这里具体是以“新华”字典里的定义为例,农业就是指栽培农作物以及饲养牲畜的事业。当前,社会进步非常的快,农业的含义也在发生着变化,就目前的农业是指整个农业体系,它包括了生产前、生产中以及生产后的农业服务体系。

1.2农村

农村是指“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劳动者聚居的地方。”当前,我国正在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农业生产被重视,而且农民的生活也开始被视为一个重点,各类乡镇企业逐步成长。随着很多投资者在农村投资,农村开始成为工业、农业以及服务业同时存在的区域。同时很多农村农民开始外出务工,造成了大量农村劳动力的流失。所以有必要对农村概念进行重新定义。

农村是相对于城市来说的,我们将非城市的区域称作农村,将农村定义为农业活动发生的主要区域。

1.3农业和农村的关系

从上述的概念来说,农村是一个区域,而农业是在这个区域内所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包括农业生产、文化教育、卫生等其他行业,这些都是农村建设中所需要关注的领域。当前国内的农村问题主要是表现为农村经济文化以及素质都比较落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努力加强农业的建设。

2.农业信息化以及农村信息化

2.1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当代计算机信息普及的前提下,运用计算机欣慰为主要生产工具进行农业生产。农业信息化是说农业的全过程信息化。农业信息化主要可以分为生产前 的信息化、生产中的信息化和生产后的信息化。

2.2农村的信息化

农村的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农村信息化是利用现代计算机以及通讯信息计算建立农村综合的信息化体系。促进农村信息资源、农村经济文化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农村管理信息化、农村社会服务信息化、农村文化信息化、农村经济信息化。

3.农业信息化以及农村信息化的关系

3.1农业信息化与农村信息化相互影响并相互促进

农业信息化和农村信息化两者内涵都不同,但是它们具有相互促进互相影响的关系。在对二者的建设中,忽略任何一部分都会使得两边的发展困难,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建设,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1.1农村信息化建设前期主要服务于农业信息化

目前我国的农村普遍存在经济发展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的情况,农村地区首先需要提高经济水平。但是目前农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农业,经济收入不高,使得农村经济很落后。农村信息化建设前期,各建设内容都应该集中在推动农业的发展中。例如农村经济信息化可以通过建立农村电子商品平台,给农产品的销售提高多渠道的发展。

3.1.2农村信息化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农业的信息化需要国家的政策、资金的支持,同时还需要农民自发的推动。这首先就需要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让农民能够切实感受到信息化带来的好处,主动去投入到信息化建设中去。农村的信息化还需要建设村村通等,这些都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物质保障。同时农村信息化培养的有文化、有知识技术的人才也将为农业信息化提供可靠的劳动力。农村信息化还可以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总的来说农村信息化给农业信息化提供了物质基础、人才基础以及经济基础,能够有效的推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3.1.3农业信息化决定着农村信息化的发展

农村的主要产业是农业,只有实现了农民的增收,才能使得农村地区的其他工作展开。当前,我国的农村信息化建设是需要通过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来促进农业的发展。但是农业的发展又制约着农村的发展,如果没有农业的发展,就不能解决农村最基本的温饱问题,更不用说其他的建设了。可见,农业信息化决定着农村信息化的发展。

篇2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建设;农村经济;作用

1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1.1覆盖地域广阔性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通过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和设备对传统的农村生产以及农作物处理运输环节进行改造,以实现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特点以覆盖地域广阔性为主,由于农村地区无论是农民居住面积还是土地种植面积都占据了我国国土面积的绝大部分,这就要求信息化建设能够覆盖在农村地区的各个土地区域内。不仅如此,各个农村与农村之间的地形位置和土壤结构也存在区别,这就给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根据不同的农村特点来进行信息化技术设备的全面覆盖。

1.2涉及内容复杂性

农业信息化建设所涉及的内容领域较为广泛,并不只是简单的技术和设备应用,也是对农村居民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一种改变。首先,作为农业信息化的直接受众方,村民对待信息化建设的理解和认知程度与信息化建设的进展效果关系密切。因此,信息化建设也是对农村居民思想体系和社会认知的信息化调整。其次,由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土壤特点都各不相同,各个农村之间种植物和经济发展结构都存在显著差异。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一对多的建设模式,而是一对一的实现。需要根据每个村落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信息化技术和设备的建设,内容更加复杂和多变。最后,农业生产的整个流程环节不仅仅是在农作物的种植和收割阶段,还涉及了农作物的加工处理以及市场销售运输。农业信息化建设旨在实现各个环节的自动一体化,因此在建设中需要考虑和涉及的内容更具复杂性。

2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拓宽

农业信息化的有效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和影响是十分显著的。由于受到地域偏僻以及交通运输闭塞的影响,传统的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主要以玉米、水稻等基础农作物种植,以及猪、鸡等家禽喂养为主线。这种经济结构只能保证农民的基础生活稳定,但无法对经济发展起到更为积极的推进作用。不仅如此,一旦受到自然天气变化以及突发的自然灾害问题的影响,农作物的收成量就无法保障。进行农业信息化建设后可以对市场供求进行更加细致全面的分析,为农民提供更为准确的市场预估,帮助农民在下一年种植中实现农作物收益率的最大化。其次,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可以大幅度提高农村区域信息传播的速度,进而帮助农民获取到更多更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消息。通过信息化技术的一体化运用可以实现新品种农作物的种植与培育,还能丰富家禽养殖的种类,进而有效拓宽农村的经济产业结构。

2.2有利于农村经济资源配置的优化

农业生产种植环节涉及到资源要素不仅包括土地、水源以及阳光等自然存在的资源,还涉及人力劳动以及资金投入等不可估算的现实成本。在传统的农村生产劳动环节,主要形式是各家各户负责各自土地区域内的农作物种植以及基础劳动生产。由于土地面积的区域差别,以及家庭可劳动人口数量的不同,村民之间的经济资源配置存在较大差异,村内贫富差距明显。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旨在通过对各个生产环节进行统一的管理控制,将土地、人力以及资金等资源整合起来分块利用,既避免了出现不同工种做同样工作的浪费人力资源的现象出现,又保证了有效面积区域内的可监管性。同时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各环节的效率进展,还可以减轻农民自身的劳动负担以及经济差距,从而实现农村经济资源配置的优化。

2.3有利于农村经济市场占有的加大

传统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下,农作物和其他农副产品只能通过线下集市销售的形式对外流通,收益率不高,市场占有份额也较小。农副产品的流通只能在本地区域内进行,一旦对外跨省甚至出国就会变得更加闭塞。一方面是由于产品对外宣传不足,后备力量薄弱,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产品交易的各个环节连接不够紧密,存在断层的现象。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可以通过流水线作业,实现整个农副产品在种植、包装以及销售出口的各个环节的自动化。对于已经建立了农业信息化发展模式的村落,可以通过互联网营销手段比如淘宝、京东等网上交易平台,将特色的农副产品直接通过互联网销售和运输。这种生产模式下,不但可以保证农产品的盈利率,还可以有效提高农村经济的市场占有份额。

2.4有利于农村经济服务体系的升级

农村经济服务体系是针对农村发展的各个环节而制定的专项服务体系,其中不但规定了上级政府应该负责的行为和对农村的关注力度,也明确指出了农村自身在经济发展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农业信息化建设能够实现上级政府对农村发展实施的动态监督和管理,双方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和信息反馈,也可以通过信息化设备实现农产品生产销售环节的管理调控。上级政府可以及时根据农村的信息反馈调整行动策略,以实现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其次,农业信息化建设可以帮助农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高效率的服务体验,避免了农民多次往返城乡上报问题的困境,农民的生产问题可以随时反馈到上一级,并能够快速得到处理和解决。这既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显著推动,也是对农村服务体系的升级构建。

3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3.1建设观念落后,信息化认知不足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进展呈现出前期筹备周期较长,建设进展缓慢的特点。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信息化建设观念落后,村民的信息化认知不足。信息化建设需要前期投入大量的资金、土地以及劳动人口的资源,这就需要农民的积极配合与敢于尝试的心理。但受到长期贫困和受教育水平不高的影响,绝大部分村民对农业信息化建设还是存在着思想上的误区和行动上的逃避的。一方面,部分农民家庭收入来源少,可支配资金有限,同时也片面化地认为农业信息化建设就是投钱买设备,没有真正认识到农业信息化对自家经济收入的价值意义所在,因此不愿意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尽管部分农民对信息化建设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没有合适的平台和渠道对信息化建设进行系统有效的学习,也间接地阻碍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进展效果。

3.2农民水平有限,信息化人才缺乏

农业信息化建设由于覆盖地域面积广、涉及内容复杂的特点,需要大量高水平高专业化的技术人才完成信息化设备和平台的搭建以及后期的运营维护工作。一方面,农民的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认知和支持程度也很低,这就导致了农民自身不主动学习信息化技术的现象出现。另一方面,上级政府以及学校科研机关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和教育程度不足,优秀的技术人才思想不到位,不愿意投身到农村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中来。与此同时,现阶段的农业科研力度高于实践效果,很多对于农业种植生产的研究成果没有被实际应用在农村地区,只具备一定的理论性。这就导致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环节中理论成果与实践操作的脱节和不匹配性出现。3.3经济支撑薄弱,信息化设备陈旧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以及土地资源,不能仅依靠农民自身力量来建设,还需要上级政府以及社会企业的广泛支撑。但受困于农村多、占地广的影响,政府的总投入力度被平均分配到下级农村后就会显得少之又少。不仅如此,农业信息化建设需要的技术设备都较为先进,不仅对计算机的硬件读取速度有较高要求,对互联网的质量和网速也有严格的限制。但目前农村地区的建设发展现状很难满足这些要求。主要体现在农村的互联网覆盖面积较小,信息一体化平台没有实现对家家户户的贯穿联系。不仅如此,很多子女外出打工,只有老年人在家的农村家庭连基础的计算机设备都没有,或者是计算机设备过于老化,难以使用。计算机是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农民对于计算机的熟悉掌握程度可以直接影响到农业信息化的覆盖深度和建设成效。

4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策略

4.1推广宣传范围,提高思想认知

为了进一步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要加大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推广宣传,以提高农民的思想认知,帮助其认识到农业信息化建设对农村家庭带来的巨大影响力和帮助作用。首先,上级政府要积极发挥出主导作用,鼓励农村开展信息化建设,并通过下基层和主题动员大会的形式深入农民群众队伍,了解并解决农民对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顾虑和问题。其次,要借助手机互联网的微信平台,通过文章分享和群内讨论的形式向农民渗透和深化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在提高农民对于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思想认识的同时,获得农民对于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支持。

4.2拓宽培训途径,引进优秀人才

技术人才作为保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上级政府以及相关的企业要加大向农村地区输送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村民们则需要向这些专业化的技术人才学习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关键的技术流程以及操作要领,以提高自身的信息化素养。其次,拓宽农民信息化建设的培训途径。可以通过在村内组织信息化技术培训班对农民进行系统化的专业教学,也可以通过组织农民对外考察和村与村之间的交流互动的形式,相互借鉴经验,以提高本村的信息化建设进程。

4.3加大扶持力度,更新技术设备

政府作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倡议发出者,也是对农村进行直接扶持和管理的部门,要突出自身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首先,加大对农村的项目建设支持力度和资金资源上的投入比例,鼓励农民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其次,政府要引导社会企业投资农业信息化建设,为农村提供更加现代化的技术设备。并成立专门的技术保障小组,对偏远地区或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村家庭进行一对一的现场教学,帮助其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相关的信息化技术。

5小结

篇3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农村经济方法

一、农业信息化

虽然目前人们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仍处在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但多数专家学者的观点是:农业信息化就是农业生产总过程的信息化,即在农业方面统筹发展和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使之成为农业系统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稳定、高效发展的过程。具体来说,农业信息化的基本内容包含如下若干个方面: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市场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农业法规信息化;农业政策信息化;农业科技信息化;农业科技信息化;农村社会信息化。

二、农业信息化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1)农业信息化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方式。在经济调节方面,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离不开农业信息化;在公共服务方面,能够有力地推动农村各方面社会事业的进步与完善:通过计算机辅助与多媒体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等让诸多资源能够在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共享,有力促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完善农村疾病防控体制,实施农村广播电视全面普及工程,能够有效地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充实农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发展与进步。

(2)农业信息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城乡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在当前的我国仍然普遍存在,农村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许多领域发展非常滞后。加强完善农业信息服务、推进农业信息化,是逐步消除城乡差距、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重要办法。

(3)农业信息化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主要表现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离不开农业信息化。在农业信息化的条件和背景下,信息和知识成为新的资源要素,融入农业产业化的各个环节,对资本、劳动力和土地等传统要素的集约程度和配置关系进行引导、控制和改善,提高资源利用率,使农业生产、流通等领域的科技含量明显提高,因此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农业信息化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农业信息化的浪涛下,许多农民也开始学会利用网络来寻找、掌握先进且符合实际情况的生产技术,并多层次推销农副产品,不再盲目生产,充分围绕市场信息来进行种植、养殖等,从而大大提高农业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农业信息化可以有效降低市场交易风险。生产、分配与消费等方面的有机衔接与运转需要强大的技术手段即农业信息化来充分保障。农业信息可以作为农业市场经济的“油”,可以让市场交易双方直接联系,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费用,提高农民收入。农业信息化可以有效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农民可以通过信息及时、准确、有效地获取、了解国内外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世界各地的就业状况,找到自己擅长的工作岗位,实现较为成功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4)农业信息化是发展农村市场经济的重要方法。我国当前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仍然为有着“小、散、低、弱”先天劣势的单个农户,其小生产难以与大市场进行有效衔接。从宏观上看,农业竞争力差,农产品商品率低,农业结构调整难;从微观上看,农产品出卖难,农民增产不增收。农业信息化的推进,能够使农业信息服务水平得到提升,有利于广大农民和农业企业及时、全面、准确的获取生产和销售信息,了解供求走势、消费需求、价格行情等,及时调整生产方向,准确把握市场商机,从而大大降低交易风险,充分实现市场对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繁荣市场,增加收入。

(5)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要依靠农业信息化。“什么赚钱养什么”、“用销售来决定生产”等已逐渐成为广大农民的潜意识,这显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刻的变化正改变着农民的生产经营观念,农民参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性更是空前高涨。但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瓶颈正在于各种生产技术、经营信息的缺乏。要打破这一瓶颈,必须要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通过先进信息技术、现代化传播手段,为农民提供充足的农业科技、生产市场信息,开拓和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以帮助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三、完善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方法

(1)提高农业信息资源的数量与质量,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需求。农业信息技术的关键在于信息资源的丰富程度。来自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的数据库信息服务项目单一,而且其中大多数记录都不足1万条,远远不能满足相关需求。所以我国的农业信息资源建设任重道远,不仅需要扩大现有数据库规模,还要提高质量,努力实现共建共享。

篇4

近几年,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繁荣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农业经济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在我国科学技术正不断创新发展的现今社会,信息化技术作为一种高端技术,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我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各方各面。特别是随着我国城镇一体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信息化技术在农村的应用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因此,有效实现农村信息化则成为当下一股势不可挡的发展潮流。这对于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因此,深入探究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成为目前我国农村建设中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

一、对农村信息化的认识

实现农业信息化是实现社会信息化的一项重要环节,也是当下一种重要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态。所谓农村信息化,实际上就是指在建设城镇一体化以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过程中,通过对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实现农村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及利用。特别是通过对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现代信息化技术的综合运用,进而实现对农业经济活动中的科学生产与管理,进而在实现农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的同时,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换句话说,农业信息化就是在当今社会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实现对传统农业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进而促进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我们之所以要实现农村信息化,不仅在于这是当前的发展趋势,更重要的方面在于农村信息化的实现确实对农业经济的增长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信息化为农业经济的增长提供动力。我们常说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正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集中体现。特别是农村信息化的实现在促进农业人才的培养、农业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说,农业信息化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为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2.农业信息化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结构与发展模式的转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农业经济结构与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人们日渐增长的需求。特别是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各类资源都还存在较为严重的紧缺或浪费现象。而实现农村信息化,则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向自动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进而实现对传统农业粗放式经济结构与发展模式的转变,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增长。

3.农村信息化能够解放农村劳动力。传统农业生产只限于小规模的个体化经营,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使得信息与资源很难共享,生产效率较低。在信息化条件下,农业生产活动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从而有效地解放农村生产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农业活动可以引入智能化管理,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投入,节约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4.农村信息化能够扩大农业生产的活动空间。在信息化条件下,农业的产业链有望得到延伸,从而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农业可以与工业进行高度结合,根据用户的需求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在以往,农产品只能在当地销售,营销空间有限。通过互联网技术,农民则可以将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可以在网上建立农产品交易平台,寻找稳定靠谱的买家,通过网络实现网上购买、销售、发货和支付。这不仅缩短了农民获得支付款项的账期,也解决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问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从而提高了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5.实现农业信息化对提高农村居民收入积极影响。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资源的流转速度越来越快。实现农村信息化,就是为了让农村生产活动与现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相接轨。换句话说,就是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农业产品与交易市场进行有效结合,在促进农村信息资源的传播与共享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农产品的交易环节和时间,并有效降低农产品的交易成本,进而大大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收入。

6.农村信息化能够加快农业经济增长的步伐。信息技术在农业中可以用来替代传统的生产工艺,能够有效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强农业生产效率,从而加快农业经济增长的步伐。信息技术的独特的数据处理能力和传播能力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因此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生产技术方面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互联网技术能够进一步细化社会分工,减少交易成本,扩大交易范围,加快农业经济的增长速度。

三、实现农村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目前,我国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相对其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农村信息化建设尚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加以改善。通常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探究进一步实现农村信息化的有效措施:

1.深化对农村信息化的认识,加强宣传力度。要想实现农村信息化,我们首先应当努力提高人们对农村信息化的认识。只有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农村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人们才会自觉地投入到农村信息化的建设中去。这就要求相关政府部门或村委会在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应注重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意识,引导他们自觉关注农村信息平台,进而促进农村信息资源的流动,不断扩大农村信息化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

2.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加大对信息的开发力度。要想实现农村信息化,我们还应当完善农村信息管理系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保证信息采集系统具备良好的监控能力,便于实现对农村的信息资源的收集、存储、整理、共享、分析等。此外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应确保其信息的准确性、有效性及完整性。此外,我们还应保证信息管理系统对于数据分析的实时性,尽可能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对进行相关处理。而我们完善农村信息管理系统的目的就在于方便日后对农村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因此,加大对信息的利用率及对信息的开发力度,也可以加快农村的信息化建设。

3.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随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加强,现在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基本步入正轨,如通讯设备、光纤等网络设施等。但是农村信息化的有效实现,除了这些配置外,离不开基础网络设施的支撑。鉴于这一现状,各级政府部门应对农村网络基础设置覆盖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落实县、乡、村网络体系的完善和构建,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对信息网络基础的软硬件配置进行及时的更新换代,保证信息交换的畅通。

4.引进并培养农村信息化的专业人才。引进信息化技术的专业人才,提高信息化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也是实现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方面。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及村委会必须加大对参与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人员的素质培养,如通过定期组织开展一些农村信息化学术交流活动,邀请信息技术方面的专家来村讲座、指导,或组织相关人员到先进农村参观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农村信息化建设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其次,我们还可以通过改善信息化技术人员的聘用制度,提高聘用的审核要求,并加大对在岗人员的工作质量考核评估的力度等方式,进一步强化职高院校财务管理队伍的建设。坚持只有合格的财务人员才能获得上岗资格,对工作质量不达标的财务人员进行适当的调整或解聘。此外,我们还应加强对信息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的教育和培训,以增强信息技术人员的敬业意识和责任感,树立他们的法纪观念,进而让他们能够自觉维护农村的经济权益等。

篇5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分层重构;信息化建设

农村信息化是当代农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关键,它主导着未来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作为农业科技发展的新产物,农村信息化的本质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创新网络,进行农业信息的获取、集成、转化及应用的过程,即把农业科技信息及时准确地传递到农民手中,从而实现农业生产、交换、管理及农产品营销信息化,同时不断加速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升级。因此,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农业有机结合,加大农村信息资源的获取及利用程度,努力缩小信息上的“数字鸿沟”现象是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选择。

陕西省作为国家重点扶植的农业大省,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程度并不高。其主要问题在于农村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不足、区域农业信息交流网中存在结构洞[1]约束、有效市场信息供给路径少、科技信息资源的转化与应用效率低下等。这些都严重阻碍了陕西实现现代化的进程和经济综合实力的提高。为此,本文在对近年来陕西农村信息化网络建设基本现状及突出矛盾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基于农业科技创新需求来进行农村信息化建设研究,并运用分层思想重构陕西农村信息创新网络优化流程。期望通过突破信息交流网中的结构洞限制,实现农业信息网络的结构升级,并以此为引导平台,积极寻求农业科技信息创新转化路径,这将对促进陕西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陕西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陕西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是传播农业科技信息、开展农业信息服务、实现农产品成果转化及带动农民经济发展的引导平台。陕西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地处西部,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78%,但其农业的科技化生产及经营程度并不高。“十一五”期间,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及相关企业面向“三农”实际,大力开展“信息入村”工程,加强涉农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信息化工作已取得长足进展。

近年来,陕西全省的信息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和改善,其发展总指数由2005年的0.598提高到2010年的0.70以上,在全国排名第九,西部排名第一。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陕西省已经形成拥有3.8万个移动基站、超过5000万门交换机容量、485万个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的现代化通信网络。其中,电话用户3300万户,总普及率达到87.72%;100%行政村通电话,73%的行政村通宽带;超过30万家企事业单位接入互联网,互联网普及率超过34%,位列西部第二。在外部网络拓扑系统方面,强化顶层设计,覆盖省、市、县三级的信息化基础资源综合服务体系(即两网、两中心、一平台)框架已经确定[2]。

此外,陕西“信息入村”工程在各级政府的长期努力下也取得一定进展。目前全省累计建成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27914个,覆盖100%的行政村;完成35033个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已覆盖100%的县区,初步实现了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还建成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化远程教育工程接收站23377个。在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应用历程中,“白河模式”作为信息入村工程的典范,是以“县+乡+村”三级农业信息站为支撑,以“农业信息网”为载体,以“农业110”服务为标志,以农业信息综合应用为目的的农村信息服务模式[3]。此模式已成为全省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必要途径。此外,还建成了以“陕西省农村经济信息网”、“陕西兴农网”、“杨凌兴农网”等为代表的各类涉农信息综合性网站,并依托“陕西农业网”,建成了农产品市场网、种植业网、畜牧兽医网等一批农业专业信息网站。而各电信运营企业所推出的“电子农务”、“农信通”、“信息田园”、“农家乐”等农村信息服务项目也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更新了农民的传统观念。

(二)陕西信息化网络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陕西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在工作体制、信息网络开发与利用、信息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果,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初具规模,网络覆盖能力也大大提高。但与东部经济相对发达省份和我国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相比,其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建设资金不足、信息化水平不高、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滞后、信息化建设人才缺乏等突出问题。

1.基础建设薄弱、资金投入不足

陕西省的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财政收入困难,一部分区县往往依靠中央转移支付的资金维持工作运转,因此在农村信息化建设投入方面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4]。根据2007年全国各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分析,陕西省对农业投资的金额与对农业投资金额最高的山东省相比,相差2137.41亿元;即使与对农业投资相对较低的福建省相比,也相差212.55亿元。此外,由于农村信息网络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尚不健全,致使部分地区的信息收集、整理、传播工作困难。而网站基础设施的薄弱,限制了科技信息进一步深入农村的可能性,进而制约着农产品科技成果转化率及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等。

2.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存在结构缺陷

尽管连接省、市、县、乡四级农业部门的信息服务网络已经建成,但部分跨村级的信息服务设施建设仍存在结构缺陷,制约着农业信息向基层乃至普通农民的传播。加之信息交流缺乏政府的必要宏观指导,造成各信息管理部门权力分割、信息封锁,大量的科技创新知识封闭在部门内部,使知识信息资源交流共享率偏低,从而形成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多,而农民获取的需求信息少的“二元矛盾”。例如,陕西省的苹果产量约占全国的20%和世界的8%,猕猴桃产量居全国第一,而且杨凌高新农业产业示范区拥有大批农业科技、教育机构精英,但由于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存在信息交流约束,屡有出现渭北地区苹果滞销、周至的猕猴桃滞销、关中的西瓜滞销及阎良的芹菜滞销等事件。这也阻碍了农业科技优势转化为农业经济优势的道路。

3.农村创新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相对滞后

从陕西省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状况来看,农村的创新资源存量偏低,信息普遍供给不足、质量不高、针对性不强、资源分布也不均衡,且时间效应影响了信息的价值性,因此无法满足农民的信息缺口需求。从另一方面讲,各农技信息服务站或涉农部门分割拥有并垄断利用自己的信息资源,使农村创新信息的开发与整合存在滞后性。由于科技信息传递缺乏有效的统筹控制机制,对富平县纳衣村等实施的奶山羊养殖项目造成了潜在威胁。此外,科技信息资源开发程度低将不能满足农民的多种信息化需求,并导致大量创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因而不能发挥应有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4.农村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创新人才匮乏

农村信息网络的建设需要一大批既懂计算机信息技术,又熟悉农业经济运行规律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这些创新人才能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分析,从而为农产品市场化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5]。然而,农业部门的信息队伍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难以满足推进农村信息创新网络建设的要求。据2010年陕西省统计年鉴,农业技术人员只占陕西省地方国有企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0.857%。而在国有事业单位专业创新人才中,农业技术人才仅占4.334%。特别是信息化技术的高难度、高综合、高时效等特性决定着各乡镇农村信息网络建设人才更是贫乏。

二、基于网络运行机制的陕西农村信息优化建设思路

陕西农村信息化服务的发展方向直接制约着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效率的提高,因此对农村信息服务网络进行优化升级是提升陕西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根本手段。从日益突出的信息网络运行机制的结构缺陷入手,注重满足农户的多样化信息需求,合理配置农业信息资源,打破行业、部门自封闭思想,努力缩小城乡村间的数字鸿沟,从而形成高效的陕西农业科技创新平台。这是解决陕西农村信息化建设突出矛盾、实现农业产业结构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

(一)农村信息服务网络运行机制及其理论模型

在农村信息化建设中,以信息服务网络运行机制中存在的结构缺陷矛盾较为突出。概括来说,本质是农业信息网络存在着结构洞现象,即各涉农部门的联接交流及信息传递过程中出现的间隙或空位,反映出不同群体之间交流关系的缺乏。在图1所示的陕西省某区域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中,3个跨村级联接的局部乡镇服务网络E、F、G具有相同的农技信息服务站D(创新信息源节点)为其提供创新信息;而E、F、G网络中则分布着经济状况、农业技术水平、科技信息接受能力等不同的村部(可称为信息节点)。由于农业信息资源互补的需求,相关信息节点在要素投入、技术信息交流以及农产品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创新互动。首先在乡镇服务网络E的内部,由于信息节点e2与e3、e3与e7、e4与e7以e4及e5与间均存在着局部结构洞,使E内农业信息交流出现障碍,进而限制了各村部农业技术水平的协同发展;而在网络G的内部,4个信息节点联系频度均较高,不存在结构洞,但各村部与D所形成的等效性冗余联接却可能带来大量同质信息的重复流动,造成农业资源浪费。

图1 陕西省区域农业信息服务网络交流关系

进一步观察乡镇服务网络间的信息交流状态。网络E和F间只有e3与f1间的弱联接及e7与f4间的强联接关系,这种跨越群体的整体性结构洞会对不同乡镇间的农业信息传递产生一定的束缚。农技信息服务站D与E、F、G间对应的各等效性冗余结构也将引致信息重复交流带来的资源浪费。此外,G作为一个信息“自封闭”网络与E、F间无任何农业信息共享。正是由于上述信息服务网中存在的各种信息交流结构障碍,使得各村部,尤其是处于边远山区的农村没有获取及时有效信息的途径,从而降低了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机会。

(二)陕西农村信息网络优化的建设思路

基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新型农村发展格局,陕西农村信息网络优化的关键在于通过改善各村部间的信息联接关系,来打破网中交流结构洞限制,从而满足各村部的信息缺口需求。上述过程的顺利完成需要有一个引导平台为信息节点提供相互接纳、彼此适应的创新作用环境。此引导平台的基本功能即是农村信息服务网络进行创新优化的建设思路。它集中表现为以网中信息技术发达节点为核心的村部间联接关系的动态调整,同时通过发现有利于协同创新的农业信息交流路径,从而实现图1区域信息服务网络的分层级重构。根据信息传播的基本过程及网络分层结构要求,信息创新服务网络的优化机制具体涉及备选信息节点界定、节点筛选的影响因素、信息节点评价与选择等三个基本环节。

(1)备选信息节点界定。即从农村信息服务网络中搜寻所有可能的信息节点(村部),并进一步掌握其信息技术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地理位置及农产品科技成果等特征。

(2)节点筛选的影响因素。具有较好地理位置的村部或许能通过多重联接关系获得更多的创新性信息,但未必有充分的能力来吸收并转化这些信息技术。因此,节点选择条件事实上主要涉及信息技术质量与其获取、利用效率两个维度的限定因素,目的是促进各村部根据其自身对信息技术的吸收能力及关联度值,重点进行高质量农业信息接触,并努力将节点的信息获取及运用效率最大化。

(3)信息节点评价与选择。核心节点首先按(1)中设定的约束条件从备选节点中选择出相互交流吸收性能力强的信息节点,将其聚集并放在网络的同一层级,然后在剩余节点中继续筛选直至所有信息节点放置在合适的层级位置中,从而实现信息服务网络的分层创新重构。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通过调整节点集合及其联接关系参数,进行动态的节点选择与替换。

三、陕西农村信息网络分层创新重构流程

以上述农村信息服务网络的优化机制为基本原理,将图1信息网络的拓扑关系进行分层级创新重构升级。根据网络分层要求及(2)中节点筛选的影响因素,考虑将信息节点间的双向吸收能力αij和γij关联度值作为重构流程中的约束条件,并设定αij、γij的阈值区间均为。在此一般认为,只有αij0.5时,两节点间才有足够的互吸收能力并建立联接关系;γij则界定了信息节点的相似性特征,当γij

与核心节点ei强联接的节点为ej和ek,由此可得E的第一层级为,此时g1=ei,ej,ek,此时

ex=e1,e2,e3,K,en-3。在上述节点筛选过程中,对创新信息吸收能力较强的村部一般趋于聚集并形成相对稳定的联合体(较小层级)。为避免层级间信息交流的冗余性,相邻层级间需要选择一个关联核心节点承担层级间的信息沟通任务,其筛选条件是:

假定由节点承担联接上下层信息交流的责任,进一步在剩余信息节点集合ex=e1,e2,e3,K,en-4中选择与et聚集的节点组成第二层级。以此类推,直至E中所有节点均找到适宜的网络层级位置,即形成了局部乡镇信息网络的分层级创新重构格局。进一步将此分层重构算法扩展到整个区域网络,可将图1中带有结构洞约束的混乱农业信息交流网络重构成图2所示的层次分明、各村部间信息交流充分、非冗余且有条不紊的拓扑结构。

图2 区域农业信息服务网络分层创新重构

四、陕西农业科技信息创新转化路径与对策

围绕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的实际发展需求,并根据陕西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自身规律,以农村信息网络分层级重构的建设思路为核心,注重信息网络为农民服务的优化反馈效果等,是进行农业科技信息创新转化路径与对策设计的关键导向。而积极探索并实施这些农业科技信息转化路径,将有利于企业农户微观经营的科学决策及农产品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提高。

(一)强化政府在农村信息服务中的主导平台作用

陕西农业科技创新转化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扶助,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统筹规划、落实职责,切实有效发挥各部门在农村信息服务中的主导平台作用。同时要从加大资金投入、制定监管政策、引导企业参与、强化市场运作等方面来推进信息转化工作。首先,政府应把农村信息服务的启动资金和维护费用投入列入财政预算中,并设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实行专款专用政策;其次,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扩大投资渠道,加快完善以政府为主导、政企合作等多元农业信息化投融资体制;最后,有关部门要强化农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打破科技信息转化前、中、后相互脱节的管理模式,有效整合分割在不同部门的信息技术、资源及人员,以促进形成省级推进、主抓县域、服务到村、转化到户的农村信息化工作体系。

(二)构建以科技信息转化需求为导向的信息化市场体系

根据陕西农村信息网络重构流程中信息充分交流的优势,努力开展陕西农业生产的市场信息服务。重视农民对科技信息转化的多样需求,加快推进“金农工程”建设,培育和完善农业信息化市场网络基础平台,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经济、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必要路径。与此同时,在农业成果向市场化转型过程中,要注意搞好农产品现代物流,推进信息技术转化在农产品运输、销售环节的应用,实现供需对接,积极推动农产品网上交易;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价格供求与市场监测预警系统、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系统等。从而加快陕西省农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交换和流通速度,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完善农村信息资源开发及整合控制机制

陕西农村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是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此过程主要围绕农业信息技术推广、农产品交易、科技成果转化、农业市场信息的采集与分析、精准农业数据等方面开展。而要想高效地进行信息资源的开发与转化必须注重加强这些资源的充足性、时效性及分布平衡性,因此要建立信息资源开发及整合的创新协调控制机制,以不断满足农户对缺口信息的需求。此处可基于Petri网能对信息流程中复杂特性准确描述和控制的思想[6]来进行协调控制机制构建。如:对于信息资源存量偏低、供给不足或信息流量不稳定的情况,可通过Petri网中控制弧权W值调控信息资源库所P中的科技信息分配;当两村部或其资源库间的信息流动整合情况存在时滞性时,利用Petri网中库所变迁构成的控制关系可产生一个自环反馈系统,能及时传递农业需求信息并进行反馈评价,从而可提高信息传递中的时效性。此外,利用着色Petri网还可对不同类型的农业科技信息进行区别利用等。由此,在协调控制机制的帮助下,农村科技信息转化将开辟稳定的信息交流路径,从而实现农产品产销、进出口、库存、分配、外经外贸等涉农信息的共享。

(四)提高农民获取及转化信息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农民是陕西农业科技信息转化的主要参与者和受益者。鉴于目前农民获取及转化信息的能力有限,因而政府应当增加对农民的基础教育和信息技术培训,并依托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等,积极开发适合农村特点和农民需要的信息化培训课件、教材,从而建成面向“三农”的信息化培训体系。此外,在培训过程中,应遵循优先选拔示范带动作用强,群众威信高、综合素质好的骨干农民进行信息技术学习,并逐渐扩大培训对象范围的原则,着重培养农民的现代科技、市场和信息意识,不断提高农民接受和应用信息技术的素质和能力[7]。

【参考文献】

[1]Butt Bonald S. Structure holes: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 [M].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2]欧阳宇佳.陕西省信息化建设发展水平总指数排名西部第一[EB/OL]..

[4]张超,张权.陕西省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5):14114—14151.

[5]崔岩.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7.

[6]周密,韩立岩.知识流的Petri网模型[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5,26,(8):2149—2152.

[7]周应萍.对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现代情报,2009,29(3):56—58.

篇6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信息产业化;农业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118

党的十六大之后农业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到党的十,我国农业信息化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系统工程、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遥感等使用范围明显提高,信息化理论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是,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还存在着一定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和解决思路,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信息化水平,促进农业信息化普及程度,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助力。

1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农业信息资源不足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我国目前的农业信息资源总量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各种获取农业信息的途径已经比较多,政府网站、企业网站、电视农业频道、农业广播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不一而足,信息量很大。但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农业信息化仍然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由于各种农业信息的信息源相对独立,多由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的政府所建立,彼此之间缺乏有效关联主要来源于政府网站,各地农业信息网站建设水平不一,使得信息资源的共享受到很大影响,农业信息的标准化水平较低。在我国,农业信息的披露和查询,有的几年不更新,有的只公布数据和新闻事件,对农业种植、养殖技术的关注度极低,对农产品的市场预测少、产量报道多,缺乏深度和可实用性。另外,由于各单位经济实力不一,教育、科技水平发展差别较大,各种途径的建设规模也差别很大,东、西部地区差异较大,其中东部和中部的网站点击量和网点规模都比西部地区多不少。总的来看,没有一个信息源的规模和影响能够达到新浪或者腾讯这种规模,影响力局限在地方或者小众。

1.2 农业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低

农业信息产业化是指利用计算机系统收集、加工、分析、提供农业信息和农业产品的服务相关产业,具有高附加值、高收益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农业各个部门,是一种技术密集型产业。在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我国乡镇农业信息化产业已经在信息开发和服务的方向迈出了较大的脚步。但是从目前的实践来看,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技能技术等信息产业化的水平与国际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还是政府出资建设和维护。企业相关产业的发展水平较低,规模较小,几乎不能脱离政府的扶持政策而独立存在,市场运行机制对农业信息产业化的推动作用还没有有效显现。农业信息产业投资渠道过于单一的状况使得投资规模总体较小,无法满足我国日益迫切的农业现代化需要。在全国范围来看,我们的知识产权保护尤其是农业信息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还存在法律空白,农业信息产业化形成的社会环境还不成熟。虽然农业产业化经营正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农业机械化的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农业信息化的前途任重而道远,整体发展水平还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1.3 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缺乏,整体素质不高

农业信息化对人才的要求是不但掌握信息技术还要掌握农业技术,熟悉信息产业和农业规律的综合性素质。但是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人才的培养向着越来越专项发展,学管理的不懂农业技术,农业知识更新速度较慢,在推动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缺乏农业综合能力;学农业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严重缺乏,技术开发能力较弱;具有对农业信息分析和开发能力的人才较为匮乏。培养符合农业信息产业化发展的人才成本高、时间长,效果差。目前,农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知识素养相对较低,农业生产者几乎都不懂农业信息技术,农业管理者又不精于技术,制定出来的农业发展方案很难被信息技术人员和农业生产者所认同。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人员由于工作压力大,文化水平低,缺乏学习和提高的有效途径,自身素质总体较低。加之农业目前的收益处于较低水平,现有的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的收入总体偏低,与自己的贡献不成正比,造成教育体系下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农业信息人才向工业和服务业流失,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人才的缺乏和整体素质偏低的现状,严重影响了农业信息化的有效推广和普及。

2 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的建议

2.1 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提高农业信息化意识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随着农业进口压力的不断增大,保卫粮食安全的口号不断被提及,更大的发挥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加强农业信息化,最重要的是从农民、政府以及全社会都要对农业信息化提高认识和意识。从农民角度来看,要脱离之前祖辈和自身经验管理的传统模式,认识到信息对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的巨大作用,重视农业信息技术的收集和利用;从政府角度来看,真正提高农业信息化意识不仅要摒弃形象工程思维,在网站建设时更多的更新农业生产技术、农业销售信息,增加农业发展预测等分析内容,还要由中央一级单位出头推动将相关影响较大的优质农业信息网站推广和相互链接。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各部门都应该加强农业信息意识,在农业生产和销售的过程中按照市场化运作,更好的将农业产品销售出去。

2.2 进一步推进农业信息产业化的发展

农业信息产业化是农业信息化的必然选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信息本身具有产业化发展的内在需要,并促进农业产业的优化调整,因此,进一步推进农业信息产业化的发展是推动农业信息化的有效途径。推进农业信息产业化需要改变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绝对支配的地位,深化农业信息机制改革支持农业信息关联单位和个人组建农业信息企业,通过财政政策鼓励相关企业做大做强,增强竞争力。培育乡村一级农业信息商品市场,加强农业信息产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农业信息中介机构,以农业信息咨询为出发点,加强对政府、企业和农户的信息咨询和服务,做活、做大农业信息产业;还要加强农业信息法制建设,用法律为农业信息产业化塑造一个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促进农业信息的健康发展。

3 加大农业信息人才培养力度

促进我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必须培养一定数量、一定专业水平的农业信息人才队伍,人才是发展的最有活力因素,人才的水平优劣关系着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因此,要完善农业信息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具有更高水平的农业信息人才。要加强学科建设,计算机、通信等专业的学科具有与农业信息融合度较高的特点,在发展农业信息化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与农业相关专业辅修,培养专门农业信息人才;要加强农业信息人员的岗前和后续培训工作,努力提高现有人员对培养力度,充分发挥其存在的巨大潜力;要努力提高农业信息人员的收入水平,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和人才的风气,并提供一定的社会晋升途径,让农业信息人才获得事业满足感,增强其向心力和事业归属感。

参考文献

[1] 史浩文.农业信息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J].甘肃农业,2012(04).

篇7

关键词农业机械信息化建设;重要性;必要性;存在问题;对策;青海互助

21世纪的竞争,主要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的竞争。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快速、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前沿信息,已经成为各个领域迫切追求的目标之一。近些年来,我国农业信息化工作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在农业信息化工作体系中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1农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农机化信息系统是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和农村经济综合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而加强农机化信息网络建设是搞好农机化信息工作的基础。这就要求必须使包括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一个大的改善。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坚持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业不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必须坚持统筹规划、逐步推进,强化服务、注重实效,加强引导、合力推进,积极探索、鼓励创新。应该看到,随着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业信息化正在形成新的格局。当前,不断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将直接关系到农机未来的综合竞争能力。

2农机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是农机信息化建设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时代的基本要求。信息技术具有双重性,如果运用得好,就有可能为落后地区的发展提供很好的支撑;反之,落后地区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将越来越大。目前,互助县农业还处于逐步推进实现基本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阶段,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较大。互助县农业机械化要实现快速、健康、跨越式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农机信息化建设,加强在全县乃至全省范围的农机管理、科研、生产、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作业服务等方面的信息交流与合作,这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互助县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二是农机信息化建设是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现代化农业实质上是市场化农业,也是信息化农业。农业生产需要什么样的机械、如何购买、农机新技术和新机具如何推广等都离不开信息。三是农机信息化建设是政府部门转变职能的必然选择。加强农机产前、产中、产后信息指导服务工作,合理有效地组织引导农民走向市场,是农机管理部门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必要的任务。

3农机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互助县的农机信息化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信息网络服务也进一步展开,但由于互助县的农机信息化工作起步较晚,农机信息化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尤其农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发达地区及省内其他行业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信息交流方式落后,传递速度缓慢。农机信息体系建设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对农机化信息体系建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信息工作没有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二是投入不足,农机化信息网络建设发展缓慢;三是信息网络管理队伍不稳定,人员专业素质较差,不能满足当前信息工作的需要;四是信息服务水平较低,对开拓农机化信息服务市场缺乏研究,许多信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五是信息采集、处理系统比较落后,信息、传输滞后。

4农机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4.1提高对农机信息化的认识水平

通过产业信息化、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经营集约化推进信息化建设,充分发挥政府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加强管理、营造机制的作用;为不断优化农机结构,适应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需要,向产前、产中、产后环节延伸,提供详实信息;做到“五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领导力量到位、机构人员到位、资金投入到位、组织协调到位[1]。

4.2加强建设,推动农机信息化进程

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有力地推动农机经营管理方式和企业组织方式的变革,但信息化是一项综合的社会公益事业,而农机又是弱质性行业,因此在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的同时,迫切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支持与合作,形成政府“搭台”、多方响应“唱戏”的格局,以加快农机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4.3重视信息的实效性和有效性

为提高信息质量,要形成集信息采集、加工、于一体的信息化服务体系。目前,互助县的实际情况是:各基层农机部门办公设备落后,信息人才缺乏,与农机用户、市场及厂家联系不够紧密,不能及时了解基层农机动向,没有一定的信息交流途径,从而造成信息流失。在这种情况下,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采集体系,是当前农机信息网络建设的当务之急。因此,应完善信息上报制度,加强农机管理部门和农机用户、生产者的联系,及时了解基层群众的信息反馈;同时与省内农机部门建立广泛的联系,及时了解最新的农机科技信息和农机发展动态。农机信息的加工是连接信息采集和的中枢,起着关键性的桥梁纽带作用,信息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农机化信息处理质量的高低。因此,高速快捷的信息系统是信息价值得以充分利用的保障,信息只有及时有效地传递到农机用户和生产经营者手中,才能发挥其实效性,让农机用户和生产经营者从中得到实惠[2-3]。

4.4完善工作规范,保障农机化科技信息化工作有序开展

农机化科技信息化工作必须制定完整的、系统的、切实可行的管理规定,以实现信息工作和信息网络的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发挥农机化信息网络的作用,提高信息处理速度和质量,加快信息反馈频次;实现信息收集渠道系列化、适时适用化;充分发挥出电子信息网的作用,提高资源共享程度;日常工作中要提高电子化办公的比重;要做好对上级部门的信息汇报、对下级工作的信息指导作用;要做好对基层部门及农民的信息提供与反馈作用[4]。

4.5加强领导、多渠道筹集资金

加强组织领导,农机化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工作领域新、工作难度大,必须有组织、有步骤地推进。切实加强技术指导,以利于形成一种集中分布式的管理模式,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同时多渠道筹集资金。此外,还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理论创新,注意跟踪发达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动态,把握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增强工作预见性、主动性。要推进农业信息化服务内容和方式创新,加快工作机制创新,开展多种形式合作,不断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

5参考文献

[1] 文华红,刘丽华.当前农机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机监理,2008(9):24-25.

[2] 郑维忠.加强和推进农机信息化建设[J].福建农机,2007(3):92,79.

篇8

关键词: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对策

文化创作生产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明确指出,是直接作用于精神领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繁荣的必经之路,也是繁荣发展的关键。因此,要不断激发文化生产活力,将文化产品质量提到更高一层,这样才能够顺应当前时代的发展趋势。目前新农村不断地建设,社会结构也不断进行转变,传统的农村文化产业拥有浓厚的文化底蕴,拥有无限开发的潜力和市场前景。而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农村建设也有进一步的推进,对传统文化的构建、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顺应新的发展要求,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就必须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充分研究和掌握其中的发展规律,并进行有效指导。

1农村传统产业的概念

新时代的朝阳产业就是发展文化产业,因其具有投入少、产出高和可持续发展等优点。国内文化产业发展时间虽然长,但其发展速度却非常快。各地都希望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增长,大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农村传统文化是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为背景,是农民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之中逐渐累积的思维、认知和价值观等结构。农村传统文化产业主要指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按照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标准,进行生产、加工等一系列的活动和过程。农村文化事业、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都在农村传统文化建设之内。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对农村文化事业具有加强作用,能够促进对传统优秀农村文化的传承,有效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和繁荣农村经济。

2目前我国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不高,创意不足

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阻碍就是部分传统的文化观念和现代产业发展之间存在强烈的矛盾。受到“重儒轻商”的中国式传统思想影响,部分人对文化产业追求的利益最大化不能够接受,认为文化不能沦为商品,觉得发展文化产业就是对文化的破坏,人们对文化产品消费力受到极大的影响,不利于整个文化产业的前景发展。当前学界和业界都不能对怎样发展文化产业给出有说服力的答案,还有部分人的目光停留不前,认为文化产业就是第一、二产业,没有意识到文化产业其中的特殊和价值。此外,我国目前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普遍创意不足,没有真正掌握到“文化创意”的核心。

2.2结构性矛盾突出,缺乏内生动力

农村传统文化产业范围覆盖比较广泛,既有第二产业中的工业制造,又包含有第三产业中的文化服务行业等。按照制造行业的角度而言,文化产业对于占有比重高达60%的重工业而言,其规模和生产设备都是非常小的。

2.3管理薄弱,服务不到位

对于农村传统的文化产业发展而言,重视程度不够,管理机构不完善。部分地方虽然设有管理机构,但是由于人员配备不足、素质低以及管理方法落后,造成服务不到位。管理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模式要求进行,甚至缺少必要的制度保障,导致农村传统文化产业不能实现健康发展。

3加快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

3.1在政策上大力扶植,促进农村传统文化产业迅速发展

要想发展好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就必须要借鉴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方法,需要政府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以及城市文化产业统筹发展,充分展现自身优势,以利于两者协调发展。

3.2完善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政策

有关部门要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进行探究,明确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以及发展机制,要充分结合该区域文化生产的实际情况、资源以及拓展空间,致力于促进和城市文化产业间的要素流通和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对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完善。

3.3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农民文化需求

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是推进新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建设的必要条件。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主要体现在例如文化站、街道、文化室、体育健身工程等。政府要逐渐完善该区域文化设施,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做好乡镇的文化互动场所工作,激发农民群众的热情,充分发挥服务功能和加大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建设的投入。

3.4培养农村文化建设人才

发掘和培养农村文化建设人才,对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不可或缺。对于已有产业既要巩固,又要增加其生命力和竞争力,而且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发掘人才。除此之外,要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投入到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之中。管理机构也要建立一套高效的人才机制,有计划、有组织地吸引、挖掘、培训人才,使高素质人才从内心里想留在农村,为文化产业的建设做贡献。

4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道路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科学的管理和文化产业人才的支撑。需要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切实贯彻有效的发展方法,保证我国农村传统文化产业能够不断发展前行。

参考文献

[1]罗婧.中国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

篇9

关键词:小额信贷;创新;模式优化

由于传统金融体系制度难以适应农户融资需求特点,长期以来,海南省低收入农户群体金融缺位现象较为严重。海南省在国家推动下也进行了一些政策性小额贷款品种实践,如1996年开始推行的面向贫困农户的扶贫贴息贷款,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推动的基于支农再贷款的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但由于制度设计、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上述小额贷款在推广范围、可延伸度、扶持效果、可持续性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目前已严重萎缩。面对传统政策性小额贷款举步维艰的尴尬境地,近年来海南省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小额信贷产品创新,为金融支持低收入群体摆脱贫困恶性循环拓展了思路[1]。

一、海南省农户小额信贷产品创新与推广情况

近年来,海南省农户小额信贷呈现蓬勃发展势头,仅2010年上半年全省已累计发放小额贷款10.31亿元。截至2010年6月末,全省小额贷款余额达到40.66亿元,惠及农户27.1万户,普惠率达到25.28%①。海南省内金融机构创新、推广小额信贷产品主要采用以下两种路径。

1.“总行设计—分行推广”

就金融机构辖内分支机构小额信贷产品创新情况来看,一般由金融机构总行统一设计小额信贷产品、操作流程,各省级分行根据总行标准进行操作推广。主要包括中国农业银行海南省分行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以“金穗惠农卡”为载体的小额信贷业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海南省分行面向农户推出的联保和保证贷款,国家开发银行借助“信用协会”发放的小额联保贷款。

2.辖内自主创新推广

“总行设计——分行推广”中,由于采用由上及下的固有路径在全国以统一方式开展,在创新推广过程中,难以综合地方差异性进行改进。与之相比,海南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结合区域农户需求特点,开展小额信贷产品创新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优势。相对于分支机构,各地方法人机构在产品创新方面具有更大的自,已成为我省推广小额信贷的主要平台。2010年1~6月,海南省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小额贷款7.84亿元,在全省小额贷款发放额中的占比高达75.98%②。

二、海南省农户小额信贷模式演进与优化

1.政府主导型创新模式——“琼中模式”小额信贷

2007年3月,海南省琼中县政府和县农村信用社共同建立小额贷款合作平台,逐渐探索出了“特色经济+小额信贷+政府引导”三位一体的小额信贷创新模式。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政府主导的“琼中模式”小额信贷摆脱了以往政策性扶贫贷款的困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机构创新,由政府主导,以多级农口部门为基础构建小额信贷服务网络;二是政府扶持方式创新,由政府担保,借助农民专业协会,加强培训引导;三是贴息方式创新,贴息到户,正向动态激励;四是信用机制创新,建立较为系统的信用评定激励机制,营造信用环境[2]。

在该模式中,政府在贷款制度设计、培训引导、贷前审批、贷后管理方面均发挥了主导作用。正是由于政府优势资源的助力,推动了“琼中模式”小额信贷短时期内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政府外力往往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过度干预或干预不当,将会影响到小额信贷的长期良性可持续发展,尤其过多介入具体业务操作,容易造成金融机构的依赖性。政府制度创新难以转化为市场内源性创新,一旦政府外力减弱,信贷模式将重新陷入制度不稳定状态。

2.移植国外模式创新试点——“GB模式”小额信贷

2007年末,海南省农村信用联社与格莱珉信托正式签订小额信贷试点项目。2008年4月初,该项目在海南省琼中县营根镇开发区设立总部宣告启动。琼中试点小额信贷项目基本遵照了经典的“GB模式”,以贫困农户中的妇女为主要承贷对象;小额短贷、整贷零还;按时还款,连续贷款;发挥借款小组的组织优势,贷款无需抵押和担保;通过中心会议制度进行贷款经营管理等。由于琼中县潜在客户群体有限,项目组也尝试向周边市县扩大推广范围。

“GB模式”试运行为海南小额信贷创新特别是在小额信贷技术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但由于经济发展阶段、生产方式、社会自治形态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直接移植“GB模式”,效果并不显著。首先,孟加拉农村人口多从事零售商业和手工业,所需启动资金少,生产周期较短,与“GB模式”的贷款额度和还款方式相适应。但海南省农户大多从事种植、养殖业,其脱贫致富的要求层面更高,同时需要项目带动和相关技术培训,借款人居住分散,“GB模式”难以满足农户需求。其次,考虑到人口分布和经济水平的差异性,孟加拉国作为亚洲人口密度和贫困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其小额信贷潜在客户密度远大于海南省。在成功GB模式中,信贷员与所管理贷户的比例高达1:600。根据了解的情况,试点市县该比例仅达到1:50左右,远远达不到GB模式低成本营运的要求,难以覆盖成本。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目前海南省“GB模式”业务难以大规模推广。

3.小额信贷模式优化——“一小通”小额信用贷款

在借鉴“琼中模式”和试点“GB模式”小额信贷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海南省农户需求特点,2009年海南省农村信用社重点推出了“一小通”小额信用贷款,从以下几方面对原有小额信贷模式进行了优化。

一是延续“GB模式”部分操作技术,对有信誉及生产能力的妇女放贷,采用五户小组模式,在贷款前进行培训,但考虑到操作成本,将信贷员上门回访周期由两周延长至一个月。二是以“GB模式”贴近农户的理念为出发点,进一步简化贷款手续,缩短贷款审批链条。由小额信贷技术员独立放贷,交叉复核,取消了小额贷款业务传统的审批制度和所有的中间环节,实现了从申请到还本付息全面上门服务,提高了放贷速度。农民只需填写申请表,在领用贷款时进行柜台面签即可拿到贷款。三是根据农户需求特点调整贷款要素,采用更为灵活的操作方式。根据海南省农户资金需求特点,将贷款最高额度提高至2万元。贷款期限根据农户生产周期灵活确定,最短3个月,最长10年不等。还款方式可选择分期偿还,也可选择按月付息,到期一次性还本的整贷整还方式。四是借鉴“琼中模式”动态激励机制,根据农户还款状况实行动态利率调整制度,第一次贷款月利率为9.9‰,还款良好则降为8‰,若继续按期还款可降到6‰。对不按时还款的农户,重新调回9.9‰的利率。目前,“一小通”小额信用贷款在海南省除三亚之外所有市县均已开展。

4.小额信贷优势资源整合——构建小额信贷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提升农户金融服务水平

在总结前期小额信贷推广成果的基础上,海南省农村信用联社进一步从产品体系、服务平台、机构人员、制度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全面进行优势资源整合,在全省范围内构建小额信贷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为农户提供多层面、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

一是整合优势小额信贷产品,建立以“一小通”为代表的小额信贷产品体系。首先,以“一小通”操作模式为基础,针对不同客户群体量身定做小额信贷产品,推出党员“双带致富”小额贷款、农村诚信青年创业小额贷款等产品;其次,以农村专业合作社、全国生态文明村和农村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小额贷款业务的切入点,通过“信用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信用社+公司+农户”等模式开展小额贷款,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提高金融扶持效果;最后,推动抵押担保方式的多样化,在开展小额信用贷款的同时创新推出针对农民专业户高端需求的“一抵通”贷款,农户也可通过林权抵押、工资担保、联保等多种抵押担保方式获得信贷支持。

二是构建农村金融服务网络,完善农户金融服务平台。2009年打造小额贷款综合服务网点200个,投放农村便民服务终端3000台,布放自助设备600台,确保海南省每个乡镇都有信用社网点。同时,通过充分发挥农户金融服务网络优势,进一步推动了小额信贷业务的创新发展。如对小额信贷客户统一发放“大海卡”,借由服务终端即可还款,大大缩减了小额信贷操作成本;在此基础上,创新推出“大海卡绑定”小额贷款,“一次核定,余额控制,随借随还”,为农户提供更加便捷的信贷服务。配合财政部门在海南省澄迈、琼中、万宁等县市开展“惠民一卡通”业务,农户各项财政补贴均由卡发放,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同时,依托‘惠民一卡通’开发小额信贷业务,实行“以存优贷,优惠利率”的政策,依据客户存款额度核定利率优惠额度,发挥财政惠农资金和小额信贷的协同效应。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内部控制和绩效激励。为全面推广小额信贷业务,海南省农村信用联社专门成立了小额信贷管理处,形成了小额信贷总部、小额信贷项目部、小额信贷技术员全面的业务架构。招聘了400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小额信贷技术员,做到“给农民放款、教农民技术、帮农民经营、促农民增收、保农民还款”,为推动农村金融普惠服务发挥巨大作用。同时,为有效防范贷款操作风险,明确规定办理小额贷款的基本流程,对贷前、贷中、贷后等每个环节的风险点进行提示,对流程各环节涉及的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对小额信贷技术员实行“包放、包管、包收、包赔、包效益”的“五包”责任制,并与其薪酬直接挂钩,激励其高效、优质地开展小额信贷服务。

四是构建小额信贷信用机制,为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良好的信用环境是小额信贷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根基,在培育农户信用意识、构建小额信贷信用机制方面,海南省农村信用社和各级地方政府合作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首先,加强小额贷款业务宣传引导,通过信用评定和信用公开,让农户逐步树立诚信意识和信用观念;其次,在海南省琼中县率先开展农户信用信息档案建设,通过创建信用乡(镇)、村和评定“信用社”、“模范信用户”活动发挥信用户的示范作用;最后,构建失信惩戒机制,对信用户进行奖励,对违约失信户设立黑名单,采取惩罚措施。以海南省琼中为例,对于提前或按期还贷的农户,发放“信用户”证(绿牌),以后农民可凭“绿牌”直接到农村信用社随用随贷;对逾期未还款的农户,列为“不守信用户”(黄牌),三年内不给予贴息贷款,所在村干部当年评先一票否决[3]。

三、进一步推动海南省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健康发展的建议

1.加强部门协调督导,提高地方扶持政策的执行力

2009年以来,海南省陆续推广小额信贷产品和业务的创新经验,出台一系列支持金融发展和创新的政策措施,但政策措施在全省各县市的落实存在着显著差异。2010年海南省计划安排贴息资金7700万元支持小额信贷发展。就2010年上半年的执行情况来看,全省18个市县中,有13个市县计划对小额信贷贴息并安排贴息资金到位,其中7个市县实际发生了对小额信贷产品的贴息,实际贴息金额仅为269万元,扶持政策执行力度亟待提高①。建议加强部门联合,定期对海南省各市县小额信贷推广及政策扶持情况进行督导,协调地方政府提高相关政策的执行进度,推动小额信贷业务在全省的快速均衡发展。

2.充分利用政府多部门资源,助推小额信贷发展

在保持金融机构小额信贷实际业务操作相对独立性的基础上提高农户小额信贷的政策导向性,这也需要政府多部门资源的支持。除财政贴息扶持外,农户在生产技能培训、市场信息、优良品种、疫病防治方面也亟需更多的专业支持,还应注重推动地方政府在小额信贷宣传服务网络、农户培训引导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3.创新“小额信贷+保险”模式,有效分散小额信贷风险

由于海南省农户贷款主要用于种植和养殖业,面临较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需相应推进小额保险产品的积极介入。应推动海南省内保险机构积极创新,结合该省省内农业发展特点、设计适应该省贷款农户需求的小额保险产品,使之与小额信贷产品的期限结构、风险保障要求等相匹配,以有效分散小额信贷风险。同时,鼓励保险机构与开展小额信贷业务的金融机构加强业务联合,拓展“小额信贷+保险”的捆绑营销模式,推动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

4.强化风险补偿和正向激励机制,提高金融机构拓展小额信贷业务的积极性

由于信贷风险大、管理成本高,金融机构在介入小额信贷业务领域方面普遍存在顾虑。目前,海南省仅有三家金融机构开展农户小额信贷业务。为了推动金融机构的广泛参与,首先应完善针对该类业务的风险补偿机制,由地方政府设立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对金融机构尽责管理仍无法收回的贷款予以代偿;其次,应尽快落实对小额贷款业务的免税、资助政策;最后,可定期对全省金融机构小额信贷业务情况进行评估,建立相应的正向激励机制,提高其创新拓展小额信贷业务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纳克斯.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

篇10

关键词:农业经济管理;新农村建设;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2069

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三农工作,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工作之一,已经进入攻坚阶段。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入,农业经营模式亟需从传统模式转变为现代模式,农业经济管理体制有待优化。在新农村建设的环境下,各地政府积极出台各项惠农支农政策和措施,不断加大三农产业投入力度,积极推动农业技术现代化改革,加快农业经营管理优化进程。但由于惠农政策和强农制度执行力的缺乏,基层政府没有建立起切实可行的农田基础设施体系,农业生产技术和科研水平以及农业科技装备也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和改进,这就制约了我国农业综合生产力的发展,制约了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制约了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

1 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提升的制约因素

1.1 制约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是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相对落后

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模式还停留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式承包作业模式,农业生产力相对落后,而现代农业要求机械化的大规模生产作业[1]。在我国农村,强壮劳动力日益减少,没有太多富余劳力。农业生产主要劳动力是留守老人和妇女,劳动力处于紧张的状态,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农业生产。这一现象,从根源上讲,是我国旧的农业经济管理体制和机制,无法满足现代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而造成的。由于我国农村正在逐步向城镇化转变,原有的农民不愿再进行农业生产,而是选择进城务工,这就导致农田荒芜,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由于我国农村原有的土地承包制度的制约,土地流转缺少制度保障,种田大户和专业化农民手中没有聚集足够的土地资源,土地大规模经营受到限制。

另外,我国目前农业生产企业发展水平较低,农业生产带动力不足,直接制约着农业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生产企业规模普遍偏小,难以与当地农户建立较高的业务关联度,无法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农业机制。由于农业生产企业对农户利益输送不足,农户对农业生产企业信任度低,双方未能建立合作共赢生产协作关系,未能形成企业带动农业的集约化发展模式。

1.2 制约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水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我国农业产业金融体系和产销连接机制建设不足

目前,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环境下,我国农业产业正在从人力密集型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转化。这一转变需要大量金融资金的支持[2]。但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水平较低,农业经营管理者没有对农业金融产业做出系统化的安排,农村金融机构没有充分发挥其惠农支农功效,致使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缺少金融资源支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受到限制。

另外,农业经营者也没有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农产品产销联结机制。由于农业经营者对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缺乏科学的长期的规划,没有通过农产品产销联结机制增加农民受益率,进而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产品流通机构与农产品生产者没有建立有效的组织机制,农产品的消费需求信息也无法及时传递到农产品生产者手中。导致生产者盲目生产,无法按照消费者终端市场的需求调整生产结构。从而制约了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升级。

1.3 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迟缓,农业生产技术缺乏创新也是制约我国农业经济管理水平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业经营管理者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不足制约着农产品生存率的提升。目前,各级地方政府对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有限,支农资金规模较小,需要建设的农田基础设施却很多,这就势必造成投资效能低下的问题。

我国的农业产业虽然拥有强大的农业科技与教育团队,但仍面临农业生产技术缺乏创新的困境。由于各级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有限,农业科研机构人才短缺,后劲不足,加上农业技术设备投资周期较长,收益率低,农业科技发展受到限制,科技水平提升缓慢。

2 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

2.1 建立健全农业发展机制,从而适应新农村建设环境

针对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积极建立创新制度,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转。各地政府部门须做好农村土地承包权、经营权确切登记工作,在此基础上,依法建立当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健全土地承包档案管理制度,推动征地制度改革,对于部分被纳入城镇建设用地的土地流转项目,要严格规范管理。此外,在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当代,农村经营管理也应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网络化管理,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化高效利用,保证农民土地合法权益。

各地政府部门要适时发展农业生产集约化的经营模式。引导农民规范土地流转程序,自主、自愿、合理、有序的进行土地经营权流转;同时,通过土地流转大力扶持农业生产企业,以企业带动农业;汇聚农村资金资源,引进农业技术人才;积极发展农业合作社组织,解决单个农户生产力薄弱的问题,并扩大农业合作社发展规模[3]。

2.2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

农业经济管理者应改变以往侧重农作物生产水平管理的传统模式,优化产业结构。以往的一元化产业结构只强调粮食生产,这种管理模式制约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为了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农村经济管理者应力图建立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各地政府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利用势资源,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支持特色农产品规模生产、销售,逐步形成区域农产品产业特色优势。

农业经济管理者应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积极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以这种方式拉长农产品价值链。初级农产品一般价格较低,农民收益不高。对此,农业经济管理者应当积极引导农产品深加工工业的发展,适时推广农副产品仓储技术、包装技术,降低农副产品损耗率,建立农产品加工业价值链,让农民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农业经济管理者还需大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化发展,积极促进加工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高类型企业区域聚集度,形成规模较大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团,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3 提高农业科技装备技术水平,助力新农村建设

农业经济管理者应着力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积极改造农田基础设施,积极建设农机道路网、农业输变电配套等设施,为农业机械化作业提供基础保障。对于缺乏水利设施的部分农田,农业经济管理者应强化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其平稳运行,发挥基本农田水利设施稳产效益。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农业经济管理者应快速增加农产品机械装备总量,并努力提高其质量水平,提升机械化作业能力,尽量节约农产品种植和收获时期的劳动力资本耗费,加快促进区域农产品机械化作业的生产模式。对于难以适应机械作业的农产品,如棉花、油菜等,农业科技工作者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研发与其种植和收割技术相适应的机械设备。农业经济管理者在努力提高各类农产品的机械化作业水平的同时,要严格执行农业机械设备的安全鉴定制度,确保农业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水平,并着力规范农业机械维修市场,打造农业机械专业化供给机构,建立健全农业机械社会服务体系。

3 结语

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环境下,为增加农村经济发展活力,有效实施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推进我国新农村建设战略,农业经济管理者需积极优化管理策略,努力健全农业发展新机制,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创新农业科技装备,积极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以适应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向阳.基于新农村建设环境下的农业经济管理优化策略[J].农业经济,2015(1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