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研究范文
时间:2023-03-27 01:36:1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信息化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企业; 信息化; 综述
信息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人类社会正逐渐由工业化社会迈向信息化社会。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科技产业、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就必须推进企业信息化。本文回顾了有关企业信息化研究的文献,对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律、企业信息化评价及企业信息化风险等内容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提供借鉴。
一、国外学者对企业信息化研究综述
对企业信息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但至今国内外研究仍处于不断探索中。国外学者对企业信息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律研究、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研究、企业信息化评价研究等几个方面。
(一) 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律研究
代表性的研究有诺兰(nolan)水平理论。1973年,nolan水平理论立足于美国企业的调查数据,将企业it应用划分为4个水平:引入、传播、控制和集成[1]。1984年, nolan提出了描述组织it吸收过程的扩展it水平理论[2]。
(二) 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研究
r.sabherwal采用5个指标衡量it的成熟度[3]。reich b h,i benbasat提出了测度it成熟度的9个指标工具[4]。yash p gupta, jahangir karimi将it在计划、控制、组织和协调方面的职能,作为公司运用信息技术成熟情况的衡量指标,建立了含有20个问题的指标体系[5]。
(三) 企业信息化评价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企业信息化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价方面。barbara farbey提出信息系统收益来源于5个方面,分别是战略收益、管理收益、操作效率与有效性收益、功能收益和支持收益[6]。carol saunders鉴别出信息系统绩效的重要影响维[7]。theophanis stratopoulos比较了运用it成功的公司和运用it不太成功的公司[8]。
二、国内学者对企业信息化研究综述
相对于国外蓬勃发展的企业信息化研究,我国信息化的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企业信息化的理论研究。
(一) 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律研究
国内学者借鉴诺兰阶段模型中的阶段概念和衡量指标,如马芝蓓认为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为现代组织管理信息模式的选择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9]。郭讯华博士对中国企业网络时代总体信息化进程进行阶段分析。
(二) 企业信息化的评价研究
国内学者对企业信息化的评价研究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致力于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构建,另一方面致力于企业信息化评价方法的研究。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在2002年出台《企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方案》,该套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估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和应用水平提供了一个依据和标准。倪明 等从理论上建立了一个基于部门间资源分配的企业信息化投资决策模型。司林胜 等对企业信息技术应用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三) 企业信息化风险的研究
企业信息化建设风险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集中在企业信息化的风险因素分析和信息化建设的风险防范两个方面。关于企业信息化的风险因素,不同的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巫江将企业信息化的风险概括为:战略决策失误带来的风险、来自软件开发商的风险和来自企业员工的风险3个方面。王黎虹将企业信息化的风险概括为:企业文化风险、信息人才资源规划风险、学习借鉴能力的风险、企业组织结构风险、制度风险、人员培训风险、企业领导的认知风险、基础管理风险等方面。彭建华对erp的实施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了erp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陈亮、王燕提出,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风险防范措施为:认真做好情报搜集工作及选择软件开发商、积极加强政府工作职能、健全信息化项目评估体系。
篇2
关键词: 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保障措施;燃气企业;实践研究
1 信息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应用程度不断加深,信息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越发重要。信息化成为企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和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燃气企业在信息化发展中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实现精细化管理运营。通过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实现战略目标的清晰传导,在核心管理和运营领域引入先进的流程和技术,支持精细化的成本核算和运营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1.2 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建成集成、统一的综合性企业管理和决策平台,统一规范业务管理流程,提高管理层的分析和研究能力,提升企业决策与综合管理水平,使决策更加及时科学有效。
1.3 增强竞争实力。通过信息化建设,及时准确的把握市场动态,快速获取信息,并做出正确决策,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开拓新市场,降低外部环境对企业的风险,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1]。
2 燃气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针和原则
2.1 指导方针。根据燃气企业的发展的特点,利用信息化的管理理念和方法,优化管控模式与业务流程,建成高效、灵活、一体化的信息化体系,增强企业与各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减少管理层次,提高管理效率,促进资源整合,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1)准确。准确性是信息化建设的首要原则,是指在企业内部运行传递的所有信息,要保证其从源头准确真实,传递过程不增加、不衰减、不流失。信息的准确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信息失真会导致管理是否失控的关键。2)全面。企业信息化建设要客观、全面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不能片面和隐匿事实,包括对存在的问题。保证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客观、全面、完整,对企业决策及战略实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及时。信息传递的速度要快、要及时,由于信息具有很强时效性,只有及时传递到管理者手中,才能实现信息的价值,保证为决策提供可靠的服务。4)共享。信息按照管理者要求,对信息使用具有一定的权限设置,在不同管理平台上,实现信息共享,从而提高信息的时效性和价值。5)安全。信息传递要注意保密,不能外泄,在整个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保障信息安全,这是企业信息化的关键。
2.2 基本原则。企业信息化建设本着“统一、集中、集成、共享”的原则进行建设。统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实施;集中:集中领导、集中资金、集中建设、集中服务;集成:应用集成、数据集成、业务集成;共享:共享信息、共享技术、共享设施。
3 燃气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主要任务
顺应燃气企业信息化发展趋势,实现燃气企业信息化的集成、协同、共享,必须要建成统一集成的信息系统。
3.1 科学管理,集中控制。着力建设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整合系统和信息资源,进一步扩大信息共享范围,以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集中控制能力的目的。开展主营业务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积极开展同行先进企业对标,建设和完善支撑主业发展、集成共享的主营业务信息系统。同时,大力推广应用各种主营业务的信息系统,实现主营业务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从而节约资源能源消耗,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升产品服务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3.2 切实保障信息系统稳定运行。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健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强化检查教育,认真排查隐患,确保不发生重特大信息系统事故;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安全应急处理机制,形成重特大风险的识别、防范和控制流程,提高信息系统的灾难恢复能力;把日常管理、技术手段和应急机制结合起来,强化网络运行和场地安全,确保重要数据安全和信息系统稳定运行,提高信息安全水平。
3.3 积极稳定推进、完善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要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试点,后推广的原则分阶段推进,逐步达到目标要求。要重视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推进全公司信息系统的开发和使用,要借助信息技术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同时,要进一步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加强维护管理和网络资源的合理调度使用。提高网络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作好网络的防病毒、防攻击、防泄密工作,在制度上、管理上、技术上加强落实,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增强主要信息系统的抗毁能力和灾难恢复能力。
4 燃气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信息系统
4.1 管道生产管理系统。管道生产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天然气长输管道生产系统的统一管理。系统实施掌控天然气供运销业务全过程的生产动态数据,有效支持了计划、调度、计量、运销、能耗、需求预测等业务管理。系统对天然气管存计算、需求预测及原油管网工艺参数分析计算等方面的储运专业计算模型,辅助优化管输方案。同时通过SCADA系统与管道生产系统的集成应用,实现对长输管网的统一集中调控,保障对管道的安全,优化生产调度运行。
篇3
关键词:信息化;核心竞争力;竞争结构;内部流程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9-0332-01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及市场的发展,对企业的经营过程、内部管理、组织结构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是当代最具潜力的生产力,国内外企业纷纷将信息技术作为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杠杆。在我国,很多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如何使企业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抓住信息化的巨大机遇,大力提升竞争力已刻不容缓。因此,对企业信息化提升竞争力的研究变得十分重要。
1 相关概念的内涵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结合先进的管理理念,实现向基于信息和知识的组织转变,即注重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以及知识挖掘、创造、积累,利用信息和知识有效地整合企业内外的各种资源,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企业竞争力实质上是指企业配置和使用诸种生产要素的能力。企业竞争力表现在多个方面,但对于具体企业来说,只是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其中的某一两个环节上能使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获取稳定超额利润的,明显优于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够不断提高顾客价值并能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才是企业最关键的竞争力,亦即企业核心竞争力,也称核心能力。”
2 企业信息化改善企业的竞争结构
企业在产业中所处的市场地位与企业的吸引力决定了企业是否可以获得成功。波特五力分析模型可以帮助企业分析自己所处产业的竞争特点,预测产业未来的盈利能力,帮助企业制定相应的竞争战略。企业信息化对五种竞争力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具体表现如下:
(1)现有竞争者的竞争强度。信息化的出现加剧了现有竞争者之间的竞争程度,具备信息化的企业拥有快速灵敏的反应、高效率的生产等优势,不具备信息化的企业会迅速被淘汰。(2)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当信息化成为“行业标准”时,其应用与所需投资成为潜在进入者的“技术壁垒”。潜在进入者在参与竞争之前必须考虑信息化所带来的沉没成本与机会成本,因此信息系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潜在进入者。(3)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信息化降低了企业寻找供应商的成本,企业可以廉价搜寻到许多供应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4)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讨价还价能力取决于信息的拥有量,信息化可以降低企业的信息搜寻成本、增强信息的可靠性、拓宽企业的销售渠道。因此信息化会增强企业对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相对来说,顾客的讨价还价能力会降低。(5)替代品的替代能力。信息化使整个市场更加透明,替代品的威胁会加大,此时只有加大技术创新才能取得优势地位。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信息化程度高的企业会在产业中拥有更强的吸引力与地位,企业的竞争力大为增加。
3 信息化改善企业内部流程
3.1 信息化为企业创造成本优势
企业信息化直接影响到企业价值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的成本可以从三个方面为企业创造成本优势:一方面,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不仅降低新产品的设计成本,还可以降低对现有产品进行性能改造或者重新设计的成本。其次,信息化企业可以实行柔性制造技术,减少了库存量,降低了管理成本。另外,信息技术的应用,特别是电子商务,大大降低了企业的交易成本,使企业形成成本优势。
3.2 信息化提高企业反应速度与效率
当今社会,企业面临着市场变化快,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能迅速、高效的对市场做出反映。企业信息化可以从两方面提升企业的反应能力。首先,信息化可以使企业更快速、准确的获得外部信息,可以第一时间收集到顾客需求信息,因此可以更迅速的做出反映;其次,企业获知顾客偏好发生改变时,需要对产品进行重新设计与定位,此时需要营销、研发、生产、存储、售后等一系列部门的协调运作才能成功。信息化可以及时协调各部门,提高企业的整体反应能力,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率。
3.3 信息化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一方面,信息化缩短了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提高了企业获取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思路的效率;另一方面,信息化使企业得到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的支持,在产品和技术创新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艺编制(CAPP)等,这些信息技术实现了开发、设计高度集成化,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水平;最后,信息化可以对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新的技术信息支持,让企业了解某一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借鉴已有的成果,使自己少走弯路,节省研发的成本与时间。
3.4 信息化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要求企业的组织更富有弹性。主要反映在企业组织内部沟通和组织间协调两个方面。信息技术可以增强企业组织对外部环境反应的灵敏度,以及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沟通和协调的能力。在信息化建设下,企业组织将会呈现如下特点:企业的组织扁平化,体现在中层管理人员的数量减少;管理幅度扩大,传统管理认为一个上司只能管理8-12个下属,信息化建设成功,保证信息传递准确的前提下,可以突破这个限制;组织制度的非层级化,在水平机构组织模式下,沟通是主要的管理方法,组织的运作不完全靠命令与控制进行;企业组织流程的集成化,信息化建设会打破传统生产模式的线性格局,形成一种以知识信息为中心的网络状结构,以实现高效率、高质量、低消耗的目的;内部组织团队化,企业流程再造打破了原来按只能分工的企业组织结构,将企业的业务按作业流程或者任务以工作团队的形式重组起来,并解决了团队成员之间协调困难、缺乏稳定性的问题。
3.5 信息化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企业信息化可以通过以下方面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1)有利于管理思想的传承。信息技术由软件开发者根据先进的管理理念固化在一定程序中,从而避免了管理者的主观因素。管理者在接受流程的同时也会接受管理思想,好的管理理念直接得益传承。(2)信息化可以使管理简化。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需要不同管理模式。创业初期,比较适合粗放、全面的管理;在稳定期,需要逐步做到精细化。信息技术的使用,把复杂的管理活动从前台转移到后台,无论是精细还是粗放管理,对使用者来说工作量都不大,而且越是复杂的管理活动,信息技术越能显示出优越性。(3)信息化的管理思想,使得管理决策突破人的弱性。管理实践证明,我国管理者更相信其直觉与经验来进行管理,科学的管理活动,还远未得到广泛认可。管理的科学性在于能依据最新信息而不是既往经验来判断新事务和新问题。信息管理系统,使得管理者能方便快捷的得到管理技术支持。
3.6 信息化改变市场营销策略
在传统的市场营销中,企业和最终消费者之间的环节众多,过多的中间环节影响了企业产品在市场中竞争力。企业信息化,特别是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企业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大量减少了中间环节,实现了生产企业和最终消费者的直接交易。由于这些交易是建立在生产企业与最终消费者之间,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交易成本和时间,提高了交易效率。此外,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开发网上售后服务系统,建立有关产品的支持信息供客户查询。这种售后服务可以方便用户,吸引回头客,节省差旅费。信息化还可以开发出更好的客户需求分析工具,如利用企业内部网资源与其他系统资源开发的客户需求分析软件。通过对网上客户资源的统计与综合分析,企业能对市场需求、商品资源、商品饱和点等影响供求的主要因素做出预测,可以有效地知道某个现有产品或新产品的潜在市场和潜在客户,以针对性的采取积极的措施。
参考文献
[1]谢康,李礼,谭艾婷.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技术效率与趋同[J].管理评论,2009,21(10):3-12.
[2]骆良彬,张白.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内部控制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8,(5):69-75.
[3]黄章树,任继奎.企业信息化对GDP的贡献度模型及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9,17(1):169-175.
[4]张同健,张媛.我国企业信息化创新绩效测度模型[J].系统工程,2009,27(5):104-107.
[5]鲁昌荣,丁德臣,严奇.以DEA和SOM方法为支撑的企业信息化评价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9):163-166.
篇4
1绪论
1.1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1.1.1研究的背景。在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贸易类企业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正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地发展起来。而随着贸易类企业市场的逐步扩大,这些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会愈加激烈,对这些企业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贸易类企业可以通过提升自己的管理服务水平来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企业也有可能因为经营不善而被市场所淘汰被其他企业所取代。因此我国的贸易类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依靠科学先进的管理思想,准确把握市场的动态并找准切入点进行运营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形势下进一步地发展,而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因此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势在必行。1.1.2研究目的及意义。目前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依然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我国的中小型贸易类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在我国是具有巨大挖掘潜力和长远发展前景的。我国的贸易类企业是呈二元结构分布的,其中一部分主要是以跨国公司和少数国内优质企业为主要客户群的高端市场。另外一部分是以我国中小企业客户为主的低端市场,这些企业需要不断地通过信息化建设来完善自身水平和能力,这两部分均是我国贸易类企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二者相较而言,大多数中小型企业仍然处于使用较少的信息化建设来投入到解决业务流程的阶段,这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工作办事效率,制约企业的发展。因此本文以远程物流公司为例,详细论述当前中小型贸易类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希望我国的中小型贸易类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为中国梦助力。
2中小企业的定义、特征
2.1中小企业的定义。在我国中小企业指的是在其行业内与大型的企业相比无论是从人员数量还是资产总数以及规模上相比都较小的经济单位。中小企业的主要资金组成是由单独个体或者极少数人提供的,它所雇佣的员工数量和营业额均无法与大型企业相提并论,并且在经营和管理模式上大多数由企业主本人直接进行管理,与大型企业不同的是较少情况下会受到外界多方因素的干预。我国的中小型企业是大众创业的最重要载体,在为我国增加就业人数、促进经济增长和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等方面贡献出了巨大的力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2.2中小型贸易类企业的特征。我国的中小型贸易企业通常具有如下特征:1)管理手段落后,信息化管理程度不强,没有先进化的管理手段,管理者无法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做出科学的规划。2)在企业分公司的异地管理上多为救火式管理,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管理,管理者经常奔走于各大城市间来解决各个公司所出现的问题。3)对分公司的资金控制情况不佳,财务不透明,财务监管问题亟待解决。4)货物实际价值与运费比例存在问题,一旦由于意外因素造成损失,企业要承担相当高的经营风险。2.3远程物流公司企业概要。远程物流公司是一家中小型物流企业公司,创办于2009年,通过这些年的不断努力已经发展成为以公路快运、城际配送等物流方案为主导,集物流服务和国内外贸易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化物流企业,当前该企业已经在全国20个大中小城市均设有网店,拥有一支专业高效的物流团队,该企业目前正朝着良性发展的趋势而不断前行。但是该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由于经验不足等方面原因,目前仍旧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3中小型贸易类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行业信息化发展不均。据调查我国的企业信息化水平正在逐年上升,但是区域之间和行业间信息化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然十分严峻,使得我国的信息化发展水平严重滞后。我国的发达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在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上处于绝对的领先优势,紧随其后的是广东、浙江、深圳、福建等地区,上述这些地区的企业信息化水平已处于较高位置,但是我国的甘肃、安徽、贵重以及东北和内蒙等地区的企业信息化水平仍旧偏低,使得企业无法在当前全球经济、信息一体化的发展潮流中施展拳脚。并且即使是在相同的地区,企业间的信息化建设发展也是参差不齐,相同区域企业与企业之间、不同区域的企业之间均不存在系统互联或数据的相互交换与分享,使得在信息化建设共享方面仍旧存在一系列组阻隔,导致行业间信息化发展严重不均,制约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和企业的发展前景。3.2信息技术水平偏低。我国的中小型贸易类企业虽然也投放了一定的人力、财力来进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的中小型贸易类企业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仍然处于十分落后的初级阶段,令企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前景。而且大部分这种中小型的贸易类企业都无法实现真正的信息共享,以至于无法进行系统化、全面化的物流信息交流,令其无法快速的获得市场响应和良好的市场竞争优势。同时信息化技术的落后也使得这些中小型贸易类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无法保证高效率运作,使办公自动化难以实现。尤其是一些中小型的物流公司在其物流过程中在仓管系统和货物运输过程管理系统上的建设还很不全面,以至于无法体现出物流信息化的优势之所在,这也使得中小型贸易类企业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3.3具有带动性的项目严重缺失。众所周知贸易类企业要想发展得更快更强一定要有带动性的项目来进行,这些项目的投资巨大,关联度极高,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性,完全符合企业所处产业的主要方向,对于企业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也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具有带动性的项目对于中小型贸易类企业格外重要,但是由于中小型贸易类企业的水平和能力有限,使得很难被大项目的投资商所选中,因此目前的中小型贸易类企业所从事的项目中具有带动性的项目严重缺失,接受的项目多为一些科技含量较低,产业层次不高,无法对企业发展产生带动性的项目,这样的项目无法使企业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和集聚效应。3.4企业各级各部门之间协调沟通不够。目前中小型贸易企业的一大弊端是各级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不够,往往造成企业内部之间信息的闭塞和重复性工作的弊端。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如果沟通协调不够很容易出现信息孤岛现象的发生,一个部分所掌握的信息毕竟有限,如果不了解实际的需求,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看到别人做什么自己就跟风照搬,信息资源之间不共享,这样是无法制定精准的信息化建设的战略规划的。比如当前的一些物流公司他们在进行物流活动中将包装、搬运、运输、采购、仓储、售后服务等管理分割开来,之间并不存在沟通交流,忽略了整体八五物流信息的规划,使得信息化的建设遭遇瓶颈。3.5企业信息化战略意识薄弱。根据调查得知我国的中小型贸易类企业的信息化意识非常单薄,对于信息化建设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并没有将其视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性决策。我国的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对于信息化的建设仅仅停留在满足企业的内部日常管理的前提下,所进行的信息化建设层次较低,针对性和深入性不足,没有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系统化的信息化建设。同样企业信息化战略意识的薄弱也令中小型贸易类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对人力和财力的投放力度较轻,从而使得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进程减慢,效果不强。
4中小型贸易类企业信息化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4.1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当前的现状是我国很多同行业的中小型贸易类企业之间竞争日益激烈,常常会出现竞争多、合作少等问题,这也就造成了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常常会出现信息化发展不均的现象,严重制约我国企业总体的信息化建设进程。要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进行信息共享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实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以达到更好的信息化效益,弥补中小型贸易企业在资金等方面的不足。同类型企业建立信息共享机制,降低企业之间的贸易壁垒,使企业可以获取到最新的信息,使得行业的信息化均匀发展,加强我国这类企业在国际竞争方面的优势4.2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人才。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及专业化的人才是企业想要从事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国家和当地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使得中小型企业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要大力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同时还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打造现代化信息网络平台,对企业的管理、运营和项目的开展、推进实行全程信息化管理。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软硬件设备的采购,为信息化的实现打好基础。同时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各大高校应该设立相关专业,为该行业源源不断的输送相关人才,同时也要积极学习国外优秀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必要时可以引进外国优秀人才来为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服务。4.3增加带动性的项目。中小型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带动性项目的开展来带动,首先我国政府要坚持规划引领,为项目的开展铺平道路。其次中小型企业要增强其承载功能,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和产业服务能力,为带动性项目的操作打好基础。然后要进行科学精准的招商,吸引重大项目投资者的目光。最后要优化投资环境,切实把有限的财力放在引进带动性项目上来,把最优惠的政策落实到带动性的项目上来。4.4提高认识,建立现代信息观念。中小型物流企业想要实现物流信息化的建设,首先要建立现代信息观念,知晓当前的企业建设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是企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信息化的基础上企业才能够建立更加合理的组织架构,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产品在生产销售等过程中的动态,才能为顾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当前的物流信息系统能够使得物流企业在从事物流活动中所设计的仓储、包装、运输等环节有机的联系起来,从而更好的分配企业的资源,使得资源的利用情况更加合理,降低成本,增强服务功能,从而使企业获得更高的效益。
5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的中小型贸易一类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仍旧处于初级阶段,仍旧面临着行业信息化发展不均、信息技术水平低、具有带动性项目少、企业各级各部门之间协调沟通不够、企业信息化战略意识薄弱等问题,未能满足现代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但是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很多的中小型贸易类企业都在时刻关注着信息化的发展需求,在政府的帮助下积极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专业华人才、加强信息化管理,力求将自身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升到新的高度上来。
作者:张格格 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参考文献:
[1]包宏彬.物流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方法和策略[J].中国商贸,2014(1).
[2]佟维祺,卢志滨.城市共用物流信息平台构建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4(1).
[3]宫玉彬.基于工作流技术的物流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大连海事大学,2014.
[4]李贞华,王子建.中小企业如何推动物流信息化[J].物流科技,2015(12).
[5]罗楚卿.深圳物流业发展的环境与对策分析[J].物流科技,2015(12).
[6]张理.现代企业物流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5.
[7]季峰民,刘峻杰.物流对包装功能要求的分析[J].包装工程,2016,27(1).
篇5
1基础通用标准和信息资源标准
基础通用标准和信息资源标准是对行业信息化建设所需的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数据、文字等进行的统一规范,包括术语、图形符号、标准化指南、信息分类与编码等内容,例如行业组织机构代码、卷烟条码、地理信息图示等。通过统一标准,避免歧义性理解,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是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及信息集成的基础,这部分内容应满足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设计、总体规划要求。
2应用标准
应用标准包括应用系统标准和应用集成标准两部分内容,规范了烟草行业信息应用系统涉及的系统设计开发、统一集成等标准,目的是保障系统的功能完善、技术先进,是系统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可维护性及可扩展性的基础。
3基础设施标准
基础设施标准包括硬件设备标准、系统软件标准、网络通信标准和机房环境标准四部分内容,明确了信息化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软、硬件设备采购与使用、网络建设及通信协议、机房建设等实施标准。
4信息安全标准
信息安全标准包括信息安全技术标准和安全管理标准两部分内容,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制定规范标准,保障烟草行业信息系统安全运行,确保信息和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5管理标准
管理标准是确保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正常运行和获得良好效益的保障,主要包括通用管理标准和信息技术服务管理标准两部分内容。例如行业信息化工作管理办法、行业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规范等,将信息服务与业务流程整合,为信息服务的提供明确管理标准。
二、地市级信息化工作开展与标准建设过程
在初级阶段的信息化建设中,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信息化重心在基础设备投入上,包括购买PC、服务器、进行网络设备以及网络线路建设等。这个阶段,应用系统已经开始逐步建立,但是由于需求的单一性和整体规划的欠缺,应用系统建设还比较单一和分散,没有形成统一、集成的局面。建设的应用系统功能趋向于单一化,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工作人员的重复手工录入问题。在该阶段中,信息化标准主要体现在为保障工作顺利开展的具体制度上,例如设备使用、网络建设、机房建设等制度规范。随着应用系统的不断推广,信息系统已不仅仅是单一业务的应用工具,已经扩展到工作过程的方方面面,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投资管理、内部监管等都已经涵盖其中。各项系统的开发、维护和操作要求,也分别以制度、规范等形式写入了信息化标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应用的深入,各类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包括设备的安全操作、数据的安全与保密、网络安全等一系列问题,需要加强安全技术和管理的保障,进一步充实了与信息安全相关的管理要求与规范标准。
2.1地市级信息化标准体系建立
通过对行业信息化标准体系进一步分析,并结合地市级烟草企业工作实际,做出分析:基础通用标准和信息资源标准要建立在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设计和总体规划基础之上,需要国家级部门统筹制定,需要我们贯彻执行。在地市级烟草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标准的建立主要体现在与信息设备、网络、机房建设等相关的基础设施标准中,与应用系统开发、维护等(在地市级工作中表现为信息化项目建设的)应用标准中,以及信息安全标准中,而信息管理工作要求则贯穿在以上三项标准内容中。因此,形成基于地市级烟草企业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包括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项目和信息化安全三部分内容。
2.1.1信息化基础设施
包括信息化设备、机房建设、网络综合布线等设施标准,内容包含相关设备选型、建设规范、使用要求、日常维护等规范标准,使信息设备采购、新建机房等工作顺利开展。
2.1.2信息化项目标准
从应用系统开发的立项要求、系统设计、实施过程、维护与变更等方面制定信息化项目建设标准,保障应用系统功能完善、性能优良、技术先进,具备较强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2.1.3信息化安全标准
从信息安全检查、访问控制、文件管理、介质管理、安全设计、机房管理、设备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变更管理、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数据备份恢复管理等方面,全面梳理涉及信息化安全方面的工作内容,提出明确要求,制定信息化安全标准。
2.2地市级信息化标准建设的意义
信息化标准是指导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指南,也是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信息化标准及信息化标准体系进行研究,对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2.2.1一切工作规范化的基础
标准化工作是一切工作规范化的基础,统一标准是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是实现信息共享的基本前提。目前烟草行业信息化标准比较缺乏,已经正式颁布的信息化标准数量很少,远远无法满足信息化标准建设的实际需求。建立基于地市级烟草企业的信息化标准体系,是行业信息标准体系在地市级烟草企业的具体展现,通过不断完善标准内容,能够不断充实信息化标准建设,更全面的支撑地市级烟草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
2.2.2有利于指导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
明确标准体系框架,有利于指导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项目和信息化安全涵盖了当前地市级烟草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全部内容,将标准体系按照这三项内容建立,使我们在开展工作时,更加明确工作所属类别,掌握工作开展标准,同时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进一步补充完善标准内容,在完善标准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建设。
三、信息化标准建设的几点建议
信息化标准建设重在执行,建立基于地市级烟草企业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后,在不断完善的同时,重要的是标准的落实。对落实标准建设,结合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信息化标准建设是追求统一的过程,既给工作开展制定了标准同时也提出了要求,开展标准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给职工带来束缚,增加一定的难度。因此,要有针对性的抓好学习和教育,提高思想认识,切实使广大干部职工了解标准建设的重要意义,让开展标准建设成为自觉的行动,在落实中提高认识,在提高认识中增强自觉性。
2结合实际不断完善
随着实践的发展,行业必须充分考虑在标准规范基础上的数据集中管理和数据综合运用、深度挖掘等问题,因此在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中,信息化标准建设的地位将更加重要。标准化建设只是刚刚起步,需要进一步完善,应当在贯彻落实中,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研究,进一步完善内容,并结合“两标合一”,将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结合,进一步梳理优化工作流程,使标准化建设更规范,更贴近工作实际,更能够满足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四、结语
篇6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管理 信息系统 集成应用
引言:企业信息化主要就是指企业通过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充分、全面的使用开发信息资源,及时掌握好发展时机,结合企业发展情况做出正确的发展决策,在提升企业运营效率的同时,提升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近年来,企业运用各种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这不仅使企业内部信息流、资金流、物资流以及人员流等得到了明显的优化和完善,同时也转变了传统形式的管理模式,不断创新企业管理理念和手段,提升了企业的综合发展能力,有利于实现企业的长期有效发展。
一、当前企业应用信息系统集成中出现的问题
1.1系统建设相对分散,获取信息效率低下
企业在系统的实际应用中主要就是通过同步方式进行运行。在引入信息系统之后,企业内部所具有的信息资源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每个系统业务的具体范围也不统一,使得企业内部信息相对较为杂乱无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系统集成[1]。如果企业不能实现信息资源的统一处理,很容易提升系统集成的整体难度。而且,企业在运行管理工作中,几乎没有一种较为有效合理的方法,来对所需信息资源进行筛选和处理,这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还将企业陷入到一种杂乱的信息环境中,不利于科学决策的制定。
1.2自成体系,存在明显的孤岛问题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企业越来越多的运用CRM、ERP以及PDM等系统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在实际应用中,因为每个系统的管理对象各不相同,各管理系统基本上都是独自运行,缺少一定的联系性,使得企业内部管理出现严重的“孤岛问题”,不仅在信息资源方面无法得到同步更新,而且信息资源与企业发展需求方面还存在着不相符现象。同时,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也无法有效的共享信息资源,各类交叉性业务之间的交流性和沟通性也极为有限。有时各部门为客户提供的信息也会存在明显的差别,这样不仅降低了客户对公司的好感度和信任度,而且使企业声誉受到损害,不利于企业品牌形象的树立[2]。
二、信息系统集成的有效应用方法
2.1构建完善的服务总线
企业在系统的应用过程中,要建立服务总线,并且对其尽可能的优化和完善,这样就可以在企业网络具体运行中提供必要的路由服务和中枢,从而将企业基础平台库和后端业务系统M行有效集成。这样不仅可以完全破除屏蔽系统存在的各种限制因素,同时还能够有效处理和疏通企业内部核心系统,推动企业进行更好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此外,企业要想进一步加强系统集成工作和信息化管理,还需要结合自身的业务类型和业务特点细致梳理业务流程,不断引入一些高端人才和集成技术,并且委托其他公司或者专业人员进行管理,从而保证系统集成应用的科学化、规范化,最大限度的发挥出集成系统的作用。
2.2合理选择集成软件
企业在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时,其中风险较小的就是信息系统中的网络建设和硬件设施,而软件的选择却存在极大的风险。因此,企业不仅要注重购买费用和管理费用的投入,同时还需要投入大量费用来进行软件维护。企业在进行信息化管理中,如果过于重视购买价格的控制,而忽视了系统软件的适用性,那么不仅无法满足企业业务发展和管理的需求,同时还会将企业信息陷入一种混乱的状态[2]。因此,企业在进行信息化管理中选择合适的软件尤为重要。
2.3引进和培养高端集成人才
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不仅要注重软件的选择,同时还要注重集成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发挥出人才在系统集成工作中的作用,保证系统集成的顺利有效进行。而且企业还需要结合系统集成需求和自身发展情况,组建信息化推进小组、规划小组以及集成小组等,提升信息系统集成技术的应用效率和水平,使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信息化管理,提升企业的整体运作效率和质量,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和发展水平。
结论:总而言之,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日益激烈,各企业为了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不断开展信息化管理工作,并且越来越多的运用信息系统集成,来加强信息资源的整理、共享以及存储,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企业信息的管理质量,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还能够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通过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实现自身的长期有效发展。
参 考 文 献
[1]邵鲲. 基于软件企业信息化平台的应用系统集成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篇7
摘要:本文从企业信息化及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特征分析中,揭示信息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提出信息化将成为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对企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核心竞争力;竞争优势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企业赖以生存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质变,传统的企业经营和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完全应对动态的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对企业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十六大作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部署,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的目标,只有依靠信息化才能够达到”的思想。所以,正确把握企业信息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两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前者对后者的影响,对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保持竞争优势意义重大。
1.企业信息化
1.1企业信息化内涵
基于研究方法,认识角度的不同,不同学者对企业信息化内涵理解也有所不同。主流观点有:企业信息化“即企业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并将各种资源加以整合利用,以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效率,全面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从而实现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企业信息化“指利用信息技术搜集、加工、传递、运用知识和信息等资源, 把企业的竞争力加以提升并得到更多效益的过程”;企业信息化“的本质是实现企业的生产活动、材料运输、事务处理、资金运作、客户沟通等业务过程的数字化,运用相对应的信息系统将其加工成新的资源,以作出有利的决策,合理配置资源,使企业能适应动态的市场经济环境,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
综合上述观点,加以概括得出,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广泛利用信息技术、信息人才、信息设备在企业的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经营销售、管理决策等各个运作环节充分而有效的利用信息资源,合理安排企业组织结构及业务流程,以达到提高企业绩效和企业竞争力目的的过程。
1.2 企业信息化层次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其实就是普及信息技术,使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实现数字化。具体来说有三个层次。
1.2.1 电子信息
企业在生产和运营中普及电子信息技术,实现生产的自动化。例如生产设计自动化(CAD)、智能仪表、自动化控制等等,所有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都是企业信息化的组成部分。
1.2.2 数据集成
企业数据的信息化、自动化,用信息技术对生产、营销、财会等数据进行加工,属于最简单的、大量数据信息化活动。
1.2.3 人的集成
更高层次的辅助管理、Intranet、Extranet、辅助决策系统、制造资源计划(MRPII)、办公自动化(OA)、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都是用来帮助管理、提供决策的,这是较高层次的信息化。
2.企业核心竞争力
2.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
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尔(Gary Hamel) (1990) 在杂志《哈弗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中首先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组织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有些国内学者认为: “企业为了得到长期并且稳定的竞争优势,就是加强科技、资本和运作机制有效整合的企业自组织能力,并在企业内部实行管理性战略,外部施行交易性战略”;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核心产品、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构成,它使企业能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能力”……
总之,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长期形成的,蕴育于企业文化中,是企业特有的,用以保持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得到稳定的核心能力。
2.2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
2.2.1创新竞争力
企业必须能敏锐地识别市场的变化,合理协调和整合企业的资源,适应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关键之处在于能否通过创新来维持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2.2.2营销竞争力
营销竞争力是企业开拓市场、营销产品的能力, 它依赖于企业在开拓市场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和不断创新。
2.2.3决策竞争力
这种竞争力,是企业辨别发展陷阱和市场机会,能够帮助企业对环境变化作出及时有效反应的能力,获得一种规避风险的能力,并在同行业竞争者中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
2.2.4管理竞争力
企业市场竞争,必须通过企业管理层来指导实施,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企业的决策力和执行力都是以它为基础的,这种能力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供了可靠保证。
3.信息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
企业信息化包含企业数字的信息化、生产运营的信息化、决策管理的信息化、资金流程的信息化,在企业的各项运作环节中充分实现信息化,最终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强中得到体现。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已经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3.1信息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的影响
企业信息化丰富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信息技术、信息人才和信息设备的广泛利用,使得企业的传统经营管理的理念和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实现了以物流为载体、资金流为形式、信息流为核心的三流合一的模式,使核心竞争力在企业的各个方面得以体现。
3.2 信息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的影响
企业创新竞争力培育的重点是信息化,企业创新与信息化相辅相成,在生产流程创新、开发技术创新、商务决策创新中实现信息化,建立有效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技术人才的实施,才能实现企业各种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信息化是培育企业创新竞争力的重要工具;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开拓市场、营销产品的实现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将大大减少组织的人力、物力、财力,使企业利用有限的资源在市场营销领域获得竞争优势;在企业的管理决策方面,利用辅助决策系统,Intranet、Extranet、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制造资源计划(MRPII)、办公自动化(OA)等信息系统进行处理,对企业的决策竞争力和管理竞争力的提升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信息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各要素的发展和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4.结语
企业信息化的出现和兴起,标志着由信息经济而引发的企业经营、竞争环境进入新的阶段,而信息化在企业中的地位日趋重要。信息是实现知识管理的媒介,对数据进行收集、加工、整理并赋予其一定的意义,就成为信息;对信息进行系统化的处理就转变成知识。信息化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信息管理,它是生产自动化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一体化,通过先进的信息人才、技术、管理理念、为企业的战略层、决策层、操作层、业务层提供实时有效的信息,提高企业生产运营效率,得到更多的收益。所以,企业信息化将成为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培育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驱动力。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深化,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以至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经管学院)
参考文献:
[1]朱素媛.基于信息化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体系的构建[J]. 科技资讯,2007(33):192-193.
[2]卢新德. 论企业信息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J]. 经济学研究, 2003(02):27-29.
篇8
关键词:经营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IT信息工程;中图分类号:TQ639.2 文献标识码: A
施工企业信息化可以使施工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和环境,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逐步提高企业集约化经营程度,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而提高建筑行业的整体素质。信息化的效益显著,这一点在世界500强建筑企业中已经得到充分印证,但是我国施工企业在信息化管理探索的道路上,遇到了不少障碍,信息化管理效果与预期常常有很大出入。
一、施工企业信息化的主要障碍及原因分析
1.信息化的认识深度不足和存在差异化。企业领导及管理层对信息化的认识往往流于表面,很多人认为信息化就是购买并使用电脑产品,熟练应用自动化办公软件,购买并应用一些常用的技术、管理软件就可以了,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的IT信息工程概念上。而作为信息技术最前端的网络技术、管理集成软件,已经不是一个传统的IT信息工程,它谋求对企业的运行机制、组织结构进行改善,不仅涉及技术因素,更涉及许多非技术因素,借助包括计算机和通信在内的数字技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达到优化的、标准化的、规范化的和流畅的业务流程。如果对企业信息化产生的效果认识不足,在企业资金使用紧张的情况下,信息化的投入就会受到影响或者推延。这种现象在小型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发展中尤其突出,小型企业或者小项目对信息化需求有限,常常会忽略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等到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信息化发展不足就会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瓶颈。另外,国有企业占有相当比例的施工企业,员工的素质参差不齐,大多不具备新业务流程所需的管理思想和企业文化,对信息化带来的业务流程、管理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巨大改变不能适应甚至抵触,使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达不到预期效益,间接增加企业的信息化成本,这些都成为企业信息化发展之路上的主要障碍。
2.施工企业两级管理之间的信息化协调问题。建筑企业具有分散的性质,点多面广,流动性强。很多大型施工企业都是集团化运作,下设多个分公司,多个项目同时运作。施工企业的信息化与一般企业有一定区别,施工企业信息化需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企业管理信息化,二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企业管理信息化侧重于经营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建立企业资源库(客户资源库、市场信息库、合同数据库、知识库等),有效整合企业的供应链、优选材料及设备供应商、劳务分包商、专业分包商,提高企业资源的整合能力与水平,跟踪市场变化,强化营销管理与客户关系管理,可以提升企业法人对项目的控制能力。项目信息化管理层面侧重于单个项目现场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如建立项目成本核算系统、现场数据资料管理系统,各类工具软件的应用与数据共享等。企业总部的经营管理系统运作需要来自各个项目的数据资料作为支撑,企业领导层希望通过此种方式对各项目实施有效控制,但是项目部领导层以本项目的资源分配和利润为重,害怕信息化侵害其权益,甚至有的项目部认为信息化是一种麻烦,对企业推进的信息化建设不配合,或者表面配合实际上项目信息并没有完全共享,这些情况造成企业层和项目层两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影响信息化效益的完全发挥。
3.信息化建设的“水土不服”问题。根据某省信息中心和信息协会对335家已经实现了信息化的企业的调查,有52.24%的企业认为本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成效一般;认为不理想的有21.79%;认为效果非常好的只有9.55%。信息化建设并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形象工程或者直接花钱买就行了,它的建立是建立在对企业内部运作机制的了解和熟悉上,对企业发展阶段的认识上,弄清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企业信息化的需求,是制定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的第一步。
二、施工企业信息化发展策略分析
1.通过了解和认识信息化的内涵,坚持走企业信息化道路。企业信息化首先要有驱动力,驱动力首先源于认识。企业法人、企业最高管理者的管理需求,发展企业的愿望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紧迫感,是企业信息化最直接、最有效的驱动力。很多企业领导不是不想发展信息化,而是对企业信息化发展存在顾虑和偏见。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该起到一定引导作用,比如树立信息化样板企业,组织本地区企业领导进行信息化知识培训和交流,建立本地区企业信息化发展信息库,对想要进行信息化建设的企业提供咨询和建议等。无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促使施工企业领导了解和重视信息化。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是企业发展的方针目标以及远景规划者,强化企业领导层的信息化意识,使他们清楚地看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前景,才能坚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信念,这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
2.处理好施工企业与下属项目部之间分权和集权的关系,企业管理制度的规范化是发展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现代项目管理要采用授权和分权管理,对项目部充分授权,在企业与项目之间,项目经理与职能部门经理之间明确分权,即使上级也不能越权,各种规章制度都是透明的公开的。企业管理不能成为个别领导者的一言堂。这样才能消除项目部管理层对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顾虑,提高项目管理信息对企业法人的透明度,避免企业法人与项目经理之间信息不对称,项目上报信息不实与领导政令不畅的情况。企业经营层与项目部管理层之间沟通和协调良好,可以使企业和项目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使总公司的技术资源、市场资源、材料设备资源以最有效率的方式来配置,对项目提供充分有效的支持,对多变的市场情况迅速准确地作出反应,最大限度地消减非经济要素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负面作用。
3.企业信息化建设要接地气,因地制宜地进行发展。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信息化的需求和信息化目标其实是有差异的。比如企业发展初期,处于硬件基础的建设阶段,系统应用侧重于单机应用和基础网络应用。到了后期,企业发展集团化、多元化的时候,就要考虑建设以企业战略目标为导向,ERP为核心的企业级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所以企业信息化发展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及时与第三方咨询机构或者技术公司沟通,制定好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战略。不能盲目追求新技术新软件,不能一味地生搬硬套其他企业的成功模式,应根据本企业的现状和实力选择最能满足自己当前需求的软件和系统。过去的信息化工程是技术专家或技术厂商主导下进行的,而不是经济专家或管理专家主导,技术专家或技术厂商仅从技术的视角去关注信息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较少聚焦在IT战略和组织战略目标的互动上,较少考虑信息技术如何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如何避免风险,如何创造新的业务和市场,因而不可避免地和企业的经营环境、经营目的脱节,因此,我们在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同时,需要与企业的管理流程、企业文化、思维模式实现对接,因地制宜地进行发展,以避免人财物的浪费。
综上所述,企业信息化的基本策略是: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从上到下,由内及外,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尤其是总体规划和从上到下,信息化总体规划应该是在企业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制定出来的,企业信息化是为企业发展战略服务的;从上到下就是做信息化时,首先企业高层就明确信息化的意义和作用,要有坚持发展企业信息化的意识,才能强化和统一企业全体员工对信息化的思想认识,化被动为主动,加快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郑昌书.论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J].国外建材科技,2008,(01):145-147
[2]张锦京.浅论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 [J].中国科技信息,2010,(21):116-117
[3]高晓峰.施工企业信息化建设初探[J].经济与管理,2003,(10):25-27
篇9
关键词:施工总承包企业 信息化管理 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5-0038-02
一、施工总承包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程管理理论与实践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一些较为完善的工程管理模式。随着建筑市场运作模式与国际接轨进程的深入,中国承发包模式也逐渐呈多样化,除了传统的施工总承包外,还包括设计采购施工/交钥匙模式(EPC/turnkey)、设计―建造总承包模式(Design―build,DB)、建造―运营―移交模式(Build―operate―transfer,BOT)、代建制等。
尽管中国建设主管部门在积极推行设计采购施工(EPC)/交钥匙总承包、设计―施工总承包(DB)等工程总承包模式。但是工程总承包在中国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许多问题尚待解决。施工总承包模式依然是国内建筑市场主要的承发包模式。施工总承包,国际上称为“设计―招标―建造”(Design―Bid―Build)方式,在国际工程项目中最为常用。世行、亚行贷款项目和采用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的项目均采用这种传统模式,中国目前普遍采用的施工总承包模式基本上参照的是世行、亚行和FIDIC的这种传统模式。
二、施工总承包企业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
(一)需求现状
马斯洛(Maslow)“需求层次论” 指出人类的需求遵循某种特定的金字塔层级。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级: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受人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只有在层级中处于低级的需求全部或大体得到满足之后,高一层级的需求才会得到关注。企业对于信息的需求也遵循着由低到高的层级递进。有的研究人员将企业信息需求分为五个层级:通讯需求、运营需求、分析需求、知识需求和简化需求的金字塔层级。从中国施工总承包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基础设施、人员IT技能水平、企业管理模式和水平等企业现状因素差异,存在不同的信息化应用需求层次。如:数据处理电子化、信息共享网络化、业务监督信息化、信息处理智能化等需求。
(二)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1.软硬件情况。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十五”期间对中国全部二级及其以上资质的建筑企业信息化现状进行了调查,根据其结果,中国二级及其以上资质施工企业一人一机占40%,二人一机以上占60%;二级及其以上资质企业尚未连通任何网络的占17%,已经联网的占83%。其中具有局域网的占79.5%,广域网占13.6%,因特网占46.6%,企业间联网的只占6.8%。从调查结果来看,大中型施工总承包企业已经具备了开展信息化的硬件基础环境。另外,在中国互联网应用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施工企业的互联网应用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2.应用系统建设情况。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2003年调查表明,89.3%的企业建立了财务管理数据库,各类企业都重视财务系统的建设,数值的离差不大;建筑业中53.1%企业已经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但是建筑业的企业在具体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上远低于平均水平,已经建立业务应用系统的仅为12.5%,为各行业最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调查样本显示二级及其以上资质企业中67%拥有办公自动化系统,93.2%拥有专业软件,21.6%拥有管理信息系统,30.7%拥有项目管理系统,4.5%拥有决策支持系统,6.8%拥有企业资源规划系统,2.3%拥有知识管理系统,6.8%拥有大型数据库系统。尽管由于机构不同,调查样本及问卷的设置等有所不同,使得两家调查结果不太一致。但可以肯定的是,施工总承包企业中,都在使用专业工具类软件。
3.现状总结。在建设主管部门、学术界、软件开发商等的大力推动和宣传下,中国施工总承包企业认识到了企业信息化建设重要性,在信息化软硬件、信息化组织机构、信息化培训等内容上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在中国大中型施工总承包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己经具备了良好的企业软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业务系统建设落后于其他行业,建成业务应用系统比例很小,构成了大中型施工总承包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瓶颈。
三、施工总承包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的难点分析
1.工程建设行业本身特点。工程建设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施工总承包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生产周期长的一次性的复杂工程项目,各种计划的准确性差,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低,突发临时性事件较多,不适应信息化管理的独特特点较多。所以许多其他行业适用的信息化思想和技术不能直接应用到施工总承包企业,需要研究工程建设行业信息化的特殊需求,突破其他行业不存在的应用难题。与国际工程行业相比,中国工程建设行业还具有许多中国特色,如,监理制、概预算与工程量清单计价共存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独特的分部分项概念、形形的地方标准等。所以,许多国际上通行的工程建设行业信息化产品也不能直接应用到中国施工总承包企业,还必须适应这些中国特色。
2.各企业具有不同的需求层次。每一个具体的企业对于信息化的需求状况存在很大差异性,中国大中型施工总承包企业的需求现状又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1)需要实现企业业务部门和下属项目的办公自动化,满足信息共享和数据传递网络化、自动化的需要;通过集成到办公自动化平台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定期填报成本、资金、物资、进度、质量安全等业务报表,取代人工纸质报表,满足企业对项目/分公司业务结果进行网络化监管的需要。(2)需要把企业项目管理业务如招投标、合同、物资、机械设备、成本、分包、劳务、质量技术安全等关键业务的管理过程纳入信息化系统进行监督处理,建立企业项目信息管理系统。(3)需要实现原始基础数据自动汇总处理,完成对公司数据的上报;公司领导决策层随时能查看系统自动对项目部原始数据进行实时统计分析形成的各类报表、图表,进行决策支持,纠偏纠错,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对业务处理过程需要设置自动控制,如物资采购进行量价控制、物资出库限额领料、成本核算对比分析控制等,能实现事前、事中控制;实现完整的项目成本管理系统,实现成本分析、成本预测、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的闭环管理等。至2007年底,中国共有34 071家施工总承包企业,其信息化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其信息化需求也是参差不齐。
3.不同类型项目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类型项目从投资主体、承发包模式、规模、工期、施工技术特点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不同工程类型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企业项目管理模式也有不同的特点。项目自身的管理模式差异也决定着信息化的模式差异,从事不同类型项目施工的企业的信息化需求也就存在着不同,所以进行施工总承包企业信息化研究和开发建设要重视这种差异,提供个性化信息化解决方案。而且,中国大中型施工总承包企业往往具备多项施工资质,从事多种类型工程项目施工,企业内就存在不同项目管理模式需求,这进一步要求即使是同一家企业的信息化解决方案也要能适应不同类型项目的管理模式,满足多样化的信息化需求。
4.各种各样的行业和地方标准。大中型施工总承包企业往往在全国各地都承揽施工项目,必须面对中国各行业各地方都有各自施工标准的现状。中国大中型施工总承包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需要建立不同行业的各省市的众多版本的企业定额数据库、材料编码库、市场价格库、工程技术资料数据库等,以适应各种各样的行业和地方标准。
四、施工总承包企业实施信息化管理需解决的问题
1.建立业务模型、信息化模型。建立施工总承包企业的业务模型和信息化模型,是开发施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和前提。由于缺少现成的业务模型和信息化模型可供中国施工总承包企业信息化建设参考,目前实践中一般采用实地需求调研,为每家施工总承包企业建立业务模型的方法。由于中国施工总承包企业存在多种企业施工项目管理模式共存、不同类型项目特点及管理模式迥异、各地存在多样的地方标准和存在不同的信息化应用需求层次等特点,同时中国工程建设行业存在许多与国际惯例不同的独特行业特点,施工总承包企业业务复杂多样。而且系统开发人员往往不熟悉施工企业业务,而施工企业业务人员不了解系统开发。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业务建模的工作量大、周期长,而且难以保证质量。这就急需建立可供施工总承包企业信息化建设参考的关键业务模型及其信息化系统参考模型。
2.开发实践性强的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研究和开发能满足施工总承包企业实际需求的、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业务应用系统是本文研究的最终目的。国内外有大量的施工企业信息化理论研究成果,但真正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的相对较少。为检验和进一步完善施工总承包企业施工项目管理信息化理论,同时为其他大中型施工总承包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需要进行示范性实践应用。
所以,应根据实践构建出能适应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项目需求的以成本管理为核心的集成化施工项目管理信息系统,从而为中国大中型施工总承包企业最终走上管理信息化正规道路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申月红.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建设部建筑市场管理司副司长王早生访谈录[J].建筑经济,2003,(3).
[2]建设部.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J].建筑经济,2003,(3).
[3]周长标.大型施工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服务的技术管理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4.
[4]李政.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模式的优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4.
[5]李建伟,徐伟.土木工程项目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篇10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治理设计
标准体系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是保证信息系统互通、互连、互操作的前提,是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与协同的基础。只有通过统一技术要求、业务要求和管理要求等标准化手段,才可以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避免盲目和重复,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从而规范和促进信息化建设有序、高效、快速和健康地发展。一套科学合理的信息化标准体系是实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做好标准体系建设这项工作,对信息化的建设和推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信息化标准体系的组成
标准体系是指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信息化标准体系是在信息化建设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的联系形成的有机整体。企业信息标准体系可以表述为在跨行业的范围内,以实现企业信息化为目标,将涉及的所有标准按其作用的范围、相互关系组成的具有层次结构、相互协调补充、密切配合的全面成套标准。完整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应该涵盖标准以及标准制定、运行和管理的整个过程,即,包括标准体系、标准运行机制和标准管理机制。标准体系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内在联系的标准组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标准管理体系是指制定和贯彻标准应遵循的标准化管理方针、原则、组织制度和标准体制。标准运行机制是指制定和贯彻标准过程中运行的方式、方法和组织形式。
二、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设计
标准的属性体系包括每个属性及其取值范围的明确定义,如所有者、级别、适用对象范围、层次等。标准属性及其取值范围都可以根据业务或标准管理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流程进行更新和增加,以保证能够灵活适应标准体系的发展需求。通过对企业架构的服务领域的分析,建立起以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为划分基础的企业信息化标准分类体系。业务架构可以分为业务架构指导原则、企业流程框架标准、业务流程标准、关键业务指标(KPI)标准、业务模型标准、业务角色和位置标准。应用架构可以分为应用架构指导原则、应用功能标准、非功能需求标准、用户组标准等。对于每一类企业信息化标准,首先考虑使用/引用国家、行业标准,当国家、行业标准不适用时,再参考国家、行业标准进行企业信息化标准的制定。标准关联关系定义是标准关联体系的基础,而关联关系的管理是关联体系作用发挥的保障。只有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在标准制定时进行标准间关联关系的识别与确立,在标准更新时实现标准间关联关系的更新与维护,才能体现出标准关联体系的应用价值。根据UML关系模型,归纳制定了替代、使用、扩展三种关联关系。标准体系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已成为信息化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各行业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早期的急用先上的单个标准的建设方式已不能很好地满足信息化工作的需求,各行业已普遍认识到必须加快建立一整套信息化标准体系是实现信息化的重要保障。例如:国土、测绘、环境、交通、林业等行业已经建立起了信息化标准体系,并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中,对指导和规范各相关领域信息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信息化标准治理体系设计
信息化标准治理必须全面、方便有效的执行,那就必须改变现有的标准形式,重新建立标准的管理形式。构想将标准文本内容拆分各个模块,将各个模块进行数字编号。编号、模块和适应物料(机型)等参数作为基本单元,将这些基本单元建立数据库。最后将所有的基本单元整理成整个标准数据库,由操作平台调用数据库数据进行应用,构成新的标准管理形式。这种全新的形式命名为“标准数字化管理”。这种数字化的管理,既解决了标准繁杂难寻的问题,又解决了标准内容错漏的问题,还解决了标准执行问题。基于企业架构方法论,融合国际通用的TOGAF架构治理理论,构建以组织角色、治理流程、标准度量和治理工具的标准治理框架。标准治理组织分为信息化标准管理委员会、信息化标准办公室、项目组三个层次。具体的角色包括CIO、业务/IT标准负责人、标准管理协调人等。治理流程由遵循流程、例外流程、标准制定流程和标准沟通流程组成,遵循流程促进信息化标准的执行,例外流程用来处理信息化标准无法被遵循的情况,标准制定流程处理创建和更新信息化标准,沟通流程促进标准在整个组织的宣贯和沟通,四个流程互相联系,互为输入和输出。标准度量主要分为两类:企业信息化标准资产实体度量和治理度量,如标准制定次数、标准制定通过率、标准遵循次数等。通过IT工具支持企业信息化标准资产的可持续管理和治理体系的长效管理,包括流程管理、企业信息化标准资产管理、企业信息化标准度量指标等。
四、结束语
企业信息化标准的目标是为信息化建设服务,最终服务于业务活动,用来约束、管理信息技术。企业信息化标准不仅需要一个完整的体系框架,还需要企业信息化标准的完整治理体系,保证企业信息化标准能够正确地、可持续地建立和实施。在制订信息技术标准过程中,坚持标准化与信息化相结合,总体与局部相结合,规划与实施相结合,体系与应用相结合,制标与采标相结合,管理与流程相结合,成本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有序进行。企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和治理体系建设充分体现标准化与信息化相结合、体系与应用相结合的原则。信息化标准体系的建设是一个持续渐进、循环往复的过程,通过建立完整的标准体系,全力推进标准体系运行、标准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逐步推进科学规范的标准化工作秩序和作业行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企业偿债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