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教学信息化范文
时间:2023-04-04 05:07: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外语教学信息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就整体而言,四川省为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经费投入相对较少,根据2014职业院校外语教学信息化问卷调查显示,职业院校外语教学信息化水平总体偏低。
(一)外语教师整体信息化素养较低,缺乏培训机会
67%的受访院校认为该因素严重制约了外语教学信息化发展。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开展的教育培训活动往往侧重于专业,忽略了基础学科的培训及在职进修。
(二)开展教学信息化的基础网络环境已经具备
受访院校校园网全面建成并实现网络接入,WIFI及4G网络已基本实现校园内无盲点覆盖,可无障碍联入国际互联网。
(三)外语教学与信息化融合程度较低
所有院校已经告别了单一的粉笔加教师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室普遍配备了投影设备,教学PC已联入互联网,全面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讲解词汇、语法和课文成为外语教学信息化最主要的体现。
(四)职业院校外语教学信息化建设缺乏顶层设计与制度配套
在教学管理及考核上,15所院校无一对信息化条件下的外语教学进行制度匹配。传统的教学管理制度与信息化教学根本无法兼容,由此也严重影响了职业院校的外语教学信息化的推进与发展。47%的受访职业院校认为缺乏信息化环境下教师工作量考核方案,教师积极性无法发挥。
(五)重硬件投资,轻软件建设
职业院校很少投入资金采购有关外语学习训练及考试软件。外语信息平台的应用极少。这相当于建设了高速公路,但是路上没有车在跑。应用的缺乏也导致信息技术对外语学科教学无法发挥应有的助力作用,毕竟技术要为人所用,才能发挥应有的生产力。
二、网络环境下的职业院校外语教学认知与审视
以网络化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给外语教育带来了极大变化。联入INTERNET的信息终端,已经成为学生知识构建及教师进行信息管理的工具,教师及专家可以实现实时在线指导,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伙伴可以实现协同学习。学生、同伴、教师、家长、专家在网络环境下,通过网络学习社区的构建,实现了全新的交互。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裴纯礼教授认为:网络环境下,教育可以真正实现教与学在资源、交互和心理上的零距离,可以实现师生与教学资源之间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零距离,真正打破国家、地区、学校的限制,教师和学生均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理位置从Internet获取资源。网络环境下,借助于教学管理平台,通过数据库的分析记录,教学评价实现了由终结性评估向过程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向转变。
(一)网络教育环境中,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
1.基于网络的交互实现了师生的平等网络交互的多元性使师生角色随时处于不断的交替与互换: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时的辅导与激励,而学生创新思维反过来会促进教师学术的进一步发展。作为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学生熟悉互联网,熟悉软件应用,易于接受新事物,习惯使用各类手机APP软件。在基于网络教学的交互过程中,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也会给教师极大的启迪。
2.外语教师要实现单一学科教学专家到网络学科教学专家的转变信息化背景下的外语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既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又要有网络意识。要切实把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要实现网络信息技术为外语教学所用,注意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充分发掘学生心灵深处的真、善、美。教师和学生在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实现真正的互动,才能切实把网络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并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二)网络教育环境中外语教学方式的转变
1.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由授向个性化教学转变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已经由集体教授学习转为小组协作学习、个人自主学习。在传统外语教学方式下,进行分层式小班制教学改革等,也可对学生开展个别辅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按照学生的学业水平开展教学,但是受限于教师的时间精力,离真正的个性化教学差距甚远。而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在有组织的学习活动中,借助信息技术平台的难度分级,结合智能评测,可以根据学生在入门评测时所取得学习成绩,让学习者直接从适合自己的级别开始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个体的学习效果进行学习资源的推荐,教师通过管理端,也可以随时了解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以及学习效果,进行适度的个别指导,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
2.信息化条件下的交互方式实现了当面沟通向虚拟情境沟通的转变集体面授变成了不限时间、地点的网络交流,借助于流媒体及网络建设的日益完善,音视频及文本的交流可以便捷地实现。在不远的未来,随着三维全息投影等新技术的普及应用,甚至可以实现“不是实景胜实景”的立体影像再现,让基于网络的语言教学互动更具真实感,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外语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
3.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学资源介质的转变传统外语教学的教学资源主要以纸质教材、教参、词典等纸媒及磁带为主,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资源则以无纸化及网络化为特点,教学资源介质的变化也带来了资源建设、整理、利用的极大差异。由于资源的多样化与无边际化,教师对资源要进行收集、开发与组织,并且设计、建立与完善语言学习环境与情景。包括自主学习的环境(基本学习内容,扩展学习内容,检索查询获取相关知识和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交流与协作学习的环境(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专家之间)和动态教学评估的环境(随时动态地进行有关教学的调查与评估,畅通师生信息与心灵交流的通道)。
三、外语教师提高信息技术素养的途径
“外语教育信息化要经历两大过程,即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在外语教学的应用过程是外语教育工作者、教育对象的信息素养不断提升的过程”。我们身处一个信息化大发展的时代,信息化发展也推进着教育技术的日新月异,教育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教学模式的改革。大数据、微课、慕课、翻转课堂,逐渐成为教学改革及教学研究中的高频词汇。外语教学如何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成为时代赋予我们外语教师的新命题。传统教学论认为学生、教师、教材是基本教学的三要素,而在网络教学环境下,是否就可以没有教师参与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建立网络学校与开展网络教育,为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机遇。但是最基本的教育形式还是传统教育,网络教育和广播电视教育只能对传统教育起辅助作用,不应该也不可能取代传统教育。开展信息化教学是在认真比较各类教育的优缺点基础上,发挥各自的优势。应该为我所用,而不能为其所误。“道路”(硬件)建设完成了,“车辆”(软件)也配备了,而要把“货物”(课程资源)运送给客户(学生),司机(教师)是决定性因素。司机的驾驶技术及资源配置能力是关键,反映到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外语课程的性质,教学的需要,结合学校所能提高的硬件设备及软件资源,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有效完成教学过程。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为有效实施信息化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获取信息、整理信息、运用有关教学平台开展教学,实行教学测试,进行教学管理的能力。那么,外语教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素养呢?
(一)多渠道获取教学信息化培训与会议的信息,积极参与培训及交流
教师提高信息技术素养的目的还是为了课程教学服务,那么,在有关教育技术培训的课程设计时,重点应该是信息技术在外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强调课程与技术的整合,而非技术本身。不应该让繁琐的操作成为教师投入信息化教学的阻碍。
(二)进行网络自主学习
通过一些免费的在线课程,国内外知名的教育技术网站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工具。
(三)积极投身信息技术教育实践,尝试新的教育
技术手段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作为外语教师,应该提高对有关信息技术的敏感度,在实践的过程中与学生共同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如微课、微弹幕、微信等,均有教师尝试在教学中应用。浙江理工大学的王艳娟老师就把“微弹幕”方式应用于课程教学,通过在PC端安装弹幕软件,设定课程名称,学生关注“微弹幕”公众号后,就可以在微信中输入相关的文字图片,这些文字图片会以字幕方式在投影屏幕上实时滑动,形成“微弹幕”。“微弹幕”让“低头族”纷纷抬起了头,它的魅力在于把更多的自交给学生,老师走下讲台,与同学们共同交流学习。王艳娟老师还尝试了微信在教学中的使用,注册了“浙理小娟老师”的微信公众号,利用公众号后台分析微弹幕的运用实效,推送课程公告,教学安排、题库与考试事项,推荐一些阅读书目、前沿资讯。更好地实现了新形式教学互动。
(四)积极参与的有关信息化教学的大赛
比赛提供了极好的实践机会,通过备赛、参赛过程中的实际操作及比赛过程中与同行及专家的交流,既可以加深职业院校外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认知,又可以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电子课件大赛等早已有之,而近两年随着翻转课堂的兴起,微课也成为一个热词。从院校到学会,甚至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纷纷开展各类的微课大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4年举办了第一届外语微课大赛,教育部高校网络培训中心也举办了两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
四、职业院校外语教师教学信息化实践
善于发现并利用免费的网络外语教学资源,创新教学形式,建设个人外语教学资源平台,引导并协助学生实现在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及移动学习,提升教学效率。
(一)充分利用各类电子图书馆资源
可以引导学生办理一些大型市政图书馆、知名大学图书馆的阅览证。包括成都市图书馆在内的很多图书馆都对会员开放了可以远程登录的数字图书馆。一般都是持证免费办卡,通过专用的客户端,可以免费查阅海量的图书资源,实现对有关学习资源的按需搜索。比如成都图书馆,远程登录后,可以免费查看包括超星、方正APABI电子图书、龙源期刊、新东方多媒体学习资源库等所有成都图书馆采购的海量数字化学习资源,资源的形态是多样的,有音频、视频、文本、动画,也有PDF等格式的数字图书。
(二)引导学生注册各类在线开放课程
中国MOOC、网易云课堂、腾讯云课堂等,均可免费注册学习,教师可以协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外语课程并在学习过程中提供指导。
(三)充分利用各类平台免费应用,助力教学双方
1.优选手机APP应用,促进职业院校学生的移动学习现阶段智能手机在中国已经实现全民普及,在校园范围内通过WIFI及4G网络实现了便捷上网的智能手机。运算能力强大,音视频播放流畅,屏显效果出色,完全具体多媒体终端的硬件条件。当下学生、老师经常都在通过智能手机发微信、刷朋友圈,网上淘宝等,那么,如何引导职业院校学生利用智能手机学习英语呢。这个时候,安卓、苹果及微软的系统中,各类APP应用就可以大显身手了。应用适度的情况下,测试评价、教学互动、技能训练方面,皆能大有所为。技能训练的平台类APP,有也网易云课程、高教爱课程等在线课程的手机客户端。基础训练的背单词APP有乐词、拓词、百词斩、扇贝等,各具特色,可以让学生在下载试用后按需选用,适合自己的,能有效提高记忆效率的就是最好的。
2.优选手机应用及网上平台,创新课程设计及教学模式想做微课的老师利用“微播江湖”可以查找丰富的视频学习资源,小影,延时摄影等APP在微课制作中在手机视频拍摄及后期处理各有所用,EDpuzzle更是微课利器,老师们可以运用EDpuzzle制作视频,非常自由,可以在线剪辑,在线配音,并且可以随意使用并保存别人共享的视频,插入包括Youtobe、可汗学院、TED等很多视频网站的在线视频,甚至支持在线给视频插入试题,就像MOOC中的视频一样,可以统计答题情况等。当然,录屏和编辑时,喀秋莎Camtasia软件也不可或缺,功能强大,但是需要收费。至于音频软件方面,Avplayer在音频处理时候可以实现变速播放,是教师播放语音课件必备利器。音频处理,老师们用得最多的是Goldwave,体积小巧,功能强大,集声音编辑、播放、录制和格式转换于一体,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数字音频编辑器。另外ADOBE出品的AUDITION,也可提供先进的音频混合、编辑、控制和效果处理功能,并且有PC和APP版本。想做翻转课堂的可以试试PC平台上的Edmodo微博社区。国外软件,国内即可登录注册,可选择中文。自己组织班级,添加成员分组后,教师和学生们可以分享视频、发送文字、附件、创建投票、设置讨论,甚至进行测试,将学校学习和社交网络结合起来。支持学生成绩跟踪、支持教师资源库、并且有学生奖励徽章系统。国内有部分院校的老师已经进行过这些EDOMO的外语教学实践。时间精力有限,技术无极限。不想成为技术控,又想进行创新型教学设计时,轻应用设计平台的傻瓜式设计完全可以满足需要。利用互动大师、云起及、一起秀等轻应用,可以进行交互式的精美的HTML5动态页面制作,微场景及微网站创建也不在话下。一切都本着博采众长为外语教学所用的原则。
五、网络环境下职业院校外语教学的未来
篇2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英语;信息化教学
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是当代社会不断发展的一项重要基础。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等职业院校提供的优质人才资源。高素质的人才应该具备基本的应用技能,更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能在新社会建设的过程当中贡献自己的力量。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不断深入发展,使用电子计算机的人员数量越来越多。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人才培养需要电子计算机技术给予一定的辅助。学校通过高水平的电子信息化技术的辅助,能够培养出更多创新型的外语人才。
一、高等职业院校外语信息化教学现状
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信息化教学,目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解决了很多传统高等职业院校外语教学当中的难题,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运用信息化技术辅助日常外语教学。在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信息化教学中,外语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技术,在教学实践以及其他方面的教学层面上运用了信息化教学的手段,以此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课程教学效果。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信息化教学实际上存在一些需要不断提升和改进的空间,这些部分实际上是在创新型的高职外语人才培养过程当中需要给予一定程度重视。通过积极的反思和学习,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信息化教学更加具备效率,能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首先,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信息化教学存在一定的困境,一些教师没有创新信息化教学的一些方法。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日常的生活接触了信息化的学习手段,这对信息化教学的多层次化创新提出了一些改革和创新的动力。一些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教师没有真正意义上改革自己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容易陷入被动,特别是日常的课程学习,没有创新信息化教学的手段和方式,这样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学习上的疲态,影响外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其次,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信息化教学,在对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上缺乏系统的思路和机制。因为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已经运用各种信息化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外语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很多学生对外语信息化教学不陌生。一些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信息化教学随意性较大,一些教师选择信息化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忽视学生在学习外语知识方面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缺乏一种自主引导的能力,一些学生感觉高等职业院校在外语信息化教学上存在一种随机性强的问题,一些教师没有抓住学生在学习外语方面的实际需求进行针对性辅助教学。高等职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里面产生一种无所适从的状态,制约了外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体系化发展。再次,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信息化教学,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学习方面缺乏一定的手段和方式。一些高职院校虽然采用了外语信息化教学的手段和模式,但是教学还以外语教师作为主导,学生服从、跟随外语教师的教学而学习。这无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精神。外语是一项应用型的技能,如果学生没有真正掌握一些外语方面的技能和方式,容易出现问题,特别是学生不愿意开口进行语言表达,无法从教师所设定的知识框架中跳出,容易出现语言运用上的困境,影响教师的全面发展。因此,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信息化教学需要从多个方面出发,让学生掌握自主探究的能力。信息化教学是一种辅助手段,教师不能反客为主,影响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和动力。当前高等职业院校虽然在外语信息化教学方面做出了相对较多的努力,特别是已经形成并且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实际上缺乏一些系统性和整合思维的促进。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教学而言,学生依靠信息化的教学技术掌握更多的外语表达技巧,能够培养出创新型的外语人才。外语人才在依靠外语进行表达的过程,应该抓住当前社会实践的实际状况,因地制宜地运用外语进行表达。这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在英语信息化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把握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耦合策略
高等职业院校的英语信息化教学应该注重对外语人才的创新型培养,这种创新应该从信息化教学本身的教学方法创新、模式创新等角度出发,帮助高等院校的外语人才逐渐形成一种多元化和系统性的学习思维,使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人才可以在具体的社会实践当中自主地表达自己,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和市场的要求。当前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策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方面,创新高等职业院校英语信息化教学的教学手段。教学手段会影响学生在学习外语课程知识时候的积极性。高等职业院校的英语信息化教学应该注重对教学手段的调整,以此使调动英语课程不断创新和发展。高等职业院校的英语信息化教学,不能够仅局限在传统意义上的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而是应该让学生感觉到通过信息化学习可以掌握英语的表达技能,这种表达技能的培养应该是各种不同场景下的表达。高等职业院校可以让学生利用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登陆一些外国的购物网站,或者是尝试在外国的电子商务平台上和其他的外国人进行英语交流,这样学生能够更直接地接触这些信息化环境下的英语语言,使英语信息化教学更具有创新型和挑战性,让学生能够适应不同具体条件下的英语语言表达技巧和交流模式。第二方面,创新高等职业院校英语信息化教学的互动模式,让学生成为英语信息化教学当中的主宰者。高等职业院校的英语课程教学,主要是把握住学生本身的学习特性,让学生能够成为英语信息化学习的主体,调动课程教学的灵活性,让教学资源能够在课堂教学中自由流动。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应该自己主导信息化外语教学的进程,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学习的计划和流程。通过分组研讨和信息化网络小组学习等方式,学生共同解决一些英语课程当中的课题。网络学习小组可以依靠移动互联网学习本身的优势,让学生跨区域甚至是跨专业进行探究,接触不同专业领域需要运用到的常见外语词汇和表达,让高职外语信息化教学更具备多元化的特征。人才的培养实际上是一种耦合思维,要让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和日常的创新性应用结合在一起,让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人才更具备社会和市场的适应性。当代的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信息化教学是一种多元化资源调动和学习的过程,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善于应用个信息化的资源,让信息化教学更具备互动性和多元性,以此培养出现代化、创新型的外语人才。
三、结束语
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信息化教学是一种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的创新。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教师应该把握当代外语教学的趋势,促进外语课程教学的信息化发展,抓住市场经济当中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有的放矢地运用外语信息化教学模式和资源,提高高职院校外语人才的适应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外语学习者需要把握学习的主控权,成为课程学习当中的主导者,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此在课堂学习中抓住有利资源,不断提升自己的外语应用技能,成为当前社会和市场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杨修平.从网络学习空间的角度研究高职外语教学方案[J].江苏商论,2016
[2]徐军.信息化环境下知识传授型高职外语教学改革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
篇3
论文摘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际范围的不断扩大,交际中出现的言语障碍也不断增多,产生障碍的原因除了语言问题外,更重要的是文化障碍。因此,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是确保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关键。文章讲述了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论述了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以及今后研究的课题和方向。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传播通讯技术和交通技术的进步,以及经济的高度全球化,带来了全球性的时间和空间的紧缩,我们生存的世界越来越小,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种族和民族的人越来越频繁地接触和交往成为一种可能和必然。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应具备全球视野,意识到国际间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重要性。为了更好地融入这种跨文化交流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必须具有跨文化意识,并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社会的这种变化使外语教学的目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成为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
一、什么是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这个概念是从英文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翻译过来的,指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人之间的交际,也就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以前,这主要是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所关心、研究的问题,近年来,它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也引起了语言教师从跨文化教育的角度对外语教学进行深入思考。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目的有三个。
第一,培养人们对不同的文化持积极理解的态度。文化是有差异的,通过发现对方的不同点,反过来加深对我们自身文化的理解,从而做到客观地把握各自的文化特性。在发现差异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不可忽视大量的共同之处。
第二,培养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初次与不同的文化接触时,往往会受到文化冲击(cultule?shock),从而产生某种不适应。要使交际得以继续下去,必须设法减缓冲击、提高适应能力。
第三,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技能。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可以说,正是基于这一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实践意义要大于理论意义。
我们以往在外语教学中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忽略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因为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跨文化交流主要依靠语言,认为跨文化交际的工具主要是外语,语言传递信息的唯一途径,而忽视了非语言行为的信息传递。以往培养学生能力的时候注重训练学生外语语言的正确性、准确性,完全没有注意到要培养学生其他的交际能力。如果我们不改变想法,就无法培养出适应时代的优秀的外语人才。
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我们传统的日语教学模式存在着很多问题。长期以来我们使用语法翻译法和结构分析法,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日语语言知识的传授上面,特别强调语音、词汇、巨型、语法等内容的掌握,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在语言形式的讲解、文章的分析、应试技巧的训练等方面,而对学生的非语言行为能力、文化能力及交往能力的培养不重视,使得我们的很多学生虽然语言能力很强,但是到了工作岗位上,无法真正做到和日本人进行交流,这是我们日语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非语言行为与语言行为一样,因文化的不同往往赋予不同的意义。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由于不同的文化对非语言行为的不同解释,往往会产生误解。非语言交际以往多被看作是体态语的代名词,其实它的范围远远超过了单纯的体态语。非语言交际包括体态语(头部、面部、眼部、手部、腿部等的动作行为)、副语言(沉默、话轮转接、非语言声音等)、客体语(皮肤颜色、体毛、气味、衣着、化妆等)、环境语、校园非言语交际(教师的仪表、课堂内外师生的非言语交际等)等。许多学者都指出过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birdwhisted、ray通过实验结果估计,交际中非语言信息约占65%,这说明,在人的交际中非语言的因素占据着多么重要的位置。日本人鞠躬、欧美人的拥抱接 吻、拉美人的脱帽致意等都表现出各自的文化特征。非语言信息弄得不好就会产生误解。如西沃德(seward)在他的著作japanese in action(1969)中写了一件他亲眼目睹的事:一天,一位日本女导游带着20来个上了年纪的美国人在某地游览。导游伸出手臂,向远处的美国游客做了一个日本式的手势,示意他们过来。结果有的人以为导游打发他们走,感到莫名其妙,有的以为导游示意他们去喝饮料,因而准备回头到旅馆酒吧去,还有的人以为可以自由活动了,就四下散开,朝闹市走去。
由此可见,不同民族在交流的时候,不仅仅是通过语言进行沟通的,还有非语言的沟通。因此在跨文化交际时,是否理解非语沟通就成了交际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关键。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能力成为我们现在必须要研究的内容。
三、今后研究的课题和方向
目前,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已经开始在教学中有意识有计划地对学生的进行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比如在教学中采取共同学习的模式,采用角色扮演法、演讲法等等。如何有效地在外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中不断地进行探讨和研究。
培养交际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持之以恒才能有进展。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又是外语教学中的新课题,更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和探索。
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真正的有目的有意义的交流。全面提高外语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既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跨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项紧迫任务。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到外语教育是跨文化教育的一部分,把语言看作是与文化、社会等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在我们的外语教学中,要注意语言和交际能力并重,把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语言能力的培养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样,我们的外语教学才能适应世界教育的发展方向,才能培养出具有跨文化交际综合素质的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陈俊森.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2.
[2] 王秀文, 孙文. 《日本文化与跨文化交际》,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7.
篇4
关键词:外语专业现代化;文化转型;复合型化;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795(2013)05-0041-0005
中国改革开放所致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全球化对外语人才的需求,给高校外语专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今天,跨文化能力是进行富有成效的国际交往不可缺少的关键素质。面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能力的这一新要求,在兼顾外语学科自身特殊性的前提下,高校外语专业应拓展其专业建设视角,加强对外语目的国社会和文化的深度了解,推进高校外语专业文化转型和复合型化,使我国高校外语专业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对外语人才能力的新需求。
此外,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也使高校外语专业面临转型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新华社,2010:7)。在国家教育信息化战略下,高校外语专业也应进行相应的信息化转型,促进外语教育信息化建设。
1 高校外语专业文化转型:文化性和跨文化性
为使高校外语专业适应时代对外语人才能力的新要求,我们须对目前的外语教学模式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强化外语教学作为文化教学和跨文化教学的学科意识,引进文化和跨文化外语教学新视角,重视外语目的国社会文化知识的传授,促进高校外语专业的文化转向。在实施外语专业文化转向时,不是要放弃原有的、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而是在此基础上拓展新的视角,使高校外语专业和教学更加符合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
基于这一认知,我们应对现有的外语专业教学内容、专业设置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文化转型。文化性和跨文化性应成为文化转型的两个内容层面。
1.1 文化转向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互相兼容,语言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外语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外语是语言学习者开启目的国文化的钥匙,也是了解外国文化的媒介。作为语言教学,外语教学在很多方面同时也是文化教学。基于这一外语和外语教学的认知,外语专业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语言教学层面,而应增加语言目的国文化知识的传授,使外语专业学生在学习目的国语言的同时,也了解目的国文化、人们的文化习性和行为方式。在语言内容选择方面,在外语教学中可以兼顾反映语言目的国文化价值和行为要求的语言内容层面,如成语、谚语和文化语言表达方式等。在这方面,除语言性外,在教学中引进文化内容,使外语教材内容尽可能兼顾文化性,增加文化背景知识。在传授外语知识时,结合教材题材和课文内容,向学生提供相应的目的国文化背景知识和国情专题,如政治制度、法律文化、经济制度、教育制度、日常文化等(杨盈、庄恩平,2007:13-21,2008:16-21),使外语教材不仅是语言教学内容的载体,也是文化教学内容的载体。
为使外语专业人才更加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进一步拓展外语人才的知识层面。在这方面,除语言性知识外,外语专业学生还需要国情性、文化性和跨文化性层面知识。语言性知识指扎实的语言基本实践能力和语言使用表达能力,构成四个知识层面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是国情性、文化性和跨文化性知识层面。国情性知识是人们理解语言目的国当代社会现实的重要前提;文化性知识是理解语言目的国文化的重要背景知识;跨文化性知识是进行文化间交流的重要前提。语言性、国情性、文化性和跨文化性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构成新形势下外语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
1.2 跨文化性转向
综观近年来我国高校外语专业的新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在学界备受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冯源源,2005;张红玲,2007,2012;高宝虹,2001;李平,2010等)主要涉及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以及网络跨文化外语教学。“将跨文化教育融入外语教学不仅能使外语学习本身更有意义、更加有趣,而且能促进外语教学社会人文目标的实现,使外语学习者成为既掌握外语交际能力,又具有跨文化意识、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时代人才”(张红玲,2012:4)。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2004)先后将“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看作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内容。2007年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列入教学目标之中:“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除英语外,教育部外语教育指导委员会也要求其他外语专业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如2006年通过的《高等学校德语专业德语本科教学大纲(新版)》要求德语教学重视跨文化交际实践能力,注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教育部外语专业教学大纲对外语专业跨文化能力培养的要求下,虽然跨文化意识逐渐融入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受到外语专业的重视,但因各外语专业教学大纲没有提出具体的建议和要求等诸种原因,迄今为止外语专业跨文化能力培养模式创新和外语教学跨文化转向缓慢,一些外语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在很多方面依然滞后,这方面提出的模式创新依然不能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对外语专业人才能力的新要求。
为之,高校外语专业应更加重视外语专业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就外语专业特性而言,跨文化性是外语学习和外语教学特有的认知特点。从跨文化诠释学视角看(王志强,2008:47-80),这种认知方式具有互动性,即借助于目的国文化了解本我文化,或借助于本我文化了解目的国文化。在这种互动认知关系中提高针对A和B文化的文化敏锐性和文化互动理解。在外语教学中,中国学生借助语言目的国文化反观本我文化,敏锐中国文化意识,感知和了解中国文化。中国外语专业学生有着本我文化认知特殊性,将这一文化认知特殊性纳入外语专业教学中,可促进外语专业学生的文化互动认知,提高其跨文化能力。
基于外语教学这一文化反观认知特点,在以语言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可引进基于互动文化认知的跨文化外语教学法,使单一的目的国语言教学模式成为具有互动认知性的外语教学模式。如在外语教学中通过对比方式和文化反观提问方式,让学生在了解目的国文化时也了解本我文化,在这个教学过程中获得双重文化认知,敏锐本我文化意识和他我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理解能力(王志强,2006:64-70)。
除语言教学外,外语专业跨文化转向也涉及文学教学。基于文化性和跨文化性的要求,外语专业文学教学也应由文本语言性转向文本文化性和跨文化性。在这一情况下,跨文化文学教学要更加兼顾中国学生对外国文学特有的诠释方式和文学理解视角,促进外国文学教学双向和互动理解方式(王志强,2006:64-70)。除文本性外,外国文学教学可增加文化性和跨文化性视角,从作品自身和特有的语言目的国社会现实和相应的历史背景角度去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文化背景和深层次内容,使文学作品成为了解目的国文化、社会和人的思想重要媒介和窗口。基于外国文学教学这一跨文化性认知特点,因自身的文化属性和由此奠定的中国文化视角,学生在解读目的国文学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从本我文化视角解读语言目的国文学,在这一文学诠释过程中形成中国学生特有的外国文学认知方式。但是,在现有的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人们更多地按照目的国文学研究者的评论和诠释方向,教授和诠释特定外国文学作品。在这一认知习惯下,中国学生的本我文化认知方式常被忽视。为此,中国外语专业文学教学和研究应拓展跨文化视角,允许从本我视角教授和诠释特定外国文学作品,并通过外国文学反思本我文化,敏锐中国文化意识,这将使中国外语专业文学研究由单行道变成双通道,即:通过文学这一媒介反思本我文化,界定本我文化视角。这种基于跨文化互动认知的外国文学理解方式和教授方式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外国文学的传统教授方式。这种开放式的文学解读和文学教学方式也是对传统方式和传统视角的拓展和补充。
1.3 高校外语专业文化、跨文化转向对教师的新要求
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文化和跨文化转向也对教师提出了教学能力拓展的新要求。为之,外语教师要不断更新已有知识,加强继续学习,在原有语言文学知识基础上拓展文化知识和跨文化知识。在这方面,教师授课不能只是传统知识的重复,而应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创新教学在于创新研究,在这一外语教学新型理念下,外语教学现代化方可实现。外语专业内现代化转型也要求我们在以语言和文学为主的基础上拓展专业研究视野,增加文化性和跨文化性研究视角,建立文化和跨文化学术研究平台,贯彻“教学促进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的高校办学理念,提高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使外语教学和专业模式更加适应时展的新要求。2高校外语专业复合型化:跨专业性和跨学科性
如果说,外语专业文化和跨文化转向是涉及外语专业内的视角拓展,那么,高校外语专业复合型化转向则涉及外语专业和非外语专业层面。在这方面,外语专业与非外语专业学科交叉融合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对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以语言为主的单一性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要。高校外语专业应由纯语言文学单一学科性向复合型转向(戴炜栋,1999;胡文仲、孙有中,2006;罗世平,2000),推进外语专业与非外语专业(如外交、经贸、法律、新闻等)的文理学科交叉融合。在这方面,跨专业性、跨学科性被看作是高校外语专业复合型化的主要特征。
一些高校的外语专业虽然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了其复合型化转型,但在教学模式和专业转向方面更多局限于英语专业。一些外语院校相继推出了“专业+外语”或“外语+专业”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开始的外语专业复合型化的发展更多局限于经济、贸易、工商管理、法律、新闻传播和国际政治等学科。在这方面,外语院校建立的非外语专业和学科虽然有其特有的专业特色和外语优势,在这些学科内较大力度地增加外语教学和外语课程,但复合型专业在外语选项上具有单一性,外语以英语为主,较少涉及其他语种。外语专业内没有进行专业复合型化的转向,许多外语专业依然沿用以语言文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和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外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为使外语专业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更加适应当前社会对特殊高端外语人才的需要,以语言文学为主的外语专业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应进一步进行复合型化转向,使外语专业学生不仅拥有扎实的外语知识和外语能力,而且也有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外语专业复合型化转向要兼顾国家和地方对不同外语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以此决定其专业复合型化的方向和专业选项,如德语专业可以选择以经济和旅游专业为主的复合型专业,通过德语专业和旅游专业的结合,建立德语文化旅游翻译专业,它旨在培养中国涉外旅游市场所需的,拥有扎实的德语功底、并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知识的德语旅游翻译专业人才。
此外,在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方面也应推出有利于外语专业复合型化的相应措施:实施外语专业和非外语类专业的学位互认制度、校内学分互认,开设开放式课程,引进跨院系和跨学科、跨专业课程选修机制,推出“专业+外语”双学位、“双外语+专业”、“专业+外语1+外语2”等人才培养方式。
3 高校外语专业信息化转型
除了上述文化转型和复合型化外,高校外语专业也应推进其信息化转型,使之更加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需要,推进外语教育信息化建设。
3.1 高校外语专业信息化转型的时代要求
“在信息技术运用越来越普遍的今天,以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教育信息技术对中国外语教学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胡加圣,2011)。”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有力推进了教育信息化进程,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这对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产生了巨大冲击。教育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必要保障,对促进国家和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了战略部署(新华社,2010:7)。“现代教育技术所带来的方法手段的变化将成为外语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张正勇,2010:145)。面对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外语专业也应作出相应的信息化转型。
3.2 关于高校外语专业信息化转型的几点建议
3.2.1 创建信息化学习环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营造真实的外语学习环境是信息化时代下外语学习的新要求。在这方面,外语教学应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创建信息化的外语学习环境,使学习者在真实的外语学习环境中学习外语。如,通过建设同声传译教学实验室,创建将口译、外语听、说技能培养融为一体的外语学习环境,促进口译教学的专业化、技能化、实战化。
3.2.2 建设信息化学习资源
在创建信息化外语学习环境的基础上,应大力建设信息化的外语学习资源,包括:加强优质外语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引进国际优质数字化外语教学资源,开发网络外语学习课程等,如,通过建设数字教学音像资源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卫星电视资源以及音视频外语教学素材等教育电子资源进行网络化存储和一体化整合,为师生提供丰富的外语学习资源,实现资源最大化共享。在这方面,通过信息化媒介和平台,推出传授外语语言性、国情性、文化性和跨文化性层面知识的新型学习方式。
3.2.3 促进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整合
外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整合的水平。因此,外语教师应提高自身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网络和新媒体等信息化学习资源和手段开展外语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深度整合。同时,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主学习,增强对信息技术和新媒体的应用能力。
3.2.4 高校外语专业信息化平台建设思路
为推进外语专业信息化转型,高校应从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四个层面建设高校外语专业信息化平台,“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采用以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朝着学生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主动学习、个性化学习的方向发展”(教育部,2007)。
如图1所示,高校外语专业信息化平台建设思路主要涉及学校、教师、学生和社会四个层面:一是在学校层面,主要为外语教学信息化提供资源、技术和环境支撑。学校可使用WebCT、Blackboard、Moodle等较为成熟的网络教学平台工具建设网络外语学习平台,同时,通过建设数字教学资源库、语音实验室等,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建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二是在教师层面,通过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的深度整合,帮助教师实现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材、备课方式等的信息化,以进一步提高外语教学质量。三是在学生层面,着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媒介素养,培养学生信息化的学习方式。四是在社会层面,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充分发挥高校在外语教育方面的社会服务功能,通过建设外语类的开放课程、外语教育资源库等,搭建外语教育资源共享平台,进一步提高外语高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
4 结语
篇5
[关键词]“互联网+”;高校外语教学;趋势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育信息化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并给高校外语教学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外语教学,通过信息技术与教学资源的融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平台,彻底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了教师、学生与教学资源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所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对学习的需求,有利于提高高校外语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一、基于互联网与信息技术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优势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深入高校外语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互联网技术在高校外语教学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对提高高校外语教学效率与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互联网技术在高校外语课堂中的应用彻底转变了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模式,为外语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与方法,满足了高校外语教学不断发展的需求。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读、写、听和说有效地应用到课堂中,为学生营造一个更直观、更简洁的课堂氛围,所以互联网技术在高校外语课堂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二)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将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生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能力培养。在互联网共享的氛围中,课堂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教室内,只要具备上网条件,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实现教学,而且可以共享更多的学习资源,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所以相较于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互联网背景下的外语教学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并且资源丰富,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学习需求。
二、基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
在互联网信息化的影响下,微课、慕课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出来,推动了高校外语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也将是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学发展的重要趋势。(一)微课教学模式。微课(MicroLecture),是由美国的DavidPenrose提出的,逐渐应用到我国的教学中。微课是将教学视频为载体,将课堂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重难点或者教学环节等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所以微课的核心内容就是教学视频,将教学知识点制作成5~8分钟的小视频,再通过互联网平台共享给学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微课也是翻转课堂的基础,是传统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延伸。在高校外语教学中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生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而且在重难点的地方学生可以反复学习,将知识不断内化。另外,课后检测和反馈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调整。所以微课教学模式是对高校外语教学的进一步完善,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外语教学发展的主流趋势。(二)慕课教学模式。慕课(MOOC),是近年来涌现出来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受到很多学生的喜爱,同时对高校外语教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国内有很多学者对慕课教学模式进行了大量研究与实践,结果表明,慕课教学模式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组织学习能力以及外语应用能力等都起着有效作用。作为翻转课堂的一种崭新教学模式,慕课可以将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新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尤其在互联网已经普及的今天,将会受到广大学生的追捧,所以慕课教学模式将会是高校外语教学的重要趋势。目前,已经有很多高校开始引进这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突显出来。但是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由于教学资源丰富,教师应该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资源与方法,并设计一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活动内容。在学生自主学习阶段,应该以语言输入为主,通过视频可以反复学习慕课。在课堂教学阶段,教师应该以学生的语言输出为主,让学生用口语的形式展示学习的成果,培养外语表达能力。同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总结学习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除了以上这两种新的教学模式以外,比如利用微信等平台的教学模式也受到广大学生和教师的关注。通过微信平台,教师可以实现与学生的实时交流与讨论,利用朋友圈为学生分享学习资源,创建微信群与学生探讨学习中的问题等。作为一个互联网平台,微信的移动性和随时性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实现了高校外语教学的多元多维互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更轻松愉快地学习。最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将成为我国高校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教育信息化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突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了学生对外语教学的个性化和多样化需求,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提供新的教学资源与方法。但是教学模式新旧交替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研究和解决。
参考文献:
[1]钱亚丰,王晶红.“互联网+”背景下的高校英语教学转型[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6):148-149.
篇6
【关键词】教学媒体;生态化;外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4―0107―04
近年来,我国高校在外语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随着新目标新问题的出现,高校外语教学也处在不断的变革之中。而隐藏在这些变革之中并有力推动其向前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教学媒体环境的变化,但这也使得我国目前的外语教学在媒体使用方面表现得较为随意。如何将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单一媒体与综合媒体,普适媒体与外语教学特色媒体进行整合,形成具有外语教学特色的媒体环境生态体系,是外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内在动力和必然要求。
一 外语教学与媒体进化
“媒体”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意为“两者之间”,指在信息源与受众之间承载和传递信息。当其是出于教学目的而使用时就成为“教学媒体”,媒体的目的在于便利交流(交互)和习得。[1]
德国学者海德(Heyd)认为:“媒体包括所有存在的教学用具,主要用于教师表现事物,使事物具有直观性,支持特定的教与学的环节,或者从根本上使其成为可能。”[2]在国外的外语教学中,非常重视使用“媒体”。因此,对于“媒体”的研究也就成为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研究的一个专门课题。海德指出:“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取决于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教学用具。”[3]
在大学教学中,媒体的发展与外语教学有着天然的联系,很多新媒体的教学应用,外语学科通常都是最早进行尝试的。无疑,媒体对外语教学的辅助作用是巨大的,它既可以为外语教学提供强有力物质条件,其声音、色彩、图文及直接的背景影像,又可为学生提供一种真实的本土语言模拟情境,对提高学生语言能力、语言水平和语言学习兴趣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教学设计, 借助媒体的功能,把学生的眼、耳、手、脑等身体部位调动起来,从而使学生更快捷地获取间接知识,掌握探索知识的方法,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我国大学教学媒体发展起步较晚,主要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逐步使用电化设备,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六个阶段(下面主要以外语教学媒体发展为例)。在我国,多种电教设备综合利用的时期始于八十年代初期,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达到。[4]而后来的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又使得外语教学媒体的使用得到进一步的跃升,虚拟现实、云计算、移动技术、社交网络、物联网、泛在网络、Web2.0的发展正在将现代外语教学推向更为广阔的,突破时空限制的、综合智能的新时期。这些媒体和技术的使用已然并且必然会加速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观念的改变,丰富教学和学习的内容,更新教学和学习的手段方式,完善以往教学和学习的评价体系。[5]学习必然是在一种情境中进行的,媒体之于学习,就是提供一种多维的、立体的、无缝链接和泛在的认知语言情境。
二 生态化外语教学媒体环境构建
1 目前外语教学中媒体的使用现状
目前我国对媒体的研究相对薄弱,无论是对新媒体、新技术的开发利用还是对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变革都相对滞后。从实际应用来看主要还存在如下问题:
(1)教学人员对媒体的了解和研究不够
从教学理论和方法的角度研究“媒体”的性质、功能、作用、比较、选择等不只是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也是外语教师的教学工作的外延。在国外的外语教学研究中,对“媒体”的研究是一项专门课题,在专业杂志上随时可以读到这方面的文章。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薄弱,尤其是从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对“媒体”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甚少。因此,难免带有盲目性,达不到使用“媒体”的预期效果。部分外语教学人员其自身的媒体素养有限,且由于各种原因未接受媒体技能方面的培训,造成上课时媒体的基本操作都成困难,更谈不上借助媒体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式创新。
(2)媒体环境设计缺乏必要的标准和约定
媒体环境的构建首先是设计,有些是在原有基础之上进行改造设计,有些是从新从头开始着手规划。目前外语教学媒体环境的构建不论是在场地的前期规划,需求层次论证还是在软硬件的行业设计上都缺乏必要的约定和标准,缺乏顶层设计的理念。以众多语音教学软件和同声传译系统的设计为例,各个软件厂商各出心裁,在功能设计、界面设计、术语使用、甚至用户习惯上都不尽相同,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广大外语教师的有效使用障碍。大多软件功能较多,实用性欠缺,重点功能的操作流程复杂。
(3)媒体使用不到位,存在乱用、滥用现象
现代化教学媒体环境可以有效支撑外语教学改革及模式创新,一种情况是变革需要某些媒体环境和功能的支持,由此这些媒体应运而生;另一种情况是在现有的媒体环境的基础上开展教改试验和模式变革,通过媒体环境的统筹运用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比较现实的情况是在媒体环境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广大教师在使用上缺乏探索,最常使用的就是广播(教师机屏幕和音频)和提问功能(包括学生示范和师生对讲),而其他诸如测试、会话、讨论等功能使用较少。在听说类、阅读写作类、口译笔译类课程的媒体使用上比较混乱。
(4)媒体的管理、调度比较薄弱
外语教学媒体的管理主要分校级和院(系)级,一般来说教务处负责课程的安排,电教部门(教育技术中心,实验室管理中心)负责媒体设备的管理和日常维护。看似分工明确,实际上造成的问题是教务工作者不熟悉媒体的具体情况和功能,电教工作者不熟悉课程的需求和特点,而熟悉自己所授课程的一线教学人员又有自己的习惯和喜好,由此造成了在媒体的管理和调度上生发出一些问题。
(5)媒体保养维护机制不健全,投入和重视不够
传统的实验室管理员(电教员)被赋予设备维护保养、机器维修的职能,在学校(院系)不受重视,收入较之教学人员差异较大。所以这一岗位的人员流失较为严重,在职人员大多积极性不高。从人员构成来看,有外语专业背景的非常少,电教出身的占一部分,其他背景的占一部分。理想的外语教育技术人才应该是懂外语,懂教育、懂技术的,他们不光负责设备维护,更应该是外语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专家和媒体技术深层使用的专家,是可以协同外语教师进行教学变革的一类人,显然现在的情况远不是这样。加之设备修护保养的一些制度和经费问题,使得这一岗位缺乏基本的吸引力,这必然有损现代媒体环境下外语改革的进程和效果。
关于媒体的研究,应该分为技术方面、管理方面和使用方面,这必然需要教育技术研究者,教学者和管理者在从各自的角度出发的同时能够有所渗透和延伸。目前我国外语教学媒体的配置和利用水平参差不齐,究其原因是没有一种正确的媒体观,缺乏一种动态的符合外语学科教学特点的媒体环境的系统设想和框架。为此,我们提出外语教学媒体环境构建的生态化理念。
2 生态化外语教学媒体环境构建
生态学关注的是生物与周围环境的整体关联。上世纪60年代,国际著名的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提出了媒体生态的概念,特别关注不同媒体之间的功能互补性与组合使用。受麦克卢汉的启发,Neil Postman 于1971年在纽约大学设立了媒体生态研究项目,他指出:媒体生态考察传播媒体如何影响人的感知、理解、情感及价值的实质,以及我们与媒体的互动如何帮助或阻碍我们的生存机会。
(1) 生态化外语教学媒体环境的特征
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研究把学校看成是一个有层次的各因子在功能上协调一致发生作用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互相联系使个体得以成长。而当信息技术介入学校领域时,“技术”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成为学校生态系统重要的一部分。[6]
生态化的外语教学媒体环境构建就是指在一定外语教学情境中媒体各个构成要素、媒体之间、媒体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相互良性制约而达到的一种相对平衡的结构,外语教学媒体环境构建的基本组成要素是媒体系统、外语教学系统和学生,以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归纳起来,我们认为媒体生态系统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系统性:与一般的生态系统一样,媒体生态系统是一个由不同组成部分互相联系、互相依赖而形成的整体。但在媒体生态系统别强调“媒体”是这一整体的重要要素之一。系统中的任何一个要素变化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
多样性:媒体生态系统中有许多不同类型的人和媒体(工具),它们以互补的方式共同运作,形成了一个健全的生态,一个多样性的媒体生态是一个充满活力和人性化化的地方,资源丰富且允许个性存在。
动态演化:一个健康的媒体生态系统必然是处在动态发展过程中,新技术的不断介入使媒体生态不断演化,这就需要处在该系统中的人的主体因素能够随时参与媒体生态的持续发展。
关键“角色”:借用生态学概念中的“中坚种群”的概念,在媒体生态系统中那些具有丰富外语教学、教辅经验、同时理解和掌握技术的人,他们能支持新技术、新媒体的使用,同时也能通过他们的活动实现系统的核心价值。
情境协同性:每一个情境下媒体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而媒体生态中各种子系统和要素,它们之间是协同互动的,在协同互动中推动系统演化。媒体生态中存在的标准和规范是系统协同互动的数字神经。
(2) 生态化外语教学媒体环境模型的构建
在外语教学媒体进化的过程中,以系统的、生态的观点来构建和谐的外语教学媒体环境生态系统,可以使教育信息化的成果―新的教学媒体环境、教学手段、教育理念成为推动外语教学信息化的有生力量,使技术与教学实践有机融合、互相促进。某些较大的生态系统常可分成若干亚系统(子系统),每个系统包括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个要素,因此,从系统功能考虑,生态化外语教学媒体环境系统的结构包含4个主要成分,其角色与功能描述如下表所示:
效能、变革和发展构成了生态化外语教学媒体环境系统运行和演进的基本动力,四个要素则是媒体环境系统生态功能的实施者。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指系统之中和系统之间的物流和能流的运动过程。从信息化外语教学媒体系统的层面构成出发,我们可以把整个媒体环境系统划分为三个子系统,即媒体环境与技术子系统、教学实践与服务子系统、教学思想与知识子系统,其核心价值是促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媒体生态中的全面发展,强调人、技术、教学实践之间的和谐互动。教育理论、观念和知识是整个模型的制高点,是学校外语教学媒体环境系统的核心价值体现,它决定了教学实践和服务的发展方向,它也是外语教学媒体生态进化的最终目标,在媒体和技术流的支持下,应用服务流、资源流来全面改造、革新和实践教育教学方式,促进知识建构和知识创新,推动个体发展,教学实践与服务子系统以重构服务来连接技术与应用,为教育革新提供基本服务流,是模型的核心环节,也是学校外语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学思想与知识创新通过教学实践活动和服务重构得以体现;教学媒体环境是该模型的支柱,是生态化外语教学得以进化的基础,媒体环境与技术子系统以开放架构为用户提供媒体和技术流,为外语教学效能的提高提供保障;也是外语教学媒体生态系统不断发展的原动力,如图1所示。
在生态化外语教学媒体环境的构建中,只有始终坚持以满足学生、教师的最根本需要为目标,尽量便利其学习和教学,让其内部注入稳定的驱动力,才能更好的促进媒体生态的完善和持续良性发展。“建、管、配、用”是构建外语教学媒体生态的四个核心环节。围绕四个关键环节,必须加强媒体建设和配置的系统规划,采取开放性系统架构与技术规范,完善外语教学实践环境体系,提升媒体进化的洞察力,开展外语教学媒体生态效能研究与评估,建立配套的政策保障体系。以评估促进四个关键环节的深入发展,连接系统各个要素和成分,从操作思路上为开放生态系统的运行提供轨道,保证外语教学媒体生态系统的效率与价值。
“人类传播的历史是传播系统的复加过程,而不是简单地由一种系统转向另一种系统。”[7]外语教学中也是得考虑在运用媒体的时间、频率、种类、方式等以及媒体与外语教学其它要素之间组合的优化程度与和谐程度等各种因素。媒体环境的合理选择与规划既是有效外语教学的现实支撑,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限制了外语教学实践的空间,媒体不是万能的,只有解决了媒体环境使用的有效性与生态和谐性,才可能更好的开展外语教学,更好的促进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斯马德井.教育技术与媒体(第八版 影印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10.
[2][3]G.Heyd.Dcutsch Lehrcn[M]. Frankfurt am Main.Verlag Moritz Dicsterweg,1991:184-186.
[4]徐丽.我国外语教学中“媒体”使用的历史与现状[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重庆),1995,(1):83-85.
[5]魏鹰.多媒体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的得与失[J].中国校外教育,2010,(8):369.
[6]余胜泉,赵兴龙.基于信息生态观的区域教育信息化推进[J],中国电化教育,2009,(8):35-36.
[7]梅尔文•德弗勒,桑德拉•鲍尔一洛基奇.大众传播学诸论[M].杜力平译,新华出版社,1990:11.
Ecological Media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nd the Function to Achieve for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JIA Wei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ervice, Sichu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1,China)
Abstract:Construction of eco-oriented media environment is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effective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the evolution of instructional media. Through mining and summarizing the difficulties in current use of the media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itution and functions of the ecological system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media environment, and then build the system model.
篇7
关键词:英语教学改革;互动学习平台;信息化
0引言
2010-2020年期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就是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到2020年完成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框架,检查职业教育数字资源数量与质量满意度及网络教学平台覆盖面。
因此,随着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教学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在线教育已到爆发点。如何应对挑战?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的研究势在必行,如:移动互联网语言教学平台的使用:数字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及应用等等。教学对象研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如:90后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他们同一时间内承担多重任务:他们有明显的感官式学习和快速反馈诉求:他们喜欢互动式、体验式学习:他们能充分利用网络获取知识;他们的学习具有更强的功利性。教师教学过程也值得研究,如:教育教学思想的转变和创新,教师是否适应社会发展的课程体系的重构;翻转课堂实现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将传统课堂中知识的传授转移至课前完成,知识的内化则由原先课后做作业的活动转移至课堂中的学习活动。受翻转课堂的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模式有无改革:教师对教材和教学资源是否研究。
基于以上认识,英语语言学科互动学习平台的建设能为老师提供很好的信息化英语教育教学环境。该平台提供的网络化教学环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建构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是集中了计算机学习环境、远程学习环境和开放式学习环境的种种优势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它是基于计算机(Computer)、互联网(Internet)或局域网(LAN)等硬件基础上的一种学习环境。那么建设语言学科互动学习平台将成为我们学科建设的重点课题。解决教学的智能化、专业化,学习的兴趣化、个性化,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为老师提供一个创新的语言教学环境。
1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功能需求,从性价比最大化角度出发,我们考虑采用系统模块构架建设,为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提供一个学习和工作的网络应用环境。将相互独立的教学服务子系统完整地结合起来。方案的基本思路是利用在學校现有校园网和计算机房、多媒体语音教室以及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设备基础上加上英语语言学科互动学习软件和多媒体英语源库,网络化教材等组成。
2总体原则
①学期原则:可按照学期统计所有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课程设置、资源建设以及院系管理数据。可按照学期查询和调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课程设置、资源建设以及院系管理数据。
②班级原则:按班级为基本单位,建立系部、教师、课程和学生的“四位一体”对应关系。教师可按照班级开展任务型网络教学,并可实现班级信息、数据查询和管理。学生可按照班级进行注册登记和学习。
③课程体系规划原则:院系课程体系规划;班级课程规划:学生课程规划。
④角色设置原则:建设项目需要可以提供学生、老师、教研室、系部、院部以及实验室管理员的相关权限。
3总体目标
构建一个网络化学科应用平台,真正促进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外语教学创新,实现网络教学与学科教学的结合,真正促进该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科建设水平。可以为学生营造校园网英语大环境,给学生提供了全方位、多模式、随时随地、即点即得的语言学习环境,使校园成为语言学习的大课堂,真正促进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和对外语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形成:可以为教师创造了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和手段,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质量、也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热情,以及开展基于网络化环境下外语教学创新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加强了教师对学生“教学形成性(学习过程)评估”手段,及时反馈分析评估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可以加强教务管理,实现外语教学的规划和控制:可以促进本校的外语教学资源化建设,建设专业英语语言资源库和课件库。
4建设意义
《课程要求》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新的教学模式应体现英语教学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尤其要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4.1符合教育部关于高校外语教改的精神
目前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的最新外语教学模式”,网络化外语教学成为未来外语教学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是历史的必然,是外语教学的先进性的表现。目前全国有条件的高校都建设了网络化语言学习中心,而且成为学校学科建设和学科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标志。
4.2有利于本校师资队伍建设,有利于教学效率提高
构建一个网络化学科应用平台,可以为教师创造了多元化的教学环境和手段,也促进了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了教师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实践证明,很多高校由于应用了网络化语言学科平台,教师的工作重点、工作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教学效率的提高,每年的师生比都在提高,教学成绩也在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网络化语言学科平台的应用,从教、学、考试、管理各个方面都为老师教学提供了更多、更大的教学机会和教学环境。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带来了教学质量提高,师资队伍更高效,行政性开支降低等一系列良性循环,有利于创造学生满意、教师满意、学校满意和社会满意的和谐局面。
4.3有利于本校外语学科建设水平提高,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构建一个网络化学科应用平台,才能为一线教师搭建网络化教学和科研的环境,才能结合实践开展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新模式创新。另外,只有基于一个网络化学科应用平台,才能逐步实现本校特色(具有针对性的)外语教学资源化建设,才能逐步实现本校后续课程的网络化建设。所有这些都是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一线教师队伍的自身发展,影响着本校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科建设水平的提高。
4.4有利于加强学生平时学习以及教师日常教学管理,降低管理成本
构建一个网络化学科应用平台,加强了教师对学生“形成性(学习过程)评估”手段,也能及时反馈分析评估教师的教学进度和教学效果。这与传统教务管理方式相比,发挥了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益,降低了管理成本。
4.5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自我提高的学习需求
构建一个网络化学科应用平台,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网英语大环境,学生在校园中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和使用英语,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英语水平,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5建设成效
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当前该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和國内各高校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基于此应继续深入改革大学英语教学。配套英语网络教学软件,将丰富和完善我校的网络化英语教学资源,来源丰富、媒介多种、易寻易得、互联性强、可个性化选择的教学资源,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级别的英语教学需求,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能够提升该校英语教学水平和网络课程建设水平,为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共建共享资源库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将有利于该校外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使该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处于领先地位。
有利于教师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试点。教学内容体现知识性、娱乐性、时代性、相关性。教学材料力求短小,适应快节奏的学习:针对性强,满足个性化的需要。教学过程遵循宏观任务+微观能力:阶梯化进行、自动化升级,变化快节奏。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翻转课堂、师生及生生互动,输入与输出融合,目的与手段融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更具科学性(保证效率)、趣味性强(保证投入)、个性化选择(保证效果)。教学评估彰显从“对课程的评价”向“促进课程的评价”的转变:从“对学习的测试”向“促进学习的测试”的转变。
因此,在英语语言学科互动学习平台支撑下的外语教学,不只是采用单独传统的教学学习方式,而是使教材以及课程的管理或使用都更为动态及简单,整个网络化的教学、管理、评估有效的结合。这将会使优秀的教学管理资源有效整合,并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提高基础学科的教学效率,从而提高硬件基础设施的使用率,减少资源浪费,通过网络打造零时差、无空间距离限制的最佳教学、学习环境。
6结语
篇8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外语教师 专业化 发展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094-03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它运用了现代教育理论,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可见,现代教育技术是强调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现代教育系统和技术总称。一般认为,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外语教育始于1963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的研究及美国依利诺斯大学建立的PLATO系统。至此,现代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外语教学呈现迅速发展的态势。目前,现代教育技术广泛用于外语教育过程中的教学资源开发、管理、实施及评价等领域。21世纪的外语教学将是一个以现代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化、多元化和一体化的新时期。计算机在外语学习中的应用已渗透到教学、测试和研究等诸方面。同时,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已经完全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教与学的模式,以实现终生学习、远程学习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因此,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外语教育各层面是显而易见的,并将是未来语言教学的主要方式。
一、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的我国外语教师专业化
由于客观因素,我国真正意义上实现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1994年桂诗春指出我国计算机辅助教学还没有离开它的襁褓时期。原因一是计算机普及程度,二是外语教师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熟悉和接受程度,并且而后者的发展速度落后于前者。时过近20年,我国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是政府高度重视,学术界相关的研究大幅增加。2002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提高国民的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教师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同时强调“教师教育必须加快信息化进程”。在现代教育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2000年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以“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为指导,以倡导关注学生发展、强调教师成长、重视以学定教为基本理念。2007年针对我国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王守仁指出,在进入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以二语习得理论及相关学科和理论为指导,才能减少教学的盲目性,他指出:“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学科长远发展的关键。” “大学英语教师要自觉成为学习型教师,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进程同步发展,加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方能应对挑战,胜任工作”。因此,现代教育技术下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新技术下外语教师教育研究也呈上升的趋势,由原先比较注重外语教师知识能力要求、关注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及互动发展到逐渐关注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状况。越来越多的研究强调在现代教育技术下教师的心理认知发展、教育学科知识体系和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与方法对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和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探索在外语教育领域中实现良性互动的教与学状态。
二、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质和内涵
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对外语教师专业化的研究首先是从对它的实质和内涵探索开始的。教师首先是一种职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于1966年已明确定论。因此教师必须顺应社会变革与发展,不断充实、发展、完善自己,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提升自身整体教学素养和能力为己任。一般认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历经教师培训、教师教育到教师专业化发展三个阶段。长期以来,国内外对于教师发展可以理解为“专业的发展”和“专业化发展”的两种模式。前者强调“工具性专业发展”,注重教师强调教师在教学技能技巧、专业知识诸方面的提高。对于外语教师而言,他们只有具备适应发展所需要的熟练言语技能和教学技能,以及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方能成为合格的外语教师,这种静态的“外在观”在教师的发展过程中只需采用语言技能,教学技能等集体培训就可以完成。后者强调教师“主体性专业发展”,它重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创造性和持续发展性,以教师主动、自主为主要特点,以提升自身专业结构和内在需求为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反思教学,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同时提高自己。一名非职业教师转化为一名职业教师由原来的“传”、“帮”、“代”的师徒模式逐渐发展成为强调在“终身教育”的前提下,教师主动地去发展自己。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除了要充当教育主体作用外,还必须主动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察自己的课堂行为,评估自己的教学效果,开展教学行动研究。教师通过在教学实践中验证相关的教学理论,凝练自身教学理念,在教学发展中不断提升和发展自己,以实现教学相长。在现代教育技术的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和外延得以扩大。对于外语教师来说,教师专业化发展更加强调要强化自身内部发展意识,运用现代教育理念,依托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信息技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自主、自觉地利用各种资源,创造性地不断发展自己的动态过程。
三、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的认知问题
随着新技术高度发展及语言教学进入“后方法时代”,语言教师认知资源得以扩大。教师认知是指教师相信他们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种教育信念,并通过这种信念来协助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它包括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师的选择注意能力、教师知觉、教师思维,以及教学专长的构成与发展阶段等。教师认知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应首先解决的问题。因为教师在教学实践和自身发展过程中所持何种教育观、学生观、教育活动观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发展。学术界对教师认知或是思维的关注源于对教学活动认识的转变。在强调“过程―结果”的行为主义教学理论模式下,教学就是传授知识的一种外显行为过程,随着认知心理学及相关学科及“信息加工过程”理论的发展,教师在教育实践中认知活动的结构和规律是如何影响教学活动得以重视。教学被认为是一种思维活动,它必须关注教师是如何积极习得和使用知识以及影响习得和使用知识的环境因素的研究。教学是一种“高度认知的行为”,教师有自己的知识,对教学有自己的观念、看法,是具有反思精神的决策者。教师被认为是教学中的“思想者”,也就是说,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作理论解释并在教学过程中作出思维和决策,教师思维为教师教学行为作出理论框架和解释方案。对于外语教师来说,对语言学科、语言学习特点的认识及语言教学的反思能力直接影响教学成效。
在现代教育技术背景下,外语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必须更加关注语言学习方式、环境的变革,深刻领会语言的“工具性”及“人文性”的本质特征和语言的艺术一工艺教学观。语言教师在认知领域必须关注语言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新技术平台三大因素的变革,并在教学行动研究中自主地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动态的反思,主动依托现代技术信息的发展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在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取向。它涉及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及合作特征。在新信息技术下,学习活动是有意图的、积极的、自觉的、建构的实践,这个实践包括互动的意图―行动―反思活动过程,学习是自主性的、创造性的、个性化的基于新技术的学习。因此,教师的教学也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播中的“传送带”,教师角色和师生关系在现代技术下予以重新的定位。Kook认为,在现代技术背景下,教师应该是信息咨询者、团队协作者、帮促者、课程开发者和学术顾问。钟志贤也认为,教师应为学生的导师、意义建构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合作者、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和查询者、学生的学术顾问等角色。因此,教师必须依托多媒体技术,优化教学内容及教学呈现方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在现代新技术下,只有当教师对自身专业化发展需求的认识成为一种自发的、积极的、主动的行为,或者说当教学“生态”发生变化,“心态”也同步得以升华并自觉运用于实践时,那么教师专业化发展就成为可能。
四、现代新技术下外语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包括对外语教师在内的教师知识能力的要求,国内外学术界从不同的侧面、学科种类差异提出不同的观点。例如教师必须具备现代教学理论知识、学科知识及教学法知识等。作为语言教师,张正东指出,必须具备普通文化知识、学科知识、一般教学知识、语言教学论及个人实践知识。除此之外,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是,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学科教学知识PCK(Peda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是由舒尔曼于1986年针对学科知识如何转化为教学知识提出来的,所以PCK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教师转化学科知识为教学知识的能力要求。关于PCK内容陈述,不同学者提出的内涵不尽相同,同时对PCK的研究历经从静态到动态,再到整合技术的TPCK的过程。例如P.Tamir认为:PCK包括学生及其学习的知识、课程知识、教学知识及评价知识;K.F.Cochran等认为它包括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学生知识、学习情境知识,PCK位于四个部分知识交叉的中心位置。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对学科教学知识认识的不断深入,P. Mishra等提出整合信息技术的TP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Know ledge)模式。它包括学科知识、教学知识、学科教学知识和技术知识。在此基础上,C.Angeli等人又于2009年提出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ICT-TPCK内涵模式。由此看来,教师专业化过程中的知识要求是随着现代技术整合于教学实践的强弱、社会发展需求及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身需要,知识体系的要求处在动态的不断更新和完善中。
关于教师专业化发展中能力要求同样是顺应新技术发展需要提出的。日本文部省、日本教育工学会2002年提出,21世纪教师应该具备的三个能力是:以全球性的视野为基础而行动;在急剧变化的时代中生活的人所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教师工作所必然要求的素质和能力。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新技术下教师发展的能力需求强调整合信息技术于教学实践中的能力,或者说教师的ET能力是所要求能力中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教师的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现代技术运用于外语教学是当今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事实证明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外语教学成效显著。为使现代教育技术与语言教学充分整合,在教学实践中发展现代语言理论,语言教师必须在这样的背景下,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在教育实践中积极反思,提高自身教育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在培养外语人才的过程中加快提高自身的专业化进程。在这一过程中,语言教师的ET能力起最关键的作用。ET能力包括那些在现代教育技术下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各因素的总称。有必要指出的是,在现代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语言教学必须强调“整体教育技术”,也就是说,教育技术的目的在于教育的最优化,它需要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综合运用。所以,如何实现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是信息技术下语言教学现今探讨的重要问题。本文中强调的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被理解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信息资源、平台和手段。
【参考文献】
[1]陈振宜,戴正南.中国外语教育技术的回顾与展望[J].外语电化教学,1991(1)
[2]桂诗春.关于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若干问题[J].外语电化教学,1994(4)
[3]李克东.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张正东.李少伶.英语教师的发展[J].课程・教材・教法,2003(11)
[5]贾爱武.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6]张一春.高校教师ET能力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7]高强,朱玉山.《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教师教育》述评[J].外语电化教学,2006(10)
[8]王莉梅,等.网络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研究新进展――2007全国网络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学术研讨会述评[J].外语电化教学,2008(1)
[9]廖元锡.PCK-使教学最有效的知识教师教育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05(11)
[10]谢赛,胡惠阂.PCK及其对教师教育课程的影响[J].教育科学,2010(26)
篇9
[关键词]外语课程整合;工具论;生存论:生态论:媒介论:外语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12-0072-06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新一轮改革推动了我国外语教学各阶段课程标准的确立,在此形势下,我国外语课程改革就显得更为迫切。
一 当前课程改革及外语课程标准的确立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它集中体现了学校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因此,课程改革一直都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焦点。当前,课程已成为一个使用广泛而又具有多重涵义的术语,人们立足不同的立场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层面对课程本质进行了探讨。随着文化哲学作为一种方法论基础近年来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蔚然成风,人们对课程可看作是一种进入教育领域的文化这种观点已达成共识。由此,如果借用梁漱溟先生的“文化不过是人的一种生活样式”这一概念来进一步诠释课程的内涵,则可以说。课程是进入教育领域的人的生命存在及其自我活动的方式。这里的人,则无外乎教育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那么,在被称作信息社会的21世纪,当师生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已为信息技术所主载,基于信息技术的多媒体电脑和互联网已成为人们难以舍弃的交往平台及不可或缺的生存方式,则课程包括外语课程的改革,将信息技术整合其中也是必然所至的选择。因此,教育部在2000年主持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从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式进入人们的视野,在教育部2010年的纲要中,又要求“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注释同前)。在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的整合中,课程作为一种教育中介,不仅要关注外语教学内容的适恰性,也要关涉到教学过程中的人的因素,从工具论的角度看,具体对教师而言,要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的价值体现出来;对学生而言,信息技术已然成为关键的认知工具这一地位也应凸显。从生存论的意义上说,信息技术素养将是教师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何以为师的重要保障;信息技术素养对学生而言,则是其能在信息社会实现适者生存的必备条件。
1 外语课程标准解析
关于外语教学,普遍认为这是一门具有多种性质的综合性学科,既不能把它简单地归结为知识性或单纯的思想性教学,也不能把它作为纯粹的工具性学科或社会学科,而应是“以学科初步运用语言的交际工具性为主,兼有传授语言知识、文化生活背景知识以开阔眼界的知识性,反映思想道德素质和情感因素的思想性以及提高文化素质和培养智力的发展性的综合体(章兼中,1997)”。后现代课程观学者多尔(2000)认为,“教学内容应是一个动态多变,不确定的开放系统”。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介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无疑,这一改革重点充分体现了动态多变、开放多元的课程理念,而应该说,只有将信息技术整合到课程中宋,才能保证教学内容的这种动态多变及不确定的开放性特征。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为例,其总特征即为:1 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当今世界外语教育在课程总体目标上,已从单一的学科教育为目标转变为以全人教育为目标,从阶段性教育、升学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2突出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英语课程标准》在总体构建上突出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重视语言教育在智力发展和情感结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3 《英语课程标准》特别体现出语言的实践性特征,语言呈现形式不以语言知识体系的描述为主线,而是以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和运用为主线。强调学生的体验性和实践性,强调任务型(task-based)、语言的输入量(language in-put)和真实语言(authentic language)实践的机会;强调课堂综合环境(language settings),教师要尽量使用目标语言(target language)教学,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强调开展多种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强调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广泛的教育资源,拓展学习渠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7)。从中不难看出,信息技术在突出语言的实践性特征中意义非浅,基于信息技术的多媒体及网络不仅为语言的输入量及真实语言实践提供了优越便捷的条件。同时通过语言的学习体现出语言教育在智力发展和情感结构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从而凸显出信息技术作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和学生的认知工具的工具论意义,以及在生存论的视角对教师的职业生涯和学生的生活方式存在的影响。
二 信息技术的特点
信息技术之所以在外语课程改革中得到特别的关注,是由信息技术的特点所决定的,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对外语教学所产生的影响也愈为深远。
究竟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起源于与狭义的信息观念相关联的一些技术。所谓狭义的信息观念,是指信息表达形式的产生、处理与分发,其中有通信和计算机工程、数据处理与办公室机械工业等。信息技术定义很多,如“信息技术是指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传播和应用(Zorkoczy,1985)”,“信息技术是指在信息的控制和处理中所采用的各类科学、技术和工程、管理技术及其应用,计算机及其人一机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相关联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Chartrand,&Morentz,1972)”。
信息技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数字化。现代信息技术是数字化信息技术,现代信息革命是数字化革命,所谓信息时代就是数字化时代(李伯聪,2000),数字化的最基本特征是基于高速运算的信息转换和传输。通用的数字化符号和数字化技术是全世界计算机得以进行“对话”、“交流”和“联网”的最重要的基础。“数字化的好
处很多,最明显的就是数据压缩(Data Compression)和纠正错误(Error Correction)的功能,如果是在非常昂贵和杂音充斥的信道上传递信息,这两个功能就显得更加重要了”(Negroponte,1995)。数字化的优越性主要有:普遍性和通用性、信息传输的高速度和存储的大容量、可靠性和精确性,
2 多媒体。媒体是人们相互沟通信息的媒介物,它包括文字、数据、图象、声音和活动图像等等。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传输都是通过高速运算后进行信号转换和传输,变成不同的媒体来进行,极大地提高信息形式的多样化。信息的载体形式则表现为文本、静态图象、音频、动画、视频等形态。
3 网络化。所谓网络,是指地理上分散布置的多立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构成的系统。网络的发展呈现的趋势表现在:网络数量不断增加,网络市场不断扩大;网络传输速度越来越快;无线数字网的兴起。网络互联的优势,使得围绕网络发展的信息技术成为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突出特性。网络化的优势在于实现资源的高度共享、克服时空的限制,有利于实现网络环境下的交流与合作。
4 智能化。人工智能是用人工的方法模拟人的智能。人工智能必需包括推理、学习和联想三大智能要素。人工智能以信息技术为主体,以新材料技术为基础,以生物工程技术为指导,可以实现信息处理与管理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从而为人们提供各种复杂多样的信息服务,这种需求也进一步促进了信息技术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趋势。
三 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的研究概述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技能和问题解决能力,使信息技术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便于学生掌握信息的收集、检索、分析、评价、转发和利用的技能(何克抗,2002),它可以丰富学科知识、激发探索热情,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良好氛围,优化学生认知、掌握思维规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启发学生主动参与(黄宇星,200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发达国家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计算机辅助教学发展阶段(CAI)、计算机辅助学习阶段(CAL)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IITC)(何克抗,2005)。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经历了以程序设计为主的初级阶段、以办公系列应用软件操作学习为主的“工具论”阶段和信息技术同课程整合阶段。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则经历了行为主义阶段、交际教学阶段和整合教学阶段(董洪学、姜非,2007)。它的意义表现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突破时空界限以创设真实情境(孙芸。2004)。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教育技术学领域的专家学者们进行了深入探讨。南国农(2002)认为它是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为一体,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体系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和主要的教学媒体。何克抗(2005)指出它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在实处。
外语教育工作者对于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整合的含义进行了探讨,如陈坚林(2006)认为,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的整合是基于网络生态的整合,计算机不再仅仅是辅助工具,整合后的计算机系统成为整个课程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根本上改变了课程的本质;何培芬(2007)认为可以将其定义为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外语教学过程,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的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实到实处,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外语的能力。李威(2007)将其定义为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营造一种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新型教学方式,并在该环境中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从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信息素养。
四 信息技术在与外语课程整合中的角色分析
基于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所产生的影响,同时为了考察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相整合的现状,我们首先可以从工具论的视角对信息技术以何种角色整合于外语课程进行探讨。然后再立足信息时代的大背景,针对身处其中的人的存在方式及其能力素养所遭遇的全新挑战,尝试从生存论的意义对当前信息技术如何整合于外语课程作些思考。
1 工具论的视角
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仅被用来作为解决教学中“重点、难点”的辅助手段,而成为支持“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的播放工具,对学生知识学习造成的结果必然是,除教师的口头灌输外,又增加了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灌输方式。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对知识的态度只能接受、接受、再接受。在知识经济即将到来的今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己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因此,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必须打破上述“三个中心”,而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该过程中,信息技术应扮演教学工具(Teaching Tools)和认知工具(CognitiveTools)的角色,在实现知识传输的前提下,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能力。
教学工具即是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在外语教学过程,教师对知识的灵活讲授依然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辅助教师教学,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实现,即:
(1)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
在外语教学中,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目前已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中小学和高等学校的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利用PowerPoint等演示制作工具将教学内容做成投影片,并依此辅助教师授课。演示工具的好处是教师将授课内容在课前进行详细设计,实现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整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演示工具对于讲解基本的知识点内容,如句型、语法、写作等很有帮助。对于交际型内容,可以向学生呈现一定的典型情境交流案例,以帮助学生理解在特定情境下进行语言交流的特点。因此。作为演示工具的信息技术需要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设计,并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进行修改,
以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
(2)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
交流工具在外语教学中应用的范围非常广,作用也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利用网络技术的支撑,如网络论坛、聊天工具等,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网络技术的最大特点在于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教学单位根据需要建立教育资料库,借助校园网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的在网络环境下实现自主学习提供科学现象和研究资料,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利用网络的远程通讯功能,学生可以同远在欧美等地的外语教师进行语言会话交流,从而锻炼口语会话能力。通常情况下,虚拟学习环境(VLEs)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了良好的语言交流平台,如WebCT、BlackBoard和Learning Space等。虚拟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了一种交流环境,如学习者可以将学习情况、知识点的理解情况、所遇到的问题等到平台上去,辅导老师将针对学习者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辅导。在虚拟学习环境中,可以为学习者设置多种有针对性的讨论区,如答疑区、专题学习区、小组工作区、休闲区等,从而为学习者提供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在这样的环境中,既可以提高口语会话能力,也可以锻炼写作表达能力。
(3)信息技术作为个别辅导工具
随着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技术的发展,大量个别化辅导性工具软件在外语教学中得到了应用,它们能够为学生的个别化学习提供辅导和帮助,如当学习者遇到较为困难的单词发音时,利用辅导性软件可以进行反复练习直至掌握发音技巧。学习者的个别性差异,如学习进度、风格、类型等,亦可以从个别辅导软件中得到适应性帮助与支持。由于个别化辅导工具具有的灵活性和适应性特点,在外语教学中能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设计与开发个别辅导工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认知工具通常是指参与和促进学习者认知过程的计算机工具(Kommers,Jonassen,&Maces,1992),它是一种支持、引导、扩充学习者思维过程的心智或计算方式(Derry,1990),也是一种推进个体认知过程的归纳工具(Jonassen,1992),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而非简单地从中获取知识(Jonasson,Peck&Wilson,1999)。对学习者而言,认知工具使得处理信息的过程更加简单,但是其主要目标是使得学习者的主观努力更加有效(Jonassen,1996)。Derry和Laioie针对信息技术的核心――计算机系统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观点(Derry &Laioie,1993),即计算机系统最恰当的角色不应该是教师或专家,而是人类大脑延伸的认知工具。因此,认知工具是由学习者控制的,而非教师控制或技术驱动。认知工具是知识简化和建构的工具,可以被应用于各种领域的各种学科。
如何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美国学者乔纳森(Jonassen,1995)提出:将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相对于传统意义上技术的应用来说,产生了重大的改变,作为认知工具来讲,知识不会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改变,为了将知识高效率地传递给学习者,它们将被进行精心设计。信息技术不应被教师用来对知识传授和交互的方式进行硬性规定,从而拟制了学习者的学习过程,而应该交给学习者,将其作为学习的媒体来展示与呈现他们所获取的知识,
承担了学生的认知工具这一角色的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实践中的运用主要包括如下几种形式:
(1)情境创设工具
一定的社会行为总是伴随行为发生所依赖的情境。如果要求学习者理解这种社会行为,最好的方法是创设同样的情境,让学生具有真实的情境体验,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事物本身。在外语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加强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创设教学情境最好的方法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表现,可以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高效地将需要呈现的多媒体教学信息集成在一起,形成图、文、声并茂的多媒体展示软件。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创设的社会、心理、教育、文化或自然情境,有利于激发、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探究工具
利用超文本(Hypertoxt)和交互界面技术,建立具有友好交互环境和符合学生联想规律的超文本信息组织结构的教学资源,有利于科学地组织教学信息、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探究精神,利用超文本技术可以非常容易地实现不同知识点(节点)之间的链接,由于节点之间具有一定语义关系,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自我意义建构。借助超文本结构将不同的知识内容组织在一起,条理非常清晰、结构非常严谨。
(3)搜索工具。信息化社会中,学习者能否占有信息、如何占有信息和占有信息的及时程度是学习者能否成功的关键。及时发现所需信息是学习者获取及加工信息的基础与前提。在网络环境下,将信息技术作为搜索工具,是学习者发现与查询所需信息的一种良好途径。
(4)构建工具,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不是由老师传授或灌输的,而是在同化、顺应、平衡的过程中,通过学习伙伴间的交流、对话、协商、讨论,运用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信息技术环境下,有助于学习者知识意义建构的工具平台非常多,如可以利用汉字输入和编辑排版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组织、意义建构能力;利用各种学习工具,如“画图”、“音频编辑”工具,培养学生数字化创作能力等等。学生完成自己的制作以后,可以在同学间开展交流,培养他们对信息的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思考、表达和信息交流能力。
2 生存论的视角
信息技术在外语课程整合中应完成从工具角色――包括教师的教学工具和学生的认知工具――的转换,成为外语课程架构的重要支柱。如此一来,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的角色将超越以往被纯粹置于工具角色的层面,由此可以从生存论视角来审视外语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和学生的存在方式。
当代生存论哲学认为,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方式、生存的类型、生存时空的展开、生存的自由与解放、生存方式的转换与更新,构成人类生存的历史,构成现实与未来承接与发展的根本链条: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决定着不同的生存样式、内容、结构,同时也决定着人们生存的价值定位与价值取向(陈遵沂,2006)。从生存论的视角来看,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相整合并通过外语教学实践体现出来的,不仅是教师何以为师及如何去教的生涯状态,同时也是学生何以为生及怎样去学的存在方式。
对教师而言,信息技术素养可谓信息社会的教师必备的职业能力及其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传统上,对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主要集中在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两个方面,教师的专业发展则是教师在职业过程中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专业化已成为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如美国“卡内基基金会教育与经济论坛”及“教育基金会霍尔姆斯集团教师工作组”对师范教育改革明确提出“教师工
作是一种专业,而不是单纯的一门技术:师范教育不是简单的一次性受时间约束的活动,而是一个终身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持续过程(刘微,2002)”
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不仅是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综合的信息技术素养更是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必要保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8年新进颁布的《教师信息与计算机技术能力标准执行指导意见》(ICT-CST)的前言中指出:“要想在一个日益复杂、信息庞杂的知识型社会中顺利地生活、学习、工作,学生和教师都必须学会有效地利用技术……在教育过程中通过不断有效地利用技术,学生就有机会掌握重要的技术能力,而帮助学生做到这点的关键人物是教室中的教师。教师要负责在教室创设环境,以为学生提供顺利运用技术进行学习及交流活动的学习机会”(UNESCO,2008)。
从生存论的视角来看,信息技术整合于外语课程之中关涉到学生何以为生及怎么去学,其意义重大。这是因为在21世纪的信息时代,学生要想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好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应该更胜一筹,得到更个性的发展,能够更适意地生存,创新能力的培养愈为迫切。而信息技术自身的特点即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信息技术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敏锐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是个体对问题的思考、对事物的观察必须具有迅速、敏捷、果断的品质。主要表现在要善于捕捉时机,善于审时度势:按照信息论的观点,审时度势就是通过信息反馈来调节思维主体在认识上的偏差,以实现对客体的正确认识。正是通过信息反馈,个体才能做到审时度势,在复杂环境中顺利地完成创造和发明。
(2)信息技术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积极求异思想,求异就是提出问题,只有求异,才能克服原有定势的束缚,突破已有认识的局限,由已知进入未知,或把已知变为具有未知因素的待探索的事物。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等方式,能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鼓励学生求异思维。
(3)信息技术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能力,知识结构(Knowledge Structure)是指知识领域内事实、概念、观念、公理、定理、定律等的组合方式,可分为学科知识结构、个体知识结构、群体知识结构。优化学生创新的个性化知识结构,需要学科、个体、群体充分发挥知识的功能,保证学生有效获取新知识(顾明远,1990),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知识探究、获取环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信息化环境中获取个性化的知识,对形成学生创新的个性化知识结构极为有利。
(4)信息技术有助于增强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将面对丰富的知识,他们需要熟悉信息技术、熟练计算机操作、具有较高的控制力和自我约束力等,对信息进行有效辨别、过滤、获取、加工、处理、吸收。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成为社会的主要特征,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从而实现生存论层面的有意义的生存。
3 媒介论视角
现代信息技术,无论是有线网络,还是无线移动,各种基于计算机的电子设备,都可以被应用于外语教学与学习。事实上,当代学生的学习内容已经远远不是媒体所承载的语言内容本身――其他各种学科亦是如此――而是一同涵盖了为学习这些内容而必备的前期基本技术操作技能,尤以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为特殊代表。所以,麦克卢汉早就断言“媒介及信息(The Medium is the Massage)(麦克卢汉,2000)”。语言本身就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和媒介,同样,承载语言的书籍、屏幕、声音、图像等也天然地包含了语言的信息。和语言一样,每一种媒介都为思考、表达思想和抒感的方式提供了新的定位,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这就是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信息”。
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无疑充当了语言知识的衍生品或者叫有机成分。是学生学习字母、单词和会话、听力时不得不掌握的知识的一部分。
五 外语教育技术的学科性探讨
由于信息技术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它在与外语课程整合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的整合的本质也就是外语教育技术应用的过程。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理论、教育学理论以及教育技术理论背景下,通过与外语课程的整合过程,逐步渗透内化为外语教育技术。因此可以这么概括:外语教育技术就是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实践中,以教育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教育学原理和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外语教学过程与语言研究为主体内容和目标,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外语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以促进外语学习和改善学习绩效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活动。外语教育技术区别于外语教学和教育技术的最突出最本质的特点,是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的整合,是寓教育技术于外语教学,是嵌入了技术但又看不见技术。
外语教育技术是一种外语教学方法,是教育技术与外语教学理论相结合的一门跨学科的教学实践活动和理论探索;外语教育技术初步具有一门学科的雏形,是因为:
第一,外语教育技术有自己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影响和促进了外语教学研究:它引进了教育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改变了教学主体的相互关系,促进了教师自身的教育和发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了教学模式,提高了学习效率,
第二,外语教育技术有自己的研究内容或对象:根据多年来的研究实践,其主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外语教育技术理论探索,语言实验室建设,课程教材研究,多媒体及网络教学,语言教学研究,测试与评估等。
第三,外语教育技术有自己的方法论:它的研究对象是应用教育技术进行外语教育活动的基本理论、规律、方法和工具。主要分为三种,一种是定性研究方法,如访谈法、实地观察法、社会调查法;第二种是定量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法、语料库方法、统计法、测量法、建模方法等:第三种是综合的方法,如信息论方法以及软件开发方法等。 外语教育技术有广阔的教育实践、丰富的实物产品和熟练应用经验,有成熟的研究力量和研究成果,有新颖、独到的创新理论体系,已经成为当前外语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并逐步发展成为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法流派,初步具备了三级学科的雏形。
六 小结
信息技术因其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条件而在外语课程标准中得到充分体现。它与外语课程的整合将对我国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带来深刻的影响。信息技术在与外语课程相整合的过程中,从工具论的视角而言,分别承担了教师的教学工具和学生的认知工具角色;从生存论的视角,信息技术素养则关涉到信息时代的教师何以为师的职业生涯状态及学生何以为学的自我存在方式;从媒介论的视角,信息技术则是学生不得不掌握的专业知识的一部分;从教育哲学的高度来考察,信息技术是构成现代外语教学的主要媒介、工具和方法论。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的整合过程形成了具有三级学科雏形的外语教育技术学。
注:本文部分内容刊发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论文集中,文章的撰写得到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赵建华教授的悉心指导,特此致谢!
篇10
关键词 SWOT分析;教育信息化;日语;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4-0067-02
21世纪,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在一个信息化资源极其丰富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也正面临巨大的改革与发展契机,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化资源是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一个关键性问题。教育信息化是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通信及控制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
在外语教学活动中,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外语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信息化外语自主学习,指的是在多媒体、网络技术和相关支持服务的信息化条件下,学习者利用数字化学习终端(如计算机、手机、PDA、IPad等)和基于网络技术的各种设施、设备(如学校的自主学习中心、网吧或寝室里的计算机等)和学习资源,开展外语的自主学习。关于我国外语学习者信息化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很多学者已有过一定探讨。先行研究中,大多研究表明,信息化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忽略了对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影响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不利因素的分析。并且,关于大学日语学习者的信息化自主学习研究的论文并不多见。
因此,本文对信息化日语自主学习进行SWOT(即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分析,并针对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利因素,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1 自主学习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自主学习概念”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自主学习理论引入我国外语教学领域之后便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自主学习是以学习者为学习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根据自身条件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材料等进行自主选择,通过独立自主的学习达到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是一种以人本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等为理论基础的现代学习理念。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自我挖掘其潜能、自我实现的过程。人的学习以自主学习的潜能发挥为基础,学习的目的是学会自由和自我实现。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学习是通过认知、获得意义和意向形成认知的过程。认知心理学强调知识主要是通过学习者自己去发现的,因此,自主学习就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从认识论的高度揭示了认识的建构性原则,强调了认识的能动性。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2 信息化日语自主学习的SWOT分析
SWOT是最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来的一种战略分析法,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等加以综合评估与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接下来,笔者将对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日语自主学习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逐一进行分析。
2.1 优势分析(Strengths)
1)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基于现代网络的学习环境下,日语专业学习者借助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对信息的快速检索、收集、分析。例如,日语学习网站(如沪江日语,http:///;和风日语网,http://jpwind.
com/)为学习者提供了大量的音视频和电子文本资料,其中大部分可以免费供人下载使用,尤其适合于日语初、中级的学习者。而一些日语综合性大型网站(如日本雅虎,http://yahoo.co.jp/)或专门性网站(如可以收听到日本NHK广播的网站http://nhk.or.jp/r-news/等),为日语本科高年级学习者或研究生了解日本的各个方面打开了一个窗口。
2)提高电子写作与发表技能。对外语学习者写作能力的培养一直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大学的外语学习者在毕业之前都要进行毕业论文等的写作。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已经在写作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日语专业的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论文写作资料(较常用的有国内的中国知网cnki,http:///;日本的有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的CiNii,http://ci.nii.ac.jp/ja),利用计算机软件MS Word、PowerPoint、Photoshop等进行文字或图片的编辑、修改、保存等,大大提高了写作效率。
2.2 劣势分析(Weaknesses)
1)学习者的计算机技术操作能力较弱。由于外语学习者多为文科出身,缺少对于计算机软硬件的相关知识的专门学习,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笔者曾在本校担任大三本科课程,根据学生的反馈可知,多数学生对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但同时又反映对包括像多媒体教学中音频、视频的编辑、剪接以及图像的处理等的技术掌握程度不高,甚至不了解这些技术的运用。
2)学习者获取信息的能力较弱。尤其表现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面对大量的电子及纸质文献,学习者不能很好地对其进行筛选。另一方面,学生又抱怨获取不到免费公开的电子文献以及日语原版书籍等。
3)学习者的自觉性不够高。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由于缺乏教师的监督,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时间减少,部分学生表现出懒散怠慢的学习态度等。这些因素也会影响到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3 机会分析(Opportunities)
1)相关政策的出台。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信息化教学也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提出了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独特优势,信息化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明显增强,教学方式与教育模式创新不断深入,信息化对教育变革的促进作用充分显现的发展目标。因此,信息化教学模式将成为今后教学改革的重点方向。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这一目标的实现将大大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2)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当代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计算机版本也不断更新,各种计算机软件的功能也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这对于外语学习者将会是一种难得的利用契机。
2.4 威胁分析(Threats)
1)高质量教学资源的匮乏。教学资源既包括用于教学的相关网络软硬件资源和人力资源,还包括用于学习的各种网络教学资源数据库等。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的信息技术薄弱,无疑会对网络教学资源数据库等的建设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对于教师的信息化能力将提出更高的要求。目前,有关信息化日语教学资源的建设虽取得一定成果,但是与英语专业相比还稍显薄弱。
2)网络环境等的威胁。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给学习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给学习者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自我控制力较差,难以抵制网络上的各种诱惑,如部分学生包括日语专业学生易被日本动漫、日本网络游戏所吸引,影响学习。
3 信息化日语自主学习的建议及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网络信息对自主学习既有利又有弊,因此需要采取一些可行且有效的对策,以趋利避害。以下,基于SWOT的分析方法,从机会(SO、WO)战略、威胁(ST、WT)战略等角度,对信息化日语自主学习提供一些建议和对策。
3.1 机会(SO、WO)分析
SO战略是一种发挥自身优势与充分利用机会相结合的战略;WO战略则是一种利用机会来弥补弱势,使得弱势变为优势的战略。在日语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合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计算机技术,提高学习效率和计算机技能;增加师生交流机会,加强与其他学生的合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计算机技术互助;制定科学的自主学习计划。
3.2 威胁(ST、WT)分析
ST战略是指利用优势条件,减轻威胁所造成的影响;WT战略旨在减少劣势,回避威胁所造成的影响。在日语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大对教师、学生的教育信息技术技能的培训力度,提高其信息技术能力;加强高校之间的合作力度,实现校际资源优势互补;教师需转变自身角色观念,适时对学生提供指导,发挥监督职责,避免不良信息对学生造成危害。
4 结语
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之一。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有效利用网络资源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要认识到网络信息会给自主学习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今后要充分挖掘网络教育资源的优势,积极开发出适合学习者的教育资源,以提高日语学习者的学习效率,促进我国日语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琦.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外语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肖惜.信息化外语自主学习导航[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