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制度范文

时间:2023-03-21 07:19: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信息化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信息化制度

篇1

以提升企业信息化应用层次为重点,努力推进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生产方式科学化、信息系统网络化、商务运营电子化,树立一批信息化运用先进、示范企业,力争80%以上规模工业企业达到基础信息化应用以上水平。年,全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1)实施市级以上企业信息化示范项目30个;(2)新增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50家;(3)新增信息化应用先进企业20家;(4)巩固百家信息化应用样板企业;(5)培训企业信息化应用人员400名;(6)新增“视训365”运用企业80家。

二、重点工作

一是加强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切实解决企业信息化人才紧缺矛盾。在前期启动1000人次企业信息化人才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县中小企业局要认真组织开展信息化人才专题培训,努力解决企业信息化工作中专业人才不足的矛盾。培训内容致力于企业信息化基础应用的普及和企业信息化提升应用的拓展。培训要采取理论讲解与应用演示相结合、网络在线培训与集中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增强培训效果。对所有参培学员,进行考试考核,合格者由市中小企业局颁发合格证书。

二是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宣传力度,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上网工程。根据“国家百万企业上网工程”要求,加快推动企业实现基本上网功能,力争全县企业上网普及率超过90%。鼓励企业尝试无线上网等新型即时办公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引导企业不断提高内部信息化应用能力,积极创建企业互联网网站及新兴web门户网站,开展网络销售、网络采购、网上谈判、网上拍卖和租赁等电子商务活动,树立新型营销理念,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三是加大企业信息化应用服务平台和社会服务机构建设力度,为企业加快信息化进程提供“一站式”信息化解决方案。根据省、市统一部署,积极做好省中小企业网的建设工作,力争年底前建成投入运营。依托重点产业集群、工业集中区、优势产业和大型市场,试点建设全县性企业信息化应用服务平台。推广应用较为成熟的应用托管方式,满足企业运营过程中的生产控制、营销服务等方面的信息化需求。加快企业信息化推进联盟建设步伐,引导社会信息化专业机构帮助企业推进信息化建设,尽可能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信息化解决方案。加大“视讯365”的应用推广力度,引导企业运用“视讯365”自主开展企业员工培训,不断提升企业员工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四是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技术指导和业务支持力度,及时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加大对信息化样板企业、行业信息化应用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企业、基础信息化应用企业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力度。县电信等单位要落实专人,定期为企业开展信息化工作提供应用咨询与技术服务,建立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跟踪服务台帐,及时走访了解、收集、总结企业信息化应用情况,帮助企业及时解决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切实做好企业使用难题的信息处理反馈工作,认真总结企业信息化应用方面的成功范例。对被列入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以上层次的企业,县电信等单位要在技术力量上提供免费全程服务,在信息产品运用上要向企业提供一定期限的免费试用优惠。

五是加大信息化运用示范企业培育力度,不断提升企业信息化应用整体水平。引导企业加快运用信息及网络技术进行产品研发、生产、营销和管理,提高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水平。支持科技型企业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技术降本增效。大力引导企业由内部单项信息化向内部系统集成信息化、企业内外部全程供应链信息化跨越。为扎实开展信息化运用示范企业培育工作,县政府决定,年在全县规模工业企业中开展信息化应用达标升级创建活动。年初,由各镇(区)统一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向县中小企业局自主申报,11月底前由县企业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专家依照《企业信息化应用达标升级考评计分办法(试行)》(详见附件二)进行考评。经考评,凡得分在95分以上的为县级信息化应用先进企业,85—95分的为县级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70—85分之间的为信息化基础(达标)应用企业。

三、保障措施

一是优化政策。为切实推进企业信息化工作,县政府决定,对在全县企业信息化应用达标升级创建活动中荣获“信息化应用先进企业”和“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的工业企业由县政府授牌表彰,符合发[]6号文件第九条规定的,由县委、县政府给予表彰奖励,对县级信息化运用示范企业及以上层次的企业优先组织申报市以上信息化示范项目,优先推荐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对“信息化应用先进企业”相关项目优先安排作为上级专项扶持资金项目申报。县电信等单位要采取灵活方式,主动为企业开展信息化项目规划、人才培训、技术支撑提供服务,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个性化的综合解决方案。

二是强化推进。各镇(区)要进一步强化目标责任意识,紧紧围绕全年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任务,强化推进举措,确保全年信息化建设目标的完成。要进一步落实推进工作责任制,明确专人负责企业信息化工作。要制定工作计划,轧紧序时进度,细化工作举措,深入企业做好推进宣传与服务工作。要切实加强引导,围绕加快提升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认真组织所属企业开展信息化应用达标升级创建申报工作,引导企业积极参加创建活动,促进企业信息化应用层次的快速提升。

篇2

关键词:管理信息;内部控制;影响与作用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一般来说面临着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二是如何协调内部资源的有效利用。由于企业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是建立在内部协调性的基础之上,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最基础性的工作。完善的内部控制对提高经营效率、效果,有效实现经营目标提供合理保障。

因此,为了合理保障公司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保护公司资产的安全、完整与有效性,提高经济核算(包括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的正确性与可靠性,推动公司各项考核政策、规定的贯彻执行,评价公司的经济效益,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以企业相关内部管理制度为依据,结合业务费用控制、销售合同控制、等方面着手建立一个基本的内部控制框架系统,以计算机程序为运作载体,充分利用数据库软件数据共享的强大功能,实现各控制模块的信息共享,实时有效的监控企业当期经营目标的实施状况与完成进度,从而为企业领导层提供和反馈及时有效的决策依据,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提高企业盈利水平,避免意外风险。

一、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内涵

企业管理信息化虽然是将信息技术引入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但是在对其内涵的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此,单纯强调技术的概念会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实践引入误区。企业管理信息化应该是“三分靠技术,七分靠管理”,企业管理信息化不仅是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采用,更是企业流程再造,人力资源潜能充分得以调动的一个过程。企业管理信息化需要相应的组织保障,并且使企业管理的内容发生变化,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内容,企业管理信息化强调“人本”理念。

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信息管理的反馈控制理论认为,管理过程就是从信息输入到输出、经过反馈和修正、再形成新的信息输入的不断循环的过程,每次循环的延续时间就是管理周期,延续时间的长短则反映了管理工作效率的高低。因此,要缩短管理周期、提高管理效率,离不开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手段。管理活动做得好,内部控制有效,企业就能够实现它的目标,企业就可以获得丰厚的利润,从而保证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如果内部控制无效,企业的目标难以实现,企业将失去竞争能力,甚至危及企业的生存。可见,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管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企业管理者应给予高度重视。

三、信息化对财务内部控制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美国注协将内部控制确定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价、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五个方面。

1.信息化对财务控制环境的影响

控制环境是对企业财务内控系统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称。包括员工品质与知识结构,管理哲学和经营方式,组织结构与授予权力和责任的方式,人力资源政策和实施等。

在信息化环境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环境将发生以下主要变化:要求财务人员树立信息意识,更新控制观念。

(1)财务内部控制的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实施财务信息化的第一步就是对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下臃肿的财务组织结构进行瘦身,这将使企业财务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使得决策者和执行者能够快速沟通,真正做到向管理要效益。在信息化环境中,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层次明显减少,但责任更加明确,效率更高。

(2)财务内部控制的方式和管理观念将发生改变。在信息化企业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增强了财务管理的能力。信息经济要求并引导着企业财务组织从机械式向有机式并最终向虚拟组织发展演变,要求企业的财务主管在一个动态的环境中发现内聚力和构造组织,既要有利于创造、革新、加快速度,又能在不断磨合中加强内部控制和向心力。

(3)人力资源政策趋向人本化。信息化社会中企业信息网的建立大大降低了企业获取有形资源的成本,资金和其他生产资料相对丰裕,与此相对,信息人才成为稀缺资源,相应的管理重点也由物转向人,尤其要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2.信息化对财务风险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应用使财务管理的范围扩大:除了完成传统的会计业务、财务管理外,还集成了管理及财务的相关功能,如网上支付、网上催账、网上理财、财务信息查询等等;从而改变了传统的风险控制内容和方法。所以我们应树立信息意识,更新控制观念,有效利用信息技术为企业服务。如果我们把信息技术作为防范风险的工具,与业务活动有效结合起来,一个控制良好的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具有更大的潜力来减少错误和舞弊的发生,保证企业活动严格按照商业规则进行。

3.信息化对财务控制活动的影响

控制活动是企业为了保证指令得到实施而制定并执行的控制政策和程序,是针对实现组织目标所涉及的风险而采取的必要防范或减少损失的措施。

(1)财务管理由单一目标向多目标发展。在信息时代,企业的资本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物质资本的地位相对下降,而知识资本的地位上升,这使得财务管理的目标需要重新定位。既要考虑股东财富,又要关注股东以外的相关利益主体,使得财务管理目标由以往的“企业价值最大化”单一目标向多目标发展。

(2)控制重点多样性。信息技术的引用增强了财务控制手段的多样性、灵活性、高效性,加强了财务内部控制的预防、检查与纠正的功能。控制的重点由对人的控制为主转变为对人、机共同控制为主,控制程序也应当与计算机处理相适应。

4.信息化对信息与沟通的影响

信息化条件下企业管理实现了会计和业务的一体化处理,使会计从事后的静态核算转变为事中的动态核算,财务信息需求者可以获取实时信息。这样,财务内部控制可以由顺序化向并行化发展,使企业的财务、制造、销售等人员并肩工作,共同控制企业的物流和信息流。同时,开放的财务信息系统为内部财务人员及外部的顾客、供应商等提供了开放的沟通管理管道,有利于内外部沟通的进行,使得企业的财务清楚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各自的责任,随时掌握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与生效情况,并可以从外部信息中获悉关于本企业内部控制功能的重要信息。

5.信息化对财务监控的影响

信息技术的应用形成了人工控制和程序控制相结合的财务内部控制,而它的有效性取决于应用程序, 如果程序发生差错或失效,又由于人们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和程序运行的重复性,使得失效控制容易长期不被发现,从而使系统在特定方面发生错误或违规行为的可能性加大。所以在信息环境下,更应注意财务内部控制的监督,由适当的人员在适当的时候及时评估控制的设计和运作情况。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内部控制实质上是企业完善管理的内部问题,是企业运用控制理论,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合理性、经济性、效率性;加强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对会计工作的有效监管,维护资产和资源的安全和完整,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管理手段。我国的企业管理必须引入或加强内部控制,完善信息化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作者单位:东北电业管理局第三工程公司)

参考文献:

篇3

此外,沈群洪(1999)、朱敏(2000)在对知识型员工积极性的实证研究中也一致认为,薪酬是激励知识员工的重要形式。马立荣和肖洪钧(2000)在其“知识工作者的激励机制设计”的研究中更明确提出,知识员工对获得与自己贡献相称的薪酬的趋向更为明显,所以制定合适的薪酬激励政策是非常必要的。杨春华(2004)在《中外知识型员工激励因素比较分析》中得出知识型员工需求首位因素是个人成长发展的激励因素的结论。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激励因素方面的研究也集中在对激励因素的重要性排序上,知识型员工与研发人员的激励需求从总体上来看差别不大。知识员工把工资和个人成长的激励因素都排在前两位,这对后续知识型员工的薪酬体系的方案设计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薪酬的基本概念

薪酬(compensation)是指员工对企业所作的贡献,包括他们实现的绩效、付出的努力、时间、学识、技能、经验与创造由所在企业支付的报酬劳动,表现为货币性报酬和非货币性报酬。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更加强调整体薪酬的概念,整体薪酬由经济性报酬和非经济性报酬两个部分构成。经济性报酬包含职工工资、奖金、股权、福利、带薪休假等,其优点是非常直观且易量化,员工感知明显;非经济性报酬指个人对工作乃至所在企业的心理感受,是一种预期的报酬,与员工的岗位、学历、经历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整体薪酬概念不但强化了经济性报酬在薪酬分配中的重要地位,还强调了非经济性报酬在现代薪酬中所具有的特殊作用。本文所研究的薪酬主要是从整体薪酬的经济性报酬方面展开的,其组成部分包括基本工资、项目提成奖、年终效益奖、福利、股权激励等。

H公司薪酬体系现状分析

1、“岗位工资制”特征明显,与H公司的企业特点匹配性不高根据绘制的岗位工资曲线得出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曲线随着岗位层级的升高,极差逐步增加;二是每个岗位层级的幅度过小,没有体现同一岗位上员工的能力差异;三是相邻的岗位之间重叠较小(20%),造成员工如果要加薪只有向上调岗,在调岗有限的情况下,无法调动员工提升自身能力的积极性。根据绩效标准绘制曲线图得出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在每个岗位加上了与之对应的固定的绩效工资以后,以上问题更加严重;二是在相邻的岗位都出现了断层的现象,虽然实际中可能做了一些调整,但与以技术能力为主的岗位匹配适应性较差;三是在高层与中坚层之间断档严重,反映出人才梯队建设可能存在问题,缺乏高级技术人才。从以上分析来看,H公司的薪酬体系显现了“岗位工资制”的特点。但就H公司目前的现状来看,该公司主要以技术型、专业型人才为主,能力特征明显,薪酬体系上不但要体现不同岗位在企业的价值,也要反映同一岗位、不同的能力水平之间明显的差异。此外,在H公司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还将吸纳更多的知识型、技能型人才的加入,在薪酬的设计上,更应体现能力特征的差异。

2、薪酬激励重心不明显,没有突出对关键岗位的激励倾向取H公司各岗位层级工资的中位值为基数,描绘出的薪酬曲线与IT类产业一般薪酬曲线比较分析可知:一是原来的薪酬曲线略显平缓,从起点看,薪酬水平较低,吸引人才的力度不够;二是在曲线中段提升过快,可能造成低端能力与技术的人才薪酬水平增长过快,这样虽然具有了市场竞争优势,但易使人工成本加重,不利于后面的提升激励;三是后端激励不足,后三分之一段的位置显示的是企业中坚力量,更是技术的高端人才大量聚集的位置,但是现在的薪酬水平差距较小,对这部分人才激励不够,不具备很明显的竞争优势,没有更大的空间来吸引和留住这些企业未来所需的关键型人才;四是高等级岗位薪酬水平的市场偏离度大,薪酬满意度低,而低等级岗位薪酬水平的市场偏离度小,薪酬满意度高,长期下去可能会出现通常所说的“想留的留不住、不想留的又不走”的现象。薪酬支付的重心需要明确地集中在高价值等级的岗位群上,即“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3、没有体现不同岗位的业务特征工资结构包括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的构成比例,实际上应体现不同岗位的业务特征以及相应的风险特征。对于不同的管理层次如高层和基层、不同的专业属性如销售和技术,这种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的比例的配置应该是不同的。但在H公司实施的两套薪资结构中,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的比例固定化,或者是确定为固定的数额,没有体现差异。此外,H公司绩效工资比例过高,造成管理者在绩效考核中因为担心评价会对员工工资总量影响过多,而无法对员工绩效进行客观评价,使绩效结果的区分度较低,效果不好。

H公司薪酬体系再设计

1、解决一致性、匹配性问题存在的问题:原来执行的两套薪酬体系,在薪酬结构、薪资标准、发放方式、浮动比例、调整办法上,在奖金提取、发放、标准上,在福利项目、标准、使用上都存在着不一致的问题及与H公司不匹配的问题。解决策略:新的薪酬体系需要考虑H公司的发展策略、行业特点、人才结构等特性,建立一套统一的薪酬体系,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福利等,将原有的薪酬标准切换到新的薪酬体系里来。实现方法:系统考虑目前H公司的组织特性,设计统一的薪酬结构,进行统一的职位评估,采用统一的价值标准;设计一种薪酬调整机制。

2、解决平均化、公平性问题存在的问题:原有薪酬体系同一个级别,岗位职责大小有差异,但工资相同;奖金发放平均化,每个人都是同样的标准;不同的员工因为身份差异,同工不同酬,影响士气、公平感、认同度。解决策略:需要区分不同岗位的企业内部价值;员工的岗位价值差异、绩效差异都要在价值分配上给予体现;改变过去的两套体系,形成一套新的薪酬体系。实现方法:进行统一的职位评估,对不同的岗位价值进行区分和评价,达到内部公平;绩效工资、奖金分配都与岗位价值挂钩;工资切换实现职位分级,通过任职评价进行调整,使薪酬匹配基本合理;建立一套工资体系与工资标准,形成相同的工资调整机制,福利上趋向一致。

3、解决激励性问题存在的问题:原有薪酬体系中存在同样岗位的员工能力高的不一定工资高,能力低的工资不一定低的现象;工资调整机制缺乏;薪酬上没有体现对核心人才的倾斜,奖金设计上没有对公司业务策略倾斜。解决策略:区分相同岗位不同的能力差异在工作上的体现,与薪酬挂钩;在调整机制上与绩效因素挂钩,实现薪酬的动态调整;工资设计、绩效挂钩、奖金激励、福利激励上都要拉开差距,对优秀和一般进行区分,对关键人才倾斜、对业务重心倾斜,解决目前存在的平均化现象和激励不足的问题,鼓励多劳多得,优劳多得。实现方法:对同一岗位设置不同的任职等级;将对员工能力及绩效表现的基本评价和区分体现在薪酬定级调整中;绩效工资、年终奖金都要和绩效考核有效挂钩;工资薪点表设计上要逐步加大级差,加大对关键岗位及人才的激励;奖金设计上可采用销售奖金、销售提成、积分等多种激励形式;福利设计上要对优秀员工进行差异化激励。

结论及展望

1、结论

在H公司薪酬体系的再设计过程中,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一是建立了以岗位价值为基础,以绩效和能力为导向的薪酬管理体系,实现了公司薪酬管理的系统化、一致化。二是建立了激励机制,通过岗位评估实现了对岗位相对价值的判定;对同一岗位不同任职等级进行划分设置,体现个人能力的差异,也开辟了员工技术晋升的通道,解决了过去激励性不足的问题;同时,也淡化了正式员工与派遣制员工之间因身份造成的同岗同能力不同酬的差异,解决了公司内部分配上的平均化、不公平问题。三是根据岗位的不同特点,进行差异化的奖金设置,在绩效与基本工资比例的设计上,也根据岗位的不同进行了调整,加大了市场及中高层的考核比例。在福利设计上,推出福利菜单式服务,并可用业绩积分兑换,在激励员工的同时,体现了人文关怀的元素。四是基于H公司所处行业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建立了市场化的薪酬观念,设计了与市场同行业相比较有竞争力的薪酬标准,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保驾护航。五是强调价值理念,个人收入的多少与对企业贡献价值的多少正相关。六是树立业绩理念,实际收入要和公司及团队、个人业绩挂钩。以市场为导向,只有公司在市场上获取利润,团队及个人才有奖励。

2、展望

篇4

1 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背景与现状

1.1 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背景

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一中全会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首先要尽最大努力实现这一目标。要从不同行业和地区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平衡发展的客观进程,着力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老工业基地,把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为国有企业跨世纪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攻坚战。国有企业改革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以往的放权让利、政策调整进入到转换机制、制度创新的阶段。大批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推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2012年11月,十报告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主题作了深入阐述,受到了中央企业系统的十代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国有企业改革指导方针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企业管理,推行科学管理,强化基础工作,改善经营,提高效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一指导方针对新时期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指明了改革的方向。

1.2 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现状

随着国有企业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进入关键时期,企业分配制度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暴露出来。比如,现行的分配制度和政策规定不能适应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要求,企业内部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倾向依然严重,对经营者和技术骨干激励不足的矛盾相当尖锐;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无章可循,难以充分调动企业关键人才的积极性;个人收入分配的货币化、工资化、公开化程度低,加重了收入分配秩序混乱的程度。这些问题使国有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不仅严重制约着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还影响到社会稳定的大局。因此,必须加大改革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2 公司薪酬分配体系的现状与主要问题分析

江苏核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作为一家成立10余年的“年轻”国企,却长期以来一直实行以学历工龄工资为主体的薪酬分配机制,加之“多通道”的职位发展体系尚未建立,导致职工职业生涯发展通道仍然是单一的“官本位”,即行政发展通道。员工晋升的唯一途径只能是“升官”,体现在薪酬中的就是行政级别是薪酬水平的主导因素,员工能力、职称、学历、绩效等多种因素在薪酬上虽然也有所体现,但因为都与级别挂钩,所以作用不大。公司当前的薪酬分配体系的主要问题分析如下:

2.1 缺乏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员工感受不到企业经营和外部环境的压力

目前,政府对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管理主要是工资总额管控,有“两低于”的规定,这种薪酬总量(工资总额)的管理方式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的思路,不适合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缺乏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导致的薪酬刚性是很多国企都面临的问题,会导致企业人工成本过高而在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且薪酬水平的“只升不降”还会增加员工的惰性。

公司成立到现在16年历史,在克服一期工程主设备缺陷导致工程拖期的困难的基础上,1、2号机组实现了完美的运行业绩,二期工程于2012年12月开工建设。为了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公司不断尝试着对薪酬体系进行调整,员工的平均薪酬基本实现了持续的增长,然而,员工调查结果显示,员工对薪酬的不满意情绪却在增加,究其原因主要是公司员工普遍认为公司经营效益持续向好而员工却没有从薪酬待遇上享受公司的发展成果。事实上,在国资委加强央企工资总额管控,中核集团改革成员单位工资总额分配方式的框架背景下,公司的经营管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由于公司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公司的经营压力不能有效的传递给员工,从而导致了员工对薪酬增长预期的不满意。

2.2 在处理薪酬分配公平性方面缺乏合理系统的方法

员工对于薪酬分配的不满主要集中在内部公平性、外部竞争性和个人激励性三个方面,主要体现在:

(1)企业没有建立系统的付薪理念:在公司目前的薪酬分配体系中,行政职务的大小、学历职称高低、工龄对工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而对不同岗位的价值并没有做科学的分析和评价,容易导致平均主义“大锅饭”或论资排辈现象,内部公平性差;

(2)主要岗位工资水平与市场价位脱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大部分国有企业在工资水平方面存在“一高一低”的现象,即一般职位的员工工资收入水平高于劳动力市场价位,而关键、重要职位员工的工资水平普遍低于劳动力市场价位。这种状况对国有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极为不利;

(3)薪酬激励手段不足,激励方式不合理:激励性不足首先表现在国有企业在绩效考核中仍沿用传统的、以经验判断为主体的绩效考核手段,职工个人的收入与贡献大小不紧密,不同程度地存在平均主义,不能有效地促动员工围绕企业的战略与目标开展工作。其次是在薪酬的表现形式和发放方式上存在激励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

2.3 薪酬结构复杂,缺乏系统性

由于历史的原因,公司形成了种类繁多的薪酬福利项目,各个项目之间缺少内在关系,整个薪酬体系的结构复杂,薪酬体系整体性差。尽管公司在策划薪酬体系时花费了很多的精力,并力图囊括所有能够影响薪酬的要素,但选择太多跟没有选择一样,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哪个因素都未能强调,使企业倡导的价值分配理念不能在员工薪酬分配上得到有效体现。

2.4 晋升通道单一,管理独木桥

这是国企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不升到管理岗位,工资、奖金一般都只能维持大致固定的水平,很难得到提高。但是管理岗位毕竟有限,更多的还是专业类岗位。所以,为了提高收入,员工都紧紧盯着管理岗位,希望自己能挤过管理独木桥。然而,管理岗位对知识、技能和经验都有特殊的要求,在自己专业领域发挥出色的员工并不一定是更好的管理者,结果往往是企业少了一个优秀的专业人才,多了一个无能的管理者。

3 公司薪酬分配体系优化的建议

3.1 积极引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分配理念,建绩效与薪酬分配的有效联动机制

在确定人员工资时,往往要综合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可以简要概括为“3P”/“1M”付薪理念:所谓“3P”付薪理念,即为员工的岗位等级高低(Position)不同付薪酬,为员工的能力高低(Potency)不同付薪酬,为员工的业绩大小(Performance)不 同 付 薪酬,为员工所在岗位市场价位(Market)付薪酬。具体来讲,Position是指员工所在岗位价值度越高,薪酬水平越高,通过岗位评价和划岗归级,打破国有企业内部传统的行政级别观念,引导形成以岗位价值度为核心的导向;Potency是指员工能力水平越高,薪酬水平越高,在企业内部形成促进员工加强学习与成长的机制,塑造企业核心能力,培育学习型组织;Performance是指员工业绩水平越高,薪酬水平越高,最终的分配结果还要与员工业绩挂钩,在企业内部形成良性的以绩效为导向的企业文化氛围;“1M”是指员工收入水平尚需与市场价位挂钩,保持市场竞争性。

在薪酬结构上与其相对应的,分别是职位工资、技能工资、绩效工资。在更多的时候,将前两者合并考虑,作为确定一个人基本工资的基础。绩效工资分为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短期激励主要以月度、季度和年度奖金的方式发放。长期激励主要以延期支付的方式和股权激励的方式为主,一般来说,在普通员工层面涉及到需要长期激励的情况较少,特别是在国有企业。

3.2 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

企业在确定薪酬水平时,需要参考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公司可以委托比较专业的咨询公司进行这方面的调查。薪酬调查的对象,最好是选择与自己有竞争关系的公司或同行业的类似公司,重点考虑本公司员工的流失去向和招聘来源。薪酬调查的数据,要有上年度的薪资增长状况、不同薪酬结构对比、不同岗位和不同级别的职位薪酬数据、奖金和福利状况、长期激励措施以及未来薪酬走势分析等。

岗位评价过程的最终结果是得到岗位等级,这一岗位等级反映了组织的价值观和战略目标。而确定薪酬外部竞争性的过程其实就是给内部岗位等级进行定价的过程,这主要是通过把岗位的内部价值(用岗位价值评价分值表示)与岗位的外部价值(用劳动力市场工资来表示)进行的系统的比较来完成。它的最终结果是得到工资结构曲线(图示1,以某企业为例),工资结构线表达了岗位评价分值与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关系,它是开发工资结构的基础。

在分析同行业的薪酬数据后,根据企业的薪酬策略选用不同的薪酬水平。在薪酬策略上,企业可以选择领先策略、跟随策略、滞后策略、混和策略等。现实情况下,国有企业面临市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可能会采取混和策略也就是以各类岗位的社会平均工资为基础,对供过求的人员相应降低工资水平;而对社会紧缺人才采取高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政策,如在工资结构图上,可以在市场工资结构线和国企工资结构线的交点之后使国企工资结构线上方有一个上翘(上翘幅度应视企业具体情况而定,且类型大多为上抛线)。也就是说,在保持一般员工薪酬水平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可以想办法使核心员工的薪酬水平也高于市场水平。

而在相当多的情况下,企业会发现要获取外部薪酬数据比较困难,或者获取的外部薪酬数据不完整。也有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一些国有企业对外部薪酬不是很敏感,这在市场竞争不是很充分的行业或带有政府机构职能性质的企业表现犹为明显。这时候我们往往需要变通的利用原有的历史数据和外部个点数据来回归拟合形成我们需要的工资结构线,并根据公司战略发展所需人才和能力,适当调整工资结构线。

3.3 建立专业技术与管理并重、多种发展通道的薪酬体系

在传统等级薪酬结构下,员工的薪酬增长往往取决于个人职务的提升而不是能力提高,因为即使能力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是在企业中没有出现职位的空缺,员工仍然无法获得较高的薪酬。而在专业技术与管理并重多种发展通道的薪酬体系设计下,员工只要注意发展企业所需要的那些专业技术和能力就可以获得相应的报酬。这样,员工就不需要为了薪酬的增长而去斤斤计较岗位晋升等方面的问题,向员工传递一种以绩效和能力为导向的企业文化,来引导员工们之间的合作和知识共享,以此来培育积极的团队绩效文化,从而大大地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篇5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 企业 信息化

从20世纪90年代起,全球经济发展逐渐加速,为了提升在市场的竞争力优势,全球各大企业对进入市场的时间、产品的质量、提供的服务水平和营运成本的控制等方面的关注度都开始增强,力求提升企业对市场反应的灵活度。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所谓企业信息化,是指建设并发展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主的信息智能化。因此,将计算机应用技术融于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 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早在“十五”规划阶段,我国就已经提出了要将信息化应用于工业化中,目的就是为了提升企业运营、产品生产和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发展。通过不断引进国际先进的计算机应用技术,我国企业逐渐实现了业务、机构以及管理系统的一体化。然而,因为我国企业信息化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仍有很多问题需要处理,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问题,合理应用计算机技术有助于企业节约资源,并将生产、运营、管理等融为一体,是实现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信息化发展取得了较大成就,企业在生产、运营、管理等方面均逐渐进行了信息化普及。分析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重视度不高、系统性较低、投入力度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有待进一步提升与完善。

2 计算机应用技术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优势

2.1 有助于提升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仅为企业电商业务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信息基础,也促进了整个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使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得以提升。借助计算机应用技术,企业实现了远程办公,且其办公模式的调控性、灵活性、自动化逐渐提升,同时也实现了企业无纸办公的可能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企业的运营成本;简化的工作流程,也使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进而又带动了企业信息的发展。

2.2 有助于培养员工的信息化创新能力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企业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明确了员工所处岗位的职责,增强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计算机应用技术所提供的工作便利,促使员工不断培养信息化创新能力,也让企业管理者在制定发展目标时更有依据也更有针对性,不仅使企业的生产数据、信息库的自动化水平得以提升,也优化了员工的工作流程,各种不合理工作环节大大减少,企业的生产效率与工作质量均获得提升。这种将员工工作经验与生产技术相融合的内部管理模式,不断激发着员工学习新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使其工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2.3 有助于企业信息化交流的调控管理

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信息资源,同时也建立了快速、便捷的交流平台,有效解决了企业信息交流不畅等问题。通过企业内部之间的无障碍交流,拉近了员工之间的关系,营造了和谐、互助、团结的工作氛围,进而提升企业的凝聚力。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让企业各方面的资源得以快速、有效的整合,促进了企业信息化交流过程中资源的合理利用。

3 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对策

3.1 增强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与建设

人的因素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企业信息化操作人员的计算机知识掌握程度、计算机应用水平、计算机技术水平等,均会对企业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企业的整体发展。同时,企业信息化系统是一个比较繁杂的人机结合系统,其应用和维护需要有较为负载的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财务知识做支持,因此认为人员素质的培养是实行企业信息化的基础。这就要求企业要聘请一个既熟练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又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及时解决信息化系统出现问题和漏洞等突况,进而确保系统顺利运行。

3.2 建立并完善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

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对系统的管理是整个系统应用周期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因此为了确保企业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建立并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包括数据备份制度、系统维护管理制度和数据加密制度等。数据备份应该包括数据日常备份和数据双备份两方面。系统维护管理的热萦Ω冒括软件维护管理和硬件维护管理两方面,它涉及到系统功能的调整、扩充和完善。进行数据加密处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丢失或被盗取,可通过数据机密技术来实现。

3.3 建立企业信息化的安全机制

企业信息化安全机制的建立和管理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的工作。对企业而言,风险控制和信息化安全的经验只能慢慢积攒。因此,企业应高度重视信息化应用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强化风险控制和管理,最终建立可行性的信息化安全机制,尤其是建立企业信息化的技术安全机制,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安全的数据通信协议,使用安全性较强的数据加密技术、使用一次一密、安全锁定等方法,同时要完善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机制、网络漏洞监测机制、黑客攻击机制以及计算机安全应急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信息化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新刚.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分析[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3):134-134.

[2]李滔.分析企业信息化如何受计算机应用技术影响[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3(11):307-307.

[3]赵婷.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23):117-117.

[4]柴文慧.对企业计算机应用技术分析及信息化建设的探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9):92-93.

[5]武珂羽.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企业信息化的影响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34):357-357.

篇6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是指制造企业在生产和经营、管理和决策、研究和开发、市场和销售等各个方面全面应用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建设信息化系统,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调整或重构企业业务过程和组织结构,从整体上优化企业各项活动,服务于企业经营战略,使企业的竞争力更强和收益更多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具有以下内涵:(本文以制造行业的企业为研究背景,如没有特殊说明,下文中“企业”专指“制造业企业”,“企业信息化”是指“制造业企业信息化”)

信息化的范围涉及企业各个方面:生产和经营、管理和决策、研究和开发、市场和销售等。信息化的内容包括三个主要方面:建设信息化系统、开发信息和知识资源、调整或重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这三个方面主要内容可以简称为技术、信息和管理。其中,技术是工具和条件,信息是基础,管理是动力和归宿。信息化的本质是在制造企业的各个环节,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利用,提高人和设施的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决策质量、加快对外部变化的反应,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服务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信息化的直接目的是提高对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存储、处理、传递和利用的能力及水平,为企业各项活动服务;最终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强核心竞争力。

由上述分析可知,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不同于其他形式信息化的特点,表现出特有的复杂性:

1.1企业的信息资源复杂

随着供应链管理、动态联盟等理论和方法在企业的应用,制造业企业不仅要开发和利用企业内部的信息,而且要开发和利用供应链合作企业的信息。

1.2业务过程的组成环节众多,过程复杂且易变性强

制造过程往往需要经过众多的处理环节,涉及复杂的事务。而且,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先进的制造工艺以及营销模式都会使制造企业的业务过程发生改变。另外,企业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竞争,必然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业务过程。

1.3信息化实施阻力大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尤其需要对企业业务过程和组织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往往涉及企业各级各类人员、信息化实施人员等众多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的协调,实施阻力较大。

1.4信息化实施周期长

由于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复杂性使得企业实施信息化的主要手段——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实施周期比较长。

2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的根本目的就是确定企业在信息化方面已发展到有效果的程度,即企业信息化成熟度。分析企业的现状,得出企业信息化发展所具备的各种条件,进而判断企业适合利用何种信息技术来建设企业信息化,构建一套企业信息化指导实施方案。因此,要对一个企业的信息化成熟度进行评价,需要一套有系统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在系统分析了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本节构建了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指标体系。

2.1指标选取原则

选取指标要做到科学性、合理性和全面性,应当遵从如下原则:

目的性——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使企业能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信息化水平所处位置,选择实施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

可行性——设计的指标要容易采集,便于操作,尽可能避免有重复的指标,简化统计。

可比性——保证选择指标口径的一致性,便于横向、纵向比较。只有比较才能发现方案的优势和劣势所在,然后进行相应改进。

动态性——随着环境的变化和技术、实践的发展,企业信息化方案当然也要作出相应的改进。所以,评价指标体系要反映出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的变化,并作调整。

全面性——指标体系的设置应尽可能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比较,防止片面性。比如:要考虑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企业中信息设备的拥有量及技术含量、设备的利用效率和信息流的通畅以及企业信息化化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2.2指标体系构建

综上所述,在充分考虑制造业企业的内涵、特点和信息化发展的前提下,依据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成熟度的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含业务流程合理程度、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企业信息系统应用水平三大块内容,这三大块作为指标体系的三个一级指标,每一块均有对应的二级指标。如左图所示。

3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3.1业务流程合理程度

业务流程对制造业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业务流程的清晰化、标准化、连续化深刻影响着制造企业的发展,是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实施的基础。业务流程合理度可以从管理制度和流程规范两方面来衡量。管理制度描述业务流程在企业内的重视程度以及是如何考核的,可以用信息化重视度、管理层合理度和考核程度来进行度量。信息化重视度反映了企业对信息化的重视程度和信息化战略落实情况,管理层合理度反映企业在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的职责合理分配,而考核程度反映定性、定量地全面考核岗位承担工作的程度。

3.2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企业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也是发挥信息资源作用的必要前提。因此,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进行企业信息化水平测度的重要标准。本文遴选了计算机硬件及内部局域网建设、企业接入互联网情况、网站建设水平三个方面作为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衡量指标。其中网站建设水平可由网站建设情况、主机托管情况、网站服务水平、网站更新情况四个次级指标来反映。

3.3企业信息系统应用水平

企业信息系统应用状况是反映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信息化评价的核心内容,其考核指标为:CAD/CAM应用水平、ERP系统应用水平、电子商务应用水平、Internet应用水平、系统间信息共享程度、信息化对决策的支持程度、与供应链上下游合作企业的系统衔接能力七个方面。

篇7

本文论述了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探索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途径:需要加强信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制度化、标准化的企业管理规范;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信息化建设应从企业实际出发。

【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

一、引言

我国的企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而逐渐诞生的,其诞生既有历史的必然性,又是国家发展方向、方针政策的必然结果。我国的企业主要通过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律,以实现投资人、客户、员工、社会大众的利益最大化为使命,通过提品或服务换取收入。是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同时,企业又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各种企业并存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通过企业的组织管理工作,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相关企业工作过程和业务过程数字化。然后,通过各种信息系统以及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将应该提供的数据分别提供给投资人、客户、员工及社会公众,以方便各个角色的人们能够及时了解企业各类业务中的信息,以利于各阶层人员能够开展各类管理活动,及时进行决策。最终能够达到企业的各类资源有效、合理利用,使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处于不败之地和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企业数量不断增多,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加剧,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飞速普及,使企业生存和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信息化建设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最终选择。

二、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

企业信息化主要包括企业产品设计的信息化、企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企业产品销售的信息化、经营管理信息化、决策信息化以及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息息相关,都能够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说来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企业生产经营方面和国家信息化方面:

1、对于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性

能够通过信息化提高企业办事工作效率:效率的提高又可以进一步达到人力资源成本的降低,还能够加速信息处理的速度,以及提高信息的传输速度、提高其准确性和可靠性。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效益:企业信息化能够通过各种辅助软件及工具的运用,达到辅助管理和辅助决策的目的,进而帮助企业决策层及时把握市场信息,从而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最终使得企业生产经营的效益不断提高。可以通过辅助管理和辅助决策,准确及时地把握市场信息,从而获得更多的商机。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信息化可以大大缩短产品的设计周期,提高产品的成品率,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提高企业决策的正确性和预见性,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其重要性的体现方式:信息化能够将各类数据达到海量存储,通过信息化能够及时准确的激励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数据;通过设定触发条件达到自动提醒,及时提醒相关部门完成一定任务;能够通过信息化轻松实现复杂的数据运算,帮助企业快速及时进行相关分析,达到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信息化能够达到快速及时沟通,并且信息准确,使得通讯费用大幅下降;信息化可以说是大脑的延伸,能够帮助企业决策层准确判断,但不能帮助企业进行执行,难以替代人的手和脚。

2、对于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企业信息化又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企业信息化的高度发展,才促成国家信息化的逐步完善。能够通过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进一步促成国家信息化传输速度的提高,促进国家统计、宏观调控的有效决策,同时提高了国家信息化的速度及其准确性。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途径

1、需要加强信息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信息化说到底还是需要靠企业的广大职工去完成的,实践证明高效精干的组织机构和复合型IT人才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从这个角度讲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建立一支专业化复合型的人才队伍。并且,随着信息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当前的很多企业经营者、管理者和员工素质逐渐难以适应信息化建设的要求,特别是当前企业内的一些年龄较大的员工更加难以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因为当前的信息化使用最为密切和广泛的就是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因此,我们应该在企业内培养一支过硬计算机技术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并接受企业信息化管理理念,才能不断进行完善、改进和运行维护企业信息化,保证企业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要达到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要注重原有员工的培训工作,让原有员工逐步接受和认同企业信息化的制度和理念,为企业信息化建设奠定思想基础,另外还要让员工学会应用计算机技术,为信息化的应用和推广奠定基础。另外一方面,注重新人才的引进工作,是确保信息化队伍是一支具备过硬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现代化管理知识的队伍。

2、建立制度化、标准化的企业管理规范

做好信息化建设,需要建立企业管理规范,制度化、标准化。这样信息化实施成功会有保证,企业要建设好信息化,并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必须重视企业信息化制度的建设。这个制度建设就是要根据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业务的具体内容,制定符合实际的,结合信息化管理的制度。对相关信息化队伍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对信息化的建设、信息化的传输以及利用等专门制定相应制度,并确保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严格遵守制度。同时,在开展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标准,比如说我们企业在统计销售业绩的时候,应规定以万元为单位;在采购建设工程中所用到的钢材时应以吨为单位等。这些标准应该与国家统计部门、相关行业及同企业的统计标准尽量保持一致,这样能够达到信息化数据的快速识别,有利于相关从业人员开发和使用计算机软件技术。

3、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

企业信息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的依赖性很高,然而当前的信息技术发展速度日新月异,作为企业的信息化来说,我们不能盲目求新、求高。应尽量应用现有成熟技术来解决企业中的实际问题,因为,只有使用现有的成熟技术,才能够有效规避企业风险,还能够达到见效快,维护更新有保障。许多技术国产化水平已很高,适合国情,价格又相对便宜,效果更好。

4、信息化建设应从企业实际出发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具体的企业行为,是企业自身发展的一个阶段,与企业情况千差万别,信息化内容和模式也多种多样。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从承受能力和实际需要出发,确定要干什么,先干什么,什么时候干,哪些人去干,怎样去干等。不是技术越先进越好,也不是投资越多越好,关键看它是否解决了企业的实际问题。对于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专业化信息技术人才的缺乏是现实问题。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完全依靠自身力量进行设计、开发、实施,对信息资源尤其是外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更不可能完全依赖自己。寻求外部支持不仅必要,而且往往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篇8

1企业信息化建设概述

信息技术正处于不断发展的状态,我国各个产业都开始对信息技术进行运用,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加入了这一行列。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提高管理质量、提升管理效率、促进科学管理。很多企业开始建设公司网,通过网络对自身事务进行管理,改善原有的工作方式,促进信息时代管理体制的形成,同时对众多企业资源进行整合,提升企业在这个时代的竞争力,让企业获得更高的发展空间。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其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信息化建设在我国企业之中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行为,几乎每一个企业都在对信息系统以及网络设施进行建设,公司网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的标配。部分企业领导对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十分重视,在其中投入了较多的人力、物力,力求提升自身信息化建设的质量,某些企业已经针对信息化建设制定了长远的计划,这些计划将在2~3年之内完成。安全管理问题在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是不可回避的问题,在这一方面,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具有较大的差距,而且自身技术手段不够先进,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各个企业应该重视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从整体上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质量。

2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网络安全管理人员

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进行的安全管理,很大程度上依赖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因此,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以及素质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影响。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正在进行之中,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培养也处于初始阶段,他们的工作能力与素质还达不到各个企业的要求。相比于对网络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与引进,我国企业更热衷于对各类杀毒软件、安全软件进行购买,没有对培养网络安全管理人员产生正确的认识,也没有将招聘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列入到自身的工作计划之中,这就导致了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缺乏,即使有也不具备相关的能力与素质,在出现安全方面的问题时很难将其进行解决,给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增加众多风险。

2.2企业员工安全管理参与度较低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为了让在企业中工作的每一位员工都能够使用安全、高速的公司网络,让企业员工了解到网络安全以及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平时使用网络时增加自身安全意识,但是很多企业没有对自己的员工进行安全管理方面的教育。企业员工不了解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以及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更不知道如何进行安全管理来消除这些安全隐患,在网络安全管理方面参与程度较低,不了解与网络安全以及信息化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在自身网络出现问题时无法及时进行处理,对自身管理、工作成较大的影响。

2.3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全面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安全保障,可以保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做出反应。但是目前,我国各个企业的安全管理体制存在缺陷,很多关键性内容在体制中没有进行规定,这样的结果就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面临安全隐患的威胁。内部管理较为松散是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的直接体现,正因如此,很多与安全管理相关的指令不能被全面地了解、认真地执行。安全监督机制是安全管理制度最为致命的缺陷,缺乏有效的安全监督,导致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众多行为无人监督、无人管理,相关人员在这一过程中很有可能出现操作失误,由此而导致安全问题,部分人员甚至会进行违规操作,但是由于无人进行监督管理,一旦出现问题,企业无法找到直接责任人对其责任进行追究,并解决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3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安全管理的对策

3.1培养专业安全管理人员

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安全管理,需要有人参与其中才能够正常进行,因此,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各个企业应该对这一点有着清醒的认识。企业应该注重对专业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的培养,提升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专业素质,让他们能够符合时展的要求,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为企业解决众多安全管理问题。同时,企业可以外聘专业管理人员,让他们参与到实际工作中,在进行工作的同时要求原有的安全管理人员学习他人的工作方式与工作方法,以此对自身的技术水平进行提升。企业应该针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制定奖惩制度,以此来提升安全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改变他们对自身工作的态度,让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3.2向员工普及信息安全管理知识

企业应该在内部进行与信息化建设以及安全管理知识相关的讲座,让每一名员工对自己正在使用的公司网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晓其中的建设过程以及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安全管理问题,认识到公司网络信息安全对自身的重要作用,提升自身的信息安全管理意识。每一名企业员工都应该积极参与到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安全管理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发挥出自己作为企业主体的作用,在企业进行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企业应该培养全体员工处理安全问题的技能,让每名员工都具备在网络上维护自身利益的能力,促进员工信息化建设的进行。

3.3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是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各个企业需要了解安全管理制度对自身信息化建设以及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同时知晓自身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及时对自身安全管理制度存在的不足进行弥补,避免因此而遭受重大损失。在安全管理制度中需要加入监督管理、风险分析等方面的内容,让安全管理制度可以进行更加全面的管理工作,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制定预警方案;对安全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监督,避免失误操作以及违规操作的出现。减少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让每一个企业的每一名员工都能够使用良好的企业网络,让企业自身的网络安全以及信息安全得到保证。

作者:李雯 单位: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 重要性 信息技术

1、企业信息化的概况

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智能化工具又称信息化的生产工具。它一般必须具备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再生、信息利用的功能。)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的生产力,称为信息化生产力。智能化生产工具与过去生产力中的生产工具不一样的是,它不是一件孤立分散的东西,而是一个具有庞大规模的、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这种网络性生产工具将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将使人类社会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企业信息化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信息化是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手段, 是应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迫切需要。 当今世界的竞争, 说穿了就是跨国公司的竞争,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 企业将直接面对跨国公司,管理落后的问题将越来越突出。 企业即使能够生产出和跨国公司同样质量的产品, 在信息化方面的差距也会使我们在竞争中处于被动。 因此, 信息化建设是带动各项工作创新和升级的突破口, 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是实现企业变革和创新的重要途径。

信息化是企业管理概念、 管理过程、 管理模式的变革,是企业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必由之路,也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在竞争条件情况下,企业能否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已成为企业能否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企业管理落后是影响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管理落后的主要标志是业务流程不规范和信息管理不系统。

在全球化市场上, 竞争的不仅是产品, 更重要的是品牌、 营销渠道、 服务质量、 市场准入等, 面对用信息技术武装到“牙齿”的跨国公司,能否在短时间缩小差距, 信息化是一条有效途径。 信息技术与企业管理的融合, 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竞争的 “入场卷”, 因此,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信息化要通过科学决策,规范业务流程,优化员工行为,实现结构、知识和决策优化的有机结合,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劳动生产率, 把人、 财、 物等资源结合起来, 产生新的效率,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同时,会出现某种 “数字化办公 ”状态, 体现新型企业文化。 毫无疑问, 信息化是不可抗拒的, 信息现已成为重要资源, 其开发与利用已成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

3、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法

1)加强企业信息化的宣传,提高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

要让企业领导层和员工充分认识到: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对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思维方式进行创新和变革;通过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使企业迅速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管理现代化,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降低成本,加快技术进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益。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网络经济、信息社会的到来,企业要想在世界范围的竞争中取胜,必须实现信息化。

2)统筹规划制定正确的企业信息化战略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信息基础结构、数据标准化以及网络的连接、使用、维护等多方面的建设。因此,必须坚持“谨慎规划,重点突破,逐步推进,然后集成”的原则,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分清轻重主次,有计划、有步骤,分秩序地规范建设,以避免盲目性。

3)强调企业领导者的参与

由于领导者拥有实现企业目标的人、财、物等方面的控制权,能够决定投资、组织结构调整、人员配备、确定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水平等。因此,只有领导者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积极倡导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才有可能实施和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说,企业领导对企业信息化的支持与参与是企业信息化起步与成功的关键和决定性因素。

4)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培训工作,提高统计人员素质,是做好统计信息化工作的智力基础。人才是妨碍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一大障碍。由于统计队伍素质良莠不齐,对统计工作的认识不到位等因素,影响到统计信息职能的发挥,因此应当改变观念,不断加大培训力度,坚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提高培训质量,减少统计人员频繁变动,促进统计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5)建立企业信息化决策管理机构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不断连续改进的过程,有必要建立一个企业信息化决策管理机构来全面统筹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工作。这个机构既是企业领导者的主要咨询机构,又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最高决策机构,其人员由各方面的专家组成,如管理专家、规划专家、系统分析员、运筹专家、计算机专家等。在项目决策时,由该机构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详细的调研、论证,细心听取和尊重专家、建设人员、业务人员等各方面的意见,增加决策的透明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争取开发一个,应用一个,成功一个。

篇10

关键词制造企业;技术创新;信息保障体系

abstractin the paper,the basic frame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system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was stated.then the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information security system was analyzed.furthermore,and the development counter measure proposed,so as to optimi-ze the enterprise technical innovation decision-making, protect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scientific manasenent, improve the innovation and efficiency.

key wordsmanufacturer enterprise;technical innovation;information security system

面对全球化的国际竞争,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制造企业能否更快地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制造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制造企业最终能否改变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弱势地位。随着信息全球化进程的发展,无论是对于技术创新,还是市场占有率,信息对于我国制造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制造企业信息保障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条件[1]。构建信息保障体系逐渐成为我国制造业实现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据调查显示,近几年我国制造业信息保障体系的构建虽得到了飞速发展,但仍存在部分问题,阻碍着我国制造业全球化的进程,因此信息保障体系的构建对制造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制造企业信息保障体系的基本构架

制造业信息保障体系的构建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起着巨大作用,现如今,信息已成为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需要信息服务作为前提保障,充分的企业竞争信息为其发展奠定了基础,企业信息价值链的形成能更好的为企业基础创新服务[2]。

1.1制造企业信息保障体系的硬件基础

制造业信息保障体系是指以计算机、网络为主体,对与制造业相关的环境、政策及市场需求等信息进行检索、收集、整理、分类、建档,从而建立的为本企业服务的保障体系。现阶段网络是信息获取的最主要方式,以网络为基础的硬件设施为制造企业信息保障体系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1.2制造企业信息保障体系的文化氛围

1.2.1塑造信息文化。制造企业信息文化是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核心元素。制造企业信息文化对制造企业具有积极的导向、凝聚、激励、约束和辐射功能。制造企业信息文化建设的滞后会严重影响制造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制约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加强制造企业信息文化建设已经成为制造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当务之急。

1.2.2培养信息人才。在员工层面,制造企业必须加大现有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力度,提高信息管理方面人才的比例,加强制造企业的信息知识教育;在劳资层面,应制定合理的工资分配制度,在实施透明化的同时保证严格执行,提高员工在制造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积极性;在领导层面,应重视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和制造企业信息文化建设,设立制造企业首席信息官,负责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及其配套建设。在制造企业信息保障体系中增大信息部分投资以及构建信息检索体制也是其关键因素。

2我国制造业信息保障体系构建的现状

我国制造业起步较晚,主要依靠丰富的资源进行生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制造业信息保障体系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

2.1制造企业信息意识逐渐增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制造企业也处在不断发展之中,已形成相当大的生产规模,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4位,约为美国的1/4、日本的1/2,接近德国。在面临全球化竞争压力时,我国制造企业多数开始认真思索出路,逐渐意识到信息在技术创新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并逐步引进信息搜索人才,进行专业信息检索,以保证企业技术创新。据调查显示,80%的制造企业认为开展电子商务有助于产品宣传,7%的企业认为可以提高企业知名度。

2.2制造企业逐步建立信息保障体系

随着信息保障在制造企业技术创新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为了实现企业信息化及全球化,我国制造企业开始着手建立信息保障体系[3]。据世资讯于2008年4月对全国25个省市的百余家大型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大型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较高,92.5%建设了企业内部网,76.3%建设了财务管理软件,73.8%建设了企业外部网站,36.5%建设了erp(企业资源规划)系统,28.8%建设了客服中心系统。对于中小型制造企业,则因其规模小、资金不足、研发力量弱,主要通过建立联合信息保障系统实现信息共享来进行技术创新。据调查表明,现今多数制造企业已通过创建本公司的网站实现自身信息程度增值,并提高对外宣传力度。

3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信息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3.1制造企业信息意识淡薄,存在信息障碍

据统计,目前国内大约有250万家制造企业,其中有97%为中小型企业,他们对信息化的介入程度不高,信息意识淡薄,实施信息化的比例还不足10%,并且大多数量以独立的形式部署和实施。我国现有的制造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主要依靠内部力量进行技术创新,从总体上看,我国制造企业存在着明显的信息障碍,即无法获取相关信息,缺乏对新技术趋向的机会意识和把握。我国制造企业缺乏信息文化氛围,制定的规章制度不够明确或仅有制度而没有执行,更没有在物质、制度、精神层次上形成本企业固有的信息文化氛围。

3.2制造企业信息化投入少,信息基础设施利用率低

尽管我国制造企业在信息保障体系构建方面已有所提高,但据对国家重点制造企业的调查显示,一方面,我国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投资仅占企业总资产的0.3%,与发达国家大企业信息化投入占总资产8%的水平相比差距甚远,而中小型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相对更低。另一方面,虽然目前国内很多企业都配置了电脑,但约75%的企业电脑应用还停留在文字处理、财务和人事管理等基本信息处理方面,企业内部internet建设相对较薄弱,信息基础设施利用率较低。

3.3制造企业信息人才缺乏,基础管理工作薄弱

企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他们既需要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又需要精通管理的原理和方法,目前,我国企业信息化所需的人力资源短缺,信息化基础管理工作薄弱,制约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多数企业由于缺乏这方面的复合型人才,无法对企业信息化进行科学规划和建设,影响了企业信息化的发展,造成企业管理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一致性和适时性得不到保证,一些重要数据也未能实现自动采集和生成,企业管理基础薄弱。

3.4制造企业技术创新信息分散,信息传播体制不完善

制造业产、供、销、人、财、物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之间存在大量信息交换。然而,现今我国制造企业人工管理信息分散、缺乏完善的基础数据,信息分散、不及时、不准确、不共享,大大影响了管理决策的科学性。随着行业协作的加深,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逐渐增多、合作方式和伙伴类型日益复杂,这类问题显得更为明显,时刻束缚着我国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而企业的规模扩张和多元化经营也令客户数量倍增,客户类型多样,信息分散导致企业失去做决策的最佳时机。

4制造业技术创新信息保障体制发展策略

4.1塑造信息文化,强化制造企业信息意识

制造企业信息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核心元素。企业信息文化建设的滞后会严重影响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制约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因此,应加强企业信息文化的建设。建设企业信息文化,从物质层次上说,应提高企业信息系统软硬件建设的水平,制造企业应配置装备计算机、电话、传真机、网络、多媒体等基本现代化设备,充分开发信息资源,发挥信息的效用,实现信息的价值,并重视现代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就制度层次而言,企业应设立企业信息文化领导小组和企业信息化工组办公室,具体负责本企业的信息工作,并由此建立信息汇报制度、电子文件管理办法,内外协商,交流控制,企业员工信息化培训等标准化管理措施,强化制造企业信息意识。

4.2制定政策保障,加大信息设施投资力度

首先国家应制定有利于企业融资的金融政策,尽快制订相应的法规政策,修改已有法规中与信息时代不适应的部分,尽快同国际法规接轨[4]。同时适当削减计算机软硬件关税,以减少企业购置费用,降低企业信息化成本,为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有效的政策保障。其次,制造企业自身也应在信息体系构建方面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及资金,争取实现外部融资,资源共享,保障自身技术创新能力。

4.3培养信息人才,促进企业信息化

要实现制造企业技术创新信息保障体系的构建,制造企业必须加强对现有管理人员的信息技术培训和招聘信息管理方面的人才,加强制造企业的信息知识教育,使其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具备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树立信息观念,养成良好的信息意识,形成与企业信息化相适应的新的精神观念,增强实践企业信息文化的自觉性,使企业信息系统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企业信息价值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有机和谐统一[5]。同时制造企业应更重视信息化发展和信息文化建设,设立制造企业首席信息官,主要负责制造企业信息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及其配套建设。

4.4构建信息检索体系,完善信息传播机制

根据企业技术创新信息需求的特点和要求,制造企业技术创新需要全面、准确、及时的信息,我国制造企业现有的信息体系不足以保障信息的及时供给,这就要求加快制造企业信息体系的重构,构建适合企业发展的信息检索体系,完善企业发展的信息传播机制[6]。要满足企业自主创新的信息需求,一方面企业自身要积极创造条件,提高企业获取信息的能力,寻求自主创新信息需求的自我满足。大型企业可通过建立内部信息机构来提高信息能力,逐步完善制造企业信息传播机制;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其规模小、研发力量弱,企业间可以建立联合信息保障系统,通过信息的共享达到预期目的,或经由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获得最新的、适用的科研成果,或进入专业数据库进行检索,与其他图书情报机构合作,共建企业信息系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各级政府及信息机构加强针对企业的信息服务,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5参考文献

[1] 吉家凡,张红霞,张建媛,等.企业自主创新信息保障体系研究[j].情报杂志,2008,28(7):135-137.

[2] 赵文鹏.传统制造企业的创新与信息化[j].中国设备工程,2004(5):14-16.

[3] 李玲,王淼.以信息化为支撑促进制造企业转型与创新[j].科技成果纵横,2007(4):33-35.

[4] 常永华.面向企业技术创新的信息需求及支持系统研究[j].情报方法,2004,23(12):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