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方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15:5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评价方法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评价方法论文

篇1

一般认为,投资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经济地域为投资这种经济活动所提供的一系列要素和生产条件及其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并具有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区域性和层次性等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吸引外资成效显著,1979至2000年,全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到5189.2亿美元,其中对外借款1473.39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3466.37亿美元,外商其他投资额249.44亿美元。此间,吸引外资大体经历了从政策引资到环境引资再到特色引资的阶段更替,体现出对投资环境认识的逐步深化。

对投资环境进行分析、评价、改善和调控是学术界和政府部门面临的重要理论和实践任务。1993年我国政府举办了关于投资环境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对投资环境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讨论,其成果被编入《论投资环境与吸引外资》一书中,[1]但投资环境的定量评价尚未引起足够重视。鲁明泓在分析我国投资环境的基本构成因素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等数学方法,选取一般经济因子、通胀因子、劳动力因子、政策因子等四类因子共11个具体指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除以外的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和45个主要城市的投资环境进行了定量测算和评估,并提出了改善投资环境的政策性建议和措施。[2]该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省区和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相同,未能体现出不同层次的差异性;二是对非经济因子考虑较少;三是评价结果未能反映各年度之间投资环境的动态变化趋势。程连生则运用熵的原理来探讨中国城市投资环境的特点和熟化类型,同时也提出了改善投资环境的主要措施。[3]不过,对投资环境熟化度和投资环境熟化率的内涵界定和计量的科学性还需做进一步的探究,增长熟化型、稳定熟化型、潜在熟化型、发展熟化型等类型划分也值得商榷。1997年,鲁明泓再次运用计量经济模型筛选出对外资区位分布有较大影响的因素,然后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各地区投资环境综合指数;继而运用偏差系数分析法划分出过度投资地区和投资不足地区,借此评判各地吸引外资的“工作努力程度”和未来潜力;最后分析了各地区投资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区域差异。[4]但对过度投资区和投资不足区的划分依据和结果难以令人信服。苏亚芳在对投资环境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以宁波市为例,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选取自然环境、人口和劳动力、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税收优惠五类因子共21个基本因子构成评价指标体系,对海港城市宁波的投资环境进行了综合质量评价;与此同时,又对重工业、轻工业、高技术工业和服务业等四个投资行业分别进行了适宜性评价。[5]将投资区的综合质量评价与投资产业的适宜性评价结合起来,是该项研究的重要特色之一;将投资环境评价与投资环境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分析模型的开发结合起来,则是该项研究的又一特色。国家计委投资研究所等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技术资源和交通便捷性五个方面,选择人均GDP、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工业企业净资产利润率、进出口额占GDP的比重、人均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额、人均投资额、高中毕业及以上人口比重、专业技术人员比重、路网密度、市区离机场距离、市区离铁路线距离、人均市内电话交换机容量共12个具体指标,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49个城市的投资环境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6]

投资环境评价研究虽然取得了骄人进展,但仍存在下列主要问题:(1)在指导思想上,侧重于改善投资环境以吸引外资,而忽视国内各地区或城市间的横向经济合作。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大力吸引外资成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阶段来看,在前期的增长极阶段(即常规技术阶段),外力确实是主要的发展驱动力;但随着增长极阶段向新产业区阶段(即高技术阶段)的转变,内力因素的重要性将日趋上升。实际上,利用外资是专业化生产分工协作关系由国内向国际的进一步延伸和扩展。国内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和秩序,是吸引外资的重要基础。因此,当前在重视吸引外资的同时,同样要注重吸引内资。据上海市统计,截止2000年底,全市累计吸引外商投资项目22270个,合同利用外资454.23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308.89亿美元;累计吸引内资企业1.5万家,累计吸引内资金额602亿元;上海投资各地企业420家,投资金额超过180亿元。又如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至2001年共引进项目231个,吸引外资45.77亿美元,内资51.5亿元,成为海内外创业者向往的投资热土。可以预见,我国城市和区域经济将进入分工与协作、外资与内资互动发展的新阶段。(2)各地在吸引外资的手段上,偏重于优惠政策方面的非公平竞争,而相对忽视公平竞争环境的营造。各地在招商引资中运用最多的手段是优惠政策。各种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不仅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因层层变异而被滥用,使各地的招商竞争沦为一场旷日持久的“价格战”,导致国家和地方政府两败俱伤,而且多如牛毛的各种优惠政策同样令外商一头雾水,缺少政策稳定感和对当地政府的诚信度的信心,同时,不少内资企业为了享受优惠而争相“假合资”。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一个城市投资环境的优劣,主要不在于该城市的行政当局制订出超过国家文件规定的范围之外的优惠政策,而在于简化行政管理程序,促进法律、法规清晰化和执法透明化;在于健全必要的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在于消除在进入国内市场方面所存在的行政障碍;在于保障投资者有利可图。因为,一方面,优惠政策存在效益递减现象;另一方面,中国入世后,专对外商的“土优惠”与WTO的“普惠精神”明显相悖,取消特殊,统一待遇,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环境已势所必然。(3)偏重廉价劳动力和土地等成本因素的比较,而相对忽视人力和技术资源及社会资本等重要因素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基本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将下降,而高等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将上升。过去某一种物质上的基础设施(如交通、能源和水供应)常常就足以吸引外国投资,而现在则要求有高度发展的人力和技术基础。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术创新者和职业经理人等是决定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且随着投资环境的逐步改善,劳动力价格和土地价格将呈上升趋势,传统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优势有可能逐步丧失。此外,辅配套服务业的发达程度往往是投资环境评价中容易被忽略的因素。现有的产品网络和相关的服务业网络也是外国投资者颇感兴趣的因素。(4)局限于单个城市投资环境的静态评价,而较少关注城市投资环境的动态变化,较少关注本地城市与周边城市甚至更遥远城市之间的动态联系和竞争。或侧重单项软硬环境设施或条件的改善,而相对忽视投资环境整体功能的协同提升。(5)在评价指标选取上,偏重于一般经济因子,而相对忽视非经济因子;或偏重于外资企业或产业布局的适宜性评价指标的选取,而相对忽视外商对城市生态环境和生活适意性需求方面的考虑。因为,外资企业要在一地扎根,其要求是多方面的,如交通、通讯、城市景观、社会治安、污染状况、居住条件、文化娱乐设施等等,这些都是吸引外资的重要砝码。(6)不同区域层次投资环境的影响因素应当有所差异。一般来说,投资环境可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面主要是指国家或大的区域的投资环境,中观层面主要指城市的投资环境,微观层面则主要指企业或特定产业的投资环境。在对不同区域层次或不同目标的投资环境进行评价时,其影响因子或参评因子及其权重也会因层次和目标不同而发生变化。这在以往的投资环境评价中是较少顾及的。本项研究试图弥补这一缺憾。

二、宏观层面上的投资环境评价

宏观层面上的投资环境评价的目的在于为投资者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即选择哪个国家或大的区域进行投资?投资者在做出这种选择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即可作为投资环境的主要参评因子。从这一角度来看,国外学者提出的投资环境等级评分法、国别冷热比较法、体制评估法等均属于此类。在此,笔者将我国各省区的投资环境评价也视为宏观层面上的评价。在我国各省区之间,由于政治稳定性、货币稳定性、对外商的管制程度、法令障碍等因素的区域差异相对较小,故不予考虑。因此,从软硬环境中选择路网密度(X[,1])、信息化水平(X[,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X[,3])、生产成本包括房地产价格(X[,4])和劳动力成本(X[,5])、市场规模和潜力包括人均GDP(X[,6])、市场中心性(X[,7])和城市化水平(X[,8])、劳动力素质(X[,9])、企业群体的理性化程度(X[,10])、行政管理效率(X[,11])、知识产权保护(X[,12])共12项指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其中线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铁路营业里程与公路里程之和;信息化水平借用国家统计信息中心对中国各省区信息化水平的测算结果;劳动力成本以职工平均工资来表示;市场中心性以人均批发和零售销售额之和来度量;劳动力素质为每十万人口中高中毕业及其以上人口数;企业群体的理性化程度以非国有经济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来表示;行政管理效率借用《中国市场化指数》报告中“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的调查结果来间接度量;知识产权保护以三项专利批准量与GDP的比例来表示。

除行政管理效率指标外,首先采用极差标准化对其余11个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当指标值高低与投资环境优劣成正相关时,该指

附图

根据上述方法得出我国各省区投资环境综合得分值(见表1)。

表1宏观层面上的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及得分和排序(2000年)

附图

注:(1)、香港、澳门、台湾因资料不全,暂未考虑。(2)信息化水平指数(X[,2])取自国家统计信息中心《中国各地区信息化水平测算与比较研究》的测算结果(1998年数据)。(3)行政管理效率取自樊纲、王小鲁主编:《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2000年)》,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为1999年数据

由表1可知,北京、上海、广东的投资环境综合得分居前3位,其次是天津、海南、浙江、辽宁、江苏等省市,投资环境较好;福建、吉林、山东、湖北等省投资环境居于中游;黑龙江、湖南、河北、重庆、陕西、江西、广西、云南、河南、贵州、新疆、四川等省、市、区总体投资环境欠佳,在软、硬环境上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而山西、宁夏、内蒙古、青海、安徽、甘肃等省区总体投资环境相对较差,亟需加强改善和优化建设。

三、中观层面上的投资环境评价

附图

评价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深圳、佛山、东莞、珠海、广州五个城市投资环境居广东省前5位。而湛江、茂名、阳江、河源、清远、揭阳、云浮、汕尾等城市投资环境则排广东省后列。惠州、中山、江门、肇庆、韶关、汕头、梅州、潮州等城市的排序虽有变化,但大居中游。

表2广东省城市(中观层面)投资环境评价结果及排序(1998~2000年)

附图

续表2

附图

根据1998~2000年的评价结果,笔者运用坐标图示方法对各年度城市投资环境进行分类(因篇幅所限,此处图略),划分出如下四种类型:第一类:软硬环境互动发展型;第二类:硬环境滞后发展型;第三类:软环境滞后发展型;第四类:软硬环境缓慢发展型。

以2000年为例。属于第一类的城市有深圳市、佛山市、广州市、东莞市、珠海市、惠州市、江门市、肇庆市和潮州市;属于第二类的城市有韶关市、湛江市、梅州市;属于第三类的城市有中山市、汕头市;属于第四类的城市有茂名市、阳江市、河源市、清远市、揭阳市、云浮市、汕尾市。

四、微观层面上的投资环境评价

微观层面上的投资环境评价的目的即是在宏观和中观决策的基础上,对具体的投资场所的适宜性和投资潜力进行比较分析评价,以便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主要从投资项目、投资时机和投资方式等方面来进行场址选择。精明的投资者往往能够恰当地选择投资项目与投资时机和投资方式,以便减少失误,提高效率,赢得竞争。

进行投资场所的适宜性评价时,首先应根据重工业、轻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等不同产业对自然、经济、技术、环境等条件的个性要求,来选择和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如在自然条件和环境条件方面,应综合考虑海拔高度、地面坡度、地基承载力、水质、大气质量、绿化覆盖率、洪水淹没的机率、地震烈度、外方职员子女的教育问题、“三乱现象”等因素;在经济和技术条件方面,应综合考虑距车站、机场、港口等主要交通节点的距离、土地成本和租税、水电气的供应及成本、离市级商业中心的距离、当地的支持产业和辅工业的配套程度、劳动力技术水准、资源禀赋、现有的产品网络和相关的服务业网络、个人和企业的信用状况等因素。

投资场所评价的具体方法有:(1)专家决策法:即根据所选取的场址特征指标值进行评判和加权,以场址总合得分最高者为最优选址。(2)匹配法:即根据用户需求和可选择的场址之间的最佳匹配程度来选择最优场址。(3)层次分析法:即在可能性选择中运用层次分析方法来确定其最优场址。

如高新技术产业对劳动力素质、交通条件、创新环境等有较高的要求,靠近知识密集区,有较强的工业基础、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良好的自然环境、政策环境和金融环境,成为其布局的重要条件。以上海市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为例,该园区选址于上海市西南部,以信息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方向。该园区距市中心人民广场11公里,距虹桥国际机场7公里,距铁路上海站12公里,距内环线高架道路4公里,距地铁一号线1.5公里。园区内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利,通讯捷达;环境幽雅,降尘率低,水质较好;工业配套协作条件较好,智力资源丰富(附近有上海交通大学等20余所大专院校和120余所研究所;16家国家科研开发机构,270家民营科技开发机构),海关、商检、金融、保险、外贸、咨询、律师、会计、专利商标、质检、人才培训等支撑服务体系健全。至2000年底,区内共有各类企业800家,其中有研发功能的机构和企业650家,约占企业总数的81%;职工总数4.1万名,其中大专以上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4350人,直接从事研发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达到8000人,分别约占职工总数的35%和20%。在已开发的6平方公里土地上,每平方公里累计产出销售收入181亿元、利税20亿元、出口创汇6.2亿美元,单位面积产出列全国高新区之首;世界500强跨国高科技公司已有30多家在区内投资项目。园区还与国际国内的孵化器公司、风险投资机构、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中心等合作,在担保、中介、加速孵化等技术创新机制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目前该园区正以宽带网络、电子商务平台为抓手,创建数字园区;以国际认证为抓手,争创质量管理和环境管理“双优园区”;以中英合资“科技绿洲”项目为抓手,创建国际园区。通过努力营造高品质环境,实现由产业发展向功能开发的转变,以期塑造一个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优越的创新环境,使该区的服务质量、环境保护与国际接轨,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

五、结语

投资环境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使政府部门、投资者和企业家对该区域的投资环境有一个科学的、全面的、系统的认识,以便指导其投资环境的改善和投资场所的选择。因此,只有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进行关联性考察和比较分析,才能达此目的。

综合运用经济学、地理学、统计学、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理论、层次分析方法、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多学科理论、方法和技术开展投资环境评价的多层次综合研究,是深化投资环境研究的一条有效途径。微观层次投资环境的系统综合研究仍是一个蕴含巨大潜力的领域。

【参考文献】

[1]中国市长协会编:《论投资环境与吸引外资》,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3年。

[2]鲁明泓:《中国不同地区投资环境的评估与比较》,《经济研究》,1994年第2期,第64~70页。

[3]程连生:《中国城市投资环境分析》,《地理学报》,1995年第50卷第3期,第240~246页。

[4]鲁明泓:《外国直接投资区域分布与中国投资环境评估》,《经济研究》,1997年第12期,第37~44页。

[5]苏亚芳:《海港城市投资环境评价》,载于陈述彭主编:《城市化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322~349页。

[6]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投资研究所、中国市场经济报编:《中国城市投资环境评价》,北京,工商出版社,2001年。

[7]国家统计信息中心:《中国各地区信息化水平测算与比较研究》,《统计研究》,2001年第2期,第3~11页。

[8]樊纲、王小鲁主编:《中国市场化指数——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2000年),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9]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

[10]石忆邵、顾萌菁:《我国城市综合竞争力理论与评价方法探析》,《规划师》,2001年第3期,第86~89页。

[11]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9、2000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001年。

篇2

1.中世纪的思想家

则从神性出发来讨论这些问题,这集中体现在托马斯•阿奎那的思想中。阿奎那是从上帝出发来探讨国家、法律和人性三者之间的关系的。在他看来,与上帝相对应的是永恒法,它是神性的体现,是上帝用来统治整个宇宙的,各种法律都来源于永恒法。上帝用来统治人类的法律就是自然法,它反映了人是理性动物,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分享上帝的智慧。人法是人类理性的法律,它是通过国家机器来制定的,但人法本身最终是永恒法和自然法的反映。最后是神法,即《圣经》,是主宰人类的法律。当谈到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时,阿奎那的重点是探讨神法在道德和法律中的作用。在阿奎那看来,人作为法律的制定者,只能对其外在的行动作出判断,而无法对人们内在的活动作出判断,只有神才能判断人们内在的意志。在这种意义上,人法是为广大人民制定的,是为惩罚不道德的公众行为制定的,但人法不能惩罚所有不道德的行为。在一个社会里,要彻底根治不道德的行为,只有从内心里接受神法的惩罚,自愿地行动,体会神的智慧。由此,阿奎那归纳出法律和道德的三种关系:一种是道德既受人法又受神法的支配,即一个人应该自觉地根据神法和人法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一种是道德不受人法而只受神法的支配,即一个人自愿地按照自己的意志来选择自己的行为;一种是道德既不受神法又不受人法的支配,即一个人完全根据一种不变的原则和习惯来行动。如果间这种不变的原则是什么,尽管阿奎那没有明确指出,但只要通览一下他的著作和思想体系,不难得出,他所指的不变的原则其实就是上帝或神的意志。由此可以看出,在中世纪,西方的思想家们继承了古希腊关于道德是内在的,而法律是外在的思想,与古希腊有所不同的是,他们认为,道德和法律的基础不是人性,而是神性。中世纪后期、特别是文艺复兴以来,以阿奎那为代表的神学开始受到挑战,人们开始逐渐摆脱神学的束缚,重新思考法律与道德的基础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如文艺复兴时期的马基雅维利主张,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特有的一种工具,统治者获得成功的统治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用法律,这是人类所独有,是维持社会秩序特有的、持久性的工具,一是用武力,这是兽类所通行,人类在法律无力时偶尔也借用武力。道德则不同,道德根源于人的天性,这种依靠天性的东西时时有破裂的可能。所以,人民需要依靠法律来生活,而君主依靠法律来统治,所以,对一个国家而言,法律重于道德。

2.十七世纪、十八世纪西方的思想家们

无论是大陆的唯理论还是英国的经验论—从不同的角度对道法与德的基础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入的探讨。与这一时期资产阶级社会相适应,西方的思想家们是从权利出发来探讨道德和法律二者之间的关系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荷兰的斯宾诺莎、英国的洛克、法国的卢梭。斯宾诺莎继承了荷兰著名法学家格老秀斯的自然法观点。与后者所不同的是,在斯宾诺莎看来,人的本性并不是受理性支配的,恰恰相反,人的本性是受欲望的冲劝和保护自己支配的,即是受利益支配的。按照这种人性,人们对于其需要的东西,无论采取何种手段都是不过分的。在斯宾诺莎看来,人类完全按照其自身的本性行事,主要发生在法律和国家出现以前的“自然状态”。但在这种自然状态中,由于人都按照自己的“自然权利”行事,相互之间便处于敌意、欺骗状态之中。于是出现了法律,因此,法律是指生活上的一种方案,它使得生命和国家都安全。因此,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是国家的权利,生活在一个国家里的人有遵循法律的义务。只有服从法律的人才是真正有道德的人,一个公民,如果不遵循法律,一个执行法律的人如果不能对每一个人的权利都一样地加以护卫,他就是不道德的。这样,在斯宾诺莎那里,道德的核心就是维护国家的安全以及全体公民的幸福和自由。他是从人们共同生存的权利来讨论法律和道德的。斯宾诺莎的思想,后来为洛克和卢梭所继承,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是自由平等的,任何人不能享有多于他人的权利,因而自然状态也是完备无缺的自由状态。但与公民社会相比,自然状态又存在着许多缺陷,诸如缺少一种明文规定的法律,缺少一个依照法律的公正的裁判者,也缺少一种权力来保证判决的执行,等等,这就使得生活在自然状态的人感觉到很不安全,于是,人们便订立一种社会契约,将一部分权力交给社会,来保证人们的生命、自由和财产的安全。这种共同的东西就是“正义”,就是道德。这种社会契约的思想为卢梭进一步深化,卢梭专门写了著名的“社会契约论”。与斯宾诺莎和洛克相同,卢梭也是从人的权利出发来讨论法律和道德,认为,人们正是为了在平等的基础上保护每个人的天赋权利—自由、生命和财产—才自愿以契约的形式联合起来,但与斯宾诺莎和洛克不同的是,他提出了一个比较独特的概念,即“公意”,以此为基础来阐述法律和道德的关系。在他看来,社会公约中最为本质的东西就是“公意”。卢梭认为,社会契约要求每个成员毫无保留地将其全部权利转交给社会,以这样的条件组合成的集体才能体现人们的最高的共同的意志,这种意志就是“公意”,这种组合体就是一个道德的集体的组合体,国家或政治体制定的法律必须体现这种公意,保护这种公意。一个国家或社会,如果能体现公意,受这种公意的指导,这个国家就获得了。可见,在卢梭这里,法律的制定主要是为了维护道德和公正—公意—的实现。

3.与十七、八世纪的思想家

从权利出发来谈论道德与法律不同,十九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黑格尔将道德与法律建立在理念论的基础之上。康德则认为,道德和法律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康德在其《实践理性批判》中集中探讨了道德问题,他认为,道德的基础是“善良意志”,这种善良意志不掺杂任何情感上的好恶和趋利避害的因素,否则,动机就是不纯的,意志就不是善良的,也就是说是不道德的。那么,如何来判断一个意志是好的或是坏的呢?康德认为,善良意志完全服从某种道德规律,而这种道德规律是先验的、理性的“绝对命令”,是一个“应当”,在现实中永远得不到完全的实行。如何使人的意志和道德规律完全契合呢?康德认为,为了维护道德,必须假设人的意志是自由的。这样,人在道德方面就有二重性:作为有感望的人,不存在道德间题;作为一个有自由意志的人,又能够摆脱自然性的束缚,因而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道德责任。关于法律,康德认为,与道德规律约束的内在自由不同,法律所约束的是外在的自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准则也都有实现自己意志的自由,这是意志自由的表现。但这种自由只有在大家遵守法律时才有可能得以实现。因为每个人的行为可以有所不同,但在人类社会中,彼此的行为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法律的作用就在于调节人们的行为,使其互不侵犯,以便人人都获得自由。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法律是分析的经验的,只管人们的外在的自由,而道德是综合的先验的,只管人们的内在自由,二者有区别,但又相辅相成。黑格尔则从绝对理念,即“客观精神”出发,认为法律的精神就是意志自由,而不是一种强制性的手段.道德和法律都是绝对理念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形式上的具体体现,因而,二者是一致的,而不是对立的。

4.几点启示

篇3

关键词:基金绩效评价方法发展

至2004年6月底,国内基金业的规模已达到3000亿元左右,证券投资基金已成为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选择并持有基金从而参与证券市场成为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选择。由于目前基金销售的激烈竞争,各家基金公司在宣传自己业绩时往往片面地引用各种统计数据,同时由于相关法规的不完善,使投资人无法客观、专业地评价基金的运作水平。

基金绩效评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它不仅涉及到衡量绩效的客观有效的度量方法,也关系到基金绩效的持续性和业绩归因分析等多方面的因素。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在基金绩效评价方面的研究依然非常薄弱,不仅在理论研究上还基本停留在国外90年代的理论水平,在实证研究上也比较缺乏。

国外近几十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表明,数量分析的方法被大量地引入基金绩效评价。随着现代金融理论的不断发展,基金绩效评价在理论研究的指导下进行了许多实证分析,而实证分析的结果又反过来对相关的金融理论和假设进行了验证。事实上,许多在金融投资理论界存在争议的假设依然能够在基金绩效评价的领域发现其踪迹。

国外对基金绩效评价研究有着长期的历史、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大量的实证研究,而我国目前还基本处在开始的阶段。这是因为证券投资基金在我国的时间较短,即使以90年代初期各地不规范设立的基金(如蓝天基金、天骥基金和广发基金等)算起,也不过10余年的时间。若以1998年3月第一只封闭式基金(基金金泰、基金开元)成立算起也仅几年的时间。由于封闭式基金的基金规模(份额)并不随基金绩效发生变动,封闭式基金的发行长期处于超额认购的局面,加之持有人主要是通过封闭式基金的交易获取价差收益而不是通过净值增长获得资本利得,因此无论是管理公司、持有人、监管层和独立第三方对基金绩效评价的研究并不系统和深入。从2001年华安基金公司在中国市场发行了第一只开放式基金起,截至2005年12月28日,共有217只证券投资基金正式运作,其中开放式基金163只,封闭式基金54只。按照证监会11月底的统计数据,目前证券投资基金的净值规模已经达到5000亿元;共有52家基金管理公司,其中正式管理基金的是49家;与迅猛增长的基金市场相比,我国在基金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方面还远远落在后面。

国外的绩效评价具有较长的历史。60年代资产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股票价格行为理论,奠定了现代基金评价理论的基石。特别是Sharpe/Lintner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PAM),更是基金绩效评价的基础。Treynor、Sharpe和Jensen几乎同时分别提出了经过风险调整后的基金绩效评价方法,这才使绩效评价能够在同样的风险水平上进行比较。尽管他们在衡量风险的指标选取上有所不同(Sharpe指数采用的是全部风险)。CPAM模型历史久远而且目前仍被广泛应用(例如Malkiel,1995和Ferson、Schadt,1996)。不过这个理论也遭到了强烈的反对(RichardRoll1977,1978,AdmatiandRoss,1985,和DybvigandRoss,1985a,b)。例如,使用证券市场线来进行绩效评价是“不确定的”。使用这种方法来判断绩效有时会被视为“无望的”(AdmatiandRoss,1985,p.16)和“总体而言任何事情皆有可能。”(DybvigandRoss,1985a,p.383)

针对上述的批评,又有一些改进的指标被提出。例如信息率,即是改进的詹森指数,通过单位非系统风险的超常收益率对基金投资业绩进行评价。1997年诺奖得主FrancoModigliani和其孙女LeahModigliani把国债引入证券投资的实际资产组合,构建一个虚拟的资产组合,使其总风险等于市场组合的风险,通过比较虚拟资产组合与市场组合的平均收益率来评价基金业绩,该种方法被命名为M2.

2000年Muralidhar认为Sharp值、信息率、M2法不足以有效地进行组合构建和基金业绩排序,问题的关键在于对组合和基准之间标准差的差异调整不够,并且忽略了“组合和基准的相关性”常导致错误排序和评价。鉴于此,Muralidhar提出了M3测度方法。Stutzer(2000)在损失厌恶理论基础上,假定投资者选择最大可能地回避风险,从而构建了一个新的评价指标,即衰减度(ProbabilityofDecayRate),该指标最大的特点在于允许收益率收敛于各种分布。当收益率收敛于非正态分布式衰减度对于偏度和峰度敏感性较高,正偏度的基金风险趋小。

此外,证券选择和时机选择、业绩归因、绩效的持续性、基金风格、绩效评估的一致性、基准组合的有效性和资产配置分析等方面,也是国外近期基金绩效评价研究的热点。

Treynor&Mazuy(1966)首次提出的二次方程模型(T-M模型)可以用来检验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择时能力是指基金经理预测风险资产的收益高于或低于无风险利率的能力。Heriksson&Merton(1981)则提出在CPAM模型中增加一个二项式随机变量,称之为双β模型(H-M模型)。Bhattacharya&Pfleiderer(1983)对H-M模型的研究表明,经过他们改进后的模型可以判断基金经理是否正确地利用了正确的信息。Connor&Korajczyk(1991)的研究表明在基金组合与市场收益率之间有协偏度(Co-skewness)时,T-M和H-M模型会得到错误的结论。Grinblatt&Titman(1989,1994)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PositivePeriodWeightingMeasure(PPW)的模型,此模型通过计算期内各时期的超额收益率的加权收益率,给出了择股和择时能力的综合检验结果。此外,Chang&Lewellen(1984)基于APT模型提出了一种新的检验方法。引入变量β1和β2,通过计算它们的差来判断资产管理人的择时能力。

Fama(1972)最早对基金绩效进行了归因分析,并提出了著名的Fama模型。Fama的模型建立在CAPM模型有效的前提上,他将资产组合的超额收益率分为“选择回报”(由分散回报和净选择回报组成)和“风险回报”(由投资者风险回报和经理人风险回报组成)两部分。Brinson,Hood&Beebower(1986)提出的BHB模型则将资产组合与基准组合的差异归因于择时、择股和交互作用三类。但他们的研究结果也遭到了许多批评,如Hensel,Ezra&Ilkiw(1991),JohnNuttall(1998)等。

绩效的持续性是绩效评价的又一个主要研究方面。如果基金绩效是持续的,则绩效评价的结果对投资者而言是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尽管关于绩效持续性的研究常常是相互矛盾的,不过近来众多的研究比较倾向于认为基金的绩效具有较为显著的持续性。如Brown&Goetzmann(1995)认为基金“短期内”具有持续性。比较常用的检验方式有半期平均秩差检验法和交叉积比率(CPRCrossProductRadio)法。半期平均秩差检验法是通过将基金按时间分为前后时间相等的两部份,并分别计算其秩。如果这两段的秩相等,则表明该基金的业绩在全部基金的排名保持稳定状态,其业绩具有长期的稳定性。CPR法是将一定时期内的基金绩效与所有基金的中位值相比较,将比较结果高者标为W(win),低于中位值者标为L(lost)。定义CPR=WWLL/(WLLW)。CPR的取值范围为(0,+∞),如果绩效的持续性越差,CPR值越接近0,反之若持续性越强,CPR值越接近正无穷。据Carhart(1997)的观点,短期的基金绩效的持续性应归咎于持有的好或差的股票,长期的持续性则是由于费率结构的设计不同。

基金的风格研究是对基金的投资和收益特点进行的研究。随着金融创新的深化和产品设计竞争的加剧,市场上逐渐出现了许多类型和风格差异的基金。因此基金的风格研究具有极大的实用性。基金风格研究的方法可以分为因素分析法和特征分析法。最早的风格研究方法是所谓的HBS(HoldingsBasedStyleAnalysis)法。这种方法通过对基金披露的全部持股信息进行分析而进行。缺点是无法有效地剔除“披露日修饰”行为。1992年夏普(Sharpe)采用12因素模型(这12个因素是短期票据、中期政府债、长期政府债、公司债、抵押证券、大盘价值股票、大盘成长股票、中盘股票、小盘股票、非美国债券、日本股票和欧洲股票)进行研究,这种方法被称为RBS(ReturnBasedStyleAnalysis)。RBS方法将基金收益分解为风格收益和选择收益。模型中因素的选取遵循排他、无遗漏和易于获得等原则。目前有越来越多的各种因素模型出现。而特征分析法有MSB(MorningstarStyleBox)方法等。晨星风格箱法(MSB)由著名的晨星公司于1992年提出并于2002年进行了改进。它首先根据资产组合中各股票市值规模的大小将其分为大盘、中盘和小盘,再在划分的每个市值区间根据定义的算法计算其价值和成长得分,最后将其定位到基金风格箱里的不同位置。

GolloandLockwood(1999)对1983-1991期间更换了经理人的共同基金的业绩、风险及投资风格的改变进行了研究。当用公司规模、价值/成长重新对基金进行分类时,发现有多于65%的基金在改变管理之后投资风格也发生了改变。

绩效评估的一致性是研究和比较基金绩效评价的诸方法结果差异性的。不过该方面的研究一直比较少,国内目前还只有王聪(2001)对多重比较法等概念进行了一些介绍。评估一致性的检验方法主要有Spearman秩相关检验、Kendall协同检验和多重比较法等。Spearman秩相关检验方法是通过对两种绩效评估方法所形成秩序列的相关性,判断两方法是否一致。如果该两种方法的秩(排序的差的平方)较小,则表明该两种方法对基金的评估具备一致性。Kendall协同检验是在相关系数检验法上发展的。其中Kendall协同系数定义为12S/m2n(n2-1)。W的取值范围在0和1之间。W的值越大,诸绩效评估方法具备越强的一致性。极端地,W取值1时说明所有的绩效评估方法结果完全相同。经过Kendall协同检验,具有一致性的基金可以通过多重比较法来进行总体业绩评估。

国内关于基金绩效评价的研究目前还比较少。从已发表的文章和收集的资料来看,国内的研究还局限于对国外理论的介绍和实证研究,更多地是对某种单独的理论或角度进行研究,缺乏整体和系统的研究和缺少理论上的创新。

陈学荣(2000年)通过Sharpe、Treynor和Jensen值进行了国内基金初步的绩效的实证研究。王志诚(2000)对中国证券市场特有的针对基金的新股配售政策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王聪(2001年)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国外的基金绩效评估方法。王霞(2003年)在介绍国外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了适合我国情况的基金绩效评估体系。刘红忠等(2001年)对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及其持续性进行了评价和分析。李博和吴世农(2001年)研究了多因素模型在国内的应用。王庆仁等(2001年)应用T-M模型和H-M模型进行了择时能力的实证研究。沈维涛等(2001)则应用风险调整指数法、T-M模型和H-M模型对证券投资基金的业绩进行了实证研究。赵凯和巢洋(2002年)研究了基金绩效的基准组合方面的问题。丁文恒、冯英浚和康宇虹(2002年)将数据包络分析法引入了绩效评估领域。陈信元、张田余、陈冬华(2002年)进行了预期股票收益的横截面多因素分析法的实证研究。江赛春(2002年)研究了业绩指数法。薛继锐(2003年)研究了效用函数法。何荣天(2003年)较全面地介绍了基于风险和收益动态时变性的实证研究。程伟庆(2003年)研究了MorningStar基金评级体系的缺陷。张戡、陈亮(2003年)运用统计学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建立基金综合评价模型,对基金进行综合评价。

参考文献:

1.陈学荣。投资基金业绩综合评估的指数法及其应用。财贸经济,2000(5)

2.王聪。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估模型。经济研究,2001(9)

3.刘红忠等。证券投资基金绩效评估与风险度量的实证分析。上证联合研究计划第二期课题,2001

4.李博,吴世农。基金业绩评价的实证研究。资本市场导报,20008

5.王庆仁。基金投资策略、绩效与市场有效。财经科学,2004(1)

篇4

本文从毕业论文写作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教师自身研究能力的重要性出发,分析了毕业论文写作和指导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主张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应以研究问题为导向,讨论了毕业论文写作如何运用经济学研究的发现和证实的两个过程,特别强调了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八个问题或规则。

怎么样才能实现使学生具有正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的能力呢?除了学生从教师的课堂教授过程中领会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和学校、以及学院安排的实践活动外,毕业论文或科研创新项目的设计与写作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本科各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之后,都附有要求学生完成毕业论文写作,作为对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要求。这两年教育部和学校也都提供资助设立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这也是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措施。

毕业论文写作或科研创新项目工作,不是写教科书,不是写文献综述,而是一项科学研究活动,是发现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北京高校非工科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方案(试行)》对毕业论文提出三个评价基元。第一评价基元,是评价选题质量,要求选题体现本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中对知识能力结构的基本要求,选题要能够解决本专业的某个理论、方法或应用研究中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第二评价基元,是评价综合运用知识、文献、研究方法和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评价基元,是评价论文或设计项目在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理论价值或实际价值。《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评分标准》对毕业论选题提出了科学性、创新性、应用性和可行性的要求;对科学方法的运用提出了论证充分、论据确凿和逻辑性的要求,对论文的写作和文献引用等也都提出了符合现行科学论文标准的要求。

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毕业后在各种岗位上会面临接受领导和客户交给的工作委托,撰写调研报告、写计划书和专题研究报告等。所有这些委托都向我们培养的学生提出发现问题及其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加以实施的挑战。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基本的科学素养,是高等学校应当给予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训练或科研创新项目活动就是这种重要的给予之一。因此,毕业论文的写作或科研创新项目的活动,是直接尝试用现代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来发现问题及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好机会,更是直接尝试锻炼和展现自己科学素养能力的极好机会。

学生毕业论文或科研创新项目的活动也是反映学校教学和科研管理水平和教师能力的重要指标。我们在检查教师对毕业论文的评语中可以看到,一些教师对学生的选题判断有误,把写教科书的选题、写文献综述的选题、把超出自己专业能力的选题,都作为合格甚至优秀的选题批准开题,甚至成绩也评为优秀;一些评语不能判断毕业论文在立论、分析、写作和文献评论等方面的问题,评语抽象笼统,优缺点缺位等等。这种现象不仅在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中存在,在研究生毕业论文的指导中也是存在的,有时甚至还很严重。这些都反映了教师本身有待于改进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管理层有待改善对论文评阅环节的控制。当我们的学生在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完成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挑战时,实际上也折射了我们在指导学生培养毕业论文写作能力和整体管理能力上的缺陷。教师阅读和评论学生的毕业论文除了是培养目标所要求的职业责任所必需之外,还有两个有利于教师的“利己主义”理由:一是,检查和锻炼、提高我们自己发现问题及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阅学生论文中所得到提高的这些能力,不仅有助于教师之间的学术批评与讨论,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完成校外其他部门委托的各种评阅工作。二是,学生选题的多样性、资料和证明的方式多样性也为指导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知识,指导和评阅学生的论文实际也是我们从学生那里获得新知识的过程和好机会。

经济学本质上是门应用性的社会科学。经济研究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问题可以是理论性的,也可以是应用性的。“问题”是指矛盾、差距或毛病,诸如目标与现实的矛盾或差距,绩效与标准或目标的差距,理论与现实的矛盾与差距,传统理论与新观点的矛盾,以及情况的突然变化等等。以研究问题为导向的方法论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论(Economic research methodology)的核心,经济学研究方法论是关于组织、计划、设计和实施研究问题的基本原则的方法论。经济学毕业论文或研究项目的进行,实际上是经济学研究方法的运用。

篇5

20世纪40年代开始,学者们开始自觉地对公共管理学的方法论进行反思,先后经历了三波反思和争论,经过这一系列的争论,公共管理研究已经进入了方法论的多元化阶段,但是目前中国大陆关于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论探讨却存在以下突出的问题:

1.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单一化,无法回应公共管理实践的多样性。目前国内相关文献在介绍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时候,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仍是主流,通论性教材往往侧重介绍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中“科学”研究的部分,主张公共管理研究的任务在于寻求公共管理客观事实中的经验性因果联系,通过变量之间关系的寻求,发现公共管理的一般规律。[1]与此相关,目前国内的公共管理硕士(MasterofPublicAdministration,MPA)教育亦以“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研究方法”等作为核心课程或主干课程,这些课程的主导方法也是实证主义,难以凸显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多元性。事实上,公共管理研究是科学发现、技术设计(政策设计、制度设计、组织设计、机制设计等等)、公共评估、诠释和批判的统一,需要实证的、诠释的、批判的多元方法论的合理使用和组合,阐明多元方法论单独使用和组合使用的逻辑,才可能有效地反映公共管理实践的多样性。

2.程序性方法与实质性方法之间存在鸿沟。公共管理实质性方法是形成公共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逻辑和价值观,是公共管理知识成果中蕴含的,形成公共管理知识的途径。公共管理研究的程序性方法则是公共管理研究过程中设计和实施研究、收集和分析资料的程序、步骤和技术。公共管理实质性方法和程序性方法没有截然的界限,但是侧重点是不同的,前者侧重研究的逻辑,后者侧重研究的操作性程序和技术。在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文献中,程序性方法的研究文献较为丰富,体系也较为成熟,比如:盖尔•约翰森(GailJohnson)[2]等人所著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著作。这些著作以选题、文献综述和理论建构、研究设计、资料收集、资料分析、报告撰写为经线,以定性和定量研究为纬线,共同编织起公共管理学的程序性方法论体系。不过,很少有文献探讨实质性方法和程序性方法之间的对应关系,这导致了公共管理研究者的很多困惑,比如:当我们从事一些属于技术设计类、诠释类、批判类、评估类的公共管理问题研究时,大多数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著作难以提供有效的指导,甚至用实证主义的研究规范和标准衡量这些公共管理研究成果,造成了研究的方法论标准“缺位”和“越位”的现象,形成了方法论标准的单一化和有些研究没有有效方法论指导的尴尬局面。

3.公共管理学术研究、实务和咨询方法脱节。公共管理研究作为使用科学方法探讨公共管理问题答案的活动,包括公共管理学术研究、公共管理实务、公共管理咨询三种基本形态。但实践中,三者脱节的状况较为严重:从事公共管理学术研究的学者们撰写大量的论文,充斥着繁杂的统计数据和生僻的词语,往往被束之高阁。公共管理咨询提出的政策建议,往往与学者们的高深研究难以接轨。造成这种脱节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对三者统一的“公约数”缺乏坚实的理论共识。事实上,公共管理学术研究、公共管理实务和公共管理咨询的“公约数”是解决公共管理问题。公共管理学术研究重点关注科学发现类、评估类、诠释类和批判类问题。公共管理实务是公共管理实践问题解决的过程,其本质是公共管理者运用适当的途径———诸如战略设计、政策制定、机制设计等———弥合公共管理主体需求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虽然公共管理实务以公共管理学术研究提供的相关知识为基础,但是公共管理实务的方法论框架是技术设计的方法论框架,与公共管理学术研究的方法论框架存在本质的差异。公共管理咨询所使用的方法论框架并不是单一的方法论框架,往往通过综合运用公共管理学术研究和实践问题解决的方法论框架,为顾客提供知识、技术、理解等方面的知识和服务。

4.公共管理方法的学术关注度失衡。“公共管理方法”一词可以做广义理解和狭义理解。广义的公共管理方法是公共管理领域中思维方法、行动方法、研究方法的总称。狭义的公共管理方法则指公共管理实践或公共管理实务活动的方法,属于行动方法的范畴,即公共管理主体进行公共管理活动过程中使用的认识工具(比如战略管理中SWOT分析模型、钻石模型、利益相关者分析)和行动工具(全面质量管理、合同外包、凭单制等等制度、机制、程序、手段和技术等管理手段)的总称。目前国内已经出版了一批侧重研究公共管理行动的技术、手段和工具的著作。但目前关于公共管理学科方法和研究方法的著作仍然较少。公共管理“思维方法”的著作更是少见。这导致了公共管理思维方法、行动方法和研究方法学术关注度失衡的局面,有必要从新的角度入手,寻求公共管理方法的共同基础,提高公共管理学科认同度。

5.公共管理知识生产缺乏合理的标准和规范。20世纪80年代以来怀特(J.D.White)[3],佩里和克雷默(J.L.Perry&K.L.Kraemer)[4],斯托林斯(R.A.Stallings)[5],斯托林斯和费里斯(R.A.Stallings&J.M.Ferris)[6],贝利(M.T.Bailey)[7],亚当斯和怀特(G.B.Adams&J.D.White)[8]等人开展了对公共管理博士论文和期刊论文的主题、研究方法、质量标准等方面的评估研究。中国台湾学者孙同文(1986)[9]、江明修(1986)[10]、詹中原(2003)[11]、吴颖年(2006)[12]等学者对台湾地区的公共管理论著亦做了文献评估分析。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内陆很多学者开始从不同角度反思和探讨公共管理知识生产的规范、标准和方法论问题。比如:张成福(1996)对中国公共行政合法性危机的关注。[13]周志忍(2004),郭小聪、肖生福(2006)等人探讨了中国行政学学科和学科整合问题。[14]袁达毅(2002)、马骏(2006)、刘亚平(2006,2008)、何艳玲(2007)等人对中国公共行政“危机”进行了分析。[15]张梦中和马克•霍哲(2001)[16]等人对公共行政期刊论文或博士论文进行了内容分析,尝试提炼出已有公共管理研究成果的学术规范。总之,公共管理知识生产尚未形成兼顾多元方法共性和个性的标准和规范。实证主义的学术规范,只适合于对部分公共管理研究成果进行评价,还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并不能纳入实证主义研究的方法论传统,需要深化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认识,在公共管理多元方法的框架下,建立多样化、合理、适宜的公共管理知识生产标准和规范。上述五个问题可以归结为:公共管理多元方法之间的共同性和差异性是什么?怎样才能有效整合公共管理研究的多元方法论,从而为公共管理研究提供逻辑合理性?随后本文将从问题类型学入手,阐明基于问题类型学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以期对这两个问题提供合理的答案。

二、公共管理问题类型学

在科学研究中只有那些专业共同体和整个人类的知识积累都尚未解决或无法回答的疑问才算是研究问题。问题可以定义为:“某个给定过程的当前状态与智能主体(人或机器)所要求的目标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17]问题是一个反映了主客观矛盾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概念。科学研究从何开始?一直是哲学和方法论研究的一个关键主题。波普尔在《猜想和反驳》一书中总结道:“科学和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愈来愈深化的问题,愈来愈能启发新问题的问题。”[18]在公共管理研究中,几乎每个公共管理理论的提出和发展,都是从特定的公共管理问题开始的。问题作为一个认识论的概念,反映了主观与客观之间的认知矛盾。虽然诸多科学家和不同流派的哲学家持有不同的方法论,但是科学史和哲学史的发展历史表明,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从方法论层面上开展对“问题”的研究,探究什么是问题、问题的重要意义、问题的结构、问题的类型。“问题”成了不同流派科学哲学家交锋对话的聚焦点,他们对问题认识的深入,逐渐形成了以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哲学分支领域“问题学”。[19]目前“以问题为导向”进行研究已经成为公共管理学界的共识:解决问题是公共管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核心;问题为公共管理研究定向;问题是制定公共管理研究计划的依据;问题指导公共管理研究的观察和资料的收集等等。但是公共管理问题包括哪些类型?每种类型公共管理问题对应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在理论界和实务界尚无一个完美的答案。类型学(typology),或称作分类学(taxonomy),指研究者结合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一维度的简单概念,然后由简单概念的交叉形成新的概念。本文从问题的定义———“某个给定过程的当前状态与智能主体(人或机器)所要求的目标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出发,根据“差距”的本质特征对问题进行类型化的划分。按照近代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Hume)揭示的事实和价值二分的原则,我们可以将问题中所含的“差距”分为“事实性差距”和“价值性差距”两个维度。可以用如下的坐标图定位公共管理问题的各种类型。在图1的二维坐标中:(1)纵坐标所示的纯粹涉及价值差距的问题属于诠释类问题,对诠释类问题的解答,往往使用诠释主义的方法,形成诠释类知识。诠释类知识通过挖掘、阐发、建立和确证一种价值,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2)横坐标所示的那些纯粹涉及事实差距的问题是科学发现类问题,科学发现类问题往往使用实证主义的方法,探索经验世界的状态、发展、变化,寻找经验世界中存在的联系。(3)横坐标和纵坐标构成的平面中的问题既含有价值因素又含有事实因素,可将这些问题分为技术设计类问题、批判类问题和评估类问题。

1.科学发现类问题。科学发现类问题是人类主观认知与经验事实之间的矛盾,以及由此引发的主观认知之间、客观事实之间的矛盾而引发的疑问。对科学发现类问题的回答,往往使用实证主义的方法论框架,最终将产生对客观世界描述、解释和预测的知识。提出科学发现类问题的途径包括:寻求经验事实之间的联系和一致的解释,证实假说和现象的可靠性、寻求理论体系内部的不一致性,解答多个理论和假设的不一致性,学科理论方法的移植等。

2.技术设计类问题。“实现特定目标的最优化方案、手段和措施是什么?”属于技术设计类问题。技术设计类问题包含事实前提和价值前提两个基本因素。技术设计类研究的目的是在既有事实前提下,确定合理的价值前提;或者在既定的价值前提下,寻求实现特定价值的优化方案。在公共管理研究中,往往需要在时间(时间段、历史、现状等等)和空间(国别、地区、部门等等)中进行目标比较、约束条件比较、环境参数比较、手段比较找出当前问题的特殊性,并“有的放矢”地提出战略与政策、体制与机制、措施与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3.评估类问题。该类问题与科学发现类问题的相似之处在于两者都是对事实、行为和态度的描述和解释。但不同的是,评估研究在对事实、行为和态度进行描述时,是建立在与特定标准进行比较基础上的描述和解释,比较的标准可以是客观的标准也可以是主观的标准。评估至少包括三个要素,即标准(criteria)、证据(evidence)和判断(judgment),评估类问题的本质是根据经验证据,寻求特定标准和经验证据之间的关系,并对这种关系进行评判。

4.诠释类问题。诠释类问题是阐发、确立和建构社会现象背后的价值和意义的问题。诠释研究尝试回答文化、价值和精神领域的“应该怎么样”的价值问题,与人的目的、自由和人际之间的共识和规则紧密相关。公共管理领域,人们一般通过公共管理的历史诠释、文本诠释、话语诠释和行动诠释来获取诠释类问题的答案。

5.批判类问题。在批判研究者看来,现实社会并不是实证主义所谓的纯粹的经验的堆积,而是主体被“异化”的世界,需要改变客观世界,将主体从“异化”中解放出来。批评研究以矛盾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看待和分析现实,其目的是改变世界。批判问题的提出本身具有很强的社会行动取向,批判研究本身就是改变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公共管理问题类型的划分,是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基础和公约数。

三、以公共管理问题类型学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体系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是对公共管理研究中使用的各种、各类、各层次方法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的系统化梳理。

1.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维度。可以借鉴亚瑟•霍尔(ArthurD.Hall)提出的系统工程三维结构(时间维度、逻辑维度和知识维度)对研究的方法体系进行刻画。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时间维度即公共管理研究依次进行的过程,包括选题、文献综述、研究设计、研究实施和研究成果发表等环节。公共管理研究的逻辑维包括方法论、研究方式和研究工具三个层面。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知识维度是提出和解决公共管理问题的思维背景、认知背景和实践背景。凡是对公共管理问题解决有启发的知识都可以纳入这一维度,而不论该知识的学科界限。

2.问题是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公约数。从问题学的角度来看,在研究方法体系中,问题是连接研究逻辑维度、时间维度和知识维度的共通点。首先,不同的方法论流派对问题的性质、问题的地位、问题结构看法不同,就会形成研究过程的差异。比如:诠释主义将问题看做是意义呈现的过程,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交互作用贯穿在研究过程的始终;实证主义将问题看做是归纳和证实的过程,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中立观察是研究的起点,对结论的证实或证伪成为研究的终点;批判理性主义将问题看作是主观和客观的不一致,研究过程是始于问题,提出探索性答案,然后验证,再提出新问题的过程。其次,不同的问题类型对应不同的方法论框架。(1)对于科学发现类的公共管理问题,通常使用实证主义作为主导的研究方法论框架。(2)对于技术设计类的公共管理问题,通常运用技术设计所特有的最优化方法的逻辑,这种逻辑是“一种特别的命令逻辑。”“首先,考察满足外部环境限制的所有可能状态,然后,从此集合中找出满足目标的其它约束条件、又使效用函数最大化的特定状态。”这相当于把目标约束条件及最大化看作新的“自然法则”并把它加到其它自然法则上进行逻辑运演,运演结果中的值被看成“应当”取的值。[20](3)评估类公共管理问题会同时涉及价值因素和事实因素,在实际评估中,对事实和价值因素的处理方式不同会导致评估研究中实证主义、诠释主义和批判主义的分歧。(4)诠释学、现象学、建构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非实证主义方法论是解决诠释类问题的常用方法论。(5)批判类问题则主要使用批判主义、批判实在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方法论。最后,研究知识通过研究问题与研究逻辑紧密相关。研究知识只有与特定的研究问题相联系,才有可能纳入特定的研究活动。(1)背景知识驱动问题的产生,各学科知识为问题解决提供可能的答案,并促进新知识的产生。(2)既有的理论引导研究的进行。既有的理论在研究中不仅仅对问题的产生和问题的解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还以理论框架、研究途径、研究范式等形式引导资料的收集、资料分析、假设检验、分析性归纳等过程。

3.以问题类型为基础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总体特色。以公共管理问题类型为基础,将问题作为沟通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的公约数,这种新的公共管理研究方法体系具有以下特色。

第一,公共管理问题形态差异决定了公共管理研究表现形态的多样性。公共管理学术、实务和咨询从本质上讲它们都是一种解答问题的活动,只是三者所解答问题的类型、问题的难度、问题的指向等方面存在差异。从难度上来讲,公共管理实务活动中的问题可以使用已有的常识,或者对已有的知识进行简单地综合就能加以解决。如果问题的难度超出了常识和已有知识简单综合的范围,那么就需要诉诸公共管理咨询或公共管理学术活动加以解决。公共管理咨询提供一个或多个可供选择的较为固定的答案,公共管理学术研究则对问题进行探索性的回答,提供阶段性的答案。从问题类型来看,公共管理学术研究活动侧重解决科学发现类问题;公共管理实务工作者侧重解决技术设计类问题;公共管理咨询则重点阐明将公共管理一般原理转换为具体操作政策条文的基本原则。总之,在问题解决这一点上,公共管理研究的三种形态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存在有机的联系,它们在知识生产体系中司职侧重不同,共同构成了公共管理知识深化的递进序列。

第二,公共管理问题类型的划分是公共管理研究的第一步。公共管理活动中同时包含了事实因素、价值因素和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因此公共管理研究可能是科学问题亦可能是技术问题、评估问题、诠释问题和批判问题。不同问题类型在问题结构方面存在根本的差异,因此对这一问题求解的方法论框架也会存在根本的差异。如果用解决诠释类问题的方法去解决科学发现类问题,应该无法获得求解答案,因为他们的求解目标和应答域都不一样。因此,准确地定位公共管理问题类型是公共管理研究的第一步,制约着公共管理研究的方向和路径。

第三,公共管理问题类型决定了公共管理方法论的选择。研究方法论的差异是研究哲学层面的差异,不同的研究方法论以不同的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为基础,不同的方法论产生不同属性的知识,不同属性的知识亦需要通过适当的方法论获得。比如要获得诠释类的公共管理知识,就需要以诠释学的方法论作为研究的哲学基础,使用现象学、人类学、民族志等质性研究方法展开研究。如果要获得规律性的实证知识,则需要使用实证主义作为研究的哲学基础,使用实验法、调查法等实证方法展开研究。如果采用实证主义的方法去解答诠释类问题,就犯了研究问题和方法论不匹配的错误。总之,公共管理问题类型决定了公共管理方法论的选择。

第四,公共管理问题类型决定了公共管理研究设计。公共管理问题的类型,决定了公共管理问题的结构,并进一步决定了公共管理问题的解决思路、求解路径、求解方式、求解结果以及对求解结果的评价。公共管理研究设计作为研究的蓝图和规划而言,需要对问题的结构、问题的求解和问题求解结果的评价加以详细的阐述。按照问题类型的差异,可以将公共管理研究设计分为科学发现类的研究设计、技术设计类的研究设计、评估类的研究设计、批判类的研究设计和诠释类的研究设计。总之,正确的定位公共管理问题类型是选择相应公共管理研究设计类型的前提。

第五,公共管理问题类型的划分沟通了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的鸿沟。公共管理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美国的教育学科分类中,就将公共管理类学科划入职业性的应用性学科范畴。尽管公共管理的理论研究者和公共管理实务者往往是不同的群体,但是并不意味着,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可以分离,并不意味有纯粹的公共管理理论,或者纯粹的公共管理实践。实际上,将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融合起来的桥梁就是公共管理问题,对公共管理问题类型进行深入的分析,就能寻找到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沟通的具体的、历史的、特殊的通道。无论是从事理论研究的工作者,还是从事实务的工作者,都需要有问题意识,根据问题的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获得问题的答案。从收集信息、发现问题、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案、问题最终解决的过程来看,理论工作和实践工作是紧密连接、相互渗透、相互启发的过程,问题及其问题的类型是沟通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桥梁。

篇6

学术论文的写作过程并不是线性的,并不是在研究和思考之后进行的最后活动。学术论文的写作是迂回的,研究、思考和写作经常交织在一起。你在研究结束之前就可能写了很多东西,甚至可能在还不确定写什么之前就开始写了;你可能先写个草稿,然后再拟定论文大纲,并看看需要填加哪些素材和论据;你可能开始写草稿,却突然决定进行完全不同的任务,之后又重新写草稿。事实上我们总是只有在纸上写下我们工作的成果后,我们才知道我们真正想要说的是什么。

经济学学术论文一般分为四个部分:摘要、导言、主体和结论。但是我们一般不按顺序写,通常都是从内向外写,从最核心的模型和计量实证开始,逐渐将论文向外扩展。导言和结论往往被放在最后写,因为如果我们不知道核心的论述结论,我们就不知道如何在导言和结论中进行概括和总结。但是为了清晰,我们按顺序介绍一下论文各部分的写法。

一、摘要(Abstracts)

摘要通常只有一个自然段,浓缩了该论文的主要要点和特点。摘要一般要说明该论文研究的问题以及研究该问题的价值,所使用的方法和数据,主要结论及本论文的贡献。写摘要有助于我们集中思路。

二、导言(Introductions)

导言说明了所研究问题的历史和理论背景,对本论文的研究领域进行了解释,引导读者进入论文的主题。一般而言,写导言可以遵循以下四个步骤:宣布主题;对前期研究进行回顾;指出前期研究存在的问题和遗留的空白;说明本论文解决的问题,以及如何对研究的空白进行了补充或如何对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回应。在导言结束之时,可以对论文的组织结构做简要介绍,让读者预先就能了解论文的脉络。导言应该写得简洁并要点突出,多余的铺垫往往是没有必要的。导言有的时候只有一个自然段,有的时候也可以长达1000多字或更多,这取决于论文的复杂程度。

三、主体(Main Body)

(一)文献综述的写法

学术论文的主体部分须先进行文献综述,说明你做了大量的功课,论文因此是严谨和诚信的。你需要对文献进行严谨地分析和梳理;将你的研究放置于其他人研究的背景中;在文献综述的过程中强调你的研究贡献。

1.首先要从整体上对文献进行评价。相关研究丰富与否?研究关注的主要是方法论方面的问题、数据的问题,还是其他问题?迄今的研究主要是实证研究、理论研究或二者兼具?这些研究是集中在一系列相似的问题上吗?这些文献在主要议题上是否取得了共识?

2.应当针对主题进行综述,而不是按照作者流水帐式地记叙。例如,探讨数据的主题,探讨方法论的主题或者有关结论的主题。

3.评论迄今研究的价值和缺陷。

4.解释你的研究的贡献。即使你在导言中进行了说明,在这里也不妨再次强调。

(二)论述——提出观点(Claims)、理由(Reasons)和证据(Evidences) 观点的提出要依据若干理由,而理由是由证据支撑的。所谓观点就是论题,是一个主张或一种解释,而不是对事实的陈述,因此需要得到支撑。观点之所以形成是由于存在理由。理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认为某个观点合理。但是如果仅仅提供理由是不够的。理由必须得到证据的支撑,所谓证据就是反映事实的信息,例如统计数据、数理模型和其他文献的结论。 经济学的论述有其独有特点,即提供并支持一个命题,这与其他学科是不同的:

1.经济学论证是将一种经济现象付与经济分析。

2.经济学论述使用经济学假设、概念和理论来解释或理解所探讨的经济现象。

3.经济学论述使用某些证据来对假设进行支撑,这些证据可分为四类:

(1)假设、理论和教科书中的概念。

(2)定量数据。

(3)计量。计量是对命题检验的方法。

(4)经济模型。经济模型是数学公式,用来对经济作简化的抽象,描绘经济主体决策过程。模型是部分地基于经济假设、理论和概念而建立的。

(三)论据(Evidences)的写法

1.模型

如果论文只是使用简单的回归分析,那么模型可能只是回归方程和经典假设。复杂些的论文可能会设立一个经济模型,报告最优化的一阶条件并对其进行解释。如果是计量模型,则应说明计量方法以及选择该方法的理由。设立模型不管是理论模型还是计量模型,都应把假设前提交代清楚,并解释这些假设背后的经济直觉。特别是在理论模型推导经济主体的行为或决策过程中,一定要阐明主体决策的假设前提。模型中使用的符号应尽量标准,最好是直接能从符号中判断其所代表的变量。学会使用上标、下标和希腊字母。你应该说明模型的来源,是你自己设立的模型还是援引自其他的文献。

2.数据

数据首先应当指明来源;其次应该对数据源作总体描述,例如样本量,时间期限,搜集样本的方法等;应对数据来源的质量做出评价;对可能影响分析结果的数据特征进行说明,例如数据是否有偏,是否存在高估或低估现象;解释你如何处理数据或构造新数据;说明你是怎样选择样本的,例如你是否剔除了某些观测值。

3.在表格中报告数据和结果

我们通常在表格中报告数据和结果,关键是我们应该报告多少数据和结果。著名建筑师米斯×凡德洛说过一句话“Less is usually more”(“少即多”),意思是简单的东西往往带给人们的是更多的享受。这也同样适用于数据结果的报告。在报告计量结果时我们通常犯的错误是直接把软件执行结果粘贴过来,这样会淹没你想要展示的重要信息。因此,我们应该重新编辑软件输出的结果,例如,把多次回归结果编辑在一张表格中,删除无关信息只报告相关信息。

4.对结果进行陈述

我们不能把数据和计量结果写在表格里展示出来就算完了,我们必须在文中对其进行描述,因为,表格并不能自己为自己说话。首先,你要明确地把表格介绍出来。通常只需要写一句话,告知读者存在这样一张表格,并简要提示其内容(往往是表格标题)。介绍完表格后,你就可以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重点说明了。你应该明确地告诉读者表格中反映的重要事实。但是你无需对表格中所有的信息都重述一遍,而是应该对数据进行解释并指出数据中隐含的意义。你要明确什么才是你最想让读者从表格中了解到的信息。

四、结论(Conclusion)

结论和导言是遥相呼应的,可以说结论是倒叙的导言。在导言中你引导读者逐步勾勒出你的研究主题,在结论中却开门见山地归纳你的研究主题。但是结论并不仅仅是导言的镜像,结论应该涉及一些超越本论文的议题。也就是说,一方面结论应该对论文进行回顾;另一方面,还应对议题进行展望。结论部分使你有机会以简洁、清晰的方式总结你的论据,注意不是要你一字一句重复你所说过的。在结论部分你可以提出进一步的质询,扩展你的思路,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结论部分有助于回答这样一些问题:读者为什么应该关注你的论文?为什么你的议题很重要?

以上,我们对学术论文各部分的撰写方法展开了讨论,最后让我们引用英文论文表达方面的技巧建议,以结束我们的讨论:

原则1:Keep your complete grammatical subjects short.

原则2:Express key actions as verbs.

原则3:Begin sentences with “old” information.

原则4:End sentences with new information.

原则5:Make the subjects of your sentences the person, place, or thing that the sentence is about.

篇7

思维属于人类的理性认识,它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借助于语言材料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性的反映。思维方法则是指思维的基本程序和使用的基本手段。会计理论是关于会计的一种理性认识,它同其他的理论研究的思维方法一样,一般有三个层次:

(一)方法论。方法论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它是会计理论方法的最高层次。的认识论是会计理论研究的指导。具体地说,就是要把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和革命能动的反映论当作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方法论。同其它学科一样,方法论在会计理研究方法体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方法论是哲学思维或哲学方法论在会计学家意识中的体现,又是从哲学角度对会计现实和会计理论的审视,是提供会计学家认识会计的方法模式,这种模式被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会计学家的思维方式或方法意识,构成他们观察、思考会计现实情况的视野,最终凝固成为会计学家对某种理论的思维习惯。另一方面,唯物辩证法、唯物史观和认识论转化为方法论并不是互不相关的,而是互为条件、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转化,共同形成为把哲学转化为方法论的“合力”。可以这样认为,每一个会计理论工作者总是有意或无意地在其工作中接受一定的方法论的指导。

(二)基本方法。基本方法是我们认识会计时所运用的最一般的思维方法。思维方法按照其特点和阶段的不同,又划分为思维的基本方法和思维的技术方法。

1.思维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法、形象思维法和抽象思维法。在进行会计研究时,首先必须按照具体的会计科研课题进行调查和搜集有关的资料,并通过观察到的事实来判定调查地点和资料渠道的取舍。由于观察一般要从感性认识开始,通过感性认识对事物作出判断和评价,上升到理性认识。只有在占有了大量的、丰富的资料后,才能为会计理论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这点来看,观察法是思维的最基本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象思维法,包括联想法和想象法。联想法是指由一事物而想到另一事物的方法,具有表面性、随意性和猜测性。想象法是指在原有形象的基础上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思维方法,具有形象性、概况性和创造性。会计理论研究同样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即不局限于现有的会计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想象。抽象思维法,包括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法。形式逻辑方法是一类程序化很高的方法,一般包括比较、分类、类比、移植、归纳、、综合、概括、证明和反驳等一系列方法。这些方法在人们的意识中以高度抽象的方式固定下来,具有普遍有效的公理性。辩证逻辑方法是形式逻辑方法的与深化,它是从客观对象的内在矛盾入手,来分析和解决思维的矛盾运动。辩证逻辑方法不仅承认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方法在人类思维中的重大作用,而且将它们看成是具有对立统一的关系的方法,将每对关系看成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抽象思维方法在会计研究活动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会计研究的各个领域运用得最为普遍。会计研究成果的提出,或是从大量具体的事实和资料的研究中得出(归纳),或是为解决具体问题而运用一定的会计学知识推出(演绎)。会计研究成果,除了要接受会计实践的检验外,还要在逻辑上前后一致。此外,分类与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在会计研究领域大量采用,在许多会计学术刊物中,随处可见这些研究方法的踪影。

2.思维的技术。包括数学法、假说法和系统法。数学是关于量及其关系的,是抽象、推导和的工具。从思维角度上说,数学又是严密的思维体系。活动同样离不开数学方法的运用,即运用数学概念、逻辑和方法对会计实践的运动,进行定量化的研究,将会计领域中的相互关系、相互制约的因素用数学模型表示,仿照数学的逻辑思维方法构建会计理论及方法体系。例如会计理论中的资本资产计价模式,会计收益与股票价格的关系,均需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即建立数学模型来表达。假说是对的一种测性或可能性的说明,它适用于一切进行理论研究的领域。假说的提出,不仅了、综合、比较等逻辑的方法,而且更突出的是应用联系想象的方法。在其完成阶段,则演绎推理的作用十分突出,即从已确定的观点出发,通过演绎的程序,广泛地解释已知的经验事实。假说法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得以全面运用的方法。将假说法引入会计研究领域,便形成了会计研究的实证法。实证法要求先提出一定的假说,然后通过综合运用其他研究方法,如数学法、调查法和演绎法等以证明假说的现实性。在西方会计界,实证法的运用十分广泛,这种实证的运用,拓宽了会计研究的领域,从而丰富了会计理论的,同时便会计研究也具备了可以核查验证的特点。系统法在科学研究领域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在研究会计实践与会计环境的相互关系、会计实践各组成部分的关系、会计实践与会计理论的相互关系、会计学与科学及会计学与科学各学科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系统法具有其它研究方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是其它研究方法无法代替的。

篇8

19世纪德国大学引入了一种重视科学研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英国高校的人才培养宗旨是,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并重的开放式培养,这种模式培养出了大量适应市场的专业化职业型人才。英国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点:第一,宽进严出,全日的和业余的同一标准。第二,规模培养,淡化导师因素。第三,淡化教材,倡导学生博采众长,重视能力培养。第四,治学严谨,学习效果评价独特。第五,重视研究方法,强调第一手调查研究。法国大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育“高”“精”“尖”的人才,并且每年他们为此,认真仔细挑选优秀教师,甚至专门引进国外一流名师,无论在课程设置还是课业管理以及就业指导等方面都是严格按照培养目标进行管理。美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特点:培养目标多元化、培养过程专业化、课程设置灵活化、质量管理严格化、培养目的社会化、培养趋势国际化。

二、国外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启示

(一)理论基础

1、重视基础理论课程的优化设置。基础理论课程的优化设置,能为学生提供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学生通过系统学习,可以构建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一方面有助于形成自己的学术感想,另一方面可以提升学术感知能力,为以后的学术研究准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2、重视研究方法论的教导。我国研究生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存在研究方法过时,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学校课程过于侧重于思想方法论的培养,而对具体研究问题中应该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的指导不够,一般是来自于导师的言传身教,而很多导师的研究方法或者研究方向单一,采用的方法论也比较单一。导致学生接触面窄,选择复杂多变的研究方法的机会就少。

3、重视跨学科、跨领域知识的综合学习。国外高校在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面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跨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与与否。学校提供的更多自主学习空间,能促使学生学术灵感的爆发。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建立诸如此类选修课系统,但是对于选修课的管理方面存在比如宽容管理,对学生课业要求低等问题。所以我国在重视跨学科学习的过程中,应该加强管理。而对于像工商管理这样的综合性学科,不仅仅要精通本专业领域的重点知识,还必须了解诸如金融、投资、企业运作等方面的知识。

4、灵活设置课程,适应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每个人学习同一门课程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收获,不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国研究生课程设置应该多元化,能满足不同个性的研究生的学习需求。

(二)学习能力

1、重视自主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过程中,存在老师要求学生、迫使学生学习的普遍情况,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不高。同时存在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问题,给老师的授课带来了一些挑战。为解决上述问题,授课教师一方面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授课内容,一方面应该变幻教学方式,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2、重视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研究生的学习一定要多阅读文献资料,包括外文文献。而工商管理学科,本身是一个理论性学科,更应该在多阅读他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发现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三)优化管理

1、提高培养过程中的淘汰率。我国目前的硕士研究生招生呈现出“严进宽出”的局面,许多学生为了能进入大学,发挥了巨大努力。但是进入学校以后却是忙于各种其他工作,荒废了学业,毕业论文也是在导师的催促之下敷衍了事。而许多高校为了保护学校名声以及来年的招生,往往宽松处理。

2、淡化单一导师因素,吸取众家之长。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一般是采取“一对一”或“多对一”导师制,鲜有导师组负责制的模式。一个或几个学生均是来自于一位导师的真传,学生受一位导师的影响较深。这种模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固定的思维模式,而失去了变化性。而且可能存在学生和导师的思维有巨大差异的情况。一方面导师的指导学生的工作量大,另一方面学生对于导师的指导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学生成长。为拓展思维,扩大知识面,可以采用导师组集体指导方式,便于研究生吸取众家之长。

3、提倡自主选题,提高论文质量要求。论文代表着研究生完成学业的成果,因此无论是选题还是后续的写作均十分重要。目前我国许多高校教师喜欢给研究生毕业论文提供选题,而学生没有通过自己的大量文献阅读构建理论基础,为后续写作遗留了大量问题。故现今研究生的培养应提倡学生自主选题,同时提高论文的质量要求。

4、提升研究生教学内容的现代化水平。研究生授课教师及时把握学科前沿动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为研究生提供接触最新知识的机会,引导研究生做出最新的、最有价值的学习与探索,将对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长久深远的影响。只有在新的理论、新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才能提出更新、更先进、更适合现代化教育的理念。

5、信息化的管理,多元化的评价机制。信息化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对人们的学习和生活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也应该结合信息化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信息化的硬件和软件的配备,教育教学资源的信息化变革。为适应创新型管理的需要,研究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应该大量利用信息化资源。

6、竞争激励机制与淘汰机制并存。随着我国本科、研究生的扩招,学生培养质量问题堪忧。为了适应学生毕业以后的工作需要,我们应该逐渐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同时引入淘汰机制。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培养学生面向现实经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书本或者理论上,而应该结合实际。理论在于指导实践,同时实践也会促进理论的完善。工商管理类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应该如此,培养模式不仅要有理论性而且还应该有探索性。

2、建立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模式。校企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模式,一方面可以改善大学的科研条件,另一方面有助于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工商管理类专业,理论性强,比较枯燥,如果辅之以企业实际操作,将更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提升学生的钻研能力。(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

篇9

一、 小论文试题的基本特点

1. 能力要求专业化

历史学可以分为史实的考证、史事的理解、理论概括、史学评价四大能力层次,《考试说明》也规定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大能力要求,而历史小论文的写作就是属于史学评价层次范畴,要求同学们具有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要有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的学科能力,这种最高层次的能力要求,要求同学们具有一定的历史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历史试题对能力的要求显然具有专业化倾向。

2. 考查内容固定化

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第3问是“对材料三中的恩格斯的历史认识的评价”,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是“根据这段材料选择观点进行历史评论”,2011年江苏历史卷第22题第3问是“根据材料中历史学家陈旭麓关于生产方式变化的历史认识进行评价”,显然小论文考查内容都是以固定的、有范围的、具体的史家和史著的历史理论作为依托材料,创设新情境,让同学们对固定的材料所涉及的重大史学理论和认识观点进行概括、提炼,形成逻辑严谨、阐释有序、主旨明确的历史小论文,所以试题考查内容呈现固定化特点。

3. 考查形式多样化

虽然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2011年江苏历史卷第22题考查内容的呈现都不拘泥于不同版本教科书的具体表述、重视“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鼓励考生独立思考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这样共同特点,但考查内容呈现的具体形式各有特色: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其实是传统的材料问答题,是“老树开新花”,嫁接新高考命题意图;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是一种创新题型,具有开放性特点,能够考查同学们从不同视角发现、解决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同学们的能力要求最高;2011年江苏历史卷第22题是史学探究题型,考查同学们探究能力和史证意识,也是一种创新题型,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1题和2011年江苏历史卷第22题这两种呈现形式将是历史小论文命题呈现的主导题型,因此试题考查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征。

二、 小论文试题的备考对策

1. 做题方法科学化

做任何题型都要讲究科学的方法,掌握做题技巧,才能事半功倍,提高做题效果,做历史小论文题型也不例外,小论文通常由主题观点、论点、论据三部分组成,有提出观点――证明观点――得出结论的逻辑顺序,所以做题第一步要从史家和史著的历史理论材料中阅读、提炼要评析的观点,确立小论文要阐述的主题;第二步根据主题内涵具体分解为若干具体小论点,选择以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等其中某一史学范式作为评论视角,论证主题内容的合理性,初步形成全文的思维框架;第三步联系自己所储备的史实来支撑每一具体论点,做到论从史出,史实与论点之间有严谨的逻辑顺序,构成严密的因果关系;最终以清晰的思路来进行全文阐释,思维要有层次性、逻辑性、整体性。

2. 新史学范式运用常态化

历史学就是历史理论学,不仅新高考教材编写渗透着新的史学范式,而且新高考命题者也越来越关注史学前沿理论,而历史小论文题型是这些新理论的最好呈现形式,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整体史观等新史学范式,它们是认知历史和诠释历史的不同视角和方式,帮助我们重新审视和阐释历史,有助于我们更为真切、全面、辩证地认识客观史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客观历史本体的不同面,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可以体现评论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个性,所以在备考复习中要领悟新史学范式理论内涵,运用不同新史学范式理论对重大历史事实进行分析,理解其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影响,同时运用不同新史学范式理论构建、整合新的知识体系,串联构建中外历史发展的清晰主线与整体框架,为将来历史小论文的撰写提供史识、论点、论据。

3. 历史思维和史证意识培养化

撰写历史小论文通常需要具备很强的历史思维能力,即依据历史事实,分析历史思维、挖掘历史智慧的能力,既包括分析、概括、比较、评价、归纳、论证等历史学科学习的思维能力,也包括历史的眼光、观念和方法,是史学素养的重要体现,反映了历史学的本质要求。但较强的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积累过程。同学们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通过对历史概念内涵外延的理解、以新史观范式为指导、以主题专题通史形式构建纵横交错的宏观知识体系、以学术前沿、热点焦点问题来联系历史,着力培养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同时强化自己的历史实证意识,有几分史料说几分话,使自己的每一个历史认识和判断都有坚实的史实作为支撑,形成史实越确凿、丰富、充分,由之得出的历史认识就越全面、辩证、有说服力,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做到史实与论点之间符合严谨的归纳逻辑,构成严密的因果关系。

篇10

关键词:交际理论 应用语言学 前景

引言

应用语言学一直以来都饱受争议,很多人觉得基于交际理论的应用语言学并不具备独立性的特质,仅仅是一些语言学上的理论应用,因而没有实质性的价值。还有观点认为应用语言学只是语言教学上的另一种形式或视角,并不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于应用语言学的认知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但是,持以上观点的人们对于应用语言学的理解都不透彻,只看到了表象,没有客观地对应用语言学给予正确的评价。本文借鉴了一些前人的研究,对应用语言学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和整理,主要讨论了应用语言学的定义、范围、方法论及发展前景等内容。

一、应用语言学的定义和研究范畴

我们在研究应用语言学时,应该对其中的实质问题有一个深层次的把握,而首先放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就是对于这门语言学应该如何进行一个定位。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专家学者众说纷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至今没有达成共识。在语言学领域,学者将应用语言学主要分成两个版块:一个是狭义上的,另一个则是广义的。广义上的应用语言学指的是该学科上的研究成果在不同领域上的运用,又或者是在现实生活中为人们解决各类语言上的问题;而狭义上的语言学就指的是语言教学。应用语言学是一门应用型的语言方面的学科,我国的学者在很早之前就对该方面的问题有所关注,基于交际理论的应用语言学是建立并且将语言学科进行进一步完善的理论体系,是研究语言的方法、原则和一般性的规律。应用语言学的最终目的在于指导语言在社会实践中的应用,满足不同领域的发展需要。而关于领域语言,一些学者也在自己的论著中有所提及。学者于根元认为:“这种理论对语言学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是应用语言学在名字更改后的一种候补,它与语言上的研究具有对称性,是相关联的。”关于这个语言学科究竟是否应该更改名称,目前还尚在研究和争议当中,所以对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和探讨,还应该有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应用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独立于其他学科之外的,同时涉及多个不同的领域,范围比较广。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有语言教学、规划,语言的本体、学科建设和广义上的社会语言学等几类。应用语言学虽然与其他学科相比是独立的,但是它与其他新兴学科之间又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在这一点上应用语言学还有一定的延伸。我国对语言学的研究开始得比较早,如今有了很大的进步,将这门学科与相关理论进行一个完整的结合,不仅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同时也更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如今,很多应用语言学家们越来越开阔的眼界,与时俱进的研究理念,促使应用语言学的研究空间也越来越广。由此衍生了很多新的领域,如统计语言学、心理语言学、实验语音学和病理语言学等。

如今随着对基于交际理论的应用语言学研究的深入,应用语言学中的本体语言学将同更多与该领域相关的方面发生关系,其语言学的内涵将会更加丰富更加完整。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应用语言学并不是一门可以包含所有门类的学科,真正可以包含所有的学科实际上是名存实亡的。我们也不能在应用语言学上强加一些本不属于该领域的东西,而应该遵从实际,遵从真理,尊重该门学科的实质性意义和重大的作用。应用语言学包含多门语言学学科,并不只是心理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等,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围主要是社会和语言的关系,在应用和理论上有所区分,我们也可以将其称之为应用社会语言学或者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在实际生活中也有宏观和微观之分,除了这两种区分外,还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社会语言学由社会学和语言学相结合而组成,但是,这种结合并不只是单纯的机械上的相加,而是从原则和理论上的相互融合。每一门独立的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应用语言学也是如此,作为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每一个结构都有着固定的研究范围,在这个范围里,可以对其研究对象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二、基于交际理论的应用语言学的现状研究

应用语言学的起源较早,早在19世纪末,博杜・恩德・库尔德内就提出了应用语言学这个术语和相关概念,但应用语言学真正投入到实践中却是在20世纪40年代。1946年,美国密执安大学成立了相关的学院,之后杂志《语言学习》面世出版,而杂志上的副标题,用的是应用语言学杂志。有了这些铺垫,应用语言学课程便应运而生,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也跟着建立起来,研究该门学科的学者热情大涨,相关文章相继。我国现如今有多所高校都相继开设了应用语言学的课程,并且招聘了多位专家来校任教,同时,还成立了专门的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很多国内学者对应用语言学比较关注,在研究前人的论著时,也通过自身的理解出版了一些优秀的应用语言学研究相关的论文。刘涌泉、乔毅所撰写的论文《应用语言学》、桂诗春教授的《应用语言学》、王宗炎编纂的《英汉应用语言学词典》等,都对我们进一步研究应用语言学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很多优秀的论文还发表在一些有名的杂志上。上海外国语出版社共出版了19本《应用语言学》丛书,这些著作的出版对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有着重大影响。应用语言学在我国出现较晚,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和研究还相对落后,但是,我国应用学语言的研究发展很快,这也给了我们更大的信心,只要经过努力最终一定会达到更高的标准。

三、交际理论中应用语言学的方法论研究

无论什么样的理论最终都需要有方法论进行指导,应用语言学作为一种语言学学科,在历经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之后,越来越成熟,相关理论也已经得到了更多学者的认可,他们在寻找相关研究理论的同时,也在不断寻找着相关的方法论。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引入应用语言学这门学科,在那时,便开始建立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并进行相关的方法论研究。如今是21世纪,该门语言学学科的研究进入了一个阶段,研究的方法也更加科学更加全面,很多学者对其发展速度叹为观止。言学家在进行该门学科的学习和研究时,需要先对西方相关方法论进行了解和研究,切不可盲目前行,以防最终走上错误的道路,同时,还需要结合我国的实际语言氛围,结合传统的理论思想,将我国的语言研究推向更高的位置。理论的性质决定方法论的特殊性,应用语言学自身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方法论,这种方法论主要分为四种,一种是综合性的,一种是实践性的,一种是创造性的,还有一种是灵活性的。其中,综合性的应用语言学领域较为广泛,所以应该结合多种方法综合进行使用,就应用语言学的具体方法来看,这种方法可以是动态调查,也可以定性分析或者综合实验,也可以是这些方面的一个整体结合。灵活性的应用语言学有各种研究方法,针对不同的范围和不同的特质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研究,但是这些方法都必须是适合的,而且还不能照搬。创造性的应用语言学需要自己想方法,并没有现成的方法论来供学者们研究,同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创新。实践性的应用语言学主要是针对语言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种研究方法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

方法论的运用是为了让语言学研究中的相关问题得到更有效的解决,而不是单纯性地为了研究而研究。所以,我们在进行语言学科的研究时,一定要对其方法论进行深度的探索和思考,不仅是为了满足该门学科的总体建设的需要,同时也为了满足应用语言学不断发展的需要。

四、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前景展望

从应用语言学在我国的发展过程看,这是一门服务于社会的学科,我们在研究和运用的同时,不仅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性问题,还能引导着日常生活中的语言走向正确的轨道。但是,尽管它的贡献巨大,发展势头良好,我们也要清楚地明白目前该门语言学科的发展还不够成熟,还需要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而我国应用语言学的发展与国际上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因而所面临的挑战也越大。21世纪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年代,各个领域的发展突飞猛进,而与此同时,这也是一个学科整合和学科分化的时代。新世纪的语言发展与以往有所不同,这种发展更加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满足了人们生活的多样化需求。我们一定要紧紧地跟随时代的脚步,将语言学同相关学科进行结合,只有不断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能让应用语言学这门学科更好地发展起来。

结语

应用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虽一直以来争议不断,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门学科在不断的实践中有了越来越好的发展,有人将应用语言学看作是宏观语言学或者边缘语言学,也有人将其看成是语言学的应用研究。随着这门学科日新月异的发展,我国研究该领域的人相比之前大大增多,新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从这个角度出发,应用语言学理论在深化该领域研究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对于促进我国语言教学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这也正是我们对其展开研究的最大目的。另一方面,学者们在应用语言学研究上从未中断的争议也属于一种好的现象,没有争议就没有进步,在学术界,只有学者们不停地争论探讨,学科才能更好地发展起来。所以,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将应用语言学与相关学科方面的知识进行一个有机的整合,从而推动应用语言学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嘉璐.中国语言学现状和展望[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2]于根元.应用语言学教程[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13.

[3]于根元.中国现代应用语言学史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