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研究范文
时间:2023-04-04 12:35: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规范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翻译规范; 传统语言学; 篇章语言学; 翻译研究学派
Abstract : Since 1950s foreign studies of translation norms have been conducted mainly from three approaches : traditional linguistics ,textlinguistics ,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Highly prescriptive , the first two approache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formulating linguistic norms orgenre profiles for translators , whereas the third approach , which is largely descriptive , aims at revealing the nature and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 by analyzing and describing translation norm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limitations of the first two approache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hird.
Key words : translation norms ; traditional linguistics ; text linguistics ; translation studies
什么是规范(norm) ? 如何看待规范? 目前翻译理论领域中的“规范”尚没有普遍接受的定义, 较具代表性的有以下3 种: (1) 巴切(Bartsch , 1987)认为“规范是正确性观念的社会现实”; (2) 图瑞(Toury , 1980) 把“规范”定义为“对翻译进行描述性分析的一个范畴, 即某一译语社会里所共享的价值和观念, 如什么是正确的, 什么是错误的, 什么是适当的, 什么是不适当的, 转化成在特定情况下正确的适当的翻译行为原则”; ( 3) 赫曼斯(Hermans , 1996) 认为“规范是心理和社会实体, 是人们互动交际中重要的构成因素, 属于社会化进程中的一部分。从广义上讲, 规范涵盖常规与法令之间的全部领域。”本文综合以上3 种定义, 采取“规范”一词的广义定义, 把法令、规则和常规统统纳入到“规范”的范畴之内。
第一个把“规范” (norm) 概念引入翻译研究领域的是吉瑞·列维(Jiri Levy) , 他于1963 年把“规范”与翻译联系起来进行研究。(Toury , 1999) 然而,对翻译规范的研究此前早已开始, 只不过人们当时并未使用“规范”一词, 而使用的是“规则”(rule) 。综观20 世纪50 年代以来的国外翻译规范研究, 大致可分为3 个方面: (1) 从传统语言学角度探讨翻译规范; (2) 从篇章语言学角度研究规范;(3) 从翻译研究角度探讨规范。
1. 从传统语言学角度探讨翻译规范
20 世纪后半叶, 随着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发展, 对翻译较有系统的研究开始了。翻译研究被认为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语言学派典型的代表人物卡特福德(Catford , 1965) 把翻译界定为: 用一种语言(译语) 中相等值的文本材料来替代另一种语言(原语) 。原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差异归因于两种语言系统之间的差异。翻译的任务是找出两种语言在内容、风格、效果等方面完全一致之处。语言学派对具体的语言现象做比较深入的研究, 这些研究都建立在对两种语言中被视为正确的语言单位和语法结构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之上。他们往往从原语中的具体结构和现象出发, 找出相对应的翻译方法, 用来指导译者。在这方面很有影响的有: 前苏联译论者创立的翻译转换法、法国人维纳(Vinay) 和达尔贝勒纳(Darbelnet) 1958 年提出的7 种翻译方法, 以及英国人纽马克(Newmark , 1988) 总结的翻译的十多个步骤, 等等。
在西方翻译理论界, 最早且较为系统地提出翻译理论研究应属于语言学范围的, 是前苏联的费道罗夫。他早在1953 年就明确指出翻译的过程是使用语言的过程, 因此在翻译中, 语言问题应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在费达罗夫之后, 前苏联译论界开始注重语言比较研究, 列茨克尔等一批译论者总结出一整套翻译转换法———操作规范, 包括词汇转换法、语法转换法和修辞转换法。(蔡毅、段京华, 2000)法国人维纳和达尔贝勒纳受费道罗夫影响, 在1958 年出版了著作《法英比较修辞》。他们认为必须把翻译列入语言学的范围, 提出“翻译是一个真正的学科, 具有自身特殊的技巧和问题,”值得在语言学分析手段的启示下进行系统研究。他们列举了7 种翻译方法: 意译法、借词译法、直译、换位译法、调整译法、等值译法和归化法。(许钧、袁筱一, 1998)纽马克在他的《翻译教程》(1988) 一书中提出了十多种翻译步骤, 如直译、借词译法( trans2ference) 、文化等值(cultural equivalent) 等等。他所谓的“翻译步骤”实际上是翻译句子或更小的语言单位的方法。
这些语言学派的学者一方面关注原语和目标语的语言规范, 也即如何按照特定的规则和规范来产生正确的译本, 另一方面, 他们又进行语言比较研究, 发现两种语言系统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总结了一套翻译规则让译者去遵守。这种研究是规定性的, 而不是描述性的。此种研究存在缺陷, 因为它侧重研究语言差异问题, 忽略了翻译与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的关联。翻译不单单是语法形式的翻译,而且具有特定的交际功能。按照语言系统的规则选择的目标语形式可能是正确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译本一定能实现它在译语文化或语境下的交际功能。
这种从比较语言学的角度来研究翻译规范的局限性, 促使翻译规范的篇章语言学研究应运而生。
2. 从篇章语言学角度研究翻译规范
20 世纪70 年代, 伴随着篇章语言学的兴起,翻译研究得到了发展。篇章语言学将文本界定为交际的基本范围和研究的主要目标。对翻译来说, 这意味着文本被视为翻译的基本单位, 翻译不再是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 而是重新建构文本。所以翻译的重心转向了产生文本。原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差异不仅仅体现在字句结构上, 而且还反映在超越句子的规律上。
规范研究的篇章语言学派代表人物首推德国人诺伊贝特(Neubert) , 他把翻译定义为“原语文本导致的译语文本的生产”。(Schaffner , 1999) 他认为, 翻译的基本单位是文本, 译者首先应把握整个文本的宏大陈述, 然后将文本划分为较小的单个的可转换的语义单位。他主张文本层次上的对等。为了达到文本对等, 译本必须做到“真正的连贯”。他强调,“真正的连贯”是翻译较大篇幅的文本应遵循的规范。(Gentzler , 1993)不少译论者把文本按不同的规律分成不同的类型。赖斯(Reiss) 将文本划分为3 种类型: 信息文本(着重于内容和信息) 、形式文本(着重于语言形式) 和呼吁文本(着重于对读者发出呼吁) 。翻译主要是受原文中居于支配地位的某种功能的制约。纽马克(1988) 则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 将文本分为表达功能( expressive function) 、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 和呼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 ,其文本类型的划分法与赖斯颇为相似。在此基础之上, 译论者们企图通过对原语和目的语系统的比较和描述建立文本类型的样板( prototype 或genreprofile) 。不同文本类型样板要求不同的翻译方法与之相适应。例如, 纽马克主张, 在以表达功能为主的文本中, 作者独特的语言形式和内容应视为同等重要, 翻译方法应以语义翻译( semantic translation)为主; 翻译以信息功能为主的文本和以呼唤功能为主的文本, 宜主要采用交际翻译( communicativetranslation) 的方法。
这些样板是根据目标语规范重建而成的原语文本模式。翻译规范在这里主要体现在如何按照目标语规范来产生某一文本类型的样板, 它也涉及到某种特定文本对另一种特定文本的替代。文本类型样板在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中的作用我们认为是有限的。一方面, 并非所有的类型都是高度规约化的,将文本简单地划分成若干类型就显得有些不切实际; 另一方面, 许多文本都包含不变和可变因素。
语篇语言学的翻译研究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 而面对诸多可变因素, 文本类型样板却给人以过于死板之感。
以上两种研究从根本上说都还是规定性的。规定译者必须遵守一定的语言或文本类型样板规范,其核心是寻求原语文本和目标语文本之间的对等。
3. 从翻译研究的角度探讨规范
20 世纪70 年代后期, “翻译研究学派”在以色列和欧洲的一些国家兴起。该学派学者主要研究译本产生的文化背景, 以及译本对目标语文化中的文学规范和文化规范所产生的影响。其中探讨翻译规范理论的代表人物有以色列的图瑞、英国的赫曼斯(Hermans) 和芬兰的切斯特曼(Chesterman) 等。
第一个从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 的角度系统地研究翻译规范的是图瑞, 此后许多学者都对这个问题做了探讨。图瑞第一次明确指出: 翻译是受规范制约的行为。他认为规范在翻译行为和翻译过程中处于中心的地位。他就翻译规范的性质、种类、特征和重建规范的途径都做了深入探讨。
转贴于 图瑞认为, 翻译是一种社会行为, 翻译规范是内在化了的规则, 体现某一社会共享的价值观念对行为的制约。翻译过程中的所有决策主要是受规范的支配。翻译规范在某种程度上可说是译者们在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篇章传统规范之间取舍的产物。(Toury , 1995) 他区分了3 种翻译规范: 初级规范、起始规范和操作规范。翻译规范具有两大内在特征: 1) 社会文化的特殊性; 2) 不稳定性。社会文化的特殊性是指一种规范不必要也不可能在同一社会的不同行业或跨越不同文化而得到相同程度的应用。若有相同, 也只是巧合而已。在一种文化中不同的亚系统或不同的文化系统之间的接触和交流的结果可能产生某种巧合, 相同、相似是交流的结果。所谓不稳定性强调变化。不稳定性并非由于规范内在的缺陷, 而是规范的本质所决定的, 所以规范的变化有时相当迅速, 有时相当缓慢。
在很多情况下, 翻译规范并不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我们能够直接观察到的是受一定规范制约下的翻译行为和产品。若要重建这些规范, 篇章内可以借助于译本本身, 篇章外可凭借译论者和批评者的阐述, 以及译者、编辑、出版商写的评论。
图瑞的翻译研究是描述性的翻译研究。他希望通过对翻译规范认识的不断积累, 可以系统地陈述可能的翻译方式, 最终得出翻译的普遍规律。图瑞借鉴了佐哈尔多样系统的概念, 把翻译规范的研究置于目标语文化系统之下, 因此他的理论既是描述性的, 又是以目标语为指向的。
虽然也有些学者对此提出批评, 指出图瑞的研究忽略了意识形态和政治因素, 但图瑞的翻译规范研究和他的描述性研究方法对翻译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根茨勒( Gentzler , 1993) 将图瑞的理论贡献归纳为4 个方面: 1) 抛弃了一对一的对应概念, 否定了文学/ 语言学意义上的等值的可能性(除非偶然因素使然) ; 2) 引入目标文化系统的文学趋向对译文的影响; 3) 动摇了原始信息具有固定同一性的想法; 4) 在相互作用的文化系统中, 原语和译文统一于符号学网络。
赫曼斯是另一重要的翻译规范论者, 他吸收了图瑞规范研究的积极成果, 同时也批评了图瑞规范理论之不足, 发展了图氏的规范理论。他对翻译规范论的贡献主要有两个方面: 1) 系统分析了规范的规定性; 2) 由规范概念顺理成章地推导出抛弃对等概念的合理性。
赫曼斯认为, 规范意味着一定的社会和心理压力。规范通过排除某些选择来约束个人行为, 并选择、规定或建议特定行为方式。(Hermans , 1996 ; 廖七一, 2001) 其规定性或者来源于某种社会压力, 或者来源于个人认同该规范的态度, 或二者兼而有之。
规范是由常规自发发展形成, 与常规一样, 其合法性来源于相互的期望模式, 并要求相等程度的社会认可和个人对规范的内在化。但个人违反规范并不意味着一定有极端严厉的惩罚; 同样, 在某些情形下个人不遵从规范也并不意味着规范无效。规范的力度是从随意性逐步向强制性发展的。规范涵盖常规与法令之间的全部领域, 构成连续体, 连续体的一端是常规, 另一端为法令, 规则位于两端之间。
赫曼斯批评图瑞在其翻译规范理论中仍然保留对等观念, 因为这会使人忽视翻译的不对等方面,掩盖了翻译纵的实质; 而规范概念正好把翻译的不对等方面推向前台。翻译的对等观念完全是虚构和妄想, 译文不可能与原文同一。译文的字句不同, 意义有异。不仅语言随着翻译变化, 而且叙述意图、时间、功能和情景全都随之改变。译者的介入不可避免, 无法被清除, 除非取消翻译或译文本身。翻译受多种规范的制约, 必然是混杂的、不透明的和有差异的。可能在实际翻译中需要对等的观念, 但这一观念纯属虚构; 某一层次上的对等总是被其他层次上的差异抵消。
切斯特曼是赫尔辛基大学的学者。他把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对翻译的不同看法纳入到一个更加宏观的框架之下。他借用了社会生理学中的一个词“理念因子” (meme) , 在图瑞的理论基础之上, 构建了自己的翻译规范理论。他认为翻译中的meme指的是翻译理论和观念, 它不可避免地影响译者的思维方式和翻译。所有的翻译理念因子构成了庞大的理念因子库(meme2pool) 。一旦某种翻译理念因子占据了主导地位, 即变成翻译规范。(Chesterman ,1997)切斯特曼把规范划分为期待规范( expectancynorms) 和专业规范(professional norms) 。期待规范是指目标语和社会对译者的期待, 比如在可接受性、风格等等方面的期待。这些期待部分地受到目标语文化所盛行的种种翻译传统的制约, 部分地受到目标语文化中间类似文本类型形式的制约, 也受到经济、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影响。专业规范制约翻译过程中可接受的方法和策略。专业规范也可分为责任规范、交际规范及关系规范。切斯特曼对翻译规范的研究从本质上讲也是描述性的。他比较注重规范研究在具体翻译活动中的影响, 比如: 解释翻译者所采用的翻译策略, 评价翻译作品, 指导翻译教学和培训。他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采用的策略主要分为3 类: 句法策略、语义策略和语用策略。
翻译研究学派的规范研究意义显著, 主要体现在3 方面: 1) 翻译规范研究为我们解释一些翻译现象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和工具。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为什么采取这样或那样的翻译策略, 为什么做出这样或那样的决定, 翻译规范概念的引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行性解释。2) 翻译规范研究对具体的翻译实践有指导意义。描述性翻译规范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建立翻译的普遍法则(general laws) , 这种抽象的普遍法则本身即是一种规范, 可用于指导翻译实践。3) 规范研究拓宽了翻译研究的领域, 为人们更深入地思考翻译现象、最终合理解释各种翻译现象打下了基础。翻译研究学派的规范研究起初只是在文学翻译领域。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许多学者把规范概念运用到自己的语料库研究中, 解决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还有些人把规范概念引入到文学翻译范围之外的其他领域, 比如同声传译的研究等等。
4. 结束语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的国外翻译规范研究主要从3 个方面进行: 传统语言学(主要是比较语言学) 的规范研究、篇章语言学的规范研究和翻译研究学派的规范研究。3 个方面研究的起始基本上呈历时的线性关系。70 年代以来, 翻译规范研究发生质的飞跃, 研究性质从规定性转变为描述性, 研究层次从句子上升到语篇、超语篇水平, 研究范围从语言规范扩大致超语言规范。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 现阶段翻译规范的比较语言学研究和篇章语言学研究虽然仍在进行, 但已式微, 而翻译研究学派的规范研究方兴未艾, 且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参考文献
[1 ] 蔡毅, 段京华. 苏联翻译理论[M] . 武汉: 湖北教育
出版社, 2000. 1 - 17.
[2 ] 廖七一. 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 . 武汉: 湖北教育出
版社, 2001. 312 - 319.
[3 ] 许钧, 袁筱一. 当代法国翻译理论[M] . 南京: 南京
大学出版社, 1998. 21 - 25.
[4 ] Bartsch , R. Norms of Language [M] . London : Longman ,
1987.
[ 5 ] Catford , J1C.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 M ] .
Lond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87. 20.
[6 ] Chesterman , Andrew. Memes of Translation [ M ] . Am2
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 Benjamins , 1997. 2 - 92.
[ 7 ] Gentzler , Edwin. 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M].
London : Routledge , 1993. 69 - 135.
[8 ] Hermans , Theo. Norms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Translation
[M] . Clevedon :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 1996. 31.
[9 ] Newmark , 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 . 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 , 1988. 12 - 156.
[10 ] Schaffner , Christina. The Concept of Norms inTranslation
Studies [ A ] . In C1Schaffner ( ed) . Translationand Norms
[C] . Clevedon :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 1999. 1 - 8.
[11 ] Toury , Gideon. In Search of a Theory of Translation [M].
Tel Aviv : The Porter Institute for Poetics and Semiotics , 1980.
51.
[ 12 ] Toury , Gideon. 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M]. Amsterdam and Philadelphia : Benjamins. 1995. 57 -
61.
[ 13 ] Toury , Gideon. 1999. A Handful of 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and“Norms” [A ] . In C1Schaffner ( ed) .
篇2
首先,选题要规范
选题就是确定课题。何为课题?所谓课题,就是需要人们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这只是一般情况下的简要表述,严格说问题就是课题就远远不够了,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中小学教师做课题来研究。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研究”“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缺失与补救策略的研究”等,这些问题不适合一线教师作为课题来研究,必须分解成小课题,才能驾驭它进行研究。所以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困难,只有选好题,才有可能研究好。那么如何选题?第一,教师可以从日常的教育教学中选。教师每天都在上课,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语文学科作文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研究;数学问题与学生日常生活结合教学的研究;英语学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与习惯养成的研究等,每个学科、每个教学环节、每章的教学内容都有值得我们去研究的问题。这些问题经过加工提炼,就成为我们研究的课题。能不能发现问题,关键要看我们的教师能不能主动去思考、去调查、去发现、去探究,只要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就一定能找到好的适合自己研究的课题。第二,教师可以从学生学习的方面去找问题,选课题。比如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技巧、学习策略等也会存在着问题,等待我们去研究解决。再比如学生学习写作省时、高效、可行性的研究;低年级学生集中识字、分散识字、韵语识字、注音识字等识字方法的研究;数学与儿童思维成长的研究;英语学习策略与自主性学习的研究;德育方面的,如学生安全事故防范与自主能力培养研究;中小学生早恋预防与交往危机干预研究等;第三,从“科研课题指南”中选。科研课题指南是科研领导部门根据国家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工作的要求以及教育科研发展的实际需要编制而成的,值得中小学教师参考利用。如学生“珍爱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提高中小学生抗挫折能力的研究;未成年人网络与信息安全教育的研究等,有的课题可能宏观一些,但可以为教师指明研究方向,教师可根据自己的研究爱好分解“科研指南”中的大课题,确定适合自己的课题。第四,可以从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去选。已经取得的公认的研究成果,可以迁移到自己的教学中,这个过程也可以再实验,叫迁移性实验或适应性试实验。任何一项成果不可能都完美无缺的,要结合本班学生实际利用好成果,发挥成果的更大作用。如西方国家流行的“合作教学”就不一定适合我们国家,因为我们的班级人数编制都比外国的学生多,所以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宜。
其次,立项要规范
课题确定下来了,课题组长一定要组织实验人员进行论证。第一,要论证它的适用性,就是要看看他是否有价值、有意义,值不值得研究,课题的提法是否准确、明白。一般来讲课题表述要体现三个要素:第一要素是研究对象;第二要素是研究内容;第三要素是研究方法;第二,要论证它的可行性,这就要看课题组成员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实践经验等,还要看课题的研究内容是否具体,也要看研究过程中使用的电教媒体、录音录像等设备是否可用,同时也要看到不利的因素,不利的因素如何排除等。课题题目确定后要设立专人执笔撰写课题实施方案,经校领导班子同意方可上报,填写立项书。
第三,课题实施操作要规范
课题审批下之后,实验学校的校长要组织召开课题开题会,校长宣读开题报告,解读课题,这个过程既是对全体教师的一次理论培训,也是对课题内容的一次再理解、一次再认识,最终达成共识。课题实施中,每位实验教师都要按照方案的研究内容分阶段、分步骤去认真上好每一节实验课。实验前课题组要进行试验前测,实验中也要多次测试,实验后要进行课题终结测试。几次测试的数据要进行对比分析,案例分析等,并做好分析记录,以便在总结阶段为研究报告提供佐证。
第四,课题总结要规范
俗话说:“编筐窝篓,贵在收口。”课题研究也是这样。整个课题研究工作结束后,课题组成员要坐下来“收口”,即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整理音像成果资料,编写成果文集等。
研究报告是成果的综合文字材料,一定要按照研究报告的格式撰写。其撰写顺序是:
(一)研究课题题目后边加上“结题报告”四个字;
(二)研究者的单位、姓名、执笔人等;
(三)内容提要和关键词,概括地介绍结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四)正文这部分包括课题研究的意义;研究的目标或宗旨;研究的原则;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步骤;研究的过程;研究的成果;下一步的研究打算;参考的主要文献资料等,都要写清楚。
以上只是本人在课题研究中的一点收获与体会,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篇3
【关键词】量刑规范化 量刑失衡 公正
一、量刑规范化概况
(一)量刑规范化的定义
量刑是指法院在权衡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严重程度的基础上,经过定罪,依照法定程序,判断是否处以刑罚,决定适用何种类型的刑罚,衡量刑罚的具体尺度,确定刑罚执行情况的刑事司法活动。量刑规范化是现阶段所推行的司法改革项目,这对我国的重大刑事审判改革措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在法庭审理程序中增加量刑这一环节,达到公正、公开、透明、均衡协调量刑的终极目标。
(二)量刑规范化涵盖的具体内容
量刑规范化的具体内容可以分为量刑实体规范化和量刑程序规范化两个方面。
量刑实体规范化。就量刑实体规范化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在量刑方法和量刑步骤上的规范。量刑方法,是指审判机关做出刑罚裁量时所借助的手段、模式。在量刑方法上针对不同的情况区别对待,应当结合具体不同的刑种予以确定。除了一些特殊的情况,原则上采取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的量刑方法。在量刑步骤上,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意见》从量刑的思维和过程将其分为三步,第一步是确定量刑起点,第二步是确定基准刑,第三步是确定宣告刑。确定量刑起点,量刑起点是指以一个具体犯罪的基本犯罪构成事实为判定依据,来对这个具体犯罪进行量刑的起始点。确定基准刑,基准刑是以犯罪事实为基本依据,忽略各种法定和酌定量刑情节,假设在既遂的犯罪状态下进行审判,所应当处以的刑罚。确定宣告刑,宣告刑是指审判机关对具体犯罪案件中的犯罪人依法判处并宣告的应当实际执行的刑罚,它着眼于具体犯罪案件及犯罪人的特殊性。
量刑程序规范化。完善量刑程序是量刑规范化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入量刑建议制度。二是确保量刑程序的独立。三是明确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在量刑活动中的职责任务。四是要求律师在量刑活动中发挥作用,主要加强律师指定辩护职能,对现行法律规定的指定辩护范围不明确的问题予以解决。五是实行判决书说理制度。对量刑的法律依据予以说理,增强文书设计的合理性,有利于司法公开。
(三)量刑规范化需要把握的重要原则
要坚持依法改革原则。量刑规范化必须要依法进行,量刑应当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于法律法规的禁止性规定,要严格遵守其相关规定,不得超越现行法律的规定。
要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原则。量刑规范化应当立足于国情,符合司法实践。应当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富有中国特色的量刑改革之路。对于英美法系量刑指南中符合司法规律的合理的内容可以借鉴吸收,但绝不能照搬照抄西方国家量刑指南。
要坚持保护传统经验原则。量刑规范化要注重对传统法官量刑经验的保护和总结。通过长期的审判实践,法官们总结、提炼出一系列宝贵的刑罚裁量经验,并将其系统化、理论化,应当充分运用这些宝贵的经验并且指导量刑实践。
二、量刑规范化的原因
我国实行量刑规范化制度是由于司法实践中的量刑失衡现象。量刑失衡也称为量刑偏差,所以加强对量刑失衡现象的研究,将对量刑规范化的实现有重要的意义。
(一)量刑失衡的表现
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虽然依据罪刑相适应原则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量刑规范化还是需要广大司法人员不断地推动。量刑失衡在司法实践中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不同法院之间量刑失衡。这主要体现在对案件内容相似的被告人却作出不同的裁判结果,主要是在量刑方法上存在问题。长期以来,法院对刑事被告人量刑采取"估堆方式",即经验作业方法, 而且不同法院之间在量刑方面相对封闭,缺乏交流。这样,就很容易使得不同的法院存在不同的判决结果,另外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法官整体素质不同,这些因素都将导致不同法院对案件事实基本相同的被告人作出不同的量刑结果。
不同法官之间量刑失衡。这主要体现在同一法院不同法官之间在对案件事实基本相同的被告人量刑中给予不同处理。不同的法官由于专业技能、知识背景和人生经历的不同都会导致从不同的视野去运用这些自由裁量的空间和权力,从而造成执法思想和执法标准的不统一,但这一点很难成为法官量刑失衡的理由。
监禁刑与非监禁刑之间失衡。这主要体现在司法实践中监禁刑被不适当减少,而非监禁刑被不适当扩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量刑失衡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其发生与发展均根源于社会矛盾的不和谐运动。因此,在犯罪现象与社会矛盾之间应当存在着某种数学上模型,通过实证研究,应当能够确定其间的变量关系,换言之,在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犯罪的总量应当是相对稳定的。因此,按照法律规定将犯罪分子羁押在监狱中是稳控社会的比较简单的手段,也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二)量刑失衡的成因分析
量刑失衡的原因很多,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立法方面的成因。立法不完备是造成量刑失衡的重要原因。我国现行法律规范当中对某些犯罪的表达模糊,这就容易导致不同法院和不同法官产生不同的适用理解,从而造成量刑失衡。在法定刑上主要表现为相对确定性。刑法规定的法定刑中是不存在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的,但是绝对确定的法定刑也是很少的,绝大多数法定刑都是相对确定的,而且刑度的幅度性较大。在这样大的幅度内,从轻处罚或从重处罚完全依靠经验进行“估堆”,必然造成不同法院、不同法官之间量刑的失衡。
(2)监督方面的成因。权力失去监督就会被滥用,公平、公正也就无从谈起。审判权作为国家的重要司法权,而自由裁量权更需要监督。从法律层面看,虽然对审判权的监督很完善,有多种途径,既有权力机关的监督,又有专门机关的监督,既有外部监督,又有内部监督。但从监督实效上看,监督效果并不好。究其原因,人大的监督虽然监督权力大,但缺乏监督手段;外部监督虽然监督力度大,但监督能力较弱;内部监督虽然监督能力强,但监督动力不足。
(3)政策方面的成因。在我国,司法政策法官的量刑有着重大的影响,司法政策的变化在不同程度上消解着刑事法律中的法治精神。自上世纪 80 年以来,我国先后推出了两项重要的刑事司法政策,即 “严打”政策和宽严相济政策。宽严相济司法政策对于解决量刑失衡具有重大意义。但是,由于缺乏具体的操作性规定,这种重大意义在量刑中并没有充分显现,宽严相济司法政策对量刑的制衡作用并未充分发挥出来。
(4)主体方面成因。法官的政治、业务、心理素质对于量刑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少数法官思想理念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不能很好地贯彻执行规范化的量刑方法和步骤,抱残守缺,司法理念不能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没有把司法公正作为司法工作的永恒主题,仍然重定性轻量刑。在量刑中崇尚“估大堆”,不愿追求精细化,甚至不能正确处理案件中各种量刑情节之间的关系。极少数法官不能自觉抵制社会腐朽风气的侵蚀,滥用手中的自由裁量权,谋取个人私人利益,违反了量刑活动应该把握的基本原则,严重败坏了人民法院的外部形象。极少数司法机关受经济利益驱动,把审判工作作为法院“创收”的重要手段,在可以并处或单处罚金的情况下,被告人交纳罚金,量刑就从轻,否则就从重,甚至在判决书注明罚金交纳情况。
三、我国量刑规范化的历程及意义
量刑规范化对我国的司法制度的发展有重大意义,量刑规范化工作是我国近年以来司法体制改革重要举措,开展量刑规范化工作,十分必要,十分迫切。
(1)量刑规范化有助于提升刑事审判工作整体水平。当前,人民法院量刑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也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影响刑事审判工作整体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量刑规范化的推动对实现量刑均衡,在量刑制度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宽严相济政策在刑事审判中的全面落实,促进刑事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都有重要的意义。
(2)量刑规范化是促进量刑均衡的迫切需要。规范化的量刑方法切实规范量刑行为,让法官的量刑越来越公正和精细,有利于逐步实现量刑的均衡。特别对于以往采用估堆量刑方法难度大的多被告人多情节案件,采用统一的量刑步骤和方法,刑期计算规范明确,有效地减少了相同相似案件的量刑差异,初步实现了量刑相对均衡,大大减少了量刑畸轻畸重现象。
(3)量刑规范化有利于提高审判质效。量刑规范化工作对审判质效整体提高产生了明显的正面促进效应,全国大部分地区案件上诉率、二审发改率均有所下降。涉诉矛盾纠纷化解能力进一步提高,刑事案件和解率上升,服判息诉效果明显。
篇4
关键词:翻译规范;中西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257-01
翻译作为一门科学,翻译规范一直是其研究的热门领域,是翻译实践和批判的依据。早在20世纪50年代,Vinay和Darbelnet就在所著的《法英比较文体学:翻译方法论》中指出建构规则体系是译学研究的第一要务。图里也认为“规范在翻译行为和翻译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处于中心地位的规范,是“对翻译现象进行描述性分析的一个范畴”。
一、翻译规范的概念:规范本是个社会学概念,指的是群体中个体自觉遵循的行为模式,并且以群体共同期待和接受为基础。吉瑞・列维(Jju Levy)首先将其引入翻译研究领域。他提出翻译实际上是原语文本和译语文本两套规范或成规制约着的决策过程。图里(Toury)从行为主义的角度出发,把“规范”定义为“某一译语社会里所共享的价值和观念,是明辨社会行为是否得体的标准,是一种社会文化习得。是翻译能力和翻译实际行为之间的中介,如什么是正确和错误的。什么是适当和不适当的,转化成在特定情况下正确的适当的翻译行为原则;图里之后,赫曼斯(HerlTlans)认为“规范是心理和社会实体,是人们互动交际中重要的构成因素。他把规范界定为“行为的规律性,以及可以解释这种规律性的隐含机制”。综上所述,翻译规范简单说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当遵循的标准和规则。
二、在翻译规范研究上,中西方存在巨大的差异,表现为:
1.中国翻译规范研究多为总结式,西方翻译研究多为描述式,2.中国翻译规范研究多为译者的随感,是经验的产物,通常缺乏系统的理论支持。西方翻译规范研究通常建立在系统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具有详细的逻辑推理和论证。3.中国翻译规范研究通常以文本为本位,割裂了原文和译者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西方研究关注译者的主体性,认为翻译是作者,译者,读者等主体之间的一个互动交流过程。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1、中国传统文化以主体做为万物的中心,即所谓“万物皆备于我”,因此形成了本体型的思维方式,以主体为中心来观察、分析事物。崇尚主观体验和心灵感受,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关的,不需要进行推理分析便能看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因此其研究方法习惯从翻译实践中提炼经验式的总结,然后以缺乏理论支持的精要格言的形式流传于后人供其领悟。如中国古代译者提出的“五失本”、“三不易”,“五种不译”等翻译标准。在现代,我国的翻译规范研究也处在主观经验主义的阶段,如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神似”、钱钟书的“化境”、刘重德的“信达切”,朱生豪的“保持原作之神韵”等。西方人的传统思维习惯重逻辑分析,认为这个世界是可以被检验的,讲求用严格的方法论对客观世界进行精确的观察、描写。这种分析的态度,最终引导西方译者在20世纪50年代后,转入语言学的研究方向。语言学派的译者借鉴语言学理论严谨而高度形式化的方式来来阐释翻译规范,为各个层次译文和源文的比较分析提供在语言学框架下的具体、有说服力的依据,如图里把翻译规范分为预期规范,初始规范和操作规范,切斯特曼将翻译规范划分为社会规范、道德规范和技术规范。而技术规范又分产品规范和生产规范。产品规范又称期待规范。生产规范亦称专业规范。生产规范又可细分为为责任规范、交际规范及关系规范。这些都体现出西方翻译规范研究的完备的理论体系和严密的科学演绎。
2、中国传统译者受“天人合一,物我两化”文化的影响,天人合一的实质是天主人从,人为得到上天的眷顾,听命于天,迎合于天,顺承天意,遵守天道。在翻译中体现为,译者缺乏主体性,过度重视及依赖原文。因此无论是支谦的“因循本旨,不加文饰”,道安的“案而而传”,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神似论”,还是钱钟书的“化境”说,都是一味主张以原作为权威,追求译作与原作的全方位契合,呈现出重作者、轻译者,重原文、轻译文的状况。西方的传统思维讲求主客二分,物我两分,自然客体与本体具有等同的地位,认识活动就是主体去接近,把握主体之外的认识客体的过程,人只有征服客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中才能求得自己的发展和生存。因此在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中,从客体论到主客间性论再到主体间性论,翻译主体意识不断得以加强。客体论以原著为中心,宣称译者是作者的奴仆,关注的是如何产生准确忠实的译文。如奈达先后提出“动态对等”和“功能对等”,要求翻译不仅要内容对等而且要形式对等。主客间性认为文本的意义是由译者和文本两者共同建构的,也即做为‘仆人’的翻译家有着选择‘主人’的权利。如图里认为译本是在“目的语文化整体接受性”和“译本对应于原文本完整契合度”两者之间的游离,因此图里对翻译规范的研究都是围绕译者选择的过程展开,使译者的主体性得以凸显。而主体间性论认为文本的意义是包括译者,作者,读者在内的众多主体交互对话形成的共识。它打破了主体的孤立状态,构建起多个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如赫曼斯认为“翻译是一种社会交往行为,是由对交易过程感兴趣的各社会人共同参与的一种交易行为”。翻译规范的目的是协调译者,翻译活动发起人、译语接受者和原文作者之间的关系,实现各方的最大利益。
篇5
勿庸质疑,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已成为当代会计理论研究之中的两种主流。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两种研究的支持者们互不相让,曾掀起一场理论大“论战”:规范会计研究者们认为实证会计研究只注重对细枝末节的纠缠不休,得出的结论往往是人们已经熟知的既定事实,因而对整个会计理论并无贡献;实证会计研究者则抨击规范会计研究的不,认为规范会计研究忽视对已有会计理论的检验。结果,整个会计理论框架仍摆脱不了“空中楼阁”的尴尬〔1〕〔2〕!而这场论战也恰恰反映了我国会计研究者对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存在着的普遍模糊认识。进入九十年代以后,西方会计学界已经开始平心静气地评价这两种各具特色的会计理论研究〔3〕,本文将结合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现状,来客观地评价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希望能对我国的会计研究有所启发。
一、 名称考辨关于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的基本,马克·图恩曾作过一个简明扼要而又比较全面的对比〔4〕,即:
实证 是 手段 事实 现实 描述 真或假 精神的问题 解释 分析
规范 应该 目的 价值 理想 规定 好或坏 心灵的问题 评价 政策
我们可以看出,上述的区分涉及语言形态、研究领域、内容性质和作用特征等多个方面,如果具体到会计理论研究中来,多数会计学者首肯实证会计研究主要回答会计“是”什么,认为进行实证会计研究时应该超脱或排斥一切价值判断,只考虑建立会计信息系统运行之中的会计处理程序之间关系的;而规范会计研究一般着重回答会计“应该是”什么,因此往往含有一定的价值判断,需要提出某些准则,作为进行会计处理的标准和制定会计政策的依据。进一步详细来讲,规范会计研究(NormativeAccountingResearch)的范式是(1)研究、分析大量的会计实务,从中概括出良好、理想的会计实务,并作为日后指导会计实务的标准;(2)规范会计研究并不满足于现有的会计惯例,而是试图从逻辑性方面指明怎样才算是良好的会计实务;(3)规范会计研究往往以演绎法为主,但是并不排斥使用归纳法〔5〕,而恰恰从利用归纳法得到少数基本概念出发,然后演绎出会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再从中推出与之相适应的会计程序与基本方法,用来指导会计实务。
而对于实证会计研究(PositiveAccountingResearch),由于我国近年来还处于介绍和初步运用阶段,所以对“实证会计研究”不可避免地还存在着一定的模糊认识,因此有必要详细分析。关于实证会计研究的“实证”一词,我国会计学者在引入的过程之中存在不同的理解,绝大多数同志从“positive”和“positivism”(实证主义)词根的相似性入手,从角度探讨实证会计研究的哲学基础,试图从中概括出实证会计研究的一般范式〔6〕。但是,对“实证”一词最权威的解释应该来自“实证会计学派”(或称罗切斯特学派)。按照实证会计学派的代表——瓦茨和齐默尔曼的解释,“‘实证’一词来自于实证学,之所以将其研究冠名‘实证会计研究’,主要意图是为了区别于业已存在的传统的规范会计研究”(WattsandZimmerman,1990)。那么,“实证”一词到底应该如何解释呢?笔者在查阅了大量相关的经济学(樊刚,1995;光,1997;张宇燕,1993)和典型的实证会计研究经典文献(WattsandZimmerman,1978,1979,1990;BallandBrown,1968;)以后认为,实证会计研究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部分或阶段——理论实证和经验实证。理论实证的目的是用来提供一个基本体系,对现实会计实务本身究竟是怎样的问题作出理论和逻辑上的分析和解答。理论实证过程包括(1)三个基本要素——有关会计问题的基本假设、一套逻辑严密的系统化的推理机制和方法以及最终的理论结论;(2)提出理论假设、建立分析模型以及进行逻辑推理和证明三个紧密联系的步骤。经验实证是指对理论实证得出的结论进行经验检验的过程。对于经验实践和理论结论相符合的部分,就应该当作正确的理论加以运用,直到被经验证伪为止,而对于被经验直接所证伪的理论结论,就必须逐渐修改原有的理论假设,再次进行理论实证和经验实证。
二、 规范和实证会计研究之比较
1、 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的分化——一个简单的回顾。
会计学研究的演变,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其它学科的。家、家关于方法论的论述(如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库恩的“科学范式”、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都对会计研究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真正对会计学产生直接影响的无疑是学方法论的演变和发展。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和变迁对会计研究方法的影响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直到本世纪初以前,经济学方法论的讨论,都主要是围绕着抽象演绎法和归纳法哪个更适合于经济而展开〔7〕。在此影响下,会计理论研究亦是以这两种方法为代表,如佩顿(WilliamPaton)、坎宁(Canning)、爱德华兹和玻尔(EdwardsandBell)、穆尼茨和斯普瑞斯(MoonitzsandSprouse)等都是演绎法的典型代表,而井尻雄士(YuijIjin)和利特尔顿(Littleton)等则极为推崇归纳法——一言以蔽之,该时期的会计理论研究主要以定性的文字描述为主,十分注意会计理论之间的内在逻辑而忽视对既有的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检验,我们将之总称为规范会计理论研究。一般认为,本世纪60年代末期以前,会计理论研究中是规范会计研究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规范会计研究的形成,一扫19世纪末期以前会计理论研究混乱、无目的的状况,在其大力推动下,会计理论体系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方告初步形成。第二,从本世纪六十年代开始,经济学和财务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的扩大化和广义化,与此同时,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研究方法已不再满足于定性的演绎或者归纳推理,而是逐步转向实证分析。在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影响下,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在财务学研究方法的影响下(从事实证会计研究的学者更直接地从财务学中获得或移植某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实质上财务学承担了经济学研究方法对会计理论研究产生影响的“载体”和“催化剂”的作用),一大批年轻的会计学者(以罗切斯特学派为主要代表)逐步竖起实证会计研究这面大旗,并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实证会计研究方法,给会计理论研究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震撼。(1)1968年,鲍尔和布朗的“会计收益数据的经验性评价”一文标志着实证会计研究初露端倪;(2)70年代中期“罗切斯特学派”代表人物简森(Jensen)的“关于会计研究现状及会计管制的评论”一文可视为是向规范会计研究挑战的宣言;(3)瓦茨(Watts)和齐默尔曼(Zimmerman)1978年“决定会计准则的实证理论导论”、1979年“实证会计研究的供需:一个借口市场”两篇论文的发表及1986年《实证会计理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实证会计研究已逐渐与规范会计研究分庭抗礼。乃至1986年-1989年期间提呈给美国权威会计刊物《会计评论》(AccountingReview)的论文仅有一小部分可归类为规范研究〔8〕。
2、 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的优缺点
规范会计研究在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作用表现在:(1)规范会计研究对理论的论证具有重要作用,规范会计研究从假设或初始理论命题推导出下一层次的理论命题,并可对某一个理论命题作出演绎证明。这样,在对理论进行实践检验前,可预先对理论进行检验以使理论具有更加严密的逻辑性,这在会计基本理论和对整个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尤其具有重要意义。(2)规范会计研究可从理论命题推导出事实命题,也可用来解释已知的会计理论或会计行为。(3)规范会计研究同时还对已有会计理论进行逻辑检验,以发现错误理论及现存理论的内部矛盾。但是,规范会计研究又有其不可克服的系统性缺陷。这表现在:(1)规范会计研究忽略了对作为演绎逻辑推理起点的假设或前题的判别和检验。(2)规范会计研究往往忽视会计信息具有一定的经济后果、不重视会计主体的行为因素,仅将会计环境中的不同利益集团简化为一个总体来看待。(3)运用规范会计研究得到的结果往往由于缺乏经验支持而仅代表了“闭门造车”式的个人观点和论断。实证会计研究的作用表现在:(1)实证会计研究从评价规范会计研究所依据的前提入手,对规范理论赖以依存的前提的现实有效性进行检验,进而肯定或否定规范研究成果。(2)运用实证会计研究得到的实证理论不仅对所观察到的会计实务提供解释,说明现存会计实务程序、方法在程序上存在差异的原因,而且还对未观察到的会计现象、实务和那些虽已发生,但尚未通过数据搜集和分析获得系统性证据加以证实的现象和实务提供解释。实证理论不是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而是告诉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能够做些什么。可以说,实证会计研究使会计理论研究的目标从理想转向现实。(3)实证会计研究十分重视对会计主体行为及其动机的研究,并大量引进了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如产权理论、契约理论、理论,拓宽了会计理论的研究范围。实证会计研究将市场条件下的企业视为各种“契约关系”的结合体,对各种利益集团出于维护自身利益而对会计准则呈现出的态度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经验分析,得出了许多规范会计研究所不能认识的有益结论。
实证的局限性表现在:(1)实证会计研究力图使用有限的事实和现象去证明普遍命题,因而其研究结果不可避免的只具有概率或然性。(2)实证会计研究过分强调模型化和定量化,经常由于忽略某些想当然是次要的因素,结果有时会导致研究对象过于简化和研究的系统性偏差。(3)实证会计研究在进行会计研究的过程中完全排除价值判断也有不尽合理之处,因为会计信息具有后果,作为“经济人”的会计研究者,在进行实证会计研究的过程之中,不可能完全避免个人偏好所带来的先入为主的干扰。(4)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相比往往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如对与具体某项会计准则相关的研究总是在会计准则公布之后若干年,确切地说总是等到有足够的样本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经验时才能得以实施。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Watts/Zimmerman在《实证会计理论》一书中认为实证会计理论的作用只在于解释和预测,而并没有提及实证会计理论具有对会计实务的指导作用。
3、 关于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总的评价
(1) 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都具有自身所不可替代的特定功能。规范会计研究在理论证明和构建会计理论时具有优势;实证会计研究则具有获得新知识、新理论的优势作用。
(2) 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在运用时应该相互依赖、互相渗透。规范会计研究的大前提要接受、依赖实证会计研究来进行经验检验,实证会计研究中的分析要依赖规范会计研究。
(3) 单纯依靠规范会计研究或实证会计研究都有其自身所无法克服的各自的系统缺陷。如实证会计研究结论的概率或然性质,规范会计研究大前提的来源及正确与否的问题。
(4) 规范和实证会计研究都忽略了人的认识本来就是从特殊到一般,又从一般到特殊的不断往复的过程,是渐进性和飞跃性,逻辑主义和非逻辑主义的统一。因此,片面强调任何一种都是不的。
(5) 实证会计研究往往适合于对具体的会计理论问题进行证实或证伪,但如若涉及到对整个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则无能为力,而此时便必须依赖规范会计研究。
本文以上的论述可以说明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存在着相互结合的必要性,以下将两者的结合简称为规范—实证会计研究。
三、 试论规范、实证会计研究的互补性
1、 规范、实证会计研究的互补性——会计理论模式的启迪〔9〕
会计理论体系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在保持会计基本理论与结构不变的前提下,可用于指导会计理论研究,对会计理论研究起到规范的作用。同时,它一般经受得住某些“反常”的冲击、诘难,具有一定的弹性,并通过对理论的局部调整或修改辅前提、假说,把反对转化为支持,此时会计理论就处于上升时期。但是,任何会计理论总并非尽善尽美,总有其赖以存在的会计环境,一旦其在强大的“反常”面前一筹莫展并不能将其纳入自己原有的理论框架之中时,就势必将会被新的会计理论代替,这时就需重新调整会计理论的内涵及其基本结构。此时,会计理论就处于显著变动状态,就强烈需求质变。但是,新的会计理论并非对旧的会计理论的完全抛弃,而是一种“扬弃”。新旧会计理论之间仍然存在着一种包含或对应关系,新理论是对旧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整个会计理论的发展过程是前进的上升运动,是向绝对真理逼近的过程。由此可见会计理论的发展过程是“相对稳定显著变动相对稳定…”这样一个不断往复的过程。这样,在会计理论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相应的主要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也应有区别:在会计理论体系相对稳定的阶段,会计理论表现出对会计研究的指导作用并具备应付反常冲击的弹性,因而可以在原有理论和思路指导下,主要运用规范会计研究(收敛性思维)继续进行研究,通过辅命题克服理论的困难,使理论作为规范较好地发挥作用。当会计理论发展进入显著变动阶段后,原有的会计理论如果继续存在势必会产生阻碍作用了,因而必须另辟蹊径,从新的角度解决问题才能克服困难,因而主要采用实证会计研究(发散性思维),持批判的态度从会计实践、现象的经验分析中创造出新的会计理论。总而言之,只有在会计理论发展的不同阶段着重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才能更好地促进会计理论的发展。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在会计理论发展的特定阶段,采用某种研究方法并不排斥同时使用另外一种研究方法。我们对会计理论发展阶段的划分是人为的,而事实上,会计理论体系中不同会计理论的各个发展阶段又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所以科学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是综合的而非单一的,是各种研究方法的有机结合,是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的统一。如美国“财务会计概念结构(SFAC)”便是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共同配合、协作成功的范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就是事物的矛盾,从问题开始。”研究也不例外,它也必须从问题着手进行研究。作为会计理论研究起点的问题可以直接来自于会计实践,也可以来自过去会计实践的产物——已有会计理论。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长期会计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已有会计理论,同时不断从会计实践中吸收“营养”,发现新问题,开辟新的研究领域,绝不允许忽略会计实践。但是,从实践中得到的会计知识由于其归纳特征不可避免地具有概率或然性,因而必须从会计理论高度运用规范会计研究进行演绎推理,以发现其有无逻辑矛盾,得出正确的认识然后上升为会计理论。所以会计理论研究的整个过程可归纳为“会计理论会计实践新的会计理论…”这一不断往复、逐渐完善的过程。相应的,会计理论的研究也可归纳为“规范实证规范…”这样一个循环过程。概括来讲,规范—实证会计研究是会计理论研究者根据已有的知识,对会计实践和理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说,并通过对假说的实践检验、修正,逐渐使假说演变为新的会计理论。
2、 规范、实证会计研究互补的可能性
如果详细比较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的大量会计之后不难发现两者在以下重大方面各具特色,也正是在这些重要方面,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需要互补:
(1)规范会计研究往往从少数几个基本会计概念(会计基本假设或会计目标)出发,主要运用演绎法来推出一套用来指导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而大凡实证会计研究,一般总是先根据大量的会计现象归纳出一个或多个命题,然后利用来源于会计信息市场的若干会计数据来进行经验检验;或者对规范会计研究的既有研究成果进行证实或证伪。一言以蔽之,规范会计研究代表了会计人员对会计现象的本质特征由一般到具体的认识,而实证会计研究则代表了会计人员对会计现象的本质特征由具体到一般的认识。根据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我们对会计现象的认识是由一般到具体和由具体到一般的有机结合,因此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不应有所偏颇。
(2)规范会计研究往往从较高的会计理论层面上来把握整个会计理论框架的内在逻辑一致性,如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往往会作为制定会计政策的依据;而实证会计研究则往往是针对具体的会计理论如存货发出的计价在什么情况下采取先进先出法,在什么情况下采取后进先出法等。近年来,实证会计研究的趋向是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小、越来越细致,一些规范会计研究者借此攻击实证会计研究对整个会计理论体系没有贡献。笔者对此观点不敢苟同,实际上,实证会计研究是规范会计研究的基础,因为实证会计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会计现象的本质是什么(Whatitis),只有掌握了各种会计现象的本质,才能从逻辑高度上来进行探讨会计应该是什么(Whatitshouldbe)的问题;规范会计研究是实证会计研究的前提和终极目的,因为研究会计现象的最终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探讨会计是什么,而必须研究会计应该是什么。可以这么来讲,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与会计目标系统的层次相关(实际上,Trueblood报告就曾指出,会计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会计目标层次越低,其研究的实证性就越强;会计目标的层次越高,越需要对之进行评价,因此其越具有规范性。规范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是对会计目标不同层次上的研究,角度不一、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研究整体。
(3)规范会计研究的较高层次性决定了其必然涉及到价值判断,而实证会计研究则由于侧重于在较低会计目标层次上进行研究,则涉及到事实判断。那么,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关系如何呢?两者的关系如下所示〔10〕:事实存在人类经验认知或判断事实判断主观需求与客观环境制约价值判断(肯定或否定)由此可见,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是具有相互关联性的,因此规范会计研究不可能排除事实判断,实证会计研究也不可能完全摒弃价值判断。此外,按照观点,“是什么”(事实判断)先于“应该是什么”(价值判断),所以实证会计研究是规范会计研究的基础;但是由于“是什么”总有些捉摸不准的味道(如会计基本假设来自于客观会计环境,具有客观性——“是什么”,而会计目标代表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主观需求即“应该是什么”,但是会计界却并没有厚此薄彼,而是两者并重,这是否对我们有所启发?),所以需要对“应该是什么”进行某些规定,这样规范会计研究同样必不可少。
3、 小结
(1)之中,“是”与“应该是”,或者“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往往交织在一起,并无明确的界限可以辨别或者有意识地去遵循。
(2)从逻辑上来讲,事实的描述先于价值的形成,尽管在现实的会计研究之中,由于会计研究者个人的价值取向和意识形态的不可捉摸性,是什么总有点捉摸不准的特点。
(3)虽然在会计理论研究之中不可能完全避免研究者个人先入为主的干扰,但是追求实证会计研究的“纯洁性”,将人为的干扰降低到最小仍是一种会计研究者所应该具备的精神。
(4)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之间并无人为的鸿沟,作为实证会计研究精神的对事实解释和预测最终必须过渡到规范会计研究的主旨——会计应该是什么上来,换句话来讲,实证会计研究应该以规范会计研究的目的为归宿。
(5)在会计理论研究之中,由于两者的互补性,绝对地将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对立起来的态度固然不可取,但是绝对抹杀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的做法也同样不可取。
(6)规范会计理论研究由于是从逻辑高度来把握整个会计理论研究过程,因此其研究成果往往和会计实务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实证会计理论研究则立足于会计实务,因此其研究成果往往与会计实务中的结果比较吻合或基本接近,但是这并不能够说明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会计研究孰优孰劣——“存在的未必合理”!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规范会计研究的成果说到底是把会计实务界暂时认识不到的结果展示给会计界,在理论的指导下,我们虽然不能改变既定的利益格局,但是我们确实可以借此改变会计人员的认识格局,并可能最终因此他们的选择。
四、 规范—实证会计研究和实证会计研究的比较及
实证会计研究和规范—实证会计研究的区别大致有二:
(1)实证会计研究以有用事实为基准来检验假说,但“有用”并无一确定标准,对某一利益集团有用未必对另一利益集团也有用,因而实证会计研究的检验标准实质是以利益为导向并由此制约的需求为标准。而规范—实证会计研究以社会需求确立的课题为出发点,这既是形成会计理论的最终归宿,也是逆向思维在会计理论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概而论之,规范—实证会计研究的检验标准是思维模拟检验和社会实践检验的统一,其中思维模拟检验大量运用了形象思维,直觉逻辑思维的方式将从会计实践中抽象出的理性客体蒸发、升华为理想客体,使其既保持了本质特征,又保持了思维过程的逻辑性;社会实践检验则是对假说概念予以具体化,使之具备可度量性,从而将理论性假说转化为可实践性假说。
(2)实证会计研究片面强调感性经验对假说的检验,却忽略了作为会计理论研究主体的研究者的能动认识能力以及其创造性思维在会计理论研究中的作用,所以最终也未逃出对会计实践进行描述和解释的传统思维的来源。规范—实证会计研究辩证地运用发散性思维和收敛性思维,突出了研究者的主观能动性及认识活动所应遵循的思维,因而具有明显的综合及辩证特征,并且具有在不同认识阶段调整认识方法和认识手段的内在调节机制。
众所周知,我国会计准则是按规范(演绎)方法制定的,是准则制定者在对我国体制改革现状和未来趋势的认识基础上做出的主观规定,它代表了规范会计实务的理想准则。但是,我国会计准则的实施环境是一个在经济体制改革下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因而对准则的实际效用及预期目的之间关系的检验就变得尤其重要。准则制定者必须了解,现有准则的执行是否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是否强化、规范了的财务行为,是否增强了外部利益集团及企业内部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重视程度,而要获得以上各项认识,既不能依赖研究者的个人主观判断,又不能从原有理论中演绎推理而知,而必须展开广泛的会计实践,通过调查、征集意见,获得有关会计准则实施后的反馈信息,才能不断修改原有准则,使会计准则不断地发展完善。规范—实证会计研究吸取了规范、实证会计研究的优点,不仅弥补了传统会计理论研究中的方法论缺陷,而且可促使研究者更加注意接触会计实践,按科学的程序,从会计实践中获得对会计准则更深刻的认识。
五、 关于进行多样化的建议
诚如本文上述,实证会计研究具有时间上的相对滞后性,并不能在会计准则制定之前就为准则制定者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意见,因此规范—实证会计研究也并非尽善尽美。为了克服这个缺陷,笔者建议:
(1)在会计研究中大量开展实地研究(FieldStudy)和案例研究(CaseStudy)。尽管这样做并不一定能够完全证实和证伪什么,但是却可以力求在会计准则制定之前对会计实务和会计现象的本质及其矛盾运动过程作出恰当的描述和中肯的。
(2)应该尽量美国和较好的实验会计研究(ExperimentalAccountingStudies),通过建立会计实验室,模拟与所要研究的会计准则相似的会计环境,对搜集的专家或专业人士的意见进行分类、分析和概括,事前为会计准则制定提供有益的意见。
(3)在会计研究之中大量运用数学、模型开展量化研究。也许有的同志认为鉴于我国目前证券市场还不太成熟,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仍大量存在,由此搜集到的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往往值得质疑,因而提倡在应用数学方法和数学模型进行研究时应该谨慎,并对国外会计中充斥着数学表示担忧和不理解。笔者认为这些同志混淆了会计研究中数学模型的两种类型——理论模型和计量模型,前者是用数学符号对会计理论研究过程进行的表述,无须使用来自于会计信息市场的具体会计数据;而后者则必须带入会计数据,并要设定某些参数。笔者此处主要提倡会计研究的理论模型,因为数学语言表达最为简洁明了、无歧义,可以加强对会计理论的论证力度,逻辑严密并且更容易被证实或证伪,因而更符合进行会计理论研究的要求——一门学科只有在成功地使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马克思)。此外,笔者也赞成利用恰当的计量模型进行会计研究(实际上,与国外的会计数据相比,我国的会计数据来源也许更加可靠),关键在于建立我国自己的大型数据库,为日后利用计量模型进行大量的会计研究奠定条件。
注释:(1)CharlesChristenson:“MethodologyofPositiveAccounting”,1983。
(2)Watts/Zimmerman:“PositiveAccountingTheory:ATenYearPerspective”,TheAccountingReviewVo1.65,No.1,January1990,pp131-156
〔3〕葛家澍:“关于市场条件下会计理论与方法的若干基本观点”,原载于《财会月刊》,1996.2-6。—01— No.1.2000
LIAONINGFINANCIALCOLLEGEJOURNAL
Vol.2,SumNo.7
〔4〕马克·图恩:《自决的学》,商务印书馆,1979,第279页。
〔5〕Hendrikesen:《AccountingTheory》1995,5thed,Chapter2。
〔6〕刘峰:“实证会计的方法论基础及批判”,《会计研究》,1997.7。
〔7〕樊刚:“思维方式的自我批判”,原载于《读书》1988年第12期。
〔8〕HaimMozes:“AFrameworkForNormativeAccountingResearch”,JoumalofAccountingLiteratureVol.11,1992.P.93-120。
〔9〕本部分主要了西方著名科学家库恩·玻普尔和拉卡托斯的观点,如“范式理论”、“证伪主义”和“科学研究纲领理论”,是将上述理论应用于会计理论研究之中并结合会计理论研究的具体情况后得到的结论。
〔10〕陈秉漳:《价值学》,台北市桂冠图书有限公司,1990.8第314页。
主要参考文献〔1〕WattsandZimmerman:《PositiveAccountingTheory》,1986。
〔2〕陈岱孙:“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和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经济科学》,1981年第三期。
〔3〕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4〕光:“经济学的理论范式和分析方法”,1996年,原载于《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一书。
〔5〕[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黎明星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6〕关士续等编:《辨证法》,高等出版社,1989年。
〔7〕周忠惠:《会计研究方法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4年。
〔8〕Watts/Zimmerman:“PositiveAccountingory.ATenYearPerspective”,TheAccountingReviewVo1.65,No.1,January1990,pp131-156。
〔9〕Watts/zimmerman:“TowardsaPositiveAccountingTheoryofDeterminationofAccountingSandards”,TheAccountingReview(Jan),1978,P.112-134。
〔10〕Watts/Zimmerman:“TheDemandforandSupplyofAccountingTheory:TheMarketforExcuses”,TheAccountingReview(April),1979,P273-305。
(11)Ball/Brown:“AnEmpiricalEvaluationofAccountingIncomeNumbers”,JoumalofAccountingResearch,196
〔12〕葛家澍:《市场下基本与》,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5/13。
〔13〕刘元亮等编著:《认识论与方法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年。
〔14〕Hung-ChaoYu:“IntroductiontoExperimentalEconomicsStudies”,参见俞洪绍先生1997年10月1日在厦门大学会计系的报告稿。
篇6
关键词:公示语 规范 翻译 城市
Abstract:The public signs of urban must be standardized on the basis of international pictography.The translating methods on China-only public signs and advices to translators,companies and presses were put forward so as to promote the linguistic environment and the international progress.
Key words:Public signs; standardizing; translation; urban
城市公示语翻译要具备①简洁明了;②语气得当;③翻译规范;④适度幽默的原则,以变通表达方式、提高读者接受性为重点,尽可能采用对应的表达方式。
一、采用国际化语言和标识规范城市公示语翻译
1.地名翻译以单一罗马字母拼写为规范。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中国地名作为国内国际的统一标准,涉及到我国政府和联合国对外文件的法律效力,也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外交工作。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作出“采用汉语拼音作为中国地名罗马字母拼法的国际标准”使得中国地名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既是国家标准也是国际标准。我国颁布的《汉语拼音方案》明确规定了中国地名采用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地名翻译统一使用汉语拼音(汉语的罗马字母拼写法),正确运用汉语拼写规则,符合国际国家标准。
2.以国际通行的标识规范城市公示语翻译。国际通行的公示语以纯文字型、文字和图形并用和单一图形标识为主,城市公示语翻译同样可以借用国际通行办法。⑴纯文字型标识采用“汉语+英语翻译”的方法。这是国际通行的方法,英语翻译采用有效对等的原则。建议采用英式英语的表达方式。如:指示性公示语“公共厕所+Toilet”、“问询服务+Information”,提示性公示语“预留席位+Reserved”、“八折优惠+20% Off”,告示性公示语“闲人免进+ Crew Only”、“限速60公里/小时+60 km/h”,警示性公示语“严禁吸烟+No Smoking”、“禁止通行+Don’t Walk”。⑵文字与图标组合按照“图标+汉语+英语翻译”的方法。文字与标志组合也是比较常用而且也是行之有效的公示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公共场所。采用“图标+汉语+英语”的公示方法,能够达到一目了然的目的,也能达到不同受众人的辨识要求。如:“请勿吸烟”可以采用“禁烟标志+汉语‘请勿吸烟’+英语‘No Smoking’”。
3.中国特有公示语采用“适译”、“试译”和“不译”等方法。中西方文化、思维和语言的差异使得汉语公示语翻译成英语时语义出现空白、句法难以耦合和语境不同等非对称的情形。中国特有的公示语建议采用“适译”、“试译”和“不译”等翻译方法。
适译。汉语和英语之间语义空白制约着两种语言的相互转换。适译主要是针对部分汉语语言与英语语言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相关和相连性,从英语中找到一定合适的表达形式,如单位部门、商品名称等。
试译。汉语中部分公示语在英语中无法找到合适的转换方式,不妨试译,如中国菜、中医术语等。这类词汇的采用汉语拼音法翻译成英语,以等到英语使用者的最后认可。
不译。中西方文化差异尤其是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社会道德准则等方面,在语言表达上存在很大的不同。强制性翻译会导致语言的误解,引起争议或者歧视。汉语公示语中许多警示、限制性等语言,主要是针对国内人而言,因此就没必要全部翻译成英语,采用不译的办法处理。
二、提高翻译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建立专业化翻译和印刷公司
我国相继颁布了《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和《翻译服务规范》。翻译标准的出台,对翻译服务行业的规范化经营提供了可遵循的技术指标。城市公示语翻译,不仅要符合国家的翻译标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翻译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建立健全专业化的翻译和印刷的机构。
1.提高翻译人员业务素质和水平。翻译人员是城市公示语翻译的中坚力量,其素质和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翻译的质量。因此,建议建立专家人才库,聘请国内外知名的公示语翻译专家和学者,指导和审核城市公示语的翻译;组建专业公示语翻译人员队伍,遴选出熟知公示语翻译又充分了解地方特色的专业人员;加强专业翻译人员学习和培训,使之胜任所承担的各项翻译工作。
2.建立规范化公示语翻译机构。建立健全城市公示语翻译的机构,也是规范城市公示语翻译的重要举措。翻译机构在政府监督和管理下,提供准确、周到的翻译服务。翻译机构得准入条件应符合《翻译规范》和《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的要求。
3.加强印制机构的管理和业务监督。印刷制作机构是翻译文稿最后成型的关键部门,无论美工设计、制版印刷,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审核成型文稿,检查拼写、开头字母、断句断行等是否符合英语印刷规范,做到准确无误。为此,印制机构应该聘请具有英语等语种的专业人员审校印刷文稿,最终使成型的翻译文稿符合英语等语种的正确表达形式。
三、健全管理监督机制,加强公示语的认知度
1.成立专门公示语翻译审核机构。机构的设置是以“规范”为目的,由市级领导挂帅,聘请权威专家,以提高翻译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专家应该由中文和外文的权威人士担当,以此把关,核实语言的正确性和翻译的准确性。
2.加大处罚力度,减少错误使用率。建议各个部门的英语公示语必须由审核机构把关,不得自行。擅自英语公示语的要严肃处理,以此净化公示语的生存空间。处罚不是挣钱的工具,应该成为规范城市公示语的一种手段。
3.普及英语知识,提高市民对英文公示语的认知度。英语公示语是提高城市国际化形象的非常重要的手段,也是提供外国人在观光旅游、生活娱乐的便捷工具。市民普及英语知识,会说一些基本英语,识别基本的英语错误,就能够有效制止公示语翻译的错误,同时为外国人提供旅游、生活、学习等方便。
总之,城市公示语翻译是依据海外旅游者认知习惯特点和消费行为需求而设置的便捷识别工具,翻译的准确与否、可接受程度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间的经济交流与文化沟通。采用合适的翻译方法,运用正确的翻译标准,避免中式英语,是当前规范城市公示语翻译的重中之重,应该引起有关单位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倪 晶:《浅论标示语的翻译》,《河南社会科学》,2005。
[2]卞正东:《论标示语的翻译》,《上海翻译》,2005.1。
篇7
关键词 研究设计 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C0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7.068
Abstract Quantitative tradition and qualitative tradition are the two methods to study the implementation,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research and design. This article thinks that they are interlinked, and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m. On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rgument is the researchers' attention from style debate shifted to normative research design, this paper argues that in the design of the exist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research question repetition, quality is not high theory "ambiguous", "plausible", data quality is not high and existing data degree and low efficiency in the use,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sequentially proposed the improvement of quality, improve the theoretical quality and improve the data quality and to make better use of the existing data of four big countermeasures and discussed in detail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research and design; quantitative study; qualitative research
定量传统和定性传统是研究实施的两个方法,也是能够制定规范的研究设计的一个重要基础。它们都是通过提出研究问题、开展学术研究并进行有效的描述及因果推论,之间的差别仅仅是风格和方法论上的不同,我们可以理解为它们是相通的。
1 相通的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一些学者把不同研究方式与技术进行分割与对立,主张定性研究的人认为定量的不能得到真实的社会现象,更不能体会行动者本人的意义;而主张定量研究的人认为唯有数据才能客观,才能真实建立社会结构的图景。①
定性与定量,如同客观事物本身具有质和量这两个方面一样,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也需要我们采用定量与定性两种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方法。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本身并无好坏优劣之分,关键看在实际的调查中如何巧妙运用。首先研究方法的选择要适合研究目的,从现实出发设计和选择适合研究目标的方法,衡量和决定取舍的标准并不完全是这些方法自身的优劣,而是它们与研究目标之间的适合性。其次,针对研究者特质既包括兴趣爱好等倾向,也包括能力与水平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定性研究需要以比较敏锐的观察力、感受力、交流沟通技术等为必备条件,定量研究需要一定的数学功底与统计基础,否则就做不出研究成果,达不到研究目标。第三,合适的程度问题是指合适的方法仍然有一定的缺陷。就算是出于以上各种目的选择了各自合适的研究方法,还是各有优劣。比如定量研究在描述对象的丰富性、研究成果的理论创新、社会学的想像力等方面有所欠缺;定性研究在描述的精确程度、分析推理过程的信度、研究对象的广度等方面不如定量。
如何更清楚地从方法论层次认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的本质和特征,认识二者各自的长处与局限,是今后方法研究领域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与这一问题相联系的是,需要对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中各种不同的研究方式和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进行探讨和分析。这种探讨对于我们在实际研究中恰当地运用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②所以,各种研究方法需要互补。
2 研究设计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科学研究不只是按固定的程序进行一系列具体操作活动的过程,其灵魂和核心,是研究者的研究思路和研究策略。研究设计分为四个部分:研究问题、理论、数据和对数据的使用,在探讨建议之前我们分别从这四个方面探讨一下研究设计构建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2.1 研究问题重复、质量不高
在研究目标确定后,研究者就应该思考接下来应该做些什么。我们首先从研究问题讨论,然后再考虑各阶段的设计及具体步骤。一方面,目前社会科学中研究的许多问题是重复的。另一方面则是研究问题质量不高,主要是分为两个极端:有些研究者过分强调对学术文献作贡献而忽略那些有实际价值的议题,使得研究变成在政治上无意义的问题;另外一些研究者则只关注当前的政治热点而不考虑一个问题是否符合社会科学知识框架的研究,也仅会徒增与知识积累无关的工作。
2.2 理论“含糊不清”、“似是而非”
社会科学理论是对研究问题的答案作出一种合理且准确的猜测,同时还要提供可以证明答案正确性的相关证据。谋求理论的发展通常被视作研究的开始,但是理论的选择往往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含糊不清”和“似是而非”等。一方面,许多研究者在学术文献中过多地使用“简约”原则,以至于原则本是变得模糊不清。另一方面,如果理论明显需要改进却此时无法收集更多的数据,那么学者特别容易对事实背后的数据提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理论,这样对该理论的真实性毫无帮助。
2.3 数据质量不高
数据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收集数据的最初目的是评价一个具体假设,因此数据的质量对于社会科学的研究十分重要,但是质量不高的问题依旧突出。首先是没有记录和报告产生数据的过程,没有这些信息,就无法保证使用标准程序分析数据进而得到无偏推论。二是数据的背景单一问题也导致数据的质量不高。单一背景的数据带来的就是符合该理论的可观察现象比较少,导致解释力下降,结果的确定性也会随之降低。同时,有些研究者只注重收集数据而不去做任何分析,这样反而会破坏有效研究的完成;最后是数据的收集过程不可靠,有很多调研人员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在数据的收集中作假,例如自己填写表格等。
2.4 现有数据的利用程度和效率较低
社会科学家常常发现已有数据存在问题,但是同时也无法获得更好的数据。因此最大限度利用手中现成的数据成为了权宜之计,但是目前对现有数据的利用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方面由于数据或者程序应用中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在研究者单独运用某种方法时就有可能获得错误的结果。一种是带有系统偏差的方式从整体样本中选择观察对象,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只选择那些支持我们理论的案例。另一个原因是遗漏变量问题,没有考虑一些控制变量,从而影响到了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对象的因果关系;另一方面,对现有数据的利用效率比较低,并没有通过获得数据的相关信息来提高推论的质量。
3 规范的研究设计
社会科学研究者必须具备灵活的思维,能够观察世界的传统方式,进而提出新问题以及适当地修改研究计划,然后更多地收集比预期更丰富的数据。
3.1 改进研究课题的质量
第一,研究项目应该提出对现实世界真正重要的问题。该问题应该首先涉及政治、社会、经济生活,了解和预测哪些可能有害或有益的事件。第二,研究者应该提高做出科学解释的能力,从而提出能对文献做出具体贡献的研究问题。这一标准可以确保研究者了解“当前研究的最前沿”,并且可能减少与现有研究的重复,进而提高整个学术界的研究。
3.2 提高理论质量
如果要提高理论的质量,研究者需要实现完成相关文献综述和收集工作。一方面,是在数据收集之外的一些常用的方法:第一是选择那些可能错误的理论。在实际中,从错误理论中学到的教训比那些宽泛的、原则上不可能出错的理论中学到的要多。第二是选择一个可以产生较多预期现象的理论,以保证该理论可以被证伪。第三是理论要尽可能具体, “含糊不清”和“似是而非”的理论和假说是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是在收集数据之后发现理论明显需要改进,但此时无法收集更多的数据,我们要怎么做呢?这就是我们下一方面要探讨的问题:这时我们尽量不要对理论作出不符合数据的临时或专门的调整。但是如果必须调整,就尽可能遵循下面三条基本原则。第一是减少对理论的限制,这样它就可以涵盖更多的现象,并且有更多被证伪的机会。第二是如果没有收集到新的数据来检验修正后的理论,研究者不要通过增加限制条件的方法去维持原有理论的有效性;第三是如果收集不到新数据,可以承认错误但是不要停止研究。
3.3 提高数据的质量
数据的质量对于一份规范的研究设计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数据质量:首先我们可以记录和报告产生数据的过程。第二是要收集尽可能多的这种现象,以便更好地检验理论。第三,我们需要最大程度地提高测量效度也就是依靠数据说话,而不让那些不能观察及不能测量的概念妨碍我们。第四是确保收集数据的方法是可靠的,意味着同样的方式和程序可以产生相同的结果。最后是确保所有的数据及分析工作可以被复制。学者应该记录那些收集信息与得出结论确切的方法、规则与程序,以便其他研究人员可以重复他们的研究,并获得相同的结论。
3.4 更好地利用现有数据
更好地利用现有数据对规范研究设计的构建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研究者应该尽量利用数据获得正确的推论。但是由于数据或程序应用中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单独应用某种方法未必得到正确的结果。能否实现无偏推论取决于原始数据的收集与其后的使用,因此对现有数据加以更好的利用才对获得正确推论和规范研究设计如此重要。正如我们之前指出的那样,最好在数据收集工作之前就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而且研究者在使用这些数据时需要特别小心地分析,以确定数据在收集的过程中没有忽视了偏差产生的来源。另一方面,研究者以“效率”为基础,对数据进行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来获得描述性及因果性信息。研究者不仅需要动用全部数据,更需要获得这些数据的相关信息以提高推论质量,从而更好地利用现有数据。
4 小结
综上所述,规范的研究设计对于提高研究质量而言至关重要,针对目前社会科学研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人员应当从凝练高质量研究课题出发,明确主题,敢于选取新的突破性的理论,提高理论出发点,并设计科学规范的数据采集方法,并整合现有数据,合理利用,科学推导,最终得到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注释
篇8
关键词:管理研究设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匹配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1
一、引言
组织管理研究非常注重整个研究过程的严谨性、规范性和科学性,而选择一个匹配的研究设计是研究问题的关键。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讨论如何进行科学严谨的研究设计:(一)研究问题和研究设计如何相匹配;(二)恰当的测量和操作化问题;(三)建立精确研究模型。
二、研究问题和研究设计的匹配
(一)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组织管理研究方法有实验室研究、问卷调查和案例研究等等,这几种研究方法从研究设计的角度并没有优劣之分,研究者应根据特定的研究问题选择最匹配的研究方法。如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个体-组织价值观匹配对群体工作绩效的影响;用实验室研究方法研究消费者的投资决策;当然也可以根据研究需要,一个研究同时选用多种研究方法。
(二)研究主体假设与测量分析在层面上匹配。微观元素交互作用形成宏观现象,宏观现象中渗透微观元素,多层面(个体、群体、组织和社会)分析能对组织不同层面现象进行整合理解。在研究设计阶段,仔细思考研究问题的层面,并选取对应层面的样本进行调查和测量非常关键。如研究转变型领导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数据采集前需考虑每种数据采集的层面,不能仅用一个层面的数据,如组织绩效不能单纯用个体绩效简单相加,而应收集组织整体绩效数据。
(三)合适的样本选择。样本的选择应与所要研究的问题相匹配,但是现在很多组织研究都是用方便的取样、模拟情景和人工任务。如让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学生参与董事会战略决策的实验研究,检验男性和女性管理者在战略决策中的性别差异,这样的样本选择显然是不恰当的。当然,我们并不是暗示某些样本(如管理者或学生等)在本质上一定比其它样本好,只要样本和研究问题相匹配,且研究者能清楚得阐述为什么样本是合适的,这样的样本选择就是合适的。
(四)横截面数据的恰当应用。横截面数据在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中都用得较多,其实很多研究都不适用横截面数据,如研究问题涉及因果关系或变化时,必须进行纵向研究,收集一个变量随另一个变量变化的数据。研究者无论用什么样的统计工具,都不能用横截面数据得出变量间强烈的因果关系和推测变化。但纵向研究数据、专门小组讨论数据和实验数据却可以做出变化的推论和建立强烈的因果关系。当然,我们并不否定横截面数据的价值,只是想说明研究设计和研究问题相匹配的重要性。
三、测量和操作的科学规范问题
(一)准确定义构念。在操作决策之前,研究者必须对构建的新构念进行准确概括的定义,清楚说明构念的理论边界,并找出与存在构念的关联。一个好的构念说明应该阐明所研究现象的核心特征,这是开发出高质量测量量表的前提。
(二)恰当改编已有量表。若研究者没有提供支持效度证据就从已有量表中删减项目(或为更好反映独特情境而修改项目)会存在一些效度问题。若对测验项目修改和增减过多,造成修改后量表和最初量表存在很大差异时,需对新量表重新进行构念效度测验。
(三)谨慎直接采用西方量表。中国研究者喜欢直接翻译西方研究者开发的测验量表。但直接翻译国外量表需要满足两个条件:1、所测理论构念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是对等的,至少在我们研究的目的地和测验的来源地是对等的;2、所要翻译的测验已有足够证据支持它的构念效度。在翻译时尽量使翻译后的量表与原量表达到三个等值性:语言等值性、测量等值性和功能等值性。
四、建立精确研究模型
研究实践中尽可能包括每个可能的控制变量和中介过程是精确描述理论模型的难点之一,但周全考虑关键控制变量和中介过程对后期研究工作大有益处。
(一)控制变异的选择和控制。包含恰当控制变量能使研究者从研究中得到更多肯定结论,太多或太少控制都会使研究得出错误结论。研究中的控制变量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根据理论或前期实证研究,控制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预期较强;2、控制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预期较强;3、控制变量在研究中既非中心变量,也非中介变量。若满足以上条件的变量未被考虑在研究中,研究结果可能会受省略变量偏差影响;若变量未满足以上条件而被设计为控制变量,控制变量可能通过扩大自由度或导致相关假设变量结果偏差而影响研究。
(二)明确中介变量。当研究领域较新时,两个变量间建立因果关系是最受关注的;但一旦因果关系建立后,清晰地描述和测量变量A影响变量B的过程成为关键;当研究领域变得越来越成熟时,研究设计需要包含多个中介变量。
五、结语
尽管管理科学研究方法一直都在发展,但好的研究设计的最基本原则几乎没有变化:研究设计与研究问题相匹配;定义构念与操作相匹配;精确建立研究模型;用具有高构念效度的测量工具或提供能证明测量工具具有高效度的证据;选择的研究样本和程序与研究问题相匹配等。当然再完善的研究设计也不可能完全消除效度的威胁,建议研究者尽量用多样本、多研究方法的方式提高研究效度。
篇9
关键词:企业上市 财务规范 财务管理
一、引言
在新的经济形势下企业不断的发展壮大,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为企业发行上市提供了前提。因为上市公司是公众公司,它需要按严格、完善的规则运行,所以企业上市前对公司的财务管理进行规范,可以降低企业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提高上市准备工作的效率,也是企业上市后对股民的负责任。本人对当前我国企业上市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论述公司上市财务管理规范,并提出企业上市前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二、企业上市前的财务管理要求及原则
(一)上市公司前期财务管理要求
财务管理的要求有主体资格要求、独立性要求和规范运行要求三种。主体资格要求有股份有限公司是合法的,经营的时间在3年以上,公司在整体变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公司的持续经营时间可从有限公司开业当天算起。发行人的注册资本要足,并由有证券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验资或复核。经营内容合法,有正规的行政审批手续,非国家产业限制类。在申报期内实际控制人和管理层没有重大的人员变动,没有重大的利益纠纷。独立性要求是经营发起人要有完整的业务体系和面对市场的独立经营能力,有完整的企业资料和与企业相关的管理体系和配套设施。独立的经营管理,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高层管理等人员符合任职要求,并不在关联公司领取除董事津贴外的其他收入,财务人员无在股东兼职,办公、人员独立。独立的财务核算和管理,能独立地做出财务、经营决策。规范运行要求企业要依法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并设立董事会秘书职务,独立董事席位符合法定比例,这些机构有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董事会接受股东大会委托进行企业上市筹备工作,要了解企业上市的股票发行程序,做好公司上市前资料准备、申报、信息披露等义务和责任。董事会、监事会、高层管理人员要也应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其中董事会、监事会、高层管理人员不能被国家证券管理委员会列入禁入人员名单,没有收到中国证券会的行政处罚,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没有接受立案调查情况。企业财务的报告真实,可靠,生产经营合法等。
(二)公司上市前财务管理的原则
在制定企业财务管理的制度时要遵循以下原则:1、财务管理的过程要合理合法,运行过程中多考虑连续经营的财务问题。2、 申请上市的公司要有独立的运营能力,做到资产独立、财务独立、人员独立。3、企业的经营运行业务要突出,有良好的收益,较高的生产销售能力,具备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4、企业上市前要做好财产管理,要求财产产权清昕,内部控制有效运行,资金运行独立、有效、合理;5、减少或避免关联交易,有专门规范关联交易的制度,出现关联交易按相关制度履行相应的决策、审批程序。以上这些原则是公司上市前的上市准备,是企业保证上市财务管理工作顺利推进和完成的重点。
三、企业上市前财务管理的几点内容
(一)会计集中核算能力的加强
会计信息和会计控制不良的问题都可以通过会计集中核算改善,公司的财务管理部门应该制定合理的集中财务会计和控制财务会计的方法措施,并依靠网络对企业财务会计的重点、内容、过程、方法进行合理的规划,实现财务透明共享集中管理。对企业财务集中管理的目的是要求企业财务的安全信息真实、准确、完善的融入到金融体系中。在不同的组织业务流程的控制点和目标企业的财务管理中目的不同,所以必须建立一个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的财务平台,显示财务数据库。这些制定的内容有个性特征、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企业要对控制点和控制指引的方法个性化,利用集权和分权的形式对流程配置的程度进行内部协调,做好企业财务金融一体化。当企业经营中环境、流程、管理、控制的情况发生变化时,不需要修改软件的功能,而是对财务资金资源进行内在的动态资源配置,为企业财务提供支持。
(二)企业上市前财务管理的风险
企业的财务风险最常见的就是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流动性风险。 筹资风险指的是由于资金供需市场、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筹集资金给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控制筹资风险的最佳途径是通过梳理、集中企业的资源,提升企业信用及融资能力,优化筹资渠道。投资风险控制一般要提前,加强调查和评判资金项目的可行性,将企业财务的投资风险降到最低。流动性风险是指企业资产不能正常和确定性地转移现金或企业债务和付现责任不能正常履行的可能性,企业应当加强资产管理,正确规划资金使用,加强应收账款追收。
(三)企业资产价值最大化
股份制改革是股市制度的最大特点,在股权分置的过程中上市公司的股东利益出现了股东股权分置的大变化。这种情况给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拟上市公司对企业治理的结构要进行大规模的重新调整,也将引起公司股东要求对财务管理的企业价值最大化进行重新规划。公司上市前股东股票价格一般与股东财富没直接关联,市场价值的波动也不会影响控股股东的利益,上市后股权价值直接体现在股票的价格上,股东的股票交易也会影响其他股东的利益。因此企业财务管理要有企业价值管理和内部财务管理,价值管理主要依托内部财务管理实现,企业财务管理要为每一个部门制定好目标,优化部门之间的资源配置,通过各个层次的人员协调合作,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进而实现企业资产价值最大化和股东财富最大化。
(四)企业内部财务报表的编制与账款清收
财务报表一般分为外部和内部两种形式。外部报表是可以公开的法定报告,而内部报表是反映公司实际情况的一种标准资料,是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设计的报表。这样的工作方法有助于公司财务资金的运作和对不同部门财务工作的管理,提高各部门工作的效率。内部报表是内部管理了解分公司、子公司财务情况的重要工具,是保持外部财务报表与外部联系的基础编。它能反映企业会计核算资金中的问题,使外部财务与内部财务保持一致。
公司在上市前会有一些账款管理上的问题,应当划分明确的责任范围,对企业客户的欠款清收落实到个人。应收账款的人员明确自己的职权范围,对超限的欠款和未收的欠款加强管理,积极追收。还有明确规定企业财务管理的责任监督部门,并要加强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和审计,为企业财务规范做铺垫。正确估计坏账损失风险,制定稳健的坏账计提政策、坏账核销制度和坏账备查追讨制度并严格实施。
四、结束语
企业上市是一个规范的过程,财务规范是核心。对企业上市前进行财务规范才能提升企业规范运作,是企业进行上市申报、上市后合规运行的基石,也是企业持续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而目前准备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对企业上市前财务规范的重视程度不够、理解不到位也严重影响了企业上市工作及引发企业上市后财务造假的担忧。本人对企业上市前财务规范做了以上的几点建议,希望能为征战在企业上市路途中的人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宝元.企业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史论解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10期
篇10
【关键词】刑事和解;规范化
近年来,全国各地司法机关开始在刑事司法活动中探索谅解机制,理论界也围绕刑事和解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恢复性司法在刑事诉讼法领域突破性应用表现在刑事和解制度的入法。作为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所确立的一项新的制度,其满足了冲突双方的利益需求,使得公安司法机关可以获得一系列诉讼收益,同时有助于社会关系的修复和社会的和谐。实施一阶段以来尤其在刑事和解规范化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就此我们展开以下讨论:
一、刑事和解适用规范化的问题
(一)对刑事和解的理解不透彻
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以专章规定了刑事和解的适用对象、范围、条件,明确了公安司法机关的审查和主持签订协议的地位,规定了刑事和解的法律后果,从而为司法实践通过刑事和解这种不同于报应性司法方式处理特定的刑事案件开了一扇窗。
(二)协商内容不全面
与关注已然犯罪事实的刑事司法不同,恢复性司法意义上的刑事和解更重视未然犯罪事实。也正因为如此,适用刑事和解的案件必须事实清楚,即当事人对犯罪事实不存在争执。多方参与下的平等协商,虽然最终要落实侵害人应当承担的责任,但一方面这种责任的承担要建立在真诚悔改的自愿基础之上。
(三)责任方式太单一
刑事和解入法之前的试点过程中,就面临着是否违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是否会导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钱回家”与“无钱坐牢”的质疑。在实践中,不仅当事人更看重对方是否赔偿或谅解,而且公安司法机关也主要关注侵害人的赔偿与受害人的谅解,能否达成和解协议,受害人“要挟”侵害人而“漫天要价”,有钱的侵害人为“收买”受害人而不惜砸钱,无钱的侵害人因没有能力赔偿,即使真诚悔罪也无法获得受害人的谅解。
(四)被告人和被害方直接对话少
不管是在说话的时间上,还是话题的引导上,协调员、检察官在调解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和权威性地位。协调员主导了整个过程调解也更多地偏向于对被告人的谴责和教育。
二、刑事和解适用规范化的对策
就以上相关问题,建议在以下方面进行规范化:
(一)提倡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沟通和协商
参与人员应:(1)平等协商。参会人员地位平等,任何一方不得歧视、羞辱另一方;按规定的顺序发言,不打断对方发言,有回应应举手。(2)理性平和。听从协调员的组织和指挥;不得以任何口头或肢体方式攻击对方。(3)诚实信用。坦诚发表自己的看法;诚信履行自己的承诺。
(二)强调主持和解协调员的中立性
联合国经社理事会颁布的《关于在刑事事项中采纳恢复性司法方案的基本原则》也将“协调员”的角色定义为“以公平中立的方式促成各方参与恢复性过程”。对协调员的角色设置实际上将纠纷解决的主动权还给案件的当事人双方。
(三)强调被害人和社区参与
社区代表等参与和解会议的人员依次对轻微犯罪及其危害发表意见,并可对侵害人发问。社区的参与性还体现在协调员是从当事人所在的高校、街道、司法所等遴选而出。这样,协调员不仅是一个中立的第三方,而且是代表社区来化解纠纷,使矛盾纠纷对于社区的影响降至最低。
(四)强调过程中的面对面和解
被告人和被害人都被安排坐下来进行面对面的接触。并由协调员中立协调。对于被要求与受害人一起前来检察院,被告人表示是多余的,因为大半年前早已达成谅解,两起案件中,没有指定协调员主持和解,民警与检察官被默认为主导者。
(五)强调控制再犯率
通过研究发现,同是18-25岁的青少年,对于属于法定从轻或减轻处罚情节的18岁以下的青少年一般给予不处理,而同样退赔和道歉的18-25岁的青少年则被到法院获得暂缓监禁刑的处理。对于属于外来人口群体的青少年,其户籍地和常住地的司法局对于帮教责任和措施有所推诿。更严重的是,所谓的帮教不过是定期到司法所报到一次,并没有实质性的教育和帮助措施来帮助这些失足青少年重新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