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化教学范文
时间:2023-03-22 11:10: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信息化教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会计信息主要是指对会计数据进行处理并加以解释,是会计和学校管理所需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的核心是财务信息,载体是会计资料。会计信息化是指将会计的服务管理职能结合计算机、网络以及通讯等信息技术,从而获得会计信息并加以处理和运用。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教学的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会计信息处理电算化。将会计信息结合信息技术,收集、录入会计数据,进行自动化处理,提高会计合算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处理后的会计信息经信息技术进行输出和运用;第二,会计信息网络化存储。会计信息的存储和管理通过网络技术进行,利用专业的财务管理以及数据库软件进行统一管理,网络化存储是会计信息电算化的基础;第三,会计信息个性化运用。在权限允许的范围内,使用者通过网络信息平台根据个人的需求进行会计信息的查询和运用,并能够直接生成财务报表。
二、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教学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会计信息化教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忽略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学校的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院校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比例、专业课之间的课时比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都存在不合理的现象。首先,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过多且过滥,难以明确会计信息化专业的核心课程,导致学生所学知识的知识面广,但所学不精。其次,院校开设的课程中,没有主次分明,很多课程的内容出现重复的问题,会计信息化的课程过少。有限的专业课程中,学生只能学习到基础知识以及简单的操作,难以系统性的掌握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最终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薄弱,实践操作能力难以满足会计需求,不能够体现出专业特色。
(二)缺少系统、实用的实践训练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会计信息化教学中,缺少系统化、实用性的实践训练,不仅没有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也缺乏科学的实训教材。因为会计信息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很多企事业为了保证信息的安全,保障商业机密,因此不愿意接受学生的实习,不接受外来人员接触和掌握本单位的会计资料和财务情况。这一现象增加了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难度,大多数高职院校为了进行实践教学,通常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建立会计模拟实验室既能够解决学生的实践问题,又能够聘请专业的会计人员进行教学,满足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间的融合。但会计信息化专业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较大,国家改变政策后,模拟实训教材难以及时的更新,从而出现会计模拟实训的教材陈旧、漏洞较多,与实际工作脱节,难以达到实训的目的。
(三)缺少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缺乏实践经验,因此不利于培养高技能的人才。会计信息化教师大部分都拥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但缺少实际工作经验,大部分的教师没有专业技能证书。另外,受到我国传统教学的影响,大部分的学校重视教师的教学经验,忽略了专业技能,教师的考核和绩效大多以课时为标准。这一现象直接导致高职院校忽略会计信息化的实践教学,难以培养出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并存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四)缺乏实践教学的评价标准
考核与评价是会计信息化教学中重要的环节,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检查和评估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能力。各个高职院校都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考核体系,但是对实践教学却没有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目前,大部分的院校会对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进行评价,但通常只重视结果,且考核不具备时效性,难以及时的反馈实践教学,难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构建高职院校的会计信息化教学的方案
(一)以增强实践能力为目标,进行教学改革
会计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时要增加实践课程的课时,实践课程要在所有会计信息化教学中占比在40%以上。在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强化实践训练教学。建立完善的模拟实验基地、与企业合作,促进学生的实践训练能力。
(二)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高职院校要加强“双师型”的教师培养,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首先,要求教师继续教育,到企事业单位中进行专业技能的锻炼;其次,要聘请专业型的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将理论结合实际,强化学生的综合模拟操作和财务会计的技能操作。
(三)利用ERP系统,构建完善的实训模式
因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时复杂的,不仅包括融投资管理,同时还包含经营管理活动。合格的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经济管理的知识,还要掌握其他的管理知识,满足工作的需求。目前,ERP系统被广大企业应用到管理中,会计信息系统是企业ERP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求工作人员掌握会计电算化知识以及操作技能的同时,还要掌握其他知识。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教学中要综合实际需求,按照业务流程进行训练,从而培养出跨专业、多层次的综合实用性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企业的需求。
四、结束语
篇2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 课程 教学研究 改进
一、引言
信息技术直接影响着会计审计工作。当前会计实务的工作模式是会计人员基于计算机硬件平台,应用会计软件进行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也会应用审计软件开展内部控制审计、财务审计及其他审计工作。因此,在大学本科阶段的会计学专业,教学生掌握会计信息化技能非常必要。我国高校为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会计信息化系列课程一般包括《会计软件应用》、《会计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审计》。某高校《会计软件应用》课程在学生大三第一学期开设,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大。《会计信息系统》在学生大三第二学期开设,《计算机审计》在学生大四第一学期开设,学生对这两门课学习兴趣一般。是什么原因导致该课程教学不被学生重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学校在课程建设中应该如何改进,以提高这类课程的教学效果,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二、原因分析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以及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导致会计学专业本科生学习会计信息化系列课程兴趣较低的原因有三方面。
(一)会计学专业学生所修的前序课程没有起到专业基础课的作用。经调查,某高校会计学专业会计信息化系列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实务》、《管理信息系统》,该校会计学专业学生的这三门课程由计算机专业教师承担,学校缺乏院系之间的教学研究,对开课专业缺乏教学的要求,导致这三门课程的教学对会计专业后续课程需要的教学重点讲解不够。例如,会计学专业课需要学生通过《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重点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这是学生后续学习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的关键点,而授课教师在给会计学专业学生讲授这门课程时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讲解却一带而过。此外,《数据库系统原理与实务》课程在讲解时没有针对会计领域讲解,而且深度不够。数据库是计算机会计和计算机审计的基础与重点,由于学生数据库知识掌握不好,对后续会计信息化系列课程的学习也就感觉有难度,因此失去了学习兴趣。对《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师的教学内容主要偏重于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与技术的讲解,对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管理信息系统诸多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存储模式、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机理、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等等侧重较少,学生难以理解管理信息系统到底是什么。教师在讲解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时,也试图补充信息技术、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的前期知识,但是因为课时的限制,会计信息系统内容的讲解就不透彻。所以,高校应该在学生培养计划制定、课程建设方面增强院系之间的教学研究,会计学专业院系应该将教学重点与内容和承担该课程的其他学院专业教师进行沟通,制定教学大纲,授课教师尽量按照会计学专业需求重点讲解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管理信息系统等知识,让专业基础课真正发挥作用。
(二)会计信息化系列课程的设定与会计学专业其他课程的设定缺乏关联性。高校会计学专业本科课程内容设定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比如会计学方向,专业必修课是财务会计,但是教师在讲解财务会计时不涉及在计算机环境下如何来实现,导致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有一笔业务发生,脑海里直接的反映是如何做分录,至于业务如何处理,会计信息如何管理没有直观感受。直到学生大三、大四阶段,才专门开设会计信息化系列课程,相当于把会计学专业课程的讲解进行了割裂,导致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缺乏整体性。所以,应该改革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讲解基于计算机环境下的会计理论与实务。
(三)会计信息化系列课程内容存在不合理性。
1.《会计软件应用》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生掌握会计软件的一般应用方法和技巧。当前该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见下页表1。可以看到该门课程73%的课时在教学生掌握如何应用会计软件完成账务业务处理,如何编制报表以及如何进行报表数据分析,如何应用会计软件完成工资的计算等业务处理,如何应用会计软件完成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变动、折旧计提等。而这些只是会计业务处理的一小部分内容,对会计工作其他内容的涉及比较少,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不会进行其他会计业务的处理,更不利的后果是对会计软件中各模块之间的数据依赖管理缺乏理解。在讲解会计软件其他业务处理时,教学方法是采用分组实验的方式,在实验课上学生只能实验自己权责内的模块,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此外,教学中不涉及国外软件的应用方法与技术,而当今很多学生关注的企业采用的是SAP等国外软件,导致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失去了兴趣。
2.《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从表1中可以看到,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教学时间占到近40%,但学生对应用高级语言开发软件感觉比较困难,此外,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对网络会计信息系统的讲解不足。所以应该降低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的讲解难度,针对会计学专业学生将来不太可能从事开发财务软件工作的情况,关注会计信息系统的深层次内容,加强会计信息系统与企业其他系统之间的联系。
3.《计算机审计》课程。该课程定位不明确,而且实验的教学时数只设定为课时的1/4,利用课堂时间讲解清楚计算机审计知识有一定难度,学生通过课堂学习理解计算机审计知识也困难重重。所以,应该对《计算机审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改进。此外,对于着重讲解计算机辅助审计方法与技术还是讲解信息系统审计的知识,笔者认为二者应该兼顾。
三、会计信息化系列课程教学的改进思路
(一)进一步明确会计信息化系列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该课程在会计学专业教学中的定位。会计信息化系列课程应该教学生掌握在计算机环境下,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基于财务业务处理一体化模式下,会计人员进行会计业务处理的模式与方法。教会注册会计师专业学生在开展审计工作时,如何借助审计软件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如何对信息系统本身实施审计。教学生掌握如何基于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进行会计管理。
(二)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进行改进。《管理信息系统》的教学内容应转变到重点教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如何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企业的管理等方面,而不要过分强调讲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与实施。可以设定如下内容:第一部分主要讲解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作用,如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信息的生成机理等;第二部分主要讲解管理信息系统所基于的技术基础,如电子商务技术、数据库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为学生掌握网络会计打好基础;第三部分讲解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各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关系,讲清楚财务业务一体化的处理模式;第四部分讲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安全与控制问题,主要讲解人工与计算机的安全与控制技术;第五部分讲解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第六部分讲解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与建立。也就是说偏重于讲解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机理、功能以及特点,而不是重点讲解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问题。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带学生到企业亲自观察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或者用案例教学的方法使学生直观理解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要减少学生上机开发程序的教学时数,因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亲自进行会计软件的开发机会很少,一般这样的工作是由计算机专业学生从事的,所以让会计学专业学生在机房实验学习会计软件的开发没有必要,通过一个案例讲授这部分内容就足够了。
(三)修订会计信息化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途径。取消《会计软件应用》课程的讲解,从表2可以看到,单独设置《会计软件应用》课程,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根本不可能讲解清楚会计软件的诸多业务处理方法与技术,教学目标实现效果稍差。所以取消该门课程的讲解,将《会计软件应用》课程的教学课时转给其他专业课程的讲解。例如在《财务会计》教学中,加入计算机环境下的业务处理方法与技术,教师在讲解各种核算时,可以演示在财务软件中如何处理,当然这就需要教师事先通过一定的途径教学生掌握会计软件的一般使用方法。可以采用网络视频授课的方式,教师事先进行课程教学内容的录制,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学习。当前的学生自学几款会计软件比较容易,可以把原来在课程中占用实验时间教学生学习会计软件的应用方法和技术改到课后。在财务管理课程中加入会计软件中的财务管理模块的应用讲解,在审计课程中加入如何应用审计软件辅助完成审计业务的内容。
《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仍然保留,但是需要重新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主要讲解会计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在企业ERP系统的作用,会计信息系统的财务数据,为计算机审计打好基础。此外还要讲解会计信息系统的控制与安全、会计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等。具体改进建议见表3。
对《计算机审计》课程,主要讲解信息系统审计的方法与技术。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
四、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会计信息化系列课程的教学研究,本文认为,提高会计信息化系列课程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这类课程的学习兴趣,是会计学专业必须开展的工作,提高学校各院系之间的教学研究,实施集体研讨集体备课,改进课程设置体系,加强实验教学和案例教学环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策略。Z
参考文献:
篇3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会计信息化的大规模应用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但是目前会计专业学生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实践时水平较低,满足不了现阶段社会对复合型会计人才的需求。本文将会简单阐述现阶段会计教学情况和会计信息化的概念,并从会计信息化的特点对会计教学改革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
在这个信息时代中,电算化被信息化所取代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而这也是对会计信息系统本源的体现。为了使现代会计专业学生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成为信息技术与会计专业技能都精通的复合型人才,对先有的会计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与优化势在必行,会计教学的内容也应与其他学科相互交叉,全面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以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一、会计信息化
在大部分人眼中,会计信息化与传统会计工作的区别只是增加了一个信息输入的环节,会计信息化教育也只是代替传统会计教学的一种新方法。但其实不然,会计信息化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是以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信息系统为基础而衍生出来的,它以计算机、网络等高科技为手段对会计信息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如传输、存储、加工等。它在实际应用中更是能够为企业进行方向上的预测,同时也能为企业提供完善的信息资料以便进行组织管理和决策控制。而在应用范围上来看,会计信息化也早已超出了单一的财务领域。现如今虽然在会计信息化的内涵上会计界中还有一些不同的理解和争议,但是当前各层次的会计教育早已被飞速发展的会计信息化深深影响。传统的会计教学已经不再符合现代会计信息化的特点和要求,笔者认为现今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改革应当成为我们更加重视的地方。对于大学阶段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笔者有几点建议。
二、会计信息化教学目标的改革
影响高校教育的因素主要是社会需求。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化人才成为了现代社会的新需求,而会计教育面对这样的新挑战则必须要从心理、专业技能、综合素质等各个方面全方位的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求和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复合型信息化专业人才。从这一角度来看,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学习和教学的目标都急需改变。作为教师,教学的目标应该与时俱进,针对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将新的教学理念引进课堂,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并且在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平衡与调整,使之更适应改革后的教学。作为学生,学习的目标也应该定位在社会需求上,同时也要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践,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巩固自己所学内容。
三、会计信息化教学内容的改革
现在,会计信息化的特点目前并没有在我国会计教学的教学内容中体现出来,会计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对于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发展来说这一点是一个硬伤。所以,全力推动会计教学内容改革,让其能够凸显出会计信息化特点,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会计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第一,必须拓展和优化传统的会计教学内容和理论性的会计基础课程如财务会计、基础会计等,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在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过程当中,应该新增能够凸显会计信息化特点的教学内容与课程,并且将原有课程和有关会计信息化的内容相结合,让教材变得更加灵活。第三,应加强实践类课程的推广,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与专业相关的实习,让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实际,也能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教学内容的改革有利于整体会计教学改革,是会计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会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体现出来。会计教学内容的改革,必须从会计改革的根本出发,将会计教学改革不断向前推进。
四、信息化教学的强化
信息化教学是会计教学改革的主要工作内容,同时信息化也是会计信息化的最为突出的特点。目前看来我国的会计教学在信息技术教育方面极为不足,在大学教育阶段,会计教学内容中仅仅只是开设了一些简单的计算机课程,这些课程完全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加强信息化教育,推进信息化背景下会计教学的改革,将信息技术教学与会计教学相结合应该成为强化信息化教学的重点,这不仅有利于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的综合竞争力。实践经验对于会计这门学科来说十分重要,在会计教学融入信息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更好的机会和平台进行实践,让学生感受到更加真实的会计工作内容,而这些实践经验也有助于学生对于会计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在现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下,信息化的会计教学也更加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索能力。
五、教学过程的优化
在会计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学过程的优化是改革的关键。不断推进会计教学改革的优化可以让整个会计教学改革获得全面的发展。笔者认为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将信息性和科学性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是我国目前信息化会计教学改革中最为迫切的。把信息化的特点融入到从开始树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计划、制定教学方案、到教学评估结束的整个过程,不断优化信息化环境中的教学改革,将大学阶段会计教学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总而言之,在这个处于信息时代的社会中,为满足社会对会计信息化的巨大需求,开展会计教学的信息化改革已经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会计教学的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等各个方面都需要不断地进行深入的优化、改革和更新换代,以便全力推进会计教学的整体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来满足社会的需求推动社会的进步,为当代大学生提供充足的进步和发展空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也要与时俱进,信息化的会计教学改革必然会在会计领域上产生深远影响,而会计信息化也必将成为未来的主流。
作者:杨继秀 单位:湖南怀化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国钢.会计信息化及其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5(1).
篇4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有效教学
在网络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大部分企业将财务软件作为重要的核算工具。为了顺应时代客观环境的发展,高校也普遍引进了先进的会计信息化软件,但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会计信息化教学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传统会计教学模式已无法跟上时展的步伐。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实施会计信息化教学呢?笔者结合多年从事会计信息化教学的经验,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教学质量。
一、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计划中的课程设置
笔者认为应该将会计信息化教学的目标定义为:使学生能够熟练应用典型会计软件完成会计模拟实习资料的处理,明确手工核算模式与计算机核算模式之间的区别,尤其是计算机核算的优越性,另外还要特别强调会计信息化软的维护能力。以笔者所在院校采用的用友U872财务软件为例,大部分同学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够处理教材中的模拟业务,但是当软件操作过程中碰到这样那样的锁定,比如说在录入期初余额时系统提示:“科目***正在被机器***上的用户***进行(期初余额录入)操作锁定,请稍后再试。。。”,许多同学就束手无策了,大部分同学的第一反应就是翻课本,可是这些问题在一般的会计软件应用教材中是找不到答案的。如果有一点软件维护能力就会知道只要清除账套数据库中GL_mccontrol(科目并发控制表)中的记录,这样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在明确了教学计划之后,相关的课程设置也要科学合理,笔者认为和财务软件应用配套的课程也要根据院校实际情况进行开设。比如说通过开设《VisualBasic》、《Access数据库》或者数据库基础知识相关的课程,让同学除了掌握财务软件操作之外,还能了解到为软件提供后台支持的数据库是如何运作的,进而解决一下软件运行中数据库方面出现的问题;通过开始《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让同学在操作中不至出现一些常识性的错误,以笔者上课使用用友财务软件时的经历为例,曾经有同学在录入固定资产原值时由于数值位数较长,前半部分数值在录入后就自动隐藏了,有同学就问为什么自己都录入数据了,可是固定资产卡片管理界面上这台固定资产原值却是这么多零呢?其实,只要学过EXCEL就知道把列宽调整的大一点,数据就会全部显示出来。另外通过开设《ERP创业经验模拟沙盘》等实战型课程,让同学对物流和资金流都有更直观的认识,进而为提高软件学习的兴趣。
二、有良好的软硬件配套设施,保障会计信息化教学
在软件方面授课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特别是会计信息化教学既涉及到会计学科相关的内容,又涉及到计算机学科相关的内容,而会计学与计算机科学是两个跨度很大的学科,这给担任该类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带来很大挑战。大部分教师要么会计实务不熟悉,要么软件设计编程欠缺,使相关内容的讲解不能深入,因此难以培养出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学校应该从长远着想,加强对教师培训的投入,采用多种形式鼓励教师提升素质。
在硬件配备方面现代化的会计信息化实验室、正版授权的财务软件都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保障。以笔者了解到得相关信息来说,许多院校,特别是一些经费紧张的院校都使用试用版的财务软件,这样在教学中不仅出现了诸如“演示期限已到”等问题,而且还不能进行业务分工,基本上都是由一个同学从完成从增加操作员建立账套到结账编制财务报表的全部过程,虽然可以提高同学的综合技能,但是无法再现企业真实的业务环境。另外据笔者所知,绝大部分高校的会计信息化上机实践仍然采用分立的财会管理部分,而没有做到与供应链的集成应用,许多本应该通过软件自动生成的凭证却一味的从手工凭证录入进行处理,没有整整体系企业信息化管理的需求。
三、积极参加各种信息化技能竞赛,促进会计信息化教学
篇5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环境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3-0088-02
“会计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等),对传统会计模式进行重构,并在重构的现代会计模式上通过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会计信息资源,建立技术与会计高度融合的、开放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以提高会计信息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有用性,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 从一定意义上讲,会计信息化是企业财务管理今后的发展方向,更是会计实践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
为适应会计信息化乃至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普及要求,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多数高校尤其是相关高职类院校都非常重视实践环境的建设,通过建立相关实训室,改善教学环境,并为努力营造职业氛围投入不少资金。但是,什么样的环境建设才能更有利于人才培养,我们尝试从其他角度去思考、实践!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认为,依托实物沙盘及模拟沙盘模型,在校内构建仿真的企业经营环境将是高质量完成实践教学目标和学生快速融入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当前普遍实践教学环境现状及不足
从实践教学环境来看,目前多数会计专业实训课程主要特点:一方面努力营造企业财务科室的办公环境,一方面采购各类教学辅助软件或企业ERP软件及配套资料开展软件应用操作练习。学生练习填制真实的电子或纸质凭证、账簿和报表,学账报表业务、供应链管理业务,但从实训过程及内容来看仍然仅是对事先描述的业务进行回顾性的操作,依然是各种技能训练的简面叠加,只不过操作平台由手工转向电子。
对学生而言,上岗后接触的是随时发生的业务而且需要及时处理,诸如:业务发生涉及的表单如何在各部门传递,企业组织与外部利害关系人(客户、供应商、银行、税务、财政、审计等)的业务信息如何处置等都不存在事先或者事后有人通过语言或文字描述告诉工作者,这都需要操作者实时去判断是否要做,什么时候做,如何做。这也是很多刚参加工作的学生不能很快融入工作的一个原因,因为短时间很难将真实发生的业务同原先理论描述的业务进行有效比照。可见,真实的业务交易环境对于提高会计实训质量的是非常关键的,尤其是涉及供应链管理内容的会计电算化实训。因此,如何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业务环境是当前会计信息化实训课程面临的很大难题。一般而言,解决这个问题最理想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到企业实习。但是,相比较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从目前来看,中国多数企业一般不提供或无法提供培训师资、场地、岗位等实习资源,而企业本身的经营要求、商业秘密、会计工作本身的严肃性也制约实习的效果。
二、依托沙盘建立微型市场环境,提升信息化实训教学效果
沙盘,最早见于军事作战的指挥沙盘,现在常见的是被房地产开发商制作成开发楼盘的规划沙盘。因为沙盘形象直观,颇受计划决策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青睐。后来逐渐引用在企业管理和教学上,成为企业经营决策和模拟教学经常借助的工具之一。
目前,在教学培训中应用的模拟沙盘模型主要有工业沙盘模型、商业沙盘模型。工业沙盘侧重对工业企业设备投资、产品制造,而商业沙盘侧重商品流通企业连锁配送、物流管理。无论工业或者商业沙盘,关键都在于建立了一个微型的市场环境,创造一种职业氛围。有条件的院校还通过建立多媒体网络并借助实物沙盘以及淘宝等交易平台实现了全校性的虚拟交易市场环境。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成为市场交易和参与主体,直面各种业务,借助实物及模拟沙盘完成相应业务处理,并直接为企业(个人)的生产、采购、销售等决策提供必要信息。通过各类行业不同角色的扮演及近乎真实的市场行为,让学生体验到工作中信息的集成化;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实时、动态化,才算从真正意义上接近了信息化实训的目标。
三、创造从业竞争环境,提高学习积极性
实践教学的切实开展,对于师生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重要,一味的机械性的技能训练不但学生没有多少兴趣,指导老师也会产生职业倦怠。例如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沙盘模型,我们设计为一个服装物流配送中心,站在配货及时、成本控制的角度,学生需要处理总部订货、运输、仓储,各网点配送、销售、结算等业务,在处理每一项业务的同时涉及到决策、分析、核算。我们允许学生采用任何方式实施管理,有的利用Excel工具进行数据收集处理,有的学生开始使用ERP软件实施物料管理。通过各时间点的控制、市场需求的设定,学生小组必须实时给出各类数据信息并依此做出市场判断(款型、数量、批次、库存等),而之后市场交易的结果即成为各小组的竞赛成绩。竞争,迫使其切实感到了工作压力,迫使其认真对待当前的角色任务,对自己负责,对其他同学负责。兴趣是老师,竞争是催化剂,构成了自我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动力。
四、形象化岗位环境,培养协作精神
通过各类行业沙盘的筹建,各类工作环境被模拟,借助各类真实物料,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非常直观的将不同类型企业的管理、生产、运营等情况展示出来。对企业的性质,业务特点理解了,才能够对相关业务技能有进一步的认识。当前多数院校在会计专业培养计划当中都非常强调财务核算、报表分析等相关技能的训练,但往往局限于对文字业务的处理,因为缺乏对现实业务的零距离感受(实习是最好的办法,但目前效果不理想),更重要的是无法很好理解各类表单的具体使用意义,因此很多学生就业后往往感到无从着手。在上述提及的服装物流配送案例中,不少学生单就库存盘点就花费不少时间,数据复核数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工业沙盘模型中加入了一个工厂半成品加工的场景模型,通过真实工厂业务的视频播放,真实展示车间领料、机械加工等业务。学生置身为加工工人、库管、检验等角色,被要求完成相关业务及核算管理工作,而其工作数据结果,比如半成品成本、库存数量、原料耗费等将直接作为后续加工、销售的基础数据。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形象理解业务发生所涉及的物料流转、信息传递、资金流动的全过程。
在毕业生回访中,我们还发现一个问题,不少学生初次就业后对哪些是自己适合的工作或行业往往很迷茫,频繁跳槽成了必然。而在校学生中,对所学有何用,将来从事哪些行业哪些工种非常模糊的同学更不在少数。缺乏对工作岗位的了解,不理解职业定位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在设计的服装连锁销售企业沙盘模型中配合一定设备,诸如POS机、条码设备等。模拟的环境,真实的设备,真实的交易。这种方式,效果等同于实习。而之后的岗位轮换,各项工作以及不同行业特点的差异比较更让学生明白了现实工作中的相互协作,信息交流。
五、会计信息化的实践教学
这样做不能仅停留在业务的技能训练上,更重要的是要促使学生了解、掌握各岗位、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信息的收集传递以及处理。在校园内建立一个经济市场环境,通过实物沙盘以及模拟沙盘的结合使用,创建出各种工作环境,衍生出各种业务类型,促使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各种所学应对市场挑战,这个对学生来说是工作能力的考验,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能力提升。更重要的是,让信息化实训教学有了更清晰的目标和方向。
参考文献:
[1]谢诗芬.会计信息化:概念、特征和意义[J].湖南财政与会计,1999,(11).
[2]陈朝辉.ERP沙盘模拟对抗教学方式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
篇6
1大数据时代下会计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会计信息化教学理念不合理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于会计信息化教学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为能够实现会计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需要保证各个教学元素的科学性及合理性,而教学理念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点。然而,就目前会计信息化教学实际情况而言,其教学理念并不理想,致使教学活动的开展缺乏合理指导。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师对于会计信息化教学缺乏充分理解及重视,在会计信息化教学方面的投入力度比较缺乏,这对于会计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开展十分不利。另外,会计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对相关信息化设备进行利用,然而由于学校及教师对于这一方面缺乏重视,在教学基础实施及教学设备的建设方面也就缺乏投入力度,导致会计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开展缺乏有效的基础支持与保障,无法得到满意的效果。此外,很多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对于大数据时代特点缺乏认识,未能够结合大数据时代特点对会计信息化教学进行研究,致使会计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开展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及与支持,很难得到满意效果。
1.2会计信息化教学内容不合理
在新时期的会计信息化教学过程中,除教学理念不合理之外,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教学内容缺乏合理性,而教学内容的不合理会导致会计信息化教学缺乏有效的支持与基础。在当前会计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习过程中都是只对学生进行会计基础知识教学,而会计信息化教学的内容相对仍比较缺乏,导致学生对会计信息化知识缺乏充分了解,也就会影响会计信息化教学的开展,导致其无法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另外,对于会计信息化课程而言,其属于实践性比较强的一门课程,需要选择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实践教学,也就需要对充足的实践教学内容。然而,在目前的会计信息化教学中,教师所选择的实践教学内容比较少,仍旧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导致实践教学内容缺乏,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也就会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
1.3会计信息化教学模式及方法不合理
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对于会计信息化教学而言,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缺乏合理性,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而言,在会计信息化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很多教师仍旧运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对于大数据技术及信息化技术等现代化科学技术未能够充分利用,不利于学生对会计信息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及理解,并且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方式及方法不合理。在开展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中,很多教师并未能够真正落实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仍是基础形式层面,很多学生也都只是在实践教学中简单参与,并未真正动手进行实践操作。同时,教师教师开展实践教学时基本上都是限制在校园内部,选择的实践教学任务也都是课本中的任务,并未能够让学生到实际工作中真正进行实践,也就很难使实践教学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影响学生会计信息化能力的提升,也就影响整体教学效果[1-2]。
2大数据时代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创新有效策略
2.1创新会计信息化教学理念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为能够使会计信息化教学取得更满意的效果,首先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应当创新会计信息化教学理念,使会计信息化教学理念能够实现有效转变,为更好开展会计信息化教学提供有效的支持与指导。作为新时期的会计信息化教学教师,应当对会计信息化教学加强重视及认识,意识到社会上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从而在会计信息化教学中加强投入力度,对会计信息化教学的相关理论进行研究,从而使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更好的理论支持与基础。同时,学校及教师应当注重会计信息化教学中相关基础设施及教学设备的建设,使会计信息化教学的开展具有理想的支持与保障,也就能够实现会计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实现学生会计信息化水平的有效提升。此外,会计信息化教师还需要对大数据时代特点充分把握,结合大数据时代特点对会计信息化教学进行研究,从而使会计信息化教学更好符合时代特点,在此基础上使会计信息化教学能够取得更加满意的效果,使学生对符合时代需求的相关会计信息化知识进行有效学习。
2.2创新会计信息化教学内容
在大数据时代不断深入发展形势下,对于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内容的创新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整个教学创新中属于重要内容,也是教学活动有效开展的基础,因而需要积极实现教学内容的创新。在会计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实际开展中,教师除要对学生进行会计基础知识的教学之外,还需要对学生进行会计信息化知识的教学,从而使学生能够对会计信息化知识加强认识及了解,实现会计信息化有效教学,提升其会计信息化水平。另外,在会计信息化教学内容的创新方面,教师还应当注意增加实践教学教学内容,以实现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使教学内容能够更加丰富,为信息化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提供理想的基础与支持,保证得到满意的效果。此外,会计信息化教师还应当注意对教学内容及时更新,对于现代社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及趋势要充分把握,将现代化的会计信息化知识融入实际教学中,使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有效学习,在此基础上使会计信息化教学能够符合时展趋势,学生所学习的知识能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得以应用,确保会计信息化教学得到满意的效果,使学生会计信息化水平有效提升。
2.3创新会计信息化教学模式及方法
在新时期的会计信息化教学中,为能够使教学创新有效实现,使教学质量及效率得以有效提升,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应当对教学方式及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在教学方式及教学方法的创新方面,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即理论知识教学的创新与实践教学的创新。在会计信息化理论知识教学的创新方面,教师应当改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与模式,对现代化教学方式及方法进行利用,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更好理解及掌握,也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教学内容及社会上人才需求进行分析,以把握理论知识教学中的重点,实现更理想的教学。在对学生进行实践知识的教学方面,学校和企业实施校企联合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进入企业中进行实践,通过实际的工作环境了解及把握会计信息化知识的应用,也能够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掌握会计信息化的实践技能,这对于学生会计信息化知识的应用能力及实践能力的提升十分有利,在此基础上使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得到满意效果。
2.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会计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属于重要的影响因素,教师素质及能力对于教学质量及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因而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主要就是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及能力,因而需要学校对会计信息化教师加强培训教育,使其会计信息化水平及教学水平实现有效提升,以更好开展会计信息化教学。同时,学校还需要积极引进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会计专业教师,充足教师队伍,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及水平实现有效提升,为会计信息化教学的开展提供理想的人才基础与支持[3]。
3结束语
在目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在会计信息化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对于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升,因而有效实施教学创新改革也就成为必然需求,也是实现更理想教学的重要方式。因此,会计信息化教师应当在清楚认识会计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各个方面入手实现会计信息教学的创新改革,使教学现状得以改善,实现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的有效提升,为培养会计信息化专业人才提供有效支持与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海云.论信息化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学模式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8,5(38):346-347.
篇7
(一)课程的性质。
高职《会计信息化》课程,是经济类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属于必修课。本课程是一门融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会计方法、会计理论、会计操作为一体的交叉型课程,本课程系统完整地介绍如何运用财务软件及计算机应用系统,将企业经济业务通过会计软件进行会计的记录、计量、计算、报告等一系列工作过程,生成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信息、会计报告的现代会计信息技术方法,旨在培养高职学生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信息化岗位工作能力。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既要理解会计信息化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理论,又要熟练掌握会计信息化工作岗位的基本专业技能。
(二)课程设计理念。
一是紧盯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信息化人才的职业需求开发课程,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开展广泛的专业调研,不断增强课程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二是课程开发路径紧紧围绕“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紧密地与会计软件应用企业和会计软件开发企业合作,贴近社会实际需要。通过校企合作,解决好“学什么”的问题;通过工学结合,解决好“如何学”的问题。三是将课程的学习和会计从业资格认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获得了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四是教学活动的组织。按照基于会计信息化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理念,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和教学活动设计。教学行动以会计信息化工作过程为主线,采取任务驱动式或者是任务引领型教学模式,以真实业务的案例为载体,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乐学促勤学,以勤学强能力,做中学,看听学,教中学,学中悟。融“教、学、做”为一体。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
(一)能力目标。
以会计信息化实践操作的各个模块为内容,熟练掌握各个环节的知识点,如记账凭证录入、总账期末的会计处理、报表、工资、固定资产的核算及供应链管理等。能熟练、正确地进行操作,提高会计电算化实务处理的专业技能。在操作能力方面: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会计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技巧,能够用会计软件的功能模块正确地处理各种会计业务,完成各项会计工作。在维护能力方面:要求学生了解会计软件内部的工作原理和数据处理流程,能够及时地解决和排除会计软件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故障。在管理能力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胜任单位会计信息系统管理员的角色,具体负责单位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建立、运行和管理等工作。
(二)知识目标。
(1)了解会计信息化的基本内容、基本定义、基本原理;明确企业会计信息化组织制度、组织过程以及相关内容;(2)了解会计信息系统的编程及开发过程;(3)掌握财务会计软件各个模块的结构联系及操作过程,能够熟练应用;(4)掌握财务软件的综合业务处理。
(三)德育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巩固前面所学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的同时,进一步掌握会计信息化的开发原理及业务处理过程,培养学生对会计信息化工作的兴趣,完善会计工作的严谨性与规范性,树立爱岗敬业精神。
(四)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
包括:会计电算化合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会计从业资格、中级会计从业资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
(一)教学方法。
1.项目教学法。以企业真实的业务资料为一个项目,使学生置身于企业之中,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各项任务,或者与别人合作完成建账初始、基础设置、财务处理、会计报表、购销存管理等一系列具体的会计工作,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案例教学法。以一个企业真实的会计资料为案例,仿真企业会计岗位的设置,让学生犹如置身于某个企业的财务部门工作岗位,独立完成账套初始、基础设置、账务处理、报表管理、购销存管理等具体工作任务,有效地缩小了学生在学校实践学习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的差距,使学生毕业后直接能在企业上岗,做到学校教学与企业实际岗位工作相适应。3.角色扮演法。根据会计工作性质的要求,通过让学生在学习中扮演不同的会计岗位角色,体验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以及财务软件各模块的操作方法。例如教学中让学生扮演企业财务部门的审核会计、出纳会计、系统管理员、主管会计、成本会计等不同的角色,让学生掌握各岗位实际操作运用及各分工和衔接的工作。学生通过角色变换的体验,激发了学生对会计专业的学习兴趣,并加深了对会计信息化岗位的理解,增强了自身专业技能。4.小组讨论法。制定《会计信息化》课程的实施和管理提纲、计划,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能够使学生具有团队合作、团结奋进精神,并能做到集思广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沟通协调的能力。
(二)教学建议。
针对已经确定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我们采取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在课堂上,通过详细讲授、总结、提问和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对于理论上的重点难点问题,我们还作为课外作业来布置并及时批阅;对于上机操作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我们除了加强课内上机练习以外,还重视课外上机练习操作;将重点和难点问题作为期中、期末考试的主要内容,以便学生能够把握本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
四、教学评价
期末考核评价及方式: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被确定为考试课,满分为100分。成绩在85分以上为优秀、在75-85分之间为良好、在60-75分之间为及格、在60分以下为不及格。采用笔试和机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各部分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按3∶7的比例加权平均后汇总而成。平时成绩:是由形成性考核,即过程考核和课外作业组成。期末成绩:采用无纸化上机考试,统一命题,分A、B两套试题,从拟定、校对、试做、审批等环节来严把试题质量。考前由系部从中任取一套来统一考试。最后由任课教师统一流水阅卷,并以班为单位,进行试卷分析。
五、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篇8
近年来,科学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而信息技术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目前,经济社会对于会计信息化管理人才需求不断提高,而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重要的基地,在教育教学期间,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作为目标,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效地改进,给予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高度重视,创新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贯彻并落实实践教学。基于此,文章将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作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创新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以期推动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探讨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对于高素质综合人才需求量随之增加。于用人单位而言,对于人才的要求更重视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特别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会计部门的作用不容小觑。基于信息时代,高等院校也对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给予了高度重视,对实践教学的方法不断创新与完善。对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创新在教学水平提高方面十分重要,同样关乎国家经济的发展,为此需要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一、现阶段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状况研究
(一)实践教学理念问题
现阶段,国内大部分高等院校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理论知识教学方面,但是并未关注实践教学,甚至有院校尚未设置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即便已经开设实践课程,但始终没有构建实践教学机制,而主要的原因就是高校实践教学理念的缺失。由此可见,受这一因素的影响,使得高校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开展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二)实践教学环节问题
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高校应与政府、企业进行全面合作,积极创建实践教学基地,以保证高校学生能够更好融入到会计信息化管理岗位当中,对工作内容与流程予以深入地了解,建立并健全知识结构,使自身实践能力能够不断增强。然而,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高等院校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究其原因,国内很多中小型企业尚未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所以,导致该专业学生难以找到与专业相对应的单位实习。另外,大型企业对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学生的认知不正确,认为其实践经验不丰富,所以,在接受高等院校实习生方面并没有较大的意愿。与此同时,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只是从事会计基础岗位,难以接触专业岗位的工作内容,同样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教师自身素质问题
高等院校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授课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同时,实践能力与教学技能也是不可或缺的素质。然而,在高等院校中,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教师虽然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但是,在实践教学技能方面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教师自身素质必须要有所提升才能够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效果。
(四)专业教学方式问题
目前,很多高等院校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所采用的方式就是对企业会计岗位工作进行模拟,而并未深入认知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特别是在新时期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因而在开展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对信息技术予以合理地运用。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单一性特点,并未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因而局限性明显。
二、创新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积极树立实践教学正确理念
社会已经逐渐进入到信息化时代,所以,企业会计工作同样与时俱进,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会计工作得以创新,并且成为会计岗位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实践型人才需求有所增加,为此,高等院校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需时刻关注市场经济的发展,重视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积极转变原有的人才培养观念,以实践理念推进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要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实践教学中,确保实践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性,增加资金投入的力度,对所需实践教学设备进行购买。除此之外,还应当积极引进专业人才,给予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相应的指导。
(二)全面创新教学模式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其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而会计信息化管理也逐渐成为企业会计部门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高校必须要对企业会计部门发展给予时刻关注,进而对学生自身信息技能予以全面培养。其中,高等院校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教学需对学生计算机技能进行培育,以保证学生可以对信息技术合理地运用,促进会计工作的开展。另外,高等院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针对该专业学生展开实践锻炼,进而为其提供更有价值的实习机会。
(三)进一步提高授课教师素质
1.对会计信息化管理教师实践教学意识予以全面培养。其中,可以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到实践教学讲座当中,确保能够对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予以正确地认知与深入了解,同样提高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
2.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教师自身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其中,高等院校应当积极组织专业授课教师参与到实践教学的培训活动中,使其自身的知识体系不断完善,对教师实践技能予以全面培养,以保证其实践教学能力的有效增强。
3.高等院校需关注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确保其可以正确认知个人在实践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四)创建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实践平台高等院校在开展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校内实训的过程中,应积极构建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的实验室,通过仿真的模式,使学生可以更全面且直观地认识到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另外,还应当与企业实现有效合作,创建校外实习基地,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进而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接触到真正的会计信息化管理工作。这样一来,不仅能够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同时,还能够有效地提升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会计部门的进步,同样关乎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实际效果。为此,在新时期背景下,高等院校同样需要高度重视社会人才的需求,对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予以合理地改进,贯彻并落实实践教学。正是因为国内高校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发展时间不长,所以,教学经验并不丰富,教学理念与环节十分薄弱,教师素质偏低且教学方式相对单一,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化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为此,必须要积极采取有效的创新策略,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基础上促进会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毛元青,刘梅玲."互联网+"时代的管理会计信息化探讨——第十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学术年会主要观点综述[J].会计研究,2015(11).
[2]熊磊.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信息化有效实施策略[J].会计之友,2015(08).
[3]刘亚鹏,林婕,张蓉等.财务共享服务下管理会计信息化有效实施的探索[J].中国商论,2015(19).
[4]李斐然.管理会计信息化:新理论、新实践、新未来--中国会计学会第十四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观点综述[J].财务与会计,2015(18).
[5]许汉友,姜亚琳,张蓓等."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信息化研究——基于财务共享服务视角[J].新会计,2016(01).
篇9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12.031
[中图分类号]F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2-00-01
1 会计信息化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化已逐步成为企业管理变革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它给企业带来的不仅是管理手段的革新,更是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的变革。在会计领域实现信息化有利于企业运营过程的自动化、管理方式的网络化,还能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今天,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也逐步提高,要求其了解会计信息化、掌握会计信息化管理方式。
高职院校是培养实践型人才的摇篮,是培养会计专业信息化人才的重要机构。为使高职会计专业能在信息化背景下培养出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才,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不断改革,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不利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出信息化的会计人才。因此,进一步实现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非常重要。
2 会计信息化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措施
2.1 改革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任务
从管理角度来看,会计专业可分为以核算为基础的课程和以分析、管理、决策支持为基础的课程。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在会计课程的技能和知识结构培养方面都是以手工会计来进行设计的。因此,改革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任务势在必行。
改革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学任务,必须围绕会计专业能力的培养来展开,重构会计专业知识,并将其与会计信息化的工作岗位联系起来,进一步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相结合。
2.2 改革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
大量实践表明,通常情况下,大中型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实现程度非常高,而小型企业的信息化实现程度较低,所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当将教育目标在横向方面定位在中小企业及基层机构上,而在纵向方面应定为在初、中级会计岗位群对人才的需求上。在明确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培养会计专业信息化人才。在改革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任务的同时,还应转变以手工制作为处理手段的思维方式,将这种思维方式转变为以信息化处理手段为主的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出会计专业的信息化人才。
2.3 改革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手段在会计专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已经很难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高职院校在培养会计专业信息化人才的时候,一定要在科学分析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改革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的教学手段、教学条件等。
2.3.1 进一步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运用大量的典型案例,“边讲边练、多讲多练”可以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2.3.2 运用网络教学手段
会计课程与会计专业项目训练,都应要求学生实施现场案例、演练现场场景,这不仅要求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条件达到“一人一机”,还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具备良好的网络支持,以利于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学生按时提交课堂作业。
2.4 建立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教育是服务于企业的,是为了满足企业需求而存在的,所以高职教育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也要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会计专业的目标是实践教学,实质上就是帮助学生熟练掌握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技能,使其能胜任各个会计工作岗位。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高职院校应设置实践模块,形成多层次、多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会计实践模块要包括会计综合实训、会计电算化、纳税实训、成本会计实训、基础会计实训模块等。高职院校在培养会计专业信息化人才的过程中,建立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2.5 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师资培训
高职院校在进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时,应着重加强教师参与会计信息化技能的实践,将实践结果同教师的考核、职称等挂钩,从而激发教师参与信息化技能实践的积极性。例如,学校可以以规章制度的形式要求教师定期到企事业单位参加会计信息化实践等。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师资水平,从而培养出优秀的会计专业信息化人才。
3 结 语
在会计信息化视角下进行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有利于满足企业对会计专业信息化人才的需求。因此,要重视高职会计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为培养出符合信息化背景下的高素质会计人才奠定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周萍.基于会计信息化视角高职会计专业课程重构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9):274-275.
[2]金阳.基于会计信息化下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经济研究导刊,2012(36):273-274.
篇10
论文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愈来愈依赖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这必将对企业的财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对高校会计人才培养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会计信息化课程为例,结合对该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访问调查,分析会计信息化体系各课程内容设置上存在的不足,提出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的改革方案,并进一步提出优化师资、联合实验教学、增强课程专业性等改革途径。
现代经济管理生活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断地影响着现代管理方式,同时对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在企业中起重要的作用,如今社会所需要的财务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会计知识和管理知识,还要具备广博的会计信息化知识,这就对高校的会计信息化课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社会的要求。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会计系信息化课程为例,分析信息化课程教学内容上存在的不合理之处,探究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改革之路。
一、高校会计信息化各课程教学内容现状
中国矿业大学(以下简称“中矿大”)管理学院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一) 中矿大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内容特点
中矿大会计专业是江苏省品牌专业,其开设的会计信息化课程特点之一在于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所开课程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般到专业;特点之二在于注重实践,所设课程均有理论与上机实践环节,在大四将所学全部知识应用于100笔真实经济业务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
一直以来中矿大会计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然而,在会计信息化课程建设上仍存在一些缺陷,现结合对该校2005级会计系学生(120人)的调查,对各门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内容分析如下。
(二) 中矿大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内容缺陷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75%的同学认为该门课程所讲VFP已不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其适用面较为狭窄,并且所讲内容过浅。我国高校普遍存在此类问题,学校讲授课程与现实社会所应用的相脱节,教材版本陈旧过时。
高级程序设计语言:20.8%的同学认为VB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37.5%的同学认为所讲授内容未涉及VB与数据库的关系,内容不够深入。目前,我国高校不断地对各门课程压缩课时,对一些课程只是浅显介绍,对关键问题不能深入讲解,教师讲述的只是书本上的例题,但学生却不知如何将其应用于实际的经济生活中。
管理信息系统:72.9%的同学认为课程内容过于理论、抽象,虽自行动手设计小型系统,但最终只是形成设计简要思路并未成型真正的系统,学后觉得收获不多。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授课教师不是会计专业教师,讲授内容过于宽泛没有针对性,虽从不同角度讲授课程扩展了学生视野,但实际上并未达到理想效果,从而不能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
会计信息系统:同学们普遍认为该门课程很有意义,对今后就业产生很大影响,其不足在于课程讲述内容过多且复杂,课程安排在大四上学期正值同学忙于找工作时期,课时又少,不能熟练掌握会计软件的使用方法。
电算化会计实务考核:大部分同学认为,实务考核将大学四年所学的会计知识和信息化知识全部演练一遍效果很好,是上岗前一次很好的练兵。
二、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设想
(一) 具体会计信息化教学内容改革
1. 停止VFP编程语言教学,开设Access课程,丰富VB 语言教学内容
VFP并非全能型语言工具,虽简单易懂,但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管理的需要。笔者认为,在数据应用方面应开设Access课程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更有意义 ;在程序语言方面继续开设VB ,但课程内容需增加VB程序与后台数据库(Access)的连接,为学生日后自行设计、开发、维护信息系统打下基础。
2. 将管理信息系统与会计信息系统合并
基于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抽象和会计信息系统课时有限的特点,笔者认为将两课合并更佳,其一可以增加会计信息系统的课时,其二可以以会计信息系统为例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聚焦在会计信息系统上,便于学生理解。合并课程取名仍为“会计信息系统” ,课程设计以会计部门所需系统为主,如应收账款子系统、工资查询子系统。
3. 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增强学生分析能力
会计电算化实务考核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但其主要工作局限于凭证的填写、报表编制,考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核算能力,然而,很少涉及学生的分析能力。笔者认为,现代企业更加需要懂得管理的财务人员,要增强本科生未来竞争力必须提高学生分析企业运营状况、化解企业财务危机、合理进行财务管理的能力,所以在考核时应适当增加对学生利用信息化工具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核。
(二) 提高教学专业性
除会计信息系统和电算化实务考核以外,中矿大其他会计信息化课程均由非会计系教师讲授。目前,我国高校缺乏既懂管理、会计知识,又懂信息化知识的教师。会计系教师所讲内容侧重于软件的应用,导致学生所学内容停留在对软件的应用阶段;计算机专业教师所讲内容侧重于软件的开发和语言方面,导致学生不能理解教师所讲内容与专业有何联系。然而,现代企业虽不需要会计人员开发系统,但需要系统的维护人员,市场上所销售的管理信息系统为通用软件,不能满足特定企业的特定需求,这就需要企业内部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完善。笔者认为,学校应大力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师,课程要相对专业化。比起全盘吸收的“通才”式培养,笔者认为触类旁通的“专才”式教育更有意义。
(三) “联合教学”,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大部分高校上机实践环节仍以“封闭式”为主,即单机操作,然而现代企业更加依赖网络、更多地与其他部门联系。笔者认为高校可尝试不同专业共同上机实践,如可跨专业形成小组完成课程设计。会计专业学生可与人力专业学生组队,共同完成企业工资发放业务或完成工资查询子系统的设计等。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笔者认为,较为真实的实践模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真实性,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更易被学生接受。同时,学校的会计信息化实验室能够不断对硬件设施进行更新,尽可能地安装企业所使用的软件。
三、结束语
对于现代信息化会计人才的培养高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不断完善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教学内容以适应社会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以更好地为学生传道解惑,不断更新会计信息化实验设施并与其他专业联合上机模拟教学以营造较为真实的实践环境,不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使学生真正热爱所学专业,才能培养出信息时代的优秀会计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
[1] 郑庆良,张明明. 会计信息化教学改革探微[J]. 财会月刊:综合版,2007(5):78-80.
[2] 杨春华. 试论高校会计信息化课程体系的重构[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4):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