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时代范文

时间:2023-03-17 17:46: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信息时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信息时代

篇1

关键词:信息时代;网络教学;网络教学平台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2-0364-02

Network Teaching in the Information Age

XIE Li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20, China)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s technology, network teaching has already been an educational hotpot. This article ana? lyzes the advantages of network teaching and discusses how to develop the network teaching in two views: one is the view of the teachers and the other is the view of the students. Finally, we use an example to introduce how to create a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Key words: information age; network teaching; network teaching platform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很多学校已经利用校园网和互联网来实现教学活动的网络化。网络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突破了时空限制,在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下,网络教学将成为21世纪主流的教学方式。

1网络教学及其优势

网络教学是利用已经普及的电脑和宽带网络等硬件环境,依托专业的网络现场教学平台,实现异地、同时、实时、互动教学和学习的新教学模式,是“实地现场教学”模式的强有力的补充,是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总体趋势和目标。其实现手段有:视频广播、视频点播、视频会议、Web教材、多媒体课件、BBS论坛、聊天室、E-mail等。网络教学主要具有以下优势:

1)共享教学资源:不同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都可通过网络共享资源,包括硬件资源的共享和软件资源的共享,其核心是各种教学资源的共享,包括教师提供的课件、在线辅导、练习材料、答颖、讨论、答案分析等,也包括学生提供的学习心得、意见反馈、作品展示等。

2)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创新能力。①网络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由过去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主动性。②网络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图形、文字、声音、图像等多媒体信息巧妙地结合起来,感官刺激效果好,教学演示直观生动,使学生思维高度活跃,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③网络信息量大、信息传递快、交互性强,有利于开展发现式和协同式教学,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3)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教学组织形式多元化突破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这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使个别化学习、协同学习、课堂教学、远程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并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4)为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提供了条件。网络教学克服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学校成为开放、虚拟、社会化的学校,学习不受时空限制,更加方便。

2如何更好地网络教学

信息时代所带来的信息膨胀和知识快速更新,导致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对网络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对人才的素质结构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另一方面对教育的水平及受教育的机会和方便程度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教师正确引导

不断信息技术如何发展、教学形式如何变化,教师始终站在教学的最前沿,起着主导作用,不可盲目夸大网络的作用而忽略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网络教学中,教师是信息的组织和编制者,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网络教学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

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协作,并且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个性化教导,因材施教,特别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学习自信心。在网络教学这种开放性学习环境下,教师还需要通过记录登陆次数、检查作业、随堂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以使每个学生 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另外,随着网络知识的不断更新,教师还必须不断搜集新的知识来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收集有效的信息整合到教学中,提高驾驭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设备的能力,以适应教育的现代化和信息化。

2.2学生积极主动

网络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处于主导地位,学习过程具有高度自主性,其核心要求是全面提高学生的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网络教学资源容易大,内容丰富,结构复杂,学生要具有自主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网络技术,在海量信息中主动地获取各种信息来进行知识的自我构建。学生必须掌握有效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3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网络教学需要交互教学环境的强有力支撑,师生、生生之间要积极互动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必须及时和学生交流,促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实时对问题展开讨论并解决,完成多向交流作用,也可提问学生,考核课程知识。学生在网络学习中碰到问题需要及时得到教师指导,某些学习任务需要学生之间的讨论、协作,以团队合作形式完成。

网络教学的互动性以学生为主体,不仅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而且学生通过互动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在教师指导及时调整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3创建有效的网络学习平台

网络教学离不开网络平台,学校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创造数字化学习环境,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对教学过程进行连续的支持、统计、分析、预测和管理,成为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发式学习的强有力的工具,为日常教学提供了补充和拓展。

本文以广东省考试中心开发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网络自主学习平台为例说明如何创建一个有效的网络学习平台。该学习平台是以知识点学习为基础、能力测试为手段、应用技能掌握为目的,提供一个集学习、辅导、测试、评价、交流、知识沉淀等功能于一体的环境。学生通过现代化的网络手段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地登陆到平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平台上对学生学习进行管理,包含如下功能:

1)用户管理:本学期分配给教师辅导的学生名单。教师可以查看本人所辅导学生的详细信息。

2)作业管理:根据本身的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学习进度,参照教学内容按章布置作业。布置作业时必须设定关于本次作业的标题、作业上交的截止日期,附件资料和关于本次作业的内容说明等参数。

3)知识点管理:以知识点为最小单位,提供了与本课程所有知识点相关的学习资源,包括“学习视频”、“知识点精讲”、“知识点的辅导”、“阅读材料”和“知识点测试”等。教师可以根据平台提供的课程学习资源去辅导学生的学习。必要时,也可以自己录制有关知识点学习的视频录像上传到服务器中供学生观看。

4)单元测试:学生完成每章课程学习后进行的知识点测试,目的是检查学生对该章所有知识点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进度有针对性的布置单元测试。

5)强化训练: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方式进行。

6)综合测试:等同于模拟考试,参考现行的考试大纲和考试形式让学生熟悉考试的环境。

7)职场实训:该模块提供一些在日常工作中常遇到的实际案例及操作要素,学生可以通过对这些实例的训练,进一步巩固已学过的知识,提高自身在实践中的综合应用能力。

8)统计信息:随时对学生详细学习数据情况进行跟踪,并根据这些信息实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开展个性化的教学,做到因材施教。

另外,该平台还有信息、讨论区和修改个人信息等功能。

通过网络,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教学平台中获取充足的教学资源,按教师要求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并通过教师的作业和测试随时检查学习效果。同时师生也可以通过网络自由交流,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全面、轻松的学习环境。

4结束语

我们正处于一个教育高度信息化的时代,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展网络教学是时代的需要,是学校教学的必然选择。网络庞大的信息资源、优越的多媒体功能和多向交互功能为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可能。如何更好地利用网络进行教学,以及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是广大教育者必须探讨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朱宏伟.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丰富教学手段[J].吉林省教学学院学报,2008(9).

[2]谢雪平,全小平.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与实践[J].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3(5).

[3]鲍丰.浅析信息时代的网络教学[J].考试周刊,2011(59)

[4]刘军永.浅析网络教学模式及其常见问题[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1(10).

[5]李刚,马晓玲.信息时代的学校网络教学探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20).

[6]周雪梅.高等院校网络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应用[J].南昌高专学报,2011(4).

篇2

关键词:信息时代;网络安全;措施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信息时代网络信息安全探析

收录日期:2013年10月8日

一、影响及威胁网络信息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网络面临的安全威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计算机和网络正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基于先进的计算机、电子、网络等技术建立起来的信息系统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如今,信息已经逐步上升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信息跨越了时空的界限,给人们的生活、工作都带来了无限好处。在我们享受信息系统带来的方便的同时,必须正视资源共享带来的安全和威胁。据美国FBI统计,每年因信息和网络安全问题所造成的损失高达75亿美元,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在我国的信息技术和网络信息安全技术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大量的硬件,软件基础设施都是依靠从国外引进。据统计,目前我国的计算机使用的操作系统几乎全是美国微软公司的Windows系统,并且Windows程序能够自动搜集有关用户的信息,即使用户已经指明不要这样做,注册程序还是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将这些信息发送给微软,这些无疑给我国的用户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二)网络安全的大敌——黑客。“黑客”一词来源于英语hack意为“恶作剧”,今天被人们引用到计算机领域,意指那些未经许可擅自闯入别人计算机系统的人。

1、黑客攻击的方式。(1)外部攻击,是指外部黑客通过各种手段,从该子网以外的地方向该子网或者该子网内的系统发动攻击。外部攻击的时间一般发生在目标系统当地时间的晚上或者凌晨时分,外部攻击发起者一般不会用自己的机器直接发动攻击,而是通过跳板的方式,对目标进行迂回攻击,以迷惑系统管理员,防止暴露真实身份;(2)内部攻击,是指本单位的内部人员,通过所在的局域同,向本单位的其他系统发动攻击,在本机上进行非法越权访问也是本地攻击。本地攻击不排除使用跳板的可能;(3)伪外部攻击,是指内部人员为了掩盖攻击者的身份,从本地获取目标的一些必要信息后,攻击过程从外部远程发起,造成外部入侵的假象,从而使追查者以为攻击者是来自外单位。

2、黑客攻击的主要类型。主要有:(1)窃听,主要通过检测从连线上发射出来的电磁辐射来收集所需要的信号;(2)口令陷阱,是指设计一个代码模块(运行后和登录屏幕一样)。使用户看到的是两个登录屏幕,第一次登录显示失败后,用户被要求输入用户名和口令。而实际上第一次登录并未失败,代码设计者只是将登录的数据写入一个数据文件以便今后使用,从而非法进入该系统;(3)拒绝服务,是指临时降低系统性能,系统崩溃而需要人工重新启动,或因数据永久性的丢失而导致较大范围的系统崩渍;(4)非法访问,是指了解到某个机构的账户,该机构的网络又缺少安全防范措施,侵入者可通过远程拨号访问该机构的网络,从而破坏该机构的网络系统;(5)篡改信息,是指数据传输的内容被改变而用户未发觉,并导致一种未授权后果;(6)特洛伊木马,是指把黑客设计的程序伪装成系统上已存在的某一程序,而该系统用户并不知情,当运行该程序时,黑客程序同时被启动运行,从而达到毁坏数据,破坏系统的目的。

二、网络信息安全性的目标及要求

(一)网络信息安全性目标。1、保密性,是指不向未授权用户泄露信息和资源;2、完整性,是指保证信息和资源不被非授权的用户修改或利用;3、可用性,是指保证信息和资源不拒绝授权用户的访问。

(二)网络信息安全性要求。1、安全策略,是指有一种由系统实施的、明确的、定义好的安全策略;2、安全级别,是指为表示信息的不同敏感程度,按保密程度的不同对信息进行层次划分;3、安全标识,是指用于安全可靠地识别每个主体。主体(通常为用户)必须在得到身份验证之后才能访问客体;4、安全标记,是指每个客体(通常为文件)必须有一个安全标记,这个标记显示客体的安全级别并记录哪些主体可以对特定的客体进行访问;5、安全机制,是指计算机系统必须有一系列实施网络安全的机制,并且能够评价这些安全机制的有效性;6、安全管理,是指主要是指安全服务管理和安全机制的管理。

三、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措施

(一)网络层的安全管理。用户应该制定网络安全规范,明确各级部门对网络使用的范围与权限,保证经授权许可的信息才能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通信。

1、访问控制。访问控制是在向鉴别机制提供的信息基础上,判断某一主体对特定网络资源是否能访问。

2、密码保护。设置密码是最常用的网络安全手段,而密码的获取是黑客们最喜欢做的事情。获取密码的方法有:字符穷举法、字典穷举法、密码文件破译法、特洛伊木马法等。

3、地址转换。使用地址转换技术,让IP数据包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以及CP或UDP的端口号在进出内部网时发生改变,这样可以屏蔽网络内部细节,防止外部黑客利用IP探测技术发现内部网络结构和服务器真实地址。

4、安装防火墙。防火端技术是近年来维护网络安全的较重要的手段,他是一个位于内联网与因特同之间的计算机或网络设备中的一个功能模块,是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建立起来的硬件和软件的有机组成体,通过网络拓扑结构和服务类型上的隔离来加强网络安全的保护。

5、安装入侵检测系统。传统的防火墙技术对于来自网络内部的攻击无能为力(而据调查50/100的攻击来自于内部),对于病毒的入侵也束手无策,在此基础上,出现入侵检测系统(简称IDS),它弥补了防火墙的不足。IDS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分析这些信息,检查网络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袭击的迹象,为制定网络的安全策略提供依据。

(二)系统的安全管理。是指操作系统和应用系统的安全管理问题。1、使用安全性较高的网络操作系统。“Linux已被证明是高性能、稳定可靠的操作系统,有着空前强大的网络功能。除进行必要的安全配置外,还应配备安全扫描系统,对操作系统进行安全扫描,并有针对性地对网络设备重新配置或升级;2、安装所有的操作系统和服务器的补丁程序,随时与销售商保持联系,以取得最新的补丁程序;3、更新操作系统和与网络相关的软件,在计算机桌面上,删除未与局域网相连的用户,检查与局域网相连的用户的网络适配器、网卡、协议,除上网使用的适配器外,其他的协议都要删除;4、开发我国自己的操作系统及软件产品。要做到网络信息安全,更重要的一点是要摆脱国外产品的限制,努力开发自己的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

(三)注重用户的安全管理。1、提高安全意识。不随便运行不太了解的人给你的程序;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不随意运行黑客程序。2、实施单一的登录机制。实行一人一个账号一个口令的管理模式。可采用ATM和PIN密钥管理、数据加密、数字签名等安全机制,最大限度地保证用户和口令等信息的安全。

主要参考文献:

[I]彭珺,高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1.1.

篇3

关键词:信息时代;网络警务;警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D6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4-0309-02

引言

当今,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近年来博客的发展,即时交流软件的广泛使用,特别是2010年的微博热潮为网络警务工作奠定了广泛的用户基础。因此,将警务工作推行到互联网符合并顺应了信息社会发展的规律。截至目前,已有各级公安机关相继开办公安公众服务网。如:2011年12月28日福建公安公众服务网(fj110.省略)正式开通,其标志着我国网络警务进入综合门户网站阶段。福建公安公众服务平台“5+N”服务大厅的开通运行是我省公安机关拓展网络民生警务、践行便民利民服务、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又一项重大举措,实现了福建省公安机关由分散式服务向一站式服务的历史性转变。正如福建省公安厅厅长牛纪刚所说,“要借助互联网等新兴媒体,按顶层设计理念,建设集信息公开、公众服务、互动交流、监督评议为一体的省、市、县公安机关政府网站群,推动网上警务公开。”、“依靠现代科技手段开展警务公开工作,直观、便捷、高效,不仅方便群众,也有利于节约资源。要积极推进以微博、QQ、飞信等网上社区警务群为核心的‘网上警务室’建设。” 由此,网络警务正式产生并得以不断发展。

一、网络警务建设的目的

网络警务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便民。从“QQ警务室”的诞生到“全国警务微博”的开展,从“建瓯公安公众服务网”到“福建公安公众服务平台“5+N”服务大厅”,无不是由“便民”这一根本衍生而来。因此,网络警务的建设和展开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公众,同时可拓展成以下五个具体目的:1.加强警民沟通,了解公众意向。沟通是一切工作展开的基础,网络警务能有效解决,时间性、地域性、空间性等为警民沟通带来极大不便的客观问题,尽可能做到“零距离、零隔阂、零代沟”,这是一切警务工作展开的基础;2.宣传警务工作,提高执法效率。改革开放初期,我国警务工作宣传一直处于真空阶段。由于警务工作的特殊性,即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形式的保密性,使得我国警务工作长期处于保密阶段,这不便于警务工作的公开有效宣传;3.增加警务监督,落实警务工作。网络警务建设的重要目的之一是监督。由于网络平台的特殊性,可以让公众更大程度的参与监督,及时反馈警务工作情况,落实警务工作;4.普及法制宣传,降低犯罪指数。由于网络平台的便捷性,网络警务建设将警务工作移到互联网。由于网络的便捷性和即时性,这将有利于普及法律知识、法律常识,降低社会犯罪率;5.扩大警务公开,提升公信力。网络警务工作的更重要一个目的是提高公信力,通过扩大警务工作的公开度、透明度,提升警察这一职业在公众心中的形象。有利于警务工作的更好展开,同时更好的服务公众。

二、网络警务建设的定位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经历了由“政府网上工程”(重建设,轻应用)到“政务工作服务网”(重应用,再建设)的变革。同样,网络警务的发展可以借鉴电子政务建设的经验,在定位上一步到位。总结电子政务发展历程、结合福建省建瓯市公安局开展“网上警务工作”经验得出:网络警务的建设应以“便民”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以“高效、实用、经济”根本原则。

首先,“QQ警务室”成立初期,是以“便民”这一初衷而设立。一方面,给警务工作带来便捷,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给公众带来方便。也就是在“便民”这一大定位指导下, “QQ警务室”得以产生。通过实践,我们认为网络警务的建设应以“便民”为根本立足点,网络警务的展开始终要围绕“便民”而展开,做到“民无需无以设,民无便无以立”;其次,我国警务工作始终以服务公众为根本。我国法律的设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营造一个安定、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国务院、公安部、省公安厅的正确指导方针,正确决策都是为更好服务公众而出台;从社会关系看人民警察亦作为“人民公仆”,以上综合体现了我国警务工作的服务性。因此,网络警务作为我国警务工作的新形式也应遵循“服务”这一宗旨;再次,网络警务建设要以“高效、实用、经济”为前提。“高效”是要求网络警务建设是为了给公众提供方便,为公众服务,进而提高警务工作效率;“实用”是要求网络警务建设的展开要有意义,各项方案都得到切实落实并且都是公众所需,为警务工作带来便捷;“经济”是要求网络警务建设不能铺张浪费,因此,网络警务的展开始终根据需求建设,在未来的完善和发展阶段也应从一而终。总之,网络警务不是“警务网上工程”,而是真正为公众“办实事、办好事”。在“经济”前提下“实用”、在“实用”前提下“高效”、在“高效”中坚持“经济”,三者关系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创新网络警务开展,应坚持走“高效、实用、经济”路线。只有坚持“高效、实用、经济”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便民”,才能从根本上履行“服务”这一宗旨。

篇4

开展网络教学有何意义?它对学校教学将会带来什么影响?当前开展网络教学应注意些什么?本文想就这些问题作初步的

探讨。

一、开展网络教学是学校教育面临信息时代的必然选择

现代学校教育是提升个体生活、传播发展文化的生根手段和途径。当上网成为一种流行垂涎和时尚文化的时候,学校就无法回避网络技术所带来的影响。另据统计,至去年年底,全球网页达110亿页,而且每天正以300万页的速度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少学校顺应时代需要建设了校园网,并连入了互联网,开始了网络教学的尝试。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具有传统教育手段无法比拟的功效。教育内容与教育手段在教育过程中的完满结合,是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无以伦比的功能,西方有一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追求高效能的时代,当教育质量实际上成为学校生命线的时候,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便越来越需要依赖信息技术网络。

网络教学是信息时代的产物,这对信息社会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具有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即具备高度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而不应当是只接受知识、只会记忆和背诵前人经验、不善于创新也不敢于创新的知识型人才。

2.培养的人才要学会认知,具有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加工的能力,即信息能力。

3.教育要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网络服务日趋完善的时代,面临的是一个教育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开展网络教学是时代的需要,是学校教学的必然选择。

二、网络教学给学校教学带来的新变化、新特点:

1.校园数字化

随着网络教学的开展,学校将逐步形成依托校园网络的数字化校园环境。包括教学资源的收集、制作、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电子校园(包括实时授课、点播、答疑、作业提交等系统以及数字图书馆等)等等。

2.教材的科学化

根据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充分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和超连接的特性,网上教材将趋于多媒体化、非线性化;更为重要的是网络教材更新迅速,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这将有利于学习者的意义建构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3.学生主体化

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变成了认知的主体,从被动地学到主动地学,从生搬硬套、死记硬背地学到带着任务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从按部就班的学习到自定步调自定目标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

而教师角色将逐步发生变化,由传统课堂教学中的知识讲授者变成信息组织、编制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不是“讲坛上的圣人”,而是学生的亲密朋友、“指路人”。

4.教学组织形式多元化

突破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这种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使个别化学习、协同学习、课堂教学、远程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并存,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5.学生素质合理化

网络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学习者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素质结构更为科学合理。

三、对当前学校开展网络教学几点思考

结合目前我国学校网络教学的现状以及我们开展网络教学的实践,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1.提高认识,大胆实践,敢于迈出第一步

开展网络教学的大势所趋,无论如何,我们即将面临的是一个网络无处不在的时代。因此,一切有可能的学校都应该创造条件开展网络教学。

在开展网络教学的问题上,我们应少一些彷徨,大胆实践,敢于迈出第一步。可以采取抓示范课的形式,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在干中求发展。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网络教学的培训与研讨

网络教育的开展,给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育技术机构应不断地对广大的教师进行网络教学方面的培训和研讨,当然最佳途径是利用网络开展培训,这样更为真实有效,更有说服力。

3.注重开发网络功能,为网络教学开展提供技术保障

网络建成以后,我们只有不断开发其功能,才能为教学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支持。一些院校校园网建成以后,仅仅是作为文件传输的工具,网络运行效益极低,这不仅是巨大的浪费,更给网络教学的开展带来了技术上的障碍。

篇5

 

企业创造社会财富,人才支撑企业发展。国企是共和国的长子,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国家拥有国有资产和发展国有企业的目标更多地转化成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如今国有企业的不足之处也是日渐显现。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国有企业的生存环境也愈发具有挑战性。特别是在网络信息如此发达的时代,信息的高效流通让企业信息更加透明化,国有企业在应对时代快速变迁的情况下,要审时度势,适应变化,积极改革。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关系

 

在这个信息迅速更新的时代,网络的普遍运用带起了世界的灵活跳动,网络连接了五湖四海,沟通了人们之间不分肤色不分国度的交往。随着时代的前进,作为中国经济最为重要的一大支柱——国企的发展与改革牵动着每个国人的心,国企的发展方向代表着中国经济的变革方向,传统的国企人力资源体制与现代网络时代的经济发展无法很好兼容。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对经济产生极大良性促进作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信息时代有其特有的方式与意义,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生产要素。当下我国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改革迫在眉睫,国企存在的问题广为诟病,研究规范治理国企人力,合理开发员工潜能,加开国企改革提升核心竞争力。

 

网络信息时代重要的是关系网络、关系人,信息化时代是当今时展的大趋势,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网络信息化时代历史背景由大机器、大工业和大量人员所从事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方式不再是主流,而第三产业即服务性产业将明显增加,信息类无形产业将成为关键资源。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对整个社会转型有举重若轻的作用。

 

国企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现状

 

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央政府的一系列针对国企改革的政策推出,国企改革直接触及到“人力资源”的改革问题上,解决关于人才应用的问题好比切准问题的大动脉。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制度设计上关于人才选拔机制、薪酬激励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和执行系统等一直以来存在很大的矛盾,首先国企和政府运作体制存在模棱两可、亦官亦商的情况不容忽视,在面对政企难分的特殊商业环境下,国企长期以来一直有政府兜底,这给大部分国有企业创造了“底气足,不怕亏损”的侥幸心理,最直接的反应就是国企效率低,人浮于事的现象屡见不鲜。国企在人力资源管理结构中主要出现的问题如下:

 

制度设计僵化,缺乏创新管理

 

国企的顶层设计决定了人力资源变革的有效性。国有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为突出的“二元治理”结构是值得商榷的,组织管干部是最深层次的管理问题,企业领导层的选拔、战略决策、考核绩效等都要融入国有企业独特的背景来参考决定;这与单纯的“人力资源管职工”无法一概而论。

 

因此,国企人力资源改革应从管理层人力资源和基于人力资源专业职能层面两个方面着手,这种情况下,对不同层级、类别的人力资源提出考虑。而当下的客观情况表现在国有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不够重视,企业领导层更关注企业财务、资金流动等宏观决策方面,对于人力资源的管理仍是停留在人事部门的程序招聘、相应培训、社保等日常工作,缺乏对人才的挖掘,人才价值的充分挖掘使用。

 

核心人才流失严重,国企吸引力下降

 

20%的优秀人才创造了企业80%的财富,优秀人才是一个企业创造价值的核心成分。曾经的国有企业因为其特殊的背景让大量优秀人才趋之若鹜,但是随着中央政府关于深化国企改革的进程加快,国有企业核心人才流失的进度也愈发加快。首先值得一提的是国企职工的实际收入下降使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在网络信息时代下相较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竞争力大为下降。20世纪末国有企业改革给国企带来十多年的繁荣昌盛,国企职工拿着十分不错的薪水,除此之外丰厚的国企福利更是羡煞他人,账面工资再加上隐形工资的补充吸引了一大群优秀人才走进国企,挥洒青春与热血。

 

自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企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改革进程,在人力资源改革方面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规范和限定了国企工资福利、津贴补助等,改革后要求员工的高福利受到控制,实际收入的下降和工作压力的提升并不能留住更多的人才。曾经的国企由于较小的工作压力、稳定的工作预期和丰厚的实际收入是许多人眼中稳定高薪的工作单位,而现在国企的效率低下、盈利不足且处于改革深水区,实际收入的下降和工作压力的提升让核心人才流失率与日俱增,跳槽、离职的现象屡见不鲜。

 

绩效考核设置不完善,员工退出机制存在壁垒

 

二元结构治理下的国有企业对员工绩效考评更多考虑的是追求政治上的稳定和谐,企业上至领导下到员工均持有一颗“但求稳定”的心。国有企业放弃了对企业经济效益和发展角度来考核员工绩效,导致企业内在变革动力不足。由于无法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企业员工并未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职权利益、应达到的绩效,容易造成管理混乱甚至管理无效,极大阻碍企业生产任务的达成。人力资源管理承担着领导和部门及员工的沟通和反馈责任,建立适宜的绩效考核标准,创建良好的沟通环境、及时反馈员工的绩效考评将促进企业更好的挖掘发展人才。

 

相对于国企员工的晋升制度,国有企业员工的退出机制也是不健全的。国有企业虽然面临着优秀人才流失的挑战,企业中却仍有不作为、不合格的冗余员工在继续恶化国有企业人才结构。由于历史的原因,国企在很长一段时间中都担负着解决国家就业问题的重任,过去许多员工都看好国企的稳定性与高福利,自从进入国企后难免会放松进取心,安于现状,甚至出现人浮于事的现象。这种情况的延续造成了国有企业人力资源在解决不合格员工退出时壁垒的产生,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很难开展对冗余人员的淘汰工作,对绩效不合格、工作态度较差甚至工作能力较差的国企职工惩罚难、辞退难,强制的裁决甚至会导致员工大吵大闹或者上访。退出机制的不健全给国企员工的质量构成造成更大隐患,优秀的人才留不住,冗余的员工辞不走,人力资源结构的偏差将导致企业无法向更高效的方向发展。 企业文化缺失的后果

 

信息科技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的进步,企业要想紧跟时代潮流,离不开对人才队伍的建设、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坚持“以人为本”对企业进行经营管理的核心理念必须要建设好企业文化导向,清晰而明确的企业文化导向不仅指导企业员工的向着目标前进,也规定了员工处事底线,知道什么能为,什么不能为。

 

尽管国有企业在经过多年的发展变革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但是国企文化仍是偏向平均主义、论资排辈、好求稳妥为重,这种缺乏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并不能带领国有企业真正走出亏损边缘,不思进取、不求功过的思想容易导致国企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击,对待本分工作不够细致用心、推诿、效率低下的情况时有发生。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确实与这些现象的产生不能说毫无关联,正是企业文化的不明朗、不完备使企业职工内心失去一杆秤来评价自己的思想,来约束自己的行为。

 

把握国企人力资源改革的关键点

 

充分的环境分析和切实可行的管理目标

 

国企改革任务繁重,不是一蹴而就之事,厘清改革目标必须加以分析现行所处改革环境。中央政府在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事宜上的政策方针指引国企改革的大方向,改革路径的探索与分析,国企需要达到的相应目标,改革实践中国企必须遵循的规章制度都是国企在变革中不可避免的思考事项。具体的环境分析包括企业的人才竞争,如何同更有吸引力的民营、外企去争夺优秀人才,获取更多的人才资源;企业的内部战略发展环境、组织运行环境等,企业发展内部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影响着企业坚实的发展走向,对内部环境的分析不容忽视;人员管理效能环境、人力资源生态环境的考虑:人力资源部门的定位合适,职能清晰配合相关业务部门的工作目标计划将极大促进企业的办事效率。

 

贯彻管理目标从而制定详细措施

 

国有企业人力资源改革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企业在制定好切实可行的目标之后就需要协调好企业内部、外部的资源,对组织、人力进行有效配置。企业需要对拥有的人力资源进行细致规划,制定合理的措施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步骤,国有企业需要在时间、成本、质量等方面进行控制,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

 

规划人力资源改革途径

 

人力资源规划、员工绩效、员工薪酬、企业职工招聘、岗位培训等都属于人力资源管理范畴,国有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从细节入手,细分企业对不同部分存在的症结难点开展有效可行的改革行动。作为人力资源系统的不同板块,人力资源改革小组不能独立切分问题,企业在不同地方的问题难易程度和可接受的变革程度不尽相同,但是任何一环节都是人力资源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环节的改革工作都要考虑进去,并且跟随改革进程不断调整,确保改革工作的良性运作。

 

可行性建议的提出

 

国企招聘的规范

 

国有企业在招聘时要综合考虑企业所承受的能力,确定需要的人才数量、人才素质、岗位、薪酬,明确所聘人才要达到何种要求,规定每个岗位的需要人数及相关能力。在招聘过程中要根据企业发展目标确定招聘岗位的需求,对每个岗位所需人才考核学历、技能、就职资历、工作内容、工作环境、达成绩效成绩、道德素质来评判,慎重选择,建立合格匹配的人才对应岗位的人力资源库存。

 

合理设计岗位、编制,明确权责边界

 

对解决国企效率低下、冗余人员的一大解决措施就是要明确企业员工的岗位职责,端正员工态度,实行定岗定责制度。人力资源部门在规划岗位需求时应充分考察应职人员的资格,实现国企职工权责边界明晰,将符合要求的职工安排到适宜的岗位上,不符合岗位条件的职工退出或安排其他工作,达到人与岗位相适应、权利和职责相适应的要求。

 

加强对国企的人力队伍培养

 

打造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相统一的发展路径,结合企业内部层次结构和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从人才培养、绩效考核、薪酬激励等方面来加强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改革程度。

 

优秀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是建立人才队伍的关键,人力资源部门在关于企业中高级管理层、核心技术骨干和其他潜在人才的挖掘时要针对不同类型人才设定不同的发展路径和人才培养计划。根据企业发展目标,完善内部人才的培养体系,再通过员工的绩效考核和能力素质测评综合考察企业员工工作能力。人力资源部门在完成考核后要因人制宜,加强对员工技能素质或管理能力的开发和提升,不仅注重专业度的加强,也要注重人才积累和培养。

 

薪酬福利需要灵活化

 

对国企员工薪酬的改革最能触及国企职工的神经,为了改变国企人浮于事的现象,实行企业职工薪酬与绩效挂钩的制度,充分考察员工的岗位完成绩效、工作难易程度等评定员工的薪酬。福利部分也采用自助方式而非国企全包的形式,让员工根据自身需求灵活选择,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灵活分配国企职工薪酬福利来促进职工积极工作、努力创新,提高国企效益。

篇6

――吕平

果醋行业战略会诊

找出难以做大的症结

吕平是山东烟台果醋饮料企业的老总,他凭借烟台苹果的资源优势与先进的益生菌发酵技术,开发的绿福果醋饮料酸甜爽口,是地道的中国特产。它曾经是“21世纪亚太地区重点开发推广的绿色食品”,产品远销到美国、加拿大、韩国等国家。踌躇满志的吕总怎么也没有想到,果醋饮料多年来国内外市场时有,却又降温迅速,始终进入不了主流。果醋饮料是经过二次发酵后形成的功能性饮品。其中富含10倍以上的青苹果多酚,具有抗氧化、抗辐射、抗白细胞升高,清除人体酸性杂质的神奇功效。口味酸中有甜,甜中带酸,既消解了原醋的生醋味,又带有果汁的甜香,喝起来清新爽口。果醋饮料不仅能改善疲劳、降低胆固醇、促进消化、降低血脂血压、软化血管,而且在体内代谢后呈碱性,有中和鱼、肉、蛋、米、面等呈酸性食品的功能,并有利于它的各种营养素的保存和促进钙的吸收。果醋饮料其实是时下最符合消费需求的功能饮品。但为什么它在饮料市场的占有率这么低?为什么就得不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就算我做市场的实力不够,难道果汁饮料老大--汇源也不够吗?这些问题就像魔咒一样困扰着吕总,最终他决定找相关营销策划专家一起为发酵果蔬饮料行业产品会诊!

经过讨论才知道,以上问题远不止是吕总一个企业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的普遍现象,吕总终于明白了果醋饮料行业的尴尬现状是有以下原因造成的:

一、调味品与饮料混淆――果醋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销量高,产量也高的确不假,但本质上仍然是作为调味品的食醋,与果醋饮料属于截然不同的品类,拿国外的食醋消费量来做果醋饮料宣传是很荒谬的!果醋饮料其实是地道的中国特产。果醋饮料必须与调味品果醋品类区别隔开来,目前有些超市就把果醋饮料摆在调味品旁边!

二、定位模糊,焦点涣散――果醋饮料功能太多,使果醋饮料的定位问题异常棘手,目前是多头出击,产品线越做越长。由于没有聚焦于一个明确的功能属性,结果果醋饮料厂家对如何介绍产品感到实在头疼,连业务员都不知道先说哪个好,销售市场上是各吹各的调,各拉各的套,渠道更是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只要能卖出去,爱咋说就咋说。如此纷乱,难怪果醋饮料播下大树的种子却长成了灌木。营销专家们说,消费的心智喜欢简单,厌恶复杂。果醋饮料必须聚焦于一个属性,简单地在人们心智中代表一个概念,这比讲一大堆功能而消费者一个也记不住要强得多,就像云南白药代表“止血”,舒肤佳代表“杀菌”等。悟懂这一点,果醋饮料将具有比可乐还要大的市场前景,而玄机就隐藏在如何对其丰富的功能进行取舍之中。

三、品项过滥,价格混乱――由于严重缺乏营销常识,果醋饮料这个新兴而、不成熟的品类,竟然呈现出成熟行业的特征:一是品类不断分化,主流的苹果醋饮料还没做好,就纷纷冒出葡萄醋、梨醋、枣醋、山楂醋、桑葚醋、枸杞醋、沙棘醋、草莓醋等;二是价格层次复杂,从几元、十几元到几十元的都有;三是包装规格过多,玻璃瓶、屋顶包、PET、易拉罐等,肥瘦高矮不一。对果醋饮料企业来说,推出这么多的品项,意在引起消费者注意,“网越大捕鱼越多”。然而这些杂乱景象使消费者很难对这个品类形成整体印象,尤其是消费者在心智中还没有形成标杆的情况下就要面对诸多选择,比较的结果常常是感到困惑,不知买哪一个好。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货架上摆的果醋饮料品种不断增多、销量却每况愈下了。结果是走商超渠道的果醋饮料无不乘兴而来、败兴而去。塑造强大定位的秘诀是精准、单纯、鲜明。要在果醋饮料行业有所作为,得有决心简化品种和包装,做一个单纯的品项。如王老吉多年来只专注红罐一个品项,后来也不过“盒装”。但明白这种“少就是多”的商战真谛的企业家真是太少了。当你提出与行业传统做法不同的思维时,往往会被业内认为是“外行”而遭到嘲讽。于是,尽管不断有新品牌进入,但它们并没有给市场带来什么新的“基因”,果醋饮料行业仍如侏儒般在成长。

四、品类名称令人疏远――前面所有的毛病,都比不上这一条致命:“果醋”这个品类名称,才是阻碍消费者接受果蔬发酵饮料、限制果蔬发酵饮料行业发展的罪魁祸首!从消费者的心智来看,“果醋”这个字眼首先触发的是大脑中对“醋”的固有认知,而醋除了作为调味品时为人所需之外,其酸涩的强烈刺激给人的感觉并不美好,以至尽管大家都知道吃醋有益于健康,却很少有人把它当作日常食品饮料。另外,“吃醋”在平时也被人们视作贬义词,把醋搞成饮料会让首次接触的人有一点新奇感,但远不能改变人们对醋的负面联想。不可忽视的是,当前饮料品类不断分化,消费者对一种并非重大创新的新产品已经没有多大兴趣去尝试。因此这种对“醋”的下意识排斥,就让大多数消费者对货架上的果醋产品一瞥而过,缺乏足够的动力去拿起它仔细看一看。即使关注一下,面对其较一般饮料高的价格,购买的欲望也很弱。更糟的是,有兴趣的人品尝过它的口味之后,就会与以往对醋的认识联系起来,“哦,我知道了,就是有一种醋的味道”,重复购买的频率很低。品类的本质是满足人们需求的一种解决方案。正如营销大师莱维特所说:“顾客买的不是直径五毫米的电钻,而是直径五毫米的钻孔。”由于消费者满足需求的方法往往不止一种,一个品类会面临着众多替代品类的竞争,比如当你口渴时,你可以选择喝水、可乐、果汁、凉茶……很显然,果醋饮料几乎不会被你列入选项之中。果醋饮料不可避免地滑向“货品化”的境地――只是作为货架上的点缀品,简单地存在而已,在消费者心智中没有任何其他含义。对果醋品类名存在的问题,营销界不乏质疑之声,有人还提出以“果醋饮”或“醋爽”作为品类名称,以与调味醋“最大限度”区隔开来,告知消费者这是一种饮料。一些厂家也的确推出了这样的产品,然而市场并不为所动。果汁饮料老大哥――汇源也曾在2007年底大张旗鼓进入该行业,推出汇源“果汁醋”,并请朱时茂、陈佩斯代言,但其“果汁醋”的品类名更加糟糕,让人误以为是果汁加醋的融合产品,注定不可能有所作为。相比之下,营销专家江布克的观点更切中本质,他认为,果醋享受不到消费者的良好待遇,全是“醋”字惹的祸,“不要因为一个‘醋’字,埋没了果汁酿造饮料的大品类”。

果醋行业重新策划洗牌

e动力开创行业新纪元

吕总在找到了果醋饮料行业的症结后,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要想摆脱这个魔咒,就必须重新洗牌,从果醋行业跳出来!但跳出来就要重新策划,重新投资,身为掌门人,一旦决策失误,如何与各位股东解释,虽然现在发展缓慢,但过得非常滋润,有必要去吃这个螃蟹吗?这时他想到了王老吉,当初王老吉不从广东凉茶里跳出来能有今天的伟业吗?想到这里,他火速赶回公司,带着问题开了一天一夜的董事会,最后决议是干,重新策划重新洗牌!

各路精英一一请到,带着问题搞策划!首先就是根据属性来为品类命名,踢开“醋”这个字眼!不过要使品类焦点更为锐利,还要集中打造一个品种,即选择一种与品类属性最契合的水果来做基础酿造原料,不要再把有限的力量耗费在其它品种上。最终通过小组决议,烟台苹果是全国皆知的优势资源,选择苹果做主原料,放弃其它果蔬品类,彻底对苹果发酵饮料进行重新定位。

定位之一:聚焦单一属性!品牌一般以先聚焦属性而后成为品类的代表。如“安全”成就了沃尔沃,“驾驶机器”是宝马,提起“防蛀”想起高露洁。果醋饮料既然是用苹果发酵而成具有多种功能价值,但哪个价值最能打动消费者?那个功能最符合当今生活?还能否发掘更贴近当今生活的价值功能?经过仔细研究发现,苹果富含苹果多酚,而苹果多酚是高抗电磁辐射的物质之首,当今时代是网络时代、电器时代,电磁辐射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继水源、大气、噪声之后的第四大环境污染源,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防护电磁辐射已成当务之急!就是这个属性!大家都振奋起来!防辐射!使饮料传播变得简洁有力,能够使产品迅速植入消费者心智中,加以戏剧性地表现该属性的价值,就能在消费者心智中获得明确的独立身份。

定位之二:改换品类!其实,定位论指出,创造一个新品类名称并不总是最佳策略,在原有品类下进行细分往往事半功倍,因为这可借成熟品类的“势”,进入人们的大脑就变得轻松之极。这个策略的实质是对定位方法中依附定位法在品类竞争中的应用。那么,发酵饮料可以靠上哪个强势品类呢?显而易见,果汁是离发酵饮料最近的“贵戚”,如果把果汁与发酵饮料划为一个阵营,那就只有发酵与非发酵之分。这样事实上是把果汁市场分割为两块:“非发酵果汁”与“发酵果汁”。果醋饮料的本质是发酵果汁,再从工艺上与果酒(一次酒精发酵)区分,品类名称就是“双发酵果汁”。双发酵果汁?肯定比果汁更好喝、更有营养!――还不快尝尝?把“双发酵果汁”作为品类名不仅避免了消费者对“醋”字的负面感知,更凸显了产品的价值感,这样果醋饮料的发展天地豁然开朗。接下来,就是根据属性来为品类命名,踢开“醋”这个字眼变得轻松之极。防辐射的苹果发酵饮料,一跃而出!大家继续延伸――苹果在全球种植面积广,产量仅次于葡萄、香蕉、柑橘居第四位,在我国苹果则是产量最高的水果,开展苹果深加工,对我国水果业的发展作用更大,而且要成为一个大品类,原料的充足和保障能力很重要,单做苹果发酵饮料就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复杂。可作前鉴的是果酒品类,它拥有一个占绝对主导的葡萄酒品种,而其他果酒品种至今还不成气候。

定位之三:好品牌名称会说话!品牌名称是营销的“丹田”、定位的“灵魂”。丹田精气神不足,人会四肢乏力。品牌名字不好,你就得吃“补药”――以大量营销投入来弥补,还不一定见效。最佳的品牌名,能准确表达品类属性。一个好名字往往是灵感的瞬间迸发,而灵感是在苦思冥想、在“行走坐卧不离这个”中不期然降临的。如辣椒酱作为传统产品,直到“老干妈”风靡才成为一个大众喜爱的调味品品类。大家都在冥思苦想,突然不知是谁大喊一声,有了,抗辐射就是网络饮料!对呀!上网有辐射,还容易疲劳,不疲劳就要有活力,有动力!苹果发酵饮料是通过益生菌发酵而成,益动力同音e动力!好!立刻就有人喊出来:怕辐射就喝益动力!

历经六个多月的不分白昼,接近三百多万的策划经费,E时代的饮料品牌―益动力(e动力)诞生了!根据策划调整产品属性,益动力(e动力)黄金饮料问世了!整个团队都兴奋异常,吕总摆酒犒赏三军,激动地说,我们将开创发酵饮料的新纪元!e动力!依托烟台苹果的优势资源,成就划时代的饮料!

营销专家说,市场从来不会自动向边缘性品类敞开大门,而是需要像吕总这样有远见卓识,敢为人所不敢为的企业决策者以卓越的战略实现新品类的“龙门一跃”。

益动力新品上市初战告捷

大展行业广阔利润空间

e动力苹果双发酵饮料还在策划中时,原来的果醋经销商就纷纷探听e动力苹果发酵饮料的口感、市场终端价位、销售政策,都积极要做各地区的市场样板。吕总告诉大家,总体战略策划完成,样板市场要有公司自己来完成,e动力的定位是任何人员都能喝,其中包括孕妇与儿童,所以不添加糖等辅助材料,更不添加色素与香精,口感要大众化!

e动力正式下线后,清爽的淡酸甜口感一下就吊起了大家的胃口,3元每包的终端售价更是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公司为e动力进入市场投入4部中华跑车,50部电动车,几天时间就把公司驻地城市的126家网吧、80家手机卖场、所有孕婴店全部铺完!短短时间,怕辐射就喝e动力!孕妇儿童更怕辐射!烟台苹果e动力,就这样迅速家喻户晓。

更值得一提的是发生在网吧里的一件趣事:李明是一名食品厂的员工,因家在外地,所以每当下班后他都会去网吧打发时间,在网吧里可以与家人朋友相互联系,也可以阅览时事也可以休闲娱乐,总之,网络已成为他密不可分的朋友了。当把e动力苹果双发酵饮料送到他面前时他不以为然,因为可乐才是他的最爱。在经销员的百般劝说下他才无奈的喝下,就这样一连喝了几天,没想到几天后他有些不好意思地主动找到经销员买e动力,说这个e动力没想到真是神奇啊,虽然有时上网熬夜,可是喝了它我第二天上班依然精神得很啊,服了!他竟然一个桌一个桌地推销起e动力苹果双发酵饮料来,拍着胸脯连连地说看看我的强壮,就喝e动力苹果双发酵饮料吧!引得众人哈哈大笑,受他的感染,大家也纷纷抢购起来。

吕总说,e动力苹果发酵饮料产品,是烟台苹果的优势资源与公司独有益生菌发酵技术的结晶,是网络信息时代的朝阳产业和世纪新宠;e动力苹果发酵饮料的成功问世将为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延长人类的寿命,提供可靠的动力支持和保障,更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公司将在2011年1月正式面向全国诚招县级独家经销商,为各地独家经销商配套鼠标垫、海报、X展架、服装、电动自行车、中华跑车等全方位支持!公司将与全国各地的朋友携手共进,让绿色健康的e动力产品走进千家万户的同时,为合作伙伴打造一个利润回报丰厚的广阔市场空间!

总论:在我们的城市里,我们忙碌紧张,承担各种压力,我们需要现代化的技术,我们更需要健康,我们保持健康的心态,我们更要选择健康的饮品,益动力在网络时代的产品开发创新是值得肯定的,这种品类的创新实属难得。更关键是那神奇的灵光一现,因此在未来的数个月内,益动力在市场上必将大放光彩,也必然要向品牌方向转化,产品开发上也会继续丰富其产品内涵,并通过主题促销、终端拦截,体验形式等多种方法展开推广活动。笔者认为,在越来越重视养生健康的现代科技时代,辐射给大家带来的危害是随时可见的,而防辐射更是大家刻不容缓的首要事情。益动力,给大家增添活力,在你娱乐休闲时,在你大汗淋漓时,在你冥思苦想时,在你举杯共饮时,真诚至上的益动力(e动力),把健康自然的味道带到你身边,享受生活的乐趣!何乐而不为!

烟台益动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山东・烟台・龙口市

电话:0535-8618855

8612766

传真:0535-8612766

全国客服热线:400-1818110

篇7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诚信 教育 对策

[作者简介]赵宏伟(1976- ),男,江苏南通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团委书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与就业创业教育。(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6-0072-02

一、对大学生进行网络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现代社会时刻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社会整体的高速发展也带动着网络社会向前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2年1月16日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网民数量已经突破5亿。2011年,大专以及大专以上学历人群使用互联网的比例已经达到96.1%,呈高水平状态。其中,大学生群体是我国网民中数量最庞大的群体,占30.2%。大学生群体在网民中占有如此之大的比例,势必增强了网络对大学生教育的影响。诚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而网络诚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适应时展的一种体现,根据现阶段我国网络发展情况,将网络诚信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显得尤为必要。

(一)加强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是时展的客观要求

在我国,大学生是网民群体的主体。对大学生来说,网络高速发展带来的不仅是更多的机遇,还有更高标准的道德素质与科学水平要求。诚信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项基本准则。把诚信摆在突出位置,是党在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提出的明确要求。“民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安。”注重诚信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应有之义。随着网络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在网络诚信中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表面上是信息时代背景下出现的道德问题,实际上是现实社会中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在互联网领域的延伸,而网络社会的在线活动依赖于现实社会提供的信息资源和物质条件,这种关联依赖性充分表明了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同样需要诚信品德。

(二)加强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当代大学生群体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其个人思想道德水平、品德修养、文明程度都会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进程。针对现阶段网络对大学生的实际影响,强化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诚信教育,对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乃至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个人素质而言,诚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体现之一。诚信不仅推动了人的全面发展,还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之一,更能对人的个体修养与身心健康产生重大的影响。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仅局限于学识,诚信也是不可或缺的。在这个网络与现实紧密结合的时代,诚信与人的长远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大学生应当顺应时展的需要,提高自身的诚信水平,在注重现实世界诚信的同时也能恪守网络社会诚信的准则,并将其作为自己人生的“第二身份证”,从而创造和谐健康的网络交际环境,实现自身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现状

(一)教育体系的滞后性影响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的提升

大学生是践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中坚力量,是社会文明的践行者、传播者与创造者,也是思想道德与文明行为的引导者与示范者。我国教育“面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的发展方向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诚信的教育力度。目前,教育体系的滞后性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制度建设方面,不少高校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教师信息化管理水平不足,不能及时、敏锐地将网络信息工作与诚信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不强,不能用新的理论知识来拓展自己的视野,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教育体系在网络诚信道德建设方面的不足与滞后性。二是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自主意识和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大学生实践经验和社会阅历不足,在复杂的社会关系、激烈的社会竞争、就业压力的影响下,大学生道德认知也处于激烈的动荡和交锋之中。总体而言,大学生长期接触互联网,容易被网络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出现道德认知上的混乱,再加上我国网络道德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足,使得大学生在网络道德的认知方面处于缺失状态,没有稳定的正确的网络道德认知。

(二)教育监管责任主体模糊不清影响网络环境的净化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教育监管责任主体对网络社会的监管力度不够,受制于现有网络技术手段的限制,任何单位或个体都难以对网络空间实行全方位彻底的监管,使得网络社会在政治宣传和动员中出现混沌学所言的“蝴蝶效应”。正因为如此,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所受的约束较少,而教育监管的责任主体混乱,监管权责又不明确,对我国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恶化了网络社会环境。由此可见,网络责任监管主体的模糊性是影响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教育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信息时代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新举措

(一)结合现代传播体系,创新教育形式

要实现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突破式发展,就必须在教育形式上突破创新,做到“网上”与“网下”教育的有机结合。一是在“网上”方面,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舆论形成健康的道德信息。同时,积极开辟网上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教育站点与网页,加强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熏陶。可以利用“网上论坛”“电子信箱”“交友”“热线服务”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信息形式,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提供心理咨询服务,让他们乐在其中,学在其中,进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二是在“网下”方面,不仅要有相应的信息道德规范用于约束行为,还要有完善的法律作为强力后盾。

(二)突破固有教育地域限制,扩展教育场所

教育场所的局限性是制约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全面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仅仅依靠现实课堂中的灌输教育是远远不足的,要突破陈旧的教育局限,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有目的地延伸教育场所,将课堂理论、案例由单向式的静态教学过渡到动态的在线互动式参加引导;二是逐渐摒弃传统的模式化灌输教育方式,教育工作者积极与大学生开展线上互动交流活动,创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家校互动平台,从而激发教育活力;三是高校相关部门和学生家庭紧密联系,深化沟通,积极合作,提升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文化软实力,拓展教育时间与地域空间,结合多渠道诚信教育,注重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同工作,达成社会、高校、家庭在培养学生网络诚信品质上的共识,最终形成适应网络现代化发展的高效道德教育机制。

(三)提升教育文化辐射力,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针对当代大学生在网络道德上呈现出来的问题,高校应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培养一支掌握网络技术和规律、了解大学生思维特征和网络思想状态的高素质的网络思想道德教育队伍。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向大学生进行深入的网络诚信宣传教育,加强网络道德诚信问题的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共同开展诚信共铸活动,充分发挥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文化辐射力,提升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意识。

(四)构建大学生网络信用体系,规范网络道德行为

现实社会信用体系的薄弱,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网络诚信的缺失。网络社会的诚信缺失和现实社会的诚信缺失不仅是道德层面的问题与表现,更是一个制度性问题。因此,构建健全的大学生网络信用体系是加强规范网络道德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

1.加强网络法制建设,切实推行网络实名制。加强对互联网的网络舆论环境维护和管理,制定网络社会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制度和法律的强制约束作用,探索新的网络控制管理方法。尽快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完善大学生的信用征集、评价和共享系统,推行网络实名制,进而解决大学生网络信用记录缺失等问题,打造面向全社会的网络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形成全社会网络信用联防机制。从网络虚拟性的根源着手,仔细剖析大学生上网虚拟化心理,以校级为单位,严格上网流程的考核把关工作,切实抓好对学生个人信息的审核、录入以及后期的信息追踪工作,并制定符合大学生特点的道德教育的系统规划。通过发挥网络实名制的有效作用,加快推进网络信息的清晰化与制度化进程,从而实现自律与他律、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监管方式,为大学生网络诚信体系建设奠定坚实的制度保障。

2.落实大学生诚信档案制度,规范网络诚信档案制度建设。一方面,把个人诚信档案作为衡量个人诚信水平的基础依据,通过构建完备的信用档案体系,在形式多样的现代交易活动中体现个人自身的信用与记录,扩展个人诚信档案使用者的交易空间,降低交易成本,提供更多成功交易的机会,从而将个人的诚信行为作为一种激励方式,为个人的长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加强对网站登记的备案工作、介入服务等基础资源管理,探索规范域名和IP地址管理,确保网站登记备案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针对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要突出重点、抓住要害,要加强对大学生常常访问的社交网络与即时通信工具等新应用的管理监督。同时,还应该关注“翻墙”技术等互联网破解技术的发展,坚持积极利用和加强管理并重,形成行政监管、技术保障、主体自律、制度规范、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诚信管理体系。

3.加强网络道德阵地建设,推动网络诚信体系发展。教师应施行以辨识为主、辨识与灌输相融的道德教育方法,大力推行广泛而丰富的社会道德实践活动。高校教育应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协同进行,齐抓共管,达成社会、高校、家庭在培养学生网络诚信优秀品质上的共识,形成适应现代网络社会发展的、有效的道德教育机制,从课内与课外、为人处世与学术创作等方面影响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提升。此外,抓好学生党员与学生干部的网络诚信道德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党员与学生干部在学生群体中的带头表率作用,有利于形成诚信和谐的校园环境,进而营造良好的网络信用氛围。

[参考文献]

[1]向欣.关于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思考[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6).

[2]刘新奇.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

[3]本书编写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

[4]苗耀辉.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环境分析[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6).

篇8

关键词: 信息时代 高校网络 思想政治教育

1.我国高校校园网络发展迅速

我国高校校园网建设迅速,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取得了三方面的成绩:其一,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主动性。其二,探索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工作机制。其三,营造了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打造了一系列“红色品牌”。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在高校的广泛应用,使校园一步步信息化,这为高校校园网络建设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物质技术环境,但是,当前高校校园网络建设也存在一些问题。

2.目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专门的网络管理人员,网络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网站更新速度较慢。

目前高校的网络管理人员以兼职人员居多,网络并未成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主要阵地,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没有明确的奖惩制度及网络的管理人员相应的职责与义务。对于网络管理工作缺乏主动性,具体的管理工作也缺乏专业性和系统性。

(2)在经费上,硬件投入相对充足,但软件经费投入相对不足。

如今各大高校纷纷加大校园硬件设施建设,对于计算机房、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硬件设施都已向数字化校园迈进。但是,网络专职人员相对缺乏,对于网络管理人员的配备和网络环境需要投入的经费,大多数高校都涉及较少,造成高校网络无人管理,更新困难,最终影响了高校思想教育的步伐。

(3)网络思想教育的吸引力不足。

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往往基于传统观念,认为网络思想教育不切实际,不会有任何效果,虽然部分工作者建立了红色网站或者思想教育博客,但是由于其融思想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不够或者内容更新缓慢,导致此类网站不够受欢迎,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缺乏一定的吸引力。

3.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针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针对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特点,其主要应遵循的方针如下:

(1)个体适应性方针。由于个体的思想层次具有差异性,这就要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根据不同的对象选择不同的工作方式,从而使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不同个体和不同情境的需要,达到个体的最大适应性的要求。

(2)引导与监督相结合的方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重要的两个方面是引导和监督,如今各种复杂的信息充斥在网络中,如何加强网络的有效监督,运用恰当的后端,对网络负面信息进行拦截,抵制各种有害信息的侵害,是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需求。

(3)服务型教育方针。在新形势下应将服务贯穿于教育当中,通过学习、就业、心理咨询、勤工助学、社团活动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网络服务,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络化。

(4)线上线下结合方针。除了在网络上对在线的学生进行网络服务外,思想政治教育者在线下也要对学生线上出现的问题予以解决。

4.信息时代下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1)建立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网络技术基础,只有熟练地运用网络技术手段,才能较好地掌握学生在网上的相关思想动态。只有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网络技术培训,提高其网络动手能力,才能及时地获取、分析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动态,从而对其进行引导。

(2)创建良好的网络思想教育平台。

已有的高校网络思想教育平台多集中为高校的校内网(勤工助学、心理咨询、就业指导主页等)、校园BBS论坛、腾讯QQ、飞信等,而针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系统的教育的平台则比较少见,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与学生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使其涵盖学生的专业学习、综合素质培养、就业服务等。具体方式包括时下流行的网络情景对话(微博在线交流)、网络学习课堂、网络思想案例、网络模拟面试等。

(3)树立正确的学生成才服务理念。

网络思想工作者要从服务入手,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尤其要注意倾听广大学生关心和关注的事情,确立为他们解答疑惑、排忧解难的服务宗旨,如设立网络信箱,及时了解问题,对正当合理的要求给予重视并尽可能解决;对暂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给学生以合理的解释,逐步创造条件予以解决;对不能解决的问题,坚持原则,做好工作,取得学生的理解,从而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篇9

近些年,图书馆员的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改革。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图书馆员工作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读者的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对图书馆员的工作模式进行思考,探讨新的图书馆员制度,来为读者服务。这需要对学科馆员制度重新审定,同时,和学科馆员的工作态度,是否能够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和责任,是否具有足够的专业素质去实现其工作责任有直接关系。本文就现阶段图书馆员的工作模式及专业素质的培养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图书馆员的工作模式

随着网络工具的普及,绝大多数资料,读者都可以在网络上查到。因此,图书馆员的工作模式就要因时制宜,才不会落后于时代,主动服务,由以前的辅助型解答服务转换为研究型信息服务,做到及时快捷的服务。

1.加强与各教研室的互动交流

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工作模式转换为主动服务。例如,协助教师进行相关领域研究的文献检索,为科研课题提供批量检索服务、文献资源库建设咨询和指导等。因此,图书馆员要与各教研室经常沟通,参加课题研讨会,主动跟进各教研室的教学、学术及科研进展状况,根据进展情况,调整图书馆资源建设和对学科信息服务内容,结合科研进度确定服务定位。

2.注重科研信息资源建设

科研信息资源建设是网络化时代图书馆员的工作重心。通过建立健全完整而有效的信息资源库,确保提供优质服务。具体的工作内容有:第一,对网址进行筛选。筛选网址,确保所收网页相关各专业关系密切,保证信息准确度。第二,信息标注。对资料的内容和来源进行简单扼要的标注,外文网站要做摘要和关键词的翻译。第三,根据信息主题、内容和类别,进行标识、分类和排序。第四,数据类型资料的核实。第五,定时更新资源库信息和内容。

3.对教师进行文献检索培训

图书馆员要对教师进行文献检索培训,内容包括本图书馆现有的馆藏资源介绍、相关图书馆资源、网络文献的使用规则、文献检索的操作方法及在操作时的注意事项等。方便教师充分合理合法利用先进的文献检索方法。

二、提高图书馆员综合服务能力

新的工作模式要求图书馆员的综合服务能力必须加强,才能够适应信息化时代要求。所以,对图书馆员而言,要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在日常工作中结合学校和各教研室的检索要求,加强学习。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加强业务能力。加强在业务知识上的提高以便适应新时代信息服务。掌握本图书馆所能提供的服务种类和信息源。熟练完成相关科研数据库资源的检索和网络信息的筛选。对图书馆各日常基本业务及工作模式也需要加以强化练习。

其次,提高专业性信息检索能力。面对丰富的网络资源,很多教师希望图书馆能够提供更多的经过整理、提炼的信息,而不是重复的,利用度不高的资源。所以,对图书馆员而言,提高专业性信息提炼能力,方便教师利用。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安全与犯罪 发展趋势 防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TN915.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6-0343-01

计算机网络是当今世界最为激动人心的高新技术之一。它的出现和快速的发展,尤其是Intenret的日益推进和迅猛发展,为全人类建构起一个快捷、便利的虚拟世界——赛博空间(cyberspace)。在这个空间里也有它的黑暗的一面,计算机网络犯罪正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如何防范网络犯罪不但是各国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及行政机关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而且也是计算机技术领域、法学及犯罪学研究领域中最引人关注的课题。本文拟就当前网络安全与犯罪的发展趋势及防控对策进行粗略的探讨。

一、计算机网络犯罪的危害

网络犯罪是指妨碍、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以及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其有关数据信息等载体而实施的犯罪行为。随着计算机日益成为百姓化的工具,网络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独立的虚拟空间,网络犯罪就孳生于此。表现为:1、对自然人的威胁。计算机网络犯罪对个人的威胁是形形的,突出表现在:对知识产权的威胁,侵犯个人自由,侵犯医疗资料等个人信息,侵犯、破坏个人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通过互联网对财产权进行侵犯,对e-mail系统进行破坏等等,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2、对企业的威胁。计算机网络犯罪对企业的威胁,主要针对企业受保护的财产、专有技术。对于金融界来讲,由于对伴随金融电子化发展而出现的计算机犯罪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相当一部分银行、证券等单位没有从管理制度、人员和技术上建立起相应的业务安全防范机制和措施,致使犯罪分子有机可乘。3、对国家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一是恐怖组织上网,大肆恐怖信息,渲染暴力活动;二是组织上网,极力宣扬种族歧视,煽动民族仇恨,破坏民族团结,宣扬理念,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煽动社会不满情绪,以至暴力活动;三是西方势力上网,传播他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进行文化渗透、侵略。

二、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网络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计算机网络的技术发展相当迅速,攻击手段层出不穷。而计算机网络攻击一旦成功,就会使网络上成千上万的计算机处于瘫痪状态,从而给计算机用户造成巨大的损失。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很多,有些因素可能是有意的,也可能是无意的;可能是人为的,也可能是非人为的;可能是外来黑客对网络系统资源的非法使有。

1、计算机病毒:在计算机网络中,由于要尽可能的实现资源共享,所以接收信息的结点一般有多个。由于没有办法保证每个结点的安全性,所以极易感染计算机病毒。而病毒一旦侵入计算机,后果将不堪设想。病毒会在网络内以极快的速度进行再生和传染,很多波及到整个网络,使得各个网络阶段都受到感染。如果没有很好的应急措施,那么在短时间内就会造成网络的瘫痪。如近几年的“冲击波”、“震荡波”、“熊猫烧香”给我们的正常工作已经造成过严重威胁。

2、人为的无意失误:网络系统要正常运行,就需要专门的管理人员对网络系统进行管理。那么,在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一些不当措施的情况,也是时有发生的。一旦系统管理人员操作不当,就会使得网络管理出现漏洞,有时会造成设备的损坏,保密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很有可能遭到人为泄露。这种情况在现实中还是并不少见的,而这些失误大多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3、人为的恶意攻击:这是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最大威胁,以各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还有就是网络侦查,它是在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截获、窃取、破译以获得重要机密信息。这两种攻击均可对计算机网络造成极大的危害,并导致机密数据的泄漏。

4、网络软件的缺陷和漏洞:网络软件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无缺陷和无漏洞的,然而,这些漏洞和缺陷恰恰是黑客进行攻击的首选目标。另外,软件的“后门”都是软件公司的设计编程人员为了自便而设置的,一般不为外人所知,但一旦“后门”洞开,其造成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5、物理安全问题:物理安全是指在物理介质层次上对存贮和传输的信息安全保护。如通信光缆、电缆、电话线、局域网等有可能遭到破坏,引起计算机网络的瘫痪。

三、网络犯罪的预防

1、加强立法,从重、从严打击网络犯罪行为

在依法打击计算机犯罪的过程中,注重加强立法建设。目前针对网络违法犯罪的处罚条款,我国还散见于《刑法》、《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和《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法律、法规中,不够系统、集中,操作起来也比较困难。为更好地依法打击计算机违法犯罪活动,保护网络安全,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的办法,制定一部专门法律,通过增强其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为依法治理计算机网络违法犯罪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由于互联网作为全球信息交流的纽带,正日益成为重要的社会公共设施,许多信息库连接在网上,很大部分涉及到国家利益和公民财产安全,因此对于计算机犯罪行为应予以严厉的处罚,从而提高犯罪行为的成本。

2、加快“网络警察”队伍的配备和建设

因特网的普及与渗透,使“网络警察”的出现成为必然。目前,全国约有20个省、市、自治区正在筹建网络警察队伍。这种新的警察部队的目标之一,是进行网上搜寻,以防范和跟踪在数秒钟之内就能犯下的、几乎不留下任何痕迹的各种不良行为和犯罪活动的幽灵。因此要求“网络警察”必须具有较深厚的计算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紧跟新技术的发展,熟练掌握各种计算机技能。网络警察应该理论联系实际,现实生活指导理论研究,善于活学活用书本倾囊相赠的知识,灵活运用网络信息来预防网络犯罪、控制网络犯罪和处置网络犯罪,使用网络技术手段侦查破案,是成为一名合格网络警察的必备素质。由于互联网上的犯罪行为有时很难在国界上给以准确的划分,所以在反对电脑化犯罪的斗争中,警察的回应和相互配合的速度是最关键的。

3、加强计算机使用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

网络安全的保护,事关广大网民的切身利益,单靠公安部门网络警察的打击和防范,还不足以形成保护网络安全的社会化有效机制,只有通过加大对广大网民的教育,加大宣传,提高守法意识,增强上网切莫触法网的自觉性,并使网民掌握各种防范计算机违法犯罪的技术,提高其自我保护网络安全的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好计算机犯罪问题。近年来,我国不断增加的上网族中,有的由于未能注意依法进行网上活动,从而有意无意地侵犯了网络安全。为此,对广大网民特别是初上网者进行必要的避免网络利用不当而误闯法网的守法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计算机犯罪是一种高知商犯罪,正如加密与反加密这一矛盾体一样,只有不断的更新技术,研制新型产品,增加网络的自我防护能力,堵塞安全漏洞和提供安全的通信服务,加强关键保密技术如加密路由器技术、安全内核技术、数据加密技术、网络地址转换器技术、身份证认证技术、服务技术、防火墙、网络反病毒技术等重点项目的研制和改进,不跟任何计算机犯罪可乘之机,才能营造一个安全有序的虚拟社会。

参考文献

[1]孙伟平《猫与耗子的新游戏网络犯罪及其治理》,北京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