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范文
时间:2023-03-19 19:44:4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产业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
能够与我国农业现行组织形式相适应,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的稳定发展。我国以“公司+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对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充实、完善和发展。农户家庭承包经营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使农户找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联合与合作的形式,有利于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市场化。农业产业化经营能够将农业生产流通各个环节连接起来,保障了农民的生产利益,提高农民投入生产的积极性,为其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1.2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必然农业结构调整,是对农产品品种和质量、农业区域布局和产后加工转化进行全面调整的过程。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带动千家万户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生产,避免分散的农户自发调整结构所带来的盲目性和趋同性,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3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主导,在生产过程中,通过组织农户实行专业化、标准化生产,依靠深加工来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创造出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名牌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参与竞争。为更好的参与竞争,龙头企业还势必进行重组,走向联合与合作,这就造就了一批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既提高了农业的总体效益,也提高了农业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1.4实行农业产业化是增强我国农业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途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人数众多,他们的收入影响着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是重中之重的问题。增强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根本途径是走农业产业化之路。在现代产业体系内,农业必须向着自主的方向逐步迈进,走政府保护和农业自我保护相结合的道路,而这种农业自我保护道路就是通过实行农业产业化,由小规模向大规模经营发展。
2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内容
2.1农业专业化和集中化农业专业化包括农业企业专业化、农艺过程专业化和农业地区专业化三个方面。各农业企业要逐步摆脱“小而全”的生产结构,生产项目由多到少,由分散到集中,由自给自足转变到专门为市场生产某种农产品,其它生产项目或者降为次要的地位,或者完全消失。农艺过程专业化又叫农业作业过程专业化,即把生产某一种农产品的全部作业过程分解为若干个阶段,分别由不同的专业化的企业来完成。农业地区专业化又称农业生产区域化,是指农业生产在较大的地区之间实行日益明显的分工,各地区逐步转变为比较集中地为市场生产某些农产品的专业化地区。
2.2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这是农业产业化最突出的表现形式。它是指农业企业集团内部、农业企业之间以及农业企业与非农业企业之间,通过某种经济约束或协议,把农业的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纳入同一个经营体内,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2.3服务社会化这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其基本内容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上“一条龙”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2.4利益分配机制合理化这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本质所在。由于农户处于出卖原料的地位,作为价格的消极接受者,一般难以得到正常的利润,而农业产业化则可以打破这种不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通过农工商一体化经营,使农户也分享到农产品在加工、流通过程中增值的平均利润。
3现阶段农业产业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虽然目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达66 000多个,但龙头企业没有摆脱“小、散、低、弱”状态。大部分组织的龙头企业还是小企业,经营规模小,经济实力弱,辐射面狭窄,带动能力不强,缺乏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龙头企业的科技含量普遍较低,科技投入少,在农产品精加工、包装、营销、品牌管理等方面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龙头企业的弱小直接影响了农产品的加工转化率。目前,初加工农产品比较多,精深加工的产品少。加工产品技术含量低,更缺乏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品牌效应尚未形成。
3.2主导产业缺乏长远发展能力尽管各地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时,都确定了一些主导产业,但多是小规模、不成批量的产业,规模较大、竞争力强的支柱性的主导产业较少。有的地方由于龙头企业重复建设,农产品区域布局不合理,基地生产缺乏规模,资源优势发挥不够。更有部分地区由于信息滞后,或没有结合自身实际,从自身优势出发,在确立主导产业中存在趋同性,缺乏特色,缺乏与市场的紧密联系,导致了主导产业不能发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主导作用。
3.3组织化程度较低分散众多的农户直接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没有联合起来的强有力组织保护,农户切身利益的维权呼声因势单力薄而被市场变化的浪涛吞没,组织化程度低使农民难以在现阶段得到生存和发展。另外,农业科技教育现状、农民素质、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在国民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等方面,也都与现阶段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3.4利益机制不完善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完善的利益机制是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一方面,龙头企业扶持生产的机制没有健全,加工、运销企业不能自觉地扶持生产,不能自觉地为生产环节提供资金、技术等各项服务,不能自觉地让利于农;另一方面,龙头企业与农户双方普遍没有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助协作、联动发展的关系,因而不能做到同甘共苦,不能形成长久的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4要实现农业产业化,必须加强以下几方面建设
4.1以壮大规模和增强带动能力为重点,把龙头企业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篇2
看一看我们周围的世界,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尽管我们只需要最终的消费品,可只有很少的人在直接生产它们,而更多的人,都在做着生产前的准备工作,并为此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试想一下,如果原始人想吃鱼,可以跳进水里,直接用手去抓,对他们来说,这是最有实质性意义的行为。可后来人类进化了,在捕鱼之前,先要织网和造船,要织网、造船,就得事先制造织网和造船的工具。鱼打得多了,就晾晒起来,吃干鱼、熏鱼。到现在,人们用鱼制成的各种食品,不计其数,甚至还把鱼皮做成服装,把鱼骨制成药品。最初一个简单的用手抓鱼的行为,被无限的“复杂化”了。对此,你可以做多种解释,但无论怎么说,总归就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往生产链条上不断增加了新的环节,用萨缪尔森教授的话来说,这叫生产的“迂回性”。生产的迂回,带给我们的是经济的富足和繁荣。
我们常说,农业是个弱质产业。旱了不行,涝了不行,虫灾病灾也不行,这是自然风险。好不容易遇上个好年景,却不一定能赶上好行情,这是市场风险。自然风险是老天爷的事,我们暂且按下不议。要说市场风险,各种产品都免不了,但农产品风险尤其大,因为它的需求较稳定,往往受价格的影响。比如小麦1块钱1斤,你能吃两个馒头,等降到5毛钱1斤,你也不会撑破肚皮去吃三个。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这叫需求弹性小。一旦供给增加,需求保持相对稳定,价格自然会下跌不止。可延长了产业链,情况就大不一样了。比如用粮食做饲料,用饲料养螃蟹,需求弹性就大多了。螃蟹丰产,价格当然还会下跌,可价格一跌会刺激需求,反过来又会稳住价格。这样一来,市场风险无疑会小一些。社会越发展,人均粮食消费量越大,但直接消费的粮食会减少。20世纪60年代,守着一碗青菜汤,你可能要吃下三碗白米饭。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平常的日子,餐桌上都有蛋有肉,高兴了再喝上两瓶啤酒,米饭吃的就少多了。
但是,肉、蛋、啤酒都得用粮食去转化,而且得用更多的粮食去转化。所以,农产品的链条必须向这里延伸,否则,就越来越没有市场。这可不是件可为可不为的事情,而是必须要走的一步。何况这还有利于克服农业的“弱质”。
农业产业化像个“金娃娃”,只要经营得当,从头到脚都有钱赚。但抱紧它并不容易,要把各个环节衔接起来,形成链条,得做很多的工作。说得专业一点,必须有一个健全、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家都知道,荷兰的花卉产业世界闻名,但鲜花贵在一个“鲜”字,因而对营运体系的要求特别高,从培育、生产、分级、保鲜、包装,到运输和销售,任何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造成毁灭性的损失。这一点,荷兰人比谁都明白,他们的花卉拍卖和配送系统效率之高,堪称世界之最。在首都阿姆斯特丹,有一个阿斯梅尔花卉拍卖市场,每秒钟能完成2笔以上的交易,而且完全用标准化的方式进行。光是玫瑰,就分成200多个品种,每个品种,又按颜色、等级、花期等分装打捆,形成标准的规格。交易商无须到现场看货,只需坐在交易大厅里,根据报出的规格,按动电钮就可以竞价成交。后续的清算交割,完全由电脑处理,几小时后,花卉就被装上飞机,最迟到第二天,便摆到了世界各地的花店里。没有如此高效的服务体系,荷兰的花卉,绝难成就今天的热门产业,更不会领导世界花卉的新潮流。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到21世纪,农业的概念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转基因技术和无土栽培技术的运用,极大地增加了它的资本、技术和知识含量。这将意味着什么?现在我们还无法准确预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农业的链条将因此而延伸得更长。众所周知,沙子只是一种非常初级的建筑材料,但人们注入了资金和技术,就从中提取出了硅,并发展出计算机芯片和因特网。想一想这段历程,对未来农业产业化的前景,你还会有任何怀疑吗。
篇3
英文名称:Agriculti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主管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3-5404
国内刊号:11-5436/S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4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篇4
本文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对在校大学生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义、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在校大学生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可行性建议及保障措施。
关键词:
在校大学生;农业产业化经营;调查研究
农业产业化经营其实质就是用管理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同时,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在校大学生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成为新的课题,得到大学生的积极响应,也受到当地农民的热烈欢迎。
1在校大学生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义
1.1当地农民的需要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广大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有了新的提高。但由于农民农业科技知识的缺乏,不同程度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而当地在校大学生是所在区域的最好科技知识资源,是一个地方的科技知识和信息储藏库,其丰富的科技知识资源不仅能为当地农民提供很大的知识信息供给,同时与地方农民科技知识信息资源的匮乏之所需,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与脱节,故急需对在校大学生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路向进行认真探讨。
1.2大学生成长的需要
农村正是大学生成长锻炼的广阔天地,使大学生能深入基层,了解基层。大学生所学专业也能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得到充分发挥,为大学生的成长及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平台。故如何有效发挥在校大学生科技知识信息资源优势,使之更好地为当地农民服务,实现高校与地方资源共享,使在校大学生更好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学生更好成长,能达到互促互进、相得益彰、双向提高的一个好的路向。
2在校大学生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调查分析
我们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河北工程大学两所高校20多个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在校本科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2.1调查方法
问卷共涉及3部分问题。第一部分为被调查大学生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了解程度;第二部分为大学生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经济兴趣程度;第三部分是大学生对服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看法和体会。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其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000份,河北工程大学1000份,发放问卷2000份,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816份,有效合格率为90.8%。
2.2调查结果分析
从回收的有效问卷来看,关于在校大学生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了解程度,其中比较了解的约为77%,不太了解的约为23%。不同专业的同学,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了解程度也有所区别,比如农学、园艺等专业的同学了解的比较多。由此可见,在同一所大学不同学院宣传贯彻这方面政策的力度不同。大学生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经济兴趣程度也是参差不齐,其中有兴趣且又重视的约为81%,愿意参加这项服务。兴趣不大的约为19%,不情愿参加这项服务。这种情况与学生所学专业或多或少也有关系。大学生对服务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看法和体会很多样化,但总体来看,70%以上的同学持积极态度,比较认可这种服务,认为很有收获,对自己的成长极其有帮助。约近30%的同学认为意义不大,持漠然态度。由此可见,学校、社会一定要加大力度宣传有关这方面政策,还要着力加强大学生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
3在校大学生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建议及保障措施
3.1大学生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建议
3.1.1加强大学生队伍建设。大学生一定要提高自身能力,加强有关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的知识培训。大学生专业队伍建设,是有效促进大学生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加强这一队伍建设。当地高校具备实力较强的大学生专业人员队伍。高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培热爱农业事业的大学生,组建从事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团队,以有效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3.1.2高校多种举措促发展。①高校应该充分利用其各种雄厚资源建立科普培训机制。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服务热情,根据服务需求,定期不定期开展相应的培训班,为大学生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奠定坚实的基础。②高校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同时要求各个学院都要重视这项工作,把宣传工作做到位,这样才能更大程度上带动各个专业大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度。③校团委可以利用寒暑假让大学生多做一些这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建立一个长效机制,让大学生亲力亲为,使他们有真正意义上的收获感。3.1.3当地政府政策支持搭平台。当地政府在政策上对来农村服务的大学生应该有一定的倾斜,多开绿灯。比如,在经济上给来村服务的大学生一些优惠政策;再如,当地政府也应该加大对农村的投入,使农村的环境变得更好一些,对大学生更具吸引力,这样甚至有的大学生会扎根农村。总之,政府有好的政策支持,搭建大的平台,才能更好的让大学生为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
3.2大学生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保障措施
建立以当地政府牵头、当地高校为指导、在校大学生互动的运行机制。形成各级互联互促、各村委会互带互动、各基层小对互学互帮的格局。并在人力、物资等资源上尽力向农村倾斜,真正形成以当地政府、高校为龙头,以在校大学生为枢纽,村与村为基础的上帮下带、下输上接、协调联动的有机运行体系。有这样的运行机制作为保障,在校大学生服务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前景应该是很光明的。
[参考文献]
[1]宋俊骥.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增收问题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2004,(10).
[2]黄卫东.社会政策支持视角下的家庭农场发展研究[J].安徽大学,2015,(10).
[3]黄晋太,郭丽娟.农村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J].太原理工大学,2014,(2).
[4]郭新平,武卫晶.农业产业化背景下的农村交换方式与人际关系变迁[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6,(1).
篇5
一、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联动是农业新阶段发展的必然要求
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是我国继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农村经营体制的又一次创新。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有着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已逐步成为我国农村重要的乃至主要的经营体制。据农业部1999年对28个省区市1650个县(市、区)的调查,截止1998年底,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发展到30344个,带动农户3900多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5%左右。在多种类型的产业经营组织中,龙头企业带动型是主要形式,各种加工、销售龙头企业近2万个,占总数的66%。短短几年,我国的农业产业化道路已由少数地区的试点工作延展为整个国家的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对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相当大的积极影响,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生产及出口,是在家庭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另外,它是组织农业多种经营、加工、运销的一种组织载体,不断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到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也是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措施。
农业产业结构历来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经过20余年的努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已经极大改善,其合理化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首先,在农业层次,种植业比重有了明显下降,林牧渔业比重有了相应的上升。其次,在种植业层次,粮食作物比重明显下降,经济作物比重相应上升。再次,粮食总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人均粮食产量明显增加。最后,市场上农产品供给充裕,过去长期供不应求的状况有了极大改观。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明显提高,对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市场供给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从目前来看,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矛盾。从农业产业化看,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首先,我国农业还不很发达,虽然大多数县乡都在搞农业产业化,但各自孤立,多数产业化经营只局限于一乡一县的范围。农业产业化对农户覆盖率也较低,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较为有限,不能很好的满足农户增加就业和收入的需要。其次,与发达国家生产、加工、销售联合体的组织制度相比,我国也不成熟。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农业产业化从商品化初期到现在,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农民组织起来进入市场;第二阶段,一些中间商与农场结合推动一体化进展;第三阶段,农民合作组织制度和结构发生深刻变革。从发达国家的这种发展历程来看,目前,我国农业正处于组织发育的关键时期,市场信用机制也不完善。当农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价格看涨时,有的农民就违背合同,自己去市场上出售产品,使企业遭受损失;而当某种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低落时,有的企业又不愿以合同价格收购农户的产品,从而把风险转嫁给农户。由于目前我国农户和龙头企业之间明显的地位悬殊,经常会出现第二种情况,这种脆弱的信用关系不利于我国农业产业化的长远发展和巩固。再次,政府角色不当,存在推动过度和推动不足现象。各级政府都能认识到产业化的意义,因此都投入了大量的热情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由于政府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策思路,因此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不能正确找准自己的角色,往往出现两种错误的倾向:一种是为了提升地方政府的政绩,人为硬性地"拉郎配",不顾农民意愿和当地情况,用行政命令来控制农民的生产,龙头企业和农户无相互选择权,完全由政府来捏合。这就是所谓的"推动过度"现象。另一种是一些地方政府并没有去实地调查,制定适合本地农业发展的产业政策,而只是发一些文件,没有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从而使农业产业化缺乏必要的政策指导,流于口号,造成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附加值低,区域产业雷同,资源浪费等。
从农业产业结构看,过去的调整主要是在数量上做文章,是适应性的调整,而非战略性的调整。这种调整思路已完全不能适应当前国民经济对农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随着城乡居民生活的逐步提高,市场需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缺陷也日趋明显地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一是在低质农产品普遍供大于求的情况下,某些优质农产品却供给不足,不得不借助于进口,出现了同一种粮食过剩与短缺并存的奇怪现象;二是区域结构趋同现象严重,无论是粮食主产区还是主销区,都在强调粮食自给,区域优势无从形成和发挥;三是农业产业结构层次低,农民就业过于集中在农业,农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农产品多处于初级产品阶段,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增收受到极大限制。另外,对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一些地方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
造成当前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结构问题和矛盾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缺乏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例如,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缺乏市场引导,地方行政干预较多,注重种植业、养殖业结构调整,农产品加工业、营销业发展缓慢,结构调整目标不明确。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缺乏市场导向的适应性产业结构调整,不能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地区间农业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种植业比重过大,农产品优质化程度很低,这既浪费了农业资源,而且直接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因此,在新形势下,应当采用新的思路,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对农业产业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新的思路就是,将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互相促进、互相带动的良性机制,共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动力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对农业资源的配置起基础作用,这必然需要一种经营机制来衔接生产、加工与销售、农户与市场,使农民能充分利用本地优势适应市场需求,顺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从我国一些地方的经验来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引导和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动力。它通过利益纽带,实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使农业生产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市场消费结构的变化有机联系起来,并且互相促进。农业产业化对农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供市场引导。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虽然说是农户,但鉴于我国农业长久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户广而分散,农民的市场意识不强,尤其需要加强引导。而农业产业化一开始就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项目的选择、种养结构的确定都是以市场需求为依据的;它连接市场与农户,成为向农户传递市场信息的重要渠道。龙头企业可以及时向农产品生产基地传递市场信息,以此引导农民合理确定主导产业及生产规模。另外,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了稳定的购销关系,从而使农产品有了稳定的销路,巩固和提高了农业结构调整的效果。
二是提供技术支持。就是以现代技术为手段,使农业通过对现代产业技术的吸纳、转换和创新,提高初级产品的深加工程度,从而使农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出于利益机制的驱动,龙头企业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经济效益,必然会利用自己的资金和人才优势,尽量推广新技术,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进行良种培育和推广;而农户为了提高农产品质量,也开始主动去学习运用先进农业技术,避免了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科技人员推广科技但老百姓无动于衷的现象。
三是提供资金支持。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支持农业资源开发和以乡镇企业为主的非农产业加快发展,就要有相应的资金作保证,同时要保证资金尽可能投向这些产业。在这方面,尽管各级政府作了很大努力,资金供给不足是较长时期以来就存在的问题,这是产业结构调整不快,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实行农业产业化,随着龙头企业实力的增强,就使其农业结构调整提供资金支持成为可能。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共享"机制,可使龙头企业拿出一部分资金,增加农民的收入和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投资等,从而支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四是优化资源配置。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即农业技术、资金、资源等的重组过程。农业产业化为区域间优势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了有利条件,它不仅有利于通过群体力量抵御市场风险,也有利于使独家独户难以使用的农业科学技术在区域专业化规模经营上迅速加以推广,对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有积极推动作用,符合农户生产效益化的需要。随着主导产业规模的扩大,农业及农村的吸引力将得到增强,城市的先进技术、人才、资金等都会流向农村,而农业剩余劳动力也会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同时,富裕的农民也会将更多的资金投向城乡二、三产业,这就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优化了资源配置。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产业化的一个基本内容或者说是它的基础。农业产业化的本质是要接长产业链条,实现农业的产业升级。按照一般产业理论,产业升级的一般顺序是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从第二产业到第三产业。应用到农业,则是使农业从单一的种植业过渡到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在内的门类众多的现代农业。从我国的一些实践探索及先进国家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农业的产业升级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农业及相关产业运作过程商品化;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组织规模经济化;农业及其相关产业间的产业关联效应化;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布局基地化、集中化和区域规模经济化等。而在推进农业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模式:第一种模式是对农业产业组织进行改造。通过扩大经营规模、开展合作及逐渐一体化的经营体系等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竞争力。第二种模式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通过选择主导产业,并根据其配置其他产业,以建立起产业关联程度高、产业关联效应显著的农业及相关产业体系。第三种模式是对产业布局进行调整。促进主导产业分布于各自适宜的经济区域,提高农业及其相关产业布局的集聚效应。由此可以看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确立主导产业、建设区域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实质上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和内容,从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实践也可以得出这种结论。我国农业中粮棉油生产已基本满足需要,增长放慢;而适应生活水平提高的蔬菜、水果、畜牧、水产等则发展较快。与这种结构调整相联系,农业产业化经营首先开始于畜牧业,然后才扩展到其他行业。据统计,目前80%的产业化组织集中在市场开放早,收入需求弹性系数高的蔬菜、水果等产业。
三、农业产业化与农业结构调整联动的主要对策
1.树立全局观念和联动意识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之间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就调整抓调整,就产业化论产业化,必须有全局观念,联动意识。要着力于优化调整环境,建立调整机制,以调整促产业,以产业促调整。我国目前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时期,农业产业化的方向与区域布局,都应该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应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调整种植业结构,根据当地的资源情况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作物与饲料作物,逐步建立起"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三元结构种植体系;优化第二产业的结构,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引导农村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农村第三产业应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为宗旨,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进行专业化、系列化服务,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抓好当前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仅要因地制宜,更要突出特色,以发挥区域优势和避免新的产业结构雷同现象。因此,必须在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农业产业化经营,突出区域特色和产品特色。通过深入调研,根据各地区域特点和产品开发的市场前景搞好论证,切实选准一到几项主导产品,使各地朝"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方向发展。各地要根据实际对调整的产品布局有一个统筹规划,使确定的主导产品既适应本地特点又向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目前,农产品出现的"卖难"主要是低档次农产品生产过剩,而真正的优质农产品仍有广阔的市场,因此,当前要抓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大力发展"名特优新"品种。
2.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联动,要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这种引导作用不同于传统经济体制下的大包大揽,而是为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经济制度和政策环境。另外,市场本身的缺陷及仅靠市场力量难以有效进行调整,也给政府发挥作用提出了需求。政府要在广泛调查、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区域比较优势原则,结合当地市场需求情况,选择区域主导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并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以促进规模经济的形成,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将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
3.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
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联动,要充分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市场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导向,产业化经营的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农业产业化和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农业资源中的基础作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调研为出发点,以产品是否适销对路为检验标准。要对市场有充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开拓流通渠道,积极发展"订单农业",以销定产,这就要全面推行合同制,并维护合法合同的法律效力,通过广泛利用购销合同确保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销路。运用先进的农业科技,提高农产品的优质率,扩大优质产品在整个农产品中的比例,实现农产品的生产由以大路货产品为主逐步向以优质产品为主的转换。
4.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联动,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的组织者、市场开拓者和技术创新主体,起着关键枢纽作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要建经济实力强、科技力量强、市场开拓能力强、龙头作用强,能够网络千家万户闯市场,便于发展商品生产的龙头企业。当前,应大力引导工商企业进入农业开发领域,并努力把其中的大型企业培育成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要按照合作制的原则,真正形成"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对由于市场变化和不测的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龙头企业应与农民共同承担,以稳定的农产品基地的结构和布局,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积极性,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5.发挥信息的服务作用
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联动,要充分发挥信息的引导服务作用。要确保调整适应市场,市场引导调整,就要充分发挥信息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此,政府要由过去制定生产计划、行政命令转为信息引导、典型示范,信息服务要社会化、制度化、现代化,以确保信息全面、准确、及时。
篇6
1.1产业总产值和产品加工规模都不断增加自发展农业产业化以来,安徽省农林渔牧产业总产值和农产品加工规模都不断增加,并列入全国前列,见表1、表2。2012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5998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由上年的1.46∶1提高到1.61∶1。
1.2组织模式日益完善经过近20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安徽省已初步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公司企业带动型,即“公司+基地+农户”组织模式,如安徽和威集团、芜湖新欣食品实业有限公司、芜湖蜂联有限公司等。(2)中介组织带动型,即“中介组织+农户”组织模式,如由宣城市养禽业龙头企业、市畜牧局专家及有关组织共同成立的宣城市禽业协会等。(3)市场带动型,即“专业市场+基地+农户”组织模式,如安徽省亳州市的“专业市场+农户”中药材产业化。(4)龙头企业+协会+农户。这种模式是以专业协会(合作社)为依托,创办各类农产品生产、加工、服务、运销企业,组织农民进入大市场,如安徽省绩溪五蜂园蜂业有限公司等。(5)科技服务带动型,即“龙头企业+科技推广站+农户”组织模式,如天长市的农技推广站。
1.3主导产业与其区域化布局日益合理近年来,安徽省的主导产业与其区域化布局日益合理。2011年4月11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的《安徽省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实施方案》更是对安徽省的主导产业与其区域布局作出了详细的阐述,见表3。
2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安徽省自1995年开始农业产业化试点以来,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山东、浙江、江苏等省份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还算不上农业产业化大省。安徽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龙头企业规模小,农民中介组织的组织化程度低,带动能力不足近年来,安徽省的龙头企业虽然成长迅速,但龙头企业整体规模较小,综合实力和牵动力都不强。在5000多家农产品龙头企业中,营销收入亿元以上的不足12%,超10亿元以上的不足0.9%。资金短缺、融资难等问题阻碍了龙头企业自身实力的提高。中介组织是将松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规模化经营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而目前安徽省大多数专业合作组织规模较小,服务内容单一,缺乏适应和开拓市场的能力,在市场竞争中大部分合作组织生存较困难,因而很难做到积极有效地带动广大农户、服务农民。
2.2产业链短而窄,加工转换能力弱,竞争力不强国际经验表明,农产品利润的60%是来自加工流通环节,而安徽省虽然农业资源丰富,但农业产业链短而窄,加工转换能力弱,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不强,资源优势没有得到体现,这是安徽省农业的突出薄弱环节。安徽省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比为0.5∶1,全国平均比例是0.6∶1,而发达国家达到2~3∶1。安徽省农副产品加工与食品制造业产值只占农业总产值的1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3个百分点。
2.3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企业与农民利益矛盾突出完善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的实践过程中,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实现从松散型向紧密型发展,但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户的利益分配关系依旧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现象和违约现象。如企业、市场等“龙头”或中介组织在产品难以销售时拒绝收购或压价收购农产品,忽视农民利益;有的农户在农产品销售时不按合同约定卖给企业等。
2.4市场发育不成熟,严重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但安徽省受小农经济的影响,农业市场化进程缓慢,市场发育还不成熟:一方面,农业一直在持续稳定地发展,主要农产品产量增幅较大;另一方面,农产品销售市场需求不足,主要存在国内消费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导致市场容量相对饱和,市场机制尚未形成,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环境不完善等问题。
2.5农民文化素质低,主体意识不强农民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主体,农民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农业产业化的效果。而安徽省农民的文化层次低,小农思想意识强,其生产水平、技术素质、市场意识、法制观念普遍较弱,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主体地位不明确。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安徽省人口中具有中小学教育水平和文盲的比例分别高达65.96%与8.34%(全国平均文盲率为4.08%),而这部分人口的主体恰恰在农村。
2.6可持续发展意识薄弱,生态问题严重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行业,资源相对不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尤其显得重要。但是,当前安徽省的大部分农业产业化企业在经济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引导下,往往采用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和技术,而一些有利于保护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却难以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推广。长期以来,农业生产不注重生态保护,片面追求农业产量,对农业进行掠夺性经营,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3推进安徽省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实践经验表明,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安徽省也一直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放在突出地位。那么,如何推进安徽省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呢?针对以上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3.1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组织,增强带动力龙头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而农民合作组织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依托,所以培育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对推进安徽省农业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国家扶持中部地区发展的优惠政策,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高科技、深加工的国家级、省级大型龙头企业,支持这类企业更加注重产前和产后的科技研发和投入。另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构建合理、规范的利益分配机制。
3.2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品牌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安徽省是农业大省,农业资源丰富,应在立足于淮北平原、江淮丘陵地区、沿江平原、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五大农业区划基础上,依据各自的资源优势、开发潜力和产业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和发展一批布局合理、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基地,发挥比较优势,打造特色品牌产品。另外,安徽省应努力延长产业链,积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3.3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农民增收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核心,要想进一步推进安徽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就必须采用市场经济的方式把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起来,实现产加销一体化经营。通过发展订单农业、股份合作和各类行业协会等多种方式,建立产业化各经营主体的利益共同体,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利益分配机制。
3.4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加快农业市场化进程农业产业化过程同时就是农业的市场化过程,这就要求安徽省要改变农村小农经济的封闭经营方式,建立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和农产品销售市场体系,使农业生产各要素和农产品全部进入市场。一方面,要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调控作用;另一方面,要逐步建立起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初级农产品市场网络体系。另外,安徽省应建立健全与农业产业化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力求创造和维持一个良好的农业市场环境。
3.5加强农民教育与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农民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体,安徽省要想更快、更好地发展农业产业化,就必须努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首先,可以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中等职业教育,使青年农民能够学到更多的农业知识和技术知识。其次,可以通过农业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素质,并不断提升培训的内容和质量。再次,应加强农民的网络技能培训,使农民能够上网,会查阅资料,并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
篇7
现代农业是继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其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农业信息化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和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明显,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的互动关系
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农业领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和最新成果,开发利用各种农业信息资源,培育和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全新生产力,应用于农业生产、加工和销售过程中去,快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大大减少农业流通损耗,加速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完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农业生产、流通、消费等不同领域以及农村经济、社会、技术等各个环节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工具,实现农业生产经营、农产品营销、农产品消费的科学化和智能化过程。
农业产业化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和社会生产大分工背景下,通过有效的引导机制和利益导向,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多环节有机链接起来,整合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和运营系统,从而实现农业产业不断增值、农业企业快速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良性发展过程。
农业信息化是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经营管理的长期过程,这个过程同样是产业链条延伸和生产要素重组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彼此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助推器,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势资源整合升级。农业信息化将信息技术渗透到农业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成为组成生产力的新要素,在农业生产管理、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市场流通、农业资源环境以及农民生活消费等方面给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提升农业产业。农业产业化是农业信息化的奠基石,为农业信息技术体系提供全领域长链条的应用空间。农业信息化必须要以一定程度的农业产业化为前提,只有在一定程度农业产业化的基础上才能够实施农业信息化,随着我国农业逐步从集体合作、小农经营向智能农业、信息农业的转变和发展,农业产业链条上下游的密切协作和农业经营实体的规模化管理必然要求农业信息化。
生产环节是整个农业产业链条的起始环节,也是后续加工、销售和消费3个环节的物质源头。生产环节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资料和初级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传统农业生产者脱离市场、远离技术,依靠传统经验和小农经营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生产大分工和市场经济下的利润冲击,农业信息化通过便捷的网络通讯渠道将市场供求变化和先进的品种技术传输到田间地头,辅助农民进行科学的生产决策,并积极引导小农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整合土地、劳动力、科技信息等资源,面向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合作组织提供区域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全景式管理,掌握资源家底,摸清市场趋势,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改变传统的高耗低效的生产结构,增强农业生产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大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传统农业融入国际市场经济和应对市场风险冲击的必然结果,其发展的过程正是生产、加工、销售和消费等核心环节的资源整合和重组的过程,也是农业信息化细致入微的应用过程,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全程贯通,集合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促进资源优势和信息畅通的产业链条和联盟集群的形成,推动农业产业化纵深发展。
信息化在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作用
我国农业目前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以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内的广泛应用正在逐步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和销售管理模式。信息技术将科技和信息融入农业产业化的生产、加工、销售和消费等核心环节,带动资源节约化高效化配置和优势整合,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信息源和便捷的交互渠道,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产业联结,提升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助推传统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和效益增值。
面向农业产业化的信息化应用体系的建立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管理的实际相融合,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技术平台和基础支撑,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扮演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产业化发展中一个全新的生产力要素,融入到了农业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促进产业化的大发展。
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伴随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农产品物流的便捷化和高效化、经营管理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一系列围绕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实际需求的信息技术和系统被研发和应用,在农业产业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环节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信息化和产业化起步较晚,多数政府部门和农业生产经营者对于信息化的认识尚处于被动接受阶段,尤其对于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开展信息化应用的认识不到位,相关资源和要素的投入也很欠缺。同时,相关信息技术的产品主要是针对产业链上的独立环节或过程进行研发设计,既缺乏统一的规划标准和规范要求,又存在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配套的应用体系也受限于资金不足难以充分发挥作用,造成了农业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出现了脱节现象,在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之后难见预期效益。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经营者参与和应用信息化技术和体系的兴趣和信心。
篇8
1.1“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优势还不明显
虽然近年来蜜瓜、中药材、果蔬、草食畜四大主导产业发展迅速,但相当一部分乡镇农业布局及品种多、乱、杂现象依然存在,从布局、规模、品种、标准化管理模式上没有形成优势产品集群,“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优势还不明显,不利于产业发展和品牌创建。
1.2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提高比较效益为中心,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目前我县农业产业化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大多属于低端、初级产品,在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上没有带来真正实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但运作乏力,还不能有效带动产业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在摸索发展中规范、完善,进而形成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1.3农业技术力量薄弱,新技术推广应用有差距
一是农业技术干部队伍力量相对不足,尤其乡镇农技服务队伍不稳定、专业性不强,制约了基层农业技术能力和水平;二是我县移民多,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文盲、半文盲人数达2.1万人,占到移民总数的26.3%,加之部分少数民族受宗教因素影响,接受科学技术培训的主动性差;三是技术更新和新品种、新产业的更替之间的差距,加大了技术培训与推广的难度和重要性。
1.4龙头企业扶持力度不足,制约农业产业发展
一是项目建设政策壁垒仍然存在,如建设规划、环评、安评等过程中存在的因素影响企业建设;二是企业融资难仍然存在,由于贷款风险,银行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三是对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建设项目财政扶持不足,由于农业产业化企业投资大,见效慢,影响企业投资信心和决心。
2相关建议与解决对策
2.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来认识,切实增强工作紧迫感,牢固树立扶持产业化经营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转变思想观念,用工业化的理念引领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和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消除思想认识上的障碍。
2.2提品质、扩规模,加快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按照”三品、两化、双千“的发展思路,打破地域界限和乡村限制,建立"一片一业、一村一品或数村一品"的产业布局,减少特色作物品种上的多、乱、杂,把效益高、风险低的特色作物培育为新的主导产业,逐步替代增收乏力的粮食、棉花产业,兴建一批有地方特色的优质产品和产业基地。要积极发展蜜瓜、葡萄、甘草、等新兴高效产业,特色产业要树立品牌意识,做响做亮特色品牌。
2.3完善组织体系和机制建设
通过扶持发展和建设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市场等,将产业发展诸环节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确保产业按照一体化方向顺利发展。积极开拓农副产品外销终端市场,实现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市场之间的有效对接,争取新建农产品加工贸易市场。通过组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带动基地建设,推动产业发展,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的。
2.4加强扶持引导
篇9
1.资源条件。黑龙江垦区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自然资源丰富,山川、河流、湖泊、丘陵、平原、湿地、冰雪、森林等俱全,且生态保护良好。此外,垦区承载着积淀深厚的军垦文化、知青文化和拓荒精神,特色鲜明。国有农场集约经营机械化水平较高,现代化大农业营造了独特的大田景观。在以农场场部为中心的卫星城镇上,农场招待所、度假村小别墅、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良好,大大降低了农场休闲农业开发的成本。
2.区位条件。黑龙江农垦总局下设九三、北安、绥化、宝泉岭、建三江、红兴隆、牡丹江、齐齐哈尔、哈尔滨等九个管理局,是黑龙江省集约化、规模化、现代化农场群的主体,是我国重要的农副产品基地之一。各管理局农场地理区位基本处于周边市县的一小时经济圈或两小时经济带范围之内,铁路、公路纵横交错,形成了四通八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垦区内各个农场间、垦区与外界的距离大大缩短,可进入性增强。
3.客源条件。黑龙江垦区有着巨大的潜在客源市场。一级客源市场主要是周边经济发达城市的居民,约占市场份额的50%;二级客源市场是东三省邻近市县的居民,其人数仅次于一级市场,约占市场份额的30%;三级客源市场是国内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的居民、各地知青及其家人以及国际旅游者,约占市场份额的20%。
4.人员条件。黑龙江垦区农场职工多数受过中学教育,员工文化素质较一般农村总体水平要高,管理层次人员素质也较高,这为农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良好的软环境,能够较快接受发展休闲农业的新理念、新方法。
二、休闲农业发展的产业组织模式
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为现代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新型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从农业产业组织的视角看,出现了以下几种发展模式:
1.“农户+农户”模式。即农户联合经营的模式。一般是在农户分散经营的基础上形成,或者一开始就采用这种模式。为避免出现恶性竞争或不正当竞争,农户与农户自由合作,形成“农户+农户”的产业组织模式,主要起到协调和沟通的作用。
2.“公司+农户”模式。即公司直接与农户进行合作,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公司负责开拓客源市场,进行经营管理,农户负责提供特色商品,提供入户接待等服务。在接待服务方面要按照公司的标准,接受公司的培训,并且服务设施要符合公司的标准。投资方式可以通过协商按照一定的出资比例,由公司和农户共同承担,也可以采取入股的形式,按股分红。
3.“公司+社区+农户”模式。即公司先与当地社区(如村委会)进行合作,通过村委会组织农户参与休闲农业经营。公司一般不与农户直接合作,但农户接待服务、参与开发则要经过公司的专业培训,并制定相关的规定,以规范农户的行为,保证接待服务水平,保障公司、农户和游客的利益。
4.“政府+公司+协会+旅行社”模式。政府负责休闲农业的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公司负责经营管理和商业运作;协会负责组织村民参与,协调公司与农民的利益;旅行社负责开拓市场,组织客源。该模式发挥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优势,通过合理分享利益,为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5.股份制模式。休闲农业开发时,采取国家、集体和农户合作,把资源、技术、劳动量转化成股份,收益按股分红与按劳分红相结合,进行股份合作制经营。通过“股份制”开发,把社区居民的责、权、利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居民自觉参与,从而保证休闲农业的良性发展。
6.个体农庄模式。以规模农业个体户发展起来的,通过对自己经营的农牧果场进行改造和休闲农业项目建设,使之成为一个完整意义的休闲农业景区(点),完成旅游接待和服务工作。同时,吸纳附近闲散劳动力,通过手工艺、表演、服务、生产等形式加入到服务业中,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模式。
三、黑龙江垦区休闲农业发展的模式
黑龙江垦区拥有中国耕地面积最大、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有农场群。国有农场具有特殊性,由专门的部门进行统一管理,既是国有企业,又具有乡村和小城镇的特征,和发达国家的私有农场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国有农场发展模式是黑龙江垦区最有特色也是最具优势的发展模式,在此模式下,垦区的休闲农业有以下类型:
1.农场观光型。生态环境好,现代农业特色显著,旅游功能完善,借助并融入地方旅游产业链,具有独特的休闲观光农业特色,如八五九、八五六、七星、友谊农场等体现现代化大农业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游等。
2.农业园区型。农业基础好,特色突出,市场需求大,交通便利,如香坊农场的北大荒现代农业园、红旗农场的都市农业园、阎家岗农场的设施农业园、佳南都市绿色农业公园等。
3.景区依托型。地处或靠近历史遗址、遗迹,文化特色突出,如友谊农场挹娄文化遗址风林古城,宁安农场靠近国家文物重点保护单位——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锦河农场“闯关东影视基地”等。依托自然森林、湿地、岛屿、草原、江湖、原野等自然景区,如洪河湿地、八五三雁窝岛、红旗岭千鸟湖的湿地景观等。
4.民族风情型。民族风情浓郁,地域特色鲜明,地产丰富,民俗文化积淀深厚,如富裕牧场的柯尔克孜民族风情园、友谊农场的满族风情园、朝鲜族风情园等。
5.农事体验型。以现场采摘、农耕体验、品尝游玩等农家乐活动为主,如绥棱农场的浆果、蔬菜和花卉采摘园,佳南农场的都市绿色农业公园“开心农场”等。
6.名镇依托型。以旅游名镇为依托,结合特色农业为主题的旅游农场。如:海林农场、七星农场旅游名镇、兴凯湖旅游名镇、五大连池旅游名镇、黑瞎子岛北大荒生态农业园等。
7.节庆活动型。以大中型农业节庆、商务贸易、商务会展等形式把观光农业与农业贸易活动有机结合,如建三江的北大荒稻米节、九三的北大荒大豆节、宁安农场的葡萄采摘节等。
四、黑龙江垦区休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思路
1.垦区休闲农业发展应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按照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一体化经营的原则,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各个环节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利益一体化。具体表现为生产的专业化、布局的区域化、服务的社会化、管理的企业化。农业产业化对促进农业产业链条的延长,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走向市场,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等具有积极作用。黑龙江垦区自1995年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以来,农业产业化蓬勃发展,成效显著,为休闲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另一方面,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农业的档次结构将会更加丰富和多元化。休闲农业集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具有食品供给、休闲娱乐、生态保护等多项功能,必须实现规模化经营,才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此外,休闲农业还具有产业集聚性,它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与农产品加工销售以及休闲服务、交通运输、餐饮业等相关产业具有极强的关联性,而休闲农业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也采取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因此,黑龙江垦区休闲农业的发展宜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即以垦区休闲农业企业为龙头,通过一体化经营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不断推进休闲农业的市场化、规模化、现代化和国际化,进而形成垦区休闲农业产业集群化。
2.垦区休闲农业产业组织应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模式。如前所述我国农业产业组织的六种一般模式,其实质都是农户通过中介组织,与市场联系起来,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使农户分享农产品加工销售带来的增值。黑龙江垦区实行的是国有农场和家庭农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在垦区实行“两田一地”的土地承包体制下,家庭农场的承包者除了农场职工外,还有落户农民。因此,垦区农业产业组织要兼顾农场职工和落户农民二者的利益。根据产业化水平高低采取不同的产业组织形式:产业化水平较高,已形成品牌化的龙头企业,宜采取企业集团型;产业化水平较低的地区,注意鼓励个体、私营、股份制、公司制等多种组织形式。此外,根据垦区不同资源特点,可采取国有农场主导型、企业主导型、龙头景区带动型、合作组织带动型等发展模式。
篇10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特色农业产业化;趋势
农业产业结构的主要意义在于农业机构中的制造业部门及其农业机构内部生产网络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个国家或某个农业领域的工业部门之间的系统和关系。可以肯定的是,农业在任何地区的农业发展中都起着关键作用,可持续的农业结构可以帮助当地发展最可持续的生产方案,优化农业技术,保持农业产品需求和供给平衡关系。本文将简要介绍西藏农业工业现状的分析,分析基本思想的变体,讨论实施工业活动的措施。
1西藏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在宏观层面上,西藏农业更加单一,农业落后,农业需求和供给不平衡,机械化程度较低,农业生产缺乏科学规划。与我国东部地区相比,西藏的农作物品种较少,主要是青稞、小麦等麦类作物,农产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分布不成比例,严重阻碍了西藏农业经济的发展。根据研究,85%的西藏地区被用来种植青稞、小麦等麦类作物,这需要大量的土壤肥料,很容易滋养作物的不稳定,同时减少土壤的肥沃。与此同时,经济作物的比例仅为15%左右,不足以满足西藏的粮食需求。此外,西藏的农业发展模式和农业机械技术落后于东部,不利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为主的藏族地区分权管理和粗放经营,规模程度很低,很难抵抗害虫和疾病,分权管理模式往往导致不一致的农业管理和分散管理、作物品质不稳定,不能达到一个统一的标准的农产品,植物品种分散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大规模农业管理系统,与市场经济难以实现有机联系,无法取得良好的规模效应。西藏地区,另一方面,广泛种植大麦、小麦等麦类作物的生产和分配过程中存在不合理现象,种植比例太大,通常在成熟时期的过剩将降低销售价格,和其他作物种植面积太小,产量太低,当过度慷慨的需求,使农业经济发展畸形。此外,农业机械技术在我国各地区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不容忽视。但就其实际情况,对西藏地区的农业发展的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受到一定,特别是在农业机械的发展信息化,存在三个问题,第一,在实际的农业生产,广泛应用于农业机械的使用过程是手动操作,很少有应用信息技术控制的情况,因此,西藏地区农机信息化应用水平还比较低。第二,西藏现有农机实体大多缺乏完整成熟的信息设备配置,无法充分发挥定位系统的功能。从整体上看,大部分农机技术与信息技术还没有有机融合,导致了农机技术中信息技术的缺失。第三,从市场来看,农机产品市场仍然供不应求,目前农机产品信息技术含量高的市场供应不足,制约了西藏农机信息化水平的发展。
2基本思路的选择
结合西藏地区农业发展、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引导广大农民特色农业产业化的趋势,全面优化农业结构,调整作物种植规模、粗放管理向集约管理模式,促进写作规模管理的分权管理系统,促进农业产业多样化发展,满足多样化需求,不断提高机械化水平,更新农产品品种。
3实施产业化的对策措施
3.1运用产业化运作模式
西藏农业不利条件的管理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产业化运作模式的基本含义是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企业合作或合作组织提高专业和系统的农业营销服务和质量管理依赖方法,形成品牌农业产业管理模式。西藏地区应正确运用产业运作模式,突破原有农业产业的市场瓶颈。例如,青稞农户应与啤酒厂、面粉厂等企业合作,生产优质青稞酒、青稞面条等产品,促进所有产品流向市场,获取利润,增加西藏农民的收入。
3.2促进多元化发展
促进多元化发展主要是指西藏农业管理机构应该确定当前发展形势下,根据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特点满足人民需求的差异,在同一时间生产的作物和农副产品搞好生态旅游产品和生产产品,以满足人们的饮食需求和精神需求,实现农业产业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3.3将信息技术与农机技术相融合
农业机械信息化的发展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使农机活动更加易于操作,而且能有效提高农机活动的效率,促进农机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具体来说,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获得各方支持农业机械信息建设和管理工作,并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技术应用研究,同时,研究结果将会被有效地应用到实际的生产活动逐步扩大农业机械技术的应用范围。另一方面,针对农业机械信息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制定农业机械信息化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信息技术对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