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范文

时间:2023-03-28 07:47: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通信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通信技术

篇1

英文名称: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

主管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4-1285

国内刊号:11-5650/TN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2007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信息通信技术》(双月刊)创刊于2007年,是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主管、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英文科技期刊。办刊宗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反映国内外信息通信技术最新研究成果,提供信息通信技术交流平台,推广先进信息通信业务和应用,为我国建设信息社会和创新型国家服务”。

篇2

关键词:未来通信 技术宽带化 智能化 个人化综合化 探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c)-0011-01

1 对于未来通信技术宽带化的探讨

信息的单位是比特(bit),在数字化信息中,1bit就代表1个“0”或1个“1”。通信速率单位为bit/s,表示每秒钟所传输的信息数。不同的通信业务需要不同的通信速率。假如用数字式电话的通信速率为64kbit/s;可视电话终端的通信速率至少要128kbit/s才能产生连续的活动图像;高清晰度电视的通信速率达135Mbit/s。在电话网的交换机实行数字化之后,对每个用户来说,最高的通信速率为64kbit/s。在电话网之后陆续建立起来的数字通信网,经过一系列的技术改造之后,单一用户的最高通信速率可达2Mbit/s,即每秒钟可传输200万个“0”或“1”,相当于1秒钟之内可以传送近100万个汉字。可是,如此高的传输速率并不能满足传输活动图像的需求,它们的传输速率至少10Mbit/s才行。现有通信网是达不到这个要求力的。因此,对现有的通信网进行彻底的改造,重建一个高速的通信网来达到这个目的。为了区分现在的通信网与高速通信网,我们称通信速率小于或等于64kbit/s(或2Mbit/s)数据的通信网为“窄带通信网”,而“宽带通信网”就是能传输低速的窄带信息,还能传输高速信息的通信网。

2 探讨未来通信技术的智能化问题

通信网络的情报,也被称为智能网。它不仅传输和信息交换的信息存储,处理和灵活的控制。它使在各种条件下的通信网中的处理和传输的信息中的最优化的方式。在智能网络中,如果您需要添加新的业务没有转型的开关,对于只要一个或几个模块可以增加业务运营的大型数据库没有任何影响。智能网络增加了很多新的业务,业务800是智能网络之一,它是一个所谓的支付业务。一些大公司或大企业,商业单位,为了便于销售的产品,方便客户宣传的目的,客户是愿意承担的电话费。当客户来电时,请拨打800电话号码之前的智能网络,自动调用记录。

3 对于未来通信技术个人化的探讨

个人化的通信,就是指通信要真真正正的实现到个人。人们简称为5W的就是它的目标,即个人通信的基本概念是无论任何人(Whoever),在任何时候(Whenever)和任何地方(Wherever),都能自由地与世界上其他任何人(Whomever)进行任何形式(Whatever)的通信。能提供这种通信服务的通信网,就叫“个人通信网”(Personal Communication Network,PCN)。个人通信需求,全球大型网络的容量和灵活的智能网络功能。人们普遍认为,全面的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数字无绳通信系统和低轨道卫星技术,将有可能成为全球个人通信网络的基石。容易因日夜,季节,气候和其他因素的高度和电离层的密度,短波通信的稳定性差,嘈杂。目前,它被广泛应用于电报,电话,低速传真通信和广播。

4 对于未来通信技术综合化的探讨

智能通信网的综合化包含了两种涵义:一是技术的综合,即全程数字化,实现网络技术一体化;二是业务的综合,即把各项通信业务(如:电话、传真、电子信箱、会议电视等)综合在同一通信网中传送、交换和处理。综合业务数字网(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ISDN)就是技术和业务的综合网。它是以电话综合数字网(Integrated Digital Network,IDN)为基础发展而成的通信网,在各用户终端之间实现以64kbit/s速率为基础的数字传输。它可承载包括话音和非话音在内的各种电信业务,客户能够通过有限的一组标准多用途用户/网络接口接入这个网络。此网是窄带ISDN(N—ISDN)。在一些通信发达的国家,在普遍的研究试验窄带ISDN的同时,还大力发展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这样做的目的是满足越来越多的的高速数据传输、可视电话、会议电视、高速文件传输、高清晰度电视还有多媒体、多功能终端等新的宽带业务。

5 结语

我们可以真切的了解到未来通信技术所要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当中我们每个人的影响。所以因此,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到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因为,这些方向是我们作为一个通信企业所要努力开发建设的重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牢牢的把握住未来通信企业的方向以及整个行业的关键技术及命脉,只有这样,才能将我们自己的通讯企业做大做强,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我们通信企业站在此行业的的巅峰之上,才能真正的做到引领这股通信技术的发展潮流,甚至是引领又一次科技革命的开端,而不是被这股科技浪潮所淹没。

参考文献

[1] 吕宗英.通信技术标准化及其战略选择[D].东北大学,2005.

[2] 孔俊宝.线性预测语音数字的编码技术[J].数字通信,1997(3).

篇3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换技术和传输技术不断进步,核心网基本已经实现了宽带化、数字化和光纤化。与此同时,随着媒体业务的日益丰富和多媒体业务的迅速增长,用户住宅网的业务需求已经面向多媒体业务和数据需求,而不只局限于原来的语音业务,电信光纤通信技术的需求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1 电信光纤通信系统的构成

光纤通信领域所涉及的光纤、光放大器、波分复用和光分/插复用等关键技术的相继问世,使光纤通信领域中发生了一场又一场技术革命。光纤具有巨大的带宽资源,成为通信系统首选的传输媒质;光放大器代替了光-电-光中继器,实现了点到点的全光通信:波分复用不仅使单根光纤的传输容量增加了几倍、几十倍乃至几百倍,而且实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通信业务同时在一根光纤上传输;光分/插复用实现了信息在光域上的传送、路由的选择与交换,从而避免出现电子瓶颈的影响,完全满足了未来通信的高速率、大容量、远距离的全光通信要求。今天,业内人士深信,现在的通信网会逐渐升级到全光网。全光网是一个真正对所传输的SDH、IP、ATM等业务透明的网络。特别是波分复用全光网络采用灵活的波长选路由,具有动态资源配置能力,可以实现网络的动态重构,所以全光网是通信网络升级的最佳方案,而光纤到户这个愿望也会成为现实。

如图1所示,光纤通信系统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

1)光发信机:光发信机是实现电/光转换的光端机。电端机就是常规的电子通信设备;

2) 光收信机:光收信机是实现光/电转换的光端机。 它由光检测器和光放大器组成;

3) 光纤或光缆:光纤或光缆构成光的传输通路。其功能是将发信端发出的已调光信号,经过光纤或光缆的远距离传输后,耦合到收信端的光检测器上去,完成传送信息任务;

4)中继器:中继器由光检测器、光源和判决再生电路组成;

5)光纤连接器、耦合器等无源器件,对光纤连接器、耦合器等无源器件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2 光纤接入技术

随着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多和通信业务量的不断增加,人们不仅需要传统的语音业务,另外,多媒体业务诸如互动视频、高保真音乐、高速数据等也得到了很多用户的青睐。光纤接入网可分为无源光网络和有源光网络。若光配线网不包括任何有源节点,全部由无源器件组成,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这种光接入网是无源光网络。而如果在光接入网系统中采用以太网技术、ATM技术、SDH技术,那么我们就将其称为有源光网络。

目前,在业务融合、网络融合的大趋势下,为了适应自动化的、面向未来的、统一的绿色接入网络运营建设,光纤接入技术从运维、业务承载、性能、架构等方面出现了革命性的技术创新。

2.1 多业务承载能力

随着我国电信市场的不断改革,中国四大运营商――电信、网通、移动、联通陆续重组改制,基本已经做到了全业务经营实施,而光纤接入网是一种基础性的承载网络,需要承载多种业务,诸如移动基站回传、视频、数据、话音等。传统接入网的那种“一种接入网对应一种业务”的“烟囱式”网络结构,这极大地增加了运营商的网络运营成本和建设成本,而具有多业务QOS等级、高接入带宽、大容量的光接入网在引入之后,使得接入网向高效、融合、统一、承载平台的方向不断演进。光纤接入技术既能够为企业用户提供高安全性要求、高可靠性、高业务质量保障的专线承载业务,又能够针对个人接入用户提供超高带宽的高清视频体验,除此之外,还能够提供高可靠性接入、高精度时钟传送、有效满足针对移动基站的回传业务。

2.2 大容量、广覆盖

节点数最多的接入网来说,有效实现网络扁平化,简化网络层次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接入网的主流方式已经是“小局所、大容量”。 “小局所、大容量”意味着OLT覆盖的用户数量增加,相应的对一些OLT系统的特性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OLT系统覆盖距离、端口密度、背板带宽、容量大小等,目前业内已经出现了多种大容量OLT设备,例如960G交换容量、40G总线。

2.3 多场景接入

接入网络的主流建设模式已经逐步实现光进铜退的FTTx建设模式,这样能够适应全业务市场竞争及未来宽带市场的需要,为用户提高更高速率的接入服务。因此,运营商需要一种完善的FTTx解决方案,满足全场景、一体化接入,可以提供P2MP、P2P、铜线接入,也可以满足FTTM、FTTO、FTTH 、CO、FTTB、FTTC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胡清兰,叶秉.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J].现代电力,2008(3):115-118 .

[2]电力系统光纤通信线路设计[J].云南电业,2007(4):108-110 .

[3]胡必武,余成.光缆及光纤通信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14-16.

[4]丁铁骑,李海泉.超长距离和无中继电力光纤通信系统方案[J].电力系统通信,2005(5):16-18.

篇4

在地下矿山生产调度系统中,主要功能是通信系统、调度管理系统、工序管理系统、流程管理系统和统计管理系统。

1)矿区WiFi综合通信系统。

为了实现地下采掘区和地上管理区生产状况的有效衔接和数据传输的实时送达,将网桥安装在采掘场和调度部门的制高点,通过光纤线路把网桥嵌入到中心机房,中心机房再与互联网连接,矿山企业调度中心为通信设备的枢纽。AP接入点、WM无线介质、移动终端和分布式系统共同组成WiFI综合通信系统。不同的基层服务站点的通信通道由分布式系统来衔接,大型局域网的核心通信部件是AP,固定于基础服务区中心;移动终端又叫移动接入端,组成了无线局域网的信息接收环节,有手持式WIFI液晶显示端和机械车载移动终端。

2)地下矿山生产调度系统架构。

通过对地下矿山生产特点的调研,生产调度系统的架构规划采用三层浏览器/服务器结构,有信息展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存储层构成。a.信息展示册主要有页面文件和自定义的用户控件文件组成,在技术领域采用php网络编程语言、模板代码分离技术以及JS脚本语言构成。b.业务逻辑层是中间组件,数据存储层借助业务逻辑层来与展示层相衔接,数据参数通过前段向业务逻辑层输出,业务逻辑层的数据输入到数据存储层。生产调度系统的功能都通过业务逻辑层来集成到程序的类库中,实现相关的业务逻辑功能。c.数据存储层主要存储各种实施数据、相关参数和基础性的人员、机构、设备信息。

3)生产调度管理系统。

生产调度管理系统主要实现查询相关信息,比如某生产小组的产量、生产计划进度、生产指标完成情况等,在此基础上,汇总形成各种统计图形,如柱状图、饼图、折线图等,为矿山企业决策层提供详实的实时数据。其功能有:a.按照生产阶段和生产小组的区分,将掘进长度、生产组的产量统计出来。采掘面的信息有班组名称、采掘面编号、生产阶段、生产批次、每日计划工作量、每日实际工作量、生产人数等。安全生产信息有班组名称、事故发生日期、生产恢复日期、事故类别等。生产月计划信息有班组名称、计划月份、工作日以及平均工作量等。b.按照生产阶段和生产班组的区别,汇总掘进长度、挖掘产量的统计值、与原计划的差值等信息。c.按生产阶段统计出本矿所有的产值信息。比如生产阶段、矿石总产量、销售量、运载量、库存量等。d.按照生产阶段、生产班次、生产地点等匹配条件汇总出单位班组或某作业区的排矸量信息。

4)采掘管理系统。

在矿山采掘管理系统中,主要实现对装载运输、支护、采空处理、掘进、破岩等的信息管理,破岩模式的选择有综合开采、普通开采和炮采等模式。

5)生产工序管理系统。

生产工序管理系统中主要实现对组织工序和标种工序的管理两大类。组织供需是对前序工序、后序工序、作业形式、工序时间关系和工序循环次数的设置等管理,标准工序的管理主要是工序工种、工序使用材料、工序类别、工序名称、工序标准、工序时间的管理。

6)统计管理系统。

在统计管理系统中,可以对矿山调度报表、年度报表和专线汇总等形式的报表进行生成显示,实施展现矿山在某个时期的生产情况,用以公开。

2基于WIFI通信技术的地下矿山生产调度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基于WIFI通信技术的地下矿山生产调度系统数据库有1个数据库文件,20多个数据表,分别记录矿山班组、职工信息、生产信息、运输环节、工序记录等原始信息。

3地下矿山生产调度系统数开发工具和数据库的选择

生产调度系统采用PHP网络编程语言开发,建立动态的网络应用程序。PHP(外文名:PHP:HypertextPreprocessor,中文名:“超文本预处理器”)是一种通用开源脚本语言。语法吸收了C语言、Java和Perl的特点,利于学习,使用广泛,主要适用于Web开发领域。数据库采用MySQL数据库,MySQL数据库可编程性、安全性和兼容性都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构建稳定、强大的数据库。按照生产调度系统的规划,应用PHP语言开发前台页面,搭配MySQL数据库构建强大的信息库,建立的生产调度系统页面友好,可操作性强、可维护性高、拓展性良好,是科学的开发组合。

4结语

篇5

关键词: 近场通信; 射频识别; 读写器模式; 卡模式; NFCIP?1模式

中图分类号: TN925?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3)13?0074?04

Application of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ZHAO Feng

(The Third Research Institute of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Shanghai 200031, China)

Abstract: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is another kind of short distan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eloped after Bluetooth, Wi?Fi, ZigBee. It bases on the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t allows non?contact point?to?point data interchange and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evic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is technology, a series chip of PN511 is produced by NXP. These chips support reader?writer mode, card emulation mode and point?to?point mode. It can switch modes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application. In additio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lso has many features, such as high bandwidth, low power consumption, low cost and good security. It has a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in the field of mobile phone payment.

Keywords: NFC; RFID; reader?writer mode; card mode; NFCIP?1 mode

0 引 言

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技术是一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1],它允许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点对点数据传输和数据交换。近场通信最初是由恩智浦(NXP)和索尼公司在2002年共同联合开发的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并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接收为标准。之后,为推动NFC技术的发展,2004年由恩智浦、索尼和诺基亚公司创建了NFC论坛,目前NFC论坛在全球拥有超过140个成员,其中包括许多知名企业,且发展态势相当迅速。由于近场通信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因而被认为在移动支付等领域具有很广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当前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在不久的将来NFC技术与手机结合可以完全替代各种卡片、证件等,实现只需一部手机就能干所有事的目标。

1 常见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各种便携式通信设备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各种设备间的信息交互有了强烈的需求,希望通过一个小型的、短距离的无线网络实现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与任何人进行通信与数据交换,从而促使以蓝牙、Wi?Fi、ZigBee、NFC、超宽带(UWB)等技术为代表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特征为低成本、低功耗和对等性。根据数据传输速率,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可分为高速短距离无线通信和低速短距离无线通信。高速短距离无线通信最高速率大于100 Mb/s,通信距离小于10 m,典型技术有高速UWB和60 GHz;低速短距离无线通信最低速率小于1 Mb/s,通信距离小于100 m,典型技术有低速UWB、ZigBee、蓝牙。目前蓝牙、WiFi(802.11)、ZigBee、红外(IrDA)、超宽带、近场通信(NFC)等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较受关注,它们在传输速度、传输距离、功耗、可扩展性等方面各有优势,但没有一种技术可以满足所有应用需求。

蓝牙是一种使用全球通用的2.4 GHz ISM频段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规范,自蓝牙规范1.0版推出后到现在的4.0核心规范,蓝牙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蓝牙技术的主要特点有全球范围适用、可同时传输语音和数据、可以建立临时性的对等连接、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很小的体积、开放的标准接口以及低功耗、低成本等。

WiFi技术与蓝牙技术一样也是使用2.4 GHz ISM附近的无线频段,该技术目前有两个标准即IEEE 802.11a和IEEE 802.11b。WiFi技术的主要特点有数据传输速率高、覆盖范围较宽,适合在办公室、家庭以及公共场所中布设热点,可作为有线宽带的一种延伸与补充。

ZigBee主要应用在对数据传输速率要求不高的场合,使用的频段分别为2.4 GHz和868 MHz/915 MHz,是一种基于IEEE 802.15.4标准的低复杂度、低功耗、低成本、低数据速率、短时延、大容量、高安全的无线网络技术,特别适合于星状、簇状和网状结构应用,并具有自组织、自维护能力。

超宽带技术是一种利用纳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进行数据传输的无线载波通信技术,因而其所占的频谱范围非常宽,在3.1~60 GHz频段中占用500 MHz以上的带宽,在10 m左右范围内支持高达110 Mb/s的数据传输速率,特别适合视频数据传输,具有传输速率高、良好的通信保密性、极强的穿透能力以及系统结构实现较简单等特点。

红外通信是利用900 nm近红外波段的红外线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由于波长较短,因而更适合应用于短距离点对点的直线数据传输,具有简单、小型和低成本的优点,目前绝大多数家用电器中的遥控器就是使用了红外数据传输技术。

2 近场通信与射频识别技术的区别

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又称为电子标签技术[2],它利用无线电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在RFID系统中主要由射频卡(应答器)和读写器组成,射频卡和读写器之间通过电感耦合或电磁耦合方式实现能量和数据的传输。在电感耦合方式的RFID系统中[3],一般采用低频和高频频率,典型频率有125 kHz、135 kHz、6.78 MHz、13.56 MHz和27.125 MHz。该方式的读取距离一般在0~100 cm,涉及的标准有ISO11784/11785、ISO14443、ISO15693和ISO18000?3等。在电磁反向散射耦合方式的RFID系统中,一般适合于微波频段,典型频率有433 MHz、800 MHz/900 MHz、2.45 GHz和5.8 GHz。该方式的读取距离一般大于1 m,涉及的标准有ISO18000?4、ISO18000?6和ISO18000?7等。目前在RFID系统中,射频卡和读写器均有各自专用芯片,有的读写器专用芯片还支持多协议,但射频卡和读写器之间不能进行角色互换。

NFC是从射频识别技术演变而来的,与其相近的是频率为13.56 MHz、符合ISO14443[4]标准的高频RFID系统。NFC技术在单一芯片上实现了读卡器、卡片和点对点的多重功能,即根据不同应用需求可在不同工作模式间转换,可以在短距离内与兼容设备进行相互识别和数据交换。与射频识别一样,近场通信中数据也是通过电感耦合方式传递,但近场通信由于采取了特殊的信号衰减技术,其传输范围比射频识别要小,相对于射频识别来说近场通信具有成本低、带宽高、功耗小等特点。与射频识别不同的是,近场通信具有双向连接和识别的特点,且其传输速率可变为106 Kb/s,212 Kb/s,424 Kb/s或更高,而ISO14443标准下的RFID系统其传输速率单一且固定为106 Kb/s。另外在安全性方面,近场通信更安全,响应时间更短,更适合在移动支付等无线短距离传输环境下的应用。

3 PN511系列芯片原理及应用

PN511、PN512、PN531、PN533以及PN544是NXP公司推出的系列NFC芯片。该系列NFC芯片支持卡、读写器及NFC三种不同的应用模式,工作频率均为13.56 MHz,作用距离为10 cm左右,数据传输速率可以选择106 Kb/s,212 Kb/s,424 Kb/s,今后可提高至1 Mb/s,兼容应用广泛的ISO14443 Type?A、B以及FeliCa标准。

3.1 基本原理

与RFID一样,NFC工作于13.56 MHz频率范围,兼容ISO14443及Felica标准,也是通过电感耦合方式传递数据。与RFID不同的是,NFC的传输范围比RFID小,具有双向连接和识别的特点,其传输速率可变。下面以PN511为例进行分析。

PN511[5]支持3种不同的工作模式:支持ISO14443A/Mifare和FeliCa模式的读写器模式;支持ISO14443A/Mifare和FeliCa模式的卡工作模式;NFCIP?1模式。

此外,PN512[6]与PN511的区别是还支持ISO14443B读写器模式,而PN531[7]与PN511、PN512的区别是内部增加了一个51内核的微处理器,并且提供多种接口。PN533[8]不仅支持完整的卡协议,还支持Mifare Crypto加密算法,传输速率可达848 Kb/s。PN544[9]是第二代NFC控制器,功能更强大,应用于手机和便携式设备。

3.1.1 读写器模式

PN511通常支持2种读写器模式,即ISO14443A/Mifare读写器或FeliCa读写器,如图1所示。在读写器模式下,PN511能够与非接触ISO14443A/Mifare、FeliCa卡进行通信。

图1 读写器模式

(1)ISO14443A/Mifare读写器模式

ISO14443A/Mifare读写器模式是根据ISO14443A/Mifare规范进行通信的普通读写器,图2描述了通信过程,表1列出了通信参数。

图2 ISO14443A/Mifare读写器模式通信过程

表1 ISO14443A/Mifare读写器模式通信参数

[通信

方向\&\&ISO14443A/Mifare\&Mifare高传输速率\&\&106 Kb/s\&212 Kb/s\&424 Kb/s\&PN511PICC\&读卡器端调制\&100% ASK\&100% ASK\&100% ASK\&位编码\&变形密勒码\&变形密勒码\&变形密勒码\&位长度 /μs\&9.4\&4.7\&2.4\&\&PICCPN511\&卡片端调制\&负载波调制\&负载波调制\&负载波调制\&载波频率 /kHz\&847.5\&847.5\&847.5\&位编码\&曼彻斯特码\&BPSK\&BPSK\&]

(2)FeliCa读写器模式

FeliCa读写器模式是根据FeliCa规范进行通信的普通读写器。图3描述了通信过程,表2列出了通信参数。

图3 FeliCa读写器模式通信过程

3.1.2 卡模式

PN511可以像ISO14443A/Mifare或FeliCa卡那样寻址,并可以根据ISO14443A/Mifare或FeliCa接口所描述的采用负载调制的方法产生应答。但PN511不支持完整的卡协议,须由控制器或专门的安全访问模块(SAM)来处理。如图4所示。Mifare卡工作模式通信参数、FeliCa卡工作模式通信参数同上。

表2 FeliCa读写器模式通信参数

[通信方向\&\&FeliCa\&FeliCa高传输速率\&\&212 Kb/s\&424 Kb/s\&PN511PICC\&读卡器端调制\&8~30% ASK\&8~30% ASK\&位编码\&曼彻斯特码\&曼彻斯特码\&位长度 /μs\&4.7\&2.4\&\&PICCPN511\&卡片端调制\&>12% ASK\&>12% ASK\&位编码\&曼彻斯特码\&曼彻斯特码\&]

图4 卡模式

3.1.3 NFCIP?1模式

PN511支持NFCIP?1标准的主动式和被动式通信模式。主动式通信指主设备与目标设备都使用自己的射频场来发送数据,被动式通信指目标设备采用负载调制的方法对发起端命令进行应答。传输速率为NFCIP?1标准所定义的106 Kb/s,212 Kb/s和424 Kb/s。如图5所示。其中主设备指产生射频能量场并发起NFCIP?1通信,目标设备指采用被动式通信模式中的负载调制方法或使用主动式通信模式中自己生成和调制的射频场来对主设备的命令作出响应。

图5 NFCIP?1模式

(1)主动式通信模式

在主动模式下,主设备和目标设备都使用自己的射频场来发送数据,这是对等网络通信的标准模式,可以获得快速的连接设置。通信双方采用发送前侦听协议来发起一个半双工通信。如图6所示。

(2)被动式通信模式

在被动模式下,主设备产生射频场并选择一种传输速率将数据发送到目标设备,目标设备不必产生射频场,而采用负载调制方式对主设备命令进行应答。如图7所示。

3.2 主要应用

NXP公司的NFC系列芯片支持3种工作模式,即读写器模式、卡模拟模式、点对点模式。

在读写器模式下,可以作为非接触读写器使用,支持ISO14443A/Mifare或FeliCa标准,实现与标准RFID读写器相同的功能,如门禁读卡器等。

图6 主动式通信模式

图7 被动式通信模式

在卡模拟模式下,可以模拟成一张非接触卡,支持ISO14443A/Mifare或FeliCa标准,但不支持完整的卡协议,不能完全替代标准RFID卡,如门禁卡(只识别序列号)等。

在点对点模式下,可以实现两个设备间点对点数据传输。使用该模式,多个具有NFC功能的设备之间就可以进行无线互连,实现数据交换。

4 近场通信技术在移动支付中的应用

随着移动通信等技术的发展,手机尤其是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手机为载体,通过手机对所消费的商品或服务进行账务支付已日益成为国内外市场的热点。当前使用手机就可以实现移动支付、身份验证、一卡通、电子门禁、电子门票等多种应用。目前移动支付具有两种基本支付方式,即基于近距离通信技术的现场支付业务和基于无线通信网络的远程支付业务。

由于移动支付涉及从芯片、卡片、手机终端、POS机到后台系统等诸多环节,因而是一个跨行业的应用。国内在移动支付应用上的解决方案主要有[10]:

(1)基于13.56 MHz非接触技术的NFC方案;

(2)基于13.56 MHz非接触技术的双界面卡方案;

(3)13.56 MHz非接触技术的SD卡方案;

(4)基于2.4 GHz的RF?SIM卡方案。

目前被国内主流运营商认可的是基于13.56 MHz非接触技术的NFC方案。该方案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将非接触通信前端、安全芯片集成在手机上,但改造成本较高,未获得大规模商用;另一种是将支付应用与射频模块分离,在移动终端中增加射频模块及天线,由于安全模块集成在SIM卡上,用户更换手机后,所有原来的服务仍可以继续使用,现在市场上已有支持NFC功能的智能手机。后一种方式还可以支持卡模拟模式、读卡器模式和点对点模式,另外通过SIM卡本身的安全机制以及不同应用间的隔离因而在安全性上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5 结 语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旨在解决设备之间近距离互连问题,其有效通信距离在厘米到百米的范围内,在众多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中,近场通信是一项很有特色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近场通信的短距离交互简化了认证识别过程,使电子设备之间的互相访问更直接与安全。通过NFC,手机、数码相机等移动设备间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连接,实现数据交换。随着在手机支付、电子门禁等领域的成功应用,NFC技术将更加普及,同时与手机的结合也将越来越紧密。

参考文献

[1] 董健.物联网与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2] 饶运涛,邹继军.电子标签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1.

[3] 单承赣,单玉峰,姚磊.射频识别(RFID)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4] FINKENZELLER K.射频识别技术[M].吴晓峰,陈大才,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

[5] NXP公司.PN511数据手册[M].埃因霍温:NXP公司,2012.

[6] NXP公司.PN512数据手册[M].埃因霍温:NXP公司,2012.

[7] NXP公司.PN531数据手册[M].埃因霍温:NXP公司,2012.

[8] NXP公司.PN533数据手册[M].埃因霍温:NXP公司,2012.

篇6

1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移动通信是无线电通信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是通过用户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通信的过程进行信息交流的模式。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半导体、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当前信息技术也的到了飞速的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基础措施。随着其应用领域的扩大和对性能要求的提高,使得当前通信技术不管从理论还是技术上都向着高水准模式出发,成为移动通信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和最快的发展前提之一。

回顾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最早的移动通信是 20 世纪 80 年代提出的理论方式,是在90 年代形成且逐步的应用在各个领域的模拟通信技术,技术特征是蜂窝网络结构克服了大区制容量低、而且容易受到各种自然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制约,形成了一整套的通信体系。第二代移动通信是源于20 世纪 90 年代的 2G 通信技术,是采用数字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通信手段,其在通信的过程中是采用蜂窝系统具有数字传输所能提供的综合业务等种种优点。第三代移动通信主要是通过语音和数据信息的传递来进行消息传递的过程,其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担包含了 2G 技术中的种种优点,更是在其优点之上客服了当前的各种限制方式和手段,提供高质量的视频宽带多媒体综合业务,并能实现全球漫游。现阶段我国应用最多的好事 2G 技术吗,对于3G 系统的应用还不是太成熟,技术应用不太成功,但是在通信技术不断的发展的过程中,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概念和发展方向早已成为当前人们研究和发展的重点,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标准比第三代具有更多的功能。

2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不断传递,使得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的形成了多种因素并存的过程,是由图像传输和语音传输相互结合的综合发展过程。我们国内则尚未启动,由于其中各个关键技术的不成熟和相应设备的不完整使得其中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种种缺陷和因素,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手段和方式。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有:宽带多媒体移动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频段、多址方法、无线接入技术、软件无线电的硬件和软件、多载波调制和 OFDM 技术、自适应天线阵、高效信道编码技术(如 Turbo 码) 等。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特点:a.全球统一频段,统一标准,全球无缝覆盖和漫游。b.频谱利用率高。c.在144kbps(最好能在384kbps)能达到全覆盖和全移动性,还能提供最高速率达 2Mbps 的多媒体业务。d.支持高质量话音、分组多媒体业务和多用户速率通信。e.有按需分配带宽和根据不同业务设置不同服务等级的能力。f.适应多用户环境,包括室内、室外、快速移动和卫星环境。g.安全保密性能优良。h.便于从第二代移动通信向第三代移动通信平滑过渡。i.可与各种移动通信系统融合,包括蜂窝、无绳电话和卫星移动通信等。j.终端(手机)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价格较低。

3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概念可称为宽带接入和分布网络,具有非对称的超过 2Mbit/s 的数据传输能力。它包括宽带无线固定接入、宽带无线局域网、移动宽带系统和交互式广播网络。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比第三代标准拥有更多的功能。第四代移动通信可以在不同的固定、无线平台和跨越不同的频带的网络中提供无线服务,可以在任何地方用宽带接入互联网(包括卫星通信和平流层通信),能够提供定位定时、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等综合功能。此外,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是集成多功能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是宽带接入 IP 系统。目前正在开发和研制中的 4G通信将具有以下特征:

3.1 通信速度更快

由于人们研究4G 通信的最初目的就是提高蜂窝电话和其他移动装置无线访问 Internet 的速率,因此 4G 通信的特征莫过于它具有更快的无线通信速度。专家预估,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速度可达到10- 20Mbit/s,最高可以达到 100Mbit/s。

3.2 网络频谱更宽

要想使 4G 通信达到 100Mbit/s 的传输速度,通信运营商必须在3G 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大幅度的改造,以便使 4G 网络在通信带宽上比 3G网络的带宽高出许多。据研究,每个 4G信道将占有100MHz 的频谱,相当于 W- CDMA3G 网络的 20 倍。

3.3 多种业务的完整融合

个人通信、信息系统、广播、娱乐等业务无缝连接为一个整体,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4G 应能集成不同模式的无线通信———从无线局域网和蓝牙等室内网络、蜂窝信号、广播电视到卫星通信,移动用户可以自由地从一个标准漫游到另一个标准。各种业务应用、各种系统平台间的互联更便捷、安全,面向不同用户要求,更富有个性化。而且 4G 手机从外观和式样上看将有更惊人的突破,可以想象的是,眼镜、手表、化妆盒、旅游鞋都有可能成为 4G终端。

3.4 智能性能更高

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智能性更高,不仅表现在 4G 通信的终端设备的设计和操作具有智能化,更重要的是 4G 手机可以实现许多难以想象的功能。例如,4G 手机将能根据环境、时间以及其他因素来适时提醒手机的主人。

篇7

1.1双向通信技术的工作原理双向通信技术在高速公路的应用指的是复合通行卡和标识站相互发送有关标识信息,标识站再将信息上传至分中心数据库系统,供收费现场或后台查询使用,具体交互图如图1所示。

1.2在高速公路管理中的应用优势首先,它不仅复合通行卡的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而且可以通过复合通行卡上的时间戳对车辆的通过时间进行标记,防止丢卡或倒卡,有效分离出通过复合通行卡进行逃费的车辆,如此在数据源头即极大地缩小了数据分析的范围,进一步减少了后期大数据分析的工作量,并能进一步区分逃费车辆的种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其次,双向通信技术在高速公路交通流量调查,流量对账、拥堵预警、出行指导等领域也具备相应的功能;再者,双向通信技术的应用能在心理上对逃费行为威慑,使其最大限度地减少,同时改善高速公路的整体服务水平与使用效果发挥实际管理价值。双向通信技术不仅能实现接收高速公路主线标识站发出的信号进行路径标识,而且能自动向附近标识站发出信号,使高速公路管理者能较容易掌握逃费车辆的动向和实现复合通行卡的精细化管理。

2高速公路中应用双向通信技术的策略

根据国内某条高速公路的车流量和收费数据不完全统计显示,货车占各种通行车辆的比例仅达20%左右,而收费额却达到50%左右,而客车则恰恰相反。这足以揭示了劳动成本和收益的关系,并且近年来高速公路偷逃费的车辆大多是货车,原因就在于通行费的额度较大。因此,如何能利用现有的管理手段或技术更好地打击逃费行为,且针对逃费的货运车辆的打逃行动更是迫在眉睫,以下从基础保障、立体式稽核、联动分析处理等方面对双向通信技术在高速公路防逃费方面的应用策略进行简要的阐述。

2.1基础保障涵盖思想认识和技术管理保障两层含义。首先要在业内取得打击逃费的共识,上下齐心。力保收费秩序正常化。其次是技术管理保障,一方面是发卡规则,对客货车实行区分发卡,即客车发放单向复合通行卡,货车发放双向复合通行卡;另一方面是设备选型,尽量选择市场上主流设备,确保设备的成熟稳定、技术的先进可靠性。再者是设备和合理安装位置,在出入口安装路侧标识单元,用以接收或发送信号,采集相关车辆信息;最后是避免其他客观存在的电磁干扰行为。众所周知,433MHZ段频率属于民用的,其很容易受到已存在的电磁信号的干扰,致使结果不理想。因此,信号覆盖范围和发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将会受到环境是否恶劣的影响。

2.2建立全网全时段的稽核机制通过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网全时段的稽核可以有效遏制日益猖獗的偷逃费行为,进一步净化高速公路正常运营秩序,为司乘人员营造安全、高效、有序的行车环境。事前的稽核是利用具备双向通信的复合通行卡和路侧标识单元可以相互通信的优势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实现对货车的提前预检,如果发现其存在多余的复合通行卡,提示司乘人员上缴,并产生相应的藏匿记录,形成车辆黑名单;事中的跟踪稽核,在高速公路出入口车辆侥幸规避检查之后,可以应用沿线路侧标识单元与复合通行卡进行通信,通过路侧标识单元上传的流水数据对车辆实时跟踪,实现实时的打击;事后的全网的稽核,即对事前和事中检查发现的逃费车辆可以进一步形成车辆黑名单,则可在高速公路网任何一个收费站打击逃费车辆,并辅以合法合理的行政管理手段,迫使其遵守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收费管理条例和规定。

2.3建立收费数据分析联动处理机制在国家相关公路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对高速公路上偷逃费车辆进行打击、惩罚,其中包括但不限于高速公路管理单位开展的打击行动,可同步和地方公路建立数据共享机制,采取必要的管理手段,使该类高速逃费车辆无所遁形,增加其逃费行为所要付出的代价;加强媒体的宣传,最大程度的取得社会和民众的广泛支持。

3结论

篇8

1.1语音编码技术

因为在传输的过程中,参量编码只是对语音的特征参数进行传输,因此所需要的传输速率比较低,但是它的语音传输质量只能达到中等的水平,加之实现起来比较复杂,因此,在对通话质量要求特别高的情况下就不太适用。近些年,伴随着参量编码复杂度的降低以及微处理器计算能力的不断提高,目前对于低速率的语音编码通常都是采用参量编码的方式来实现的。

1.2高速数字调制解调技术

调制调节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信息在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调制调节技术的优劣对于通信系统的性能有着极大的影响,目前调制调节技术主要有并行和串行两种传输体制。串行体制通过提高码元速率和调制维数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并行体制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多载波正交频分复用(OFDM)调制技术。

1.3差错控制技术

数字通信差错控制技术是指对信道中产生的差错通过编码的方式对其进行控制,以达到提高数据传输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的目的。目前常用的差错控制方式主要有前向纠错和自动请求重发。前向纠错方式其实时性比较好,能够有效的纠正随机和突发错误。自动请求重发方式,更加强调的是检查信息错误的能力,它的工作原理是在接收端对接收的数据进行检测,如数据存在错误,通知发射端对所发数据重新发送,直至接收端接收到正确的数据为止。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对错误起到很有效的纠正,但是必须在有双向通道的情况下才能完成,而且因为存在着多次重发的情况,很容易造成信号的延时。

1.4最低限度通信技术

短波通信中抗干扰技术一直是人们努力研究的方向。最低限度通信技术就是确保在电磁干扰强烈的状况下,通信信息能够及时准切的进行传输。它采用时变信道的弱信号检测与接收技术、干扰识别与抵消技术,通过降低通信速率的方法提高通信抗干扰和抗噪声能力。

2我国短波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

近些年以来,我们国家加大了对短波通信的重视程度,投入了更多的人力和财力进行短波通信装备的研发,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国短波通信建设的整体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着一些差距。笔者认为,为了使得短波通信能够更加广泛的被运用,还需要做好如下工作。

2.1完善频道管理系统

在短波通信中,是否能够做到及时的选频及换频对于通信质量的优劣及通信的稳定性有着极大的影响。频率自适应技术就是对通信信道进行实时的探测,进而选取最佳工作频率,确保通信信道能够实现信息的良好传输。目前,我国区域内的频率管理系统已经实现了网络化,能够方便的为网内的通信线路提供实时频率信息。由此延伸考虑,如果将区域内的短波通信也用过网络进行组织和管理,将通信网络的基站与频率网络的控制中心进行合并,能够很好的解决目前频率管理系统和通信线路互相独立的弱点。

2.2加强电台设备的通用性

为了使得电台设备更加的通用,达到更好的资源共享效果,短波通信设备必须要向规范化、标准化、系列化方面发展,以此降低系统、网络接口等方面的影响,增强设备的兼容性。

2.3抗干扰技术综合化、智能化发展

避免电磁干扰最好的方式是通过频率跳变的方法。但是一般的频率跳变方式很容易受到电离层的影响,而且会占用一定的系统资源,因此满足不了未来通信的要求。为了有效的解决电磁干扰,必须要综合的运用各种抗干扰技术,实现抗干扰措施的综合化、智能化。

2.4加强自适应天线的研发

自适应零位天线能够及时的处理所收到的信号,对天线振子的相位做出调节,改变其方向特性,使通信方向的增益最大,使波束的零位对准干扰方向,以躲避电磁干扰,因此能够有效的提高通信的质量。

3结语

篇9

【关键词】光通信;技术;宽带通信

引 言

光通信是一种以光波为传输媒质的通信方式。光波和无线电波同属电磁波,但光波的频率比无线电波的频率高,波长比无线电波的波长短。因此,光通信具有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和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光波按其波长长短,依次可分为红外线光、可见光和紫外线光。红外线光和紫外线光属不可见光,它们同可见光一样都可用来传输信息。光通信按光源特性可分为激光通信和非激光通信;按照传输媒介的不同,可分为有线光通信和无线光通信。常用的光通信有大气激光通信、光纤通信、蓝绿光通信、红外线通信和紫外线通信。

1、光通信系统

数据源被传送到远端的某个目的地。数据源的输出波调制到一个光载波上,光载波以光场或光束的形式通过光通道进行传输。在接收端,光场被征集和处理。通常,检测时会伴有噪声干扰、信号变形、内存背景辐射。此系统中传输载波是光波频段,系统的工作方式与其它采用调制方式的通信系统是相同的。而光波系统所采用的器件与无线电射频系统所采用的标准器件大不相同。它们在使用方法、特性方面有很大的差异,需要不同的设计过程[1]。光通信系统方框图如图1所示。

2、宽带通信技术

宽带通信依托综合化、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多样化的光通信网,向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图像、视频的交互式多媒体信息服务。宽带的通信质量和能力都远远超越了窄带通信系统,表现于数据通信能力和图像通信能力等。

宽带通信技术发展趋势和特点:目前我国城市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农村地区处于市场导入期,潜力巨大。2011年全国农村宽带家庭普及率为10%,预计未来3年加速增长,2012年为14%,2014年将达到20%,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互联网将成为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手段之一。发展宽带通信业务已经成为国内运营商的战略抉择,也将成为国内市场竞争的焦点。未来宽带通信业务的趋势是(1)宽带接入普及率逐渐提高;(2)宽带通信业务趋于个性化;(3)宽带通信业务不断多媒体化、融合化;(4)宽带集成通信业务将快速发展;

3、网络的宽带化和光纤通信

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光纤作为使用传输技术引进以来,其研究开发的历史一直走传输容量大和应用领域扩大的路。支撑互联网通信量爆炸性增加的是光纤预计今后将推进图像信息等高速信息流的配送服务和TV会议等丰富的双向多媒体通信等宽带服务的引入,网络的宽带化是必然的,其中,作为构建未来宽带遍布网络的技术,光纤和移动通信无疑是璀璨的双壁[2]。综上所述,可以把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开发动向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传输介质的大容量化。大传输容量技术是极大限度地利用传输介质的能力,以提高传输效率的技术,是以往所有传输系统开发一贯专注的技术。从这方面讲,具有很大潜在传输频带的光纤的大容量化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大容量化是光放大波段的扩大,在波段中信道的高密度复用、信道传输速率的高速化、远距离传输技术。即光放大波段扩大是从初期1550nm波段附近的20-30nm,大了1450-1650nm的200nm,将近扩大一个数量级。这与波长信道高密度复用和频率利用率的提高相结合。可以进行超过100信道的波分复用传输。而且每个信道的传输速率也可用以往电子式时分复用,现在达到40Gbit/s。对于光领域的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达到了数百吉比特每秒的高速率。为实现宽波段远距离超高速传输,必须实现全信道均匀传输特性,必须进行放大器、传输码、色散管理等技术及其综合技术的研究。

(2)网络化技术。随着WDM的引入,因链路的大容量化,而使链路容量超过节点处理能力,则出现电子瓶颈这一新问题。因此,关于网络的研究正在飞速发展。这项研究是将光分插复用器或光交叉连接引入节点内,不仅是链路,而且节点也光化,利用光级别的接通技术,要有效地构建性能价格比很高的网络。光子网络的技术基础是WDM技术。但WDM技术不仅仅是点对点链路技术,其最大特点是作为网络技术来使用[3]。

(3)使用光纤的接入系统宽带化的相关技术。目前的光接入系统有两种,一种是改造现有设备的经济上较为合算的系统;另一种是可以提供新服务项目的系统。

4、在新领域中的光通信技术

以传输速率数十兆比特每秒的中小容量光纤系统的引入为开端,从20世纪70年代的后半期开始,以公用通信网为主,推进了系统高速化和大容量化。对公用通信网之外的领域也研究引入光纤、对飞机、汽车等移动物体内和计算机之间和机器之间也引进了光纤。此时,出现了微波光子学的领域,并针对移动通信、先进道路交通系统、阵列天线、计量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开发。光空间通信系统是在光纤通信的研究正式开展的20世纪70年代前半期研究的领域。

篇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信息通信技术已经触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信息通信技术时代的到来,给人们带来很大便利的同时,也引起了一些不必要的烦恼,其中个人隐私保护就是典型代表。本文分析了信息通信技术时代个人隐私保护的现状,并提出了几点应对措施,希望能够对今后有关方面的研究起到借鉴意义。

关键词:

信息通信技术;隐私保护;对策分析

引言

信息通信技术时代的到来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各种信息、交流以及商业活动覆盖了人们一天琐事的方方面面,既给人们带来便利,也存在着明显的弊端,是一把双刃剑,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考虑。在如今信息泛滥的时代,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共鸣,所以有必要对信息通信技术时代下的隐私保护进行探析。

1个人隐私权利的基本概述

每一个社会公民都有隐私,也都有隐私权。隐私和隐私权是不同的两个概念,隐私指的是跟个人有关的事情,这些事情主要是不想向他人透露的个人私事或者家庭生活领域内的事情,不涉及到公众利益[1]。隐私权值得是以法律的形式对个人的隐私进行保护,是人们进行隐私侵犯维权的依据,拥有法律效应[2]。

2信息通信技术时代个人隐私保护的现状分析

2.1人们网络隐私的自我保护情况

当前,各种网络诈骗事件频出,人们的隐私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尤其是在进行网络购物、网络消费的时候不在盲目进行购买,在购买之前会对所要浏览的网站进行分析,在涉及到有关个人信息账号注册的时候经常采用匿名的形式或者别称的形式,对于需要详细填写信息材料的一些浏览器会谨慎使用,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同网络信息盗窃行为作斗争。然而,人们的文化素质不同,自我隐私保护意识也有很大不同,仍然会经常出现一些信息泄露、侵犯隐私的现象,一些违法犯罪分子利用盗窃到的个人信息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严重危害社会安全和稳定。

2.2信息通信技术时代网络隐私保护的法律现状

随着我国法治社会的不断推进,社会各个领域都逐渐建立起了规范的法律保护体系,互联网也不例外。但总体来讲,互联网一块的法律保护体系并不完善,难以符合信息通信技术时代的发展要求,尤其是在针对隐私保护的问题上,还没有实质性的法律出台,仍然停留在口头保护的形式上,缺乏规范的法律约束。此外,我国现有的法律对于公民的隐私保护也没有真正彻底,只是流于形式,真正出现隐私侵犯的时候难以起到实质性作用,不能从根本上对人们的隐私进行有效保护,使得违法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3信息通信技术时代如何做好公民个人的隐私保护

3.1公民个人一定要提高隐私保护意识

隐私保护的直接对象是个人,个人一定要提高隐私保护意识。现在的信息通信技术日渐发达,稍有不慎就会泄露个人的信息资料,这些信息资料会迅速流传到网络,给个人的声誉、自尊带来严重的威胁。公民在信息通信技术时代一定要严格保守个人基本信息,遇到需要暴露个人信息资料的情况时,必须谨慎对待,判断是否真实,如果是真实的,还应当要求对方妥善保管好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短信或者电话,遇到任何事情都需要核实一下真实情况,然后冷静处理,不要受外界诱导,防止上当受骗。

3.2国家应当加强网络数据库的管理

网络数据库涉及到庞大的信息数据,是信息通信技术时代信息泄露的来源,绝大部分的信息泄露事件都是通过搜索引擎和数据库这两个方面外泄[3]。所以,有关部门可以在数据库中设置防火墙,规定进入网页之后可以删除个人的名字等相关信息,或者对身份证、联系方式、年龄的重要信息进行隐藏,不得逆向寻找。这样可以防止高科技犯罪分子通过数字技术手段盗取个人完整的信息资料。

3.3国家应当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具有权威性,完善的法律法规才能对隐私侵权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必须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坚决执行,严格监督。比如,制定针对性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同时延伸到宪法、刑法当中,不能仅仅停留在条文规定上,还必须拿出具体的处罚措施,对侵权行为进行严厉处罚。与此同时,充分发挥网络电子警察的监督作用,对网络侵权事件进行严格监督,坚决打击违法侵权犯罪分子。

4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通信技术时代的到来,各种侵犯隐私的侵权事件的发生难以避免,但是作为个人来讲,一定要从自身做起,提高隐私保护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资料。同时,国家也要建立健全隐私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切实执行,落实到位,严厉打击隐私侵权违法犯罪行为,保护公民正常的隐私权。

参考文献:

[1]黄雯,翟晓梅.论信息通信技术时代的隐私保护[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12(01):18~20.

[2]郑彦.信息通信技术时代的隐私保护问题研究[J].通讯世界,2016,15(0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