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发展论文范文

时间:2023-04-03 02:37: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镇化发展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镇化发展论文

篇1

江西城镇化发展的成效显著

建国以来,江西围绕加快推进城镇化,大力培育中心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集约发展小城镇,全省城镇规模进一步扩大、结构进一步优化、功能进一步完善、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城镇化水平跨上了新台阶,吸引着周边地区资本、技术、人才、产业向城镇集聚,加快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1.城镇化水平有明显提高。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非农产业转移,使江西城镇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突出表现为城镇人口迅速增加、城镇体系日益完善、城镇布局日趋合理。从城镇人口来看,1949年全省总人口为1314.04万人,城镇人口为124.83人;2011年全省总人口为4488.40万人,城镇总人口为2051.20万人;2011年与1949年相比,全省总人口增长241.6%,城镇人口增长1543.2%,城镇人口增长幅度大大高于总人口增长幅度;城镇化率由1949年的9.5%提高到2011年的45.7%。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江西城镇化率由37.1%提高到了44.1%,在全国位列第19位,高于河南、湖南、河北、安徽、青海、新疆、广西、甘肃、贵州、四川等地;在中部地区,江西城镇化率列第三位。[4]从城镇体系来看,至2010年底,全省设市21个,市区面积已达32825.83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626.8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56.90平方公里,分别比2000年增加了2348.73平方公里、72.80平方公里和313.90平方公里,分别增长7.2%、4.5%和36.6%;人口在1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有南昌市,人口在50万~100万人的大城市有赣州市、九江市、景德镇市、吉安市、抚州市,人口在20万~50万人的中等城市有新余市、萍乡市、宜春市、上饶市、南康市、瑞金市、丰城市、高安市、樟树市、鄱阳县、兴国县、于都县、信丰县,还有人口在10万~20万人的小城市28个以及各类建制镇770个,逐步形成了以特大城市为中心,大城市为骨干,中小城市为支撑,众多建制镇为基础,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从城镇布局来看,江西绝大部分城镇临水沿路而建,逐步形成了以南昌为中心,以浙赣线和京九线为发展轴带的“一心二带”大十字格局。大十字架附近区域的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密度较之其他区域要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要高,由此江西城镇的空间布局呈南稀北密的特点,浙赣铁路线以北的地区有16座城市,以南地区仅有5座城市。

2.城镇拉动经济明显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经济发展水平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趋势是同方向变化的,两者呈正相关关系,表明城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作用。这是因为:城镇可以聚集土地、资金、技术、人才、政策等要素,大大提高经济的聚集效益和规模效益,促进经济快速有序发展;同时,城镇和第三产业发展紧密相连,城镇化不仅能够推动教育、医疗、社保、就业等公共服务发展,还能够推动商贸、餐饮、旅游等消费型服务业和金融、保险、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发展,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1978年江西城镇化率为16.8%,到2011年全省城镇化率提高到45.7%。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全省GDP总量由1978年的87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1583.8亿元,三大产业的结构得到明显改善(见表5)。1978年江西三大产业的比例为1:0.91:0.49,到2011年其比例调整为1:4.74:2.59;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20.4%上升到2011年的31.1%。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全省的经济贡献率不断提高,城镇龙头作用日益显现。2010年城镇经济占全省GDP比重为87.23%,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城镇化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源泉。

3.城镇就业人数明显增加。江西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统筹城镇功能区与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产业向城镇集聚,使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工业生产、商务贸易、交通运输和社区服务等成为就业蓄水池,不仅为城镇居民提供就业岗位,而且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提供就业岗位。同时,通过建立与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城乡一体化就业市场、就业信息披露机制、就业综合服务体系,消除对进城农民工的不合理限制和歧视,使城镇就业人数明显增加。全省城镇就业人数由1978年的267.4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802.02万人,增长199.9%;2010年与2000年相比,南昌市、景德镇市、萍乡市、九江市、新余市、鹰潭市、赣州市、吉安市、宜春市、抚州市、上饶市城镇化率分别提高16.83个百分点、10.72个百分点、19.99个百分点、14.28个百分点、18.97个百分点、12.5个百分点、16.97个百分点、15.65个百分点、10.77个百分点、10.59个百分点、24.92个百分点;城镇就业人数分别增加62.98万人、13.41万人、13.84万人、33.83万人、17.82万人、14.33万人、33.4万人、30.37万人、29.83万人、24.78万人、38.93万人,其增长率分别为63.8%、47.6%、53.2%、57.0%、138.1%、113.7%、52.4%、67.6%、54.3%、62.6%81.8%(见表6)。城镇化是增加城镇就业的重要途径,据测算,全省城镇化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转移44万农村人口到城镇生活。[5]以九江市为例,该市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深化户籍改革,放宽市辖浔阳区、庐山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落户条件,基本取消所辖县(包括共青城市、瑞昌市)人民政府所在地镇(街道)的落户限制,全面放开其他建制镇的落户条件,鼓励、引导本市籍农民、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和经商人员向城镇转移落户,[6]使该市2006年~2010年城镇就业人数分别比上年增长9.3%、5.1%、4.8%、4.2%和4.6%。

4.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江西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优先的原则,加大市政建设力度,使城镇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提升了城镇的集聚力、吸引力和承载力。“十一五”期间,全省各类城镇完成市政设施建设投资747亿元,年均增长25.3%。城市道路和交通建设得到长足发展,2010年末,全省城市道路面积11330.3平方米,比2000年增长244.07%;城市道路总长度达到5742公里,比2000年增长89.32%;城市公共汽车、电车营运车辆7048辆,比2000年增长74.84%(见表7)。随着南昌市青云水厂三期工程、景德镇第四水厂、赣州市第三水厂、南康市第二水厂等城镇供水设施的建设和投产,全省城镇供水能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全省县城以上城镇日供水能力达495.23万立方米;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7.43%,比2000年增加4.13个百分点;供水管道长度达9526.55公里,比2000年增长140.08%。九江市、吉安市引进上海通达公司建成天然气供气项目,不仅为政府节约了大量投资,而且提高了市民生活用气质量。2010年末全省城市人工煤气供应量为58207.88万立方米,比2000年增长47.5%;城市液化石油气供气总量188847.33吨,比2000年增长14.66%;城市燃气普及率为92.36%,比2000年提高23.16个百分点。城镇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有效扩大了城镇人口容量、提升了城镇功能和效率、促进了城镇现代化建设。

5.城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江西突出加强事关城镇长远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基础性、功能性、生态性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城镇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和园林绿化建设,走环境友好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使城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到2010年底全省共有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00座,是全国第五个实现县城以上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全覆盖的省份,日污水处理能力达272.55万立方米,全年处理污水总量达7.6亿立方米,污水处理率达80.83%,比2005年提高45.91个百分点(见表8)。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大幅提高,到2010年底全省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场17个,垃圾无害化处理量300.2万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率51.6%,其中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85.89%,比2005年提高37.02个百分点,在全国排第13位;生活垃圾清运量284万吨,比2005年增长7.58%。按照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要求,全省城镇园林绿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到2010年底全省设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6.62%,绿地率43.2%,均在全国排第1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04平方米,比2005年新增5.22平方米,在全国排第7位。目前,宜春、景德镇、南昌、新余、赣州、萍乡、吉安7个城市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武宁县和吉安县被评为国家园林县城,萍乡安源区安源镇评为国家园林城镇;11个设区市和28个县(市)评为省级园林城市。2010年城市绿化覆盖面积48924公顷,比2000年增长144.08%;城市公园数由2000年的109个上升至2010年的238个,公园面积增加至6442公顷,增长253.96%。城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为建设绿色生态江西、创建一流人居环境,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作出了积极贡献。

江西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建国以来江西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城镇化水平落后于邻省及全国的水平、各设区市的城镇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全省经济发展水平、城镇经济聚集和辐射功能发挥不充分。这些问题使城镇产业发展水平和人口聚集能力难以适应加快城镇化发展的要求。

1.城镇化水平落后于邻省及全国的水平。近年来,江西经济社会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呈现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良好态势,但若把江西城镇化发展放到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来审视,与发达地区或周边发展较快的邻省相比,江西城镇化水平仍然滞后。从江西城镇化历程来看,城镇化率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978年江西城镇化率为16.8%,比全国城镇化率17.9%低1.1个百分点,到2011年江西城镇化率虽然提高到45.7%,但全国城镇化率为51.3%,与全国城镇化率的差距扩大到5.6个百分点,说明江西与全国城镇化差距呈扩大趋势。在华东六省中,2011年江西城镇化率仅高于安徽省0.9个百分点,分别低于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城镇化率16.2个百分点、16.6个百分点、12.4个百分点、5.3个百分点(见表9),与这些省的城镇化差距也呈扩大趋势。不仅如此,江西作为一个内陆欠发达省份,其城镇化基础薄弱,拥有的城市数量在中部地区最少,拥有百万人口以上和50万~100万人口的大城市数量在中部地区也最少。2010年,江西除城市用水普及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之外,城市燃气普及率、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等城市设施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同时,在城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重建设、轻规划、品位低问题,有些小城镇脱离自身基础和经济发展需要,盲目扩大镇区规模,对有限的土地资源不加珍惜,使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2.各设区市的城镇化水平存在较大差异。江西城镇化地域差异大,突出表现为各设区市之间的城镇化发展极不平衡。南昌市作为省会所在地相对其他城市而言,由于其对流动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具有更强的吸收转移人口的能力,2011年城镇化率为67.24%,比2000年提高18.36个百分点,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1.54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最低的是宜春市,2011年城镇化率仅为38.19%,与城镇化率最高的南昌市相比,两者城市化率竟相差27.52个百分点。2011年与2000年相比,城镇化率提高最快的是上饶市(城镇化率由16.97%提高到41.74%,提高24.77个百分点),城镇化率提高最慢的是抚州市(城镇化率由26.61%提高到38.82%,提高12.21个百分点),两者城镇化率提高幅度相差12.56个百分点。2011年11个设区市中仅有南昌市、景德镇市、萍乡市、新余市、鹰潭市的城镇化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见表10)。同时,县域城镇化率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城镇不多,县级城镇之间缺乏明确的分工和协作关系,造成许多同构性浪费和低水平的自我竞争局面,未能依托新兴产业形成先进的现代产业和较强的区域经济竞争力。全省城镇化地域差异,形成不平衡的区域经济格局,对整体推进江西现代化进程带来很大压力。

3.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全省经济发展水平。城镇是工业化的载体,按照城镇化、工业化发展规律,城镇化要与工业化发展相适应。从发达国家城镇化进程来看,其城镇化水平往往高于工业化水平,目前国际上多数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根据钱纳里模型,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城镇化率会领先工业化率近30个百分点。[8]江西城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业发展,但没有像多数国家和地区那样带来人口和产业的大规模集中,其结果造成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全省经济发展水平。2011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83.8亿元,按当年全省年末常住人口4488.4万人计算,人均生产总值约合3898美元。当年江西工业化率为48.5%,按城镇化率领先工业化率30个百分点计算,全省城镇化率应在78.5%左右。然而,当年江西城镇化率仅为45.7%,不仅没有领先工业化率,反而低于工业化率2.8个百分点(见表11)。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全省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不利于城镇吸纳农村人口,而且会阻碍工业现代化及其经济效益的提高,使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受到限制,人口素质难于提高,从而阻碍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4.城镇经济聚集和辐射功能发挥不充分。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不是为城镇化而城镇化,而是为了利用城镇对人口、资本、资源、技术和商品的集中所带来的聚集效益和城镇经济辐射效应来促进经济发展。然而,由于江西大中城市数量少、发展水平低以及小城镇粗放发展,导致城镇的经济聚集和辐射功能发挥不充分。相对于小城镇而言,大城市更能发挥城镇的聚集效益和辐射能力,对周边地区产生巨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带动其繁荣和进步。然而,江西大城市数量少,至2010年底,全省有特大城市1个、大城市5个、中等城市有13个、小城市28个和各类小城镇770个,大城市占全省城镇数量的比重仅为0.7%。同时,江西大城市普遍存在产业水平低、竞争力弱等问题,使其对周边地区的经济辐射带动能力不强。2012年5月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2012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该报告显示,根据经济规模、经济增长、经济效率、发展成本、产业层次、收入水平、居民幸福感、就业水平指标,所列的294个城市中,江西仅南昌市排名第42位进入百强,其他设区市排名都在100位以后。南昌市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经济实力不强、聚集和辐射能力较弱,制约了其辐射和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城镇是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依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与城镇发展有高度的相关性。江西中小城市不仅规模偏小、数量较少,而且各城市产业同构和结构雷同现象严重、互补性差;普遍缺乏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大型企业集团的支撑,承上启下的节点作用不够突出;产业支撑能力不足、产业聚集层次低、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二、三产业所占的比例过低,不利于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所有这些,都会使中小城市难以有效辐射和带动周边地区发展。江西小城镇虽然数量不少,但档次低、规模小、布局散,服务和带动其周边乡村发展的功能较弱。档次较低,多数小城镇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实力弱,未能进行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结果城镇功能不完善,难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形成地方产业特色,限制了其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规模过小,多数小城镇还只是简单的商品交换集散地,对要素资源的聚集能力弱,金融、信息、技术等生产业缺失或服务水平低下,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不完善,承接外部产业的能力弱,发展后劲不足,更谈不上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布局分散,众多小城镇发展缺乏规划、布局分散,相互之间未能形成明确的分工和协作关系,不仅分散了发展力量,造成许多结构性浪费,而且形成低水平的自我竞争局面,难以产生较强的辐射能力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能力。

推进江西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根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由30%提高到60%时,城镇化将进入加速发展时期。2011年江西城镇化率为45.7%,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江西应抓住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良好机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具有江西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以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城镇化进程,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努力实现城镇化快速、有序、健康发展。

⒈以科学规划指导城镇化建设。城镇规划是城镇建设的蓝图,决定着城镇未来的发展。江西要推动城镇的科学发展,必须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作用,深入研究各城镇历史文化、风俗民情、产业基础、承载能力、发展前景,用先进的规划理念制订科学的城镇规划,充分展示城镇的历史内涵、现代风貌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切实做到以科学规划指导城镇化建设。近年来,江西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编制城镇规划应充分体现先进的城镇发展理念,坚持世界眼光、立足长远发展、面向城镇未来,着眼于资源能源节约、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健全、人流物流便捷、经济文化繁荣、社会事业发达、城镇管理高效、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等城镇现代化发展,高标准、高起点搞好城镇规划。为此,城镇化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以规划统领城镇化,提升城镇设计和建筑水平,明确城镇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分工和空间布局,引导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提升城镇安全、便捷、舒适功能,保护城镇生态环境,并加强对实施规划过程的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维护规划的严肃性,保障实施规划的有效性,防止和制止实施规划过程中的随意性;城镇规划要统筹考虑自然条件、历史沿革、人口规模、经济基础、发展前景和居民意愿,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土地整理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交通运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有机衔接,形成城镇发展规划体系,合理确定城镇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布局,做到既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又体现时代性和超前性;城镇规划要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相衔接,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好江西得天独厚的江河、湖泊、山林、湿地等自然禀赋,依托区位交通、特色产业、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提升城镇文化品位,彰显城镇个性魅力,着力形成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功能互补的城镇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比较优势,努力做到优势互补、共创多赢;城镇规划既要注重规划前瞻性,结合江西城镇化发展实际,坚持立足长远、面向未来,高标准、高起点搞好城镇规划,切实解决规划赶不上发展、规划滞后于建设的问题,又要坚持规划科学性,防止出现脱离实际、过度超前、贪大求快、因人力物力财力难以承受而在实际工作中无法实施问题,根据城镇的基础条件、能源资源、环境容量等,科学确定城镇人口规模和区域规模,使其有足够的承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完善规划科学决策机制,坚持政府主导、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要求,严格规划编制和审批程序,重要规划要多方案备选,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立法保证规划的实施。

⒉以产业发展支撑城镇化建设。产业发展创造供给,城镇化建设创造需求,产业是城镇化的“发动机”,城镇化是产业的“加速器”。没有产业支撑,城镇会因此缺失活力、缺少张力、缺乏竞争力,壮大城镇实力、提升城镇地位、强化城镇聚集和辐射功能,基础在产业、关键在产业、着力点在产业。要加速推进江西城镇化进程,必须把产业作为城镇化的关键和核心,以产业发展支撑城镇化建设,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坚持“三个结合”,实现城镇与产业联动发展、协调共进。首先,城镇化与工业化相结合。要以产业集聚规模化的新型工业发展来支撑城镇化发展,把工业化作为增强城镇经济实力的路径,将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与城镇化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互动发展。按照“产城一体”的要求,从各城镇的实际出发,大力发展与当地资源结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如在昌九工业走廊打造共青城国家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基地,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航空制造、绿色照明、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着力培育景德镇直升机、南昌航空城、上饶太阳能、吉安通讯终端、宜春锂电新能源、赣州钨和稀土、鹰潭铜、新余镍材料精深加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及应用软件、生物医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发挥企业主体和政府引导、扶持作用,促进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增加高科技含量与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加快无污染、低耗能、节水型工业化进程,推进以资源节约、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的节约型和环保城镇建设。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注重提供就业机会和打造创业平台,增加就业岗位,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通过工业园区实现产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区域结构的升级,强化要素聚集与辐射效应,全面提高城镇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其次,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结合。按照城乡产业联动和协调发展原则,以城镇为依托,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现代化、市场化发展,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合理流动,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着力形成城乡产业分工合理、区域特色鲜明、生产要素和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产业发展格局;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推动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运销业,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程度,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构建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高效农业产业体系,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引导城镇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农村转移和扩散以及农村工业向园区集中。第三,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相结合。城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服务业高度发达,要在大力发展商贸流通、餐饮服务、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加快金融、保险、物流、证券、信息、文化、咨询、物业、社区等现代服务业发展,使城镇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重要集散地,聚集人气、财气、商机,提升城镇形象,提高城镇品位,完善城镇功能,增加就业容量。

⒊打造具有江西特色的城镇群。要加快江西城镇化建设,必须根据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区域发展格局和“一群两带三区”省域城镇空间结构体系,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的原则,把城镇群作为完善城镇体系的主体形态,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等重大发展战略相衔接,大力发展大中小城市、扶持县城及中心镇建设,着力打造具有江西特色的城镇群,形成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功能互补的城镇发展新格局。首先,要着力培育以南昌为核心的环鄱阳湖生态城镇群。把建设环鄱阳湖生态城镇群作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内容,摆在全省推进城镇化的突出位置,着力培育以南昌为核心,以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心城市为支撑,以昌九工业走廊地带县域城镇为重点,以滨湖田园风光城镇为补充的环鄱阳湖生态城镇群,突出其生态、低碳、集约、高效的特色,注重城镇合理分工,加强城镇之间的联系与协作,使环鄱阳湖生态城镇群成为世界湖区可持续发展的样板。在培育环鄱阳湖生态城镇群过程中,应根据适度非均衡发展理论,整合资源优先发展有较强经济实力和较高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地区,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南昌,强化其聚集和辐射功能,增强其产业基础的扩张能力,加快人口和生产要素聚集,使之成为环鄱阳湖城镇群的核心城市,引领江西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其次,要加快沪昆线和京九线两条城镇带的发展。以沪昆线和京九线为发展主轴线,加强中心城市和沿线城镇之间的联系与协作,组织协调其产业分工与合作,形成“大十字”城镇空间架构。在沪昆线西段加快发展以新余、宜春、萍乡为中心的赣西城镇群;在沪昆线东段积极培育和拓展以上饶、鹰潭为中心的赣东城镇群;在京九线北段重点加快昌九工业走廊建设和沿江开发,积极推进南昌和九江相向融合,加快一体化发展,使之成为全省城镇化发展和环鄱阳湖城镇群的核心区,抓住向莆铁路、海西经济区建设的机遇,加快以抚州为中心的赣东南城镇群建设;在京九线南段重点发展以赣州、吉安为中心的城镇群,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第三,加快南昌、赣州、九江三大都市区建设。把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放在江西城镇化建设的突出位置,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以加快产业集群和人口聚集为重点,提高中心城市要素聚集、科技创新、文化引领和综合服务功能,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力和带动力,加快南昌大都市区、赣州都市区和九江都市区建设。把南昌打造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全国低碳经济示范城,强化南昌在全省城镇化体系中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其在江西城镇化进程中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充分发挥赣州都市区生态、资源和人文优势,使之成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主要平台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示范区域。把九江都市区建成现代化港口旅游城市、区域性物流枢纽和长江沿岸重要工业基地,增强其对周边地区发展的辐射力和带动力。第四,扶持县城及中心镇建设。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把县城作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的重要载体,扶持县城及中心镇建设。发挥县城连接城乡、承上启下、促进城乡互动的纽带作用,推动城乡之间公共资源均衡分配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抓好特色镇、重点镇、交通枢纽镇建设,把小城镇建设与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结合起来,与逐步减少“空心村”结合起来,与提高“三农”服务能力和水平结合起来,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结合起来,与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向工业园区转移就业结合起来,使之成为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的消费中心、生产要素集散中心、“三农”服务中心、社会保障和公共社会服务中心。

篇2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发展,淮北市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2013年城镇化率58.6%,高于安徽省平均水平。但与我省合肥、芜湖等市及沿海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地、矿统筹发展不够,城镇化的质量不高;中心镇规模普遍偏小,集聚度不够;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不尽完善,承载能力偏弱;第三产业,特别是乡镇地区的第三产业发展较为缓慢,对就业的吸纳能力明显不足。因此,要进一步强化市矿统筹协调发展,优化城镇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着力提升城镇化内在质量,构建以相濉主城区为核心,以临涣、百善、南坪等镇为基础,以新型农村社区为单位的城镇格局,引导和推进主城区、濉溪县、中心镇、一般镇和广大农村地区的协调、一体化发展。1)在地、矿统筹上,淮北市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因此,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强化地矿统筹,统筹地上建设与地下资源开采。主城区重点治理东湖、中湖、南湖、相湖、乾隆湖,以绿道为串联,形成五湖连珠的生态公园;濉溪县城向东拓展尽量避免占压杨庄煤矿资源,向西发展应与刘一、刘二矿煤炭开采相协调,逐步治理塌陷区,形成以休闲娱乐为主,调蓄、水产养殖为辅的西部生态公园;市辖三区及濉溪县下属各镇,压煤村庄应及时搬迁,煤炭开采要反哺塌陷村庄搬迁安置,按照城市居住区或美好乡村的标准完善公共配套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化质量。2)在规模结构上,到2015年,城市主要设施指标和环境指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部分指标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建成区面积达到9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95万,建成皖北区域性大城市。形成主城区———开发区新区———县城———中心镇———农村新型社区为梯次的城镇结构体系,从而扭转城镇规模普遍较小、人口集聚程不高的不利局面。3)在职能定位上,主城区和濉溪县城通过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构筑交通同网,生态共筑的一体化发展格局,使其成为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中心镇通过完善配套服务、强化产业布局,大力培育特色乡镇经济,为新型城镇化提供经济支撑;农村地区作为城镇化的重要支点,充分发挥资源丰富和环境优美的优势,为城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4)在产业构筑上,以市开发区新区、龙湖项目区、凤凰山食品工业园、濉溪和杜集等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为载体,构筑产业发展平台,坚持产城融合发展的原则,以产业化促进城镇化,以城镇化带动产业集聚,通过两者之间的有序互动和协同发展,加快产城相融,实现产城一体。不仅要把产业发展平台建成产业集聚程度高、科技创新能力强、走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区域,更要建设成为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宜居宜业的城市新区。从而实现产业发展平台和城市之间的互促互动,为增强城镇的吸纳能力和承载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创新体制机制,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有力保障

1.强化规划引导。

不断完善城镇规划体系,强化城市规划与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使规划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始终发挥引导和调控作用。

2.明晰城镇之间的产业分工。

坚持以产促城,以产兴城,用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化建设,建立健全产业布局跨行政管辖区域转移的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坚持错位发展,明晰产业分工合作,延长产业链,形成主城区和各乡镇之间产业结构合理,产业布局科学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3.建立区域一体化的综合承载体系。

把城乡一体化与美好乡村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把城市基础设施延伸到乡村,把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乡村,建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重要基础设施一体化的综合承载体系,实现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的一体化和同城化,不断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4.完善土地保障机制。

要进一步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注重多规合一,坚持规划先行。按照新型城镇化的要求,科学制定村庄合并和美好乡村建设的目标和时序安排,避免大拆大建,实现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以主城区、县城、中心镇、一般镇和村庄居民点为重点,探索建立土地指标分配机制,保障区域协调发展。

5.创新投融资体制。

篇3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新生概念,并没有非常具体的概念与定义,但是学术界对其有一个统一性的共识,即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一种包含人、经济、社会、环境、城乡等众多因素,并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城镇发展逐渐融为一体的动态性过程,这种动态性的发展是一种良性发展模式,从根本上来讲是注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因此,新型城镇化是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之上的城镇发展模式。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内涵实质表现在四个方面内容的统一,即发展方向上统一、发展方式上统一、发展载体上统一以及发展主体上实现了统一。首先,新型城镇化是在工业基础之上,实现科学信息的广泛应用,并利用城镇化手段来实现农业与其他产业的相互协调发展。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是旨在完成农业文明化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更应该注重不同方面的协调一致。其次,新型城镇化要求在城镇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协调性,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证绿色的发展模式,从而建立生态城镇。再次,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建立在区域经济高速发展,并配合局部经济相发展的城市发展格局基础之上的,因此,根据城市类型不同分为规模不同的发展模式,从而有效的提高城镇的承载能力,最大限度的实现中国文文化的发展。最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应该保证其发展的主体是一致的,即在城镇发展过程中,应该注意调节人的发展,并构建一种具有高度包容性与和谐型的城镇类型,实现剩余农业人口的有效转移,从而推动我国城镇经济的发展。

二、生态路径选择研究

(一)生态路径的必然性

虽然目前我国目前的城镇化发展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依然是一种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利于我国现代城市的发展,因此,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应该发展一种绿色生态的城镇化模式。从生态路径与城镇化关系上来看,二者存在一定的耦合关系,城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的发展是一种阻碍作用,它需要工业扩展来完成的城镇化的有效性,但是这就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生态环境。此外,城镇化发展,要求人口集中化,这就为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担。城镇化发展必然要求压缩生态空间,这就对土地利用率有较高的要求,从而对城镇化发展带来了影响。此外,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某些伴随城镇发展的附带性问题也随之而来,因此,被称之为“表面性痼疾顽病”。这主要是因目前我国的城镇绿地不足,且城镇人口数量增加,这就引发城镇绿地面积紧张,导致其面积缩小。城镇化的发展目标是为了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但是在目前城镇化发展导致大气的污染程度过高,PM2.5数据值不容乐观,这些都表现出目前随着城镇化发展对环境造成危害。

(二)城镇化发展的生态路径选择

城镇化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走向,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现代化生活程度,但并不意味着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选择生态路径。首先,在制定城镇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对新型城镇发展其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应该分析城镇发展的中、长远利益,并统筹多个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调动生态城镇规划的目的性与有效性。合理利用生态建设模式,并配合城镇化,发展出一条新型生态建设模式,确立适合生态发展战略的城镇化发展路径。此外,应该因地制宜的制定合理有效的安排,找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产业,并对城镇化的生态空间进行合理安排,保证生态利用与布局。其次,调整城镇中的产业结构,并优化对生态具有破坏力的生态结构,在实际过程中,应该注重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产业,并从中找出经济增长点。并针对不同的行业采用不同的策略,尤其注重对当地重工业应该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模式,重视技术投入,更新落后的技术局面以及不良的发展模式,建立更为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从而从侧面推动城镇化的生态模式发展。最重要的是,应该在城镇化过程中注重发展第三产业,并建立一种生态化的发展模式。再次,从人类发展角度来讲,生态环境是人类城镇发展的核心,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不仅仅要注重对城镇布局以及其他硬性指标的建设,更重要的是调节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关系,并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生态环境进行间断性绿化,尤其是对具有污染的项目进行智利,建立动态性的监控模式,从而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一种生态化的城镇发展模式。

三、结论

篇4

巫溪县位于秦岭褶皱系北大巴山褶皱带之南,县内地形以山地为主,绝对高差2657.4m,属典型的中深切割中山地形;东部神农架原始森林山脉主峰阴条岭海拔2796.8m,是重庆最好的风电开发地区;县内有红池坝森林公园、白果林场、关山林场、朝阳坪林场、猫儿背林场等多处经济开发区和国有农林场地。目前生态环境存在土地资源缺乏、水土流失严重,生物多样性受胁严重,经济总量小与综合经济实力不强等问题,在人口与城镇化发展方面受生态环境限制,呈现以下特征。

1.1本地就业吸纳能力弱,人口呈外流趋势

根据国家层面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要求,巫溪县内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以保持并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县内产业不发达,现状工业园创办于2007年,建成规模仅1km2。受地域及交通条件制约,企业生产运营成本高,不少实力强的意向企业不愿来园投资,截止2012年仅有二十多家中小企业入驻园区。入驻企业生产项目以资源密集性产业为主导,如煤矿开采、石材加工、木材加工等。企业对本地就业吸纳能力太弱,不能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更难以对农民增收起到支撑作用。在此发展条件下,每年逾10×104人以上的青壮年外出务工,但居住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仅1×104人左右,人口呈外流趋势。

1.2人口梯度转移,县城首位度高

为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敏感区的环境破坏,改善人居质量,巫溪县近年来实施了“扶贫移民、高山移民、生态移民”等一系列移民搬迁工程的实施,县域人口的迁变呈高山区人口向集镇转移,集镇人口向县城转移的梯度发展态势。县域北部高山区内的小城镇在逐渐地萎缩甚至凋零。县城人口增长速度远大于其他各乡镇的人口增长速度,首位度远高于其他中心镇。

1.3城镇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2012年,巫溪县城镇化率为28.65%,根据诺瑟姆曲线,巫溪尚处于城镇化初期阶段,城镇化水平和质量均不高。县城城镇化率为69.64%,中心镇与一般镇城镇化率仅10%~30%,特别在设施建设方面,教育、医疗、交通等基础设施均集中在县城,城镇建设严重滞后,呈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主要原因是北部高山地区生存条件较差,场镇规模小,导致人口和生产要素的集聚程度低,对周边农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弱,难以发挥带动农村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有效作用。

2巫溪人口与城镇化发展的策略

基于以上人口与城镇化特征分析,现提出几点发展策略。

2.1极核发展

县城是巫溪县的经济主要载体及重心,对城市经济竞争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在人口总量少、经济总量低的巫溪县,很难形成比较完整的“金字塔”形的城镇体系结构的情况下,县城的发展则显得至关重要。巫溪今后城镇化道路应选择以极化县城为主要方向,积极鼓励县域腹地人口向县城聚集,以增强县城的综合承载能力,发挥核心带动作用。同时应积极培育重点城镇,调整、合并弱小集镇,充分发挥资源集约效应,大力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并根据重点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资源条件,与中心城市形成链式联结,形成二次辐射,由点及线、由线及面整体带动县域城镇化发展。

2.2城乡统筹

城乡统筹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城乡统筹背景下的城镇化道路是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转型为路径,以城带乡、共同繁荣的可持续的城镇化发展之路。城镇化的发展应强调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产业结构的转型为路径,以城乡一体化为最终目标。

2.3产业支撑

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核心,城镇化发展需要强大的产业做支撑,从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发展有利于拓展就业空间,促进农业人口转移,有助于提高城镇综合竞争力。作为生态敏感区,巫溪的产业发展的重点应是旅游业及生态工业的发展。

2.4精明增长

精明增长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控制城市无限扩张、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发展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转变人口转移及产业发展过程中粗放型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要集约利用土地,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二是城镇建设中应以“基础设施先行”为指导目标,区域统筹考虑,避免资金投入的浪费。

2.5制度创新

多种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推动城镇化进程的主要调控手段。首先,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与劳动就业制度,与户籍制度改革相配套,加快住房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其次,深化农地流转制度改革;再次,建立城乡建设投资多元化机制,采取多种模式,吸引民间投资进入城乡公共产品生产领域。

3结论

篇5

近年来建设银行积极应对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机遇,在公司业务、小企业业务等发展指导意见中均提出将城镇化建设作为本行的重点营销方向,并相继出台了《中国建设银行城镇化建设贷款管理办法》、《中国建设银行城镇化建设理财业务管理办法》,制定了“好行业、好企业、好项目、好收益、好风控措施”的“五好”准入标准。但是,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较多问题,制约了业务的发展,重点体现在:一是政策风险问题。新型城镇建设规划还没完全清晰化,所处法律环境尚不完善,还存在运作主体缺乏独立性、少数地方政府在规划、土地出让等方面有较大的随意性、违规开发建设等问题。二是主体风险问题。当前新型城镇化涉及到的基础设施项目、公共设施项目以及土地规划整理项目等,多以政府为主导通过组建投资公司来推进的,可能会涉及到政府平台融资的监管要求;此外,相关项目的投资金额大,建设周期较长,经营主体在建设及运营经验对相关风险认识不足的现象较多,经营主体在建设中盲目追求规模大、见效快等短期效益,忽视自身的吸纳能力、产业培育、持续发展等问题也不少。在产业化及社区服务中分布的中小型企业成熟度较低,经营管理较混乱,大部分小企业还处于粗犷运营状态,人、才、物都较缺,与市场同步能力差,易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抗风险能力弱。三是风险缓释不足的风险问题。企业或个人所拥有的资产土地和房屋多为集体产权,无法流转,无法变现,无法抵押,无法提供有效的担保方式。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下建设银行综合融资服务的发展思路

在《规划》中,广东省明确提出了采用补助、贴息或奖励等方式,重点支持新兴产业、公用基础设备、生态环保和民生项目建设,以及建立补偿与竞争性财政资金相结合的扶持机制。建设银行应紧跟省政府的重点支持方向,先从中心城市地级县市域的经济开发区、特色的产业集聚区、特色强镇等重点区域开始,通过创新融资产品、创新服务方式、创新管理流程等,大力有序地推进具有新城镇化建设特色的综合融资服务。鉴于建设银行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巨大机遇与挑战,笔者从质量与效益并重的经营角度出发,拟借助建设银行自身拥有的七大金融牌照强大内力,加强银政、银证、银信、银保等外部合力、分区域、分阶段、分项目、分产业、分客户创新组合优化产品,尝试性地探索建设银行参与城镇化建设的综合金融服务模式。

一是加强与当地政府、园区、开发区等沟通与合作,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在新型城镇化建设初期,建设银行应借前期已与多个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有利契机,以本行在基础建设的丰富融资经验及市场优势,主动加强沟通与合作,在信贷支持、融资渠道扩宽、资金监管、造价咨询、财务顾问等方面给予支持,当好地方镇城化建设的金融顾问。同时可尝试性地引导政府、园区、开发区组建村镇生产互助社、村镇行业协会等机构设立互助基金,集合资金,扩大融资担保机制,增强整体融资能力。

二是加强重点项目的梳理和筛选工作。对符合本行《城镇化建设贷款管理办法》中相关土地综合整治、安置房建设、新城区建设、旧城镇和旧厂房改造、城镇基础设施等六大类贷款条款的项目,要积极全力开展营销,争取先机,及时给予融资支持。对涉及政府平台的项目,若政府平台资产负债率已接近或已达红线的,可利用政府平台列入国家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鼓励类的有利时机,通过积极撮合政府平台与证券合作,将部分信贷资产证券化来降低资产负债率,从而合理规避监管,更好地发挥平台作用。对于不符合《办法》相关条件的项目,可推广委托贷款,将愿意为该项目融资的企业或个人办理集合资金委托贷款;又或与信托公司合作,使用信托贷款方式为其进行融资;又或与其他金融机构共同辅导及辅助其发行政府债、企业债、中票等方式在直接融资市场进行融资。

三是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阶段,应制定差异化的信贷政策,创新产品,量身定制,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支持。对于有技术、有市场、有担保、经营独立、前景良好的、且获得财政补贴等扶持的企业,可根据企业的行业特征、融资用途、资金运用模式、风险缓释方式等等通过间接的或直接的渠道,配置专项额度的或非专项额度的合适产品。但是在城镇化过程中转型的实体经济往往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现代农业是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的转型升级行,在这方面建设银行竞争略显弱势,为此应重新研究判断行业经营模式及其特殊性,围绕产业链条中的所涉及的包括农民、农场、专业合作社、加工企业等不同分工主体,大力发展供应链融资业务,并抓住核心企业,探索资金流、物流封闭管理的创新合作模式。

四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将会形成很多有活力的微观经济主体,将会出现诸如“基地+农户”、“公司+农户”、“市场+商户”等专业市场,针对该类市场,加强自身公私业务联动、加强与市场企业主、协会、担保公司、再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联动合作,有针对性地运用速贷通、成长之路、小额贷、小企业联贷联保、商户联贷助保等产品及组合进行信贷支持,尝试推动当地政府共同建立小微企业城镇商业合作社等机构,为专业市场等小微企业建立信贷平台、互助合作平台、业务撮合平台等等,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此外,还应大力拓展结算通、网上银行等结算类产品,通过结算纪录及金额,增强对客户的了解和判断,有效防范风险。

篇6

(一)旅游产业发展有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生态化发展旅游产业作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其与在生态系统和环境资源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发展旅游产业能够促进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市民和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生态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城市的生态化发展,从而构建生态、和谐、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

(二)旅游产业发展有利于贯彻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理念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贯彻地区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旅游产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领域广、层次多、门槛低,可以很好的接纳剩余劳动者,依靠陕西丰富的旅游产业资源条件,大力开展旅游业,可以有力的促进农村地区实现新型城镇化。另外与其他的城镇化方式相比,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方式具有鲜明的与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提高人民家庭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关系和谐。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是国家未来经济迅速健康发展的动力,也是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内在潜力所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受到国家党和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众所周知,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密切的内在关系,加快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对该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发展旅游产业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陕西省为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提出了“做美城市、做强县城、做大集镇、做好社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新思路。这不仅可以提高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还可提高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丰富旅游活动内容,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旅游产业链的广泛延伸。陕西新型城镇化建设给予旅游产业发展基础奠定了基础,是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有利平台。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旅游产业作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产业,旅游资源应该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避免资源的浪费。恰如西安地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借助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条件,科学的利用地区资源,不仅迅速提高该地区的城镇化水平,还提高了西安地区旅游产业的发展层次和文化意蕴,促进旅游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不断创新创新是企业迅速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经济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它能够向旅游产业的发展有利的传播创新知识和技术,使旅游产业更好的适应环境,产业的生产、研究、开发等方面得到有效的信息和资源互补、相互渗透,不断的推进旅游产业的创新发展。

三、结束语

篇7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城镇发展缺少经济依托,城镇建设缺乏整体规划,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等,提出了发展对策。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城镇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也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城镇化(urbanization)从根本上说,就是有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其走出农村,进入城市。寻找到与其相适应的职业,稳定地在城市居住并生活的过程。是社会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农村地域广阔。农业人口占全国劳动人口7120%的背景决定了中国将走一条与西方工业化国家不同的城镇化道路。城镇化不仅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就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基本特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我国农村城镇化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城镇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提高了人口素质,改善了生活质量。小城镇是农村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和纽带,是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小城镇在城镇化大战略中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缺乏相应的政策引导,小城镇发展水平仍然滞后,无法适应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影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小城镇发展缺少经济依托。小城镇是城市和农村的结合点,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载体,是对外发展的重要窗口。发达的二、三产业应该是城镇赖以生存的基础。目前,虽然我国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总的说来政府部门的投资仍然是最重要的,在很多地方甚至仍然是单一的投资渠道。在当前的财政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下,镇政府在小城镇建设上的投入力度还受“吃饭财政”状况的制约。乡镇企业到处布点,使积聚经济和人气的功能减弱。由于城镇城市功能残缺,企业进城的成本较高,往往是非农企业不愿进城,城镇因缺乏支撑其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外来劳动力和人口难以进城立足,使城镇发展受到限制。

第二、小城镇建设缺乏整体规划。规划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没有科学的规划,小城镇建设就会无章可循。就会变成一团乱麻。也将给小城镇的长期发展和未来建设造成隐患。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很多建制镇都没有一个明确的长远的、科学的规划。在管理体制方面,城镇的发展基本上被纳入农村发展的范畴,是实现农村城镇的主要途径,但是缺乏统一完善的布局和规划,有些地区在城镇建设时片面追求“高、大、新、全”,规划脱离实际,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增加了保护土地的压力。有些地区,尤其是偏远山区。缺乏超前规划,城镇内部工业、商业、住宅功能分区不明确,城镇基础设施薄弱,镇容镇貌差,城镇迟迟未形成规模。一些新建制镇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规划不到位导致畸形发展,重点不明显,特色模糊。

第三、小城镇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在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发展步伐的同时,由于“重建设,轻保护”,不少小城镇建设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环境管理严重滞后,随意排放和倾倒废气烟尘、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各类垃圾,导致大气和水体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加重。据载,在东部沿海的辽宁、山东半岛、浙江、福建和珠江三角洲5个经济开发区,除厦门漳州等地区水质较好外,其它地区水源受污染河段竟达60%-90%。

第四、小城镇地方特色丧失。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文化融合当地自然环境发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在我国小城镇建设中,传统特色在逐渐淡化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些地方不重视千百年来形成的各自独特的景观和风貌特色,盲目建设。山地城镇模仿平原城市,平原追求水乡风格,与山比高低、与水比深浅,喧宾夺主,抢人视线,导致景观风貌破坏。如滇西北中甸建塘镇,其东城区建筑群的扩展不仅损坏了原有的城镇南北主线结构,而且五花八门的建筑式样也掩盖了藏文化的内涵。突出地域民族特色是规划的本质要求。

二、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一)、形成有利于促进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环境。现有的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制度要延伸到小城镇,而且一定要涵盖新进人城镇的居民。逐步打破长期限制劳动力流动、影响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根本约束。同时,要积极探索对新落户的城镇居民进行工作技能培训的措施,提高他们对城镇生活的适应能力。要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的步伐,必须改革现行的行政体制,使镇一级政府能够统一组织和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各项工作,克服县(区)与镇条块分割的弊端,使镇政府成为一级比较健全的政府。镇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实现由以农村管理为主逐步向城镇、乡村管理并重的转变。镇政府要更多地履行其市场建设、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职能。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城镇化新体制。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要抓好城镇规划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培育市场体系、监督市场运行维护平街。其次要进行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要将基础设施企业化,要促进劳动力的流动和改革户籍制度。同时也要合理调节城镇产业结构和人口容量。提高城镇的消费水平。我们有理由相信,乘着十六大的东风,我们的城镇化道路会走得更好。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进城务工经商是农村城镇化必然要经历的过程。要正确认识农民工问题。善待农民工。对进城农民工要“减负、服务、留退路(不要急于收回承包地)”,以降低农民城镇化的成本,减少社会稳定的风险。 转贴于

二)、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小城镇建设必须要有雄厚的经济依托。资金紧缺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功能不完备,是制约农村城镇化发展步伐的重要因素。要积极稳步地发展小城镇,必须解决资金问题。而要解决小城镇发展中的资金障碍不可单纯依靠政府投资,而应建立起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小城镇建设的多渠道投入机制。在小城镇建设中,既要政府增加必要的投资,建立新型的各级政府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从制度上为城镇的发展提供资金,增强城镇自我发展能力同时也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开拓资金筹集渠道,充分发挥民间资金的优势,建成后项目的管理权和收益权同时交给投资方,以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回报。

三)推动规模生产和集约经营。城镇要依托特色产业,形成生产要素聚集,增强带动周边地区的能力。传统的农业已不适应目前经济高速发展的趋势,必须有步骤地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变。最重要的还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要认真选准启动项目,精心培育支柱产业,增强小城镇建设的经济基础。必须努力创造条件,把有条件的企业吸引到小城镇周围,使之适当集中,连片发展。规模生产和集约经营一方面要求人口集中居住,从而带来城市化效应,另一方面会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将一部分农业劳动力从农业中排挤出来。这部分从农业中游离出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必然要在农业以外的行业去寻求新的就业机会。

四)科学规划,走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小城镇的发展和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发展模式。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园地制宜地寻求自己的发展途径。规划应包含道路、通讯、水利、供电、供气、防灾、减灾、产业凰区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文化等相关配套的服务设施。这些方面的规划标准一定要有前瞻性,既要满足近期建设的要求,又要预计未来发展的可能性,以避免后期重复建设和浪费,并使各专项规划相衔接,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使小城镇的形成和发展能与周围地区构建良性的社会经济互动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组织精干的规划编制项目组,在充分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做出本区域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做到合理布局。发展规划应突出重点,使规划成为小城镇发展的“纲领”,引导、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篇8

>> 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型城镇化进程 产业结构调整下的陕西省城镇化进程与发展趋势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产业结构调整 城镇化速度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济关系研究 《中国农村城镇化与产业结构调整》评介 农村城镇化\异质性金融需求与金融产业结构调整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关联分析 利用城镇化契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研究 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及动态分析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环境发展趋势研究 山西省产业结构演变与新型城镇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新型城镇化对湖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 新型城镇化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研究 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浅谈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进程 :新型城镇化是最大的结构调整 论中国新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城镇化中农民的安置及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问题研究 浅析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产业结构调整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4年元月7日访问.

[3] 周明勇,肖宏伟.生态民间借贷制度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4,(1).

[4] 肖宏伟,易丹辉,周明勇.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关系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

[5]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的通知》,http:///zcfb/zcfbtz/2010tz/t20100527_349482.htm,2014年元月8日访问.

[6] 周明勇,易丹辉.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规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3,(4).

[7] 徐孟洲.耦合经济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8] 黄卫平,胡玫.美国次贷危机与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5).

[9] 搜狐新闻.湘西集资案:曾成杰担责最重数十政商人士受处.http:///20130718/n381 982879.shtml,2013年12月8日访问.

[10] 曾鸣.神木民间借贷调查:所涉官员高至厅局级有人获利2亿.http:///shendu/nfz- m/detail_2013_07/25/27902117_0.shtml,2014年元月2日访问.

[11] 张成.重庆市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碳排放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学位论文,2011.

[12] 武俊奎.城市规模、结构与碳排放[D].上海: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12.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金融协同创新中心河北省科技金融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京津冀冀乡村旅游区域PPP融资制度法治化研究”(项目号:HBTFKL201516);2015年保定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第二)项目“京津冀冀区域经济制度生态化研究”(项目号:15ZR066)。

篇9

      经济工作意见工作意见:集百家聪明谈众家灼见献中肯良策县域经济是指县域范围内的经济流动,既有城镇和乡村的经济,又有农业、产业和服务业经济,既包括政府的财税,又包括就业和收入等题目,其发展水平一方面集中反映出城市经济辐射能力的强弱和农村经济的繁荣程度,另一方面仍是影响城市化和市场化进程快慢的主要原因,在国民经济整体结构中处于十分特殊的重要地位。在现有前提下,通过自发活动以及有组织有计划的大规模劳务输出,既能有效地增加农夫收入,为县域经济积累资本,又能促进农村轨制立异,推动农村工业结构调整,尤其是对于人多地少、资源缺乏的欠发达县域经济发展更具有现实意义。

       准确熟悉劳务输出与第一工业的关系当前,农夫增收缓慢、农夫购买力下降、农村消费需求不振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农夫增收缓慢有诸多原因,至关重要的是农夫的隐性失业题目。季节性出产、农机具推广、农业出产率进步等因素造成并加重了农夫的季节性失业。农夫一年的劳动时间加起来也不外两个月的时间,其余时间就处于失业状态,就业不充分是造成农夫收入低、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土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农业出产率、单位土地面积产出率增长迟缓,也是造成农夫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

       通过劳务输出,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地解决了农村资源不足、就业不充分的挫折。一方面,农夫通过外出务工,在城镇工厂或第三工业等新的就业岗位上用自己的劳动创造了价值,相应地获得一定的工资收入;另一方面,农夫在外埠务工,“借”外部资本、土地、机器等资源要素,使自身劳动转化为价值,突破了本地资源要素限制,实现了充分就业,这对于资源匮乏的欠发达农区的经济发展意义更为深远。乐都县目前正处于一个以加快发展农业工业化、鼎力推进新型产业化和加快城镇化为突破口,促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如何向城镇转移,从业职员如何由第一工业向二三工业转移,是一个必需当真研究并切实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分要像抓农业工业一样高度正视并当真做好劳务输出工作,广辟劳务输出通道。只有农夫减少了,农村人均土地据有量增加了,农业工业规模经营的步伐才会加快;只有农村富余劳动力最大限度地转移出去了,非农收入大幅度增加了,农夫的糊口水平才会稳步进步,推进农业工业化、新型产业化和加快农村城镇化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乐都县现有耕地2.417公顷,农业人口24.33万,农夫人均耕地仅0.099公顷。

       硕士论文、理工职称论文、毕业论文、、、,更多详细信息请关注。

篇10

关键词:城市经营;城镇化;快速

据统计,至2009年底,中国城镇化率已达到46.6%,全国各地城镇化进程也处在30%~70%的快速发展阶段,而发展“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又将促进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加速发展。因而保证新增城镇人口的稳定发展,保证城市增长的持续发展,避免混乱无序的芡延和扩展,成为当务之急。研究在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如何实现高效的城市经营也就颇具现实意义。

一、中国城市经营现状

最早开始于深圳、上海等改革开放前沿城市的城市经营发展至今,已有所普及,但水平不一。发达地区的城市经营水平较高,手段多样化,城市资产商业运作良好,如经济发达的佛山市城市经营效果明显,09年城市可经营项目共签约60个,总投资额354.8亿元,占预计GDP总额的7.48%;而欠发达地区的水平则相对较低,多以简单的土地买卖或城市营销为主。

目前,中国城市经营的成功典型大致有以下模式:(1)从路径选择来看,有以改善城市综合环境为先导的大连模式和以创品牌产品为先导的青岛模式;(2)从经营重点来看,有以经营土地和土地制度创新为重点的杭州模式和以经营基础设施为重点的上海模式;(3)另外西部等落后地区的城市如贵州都匀市通过赋予现有的有形的、无形的国有资产资本属性,通过资本重组,采取“国有资源、资产+政府信用+政策驱动”的组合形式进行资本运营,以达到资本扩张的目的。

二、当前城市经营面临的问题

在城市经营过程中,由于对其认识不科学、城市政府职能定位不明确、体制改革滞后以及相关外部条件不成熟等原因,存在不少问题。而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城市经营中土地利用、资金获取和城市特色削弱的问题显得尤为严峻。

(一)利益驱动,土地经营失控

土地是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的载体,其供应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空间、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在城镇化进程中,需要大量的土地进行众多的基础设施建设。我国目前金融市场还不发达,融资手段中土地资本的运作就被广泛采用。城市政府以土地所有者代表的身份,用经营手段运作土地资本,以实现土地资本效益的最大化,直接导致了土地经营问题日趋严重:土地资源被过度开发;农民权益受损,社会矛盾激化;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常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代价。

(二)经营导向偏离,目标短期化

很多城市在城市经营实践中,由于过于注重资金获取、形象提升、竞争力或知名度提升等,不同程度地出现目标短期化、效益化的倾向。为了快速获取资金,片面强调土地买卖和房地产开发,而在城市建设中,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追求短期利益,忽视了城市长期可持续发展对城市经营的综合性要求,忽视了城市资源经营对于城市功能的优化与提升作用,也忽视了社会公平。这必然影响城市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损害城市的长远发展。

(三)重视城市外延扩张,忽视内涵提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崛起以单向经济崛起为主,片面强调数量上增长,忽略了质量提升。这种现象反映在城市发展上,突出表现为城市建设中注重城市规模和空间的拓展和增长,忽视城市功能与文化等内涵的提升,造成了城市经营方式、目标趋同性与城市文化、景观的独特性之间矛盾突出,很多城市因此而千城一面、景观趋同,丧失了特色。

三、对策建议

土地与资金作为城镇化发展中的关键问题离不开城市经营,只有将经营理念贯穿于城镇化全过程,推进高效的城市经营,方能实现以城建城、以城养城、以城兴城。

(一)处理好土地利用中的各项关系,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处理好城市经营中土地储备结构与总量的关系,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持续发展,走土地集约利用的道路。通过建立城镇土地收购储备制度、规范土地交易行为实现有效调控。着眼于存量土地的整理和盘活,将城市经营重点应立足于中心城市的土地整理,立足于旧城改造,立足于城乡结合部的整治,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处理好招商引资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创造良好的土地市场环境,保证土地存量的长期有效盘活。

(二)拓宽融资渠道,注重长期可持续发展

在大规模城镇化浪潮中,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投资正成为政府巨大的财政压力,应该放开市场、拓宽融资渠道,将基础设施的建设推向社会, 建立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回报补偿机制,吸引更多的投资主体,实现产业化运营。同时应注重长期利益,关注可持续发展,以“功能导向”的城市经营取代“资金导向”的城市经营资金,充分发挥城市经营对城市功能优化与提升的作用。

(三)打造城市特色文化,加强无形资产商业运作

在城市自身的资源、文化、魅力和优势基础上,准确定位,培育城市特色,发掘城市文化,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内涵。加强对城市无形资产尤其是城市特色文化的商业化运作,采取丰富的手段对各项权利如冠名权等进行有偿经营,以增加城市实惠,扩大知名度,谋求城市资产的整体升值。

参考文献:

[1]刘新卫,张定详,陈百鸣.快速城镇化过程中的中国城镇土地利用特征[J].地理学报,2008,(3).

[2]宫苏艺.快速城镇化时期的多种挑战[J].中国地产市场,2006,(1).

[3]张熙.提高城市经营水平推进城镇化建设[J].延边党校学报,2006,(1).

[4]陈岩松.城市经营――理论・运作・制度创新[D].上海: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博士论文,2007.

[5]段鹏.我国经营城市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硕士论文,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