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维护范文
时间:2023-04-09 21:51: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系统维护,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蓄电池 充电机 绝缘监察装置 直流系统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c)-0065-02
直流系统是电力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保证发电、输配电系统中的一次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所以直流系统维护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结合番禺局的直流系统探讨下直流系统的维护。
1 直流系统的简介
直流系统是电力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可保证发电、输配电系统中的一次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当交流系统故障时,应能保证及时消除故障并恢复供电和正常运行。现年来大量新技术、新设备运用在直流系统中,包括智能型高频开关充电装置、微机型绝缘监测装置等,具有安全可靠组装灵活,维护简单,采用辐射网络等特点。
从结构上来看,直流系统通常由充电屏、馈电屏、电池屏组成。从电气角度上来看,直流系统通常由充电设备、蓄电池(包括蓄电池巡检装置)、综合监控装置、调压装置、进出馈线回路、绝缘监测、信号指示回路等电气单元组成。
2 番禺直流系统的常用接线方式
根据《广州供电局变电站直流系统技术规范》直流系统的接线有以下要求:
(1)变电站直流系统从直流母线馈出供电网络,宜采用辐射状网络供电。110 kV以上间隔配置两路出线。
(2)断路器按电压等级环路供电,遵循控制和保护分开原则。环路的数目与该电压等级的母线数相等,环路上的元件较多时可在环加装分段刀闸。
(3)对10 kV开关室按每台变压器对应的10 kV母线设置一个环路,并保证控制和保护分开。回路总数小于10时可只设一个环路。
(4)断路器操作机构宜由站内交流电源供电。其动力电源由直流电源提供时,可按环路方式供电,一个电压等级设置一个环路。
(5)番禺局的直流系统常用接线方式主要有2种。
控母和合母合一的接线方式。优点:(a)控母与合母(蓄电池)直接连接,可靠性高。(b)无调压装置,充电装置元件少,故障率低,易维护。(c)允许放电深度浅,蓄电池寿命长。(d)电池个数少,可少5.5%。缺点:(a)母线电压变化大,蓄电池进行均充时,控母电压接近允许上限值(即比额定电压高10%)。(b)由于无调压装置,故适用于电压变化小的蓄电池。(c)放电深度浅,放电时间短,要达到相同的放电量,则增加一级蓄电池容量。
控母和合母分开的接线方式。优点:(a)放电时间长,即允许停电时间更长(b)由于调压装置,控母电压变化小,能控制±3%以内,适用于充放电时,电压变化大的蓄电池。缺点:(a)由于控母电源从合母经调压装置取得,调压装置发生故障,控母电压将消失或过大,使设备控制失灵,或造成设备损坏等,可靠性差。(b)多了调压装置,使设备复杂,造价增加;(c)蓄电池个数多,造价提高;(d)放电深度深,寿命短。
3 直流系统维护方法
3.1 绝缘状态
检查正、负母线对地的绝缘值。运行中的直流母线对地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10 MΩ。若有接地现象,应及时处理。
3.2 电压及电流
运行中的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人员主要监视交流输入电压值、充电装置输出的电压值和电流值、蓄电池组电压值、直流母线电压值、浮充电流值及绝缘电压值等是否正常。
3.3 信号报警
检查直流电源装置上的信号灯、报警装置:
a)直流电源装置空载时,额定电压为220 V,用25 kΩ电阻;额定电压为110 V,用7 kΩ电阻;额定电压为48 V,用1.7 kΩ电阻。分别使直流母线接地,应发出声光报警。
b)直流母线电压为非整定值时,应发出低压或过压信号及声光报警。充电装置的输出电流为额定电流的105%~110%时,应具有限流保护功能。
c)装有微机型绝缘监察仪的直流电源装置,任一支路的绝缘状态或接地都能监测、显示和报警。
d)远方信号的显示、监测及报警应正常。
3.4 自动装置监视
自动调压装置若不正常,启动手动调压装置,退出自动调压装置,检修。
若微机监控器运行不正常应退出运行,然后检修。微机监控器退出运行后,直流电源装置仍能正常工作,运行参数现场进行调整。
3.5 直流断路器及熔断器监视
运行中,若直流断路器跳闸或者熔断器熔断,应发出报警信号。应尽快找出事故点,分析事故原因,立即处理和恢复运行。
若需更换直流断路器或熔断器,应按图纸设计的产品型号、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选用。
3.6 操作方法
(1)查找直流接地点时,应断开直流熔断器、直流断路器或断开专用端子对到直流熔断器的连接。
(2)操作前,先停用由该直流熔断器、直流断路器或该专用端子对控制的所有保护装置,在直流系统恢复后,恢复保护装置运行。
(3)所有独立的保护装置应设有直流电源断电自动报警回路,并接入变电站自动化和集控系统。
3.7 阀控蓄电池运行中电压偏差值及放电终止电压应符合规定(见表1)。
蓄电池放电后立即充电,以免容量不能恢复。放电电压不得低于蓄电池终止电压,避免深度放电。正常使用的电池不得打开安全阀。电池在进行串、并联连接及装卸时,应防止电池短路,工具必须绝缘,螺栓须拧紧。测时做好绝缘措施。
新安装或大修后的阀控蓄电池组,应进行全核对性放电试验,以后2~3年试验一次,运行6年以上的应每年试验一次。
4 直流系统问题
下面结合番禺局的直流系统分析下直流系统的常见问题。
番禺局现运行的变电站共40个,在这40个直流系统中,有硅链调压32个、无硅链调压8个;使用220 V直流的23个、110 V直流的17个。全部都有监控系统。
直流系统常见问题分为蓄电池、充电机以及其他三大类。
4.1 蓄电池维护发现的问题
目前投运的免维护蓄电池因厂家不同,维护方法和要求不同,蓄电池结构不同,维护人员维护经验不足等原因,蓄电池失效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蓄电池个体甚至整组电池损坏,严重影响电网安全运行。蓄电池运行维护中的主要问题有:
(1)蓄电池出现爬酸爬碱现象,引起绝缘下降报警。
(2)蓄电池单体失效,现象有电池鼓肚、漏液等。
(3)部分变电站由于综合原因造成蓄电池整体失效。由于蓄电池结构及维护等问题在投运后短时间内出现整体失效。
缺乏维护是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提前损坏的重要原因。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推广应用时间短,运行维护人员对其特性了解不深只知道比开放式有免维护的优点,误认为不用维护。常年使用却从不检测,导致个别蓄电池损坏,从而引发整组蓄电池损坏的例子有不少。如果维护人员对蓄电池加以正常维护,应不会损坏。
4.2 充电机维护发现的问题
(1)充电机电压、电流的日常定值整定问题。维护检查时发现充电机的日常定值没有达到相关要求。充电装置应具有过流、过压、欠压、绝缘监察、交流失压、交流缺相等保护及声光报警功能。其日常整定值见下表2。
(2)充电机固有程序设定与蓄电池个数搭配不当引起的蓄电池充电电压过高,引起过充。如某变电站蓄电池固有52个,均充电压却固定整定为120 V,易引起蓄电池过充。
(3)充电机模块失效现象。模块失效的原因很多,检查发现不少模块失效的原因是由散热器失效引起。这是由于部分厂家的散热器随模块工作起就同时工作,运时间行长,加之生产制造工艺的缺陷,散热器易老化从而失效。增加一个温控器即可极大地延长散热器以及充电模块的使用寿命。
4.3 其他问题
(1)直流系统接线问题。按照《广州供电局变电站直流系统技术规范》,变电站直流系统从直流母线馈出供电网络,宜采用辐射状网络供电。不少绝缘监察装置在馈线屏采用辐射型,但到下一级回路又接上小母线,构成环网结构,而现场大部分绝缘监察装置都是采用辐射型检测原理,造成接地时能报警却无法正确选线。
(2)蓄电池没有专用的蓄电池室,早期设计不合理,在主控室安装蓄电池,一旦电池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3)蓄电池数目过多,造成母线电压过高。如使用110 V直流系统,却安装56个2 V的电池,造成母线电压达115 V。
5 加强直流系统运行维护管理
(1)对无专用蓄电池室的变电站增加专用蓄电池室,并把蓄电池组迁往专用蓄电池室。
(2)结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改直流系统环网结构为辐射型网络结构,采取直流分屏方式,保证直流回路的完整清晰。对于未更改的变电站,希望通过普查找到解环点,便于今后改造和故障查找。
(3)散热器无温控系统的充电模块,要增加温控系统。
(4)蓄电池组要定期做好核对性放电。
(5)加强充电装置的运行定值管理,按照相关要求整定好运行定值,并由专职人员核对及管理。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DCS 控制系统 自动化 硬件维护 软件维护
随着中国工业企业不断做强做大,DCS控制系统作为企业自动化的核心技术越来越显得重要。DCS是计算机技术、系统控制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可提供窗口友好的人机界面和强大的通讯功能,是完成过程控制、过程管理的现代化设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DCS承担着工艺生产装置过程数据采集、信号处理、过程参数显示、报警和控制,决定着整个企业生产的稳定运行,一旦DCS系统出现故障,轻则造成工艺波动影响产品质量,重则全线停产或造成不必要的重大安全事故。所以保证系统可靠稳定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对DCS的维护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 硬件维护管理
硬件维护管理主要分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1)整个DCS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主要有中央处理器CPU、冗余电源、I/O系统卡件、电缆、安全栅等。在工艺正常生产情况下,维护人员应该定时巡检,仔细观察各种重要的硬件指示灯,如果发现有报警或运行故障灯出现,应该及时和工艺协调好,屏蔽相关联锁,更换相应的硬件。在停车检修期间,应该对各种对电源、服务器、控制器、I/O系统卡件、通讯网络进行冗余测试,确保主从设备切换、网络、人机接口站等功能正常,从中排除故障,解决安全隐患。
(2)I/O卡件通道损坏是DCS长期运行后,普通出现的硬件故障,对此故障我们采取统一的检修方法。一般通过软件系统诊断,查找出相应的故障通道,然后更换备用通道或备用卡件,如果是卡件内部元件老化或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损坏,维护人员很难判断出原因。由于I/O卡的检修一般是由厂家处理,维护人员一般还没有检测卡件设备。而且生产厂家的I/O卡件已制造成一体化的趋势,这样只能购买备件。好在这类故障只是在调试阶段出现较多,正常运行中出现几率很低。由于现在的DCS厂家的产品都支持卡件热拨,作为维护人员,在运行中更换卡件时,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否则会引起系统变化或负荷变化,甚至会引起整个装置联锁跳车,因此需要维护人员十分注意。
(3)DCS系统的工程师站、操作站主要是提供给操作人员进行操作的人工界面,硬件部件主要包括显示器,电脑主板、显卡、冗余网卡,操作键盘,报警键盘。对于电脑产生的死机,没有声音报警,画面不动,电脑没有数据等等故障,研究其原因比较多,硬盘或内存损坏,冷却风扇负荷过重停止运行等等,需要维护人员具备一定的电脑知识和对整套DCS系统的网络结构有一定的了解,这样解决故障的时候,才能判断准确,才能够及时解决问题。
(4)关于DCS控制系统的外部环境要求比较严格。整个控制室的温度必须控制在15~30℃之内,因此必须在控制室内安装有柜式空调或中央空调,防止温度波动过大,对硬件产生严重的损伤。控制室的湿度必须控制在20~80%之间,如果不在这个范围内,应该打开控制室必备的抽湿汽仪器,以确保各种重要硬件在适当的湿度下工作。必须对控制室的空气粉尘进行控制,防止粉尘进入,保持清洁。同时必须对控制室的空气进行手动分析含量,保证空气没有含过高的腐蚀性气体,保证各种电子元件不受腐蚀。并且要对控制室实行封闭管理,防止小动物窜入,特别防止老鼠进行,以损坏卡件,影响系统稳定运行。在系统停运的情况下,整个系统应该进行吹灰,包括计算机内部、控制站机笼、电源箱、风扇、机柜滤网等部件的灰尘清理。建立起明确的日程维护手册,以确保系统设备能长期可靠地运行。
(5)由于DCS控制系统对生产的重要性,对易损、使用周期短或特别重要的的部件,如中央处理器、I/O模块、电源、通讯卡等都应根据实际情况作适量的备件,保证备品备件充足,并按照制造厂要求存放,如有条件应对备件进行校验,切实掌握备件卡件模块运行的好坏情况。
2 软件维护管理
对软件维护管理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内容:
(1)备份可以说是DCS控制系统维护相当重要的内容,其中主要包括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引导启动盘、控制系统软件、授权盘、控制组态数据库等。这些备份主要是防止系统崩溃,数据损坏,电脑损坏等故障发生,可以利用这些备份数据恢复系统。因此,针对实际使用中的光盘容易磨损的缺点,要求进行多处备份,备份到移动硬盘、U盘、硬盘等不同地方,以确保各备份数据的完整性。
(2)要对各台电脑要定时进行检查与功能试验,保证每一台电脑没有垃圾文件,保证电脑的速度运行,设置好各台电脑的使用权限,严禁使用非DCS软件,严禁未授权人员进行组态,以产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由于病毒会对整个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应该制定相应措施,例如禁止使用u盘或移动硬盘与控制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应该购买刻录机,规定控制系统与外界的数据交换一律通过刻录机刻录进行,并且必须保证数据的单向传输,同时购买正版防病毒软件,每季度进行一次病毒查杀,彻底防止病毒进入控制系统。
3 结束语
DCS控制系统作为企业自动控制核心的技术,系统维护人员应该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维护管理制度,做到预防性维护和日常维护紧密配合,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定期的维护检测。要求维护人员深入了解整套系统总的网络结构和各个硬件部件的结构原理,熟练掌握DCS组态软件,以保证DCS控制系统长久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天馈线系统 短波发射 系统维护
中图分类号:TN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10(c)-0127-02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多,其中,广播电视这类传统媒介仍然是许多人群所接受的一种媒体传播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广播电视科技也得到相应的进步,使广播电视领域中出现许多的新技术、新思维、新体制和新设备,与此同时,天馈线系统也在各大广播电视发射台中广泛应用。为了使短波天馈线系统保持稳定、高效地工作,必须全面加强对短波天馈线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
1 短波天馈线系统的工作方式
涉及到短波信号传输运行,天馈线系统由于其性能稳定、速率极高,因此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通常来讲,短波天馈线系统的组成部分有如下几种:其一,馈线部分。顾名思义,它主要负责短波信号的发送和接受任务。其二,天线部分。它具有转换短波信号的功能和作用。对于馈线假设,普遍采用架空平衡线路的模式,接线类型有二线、四线、六线及双笼线等。尤其涉及到较大功率的台站组织,非常适用于双笼形线式馈线接线方法。最普遍的短波信号发射流程为:由馈线系统经发射器发起,将信号传输至天线系统,后者对信号进行加工、转换和处理后,再发射给接受方(用户)。
2 短波发射天馈线系统维保工作的意义所在
天馈系统运行的质量好坏直接决定了短波信号发送、接受的成败,因此做好该系统的运营维保工作非常重要。然而,由于工作环境的差异性,天馈系统极易遭受各种现实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风力和日光照射等。尤其对于安装在海边的天馈系统,更易受到潮汐、海水的侵蚀和破坏,各类元件出现磨损、变形的现象频发。这些问题的发生或多或少地将对天馈系统的运行过程造成障碍,因此,制定好科学的管理方式,做好定期维保工作,对于提高短波信号的传输效率和天馈系统的使用年限意义重大。
3 短波发射天馈线系统的维护工作
3.1 定期维护
天馈线系统的维护,必须选取专业技能强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天馈线系统至少每个月要求检修人员上塔进行一次检查与维护,其检查的主要方式是从主馈线方向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主要是分馈线的固定点、连接点、变压器固定是否牢靠、各个固定点是否牢固和反射板及天线振子的结构固定情况。对于腐蚀情况较为严重的固定部件必须予以更换。与此同时,还需要检查分馈线、变阻器和主馈管等核心材料的腐蚀、老化情况,要避免电缆接头受力过大和电缆线的悬空高度过大的情况,如果发现任何异常或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必须保证天馈线系统的各个部件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最为主要的核心设备为:功分器、连接发射机的馈线和硬馈管、主馈线、发射天线与分馈线等。
3.2 定期开展充气工作
除了需要对天馈线系统进行定期定时的检查以外,还需要对天馈线系统进行必要的日常检修。例如,定期定时地对电缆进行充气。如此才能够真正保障电缆内部的温度,将内部的空气及时凝结,避免电缆内部出现积水。通过定时定期的充气工作,还能够预防天馈线系统的内部因为受潮而降低电功率的现象,从而保障天馈线系统能够高质量地完成工作。
3.3 日常维修检查注意事项
(1)系统日查。一般而言,影响短波发射系统运行质量的因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两类就是自然条件和气候变化。因此,对于天馈系统的工作人员来讲,必须具有极强的责任心和耐心,对系统的检查、维保工作要做好经常化、全面化和科学化。建立每日检查制度,遵循规范的检查方式,不留死角,不存隐患。一旦发现故障要立即处置,保证系统时刻处于高效、准确的运行状态之中。(2)系统周查。该检查的频次通常定为每周的周末,也要建立检查制度,指派专人负责专人监督,系统检查的内容要做到有所侧重,主要包括天线、馈线、支撑架、反射网等主要附件。(3)系统季查。季查对于天馈系统的维保工作尤其重要,因此在上文已经强调,气候变化对该系统的影响程度较为突出。(4)系统年检。系统的年检工作是提高系统使用寿命,为后期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的保障条件。天馈系统的年检工作需由主要机构主要负责人亲自组织,检查必须做到统一布置,细致分工、逐级落实。尤其对于系统各组成元件,检查要做到不留死角。在检查过程中,要对被检查的部件运行状况进行记录,认真分析故障的发生原因,组织专业维保人员进行维修,并对维保情况细致记载,为今后工作提供理论基础。
4 短波发射天馈线系统的管理
4.1 优化铁塔量化工程的管理
因为天馈线系统的工作状态是露天的,极易出现电路板短路、材料老化等各类问题,继而影响到天馈线系统的工作情况,影响广播电视的播放效果。对此,管理人员就需要定期对铁塔进行量化供电工作。
4.2 加强系统的安全维护管理
天馈线系统的管理工作属于高空、高危工作,其任何进行维护或管理的工作人员都必须持证工作,必须采用双人工作,每次工作前的8个h不得饮酒,要保持充足的精神,在工作过程中,不得有任何思想走神,如果有任何异常情况都必须停止维护工作,进而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与此同时,恶劣天气的情况不得工作。
4.3 天馈线系统档案的管理
天馈线系统的内部部件、参数都比较多,这些部件和参数的调试、设置都和设备的操作效果和运行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
5 短波发射天馈线系统故障的应对措施
5.1 天线幕与下引线起火措施
对于短波发射系统,最易受到火灾的侵害。最常见的类型就是天线幕或引线两部件发生起火现象。 天线幕起火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天线和下引线之间的固定不牢靠造成的。尤其是下引线和天线振子连接无效,是火灾事故的最大隐患。因此,在日常检查和维保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特别重视对振子和下引线的检查情况。
5.2 反射网与馈线起火措施
频率不相符是引发反射网起火的主要诱因。从根本上来讲,短波天线通常采用宽频率的天线做介质,而反射网的天线频次则较为固定,两者一旦发生接触,就极易引发反射网起火现象。一旦发生上述状况,负责人员要及时发觉,并立即更换新的反射网。其次,馈线的起火现象也时有发生,它的根本原因在于功率太小无法承载高负载运行,点位超标,电阻增大,进而引起打火现象。
6 结语
短波发射天馈线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会直接影响到广播电视节目的播放效果。为了保障短波发射天馈线系统长期处于正常、稳定的工作状态,必须使用专业技术强的维护、管理人员对其进行维护和管理,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维修和检查,在发现问题时即刻抢修,保证短波发射天馈线系统长期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从而保证广播电视能够高质量地播出。
参考文献
[1] 李丽珍,包红艳,边志敏.天馈线系统故障检修与维护[J].科技传播,2011(7):171-160.
篇4
关键词:多部件; 多态系统; 维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TP393 [KG*2]文献标识码:A[KG*2][HT5”H]文章编号:2095-2163(2013)05-0009-05
0引言
应用在关键领域的大型系统延迟和失效将会带来巨大损失。2010年9月, 澳大利亚维珍蓝航空公司的在线订票系统由于硬件失效导致服务中断11天,影响超过400 架次航班和5 000名旅客,并造成2 000万美元的经济损失。2011年对全美超过200家数据中心的统计结果显示,80%以上的数据中心由信息系统失效引起的损失超过每小时5万美元,其中25%以上损失超过每小时50万美元,而最高可达每小时100万美元。这些关键领域对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大型复杂的系统而言,从部署完成之日起,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安全性就完全依赖于合理的维护操作。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系统维护所占据的比例超过生产制造。对于提高系统可靠性而言,在维护操作上花费的人力物力也必将会超过生产制造、系统构架、冗余配置等工作上的投入[1]。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学术界展开了大量以可靠性、经济性为目标的维护模型和维护策略研究,针对不同的系统失效模式和具体的维护约束条件,采用更换和预防性维护相结合的维护策略,以提高长期经济效益或系统可靠性为目标对维护策略进行优化。早期的维护策略研究主要面向二态单部件系统,随着系统复杂度的提高,以大型计算机系统为代表的现代复杂系统能够工作在多个性能等级下,基于系统可靠性的维护策略设计需要在大量部件状态分布的基础上对整个系统的状态分布展开计算,进而分析系统可靠性。这一工作采用多态系统模型对系统进行建模,并通过多态系统理论中面向多部件复杂系统的可靠性评价方法进行计算。基于多态系统模型的多部件复杂系统维护策略的研究成为目前维护策略研究的热点。
面向多态多部件的复杂系统维护策略优化的研究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部件间存在相关性,包括经济相关性、结构相关性和随机相关性。经济相关性是指与单部件系统相比,对多部件系统进行分组维护操作可以由于规模经济的原因使平均费用降低,或者由于更高的停机时间使维护费用上升。随机相关性是指部件的状态影响到其他部件的失效时间分布。结构相关性是指多个部件在结构上形成一个整体,对一个失效部件的维护操作也意味着对工作部件的维护。
(2)部件维护需考虑对系统整体的影响。传统的维护策略优化中通常只考虑维护操作本身引起的费用。Tan[2]提出多态系统的维护中需要从系统角度对策略进行评价,维护操作应该基于系统的状态和性能进行优化而不是单个部件的状态。在多部件系统中对单个部件进行维护,当具有不同的FRU级别时,可能会引起子系统不可用甚至整个系统停机。而维护的目标并不是使单个部件的状态更好,而是使系统获得较好的整体性能。分析不同部件的维护操作对系统整体性能的不同影响,采取适合的差异化维护策略是多部件系统维护中的重要问题。
(3)在维护资源受限制的情况下对维护操作进行选择。由于大型复杂系统整体造价较高,受到维护费用和时间限制,对系统中的全部部件采取效果最好的维护操作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允许的,而又会要求系统能够在一定任务期内保持较好的性能。如何在不同系统结构特征下于各类部件的大量维护操作中做出选择,获得更合理的维护计划是多部件系统维护策略的研究难点。
本文对多态多部件复杂系统的维护策略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介绍。按照系统模型类型将维护策略分为独立部件的维护策略、考虑部件相关性的维护策略以及基于多态系统模型的维护策略,同时介绍了各类策略研究的进展情况。
1独立部件维护策略
1.1年龄更换策略
在劣化系统(deteriorating system)中,系统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其性能逐渐下降, 直到不能满足工作需要而失效[3]。实际应用中面临的大部分系统均属于劣化系统。在目标部件年龄已知的情况下,合理的维护操作应该于劣化失效前对部件进行更换。
年龄更换策略中,若部件在T之前发生失效则对部件进行修复性更换,当部件达到年龄T仍然正常工作,则对部件进行预防性更换。指定的时间T称为计划内更换时间。该策略假设失效在发生后能够立刻得以检测,更换采用的是全新部件,并且立刻开始工作。年龄更换策略是一类广泛使用的维护策略,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年龄更换策略展开了大量研究,主要分为一般性模型问题和面向不同的应用环境、系统结构和失效模式建立特定的维护模型并寻求最优更换年龄。
一般维护问题的建模和求解总是假设部件失效分布已知,对于具有未知失效分布的部件,精确的最优更换年龄是无法确定的。文献[4]研究了未知失效分布下,最优更换时间在统计上的置信区间。年龄作为对部件劣化情况的一种量度指标,在部件的负载强度差别较大的情况下,无法有效反映不同负载下的部件劣化程度。针对这一问题,文献[5]研究了采用年龄和使用程度两种量度之下的年龄更换策略。在此策略下,部件的更换条件形成一个二维的区域,当穿过任何一侧边界时触发更换操作。
年龄更换策略设计目标针对单个部件,策略实施需要获得部件年龄(或者使用情况)的准确信息。针对此问题,基于失效次数N的更换策略由于较易实施,常作为年龄更换策略的替代策略,并与不完美维护模型相结合,对维护策略进行评价。基于失效次数N的更换策略在前N-1次失效中采取维修操作,第N次失效采取更换。该策略适用于部件运行时间不易统计或运行中由于时间、费用问题不易进行部件更换的情况,尤其是很多同类型部件构成的大型复杂设备。
文献[6]证明了基于准更新维修过程的策略N的效果好于策略T,文献[7]证明了(T,N)策略要优于前面两种。文献[8]将N策略应用在多态系统不完美维修下的更换策略优化。该研究假设系统在时间0 被安装运行,具有k个失效状态和一个工作状态,工作时间和维修时间服从互相独立的准更新过程,系统和维修工作时间长度取决于之前发生的失效类型,当总失效次数到达N时,系统则更换为全新系统。
对于具有多个不同部件的系统,在部件的劣化过程差别较大的情况下,一些部件可能因为工作时间过短、维修时间却过长而严重影响系统收益,另一些部件还处于较佳状态,在维护策略中对所有部件进行同步更换是不合适的。虑及此,文献[9]提出对具有k个不同部件的串联多部件系统的各个部件采取差异化维护策略。每个部件的工作时间和维修时间建模为独立的准更新过程并采取策略N进行更换,系统整体维护策略由各个部件的最优维护策略组成,称为策略M。由于目标系统为串联,因而任意部件失效均会导致系统失效,当失效部件完成维修后,系统即恢复到工作状态。文献[4]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具有多种失效状态的两不同型部件串联可修系统的维修更换问题。
1.2成批更换策略
一个新部件在t=0时开始工作,部件失效能够立刻被检测到并更换为新部件,同时,在时间点kT(k = 1, 2,…)上,无论部件年龄是多少,都采取更换操作,该策略称为成批更换策略。对于由多个部件组成的系统,成批更换策略在时刻kT上对所有部件同时进行更换,通常应用于由大批电子元器件组成的电子设备维护中。
对于成批更换策略而言,[JP2]更换操作在失效时以及周期时间点上进行,此类策略的优势在于可操作性强,无需保存过多失效时间相关的信息。但其缺陷也很明显,对于经典的BRP 策略[10],一组工作部件将会分别在失效时或者在固定周期为τ的维护时间点上被更换,在周期点上部件依然较新时,更换操作会造成浪费。针对此问题,很多研究在经典BRP的基础上提出改进BRP试图克服此缺陷,主要方法包括:[JP]
(1)如果失效发生在紧邻维护周期点τ之前,则不采取失效更换[11];
(2)如果失效发生在紧邻维护周期点τ之前,则以一个用过的部件更换失效部件[12];
(3)年龄较小的部件在维护周期点τ上将不会进行更换,继续服务[13, 14]。
针对特定系统环境和限制条件的成批更换策略也有大量研究。通常的维护策略研究中假设在任何需要对部件采取更换操作的时候总是有新部件可用,而实际应用中考虑到部件定制的问题和价格因素,部件即时更换依赖于维护策略和备件供应策略的匹配情况。文献[15]研究了劣化失效部件的PM策略和备件供应策略的联合优化问题,联合优化的目标是寻求使单位时间平均维护费用最小化的成批更换周期和最高备件水平。分析结果显示单独考虑任一策略的优化结果都不能够使总体费用最低。文献[16]认为文献[15]中交货时间为常数的假设在多数情况下不符合实际情况,并研究了随机交货时间下的联合优化问题。已有的大多数BRP策略的研究是针对具有有限或者无限操作时间的系统,考虑到实际系统的运行时间具有不确定性,文献[17]研究了具有随机操作时间的系统的成批更换策略,并以总更换费用为目标对策略进行了优化。
成批更换策略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于失效更换可能造成的浪费,而多数改进策略力求最大程度减少不必要的失效更换引起的费用。在BRP中考虑的费用包括失效更换c1和预防性更换c2两部分,在实际系统中这两部分费用也易于确定。基于二变量的改进BRP考虑部件失效造成的损失c3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然而面向具体系统的c3的评估和测量却需要进一步研究。
[HT5”H]1.3失效最小修的周期更换策略
对于单个部件在每次失效的时候进行最小维修使部件恢复工作,同时进行周期的预防性更换,该类策略称为周期更换策略。对于由大量元件组成的设备,对单个元件的失效更换则相当于对整个设备的最小修。考虑多个部件组成的系统,每个部件由大量元件组成,部件失效发生时采取最小修,在周期点上对所有部件进行预防性更换,该策略为失效最小修的周期更换策略的多部件版本,也可以视为分组更换策略的一种。
失效最小修的周期更换策略费用结构中包括最小修费用和周期更换费用。文献[18]以有限时间区间内的单位时间平均费用为优化目标研究了失效最小修操作下的周期更换策略,除了维修费用c1和周期更换费用c2以外,该研究引入了一个使系统维持工作状态的离散费用c3,并基于这一改进的费用结构对维护策略进行了优化。实际系统中随着部件劣化,一种常见现象是最小修的费用不能保持常量,而是随着时间而增长。文献[19]研究了针对复杂系统的失效最小修下的改进周期更换策略。在时刻t,对系统进行最小修的费用为C(t),C(t)是时间t的连续单调增函数,因而最小修费用随系统年龄而增长。
除了在失效发生时采取最小修以外,策略在周期T的某个整数倍时间上对系统进行更换。最优更换周期T0存在的充要条件是系统寿命分布具有单调增失效率。除了对策略本身的改进,已有很多研究关注维护策略和质保策略、备件检查、供应策略等联合优化。文献[20]研究了离散时间过程中免费维修策略对周期更换策略的影响。研究采用失效最小修,预防性更换操作发生在离散的整数时间点上,以长期费率为目标求解最优的更换周期。文献[21]面向具有竞争和相关失效模式,且受到损伤冲击事件影响的单部件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条件的周期性检查/更换策略,实验结果显示维护策略需要根据系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才能获得更好的性能。文献[22]面向由n个部件组成的二态单调系统提出一种基于条件的周期检查和更换策略,系统失效过程采用计数过程进行建模。当系统进入失效状态或者计数密度达到指定阈值的时候触发更换操作。
2考虑部件相关性的维护策略
复杂系统大多由多个子系统构成,考虑到子系统之间存在费用相关性、随机相关性和结构相关性,面向此类系统的维护策略与单部件系统的维护策略有所不同,一个子系统上优化的维护操作依赖于其他子系统的状态。例如,若两个子系统在维护操作上存在费用相关性,那么维护策略就需要统筹考虑,同时维护两个子系统可能会比逐个维护费用更低,一个子系统的失效可能带来维护另一个子系统的机会。
2.1分组维护策略
在很多实际系统中,部件可以分为多个组,每组由多个相似的部件组成。考虑到部件存在经济相关性,在维护策略指定的时间点对一组部件进行更换的效果要好于分别对单个部件进行单独更换,这一现象称为规模经济性(economies of scale),采用分组操作的维护策略在研究中也受到了广泛关注。[JP]
研究中一类重要问题是如何对部件进行分组以便在发生失效的时候进行更换,当部件组装和拆卸的费用不同时,此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另一类问题是如何通过在系统设计中加入冗余部分以降低费用,第三类问题考虑为独立运行且具有相同失效分布的多个系统设计分组维护策略。[JP2]按照问题的性质,分组维护策略也主要分为三类[23]。第一类称为基于年龄T的分组更换策略,当系统到达年龄T的时候进行分组更换。第二类策略称为m失效分组更换策略,当系统中的失效次数到达m后对系统进行更换。第三类策略为前两类的混合策略,称为(m, T)分组更换策略,当系统年龄到达T或者失效次数到达m两者之一先发生时即进行分组更换。[JP]
基于年龄T的分组更换策略在紧邻分组更换前采取失效更换操作会带来浪费,文献[24] 考虑具有两类失效的系统,第一类失效为轻微失效,可以通过最小维修得到修复;第二类失效为灾难性失效,只能采取更换操作。为避免失效更换的浪费,研究提出了一种面向相同可修部件的两阶段分组维护策略,时间段(0, T]为第一阶段,(T, T +W]为第二阶段。在第一阶段的II类失效采取更换操作,在第二阶段的失效不采取任何措施。在时间T +W或者第k次不处理的II失效发生时进行分组维护操作。维护策略一般面向长期的操作区间,然而系统变更和不可知事件等原因往往使维护策略的实施只能维持短期区间。文献[25] 提出的动态分组维护策略能够基于长期策略制定短期维护计划。研究对不同部件上的长期维护操作进行分解,确定每一个细分操作的费用,然后对这些细分操作进行分组执行。由于一次分组执行仅引起一次公共开销,因而该策略能够有效降低平均维护费用。文献[26]对三种分组维护策略进行了对比。第一种策略是失效最小修的周期更换策略的多部件版本;第二种策略是一种具有一失效类型的两阶段分组更换策略,在时间段(0, t]内对失效采取最小修,在(t, t+w)内对失效不采取任何措施,在时刻t+w采取分组更换操作;第三种策略是一种改进的基于失效次数N的分组更换策略,在时间段(0, τ ]内采取失效最小修,时刻τ之后对失效次数进行计数,在第N次失效时采取分组更换操作。分析结果说明对于相似可修部件构成的分组,第三种策略的平均费率更低,而第一类和第二类策略由于具有预先确定的更换计划,因而更加易于操作,尤其是考虑到备件供应问题。
[HT5”H]2.2基于机会的维护策略
[JP2]系统停机提供了很好的CM和PM机会,基于系统停机机会的维护策略尤其适合于串联系统,其中任意单个部件的失效都会引起系统宕机,从而可以对其他部件进行预防性维护。[JP]
文献[27]提出了一个面向由多类部件构成系统的基于失效率的机会维护策略。当失效率在(0, L-u)之间时,对部件失效采取维修措施,维修效果为最小维修;当失效率在(L-u, L)之间时,对部件失效采取更换措施;当部件失效率到达L时,一个工作部件被更换。当一个部件因为失效率到达L而被更换时,所有其他失效率落入(L-u, L)之间的部件都会在此机会被更换。维护策略优化的目标是系统的长期费用率,该费用率为L和u的函数,通过优化策略获得使该费率最低的L和u。该策略适用于具有多类部件的系统,且部件均具有单调增的失效率。文献[28]研究了多部件串联系统中的机会维护策略。在该类系统中,当一个部件进行PM 的时候其他部件必须停止工作,从而提供了PM的机会。文章提出了基于动态规划的PM调度算法,优化目标为使短期累积的维护费用节约数最大。
文献[29]提出基于二变量(τ;T)的面向k-out-of-n:G系统的机会维护策略。对于在(0, τ)之内发生的部件失效立刻采取最小修。对于在(τ, T)之内发生的失效,如果累积失效部件数到达m,则进行维护操作,包括对失效部件的CM和工作部件的PM,如果累积失效次数未达到m,则在时间T进行PM。其中,m是一个预先设定的正数,1≤m≤k-n+1。Pham针对最小修区间长度τ和最大更新周期T进行了优化,然而并未指出如何获得适合的m。文献[30]研究了k-out-of-n系统的成批更换策略,在时间τ之前若失效部件数小于m,则在τ对失效部件和剩余部件进行更换,否则每当失效部件数到达m,对失效部件进行更换,并在τ进行全面更换,Park以最低费率为目标对m和τ进行了优化,并采用与部件失效时间相关的风险费用描述部件失效引起的系统性能下降。
3基于多态系统模型的维护策略研究
随着系统结构越来越复杂,大型系统往往都能提供多种性能等级,而对系统的要求也是建立在一定性能基础上。基于多态系统模型的维护策略研究成为研究的热点。然而由于多态系统大多结构复杂,由多种不同部件组成,各部件的状态以及对系统的影响都会很大。在维护操作选择较多的情况下,寻求优化策略和评价系统性能都比较复杂。
文献[31]采用等效年龄模型对不完美PM进行建模,借助通用生成函数(universal generating function,UGF)评估系统可靠性,并采用遗传算法在大量的维护操作选择中对策略进行优化。该启发式方法在求解多态多部件系统的维护策略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实际系统中往往是在一定的费用或时间等限制下,要求系统在一个任务阶段满足一定的可靠性要求。在满足限制条件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维护操作使系统获得最佳性能的问题称为选择性维护问题。文献[32]针对具有最小修和更换维护操作的情况,采用分支定界(branch and bound,BB)方法和启发式方法对部件失效率与年龄相关的系统优化选择性维护策略,以减少计算时间。结果显示启发式方法能够在较快的时间内获得接近最优解的策略。考虑到不完美CM和不完美PM是主要的维护操作,文献[33]将不完美维护模型整合到选择性维护策略中,并将维护操作离散化为可编码形式以便通过遗传算法求解,以保障到下一阶段任务结束时系统具有尽量高的可靠性。
篇5
电源系统设备是电力通信电源系统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适时对电源系统设备进行科学化的技术检测与维护。在检查维护设备的过程中,要针对接地电缆以及机架之间的连接装置进行重点检查,并核查机房的接地电阻是否合乎标准[2]。另外,在进行UPS设备的维护时,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针对设备的预警及保护性能进行严格的核查,尤其是要重点检查好在确定设备能够满足日常工作所需以后,才能将其投入到电力通信电源系统环境当中使用。
2我国电力通信电源系统的电源模块性能维护管理
电源模块的性能维护管理是技术性较强的一部分工作,同时,也是电力通信电源系统维护方案当中关键的处理环节之一。在我国的电力通信网络之中,智能化的高频开关技术的融合日益成熟起来,为了达到更好的执行效果,则有必要对电源模块的适应性进行实时的监督,从而维护好整个电源系统的性能。从本质上来看,构建一套可靠性较强的通信电源监控系统是用以保障通信机房及相关设备有序运行的前提,实时监控手段往往是事后维护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操作策略,监控环境中是否存在异常状况。通常情况下,通信电源设备需要使用的是220V的交流电,在UPS后备电池的支撑下,电力供应能够达到标准化的要求,但尽管如此,UPS后备电源并非能够实现长时间的电流供应,则就需要激发现有的通信电源模块的效用,采取多套电源并联运行的实践方案,维护电力通信电源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3]。
3结束语
篇6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维护;应急处理
近年来,现代化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医院也逐渐朝着信息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尤其是信息系统在医院中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的日常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而为了确保医院维持正常的工作秩序,在医院信息系统维护过程中要做好科学有效的应急处理,从多方面提高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性。
1 医院信息系统维护应急处理原则
医院信息系统维护必须选对时机,坚持合理、科学的原则,确保医院医患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安全性,保持医院信息系统的顺利、正常运行。对于医院信息系统维护的应急处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1.1 可恢复性和可操作性
对于医院信息系统维护的应急处理要综合考虑到医院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和业务需求,具体应急处理方法和措施必须可以执行操作,满足精准、快捷、简单的应急处理要求,当医院信息系统维护完成或者故障消除以后,应及时恢复医院信息系统中的原始数据,确保各种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1.2 重点设备、重点部门和风险优先
医院重点部门主要是指提供一线医疗服务业务的部门,这些部门需要较多的人力和物力,医院信息系统维护的应急处理应注意提高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的利用率,确保医院重点部门正常开展工作,保障医疗服务质量。医院信息系统中的重点设备主要包括交换机、服务器等设备,有些设备占地面积比较大,在医院信息系统维护过程中,应注意重点保护这些设备,消除安全隐患,降低重点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并且医院信息系统维护的应急处理应坚持风险优先原则,基于相关风险评估报告,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应急措施,对于医院信息系统的运行故障,及时进行恢复,加强管理,保障安全性。
1.3 有效性和完整性
医院信息系统维护的应急处理应从医院整体的工作和业务需求出发,应急处理策略必须是有效的和完整的,不仅要包括医院信息系统维护应急处理的触发条件,还要包括相应的系统恢复、应急方案开启条件等内容,制定的医院信息系统维护应急处理方案必须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完整性,预计医院信息系统维护可能出现的问题或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处理方法,并且确保应急处理方案的有效性,提高医院信息系统维护应急处理效率和水平。
2 医院信息系统维护应急处理注意事项
通常情况下,医院信息系统维护的应急处理需要针对不同情况和事件类型,进行不同的应急处理,医院普通应急类型主要包括网站、住院、急诊和其它系统,如图1所示,医院住院部信息系统故障延时最长时间为45分钟,急诊部门在启用信息系统应急之前故障延时约25分钟,而在这样的时间段内医院信息系统故障无法及时、有效地进行排除,必须立即进入医院信息系统维护的应急处理模式,确保医院正常的提供各种医疗服务,维持正常的患者看病流程。同时,医院信息系统维护的应急处理应落实使用责任制,强化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落实领导责任制,各科室负责人直接承担,严格落实各个环节。另外,根据各种突况对于医院产生的不同影响,医院信息系统维护的风险等级可以分为四种:灾难性、较严重、严重和可承受,根据不同的风险等级,采取不同的应急处理策略,对医院信息系统维护便捷、简单的进行应急处理。
3 医院信息系统维护的应急处理措施
3.1 电力因素排除
若医院发生停电事故,在无UPS终端情况下,通过人工方式定期检查终端设备,在保障没有发生供电异常时,要及时进行应急处理,若交换机房停电,由工作人员进行维护处理。
3.2 数据安全检测
医院信息系统维护的应急处理必须确保数据安全,为了防止医院信息系统发生数据丢失,构建磁盘阵列,做好医院信息系统数据的备份,通常情况下,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备份应保持每十分钟一次,实现备份数据的实时监测,若磁盘阵列硬盘出现运行故障,要对热插拔硬盘进行及时更换,一旦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发生丢失,应立即从备份盘中恢复医院信息系统数据,由相关工作人员对医院信息系统及时补充丢失数据,保障系统数据安全。
3.3 突发事件处理
医院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有可能会遇到一些不可预知的情况,对于突发事件处理,要注意及时维护医院信息系统的相关设备,例如,当医院信息系统遭遇网络黑客时,应及时检测医院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对医院信息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如服务器,要做好更换处理,保障医院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3.4 故障应急处理
当医院信息系统发生故障但是没有工作人员可以处理时,应将基本情况及时上报到医院门诊部门,做好医院信息系统的数据预留和记录工作,为医院信息系统维护的应急处理奠定良好基础,若需要更换系统设备,应及时汇报总务科负责人,快速进行维护处理。
3.5 内存和CPU应急处理
CPU是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整个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医院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CPU的检查维护和应急处理,使CPU处于正常、稳定的运行频率,并且为CPU提供良好的散热条件,将风扇设置在计算机CPU旁边,加快散热速度,定时、定期地检查和维护散热片、散热风扇,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同时,要注意计算机内存条故障的应急处理,通常情况下,医院计算机在长时间运行中,内存条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很容易发生氧化反应,这时管理人员需要轻轻擦拭氧化反应部位,去除氧化部分。并且管理人员要按照原装内存条的型号来更新或者更换内存条,避免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出现不兼容问题,在更换内存条时,应及时切断电源,在调试计算机信息系统时,应确保工作电压处于稳定状态。
3.6 信息网络应急处理
首先,完善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数据库,定期进行更新,及时修补安全漏洞,一旦发生入侵现象,立即对数据库数据进行备份,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其次,加强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检测,利用服务器主机和agent进行数据连接,实时扫描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漏洞,及时补救和完善漏洞。最后,积极运用先进的计算机安全技术,如数据加密技术,隐藏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关键信息内容,保护用户信息,提高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 结束语
结合医院的实际运营情况,根据医院信息系统应急处理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应急处理,采取科学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高度重视这个工作,保障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吴小波.浅谈医院信息系统维护的应急处理[J].硅谷,2011,1:59.
篇7
在基于GIS构架为主体的高速公路机电维护系统的构建分析中,应该重视通信系统、收费系统、供配系统等多个系统的维护要求[2],再结合实际的技术条件,优化系统维护方法。
1.1基于GIS高速公路机电维护系统的基本框架
1.1.1机电维护系统软件平台技术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体系中,主要通过柜多层体系C/S模式下,由服务器端为Ora-cle9i提供必要的GIS信息与外场设备台账数据。在GIS数据接收端,数据库会通过空间数据引擎实现数据管理;当用户想要访问属性数据库时,便可以直接登录客户端进行访问。在整个流程下,应用服务器是实现数据库服务器与客户端通信的枢纽,其主要功能是存储COM、COM+标准实现的企业逻辑,并依靠微软MTS技术,实现对企业逻辑的动态管理、负载平衡控制等[3]。
1.1.2空间数据处理在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中,空间数据处理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同时从整个电子地图来看,空间数据的总量十分巨大,为减少系统维护过程中的工作量,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数据资源,对数据的处理方法进行确认。应充分利用AutoCAD与MapInfo之间的数据可转化原则,在原有的高速公路网的基础上叠加与本路段高速公路管理内容相关的电子地图档案,保证两者数据衔接的有效性。两者之间的互换流程为:将本路段的高速公路路网图转化为AutoCAD,并依靠AutoCAD结合再修(或刚竣工)的工图修改原有的电子地图;再将AutoCAD的DWG格式文件转化为DXF文件,并将其导入到MapInfo格式文件中,通过MapInfoGSM装配原有的电子地图工程信息。电子地图所基于的表,可以由ODBC支持的外部数据库中提取,在确定地图信息来源时,可以从Field集合中查找。在创建地图信息时,应该确定地图想要显示信息的数形,并确定信息存储的位置。
1.2高速公路机电维护系统本文结合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维护的一般内容,简单统计不同情况下的系统维护框架,具体资料见表1。
1.3系统目标原则与系统软件设计在基于GIS的高速公路机电维修系统框架下,三种应用系统的目标、功能内容存在明显差异[4],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3.1决策系统建立标准的机电设备管理机制与维修章程,通过建立路网几点设备维修管理数据库模型,实现机电设备维护的宏观管理。在决策系统功能选择上,要保证系统能够统筹管理几点设备的管理计划,并审核、审批管理方面的资金使用计划;汇总所有路段的几点设备使用情况,对其中的故障现象进行统计与分析。其业务功能主要体现在综合评价管理、维护计划管理、报表管理等。
1.3.2管理系统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建立不同路段的机电设备维护管理数据库,并统计不同路段的GIS空间数据信息,向管理单位发送设备维护数据,生成管理报表。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收集各路段机电设备管理内容;制定相应的机电设备维修信息;加工设备基础数据。
1.3.3执行系统执行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根据维护管理数据,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信息系统,指导技术人员完成维修。执行系统的功能主要为:根据既定的管理系统,对所有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包括定期检查、定期维护等。
1.3.4GIS应用为准确表达机电设备与网络之间的关系,方便技术人员快速掌握不同管理内容,本文简单统计了空间数据的基本流程。在该流程下,GIS系统功能主要表现为:①高级管理。统计各路段的总体情况,通过专题图的形式显示不同路段的机电设备信息,全方面浏览系统的整体功能。②中级管理。包括设备管理信息,属性查询信息等。③基层管理信息。显示各个路段的基本情况,包括维护管理情况、区域查询数据统计等。
2结束语
篇8
前各行各业的企事业单位当中,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应用日益广泛,主要作用包括以下方面。第一,资源共享。在信息系统当中,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够通过网络,共享系统内部硬件资源以及服务器当中软件资源。第二,信息共享。个人电脑往往通过局域网形式实现连接,计算机之间以及计算机同服务器之间能够通过网络互相访问,从而打倒信息资源共享。第三,网上办公。信息系统可以说是实现网络互连的重要形式,只需要加装网上办公的软件,可以实现网上办公以及无纸化的办公,一方面提高办公效率,另一方面降低办公成本。第四,网格计算。在处理大量数据的过程当中,如果单个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不够,能够通过网络计算,将需要完成的任务发送到空闲计算机,从而充分利用空闲设备,进一步改进计算的效率。第五,互联网共享。在局域网当中,一台计算机介入互联网,系统内计算机都能够通过服务器软件连接到因特网,从而减少上网经费的开支。
2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维护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故障分析可以说是维护的关键,针对信息系统出现的故障,首先要确定是共性故障还是个性故障。其中个性故障往往出现在单一设备上面,共性故障则出现在相同设备甚至所有的工作站。要是出现共性故障,表明信息系统的公共部分例如交换机、网络或者是服务器等出现故障;如果出现个性故障,只需要处理故障设备。通过对信息系统进行完整的故障分析,能够得到信息故障的故障分析流程,从而将流程当作故障排除的重要依据,打倒有的放矢从而事半功倍的目的。在信息系统的日常维护过程当中,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信息系统的故障能够进一步分为软件故障以及硬件故障,尤其是软件故障,往往占到信息系统故障率的一半以上,因此将软件故障当作故障管理的重点,对于提高信息系统的维护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维护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通过持续的维护,信息系统才可以不断适应环境条件的变化,同时实现信息系统的完善。通常情况下,信息系统使用的寿命往往超过五年,在信息系统使用寿命当中,都会伴随着维护工作的开展,一直延续到新一代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为止。信息系统维护的作用就是为保证信息系统可靠正常地运行,同时保证信息系统得到持续的改进与提高,最终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除此之外,信息系统的维护能够保证系统当中各项性能随着使用条件的改变而始终处于最理想的工作状态,从而满足人们对于信息挖掘与处理的需求。
3故障管理在计算机信息系统维护中的应用
第一,监控应用。要想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需要硬软件设施条件的支持。在常规故障管理的过程当中,监控对于保证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监控的类型主要可以分成两种,也就是历史监控以及实时监控。所谓历史监控指的是对信息系统实行长期数据记录,从而分析信息系统的使用情况以及可用性,并通过图示方式来完成信息系统的分析。所谓实时监控指的是重点检查目前信息系统运行的情况,例如信息系统的网络状态好坏、计算机运行状况是否正常等。通过实时监控能够第一时间把信息系统的故障报告给工作人员。实时监控主要由监控组件以及报警组件这两部分所组成,通过监控能够让信息系统的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发现存在的故障,从而控制信息系统停机的时间,尽可能修复而避免影响到用户的正常使用。
第二,调试应用。对信息系统进行常规调试能够发现信息系统存在的故障以及隐患,进而采取措施加以排除。信息系统调试前应当了解常见问题的类型,从而尽快发现故障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要是找不到故障根源,故障维护就只能暂时缓解信息系统出现的问题,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一方面信息系统的故障还反复出现,甚至会导致更为严重的故障。在进行调试工作的过程当中,往往需要借助于特定的应用软件以及仪器设备,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做好相应的准备。常用调试方法主要有排除法以及改进法。排除法是将原来信息系统当中不同可能出现故障的部分使用新的软件或者硬件代替,直到排除故障排除。排除法针对信息系统软硬件的故障调试过程中有着比较理想的应用效果。例如信息系统出现软件问题的时候,能够通过排除法来解决软件间的冲突。如果信息系统出现硬件故障,则可以使用其他的硬件替换已有的硬件,从而一一排除可能出现问题的硬件部位。改进法则是通过新增软硬件解决信息系统的问题。一些操作系统自带调试工具,能够自行调试排查系统的故障,从而协助工作人员做好故障调试。
第三,用户支持应用。信息系统当中的用户支持指的是响应并处理用户所提出的请求,同时解决出现的故障。企业应当建立虚拟或者是实体的支持平台,接受用户反馈的故障问题,同时提供相关服务。用户支持平台需要提供友好的交互界面,同时有专人提供业务支持,工作人员要相应的工作流程和步骤。此外,变更管理也是用户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变更管理是实现信息系统维护重要内容,通过分析系统变来确保变更的过程顺利实现。系统管理人员变更之前,需要仔细分析变更内容,从而避免出现意料之外的问题。除此之外,变更管理作为重要的通信工具,在变更的过程当中需要保持步调一致,从而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一旦出现故障能够迅速解决。维护窗口应用也是。在信息系统维护过程中,窗口维护同意非常重要,企业需要根据自身规模,对系统的工作窗口进行调度以及定期维护。
4总结
篇9
【关键词】信息系统;维护管理;电力客理;数据
引言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系统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已经显而易见。信息系统可以储存数据,并且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方便我们了解系统状况。目前,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维护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管理制度也不完善。我们应该努力解决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出现的各种问题,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为此,本文从几个方面,议论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笔者的实践,阐述其解决方法。
1 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历史数据没有及时维护
历史数据一般是指在使用的过程中,变更之前的数据。而变更后的数据就是我们当前看到的数据了。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管理过程中,是由相关的工作人员负责修改以及完善数据的,如果这些历史数据没有得到很好地维护或者工作人员没有及时更新数据,这些数据便不能反映系统当前的状况,也会造成我们对系统情况的错误认识。
1.2 查询与统计系统不灵活
系统的查询方式大致分为两种有格式查询和自由查询。我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一般把这两种查询方式相结合起来使用,同时也可以利用一些表格形式进行查询。但是我们目前系统查询的主要问题是查询方式受到了一些限制,原因在于我们在设计时,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我们在查询时对于单字查询或者字段查询不能很好地命中,也就造成我们在使用自由查询方式时,往往找不到我们想要查询的内容。这样一来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工作人员只能采用人工检索的方式,一条一条的检索,既浪费了时间也降低了效率。
1.3 系统服务功能不完全
电力企业的信息系统对于整个企业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对数据进行统计,还能够根据人们的需要进行分析处理。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对于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希望它实现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软件开发者自身的局限性,对管理学的相关知识掌握有限以及自身管理能力不足等等,所以在对软件进行开发的过程中,会出现开发不完全的现象,尤其是在模块分类以及过程描述方面。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软件的效率并且也使得软件的价值减小。所以,软件开发者一定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时展的需要,并且也要加强对于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得自己在开发软件时能够考虑得更全面更完善。
1.4 管理落后
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许多新技术层出不穷。面对这些新技术,我们如何去管理,如何去运用,成为了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电力企业目前的信息系统管理比较落后,缺乏系统的管理标准以及一些运行的规程。管理者对于系统的维护,管理,运行等没有清晰的想法。虽然有些企业也制定了相关的规定,但是大多的文件可操作性差,不能够作为操作规程。并且,有些规程的制定也只是为了敷衍领导,没有真正的将其实用性考虑在内。对于一个系统而言,维护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管理者对于维护资金的管理并没有详细的计划,殊不知一个小小的数据存储也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我们对于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管理不全面将会造成系统维护不及时甚至忽视一些设备的维护,所以一定要加强系统的管理,制定详细的管理制度。
2 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维护管理
2.1 系统安全维护
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安全问题一直是我们非常关注的问题,如果系统安全受到威胁,内部资料都是,将有可能影响到系统的正常运行。危害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安全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外部网络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对系统内部网络进行攻击,可以获取系统内部数据等。系统内部感染一些病毒对系统造成蓄意破坏等,而且系统的维护人员也有可能出现操作的失误从而影响系统安全。系统的安全问题可以分为物理层面的以及管理层面的。物理层面主要是指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一些基础硬件以及一些通讯设备等等,它们使得电力企业信息系统变得脆弱。雷电等自然灾害或者设备的老化等等都有可能导致系统的损坏。管理层面是指企业内部对于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管理不到位,企业员工对于信息安全的意识不强使得一些管理账号泄露。
2.2 网络维护
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经常会遭到黑客的侵扰,造成一些信息的流失甚至使系统崩溃,这样一来网络安全维护显得尤为重要。用户首先应该管理好自己的账号信息以及进行权限设置。内外网之间需要传输信息时,可以使用U盘传输信息,用后对电脑进行病毒查杀,以免感染病毒。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关键是使服务器和数据库不停歇的工作,并且要保障存储数据的安全性,如果想要保证服务器不间断的运行必须安装可以全天供电的电源,以防系统突然停电造成服务器的损坏。目前,许多的单位都已经开始使用备份服务器,当系统的主服务器受到故障时,可以马上将服务器切换到备份服务器,这样做可以在短时间之内恢复系统处理数据的功能。不过,这种设备也有弊端,一般只能应付一个服务器出现故障的状况,如果多台服务器故障,仍然不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也开发出了应急服务器,应急服务器可以有计划的将数据进行备份,当系统出现故障时,可以马上转移到应急服务器上,从而保护系统的数据。
2.3 硬件维护
系统硬件故障的发生率与系统的性能是有很大的关系的。所以,一般我们可以加大资金投入,购买性能较高的处理器。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维护的工作量非常大,所以需要很多的相关人员,我们可以聘请一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培训,让他们加入到系统维护的行业中。在维护的过程中,要把工作分配清楚,具体到人,以免出现问题时大家互相推卸责任。系统故障是不可避免的,很多时候企业都会给设备备上至少一台备用机,当设备出现故障时,可以启动备份机,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2.4 软件维护
软件维护在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维护中占很大的部分,并且软件维护工作是非常不容易做的。软件的维护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能够解决一些相关的技术问题,并且精通系统的操作方法,能够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如果维护人员对系统了解不多,那么在出现故障时便不能及时解决,这样一来势必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技术人员责任非常的重大,也面临了极大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软件维护工具,在设计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维护程序一定要包含大多数的子程序,我们也可以把那些业务相关的表做到一个界面,我们的维护程序也需要把后台的一些代码转化成为汉字,这样一来维护人员便一目了然。当维护人员看到这些数据后,可以直接修改或者保存等。
3结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我们实现现代化的一项重要任务,然而对于电力企业信息系统来说,后期的维护工作非常重要。面对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维护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查找原因,找到解决方法,以保证电力企业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篇10
可靠性数学和可靠性物理等又是可靠性理论基础中所包含的内容,前者重点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主要在失效的规律以及设备元件的可靠性评估中发挥作用;后者重点是将失效机理进行探究,同时对失效的原因进行探索和分析。系统的可靠性对于系统中的每一个部分的可靠性而言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系统可靠性评价体系是通过设备各系统的实时和历史数据库建立起来的,并且对其状态变化趋势以及运行特性进行跟踪。
因为微波通信技术发展的要求,微波在线监控以及故障查排综合管理系统也被相关的学者发明并研究出来。这套系统是通过状态维修技术,而设计出来的。 系统构思一套系统的实用性、高效能是必须要具备的条件,根据这样的条件,将相关系统性能规范制定出来:(1)预警功效是系统必须实现的功能,同时过失预警的发生率一定要制定最低界限。(2)针对高级用户,能够设置预警指标的标准。(3)当出现故障的时候,系统进行处理和解决故障的效率要达到高标准,而且这方面也是比较重要的。(4)系统有较高的开放性,不管是在理论知识上,还是在测试系统以及仿真训练上,所具备的可操作性一定要强,在更新理论和实践知识的过程中更为方便快捷。(5)实现数据的采集、分析以及处理,所监测到的数据能够直接连接到电脑上,并且其报盘可以自动形成。在数据监控和故障排查方面,系统也针对故障产生的重要因素进行相应的分析,在这些因素中,存在显性和隐形因素,例如,设备的故障、产品的质量以及容量的偏差等。这套设备可以在短期或者长期状态检修设备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系统能够检查、测试设备的运行状态,针对所采集出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使设备当前状态下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有所获得,在此基础上,可以检查设备当前所处的状态以及设备可能的发展趋势,同时准确地判断出检修成本,最后将设备状态报告以及检修意见进行提交。 详细设计在功能的驱使下,这个系统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在线监控子系统、综合管理模块、辅助排障子系统。下面针对在线监控子系统的相关模块进行分析。 客户端模块在线监控、数据分析、数据处理以及数据上报等是其所具备的主要功能。高级用户可以实现对预警指标标准的设置。自动保存在线所监测到的数据,与此同时,针对故障发生的时候所监测的数据也可以进行保存和打印。 控制端模块它的功能可以对监测到的信号量及时、快递地进行采集,并且适当地处理所采集到的模拟信号以及数字量信号。
数据库模块数据的存储分析和查找,是其发挥的主要功能。针对已经在广播电视中投入使用的设备,在使用之前都是通过严格的筛选才能够正式投入使用,不过,设备上的元件也是通过同样严格的方法选择出来的。因此,那些刚刚投入使用的设备,它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标准,但是使用年限的日积月累,使用环境的千变万化,再加上操作人员不能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使设备的损坏现象越来越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广播电视的传播质量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严重的时候还会使广播电视不能正常播出,怎么样才能够使元件在受到轻微伤害的时候就可以及时得到更换,从而使事故发生的几率得以降低呢?这就需要很好地预防元件,实施区别对待,针对那些比较容易受到损坏的元件已经实现及时更换,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1)调查档案库的建立,例如设备的名称、用途、使用环境、使用时间、工作条件以及会出现损害现象的基本因素。(2)每间隔一段时间,就需要进行电特性测试以及外部检查,对元件的电特性进行查看,看其有没有发生变化,并且做好相应的记录。(3)在高温高压工作环境下,对元件的温度以及电压的范围进行测试,检查其有没有超出允许范围,并且做好相应的记录。(4)针对那些已将失效的元件,要及时做好其失效记录。减少机器故障的过程中,元件的失效预防工作是最佳的方法。
广播电视的事后检修、定期检修制度,随着广播电视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已经不能完善适应和满足,所以,在广播电视中,状态检修这种维修维护技术就成为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从而将设备中所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地解决和处理,同时广播电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也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成本也有所降低。
作者:卞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