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范文
时间:2023-03-19 14:25: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土保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英文名称: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陕西省咸阳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5-3409
国内刊号:61-1272/P
邮发代号:52-211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篇2
英文名称:Bulleti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保所;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陕西省咸阳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288X
国内刊号:61-1094/X
邮发代号:52-16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水土保持通报》创刊于 1981年,双月刊, 中文版,属环境科学学科,连续4届被定为我国中文核心期刊。主管单位为中国科学院,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和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联合主办。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及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JICST)》,《中国期刊精品荟萃》等收编。根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引证报告,2000―2004年《水土保持通报》连续4年影响因子居中国科技期刊前300名之列;连续5年总被引频次排名居中国科技期刊前300名之列,其中有2年位居前200名之列。
办刊宗旨
紧密跟踪水土保持学科的发展动向,及时报道本学科前沿领域科学理论、技术创新及其实践应用研究最新成果,积极引导和推动水土保持学科和水土保持实践的发展与繁荣。 报道内容: 土壤侵蚀、旱涝、滑坡、泥石流、风蚀等水土流失灾害的现状与发展动向;水土流失规律研究、监测预报技术研发成就与监测预报结果;水土流失治理措施与效益分析;水土流失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计算机、遥感工程、生物工程等边缘学科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在水土保持科研及其实践中的应用;国外水土流失现状及水土保持研究新动态等。
篇3
关键词:过量择伐;水土流失;营造水土保持林
中图分类号:S7-9 文献标识码:A
多年来的森林采伐作业方式采用的是择伐作业,但择伐小班内的集材道仍采取的是皆伐,在雨季时,势必引来了水土流失的后果,致使集材道地面及土壤极薄的地块造成水土流失,经过多年的造林经验积累,水土保持林对水土流失的抑制和减弱有着较好的作用。
由于J50拖拉机的集材作业,使得拖拉机道面土壤层、植被层遭到严重破坏,加之雨季时,影响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因素是:
1 地形因素是影响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基础。
集材道坡面的坡度、坡长、坡形、坡向、分水岭与沟谷底部的高差及沟壑密度等都对水土流失有很大影响。
1.1 坡度是决定水土流失轻重的最基本因素之一
一般在坡度小于3。时不会出现明显水土流失。坡度愈陡,径流的冲力愈大,水土流失愈严重。坡度增加一倍,土壤总流失量将增加1.8倍,然而,的集材道坡度一般都在3。~23。之间,甚至达到25。的坡度地段也常见。
1.2 坡长
当坡度相同,降雨形成地表径流时,土壤流失量随坡长增加而增加,坡长增加一倍,土壤流失量将增加1.5~2倍。
1.3 坡形
坡面的形状可分凸形、凹形、阶梯形和直线形4种斜坡。凸形斜坡的坡度和坡长都随距分水线距离的加大而增加,其集水区的面积也增加了,因此引起径流量和流速的迅速增加,水土流失愈接近斜坡下部愈重;凹形斜坡则相反,其上半部坡度较陡而斜坡下部坡度平缓,因而上半部水土流失重而下半部水土流失轻微,甚至有沉积现象发生;阶梯形斜坡由于台阶地形可使地表径流和水土流失放缓或终止,因而发生水土流失的可能性小,但在地形转折部位,由于径流加速,则可能产生水土流失;直线形斜坡是由分水线斜坡底部其坡度基本不变,因而水土流失将随坡长的增加而增加。
1.4 坡向
阳坡由于太阳的直接照射,土温高而干旱,不利于杂草灌木的生长,因而水土流失重于阴坡。再者就是小地形因子对水土流失也有密切关系。如斜坡上封闭的小洼地,带状凸起等。有拦蓄地表径流的作用。分水岭与沟谷底部的高差愈大则水土流失重,反之则轻。
影响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二是气候因素。在气候因素中,直接影响水土流失的是降雨,特别是降雨强度。在短时间内大量降雨会急剧地产生大量地表径流,或是雨季过长,从而加剧了水土流失的发展。具有大能量的雨水直接冲击地表,击碎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含有大量泥沙的混浊水流,进而对地表的土壤、植被造成直接破坏。
鉴于以上水土流失的因素,对集材道面产生的不利影响,只有营造水土保持林才是对其危害的有效抑制及减弱。因此就要适时适地营造水土保持林,并加强水土保持林的营造技术,以使水土保持林达到长远的、全面的、综合性的保护功效。
2 水土保持林的林种划分和树种选择
2.1 林种划分
要根据不同的地形、坡度、土壤及水分条件而进行林种划分,根据水土流失地区地貌和防护作用的特点与营造目的的不同,水土保持林又可分为许多具体林种。如分水岭防护林;水源涵养林;护坡林;梯形地坎林;固沟林;塬面塬边防护林;护基护邦林等。
2.2 树种选择
营造水土保持林必须根据水蚀地区遭受水土流失和冲刷后形成的自然特点,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生长迅速、寿命长、根系发达、能促进排水、吸水和固结土壤的树种;选择枝叶茂密,能形成松软的死地被物,繁殖容易,种苗来源充足的树种;还要选择耐干旱瘠薄,或耐水湿,根蘖性和适应性强的树种。根据我场采伐林班的地形地貌和它所处地带的气候条件,如神仙洞周围的代区地带,15。~20。地带就适宜栽植红松,红松是一个温带湿润气候条件下生长的树种 ,对气候条件要求较严是它地理分布的限制因子。如在适当高气温下能使它延长生长期,引起再生长。红松在土壤肥沃、通气良好、土层深厚,ph5.5~6.5的山坡地带生长最好。在3。~15。坡度地段种植杨树、柳树、樟子松较适宜。因这些树种耐旱,耐土壤瘠薄性较强,且生长速度快;胸围直径在18cm左右的杨树、柳树在生长旺盛期时,它们在24h内每棵吸水量约为1.8t左右的水,可见尤其是遇雨季期,它们有着很好的固水、吸水作用的。在0。和凹形地段选择水曲柳、榆树树种较为适宜,它们侧根发达,主根可塑性较大,根茎萌蘖能力强,抗涝性强,固水固土性能突出,在此地段栽植这样的树种,成林后会对皆伐集道的地面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因此说在选择树种前,对本场29000余km2的面积,进行了科学研究、科学划分,尊重树种、气候、土壤等自然规律,实事求是对不同地域进行了不同的树种选择,30余年的跟踪考察、验证、取得了较成功收效。
3 水上保持林的营造
3.1 分水岭水土保持林的营造
此水土保持林的营造很适宜本场迹伐地的山帽地带,根据地形、土壤及集材道的走向,在窄而陡峭呈现屋脊形的分水岭上,基本上沿岭脊设置林带,选择抗风而又耐干旱瘠薄的树种,进行乔灌木的混交造林。如:樟子松、云杉、桦树、臭松等树种的栽植,也可少植些核桃秋,形成混交林带,还可营造密植的纯灌木林带。在宽而缓的分水岭上或顶部浑圆的“梁、峁”顶上,如土层较厚、条件较好,就更要把好混交林带的质量关,使其成林后发挥防止水土流失和防止风害的作用。
3.2 水源涵养林的营造
此水土保持林很适宜本场夏季作业不了,只能冬季作业的林班,因严寒的冬季使积水区、低洼处、陷车地带冻实而封冻,所以才适宜较重型机械设备在此地段作业。营造水源涵养林的目的是分散吸收地表径流,使之渗透,涵蓄在林地土壤中,并缓慢的流入河川,从根本上控制水土流失、削减河流洪峰、根除水灾,变水害为水利。水源涵养林还适宜山地斜坡造林,既以涵养水源为主,又兼有用材作用。保证其成活成林的关键,要坚持水土保持的整地措施,即因地制宜的进行土平沟、土平阶或鱼鳞坑整地,为树种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在造林方法上应尽量采用大穴深栽,客土造林或容器苗造林,以保证成活。采用密植的复层混交,以便迅速郁闭成林的方法是可选的。在条件极差的石质山地,还可以先营造灌木纯林并封山育草,待立地条件改善后,再栽植乔木树种。
3.3 护坡林的营造
近几年春夏秋季时值雨季,致使本场迹伐地中的集材道毁损严重,给间接回采作业带来很大困难,增加了作业成本。如道面被冲损、石头、沟壑纵横,改变道路整体结构,所以护坡林的营造就显得适宜和关键,护坡林是以水流调节林带的形式进行配置。其目的是拦截、阻滞、分散和吸收地表径流,减低流速,减少流量,涵蓄水分并使之转为地下水流。调节水流的林带宽度应为林带宽度的5倍左右。采用的树种一般采用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因它们能形成深浅根搭配,形成紧密结构的复层混交林。
3.4 沟岸造林
它在于分散从坡面上进入侵蚀沟沿的水流,这将对已冲成深沟的地段将是有效的保护,沟岸林带结构应以乔灌混交的复层紧密结构为宜,在林带的两侧边缘都应配置根蘖性强的灌木林缘,以吸收和分散水流与固结土壤,沟岸林可大致按等高线成直线或折线进行配置。
综上,因采伐频率大,树木生长周期长,雨水过大,雨季持续过长,采取的措施又很少在短期内奏效,才使得采伐过林班内集材道在前些年遭到不同程度损毁,引来重度的水土流失,然而营林工作者们,不辞辛苦、不厌其烦、持之以恒地在抑制和减弱水土流失灾害工作中,履行了为青山长在、永续利用的责任,在水土保持林上取得了成功。
参考文献
篇4
宜川县全县的最高海拔达到1710m,在普通的平原县中属于比较高的,最低海拔也有388m。整个宜川县的气候属暖温带半干旱区,因此在水土情况中还属于比较良好的,但是因为宜川县的气候特点就导致了其水土还是需要进一步维持的,一旦忽视保护水土,那么水土就有可能朝着一个恶化的方向发展,所以综合来说宜川县的水土保持和治理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宜川县具有明显的大陆性的季风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区域性小气候特征明显,在宜川县的西南部地区凉爽湿润,但东部黄河沿岸就呈现一种非常炎热干燥的气候。整个宜川县在这种气候的影响下水土的保持就成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因为不同的气候条件造就了不同的水土状况,不能将情况不同的水土进行对比,必须要一对一的进行治理,这样就能有效防治水土治理水土流失。可以针对每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制定相应的治理方案,效果也就比较明显,所以必须要针对宜川县的独特的气候特点来进行水土治理,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水土治理和保持的重要性
当前社会下,人类面临着多种问题,生活虽然繁华丰富,但是却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资源的逐渐减少,环境的逐渐恶化,人口的快速增长都给人类的发展和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之下,如何保持水土的良好性就成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任务,因为我们需要在水土之上继续生存,如果没有很好的水土环境,就不能保证日常的正常生活,因此需要继续加强对水土保持和治理的力度,这样才能解决环境、人口、资源的三大难题,才能保持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才能解决逐渐恶化的环境问题和人类生存问题。因为现在世界上的森林被大面积的破坏,可以耕种的土地大量减少,水土流失的比例日益增加,土地沙漠化的程度也迅速的加快,许多地区都出现了干旱等灾害,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生活不能得到良好的改善,所以需要解决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因为人类正面临着非常危险的生态环境恶化的严重问题,所以必须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改善日益恶化的环境条件,改善水土状况才能保证人类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3水土流失的原因
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影响因素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简单来说,主要有3大原因:①人为的破坏,在社会和经济的大力发展之下,各种行业都发展的非常迅速,这样一来就会造成整个土地的负担加大,因此土地的各种功能的有效发挥也受到了影响。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的破坏非常严重,在宜川县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游客也到宜川县进行一些旅游活动,在旅游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许多的垃圾,这样就会导致宜川县的地面上垃圾过多,超过了整个土地的净化能力,不能将垃圾有效吸收,时间长了就会影响到土地的质量,会造成水土的流失;②一些工厂的污染,各种工业在经济的飞速发展之下也呈现一种快速的发展状态,在这种情况之下,更多的工厂开始在宜川县出现,随着工厂数量的增多,各种生产活动产生的工业垃圾也越来越多,工业垃圾是很难被自然吸收消化的,并且工业垃圾的污染能力非常强,这样就会严重影响土地的健康,土地受到工业污水以及工业气体的影响就会变得贫瘠,不利于各种植被的生长,长期就会导致水土的流失,并且一旦导致水土流失就很难恢复;③自然植被的减少,随着土地不断的被开发,土地表面的植被也越来越少,植被是保持土地良好的重要的因素,一旦植被减少就会导致水土流失,一旦发生洪水等自然灾害,就会发生非常严重的水土流失,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水土的流失是不可逆转的。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水土的保持和治理显得非常的重要和紧迫,因此需要大力加强水土的保持和治理,使宜川县的水土恢复到一个良好的状态。
4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危害,主要会影响所在地的土地状况,水土流失会造成大量的土地沙漠化,这样一来就难免需要进行一些改善,以往的一些种植作物就不能再继续种植,各种农作物的生长也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水土流失就会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因此会造成洪涝灾害,也会造成环境污染,土地表层的一些植被都被吹走以后会影响土地的防风固沙的能力,因此会造成大面积的洪水和淤泥,整个河道也会受到影响,如果降雨量太大就会导致河道内聚集太多的淤泥,这样一来,整个土地就无法进行种植和农产品的生产,人民的生活就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水土流失不仅会影响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还会影响到整个地区的生态系统的安全性,一旦水土有很大的改变,那么地区上各种动植物的种类都会发生变化,这样一来,就会造成过多的动植物死亡,整个环境受到非常大的冲击,非常不利于环境的保护以及水土的保持和治理,所以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及时的处理和治理,这样才能为宜川县以后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所以必须要认清水土流失的危害,然后从危害的根源入手进行分析,找到水土流失的原因,进行及时的补救,这样就能有效防治水土流失。
5宜川县水土保持和治理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1)借鉴国内先进的水土治理的方法和思路经验,逐渐形成自己的水土保持和治理特色。要做好宜川县的水土保持和治理的工作就必须要形成自己的特色,还必须要借鉴国内比较先进的水土治理经验,因为任何地区都不可能完全独创自己的水土保持方法,毕竟还是需要借鉴先进的管理方法,利用先进的水土保持和治理方法,应用到宜川县的水土保持和治理中来,这样可以有效地解决一些特殊的问题,除了利用一些先进的水土保持和治理方法之外还需要自己进行创新,只有创新才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的和进步,才可以解决水土保持和治理工作,这样才能满足水土保持和治理的要求,才能更好的发展经济,增加经济效益。
2)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方法进行水土保持和治理的管理。如果想更好的进行宜川县的水土保持就需要在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上进行创新,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水土的保持工作,必须要改革发展理念,因为陈旧的发展理念不能满足水土保持和治理的要求,所以在宜川县的水土保持和治理过程中,还是有许多需要注意的问题,因此就需要水土保持和治理的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理念的更新,这样才能针对宜川县的特殊的水土状况制定良好的水土治理的方案,才能对症下药,不仅仅需要在思想上进行更新,还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进行有效的水土保持管理,只有在实际行动上加大水土保持的力度,才能最终满足宜川县的水土保持和治理的要求,收取到良好的效果。
3)针对宜川县的水土保持和治理控制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知识培训。在宜川县的水土保持和治理的相关工作的管理中,需要高度的监督措施,如果不能有效的进行监督,那么就不能保证宜川县的水土保持和治理的成效性,所以就要加大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这样一来,进行水土治理的工作人员就会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就可以成功的进行宜川县的水土保持和治理,因此就需要大大的增强水土质量的控制力度。所以在现在的宜川县的水土保持和治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及时的进行手段更新,从而才能大大提高管理效率,管理方法的落伍导致了水土保持和治理过程中出现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因此管理方法的提高是保证宜川县的水土保持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篇5
关键词:焦作市;水土保持规划;小流域治理;治理措施
0引言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地处北纬34°49′~ 35°30′,东经112°35′ ~ 113°38′之间,北依太行与山西省接壤,南临黄河与郑州、洛阳隔河相望。地处太行山脉与豫北平原的过渡地带,焦作市的地貌由平原与山区两大基本结构单元构成,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由北向南渐低。从北部山区到南部平原呈阶梯式变化,层次分明。
焦作市为大陆性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根据焦作气象站1956~2000 年资料统计,多年平均年降雨量580mm,自北向南递减。受季风影响雨量年内分配不均,降雨多集中在6~9 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其中又以7、8 两月降水量最为集中,其降水量占年总量的45%。
1水土流失现状
1.1水土流失类型
按水土流失类型区的划分,焦作市属于水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南方丘陵土壤区,全市水土流失的类型主要是水力侵蚀,其次还存在着滑坡、崩塌等重力侵蚀,土壤侵蚀强度以中轻度为主,水土流失主要分布于山区、半山区和丘陵岗地的荒山、疏林地与陡坡。
1.2水土流失分区
焦作市北、西部有山区、丘陵、岗坡,东、南部为平原滩区,地形比较复杂,地面坡度变化较大,分属黄河、海河两个流域。由于降雨多集中在夏秋两季,形成洪水来汹去猛,造成较为严重的冲刷,致使水土流失较为严重。黄河流域主要有南那沟、云阳河等22 条小流域,其中水土流失强度区有67.9km2,中度区有123.42km2,轻度区有72.48km2,分别占本市该流域流失面积的25.74%,46.79%,27.48%;海河流域主要有月山沟、纸坊河等20 多条小流域,其中水土流失强度区有54.26km2,中度区有153.74km2,轻度区有161.2km2,分别占本市该流域流失面积的14.7%,41.64%,43.66%。
焦作市山丘区面积1080.5km2,其中黄河流域460.5km2,海河流域620km2。原有水土流失面积905km2,已治理面积722km2;现有水土流失面积633km2,其中黄河流域263.8km2,强度区有67.9km2,中度区有123.42km2,轻度区有72.48km2,海河流域369.2km2,强度区有54.26km2,中度区有153.74km2,轻度区有161.2km2。
1.3水土流失成因
本地区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因素有两点:一是自然因素,土壤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遇水易分散,植被覆盖率较低,极易受流水侵蚀,为水土流失创造条件,降雨大风较为集中等为水土流失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二是人为因素,随着人们对土地的开发利用不断增大,而对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相应没有跟上,水保执法监管力度不够,跟踪监测不尽完善,造成有毁林、垦荒、乱开矿及不科学的坡改梯现象,有新的开发建设项目水保方案不落实等造成新的水土流失。
2水土保持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水土保持规划编制规程》(SL 335-2006)
3水土保持规划原则
以河南省水土保持规划为基础,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坚持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相结合,围绕新农村建设、坡耕地整治、以水土流失为载体的面源污染防治等新任务,加强对水土流失区、生态脆弱地区等重点区域的综合治理,充分发挥自然修复能力,强化监督管理。
4总体规划目标
利用20年的时间,使水土流失治理度达80%,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达到山川秀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目标。
近期目标:从2010-2020年,利用10年的时间,使现有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50%,并坚决遏制人为因素产生的水土流失。
远期目标:从2021-2030年,再奋斗10年,使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治理度达到80%。
5综合治理规划
根据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特点及土地利用现状,坚持预防为主,治理与保护并重,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以大流域为骨干,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田路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与蓄水保土耕作措施相结合,坡面治理与沟壑治理相结合,各种措施科学配置,发挥综合效益;加大监督检测力度,防治人为水土流失,保护治理成果,提高治理效益。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水保意识
一是加大水土保持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通过多渠道使领导、群众、生产建设单位等社会方方面面学法、懂法、守法,进一步提高全民的水土保护意识; 二是加大对水土流失的危害、防止措施的宣传力度,形成爱护水土资源,保护自己家园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突出防治重点,提高防治技术
水土保持工作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保土耕作措施合理配置,治理与开发相结合,逐步实现了分散治理向规模治理、防护型治理向开发型治理的转变,大力发展小流域经济。
(三)加大水保执法力度,促进水保法制建设
加大水土保持执法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生态环境。一是加大执法队伍组织建设,成立市水土保持监督执法站;二是加大执法力度,努力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的申报率、实施率和水土保持设施的验收率;三是建立全市水土保持监测站网,优化监测数据,提高水土保持信息化管理水平;四是要加强与发改、环保、国土等部门的联系,力争使新建开发建设项目都能纳入水土保持法制化、规范化管理。
6水土保持措施
水土保持措施规划,包括工程措施、林草措施等,只有形成水土保持综合体系,才能有效地治理水土流失。
6.1工程措施
根据不同的地形等,因地制宜地设置水平沟、鱼鳞坑、水平梯田、沟头防护(包括沟头截水沟埂和排水沟埂)、谷坊坝、淤地坝、拦沙坝、小型库坝等工程措施。
对水土保持重点区和重点监督区进行动态监测 。主要调查林地分布、林种、结构和郁闭度,草地分布、草种和覆盖率,水源涵养情况等,以及对当前经济建设和自然资源强度开发的地带,要调查和监督土地利用及其保护,一是调查开矿、修路及建厂等对森林采伐、土石开挖、弃土废渣堆放等情况,二是调查和监督在开发过程中所采取的相应保护措施及效果;重点治理区是指对现有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要调查治理措施的布局、措施种类、质量、进度和效益等,要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要求。
6.2 林草措施
根据当地人口、畜牧业发展计划,制订出相应的用材林、薪炭林的发展规划,在防护林树种选择时应解决好用材林、薪炭林的关系和品种的配置,做到有计划协调发展,切忌顾此失彼。薪炭用量较大,如一亩灌丛只能获得50kg烧柴,一年需70亩灌丛才能满足一户的燃料需要。参考文献:
[1] 姜德文.生态工程建设监测[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
篇6
关键词:临朐县;民营;水土保持;调查
Abstract:SincereformandopeningupthesoilandwaterconservationinLinqusmallwatershedmanagementasastrategyforeconomicrevitalizationofthemountainmeasurestocarryforwardthespiritofself-relianceandhardwork,perseverancetoorganizecadresandthemasses,soastoZhishanengagedinsitepreparation,plantingtrees,buildingbases,waterSupport,roadconstructionasthefocusofthesmallwatershedmanagement,tocreateaLinqupatternofsmallrivervalleys,especiallyinrecentyears,boldreformandinnovationofsoilandwaterconservationmechanisms,theformationofthebarrenhillsinordertoleaseauction-basedprivateLinqucharacteristicsofthesoilandwaterways.
Keywords:Linqu;private;soilandwaterconservation;survey
1概要
临朐县地处鲁中山区北部,是沂蒙山区农业大县,全县总面积1833.77km2,其中山区丘陵面积占87.3%,是山东省水土流失重点县。改革开放以来,临朐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将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作为振兴山区经济的战略措施,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坚持不懈地组织干部群众,大搞以治山整地,植树造林、基地建设、水利配套、道路建设为重点的小流域综合治理,创造了临朐小流域治理模式,特别是近几年来,大胆改革创新水土保持机制,形成了临朐特色的走民营水土保持的路子,取得了明显成效。
2临朐民营水土保持的发展历程
临朐县民营水土保持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1988年以前,主要是以承包到户为主,以村为单位,只承包给本合作经济组织成员,是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开发治理。二是1989—1994年,实行规模开发,分户承包经营。三是1994—2008年,主要是以荒山使用权的拍卖为主,治理开发主力军依然是该区域的广大干部群众。四是2008年7月至今。将荒山开发治理推向市场,实行对租赁招商开发,民营水土保持进入新的期。
3民营水土保持的几种模式
3.1农户承包型农户承包型是指,以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单位将荒山只承包给本经济组织成员,是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开发治理。主要表现为四种类型。
3.1.1先治后包。对荒山比较集中的小流域,推广了申家庄小流域“统一规划、分户施工,以穴带地,先治后包”的做法,以组织农民投劳为主,由流域村按照总体规划,分期分批承包经营。申家庄村利用这种办法,两年高标准治理133.33hm2,栽植各类果树6万多棵。
3.1.2先包后治。对小流域(荒山)座落分散的,推广了石瓮沟村“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先包后治,限期治完”的做法。完不成的收回承包权,收取荒芜费,以此调动群众的积极性。石瓮沟村只有260人,一年治理小流域66.67hm2,全部栽上了优质果树。
3.1.3专业户小流域。对离村比较远的小流域,鼓励有能力的农户同村里签订合同,让他们上山定居,常年治理。九山镇辛庄子村村民曾1983年同村里签订了30年治理20hm2狼窝沟小流域合同,十几年的治理和精心呵护,20hm2荒山绿了。栽植刺槐无计其数,山楂村、桃树200多棵,半抱粗的板栗树就有70多棵,现在仅板栗一项收入年少则3000元,多则5000元。
3.1.4划分自留地。对荒山较多又比较零碎的村,推广青杨峪小流域划分自留山到户,限期治理,严格验收的办法。该流域划分到户后一年验收合格单签发1000多份。
3.2拍卖、租赁招商开发型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临朐县委、县政府大胆尝试荒山经营机制改革与创新,在拍卖7153.33hm2荒山使用权经营的基础上,去年召开新闻会,将荒山开发治理推向市场,对部分荒山使用权实行租赁招商开发。新的机制,掀起了新一轮荒山投资开发热。截止到去年底,全县租赁招商开发荒山2408.9hm2,据不完全统计,计划荒山租赁开发总投资达3.6亿元以上。为探索新形势下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荒山开发机制,特别是农村费改税后民营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发展提供了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种经营模式:
3.2.1优质果品基地综合开发型。充分利用近年来生态建设积累的农业基础设施和资源优势,吸引外地客商投资开发优质果品基地,发展有机果品业,配套冷风库、加工厂、果品集散中心等,形成产供销加一条龙。象沂源客商任明远、张善全总投资1200万元,租赁石家河村香炉山前崖133.33hm2荒山建设优质果品生产基地、冷风库、加工车间和果品集散中心。
3.2.2观光旅游型。充分利用当地的林木、水土、旅游资源优势,发展观光旅游型产业。象上林镇闫吾、包河将灵山53.33hm2荒山租赁给北京市一公司,凭借灵山的特殊人文、地理特点,承租50年,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开发旅游观光业。
3.2.3餐饮度假休闲型。利用现有的山林、水土资源优势和得天独厚的交通地理等条件,投资建设集旅游、餐饮、度假、休闲于一体的度假山庄。上林镇洛地、西洼子,营子镇蒋家前河村将潍临公路西侧的皇山山林133.33hm2,山前地28.67hm2,租赁给奎文一房地产开发公司。分三年开发,计划总投资1亿元,一期工程投资3000万元。
3.2.4种养开发型。充分利用当地的荒山、山林资源,发展特色养殖业,像青州一客户租赁五井大楼麻峪荒山20hm2,搞山鸡、肉牛养殖等。
4民营水土保持的作用和影响
民营水土保持的发展较快,加快了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快速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明显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以中央国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建设为契机,临朐县民营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一年一个新台阶,步伐大大加快。到2008年底,全县投资25053.25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04.8km2。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2000年被国家授予“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称号。
4.2明显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到目前,全县林草保存面积占宜林草面积的80.51%,水土流失面积
减少了49.37%,水土流失强度大为降低,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2000年“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督管理规范化县”建设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合格。
4.3水土资源利用日趋合理,加快了农业产业化进程。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水土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耕地、林地、经济林果、未利用土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分别由治理前的39.14%,15.02%,2.98%和28.58%调整为28.06%,32.99%,14.07%和11.43%。林地和经济林果分别增长113.41%和359.19%,未利用土地减少61.12%。促进了水土保持小流域经济产业化的发展。
4.4生产条件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小流域综合治理,使全县特别是山区农业基础设施装备程度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为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以及人口环境容量明显提高,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2008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1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105元,是治理前15倍。
4.5减灾效益显著。
4.5.1减轻了洪涝灾害。1994年8月7日午后,临朐南部山区遭受了日降雨量132.5公里,最大雨强70mm/h的暴雨袭击,据瑞庄水文站7日实测结果,洪峰流量1800m3/s。该流域雨后洪峰出现时间较1984年推迟3小时,没有造成任何损失。而位于该流域北部的洛庄小流域因为没有经过综合治理,在这次暴雨中,533间房屋损坏,面积9674m2,124间倒塌,面积2250m2,冲毁耕地66hm2,涝灾面积达到167hm2;冲毁虹鳟鱼池4个,沟道450m,冲毁堤堰15800m;冲毁塘坝1座,桥涵1座,直接经济损失365万元,减产粮食1266t,减产果品29t。
4.5.2抗旱效果明显。谢家庄小流域坚持小流域综合治理,抗旱效果非常明显。1992年大旱,全年仅降水461.5mm,洛庄小流域旱灾面积达到232hm2,减产粮食871t,每公顷减产3.8t,减产果品29t,每公顷减产0.97t,直接经济损失108万元。而谢家庄小流域虽然旱灾面积达到189hm2,但粮食减产只有15t,每公顷减收0.08t,减产果品35t,每公顷减收0.08t,直接经济损失只有6万元。灾后的经济收入达到了308万元。事实证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减灾效益是非常明显的。
5建议和思考
5.1经济效益是影响制约民营水土保持发展的根本。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作为一项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群众性公益事业,,投入巨大,周期长,见效慢。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益的调节作用非常大。多数荒山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差,水土流失严重,开发价值较小,因而对投资者吸引力不大。而这些荒山才是最迫切需要治理的,这类荒山的治理还得依靠国家、政府投入为主体。
5.2治后管理也是影响治理投入的重要因素。俗话说,“三分治,七分管”,治后管理是小流域治理成败的重要一环。调查中发现,凡是治理后重视管理,科学管理的,效益发挥就好,群众治理投入的积极性亦高。
5.3搞好调查研究,完善制定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荒山使用租赁招商开发经营行为,落实优惠政策,扶持、培强培壮,一些农产品生产、加工、旅游、度假等产业,确保投资开发商和当地农村集体经济成员双方利益不受侵害,使荒山租赁开发真正成为临朐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篇7
摘要总结了水土保持社会化服务的概念和特点,从信息、物资和技术3方面内容着手,建立相应的服务组织以适应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逐步壮大水土保持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水土保持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水土保持;社会化服务;概念;特点;内容;发展方向
水土保持是整个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实现社会生态和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是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基本国策之一。在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水土保持被列为生态环境的主体工程[1-2],要求到2010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万km2;到2030年,全国60%以上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基本治理,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将得到控制;到2050年,全部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治理,生态环境有很大改观[3]。为完成这一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加大投资力度的同时,逐步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化服务,以适应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水土保持社会化服务的概念和特点
水土保持社会化服务是指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各个环节提供必要和有利的物质和社会条件,保证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活动顺利进行的一种社会性活动。
水土保持社会化服务的核心是围绕促进水土保持工作而组建的服务公司或经济实体,在市场经济的调节范围内,上连水土保持业务部门,下为平民百姓服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完善,不断提高服务的档次和质量,促进水土保持产业化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2]。
水土保持社会化服务的特点:一是时间上的间断性和空间布局上的分散性;二是服务内容的专业性和多样性;三是服务范围的开放性和外向性。
2水土保持社会化服务的内容
水土保持社会化服务的内容可分为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供给、生产和销售分别为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中心,而信息、物资和技术这3个方面的服务既在3个阶段中贯彻始终,又分别为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主要内容。
2.1信息服务
信息作为一种特殊资源,是对治理开发内容、方向和前景预测的基础,开阔开发者视野,提高治理水平,产生最优效益。一是规划信息。规划设计是决定整个小流域治理的指导性“文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一种带有战略性的全局布署,其指明了整条小流域的治理思路和方法、要采取的措施及步骤以及要达到的治理目标和任务等。因此,掌握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信息,可以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流域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在治理开发过程中,克服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中的制约因素,充分利用可开发因素,挖掘有利因素的潜能,加快小流域经济结构调整,确定当地发展方向,改善生态环境。二是其他信息。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目的在于:在治理开发的基础上,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最佳的生态效益和最优的社会效益[4]。因此,在规划的基础上,服务组织为流域提供市场供求信息,可以为农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指明方向;服务组织为流域提供名、优、特新品种信息,可以使农民生产质量上乘的产品,解决农民销售难等问题,以适应流域经济结构调整,激发农民治理积极性。
2.2物资服务
随着国家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行,以及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将实现以项目法人为核心,以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为服务体系的建设管理体制格局。为顺应体制改革,物资供应和专业施工组织将孕育产生[5]。一是物资供应。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一方面表现为“四荒”的拍卖,流域治理成为时间集中、规模空前的群众活动;另一方面,骨干工程实施招标承包制,决定了材料集中采购。物资供应服务组织可以按照规划用量,争取用最低的价钱,批量购进治理物资,从而降低了治理成本,扩大了治理面积,使国家、单位、百姓共同受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服务组织可以投入资金,建立完善的维修服务网络,采用出租和专卖的形式,为治理群众提供便捷的服务。同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中,林草比重较大,服务组织可以依托重点小流域,根据每条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需要,建立苗木、种子基地,培育治理所需的各类苗木、草籽、接穗和秧苗。既满足了群众治理需求,又降低了购苗成本。没有苗木基地的服务组织,可以采取合同定购,按流域规划要求,让周围群众培育苗木,服务组织负责新品种引进、嫁接技术、组织销售、账款结算等工作,这种公司连农户的育苗以省去征地、雇人管理等许多麻烦。二是专业施工。当前我国农村“两工”(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的逐步取消,如何加大建设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的力度、加快防治水土流失的步伐、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治理标准,就必须实行专业化施工。施工组织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采用先进的治理技术,统筹安排施工机械和物资,规范水土保持建设管理程序,按时按质地完成治理任务,从而把一家一户办不了、集体办不好的事情,由服务组织统一管理,既减少了农民不必要的投入,又能使单位集中资金和精力投入科研中去。
2.3技术服务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水土保持事业要发展,科学技术必先行,要在治理过程中让农民学科学、用科学,提高治理过程中的科技含量。一是科技示范。服务组织要以建立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和科技示范户为主体的科技示范模式,让事实说话,把治理开发发展方向展示在群众面前。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规划建设中,应该集工程整地、节水灌溉、苗木培育、名优新品种引种、规范管理、科技示范于一体,园区的治理形式、措施配置、组织方法、科技含量应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建成生态环境建设的示范工程以作为指导山区治理开发的示范样板,同时也可以为广大科技人员引进新技术提供试验场所。二是技术推广。服务组织以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为龙头,以示范户为重点技术培养对象,以点带面,把流域治理开发中的实用技术推广普及到千家万户。
3水土保持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方向
水土保持社会化服务建设是一项集社会、经济、信息与技术等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必须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坚持“水保为社会,社会办水保”的宗旨,强化服务与经营意识,明确以下3条发展方向,在服务中壮大水土保持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1社会化
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要求服务组织在信息、物资和技术上协调联动、相互支援、相互补充,形成合力,为流域的治理开发、经济结构调整提前、产中和产后服务。服务对象扩展到流域经济的各个领域,呈现全方位、多层次、全程化、多功能的社会化格局。
3.2产业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水土保持社会化服务逐渐从水土保持工作中分离出来,成为新兴的独立的水土保持服务产业,促进山区资源、劳力、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实现产业化经营。
3.3企业化
水土保持服务组织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水土保持产业的一部分,从根本上变政府行为为企业行为。通过企业化管理,实现自我积累、自我发展。
4参考文献
[1] 焦居仁.加强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工作努力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J].水土保持通报,1997,17(1):48-51.
[2] 鄂竟平.扎实做好“十一五”水土保持工作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J].中国水土保持,2006(6):1-4.
[3] 高峰.加快水土保持科技发展 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J].水利天地,2008(1):10-11.
篇8
【关键词】:林业生态建设;水土保持;水土流失;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云南省巧家县的农业与林业产业的经济效应都有所提高,但由于经济结构的发展不稳定,农业土地没有得到正确的使用,导致水土资源大量流失,针对这种情况,云南省巧家县应当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防止水土资源的进一步流失。
1、林业生态建设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水土资源无论对于国家社会,还是个人来说,都是及其重要的。国家与社会的经济发展依托于土地资源,而人类的生存更离不开水土资源,为防止水土的退化和土地荒漠化,应当积极建设林业生态环境[1]。水土流失就会造成土地沙漠化严重,容易形成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为了遏制土地沙漠化,必须大力开展林业绿化工作,这样还可以对水土污染起到净化作用,清理水土。近年来随着化工产业的大肆发展,水土污染案例增加,树木可净化水资源的有毒物质,吸附固体颗粒,对净化水源具有积极影响,不仅美化了环境,保护人体健康; 提高土壤蓄水能力,控制土壤侵蚀,而且水是生命的源泉,生命的源泉正在枯竭,积极建设林业生态环境是人类唯一的途径。
2、水土保持与林业生态建设之间的联系
在理论上来说,水土保持与林业生态建设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领域,但林业生态建设与保持水土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要从根源上解决水土流失问题,就必须要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并实行保持水土的措施与方案。水土保持是林业生态建设的前提和依据,而水土保持又是林业生态建设的有力补充。这说明水土保持事业与林业生态建设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要积极对林业生态环境进行建设,这样可以预防风沙等自然灾害,对耕地等土地资源进行有效保护。植树造林可以有效的提高森林覆盖率,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率,对土地资源减少侵蚀,增加空气蒸发量,使得林业生产环境不断改善,保持水土的完整性。如果破坏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就会导致水土的巨大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平稳性也会有影响,在城市进行发展时,要好好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序发展,并且设立相关的水土保护措施与管理要求。
3、加水土保持的措施
3.1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云南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如何科学合理地去利用丘陵是摆在巧家县面前最大的难题,根据国家土地改造法相关规定,可以对丘陵地带进行植树造林,这样能有效预防土地沙漠化,保护水土资源,提高土地的经济使用能力,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土壤和水资源的生态作用,促进林业资源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要将政策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建立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目前,在进行水土保持的同时,还有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对生态环境进行实质性的破坏,巧家县当地农民对树木的乱砍乱伐,也会造成水土的大量流失,而通过科学技术进行造林绿化,这样可以合理有效地预防水土大面积的流失,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3.2加强森林保护体系工程建设
针对云南巧家县的水土流失情况,政府应联系当地实际,制定水土保持的措施,对森林保护体系工程进行建设,要对现有的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对水土流失的土地资源进行资源重建与整合,这样才能更有效的防止水土资源的流失[2]。要对当前水土流失的严峻形势与实际环境相结合,并加强联系,这样才能使问题得到根源性的解决,结合巧家县当地的绿化种植林,形成一道土地防风化的天然屏障,还可以实行退耕还林,对没有庄稼种植的土地进行回收,建立天然绿化林,这样也可以有效的防止无用土地的沙化,增加了土地使用经济性,而且当地政府还可以沿着农田的坡沟,种植绿化林,建设林业与农业生态环境的相统一,实现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
3.3优化土地的经济结构
水土保持是林业生态建设的前提与依据,而水土保持能给予林业生态建设的有力补充。根据云南巧家县当地实际分析,在当地的经济发展结构中,占比例最重的要数林业经济与农业经济两大块,对林业与农业间的经济结构进行优化,这样实现土地的可持续使用与建设林业生态环境的共同发展,政府在这方面要为当地农民提供保证,做农民坚实的后盾,指导农民种植适合当地的农作物,提高农民的农业素养,并且要及时引进农业生产新技术,提高农作物的经济效应。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政府要积极扶持创新产业的发展,开拓各项产业均平稳发展的形势,加快当地经济与素质全面发展的进程。让农民不再处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落后处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保护水土,防止水土的巨大流失。
3.4推进当地人民素质与法制教育
有许多水土资源的流失都是因为当地人民的乱砍乱伐所造成的,因此巧家县的水务局可以与司法局进行合作,对当地人民进行素质与法制教育,让他们明确保持水土的利处,水土流失的弊端,以防止有新的水土流失现象出现[3]。对于水土流失问题,国家已经特别重视,并且将保持水土资源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政府要对巧家县地域进行重新划分,对乱砍乱伐的现象较严重的地区,要进行重点的严抓严打,除了要有严格的执行力之外,还要让全部干部与民众对水土保持法进行学习,我们要加大对保护水土资源的宣传力度,例如:贴海报,广播,手机信息等宣传方式,这样可以增强民众的法律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从根源上对水土流失问题进行解决。
结语: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对于保持水土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云南巧家县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云南水土流失现象,加强对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大力宣传“保持水土,人人有责”,让民众都参与到这项环境建设活动中来,治理水土的流失情况,防止水土资源的流失。
【参考文献】:
[1]李永宁等.森林经营管理系统的多层次结构[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3.(24)
篇9
关键词:水土保持规划研究
一、我国水土保持的现状
合理利用山丘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事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水土保持应该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在水利方面,我国存在着水多、水少、水污、水浊的四大问题。其中水浊既独自为害水体,又增加其他“三水”对河流的不利影响,处于关键地位。水土流失破坏土壤结构,降低植被质量,影响流域对径流的调蓄能力,增加水多水少的矛盾。泥沙增多既降低河流质量,影响水生物活动,又作为污染物的载体,提高污染的浓度与防治的难度。从辩证的观点来看,似不应就问题论问题,而应当追根溯源,将水土保持作为水利的中心环节与战略措施,提高其在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
水土保持面广量大,情况复杂,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用问题,既是自然科学,也是社会科学,既注重于经济发展,更关注生态环境,既要有辩论思维,又要考虑政策法规。从人与自然以及物与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是水土保持的最高理想。当然,这既是很高的要求,也是很艰巨的任务,既限于科技水平,也限于政经条件。但是只要我们努力研究,积极争取,总有一天能够达到或部分达到这一艰巨而伟大的战略目标。
二、土壤侵蚀量与输移比防治的方向与对策
流域面上的土壤侵蚀量与进入河道的输沙量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彼此密切相关。根本原因就是土壤侵蚀量没有显著减少。一般总是从源头开始,正本清源,将侵蚀、输移、沉积贯穿为一个整体,以观其全貌的拦截与滞蓄,然后进入干流。干流输沙量与流域侵蚀量的比值称为输移比。有些专家从土壤植被、地形地貌、流域面积、时空差异等多方面对输移比作了理论分析;有些专家根据众多考虑与测试成果分析了水沙从源头至主干流一系列变化及相应的匡算。防治:一是防蚀,二是拦泥。拦泥作用显著,成效快,有利于防疗急性病症,狭义的水土保持,顾名思义是减蚀,一般包括农业措施、林草措施和以梯田为主的坡地工程措施。这些措施直接作用是减少水土流失,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态环境,间接作用是减少进入河下游的泥沙,减少河道的淤积抬高和洪水威胁,利在当地,惠及全河,既具有拦泥坝库对下游的有利作用,又没有拦泥坝库对当地人文社经的某些不利影响。
三、水土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水土保持与水土利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同为国民经济服务。保护为了利用,利用必须保护,两者相辅相成,总体效益更为完善,是科学发展观,人地合一保证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水土保持的内容与要求已为大家所熟知。中小型的水土利用复杂多样:一是建设基本农田,发展农业生产;二是植树种草培育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环境;三是营造水窖、坑圹、涝地,就地调蓄雨水,提高当地抗旱防旱能力;四是引洪漫地,放淤改土,引水垦荒既增加耕地数量,也提高土壤质量;五是开发小型水电,直接缓解能源匮乏,间接维护林木发展;六是大中型灌区的浑水灌溉、中小水库的吸泥排沙,充分利用水沙资源,增肥保墒。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
坡改梯与淤地坝是水土保持工作中两项主要工作措施,目的是调整坡地与沟道的坡度,以就地入渗和就近入渗方式达到减轻水土流失的作用。淤地坝在一定程度上兼有小型拦泥库的作用,长期效果可能降低,梯田可以持续利用,两者时空搭配,相辅相成,共同对黄河中上游的减泥增产发挥重要作用。大部分水土利用的成就,是广大群众的自发性成果,不够理想。有时拿泥沙填死库容,难以发挥肥力作用;有时削坡填沟,劈山筑路,破坏表土;有时管理不当,良田沃土遭受沙埋沙压,变利为害令人遗憾。提高水土流失方面的水土利用在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四、水土保持的效益与评价
水土保持是一项面广量大、复杂的系统工作,要全面测试分析评估其效益,确实不易。一般将水保效益分为经济、社会、生态三部分,对水少沙多的北方河流还增加一项拦泥效益。不同水保措施,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下的单项效益,以便为水保评价提供依据;从土壤流失至进入干流之间各河段的水沙变化及其对周边的经济、社会、生态和人文的影响,以便了解输移过程,可能产生的负效益或不利影响,如对大小水库、坑塘、涝池的运用寿命,对河岸的冲刷破坏,对农作物沙压减产等。效益计算:采用有无措施或增减措施后在时空方面的对比。为实现科学管理和国家决策要求,必须客观地、定量地认识和评价水土保持的全面和单项问题,揭示水土保持的基本情况与动态变化、水土保持的成效与进展,水土保持的潜力与展望。总效益是各项效益的融合,研究分类效益及其间的相互关系应是主要内容。生态环境既是总效益的一部分,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研究与不同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经济既是各类措施的物质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发展和构建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
五、结论与建议
篇10
【关键词】水库;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引言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是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与水土保持生物措施及其他措施同等重要,不能互相代替。水土保持工程研究的对象是斜坡及沟道中的水土流失机理,即在水力、风力、重力等外力作用下,水土资源损失和破坏过程及工程防治措施。
1 概述
水土保持工程是应用工程的原理,主要是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等防治水土流失,目的是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并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对水土流失地区的生产建设,整治国土、治理江河,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在对水库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中,根据流失状况、集雨面积、土壤结构、地质条件等实际情况,拦蓄地表径流和泥沙,采取综合治理以达到防治水土流失和绿化的目的。
2 水库的相关概况
2.1 作用
水库是综合利用水利资源的有效措施。除灌溉农田外还可防洪、发电、养鱼、改变自然风貌。在我国干旱、半干旱的土壤流失地区,小型水库以灌溉为主,同时考虑综合利用。坝高在30m以下的小型水库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对象。
2.2 水库的特征水位
水库的特征曲线用以描述水库区地形特征,一般包括水库面积曲线和水库容积曲线,是水库规划的基本资料之一。
一般表示水库工作状况的水位有4个,如图1所示:
图1水库工作状况的水位示意图
最低水位(死水位):保证放水建筑物泄放渠道设计流量的最低水位,同时应满足水库泥沙淤积、发电、养鱼、等多方面的要求。设计最低水位以下的库容称为死库容。
兴利水:在设计情况下,蓄水至满库时的水位称为兴利水位,也称设计蓄水位。如果采用自由溢洪道,则溢洪道底槛高程就是水库的兴利水位。
防洪限制水位:防洪限制水位介于最低水位与兴利水位之间,具置与库容大小、溢洪道泄流量、输水涵洞泄流量、洪水量的利用率等有关,防洪限制水位越高,调洪库容就越小,溢洪道泄流量就越大,反之,调洪库容就越大,溢洪道泄流量就越小。
2.3 水库兴利调节计算及设计蓄水位的确定
设计低水位选定以后,就可以依据水库及用水资料进行兴利调节计算,求出兴利库容,根据水库容积曲线,就可换算成设计蓄水位。
2.3.1 调节计算原理
把调节周期分为若干计算时段,并按时序进行逐时段的水库水量平衡计算,则可求得水库的蓄泄过程及所需的兴利库容。
对于某一时段t的水库水量平衡方程式可表示为:
V=(Q入—q出)t
V-计算时段t内水库水量的增减值,蓄水增加时为正,蓄水量减少时为负;
Q入-计算时段t内流入水库的流量(即来水量);
q出-计算时段t内从水库流出的流量(包括各用水部门的用水量和各种水量损失,如蒸发、渗漏等,有时还有弃水或冰冻)。
2.3.2 调节计算列表
列表法就是根据来水过程线和用水过程线,应用水量平衡原理,逐时段进行列表计算,计算出来水和用水的差值,即余水量和缺水量,最后根据不同的运用情况,分析出这一调节年度所需的兴利库容。
2.3.3 兴利库容和设计蓄水位的确定
按上述方法进行每年的调节计算,可得到每年所需的年调节库容,则有多少年资料就可求得多少年调节库容。然后按由小到大的次序排列,按经验频率公式:
P=m/(n+1)×100%
求出相应于每一库容的频率,点绘库容与频率的关系曲线即频率曲线。
3 水库水土保持措施主要施工方法
3.1 道路施工
主要为路面的开挖、平整和硬化,其施工方法为机械开挖、机平整、汽车运输、人工开挖、人工砌筑、机械浇筑和人工浇筑等。并且根据相关规范做临时排水沟和临时沉沙池。
3.2 临时排水沟:
主要用于排除周边来水,排水沟为矩形断面,场内道路区共修建临时排水沟,采用人工开挖沟槽,沟内采用水泥砂浆抹面。
3.3 临时沉沙池:
主要布设在项目周边的地势低洼处,它和临时排水沟相接形成配套措施减少水土流失。根据水库实际情况决定在场内道路区需布设沉沙池的个数,池内采用M7.5浆抹面。
3.4 绿化种植
主要为绿化区域的机械平整、人工整理、人工种植、绿化养护等。
绿化施工工序:种植——更换土层——植栽定位——挖坑植树——填土浇水——表面清理;绿地——更换土层——地面平整——施肥——铺草——浇水
(1)绿化种植采用自然式组团式种植,苗木合理搭配。
(2)设计要求用方格网法放线种植,种植完后清理施工现场四周的杂物,
(3)详细考察苗木、草坪草种、土壤、保水剂、有机服料、土壤改良剂、生长调节剂、生根粉、杀虫、灭菌、除草药剂等材料来源和进货渠道。
(4)选苗与种植:严格按照设计图规定的规格选购苗木,并对选购的苗木,在起掘前作现场调查,认真核实所采购苗木的品种、规格及生长情况;根据所选苗木的规格、品种确定苗木的土球大小、起掘时间和包扎、运输方法,苗木的栽植应做到随挖、随运、随种、随养护,苗木起掘后不得暴晒或失水,若不能及时种植应采取保护措施,如覆盖、假植。种植前按设计要求放细样,定好株行距;树木栽植槽穴规格的大小、深浅,按植株的土球直径适当放大;对地被小苗的种植,在种植前土壤耙细整平,排水良好,根据树种和气候等具体情况进行适当修剪。种植后适时进行浇水养护。
3.5 临时挡拦
施工期应避开大风和暴雨天气,临时堆渣周围应设置临时土袋挡拦。工程施工应严格按照方案设计程序挖土、堆放、填土、回填表土。
3.6 水土保持监测
检测的主要内容为项目区的水土流失,林草恢复情况以及水土保持各项治理工程实施后的保水保土效益。项目建设前后林草覆盖度的变化。
4 结语
水库水保工程施工可以提高当地居民及政府的水土保持意识,并为当地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机会,对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一定的帮助。植被的恢复和增加,将大大增加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增加土壤肥力,还可以调节季节间水量和区域小气候,有利于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使项目区的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