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发展史范文
时间:2023-03-16 08:16: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计算机发展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历来是信息技术教师较为头疼的地方。因为通常这一课是在教室中作为理论课来上的,而教材上相关的内容又较为浅显并显得知识容量不足。教师不得不精心备课,查找大量资料,组织教学内容。应该说,这一课是能够体现教师知识广度的。同时,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发展史又能引起学生对课程的浓厚兴趣,因为历史中充满了人物故事和趣闻逸事。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发展史的相关书籍中,有两类典型模式,一类是以事件为主线来展现历史;另一类则以人物为主线。下面,笔者就从这两条脉络出发,向大家推介8本优秀书籍,相信会给教师们上好这一课带来帮助。
以事件为主线
在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很多标志性事件,它们的出现代表了信息技术在每个时代的最新发展。帕特里斯·费里奇的《现代信息交流史:公共空间和私人生活》从光学电报、电报、摄影、唱机、电话、电影、电视到互联网,为我们展示了信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系列重要发明。书中从技术的来源到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如何促进了人与人的交流,都给出了详细的阐释。在横跨两个世纪信息交往的历史中,以技术史和社会史的视角勾勒出其中的精彩篇章。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在传媒文化方面的著作影响极大,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媒体思想家,他的代表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是一部思想深刻之作。在书中,麦克卢汉提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信息时代新概念,如“媒介即是讯息”、“一切媒介均是人的感觉的延伸”、“地球村”等,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产生了重要影响。WWw.lw881.com
如果说上面两部著作是信息技术的历史,那么威廉·j·米切尔的《伊托邦——数字时代的城市生活》则为我们展望了信息技术发展的未来。书名采用了一个新造的词“伊托邦”(e-topia),明显是与“乌托邦”(utopia)相呼应的。本书的作者威廉·j·米切尔是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委员会的现任主席。他对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变革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书中的观点值得我们回味。
在以事件为主线的书籍中,还有一类对我们系统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史有帮助的书籍,就是年表。年表通常以编年体的形式为我们描述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重要事件和人物等。在信息技术发展史的年表中,由利萨·罗斯纳任编撰顾问的《科学年表》毫无疑问是信息技术教师在讲述信息技术发展史时手头理想的参考用书。本书近百万字,资料详实,时间跨度从古到今,除了有以时间顺序推进的年表外,还包含了专题论文、科学家小传、进一步阅读的资料、网络链接、术语表等。正如书的导言中所说:根据传说,希腊语单词“eureka”(意为“我发现了”)首先被数学家阿基米德使用,那时他发现了测定锡拉库斯国王王冠中含金比例的方法。从那时起,这个呼喊“eureka!”就与激动人心的新发现相联系。《科学年表》记述了科学从古到今发生的许多“eureka”时刻。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名为《科学年表》,并非“技术年表”,并且在介绍信息技术重大事件时一般归于数学、物理学等科学分支中,但笔者认为,这恰恰揭示了科学与技术的不可分离,信息技术背后有科学,对于我们从科学视角审视信息技术课程有重要的意义。
以人物为主线
以人物为主线介绍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史能够突出为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和关键的历史人物。方兴东先生在他的《创造计算机生命的英雄》一书的自序《我们的时代和英雄》中
转贴于
曾说:“信息技术是20世纪最壮观的情景剧。当然,其中最活跃、最具生命力、最具意味的还是人物。因为计算机历史不是机器的历史,甚至不是技术的历史,而首先是人的历史。如果你热爱信息技术,那么我建议你应该从眼前的喧嚣中时不时解脱出来,认真走进历史,走进人物深处。毕竟,我们在历史中能看得多深,也决定了我们在现实中能看得多深。”
在高中新课程信息技术教材中,已经开始比较多地介绍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方面的著名科学家,如地图版教材中就简要介绍了图灵奖的缘起及一些图灵奖获得者的生平及贡献,虽然教材中在涉及科学家介绍时一般出现在诸如“小资料”、“即时充电”、“阅读材料”、“知识拓展”、“知识链接”这样的栏目板块中,但相比以前的教材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
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发展史上,acm图灵奖和ieee计算机先驱奖获得者毫无疑问都是做出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大师。《acm图灵奖(1966—2006)(第三版):计算机发展史的缩影》和《ieee计算机先驱奖(1980—2006)(第二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发展史》两本书就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获得这两个奖项的顶尖科学家的生平、贡献及事迹,不但使我们获得有益的启示和教益,还为我们展示了计算机、信息技术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当然,信息技术的范畴比计算机更为广阔,《通讯与广播——从有线语言到无线网络》一书超越了计算机的范畴,从更广义的信息技术范畴和更长的时间跨度介绍了为信息技术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以人物为主线展现信息技术发展史的优秀科普读物。
而《acm图灵奖演讲集——前20年(1966—1985)》一书则为我们展现了一年一度图灵奖获奖者的演讲全文(前20年)。这些演讲精彩生动,见解精辟,充满深思熟虑和真知灼见,同时又不乏轻松与幽默,堪称经典文献。
导读——吴鹤龄,崔林 著
《acm图灵奖(1966—2006)(第三版):计算机发展史的缩影》
笔者曾经去过很多学校,看到教学楼的楼道中悬挂有不少科学家的画像,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生物学家……可谓“琳琅满目”,其中的大部分人我们可以如数家珍。这些画像既展示了各科课程的科学源流,又激励着学生向科学奋进。但当我走过计算机房所在的楼层时,全然没有了以上的感觉,悬挂的无非是一些最新计算机的图片。终于有一天,我看到了一面不一样的墙壁!整面墙壁上挂满了计算机科学界最高奖——图灵奖(相当于其他学科中的诺贝尔奖)历年得主的头像及对计算机科学所做的重要贡献的简介,我一直叫它“图灵墙”。
树立科学家形象,领悟科学精神是科学课程的灵魂(信息技术课程在广义上属于科学课程范畴,且技术与科学不可分离)。例如,爱迪生在经历了6000多次实验后,终于点燃了第一盏真正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富兰克林冒着生命危险坚持对雷电进行各种实验,终于发明了避雷针……可以说,这也是一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在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领域,图灵奖毫无疑问享有崇高的威望,从它被称作“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就可以看出,而图灵奖的获得者无一例外是对计算机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在这里,笔者不打算重复那些图灵奖得主的生平、贡献和事迹,而是想着重说明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发展史除了介绍历史的功能以外,还是一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它能使学生在如何学好信息技术,及如何做人两方面都受到启发。例如,科学家们成功的要素:勤奋、善于学习、勇于创新、谦虚和有团队精神等,几乎在每个人物的故事中都有所展现。最后,笔者向大家推介几位图灵奖得主们给年轻人的忠告。在笔者看来,这些睿智的箴言、警句恰恰体现了对计算机、信息技术深邃的理解,给予我们这些学习者以启示与建议,甚至能成为信息技术教师和学生的座右铭。
任何名词都可以变为动词(any noun can be verbed)——佩利(1966)
计算的目的不在于数据,而在于洞察事物(the purpose of computing is insight,not numbers)——哈明(1968)
程序测试只能用来证明有错,决不能证明无错(program testing can be used to show the presence of bugs,but never to show their absence)
只做只有你能做的事(do only what only you can do)——狄克斯特拉(1972)
当你年轻时要尽可能地多学习,因为这之后你的生活将变得十分繁忙(learn as much as you can while you are young,since life becomes too busy later)——斯科特(1976)
不要丢失连接(don’t lose the link)——米尔纳(1991)转贴于
知识中蕴藏着力量(in the knowledge lies the power)——费根鲍姆(1994)
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是创造未来(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invent it)——艾伦•凯(2003)
其他推荐图书:
[加]麦克卢汉 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版
[法]帕特里斯·费里奇 著《现代信息交流史:公共空间和私人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版
[美]哈里·亨德森 著《通讯与广播——从有线语言到无线网络》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版
[美]威廉·j·米切尔 著《伊托邦——数字时代的城市生活》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版
[英]利萨·罗斯纳 编撰顾问《科学年表》科学出版社2007版
篇2
计算机技术是指一台或者几台电脑通过一定的网络信号互相连接,可以不受地域、距离等客观因素的限制进行数据的传递和资源共享的现代科学技术。计算机技术还可以通过对自身资源的优化以及对各种辅助软件的控制,让数据的传递过程加快的同时也使得资源的多次分享更为安全可靠。
2计算机技术发展史
经过几十年不断的修补和完善,人们的日常已处处被计算机技术所包围。在金融业务、教育机构、商业交流、文化传媒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计算机技术迅猛向前。在计算机日趋完善的情况下,我大致把其发展历程归为一下四个阶段。
2.1单体计算机的产生
计算机刚从人脑意识转变为实际存在的时候,即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第一阶段。上世纪五十年代第一台计算机出现,但它只是用来处理数据的计算和对数据进行一定的系统分析,并没有CPU和内存,而这台用于辅助计算的大家伙标志着计算机发展史的开始。
2.2单个计算机技术的信号连接
在第二阶段,计算机告别单机时代,通过通信线路和某一资源中心的连接就可以进行远程的数据处理。很有说服力的典型是在1960年,美国首次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和通讯信号连接,成功的把一台计算机和多个服务终端连接在一起组成了飞机订票系统。这一技术使得计算机实现了一对多的集中资源管理模式,并可以在活动的时间里自由操控程序。
2.3多个计算机的分组交换
伴随着远程网络的建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二十世纪中后期进入第三阶段。所谓远程网络,可以理解为多个计算机的分组交换连接,实现资源的交叉互享。在当时国际大环境的影响下,美国的计算机技术依旧一马当先的发展,开发了Arpanet。由主机后台的接口报文处理机IMP转接的多个线路交叉和相应的主机资源互享,从而形成了通讯子网和资源子网,有了如今计算机技术的雏形。
2.4计算机技术网络的一体化
计算机技术网络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形成了有着统一标准的开放性网络,网络一体化的进程,使得计算机技术在和平年代的高速发展。在和平时期,由Arpa为首的一系列计算机公司开始抓住机会,进行了大量的计算机设备和软件开发,人们在享用大量数据资源的同时,也因不同产品的标准不同出现连接困难的问题,因此,两种国际通用的标准网络结构应运而生。
3计算机技术在网络时代的应用
3.1应用原则
1)节约:计算机技术在设备的要求上很严格,且在后期的维护和完善中也会有很大的投入,所以要遵循节约原则,合理选择,全方面考虑所需。2)规范:计算机技术很大程度上需要操作人员标准的操作,一点差错可能就会影响全部程序,只有规范操作,才能高效快速的完成工程。3)细心:不管是在前期开发还是后期的维护中,操作人员的细心才能让计算机发挥更多使用价值。
3.2现实活动中的应用
1)促进文化的传播。计算机网络技术高效多能的特点,使得信息的传递变得方便快捷,不仅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也使得文化传播的形态变得丰富多彩,从而衍生出如动画、音乐、无线电等一系列新型文化产物。2)社会的一体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加速了信息的共享和传播,有利于人们生活中对不同地区的文化和历史的了解,有利于增强社会整体文化素质。3)教育效率的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突破也很多,譬如多媒体教学,学生学籍的统一处理和管理,考试防作弊系统,实时学生状态监测等。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和需求也推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3.3虚拟网络中的应用
1)Internet:在互联网日趋普及的今天,用户可以通过计算机服务端从巨大数据库中进行查询、上传储存、下载分享、交流、文件分享等一系列活动。互联网在提供信息的同时各种功能也在完善与丰富,给用户带来了非常舒适的网上体验。现如今因特网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大的标准网络。2)LAN:即局域网,通过局域网的internet共享,家庭成员都可以保证接入网络,省时省钱。lan分为两种,一是太网模式接入,一种是令牌环网模式接入,而二者相较,后者由于实时性更高,适应性更强,因此在现如今越发商业化的社会,由于令牌环网更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所以其普及度也相当可观。3)WiFi: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分为射频无线网技术与红外技术。红外线方向性较强且使用环境有限,难以获得很高的比特速率,而由于无线电波较红外线的覆盖范围更广,抗干扰能力更强,信息安全性更高。因此大部分WiFi是通过无线电波进行Internet的扩展和传送,广泛的应用于国防安全和医疗卫生中,同时也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在人们的日常信息数据浏览和分享。4)无线传感:无线传感网络所具有的众多类型的传感器,可探测包括地震、电磁、温度、湿度、噪声、光强度、压力、土壤成分、移动物体的大小、速度和方向等周边环境中多种多样的现象。基于MEMS的微传感技术和无线联网技术为无线传感器网络赋予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4计算机网络技术目前的发展问题
4.1技术程度不高
现阶段,国内计算机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整体发展程度不高,较别的国家来说,还有很大的差距。
4.2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
我国对网络领域的相关管理和规定还有相当大的漏洞,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钻空子,做出影响社会秩序危害国家的事情却逍遥法外。
4.3对文件的保护力度不够
定义的使用权限不严格,使得计算机系统网络层时常会受到黑客的攻击以及对用户文件的恶意窃取,造成账号泄露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也易感染网络上的病毒,会破坏计算机数据信息,一旦病毒通过网络传出,会有不可预知的严重后果。
4.4互联网与用户需求的冲突
在技术日渐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依旧是着力与计算机之间的互联和共享,而用户在不断地学习中对网络的需要也变得更为多样化,互联网面临各种形式的转型和改革,也紧迫的需要一个改变线路来缓解这种关系。
4.5用户基数大难以管理
入网用户的人数增加,综合素质高低不平,混乱的网络环境使得青少年深受其害,还是要加大实名上网的号召力度,由此来约束用户的网络行为,加大打击黄赌毒的查力度,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和监察。
5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趋势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两个传统的网络体系之间会经常发生冲突,且网络技术的核心也在逐步与时代脱轨,因此应该对网络系统进行升级、修复和完善。其次,关于网络系统的升级需要考虑广大用户的需求。向服务型,高效性,多态性方向转变,多听取用户的反馈,从而拉进双方的距离,也能给用户一个不断成长的网络信息系统。第三,我们的技术人员都有着不服输,勇于探索的精神。因此随着技术人员知识的不断成熟,一定会在已有的技术上会有不断的进步和技术突破,对计算机的整体会做一个提升,同时相关的设备会更加齐全,计算机网络技术会偏向系统的深度优化,Internet结构会越来越科学,计算机的功能越来越智能化,服务越来越人性化,管理越来越集中化,项目越来越多样化,而用户的网速也会不断加快。第四,计算机软件技术不断发展。对于计算机来说,软件和硬件一样重要,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和用户的上网体验有直接关系,因此很可能会渐渐衍生出一系列的软件开发和研究小组,会不断有更加优秀的软件面对大家。第五,计算机小分子结构的出现。小分子纳米技术是现如今很重要的研究课题,现如今科技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如果想要给人们一个更好的网络体验过程,计算机微观也势在必行。
6结语
篇3
[Abstract]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of China's economy continues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development,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mprove,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gradually from a high level for research study to millions of households popularity. This not only reflects our content to enrich the lives of people with wealth, but also fully demonstrates the level of China's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adually improved. The earliest computer science network technology is the remote terminal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line data sent to the host computer to handle, formed only a simple online system. With China's growing economic strength, high-tech talents increasing levels, prompting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ntinues to evolve,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ve evolved from the simple to the complex development process, from single to multi-unit development , and gradually spread to millions of households.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关键词】新形势;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发展
[Key words] New situation;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的发展令人举世瞩目,一方面,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立的远程网,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出现开始算起,它的发展史已超过六十多年,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的发展无论是从降低成本、运算速度、缩小性还是开发与应用上,都一定程度上由量的积累得到了质的飞跃。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新形势下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的应用也随之从从前的一元化逐步走向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新形势下计算机网络科学与技术的应用不仅涵盖了大部分的高新技术领域,而且也已经逐步渗透进我们一日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工业领域、军事领域、商业领域等,现在甚至我们社会生活中离不开的电子产品——手机,也由非智能向智能计算机网络技术方向转变。从80年代迅速兴起的局域网,到90年代先进的、能够提供足够宽带的交换式网络技术的产生、应用到普及,以及ATM、千兆以太网、全光纤网等高速科学网络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从仅有4个节点的远程网发展到覆盖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巨大型的互联网。这都在证明着新形势下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容小视。
一、新形势下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未来整体趋势
(一)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层次更加深远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会向信息快速化、智能化方向更深一步层次的进步与发展。现在只要“百度一下”网上就会出现海量的信息供你选择,针对这些信息我们应如何把这些条理不清晰的海量信息变成我们真正想找寻的所需知识,现在这一问题将逐步成为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课题研究的重要方向,与此同时还要更深层次的挖掘计算机更多的多元化、智能化成分,使得我们的生活与计算机之间的相处更为自然和谐,更为通大便利。新形势下现如今的科学技术水平是使得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越来越有更深层次的感知、理解能力,越来越有更深层次的较高思维运转能力,使得我们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中不再单一的输入应试的计算机语言,而是能逐步通过感觉、需要打出文字信息传输给计算机,甚至可以应用表情符号,或者使计算机开始识别“人脸系统、手势语言”来与计算机达到更深层次进行沟通,在新形势下这种令我们在计算机使用过程中可以产生身临其境的交流、感受的人机感应设备已经在逐步出现并得到应用,而且这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虚拟计算机技术领域发展集中体现的证明。
(二)新形势下计算机科学技术性能的发展会更高,速度会更快
在新形势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新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的性能将会越来越现代,水平将会越来越高,速度也会越来越快,这将最集中的表现在计算机主频方面越来越精密。据相关信息资料统计,Inter公司目前已拥有超过10亿的有关晶体管的微处理器,这种在一个计算机中使用上千个处理器,这被称之为"并行处理"。另外,据相关数据的分析与统计,在目前世界上性能最高的通用计算机已经采用上万台计算机并行的模式。而且对于一些专用的计算机并行程度会更高、性能会更强大。可见,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关键技术上把各种计算机高效并快捷的联系起来,并以相互之间协调的工作,加之合理的运用,成为最为熟悉的系统软件——应用系统的功能。相信计算机在这一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将会越走越高,性能将会越来越强,也会逐步走向人民的生活,逐步走向平民化。
(三)新形势下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所涵盖的范围更加广泛
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涵盖的范围会更加广泛,在经济发展的近几年来,变化最为明显的趋势主要表现为计算机科学网络化逐步向各领域之间更广范的渗透,逐步从广度上进行开拓和延伸。在西方,有学者把这种计算机的发展趋势被称之为"无处不在的计算"。设想,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未来的计算机也会像现在的汽车和电器中的马达一样,就像现在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家中的应用范围已经广泛到各个方面,就连我们曾经的笔记本、各种书刊、杂志等都已经逐步电子化了。我想再过几十年,包括每个学生甚至每个上班族,都能根据自己需要在随身携带的一本薄薄的计算机上查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与资料,既省时又方便,适应现代高节奏且高效率的都市生活与应用。甚至有人预言,在不久大的将来计算机的价钱会逐步平民化、普及化达到真正的人手一台,应用自如。在使用计算机方面就像吃饭或者睡觉一样平常,计算机将会像手机一样成为人们最常用的“必须品”。
二、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的未来应用
在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提高的新形势下,计算机的应用服务在现如今的通信网络发展的趋势中是不容忽视的一方面。就比如现在人人必备的手机,越来越多地逐步趋近计算机智能化,“3G”这个网络专属名词已经成了通信业最热门讨论话题之一。手机的功能已不仅是打电话、发短信、上网,而且在其他领域里更是大展身手,各显神通。例如,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手机命令员工进行相关专业的服务与工作,并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评估与监督;在销售部门,销售人员可以利用手机对顾客提供商品业务的信息查询与相关服务,还可以直接通过手机直接下达销售订单,也可供顾客查询订单详情等。这些都是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集中体现。像在销售领域的应用不仅节省了时间,而且也为顾客提供了相应的便利,为顾客提供了更周到、更便捷高效的服务与帮助。这样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已不再需要携带笨重的计算机,有些简单的工作只需一个智能的手机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做到。
总之,随着社会科学技术与经济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科学技术不仅很大程度地渗透到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而且正在不断快速的向前发展着。本文了简单的探讨了新形势下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整体趋势。总而言之,新形势下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正在以人们所不能设想到的速度不断迅速的发展着,并逐步走向性能高、层次深、范围广的趋势。
【参考文献】
【1】邱志明.《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2】张瑞.《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J].制造业自动化.2010
篇4
会计电算化已发展到今天这一有组织、有计划的阶段。网络环境为会计信息系统提供了最大限度、全方位的信息支持,在环境和内容上都与传统会计有质的改变。网络会计电算化对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整合了财务资源,实现行政事业
单位财务管理集中化行政事业单位利用网络会计电算化远程监控所有下属单位的财务情况,同时整合内部的财务资源,通过网络对数据远程处理和财务资源集中式管理。集中采购、集中销售和集中调配资金,实现了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的最优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实现了财务管理静态变动态
由于各种数据实现在线输入,业务信息实时转化,自动生成会计信息,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从事后核算变为实时核算,静态核算变为动态核算,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信息管理实现在线管理。通过网络会计电算化实现了远程报表、报账、查账、审计及网上支付、报税等多种功能,使得财务管理从静态变为动态。
(三)降低了财务管理成本行政事业单位通过网络的财务管理
降低了信息收集成本,节约交易成本、审计监督成本和纳税申报费用。网络会计电算化实现了多模块化的会计程序,从而降低沟通成本,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四)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协同化,扩展了会计数据的领域
行政事业单位利用网络会计电算化的强大数据功能,不仅建立了过去业务活动的详细数据库,消除了财务、业务活动运作上的时间差,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协同,而且通过实时处理,及时掌握了当前业务活动的最新数据,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
二、实行网络会计电算化的原则
(一)战略控制原则
从行政事业单位战略全局出发,发挥财务战略与其他战略的协同效应,发挥网络会计电算化的作用。
(二)应用控制原则
针对网络会计电算化系统某个具体应用系统的控制,依据子系统或应用项目和具体数据处理方式不同而建立的各种防止、检测、更正错误和处置舞弊行为的制度和措施。
(三)安全控制原则
各下属单位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实施网络会计电算化而采取的控制制度和措施来确保系统完全、可靠地运行。它包括系统的接触控制、后备控制和环境安全控制。
三、网络会计电算化的建立步骤网络会计电算化采用网络结构系统来设计,按内部体系和外部体系分别设置。对内与下属公司的管理系统相连接,对外通过Internet网链接整个社会网络。具体步骤如下:
(一)需求分析与人才培养
首先需要就需求问题召开分析讨论会,参会人员包括单位主要领导和相关业务骨干,以及网络会计电算化方案提供商。鉴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结构,引进有学识、有能力的新人是必要的,但更要注重对现有财务人员的培养,选择使他们能够接受新工作的培养方式,既要从心理上接受,又要从形式上接受,既提高工作水平,又端正工作态度。网络会计电算化需要既懂网络和计算机知识又具备一定会计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人才的培养包括系统建立前和系统建立后两个阶段。人才培养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要注意人才层次,既要有部分高级人才,也要有部分一般人员,包括系统管理人员,系统维护人员和各类操作人员;二是注意知识结构,既要熟悉会计知识,又要熟悉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二)系统硬件软件的配置
硬件配置要进行总体规划,不仅要考虑当前的需要,还要考虑将来的需要。确定合理的网络架构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服务器、计算机、打印机以及加密设备等相关的外围设备。硬件配置的环境要符合要求:一是使用不间断电流(UPS)应付电源性故障;二是机房或终端运行环境要有一定的温度、湿度、防尘等方面的要求。系统软件的配置一般采用WINDOWS系列;数据库管理系统配置,一般选用PARADOX、INFORMIX(网络版)。
(三)网络会计软件的选择
一般选择通过财政部评审的财务软件网络版。在选择网络会计软件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会计软件的先进性和实用性;会计软件的对外接口,包括与上级主管部门、银行、财税部门等信息系统的接口,也包括与单位内部各部门或下属单位信息系统的接口;会计软件商家的售后服务。
(四)网络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
根据网络会计电算化的环境和管理要求,建立和健全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确保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一是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运用技术、管理等手段完善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如机房制度、硬件的定期检查制度会计软件的维护制度等;二是建立严格的操作制度,做好操作人员权限的合理分配,不仅要满足一般的会计牵制制度,而且要保证财务人员与计算机维护人员的牵制,如输入凭证的审核制度、上机操作记录制度、授权操作制度等;三是建立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
(五)网络会计电算化的切换
行政事业单位在计算机中心应建立电算化会计中央服务器,将下属单位原单用户系统的会计电算化信息导入集团的服务器中,在会计软件商家的工程师协助下,切换为事业单位局机关的电算化信息,并将下属单位会计科的原单用户系统改为会计电算化业务处理点。使用网络会计电算化系统代替单用户系统。
(六)人员的整合
根据新会计工作的需要,结合制定的会计内控制度,兼顾本单位整体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要求,整合系统内财务人员。通过整合,将具备各种技能和专长的财务人员分配到各自擅长的岗位,互相配合,互相监督,利于保证网络电算化系统管理下财务工作安全有序地进行,也利于本单位人力资源使用效率的提高。
四、实施网络会计电算化应注意的问题
(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在网络会计环境下,仍然存在信息失真的风险。尽管信息传递的无纸化可以有效避免一些由于人为原因而导致会计失真的现象,但仍不能排除电子凭证、电子账簿可能被随意修改而不留痕迹的行为。传统的依靠鉴章确保凭证的有效性和明确经济责任的手段不复存在。由于缺乏有效的确认标识,信息接受方有理由怀疑所获取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同样,作为信息发送方,也有类似的担心,即传递的信息能否为接受方正确识别并下载。
(二)网络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
为了保护网络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和数据,确保系统能正常、连续的运行,不因非法入侵、恶意破坏和偶然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和泄密,企业必须制定严格的防范措施,定期对系统进行病毒检测,建立网络防火墙,使用加密技术、数字技术(数字签名、数字印证)和安全协议防止日益猖獗的侵入等。作为会计软件,数据库的安全尤为重要,为确保财务数据的绝对安全,任何游离于软件操作界面之外的针对数据库的操作都应该是不允许的,这其中既有远程防范,通过维护网络安全的软硬件来实现;又有本地防范,通过对计算机操作人员身份和权限的控制实现。对人的控制既有外部控制,也可以说是软控制,通过上机操作规范在纪律、道德层面给人约束;又有系统控制,也可以说是硬控制,通过安装指纹扫描、打卡、U口证书等方式识别不同的人,进而控制其操作权限。
(三)网络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
为了保证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和高效,应建立会计软件的维护的申请、审核、监督、验收制度。在维护申请审批后,在有关人员的监督下进行软件维护,并做好维护记录、维护完毕须经过财务部测试方可验收,并提交验收报告,维护申请、维护记录、验收报告须存档保管。
篇5
一、计算机审计势在必行
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单位都在使用計算机进行财务及业务数据的处理,为适应会计电算化的迅猛发展,采用计算机作为审计辅助工具势在必行。
(一)审计对象电子化对审计的影响
会计工作由手工处理为主转为以计算机处理为主,财务软件趋于大型化、网络化。仅用手工审计方式已无法对日益严重的计算机舞弊、财务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进行有效的检查,传统的审计工具己很难适应会计数据电子化的需要。
(二)审计范围广泛化对审计的影响
审计范围不仅限于会计电算化系统,还包括整个计算机信息系统。系统的物理结构一般包括硬件、软件、人员和规程。构成要素的复杂性使得审计范围大大拓宽。
(三)审计的变化
1、审计方法的变化
在手工系统中,每一步都有文字记录,都有经手人签字,审计线索十分清楚。审计人员完全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顺查、逆查或抽查。传统的账簿没有了,绝大部分的文字记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存有会计资料的磁盘和磁带,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很容易被修改、删除、隐匿、转移,又无明显的痕迹,因此,审计人员发现错误的可能性减少了,而审计风险增加了。
2、审计人员的职能发生变化
传统审计是围绕对财务报表的审计,而计算机审计职能将更关注未来信息、非财务信息及信息质量。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也将发生相应变化,急需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鉴于以上发生的变化,审计人员应清醒地认识到要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必须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会计电算化系统本身进行审计。
二、计算机审计的内容
信息化的深化有一种趋势,即消除信息孤岛。财务和业务部门的壁垒被消除,财务数据系统与业务数据系统的整合。计算机审计应在以下两个方面加强研究:
(一)对计算机管理的财务数据或其他相关数据进行审计。
审计人员利用计算机,对被审计单位计算机管理的数据进行检查,是审计机关履行审计职责的重要环节。它与手工审计相比,基本的审计目标和审计范围相同,只是审计的方法和技术发生了改变,主要是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双方都利用计算机作为作业工具,审计机关对计算机管理数据的审计,一般不直接使用被审计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查询、检查,而是将被审计单位的有关数据引入到审计人员的计算机上,利用审计软件进行查询、分析,主要是为了避免影响被审计单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规避审计风险。
(二)对被审计单位管理财务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审计。
计算机不仅仅是被审计单位的一种重要资源,而且是信息化条件下运行管理、内部控制的关键部位。计算机信息系统本身出现的错弊,是十分重要的错弊,甚至是其他错弊产生的根源。计算机审计如果仅仅限于对计算机管理的电子数据进行审计,而忽视对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系统的检查,极有可能造成现代信息化条件下的“假账真查”现象出现。对被审计单位用于管理财务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的检查,是信息化条件下审计监督的新内容。对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审计,专业性很强,有一定难度。
所以,只有了解清楚被审计单位的财务软件是否通过国家财政机关的认证,机关财务内控制度是否建全,财务人员是否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等一系列情况,才能确定能否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如果机关财务内控制度不建全,财务管理比较混乱,这样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的风险也比较大。
三、信息化环境下计算机审计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应用过程是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笔者认为,计算机审计将有以下的发展趋势,广大审计人员必须对此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对会计电算化软件采用预置审计程序的技术
目前,众多商品化会计软件程序是企业自行编制的,采用的语言、数据存放的格式多种多样,给计算机辅助审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从前景来看,审计部门必然要参与会计电算化软件的鉴定,而会计电算化软件也必将采用预置或嵌入审计程序的技术以满足审计发展的需要。该技术是指预置或嵌入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的审计程序,是根据审计人员的需要而设计,用来即时鉴别出特定的或程序无法识别,需要审计人员专业判断的会计事项,并把它们复制到审计人员的文件中。
(二)计算机审计软件应用拓展
目前,计算机审计还主要是对电子财务帐表进行传统审计,今后,势必拓展到对非经济活动的数据进行分析,如主营业务和重大支出方面。随着计算机审计的深化,这些都会逐步完善起来。
(三)从计算机辅助的传统审计走向审计的领域
随着审计人员对信息技术掌握程度的提高,我国计算机审计一定会从现在的主要开展计算机辅助下的传统审计向信息化审计的领域迈进,成为审计部门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职能的新部分,甚至可能审计会从传统审计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新兴的职业。
四、信息化环境下开展计算机审计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普及计算机审计知识,形成有利审计信息化实施的好环境。
提高每一位审计人员对开展计算机审计工作的认识。要使每位审计人员不仅要了解计算机知识和原理;而且还要增强开展计算机审计的意识,并掌握计算机审计操作方法,逐步能根据审计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及时编写出各种测试、审查程序的模块。
(二)加强对计算机审计的理论研究
计算机审计与手工审计不是相互独立,而是相辅相成的。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持,计算机审计难以长远、深入地发展下去,也难以在审计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审计人员应不断总结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经验与做法,开拓理论研究的新领域,特别是对计算机审计的审计对象、审计方法、审计线索、审计技术的研究。
(三)防范计算机审计风险
对于计算机审计风险给予充分的认识和重视。由于计算机审计毕竟是审计领域的新生事物,在各领域、各单位实施的程度不同,因此,很多审计人员对于计算机审计环境下可能产生的风险认识不足。而这方面的风险已经日益凸显,对此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篇6
关键词:计算机;发展趋势
1 研究目的与方法
通过网络、书籍调查资料,结合科幻影视作品和小说,从科学的角度预测分析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2 研究结果
2.1 未来计算机将有更高的性能
看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历经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4个发展阶段。受工艺的限制,大规模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不可能无限集成,因此集成电路的开发已经濒临极限。由于目前计算机硬件用的几乎都是半导体集成电路,以半导体材料生产集成电路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工艺以及技术越来越接近其物理极限,在不远的将来,计算机的性能也将接近物理极限。
2.2 未来计算机将有更广的应用
⑴普适计算将无处不在。所谓普适计算指的是,无所不在的、随时随地可以进行计算的一种方式;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需要,就可以通过某种设备访问到所需的信息,普适计算强调把计算机嵌入到环境或日常工具中。
⑵电子娱乐。目前,不少娱乐公司已经开始在网上播放电影和电视节目,并打造数字家庭。
⑶生物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鉴于反计算机黑客、反病毒、网络过滤及识别盗贼等技术存在的问题,生物识别技术为其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方案。指纹、虹膜、声音和面部特征等识别技术已经开始用于政府和公司的身份认证系统。
⑷精确农业。精确农业是指以计算机、全球定位系统(GPS)等信息技术控制的农业灌溉、播种、施肥和治虫以及水土保持等工作。鉴于精确农业具有可降低化学品使用量、保证农作物高产和环保等特点,预计精确农业技术将在未来10年内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
⑸远程医疗。常规检查将轻而易举,医药行业是最早被装备先进信息技术产品的行业。性能更好的信息技术产品将显著地降低医疗工作成本。专家预计,这些技术将在2015年形成气候,将显著降低数十亿美元的医疗费用,极大改善医疗保健,提供更便捷的医疗服务。
⑹纳米技术。纳米技术逐步形成规模在纳米级别上的科学研究与开发成果,使人类越来越有信心掌控微观世界,制造出功能更强的计算机和更有效的医疗手段。目前,已有数十亿美元的资金用于纳米技术及其产品的研发。专家预计,纳米技术的应用将在2015年左右形成规模,纳米技术的潜在市场将达兆亿级水平。
⑺机器人。机器人将落户寻常百姓家包括能与人交谈、从事更为艰苦工作等智能化机器人,正被加速开发。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仿真技术等发展,微型机器人不久将成为人类既经济又方便的助手。目前,日本和韩国已经出售了上百万的微型机器人,用于工业界、家庭事务、医疗保健、军事和休闲业。专家预计,机器人最早将于2020年被大规模采用。
⑻人造器官。人体诸多器官现在都可以用仿真器官来代替,包括人造皮肤、骨头、耳蜗、血管、心脏等。利用计算机芯片、微型机械、组织工程和其他新技术,仿生器官不久可以涵盖到整个人体。目前,利用芯片,人造胳膊和大腿可以与人神经系统相连,借助于传感器可以有触觉。专家预计,2017年到2027年,人造器官可以替代人体主要器官。
⑼智能交通。智能化高速公路将成为风景线,鉴于没完没了的交通拥堵现象,智能化高速公路以其更低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安全性被普遍看好。有关计算机模型显示,智能化公路将使目前高速公路通畅能力提高2―3倍,而每英里的成本不到1万美元。目前新的高速公路造价是每英里100万到1亿美元。智能车将装配无线通讯和传感器等设施,将使行驶车辆的速度、方向和刹车得以自动化控制。目前通用汽车公司已经成功测试了无人驾驶的速度为每小时112公里的智能车。预计,2020年―2030年期间,30%的高速公路将采用智能化公路。
2.3 未来计算机将有更深的智能
⑴人机交互。人类自然形成的与自然界沟通的认知习惯和形式必定是人机交互的发展方向,研究者们也正在努力让未来的计算机能听、能看、能说、能感觉。
⑵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是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它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其应用遍及人工智能的各个领域。
⑶自然语言理解。自然语言理解就是要让计算机能够听懂人们说的话。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的突破不光可以应用在计算机人机语音对话中,它的更大应用将是人工智能中的一个具有更大意义的领域──机器翻译。
⑷机器视觉。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特点是提高生产的柔性和自动化程度,而且机器视觉易于实现信息集成,是实现计算机集成制造的基础技术。
[参考文献]
[1]邱志明.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6期.
篇7
关键词 计算机;计算机应用;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0-0107-02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更加广泛,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减少了许多复杂工作中的人力投入,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各行业的工作效率,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因此对计算机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探析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 计算机应用技术概述
计算机应用技术主要是指将计算机理论应用到社会各个行业之中,在计算机产生之后,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计算机应用于各个行业中形成的一门较为边缘性的学科。一般情况下,将计算机应用分为数值计算领域与非数值应用领域两个方面,通过这两个领域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进而加强计算机技术在各个社会领域中的应用。
2 计算机应用发展现状
2.1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情况
我国计算机技术最早应用于数值领域,其技术主要应用于国防武器与研发中,在后期计算机技术向非数值领域的应用过程中,我国计算机技术逐渐开始应用于企业信息管理与工商管理之中。到了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技术开始逐渐得到普及,计算机技术更加广泛地应用于服务、农业、文化等行业中。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结合,也加快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促进了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总体而言,计算机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发展较为快速,这种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消费方式。
2.2 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这种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计算机在数据处理方面的应用是最为广泛的,通过计算机技术中数据快速的处理技能,我国许多企业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也为计算机数据处理提供了帮助。其次,计算机技术在数值计算方面的应用也是较为广泛的,计算机技术有着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准的特点。因此,在计算机与物理、生物等学科结合的过程中对计算机数值计算功能的应用得到了广泛发展。再次,在企业生产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过程检测与控制的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智能化的仪器系统加快了工业自动化的水平与进程,为企业效率的提升提供了帮助。最后,随着计算机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在计算机模拟人活动与行为的过程中,对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2.3 计算机技术的社会作用
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体现出了一定的社会作用,总体来说其社会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计算机的应用增加了人们在社会中的交往,在计算机技术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时,人们通过书信进行远距离交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使人们能够通过网络传达信息,缩短了人们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在加强人际交流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在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将数据信息存储到电脑网络之中,在增加信息共享的基础上为社会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4 计算机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是促进世界发展的主要技术力量,在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整体来说,与国外相比,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水平相对而言较低,我国人口较多的现状决定了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程度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这些差距阻碍了我国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另一方面,我国在信息技术应用中的研发投入并不大,研发力度的缺失也使我国的计算机技术无法满足在软件及硬件上的需求,因此,研发力度的缺失也阻碍了我国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这两个问题都阻碍了我国计算机应用的发展。
3 计算机应用发展趋势
3.1 计算机微型化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现阶段,在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微型化的计算机已经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我国家用电器等设备中,微型化的计算机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计算机微型化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出现,掌上电脑、平板电脑等电子终端设备有了更高的性价比,因此,计算机微型化的发展已经成为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主要发展趋势。例如,平板电脑、I-watch等终端设备的研发就是计算机微型化发展的表现。
3.2 计算机智能化发展
计算机技术的智能化发展也是计算机应用中较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在现代科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智能化的计算机能够对人的行为、思维以及感官加以模拟,在计算机系统的编写过程中,智能化的系统设计能够使人们利用计算机完成人所不能为之事,在计算机智能化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具有一定的学习及推理能力,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工作。例如,智能手表、智能电脑、网络冰箱、数字电视等产品的出现也是体现计算机智能化发展的主要表现,计算机处理系统的研发也是计算机智能化发展的具体表现。
3.3 计算机巨型化发展
计算机的巨型化发展与微型化发展处在统一的状态之下,巨型化主要是指在计算机运算速度加快、运算准确的基础上,计算机有了更强的储备功能,计算机微型化的发展是基于计算机外观之上的,而计算机巨型化的发展是针对计算机内部的性能而言,在计算机巨型化的发展模式下,计算机应用技能将更加广泛。例如,在我国巨型化计算机用语系统的研发中,计算机的应用速度能够达到每秒几百亿次,在提升计算机应用速度的基础上推动了计算机巨型化发展。
3.4 计算机网络化发展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计算机与互联网的融合也更加紧密,在网络发展的基础上,网络也促进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网络家庭化、网络社会化、网络信息化的发展为计算机的应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计算机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等技术实现了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加快了社会信息网络化发展的进程。例如,无线网络、蓝牙技术都是在基于计算机网络化应用之上的。
3.5 计算机集成化发展
计算机在发展的过程中,最初是以较大的形态出现,随着不断的发展,计算机开始趋向于集成化发展,在人们生活中对计算机的应用也更加广泛,传统的信息处理、数据计算与存储功能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下对计算机的需求,在计算机与网络、多媒体技术相融合的过程中,计算机集成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人们生活提供了便利。
4 结论
总而言之,计算机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也在社会中发挥了高效的社会功能,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生活方式,信息化的交流也缩短了人们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计算机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现阶段,我国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与国际应用水平存在许多差距,因此,我国要加强对计算机的应用投入及普及。
参考文献
[1]刘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激光全息防伪[J].电子测试,2009,24(2):61-63.
[2]李晓宇.浅谈低碳经济下我国会计体系的构建[J].中国市场,2016(32).
篇8
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于计算机软件的开发有着重大的影响。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和经济增速的下降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发展迎来了重大的战略发展机遇期。表现在软件产业迅速扩张,软件开发人才数量增加,许多国外优秀的公司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将计算机软件研发机构设立在我国境内,进一步推动了计算机软件开发产业的发展。我国的计算机软件产业得到了蓬勃的发展,高技术含量的软件开发技术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日益高涨。
二、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发展的战略性意义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研发对于推动计算机产业的前进和信息化产业的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软件工程中占据核心地位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是推动计算机网络构建的关键[2]。具体而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开发和计算机网络的构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研发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利于构建计算机网络时代;同时,计算机网络的构建对于培养更多的高端科技人才,计算机技术的传播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软件开发者相互交流信息,研发出更人性化、智能化、安全化的软件。无论是计算机网络的构建还是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研发都能够解决软件开发和用户需求之间的矛盾,为用户带来更大的生活上、工作上的便利。
三、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开发方式
计算机技术发展到现在积累丰富的经验和知识,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定规模和程度。在现如今计算机软件产业发展的形式下,如何选择适当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方式对于计算机产业的发展有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目前来看,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是结构化系统开发。从软件开发的整体开始,将软件的整体开发分成若干的阶段,分阶段的进行研发。此种研发方法,将整体的软件研发的难度分成若干部分,降低了开发的难度,只要是一个阶段打开突破口就能递进式的完成研发工作,但是也存在研发时间较长的缺点。其次是原型化开发方式。此种开发方式需要从全局着手,通过对用户的调查形成对系统的统一意见,并根据此意见开发出适合的基本原型。然后在依据细节的要求进行不断地研发调整方案。这种研发的方式比较适合建议软件的开发,更节省研发的时间。最后是自动形式的软件研发技术。软件研发机构根据软件系统的设计,将审计的目的等内容输入到软件开发工具之中,软件开发工具依据要求自动进行软件的编码和设计[3]。
四、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方向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和计算机人才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软件开发的重要性也参与进来。软件开发展示出了极强的上升势头,其竞争力也是越来越大,仅仅依靠原来的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很难满足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牢牢把握一下几个方面才能在激烈的软件开发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网络化的发展方向
21世纪是网络的时代,网络化的研发机构、网络化的市场、网络化的技术人员,都是计算机研发工作的保障。通过网络的交流交换信息,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为计算机软件开放技术的发展奠定信息基础。
(二)智能化的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已经越来越多成为用户口中的话题,随着技术的发展,这已经成为了现实。模拟人的智能来操纵机器为人类服务已经成为了计算机软件开发的终极发展方向。在软件中技术植入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无数软件研发设计师和工程师的梦想。
(三)服务大众的发展方向
篇9
一、会计电算化的现实状况
当今,会计电算化牵涉到的工作量庞大,所以会计电算化被列为了会计行业中最为复杂的一项工作。而会计电算化这项工作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方方面面的问题,本文把这些问题加以归纳总结,最终得出的结论如下:
1.人们对会计电算化缺乏足够的认识。当今社会中,真正用到会计电算化来操作财务工作的企业依然是屈指可数。其根本原因是:人们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会计电算化所具备的现实意义。长久以来,中国国内各家企业中的财务人员已经习惯了手工操作这种极为传统的工作方式。 尽管这种方式的实际效率偏低,但是却是一种极为有效又可靠的财务工作方式。加之会计电算化真正进入中国的时间还很短,绝大多数人对这种新兴的财务工作方式还不够信任。因此,许多企业还不愿意接受会计电算化这种新兴的财务工作方式。
2.会计人员还缺乏较高的电算化工作素质。目前,那些长期习惯了传统财务工作方式的财务人员在电算化工作上的素质明显偏低。其根本原因是:电算化工作都是依赖计算机完成,这便要求财务人员必须有较高的计算机工作水平,而当今的很多财务人员在计算机操控上的水平较为低下,这便让他们难以适应会计电算化这种新兴的工作方式。为此,软件提供商会为财务人员安排专业化的工作培训,对一些年轻的财务人员来说这种培训是有效的,但对一些年龄偏大的财务人员来说这种培训起到的效果依然较小。
3.软件提供商的数据保密技术还有待提升。当前,软件提供商研究了一些加强数据保密性的相关技术。这些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用户的口令加密;二是指纹辨认的加密;三是用户权限的加密;四是声音识别的加密。但这些加密工作对企业的现实财务工作来说还远远不够,其根本原因是:当企业突然遇到停电情况的时候,财务数据会大量丢失而无法恢复,假如企业不幸遭受到病毒的攻击,那么财务数据可能会全部泄露,这对企业来说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4.会计电算化的现实应用还存在巨大的局限性。现实中,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这两项工作是密不可分的。这是因为两项工作涉及的数据具备同源性。换而言之就是:从财务会计中生成的各类数据可以被管理会计所应用,管理报表就是财务报表经过处理而形成的。纵观当下,会计电算化工作明显缺乏完整性,即便某些企业已经应用了会计电算化这种新兴的工作方式,但这些企业往往把电算化工作局限在财务会计中,而没有把电算化工作延伸到管理会计中,所以会计电算化的现实应用还存在巨大的局限性。
5.审计电算化还有待加强。由于会计实现了电算化处理的方式,所以会计的审计工作也实现了电算化这种新兴的处理模式。现实中,中国国内各家企业中的审计人员已经习惯了手工操作这种极为传统的审计工作方式。同时,企业中的大多数审计人员都不大愿意接受审计电算化这种方式,所以审计电算化的现实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即便是某些企业的审计人员愿意接受审计电算化这种方式,但由于其中不少审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太低,所以真正实现了审计电算化的企业依然是寥寥无几。
6.会计电算化专业软件缺乏足够统一的标准。当前,会计电算化专业软件还没有制定一个足够统一的标准体系。于是,各家软件商制造的电算化软件也就五花八门。因此,即便同一个行业的公司,实际用到的电算化软件也可能差异巨大。这种差异尤其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使用方法的巨大差异;二是数据接口的巨大差异。这两种差异又引起了电算化工作的诸多不便,其中最典型的问题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报表汇总极其不便;二是数据传输极其不便;三是数据查询极其不便。因此,会计电算化专业软件急需制定一个足够统一的标准体系。
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趋势
1.网络财务将取得良好的发展。网络财务既属于会计电算化的一个分支,也属于电子商务的一个分支。它的本质是:把因特网充分融入到财务管理这项工作中,从而把业务管理、财务管理两项工作合理的融合起来。一旦企业实现了网络财务之后,网络财务的具体功能便能在企业中充分运用起来。这些功能尤其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远程化操控的功能;二是会计核算的功能;三是财务的在线控制管理功能;四是电子单据的处理功能;五是电子货币的结算功能。
网络财务也可以看成是信息化办公的一种模式,只是网络财务的落脚点在财务部门的具体工作上。结合上述谈到的网络财务所具备的几种现实功能,本文认为:网络财务作为会计电算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将在未来的时间里逐步覆盖中国的各家企业,让网络财务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理念深入到各家企业中,让电子化财务这种新兴的工作方式逐步替代手工财务这种传统的工作方式。
2.会计电算化专业软件将朝着更为标准的方向发展。当前的会计电算化专业软件还未制定一个足够统一的标准体系,这使得电算化软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这些差异引起了电算化工作的诸多不便。所以会计电算化专业软件急需制定一个足够统一的标准体系。第一是软件组织措施的完善。由于电算化软件是一个实现了人机交互的软件,所以软件本身的好坏还要考虑其人机交互的实际效果。那么,专业人士在设计电算化软件的时候,需要同时制定一套与之对应的软件组织措施。这样,软件中储存的会计信息不但更为可靠安全,软件的各项功能也能发挥地淋漓尽致。第二是软件制度的完善。当前的电算化软件依然处于初步发展的时间,所以软件的良好开发与软件的实际应用依然是当下的重点工作。而在电算化软件经过了一定的发展时间后,政府便有必要制定一些软件制度。制定这些制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规范各家企业对电算化软件的具体应用。
3.审计工作将朝着更为智能化的趋势发展。虽然,当下的许多财务人员依然在使用手工审计这种方式,而这种方式获取的审计材料也较为具体直观。但是,手工审计有个非常致命
的弱点,那就是:审计人员无法百分之百地搜集必备的审计资料,假如审计资料中出现了重大的遗漏,那么审计出来的结果将与实际结果出现巨大的差异,这对企业来说将导致非常大的风险。因此,伴随着电算化的猛烈发展趋势,手工审计也将朝着电算化审计的方向逐步发展。
正是因为电算化审计有着如此多的好处,所以传统化的审计工作必然朝着更为智能化的趋势发展。同时,电算化的某些功能也会因为审计工作的需求而逐步完善。根据当前的形势,以下几种功能需要做特别的完善:一是电算化软件必须提供双向查询的基本功能,尤其体现在报表、总账与凭证三者间的查询上;二是电算化软件必须提供多种多样的核算方法以供选择。
4.会计电算化的现实应用将朝着完整化的方向发展。结合上述内容可以明确看出:会计电算化工作明显缺乏完整性,即便某些企业已经应用了会计电算化这种新兴的工作方式,但这些企业往往把电算化工作局限在财务会计中,而没有把电算化工作延伸到管理会计中,所以会计电算化的现实应用还存在巨大的局限性。因此,为了彻底打破这种局限,本文认为:会计电算化在未来的应用必然会把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两者给有效地融合起来,并朝着完整化会计电算化的趋势上发展。
5.微观会计体系将朝着宏观会计电算化体系的趋势上发展。所谓微观会计是指:把机关、企业与事业单位当成主体,并把这些企业或单位的各类经济活动当成重点对象的行为。依据会计主体所要实现的不同目标,微观会计又被划分成三种形式:一是企业类型的会计;二是政府类型的会计;三是非营利组织类型的会计。企业类型的会计所要实现的目标是尽量谋取高额的利润。政府类型与非营利组织类型的会计所要实现的目标是为公众服务。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计算机行业发展迅速,并且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推动着我国各行业的发展。计算机在各行业都得到广泛的应用,计算机的发展也将不断的前进。
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概述
1、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概念。所谓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就是指研究计算机应用于社会中各个行业和领域的理论、技术、方法以及系统的一门边缘性的学科,它计算机学生的组成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也是促进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效融合的一个载体。通常情况下,计算机应用的分类一般分为数值计算领域和非数值应用领域两大类,这两大领域都具备着自身独特的特点,但对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都是有着重要的作用的。
2、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情况。我国计算机的最开始是在上个世纪40年代中期出现的,在这个阶段计算机应用情况还都是数值领域的计算机应用,主要都应用于国防武器的生产和研发方面。之后,从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逐渐向非数值应用的领域发展,其主要都应用于企业信息管理、工商业事物处理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计算机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社会经济等更多的领域了,随着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技术现阶段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了服务行业、农业以及文化教育行业中了,同时计算机也已经走入到了人们的家庭生活中了。近些年来,计算机应用技术与网络技术也已经很好的结合到一起,这也大大的促进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加快了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速度。
三、我国计算机应用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我国计算机应用发展现状
我国计算机拥有量、互联网用户、网站数飞速增长。我国计算机互联网用户、网站及域名“九.五”期间飞速增长。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也有相对不足之处。
(1)发展中的成效。①农业科技领域:计算机在农业中已建成全国的农业生产流通信息网络,开通农业科技信息网络,农村供求信息全国联播系统每月颁布信息6千条,内容详查13万条,中国农业信息网每月点击已达1千万次。②文艺创作领域:计算机在文艺创作、影视制作中,三维动画技术的应用也很广泛。③医疗系统领域:医疗系统同时也需要计算机的辅助,如启动金为工程,辅助治疗等。④公安系统领域:公安系统网络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网上追捕逃犯,已抓获20几万逃犯,法院系统办公自动化水平显著提高。⑤辅助教学领域:计算机的辅助教学,远程教育迅速发展,统计显示全国约10万多所中小学已经普及计算机课,一万多所中小学已建成校园网,67所网上大学。⑥日常生活领域:计算机在近几年的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和购物习惯上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人们的生活更加的便洁,工作更加的高效。
(2)发展中存在的不足。①我国信息产业发展滞后:我国信息产业尚不能完全满足信息化发展与计算机应用对软硬件产品的需求。重大应用工程与大型应用系统所用的软硬件产品主要依靠国外公司,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②相关政策法规尚待完善:计算机应用、信息化的市场经济和政策法律环境尚待完善。③区域发展不平衡:国内计算机应用发展很不平衡,和地区信息化指数高低相差20多倍,互联网用户及计算机拥有量在东西部地区、大陆与台湾地区差距很大台湾互联网用户有540万,网民占人口比例达26%,连网主机85万台,企业有50%已开展电子商务,大陆开展电子商务企业不到10%。④我国计算机应用水平整体偏低:我国计算机应用水平低,上网企业与上网家庭数量还较少,企业信息化水平低。⑤与与市场经济的需求还有差距:企业管理体制、机制、管理理念与组织机构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采用信息技术尚缺少内在的动力、人力、财力、和物理。基础工作薄弱,信息技术人才欠缺,职工文化素质亟待提高。
2、存在的问题
虽然计算机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与此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首先,国家在宏观战略上缺乏相应的规划及技术政策指导。其次,计算机标准体系尚未建立,电子商务标准有待加强,缺少相应的网络犯罪法律法规。再次,当前,计算机在我国的发展处于较低的水平,计算机的普及率有待提高。此外,计算机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主要体现在东部发达地区计算机普及率较高,而西部欠发达地区计算机普及率较低。最后,我国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目前,国家重大的计算机项目及软硬件都是依靠进口,自主研发的系统较少,缺乏竞争力。部分企业缺乏对计算机的足够重视,缺少专业的计算机人员。
四、计算机发展趋势
1、光计算机的各种优点
第一,光器件允许通过的光频率高,范围大,也就是所库存的带宽非常大,传输和处理的信息量极大,两束光要发生干涉,必须频率相同,振动方向一致和有不变的初始位相差。因此,同一根光导纤维中能并行地传输很多很多波长不同或波长相同但振动方向不同的光波,它们之间不会发生干涉。第二,信息传输中畸变和失真小,信息运算速度高。光和电在介质中传播速度都极快,但光和电不同,光计算机是“F我”导线计算机,光在光介质中传输不存在寄生电阻,电容和电感问题,光器件又无接地电位差,因此,传输所造成的信息畸变和的失真较小,光器件的开关速度比电子器件快得多。第三,光传输和转换时,能量消耗极低,尽管集成电路中的电流十分微弱,但由于集成度的提高,功耗仍然是个大问题。光计算机却不同,除了激光源需要一定的能量以外,光在传输和转换时,能量消耗却极低。
2、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的优越性在于它具有进行“平行”运算处理的能力。如果某人需要从一个有几百个办公室的大楼中寻找一份遗失的文件,用传统计算机的串行方式寻找就要逐个办公室去进行搜索,但是量子计算机能够按照某人寻找文件的条件和要求迅速“复制”出代表人自己以及与他自己相同的“副本”,同时进入大楼的每一个办公室进行文件的寻找工作,最后,其中一个“副本”找到了该文件。那时,除了找到文件的那个“副本”之外,所有代表某人的其他副本都将自动消失。量子计算机在寻找广播电台搜索地址方面的优越能力对因特网系统的发展具有很大好处。因特网的网址数据库很大,应用量子计算机进行搜索的运算速度优势将更为显著。如果要在1亿个网址中搜索某一个网址,应用传统计算机大约需要进行5000万次的运算才能找到该网址。然而,应用量子计算机大概只可能找到该网址。数据库搜索是计算机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任务,所以量子计算机将对于大批量计算机数据的处理任务产生重大影响。
3、化学计算机
化学计算机在运行机理上,它以化学制成品中的微观碳分子作信息载体,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储存。因此,它具有更小的体积,更快的运算速度和巨大的计算机能力,其信息传输速度甚至有可能比人脑思维速度还要快若干倍,具有十分诱人的发展前景。
4、生物计算机
生物计算机具有生物活性,能够和人体的组织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是能够与大脑和神经系统相连,这样,生物计算机就可直接接受大脑的综合指挥,成为人脑的辅助装置或扩充部分。
5、人体细胞吸收营养补充能量,因而不需要外界能源,它将成为能植入人体内成为帮助人类学习,思考,创造,发明的最理想的伙伴。另外,由于生物芯片内流动电子间碰撞的问题可能极小,几乎不存在电阻,所以生物计算机机的能耗极小。把生物学和工程学结合起来制造生物计算机已不再是天方夜谭。
五、结束语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为我国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动力,同时也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推动人类的发展。计算机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将是非常的前景,相信未来计算机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刘清.浅谈我国计算机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
[2]龚炳铮.我国计算机应用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自动化博览,2003.
[3]侯晓璐.浅析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