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研究范文
时间:2023-03-25 11:31: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发展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应用研究
最近几年,青海省省委、省政府继续完善扶持政策,将以建设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为重点,按照“四区两带一线”战略布局,在东部地区重点打造西宁都市型现代农业示范区、海东高原特色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在环青海湖牧区重点打造海北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示范区、海南州生态畜牧业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柴达木地区重点打造海西统筹城乡一体化农牧业发展示范区;在三江源地区重点打造三江源生态畜牧业发展示范区和黄南有机农牧业示范区。建设黄河谷地农业综合开发带、湟水沿岸高效农牧业发展带,兰青—青藏铁路沿线特色农牧产业发展轴线,并将继续以园区建设为载体,鼓励扶持各类产业化龙头企业进驻园区,努力形成产业化聚集、园区化发展、生态化建设、规模化经营的现代生态农牧业发展格局。
1生态农业含义分析
1.1商品性
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品性既是现代农业的特征之一,也是生态农业的的基本特征。在传统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能力低下,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大多数都是自给自足。现代农业发展阶段,生产力和生产水平显著提升,农业生产者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除了满足自己需求之外,大部分产品用来满足市场需求。生产方式的变革使得小农生产模式被规模化生产模式所取代,尽管现阶段现代农业体系中生态农业的发展规模比较小,但是相较于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要大的多,更好的体现出农产品的商品性特征。
1.2生态性
生态性是生态农业的典型特征,从传统农业向着生态农业发展在时间上是继承发展的结果,也就是生态农业不能脱离传统农业而单独发展,生态农业和传统农业的共性是生态,是和生态环境相容和和谐发展。相同的是生态农业和传统农业都是按照生产规律开展生产,如合理轮作、间作、套种和有机肥施入等,不同的是生态农业更加体现出科技性,生产过程中积极应用高科技技术,通过人工手段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符合生态要求。也就是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生产的适应性,而传统农业由于生产技术、设备和条件等因素的限制,只能被动的适应生态环境,无法很好的体现出生态性。
2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应用研究
2.1“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
这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是以当地的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以农业生产基地为基础,农户广泛参与的一种发展模式,能够形成产供销一体化发展。“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形成过程中要选择具有地区特色和优势农业项目,更好适应市场需求。该种模式具有投资小、见效快、适合农户种植等特点,通过生产基地和农户的示范带动逐渐扩展到其他农户,促进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出来的产品有地方龙头企业统一收购,打消了农户农产品销售疑虑。同时,企业能够紧密把控市场动态,能够保证生产数量和生产质量,从而不断增加农产品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在青海地区特色农业产业主要有青稞、油菜、马铃薯等农作物,近些年,地区结合自身区位优势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种植户经济效益。“公司+基地+农户”发展模式有利于实现规模化生产经营,加速土地流转进程,同时还能够进一步降低农民群众的市场风险,增加农民收入。
2.2“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基础,农民通过参股、土地使用权流转发现现代生态农业,这种模式有利于保护农民群众的经济利益,同时还能够更好发挥出地区的区位资源优势,通过农民群众自发组织合作组织,农民群众自发加入,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组织化程度。“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的推广,不仅增加了农民群众的经济收入,还加快了青海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进程,涌现出一大批特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目前在青海的生态农业发展中,“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是主要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形式灵活,方便管理,能够显著提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但是这种发展模式由于政策扶持不到位,融资难度比较大,管理制度不健全,在今后发展中还需从管理、技术、资金、产品深加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2.3设施农业发展模式
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设施农业是其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采用现代农业工程和机械化技术,人为的为作物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以科学施肥、科学灌溉、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要手段开展病虫害防治,以植物共生互补促进农业实现良性循环。最近几年,青海省以发展设施农业为突破口,积极发展日光温室大棚,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农民经济收入进一步提升。
作者:孟克 单位:青海省乡镇企业技术推广站
参考文献:
[1]对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思考[J].郝朝晖.统计与决策.2005(14).
[2]农业循环经济的理论探讨与现实应用[J].李广祖,张吉国.山东经济.2005(04).
[3]论以畜牧业为核心的农业循环经济[J].李书民,杨邦杰.中国发展.2005(02).
篇2
1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世界人口的增长幅度是惊人的,1830年世界总人口才10亿左右,1930年达20亿,1960年30亿,1984年为46亿,2000年已超过60亿,预计到2025年会增加到80亿,由此而来的就业问题、粮食问题、能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将更加严峻。我国资源短缺,尤其是人均资源短缺的情况令人十分担忧,土地产出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利用率低。而另一方面,光温等气候资源的的控制能力较差,农业生产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状况。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耕地减少是不容置疑的,人口增长也是难以逆转的,人地矛盾加剧会更加突现出来。加入WTO后,农业面临世界范围的竞争,农业如何发展是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作为拥有众多农业人口的中国,面对世界性难题,面对新的挑战,每个人不得不思考许多问题。纵观世界农业的发展和我国农业的实际,发展以人为本的农业战略具有长远意义。
2设施农业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最有效途径
设施农业生产系统作为高耗劳动力的产业和高效利用土地的生产方式,对我国在人口增多和土地锐减的国情下,能够保持长远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设施农业能够有效地延长作物的生育期和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可大幅度提高产量和品质。一般加温温室可周年生产,节能温室每年可增加5个月左右的有效生长期,塑料大棚可增加2~3个月的生长期,可使园艺作物产量提高2~5倍,太阳能利用率、土地利用率成倍提高。在荷兰,温室黄瓜产量可达76kg/m2,是露地正常产量的20倍;温室单产达300枝/m2,是露地正常产量的8~10倍。在与外界隔开的现代化植物工厂里,产量的提高幅度更大,像美国的“生物圈二号”,番茄从播种到果实成熟只需56天,而在常规生产中播种到采收需要5个月左右;在日本植物工厂里,菠菜生长期仅20~25天,较常规缩短5~10倍,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数十倍。土地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升有助于缓解人类社会生存的矛盾,意味着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可能。(2)设施农业作为克服多变气候的一种手段,可有效地避免自然灾害、有稳定的产量和质量,保证产品的按期上市或交货,在国际市场中赢得稳定收入。因此,设施园艺在今后的国际贸易和市场竞争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会成为园艺产业的龙头,在解决加入WTO后农业发展中的问题有举足轻重的作用。(3)设施利用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园艺植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养殖业、种苗业、特种植物(药用植物、工业用原料植物)的生产、育种都能利用设施。目前设施主要用于园艺作物的生产和一些经济价值高的作物生产,今后随着设施农业产业的发展,人口增长的压力,应用领域会逐步扩大,如苗木的快繁、组培苗的驯化、冬寒地区禽畜的产羔和越冬、菌类栽培、鲜食玉米的速成(一年可生产四作)、特种养殖(鱼、虾、龟)等。
3走设施农业发展道路势在必行
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以及整个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资源依赖型、粗放经营型的农业增长方式导致的是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资源萎缩。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这种农业发展方式已经到了难以延续的地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国际化进程日益加快,技术含量低的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将越来越弱。面对资源紧缺、人口膨胀的严峻现实,面对未来的严峻挑战和严酷竞争,中华民族要发展、要进入世界强国的行列,必须改变农业低效高耗的增长方式,走技术替代资源的路子,走设施农业发展道路。作为农业摆脱资源(耕地、水、气候、环境等资源)限制的唯一出路就是发展设施农业生产。注入生物、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等高科技的设施农业是高科技含量的生产体系,它将是全球性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重点、农业创新的主要途径、未来农业生产的重要方式。
篇3
(一)有机农业的含义
有机农业(OrganicAgriculture)是遵照一定的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二)有机农业生产体系中的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是一种新兴产业,指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合法的、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有机食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生产、采集、加工、包装、储藏,运输标准,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激素(生长调节剂)、抗生素、食品添加剂、防腐剂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及该技术的产物及其衍生物,禁止辐照处理。
二、雁鸣湖镇有机农业的发展现状
(一)雁鸣湖镇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座落于吉林省敦化市雁鸣湖镇的吉林省雁鸣湖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是以经营出口有机小粒黄豆等农产品为主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营业务包括有机农业及其相关配套产业。从2002年起,为了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公司在稳定贸易出口的基础上,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积极向农副产品深加工方向转变,先后组建了六个子公司,重点从事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农业产业化的配套服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食品中摄入的营养要求提高,由于豆制品含有丰富优质的营养成分继而豆制品类耕地面积比重逐年增大,仅次于粮食主体玉米的比重。
(二)雁鸣湖镇特色有机食品(有机大豆、小粒黄豆)发展现状
地处高寒山区,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是高蛋白大豆和小粒豆最佳种植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十分有利高蛋白大豆和小粒豆的生长,这是其他地区不可比拟的。据考证渤海时期即有种植,有记载的面积是1924年种植10475公顷,占粮豆面积的15.6%。据敦化市统计局统计,从1999-2008年有机大豆的种植面积和种植比例呈波动上升的趋势。敦化市小粒黄豆具有径粒小、口感好、色泽亮、豆皮薄、蛋白质含量高的特点,该市小粒豆历史悠久,品质好,营养价值丰富。吉林1号在敦化市具有以下特性:每公顷单产水平3500斤,具有产量高,粒型小,抗逆性强的优点,改变了该市小粒豆品种的缺点,并形成了本地制种和异地制种相结合的良种繁育制度。后来吉林小粒3号、吉林小粒4号、吉林小粒6号、吉林小粒7号都是吉林省农科院在吉林小粒1号的基础上通过野生大豆杂交选育的,和敦化的本地品种长白一号(俗称压破车)具有同源性。由于小粒黄豆营养丰富,现在被用来生产纳豆,作为一种保健食品出口到日本。纳豆是由小粒黄豆经纳豆菌发酵而成的一种微生态、有机健康食品。纳豆在日本盛行一千多年,并形成了丰富的纳豆文化。纳豆是世界230多种普通食品中唯一能溶解血栓的食品,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正在被各国医药食品行业所重视和研究开发。
三、雁鸣湖镇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在产业发展中的地位不明确
我国有机农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2000年以来,以有机农业方式生产的安全、优质、健康的有机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雁鸣湖镇抓住时机大力发展有机农业,但是有的部门或机构片面夸大有机食品在该镇农业发展中的作用,甚至将发展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称为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根本出路,提出一些不切合当地实际的目标。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既面临着耕地减少、环境污染的矛盾,又要满足庞大的消费人口对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安全的要求。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求有相当规模和适度的增长,另一方面要求不断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
(二)基础理论、技术研究滞后,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雁鸣湖镇有机农业的一整套技术措施及社会服务体系很不完善,如从常规农业向有机农业的转换中,对付病虫害的能力还比较弱,有效地生物农药品种还比较少;肥力投入的措施和手段仍没有保障;在市场管理上,有机食品生产流通和规范销售的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发展有机食品要从基地抓起,土地从常规生产系统向有机生产转换通常需要经过2-3年的转换期,而转换期间的产量一般不高,生产资料和人力资源的投入相对增加,这些都会影响到生产者的积极性。有机农业生产研究开发缺少经费,特别缺乏对有机农业生产资料的研究和开发。
(三)将技术与当地实际结合的能力较低
在有机农业发展过程中,雁鸣湖镇过分依赖外部技术培训或指导,忽略主动将技术与当地实际结合的能力。在没有项目或当地技术咨询力量弱的情况下,引导农民进行有机生产就显得十分困难。尤其在一些贫困村落,农民没有知识,缺乏经验,没有足够的进行创新的自信心。
(四)缺乏有机农业发展的配套政策
敦化市政府对开发有机产品还缺乏明确的政策、资金扶持,主要体现在:一是解决资金问题及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不够;二是缺乏科技项目扶持。据调查,有的村屯有机农业刚刚起步,先行的部分农民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但政府苦于经费有限,对有机农业的深入发展和吸引更多农户参与到有机农业生产中难以给予资金支持,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妨碍了当地有机农业的推广和深入。由于农业项目投资期较长、收益率偏低,商业银行不愿投资农业领域,而政策性银行的业务比较窄、职能单一,不能有效提供服务。
(五)生产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
雁鸣湖镇农业龙头企业总量不足,且缺乏规模大、实力雄厚、辐射带动力强的骨干企业,这是制约雁鸣湖镇有机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现有的大多数龙头企业内功基础差,自身的水平低。一部分龙头企业的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初加工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绿色产品、有机食品、名特优产品的比重低,企业规模较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地有机农业进一步向优质、高效和外向型方向发展。
四、雁鸣湖镇发展有机农业的对策建议
(一)明确有机农业的功能定位
一般来说,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的难度要大于常规生产,这是事实,但是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雁鸣湖镇没有开发相应的技术,价格优势没有得到实现。经过一定时间的探索,相当部分有机农业不仅在技术和生产上可以与常规农业抗衡,而且完全具备竞争优势,关键是如何转型。这在雁鸣湖镇有机大豆生产中已经得到证实,如果再加上有机农产品的价格优势,其竞争力必将进一步增强。综合比较各种农业发展的探索模式来看,现代有机农业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它可以兼顾生产、经济、生态环境与社会需求,所以我们绝不能因为它的比重小而轻视。
(二)健全和完善有机农业的组织管理体系
良好的组织管理体系从生产、认证、销售等整个环节对有机农业和有机农产品进行规范,这就需要农业、环保、海关、技术监督、认证认可、工商等各个行业主管部门的协调和配合。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国家层次的农业经济立法相呼应,雁鸣湖镇急待建立本地区相应的政策保障体系与扶持措施。建议以农业行业主管部门为主体,在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本地区认监委、科技部、海关等相关部委积极配合,健全和完善在相关部委内对有机生产的管理机构,强化以促进生产和贸易、维护有机产品质量为目的的组织管理,确保有机农业的生产、营销、监管、认可、技术研发等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
(三)加强有机农业生产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推广
发展有机农业,已成为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集农业环保、植保、土肥、种子、栽培、管理、收获、包装、储运及市场销售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它要求农民具备相应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强烈的绿色环保观念。为此,雁鸣湖镇必须强化对农民的绿色环保认识,利用地方众多相关媒体积极宣传,家喻户晓;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大规模培训农村骨干力量。通过宣传和培训,让农民熟悉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技术规程,增强对生物多样性、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及有机农业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
(四)制定、完善和实施有机农业的产业扶持政策
各级人民政府都应该制定政策,积极鼓励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和认证,除了在基地建设、现代化农业示范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配套方面给予优先资金扶持外,还应该为现代有机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在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的同时,加大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逐步增加有机农产品的比重。雁鸣湖镇继续实施国家有机产品基地建设项目,对于列入国家有机产品基地建设的产地,在土地整理资金、生态补偿基金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和财政支持。另外,该地区应重点扶持与农业增效和与农民增收相联的有机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带动雁鸣湖镇特色农业和创汇农业的发展,促进有机农业的产业化。
篇4
【关键词】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当今社会,随着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城市居民生活压力日趋增大,节假日想释放压力,体验不同的生活促使他们渴望去体验下农家生活,得到身心的放松,回归自然是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一个普遍趋势。这也为农业的发展和城市居民休闲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将两者有效的结合起来,休闲农业也就应运而生。
大别山地区所辖的黄冈市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但山区拥有丰富的地质资源和自然资源。如何贯彻落实好党的富民政策,有效地开发利用好大别山自然资源,发展休闲农业,使休闲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对这一问题的探索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一)休闲农业的含义及其研究现状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村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产品、农业经营活动、农村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增进民众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生活体验,以此提高农民利益,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
随着休闲农业的兴起,学者们从产业化、产业布局及发展模式等方面对休闲农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孙伟东,金华锋(2009),对休闲农业的概念、属性特征、发展背景、发展模式、发展历程、意义和规划理论、原则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当前休闲农业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发展前景。彭江虹(2008)深入、系统地分析了长沙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条件以及现状,提出切合长沙市实际的休闲农业发展策略。戴美琪,游碧竹(2006)对休闲农业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类,按旅游功能、发展进程、开发的主题、旅游者体验特征、区域与内涵等将其分为不同的休闲类型。赵国如(2009)指出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的选择应当坚持“时间第一”、“农业主题”原则。钟平(2009)认为我国一些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如今陷入了低水平、同质化的恶性竞争,应该借鉴欧美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发展我国的休闲农业。吴天强(2008)通过认真调查、总结、分析双桥休闲农业发展现状、背景,对双桥休闲农业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综上,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对休闲农业的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发展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国内休闲农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从已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对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的研究并不多见,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结合黄冈市休闲农业的现状,提出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以促进黄冈休闲农业的发展。
(二)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
黄冈市国土面积17446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9.4%,农业人口556万人。黄冈市休闲农业起步比较晚,但是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呈现如下特征:
1.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休闲农业发展渐成气候
发展休闲农业既要市场基础,又需要资源依托,黄冈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发展休闲农业所依托的特色农业基地基本形成。目前,黄冈市各县和以及依托著名景点的休闲农业,除为游客以及黄冈市民提供食宿服务外,还依托当地的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资源,开发了诸如农园观光、农事体验、康体健身、农事教育等休闲农业活动项目,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休闲农业发展态势良好。
2.涌现出一批发展休闲农业的特色地区
黄冈市休闲农业最初以垂钓休闲、品农家菜、赏农家景、住农家房为主。因其地形复杂,气候独特,生物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其休闲农业正是通过优美的农业自然环境与其相应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过程和农业劳作,吸引了大批城市居民前往参观、参与、购物和游玩。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逐步形成了以民俗风情、民俗文化、农事体验、农家休闲、田野自然风光为主体的休闲农业产业。涌现了一批如麻城龟山风景旅游区,横岗山避暑山庄,英山桃花源,英山温泉山庄,罗田农家乐等休闲农业休闲观光基地。
二、黄冈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
(一)现阶段休闲农业发展的模式
目前,休闲农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1.田园农业旅游模式:即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
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
3.农家乐旅游模式:即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等旅游活动。
4.村落乡镇旅游模式: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旅游。
5.科普教育旅游模式:利用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活动。
6.回归自然旅游模式:利用农村优美的自然景观、奇异的山水、绿色森林、静荡的湖水、发展观山、赏景、登山、森林浴、滑雪、滑水等旅游活动,让游客感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
(二)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模式选择
黄冈市休闲农业的发展要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确保农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实现,应发展具有休闲观光功能的高效农业园区,在发展休闲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服务业。并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与流通企业,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城郊特色农业资源以及旅游景点资源,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和旅游业的合理结合,建立适合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模式。
1.观光采摘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目前黄冈罗田农家乐的观光采摘休闲农业发展较好。罗田野生板栗,草莓采摘远近驰名,每年果实成熟季节前来观光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罗田地区的野生菌类、山野菜也适合采摘。30%的游客到罗田农家乐的目的是观光采摘。游客在这类活动中会带走大量的旅游产品,可促进当地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开发当地独有、具地方特色、便于携带、有品牌效应的休闲农业产品。
2.疗养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大别山区英山温泉山庄有许多年的历史。温泉水水温高达72℃,内含20余种微量元素和化学物质,包括矿物质碳酸盐,重碳酸盐及少量放射性元素,对关节炎、风湿症及皮肤病等有明显疗效。英山温泉山庄内交通状况良好,建有宾馆和别墅区,适合发展疗养型休闲农业。温泉资源和山岳资源可以有机整合起来,可以为游客提供不同种类的休闲疗养方式,以满足不同游客的不同疗养需求。通过英山温泉山庄调查问卷的游客动机分析,34%的游客来英山温泉山庄的原因是休闲疗养,足以证明英山温泉山庄的疗养型休闲农业发展潜力巨大。通过合理规划整合了英山温泉山庄良好的资源优势更能促进疗养型休闲农业的发展。
3.会展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依托英山桃花源良好的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便利的交通条件,适宜发展会展型休闲农业。目前,英山县全县已有不同档次、不同规模的宾馆十余家,可同时接待2500余人入住。其中,规模较大的桃花源宾馆和铁疗宾馆均有接待大型会议的能力。根据调查,在旅游旺季的周末期间,桃花源宾馆的入住率达到95%以上,平时和淡季也达到了50%以上。除周末外的其他时间,主要为会议接待。英山桃花源主要的宣传途径是熟客带动,口口相传。从5~7月在温泉山庄的跟踪调查得出的数据可知,日平均接待217人,以来自蕲春县,罗田县,麻城市的客源为主。目前英山桃花源客源以黄冈市内为主,有部分临近省市游客,发展潜力还很大,可以通过合理的营销宣传手段继续扩大影响力。
4.体验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3个发展阶段之后,美国经济学家提出,世界经济已经进入到“体验经济”时代。体验经济即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环绕着消费者,创造出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罗田农家乐有着适宜发展体验型休闲农业的良好条件,应抓住时机,用体验经济的理念拓宽休闲农业的内涵,延伸休闲农业范围,提升游客的参与度,在游客获得值得回忆的休闲农业体验活动的同时,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只有30%的游客认同在当地的活动参与性强,但87%的游客希望能多参与到休闲农业活动中。因此应多开发一些参与度高的休闲农业活动,如开农地、林地认养、蔬果采摘、垂钓、山中小木屋住宿、狩猎、蔬果采摘、田间劳作等活动,让游客参与其中。
5.度假型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该种模式可以利用各风景名胜地区的景点,主要是利用不同的农业资源,如山地、森林、湖泊、水库等,以配套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吸引游客度假,开展农业体验、自然生态观光、住宿、疗养健身、商业聚会等各种休闲活动。黄冈市境内有森林公园多处,其中不乏国家级森林公园,大多处于大别山地区,例如:大龙山森林公园、天柱山森林公园、妙道山森林公园、浮山森林公园、石莲洞森林公园,这些都是黄冈市发展度假型休闲农业的旅游资源基础。其中,英山,罗田的森林资源丰富,森林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可以通过为游客提供休闲度假、森林科考、观山、赏景、登山、避暑、疗养等活动,对游客产生别样的吸引力,体验回归自然的乐趣。英山县还可以依托当地的著名风景区,以及当地农村自然优美的风景、特有的生态环境,兴建休闲、娱乐度假村,提供休闲、游乐、餐饮、住宿等服务,发展度假型休闲农业。
三、结束语
随着城市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对农业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对农产品的需求,农业的环境改善功能和休闲观光功能显得尤为重要,农业的休闲功能正是社会需求发生改变的结果。发展休闲农业,从供给的角度来看,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结果。发展黄冈市休闲农业对促进黄冈市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维护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探讨了黄冈市休闲农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发展黄冈市休闲农业的模式选择。
参考文献
[1]王慧.农业旅游对建设新农村的意义及发展对策探析[J].农业经济,2006(6):20-21.
[2]彭江虹.长沙市修心农业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8.
[3]钟平.休闲农业发展之欧美借鉴[J].农村工作通讯,2009(7):45-46.
[4]孙伟东,金华锋.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6):
47-48.
[5]戴美琪,游碧竹.国内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7):93-94.
[6]吕红杰,于太君.浅析我国休闲农业在经济环境下的发展[J].民营科技技,2009(10):74-75.
[7]原梅生.中国休闲农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12):88-90.
[8]陈艳,龙岳林,张佳娴,李苗.中国休闲农业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9):149-151.
[9]吴天强.双桥区休闲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10]孙明泉.乡村体验与环都市乡村休闲[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66-67.
[11]郭焕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12]邓蓉.论新农村建设中的休闲农业发展[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22):99-100.
[13]胡海洋.体验营销在休闲农业中的作用[J].当代经济,2006(12):94-95.
[14]孙伟东,金华锋.发展休闲观光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J].中国新技术新产,2009(16):230-231.
[15]赵国如.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与模式选择[J].中国发展,2009,9(2):63-70.
[16]王婉飞,王敏娴,周丹.中国观光农业发展态势[J].经济地理,2006(5):854-856.
[17]刁广宗.中国乡村休闲旅游的兴起、发展和建设刍议[J].中国农村经济,2006(11).
篇5
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居民消费结构的改善,有机农业作为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作方式方兴未艾。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兼具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和特色农业生产的特殊要求,同时对生态环境保护有着较好的作用。但有机农业生产经营作为农业生产经营的特殊形式与常规农业一样面临着来自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在一定条件下,这种风险程度甚至超过后者。因此,对有机农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重点考察有机农业政策支持的相关研究,分析有机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政策支持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有机农业;政策支持;现状与问题
1引言
绿色革命以来,农药和化肥大量使用,造就了石油农业的兴起,这对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全球粮食安全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但石油农业的发展造成了诸如土壤板结、水体污染、土壤重金属集聚等环境破坏问题,并可能将污染传导到食物链终端。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有机农业作为石油农业的替代选择之一日益得到重视,相关研究与支持政策不断涌现。在1920年代的瑞士和德国,有机农业概念被首次提出。21世纪以来,有机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有机农业是对农作物培育过程要求极高的现代新型农业,兼具安全、优质、营养的特点,有着较广阔的消费市场,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与常规农业一样依赖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同时,有机农业生产环节对生态环境有较好的恢复与保护作用,能够形成经济行为的正外部性。伴随着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过程,有机农业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肥料,因此其生产的风险性较之于石油农业更高。有机农产品的产量较低,而其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较之普通农产品弹性系数更大。因此,其发展面临着生产与市场的双重风险。基于以上几点,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有必要对有机农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
2何为有机农业
自从“有机农业”概念提出后,学界从不同角度尝试对其定义进行规范,但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观点。本文将几种主要的观点进行简单归纳:
(1)农业系统说。有机农业是一种环境和技术要求最为严格的具有持续性发展特点的农业系统[1]。系统说从农业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角度考察有机农业定义是合理的,但关于有机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及其生产过程、生产目的等方面未作具体阐释。
(2)生产过程说。李显军(2004)对有机农业的定义中强调了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和有机农业基本标准的重要性,在生产过程中完全遵守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不使用化肥、农药和各种调节剂和添加剂,绝对避免基因工程技术,维持种植、养殖业的平衡,采用具有可持续性的农业发展技术,保证农业生产过程的稳定性。总而言之,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建立生物多样性、恢复良性循环是其观点的核心[2]。
(3)生产方式说。葛体达等(2008)从生产方式的角度考察了有机农业的定义,他们认为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应该符合现代社会所追求的健康、安全、优质的理念,在生产过程中完全使用绿色、无污染的生产资料,结合生物学和生态学等学科,发展科学原理和技术,协调种植、养殖业的平衡,实现农业的可持续进步,维护农业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3]。我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对有机农业的定义如下:遵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过程[4]。不难看出,从农业系统、生产过程和生产方式的角度考察有机农业的定义都有其合理性,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对有机农业概念的界定根据专业性和具体性,从有机农业的生产环节、生产特点、系统协调等角度对这一概念加以界定。虽然有机农业的概念众多,但综合各种观点会发现它们所要阐述的内容具有趋同性,即有机农业是在生产中完全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本文将采用这一定义。
3研究现状
20世纪以来,有机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学界对其政策支持的研究也不过几十年的历史。考察国内外有机农业政策支持研究,不难发现,研究的重点集中于对有机农业政策支持的必要性分析、对有机农业政策支持的具体经验总结和有机农业政策支持的建议对策等。
3.1有机农业政策支持的必要性研究
如前所述,有机农业不仅有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还兼具特色农业生产的特殊要求,尤其是有机农业面临的生产和市场风险较之普通农业生产更大,且有机农业的生产过程对生态环境的正外部性更大。因此,国内外关于有机农业支持政策内在原因研究也主要集中于上述几点,且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有机农业政策支持的必要性具体表现为:
3.1.1农业的弱质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作为自然在生产与经济在生产交织的生产活动,其面临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远大于工业生产活动,普遍表现出较强的弱质性[5]。农业的弱质性特征不仅表现在普通农业生产方面,也表现在有机农业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农业的弱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自然环境作为农业生产活动中难以实施有效人为控制的因素,即便当今科学技术水平高度发展,自然条件仍是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面对自然灾害,普通的农业生产本就难以抵御,而有机农业对其承受更显无力。总体而言,“靠天吃饭”仍是当今农业生产的基本现状,因此,相对于其他产业来说,农业生产面临着更大的自然风险。石油农业可以通过大规模施用化肥农药抵御来自病虫害以及土地贫瘠带来的自然风险,而有机农业在这方面明显处于劣势,正因如此,有机农业在面临同样的自然灾害时,其风险抵抗能力相对更低。
(2)有机农业市场风险更大由于生产中的风险不完全可控,有机农业的弱质性还体现在其他领域上。就消费层面而言,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食品等生活资料,主要是通过农业生产而来,农产品是最基础的需求,因而需求弹性很小。就流通层面而言,农产品流通中价格和供求之间存在着时滞,这意味着农产品供给的数量难以在市场的自行调节下及时跟随价格的波动而变化,从而导致消费者接收到有关农产品短缺或过剩的信息往往都被放大,农业经营者难以建立起稳定的价格预期。如此一来,相对于其他行业,农产品面临着更高的市场风险。而有机农业作为农业市场中新兴的一员,消费受众又具有局限性,因而面临的市场风险更大。
3.1.2有机农业生产过程的正外部性
有机农业相对于常规农业而言,不仅给农业生产者带来收益,更重要的是有机农业生产过程对于公共环境的保护能够产生较大的积极作用,能够更好地保护耕地、水源、空气等公共资源。有机农业的公共效应外溢主要是:一方面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可以提升有机质在作物土壤中的含量,增强土壤肥力,同时提高碳的储量[6]。近年来,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等问题日益凸显,国家出台了诸多政策,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以期生态环境得以改善。有机农业作为一种生态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不仅能够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分析有机农业的作用主体,一方面,生产者能够从生产过程中获得经济收益;但是另一方面,生产者采用有机的农业生产方式形成的积极效应作用于公共领域却未能得到相应的补偿,而有机农业生产形成的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由于农业生产空间的不可分割性导致有机农业形成的正外部性难以被具体测量。因此,对有机农业的政策支持就成为公共机构对有机农业生产者所带来的社会贡献进行补偿优选方案。
3.2有机农业的政策支持现状
3.2.1设立专项资金进行直接补贴
对于从事有机农业的相关企业、组织和农户,政府设立了专项资金,对其投入的生产资料及认证时所需的费用进行直接补贴。目前,相关的扶持政策中,进行资金直接补贴的有35项,总政策量的80%左右,其中大部分(70%~80%)补贴资金是用于资助进行有机生产、认证的企业,仅有少量资金是用于发放给从事有机农业的农户的。
3.2.2提供技术支持
政府投入专项技术资金,牵头组织、提供一系列有关区域性有机农业的规划、咨询、讲座培训以及技术推广等基础支持服务,设立高质量的有机农业产业基地。设立相关科研项目,推行有机农业种植技术示范,探索有机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积极推动有机农业的不断发展[7]。此外,对于在进行有机生产的企业、组织和农户,政府承诺在金融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范围包括配套的基建、贷款和税收等方面,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有机生产。
3.2.3实施金融政策倾斜
对于在进行有机生产的企业、组织和农户,政府承诺在金融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倾斜范围包括配套的基础建设、贷款和税收等方面,同时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有机生产。
4结束语
有机农业的发展经历了历程较长,本文通过分析有机农业政策支持研究现状,梳理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相关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有机农业政策支持的理论论证方面。在有机农业政策支持的必要性研究方面,研究学界的理论观点趋同;在政策支持的实施方面,我国的有机农业政策支持实践虽处于快速发展期,仍相对滞后,难以有效覆盖有机农业生产的行为主体。
作者:曾卓 王振 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参考文献
[1]杜相革,董民.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现状、优势及对策[J].农业质量标准.2007(1):4-7.
[2]李显军.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的背景、现状和展望[J].世界农业,2004(07):7-10.
[3]葛体达,黄丹枫,宋世威,陈恩桃,王澍.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生产--未来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产业导向[R].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2008.
[4]王宏燕.全球有机农业发展现状和我国有机农业发展对策[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3,19(3):223-229.
[5]林志玲.农业的弱质性及保护对策[J].法制与社会,2009(1):286-287.
篇6
1.河南省区域高效农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经过多年的发展,河南省高效农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农作物品种齐全,结构合理;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比重上升;林业和水利建设方面取得新成效。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一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应运而生。(1)高效农业结构趋向合理。河南省高效农业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正由传统的主要以粮食、蔬菜和肉禽等常规农副产品生产逐渐转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向生产特色、优质、创新农副产品和常规农副产品相结合的高效农业方向发展,农业生产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档次。当前,河南高效农业内部结构中,茶园、花卉和中药材种植面积比5年前分别增长了95.8%、17.5%和34.6%。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河南省高效农业内部结构正在进行战略性调整,由传统的种植业向现代果蔬、花卉园艺调整,由过去的大农业向畜牧养殖业调整,由低效落后的农村经济向高效先进的农产品加工业方向调整。(2)高效农业品牌优势日益显现。河南省注重通过品牌农业带动高效农业的全面发展,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目前,河南省已产生了一些在全国有很高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如金苑、三全、思念、华英、双汇等。其中,双汇集团成为中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2012年屠宰生猪1142万头,销售冷鲜肉及肉制品155万吨;华英鸭成为畅销世界的鸭肉品牌,2012年年加工肉鸭能力达8000多万只;三全食品是中国速冻食品行业的鼻祖,在速冻食品行业声名显赫,形成了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品牌优势。在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中涌现出的农产品知名品牌企业,为河南农业经济带来巨大效益。(3)农业科技含量加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发挥规模效益。近年来,河南省高效农业注重科技化和规模化,在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等方面注重现代科技和现代工业的应用。在加大农业投入的同时,河南省高效农业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由无到有,由过去比较单一的种植,发展到如今集种植、养殖、科研、观光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园区。示范园区产生了显着的示范带动作用,在一些区域出现了“公司+农户”等经营模式,一定程度上拉动了高效农业的规模化发展。
2.河南省区域高效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的高效农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1)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少,辐射带动力不强。除了双汇、金苑、三全等企业外,河南省大部分龙头企业规模小,产品质量不高,和农业生产大省以及消费大省的地位不相称。据统计,2012年山东省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已达8120家,销售收入已达1.2万亿元,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企业达到2170家。而河南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仅6532家,实现营业收入只有6540亿元。好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少,拥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品较少,而且大部分产品在河南省本地销售,在省外的知名度低。龙头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数是以鲜货、原材料和粗加工品出售为主,市场销售半径小,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低下。(2)市场运营机制缺乏和资本供应不足。一些区域在推进高效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市场运作体系和机制。目前,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河南省农民合作组织带动的农户数量占总农户数量的比例低于15%,大部分农户处于分散经营和自找市场的状态。以“公司+基地+农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企业组织,大多数也属于松散型的经济联合体。农产品示范基地规模不大,农业市场化程度低,市场流通体系薄弱,售后服务差,农业企业竞争力不强。同时,土地不能有效流转与规模经营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河南省区域农业的进一步高效发展。另外,农村原有的金融服务水平低下,服务落后,不能满足区域高效农业发展的金融需求。现行信贷制度限制着对高效农业发展的资本供应,高效农业发展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3)政策机制不健全。高效农业的发展需要完备的政策体系和行之有效的经营机制支撑。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与高效农业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有效的运营机制尚未出台和建立,这严重制约了高效农业发展。当前,我国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大,农业发展效率低下,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服务没有跟上城市化的步伐。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实现第一和第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以及打造农村和城市相同的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这些都离不开政府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和运行机制。没有政府的相关政策措施,经济的无序发展会带来农村资源的过度开采浪费,加大贫富差距,城乡发展混乱,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4)高效农业中的农民问题突出。农民的文化素质问题是高效农业发展的瓶颈。由于各种原因,河南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对知识的获取和利用程度低,生产经营效果差,服务意识不强,集体谈判能力弱,不能满足高效农业发展的要求。根据对河南省有代表性县市的调查,广大农村劳动者的教育年限在9年以下的占73.48%,10至12年的占23.98%,13年以上的占2.54%。农民文化水平的低下和现代意识的落后,使得区域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小规模农户和大市场之间存在一定的对接难题,农村和城市无法实现同步发展,城乡差距拉大。由于农民缺乏应有的法律主体地位,业务开展受到很大限制,服务内容单一,没有严格的制度规范,严重阻碍了高效农业的发展。
二、河南省区域高效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将循环经济引入高效农业发展规划
鉴于高效农业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将循环经济引入高效农业发展规划非常重要。“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适合有高效农业参与的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发展高效农业必须改变过去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研究农村污水及废弃物处理技术,将废弃物变成有益的肥料循环利用于高效农业生产中;通过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示范点,推广高效农业的成功经验;建立相关的高效农业循环法律法规体系,使循环经济制度化、法制化;建立激励措施鼓励公众参与发展循环经济,促进高效农业循环可持续发展。
2.完善土地运营机制,保证高效农业发展的土地使用权利
传统的一家一户的分散式生产,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及物力,收效却甚微,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长期以来,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主体不确定,与市场规律相违背,造成农村土地流转受限,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在产权改革方面应积极打破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明确农村土地产权主体,确定产权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积极的产权改革有利于促进土地、劳动力、资金和技术等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的交换、租赁和承包,从而高效利用农业资源;进行产权改革,明确产权主体,也有利于农村土地进行连片经营,形成规模经济。为了更好地为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做好保障,为土地有效流转提供沟通环境和畅通渠道,可以考虑建立市级和县级土地流转的信息档案库,乡镇一级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村级设置信息联络员队伍,及时保持信息沟通。创建土地流转信息服务平台,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农村土地在更大区域范围、更大规模上有效流转。
3.通过培育市场新主体,用工业理念推进河南高效农业发展
借鉴工业发展中效益至上的理念,发展高效农业,注重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市场占有率。把工业生产上效益优先的原则运用到农业生产上来是农业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发展高效农业要注重提高品质并降低能耗,进行成本核算,对农业生产过程实行企业化管理;另一方面,建立一种把农业生产与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紧密连接的开放式经营模式,实行农工贸一体化经营,提高农村经济的整体效益。高效农业必须引入市场营销理念。企业应着眼于市场,重视市场调研,完善农产品品种结构,只有生产出让消费者需要和喜爱的产品,企业才能长期生存下去。同时,重视销售推广,现在的市场是买方市场,“酒香也怕巷子深”。企业应有自己的营销队伍和售后服务方案,重视销售渠道的建立和促销模式的构建。借鉴工业规模经营理念,培育龙头企业。在市场经营方面,实施品牌战略和特色农产品战略,引导、鼓励优质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等各显神通,扶持一批有优势、有特色的龙头企业和生产大户,以龙头带动整个农副产品加工业及一些服务组织的快速发展,提高农业的工业化水平。对于一些原来知名度不高且规模较小的企业,也可采取兼并重组的方式,提高企业实力。另外,可考虑发展一些农业园区,把一些管理良好、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农业企业集中起来连片发展,以形成连环带动效应。
4.完善多层次的科技培训,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
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开展广泛培训是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素质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干部和农业科技人员的带动作用,注重对这类人员的培训工作。培训方式应灵活高效,理论与项目相结合,把高效农业的发展与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相结合。
篇7
【关键词】中国;农业发展;资源环境;约束
中图分类号:F323.0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业发展迅速,但是资源环境的约束也是越来越突出。在新的条件下,我们必须加强对其的研究,找到相应的解决措施,只有这样我国的农业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就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问题。20世纪末,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强有力推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形势一直保持旺盛势头。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自1999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已稳定在5亿吨以上,成为世界最大产粮国,畜产品和水产品产量每年都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目前,中国人均粮食、棉花、油料蔬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非农产业发展迅速。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财政收入的1/4、创汇的1/3、工业增加值的1/2、农村社会增加值的2/3、农民收入的1/3来自乡镇企业。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与此同时,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也取得明显进步。农村建立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村委会选举已形成比较系统的规范,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正在逐步普及。全国农村从总体上进入了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阶段。农业国际合作与交往发展迅速。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进了大量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种苗以及大批农业科技成果来发展我国的农业。同时,中国农业科技的国际交往也发展迅速,中国已与80多个国家有了农业交往,与40多个国家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同时中国还同13个国际农业研究中心有密切的关系,并积极开展了双边合作。
三、农业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问题
1、农产品产地环境受到污染
近年来,由于工矿企业排放的“三废”,以及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的化肥、农药和农膜,导致我国部分农产品产地环境受到污染,尤其是大中城市郊区的农产品产地、工矿企业区周边的农产品产地、污水灌溉区的环境污染严重。
(1)农田土壤污染
目前,我国农产品产地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较为严峻。据不完全调查,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000万公顷,污水灌溉污染耕地216.7万公顷,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13.3万公顷,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其中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2)农用灌溉水污染
我国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5.59×107公顷,即只有约43%的耕地依靠灌溉水,而57%的耕地仍主要依靠降水。灌溉水质量对产地环境的影响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如果从产地环境角度分析,目前真正受水污染影响的区域估计在20%左右,其中影响较严重的区域约占5%,受污染威胁面积约为6.50×106公顷。
(3)农区大气污染
由于部分地区大量燃煤,以及焚烧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导致农区大气污染。据估算,我国大气污染农田面积约533万公顷,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5.6%,仅淮河流域因农田大气污染累计损失就超过1.7亿元。
2、耕地资源减少
耕地是农作物生长的基地,是农业生产首要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有效的保护耕地,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水土流失的加剧,我国耕地面积呈逐年减少趋势。《2008年国土资源公报》显示,2008年全国耕地总面积18.2574亿亩,较2007年净减少29万亩,减幅0.016%。其中建设占用耕地287.4万亩;生态退耕11.40万亩;灾毁耕地37.2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37.40万亩;以上四项共减少耕地373.35万亩。同期,全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344.4万亩。
3、农业水资源短缺
水是农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是农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当前,我国农业水资源短缺形势日趋严峻。首先,人均占有量少。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不少,但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年缺水量近400亿立方米,约有3亿农村人口喝不上达标饮用水;农田受旱面积年均达200万公顷。其次,用水浪费严重。近年来,我国年供水量大约为5500亿吨,而农业用水量约占总量的70%,其中农田灌溉用水占农业用水的90%左右。据资料显示,我国农业用水灌溉定额普遍偏高,实际达到平均每亩灌水450立方米~500立方米,超出实际需水量的1倍左右,有的地方甚至超出2倍以上。据统计,中国农业灌溉水的利用率不到50%,1立方米水只能生产0.85公斤粮食,远低于2公斤以上的世界发达国家水平。
四、中国农业发展的资源约束
1、具有刚性约束特点的农业自然资源:耕地资源与水资源。
从一国拥有的自然资源禀赋看,无论是土地资源、林木资源、水利资源,还是矿藏资源,中国的资源基础储量都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水平较低,大多数资源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业生产所必需的耕地资源与水资源也不例外。中国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21%,但耕地面积仅占世界的7%。从水资源拥有量看,中国平均每年可更新的淡水资源量为2.812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约42.75万亿立方米可更新淡水资源的6.6%,可以说,中国的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存在同样的不利条件。水资源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可通过灌溉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来体现,因为中国75%的粮食作物生长在灌溉土地。对中国而言,相对较少的耕地资源和水资源是其农业发展固有的不利条件。除自然资源在国家间不均等分配的固有资源禀赋约束外,国内的城市和工业扩张都需要地理空间和水资源,进一步强化了农业生产的自然资源约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的快速推进,农业与非农产业、农村与城镇在耕地和水资源等自然资源方面的竞争将日益激烈。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低、农业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低于非农产业,在与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耕地和水资源争夺战中,农业和农村的弱势地位逐渐凸显,进而导致农业生产的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下降、水资源短缺的约束不断强化。
2、具有逐利性和软约束的农业社会资源:资金、劳动力与国际市场
与耕地和水资源的自然资源属性不同,资金和劳动力属于农业社会资源,而且流动性相对较强,其流动性约束是一种软约束。由于受到的是流动性软约束,资金和劳动力就有激励通过流动去寻求更高的投资回报率。总体而言,我国当前仍然是农业部门资金流向非农业部门,素质较高的农业劳动力流向非农产业。农村资金方面。2010年,农村投资的增幅仍低于城镇投资增幅4.8个百分点,农村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进一步下降到13.2%。1995年以来,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14.43倍(按现价计),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比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高出约1倍。近年来,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农业补贴规模继续扩大,农村金融服务有所改善。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2010年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村镇银行和小贷公司等农村贷款余额9.8万亿元,同比增长31.5%,高出同期各项贷款增速11.9个百分点;农户贷款余额2.6万亿元,同比增长29.4%;农林牧渔业贷款余额2.3万亿元,同比增长18.3%。但不可否认是农村民间资本仍向着投资回报率高的二、三产业转移,且各类金融机构或多或少地扮演着“抽水机”角色,农村农业资本依然缺乏,农民贷款仍困难。农村劳动力方面。农业从业人员继续减少,结构性矛盾显现。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大量有文化的青壮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和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由于乡村人口基数大,目前乡村劳动力总量依然过剩,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压力还较大,但是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农业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农忙季节性短缺、区域性短缺问题开始显现,农村劳动力进入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并存阶段。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中,乡村从业人员总数和所占比重逐年下降。
3、具有边际报酬递减约束的农业现入要素:化肥和农药
现入要素的使用对农业发展,尤其是农作物增产的作用巨大,但仍然逃不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化肥使用效果已表现出相当明显的边际报酬递减现象。从不同农业生产资料来看,产品畜价格、机械化农具价格和农药价格相对比较稳定,饲料(2010年价格上涨8.3%)、农用机油(2010年价格上涨10.3%)和农业生产服务价格(2010年价格上涨10.3%)上涨明显,但是化肥价格持续下降。2010年,化肥价格在2009年下降6.3%的基础上进一步下降了1.4%,化肥使用可能已经到了极限。以农业生产中的氮肥使用效果为例。从国际比较看,中国氮肥施用量是美国的3倍、是法国的1.5倍、是德国的1.6倍,单位农田的氮肥施用量远远高于世界发达国家的用量。尽管粮食作物增产与氮肥施用量增加高度相关,但随着氮肥的大量使用,氮肥的肥效快速下降,其直接表现为氮肥促进粮食产量增加的效率下降。有研究指出,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产量渐增,但增势减缓,到最高产量后,继续增加氮肥施用量,产量转而下降且肥料成本增加引发净收入减少。有专家分析认为长期过量使用化肥造成耕地贫化、土地板结和水土流失是氮肥肥效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在化肥施用技术没有取得重大突破之前,农民维持单位土地产出量就需要施用更多化肥,似乎陷入了“施用化肥—土地贫化—施用更多化肥—土地更加贫化”的恶性循环。农药的使用也没能避开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多年来,我国粮食不断增产的重要原因就是化肥、农药等要素投入的增加,导致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投入水平已经相当高。过量使用化肥会产生负面效应,同样,过量使用农药也有类似的结果。有学者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以1996~2008年省际时间序列数据为样本,对我国的农业实际生产情况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农药使用量对粮食产量的回归系数在-10.664到0.978之间,变化不大,说明粮食产量几乎不受农药使用量的影响(张立超、翟印礼,2010)。贾卫国(2010)在江苏省12个城市的农化用品投入效率进行分析后,得出1/3的城市已处于农化用品投入规模过大、规模收益递减阶段的结果。此外,相关研究也表明,减少农药使用量并不影响农作物产量。按经济学的理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报酬是一个先增后减的过程,而实践也表明,化肥和农药的投入使用也是遵这一规律。
4、能够突破资源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农业科学技术
在农业科技方面,据农业部测算,2010年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2%,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种子统供率达到66%,粮食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率达12%,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52%。即便如此,我国农业科技含量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却是当前农业科技发展的现状。总体来说,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比发达国家低20~40个百分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薄弱,推广能力不足,技术到户率不高,现实科技的潜力发挥不足,例如每年大约有6000项农业科技成果诞生,但只有不到1/3被利用。大型农机作业推广应用水平不高,导致土壤板结和质量下降,降低了土壤保水能力和化肥利用率,影响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农业用水约占社会用水的2/3,但农业用水效率仅及发达国家的一半左右。
五、展望未来的农业发展
1、农业政策的核心目标应当从实现食品的自供给安全,转变为改善农户的生计状况许多经济学者的研究证明,农产品产量的提高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贡献甚微,因此,在粮食总产品连续3年保持增产(总产超过4.9亿t,2007年粮食总产量预计突破5亿t)的今天,如何在政府层面上保证农产品供给数量上的安全,同时实现农民实际收入的显著提高,是新农村建设中的一大难点。现在,中国处于一个开放的环境中,正视国际农产品市场应有的作用,应当是使农产品供给安全得以有效实现的一条重要途径。
2、应当尊重农民的意愿,保护并发扬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长期以来,中国农业科技政策体系与农户生计目标相脱离,忽略了农民的自主意识,应当集中力量发掘传统农业的精华和乡土智慧,发挥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就像舒尔茨说过的一样:“在自己土地上的普通农民,具有超过来自富国的仅仅懂得经济学的专家的优势。他熟悉他的小块土地和当地气候,而且他能预期他的辛勤劳动将取得怎样的成功,而所谓的专家却一无所知。”事实上,农业产出增长的源泉,往往产生于最好的现有技术的扩散,而不是某一实验室新技术的发明,英国的农业革命、美国的土壤保持运动亦如是。
3、农业新技术的开发和扩散应能促进农民的充分就业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的人口承载力业已不堪重负,而长期以来中国推广的农业技术却是以资本、土地密集型为导向的,不仅没有利用好最广大的劳动力资源,反而使得贫富差距不断加大。为求得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福利,必须把生态学原则结合到以农村充分就业为中心的战略之中,开发“生态技术”使农民能够就地“自我雇佣”,旨在促进农村的充分就业,并开创一系列的增值增收活动。
篇8
关键字:支持效应 资金 重庆农业
一、重庆市支农资金概况
“十一五”期间,重庆金融机构涉农贷款投放额度逐年增加(见表1)。截至2010年末,全市涉农贷款余额333.93亿元,同比增长25.46%,高于同期全市本外币贷款平均增速1.26个百分点。财政方面,2000―2010年重庆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强度年平均为7.26%,低于全国同期10.22%的平均水平,财政农业投资强度趋于弱化。近两年随着对“三农”重视程度的增加,财政支农比重略有回升,但仍低于2000年的水平(见表1)。
二、支农资金对重庆农业发展效应分析
(一)指标确定和数据处理
本文考虑到重庆2000―2009年农业总产值及相关支持要素,以财政农业支出和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额作为重庆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支农资金总量,在此基础上利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农业生产的固定影响变截距panel data模型
Y=M×X1×X2×u(1)
其中,Y代表农业经济增长指标,用重庆第一产业GDP代替,X1、X2代表支农资金总量。由于受统计资料的限制,并考虑到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结合农业实际情况,本文用X1表示农业财政支出、用X2表示农业贷款总额,ai为要素弹性。由于民间借贷数据无法获得,本文所用的农业贷款指正规金融机构的年度贷款余额。方程两边取对数得到:
lnY=lnM+a1lnX1+a2lnX2+lnu(2)
其中lnY为重庆农业总产值;lnX1为重庆财政农业支出总额;lnX2为重庆金融机构农业贷款总额。
利用EVIEWS软件,对2000―2009年的相关数据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得到如下表所示结果:
重庆2000―2009年的农业生产总值增长模型为:
lnY=1.7954+0.3352lnX1+0.6635lnX2
t=(0.6533)(4.522)(2.905)
R2=0.9186 R2=0.8954
F=39.5193
即:Y=1.7954X10.3352X20.6635
(二)相关检验和模型模拟
1、经济意义检验
经济意义检验主要检验模型参数估计量在经济意义上的合理性。经检验,a1和a2均大于0,符合资金促进农业增长的相关理论。
2、统计检验
统计检验是由统计理论决定的,目的在于检验模型的统计学性质。通常最广泛应用的统计检验准则有拟合优度检验、变量和方程的显著性检验等。
(1)拟合优度检验
计算结果表明,R2=0.9186,说明总离差平方和的91.86%被样本回归直线解释,仅有不足9%未被解释,因此样本回归曲线对样本的拟合度很高,表示重庆农业生产总值的91.86%可由该回归曲线做出解释。
(2)显著性检验
主要包括方程的显著性检验(F检验)和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t检验)。从结果可以看出,参数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两个阶段的模型均通过了检验,方程具有很强的显著性,模型的解释能力较强,表明重庆财政和农业贷款对农业生产总值有显著影响。
(三)结果与讨论
从模型可以看出,方程回归系数都为正,表明财政和农业贷款对农业生产总产值有正向影响。农业生产总值对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弹性为0.34,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增加1%,农业生产总值将增加0.34%。农业生产总值对农业贷款的弹性为0.66,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业贷款增加1%,农业生产总值将增加0.66%。
三、资金支持重庆农业发展的建议
第一,建议中央改变在统筹城乡改革试验中“只给政策不给钱”的做法,在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建设等方面安排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加大重庆财力“总盘子”,增强重庆统筹城乡改革试验的动力与信心。加大对县域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增加资金额度,扩大资金支持面。
第二,以财政投融资和政策性金融为主导,吸引农村商业银行信贷资金,对柑橘、蔬菜、中药材、油菜、畜牧等特色产品予以重点支持,全力扶持一批有实力、有效益、有信誉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产业链条,提高特色产业的竞争力。
第三,加快探索发展、完善农村“三权”抵押制度。建议利用统筹城乡改革试验区的区位优势,充分运用“试错”机制,加快完善农村金融中介服务体系,搭建农村资产评估机构和农村资产交易平台,快速建立承包地经营权、林权、农房抵押登记体系,为发展和完善农村三权抵押制度奠定良好的外部保障条件。
第四,对金融机构实行税收优惠并建立信贷激励制度,创造租金机会。一方面,建议减免县域金融机构的营业税、城镇建设维护税及相关附加费用,降低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另一方面,在较为充足财力的保证下,对在县域地区,设立网点的金融机构每年给予一定的补助。
参考文献:
①王峥. 上海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经济学院,2010:36―41
②陆美娟. 江苏省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8:45―52
③郭保民. 金融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调查思考――以山西为例[J].中国金融,2010(5):70―71
篇9
关键词:农业政策性金融;现代农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5-0017-04
一、问题的提出
表1是吉林省2000-2009年农业经济指标时间数列。
从表1可以看出,吉林省第一产业增加值、粮食总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人均居住面积等主要指标正稳步攀升,第一产业比重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等主要指标正在稳步下降并趋于合理。数据表明吉林省农业正处于稳步发展过程中。
利用Excel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相关分析,第一产业增加值与粮食总产量的相关系数为0.7484,农民人均纯收入与粮食总产量的相关系数为0.7436,可见,粮食总产量对吉林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吉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都有比较大的影响。
但是,吉林省第一产业发展并不稳定。从图1可以看出,最近三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趋势曲线的斜率呈下降趋势,表明第一产业对吉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呈下降状态。
图2为吉林省粮食总产量趋势曲线。从中可以看出吉林省粮食总产量增长速度趋缓(其中,2007年和2009年灾害的影响粮食总产量的波动幅度比较大,可以剔除),表明提升传统农业的贡献率已经很困难。图3为吉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趋势曲线。从2004年开始,吉林省减免农业税,同时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如果剔除农业税和直接补贴(人均近800元),吉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呈滞涨状态。表明单纯依靠传统农业提高农民收入已经十分困难。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单纯依靠发展传统农业,提高农业贡献率,提高农民的收入,已经十分困难。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提高农业贡献率,才能提高农民的收入。
二、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依靠农业政策性金融的支持
(一)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依靠农发行的金融支持
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保护。目前我国的农业保护政策主要以“四项直接补贴”为主,即使是用于“六小工程”建设投入、中小学教育投入、农村医疗体系投入也是直接减轻农民负担,相当于对农民的直接补贴。
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相当于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促使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平移。在不存在国际贸易的情况下,直接补贴政策效应如图4所示。D是需求曲线,s是供给曲线。不存在政府直接补贴时,均衡点是A(Q1,P1)。政府实行直接补贴后,均衡点为N(Q2,P2)。发生直接补贴之后,生产者收益净增加的幅度为矩形MNQ2Q1面积与矩形P1P2MA面积之差,多半都是负值。
存在国际贸易的情况下,直接补贴政策效应如图5所示。Es是出口供给曲线,A、B、c、D分别代表所在区域的多边形面积。政府实行直接补贴后,生产者收益净增加的幅度为A+B+C,政府承担的补贴支出为A+B+c+D,国家经济利益净损失是D。
因此,用财政直接补贴提高农民的收入,最后必将造成巨大的财政赤字。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近期来看,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但是,从长远来看,即不符合WTO相关规则,也不符合农业保护国际惯例,更不适合我国的国情。
对现代农业实施支持与保护,政府应该以改善农业生产禀赋素质为重点。吉林省农业生产禀赋素质较差,改善农业生产禀赋素质必须依靠农业政策性金融。只有依靠农发行的政策性金融行为的引导,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研、病虫害防治、培训服务、推广和咨询服务、检验服务、农产品市场促销服务等方面加大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才能改善农业生产的禀赋素质。
(二)发展现代农业必须依靠农业政策性保险的金融支持
粮食种植属于第一产业,粮食加工属于第二产业,农产品流通属于第三产业,由于种植、购、销、调、存、加工等环节脱节,农村经常出现“种粮难、买粮难、储粮难、卖粮难”现象,农业的快速增长并没有促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只有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农业产业化,将农产品产业链上的种植、购、销、调、存、加工等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用工业化的思维来解决农业问题,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才能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发展现代农业也加剧了农业风险。种植环节不但要承受自然灾害的风险,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民还要承受来自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风险,主要是价格波动风险,单靠国家粮食价格政策很难控制价格波动风险。农产品流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农产品流通使农业具有了公共物品性,因此,需要政策性金融支持,尤其需要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支持与保护。图6为实施农业政策性保险之后农民收入变动分析。
农业政策性保险,实质上是通过政府的转移支付职能,在农户遭受巨灾产量下降或丰产年度粮食市场价格下降农户收入锐减的情况下给予农户一定的补偿,使农民的收入曲线(包括农产品销售收入和政策性保险补贴收入)沿QP=P1Q1移动,补偿金额为矩形BCQ3Q2,矩形BCQ3Q2的面积等于矩形OPlAQl面积与矩形OP2BQ2面积之差。
因为价格基数和产量基数不一样,农业政策性保险补偿并不一定能完全弥补农户的收入差额,但是,至少使农户避免了“谷贱伤农”问题,同时,通过政府的干预手段调整了农产品的需求弹性系数(EAC>ED)。
目前,我国实行的农业政策性保险是“由商业保险机构实施、政府给予一定的保费补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摊部分保费、农户承担一小部分保费”的保险模式,商业保险机构确定的无差别收益曲线通常QP≤P1Q1,收益曲线略微下倾,真正发生巨灾或价格波动时,农户得到的补偿往往过小。由商业保险机构开展的农业政策性保险并没有真正弥补农户的收益损失。
三、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一)现代农业发展阶段的农业支持目标选择
农业支持与保护是世界大多数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实施宏观调控、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政策措施。在WTO框架下,我国应加大“绿箱政策”的保护力度,确立制度化的农业投入体系,建立农业保险制度,进行农产品贸易控制,建立健全农业保护的中介和载体,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现代农业发展阶段的农业支持目标是:
1.保障农产品供给
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不断增长的人口规模对粮食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不断增加。同时,受耕地资源减少、淡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不利因素影响,加上市场机制作用下非农产业对农业资源的吸纳,粮食增长空间十分有限,供求缺口将会存
在。因此,保障粮食安全将是中国未来一个时期始终坚持的首要目标。
2.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尤其是增加来自农业的收入
建国以来的大部分时期,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和绝对水平均低于城镇居民。农民收入的低水平,尤其是家庭经营收入低下,首先影响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投资农业生产的能力,进而影响农产品有效供给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将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农业生产者同其他社会行业的收入差距纳入中国未来一个时期现代农业支持政策的目标体系。
3.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土地沙漠化和荒漠化、水土流失、农业用水资源匮乏、土地盐碱化和农田污染等。这些问题导致农业资源总量的减少和质量下降,自然灾难频繁发生,农业生物多样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农产品质量下降,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必须将其纳入政策目标体系,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由于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阶段、政治经济体制的差异,中国的现代农业支持政策目标及工具的选择必须体现自身的特色。“以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为主、以财政补贴为辅”的农业保护政策更适合我国的国情。
(二)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1.强化“政府与农发行的合作机制”
农发行作为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以贯彻、配合政府农业社会经济政策或意图为宗旨,是政府在市场上的延伸。因此,农发行与政府的合作,能够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增强地方政府调控经济发展的能力。截至2009年底,农发行相继与各级政府签定了《农业政策性金融合作协议》30余项,协议金额近3000亿元。目前,农发行与政府的合作主要按照“政府协调、银行融资、企业承贷”的模式进行。为了进一步完善政府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机制,应该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1)政策方面
一是确立银政合作法规,可以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制定银政合作的基本法规政策,规范银政合作机制,为农业政策性银行开展银政合作确定政策法规依据。
二是解决农发行的信贷投放风险保障问题。农业信贷投放额度大、期限长、风险高等特点,客观上要求信贷风险保障要优先于其他信贷投放,因此,在银政合作中必须依靠政府行政手段形成一定的信贷保障措施,包括必要的财政补贴措施和优惠的税收政策。
三是宏观调控问题。在银政合作中,政府要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外部环境,为竞争可能导致的金融危机实施必要的金融控制,通过宏观调控有效地引导银政合作健康发展。
(2)外部环境
一是建立有效协调机制。各级政府要积极协调财政、农业、粮食、水利、法律等多个部门的关系,形成支农合力,为农发行开展银政合作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建立支持、服务、合作一体的共生关系,实现共赢。
二是健全政府信用管理体系。加强政府信用建设,依法加大对不讲信用、破坏信用行为的惩罚力度,地方政府应积极支持和协助农发行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
三是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发展规模大、信誉好的担保机构。可以采取政府出资为主、社会筹资为辅的方式,创造条件形成风险管理能力强、运营规范、内控制度完善的担保机构,为农业政策性贷款提供有效保障。
四是加大对农发行的政策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努力提高各类财政补贴资金到位率,妥善处理粮棉挂账,增强农发行经营活力。引导和扶持企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经营管理机制,培育诚信理念,提高企业守信意识,为银政合作提供优质的客户群体。
(3)合作模式
以政府信用为依托共建投融资平台,发挥农发行融资优势和政府的组织优势,促进银政合作业务的健康发展。在合作框架内,政府根据宏观调控目的确定支农项目并向农发行推荐项目,农发行根据项目性质、信贷风险保障措施等条件设置贷款类型、确定贷款期限,自主放贷,逐步建立“政府推荐、政策保障、银行融资、企业承贷”的合作模式。
(4)全面支持农产品产业链上的各个经济组织
农产品产业链上的各个经济组织包括:农户、农民合作组织、优势农产品产业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流通企业。
农户、农民合作组织、优势农产品产业基地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但是,农业生产的弱质性和商业金融的经济性,致使商业金融明显偏离农业生产环节。政府应该制定特殊政策,激励农发行将支农资金向农户、农民合作组织、优势农产品产业基地倾斜。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流通企业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农发行号称“粮棉油”收购银行,似乎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流通企业能够得到资金满足,其实并不竟然。农发行信贷门槛过高、资金数额小、期限短,并且专款专用,很难满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流通企业的资金需求。农发行应该降低信贷门槛,开发更多期限灵活、形式多样的金融产品以满足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流通企业的资金需求。
(5)降低财政直接补贴,将更多的补贴资金通过农发行的支农机制发放
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直接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属于典型的“明补”。“明补”资金效率低下,大部分补贴资金充当了农户的收入,而不是充当资本。将“明补”转变成“暗补”,通过农发行发放,更能发挥金融的杠杆作用。
2.建立健全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
近年来,各国都在通过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方式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实施保护和支持,既有灾害补偿,也有价格保护。我国目前侧重于灾害补偿。
(1)建立健全农业政策性保险法律体系
从国外发展现代农业的经验看,完善的农业政策性保险法律体系是必不可少的,而目前中国仍没有一部完整的农业保险法律法规。对此,建议国家尽快建立一部专门的农业保险法律,对农业保险的组织体系、经营范围、经营管理、赔付标准等方面作出明确的规定。只有在立法的建立的前提下,政策的实施才会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也是农业保险几十年来没有完善壮大的根本原因。
(2)建立完善的农业政策性保险体系
一是由政府组织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公司,成立农业保险专用基金,设立独立的机构运作农业保险专用基金,并接受政府及司法的监管。
二是实行“走出去”的战略,积极寻求与国外成熟的的保险公司合作,一方面学习国外成熟的经营管理理念,一方面最大程度的分散经营风险。
(3)中央加大专项财政补贴
“由商业保险机构实施、政府给予一定的保费补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分摊部分保费、农户承担一小部分保费”的保险模式,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提出了挑战,导致地方政府不愿意落实农业保险相关政策。中央应该加大对地方政府的农业保险的专项财政补贴,一可以减少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二可以使相关政策顺利落实。同时中央应该加大其他相关惠农政策的财政支持,加强农业保险同其他惠农政策之间的配合,完善农业的风险保障体系。
(4)扩大保险补偿范围
近年来,各国都在通过农业政策性保险的方式对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实施保护和支持,既有灾害补偿,也有价格保护。我国目前侧重于灾害补偿。
应该扩大保险补偿范围,整个产业链上各个经济组织所面临的价格风险都应该纳入保险补偿范围。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吉林省科技发展规划项目“吉林省新农村金融制度环境优化研究(吉科合字20070618)”的阶段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高峰,王学镇,羊文辉农业投入品补贴政策的理论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4,(08).
[3]何广文对农村政策金融改革的理性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4,(03)
[4]贾万军,王寒菊,百信农民资金瓦助社金融运作效率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09)
[5]丁卜人,关于保障现代农业投入情况的调研报告[J]无锡人大提案,2010,(04),
[6]王怀勇,发展现代农业的法治保障[J]法学论坛,2009,(06)
[7]刘志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保障粮食和食物安全[EB/OL],WWW,SFNCC,ORG CN.
篇10
[关键词] 特色农业 发展研究
引言
21世纪,我国现阶段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但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树立科学发展观, 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总面积6.04万平方公里。辖17个县市、608个乡镇,全州总人口428.56万,其中彝族192.56万,占总人口44.9%,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
凉山民族地区,发展特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基于农业比重高,特色农业资源丰富的特点,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凉山民族地区普遍选择了开发特色资源、走特色经济的道路。然而,资源经济毕竟不是长久经济,况且,所谓的特色也因其相对性而不具备绝对竞争力。如何提升市场竞争力,充分释放并尽可能延长特色经济的特色效应?这对于凉山欠发达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民的稳固增收、农村面貌的改善以及全面小康的建设,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 特色农业是民族地区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特色农业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发展特色农业,对培育区域经济竞争力,对优化地方产业结构,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1.民族地区脱贫的需要
到2005年底,全州未能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2000年的64万人减少到43万人。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49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38元,分别较2000年增加1841元和1077元,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经济、文化教育落后,社会发展滞后,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农民人均纯收入低。扶贫开发任务艰巨,就业压力加大。
2.民族地区自然条件的需要
(1)气候类型多样,光热资源富集。凉山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和气候条件,光照辐射强,无霜期长达230天~306天,光热资源富集,特别是境内的安宁河流域,为仅次于川西平原的省内第二大平原,素有“川南粮仓”、“天然大棚”之称;大小凉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形成独特的多气候带特征,生物资源特别是经济类生物资源种类繁多,适宜发展立体农业、特色农业。
(2)土地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全州幅员面积大,人均土地22亩,高于全省、全国人均水平。其中山地占71%,平坝占12%,高原占17%,耕地470万亩,耕地面积为765万亩,林业用地4988万亩,草原、草山2716万亩,耕地后备资源丰富,是凉山州特色农业、绿色农业产业基地开发的后劲之所在。
(3)生物种类繁多,农作物优质高产。州内优越的光、热、水资源,孕育着我国南北兼有的高等植物200多种,各种生物资源6000多种,其中植物4000多种,动物1200多种,微生物类群1000多种。各种作物生长快,产量高,品质优,素有西南“基因库”之称,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二 民族地区发展特色农业优势
凉山民族地区具有实施特色农业的良好基础。凉山州总耕地面积470万亩,人均1.2亩,其中稻田105万亩,占全州耕地面积的20.8%。全州有宜农荒地480万亩,近期可开发的宜农荒地120万亩。境内安宁河流域地势平坦,物产丰富,精耕细作,大多一年两熟。
凉山民族地区特色农业经济对农民增加收入,解决就业,特色农业产业群的基本建立,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凉山民族地区特色农业经济,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优化了地区产业结构,支持了地方财政和地方城镇化建设。凉山民族地区特色农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培育了农民的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和风险观念。
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农业的制约因素
特色农业经营上所呈现的不足与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一是效益低。典型的就是凉山苦荞,有规模,有品质,无规模效应。二是组织化程度低。三是龙头企业少。四是品牌建设力度弱。
1.凉山民族地区特色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规模企业数量少,经营水平不高;基础差,底子薄;农产品加工率低,加工深度不足,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不到位;农产品品牌经营和科技投入不尽如人意;整体竞争力不强。
2.农户参与产业化程度比较低,凉山农产品加工制造能力偏低,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制造业的销售收入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仅为5.3%,与同期全省30.2%的比重相比,相差24.9个百分点,对农业产业化的带动力明显不足。这些产业化中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阻碍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难题。到目前为止,凉山民族地区的特色农业产品传递给外界的,大多数还是传统的“土特产”形象,只在周边地区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
无论是市场竞争还是自身发展的逻辑,无论是国内外经验还是本土教训,凉山民族地区特色农业普遍面临着提升农业特色产业水准的问题。
四、民族地区发展特色农业对策
1.调整农业结构,巩固和加强农业
(1)加强特色农产品良种开发和新技术推广。要加大“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动物保护工程”等项目向特色农业的倾斜力度,加强特色农产品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快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开发步伐,推广更新一批适合西部特点的优良品种。继续实施粮食直补政策,保护粮食生产,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加快发展特色农业。
(2)建立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制度。要尽快建立健全特色农产品原产地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组织开展特色农产品区域划定、原产地命名、品牌标注等工作,实行依法保护,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保证质量和特色。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冲击市场。
(3)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推广科技应用和技能培训,增强自然灾害和动植物疫情的防治能力。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和教育培训体系。大力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机械,提高机械化装备水平,拓宽农机服务领域。加强农业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4)加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特色农业健康发展的基础。采取工程、农艺、化学控制和生物技术等,注重特色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实施保护性耕作。积极推广沼气等农村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发展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
2.培育壮大与产业化配套的农产品加工业
凉山农业生产条件优越,资源十分丰富,开发的潜力巨大。应以产业化、协作化、标准化的要求改造传统农业。在此基础上,还应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更为优惠的政策,以农户增收为核心,以西昌卷烟、豪吉、三牧、华宁等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烤烟、马铃薯、蚕茧、畜禽肉等大宗产品和花椒、干杂品、荞麦、水果等特色产品为重点,以工农商协作、互利互惠的经营模式,建设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推动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包装,切实提高农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延伸农业产业增值链;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加大对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力度,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农牧产品交易市场的作用,拓展流通渠道。
3.培育西部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构建特色农业产业基地
要落实国家扶持重点龙头企业的各项政策,依托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培育一批从事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等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培育各类市场中介组织,发挥其在技术服务、产品销售方面的作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一批面向国内外市场的名、优、特、新农产品基地。重点建设好安宁河流域80万亩优质稻基地、100~150万担国家优质烤烟生产基地、25万担国家优质蚕茧生产基地、70万吨高产糖料基地、1万亩优质花卉基地、20万亩反季节蔬菜基地;积极发展会理石榴、盐源苹果、雷波脐橙、凉山白魔芋、西昌花卉、凉山苦荞、优质花椒、布拖洋芋等基地,努力把凉山建成全国优质烤烟、优质蚕茧生产基地。
4.加快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步伐,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效益为前提,积极开发优势资源。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有经济从战略上调整布局,形成比较合理的布局和结构,大胆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通过股份制改造,吸引和组织更多的社会资本,发展混合制经济。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清理和取消妨碍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政策,大力发展城乡集体、个体和私营经济。
优化投资环境,构建特色农业与民营企业共赢模式。状大民营经济,在民族地区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的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优化产业结构,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区域协调的发展格局。
发展民营企业,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民族地区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比如:食品工业要以“绿色食品”为目标,进一步扩大名优产品比重,提高市场占有率,积极发展调味品、酒类产品、畜产品、果蔬制品、绿色保健食品。重点推动豪吉集团、正大集团、禾嘉集团、重啤集团、喜德火把液、华宁公司等一批企业加工项目的发展壮大。
5.继续加大扶贫资金的投入力度,加快贫困人口的脱贫步伐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扩大牲畜养殖,保护粮食价格,增加农民农畜产品收入。针对农村和农业生产特点,发展农村二、三产业,重点在食品加工、采矿、建筑、商贸、餐饮等劳动力密集行业,以市场体系建设为重点,搞好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农村信息、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规范农村生产资料市场。加强农村劳务输出,增加劳务收入。坚持“少取多予”的方针,加大中央扶贫转移资金,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增强工业反哺农业能力,扩大农村义务教育和新型养老保险、合作医疗覆盖面,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在西部开发的专项资金以及地方政府的投资中,应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农田基本建设、草原建设、旱作节水设施和保护性耕作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特色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培育、开发和推广。各地要创造条件,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增加对特色农业发展的信贷资金投入。要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和鼓励民间资本、民营企业投资凉山特色农业。
参考文献:
[1]凉山州统计局:凉山统计年鉴2006[J].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7
[2]凉山州人民政府:凉山年鉴2007[J].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
[3]师佳英:西部欠发达地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名牌战略研究[J].太原:经济师,2008,1
[4]吕火明:论特色农业[J].社会科学研究,2002,3
[5]张克俊:论特色农业的理论与发展思路[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3,1
[6]刘志民等:特色农业发展的经济学理论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2,1
[7]王向明等: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模式与规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别,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