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范文

时间:2023-03-31 18:34: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域经济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域经济发展

篇1

一、区域税收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家区域税收政策,是世界上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的中央政府经常实施的一种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其核心内容是在某些特定区域,主要是在政府希望经济需要更快发展的区域,通过政府税收部门对全部企业或部分企业实行一定范围的税收减免,进而实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区域税收政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尤其是税收通过影响投资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它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调节主要是通过选择性税收政策来实现的,即有重点、有选择地运用优惠或限制性的税收措施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某些突出问题,可以强烈地体现某一阶段政府的经济政策意图。正确运用税收政策可以对区域均衡发展起积极作用,通过对不同区域的差别税收政策,限制发达区域的过度膨胀和鼓励落后区域的快速发展。

税收是调节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它的主要职能是为特定区域的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使得他们能够尽快地担负起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由于国家区域税收政策并不会给制订有关政策的中央政府带来额外的财政负担,这种政策在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中央政府财政能力较弱的国家往往成为最重要的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如果中央政府想要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或减缓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速度,就可以实施相应的税收政策,从各方面改善企业发展外部条件较差区域的投资环境。从这一点看,国家区域税收政策应是一项临时性的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很难成为象国家区域财政政策那样的具有长期性国家区域经济政策。

第一,不同的税收会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投资环境和投资吸引力。一般说来,税收优惠宽一些,税负就轻,投资者的税后收益率高;反之,税收优惠严一些,投资者的税后收益率就要低一些。显然,要改善落后区域的投资环境,加快这些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中央政府在统一税法的前提下,应当对经济发展落后区域尽可能多给一些税收优惠。如果在经济发达区域与落后区域之间实行同等优惠政策,这样会不利于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如果出现相反的情形,前者的税收优惠政策比后者宽,对后者更是“雪上加霜”。税收政策在用于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调控时,主要是对不同的区域实行不同的税收政策,在某些特定区域,主要是国家希望经济更快发展的区域,通过政府税务部门对全部或部分企业实行一定范围的税收减免,进而实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国家税收政策的主要职能是为特定区域的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使得它们能够尽快地担负起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职责。除了区域税收优惠外,同时还可以实行行业税收优惠。通过行业税收优惠落实对区域的优惠,扶持落后区域有关产业的发展,推进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行业税收优惠相对于区域税收优惠而言,能在不破坏行业内市场公平竞争的条件下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同一行业实行相同税率,有利于公平竞争。但由于各地产业结构不同,行业间的差别税率往往能表现为区域间的税收差别。对落后区域主要行业的税收优惠能促进落后区域的经济发展而又不影响行业的公平竞争。

第二,税制结构对区域财政、经济发展的影响。一国政府如何选择主体税种和实行什么样的税制结构,对地方经济和财力的影响不同。一方面是税制结构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在广大落后区域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是,自然资源丰富,企业效益低下,管理落后。如果政府税收采用以商品劳务税、资源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这些区域的税源就比较充裕,税收收入不受企业成本费用高低影响,有利于保证落后区域的财政收入。这些收入对于增加当地公共积累,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当地各项事业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另一方面是税制结构对经济落后区域企业负担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采取商品劳务税、资源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有利于减轻落后区域企业的负担,因为商品劳务税、资源税属于间接税、转嫁税。采用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结构,地方政府既可以从中取得稳定、可靠的收入,而且纳税企业又可以将税款打入商品、资源产品价格向购买方收取,自己不用负担税款。显然这种税制使经济落后区域从中受益。通过这种税制能起到调节发达区域和落后区域之间的财政利益的作用。

第三,税收政策在贯彻国家的产业倾斜政策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国政府均根据本国当前经济发展的水平来确立国民经济中各个产业的优先发展顺序,并通过建立有利的税制结构来予以保障。国家对不发达区域基础产业倾斜的税收政策有利于缩小发达区域与不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

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转移支付政策是由于中央和地方财政之间的纵向不平衡和各区域之间的横向不平衡而产生和发展的,是国家为了实现区域间各项社会经济事业的协调发展而采取的财政政策。它是最主要的区域补偿政策,也是世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践中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政策工具。它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上能够转移和调节区域收入,从而直接调整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不平衡状况。转移支付是政府把以税收形式筹集上来的一部分财政资金转移到社会福利和财政补贴等费用的支付上,以便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财政转移支付的目的是使贫困地区能够达到全国性基本公共服务水准,即全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均等化,这一标准是全国公共服务和公共投资的最低标志。因此它是促进各区域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平衡各区域财政能力的有效手段。中央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只负责援助那些低于全国最低标准的区域,而不负责已高于全国最低标准的区域,以使中央有限的财政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所承担的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公平分配的职能。中央政府没有必要去追求市场所追求的经济效益,也没有必要去援助那些大大超过全国公共服务最低标准的发达区域。中央政府对不发达区域的援助目的是促进和帮助这些地方政府实现中央的经济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它的钱只能用于人力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两大方面。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自上而下的纵向转移支付制度和由富裕区域向贫困区域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无论是纵向转移支付制度还是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其实质都是“抽肥补瘦”。一般性补助转移支付量过大,财力平调过多,既挫伤发达区域的积极性,又会使不发达区域产生依赖性,将损害整个国家的发展动力和效率。因此,转移支付更多的是专项转移支付和分类转移支付。尽管它们同样会导致效率的损失,但相比而言更加公平和合理。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来看,规范化的转移支付制度应该加强中央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力度,抑制区域间差距的过分扩大,调整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横向不平衡,促进地方重大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为落后区域的经济起飞创造条件,达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目的。可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作为一种重要的援助手段,对不发达区域改善社会公用设施,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缩小与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转移支付制度能促进一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使不同区域的人民能享受到大体平等的公共服务,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第一,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可以有效地抑制日趋扩大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缓解“公平与效率”之间的矛盾。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实现社会公平是财政分配的重要职能。公平不仅仅指个人收入方面的公平,还包括在享受政府提供的各项公共服务方面的平等权力,如义务教育、公共交通服务、基础设施等。这些服务如果只靠当地政府来解决,或者在财政体制中缺乏这种社会公平的机制,就必然出现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巨大差距。要很好地解决社会公平的问题,必须有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建立一种富裕地区援助贫困地区的长期稳定的机制,实现我国各区域人民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的大体平等。第二,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利于强化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对中央财政来说,可以通过长期努力多集中一些财政收入,提高中央政府对区域发展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并通过对地方政府不同形式的补助,贯彻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政策意图,增强财政资金的边际使用效益,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建立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更可以使中央财政从与各省博弈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宏观调控。对地方财政来说,可以在划清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的基础上,通过分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弥补贫穷地区由于财力不足所带来的财政功能不足的缺陷,并使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发展环境。如果没有这样的转移支付,落后区域永远是发展不起来的。

第三,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能够正确调动地方政府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促使地方经济走向良性循环。由于缺乏规范的转移支付的办法,地方政府往往将精力和时间放在同中央财政的讨价还价、以及在“关键时候”采取不正当手段如突击支出或突击收税等方面,而懒于发展区域经济。这些不正常的增收和多支,不仅造成中央有限的财政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导致了政府行为的错位,给市场发出错误的信息,使供求平衡产生波动。在税收方面长期存在的政出多门、随意减免、乱开税法口子的混乱现象,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区域将相当一部分精力用在与其他区域攀比,以及“跑部向钱”上面,而且确实得到了实惠。这种现象很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的积极性。合理的转移支付制度可以有效地克服以上弊端,使地方政府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应有的职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利于严肃税法,提高税收的征收管理水平,真正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从而配合中央政府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显然,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促进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区域投资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家区域投资政策是具有基础设施及生产性项目建设投资决策权的中央政府习惯于实施的一项区域经济政策。国家的投资在各区域之间的分配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影响极大,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国家投资主要从两个方面影响全国的经济布局:一是由国家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诸如解决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供电、供水、住宅等方面问题,改善区域投资环境,为工业化、城市化创造必要的条件;二是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在一些重点区域建设和布局一批工业企业,以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际经济相对均衡发展。可见,财政投资是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加快落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手段。加大对落后区域,尤其是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可以提高其经济实力,加快发展速度,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的均衡增长。

区域投资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目标的重要保证之一。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目标可归结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区域间的共同富裕。区域投资为实现其目标提供了保证。调整重大生产力布局,支持和帮助经济欠发达地区发展经济,促进全国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也需要政府适当进行投资。可以说,没有投资的实现,就没有区域生产力的发展,其他变量的增加和改善也就难以实现。不仅如此,区域投资还具有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作用。投资既然是生产能力的生成活动,就必然包含着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因此,投资的作用对象是多重的,它同时对人、财、物等诸要素及社会各方面产生影响,一方面对它们提出量的要求,另一方面还对它们提出质的配合。政府通过对落后区域投资,兴建一些重大的投资项目,对落后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刺激作用来增加一些区域的经济实力和这一区域的社会总产出,提高落后区域固定要素集中程度,增加流动性要素的潜在边际生产力,吸引流动性要素的进入,而且能够改善区域的产业结构。

区域投资是实现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纽带和桥梁。如果区域投资能充分地体现区域生产对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就能有效地利用科学技术的既有成就,投资效益就会有很大提高。不仅如此,区域投资的规模和投资方向还决定着区域各产业的固定资产拥有量,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再生产结构。区域投资方向合理,就能适时地促成新兴产业兴起,加快某些薄弱产业的发展,以及产业内部结构的改善,从而建立起产业间新的比例关系,逐步改变和不断调整区域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可见,投资有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中各种主要比例关系的协调,有助于同时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各项目标。也就是说中央政府能够利用它们在基础设施及生产性项目建设上的投资决策权,选择一部分区域作为基础设施及生产性项目建设的重点投资区域,通过它们所属的投资机构注入建设资金来促进这些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一般具有耗资较大、工期长、利润低、见效慢等特点,地方政府和企业往往无力独立承担其中较大规模的项目。正因如此,中央政府可以从财政总收入中专门设立“基础设施建设基金”,负责对基础设施中规模较大的水利工程、铁路建设、电力工程等项目的投资。政府在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方面的资源配置职能,就是通过财政投资分配,直接为不发达区域提供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当然,单纯依靠中央政府的财政投资尚难以满足各区域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要求,为此,政府还可以考虑从金融政策方面对基础设施项目融资予以倾斜。例如,可以成立与项目相联系的股份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或债券,以拓宽资金融通的范围和渠道,或通过财政政策供给引导外部区域的技术、人才等资源流入不发达区域,间接为之提供服务,对不发达区域的市场和资源配置形成弥补作用。

篇2

[论文摘要]人才作为人力资源中素质高、竞争力强的一部分,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中最具重要、最具活力的因素。因此,研究人才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才能更好利用和开发人才,从而促进区域经济的腾飞。

“人”作为实现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很早就成为了众多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早在1676年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弟就曾提出了“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的著名论断,充分体现了人在财富创造中的重要性。而作为“人”这种资源中的一部分,人才因其具有高素质、强竞争力等特质,对引导经济的良性、迅速发展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分析人才因素,探讨人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于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概念的界定和分析

(一)人才概念的界定和分析。1、人才的概念:关于人才,新编《辞海》的解释是:有才识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当然,这个解释过于抽象,因此,不同的学者对于该解释有了不同的发展。本文选择从人才与人力资源关系的角度解释人才的概念。如果将人力资源比作一个金字塔,而我们所定义的人才则是塔的最顶端的部分。2、人才的属性:(1)知识属性。这是人才的第一属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对知识的拥有、追求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上。(2)创造属性。他们善于运用现代的知识,投身于改造社会的生产实践,敢于坚持科学,敢于创新。(3)社会属性。作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才属于全社会,是社会共有的财富,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4)价值属性。作为社会存在,“人才”是有价值的。其价值通过对社会所做出的奉献表现出来,包括社会的和经济的效益。(5)流动属性。“人才”具有能的特征,因而有流动的属性。它总是流向那些最吸引它、最能充分发挥其才智的地方。人才的知识属性、创造属性及价值属性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因素,而其社会属性和流动属性则对地方的人才获取、保持和发展带来了挑战。

(二)区域经济概念的界定和分析。1、区域经济的概念: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由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并各具特点的经济运行模式。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是指该区域经济总体水平的发展程度,也包括了其内部结构的整合优化、良性运行。区域经济也可称经济区域,它是由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构成的有机整体。2、区域经济的特征:首先是关联性,区域经济是区域内各经济要素、经济实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有机整体。其次是层次性,也叫嵌套性,系统都是由一定的层次所组成的,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经济区域也不例外。再次是动态开放性,区域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区域内外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最后是非线性,也称不可加和性,这是指经济区域内的各要素并不是简单叠加的,而是各经济要素、经济实体按照一定方式有机组合而成,因此其中的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后,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的区域经济并不一定发生相应的变化。3、区域经济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区域经济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其赖以存在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了: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人口与劳动力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等。“在当今社会,对区域经济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劳动力素质,区域经济效益的提高,产业结构层次的升级,无一不与劳动力的素质有关。”

二、人才与区域经济发展两者的相互关系

(一)人才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二战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物质资源的短缺,并不能从根本上阻止一个国家从落后向发达的跃进,然而,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储量不足,则虽有丰富的物质资源也不可能在世界经济舞台中崛起。这充分证明了人才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人才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迅速增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成果显示,劳动生产率与劳动者文化程度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可提高生产率43%,初中毕业提高108%,大学毕业可提高300%。人才的知识属性决定了他们必定是高素质的生产者,人才对于某一专业领域有着熟练的技术程度,在其他生产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吸收更多的劳动资料,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人才具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在参与生产实践的过程中,能主动的改进生产技术,并直接作用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从而迅速的产生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2、人才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充分证明了技术进步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谓技术进步,广义的说是由技术变革而引起生产要素素质的变化而导致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过程。技术进步说明了要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不是靠增加劳动或资本投入量而产生的,而是依靠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实现的。人才的创新属性决定了其能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人才的可再生性也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3、人才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内部结构的良性发展。区域经济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表现。人才的知识属性突出的表现为他们对知识的拥有、追求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因此人才对于新知识的追求、对新事物的敏感决定了他们善于采用新的观念和技术,淘汰旧的技术,从而促使整个企业乃至行业的优胜劣汰,实现产业结构变革,使其能更好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能吸引和留住人才。1、良好的区域经济可以为人才提供满意的薪酬。付出劳动自然希望能得到价值相当的回报,人才也是经济的动物,对于薪酬也有一定的期望值。作为一种刺激的手段,付给满意的薪酬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为较高的薪酬水平提供了基础,也为其提供了保障,因此对于人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2、良好的区域经济可以为人才的自身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人才不仅对知识有着强烈的追求,对于自身的发展也有着强烈的渴求。人才如果不会自我学习、自我更新,则不能称之为人才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良性发展的经济区域必然包含着难以数计的经济要素、经济实体,这为人才的自身发展提供了很多的机会。3、良好的区域经济为人才生存和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蛟龙需在深海游,才能一显其所长,人才也需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外部环境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优越先进的工作环境、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学术前卫的知识环境都成为了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

三、获取、保持、发展高素质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些建议

当今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既演绎着对物质资源的争夺,也演绎着对人才的争夺。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曾预言:“世界将陷入一场人才争夺战。”世界性的人才短缺以及人才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迫使各经济区域不得不想尽办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从而为本经济区域的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活力。关于引进和吸引人才、培育和开发人才有很多的策略和方法,这里主要提出几点建议:

(一)转变观念,将人才的引进、开发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形成适合本区域的人才战略。各地区应根据本区域经济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引、用、育、留”一体化战略,建立和完善人才的引进机制、管理机制、培训机制、流动机制,并将其有机结合,以此作为指导其他各项人才政策的依据。在充分利用人才的同时注重人才的管理和培训,不断提升人才的竞争力,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最核心资源。

(二)在人才战略的基础上,注重人才环境的优化。完善政策法规,规范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效率,为人才成长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尊重人才,爱护人才,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提升薪酬水平,保障福利待遇,为人才提供稳定的经济环境;注重硬件设备的引进、信息的开放共享,为人才提供成熟的技术条件。

(三)发挥政府在人才的获取、保持、发展中的宏观指导作用。在人才的获取、保持、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市场调配和政府宏观指导相结合的方针,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政府需要从人才市场的直接运作中退出,转向对市场的管理,而不是直接参与。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要求,加强法规、政策的透明度,做到依法管理,提高调控和引导的能力、水平,促进区域内人才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关注区域内的人才流动,使其实现良性循环。池塘中的水需要经常流动,才能保持新鲜和活力。区域内的人才也是如此,否则区域内的人才水平就会停滞不前,最终被日新月异市场所淘汰。因此,需要建立完备的人才流动机制,管好“入口”,畅通“出口”,保持信息的畅通,重视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作用,实现人才的良性循环。

(五)注重区域内的人才培育与开发。目前,世界人才争夺已经处于白热化的状态,只靠人才的引进将难以完全满足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立足于自身培养,注重教育,从自身区域内培育和开发人才,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二战后的日本就是一个例证,它在物质资源曾极度匮乏、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唯一没有放弃的就是教育,正是这一明智举措为其随后的经济发展和腾飞造就了最有力的资本。

四、结语

区域经济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才的竞争。新加坡留美博士叶傅在《人才战争》一书中曾说道:“人才战争是一场与美伊战争不同的战争,因为没有流血、也没有牺牲,而这场战争争夺的对象不是配备手榴弹与枪枝的军人,而是配备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器及手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毋庸置疑,区域经济要发展,必然需要有大量的人才,这样才能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处于领先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苏延林、王通讯:《人才资源学导论》[M],中国人事出版社,1994年。

2、卢义茂:《科技?经济?人才》[M],珠海出版社,1997年。

篇3

关键词:区域文化;区域经济;云南省

一、引言

云南省有着自己的历史、文明、传统和生产方式,这些因素都在日常生活中不断的影响着当地人的思维和生活,进而影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文化不仅能够为一个地区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氛围,同时也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基础因素。因此,将传统文化因素纳入经济研究中是非常必要的。

二、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1.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文化模式对区域特色经济形成的影响机制。一个地区能够形成产业结构的优化发展是区域社会对生活与发展方式的一种选择,这种选择能够与当地文化相契合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在当地文化的价值认同与技术支持上,还是在组织系统、技术系统上,都有一定的关联。技术系统是所有产业都要具备的,如果所选择的技术系统与该区域的文化不能够协调统一,该区域的人就无法更好的摒弃原有的模式而去接受和适应它。文化模式下的技术系统不仅是特指的生产工具,更是生产工艺,即使人们使用的工具改变了,工艺还是会继续延续下来。所以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要与文化水平保持一致,本土文化正式这一环节的内在基础。区域文化对于本地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间接和广泛的影响。文化对产业经济结构、发展水平和方向的影响都是直接性的,但是对劳动力、资本等因素的影响是间接性的。本文借助经济分析工具,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将正式制度进行分类,进一步分析区域文化对经济的影响。

(2)区域文化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区域的社会群体意愿、利益等形成了一个文化氛围和环境,能够起到调节社会关系和支配行为的作用。当今占主体地位的发展模式是市场经济,有助于促进生产,但同时也遇到了自然与人类对立的问题,这就是经济发展缺乏人文关怀的结果。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道德、不健康的观念也影响着正常的消费途径。只有通过提高文化水平、加强文化建设才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才能够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正常健康的致富手段才能够营造健康的市场经济环境。

(3)区域文化建设是经济的核心竞争力。进入小康社会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模式也由功能性消费向审美性消费转变。产品不再仅仅是一个实体,更多的代表了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从产品的设计、包装到产品营销,每一个环节都紧紧围绕着一定的文化内涵,各种文化因素形成了无形资产,是企业经济竞争的核心力量,可以说,所有的经济活动都离不开文化价值,随着经济的文化取向日益增加,二者之间也呈现出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状态。因此,可以使区域文化和经济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这是当今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2.区域文化对正式制度的影响

(1)区域文化对正式制度选择的影响。制度的制定是建立在约束主体福利的基础上的,本文将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种,前者是成员要共同遵守的规范和准则,例如法律规章等,后者是源自于价值的文化遗传,后者先于前者产生,二者都对人的行为有着规范作用。格雷夫从博弈论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热那亚人和马格里布人的两种社会价值体系决定了不同的制度路径。热那亚人建立了能够支撑现代市场经济圆形的制度,主要是由无限连带责任、提货单制度、永久合伙性质、保险制度等形成的,同时建立了有效而完善的法律制度,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不同的文化价值能够形成不同的正式制度,形成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匹配的正式制度体系。

(2)区域文化对地方正式制度变迁的影响。一种制度形成后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迁,变迁是制度创立之后被打破,被新的制度替代的方式。正式制度的变迁也会受到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如同初始制度安排一样,非正式制度对制度变迁会产生很大影响,是一种诱致性、强制性变迁,不同于正式制度的变迁,这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因此,很多国家和地区的非正式制度变迁速度都赶不上正式制度,所以前者延长了地区制度变迁、阻碍了制度创新。

(3)区域文化对正式制度实施的影响。意识形态能够提高人们遵循制度的自觉性,减少了制度安排服务费用成本,大大减少了制度实施过程中的摩擦和冲突。由诱致性制度变迁而来的正式制度易于执行,而强制性制度变迁而来的正式制度则难以执行,前者具有一致性,而后者则相冲突。正式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安排、正式制度执行和正式制度变迁,正式制度会受区域文化的影响,所以本文用正式制度代表区域文化程度。

综上所述,区域文化主要是通过制度的选择、执行和变迁对区域经济产生影响的,当正式制度和文化一致时,就能够推动制度向良性方向发展,但相冲突时,就会阻碍制度的发展变迁。所以当文化和经济发展相适应时,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绩效,不一致时阻碍制度的执行而影响经济发展,这种作用是双重的。

三、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以云南省为例

1.模型与假设

为了研究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一: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和制度等区域文化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假设二:区域文化主要通过正式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生影响

根据新制度经济学派的观点,正式制度安排可能是从外引进的新制度,也可能是从初始制度演化而来的。但无论是哪一种,都要受到非正式制度的约束,因此我们把制度定义为区域文化的函数:

LNY=LNA+aLNK+bLNL+cLNI

其中Y表示经济发展程度,A表示技术进步,K表示资本,L表示劳动力,I表示正式制度安排。

2.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了云南省2010年的数据,区域文化程度采用经济性观念、经营性观念和制度性观念三个一级指标来衡量,这三个一级指标下含有17个二级指标,以此来判断云南省的文化程度,如果得分高,则说明该地区的文化程度高,反之较低。正式制度主要通过非国有化率(FGYH)、市场化程度(SCH)、分配格局变化程度(FPGJ)和对外开放程度(DWKF)的加权平均值来衡量。本文选择的计量软件是EVIEW5.0。

3.回归分析

可以看到,调整后的R方为0.883047,F值为227.5141,因此模型拟合较好,假设成立,即区域文化对正式制度有所影响。主要是因为正式制度的执行有赖于非正式制度的存在,后者能够有效的提高前者的执行效率,但是当二者有冲突的时候,后者就会阻碍前者的执行效果。另一方面,非正式制度是优先于正式制度而存在的,地区文化的差异也会导致制度安排的差异。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非正式制度会影响正式制度的变迁进程,有引导作用。所以,区域文化是通过对正式制度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

利用收集到的数据我们对云南省正式制度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得到结果如下(见表2)。

可以看出,调整后的R方为0.781643,因此模型拟合较好,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文化与经济的关系。回归结果表明,地区经济的发展受资本、技术、劳动力和制度等文化的影响,正式制度对经济发展有三方面的作用:首先,正式制度能够减低经济的不确定性,通过使人们之间的关系和行为构成一种固定模式,激发人们的积极性,降低行为的不稳定性;其次,正式制度能够节约经济活动的交易成本,减少人们行为选择的信息成本,降低人们的机会主义倾向,形成一种有效的约束;最后,正式制度能够促进形成一种激励结构,使个人与社会收益达成一致,有效的统一人们的权利和责任。

四、结论

关于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至今都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但是随着经济学和文化变量越来越受到重视,二者的关系也不断的被验证。本文利用云南省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资本、劳动力、技术进步和制度等区域文化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区域文化主要通过正式制度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产生影响。这样的结论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第一,除了提高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以外,改变传统落后的文化观念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创建一种先进的文化氛围,提升区域竞争力。文化是多种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提高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制度的创新和减低制度的实施成本有赖于该地区文化发展水平,从而有力促进经济发展。

第二,云南是传统文化水平很高的地区,虽然传统文化对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传统陈旧的观念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保护与发展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注意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使其更好的融入市场经济,这也是保证区域经济能够得到更好发展的基础。

第三,文化是区域经济的发展的重要内在驱动力之一,我国还存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中西部地区封建社会思想较为严重,文化观念落后,而东部地区则较容易接受新鲜文化,形成了良好的市场经济理念。要加强落后地区的文化,创建先进的文化,减少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

参考文献:

[1]李艳艳.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联动机制初探[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4):87-89.

[2]游细斌,魏清泉,汤放华.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耦合路径探析[J].热带地理,2008,28(2):139-143.

篇4

关键词:农村区域经济;县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2-0032-1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加速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巩固基础政权,繁荣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县一级的农民占大多数,农村占很大比重,所以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更多地解决三农问题。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提升地区核心竞争力、实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从一定意义上讲,强市之基在于强县,县域兴则全市兴,县域强则全市强。

1 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开放经济是出路

县域经济不是县内经济,也不是封闭经济,在市场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体系日益完善的新形势下,县域经济更多地表现为开放型、外向型经济。开放性是县域经济固有的特征。县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要素,仅仅在县内配置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充分利用县域外部的各种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才能最大范围地集聚发展能量。依靠招商引资,扩大开放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这条路子必须坚持走下去。

2 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应树立区域经济思想

实现区域、城乡、经济社会等统筹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化的完善和提高,区域经济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

3 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应克服原有行政体制上的缺陷

据权威部门调查,在现行行政体制下,阻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缘于在处理政府间的关系时,只关注权限大小的区分,而不重视事权范围的分工。县级本应突出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往往被其他职能所弱化。而在政府层级设置上,我国现施行的五级政府管理体制,行政环节过多,县级自过小,财力弱、负担重,缺乏经济发展的自和积极性,且地县争利严重,不利于县级因地制宜履行职能,导致运行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加大和行政资源流失。在市管县的体制下,市级机构,实际上更多是起上传下达的作用,这样多了一个环节,不利于政令的畅通。另外在某种程度上讲,二元经济结构已成为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的重要表现和原因,致使农民很难成为平等的市场竞争主体。所以体制创新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总之,现行的市管县体制和城乡二元结构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新形式、新任务和新的发展也要求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体制要有新的突破。

4 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紧密结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重点和难点都在县域经济。县域经济要积极承接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的辐射,特别是产业转移,不断增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辐射带动乡村经济加快发展;乡村经济要在接受县域经济辐射的同时,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参与县域经济的产业分工,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从实践看,县域经济发展不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就不会得到迅速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就要放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县域经济这个重点,突破县域经济这个难点,统筹城乡发展,用工业的理念谋划农业、用产业化的办法提升农业,发展比较优势,着力改善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素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以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破解“三农”难题,推动农村牧区全面进步。因此,只有从县域经济自身的发展上找出路、求突破,才能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5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国家要给足政策

结合区域政策,制定发展县域经济的专门政策措施,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近年来,对区域经济发展做了较大的动作,如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及最新的《珠三角规划纲要》等等,这些措施,虽然多多少少提到了县域经济,但没有一些具体的措施,对县域经济的指导性不强。为此,国家要进一步重视县域经济的发展,制定专门指导县域经济发展政策措施。

6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要加强资金支持

中央财政设立直接针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并整合各项支农资金直接对县域,并要加大省管县试点范围,在适当的时机实行省管县。建立农村金融体系,积极争取商业性和政策性金融机构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小额信贷,鼓励发展适合农村特点和需要的各种微型金融服务、农民信用合作和民间借贷。

7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要创造核实条件

县域经济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主题和方向。工业化是城镇化的经济支撑、农业产业化的技术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工业化的空间依托,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为此,中央要大力实施“三化”战略、落实全面发展。

篇5

一、潮州区域经济基本现状分析

潮州是广东连接海峡西岸经济区乃至华东地区的重要节点,也是广东省距离台湾最近的城市。近年来潮州借助其区位优势,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效。至2010年,全市地方生产总值为559.2亿元,年均增长13.1%。至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突破两万元,年均增长12.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3.25亿元,年均增长21.9%。投资、消费、出口协调驱动,年均分别增长13.4%、19%和9.9%。产业结构高级化和适度重型化趋势明显,现代产业体系雏形初现,三次产业比重为7.2:56.3:36.5,规模以上重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提高至42%。

二、存在问题

(一)资源禀赋不太丰富产业的发展面临着用地难、融资难、专业化人才缺等突出问题。

1.用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政府的土地储备量少,难以满足企业迅速增长的用地需求。二是工业用地价格高,给企业用地造成了新的困难。随着经济发展,土地价格不断攀升,加大了企业的用地成本。三是闲置土地处置难,加重了用地指标的压力。虽然出台了盘活闲置土地的政策,但由于没有具体的强制措施,致使闲置土地难于盘活,出现“有地的人不开发,要开发的人无地用”的现象。四是企业择地办厂,出现区域性用地难。潮州市的企业是以来料加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企业选址建厂的主要特点是以人口、交通、配套设施为标准,都要求集中某一区域,造成区域性用地紧张。

2.融资难。民营经济是在潮州市经济中占主导地位,近些年来,潮州市民营经济虽然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金融服务却十分滞后,在发展过程中一直被经营资金不足、融资渠道不畅所困扰。甚至出现了一方面民营经济扩大投资、进行设备、产品更新换代、技术升级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国有银行资金或者贷不出去,或者贷给某些有问题的国企后难以收回的现象,造成资金整体使用效率低下,金融资源浪费。以2009年为例,潮州金融机构的贷款是192.7亿元,存款是556.3亿元,存贷比是1:0.35;全省贷款44510亿元,存款69691亿元,存贷比是1:0.64。究其原因,民营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着天然的不足。3.专业化人才缺。专业化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然而,潮州市的专业化人才却十分短缺。部分企业家对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认识不足,引进、留住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的能力较弱,同时,本地人才外流现象也时有发生,大部分企业招入的从业人员大多数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外来民工和当地农民工,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相对较低,高科技人才和现代化管理人才的比例远远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

(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传统型、资源型、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发展滞后。陶瓷、食品、不锈钢、服装、印刷包装、塑料制品等传统产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为58.9%;第三产业增加值仅占GDP的37.2%,还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5.6%。

(三)经济发展方式粗放潮州市各大支柱产业所处的行业多属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行业,粗放增长的特征明显。主要表现为:企业分散,规模偏小;生产产品科技含量较低,更新换代慢,缺少高档产品、拳头产品,名优产品不多,市场竞争力不强,整体经济效益不理想;产业的附加值不高,劳动生产率较低,能源消耗日益增大;管理水平低等。

1.企业规模小目前全市规模的企业是809家,全省各市居第10位,但工业的增加值仅为91亿元,列全省各市倒数第4位,目前潮州市的产业格局仍然是大型企业稀有,中型企业不多,小型企业为主体,这同现代产业体系的要求相去甚远,导致潮州的经济发展难以形成“航母效应”。

2.核心竞争力弱目前,潮州市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较弱,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品牌建设滞后等方面。(1)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尽管我们也有部分企业具备创新能力和较为完整营销体系,能生产出高端与精细的产品,如“三环”和“响石”等企业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具有国际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但可惜的是,这类企业只占潮州市企业的几个百分点。(2)品牌建设滞后。潮州市品牌建设滞后,外商贴牌生产企业占主导。商贴牌生产的加工贸易企业,大多技术创新能力较低,多数企业仍处于家族式管理、家庭式经营阶段,尚未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科学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这类企业占90%以上,其生产能力已经到达饱和点,且处于国际市场“微笑曲线”的低端,一旦遇到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便陷入困境之中,其生存和发展都很困难。

3.能源消耗大随着潮州特色经济的发展,对能源的消耗日益增大,全市工业能耗远远超出广东省的平均水平,2006年潮州市单位能耗为1.38吨标准煤/万元,虽然比上年下降3.5%,但比全省高出近八成。

(四)专业市场发展缓慢依托主导产业建立起来的专业批发市场,对引导产业进一步聚集,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我国一些地方原来知名度并不高,但由于在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和发展上有大的作为,因而大大提高了该地的知名度和产业发展水平,如浙江嘉市桥头镇的纽扣市场、义乌的小商品市场等。从总体看,潮州市适宜建设专业批发市场、形成同业产品集散地、提高产品知名度的食品制品业、彩塘不锈钢制品等,虽然一些产业都建有专业批发市场,但功能未能发挥,没有起到更好推进产业产品集聚的作用,未能为产业发展提供相应的配套。如,不锈钢板、塑料材料要到汕头、揭阳购买,而生产出的产品在本地专业市场的销售比例又小,既未能形成原材料及配套产品集聚,也未能形成集中的产品销售批发,产品的营销成本高,供求信息不灵。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条是我们对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专业市场的功能与作用认识不足。此外,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的欠缺和竞相削价等恶性竞争也是专业营销市场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

三、对策思考

(一)解决资源禀赋瓶颈

1.加强规划,整合现有的土地资源。使工业用地适当向企业密集的乡镇集中,发挥其突出优势,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规划完善特色产业工业园区,并引导相关企业向园区集聚,逐步改变现有企业“满山放羊”现象,形成“赶羊入圈”格局。

2.加强政企联动和银企合作,努力做好牵线搭桥的工作。抓住当前国家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力度的机遇,加强政企联动和银企合作,努力做好牵线搭桥的工作。要建议各金融机构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创新融资服务,推出面向中小企业的信贷业务的金融产品和具体措施,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要争取尽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建议借鉴其他地区的做法,采取政府牵头,政府、社会、企业筹资参股形式,组建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服务,以此解决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二)加强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绿色、无公害、集约化精细农业,发展壮大茶叶、水果、水产、花卉、畜牧、蔬菜六大农业主导产业,规划一批规模大、水平高、效益好、带动力强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大力发展现代海洋产业,加快标准化渔港建设,调整养殖布局,扶持发展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支持发展无公害水产养殖业,建设水产品加工示范和物流配送基地,全面提升渔业发展水平。加快海洋综合开发,大力发展海洋捕捞业和养殖业,推进海洋产业发展。加快建设现代产业园区,推进粤台农业合作。

(三)实施名牌带动战略

1.积极争创名牌名标。按照有关名牌名标的评价标准和认定方法,有重点地选择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产品予以扶持培育,并积极推荐参加省级、国家级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的评比活动,努力实现省级名牌产品、著名商标总量逐年提高,国家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有新的突破。借助潮州拥有“中国乌龙茶之乡”(凤凰镇)、“中国食品第一镇”(庵埠镇)等品牌优势,考虑茶文化因素,全力打造“凤凰单枞茶”的文化牌。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实施名牌战略中的作用。要把潮州名牌产品的培育、评价和推广宣传工作作为自身的重要工作来抓。行业协会要积极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制订切实可行的行业名牌培育规划,在行业中提高名牌意识,努力争取将本行业产品列入中国名牌产品评价目录、积极争取参与省级名牌产品和中国名牌产品的推荐工作。

2.充分发挥区域品牌的效应。对已获得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婚纱晚礼服名城”、“国家重点工艺美术城市”、“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中国食品第一名镇”、“中国印刷包装第一镇”、“中国卫生陶瓷第一镇”、“中国卫生陶瓷重镇”、“中国五金制品之乡”等区域品牌,必须进一步加强宣传推介,努力提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要加强“食品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不锈钢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水族机电产业集群升级示范区”的建设,带动和推进各省级专业镇、市级专业镇的建设水平,推动潮州市产业建设再上新台阶。同时,要注重做好产地标志和集体商标的申报工作,促使其成为产业中即体现区域性又兼容企业性的标志。

(四)构建开放合作新格局加强与国际、国内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外经贸发展水平,有效扩大潮州经济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建设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1.全力开辟潮州港对外开放和合作新领域树立“大港口、大工业、大经济”的思路,统筹做好潮州港、潮州港经济区、潮州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立足把潮州港建设成地区性重要综合性港口,把潮州港经济区建设成新型临港产业基地和对台交流合作桥头堡。重点推进与广州港集团合作建设亚太通用码头一期、二期工程,与中交集团合作开发的潮州港西澳港区综合建设,积极拓展港口航运业务,深化港口对外开放,提升港口航运能力。积极推进以港口为中心的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业发展,大力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加工制造等业务。统筹海、陆、滩、岸、岛五大要素,调整海洋产业布局,拓展合作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渠道,着力打造广东海洋经济示范区。

2.务实推进区域间合作与交流(1)借助与台湾地区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商缘相联等优势,加强对台经贸合作与交流。全力办好广东潮州(饶平)台商投资试验区,促进台商投资集聚发展。加快建设柘林湾小红山对台贸易交易市场,规划建设台湾农业科技合作试验区、潮台海洋养殖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积极争取创建对台自由贸易区。(2)抓住国家建设海西经济区的重大发展机遇,主动参与海西经济区的区域合作。以交通对接为基础,以商贸、旅游对接为切入点,加快市场建设,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区域内的各类展销会、洽谈会,拓展发展空间。

篇6

港口发展与其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一直是专家学者热议的话题。本文主要对于港口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在以宁波—舟山港为例的基础上,适当地选取了一定切实可行的港口和区域经济指标,在系统分析宁波—舟山港经济发展和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后,使用EXCEL相关分析与SPSS回归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从反馈宁波—舟山港发展与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互相影响,对宁波—舟山港与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为宁波—舟山港和浙江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依据。

关键词:

宁波—舟山港;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区域经济

自2013年主席开始提出“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思想以来,港口发展的重要性又一次的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海上贸易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建设尤为重要。港口的经济发展带动着全国的经济发展,而影响最为显著的必将是港口周边的城市。宁波—舟山港作为中国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口,其周边经济的发展也必将受到影响。本文立足于宁波—舟山港,通过使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港口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从港口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进行系统的研究,希望能为宁波—舟山港及周边城市的发展提供一定建议与意见。

1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港口是有一定的水陆联运的设备与条件的,可以为船舶提供进出和停靠服务的交通枢纽,通常被称为港口。[1]所谓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经济发展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区域经济中的基本要素为地理要素,为研究考虑将一定范围内的地区划分为区域。[2]考虑宁波—舟山港的实际情况,本文将区域经济主要定位为浙江省区域。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经历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和非均衡增长理论的发展过程。在一般情况下,认为供给、需求、产业结构、产业布局核区及生产要素流动等这些要素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3]而在这些因素中,需求和供给是驱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只有在供需的双重作用下,区域经济才能茁壮增长。需求与供给因素包括外部和内部。不同于需求,内外部供给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都十分重要,意味着新的发展机遇。除了供需能影响区域经济的增长外,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和市场要素、区际流动因素等都会对区域经济带来一定的影响力。[4]长期以来,城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港口因素起一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港口与城市可谓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港城可以说是一个整体与部分的集合体,两者无论是在空间上、还是在经济上、文化上,都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只有两者协同工作,才能获得成果。在城市发展的初级阶段,港口为城市带来就业机会,促进城市发展;到城市发展的中期,城市则为港口的发展带来更大的科技支持以及管理力量[5]。同时,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港口能力的提升不再局限于自身的功能水平,还涵盖了所在城市的发展经济水平以及政府政策等[6]。

2宁波—舟山港和浙江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1宁波—舟山港发展现状宁波—舟山港是国内外有名的深水港,其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我国南北和长江“T”型结构交汇点上,大陆海岸线中部。宁波—舟山港内外辐射便捷。向外,面向整个环太平洋地区和东亚地区,并且也是中国向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一带的港口远洋运输的理想港口;向内则可利用江河和海洋的联运效果,直接疏通整个长江三角洲地区和华东地区,覆盖面积十分广阔[7]。宁波—舟山港港口岸线水深10—30m,航道水深30—80m,其中最浅的虾峙门口水深也达17.6m,航道宽度700—5,500m,该航道是大型远洋通道,20万吨级货船和设计中的第六代集装箱船舶(8000—I0000TEU)可以自由出入,30万吨级以上船舶可以候潮进入。宁波港经过30多年的开发建设,已成为集内河港、河口港与海港三位一体的综合港口,能接卸17类近百个品种的货物,主要由原油、铁矿石和煤炭组成。目前,宁波—舟山港有62个可生产500吨级以上的泊位,其中还包括了可停靠并能接卸国际第五代集装箱船舶的专用码头。世界上的9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与宁波—舟山港有着贸易往来,其中涵盖了560多个港口,宁波—舟山港可谓是实至名归的大港口[8]。2014年,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8.7亿吨,比上年增长7.9%;集装箱吞吐量1945万TEU,增长12.1%,增速居全国首位。宁波—舟山港货物吞吐量连续六年雄踞世界各海港首位,集装箱吞吐量世界位次由上年的第6位提升至第5位。现如今,宁波—舟山港已基本形成以港口为核心的集疏运网络和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发展势头不可小觑。

2.2浙江区域发展现状浙江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省份之一,每年的全省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均位居中国第一,截止2013年,已经连续了有21个年头。2014年,经政府核算,浙江省的生产总值(GDP)为40154亿元,比上年增长7.6%(2009—2014浙江省生产总值见图3),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1%。全年固定资产投资23555亿元,比上年增长16.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905亿元,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07.4万人,其中41.8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进出口总额355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8%,其中出口2733.5亿美元,增长9.9%。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3.9亿吨,比上年增长0.7%,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0.8亿吨,增长7.5%[9]。从浙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目前,浙江省的发展呈现着稳健上升的趋势。无论是全省的经济效益还是经济结构的发展趋势,都在稳健增长中。浙江省的民生水平也在不断的改善中。

3港口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

3.1港口经济指标与城市经济指标的相关分析

3.1.1指标选取与分析方法综上所述,本文研究的对象主要浙江省区域经济与宁波—舟山港的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分析。对一个城市而言,衡量其经济发展的指标很多,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因此,在进行下列的分析时,需要选取合适的指标。本文结合陈在齐(2005)、谢丹(2005)学者的研究,在分析时选取的城市经济指标为:(1)城市GDP。即城市生产总值,能充分体现整个城市的经济实力,是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指标。(2)城市从业人员数。人才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最主要的推动力,城市从业人员数能够反映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反映城市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城市中人员的投入。(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此指标不仅反映了商业经济的活跃程度,更展现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与此同时,对于港口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会比非港口城市高出好几倍。因而能更好反映城市的结构和产业。(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城市运行另一个主要的投入是资金投入。所谓资金投入又包涵了固定资产的投入和流动资金的投资等指标。相对其他指标而言,固定资产投资额在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投资上占了很大一部分,因此可以说是反映一个城市的宏观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5)出口总值。反映城市的对外贸易情况。港口作为一个企业,又作为一个公共部门,性质比较复杂,因此为求综合反映港口经济发展状况,主要从以下四个指标来分析:(1)货物吞吐量。其直接反映港口的规模及运用状况。货物的吞吐是港口最主要的功能之一。(2)客运量。除了货物的运输,港口的另一主要作用就是人员的运输,客运量指标体现港口人员运输的水平。(3)出口量。在对外贸易过程中,流通量最大的运输途径就是港口运输,因此出口量在一些方面可以有效的反映港口的经济状况。(4)集装箱吞吐量。充分反映港口的规模,基础设施条件。在分析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的是结合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首先通过相关分析对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做一个基本分析。然后判断港口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两者之间的关联度。其次,在此基础上选取相关系数较高的指标进行SPSS回归分析,得出回归模型,客观体现其影响程度。

3.1.2相关性检验由上文得,根据2010—2014年的浙江省统计年鉴和2010—2014年的宁波市统计年鉴获得如下数据(2009—2013浙江省经济指标数据见表1、2009—2013宁波—舟山港经济指标见表2):利用EXCEL软件中的CORREL函数对上述的城市经济数据和港口经济发展数据,进行两两的相关性分析。(变量相关系数见表3)从上述分析中,可以发现城市GDP与货物吞吐量、出口量、集装箱吞吐量,城市从业人员数与货物吞吐量、出口量、集装箱吞吐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货物吞吐量、出口量、集装箱吞吐量,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货物吞吐量、出口量、集装箱吞吐量均成高度正相关。而城市GDP、城市从业人员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与客运量成高度负相关。此结果充分验证了,港口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十分显著的相关性。

3.2港口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基于上文的相关性分析,研究发现,港口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此结果也充分验证了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中所阐述的结果:“一个区域的总产出受道路、机场和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影响显著,区域经济发展与公共基础设施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10]但仅仅如此,无法得知港口的发展到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或者说区域经济的发展在多大的程度上带动了港口的发展。因此,需要用SPSS软件进行详细的回归分析。

3.2.1直接经济贡献依据港口和经济活动的关系,一般将港口对区域经济的总经济贡献分为直接经济贡献、间接经济贡献和波及经济贡献。(三者关系图见图2)港口直接经济贡献通俗的说就是与港口相关的经济活动直接创造的经济贡献,也被称为第一轮影响[11]。宁波—舟山港作为浙江省交通运输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行业一样,也会产生GDP和国民收入、就业机会、税收等。2014年宁波港口货物吞吐量5.26亿吨,比上年增长6.2%。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2.97亿吨,增长7.6%。201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34.15亿元,同比增长17.72%。除此之外,配载、堆存、装卸等港口服务业的附加值和就业机会也产生了直接经济贡献。如在凯恩斯宏观经济中,其总的生产函数为Y=(fK,L),总产出的增加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港口的发展表现为港口的总产出的增加。其次又有消费函数C=(fY),则消费会随总产出的提高而提高,而税收T=t•Y,因此财政收入必将提高。另一方面,港口发展的过程中会吸引大量的投资,这也将为区域经济带来产出的增长。

3.2.2间接经济贡献事实上,港口作为一个公共部门,是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基础设施。因而,除了产生直接利润之外,更主要的是通过产业以及行业的横纵向发展带动城市的发展。也就是说其间接经济贡献十分重要,但是港口对区域发展的间接贡献却很难直接用直观的数据表示。因此,本文基于上文的相关分析的结果,选取货物吞吐量(P1)、集装箱吞吐量(P2)与城市GDP(U1)进行二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其最终的回归方程如(1)。在逐步回归分析中,变量P1被排除,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吞吐量比货物吞吐量对城市经济更具拉动作用,更能反映城市经济总量的增长。回归模型说明集装箱吞吐量的变异能解释区域经济总量变异的99.2%。集装箱吞吐量每增加一个单位,那么浙江区域经济总量将增长23.224个单位。回归模型的R=0.996,R2=0.992,在显著水平5%时,P=0.00,说明回归方程具有意义。R2=0.992表明P2变量可以解释U1变了99.2%的变异性。在对浙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U2)和出口量(P3)以及集装箱吞吐量(P4)和城市出口总值(U3)的相关分析上,其相关性尤为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和0.983。从而进一步对各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回归模型(2)、(3)均在5%显著水平上,P=0.00。由此可以看出,虽然空运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但是海运仍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随着区域经济出口量的增加,城市的固定投资也将不断增加。这也充分体现了港口在推动城市建设方面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开展海上丝绸之路是必然的结果。此外,在港口对区域经济的间接影响中,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港口对区域相关行业的影响。根据投入———产出的思路,经济生活中部门间都存在着前向或后向的联系。宁波—舟山港的发展也不例外。具体可表现为促进了一些以港口为依托的产业,如造船厂等利用海岸线的资源而发展的工业、石油化工工业等依靠河流和海洋运输条件发展的工业、修船厂和捕捞用具厂等服务港口生产的工业。可以说港口城市中,港口的存在会促进很多新兴产业的衍生和发展。

3.3区域经济对港口的反馈港口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中很重要的一个基础产业部门,主要负责为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服务。相同的,所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港口的经营运作中,主要表现为吞吐量的变化。而其中对外贸易所产生的运输需求则是影响港口发展的主要因素。从数据上来说主要表现在集装箱出口量与城市生产总值上。而从上述的相关性分析,也研究发现集装箱吞吐量(P2)与城市GDP(U1)的相关系数高达0.996,存在高度的正相关。继续对两者进行回归模型分析(模型4)可以看出,浙江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对宁波—舟山港集装箱的吞吐量确实有着较大的影响力。其次,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是港口发展方向的主导。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不同将直接导致港口吞吐的主要货种的不同。例如该区域以第二产业为主,那么所属港口出口的必以加工制造业外销为主。而对于宁波—舟山港来说,由于浙江省以原材料生产为主,所以出口的大多为煤炭、石油和矿石。(港口吞吐量情况部分见表4)最后,宁波—舟山港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通信业等的术支持。这些技术支持服务是由所在区域提供的,如果没有区域的支持,那么港口的发展就会遭遇瓶颈,特别是在当下这个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只有区域经济得到充分的发展,吸纳更多新兴技术,港口的经济效益才会稳健上涨。

4促进宁波—舟山港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建议

4.1基于互动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措施

4.1.1调整城市发展规划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区域经济发展是港口发展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浙江沿海城市应该利用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工程,规划筹建环海城市带。以海港为依托,规划出宁波滨海一带与舟山众岛串联起来的城市规划。抓住时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并扩大城市框架,开快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的重大措施。在宁波发展方面,重点注重主动向大上海靠近,整合奉化与鄞州区的资源,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从而激发港口的乘数作用,反作用于区域经济。继续坚定不移地以“以港兴城,以城促港”作为基本发展战略。

4.1.2加大对沿海城市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从之前的分析也可以看到,区域经济的支持对于港口经济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而相关的产业政策支持则是区域发展中的一股重要的推动力。在一定的沿海经济发展政策的支持下,浙江区域经济政府应首先注重宁波—舟山港的发展,大力支持与港口关联度高的产业,也可以建立相关产业园区,促进产业的发展。减少对相关产业的税收等政策支持,让一些新兴的相关产业早日健康的成长起来。只有这样,港口产业的发展才会反作用于港口甚至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良好的发展圈[13]。

4.1.3调整科技政策上文分析中也提到,港口的发展离不开区域新兴技术的支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更何况,在当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科技力量无疑成为了一个企业或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现代港口的发展需要来自各方面的科技支持,无论是通信还是航海技术。区域经济应该突出时代特征,大力支持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着力解决三化难题———港口设施现代化、港口管理现代化、港口产业一体化。要努力创造政府、高校、市场合作的新局面,加强科技发展水平。实施“人才兴港”战略,注重提升人员素质,让优秀人才参与港口的建设中来。

4.2基于互动发展的宁波—舟山港发展措施

4.2.1正确功能定位从上述宁波—舟山港和浙江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分析中,可以看到宁波—舟山港对于区域经济的GDP有着显著影响,尤其表现在集装了出口量对城市生产总值的带动上。此外,宁波—舟山港的外贸出口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可观的投资。并且,宁波—舟山港的对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的方面,促使区域临港产业的产生与发展。这些都反应了要让港口与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宁波—舟山港需要主动根据浙江省的经济发展,正确的进行功能定位,加强港口的集装箱吞吐运输功能、外贸、出口。

4.2.2推进港口联盟虽然宁波港域港口岸线的资源总量比较肥沃,但在这么多年的开发之后,岸线的容纳能力已临近饱和状态,可成片规模化开发的优良港口岸线不断减少,没有被开发的岸线资源或多或少受到海洋功能区划、水陆域自然条件和如进港航道等各种因素的制约,而存在着开发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不宜开发。因此,依托周边港口,推进港口联盟,不仅可弥补宁波—舟山港在空间上的不足,更可使得宁波—舟山港在功能上形成错位发展,并带动东南沿海港口群的发展。此外,宁波—舟山港还可推挤国际港口的联盟。不仅可以促进沿海城市的文化交流,也可以进行技术等的沟通学习,为“一带一路”打下坚实的基础[14]。

4.2.3加速打造跨境供应链服务中心21世纪是互联网的时代,电商的发展加速地球村的形成,缩短了人与人的距离。港口物流也需要迎合时代的发展,建立数据交流中心,实现供应链物流的数据共享。跨境供应链服务中心,是政府依托宁波电子口岸、第四方物流平台、港口EDI平台等平台,重点打造的综合性的跨境贸易电子物流商务平台。利用这个新型平台,可以实现“网上丝绸之路”。不仅可以提供电子商务通关、外贸协同、商务信息等综合服务,平台还可以实现跨境保税仓储中心。因此,应加速打造跨境供应链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钧.港口物流[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

[2]MeringueAustins.PortEconomicImpactStudies[J].Ports&Har-bors,1982(9).

[3]BeneathE.andWaltersAA.Portpricingandinvestmentpolicyfordevelopingcountries[M].Oxford-Press,1979.

[4]JasonJ.V.,ShneersonD.PortEconomic[M].MITPress,1982.

[5]LeeTsung-Chen,LeePaulT-W,ChenTao.EconomicImpactAnalysisofPortDevelopmentontheSouthAfricanEconomy[J].SouthAfricanJournalofEconomics,2012,80(2).

[6]叶晓鸣.宁波临港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1.

[7]陈晓攀,宋兵.宁波“精耕细作”岸线资源[N].宁波日报,2013-12-30.

[8]王军;李赛峰;陈.宁波港域港口岸线资源整合探析[J].中国水运,2012,12(1):24-29.

[9]2014年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0]王金婷.辽宁省港口与区域经济关系有效性评价研究[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2008.

[11]陈再齐,曹小曙等.广州港经济发展及其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关系研究[J].经济地理,2005,10(5):13-18.

[12]上官元昊.基于SPSS的浙江省港口城市经济发展评价研究[J].物流技术,2012,31(2):18-23..

[13]温州.加快“海上丝绸之路”枢纽节点新布局[N].上海证券报,2015-01-13.

篇7

【关键词】经济发展模式 洛阳 苏州 西安

为了对洛阳市的经济发展模式有一个基本的判断,笔者选择苏州市、西安市来进行横向对比。连续几年,洛阳市生产总值约为西安市的90%、苏州市的30%弱,整体发展速度低于苏州市、略高于西安市。苏州市总体发展比较先进,而西安与洛阳的规模与工业基础相当,选择两个层次的城市来做比较,得到的结论更为客观。

苏州的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苏州与洛阳的共同点,都是历史文化名城,在国内外享有盛誉;都有一定的传统工业基础,洛阳的机加工产业,苏州的丝绸业、针织业、箱包加工产业都曾在一段时期内取得不俗的业绩;在行政区划上都是副中心城市;人口规模相近。苏州有洛阳所不具备的区位优势,地处苏南,距上海仅80公里,这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更使苏州人紧跟时展的脉搏。截至2006年年底,苏州以占全国0.09%的国土面积和0.4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3%的国内生产总值、2.3%的财政收入和9.9%的进出口总额。所辖的5个县级市全部进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前10位,其中昆山名列榜首。

从“苏南模式”到外向型经济。从改革开放伊始,苏州便倡导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乡镇企业高速发展,先生在1983年撰写的《小城镇再探索》,将之称作“苏南模式”。

苏州真正突飞猛进是在上世纪90年代。当时国际产业与资本向第三世界国家转移渐成趋势,苏州人敏锐地觉察到这点,开始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1994年,与新加坡政府合作建设的苏州工业园区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之后,苏州高新区、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张家港保税区、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四个国家级开发区相继落成,为苏州经济腾飞提供了强劲动力。到本世纪初,外向型经济已占苏州经济总量的70%(见图表)。

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实现“三足鼎立”。2003年,以外向型经济为基本特征的苏州模式再度嬗变,确定了以外向型经济、民营经济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经济为主体的“三足鼎立”的方针。原苏州市委书记王荣认为:在新的发展阶段,苏州经济社会要在现有较高平台上又好又快地发展,实现更大突破,必须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要继续走在中国的前列,唯一的出路就是要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使自主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正是在这个指导思想的引领下,最近两年,苏州市长亲自率领民营企业四处出击,市科技局“科技招商”的足迹踏遍了全国,飞赴海外招揽人才的展台前排起了长龙;2006年苏州首次设立了1亿元的自主创新专项资金;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提高到1.5%以上;2007年苏州全市财政科技投入达到8.36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48.8%;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昆山市等地科技经费都超过1亿元。2006年,苏州省部立项的科技项目达358项,获部、省科技经费3.06亿元,是“十五”期间争取经费的总和。

观念的创新结出了累累硕果。2006年苏州市专利申请数达12874件,是河南省的3倍多,更是洛阳市的20倍,是苏州市2000年水平(2021件)的6倍。其它经济发展指标也得到大幅攀升,苏州迎来了新的飞跃。

从“外资为主”到“内外并重”,实现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从2004年下半年起,依靠外力和政府强势推动的苏州出现了边际生产力递减和外部投资“断奶”的状况。面对外商投资项目减少的趋势,对于主要以吸引外资发展本地经济的苏州来说,不得不将发展的重心开始转向民营经济,以求得内外并重。

据苏州市统计局提供的2006年1至10月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按经济类型分类统计的数据,这一时期内,苏州私营个体投资376.8亿元,增长38.2%,私营个体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远远高于全市19%的速度,苏州私营经济开始显示活力。经过一段时间的整合,以外资经济领先工业化的“新苏南模式”,开始转向加强市场力量,通过政策导向市场,积极发展民营经济,苏州走上了“内外并重、富民优先”的新路。截至2006年底,全市经江苏省科技厅备案确认的民营科技企业已达1837家,其中四分之一为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已经成为民营经济中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群体。

苏州模式的有益启示。从苏州的发展模式来看,至少可以给洛阳提供以下启示:

一是充分认识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关键作用,加大科技投入,实现从资源驱动、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的战略转变。洛阳拥有各类研发机构600余家,其中原省部属科研机构14家,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企业技术中心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研究中心37个。但如何释放这些科技资源能量,使得科技创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二是在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初期,在立足本地区优势产业的基础上,政府可以通过低廉的土地、优惠的税收政策和高质量服务等来吸引那些有行业发展潜力的国内外企业来洛阳投资,同时带动洛阳相关产业的发展。

三是积极鼓励私营及三资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灵活、创新动力强的优势,逐步改变洛阳产业发展活力不足的现状。私营及三资企业占苏州市规模以上企业的90%多;反观洛阳市,私营及三资企业所占比例不足30%,国有工业由2004年的75.5%降至2006年的66.3%,虽然有所下降,但国有企业所占比例依然过高。

四是以先进地区成熟经验为参照,发挥后发优势。苏州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与新加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吸引外资的同时,全面借鉴了新加坡政府的高效率及发展模式,与新加坡的差距也越来越小。洛阳市作为中部城市,应主动走出去,选取先进地区作为参照,全面复制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

西安的产业发展模式及其启示

西安与洛阳的情况比较类似,都属于科技资源比较丰富,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中西部城市,科技资源存量都比较富集,地理位置相近,文化底蕴及城市定位相似,近几年也都面临着相似的发展困境。

西安产业发展特征。经过十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目前西安市的产业发展呈现如下特征:传统优势产业比重下降,新兴产业初露端倪,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升级。特别是近年来形成的多个各具特色的高科技园区、工业园区和城市新区等,有力地推动了优质企业的集结,使西安的产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在三次产业中,第一产业对西安市经济的制约和影响程度逐步减弱;在第二产业中,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崛起,传统的轻纺工业结构特征不再明显;第三产业增长仍主要靠传统产业部门支撑,新兴产业对西安市经济的影响和拉动能力增强,但未能形成新的主导产业。根据《西安产业发展白皮书》的研究,西安市产业发展目前仍然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科技实力强,经济(产业)弱;二是缺少有影响力的大企业集团,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三是名牌产品数量和影响力有待提高。

西安模式的有益启示。西安市的产业发展在中西部地区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对于那些科技实力强但经济实力弱的城市,其发展经验可以产生以下启示:

首先,要依托原有的支柱产业,依靠自身的科技资源积累,利用内涵式的发展提高自身实力,要对原有的科技实力进行科学地分析,适当地整合,解决机制体制中的深层次矛盾,使原有的科技实力真正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

其次,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科学定位主导产业。西安选择信息产业、航空产业、会展经济、名景点建设及影视制作等作为产业突破口,很好结合了西安的工业及历史文化基础。反观洛阳,六大产业基地集中在工业、采掘业领域,且都属于高投入、高能耗产业,支柱产业虽然发挥了洛阳的矿产能源优势,但没有兼顾新兴产业的发展,也没有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依托自然景观及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西安旅游产业的经验值得洛阳学习,西安对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带来了丰硕的经济收益。洛阳近些年来,对牡丹花会、龙门石窟、白马寺等城市名片的开发却鲜见亮点。

篇8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1958年美国发展经济学艾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率先提出“发展战略”这一概念,重点讨论发展中国家如何利用自己的潜力、资源与环境,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10年的“国际发展战略”,它使得“发展战略”一词逐渐越出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广泛运用于发达国家。

2国外研究现状。

2.1理论贡献。

(1)区域平衡增长论。

均衡增长的主要涵义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个行业和部门相互协调、共同增长。主要包括赖宾斯坦(H.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论、纳尔森(R.R.Nelson)的低水平陷阱论、罗森斯坦和罗丹(P.N.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论,以及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

(2)区域不平衡增长论。

区域不平衡增长论认为增长过程在实质上是不平衡的。其代表理论有佩鲁(Perour)的增长极发展理论、缪尔达尔(GunnarMyrdal)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和赫希曼(A.O.Hirschman)的依附理论。

(3)区域阶段发展论。

倒U型理论(ReversedU-ShapedTheory)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威廉姆森(J.G.Williamson)把库兹涅兹的收入分配倒U型假说应用到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区域经济差异的倒U型理论。他通过分析24个国家的国际横截面数据和10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认为国内不同发展阶段区域不平等的变化趋势,地区间收入差异的长期变动趋势大致呈倒U型。

(4)钟型发展理论(BellShapedTheory)

1980年。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阿朗索(W.Alonso)提出了“钟型发展理论”,引入了描述经济发展过程的变化次序模式—钟型模式。在发展初期,国家的增长是不平衡的,存在富裕地区与贫困地区。即使在某一区域内,用各人口组所占财富比例来衡量,社会不平等现象也很突出。

由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增长很快,高速城市化是增长早期的特点。

2.2国外典型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战略选择案例。

(1)美国区域开发的“均衡”战略。

美国在开发不发达地区时,采取的是均衡战略,其有七个主要措施:

一是对不发达地区实现优惠税制;二是由政府出面组建经济开发区,帮助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经济;三是以交通运输为重点,扶持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利用财政金融手段,鼓励并引导私人企业向落后地区投资;五是优化产业布局,拉动经济增长;六是有意识提高劳动力索质,注重引导人力资源流向;七是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2)前苏联区域开发的“倾斜”战略。

与美国不同的是,前苏联在区域开发上采取的是“倾斜”战略,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些科研中心来辐射周围地区,为周围地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应地区的经济发展。

(3)巴西区域开发的“发展极”战略。

巴西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采取的措施是在落后地区建立“发展极”并以此形成发展网络,带动整个落后地区的经济开发。巴西“发展极”的建立是通过设立专门的开发机构来指导、组织并实施的。

(4)日本区域开发的特殊战略。

60年代,日本政府为缩小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缓解经济布局的不合理现象,先后制定了四次全面综合开发计划,采取了“据点开”、建设“定居圈”和“技术集成城市”等措施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3国内研究现状。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刘国光(1984年)在其主编的《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中提到,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条件的估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考虑和制定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所经过的阶段以及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力量部署和重大的政策措施;杨万钟(1999年)在《经济地理学导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是在经济区划的基础上对未来区域经济发展蓝图的总体勾画,是进行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的重要前提。方创琳(2002年)在《区域发展战略论》中提出,区域发展战略就是根据区域发展条件、进一步发展要求和发展目标所做的高层次全局性的宏观谋划;单于广(2003年)认为我国当前宜采取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他认为区域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指由于我国各地区发展同一产业或者同一产业投人产出效果不尽相同,在国家所掌握的资源十分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保证国民经济较快增长,国家必须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采取重点开发的方式,并在资源分配和财政投入对重点开发地区的重点产业进行倾斜,以此求得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共同富裕。

篇9

关键词: 投资环境 区域经济 政策建议

对一个经济区域来说,改善投资环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付出长期而艰巨的努力。在影响地区投资环境的诸多因素中,有些因素如区位条件、经济基础等,短期内难以改变。但是多数因素,特别是体制、法律保障等方面的因素,经过努力在短期内是可以改变的。现阶段改善投资环境应软硬并重,在继续加强交通、通信、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的同时,应着力治理和改善体制、法律保障等软环境,以不断降低交易成本。本文从六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改善区域投资环境。

第一,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硬环境

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建设与发展的前提与载体,是区域经济起飞的必要条件,现在很多地区基础设施状况远不能适应投资日益增长的需要,因此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基础设施建设中,交通通讯先行,重点突破,建成联接内地与沿海、面向全球的交通体系。通过加强铁路、公路、航空建设,为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构筑便捷的立体交通网,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同时,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快大江、大河、湖泊流域生态恢复治理,科学规划流域水土资源开发,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提高生态环境质量,营造出适宜于国内外投资者生产、生活的工业文明与大自然高度和谐统一的现代化环境氛围,使投资硬环境上一个新台阶。

第二,不断加强政府的自我变革,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提高政府办事效率转变政府职能,简化办事程序,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效率。促进政府机构从审批和直接管理转向服务、登记、备案和间接管理。加强市场监管,依法行政,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简化各项报批程序,加强政府各部门的协调和信息交流,各行政主管部门联合办公,避免企业东奔西走,浪费时间。政府职能部门加强横向协调和上下级纵向协调,避免政出多门,使工作程序透明化,让企业能一目了然。从严管理各级机关工作人员,切实改变行政主管部门纪热门话题律涣散、办事不力的现象,切实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不断加强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知识产权。完善法律法规,规范信用秩序,规范和严格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尽快建立和完善企业和个人诚信系统,对违反合同和契约的行为加强法律制裁。加强教育,树立遵守承诺、信誉第一、公平竞争的经营观念和社会风尚,形成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职业道德和信用准则。要努力完善法律体系, 建立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进一步完善与投资环境有关的法律体系、政策框架, 根据新形势的要求, 加快新法规的制定。

第四,不断加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由于经济环境是投资者需要考虑的核心问题,加强经济建设主要从提高市场发展的完备程度、明确经济发展政策和导向方面来实行。

首先要建立能够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和充分竞争的现代市场体系, 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 维护公共竞争。

其次是积极扩大外商投资领域, 优化外资经济结构。积极、稳妥、有序、全面地扩大各领域的对外开放, 从集中在制造业的开放转向以服务业为主的开放, 加大对基础公共领域的引资力度。

再次是要打破民营投资的障碍,关键是政府部门要真正树立起"效率第一"的思想,放弃那种"宁国勿民"的观念,平等地对待民营投资,依靠市场机制引导民营投资。对民营经济要实行"政治平等,政策公平,法律保障,放手发展"的方针。

第五,不断加强改善人才战略,构建和谐的人才生态环境

经济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没有人力资源,即使是很具有潜力的产业也不可能做大做强。从现实来看人力资本已成为制约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在发展区域经济的同时,要重视人力资本的积累。首先,在经济工作中,要改变只见物不见人的片面观点,必须把人作为第一生产要素加以考虑;第二,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力争使一大批人才脱颖而出;第三,科技人员是人力资本积累的生力军,鼓励科技人员走出科研院所,投身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同时要为科技人员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的政策、投资、融资环境,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最后,要营造良好的聚才机制。按市场规律要求,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科研人员为地区服务的积极性。

第六,不断加强软、硬环境的同时改善,营造良好的整体环境

我以为没有一劳永逸的投资环境,发达地区之成功就在于投资环境始终处于与时俱进的改造之中。只有不断地对投资环境进行改造,使之日臻完善,欠发达地区的招商引资才能有所突破,经济社会才能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应将软环境和硬环境有机结合,既要抓好投资硬环境的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又要下大力气改善投资软环境。应当注意的是,改善投资环境将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系统工程,我们不能止步不前,而要将步伐将迈得更大,因此,我们不能满足于一时取得的成绩,要打持久战方能取得成功。

结 论

投资环境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投资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能否健康、快速发展。好的投资环境能够促进区域经济良好发展,而差的投资环境则会阻碍区域经济的正常发展。在现代社会里,改善投资环境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改善投资环境要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同时下手,并根据时展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具体来说,改善投资环境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硬环境。第二,不断加强政府的自我变革,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第三,不断加强法制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第四,不断加强经济建设,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第五,不断加强改善人才战略,构建和谐的人才生态环境。第六,不断加强软、硬环境的同时改善,营造良好的整体环境。

参考文献:

[1]陆大道等.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03(05)

[2]高坚等.中国经济增长新论-投资、融资与改革[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08)

[3]唐松;;论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的协调功能[J];学习与实践;2010年01期

[4]张铭;策略互动、协调与区域经济发展[D];南开大学;2009年

[5]张琦.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比较研究[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6]杨青等.投资经济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08)

[7]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2)

[8]杜远阳,林震.区域经济与投资软环境建设探讨.集团经济研究[J]. Group Economy,2007(32)

[9]姚先国,易君健.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区域经济发展[J].国际学术动态, International Academic Developments,2006 (5)

篇10

【关键词】 城市化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改革向纵深推进,国内很多区域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同时城市化进程也随之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是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具体体现。在改革进程中,历史原因一直以来牵绊着经济的发展,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矛盾一直存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上走农村城市化道路是解决和突破这一矛盾的根本出路,进而实现城乡良性互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整体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我国各个区域二元经济结构矛盾,进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为理想的选择是走城市化道路。同时,城市化的加快也能够为经济发展带来有利条件。

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城市化本质

1、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为适应国际与各国内部地域分工深化的要求应时而生。它是针对当时国家之间、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情况,从国民经济学中产生并逐渐壮大的一门应用性的新兴学科。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虽然,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可以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并获得尽可能的产出。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区域经济学理论观点,可总结以下几点区域发展存在的现象。

(1)区域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在区域上不仅表现出严重的不平衡,而且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分化现象,各个区域发展出现严重的贫富差距,由分化现象导致了区域市场的分割,阻碍了全国整体市场的形成。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区域经济的差异是区域之间各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变化的综合反映,也是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引起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导致一些突出问题解决起来极其棘手。

(3)城市化进程艰难前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成为发展的主题,而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主线,城市化是结构变化的其中一个方面。由于诸如结构调整方式不合理等因素,城市化进程并不能平稳前行,时常遭受各方面的阻碍。同时,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差异也给城市化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2、城市化的本质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城市化的实现,同时也标志着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同时,城市化是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城市是高消费群体聚集所在。城市化使得大批低收入居民群体转变为高收入居民群体,因此城市化过程又是一个市场不断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

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二、第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换。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城市化的过程也是农村和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

二、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互动前行

作为区域经济学理论之一的“城市圈域经济理论”认为,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圈域经济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核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城市化进程,以求区域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空间经济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是经济活动在空间上主要向城市集中所产生的规模经济效应。城市对经济的集聚功能和扩散效应这两者在既定区域的发展平衡体现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内容。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和农村工业化的力量的主要动力是推动区域经济集聚和城市化。区域经济的集聚水平与扩散功能之间相对平衡发展的阶段轨迹特征由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良好互动直接决定。中国城乡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制度是市场化的改革进程。那么,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组织创新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在这种创新机制作用下,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前行。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表现为二者的相辅相成,即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城市化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可以通过人口、资源、资金等要素产生集聚效应,它从供给与需求两个方面加速经济增长并同时促进区域和城市的快速经济增长。对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而言,工业化仍然是城市化主要的直接动力。特别是农村发展非农产业促使人口、劳动和资源等要素集聚,带来规模集聚经济效应,促使农村向城市扩散并发生转移,这是工业化带来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的直接原因。地方政府为了本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运用经济迅速增长所带来的财富,推动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由此促成城市化与经济之间就形成不断循环的互动推进。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循环、互动推进,为地方政府在更大的区域经济范围上争取到更大的竞争优势提供了支撑。区域经济学理论观点认为,不同区域所处的城市化进程阶段不尽相同,其促进城市经济等各方面发展的也不一样。然而,区域内和区域外经济的发展需要协同力量,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产业发展主体的不同甚至可能背道而驰极易导致区域发展失衡。城市化的加快可以解决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这些难题。

三、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

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城市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诸多实践表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节奏并不完全同步,区域发展不平衡随之产生。众所周知,经济的发展是促进成熟进程的最主要动力。为了缩小或者消除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城市化进程阻碍,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成为重中之重。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经济发展同样会有一定的冲击。故此,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之间的关系不容忽视。基于此,笔者提出了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的相关建议。

1、发挥地方政府职能,制定适宜政策

城市化进程虽是一个客观的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但这一过程不能脱离社会主体的能动性而存在。各个区域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都要相适应的的政策。一项政策的制定并不都是既适宜经济发展又益于城市化进程的。此时,地方应当发挥其职能,根据区域总体利益进行调控,改进或者重新制定相关政策,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与城市化进程不相协调的问题和矛盾。

2、最大化区域内资源优势,提供前进动力

区域经济学理论认为,由于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个区域的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另外,其他诸多因素的协同作用导致了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同时也给城市化进程带来了阻碍。由于不可调和的因素的存在,一些区域没有吸收外部资源的能力,只能依靠本区域内资源发展。故此,区域应当努力促使区域内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才能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保障。

3、协调区域内外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功能上独立的,经济上一致的城市区域是城市化进程中区域发展的主要参与者。区域城市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依靠工业数量扩张带动城市化已经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只有完善城市体系和增强城市之间相互联系的机制,创造良好的发展大环境,进而才能保证城市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协调区域内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发展,以及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发展变的尤为重要。

4、坚持科学合理的理念,充分提供前瞻功能

运用科学合理的理念,协调新城区、建成区、老城区及经济开发区的发展,以及城区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各方面工作,提高城市化进程覆盖率和科学性,逐步完善城市化进程体系,促进城市化建设与管理的有序发展。研究科学合理的城市定位,从城市资源、环境、人口等多方面分析和研究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提高城市化规划的科学性。

四、结束语

一个国家和区域首要的任务就是发展经济,以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才能使整体发展有条不紊。由于区域内或者区域间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城市化作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之一。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城市化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工业化的进程,进而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了缩小了区域贫富差距,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同时,城市化程度的提升引起了区域市场的趋同,这推动了我国统一经济市场的建立。故此,努力实现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在以现代化建设为目标的大环境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要求,同时,城市化进程也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本观念融合、渗透到城市化进程之中,才能使城市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与人的需要达到和谐。

参考文献

[1] 王志凯:都市化战略下的城市转型与经济空间拓展[J].城市发展研究,2009(10).

[2]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 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4] 杨云彦:区域经济的结构与变迁[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