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3-23 04:48: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旅游业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众所周知,我国旅游业最近发展的非常迅速。国外游客来我国游玩的人数逐渐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充分说明了我国各地的旅游景点在国际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国外游客数量的增加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由此可见,旅游英语在旅游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由此就可以联想,要想旅游也获得良好的发展,就应当将旅游英语学习发展起来,培养更多这方面的人才。
一、邢台生态旅游现状
在人们生活方式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生态建设与此相伴。同时,生态建设与人民的福祉具有重要的联系。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与我国其他各项事业的建设具有同样的重要性。因此,在我国各项事业不断完善与建设的过程中,应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1]。邢台作为一个发展较为落后的区域,如何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快速的发展,关乎邢台后期发展得建设。在发展邢台生态旅游的过程中,邢台旅游局应当考虑在怎样更好地向游客介绍邢台。在此过程中,历史文化资源、民俗文化资源以及城市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融合在一起介绍给游客,现如今,邢台生态旅游为游客提供了三种旅游路线。首先,为大自然风光游。在大自然风光游中,游客可以领略武当山的威武、天河山的壮丽以及九龙庙的神奇。另外一种就是历史文物游。历史文物旅游能够吸引游客眼球的要数守敬故里因此,在历史文物游中,郭守敬纪念馆属于一项较为重要的旅游地牡丹园和扁鹊庙也在其中。最后一种旅游路线就是当前年轻人较为热衷的乡村农家乐。在农家乐中,长寿百果庄园、岭南生态观光游。将邢台这些景区推广出去,以生态发展道路为主,从旅游产品的开发综合考虑邢台生态旅游。邢台生态旅游能够快速的发展,主要在其开发生态旅游中遵循两项原则:首先坚持保护资源的原则;其次以低碳旅游吸引游客。最后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旅游英语的诞生产生生于旅游业的发展。
二、旅游英语教学现状
在高校开展各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旅游英语属于一门较为普遍性的课程。对于旅游英语专业的学习,学生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对旅游业发展的相关动态有所了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较多与旅游相关的知识,有助于其后期职业的发展。在旅游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旅游英语教学为更好适应时代的变化,也随之做出了相应的变化,为学生各项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2]。教学的调整不仅体现的是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更体现出旅游英语与旅游业之间的密切关系。在旅游英语教学中,其逐渐呈现这么迹几项特点。第一,旅游英语教学注重相关文化方面知识的更新。文化知识的更新对学生实际工作的翻译具有重要的影响。依据文化背景能够将翻译的内容与原文表达更趋近。第二,旅游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已经开始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对学生后期职业的影响时非常大的。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掌握良好的英语口语,于其后期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多多练习口语,让学生在教学中获取的英语流利的表达出来。第三,旅游英语教学,词汇的描述性与通俗性在其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重。教师在教学中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提升教学质量。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后期工作岗位中更能够让游客了解当地的风俗人情,见识当地的自然风光。
三、提高旅游英语教学,促进邢台生态旅游
从我国各地旅游英语教学的现状就可以看出,旅游英语在旅游业发展中不断做出调整。使得学生在学习基本的旅游英语知识的同时,职业素质也获得了相应的培养。旅游英语理论知识与时间相互结合,对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结合邢台生态旅游的现状,将邢台生态旅游的相关文化融入到教学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了邢台当地的生态旅游特点,在此前提下,将其中所学的知识推向与其他领域。由此可见,学生在学习基本的旅游英语的过程中,更深层次的学习到了旅游工作人员所应当具备的工作技巧,利用相应的宣传手段,将邢台的生态旅游推广出去。。在旅游宣传中,将邢台生态旅游的特色推广出去,让国外的游客更好地了解邢台生态旅游,进而产生来邢台旅游的欲望。并且,旅游英语在此环节中能够推动邢台生态旅游业的发展[3]。旅游英语可以让邢台生态旅游在国际生态旅游中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来邢台,了解形态的社会文化风貌。因此,在旅游英语不断普及的过程中,旅游业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利用旅游英语将邢台生态旅游向世界推广。形态生态旅游知名度上升,更多的游客前来形态观光旅游。由此可见,在提高旅游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促进邢台生态旅游的发展。
篇2
一、生态旅游的产生和发展
生态旅游兴起的时代背景是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的工业革命后期,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断发展壮大,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越发突出,人类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森林资源减少、海洋资源的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壤沙化、化学物质的滥用、能源的急剧消耗、自然灾害频繁、人口与经济的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面临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与矛盾,人类不得不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必须继承传统的发展模式和重新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之间做出选择,因此旅游方面的生态旅游开始兴起。
二、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生态旅游的形式已从原生的自然景观发展到半人工生态景观,旅游对象包括海洋、山地、沙漠、草原、冰川、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农村田园景观等。生态旅游的形式包括游览、观赏、科考、探险、狩猎、垂钓、田园采摘等及生态旅游等。据统计,截止2012年年底,我国已建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749个,其中1407个为森林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面积150多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5%;同时有1462个保护区管理机构,近4万民保护管理人员;国家级生态示范区233个,并有10多个省开展生态省建设,以吉林的长白山、广东的鼎目湖、四川的卧龙和九寨沟,浙江的天目山、云南的西双版纳等加入世界人与生物圈网络。到2012年,我国已建立森林公园2151处,设置各级风景名胜区677处,其中有37处风景名胜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目录》。由以上统计资料可以看出,我国的生态旅游资源是十分丰富的,正是这些资源为我国的生态旅游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资源基础。1995年到2012年的17年之间。我国的生态旅游人数已经由1995年的6290多万人增长到2012年的2.39亿人次,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收入由1995年的13.76亿元增长到了2012年的89.2亿元,可谓发展迅速。
三、我国生态旅游业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从宏观上看,我国生态旅业发展还存在着缺乏科学配套的产业政策支持体系、法律体系不健全、旅游管理体制不明确、生态旅游业缺乏一个高效的协调机制、产业链“偏食”严重,急需延伸,环境污染破坏、生态问题频出等问题,使得旅游业未能发挥出真正的潜力。
从微观上看,旅游业自身也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旅游管理机制落后和旅游经营管理的理念比较落后,当前绝大多数旅游景区是事业单位编制,吃着财政饭,没有很好的经营好旅游产业的副产品,把旅游购物的潜力挖掘出来,甚至个别旅游景区存在着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价格欺诈等妨碍旅游业长远发展的经营行为。另外我国旅游业还存在着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相关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旅游产品同质化等问题,阻碍了我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四、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战略与保障措施
从总体上讲,旅游业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协调好涉及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与旅游环境相互关系的系统工程,要将旅游者活动与环境特性有机结合,认真调查旅游区的生态资源和可能涉及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负面问题,消除或者减少污染源;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规模,提倡以生态环境为主,体现生态之美、自然之美,抵制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等刺激旅游环境破坏的项目。
篇3
1林业特色生态旅游产业的基本阐述
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林业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在当地旅游业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桥山黄帝陵区3000多株千年古柏群,堪称世界古柏的“活化石”,黄帝陵被誉为“天下第一陵”,评为国家“AAAAA”级景区,景区的开发代表了我县的旅游业发展水平。林业特色生态旅游的发展能够明显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增长,并带动相关衍生行业的共同发展,对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以陕西省黄陵县的旅游业发展为例,通过建立黄陵桥山森林公园来进行当地旅游业的开发,促进我县林业特色生态旅游产业的优化,从而切实促进县域经济的提高。
2黄陵县生态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
黄陵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炎黄子孙朝圣地,位于陕西省中部、革命圣地延安市南端,总面积2292平方公里,人口13万。黄陵生态环境良好,沮河、葫芦河径流地表,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桥山林区是陕西省五大林区之一,号称萨陕西省的“一叶肺”。黄陵人文景观独特,境内既有武君柏、龙头柏、黄帝手植柏、掛甲柏,又有秦直道、子午岭、侯庄湫、桥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风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湖泊以及丰富的物种等,这些都提供了黄陵县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契机。黄陵县的历史悠久,县内还有很多建设完整的黄帝庙、紫娥寺、万安禅院等历史文化遗址,这些赋予了黄陵县浓厚的文化底蕴,对于黄陵县旅游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号称“天下第一陵”的黄帝陵享誉海内外,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
2.1黄陵县林业生态旅游资源分布情况
黄陵县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围绕“一核心四区域”的旅游发展思路,推出以黄帝陵为核心,黄帝文化园区和轩辕酒文化园区为载体的黄帝文化游览区;以黄陵国家森林公园、万安禅院和秦直道为载体的森林休闲度假游览区;以侯庄湫、贾塬湫、万亩苹果观光园为载体的农业观光体验游览区;以店头镇和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园区为载体的现代工业游览区,提升旅游综合服务能力,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林业生态旅游资源,中部有黄帝陵景区,通过国家黄帝文化园区打造,设施更加完善。西部依桥山国家森林公园、万安禅院为主,桥山国家森林公园是全国首个以黄帝养生文化为主题有的森林生态旅游景区,由一谷(轩辕养生谷)、一岭(飞龙岭)、一寺(紫峨寺)、两小镇(潮塔小镇、双龙小镇)组成。区内群山环抱,植被茂密,湖泊众多,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奇特的地形地貌,物种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8%,空气负氧离子指数高出城市30倍密,且有成熟的休闲、餐饮服务,是生态养生、运动养生、美食养生、健康养生、居住养生、文化养生的绝佳圣地,开园以来,倍受关注。东部有南沟门水库、武君柏、龙头柏、侯庄湫等现有的待开发旅游资源。
2.2黄陵县林业生态旅游资源经营现状
从黄陵县的林业生态旅游发展现状来看,可以得出当前黄陵县的旅游资源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向四周进行辐射。但是就当前黄陵县的旅游资源的现状分析来看,还有很多东部的潜在的旅游资源未被开发出来,即使建设已经相对成熟的黄帝陵、桥山国家森林公园,也依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其次,对于黄陵县来说,其具有悠久的历史,因此其厚重的黄帝文化底蕴,在进行旅游资源的开发时,可以通过建设相关的人文景观区,来丰富当地的旅游景点,必然会吸引更多的游客渐慕名而来,对当地经济带来很好的刺激,有利于该地的可持续发展。
3林业生态旅游开发启示和对策
3.1拓宽投入渠道,广泛开展招商引资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和完善,在进行林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需要以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为指导,充分发挥出市场经济的作用,不断的加大招商引资的活动力度,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经济保障。在进行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我县政府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来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从而能够吸引相关的投资商来进行旅游资源的投资,筹集到开发基金从而更好的进行旅游景点的建设。在实际的工作中,可以将我县的生态旅游开发与林业重点项目和旅游开发项目等有机的结合起来,采用定点定投、资金捆绑以及项目融合等多种方式来筹集开发的资金。
3.2创新发展思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黄陵县林业生态旅游景区的开发应该与全县国土政治、开发及综合利用的规划相结合,为景区的发展留有足够的空间,从而可以完善景区的建设工作,同时对于正在建设的景点,要根据当地的文化和城市的需求来进行,跟上时代的潮流以满足现代都市人们的需要。在景点建设的过程中,可以重点突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并进行相关的主题园区建设工作,从而使园区的活动丰富多彩起来,吸引游客驻足,并保证游客的回头率。在园区的设计和建设时,不仅要根据当前人们的喜好来进行,设计人员还需要具有创新性的思维,要能够预见到未来景区发展的模式,从而促进当地旅游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3.3完善机制创新,大力吸引专业人才
林业生态旅游的开发和建设工作对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而且工程是一次性的投入,且成本巨大,因此,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保证设计人员的水平,保证景区的质量。在园区建设之前,要对当地环境和特点进行充分的考察和了解,并根据相关成功经验进行分析,做出详细的计划,保证施工进行的顺利有效。在景区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来进行规划,因地制宜,尽量最大程度上保留原有的自然风貌,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鬼斧神工的建设工作。在建设的过程中,安排相关专业的人才进行工作的监督,确保工作严格按照图纸和计划来执行,保障施工的效率,从而保证景点的美观性和实用性,保证其经济效益。
3.4促进产业项目建设
促进产业项目建设的主要举措就是建设动植物生态园,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然后将自然保护区努力晋升为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与此同时还可以着力打造旅游精品项目,抓好省级森林公园建设项目。为了将所有的项目尽快投入运行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严抓工程质量,从旅游的特产、住宿、饮食、购物等方面下功夫,鼓励林场互相之间竞争发展旅游项目,这样不仅能够进一步带动林业发展,还能够创造林区经济亮点。没有自己附加产品的旅游区不能够成为特色旅游区,因此要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充分认识自身优势,发展林区的绿色特色产品项目,比如说像鸡蛋、蜂蜜以及蕨苔类的加工产品等,将这些绿色产品整合形成品牌,林业经济和林业生态旅游会共同进步。促进产业项目建设还因为我县林业旅游产业子项目不能满足整体发展需求,因此非常有必要合理进行林业旅游产业规划,遵循自然规律认真研究林业资源、生物资源,为林业旅游产业的长久发展做出明细规划。
篇4
关键词:生态旅游;产业现状;发展前景
前言
生态旅游是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本文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求经验、总结条件、最后解决问题为基本线索和逻辑关系。通过对生态旅游的一些旅游观光园区进行实地调查、查阅资料等手段,来研究生态旅游的发展情况及其发展前景,对目前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生态旅游的发展
1.发展概况
(1).发展背景
生态旅游兴起于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开始传入我国,我国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生态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
生态旅游是通过减轻环境压力来平衡经济利益,通过保持旅游区景观资源和文化的完整性来实现代际间的利益共享和公平,是实现旅游景观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良好途径,全球绿色浪潮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旅游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道路。生态旅游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它实际上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形式之一。
(2).发展现状
我国的生态旅游主要是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生态旅游也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但由于不健全的生态旅游相关法律法规和落后的管理体制以及盲目过度开发而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有些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在缺乏深入调研和全面科学论证的情况下,便急功近利地进行探索式、租放式的开发,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珍贵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二. 存在的问题
1.由于游客的随意采摘,为建造房屋等基础设施而进行的大面积生态资源移除,森林火灾等造成的森林和草地的退化等原因,植物资源被破坏的情况较为严峻。
2.破坏自然环境;
3.生态旅游被标签化。
三.发展对策
1.加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
认真调查旅游区的生态资源和可能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旌来解决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负面问题,消除或减少污染源,加强对环境质量的监测。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和规模,提倡以生态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体现生态之美、自然之美。坚决制止以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等刺激旅游经济增长的项目。
2.维护自然生态稳定
生态旅游是在自然景观受人类干扰较小,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展开。这些经过漫长历史时期形成的地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国土生态,经济的最后安全防线。所以维护生态安全性是生态旅游管理的核心目标。
3.加强游客教育管理
目前我国旅游者的环保意识还不强,很容易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开展生态旅游必须要加强游客管理。加强游客管理可以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第一 要根据景区内环境承载力的状况,利用门票、线路设计和分区规划等技术手段对游客进行引导,使其在时间和空间上合理布局 以达到不破坏景区内生态系统的目的。第二 借助景区的宣传栏、宣传画、演播厅、书籍、手册指南以及导游解说系统对旅游者进行环境教育。旅游之前就应明确告诉旅游者应遵守的规范,特别是通过生态旅游企业服务人员的身体力行和生态旅游区周围社区的环保氛围,使旅游者受到教育和感染。第三 生态旅游景区建立一定的法律、法规、制度对旅游者的行为进行约束,避免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如有的景区实行旅游者携带物品的检查制度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但塑造了负责任的旅游者,也是在进行我国的生态旅游市场培育,必将加速我国生态旅游市场的兴起和成熟。
4.健全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依法规范生态旅游活动,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完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法规,必须加强生态旅游环境立法和制度建设,通过规章制度建设,通过法律的手段对旅游者的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和规范,避免游客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不断完善促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法规体系,推进生态旅游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进程。
四.结论
在我国,生态旅游正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一个刚刚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生态旅游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是只要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战略高度出发,更新观念、改革不足,以旅游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科学技术在生态旅游发展的科技含量,就可以逐步解决其中的问题和矛盾,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资源效益的长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余谋昌.生态伦理学一从理论走向实践[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田里,李常林.生态旅游[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3]田里.旅游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雷默特.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篇5
【关键词】青海;生态旅游;思考
一、生态旅游及其特征
“生态旅游”一词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1983年首次使用,并于1986年的墨西哥环境研讨会上得到正式承认。按照生态旅游学会1992年对生态旅游所作的定义,该术语主要包括三层意思:一是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有特殊目的的旅游活动;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局限于区域的景观、景物(如山、水、生物资源等),也包括区域的人类遗产、人文景观等(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三是生态旅游是在传统的大众旅游和自然旅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加重视与自然景观的协调一致和有机联系。可以说生态旅游是人类先进的生态文明所追求的精神享受的旅游。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有如下特征:1、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2、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31生态旅游鼓励“互动式”参与,需要旅游者广泛接触大自然,融入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既充分欣赏、享受生态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又积极充当人文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者;41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以及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责任;51生态旅游是一种高品位旅游,旅游者一般具有较高文化素质,通过观赏自然人文景观,从中获取自然、人文知识;61生态旅游中的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都强调突出自然本色,参观游览活动以自然生态本色为中心,所需要的旅游设施简单,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很低,仅相当于传统旅游的1/4左右。
二、青海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优势与问题
青海作为以地文景观为特色的山地景观旅游资源集合区和以历史文化为脉络的文化旅游资源集合区,发展生态旅游业潜力巨大。近年来,青海省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为先导,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着力构建绿色经济生态系统,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生态、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着力培育了一批旅游精品
一是打造观光旅游精品。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的经典巨作———环青海湖风光和体育旅游圈;以清凉、健康、生态、人文、旅游为丰富内涵的环西宁“中国夏都”旅游圈;以青藏铁路为纽带,以大旅游的思路开发青藏高原独特的历史文化、雄浑的山河湖泊、丰富的高原生态、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等旅游精品———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以贵德为核心,以“清清黄河”为主线,加快开发了黄河沿岸的自然风光、撒拉族风情、温泉疗养、宗教文化等旅游产品,形成了黄河文化旅游带;同时,开发连接龙羊峡、拉西瓦、尼那、李家峡、公伯峡等梯级电站的黄河上游水电明珠工业旅游带。积极培育以玉树、班玛林区、年保玉什则湖、阿尼玛卿山等景区为重点,深入挖掘高原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积极推进了玉树嘛呢文化景观和“三江源”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申报工作,重点开发观光、生态、科考、猎奇、探险、登山等旅游产品的三江源生态旅游区。
二是打造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精品。充分利用独特的高原风光、优良的植被、水和空气,突出生态特色和少数民族民居的优雅舒适风格,建立了以青海湖、贵德、金银滩、互助、循化、海西等为重点的一批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实现了由过去传统的“点”向片区发展转变,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会议、度假、休闲游相结合转变。
三是打造城市旅游精品。按照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三者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要求,精心组织城市建设,实施了格尔木、西宁等城市总体风貌改造、绿色通道和节点建设工程,配套城市服务功能,增点留客,使之成为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四是打造运动休闲旅游精品。以项目为载体,积极推进观光型旅游向度假型、运动型、体验型旅游转变,高起点策划、高质量推出了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等旅游项目,增加了参与性、娱乐性旅游项目,丰富了旅游精品内容。
(二)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强化
近五年来,青海省投入巨资,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7715亿元。公路通车里程达513万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发展到215公里,“两横三纵三条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基本建成。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兰青铁路复线电气化工程即将竣工,柴木铁路、西格段复线及电气化工程和玉树三江源机场开工建设,西宁和格尔木机场改造工程完成。公伯峡、尼那、拉西瓦、积石峡等大中型水电站、大通华电火电、格尔木燃气电站和官亭至兰州750千伏、乌兰至格尔木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和玉树州电源电网建设等重点电力工程相继建成或开工建设,基本实现大电网覆盖下的户户通电。建成黑泉水库和盘道水库,开工建设“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一期工程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固定电话突破100万户、移动通信用户突破200万户,实现了乡镇和行政村全部通电话。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一批道路、防洪、供排水、垃圾污水处理、煤改气等城镇设施建成使用,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接待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旅游管理体制创新积极推进
成立了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强化对全省旅游业发展的综合决策和监督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执法、统一营销,在景区制定并严格执行了旅游经营资格准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制度。同时,按照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管理、企业经营的思路,于2007年对老爷山风景区实施了旅游开发权转让。并着手制定州县乡镇的旅游发展规划,精心对项目进行策划、包装,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发,着力探索旅游开发“国有民营”的新路子。
(四)旅游业与农业实现了合理“嫁接”
坚持旅游业与农业的合理“嫁接”,以发展农家生态休闲旅游、无公害农产品、旅游商品等为重点,实施了海东农业生态示范观光带,不断规范临近旅游景区的农家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接待点。开发了以冬虫夏草、大黄茶为主的中药材,以沙棘、高原猕猴桃为代表的优质水果,以郁金香等优质花卉苗木等为特色的旅游商品。同时,积极引导和扶持西宁生物园区的投资建设。
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作为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青海省的生态旅游也亟待解决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对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认识问题。“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比较流行,因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重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当旅游者把旅游资源当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去消费时,其认识上的差距和行为上的不当,就会造成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和污染,加剧甚至激化旅游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2、系统的生态旅游专业规划问题。高起点、高水平的规划,是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打造旅游精品的基础。然而,在开发中,许多地方重视旅游本身及相关产业的布局规划,而忽视生态建设规划。在景观设计上,没有充分体现人性化和生态化设计理念,以致许多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气氛不协调
3、科学的管理机制问题。目前,许多景区所有权、规划权、开发权、经营权集于一体,其对资源保护与开发仅仅依靠财政的投入和经营收入,无法对资源实施最有效的保护和长远的开发,旅游经营管理主体缺乏活力与生机,出现了有的资源因无序开发而耗费巨资进行整治、有的资源则长期闲置等诸多问题。41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投入作保证,但由于资金短缺,导致旅游景点景观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特别是交通、排污等设施较为落后,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51生态旅游专业人才问题。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对产品设计有专业化的要求,涉及旅游学、生态学、环境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技术较为复杂。但目前既懂生态学和旅游学知识,同时又能正确把握生态旅游内涵的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三、加快青海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建议
(一)高点定位,精心编制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并重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资源环境保护观,视人为自然生态的有机成分,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在具体规划上,要增进环境优化与人文关怀的互动,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加强对全省旅游资源价值、市场潜力以及旅游开发将会造成的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并在对各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的基础上,按照适度、有序、分层次开发的原则,按照生态旅游的规划模式,制定符合生态旅游目标的全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规划、水资源和能源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种专项规划,实现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衔接统一。
在具体项目上,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各景区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于景区内人工景物,包括一些功能服务设施的规划,要纵览全局,取舍得当。对一些生活设施,除了必要的休息座椅、小桥、公厕之外,则尽量减少人工构筑物,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在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和改造创新上,要抓住青海省旅游资源殊的自然属性,找准旅游资源中不同的文化特性,包装渲染其稀奇独特的品质,使旅游产品既美丽多姿又富有神韵,既统一品牌又具有不同的气质。在艺术形式和手法上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旅游规划建设上的生态理念、环保意识及建造艺术,以规划整合生态旅游资源,精心打造生态旅游板块;以青海湖、鸟岛、塔尔寺、江河源、昆仑山、宝隆滩、可可西里、原子城、柴达木万丈盐桥、巴隆国际狩猎场等优势资源为基础,发挥资源的垄断性作用,突出一个“特”字,挖掘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以资源为依托,以文化为主线,依据产品的关联度,增加产品组合的深度和宽度,增加生态旅游产品的内涵。
(二)创新机制,提高旅游资源配置和运作水平
实行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监管、企业经营”三权分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国家对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机结合的原则下,按照各类景区的性质,区别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模式,对坎布拉、盐湖城资源等级较高、各方面条件较为成熟的旅游资源,在现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进行改革、创新,实现管理权和经营权分开。对尚需大量基础配套设施投入的三江源、环青海湖等旅游资源,则按照保护旅游资源及其特色和永续利用的原则,大胆对外开放、招商引资,通过经营权转让,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提高景区开发、保护、管理水平。在经营权转让中,坚持采用公正、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对旅游资源开发经营者进行遴选,使信誉好、实力强、理念新的企业取得经营权,确保开发档次,并以契约形式明晰责权,防止出现新的政企不分现象。同时,加强对经营者的投资与经营行为的有效监控和帮助,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依托优良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强势品牌
具体讲,可以借助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和中国夏都的品牌,同时结合青海湖、塔尔寺等著名景区(点)的观光游和休闲度假游,通过多个渠道、多种媒体,包装宣传青海省的生态旅游业,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打造著名的生态旅游品牌,并加强与各地旅游机构和旅行社的合作,形成生态旅游热点。一是建设“中国夏都”精品旅游区。有效利用景区与城区融为一体的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丰富旅游产品,将其建成中国避暑胜地、文化遗产与文物古迹的珍藏之地、郁金香和藏毯艺术的展示之地,打造西宁市旅游后花园的重要载体。综合开发并展示昆仑文化、柳湾文化、卡约文化。加快黄河上游河道整治与利用,建设水上休闲娱乐运动项目,建成集水文化体验、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住宿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区。二是建设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生态游览和宗教文化精品旅游区。整合沿途旅游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全力打造以体验沿途宗教文化和生态文化为主,集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探险为一体的精品旅游区。三是建设“三江源”生态精品旅游区。积极培育以玉树、班玛林区、年保玉什则湖、阿尼玛卿山等景区为重点,深入挖掘高原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重点开发观光、生态、科考、猎奇、探险、登山等旅游产品的三江源生态旅游区。
(四)增加投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探索市场化的旅游投入机制,在发挥好政府投资先导作用的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渠道筹资、多方式合作、多元化经营”的旅游投入体制,吸引中外投资者和民间资金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加强交通、环保、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实施旅游畅通工程。加快三江源机场建设步伐,缩短到三江源的空间距离;建成兰青铁路复线、西格铁路复线;争取建成格敦铁路、西宁机场二期扩建、花土沟机场,形成完善、稳定、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能源支撑体系和信息化网络体系;进一步改善城市中心区交通状况。二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构建中国西部高原生态旅游屏障和度假名省的要求,加大会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游乐场、步行街等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区域内交通、通信、宾馆、饭店、公园等设施档次。进一步加快通信网络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实现所有旅游景区的有线、移动通信无缝隙覆盖。三是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继续实施城镇风貌改造工程,形成具有当地民族风格的城镇建筑特色。大力实施城镇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工程,打造城镇亮点。同时,加强对城区、景区及沿线周边镇、村的整治、改造与建设,承担为景区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服务,减轻景区内资源承载的压力,逐步构建“景内游、景外住”的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充分利用青海省生态环境优势和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国际黄河极限挑战赛等优势品牌,坚持用大旅游理念发展观光农业和农家乐,着力打造“一乡一色、一村一品”农家乐精品,促进农业与旅游互动、城市与乡村互动,形成生态旅游新格局。
(五)营造环境,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11加强生态教育。把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计划,在小学、中学教育中增设生态保护和建设教育内容,同时,以标语宣传、媒体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全社会生态环境教育,以明确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重视并加强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游客行为的引导和约束。
2、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坚持不懈地抓好旅游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解决涉旅安全、市场秩序、卫生防疫、“三废”排放等突出问题。搞好城市和景区垃圾、污水的无公害化处理,在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和城镇居民中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严格控制烟尘和噪声排放,保护好青海省优质空气和水源。同时,加强对《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的宣传和实施。对生态保护区的开发,要根据环境法律,规定哪些部分可以开发,哪些部分严禁开发以及开发的规模、开放的季节和可接待的人数等等。对违法侵害自然资源者,加大执法力度,使其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关于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报告制度、舆论监督等制度,保护并优化环青海旅游生态环境。
3、防止盲目开发,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一方面,在开发初期就应通过技术手段使景区设施建设符合环保要求;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科学界定旅游环境质量、容量或承载力状况的发展趋势,控制旅游人数,避免环境污染,防止盲目开发,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保证资源及环境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要以生态经济学和生态美学原则为指导进行限游模式开发。限游模式的规模要根据环境承载力来确定。由于承载力随着季节而变化,而且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旅游者行为模式、设施的设计与管理、环境的动态特点、目的地社区的态度变化等。所以每开发一个旅游景区,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其独特的环境特点,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以最终决定其承载力的恰当类型和水平,然后以环境保护为基础进行规划,加强可持续管理,使旅游者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同时,在同一生态旅游地内根据环境需要定期调整旅游线路,使旅游区内的资源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延长资源的衰退周期。
4、建设高素质的生态旅游人才队伍。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特殊旅游方式,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他们对于提升生态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地形象、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有着重要作用。应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及请进人才、派出学习等办法培养一大批生态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对生态旅游理论和规划方面的研究,为青海省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与此同时,还应尽快建立专业化生态旅游旅行社。旅行社是联系旅游者与旅游产品的纽带。由于生态旅游的特殊性,为生态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导游人员必须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同时,旅游服务机构必须具备丰富的生态旅游经营组合经验,以及相关的硬件设施,这都对传统旅行社大而全的业务功能提出了挑战。在生态旅游个性需求日益明显的时代,组建专门从事生态旅游的旅行社进行营销与管理势在必行。
(六)加快发展产业生态旅游,促进生态旅游产业化
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生态产业,繁荣循环经济,并与创建生态省密切结合起来。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是生态旅游必须逐步大众化,必须与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等生态产业密切结合,科学地拓展其内涵,以便于实现产业化。在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关键是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是实现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结合当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态势,青海省大力发展产业生态旅游是实现生态旅游产业化的必由之路。因为对于旅游目的地地区而言,它实现了生态产业、生态科技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旅游价值,获得了社会经济效益,促进了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客源地区来说,有利于学习先进地区的生态产业、生态技术和生态管理模式,加强区际文化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客源地生态技术的推广与普及、生态产业乃至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可通过以下对策发展产业生态旅游:加大宣传力度,推进产业生态旅游发展,进而促进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开展产业生态旅游的系统化科学理论研究,为产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建设产业生态旅游认证制度,实施试点示范工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实现生态旅游综合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卢云亭等.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15.
[2]刘家明,杨新军.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规划初探[J].自然资源学报,1998,(14).
[3]刘薇.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游客管理对策分析[C].广西生态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2003:155—159.
[4]黄继华.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研究进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
[5]张朝枝.生态旅游的绿色营销特点及策略[J].社会科学家,2000,(4).
篇6
关键词:生态旅游发展机制 产业效率 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 A
一、生态旅游产业界定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水平的整体发展,我国公众的休闲需求更加多样化,国内旅游者日趋成熟,对回归自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他们逐步放弃旧的消费偏好,趋向寻求新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业迎合了这一新的需求偏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生态旅游研究权威David Weaver归纳了生态旅游应该包含的几个核心要素即:(1)该旅游景区应该首先是自然区域;(2)旅游者在景区的活动以学习和受教育为主;(3)对旅游体验和旅游产品的管理必须满足生态可持续、社会文化可持续以及经济发展可持续原则。因此,生态旅游首先是一种基于自然环境的旅游活动,相应的,生态旅游产业是一种基于自然环境禀赋形成的产业体系。自然保护区所独有的优势迎合了日益增加的生态旅游需求,自然保护区和生态旅游产业两者之间具有共同的目标取向,因此,自然保护区是目前世界上进行生态旅游相关活动的最主要场所。
根据我国的国情,除自然保护区外,森林公园(主要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但很多国家级森林公园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重合的)和海滨、乡村等自然景点也可以纳入生态旅游产业的范畴。
鲁、苏、浙、粤四省都是我国沿海发达省份,也是我国传统的旅游业大省。交通运输条件优越,有发达的铁路、公路、水路、空运体系。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分别为4756、4122、3382、5049公里,是我国入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
四个样本省份地理位置相似度很高,皆为我国沿海省份。但总的来说,四省的生态旅游产业并不占据旅游业较大的份额,这与东部地区人烟稠密,长期的资源开发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过大有关。其次,四省的生态旅游资源储备情况也不尽相同。由于我国自然资源管辖部门通常为多个,命名情况不同,对于一个自然区域而言,往往其头衔可能既是国家森林公园又是自然保护区,例如山东烟台昆嵛山就既是自然保护区又是国家森林公园。最后,在我国东部人口稠密的这几个省份中,由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自然区域往往与农村接壤,甚至许多村民就生活在自然保护区或者森林公园中,因此,省内的乡村旅游产业往往与生态旅游产业融合不可分。
表1:鲁苏浙粤自然保护区统计表
数据来源:《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
二、鲁苏浙粤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机制
在一般性旅游产业发展机制中,市场、政府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合力最为显著。由于生态旅游产业是一类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产业,因此,自然资源成为了直接影响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甚至决定某区域内生态旅游产业的生死存亡,对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机制起到决定性影响。此外还有历史文化、旅游需求者偏好变化等的影响也非常重要。此外,交通运输等条件的变迁也会对生态旅游产业产生明显的影响,如下图所示。在交通运输条件、历史文化沉淀、旅游消费者偏好基本同质的情况下,则区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机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和市场各方力量的强弱对比。
按照我国旅游产业成长轨迹而言,旅游产业发展机制从大方向上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型机制、市场主导型机制两大类。市场主导型发展机制是指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来推动。市场机制发挥对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价格和竞争机制来实现的。旅游资源才能得以相对优化配置,进而形成了市场化的旅游产业结构。但这种发展机制会导致明显的市场失灵现象,如无序竞争、环境污染、外部性等问题。政府主导型发展机制是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政府制订的旅游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来推动。政府通过制定旅游产业政策和旅游发展规划来规定旅游业发展目标、发展战略,依托大量的公共物品,如旅游交通、旅游环境、旅游基础设施等,进行统一安排、协调与规划,统一整合各种要素。政府主导型机制占据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的主流。即使在广东这样外向型经济孕育最早、市场化发展比较充分的省份,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仍然离不开政府强有力的产业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
四个省中,旅游产值排名第一的广东是出台生态旅游市场标准化规范最多的省份,这可以看做是一个趋势,即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发挥的力量已经越来越大,政府会逐步从主导身份蜕变成监督者的身份。这意味着广东省生态旅游产业正在由政府主导渐变为市场主导。而且,广东省是全国入境旅游人数最多的省份,数目庞大的外来旅游者产生了巨大的旅游需求,而且,往往港澳台、外国投资者和旅游者更为青睐本土化的原汁原味的自然旅游资源,因此,广东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机制可归纳为政府主导+市场力量+消费者偏好。
而江苏、浙江古来就是有着人间天堂美誉的传统旅游目的地,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使得自然和人文历史交互辉映,江苏、浙江的生态旅游产业天然的依附于历史文化旅游而产生,并且将继续通过与历史文化旅游交融而获得继续发展,而且,江浙两省位于长三角,紧靠特大型城市上海,城市居民日益增加的回归自然的需要,使得江苏、浙江短途生态旅游异常火爆,这种需求充分带动了江浙两省的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因此江苏、浙江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机制是政府主导+历史文化沉淀+交通运输便利+消费者偏好。
山东与其他省份相比,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非常浓厚的政府主导色彩,是市场竞争导向下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机制。山东东部青、威、烟、日照等滨海旅游城市由于临近日韩,且具备一定的旅游历史文化沉淀,具有开展滨海生态旅游的国际市场需求,但是却面临着环渤海周边地区诸多强大的竞争对手。山东的生态旅游发展从一开始就处于东部沿海兄弟省份的强大压力之下,尽管参与竞争的主体往往不是纯粹的市场主体,而更多的可能是各地的地方政府,但是竞争带来了机遇,这就决定了山东生态产业旅游只有建立在高起点上,才能在这场区域生态旅游产业大竞争中获胜。
三、鲁苏浙粤生态旅游产业效率比较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方法)最早由美国运筹学家A・Charnes和W・W Cooper于1978年提出,是用以评价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的部门间的相对有效性。该方法在旅游产业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陶卓民等(2010)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了中国1999一2006年旅游业发展的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研究发现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技术效率较低,而且有降低的趋势,旅游投入处于规模不经济的状态,但效率提升的潜力较大。岳宏志等(2010)采用DEA方法的模型测算了我国31各省市区2001-2007年间区域旅游产业的技术效率,结果发现7年间我国各地区旅游产业的技术效率均小于1,大致呈“U”型变化,均值为0.571,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并按照技术效率值的高低将31个地区分为高效率、中等效率、低效率三个类型,其中低效率的区域占70.97%的比重。通过区域间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东部地区旅游产业技术效率高于全国水平,而中西部地区落后于全国水平,区域差异有缩小的趋势。
DEA方法涉及到的两个模型是CCR模型和BCC模型。CCR模型假定规模报酬不变(Constant Return Scale,CRS),而BCC模型假定规模报酬变动(Variable Return Scale,VRS)。在选择投入产出指标时主要遵循了如下几个原则:客观性;清晰性;差异性;全面性。由于我国旅游年鉴中并未单独列出生态旅游的投入产出各项指标,只能用各省的旅游产业的汇总性数据来进行考察估计。投入指标为旅行社数量、饭店数量、旅游企业固定资产、旅游从业人员4个变量作为旅游产业的投入变量,产出变量为选择旅游总人次、旅游总收入作为旅游产业的产出变量。
表2:1995-2008年鲁、苏、浙、粤旅游产业纯技术效率(PE)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王恩旭(2011)。涉及到DEA模型计算的所有指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旅游统计年鉴1996-2009》、《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副本1996-2009》、《中国旅游年鉴1996-2009》、((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9》、《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6-2009》。
从上表中可知,在1995年到2008年间,山东、江苏、浙江、广东旅游产业纯技术效率的变动趋势为:山东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然后保持平稳再由低到高再保持平稳的过程。自2004年以后产业纯技术效率便基本稳定在一个数值左右。江苏在1995年至1998年期间产业纯技术较低,此后都为1,但早期的低数值使得其纯技术效率的均值也偏低。浙江省的旅游产业技术效率总体而言有一个小幅下降的趋势,但在个别年份段中呈现上升势头,从均值而言,广东省最高,其次为山东、江苏和浙江。
表3:1995-2008年鲁、苏、浙、粤旅游产业规模效率(SE)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同表2。涉及到DEA模型计算的所有指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旅游统计年鉴1996-2009》、《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副本1996-2009》、《中国旅游年鉴1996-2009》、((中国统计年鉴1996-2009》、《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6-2009》。
从以上表中数据可知,在1995年到2008年间,山东、江苏、浙江、广东旅游产业规模效率的变动趋势为,从长期来看有下降趋势,个别年份效率指数变化较大。四省的规模效率均值比较,广东最高,山东最低。浙江、江苏分居2、3位。
四、结论
在交通运输条件、历史文化沉淀、旅游消费者偏好基本同质的情况下,则区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机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和市场各方力量的强弱对比。广东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机制可归纳为政府主导+市场力量+消费者偏好;江苏、浙江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机制是政府主导+历史文化沉淀+交通运输便利+消费者偏好;而山东则属于政府主导型发展机制。本文认为,随着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发挥的力量已经越来越大,政府会逐步从主导身份蜕变成监督者的身份。本文给出有关山东省生态旅游发展的政策建议如下:
1、借鉴经验,提升旅游产品吸引力。
目前,山东省生态旅游的产品种类还比较单一,主要是自然生态观光游,除一些传统旅游沿海城市游客密度比较大外,其他区域的生态旅游知名度并不高,竞争力也不强,而我省内陆地区各区域现有生态旅游资源的文化以及生态内涵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掘,需要开发出更加具有吸引力的产品,通过提升旅游产品的附加值,改变单纯依靠扩大游客量来增加产业收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为避免我省生态旅游业陷入恶性竞争,生态旅游的开发应该走集约化路线,必须依据区域现有生态资源,进行合理、适度的开发,重点打造,突出优势。生态旅游的开发、管理、经营必须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
2、做好生态旅游规划。
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首要前提是做好生态旅游规划,并严格按规划开展建设。生态旅游规划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也是自然保护区指导、调控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依据。要避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模式雷同,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倾向。广泛借鉴广东、浙江、江苏等几个前沿省份的生态旅游发展经验和教训,不盲目照抄照搬,前瞻性的把握发展规律,避免因为追求短期利益,开发的生态旅游产品特点不够鲜明而面临激烈的同类竞争。
3、加强社区参与程度。
自然保护区在开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要以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前提,努力创建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共同管理的社区共管体制,引导当地居民真正参与到生态旅游发展中,既能增加社区群众的经济收入,又能减少社区在发展中对自然保护区资源的侵蚀和破坏,把保护变为社区群众在经济活动中的自觉行动,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建立稳定的保护资源、利用资源的合作与协调机制。
4、重点培育湿地资源。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最富于生物多样性。而目前山东省的湿地生态旅游才刚刚起步,湿地生态旅游业发展远景良好,为了可持续的利用湿地资源,必须尽快建立对湿地等天然珍贵生态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监测体系,湿地、海洋、森林等项目生态旅游开发、管理与经营必须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尤其需要加强湿地生态旅游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世界各地湿地生态旅游的先进模式和成熟经验,占据湿地旅游项目的高起点,严格湿地生态旅游经营准入机制,防止盲目扩展湿地生态旅游项目的投机行为。
5、加强人才引进。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涉及林业、旅游、环保、生物、地理、历史等众多学科,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经营管理以及开发高品位、高档次生态旅游项目和产品,需要有一批环保、管理、旅游、服务等方面的人才。因此,加强人才引进、培养和提高是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健康发展的关键。
6、加强生态旅游的法律监督和执法体系建设。
开发生态旅游活动更要注意生态旅游资源对于旅游活动的可承受程度,要进行严格的生态环境监控。我省各级政府需要大力加强法律规章建设,为自然生态环境提供法律保护。严格实施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各项法规条例,同时,通过发放传单、播放视频短片、网络宣传等方式对来到区域旅游的旅游者进行环境生态知识的教育与传输,增强其环保意识,减少旅游活动对环境生态带来的破坏,
参考文献:
1蒂莫西 J 科埃利等著,王忠玉译,效率与生产率分析引论(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马占新,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与方法M,科学出版社,2010年;
3吴必虎,俞曦,旅游规划原理M,中国旅游出版社,2010;
4 David Weaver, 生态旅游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5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全国自然保护区名录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6 David Weaver,Comprehensive and Minimalist Dimensions of Ecotourism,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vol 32 No 2(2005)439-455;
7 David Weaver,Laura J Lawton,Twenty years on: The state of contemporary ecotourism research,Tourism Management 28(2007)1168-1179;
8 乔延芹, 康智,山东省森林生态旅游与森林公园建设前景展望[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 1 1 年第2 8 卷第4 期;
9徐正春,罗思琦,屈家树,吴自华, 丛艳国, 先锋,广东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问题探讨[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1第32 卷第2 期;
10马春野,《基于协同动力机制理论的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来源:中国知网;
11王恩旭,区域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研究,大连理工大学,2011,来源:中国知网博硕士论文数据库;
篇7
关键词:湘西;生态农业旅游;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6-0231-02
一、湘西地区发展生态休闲农业的优势
1.生态环境优越。广义上的湘西,除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外,还包括张家界市、怀化市和邵阳市、常德市与其毗邻的部分县市。在宏观上属于“武陵—雪峰山地区”,湘、桂、川、渝、黔、鄂交接之地和云贵高原向江南丘陵的过渡地带,该区主要河流为沅、澧干流及其支流酉水、武水、渠水、巫水、锦江等,历史上被列为“五陵五溪蛮地区”,不仅有舟楫之利,而且是重要的灌溉水源,因水能资源丰富而被列为全国著名的十大水电基地之一。湘西绝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山地气候,整体上显示出冬暖夏凉的特点。春夏降水较为集中,夏秋干旱较轻。全年的降水量、光照和太阳辐射总量的70%集中于林草和农作物旺盛生长期之内,光、热、水相互配合良好,有效性强。但由于山河相间的地貌格局,景观气候的垂直变化相当明显,为山地立体农业发展创造了条件。山丘地带盛产杉木、楠竹、油桐、柑橘、猕猴桃、板栗、茶叶等农林经济产品;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水稻、玉米、芝麻、烟草等农产丰富。山地丘陵区不少人迹罕至之地林海茫茫,并有水杉、栱桐、鹅掌楸、红豆杉等珍稀孑遗树种50多种; 森林里栖息有华南虎、金丝猴、穿山甲等国家保护珍稀动物40余种,这些都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2.自然、人文景观多奇。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地武陵源,几乎包揽了世界地质地貌、水系水文、生物等生态系统的奇观绝景。其中的张家界,还以其世界独一无二的砂石塔状峰柱地貌而被列为世界地质公园; 并以其清幽环境和莽莽林海奇观,被国家林业部批准为中国的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猛洞河、崀山、桃花源、德夯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其景观美学价值和科学考察价值,都与武陵源有异曲同工之妙。湘西地区的峡谷以大和险而著称。永顺猛洞河峡谷、龙山乌龙山大峡谷、古丈坐龙峡等,都是其典型代表。湘西境内的石灰岩溶洞分布高度密集,张家界的黄龙洞、九天洞; 怀化市的奇梁洞、黄岩洞等30个溶洞或溶洞群。湘西地区的历史文化具有多元化特点,随意信手拈来的就有苗、瑶、侗和土家等少数民族文化,这些文化都独具风韵。
3.民俗风情多彩。在湘西居住着多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土家族、苗族、侗族的主要聚住区。同时,由于山区地貌的分隔,各民族发展的水平不一,使得不少地区较多地保留着本民族习俗。如土家族吊脚楼和侗族村寨,是少数民族建筑史上的杰作、民间歌舞有土家摆手舞、哭嫁歌、唱山歌、拜佛歌、跳芦笙等; 苗族的赶秋、土家族调年会、四月八、挑葱会、边边场等民族传统节日和习俗保留相当多的原始性,还有抢花炮等民间文体活动。别具一格的民族服饰及玻璃吹画、蜡染、扎染、纸扎、银饰制作等格调清新原古的民间工艺品交互融合在一起,构成湘具特色的民族民俗风情,令游客倾慕陶醉,留连忘返。湘西丰富多彩且地域特色独著的民俗风情成为艺术家们创作的源泉。
4.有利的区位交通条件。湘西地区无大型都市,但作为其生态休闲农业旅游区,首先,有整个旅游发展前景广阔的湘西旅游片,及其与黔东、桂北、鄂西、渝东组合的中国中部旅游隆起带的依托;另一方面,又处于“长江黄金旅游带”和“大桂林旅游区”、“大重庆旅游区”和“长、株、潭、衡旅游区”之间,区位条件较为优越。在交通上,铁路、高速公路、国道路四通八达。水运虽不算发达,但沅水及其支流自古为通向大西南的水运大动脉,至今尚在发挥着一定作用。张家界荷花机场为国内大型旅游专用机场,可与国内外29个中心城市通航,有40多条航线。芷江机场和常德机场已恢复通航,邵阳机场也即将修复,并有区外的贵州铜仁大兴机场和广西桂林机场,已形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5.休闲农业发展早有一定基础。湘西地区的生态休闲农业的开发相对较早。如处于吉首西部的德夯苗寨,早就进行了农家乐旅游开发;坐落于通道县黄土乡的皇都文化村,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便进行了特色山寨型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地处八十里大南山的城步南山牧场,以其独有的南岭山原草原景观和中国南方最大的现代化山地牧场文化,所开辟的狩猎、山地草原观光、避暑度假、寻找生命之源绿色旅游等特色旅游开发,已成为湘西大旅游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凭借其特色优势已建成经省休闲农业协会评定的具有一定规模和效益的星级农庄,湘西州有6家,张家界市7家,怀化市14家,邵阳市19家,常德市13 家,合计59 家,其中五星级休闲农庄27家。
二、休闲农业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基础服务设施不健全。休闲农业旅游接待服务点一般是离城区较远或,交通相对便利的村落。但由于湘西大部分山村地区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外地游客对当地地理环境不熟悉,缺少明显的指示牌,使得逗留人数大为减少。另外很多农家乐接待设施过于简陋,无法留住过夜游客。
2.卫生状况不理想,农村自然环境压力较大。休闲农业旅游基本上在交通相对便利、自然环境优美的村庄开展,但接待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污水已导致部分乡村出现了污染现象。接待环境卫生状况也不理想,可能威胁游客身体健康的因素依旧存在。部分“农家乐”餐饮设备简陋,操作人员健康状况不明,卫生意识差,缺乏必要的基本卫生知识。个别农户存在生活垃圾长期堆放现象,也威胁着游客的健康,加大了环境压力。
3.服务项目单一,缺乏农家特色,文化品位太低。部分休闲农业与附近的旅游景点关联性较强,但未能形成自己的服务特色。它们之中大多仅限于吃饭、住宿、娱乐、外加销售一点土特产。参与性休闲活动较少,缺乏留住游客的有效措施,不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特别是文化品位含量太低。休闲娱乐活动项目几乎没有,已成为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软肋。
4.服务接待水平低下,安全意识淡薄。从事休闲农业旅游的服务人员主要以本地农民为主,而他们大多文化程度较低,又没有受过正规的专业培训,因此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较差,无论在接待礼仪还是服务用语等方面均缺乏训练。另外,相当一部分休闲农业选址地是在木结构民房内改造而成,电线布置、电器放置等均缺乏科学性。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消防知识,使之存在极大的火灾安全隐患。消毒保鲜等设备不全,甚至干脆不启用等现象难以保证饮食安全。另外,厕所不符合卫生要求,如无排污管道。
三、对湘西地区生态休闲旅游发展的建议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湘西是全国著名的贫困地区,而且经济基础差,乡村劳动素质低,安贫守旧观念落后、扶贫返贫现象严重,要运用休闲农业可促进城乡互换,通过城市旅游者将城市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的信息辐射到民族地区乡村,促使居民意识观念、价值认同、生活习俗的改变。对从事“农家乐”旅游的服务人员进行企业化的培训,普及专业岗位知识和操作技能。下大力气提高休闲农业旅游经营者的企业管理水平,加强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和基本礼仪知识,对服务人员的餐饮服务技能等进行集中培训。
2.注重生态环境与休闲农业发展相结合。整个湘西地区石灰岩分布地区面积大,并有部分红岩丘陵地貌分布,母岩造壤能力差,植被生长缓慢,生物资源聚集程度低,其生态系统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据统计,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6.19%,占全区山地面积的35.4%;石漠化地占湘西土地总面积的3.14%。只有牢牢树立消费生态,享受自然的理念,清楚认识保护好绿色生态的重要性,湘西才会有吸引游客心灵向往的神秘魅力。休闲农业兴起的根基和发展也有赖于绿色的乡村生态环境。因此,湘西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一定要与湘西的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
3.挖掘资源内涵,突出地域特色,发展特色项目。湘西是乡村地域文化最为丰厚的地区,广布于湘西各地乡村的土家、苗族、侗族、瑶族等独具特色的民族习俗,如被国家文化部授予“文化之乡”的花垣县等等。每逢节日,四面八方的苗族同胞一定会汇集在一起,翩翩起舞互相对歌,敲起苗鼓,玩龙舞狮,表演上刀梯、踩铧犁、吃碗碴、摸油锅等民间绝技。土家族的摆手舞、挖土歌等农耕文化歌舞,腊肉、酸汤、打油茶等饮食习俗,以及赶集、哭嫁等节庆习俗,也别有风味。这些极为珍贵的精神植被,正是湘西休闲农业旅游的精髓。一方面必须深入挖掘,优化整合;另一方面必须加强民族文化原生地的保护。可以用如此丰富的旅游内容吸引游客,为游客提供观光游览、购物休闲、参与农作等多项活动。
4.加强政府引导,鼓励行业协会和社区居民参与。加强政府在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等方面的宏观指导,鼓励城郊生态农业旅游专门行业协会的成立,考虑当地社区居民的需要和感受,鼓励他们以各种形式参与其中。景区建设让社区群众参与,可以带动当地农民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开发无污染优质绿色食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同时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使当地居民自觉保护景区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仲伯.湖南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J].经济地理,2001,(3).
[2] 王兆.湖南西部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3] 杨载田.湖南旅游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 邱云美.东部欠发达地区观光农业发展究——以丽水市为例[J].农业经济,2004,(2).
[5] 周慧杰,周兴,童新华.广西玉林市福绵区发展城郊生态旅游的探讨[J].南方国土资源,2005,(12).
[6] 杨载田,刘沛林.湖南乡村旅游研究[M].北京:华龄出版社,2006.
篇8
自然辩证法的其中一个内容就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能够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但是,我们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和自然协调共处,走可持续发展的路途,这样才能造福子孙后代。在这当中,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一、生态文明和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涵义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较工业文明更先进、更高级、更伟大的文明。生态文明是建立在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基础上,按照人―自然―社会这个复合体运转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起来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良性运行机制以及和谐协调、持续发展、全面繁荣的一种新的社会文明形态,其本质特征是自然―人―社会复合体的和谐协调。具体来说,生态文明包括了社会协调及人与自然协调的所有实质,生态文明贯穿于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比如:生态旅游建设、生态环境与保护、生态农业建设、能源和资源的保障、污染控制、循环低碳等方面,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所必然要求的社会进步状态。
(二)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内涵
所谓可持续性发展指的就是既满足现代人的需要又以不侵害后世人满足需要的本领。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的发展和安居乐业。而作为可持续性发展的其中一个方面的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其含意为:指满足当代人旅游需求的同时,不损害人类后世为满足其旅游需求而进行的旅游建设。传统旅游业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的同时,也在破坏着环境。而在生态文明指导下的旅游业,既满足了人们旅游的需要,又保护了环境。所以说生态文明建设是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根蒂。
二、从政府的角度谈生态文明建设对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
通常政府以为其是权力的占有者,条例的制定者。在旅游行业中的表现就是,政府创造条件发展各种类型的旅游活动,支持发展旅游经济。自20世纪90年代到目前,我国一向倡导“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策略并在当中得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然而随着对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出现了一些具体问题,需要政府作为主导调控进行解决。在建设生态文明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对于发展我国的生态旅游有很大的鞭策作用,而我国的生态旅游的发芽几乎是由政府促成的。政府对生态旅游的治理表现在下述三个地方:
(一)拟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尤其是地方政府,要根据本地生态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方针,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二)找准当地的形象定位,并围绕其主题加以推广。政府必须组织对目的地形象建立有益的推广活动。必须考虑市场需求等问题,杜绝盲目跟风。
(三)为发展生态旅游创造各种条件。增加投入、鼓励外资和社会资本等投入到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中,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也可以让本地住户参与到生态旅游建设中,兑现他们的利润分派并让他们参预生态资源保护工作,这样有益于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从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及游客的角度谈生态文明建设对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
这里所说的旅游行业从业人员主要是指旅行社工作人员、景区工作人员、导游等方面。作为旅游活动的执行方,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将直接影响到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的行为。而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并不单单是政府、景区、旅行社等的责任,游客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游客有无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游客环保意识的程度、游客素质的高低,都将直接关系到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亦或是破坏程度。为此,我想旅游活动的执行方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以树立游客生态保护意识:
(一)作为旅游活动的组织者、执行者的各级各类从业人员首先自身必须树立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我们可以定期通过培训、讲座等方式对旅游业从业人员进行教育,丰富他们的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生态旅游知识。
(二)旅行社在招揽游客的时候要注意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旅游的宣传。比如可以在宣传资料、网页、门市等进行宣传,使游客耳濡目染的接受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旅游的知识。
(三)景区或是旅游目的地在做好宣传的同时,还应多开展一些生态旅游活动,以此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
(四)作为旅游形象大使的导游,他们是和旅游者距离最近、接触最多的人,能够更好的贯彻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旅游的精神。导游可以在讲解中向游客灌输生态文明意识,在具体的旅游活动中身体力行的进行示范带头作用,比如,旅游途中不乱丢垃圾,不乱涂乱刻等等方面。
四、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谈生态文明建设对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
旅游业本是资源、能源消耗低的产业,然而,近年来,一些地方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对旅游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使我国旅游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就需要一大批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旅游有着深刻理解,并且旅游管理水平极高的高素质人才,如何打造这样一支队伍,应该说在学校教育中,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教育途径,培养旅游管理人才:
(一)在人才培养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根据党的十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方针,并结合我国旅游业的现状,在对学生的教育中应注重生态基本知识的灌输,以及生态文明素养的培养。
(二)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具有生态观念的高素质旅游业管理人员,因此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中应开设诸如《生态旅游》、《旅游景区的开发与保护》等课程,既和专业相关,又符合生态文明建设。
(三)在实践环节中融入生态文明教育。旅游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比如,教师带领学生到景区进行实地模拟导游实践。在实践环节中就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进去。开展以生态文明、生态旅游为主题的活动,增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四)培养教师的生态观念。学校可以对教师进行生态文明知识培训,丰富教师的生态文明理论知识水平。同时,可以让教师到生态旅游示范点挂职锻炼,以提高教师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水平,更新教学理念。我深信,只有教师自身的素养提高了,才能言传身教的影响学生,为生态文明、生态旅游的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五、以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具体做法
在生态文明建设指导下,正迅速发展的一种旅游模式就是生态旅游,与传统的旅游活动相比,生态旅游品味更高,更加突出自然本色,具有更长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只有生态旅游才能真正做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协调,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我们可以做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更新观念,营造生态文明的旅游业发展环境
生态文明要求公众具备较高的环保意识,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处理好开发、建设、保护、发展四者的关系,因此对旅游业的管理者、执行人、游客和其他人员需要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教育。有针对性的对旅游行业从业者进行培训,建造一支生态意识强、环保意识强的从业人员队伍,提高从业者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旅游者文明旅游、低碳旅游、爱护环境,建立生态文明的旅游环境。
(二)产业结构创新,提高生态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生态文明建设的其中一个方面就是要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当今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生态旅游产业,有助于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同时,也能增强地区综合实力。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下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所形成的竞争力强的生态旅游产业有利于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加大创新力度,要注重建立品牌、整合相应的旅游资源,提高生态旅游产业竞争力。
(三)制度创新,建立跨区域的生态旅游产业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因此,政府在当中的作用不可小觑。政府的作用在于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和促进市场更为有效的运作。所以我们需要建立相关的产业协调机构,统筹规划、管理该区域的旅游产业,为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创造轻松的氛围。[5]同时,不应只局限于某个区域,应该把资源有效整合,建立跨区域的生态旅游产业机制。
六、结语
篇9
关键词: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有机农业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发展生态农业旅游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场重大革命,目的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生态经济学原理,调整区域内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建立良性循环的经济、社会和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确保在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同时,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一、与生态农业相关的概述
生态旅游是一种依赖当地资源的旅游,旅游对象是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生态保护一直是生态旅游的一大特点,是生态旅游开展的前提,也是生态旅游区别于自然旅游的最本质特点。生态旅游还是一种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强调社区的参与的旅游。其除了是一种提供自然旅游体验的环境责任型旅游之外,也负有繁荣地方经济、提高当地居民生活品质,和尊重与维护当地部落传统文化的完整性的重要功能。
有机农业是指在生产中不采用转基因产品,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遵循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的农业生产过程。有机农业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护有益天敌。有机农业方式的结果可减少农产品有毒物质的残留,生产出健康安全产品(食品),还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向优质、高效、安全和可持续方向发展。
二、生态旅游与有机农业相结合模式对发展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的优势分析
1 环境保护意识得到全面加强
不论是在生态旅游区发展有机农业,还是在有机农业区发展生态旅游,都可以使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全面加强,至少可使生态旅游者、生态旅游规划管理人员、生态旅游经营者、当地居民的环境意识得到全面加强。最直接的是当地居民的有机农业耕作生产方式可以正面影响旅游者的环境认知,反过来,旅游者的良好得体的环境行为可以正面影响当地居民的环境认知。总而言之,生态旅游和有机农业的结合,可以使人们享受优美环境的同时,还能品尝到从优质安全环境生产的安全优质食品。
2 共同遵循生态学原理并实现双赢
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是在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以生态保护为前提,以环境教育和自然知识普及为核心内容,是一种求知的高层次的旅游活动。一些旅游经营企业和管理机构却没有遵循生态学原理,不重视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只顾以生态旅游为招牌吸引游客,轻视了过度消费对环境的潜在威胁。同时游客环境意识淡薄,也是导致生态旅游地环境破坏的原因之一。调查表明,有的生态旅游区受到农业面源污染威胁,主要是化肥、农药等造成土壤、水体污染。有的生态旅游区还存在其他环境问题,例如:餐饮废水超标排放,草地受到破坏等。而有机农业最大的益处在于降低养分淋溶和增加土壤生物活性(细菌、真菌、跳虫、螨类、蚯蚓)。在生态系统水平上,有机农业可以通过增加杂草群落的密度和物种多样性、降低害虫数量、增加益虫天敌和鸟类而有益于耕作系统。有机生产由于种植养分保持、循环使用作物秸秆、施用有机肥和种植多年生作物而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由于实行多样化的轮作,投入更低的养分。有机农业与生态旅游具有共同的环境保护理论基础,共同发展可实现双赢:生态旅游区污染少,环境质量较好,可以为发展有机农业提供必需的、优良的环境条件。反之,在生态旅游区发展有机农业,可以改变当地的面源污染现状,保护生物多样性,改良景观,为实现真正而全面生态旅游提供有利保障。
3 有利于创造更为和谐的生态美景观
生态旅游开发应表现生态美,使旅游者在短暂的旅游过程中融入大自然从而享受到原汁原味的旅游真品。在规划中尽量保护旅游资源原始性和真实性,不仅保护大自然的原生韵味,而且保护当地特有的传统文化。旅游接待设施应与当地自然及文化协调,保证当地自然与人的和谐的意境不受损害。同样,有机农业生产也是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通过有机生产又能不断地改良生态环境,建立一个没有生态破坏、没有环境污染、生态良性循环的农业生产体系,促进整体生态环境和田园景观的优化与美化,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与有机农业相结合的发展方式适宜于农业观光。日本人认为,农业观光的关键是创造出美丽迷人的乡村环境,它会给外来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在日本,除美丽迷人的景观外,他们认为各种生物共存是创造农村环境的一大重点,需要创造出清澈见底的小溪,各种昆虫和鸟类纷飞啼叫的环境。没有蜻蜒和蝴蝶的乡村肯定缺乏魅力,完美的生态环境成了检验农村自然环境的清洁程度和在那里所产食品的安全程度的指标之一。这种与生物的共生存还构成了能够开展各种体验性活动的宝贵的观光资源[4]。
三、采取生态旅游与有机农业相结合的规划模式应采取的措施
3.1因地制宜
选择既适合发展有机农业又具备生态旅游开发的地区,采取生态旅游与有机农业相结合的模式。我国农村、郊区的生态旅游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和规模。目前农村旅游市场只是起步,如果能正确引导开发农村市场,有力结合当地产品的特色和知名度等资源,农村旅游市场具备共同发展生态旅游与有机农业的先天条件。
3.2 合理规划
建立有机农业与生态旅游的示范区,生态省和农业省更适合发展这种模式。生态省建设首先是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农村。发展生态农业,就是要围绕有机、绿色农业、旱作节水农业、低面源污染农业和循环经济农业等方面发展。尤其要重视规划,特别是环境规划、有机规划、生态旅游规划,为实现有机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双赢”奠定良好的基础。
3.3政策和政府支持
在可持续发展模式下,政府职能要绿化,强化生态责任,创建绿色政府。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对环保型产业和生态农业都有适当的补贴,对有机农业和农民的补贴政策更优惠,目前,在我国市场还不能完全实现优质优价的前提下,政府应该加大对有机农业的投入。例如对有机食品的生产基地实行补贴,确保生产者有利可图,保护和提高有机食品生产者的积极性。
3.4依托优势,多元发展生态农业
按照农村生态旅游地理区位与资源依托类型,可将生态旅游目的地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构建城郊型的旅游生态农业:位于城市郊区或者周边县城,城市客源往往构成其门槛客源的一部分。
(2)构建名村名镇型旅游生态农业:以历史遗迹、村镇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为主要吸引力。
(3)构建特色民俗民风或民族文化型旅游生态农业:以特色民俗民风为吸引力的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
(4)构建自然遗产或者风景名胜区周边型的旅游生态农业:依托自然遗产、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等资源禀赋较高的自然类旅游资源发展起来的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
(5)构建农业生态景观型的旅游生态农业:以有机特色农业生态景观、乡村自然景观发展起来的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
结语
总之,要发展优质生态农业,构建和谐生态环境,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就需要搞好生态农业规划工作,遵循科学发展观,寻找出打造和谐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篇10
全国发展绿色食品的优势在黑龙江,黑龙江发展绿色食品的优势则在森工林区。黑龙江森工林区是全国最大的国有林区,总面积1005万公顷,占黑龙江总面积的近四分之一,是一座绿色的宝库。林区山青、水秀、土净、天蓝、群山环绕、空气新鲜、四季分明、风光秀丽,犹如一块绿色的宝石,镶嵌在祖国的东北角上。
黑龙江森工林区地上、地下资源十分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除红松、柞树、水曲柳、核桃楸等名贵树种外,还有多种寒温带植物2200多种,其中人参、刺五加、五味子、平贝、黄芪等药用植物600余种,松茸、黑木耳、榛蘑、元蘑、猴头、榆黄蘑等食用菌30余种,蕨菜、猴腿、刺嫩芽、黄瓜香等山野菜300余种,松籽、榛子等油料资源20余种,东北虎、黑熊、鹿、山鸡、林蛙等野生动物500余种。地下有锂、锶、偏硅酸等多种类型的矿泉水,甘甜可口,清爽怡人。森工林区自然景观优美,闻名遐迩的亚布力滑雪场、镜泊湖、大沾河、双丰雪乡等都坐落在黑龙江森工林区内,以森林为主体的原始生态群落中的旅游山庄令人留连忘返。在优越的大自然生态环境中,土壤、大气、水质、生物等要素都基本上达到了生产绿色食品所需的本质要求,环境优势明显;各类山特产品,以其源于自然,取于自然,返璞归真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黑龙江是全国著名的生态省份,而黑龙江森工林区是黑龙江这块绿色宝藏上的一颗耀眼明珠。它是开发绿色食品的重点生产区域,是真正拥有“绿色”的地方。
近年来,黑龙江森工林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在保护天然林、实施森林管护经营的同时,以林冠下经济植物、经济动物资源开发为重点,绿色、特色产业有了长足发展。截止到2001年,以绿色、特色产品为主的多种经营总产值达66.6亿元,占森工总产值的50%以上,成为森工林区重要的新兴主导产业,支撑起黑龙江森工林区经济的半壁江山。
近年来,黑龙江森工林区精心实施绿色食品总体战略,抓龙头、建基地、上规模,迅速走上规模化、系列化、特色化的产业化之路。目前,全系统已有五味子饮料、元蘑、榛蘑、刺嫩芽、黄瓜香、矿泉水等7种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标识。目前,森工林区已建立AA级绿色食品基地2处,A级绿色食品基地14处,生产加工绿色、特色产品5万吨。以山野菜、山野果、森林鸡、绿色大豆、食用菌、绿色水稻、林蛙、矿泉水、果酒及杂粮等为重点,发展十大系列绿色食品。加强了西洋参、鹿业等5个省级特产和优质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绿色食品的龙头企业发展到12户,有2户企业列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为保证和提高产品信誉,黑龙江森工注重绿色+品牌的推进战略,2000年以“黑土地”、“大森林”为重要标志,为6大类、60个品种的产品注册了“黑森”商标,以整体优势来开拓市场。虽然“黑森”产品进入市场时间不长,但却以“绿”、“特”两大优势引起广大客商和消费者的极大关注,尤其是黑木耳、榛蘑、五味子饮料、鹿鞭补酒等产品倍受青睐。目前,已有9大系列、53种产品,实现了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商标、统一品牌、统一价格。“黑森”以其优良的生产环境和上乘的内在质量,成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品牌,在市场上享有较好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