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范文

时间:2023-03-29 16:58: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

篇1

【关键词】水土保持方案 常见问题 有效对策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治理与预防水土流失问题,其编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水土保持工作成效的优劣。因此,在实际编制过程中,编制部门应依照建设工程的实际特点,制定恰当的水土保持治理与预防方案,尽可能地减少水土流失问题的出现,并在方案中明确划分施工单位应承担的水土流失职责与范围。只有这样,才能为项目建设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方法与制度保障。

1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的现状问题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当前我国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尚且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方案编制质量的大幅提升,现将这些主要问题总结如下:①预测的水土流失量偏差大。当前,水土保持方案编制部门对水土流失量的预测方法是:土壤侵蚀预报法,该方法主要用在预测坡形耕地中的土壤流失量,而每一个建设工程的开挖面积、弃渣弃土场地、地形地貌等都有很大差异,这就使得该预测方法中需要用到的参数不易确定,这就导致预测结果和真实的水土流失量之间有过大差距。有的水土保持方案编著部门借助土壤侵蚀分级分类标准,用套表格的方式来预测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量,该方法也有很大的不合理性。还有的方案编制部门通过类比法,依据周边与建设项目地貌地质相近的已经开发完成的项目数据进行比较,从而推测出本项目的水土流失量,这种预测方法不够合理与科学,因此得到的预测结果也与真实数据有较大差异。②主体工程介绍逐次不清。水土保持方案编制部门在介绍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时,只是简单地将主体工程建设前期搜集的各种数据资料进行摘取,缺乏详细分析及系统的文字组织,这就导致编制出来的水土保持方案主次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尤其需要提出的是,与水土保持无关的社会发展历史等资料罗列过多,而与水土保持对策有关的内容只有三言两语,甚至为了增加方案分量,还出现了胡编乱造、四处抄袭问题。这就导致编制出来的水土保持方案大多像流水账,没有太大的价值。

2 优化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质量的策略

依据上文总结的当前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依据自身多年从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的经验,在分析形成以上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探究了一些应对策略。

2.1 增强水土流失预测方法的科学性

为了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中水土流失量预测准确率,就需要编制人员依据建设项目的特点,恰当选择预测率较高的水土流失量计算方法。比如针对扰动面积比较集中且不大的建设工程,在预测其水土流失总量时,比较适合选用类比法。但是用来类比的建设项目必须已经竣工验收合格,并且有详细的检测资料。类比预测法是依照项目周边地区的有关研究与观测成果,借助对相近情况的比较与分析进行预测,在实际工作中很多编制单位都习惯用类比法预测水土流失总量。在运用类比法预测水土流失总量时应从堆放位置、开挖位置、土壤、地貌、地形等方面进行全面比较,以确保两个项目之间有很高的可比性,比如降雨量比较也是一项重要因素。由于降雨量是影响土壤侵蚀强度的关键自然因素,在其他各种因素比较接近的情况下,重点比较的内容是强降雨量与次数。实践表明,用相同地区已经竣工且验收合格的建设项目中的水土流失信息预测该工程建设前与建成后的水土流失量,具有计算简单、较为准确、十分务实等优点,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从长远发展来看,为了切实提高预测建设工程地水土流失总量的精准度,水土保持研究部门应对当地需要扰动的每一种土壤在扰动中进行类比分析、模拟实验研究、定位定点观察,从而归纳总结出适合本地区预测水土流失量的恰当参数与计算方法,进而不断提高预测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量的精准度与科学性。

2.2 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人员素质

针对当前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主体工程介绍主次不清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方案编制人员编制能力有限、编制水平不高造成的。因此,为了快速提升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质量,必须充分认识编制人员综合素质对编制质量的重大影响,并积极采取多种措施尽可能提高每一个参与方案编制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与编制技能。比如,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机构应依据工作人员的真实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以不断提升方案编制人员的业务能力,使得他们通过培训更加清楚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作用是什么、内容是什么、编制方法是什么、编制时的注意事项是什么、需要参考什么资料、如何确定相关指标、选用什么预测方法等。只有这样才能让所有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工作技术、工作目的有全面而准确的认识,才能使得他们在日常工作中更高效、更高质量地完成编制内容。在实际操作中,水土保持方案编制部门可为编制人员提供交流编制经验的平台,以实现经验共享;邀请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方面的专家为工作人员做专题讲座;选派学习能力强的员工到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示范单位学习。

3 结语

总之,随着公众水土保持知识的不断丰富,水土保持工作已经变成了和社会经济、资源、林业、农业、水利、计算机、化学、物理等学科高度交织的综合性学科。因此,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人员应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与编制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为编制出高质量的水土保持方案做充足准备,才能为项目建设中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昌红.关于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常见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5:137.

[2]卓跃飞.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若干问题的探讨[J].水利发展研究,2014,01:80-83.

篇2

关键词: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体损失; 土地保育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应考虑的问题,究竟是一些什么问题呢?由于人们对水土保持概念理解的偏差,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时仅着眼于防治土体损失的机械固定,仅仅限制在使用工程措施,从字面上理解植物措施,没有意识到防治水体损失方面的保持利用,忽略对风力侵蚀的防治,不考虑植物侵蚀和化学侵蚀等。

要讨论这些内容的不合理问题,首先得搞清水土保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1水土保持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由水土保持的概念看来,要弄清水土保持的内容,还必须弄清水土流失的定义。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根据一些学术专著,它的意义也是比较明确的:是指土壤侵蚀(包括水、风、重力、人为活动等营力)造成陆地表面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

然而什么又是土壤侵蚀呢?土壤侵蚀是国际通用的土壤学学术用语,国际上有代表性的学术专著和机构对此定义大致相同,即水、风、重力等作用下土壤的流失。国内定义是指土壤在内外力(如水力、风力、重力、人为活动等)的作用下,被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

当然,随着人们对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的认识的不断深入,土壤侵蚀、水土保持的概念和内涵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正如土壤侵蚀从最初的由于水力或风力作用引起的土地表面物质的移动,逐步发展到土壤在内外因力(如水力、风力、重力、人为活动等)的作用下,被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的过程,水土保持概念也由初期的土壤保持发展为今天的水土保持并举,从单一强调土壤侵蚀引起土地生产力退化到同时强调土壤侵蚀环境与全球生态环境的联系,如水土流失与水环境的联系,水土保持与全球气候变化的联系等,即水土保持的对象已经不再是停留在山区、丘陵区和风沙区的水土资源,而是任何在内外力(如水力、风力、重力、人为活动等)的作用下被分散、剥离、搬运和沉积的水土资源,水土保持的内容已不只是防治水土流失,而是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建立良好生态环境。

由此看来,水土保持涉及的内容除了防治水土资源的流失外,还赋予了利用水土资源,绿化美化环境等。其中,防治水土流失涉及防治土地荒漠化、防旱保水等内容,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涉及了植物侵蚀、化学侵蚀,慎重考虑工程措施等内容,绿化美化环境则涉及了植树造林,慎重使用复垦措施等内容。总之,水土保持已不是最初的水土流失防治,即采取措施简单地把水土资源固定在某一个区域。

2问题根源的解析

前面已经说了方案中存在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呢?我想最根本的是把水土保持单纯地理解为水土保护,而没有意识到水土保护的根本目的。现结合前面给出的概念来解析这些问题。

2.1仅把“保持”理解为“保护”

保持含义不仅限于保护,而是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由于一部分人把水土保持单纯地理解为水土保护、土壤保护,甚至与土壤侵蚀控制等同起来,没有意识到土壤的改良以及土壤合理利用于农、林业生产,即没有考虑到对土地生产力的提高,因此,在方案设计的时候,仅着眼于防治土体的损失,进行机械地“固定”处理,夸大甚至是盲目使用工程措施,从字面上理解植物措施。

2.1.1没有着眼于提高土地生产力。有人认为,用工程措施可以把土壤很好地圈定在某一空间范围,这样处理后基本不会发生土壤侵蚀的现象。有的就是忽视植物措施对土壤的改良功能及其对荒漠化的防治功效,在方案编制中忽视植物措施,至少不对石料场、石渣场采用植物措施,加速了该区域土地石漠化、荒漠化的进程。也有人在方案编制中不是先考虑提高土地生产力方面的土地熟化,而是随意采用复垦措施,使土地越垦越穷。相对次要一点的是,在方案中没有提及风力的扬尘等对土地的沙化。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要提高土地生产力呢? 因为他们只知道土地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不知道中国仅有10.20%的土地面积适于农业,37.10%适于畜牧,且风与水冲刷严重。因此必须考虑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从提高土地生产力、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来看,把弃渣场设置在农田的方案也是不可取的。就算弃渣在水土保持措施处理后,能够使土地生产力提高到以前农田状况下的水平(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的),但弃渣场本身占压了肥沃的土壤,让其退化,变得难以利用。据科学测算,自然风化1cm表土层需要400年时间,而风化成30cm耕作层,则至少需要1.20万年。但破坏这1.2万年才风化成的耕作层,却只需一朝一夕就完成了。这是一种资源在时间上的巨大浪费。因此,强烈反对占用农田不经处理就用作弃渣处理场地处理弃渣的方案。

2.1.2 对绿化、美化环境认识浅薄。由于没有意识到绿化、美化环境,一部分人没有考虑植物措施,或乱用植物措施,或没有把植物措施设计到相应深度等。总的说来,是对绿化、美化环境的认识没有深入。 没有考虑植物措施的人完全没有考虑水土保持的绿化、美化这一部分内容。在方案设计中,不在乎植物措施,认为在工程措施的防护下,已经能够达到防治目标,采用植物措施纯属多余。

乱用植物措施是不知道植物间的互生与对土壤肥力的竞争,只知道植物对土壤的改良,不知道一些植物在人为作用下恶化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肥力(即植物侵蚀)。要么是简单的进行混交造林,没有考虑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之间的关系,对各树种不进行优化配置;要么乱用植物种造林,使得外来物种入侵并恶化土壤理化性质,降低土壤肥力,造成植物侵蚀。

没有把植物措施设计到相应深度的人是对植物的绿化、美化作用的认识深度不够而总认为种下去就成。他们要么是随意设计,没有考虑立地条件;要么是简单设计,没有考虑混交造林;在简单的进行混交造林设计中,没有考虑造林密度对生长量的影响;当然,他们植物措施中更不会考虑到微生物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作用(其实,植物措施常常是和生物措施相互通用的)。

2.2仅从定义上理解,没有注意到事物的发展

早期,人们只提出了土壤保持这一概念。而今,还有很大一部分停留在这一概念上,认为只是对于水力、风力等各类因素引起的土壤侵蚀的治理。于是,他们没有注重水体的保护和利用,没有意识到化学侵蚀带来的危害。也就是说,没有水忧患与水战略的意识。当然,这些还与水体保护的具体定义有关,因为在这一方面大家还持不同的意见:如有人把入渗作为一种水体保护措施,但有人认为,入渗到地层深处的水体已经变得难以利用。

因此,在方案编制中少了很多内容,让编制方案的根本目的落空。没有了 “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这一内容,好多东西也就空荡起来,更别说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了。个人认为,水资源的保持要从水资源的利用、便于利用出发,做好库存,同时进行防污染处理。

篇3

关键词: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1 概括

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和实施的重点是,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水土流失的预防工作,并根据主体工程的布局布设水土保持综合防护措施,这对主体工程施工、运行安全、环境美化施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们还需做出更大的努力,使编制后的水土保持方案更加完善。

2 水土保持包含的内容

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治水土流失,维护、改良并能合理的规划水土资源,最大化的提高生产力,充分的发挥出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制定的水土保持规划具有科学性的依据和可行性,采用综合性的水土保持技术措施,即水土保持农业耕作措施、林草措施、工程措施。

3 编制方案的意义及其目的

通过对建设区域的自然条件、经济情况和水土流失特点的调查,大致的估算出实施工程的规模、性质,进一步推算施工方法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准确的预测水土流失总量和危害,做到以上的几点,编制方案的目的自然也就达到了。为追求防治责任清晰,设计的方向明确,投资项目规范,实施方法得当的编制方案要求,需要沿着科学治理方案的道路施工,主要针对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重点防治,有效的控制新增的水土流失,这也为主体工程的设计、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相关部门监督管理的参考依据。

4 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原则

水保方案的编制,以“预防、规划、防治、因地制宜、有效管理、注重效益”为原则;以符合国家对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为前提;从保持水土、爱护生态和自然环境的角度考虑;对主体工程深入的分析,辨别其合理的程度,尽可能谋划出减少占地和降低植被破坏的方案。在时间上,水土保持工程需要与主体工程共同进行,保持一致性。谁开发就由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就交给谁治理;并能根据施工的实际情况,结合生产动态管理。分区控制,在总体上合理布局,落实切合实际的防治措施;方案设计需要以地方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保持一致为前提,编制方案要将保持水土资源和生产建设进行结合,更好的保护项目区和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结合,防治管理和开发利用结合,维持主体工程和水土保护措施协调一致,满足双方共同需求;水保措施的布局要从实际出发,更要注重经济效益的提升,突出生态效益优先的原则。

5 方案编制的重要组成内容

5.1 项目概况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工程总体布置、占地数量、水土流失影响因素等,是编制人员在制定方案时,要全面考虑的因素,需设计好整个工程综合防治体系。在整个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过程中,科学的规划整个工程的施工顺序、开挖方式是保证该项工程顺利实施的基础。同时,配备相应的统计表格,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方案。

5.2 水土流失预测

工程的建设,必将产生人为新增水土流失,给建设区及周边生态带来影响和危害。依据工程布局的合理性、施工建设的特点,采取科学合理的预测方法对施工发展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进行分区、分时段预测,并对其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评价,以便为水土流失监测、水土保持措施的总体布设和单项工程的防治措施设计提供依据。

5.2.1 范围

根据本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和对地表变化、扰动的分析,水土流失预测范围为全部扰动并可能产生水土流失的区域。

5.2.2 内容

水土保持方案中水土流失的预测内容包括: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面积预测;损毁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和数量预测;弃土、弃渣量预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及水土流失量预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

5.2.3 针对上面的预测内容采取的预测方法分别为:

5.2.3.1 预测面积

通过实地调查和图面量测的方式,对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进行准确的预测。

5.2.3.2 弃土(渣)量

根据工程设计资料和地形图,对土石方量进行复核计算。

5.2.3.3 水土流失量

采用类比法对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量进行预测。

5.2.3.4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

在水土流失预测的基础上,根据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形式、数量、位置及周围自然生态环境特点进行预测。

6 设定防治目标和措施

6.1 防治的目标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性方案必须符合以下的基本目标:有效的治理项目建设区原有水土流失;有效的控制新增水土流失;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环境;有效的水土保持安全设施;整治扰动土地面积、水土流失总体治理程度、土壤流失的控制比例、拦渣率、林草植被的恢复率、林草覆盖率六项指标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标准》的要求。

6.2 防治的措施

为了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形成完整而科学的水土保持防治体系,要掌握水土流失的防治分区,在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主体工程基础上,准确的预测出建设施工活动引发水土流失而导致的危害程度。同时,根据各防治分区的具体情况,设计水土保持措施,本着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有机结合并辅以临时工程的原则,形成综合防治措施体系。防治措施体系将按照系统工程原则,处理好局部与整体、单项与综合、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力争达到投资省、效益好、可操作性强,有效地控制防治责任范围内的水土流失。

7 小结

篇4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编制与实施保持水土的方案,可以在建设项目的生产过程中将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为生产项目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此,必须在结合水利工程的具体情况和水土流失的特点上全面、准确地编制与设计保持水土的方案,以此来科学地预测由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水土流失,采取综合性措施对水土保持进行合理地布置。

1.水利工程中常见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设计的一些问题

1.1 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与设计过于形式化

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开发商在工程的建设和施工过程中将自身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下来。但是,现阶段的绝大多数开发商并不重视方案的编制工作,过于形式化,仅仅只是将编制和审批水土保持的方案当作是简单的例行公事,思想上尚未形成方案实施的具体概念。

1.2 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1.2.1 在范本的帮助下抄袭之风盛行

目前,方案编制单位中的科学技术人员,相关的专业配备严重准备不足,而在所谓的范本的帮助下,不少人员借机不去进行深入地调查与研究,导致不能仔细地勘测工程现场的具体情况,在编制方案的过程中,人员互相借鉴和抄袭的现象十分严重。

1.2.2 方案编制人员不能十分清楚地将主体工程的概念表达出来

由于对方案进行编制的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充分地认识到与水利工程相关的建设性质、当地的地形地貌、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具体工艺、土石方挖填平衡的实际特点等,致使在编制方案的过程中,该有的项目十分简略,不该进行阐述的地方叙述了很多。

1.2.3 防治指标没有任何特色而言

将国际上最新采用的无量纲指标除去以外,在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与设计中,并没有将各地区、各行业和各企业的具体情况有效地结合起来作为参照,导致所制定的防治指标与标准不仅不够全面不够详细,并且没有任何特色而言。

1.2.4 不能够准确地对水土流失进行预测

在预测水土流失的时段,往往带有很强的随意性,水土流失的界定也并没有严格按照水利工程的建设情况和当地的气候特点进行;在对弃土弃渣流失量进行计算的过程中,由于直接将众多数据省略掉,导致结果存在很大的误差;由于没有对材料的质量、标段的划分、运输的距离以及施工的时段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导致对弃土渣量的估算上存在很大的偏差。

1.3 实施水土保持方案中存在的问题

“先建设后施工”的不良倾向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只有在顺利完成主体工程的建设之后,才能针对水土流失的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只有在完成主体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之后才进行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与设计,给予问题考虑出发点的不同,导致主体所能够提供的各种资料在满足方案的编制和设计中面临着很大的难度,防治措施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也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在变更主体工程的设计方案时,不能在第一时间内将变更的具体情况告知给相关的编制单位,导致不能进行同步变更,方案中与保持有关的措施也很难继续执行。

2.提高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设计的重要措施

2.1 促进保持水土法制观念的进一步增强

地方政府应该发挥好带头领导的作用,通过对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的大力宣传,从思想上能够切实有效地促进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单位与个人的认识,促进保持水土法制观念的进一步增强,把人为水土流失的防治当作自己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去对待。另外,根据最新修订的《水土保持法》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促进地方水土保持法律发挥的有效完善。

2.2 促进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平的进一步有效提高

对相关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专业技术方面的培训,以此将他们自身的业务水平提升到一定的高度,严格地进行权限的编制,杜绝出现越权编制的行为。

通过野外勘测和实地调查,能够更加充分地掌握不同类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扰动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布置相关的防治措施。

(3)深入地研究预测水土流失的各种方法,尽可能地能够针对水利工程类型的不同提出相应的预测方法,进而能够在此基础上为科学合理地布局各种水土保持措施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4)对主体水利工程的水土保持方面进行客观、公正且科学的评价与分析,针对那些与实际要求不相符合的项目选址和选线提出否定性的意见和建议。

2.3 对保持水土措施的实时进度进行科学且合理的安排

在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中水土保持制度进行严格执行的过程中,结合各阶段防治水土流失的具体目标,将当地气候的特点和主体工程的具体进度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充分地考虑,以此对保持水土的具体措施进行合理的安排,保证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施工。另外,出于对北方地区冬季气温的考虑,与土方石工程措施有关的措施坚决不能在冬季施工,在采用植物措施时也应该对土壤的解冻时期进行充分考虑。

结语

编制与实施保持水土的方案,可以在建设项目的生产过程中将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充分有效地发挥出来,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为生产项目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本文从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与设计过于形式化、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实施水土保持方案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现阶段水利工程中常见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设计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经过深入地思考与分析,从促进保持水土法制观念的进一步增强、促进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平的进一步有效提高以及对保持水土措施的实时进度进行科学且合理的安排等方面,提出了如何促进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设计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卓跃飞.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若干问题的探讨[J].水利发展研究,2014(1):80-83.

[2]马志林,王治国.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探讨[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0(2):38-39.

[3]陈胜军.浅谈百色水利枢纽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与实施[J].广西水利水电,2007(5):88-91.

篇5

关键字:内河重力式码头项目;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 要点; 浅析

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 A

内河码头项目有其独特的施工生产工艺,涉及涉水施工和陆域施工的特点,使其与其他陆域点型生产建设类项目有着显著的差异性。常见的码头分为重力式及高桩梁板式。本文以某内河综合码头工程(重力式)项目为例,从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角度分析,浅析了重力式码头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要点。

1 项目区概况

以某内河综合码头工程(重力式)项目为例。重力式码头是内河码头建筑物中分布较广、使用较多的一种结构型式[1]。其工作特点是依靠结构本身及其上填料的重量来保持自身韵滑移稳定和倾覆稳定。由于自重大,地基承受的压力大,故重力式码头适用于较好的地基。重力式码头结构坚固耐久,抗冻性能好,能承受较大的地面荷载和船舶荷载,对较大集中荷载以及地面超载和工艺变化适应性强,维修少。缺点是要求地基的承载力高,码头前有波浪反射,建码头时改变水力流态,引起中淤[2]。

拟建码头位于某内河航道北岸,采用重力式码头沿岸布置停靠500t级综合泊位3个。根据设计河底高程及码头距航道边线距离,布置在23m等高线附近。码头岸线长度198.5m,与上游航道衔接护脚72m,与下游航道衔接护脚92m。后方移植草皮250m。

2 水土流失特点

码头项目属于点型项目,占地面积较小,但其施工过程中可能诱发的水土流失后果较为严重,究其原因,在于码头所处的地理位置。码头位于水域与陆域的结合部,存在较为陡峭的稳定岸坡,水土流失过程陆域、水域施工扰动破坏了这种稳定,产生新的水土流失,水陆结合部的水陆联动机制加快了泥沙输移,加剧了区域水土流失,致使项目水土流失量急剧增大,防治责任范围扩大。若不加治理防护,在降雨径流及河流冲刷等外力作用下,项目扰动范围内极易造成稳定岸坡垮塌、淤积河道等重大水土流失事故,给周边人民群众造成不可估量的财产损失甚至生命危险[3]。

根据码头项目水土流失的特点,水域、陆域施工过程中可能诱发的水土流失与其他同类型点型项目有着显著的差异性。本文重点分析陆域和水域结合部(港池疏浚及码头泊位区)水土流失的特点。

分析工程的施工流程及施工生产工艺,水土流失的重点区域是港池疏浚开挖及码头泊位区和码头水工混凝土挡墙施工区域。据水土流失预测结果显示,其水土流失总量达到38.30 t,侵蚀模数达到了4000t/(km2·a)。明显大于其他防治责任分区,是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域。

重力式码头采用混凝土挡墙后大面积回填压实的方式修筑码头平台,扰动力度较大,水陆联动诱发水土流失的作用较显著。

因此,加强主体工程施工进度的紧凑安排,做到边开挖、边处理、边利用,如土方开挖应尽量避开雨季,难以避开时加强此时段防治措施。

3 水土保持措施的布设

3.1重力式码头项目水土保持措施的布设

通过分析码头项目建设过程中各工程单元水土流失的特点、危害程度以及防治目标,结合主体工程,分析其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防护措施进行评价,对水土流失防治分区、码头工程建设的特点和主体已有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进一步分析,以水土流失严重区域作为重点治理单元,合理、全面、系统的规划,有针对性的补充水土保持措施。本文以此为重点探讨重力式码头项目水土保持措施布设。

本综合码头工程采用混凝土挡墙后大面积回填压实的方式修筑码头平台。基槽覆盖层采用的抓斗挖泥船开挖,抓斗清碴,盖层采用驳船经码头上岸后运至陆域弃渣场堆放。混凝土挡墙施工水位以下立钢模板浇筑水下混凝土,施工水位以上立模板现浇混凝土,水上、水下混凝土均采用分段浇筑。未使用围堰施工,降低了水域施工扰动,可能诱发水土流失。

抓斗挖泥船在施工地点抛八字锚固定船位,自航泥驳靠泊抓斗船。抓斗挖泥船抓泥装驳,配套泥驳交替装泥、卸泥,保证抓斗船连续作业。泥驳装满泥沙后靠近码头岸边,利用自动传输装置(类似采沙场输沙装置)将泥驳内泥沙等转运到码头岸上。鉴于水下疏浚过程中产生的挖方携带大量的泥浆,为有效防止施工中带出的泥浆直接流入内河,在重力式挡墙后设置一座沉淀池,利用自动传输装置将泥沙倒往岸上沉淀池,将水下开挖的土方和淤泥进行沉淀过滤,排干水后,晒干土方运往弃渣场存放。

通过施工生产工艺的改良及配套的沉淀池应用,可最大限度的减少港池疏浚及码头泊位区的水土流失。

3.2重力式码头项目水土保持措施的布设特点

由于码头项目港池疏浚及码头泊位区水土流失具有陆域和水域联动的特殊性,该区域的水土保持措施布局不同于其他区域,通过改良施工生产工艺、布设沉淀池,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项目水域施工扰动强度,减小了水土流失陆域和水域联动机制可能诱发大面积水土流失的可能性。通过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措施逐渐的完善,在暴雨等突发事件的发生时,结合主体设计,对岸坡顶端修筑截排水系统、配备足够数量的彩条布、沿岸线修筑临时挡墙等临时措施的实施,可有效减少区域水土流失的发生,最大限度的减少港池疏浚及码头泊位区可能诱发的水土流失。

4 码头项目效益分析特点

通过对本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其保土效益、保水效益、生态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均可达到或实现预期目标,根据本重力式码头项目的布局特点和使用功能,其主导功能是码头和堆货场,场地硬化程度较高,绿化面积少,林草覆盖率低于规范标准要求的目标值23%,但其林草植被恢复系数均较高,远高于目标值97%,说明项目区除硬化场地外,其他场地均进行了植被绿化。建议业主方在下阶段设计中,结合码头区域使用功能,推广新的绿化措施,增加植被绿化面积。如堆货场区地面硬化可铺设生态植草砖。

5结束语

重力式码头是目前国内常见的内河码头建设采用的形式。港池疏浚及码头泊位区的侵蚀模数明显大于其他防治责任分区,是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区域;通过采用新型施工生产工艺,结合主体设计,对岸坡顶端修筑截排水系统,沉淀池,彩条布覆盖,临时拦挡等措施,有效减小水土流失陆域和水域联动机制可能诱发的大面积水土流失。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过程中,应结合主体设计的水土保持措施,做到重点治理结合非重点治理,工程措施结合植物措施和临时工程措施,相辅相成,做到在源头上预防,施工过程中治理,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降到最低程度;保土蓄水是水土保持工作重点,减少土壤侵蚀同时,也要减少水的流失。对硬化区域可以修建框格植草,增加渗水蓄水,将场区内道路设计标高略高于绿化区域,道路积水直接进入绿化区域,减少灌溉用水;在绿化区域布设雨水收集设施,增加水的循环利用。

[参考文献]

[1] 张勇于,周卫军.重力式码头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6(36):1—2.

[2] 王笑难.沉箱重力式码头施工技术要点[J].水道港口,1998(1):24—28.

篇6

二、开发建设项目应当依据水土保持技术标准,编制水土保持章节,落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和投资概算。初步设计审查时应当有县水务局或者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参加。

三、水土保持方案“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两种。开发建设项目占地面积在1公顷以上或者挖填土石方总量在1万立方米以上,须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开发建设项目占用面积在1公顷以下或者挖填土石方总量在1万立方米以下,须编报“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

四、水土保持方案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程》的要求,委托相应单位编制,并报县水务局审查,县水务局在规定期限内提出审查意见。依法应由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县水务局应做好相关报审和服务工作。

五、编制方案所需费用应根据编制工作量定,并纳入项目前期费用。

六、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是法定前置审批,必须先经县水务局或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水土保持方案后,开发建设单位或者个人方可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项目立项审批、土地使用等相关手续。

七、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责任人:

工业集中区或其他园区建设,可由园区负责按园区建设规划统一编制水土保持方案。

在本县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开发建设和从事房地产开发项目,由开发建设单位负责编制水土保持方案。

在丘陵区范围内修建铁路、公路、水利工程、兴办电力企业和其他大中型企业、申请开采矿产资源的矿山企业或个体采矿户,由申请人负责编制水土保持方案。

八、县发改、环保、国土部门在审批本意见第一条规定范围内建设项目时,应把县水务局或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作为审批的前置条件,对申请审批事项没有经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的,应通知申请人及时依法办理,否则不予审批。

九、水土保持方案经审批后,建设项目性质、规模、建设地点等发生变化的,项目单位或个人应及时修改水土保持方案,并按规定程序报原审查单位审查。

十、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实行“三同时”制度,且项目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县水务局或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进行设计、施工。项目工程竣工验收时,必须由县水务局或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时验收水土保持设施。水土保持设施未经验收或经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不得投产使用。

篇7

关键词:专科院校 水土保持 前景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146

水土流失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8%。以长江流域的重庆市为例,重庆市水土流失面积3.75万平方米,占全市总面积的45.5%,年均土壤侵蚀模数3548 t/平方米,年侵蚀量1.33亿吨,全市每年进入江河的泥沙总量约1亿吨[1]。水土流失是生态环境退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直接影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防治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2]。

面对如此严峻的水土流失形势,国家和各地政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水土治理工作。而具有一定水土保持知识的专业人才,是水土流失治理成败的关键。目前我国水土保持专业主要在农林类本科院校中开设,专科类院校开办该专业的时间较迟且数量也较少。本科院校与专科院校的水土保持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中都具有较大的差异。

1 本科类院校水土保持专业特征

本科类院校专业名称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代码090707。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包括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多家高校。目标是培养具备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土保持、农业、水利、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等行政、事业、教学、科研、规划设计等部门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规划、设计、施工、监测、管理、方案编制、概预算编制、预防、监督以及国土环境整治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科阶段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设置的主要课程包括:水土保持工程学、水土保持规划、地质地貌学、普通植物学、森林生态学、林业生态工程学、土壤学、树木学、土壤侵蚀原理、林业生态工程学、工程力学、土壤侵蚀水动力学、水文与水资源学、测量学、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规划、小型水利工程学、农田水利学等。本科阶段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到各个企事业单位做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目前国内做水保方案编制的单位和工程很多的;其他的可以去气象、国土、林业、水务等事业单位。

2 专科类院校水土保持专业特征

专科类院校开始的水土保持专业名称就叫“水土保持”,专业代码570401。人才培养目标是从事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与行政执法和进行水土保持科学实验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科类院校水土保持专业的课程设置更注重实践环节,开设的专业课程包括:水利工程测量、应用遥感、土壤学基础、树木学、土壤侵蚀原理、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水土保持林草、水土保持规划、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信息与流域管理、水利工程测量实训、地质与土壤实习、树木与生态实习、土壤侵蚀实习、应用遥感实习、水文水资源实习、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水土保持林草设计、果树栽培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专科院校水土保持专业人才就业去向主要是与水土保持技术应用与管理相关的单位。

3 本科与专科类院校水土保持专业的区别与联系

本科阶段专业名称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而专科阶段专业名称为“水土保持”。首先从专业名称的变化上可以看出,本科阶段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的中包括“水土流失治理”和“荒漠化防治”这两方面的目标;而专科类院校水土保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针对水土流失治理的。其次本科与专科院校水土保持专业都重视水土流失治理的三大措施――林草、工程、农牧措施,人才培养方案中都包括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内容,所谓水保方案编制就是估算各工程对当地水土流失情况的影响,相当于环境评价,力求达到影响最小。

在课程体系上,本科阶段课程设置偏重于水土保持方面的植物措施,而对工程措施的讲授不足,使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受限,许多水土保持工程方面的问题无法解决。而专科院校注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在课程体系中理论课与实训课的比重较本科院校有显著变化,实训课比例一般约占总课时的50%。因此,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科院校,在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水土保持人才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3,4]。

4 结论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而其中水土保持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5]。在十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全国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作的专业人员约2.2万人,远不能满足水土流失治理、流域治理、荒漠化防治的要求,按我国每年新增5万平方米的治理速度进行治理,其中1平方米需要1人来计算,共需5万人,其中专科院校比率按30%计算,我国专科院校水土保持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要达到1.5万人,而截至2009年,全国开设水土保持专业的专科院校仅有7所,2007年招生的院校只有3所[6]。因此,专科院校水土保持专业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发挥专科院校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特点,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水土保持人才,对我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崇庆.建设水保科技示范园区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水平[J].中国水土保持,2005,(5):7-8.

[2]张军红,侯新,李前杰.重庆市水土保持研究进展与展望[J].现代农业科技,2013,(19):284-285.

[3]吴伟民,林辉.水土保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施[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0(3):45-46.

[4]温爱存.浅谈高职院校水土保持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水土保持,2012,(9):73-74.

[5]朱永杰.生态文明与生产力[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54-57.

篇8

关键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问题;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2-0127-01

1建设项目在水土保持方面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临时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都是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建成和拆除的,在主体工程竣工验收时已不存在。所以,临时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往往得不到施工建设单位的重视,很多建设项目不按方案要求予以落实,造成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危害。如部分公路建设期间,由于坡面路基开挖未采取临时拦挡措施,使大量土石顺坡滚人河渠,不仅造成水土资源流失,而且淤积和挤占河亘,影响行洪安全。

建设项目产生的临时堆土,不采取覆盖措施,造成扬尘弃土外运时,运输车辆不遮盖,土渣沿路洒落,遇水成泥,遇风扬尘,造成二次扬尘,是常见施工建设问题。这些现象,不仅会影响当地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而且会影响周边区域的大气质量。

2水土保持措施难以落实的原因

既然临时水土保持措施如此重要,为什么有些建设项目不予落实呢?其原因主要有5个方面:

1)部分建设、施工单位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有的建设单位只把水土保持方案作为审批项目的必要手续从主观上就没想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只顾花钱建工程,不愿投资保环境。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投资或缩短工期,不按规定施工,不设防护措施,强挖强建,乱丢乱弃,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危害和环境污染。

2)临时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变差大,难于把握。大部分临时措施都是针对可能发生水土流失危害所确定的防治措施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往往预测的危害不一定发生,未预测到的也可能会出现,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难以完全按设计的方案实施。

3)某些临时水土保持方案设计不合理(如平原区的建设项目延用山区的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或费用太高,或操作性差。

4)部分临时水土保持措施属于施工单位必备工作条件,不再纳人工程预算。如承建城镇建设项目的土石运输车辆,在作业中必须进行覆盖,临时弃土必须进行拦挡,覆盖用的帆布和挡板等都是施工单位自备的设施,可以重复使用,其成本不计人工程投资,建设单位即使认可方案,但在工程招标投标中也不予落实。

5)施工单位管理不到位,覆盖和拦挡不到位,造成水土流失和引发环境问题。

3减少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的策略

3.1强化宣传执法力度,提高施工建设单位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

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应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项目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对水土保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珍惜水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加强对建设施工活动的监管,对野蛮施工、肆意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资源流失的施工建设单位,应依法予以处罚。

3.2强化监督管理力度,确保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落实

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与相关部门加强联系,把好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关,在方案技术审查时,充分论证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合理性和可行性,以“简单实用”的原则优化设计方案。对核准实施的开发建设项目,按基建程序落实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和水土保持施工监理、监测工作。特别是在工程招标、投标等关键环节,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保证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落实到标书和施工图上。主体工程验收时,要同时验收水土保持工程和监理、监测工作记录及工作报告,查验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防治情况。

3.3科学合理布设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提高临时措施的可操作性

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主要技术依据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规范》,水土保持方案必须按规范要求编制,但不能生搬硬套,那样会造成不应有的投资浪费,也会影响水保方案的可操作性。一是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如技术规范规定,在山区沟道弃碴和坡面开挖路基,必须按“先拦后弃”顺序设计拦挡工程,但在平原区或山区平地开挖路基和管沟,就没必要建设拦挡工程,对弃土拍实齐整即可。二是要“操作方便、经济有效”,临时水土保持施工存在时间短,设计时必须考虑如何方便拆除,建筑建设以就地取材为上,重复使用为好,能够永临结合为最好。混凝土、浆砌石等材料,建时费钱,拆时费力,拆除后又成为难以利用的建筑垃圾,所以不宜作为临时措施的材料使用。三是与当地环境相协调,便干治后管理。管沟施工用地、施工便道等临时用地,用完后除主体工程另有要求外,一般尽量恢复原土地利用类型,占用前是耕地、林地或草地的,还应恢复为耕地、林地或草地,这样既能满足治理要求,又便于管理维护和景观上的和谐。四是对于采取管理措施能达到防治目的,就不要计列治理投资。如灰、土、沙料运输时遮盖所用的帆布及临时堆土拦挡所用挡板等都是施工单位必备的施工防护用品,一般不用列人材料预算,否则就会增加不必要投资。

3.4加强培训、考核力度,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施工队伍技术水平

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人员和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是提高方案编制质量和可操作性的重要保证。主管部门应定期对方案编制人员、施工技术及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发给相应上岗证。新规范出台、新文件的颁发都要采用不同的宣传及培训方式予以落实。只有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才能保证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质量,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3.5合理确定取费范围和标准,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的公信

度在水土保持方案编制预算时,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保持监理和水土保持监测等独立费用,是工程建设单位和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都比较关注的问题。方案编制单位必须依照相关规定,合理确定各项费用的取费范围和收费标准同时在方案提交审查前,充分征求业主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否则就会影响方案的公信度和可操作性。如个别建设项目计列的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计费过高,引起建设单位不满,业主与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发生争执,最后付诸法律程序,不仅没有如期收费,还影响了主管部门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度。

篇9

【关键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问题;防治措施

一、开发建设项目中水土流失的特点

开发建设项目产生的水土流失主要是指人为水土流失。这部分水土流失具有流失量大、集中突发性强、危害大与难于监管等特点。开发建设不可避免地在一定范围内扰动地表,毁坏和压埋地表植被,产生呈松散状态的固体废弃物,极易造成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则会降低土壤生产能力,恶化环境,甚至会威胁到周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开发建设项目在水土流失的问题及原因

1、开发建设项目在水土流失的问题。大多数临时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都是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建成和拆除的,在主体工程竣工验收时已不存在。所以,临时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往往得不到施工建设单位的重视,很多开发建设项目不按方案要求予以落实,造成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危害。 开发建设项目产生的临时堆土,不采取覆盖措施,造成扬尘弃土外运时,运输车辆不遮盖,土渣沿路洒落,遇水成泥,遇风扬尘,造成二次扬尘,是常见施工建设问题。这些现象,不仅会影响当地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而且会影响周边区域的大气质量。

2、开发建设项目在水土流失的原因.笔者认为开发建设项目中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1)部分建设、施工单位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有的建设单位只把水土保持方案作为审批项目的必要手续从主观上就没想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只顾花钱建工程,不愿投资保环境。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投资或缩短工期,不按规定施工,不设防护措施,强挖强建,乱丢乱弃,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危害和环境污染。 (2)临时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变差大,难于把握。大部分临时措施都是针对可能发生水土流失危害所确定的防治措施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往往预测的危害不一定发生,未预测到的也可能会出现,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难以完全按设计的方案实施。 (3)某些临时水土保持方案设计不合理(如平原区的开发建设项目延用山区的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或费用太高,或操作性差。 (4)部分临时水土保持措施属于施工单位必备工作条件,不再纳人工程预算。如承建城镇开发建设项目的土石运输车辆,在作业中必须进行覆盖,临时弃土必须进行拦挡,覆盖用的帆布和挡板等都是施工单位自备的设施,可以重复使用,其成本不计人工程投资,建设单位即使认可方案,但在工程招标投标中也不予落实。 (5)施工单位管理不到位,覆盖和拦挡不到位,造成水土流失和引发环境问题。

三、开发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

1、强化宣传执法力度,提高施工建设单位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应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项目主管部门、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对水土保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珍惜水土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同时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加强对建设施工活动的监管,对野蛮施工、肆意破坏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环境污染和资源流失的施工建设单位,应依法予以处罚。

2、强化监督管理力度,确保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落实。行政主管部门应与相关部门加强联系,把好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关,在方案技术审查时,充分论证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合理性和可行性,以"简单实用"的原则优化设计方案。对核准实施的开发建设项目,按基建程序落实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和水土保持施工监理、监测工作。特别是在工程招标、投标等关键环节,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保证各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落实到标书和施工图上。主体工程验收时,要同时验收水土保持工程和监理、监测工作记录及工作报告,查验施工过程中水土流失防治情况。

3、科学合理布设各项水土保持措施,提高临时措施的可操作性.编制水土保持方案的主要技术依据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规范》,水土保持方案必须按规范要求编制,但不能生搬硬套,那样会造成不应有的投资浪费,也会影响水保方案的可操作性。一是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如技术规范规定,在山区沟道弃碴和坡面开挖路基,必须按"先拦后弃"顺序设计拦挡工程,但在平原区或山区平地开挖路基和管沟,就没必要建设拦挡工程,对弃土拍实齐整即可。二是要"操作方便、经济有效",临时水土保持施工存在时间短,设计时必须考虑如何方便拆除,建筑建设以就地取材为上,重复使用为好,能够永临结合为最好。混凝土、浆砌石等材料,建时费钱,拆时费力,拆除后又成为难以利用的建筑垃圾,所以不宜作为临时措施的材料使用。三是与当地环境相协调,便干治后管理。管沟施工用地、施工便道等临时用地,用完后除主体工程另有要求外,一般尽量恢复原土地利用类型,占用前是耕地、林地或草地的,还应恢复为耕地、林地或草地,这样既能满足治理要求,又便于管理维护和景观上的和谐。四是对于采取管理措施能达到防治目的,就不要计列治理投资。如灰、土、沙料运输时遮盖所用的帆布及临时堆土拦挡所用挡板等都是施工单位必备的施工防护用品,一般不用列人材料预算,否则就会增加不必要投资。

4、加强培训、考核力度,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和施工队伍技术水平。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人员和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是提高方案编制质量和可操作性的重要保证。主管部门应定期对方案编制人员、施工技术及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发给相应上岗证。新规范出台、新文件的颁发都要采用不同的宣传及培训方式予以落实。只有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才能保证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质量,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和水土流失防治效果。

5、合理确定取费范围和标准,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的公信度。在水土保持方案编制预算时,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保持监理和水土保持监测等独立费用,是工程建设单位和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都比较关注的问题。方案编制单位必须依照相关规定,合理确定各项费用的取费范围和收费标准同时在方案提交审查前,充分征求业主和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否则就会影响方案的公信度和可操作性。如个别开发建设项目计列的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计费过高,引起建设单位不满,业主与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发生争执,最后付诸法律程序,不仅没有如期收费,还影响了主管部门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度。

结束语

防治开发建设项目施工过程造成的水土流失,最主要包括临时拦档、临时覆盖、临时排水、临时绿化和管理等,这些措施具有防治目标明确、结构简单、施工容易、投资低、见效快等特点。减少开发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人为水土流失危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单媛媛等.平原河网地区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0(4)

篇10

关键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程序;工作要点

中图分类号:TK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从保护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防治效果的进行实时监视和测定,它强调的是对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前、中、后实施全过程的动态监测。只有做好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才能掌握工程建设引起的水土流失及变化情况,发现重大水土流失危害和安全隐患,及时完善防治措施,协助建设单位落实水土保持方案。下面,就主要探讨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1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有关规定

《水土保持法》第十九条规定,“……建设项目中的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时,应当同时验收水土保持设施,并有水行政主管部门参加”。《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有水土流失防治任务的开发建设项目,建设和管理单位应设立专项监测点对水土流失状况进行监测,并定期向项目所在地县级监测管理机构报告监测成果”;第十六条规定,“开发建设项目的专项监测点,依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对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水土流失进行监测,接受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管理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水土保持设施符合下列条件的,方可确定为验收合格:

(一)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手续完备,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施工、监理、财务支出、水土流失监测报告等资料齐全;

(二)水土保持设施按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和设计文件的要求建成,符合主体工程和水土保持的要求;

(三)治理程度、拦渣率、植被恢复率、水土流失控制量等指标达到了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和批复文件的要求及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技术标准

;(四)水土保持设施具备正常运行条件,且能持续、安全、有效运转,符合交付使用要求,水土保持设施的管理、维护措施落实”;第十二条规定,“……建设单位、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监测报告编制单位应当参加现场验收”。

这些是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法律基础,确定了开发建设项目开展水土保持监测的依据(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形式(监测阶段报告、监测总报告)和具体程序(建设和生产全过程),也对水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测提出了要求,即从前期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施工结束后的验收各个环节进行监控。

2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工作程序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贯穿项目的整个施工过程,作为建设单位、监测单位和水行政主管部门应了解自己在各阶段的主要职责,以确保监测工作的实施,主要工作程序见图1。

图1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程序

3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要点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过程监测,监测时段应从施工准备期开始,至设计水平年结束,建设生产类项目还应在生产运行期进行监测。

3.1 施工准备期

(1)编写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

监测单位在接受建设单位委托后,应及时进行现场踏勘,收集相关资料,建立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本底值,编写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由项目业主报送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作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正常开展和水行政主管部门日常监督检查的依据。

(2)建立水土流失本底数据库

工程施工准备期水土保持监测的核心内容是水土流失因子本底数据监测,具体包括: ①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的土壤容重、有效土层厚度、植被种类和覆盖度等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的典型抽样调查;②项目区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水文、气象、社会经济等相关资料的收集;③对已经开工的项目,应进行项目区现状水土流失调查,对施工中遗留的水土保持问题提出整治建议。

(3)进行监测点布设

项目开工后,监测单位应按照水土保持监测实施方案安排监测人员,确定监测的重点区域,设置水土保持监测点,建立监测设施。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重点区域为水土流失严重区域,一般有弃土弃渣场、取料场(包括采石场、取土场)、土石方临时转运场、大型开挖填筑面、施工便道、特殊地质地段以及跨河施工区域。监测点的布设应根据开发建设项目扰动地表的面积、涉及的水土流失、土石方堆积形态、植被状况、水土保持设施及其布局,以及交通、通信等条件综合确定。每个监测点都要有较强的代表性,对所在水土流失类型区和监测重点要有代表意义,并注意原地貌与扰动地貌应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3.2 施工期

(10了解工程进度

在每一监测时段,监测人员应对主体工程和水土保持工程的进展情况进行详细了解,重点是项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情况,包括数量、质量以及实施效果,主要通过查阅施工和监理进度报告、环境监测报告以及与各参建单位沟通等途径来了解。

(2)现场监测

施工期现场监测的主要任务是对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的监测以及水土保持各项防护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调查。

1)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监测。施工期每个监测时段对工程各扰动类型区的扰动地表面积,挖、填、弃土(渣)方量和堆放、运移情况进行跟踪监测,同时对定位监测点水土流失量进行量测,对防治责任范围内各重点监测区域水土流失主要影响因子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查监测。主要监测内容及方法见表1。

表1 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监测内容及方法

注:打“√”的为可选方法。

2)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落实情况。通过实地调查、现场量测、查阅设计资料等方法,按照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对主体设计中已考虑的各项措施和方案新增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测,特别是对施工场地、施工便道、取料场、弃渣场、拆迁安置区等区域水土保持设施的数量、质量和运行情况进行监测。主要监测内容及方法见表2。

表2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监测内容及方法

注:打“√”的为可选方法。

(3)提交阶段报告

根据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在监测工作告一段落后,应定期编制监测阶段报告,提交项目业主。阶段报告中应评价各项水土保持工程的落实情况,对本阶段遗留的水土保持问题提出建议。

监测阶段报告由业主报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机关和项目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备案。根据项目建设特点及水土流失主要发生时段,阶段报告在土建工程施工期应分季度、年度报告编写,土建工程完工后可只作年度报告。

3.3 自然恢复期

(1)水土保持措施的运行情况调查

土建工程完成后,监测单位应在对项目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全面调查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定位观测来监测水土保持措施的运行情况。包括: ①林草措施布置情况,林草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情况;②防护工程自身的稳定情况;③弃渣场拦渣墙、排水沟等的实施效果;④土地生产力恢复情况。

(2)监测结果分析

通过各项内容的监测,在施工末期计算扰动土地整治率、水土流失总治理度、土壤流失控制比、拦渣率、林草植被恢复率、林草覆盖率等6项指标,判断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是否达到水土保持方案中拟定的目标值。

(3)编写水土保持监测总报告

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前,监测单位汇总所有的数据和资料,编制水土保持监测总报告,对各项水土保持治理达标情况进行评价,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水土保持设施专项验收工作的依据。

4 结语

综上所述,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强调的是项目建设前、中、后全过程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监控。同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而本文只是对现阶段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一个总结和探索,随着水土保持监测制度、监测技术、监测手段的不断完善与提高,水土保持各项监测技术和方法将更具有可操作性,监测成果也将有效地指导同类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中各项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设计,将更有力地推进国家和地方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