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发展战略范文

时间:2023-03-20 12:54: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镇发展战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镇发展战略

篇1

【关键词】山西省;城镇化;发展战略

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是山西转型发展的根本举措,是跨越发展的主要依托,也是统筹兼顾、互促互动,有机统一的发展战略。其中,市域城镇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个轮子,加快推进市域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是山西“十二五”时期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抓手,是山西转型跨越的重大战略。因此,研究山西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意义重大。

一、山西省城镇化发展现状及特征

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作用于社会结构所引起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等的变化过程,是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过渡的过程。目前,山西城镇化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一)城镇化发展速度慢,城镇化水平增长不快

近年来,山西省的城镇化发展从纵向来看,取得了一定成绩。从2000年的35.20%提高到2004年的39.63%,平均每年提高0.89个百分点;又从2005年的42.11%提高到2011年的45.99%,平均每年提高0.97个百分点。而同期全国的城镇化速度为:2000年到2004年平均每年提高1.11个百分点,2005年到2011年平均每年提高0.90个百分点。可见山西省的城镇化发展速度比全国的发展速度慢。

(二)城镇群发展滞后,城镇规模偏小

城镇集群化和区域化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主导趋势,是参与国际与区域分工的必然要求。现阶段,山西的城镇群构建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有效推进城镇群发展的体制机制,城镇之间还缺乏合理的分工与协作。2011年,全省22个设市城市平均人口规模为40.25万人,而全国的平均水平为51.1万人,位于中部六省第4位。84个县城平均人口规模为6.1万人,位于中部六省第5位;建制镇平均人口规模不足0.6万人,位于中部六省第6位。

二、影响山西省城镇化发展的战略因素

任何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山西省实现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存在着一些影响其发展的战略因素,主要包括:

(一)观念落后,缺乏创新

解放思想永远没有止境,思想有多远,发展就有多远。山西省城镇化发展滞后,固然有管理体制、规章制度、政府职能等方面的原因,但归根到底是思想观念问题。我省在“十二五”时期在城镇化发展上能不能有新突破,关键要看能否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我省城镇化必须从片面追求人口数量增长和城镇形象工程的旧观念中解放出来,树立因地制宜、开拓市场的创新思想;必须从城镇化过程的同质化中解放出来,就各个城市的发展定位、特色、职能等进行科学的总体规划,鼓励城市之间差异化发展,差别竞争,特色取胜,让各具特色的城市协调互动。

(二)城镇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不平衡

我们在城镇化过程中不能搞“”,盲目追求大城市,尤其是我省作为一个煤炭大省,在近些年的发展中已经耗费了大量的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我们在城镇化过程中就更要注重协调发展,做到经济发展与节能并举,在现代化和自然资源保护方面做到平衡,切实保护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使我省的城镇化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的需要,实现城市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宜居城镇。

三、对山西省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思考

众所周知,城镇化是带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但是,城镇化的实现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下面,将借鉴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成功经验,就山西省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

对于资源型工矿城镇,必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工业新型化推进市域城镇化,以大中城市为依托,按照城镇组群化发展要求,统筹发展多层次产业功能区,用产业多元化支撑城镇健康快速发展。加快发展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例如: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新型材料、文化旅游、物流会展、特色食品和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研发设计、新能源等产业,使它们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和充分的就业岗位,增强城镇发展动力。

(二)以旅游产业的发展来推进城镇化

山西省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其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几乎每一处都有开发的价值,只是近年来城市的发展忽略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对其资金投入也很缺乏,导致大量旅游景点并不为外界所知。所以,在今后的发展中,应该高度重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使农民实现就地转化,进而真正实现城镇化。

(三)加快推进“一村一品”,不断壮大县域经济

城镇化就其实质而言,是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我省城镇化的进程。在山西省“一核一圈三群”的城镇化布局中,县城和重点小城镇都是重要的基础和环节,加快以县城为中心的城镇化建设,既可以避免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和各类“城市病”的出现,又可以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有效载体。近年来,山西省不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发展壮大特色主导产业,“一村一品”初见成效,涌现了一批效益较高、特色明显的专业村、专业乡。

总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山西省只有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才能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才能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的发展。山西省的城镇化要得到快速发展,政府制定的发展战略非常重要。山西省只有明确了城镇化发展中的问题以及发展的战略重点,才能朝着城镇化既定的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1]卢建明.关于山西城镇化的认识[J].山西科技,2005,(3)

[2]刘传江,郑凌云.城镇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3]姚鸿明.关于推进城镇化进程的若干建议[EB/OL].人民网,2005-03-11

篇2

关键词:城镇化;能源体系;变革

1 能源问题使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面临瓶颈

能源问题是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挑战之一。城镇化的发展会带来能源总消耗量的大规模上升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资料显示,一个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其能源消费水平将提升至原来的3倍及以上。

1.1 解决我国农村能源消耗是从根本上解决能源紧张现状首要的问题之一

我国农村的能源消耗量并不低于城市。造成农村高能耗的主要原因是技术落后,农民缺乏相关知识,大量使用低效一次能源及技术,结果导致农户能源利用效率过低,能耗大,能源费用支出高。近年来,随着生活品质的改善和商品能源供应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开始更多地使用商品化石能源,将传统上作为燃料的秸秆直接放火焚烧还田,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国农村应该采用分布式能源发电,并利用其灵活性与更多的太阳能发电、风电和小水电相互融合,提高供电质量;燃气供热还需与太阳能集热供热融合,保障供暖质量,减少燃气消耗,提升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比例。

1.2 大量的资源消耗使城市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

数据显示,在全国654个城市中,有近400个城市面临城市供水不足的问题,其中约200个城市严重缺水,北京、山西、河北、河南等全年降水分布不均、降水总量相对较小的省市,地下水过度开采问题突出,地下水位普遍下降。

1.3 粗放型城镇化导致城市生态环境迅速恶化

城镇化的直接表现是高楼大厦越来越多,柏油马路越来越密集。这些变化在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意味着大量植被和地下水循环系统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同时,城市的快速扩张也使污染物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

2 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推动能源体系的大变革

2.1 新型城镇化推动能源消费结构调整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新"体现在方方面面,其中能源至关重要。目前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是以化石能源为主体,主要是煤炭、石油、天然气。这就会带来两大问题,一是化石能源为一次性能源,用一点少一点,且我国除煤炭以外,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都不足,对外依存度会越来越大;二是化石能源特别是占比超过60%以上的煤炭在消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排放,造成环境压力,而我国目前的环境压力已经接近极限,60%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雾霾影响了大半个中国。新型城镇化是重点也是难点,其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改变甚至可能带动国家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新型城镇需要从依靠资源投入和消耗为主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转变为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主的集约型增长模式。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效抑制高耗能产业膨胀,通过政策调整产业结构,鼓励清洁化、消耗低、污染小产业的发展。

2.2 新型城镇化加速推广新型能源利用方式

要解开能源以及环境这两大制约、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大量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根本出路,而城镇化进程恰恰是加快这一调整的最佳契机。

首先,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大规模推广新能源的好机会。伴随着城镇化进程,一定会有大量新市区、新建筑出现。新建的城镇和城市新区应当从一开始就重视能源结构调整问题,把能源消费更多地建立在新能源的基础上,这样会大大带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逐步改变我国的能源格局。

其次,城镇化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也为新能源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我国现行农业生产方式是以传统的家庭农业为基础,对能源的使用很少。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一定会增加对能源的需求。以风电和太阳能为标志的新能源的一大特点是分布式,这就和分散的农业生产形态相吻合。

最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优势已在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体现出来。传统的化石能源是一种非均衡分布、适于大规模开发、集中使用的能源;而新能源恰恰相反,它分布相对均衡,不需要运输成本,这些特性使其更加适用于小城镇,而新型城镇化的重点恰恰是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太阳能热水器、电动自行车、沼气,这几项中国走在世界前列的新能源技术和产品大都在中小城市和农村发展得好,就是佐证。

2.3 新型城镇化给传统能够能源企业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

篇3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资源开发;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1001901

资源型城市是指因资源开发而形成、发展,资源产业在其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城市。资源型城市往往采取的是“先矿后城”的方式逐步形成发展而来,例如大庆、攀枝花、克拉玛依等城市。

1 我国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

(1)经济结构单一性。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往往过度依赖资源的开发和国家的投入,人、才、物等资源过度集中于资源产业,在城市经济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而金融、商业、高科技等服务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导致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生产经营粗放,经济效益低下,经济增长乏力。

(2)城市发展的周期性。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往往严重依赖于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资源型城市必将经历的产生-发展-中兴-衰落的过程。如果不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城市经济结构转型,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就脱离不了产生-发展-中兴-衰落的过程。

(3)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由于对矿产资源粗放性的开发与加工,大量废气、废水、废渣被排放,城市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这几乎成为资源型城市的通病。

(4)城市空间布局零散。资源型城市一般采取的是“先工作,后生活”的模式沿矿而建,造成城市空间布局零散,城市建设成本不断增加,公共服务设施不健全或效率低下。

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是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攀枝花市为例,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以供参考。

2 资源型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

2.1 构建与城镇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的城市格局

攀枝花市是一个资源开发性城市,钢铁、水电、钒钛、化工为四大支柱产业,具有丰富的矿产、水能、生物、光热和旅游资源,城镇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特征明显。攀枝花城市区域应科学布局,突出与城镇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协调发展,提高城市人口、环境、交通、经济的综合承载能力。在空间布局上,形成功能特征明显的商业、工业、居住、特色农业与旅游四个核心功能区域,根据各区域的核心功能及作用,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文教、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的配置,以集约化的方式推动各城市区域协调发展。

商业区域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发展积淀,根据攀枝花市现有情况来看,可把炳一区规划为城市的核心商业区域,充分利用现有较好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对一些老旧居民区进行改造,搬迁现位于这个区域的行政机关,充分释放土地资源,打造以“人民街”为核心,围绕周边区域的攀枝花核心商业功能区域,大力发展商业、金融、娱乐、餐饮、休闲等服务业。根据自然形成的区域产业发展,可把弄弄坪、瓜子坪、河门口、金江等区域规划为工业区,着力建设与工业区域相配套的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根据各区域的环境承载能力与地理特点,统一规划布局“钒钛工业园区”、“化工工业园区”、“钢铁工业园区”等多个工业园区,将相关企业搬迁至工业园区中,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各类基础设施和资源,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另一方面,可尽可能控制工业污染的区域范围,从而从整体上改善攀枝花市的环境污染状况。攀枝花近50%的人口集中居住在炳草岗片区,从实际情况出发,规划“炳二区”、“炳三区”、“大渡口”、“仁和”等几个区域为核心居住区,根据各区域的人口容量,科学合理的配套建设交通、水电气、医疗、文教、娱乐等基础设施,提升这几个区域的人口承载能力。米易、盐边土地广袤,旅游资源较丰富,特色农业初具雏形,应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充分开发旅游资源,把米易、盐边县规划为攀枝花的特色农业与旅游功能区域,以阳光旅游与特色农业为着力点,追求特色农业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建设一批具有较大知名度的旅游景点与特色农业基地。

2.2 以消费为主导,通过市场化途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的转型

长期以来,攀枝花经济的“二元制”结构问题突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单一,以高耗能、高污染的煤炭及矿山开采、冶炼、电力、化工等重工业为主,产能落后、效率低下,资源利用率低、产品附加值低,农业与服务业发展滞后。二是国有经济比重很大,占据主导地位,民营经济发展不足。这种“二元制”结构导致了攀枝花经济发展不平衡,过分依赖于资源开发与政府投资,因此,尽管这几年攀枝花人均GDP全省第一,但人均收入排名却远远落后于成都等几个城市。攀枝花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一定要强调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倡导集约、绿色、低碳的发

展方式。经济结构调整要坚持以消费为主导,通过城镇化,释放巨大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工业等产业的发展,从而以市场化的途径来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与发展方式的转变。

以消费为主导,市场化的途径来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政府为主导的投资可有可无,恰恰相反,政府为主导的投资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政府投资应转向于城镇基础设施的投资、公益性项目的投资以及生态环境的治理,把投资的重点转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领域,切实推动人口城镇化进程,着力于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城市家园。例如,攀枝花市的城市交通、城市绿化、城市污水处理等项目,都需要政府投资来主导进行。

篇4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临港新区; 产城融合; 生态文明; 发展策略

1. 临港新区城镇化发展背景

2014年3月,中央和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同时,还特别指出要严格新城新区设立条件,防止城市边界无序蔓延,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推进功能混合和产城融合,防止新城新区空心化;加强现有开发区城市功能改造,推动单一生产功能向城市综合功能转型等一系列政策要求。

临沂临港新区于2010年被确定为山东省级经济开发区,位于临沂市东部,东临日照岚山区,北接青岛,南接连云港。临沂市设立临港新区初衷是依靠其临近东部沿海港群的优越区位,引领全市率先融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进而带动鲁南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但由于临港新区是依靠四个农业乡镇建立起来的,所以存在成立时间较短,经济总量小、城镇化水平低,中心城区不强、基础设施不配套、城镇建设品质不高和管理机制不健全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新区发展初期,如何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明确思路,找准路径,谋求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临港新区城镇化特征与经验

2.1 行政区划调整促使城镇化率快速提升

2010年,临港新区在坪上、壮岗、团林、朱芦四个农业镇基础上成立经济开发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4.40%。2014年,新区将坪上镇调整为新区驻地城关镇,将全镇总人口纳入城镇化统计,城镇化水平被动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以年均5.1个百分点的高速增长到54.73%。

2.2 异地城镇化特征明显,劳动力大规模流出

长期以来,临港经济开发区表现出了显著的以劳务经济为支撑的人口迁出特点。2000-2010年,全区净迁出人口由4667人增长到29868人,占常住人口总数比重由3%上升到18.5%,人口迁出的原因以青壮年劳动力到青岛、日照、威海等省内沿海城市从事第三产业为主。近年来,随着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速度快速提升,2010―2014年净流出趋势变缓,户籍人口(198772人)与常住人口(198080人)基本持平。外迁人员的文化水平高于留守人群,劳动人口的流出不仅降低了劳动力资源的总量,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全区人口结构的优化,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也日益凸显。

图1 临港新区城镇化发展阶段

图2 五普、六普流动人口比较

2.3 流动人口以区内转移为主,近域流动态势显著

根据六普数据,全区流动人口规模约4665万人,中心城区和小城镇接收了60%的流动人口,成为吸纳人口转移的主体空间。流动人口主要来自于区内,占总流动人口的62.1%,比2000年增长了约12个百分点,说明多年来近流域转移人口规模正在逐步扩大。

图3临港新区迁入人口流向示意图

图3基于五普、六普临港新区流动人口来源比重

从流动人口迁移原因分析,人口的流动正从婚姻迁入、工作调动、分配录用等带有刚性或计划经济时代的因素向以学习培训、务工经商等市场经济行为转变,同时也说明,随着临港经济开发区发展程度的加快,城乡间兼业和城镇内就业的近流域农村劳动力转移已成为新的人口流动趋势。

图4 五普、六普省内、省外人口迁移原因比较

2.4 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基本一致

临港经济开发区城镇化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在空间布局上基本一致, 位于区域中部的中心城区和壮岗镇经济发展程度较高,城镇化水平也较高,而北部的朱芦镇和东部的团林镇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城镇化水平也比较低。

2.5 中心城区和产业园区成为全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地区

临港经济开发区从工业新区的自身实际出发,将中心城区和产业园区建设作为城镇化推进的重点地区,不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扩大城区规模,完善城区功能,成为全区推进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路径。2007-2014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5.64平方公里扩大到6.22平方公里;建设投资额由3636万元上升到21272万元,占全区的67%,其中,基础设施投资额由130万元增长到10970万元,占建设投资额的比重由3.5%增长到51%。

图5 临港新区2000年与2010年建设投资比较 图6 临港新区各镇2010年建设投资比重

2.6 城乡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全区建立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启动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整合工作。2013年,全区民生建设总投资35亿元,同比增长32%,占财政总支出的71.2%。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为99%,新农合参保率为99.9%。

2.7 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化实践经验突出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方面,按照“村民自愿、村委自主、片区指导、乡镇规划、管委融资、整村搬迁、先建后拆”的原则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形成了村民自下而上主动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新模式;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极创新投资体制,利用市场运作和政府投资相结合的方式,有效解决新区建设存在的资金瓶颈问题;机构设置方面,成立小城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小城镇建设的管理力度。

表1. 临港新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地方经验

3. 临港新区城镇化存在问题与挑战

3.1 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产业对就业吸纳能力不高

2014年,临港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比值为0.87,低于国际公认的1.4-2.5的合理区间,也低于全省1.07、全国1.22的平均水平。全区三产比14:44:42,农业比重过高,生产业发展滞后,沉淀过多劳动力。临港新区非农就业弹性系数仅为 0.13,是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 1/3 和发达国家的 1/5,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制约了企业创新发展和转型提升。

图7 临港新区行业就业比重

3.2 市民化任务艰巨

全区市民化仍滞后于人口城镇化。大部分省外迁入人口、本地农业转移人口和受行政区划调整影响形成的城中村人口,虽然纳入城镇化统计,但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平等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难以完全融入城市社会,造成城镇内部新的二元矛盾。全区的人均公共财政支出在全省属于低水平地区,大部分的公共服务财政支出项目在全省下游水平,其中科学技术、文化体育支出在差距最大。未来,如何提升政府对于公共服务和相关设施的投入,是推进城镇化发展方式转型的重要任务。

图8 临港经济开发区建设投资情况

3.3 城镇综合竞争力不强,承载能力有待提升

2014年,全区人均GDP2.22万元,与蓝色经济区、鲁南城镇带及周边县市相比均处于较低水平。中心城区常住人口6.79万人,规模较小。小城镇平均人口规模为1.35万人,低于临沂市平均水平(1.46万人),与全省平均水平(1.35万人)持平。大部分小城镇尚未达到公共服务设施的人口规模门槛,难以对广大乡村地区形成服务与带动。

图9 临港新区人均GDP区域比较

表2 临港新区小城镇城镇化水平在山东省的位置

临港新区成立时间短,基础设施整体不高,在鲁南地区和蓝色经济区中发展水平相差较大。2014年,人均城市道路面积9.8平方米,供水普及率26.8%,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86%,燃气和污水处理管网、长途车站和公交车站等设施正在建设当中。

图10 临港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相关地区比较

3.4 “未富先老”的人口结构性矛盾需要及时应对

全区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然而却面临着未富先老的局面。2010年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到10.97%,标志着全区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会加大社会负担,降低全区的发展活力,尤其是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现代化发展会造成严重影响,制约了全区农业产业的转型与发展。

图11 临港新区人口年龄结构图

3.5 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

临港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基础良好,林地面积4568公顷,占土地面积12%;河流水域面积1968公顷,占土地面积5%,地表水均达到Ⅳ类标准,地下水Ⅲ类标准;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在全国、全省处于全列。但是,全区钢铁、石化等主导产业对环境的影响压力较大,从数据统计来看,全区33家重点污染控制企业也基本以钢铁、石化、建材为主,因此,如何不以生态环境的破环换取经济的发展,成为全区发展的重要挑战。

3.6 农民进城意愿不足

根据对全区农民工进城意愿调查显示,不愿意放弃农村相关权益、在城市中没有生活来源、相对较高的城市消费水平是阻碍农村人口转移的主要因素,而子女教育、生活质量的提升又是吸引农民进城最大的因素。

图12 临港新区农民进城意愿调查分析图

4. 临港新区城镇化发展趋势判断

4.1 合理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配套改革力度将不断加大

全区在过去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已经实现非农化就业人口,但是尚未完全融入城市,没有享受同城市居民完全平等的公共服务和市民权利,“玻璃门”现象较为普遍。因此,未来新区将会按照国家有关户籍政策,加大改革力度,尽快满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需求,同时平等的公共服务和市民权利政策也将相应落实。

4.2 工业化仍然是城镇化的主要推动力量

在区域经济分工格局中,临港新区主要承担生产功能,建设目标是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和临港产业基地。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全区仍需发挥区域制造业基地的作用,以工业化作为城镇化主体推动力,最终实现四化同步发展。

4.3 中心城区、产业园区和小城镇仍是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

近年来,中心城区、园区和镇区在全区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突出了产业新区的自身特点。未来,由于城乡发展的现实差距还比较大,特别是城镇在就业创业、子女教育、设施配套等方面仍有绝对优势,在相当长时间内中心城区和小城镇仍将是推动全区城镇化发展、拉动人口市民化和吸纳非农就业的主要载体。

4.4 农村新型社区将成为城镇化发展的新载体

全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基础良好,人口集聚达到一定规模,保障制度相对完善,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山东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意见》等政策文件,保障农村新型社区健康发展,因此未来农村新型社区将成为推进农民就地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动力。

4.5 在环境倒逼机制作用下, 生态文明理念的实施将更加深入

临港新区在冶金、石油化工、石材木材等资源消耗型产业对环境保护产生的巨大压力下,必将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努力谋求产业转型发展,环保意识将更加重视,生态保护越发严格。

5. 临港新区城镇化发展策略与思考

根据临港新区城镇化发展的特征、问题、挑战及发展趋势判断,临港新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应着重从优化城乡发展空间、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促进体制改革创新、打造新区生态文明和塑造城市文化品牌等方面进行谋划和思考。

5.1 中心引领,轴向拓展,节点突破的空间优化战略

全力促进临港新区中心城区率先发展,强化引领作用,积极参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竞争平台,对接日照、临沂两大中心城市,全面实现海、陆统筹的对外开放格局。强化提升中心城市功能,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尤其突出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充分提供就业岗位;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化人居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品质,增强综合实力和人口承载能力。

依托重要交通干线形成两条城镇发展轴线。依托大山路形成南北向发展轴,由北向南串联起朱芦镇、中心城区、团林镇和壮岗镇四个城镇及多个产业区,是区域内部发展的主轴线。依托岚济路,对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形成本区东西发展轴线,向东联系日照区,作为出海通道,向西联系临沂市区,成为全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发展轴线。

着力突破小城镇建设,通过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实现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镇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注重发展特色经济,朱芦镇以打造旅游型城镇为主,团林镇以打造工业型城镇为主,壮岗镇以打造农贸型城镇为主。

图14 临港新区空间结构优化图

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将新型农村社区发展纳入城镇化体系,鼓励新型农村社区在生产和生活方式上全面实现城镇转变,成为最贴近乡村的基层城市化载体。按照“群众自愿”的原则,以居住向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为导向,以城边村、园区周边村、经济强村为重点,积极稳妥引导农民适当集中居住。实行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布局,统筹安排路、水、电、气、暖、排污、环卫、通信等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城市公用设施向乡镇和农村社区延伸,为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奠定基础。推广并引导各类乡村按照产业带动模式进行集聚发展。以农业产业规模化和农地流转为主要方式,促进城乡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融合转变,在提供农村人口生活基本保障的同时,允许大量劳动力已经外出、人口较为稀疏的农村自然消亡,逐步实现“服务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目标。

5.2 内移外引、分区指引、因地制宜的人口再分布战略

合理调节临港新区城镇化内生与外生并重发展的特点,破除人口流动提制障碍,根据国家户籍政策,全面放开全区城镇户籍限制,有序引导区域内部农业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大吸引外来流动人口力度,增加城镇人口规模。设立引导人口再集聚的政策分区:重点引导人口向中心城区、小城镇等城镇化发展优势区域集聚,打造“人口重点集聚区”;有序引导农村人口向农村新型社区集中,设立“人口适度集聚区”;疏导区域西北部生态保育区人口和西南部生态农业种植区人口,设立“人口外迁区”,引导人口适度外迁。

5.3 就业导向,集群发展,“产城融合”的产业驱动战略

图15 临港新区产业功能分区

新区建设应构筑以就业为导向的,以产业转型升级为目的,与城镇化互融共生的产业结构体系。重点培育冶金复合材料、绿色化工、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四大产业集群。形成一批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上下游产品为链条、中小企业紧密配套的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产业园区提质增效,以集约化、专业化、高端化和绿色发展为方向,以大企业带动产业壮大和基地建设,集中推进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和污染治理,提高就业容纳能力,推动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发挥物流运输、批发和零售业等传统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加快培育旅游、商务会展、金融保险、社区及家庭服务业等市场需求潜力大、带动力强的消费类服务业,逐步实现生活服务业增量升级,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以扩大就业和多元化发展为导向,完善就业机制,创新就业模式,通过完善就业保障鼓励非正规就业,优化就业结构,提供多样化就业培训,拓宽就业、择业、创业渠道。建立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与社会保障信息网络建设,做好农民工的保障与就业培训工作。加快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完善支撑企业发展的各类制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企业发展。

5.4 要素统筹,服务共享,体制创新的改革引领战略

针对新区发展所面临的市民化、财政、土地、融资、设施配套等一系列问题,要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使其与新型城市化相协调,为新型城市化提供保障。主要改革方向包括以下方面:创新土地制度,探索土地相关税费制度、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承包地经营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农村集体收益分配权等的改革;创新户籍和农民工市民化制度,有序推进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城市化的公共治理,提高农村组织化程度,完善农村社区自治;创新财税金融体制,发挥民间资本作用,拓宽筹资渠道,为城镇化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打破地方财政依赖卖地筹资的格局;创新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住房保障、生态环境等领域的改革;创新城乡规划机制与体制,多规融合,经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与城乡发展规划有机衔接。

5.5 文化多元,绿色集约,智慧开放的品质提升战略

推进现代城镇文化与传统乡土文化的融合再造,整合形成积极、进取、开放的新时代精神。系统挖掘地方沂蒙文化特质和文化基因,研究梳理地域特色鲜明的空间建设手段,形成与城镇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城镇风貌。构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增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以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为原则,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转变城镇发展方式。一是重点保护北部和南部林地、田地等生态涵养区,净化全区河流水系,在区域内形成“南北青山对映,中部水系穿城”的田园城市生态格局。二是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强化可再生能源建筑、绿色建筑等技术的引进,推进综合管廊建设、绿色照明、垃圾资源化利用等具体工作的开展。

图16 临港新区生态格局构建

把推动信息化作为全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手段和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以提升网络宽带应用智能化水平为核心,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全面深入融合,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集智慧经济、智慧公民、智慧治理、智慧移动、智慧环境、智慧生活六位一体的“智慧城市”。

参考文献

[1]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2] 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2013-2020年).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Z],2013年

[3] 徐匡迪等.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M],2013年

[4] 赵民、陈晨、郁海文.“人口流动”视角的城镇化及政策议题.城市规划学刊[J].2013(4):1-9.

篇5

    兼业机构保费收入为4.29亿元,占全部保费比重的33.6%,其中,银行保费收入为3.95亿元,占比兼业保费收入的92.1%,保险产品结构情况目前,邢台辖内保险公司保险品种较单一,财产险仍以机动车险为主,农业保险占比仍较低,人身险仍以寿险为主,保险产品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截至2011年末,全辖财产险保险金额为3.42亿元,比上年增长0.43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机动车险保险金额达到2.76亿元,占全部财产保险比重的80.7%,说明了邢台居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消费需求也随之增加。而农业保险虽略有增长,但总量和增速都还处于较低水平,2011年农业保险金额为0.63亿元,同比仅增长了0.3%,反映了保险产品在涉农领域的支持力度仍不足,农业保险开发力度需大力提高。产品销售渠道情况一是个人营销作为保险销售的主要渠道,在邢台保险市场仍占据主导地位。当前,邢台个人人创造的保费收入占全部保费收入近60%,占寿险保费收入的85%,对推动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二是中介渠道已经成为保险业务发展的有效增长点。中介渠道包括银邮、团险依托专业行业代办以及其他兼业机构等。银行保险是中介的最大亮点。保险公司通过银行来销售保险产品、代收代付保险费,而且一些消费者认为银行保险产品比银行储蓄产品合算,容易产生替代消费。加之中介机构的迅速兴起,延伸了保险销售渠道,中介机构可以解决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不足的问题,使保险公司有机会接触数量巨大的潜在客户,因而有可能大幅度扩大营业规模,缩短保险产品和广大客户之间的距离,从而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目前,邢台县域内合作的专业中介机构数量有17家,合作的兼业中介机构数量为248家。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县域保险业市场体系不完善,保险服务网络不健全一是县域市场发展不均衡。由于部分公司将目标市场主要瞄准经济较发达的市县,对于经济较不发达的县域市场开拓力度不够,使得县域市场主体发展不均衡。二是服务网点及体系不完整。目前县域保险机构一般都位于县城,少部分位于经济发展较好的乡镇,对于地域广阔、人口分散的农村地区,服务网点数量远远不够。县域保险业主体少,市场竞争不充分,服务体系不健全,已经成为制约县域保险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2.县域保险业产品单一,缺乏针对农村市场的适销产品目前,保险业针对县域地区消费水平、风险特点设计的保险产品较少,无论是在产品数量上还是在产品质量上都难以满足广大县域消费者的保障需求。比如,在县域财产保险市场上,财产险中的机动车辆险业务占绝大比重,而针对农村的农房保险、农业保险等业务的供给明显不足;同时,供给县域保险市场的产品与供给城市市场的产品并无多大差异,广大县域居民尤其是农民迫切需要的低保障、低保费、易办理的医疗、养老等保险保障产品较为有限。3.农业保险缺乏政策支持,业务经营困难尽管邢台县域农业经济发展一直呈增长态势,但由于农业保险的高成本、低收益,使得各保险机构对于农业保险业的发展力度不足。2011年末,邢台辖内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为0.63亿元,占当年财产保险保费收入的18.4%,同比仅增长了0.3%,远低于整个财产保险14.4%的增长速度。缺乏县级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农业保险业发展难、发展慢的一个重要原因。4.保险涉农宣传不到位,农民保险意识淡薄由于受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制约,一些保险公司不愿下农村,不愿开办农村业务,保险宣传的广度、深度因此受到极大影响,宣传效果不佳,农民对保险的认识程度低,接纳程度低,保险意识淡薄。

    对策建议

    1.大力推动县域保险市场体系建设合理适度的竞争是保险市场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必要条件,加快邢台辖区县域保险市场发展,必须大力推动市场体系建设。通过良性竞争,激活保险市场活力,促使保险机构加强对市场的开发力度,进一步提高保险机构的服务水平,实现县域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2.开发适合农业发展、农民需要的保险产品,拉动县域保险需求保险行业应加大对县域保险业市场发展规模的探索,认真进行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开发适合农村市场的保险产品。在产品开发上,要把县域居民急需的养老、医疗保险以及农房、种养殖保险产品作为开发的重点;要根据县域风险特点和保险需求,根据县域居民的实际购买力及缴费习惯有针对性地设计产品,既考虑保额与保费的适度性、投保的简易性以及条款的通俗性,又要考虑县域经济的差异性,推出满足不同层次保障需求的保险产品。3.大力发展县域保险和农业保险目前,邢台辖区农业人口占比达到70%以上,因而县域保险市场前景广阔。发展县域保险和农业保险,关键是要完善保险服务网络,提升保险服务质量。一是合理铺设乡镇保险分支机构,满足销售和服务需求;二是建立一支强有力的营销员队伍,构建流动的保险销售和服务组织。4.根据县域经济特点,加大保险宣传力度保险业应整合各种资源,建立县域保险的长效宣传机制,努力提高县域居民的保险意识;要结合农村的特点,选择贴近生活、简单明了的内容和农民易于接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动员收入较稳定、更容易接受保险的农村基层干部和富裕人群率先投保,通过示范带头、典型引路的办法,带动广大农民参加保险。5.加快县域保险人才培养,提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一支富有战斗力的队伍是促进县域保险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在队伍建设上,要制定和完善各项政策,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挖掘县域保险人才,抓住培养、吸引、用好、留住人才四个环节,逐步使县域保险人才队伍建设走上规范化管理轨道,努力打造一支与县域保险发展相适应的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队伍。

篇6

    2012年,我镇冬季农业计划种植面积为800hm2,蔬菜产量预计达2400万kg,可实现销售收入2400万元。为加快我镇冬季农业开发进程,要以“稳粮增收”为方针,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发展为方向,以科技为动力,不断优化种植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冬季农业生产是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冬季农业生产的领导和指导。一是要把冬季农业开发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效益工程来抓,当作广大农民群众实施增收致富的富民工程来抓,努力克服“三种倾向”,树立“三个观念”,即克服“重大季轻小季”倾向,树立“大小季并重”观念;克服“粗放耕作”倾向,树立“精耕细作”观念;克服“传统种植模式”倾向,树立“高产优质高效开发模式”观念。同时,要坚持“三个原则”,即坚持扩大秋冬季作物种植面积,提高秋冬季作物绿色覆盖面,不断减少冬闲田地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种植模式的原则;坚持加大科技含量,提高种植水平,发展优质特色农产品,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原则。二是按照“一套班子,一个目标,一套政策,一笔经费,一个考核办法”的要求,进一步健全镇级冬季农业开发项目挂钩责任制,逐级分解落实任务和工作措施,对项目建设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领导和督促检查,切实做到精力、人力、财力、物力、措施五到位,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密切配合的良好局面。

    加强基础设施投入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年来,由于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农业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但受特殊地理环境等因素制约,农业基础设施仍显落后,制约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因此,要加强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对我镇冬季农业开发工作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二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冬季农业开发,吸引外地的先进技术和闲散资金投入到冬季农业开发中来。有效地利用各项资金,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步伐,巩固、改造水利设施,解决灌溉难题,确保冬季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大力推广无公害栽培技术要强化无公害生产技术的培训,积极引导农户进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和生物农药,且尽量控制用药量和用药次数,保障消费安全,千方百计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努力使产品更多地走出县门。

    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加快冬季农产品的流通速度。加大市场建设投入,编制好市场建设标准、发展规划和整顿规范方案,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设施,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行为,确保信息流、商品流畅通,通过市场的规模经营带动规模效益,带动我镇冬季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三是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品牌是质量的标志,品牌价值一旦凸现,就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接受。应进一步加大农产品品牌创建力度,创建更多农产品知名品牌,为农产品流通打下良好基础。引进培育龙头企业积极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导生产、深加工、开拓市场、技术服务的综合功能,通过辐射带动,从而引导农户进行规模化种植,组织化经营,培育或种植优质高效冬季农产品。

篇7

>> 深圳城市发展战略定位的批判研究:中国改革试验场再创新*(上) 城市发展战略下新城的发展定位选择 汽车试验场坡道丘下轻质填料的应用分析 跨越式发展战略驱动下新疆财政工作的定位与改革 深圳城市总体规划与发展战略变迁研究(下) 中国城市的改造、榜样和规划老外如何看“中国试验场”? 格鲁吉亚:各国武器的试验场 梦想与生活的试验场 浅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试验场发展的思路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的创新产业集群研究 中国试验场? 低碳经济下中国贸易发展战略调整的研究 浅谈创新驱动下的人才发展战略 全球新格局下的中国发展战略 论汽车试验场的建设与发展 “名片”视角下的贵州城市发展战略 核心城市定位下珠海港口发展战略选择 外拓型城市发展战略下的城乡规划研究 转型环境下的中部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互联网技术创新视角下的发展战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3]佚名.香港超越新加坡“全球化指数”排名居首[N/OL].香港文汇报.2011-01-28[2011-2-26]. /index/content/sid/138309.htm.

[14](法)克里斯多夫・普罗夏松.巴黎1900――历史文化散论[M].王殿忠,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87.

[15](德)瓦尔特・本雅明.巴黎,19世纪的首都[M].刘北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89.

[16]张鸿雁.合法化危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论[J].探索与争鸣,2006(1):2-5.

[17]张鸿雁.上海文化核心价值的缺失批判与“新海派文化”的建构研究――上海城市发展与规划纠谬与创新[J].中国名城,2011(2):8-10.

[18](美)戴维・奥斯本,(美)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M].周敦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4.

[19](美)戴维・奥斯本,(美)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M].周敦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5.

[20](美)戴维・奥斯本,(美)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M].周敦仁,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117.

篇8

一是明确文化定位,彰显城市个性。各级文化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当地文化脉系的研究,科学厘清当地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发展脉络,从中提炼出最能体现地方人文精神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并通过各种方式,加大传播力度,积极与规划、建设部门沟通,把这些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体现到当地城市建设的规划之中,提升城市定位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建筑师的建筑理念,物化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善待历史文化遗产,把历史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特征,使历史文化遗产成为城市“唯一性”的主要标志。要注意维护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街区,加强对现代文化遗产特别是工业遗产的普查和评估工作,编制工业遗产保护专项规划,合理利用工业废弃设施,有效保护好工业文化遗产。

二是着眼满足需求,提升城市品位。各级文化部门要根据城市功能布局和人员聚集情况,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把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通过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新建、改造或迁建一批博物馆、图书馆、影剧院、美术馆、群艺馆和文化馆等文化设施,特别是要坚持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打造城市标志性文化设施,使文化设施成为城市最具标志意义的建筑。要重视加强社区文化设施建设,根据文化需求实际,建成一批文娱、体育、博览等各具特色的文化设施,新建住宅小区应配套建设相应文化设施。要注重发挥各类文化设施的功能互补性,在空间摆布上尽量形成聚集、照应、连带关系,打造辐射力强的文化一条街、文化中心区等城市文化核心区。

三是打造文化品牌,树立城市形象。各级文化部门要立足当地文化特色,精心谋划和打造展示代表城市形象的文化品牌,力争经过若干年不懈的努力,河北省各个设区市和文化底蕴厚重的县级市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节庆品牌、剧目演出品牌、文化旅游活动品牌等,使之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优化当地人文环境,树立城市良好形象。

四是搞活文化市场,增强城市活力。各级文化部门要着眼当地文化资源秉赋和产业优势,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并就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园区建设、基地示范、企业发展、人才培养、品牌塑造、投融资政策等相关问题进行科学论证和精心研究,作出部署。要着眼增强城市活力,进一步减少文化市场的行政许可,在依法办事的前提下,降低文化市场进入门槛,搞好对文化市场主体的服务,优化文化市场环境,着力培育文化消费市场,拉动文化消费需求,进一步激活河北省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

五是加强文化展示,开展公共服务。各级文化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更大程度地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己任,统筹兼顾不同城市人群的文化需求,维护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特别要关注城市未成年人、老年人、农民工、残疾人、低收入家庭等社会群体的文化生活,采用政府购买、引入社会资本资助、补贴等方式,向这些特殊群体提供质优价廉的文化服务。要积极推进国有博物馆、革命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支持国有艺术院团、影剧院每年安排一定场次,主要面向低收入居民的低价演出和放映等,满足他们的基本文化需求。

篇9

1.1 城镇化快速膨胀,打工经济潮导致的留守儿童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我国在加快推进土地城镇化的同时,人口,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没能实现相同的城镇化。这就导致了大部分农民工不得不把子女留在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由此产生。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反映在教育上,其突出表现是:城市义务教育由国家财政负担,而农村义务教育则由农民自己支撑。目前,城市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13 年,而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还不足7 年,相差足足近一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对于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已经弱化了。正是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或经商,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基本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父母对其在衣、食、住、行、安全、能力、爱好、审美、人格、品格及情感等方面教育的弱化。例如,有些家长只想着外出打工挣钱,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几乎不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心理健康及道德品质等;有些家长很少与孩子、临时监护人和学校沟通,根本不了解留守儿童的情况;有些留守儿童到青春期后产生叛逆情绪,家长不能及时发现,等到发现为时已晚。所以,相对于父母在家教育孩子的正常家庭而言,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功能相对弱化了。一方面,由于工作的繁忙和空间的间隔,进城务工或经商的父母既没有太多的时间和子女进行交流,不能对子女进行亲身的教育和指导;另一方面,由于自身能力、水平和精力的不足,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兄弟姐妹、邻居、老师等监护人无论是从体力还是智力上都勉为其难地承担起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和养育的重任,不能严格地对留守儿童进行监管和教育,无法营造有利于子女成长的家庭氛围。看见,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无法在享受亲情的基础上感受到父母潜移默化、精心指导的教育。事实上,家庭已经成为农村留守儿童学习、身心发展的旁观者,家庭教育对于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作用已经被严重弱化了。父母长期不在身边造成亲子分离,留守儿童得不到足够的亲情和良好的教育,在行为习惯上极易产生消极变化,如小偷小摸,违反校纪,抽烟喝酒,赌博抢劫等,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的道路。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远离父母的他们既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无法感受父母在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又很难有称职的可以替代的“监护人”,这使得他们对新的社会现象很容易产生认识和价值上的偏离。留守儿童大多生长在放任自流、情感缺失的环境中,许多孩子沾染了不良习惯,缺乏道德约束,经不起外界的不良引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城镇与乡村之间发展不协调的必然后果,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农村男劳动力大量外出造成的家长缺席以及由农业劳动女性化造成的母亲对自身职责的力不从心有。从实质上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集中体现着城乡文明一体化这一社会转型中多种矛盾和冲突的、综合性的未成年人教育问题,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城市发展与乡村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现状。

1.2 基本状况

1.2.1 农村留守儿童的含义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长期在外打工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而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留守儿童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尤其是四川、广东、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河南等地的农村是普遍存在的。

1.2.2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的类型及其影响

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可总结为以下四种: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上代亲戚监护、同辈监护或自我监护。从各地的调查结果来看,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主要以隔代监护和单亲监护为主,其中单亲监护又以母亲监护为主。

在我国社会加速转型和城镇化进程中,人口迁移流动日益频繁,最近20多年来,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到2000年人口普查时,全国流动人口规模已经超过1亿,青壮年劳动力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左右。从大的方面而言,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同时,政策法规滞后于社会变迁,城乡二元结构使得进城务工就业农民无法将子女长期带在身边给予照顾,农民工无法承担子女在城市入学的高昂费用,在简陋的民工子弟学校又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

2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应对策略

对于如何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中的问题,解决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提高父母意识,强化父母责任

首先要增强农村父母的家庭教育责任感,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改变留守儿童父母的认识极为重要,给他们分析提高经济收入、改善生活条件与子女教育之间轻重缓急的利弊关系, 引导他们妥善处理各种关系, 树立以孩子教育为重的科学家庭教育观。

2.2 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

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管理制度,加强小学阶段寄宿制学校建设,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与管理,要尽量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以补偿留守儿童缺失的家庭教育。

2.3 充分发挥社区和社会组织的作用

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过程中,社区和社会的作用不容忽视。我们要发挥社会组织教育的舆论导向作用,积极鼓励社会组织参与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充分发挥农村社区作用,弥补留守儿童家庭呵护的缺失。

篇10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政策

1.概念性的研究、规划与设计

概念与规划、研究属于不同的范畴,但结合起来却能够较清楚的分析日前城市规划体系。

1.1 概念性规划

概念性规划也即概念规划,由于许多城市编制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概念规划的概念已为规划界所熟知,但也因为如此,对概念规划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固定在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层次上。从上面的分析中,概念与规划的结合应该是多层次的,实际上,概念规划是城市规划的战略性、目标性的规划,由于城市规划是多层次的,概念性规划也应该是多层次的。广州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深化方案是一种宏观层面上的概念规划,工业区、居住区规划也存在概念性规划内容,只是由于问题简单,概念的确定较为容易而简化。如房地产策划中某开发地段的基本定位,发展策略就是概念性规划的基本内容,也是具体规划的依据。

1.2 概念性研究

既然存在概念性规划,也应该有概念性研究。实际上,概念性研究是概念性规划的基础,单独以研究为目的的概念性工作还是很多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中,由多家参与,编制不同的规划方案,准确的说应该是战略规划研究,至少是战略规划研究阶段,也即概念性规划研究阶段。如果从法定的城市规划体系上来看,目前国内所开展的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均应该是概念性研究。

1.3 城市设计的概念性

城市设计是以城市的形体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环境三维的空间设计,来贯彻城市规划思想,指导城市环境元素的进一步设计。城市设计是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桥梁。由于城市环境元素的不确定性,城市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城市空间的概要性设计,也就是说,城市设计包含着空间概念性设计的内涵。

1.4 概念性研究与规划的重要性

概念性的规划、研究将在各层次的城市规划中占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宏观层面上说,城市发展所涉及到的问题复杂,影响城市长远发展的因素涉及到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几乎各个方面,仅按“蓝图规划”的方式难以实现对城市长远发展的控制引导。

从微观层面看,城市建设不仅仅是功能的划分和用地的安排,城市空间、社区环境等均需要在功能安排之前给予一个基本定位。城市设计带有很强的空间概念性设计,该学科的快速发展,已说明微观规划中对概念性规划、设计的需要。

从我国城市发展过程来看,快速的城市化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的主体、投资主体多元化,城市的发展通过计划式的具体控制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2.现行规划体系及其发展

我国法定规划体系主要包括五个层次。其一是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法》中将城市行政区内的城镇体系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之一,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多年未有法定的编制审批程序。近二年来,认识到区域性规划的重要性,已开始将城镇体系规划作为独立的规划进行编制、审批,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也开始由国务院审批,“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是我国批准实施的第二个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与此同时,城镇体系规划的内容及编制思路也有大大更新,珠江三角洲地区编制了城镇群规划,江苏、安徽等地着手编制了都市圈规划。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已经得到越来越深入的研究。

其二是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将城市总体规划的年限定为15―20年,城市总体规划主要是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城市用地、功能布局等的蓝图规划。随着对城市发展规律认识的加深,城市总体规划越来越重视城市发展的宏观问题,如城市的发展方向、城市性质、城市规模等。但由于总体规划时限、相应的技术规范等方面的制约,法定的总体规划模式已与城市发展的需要产生大量的矛盾,导致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等模式的产生。

其三是分区规划。分区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深化,主要针对大城市总体规划深度难以与详细规划结合而设立,是总体规划的补充。

其四是控制性详细规划,该层次规划是规划管理中最便于操作的内容,深圳市为强化控制性规划的管理作用,在控制性规划(技术文件)的基础上建立了法定图则制度。

其五是修建性详细规划。该层次规划是与建设结合最紧密的规划形式,但由于只有建设项目落实后,规划才真正具有实际的建设指导作用,而许多城市的重要地段的建设有多元的建设主体,建设意图、建设时期存在很大差异,通过修建性详细规划很难进行有效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以其空间概要性设计的突出表现而得到了迅速发展。

3.新的规划体系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规划理论不断更新,现行法定城市规划体系已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一方面,由于现行规划体系主要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以前制定的,计划经济的色彩较为浓厚,在市场经济发育不断完善的今天,难以对不断变化的城市综合发展起到很好的引导控制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城市规划理论的不断更新,城市发展理念的变化,也要求城市规划体系应该进行适当的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