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3-30 01:00: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旅游业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旅游业发展

篇1

*旗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政策环境,随着赤峰市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进程的加快,*旅游业迎来了最佳的发展时机,加快*旗旅游开发,是大势所趋,也一定会大有作为。

一、我旗旅游资源丰富

我旗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人文、自然、生态景观兼备,而且具有比较鲜明的独特性。

人文景观方面,近万年的历史,使*成为中国北方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全旗密布着4000余处古文化遗址,旗博物馆馆藏文物5000余件,居“全国县级文物之冠”。全旗以当地命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有4种,从近万年的“小河西文化”到8000年的“兴隆洼文化”,从7000年的“赵宝沟文化”到5000年的“小河沿文化”,以及与中原地区同步发展的“红山文化”、“青铜文化”、横跨东北亚的契丹辽文化都在这里发展到了辉煌时期。有3处古文化遗址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一个县级辖区内有被正式命名的4种史前原始文化类型,有3个遗址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这些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自然景观方面,闻名遐迩的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系罕见的原始次生森林,大黑山环境幽雅宁静,是一座“天然植物园”;这里还成为诸多珍禽异兽的栖息地,又是一座名符其实的“天然动物园”。美丽的萨仁诺尔,即“月牙湖”,山、水、林、沙、岛俱全,自然风光独特。小河沿自治区级湿地鸟类保护区堪称塞北“小白洋淀”。碾盘沟景区素以真林、奇水、怪石为胜,更以神奇、优美的传说而远近闻名。碾盘沟周围是有“中国北方金字塔”之称的草帽山遗址和香火旺盛的佛教寺院青城寺,与碾盘沟风景区遥相呼应,浑然一体。热水汤温泉生态旅游度假村,这里的温泉是国内已发现矿泉中含氡量最高的,被誉为“华北第一神汤”。上述自然景观观光旅游、考古发掘、集疗养、康复、休闲度假为一体,完全可以打造成令人神往的旅游景区。

生态景观方面,几十年的生态建设,*旗先后造就了黄羊洼、大青山、三十二连山等一个个神奇的生态建设景观,并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500佳”环境奖,成为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旗县,为旅游业开发创造了良好的人造景观。

我旗的旅游资源特色明显。*旗旅游资源充分展示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多种旅游资源巧妙的结合,表现出门类齐全、品位高、独特性强、生态质量高、区域资源组合状况和集聚度良好的总体特征。旅游者来此旅游,用不多的时间和行程,就能欣赏和领略多种多样的自然景观和别具一格的人文历史。

*旗旅游区生态环境优良而稳定,已形成人与自然的平衡利用,实现了生态良性循环。在进行旅游开发后,只要保护生态环境措施得力,就可实现旅游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利用与发展。

*旗旅游区形成了网络化,资源配置好,以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中心,周围分布有碾盘沟、青城寺、十二属相山、温泉等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以“华夏第一村”复原遗址为中心,周围分布有城子山遗址、萨仁诺尔湖、清代海力王府、小河沿湿地鸟类保护区等旅游景区,旅游区这些重要的组成景观,形成了较强的面状旅游空间网络。

*旅游规划区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属于环渤海经济圈,距京、津、沈、大、唐、锦等大中城市都不超500公里,京通铁路横贯东西,赤通、赤朝高速公路和111、305国道从规划区内通过,省、县、乡级公路基本形成网络,满足了游客进入需要,人流、物流的集散创造了条件。*旗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开发,必将使*成为塞外草原上一颗熠熠夺目的明珠。

二、我旗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旗注重旅游业开发工作,我旗旅游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一是旅游基础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旅游产业发展环境日益优化;二是旅游产业体系建设不断加强,全旗大旅游发展格局正在形成。三是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持续加大,*优势旅游品牌逐步显现;四是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多元化融资发展机制初见成效。

但我旗旅游开发刚刚起步,旅游业目前的总体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总量还不大,在国民经济总量中比重太低,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问题:

一是可进入性差,仍是首要“瓶颈”。由于受地理位置、交通状况和食宿条件等限制,我旗许多资源目前还没能大规模开发利用,缺乏大手笔、大气魄的“亮点”,进行了一定开发的景区相当一部分也处于半闲置状态。

二是资金匮乏,这是导致旅游开发不力的最重要原因。我旗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很落后,而大规模引进外来资金又非一朝一夕之事,目前还难以对旅游资源进行大规模成片开发,资金的匮乏严重制约了我旗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三是品牌意识不强,对外宣传尚未形成合力。我旗旅游的整体形象还不够鲜明、生动、突出,很多旅游精品至今“藏在深山人未识”。

四是对外开放程度仍比较低。旅游吸引力度不够,宣传推介促销手段不强,多种旅游方式没有推开,难以适应旅游发展的实际需要。

五是产业与机制不配套。旅游企业尚未形成,缺少旅游管理、服务等方面人才;旅游业与其他产业间的关系有待于理顺。旅游产业体系不够完备,特别是“购、娱”两大要素严重短缺,组织客源、项目包装、全程服务等机制也还远未形成。

三、我旗旅游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在肯定近年来*旗旅游业发展成绩和仔细分析存在问题的同时,必须看到,我旗旅游发展也存在着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一是随着国民经济和人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的持续增长,旅游市场需求必将进一步扩大、旺盛;二是全旗上下对旅游业的认识不断提高,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对旅游业关联带动作用有了更加深切的认识,对旅游业发展潜在的能量寄予更大的希望。三是我旗的旅游业发展有着很好的资源条件和优势。从生态、人文、自然等等资源,*旗都有着自己的特色和其它地区不可比拟的优势。四是农业特色产业、工业化的发展和城镇建设水平的加快,都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载体和配套环境,旅游再上台阶的良好气候正在形成。总之,发展*旗旅游业面临难得的好时机,应当牢牢抓住,有所作为。

要使*旗旅游业能在宽领域、深层次上实现质的提高和跨越式发展,就要坚持高起点、大旅游、大市场的思路,发挥优势、突出主题,强力开发旅游业,创造融历史文化、生态建设、自然风光为一体的具有*特色的旅游业发展格局,走持续发展旅游业之路。围绕“打基础,创精品,上水平”做文章,在旅游设施,产品品牌、产业规模、发展速度和竞争实力等方面构筑全旗旅游业的发展平台,广泛吸引客源,全力创建内蒙名旅游旗县。

我旗在旅游开发中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定好位。*旗有享誉国内外的“全球500佳”生态资源和“华夏第一村”人文资源两张响亮的“名片”。因此,我旗发展旅游业应定位为生态人文旅游,突出“人文*,绿色*”这一主题,将生态资源与人文资源有机结合,山水开发与文化积淀发掘同步并进,使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映衬,把*旗建设成原生态及人工生态观光基地;温泉型康体保健旅游首选目的地;史前文明体验及寻根祭祀目的地。

二是布好局。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的发展战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和“先易后难、滚动开发”的原则,有重点、分批次进行开发建设,将生态人文资源整合在一起,建设以大黑山、碾盘沟和热水温泉为中心的,集观光、洗浴、度假为一体的“大黑山观光度假旅游区”;以“华夏第一村”兴隆洼文化复原遗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子山、小河沿湿地鸟类保护区和萨仁诺尔湖为中心的“华夏第一村人文景观旅游区”。同时辐射带动其他景区的开发建设和发展。

三是造好势。要抓好市场开发这一“牛鼻子”,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思想,加强领导,加大宣传,做好宣传策划促销工作,打响“全球500佳”、“华夏第一村”等品牌,提高*知名度。

四是招好商。坚持“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投资机制,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最大限度地为外商提供便利条件,吸引外资、民间资本投资旅游项目开发,提高旅游业基础设施水平,争取在几年内部分景区实现迷人的景点、方便的交通、舒适的住宿、特色的餐饮、趣味的游艺、优质的特产六大旅游环境;选择优势服务项目,搞好项目包装,发挥旅游品牌与工业、商业品牌的整体优势,走出一条有*特色的旅游之路。

当前,*旅游开发具体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大力度,专项推进。要把旅游工作切实摆在重要议事日程。制定旅游管理办法,出台优惠的旅游开发建设政策,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二是对旅游资源进行系统研究和科学评价,中科院地理所为我旗编制的旅游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聘请专家,根据不同景区特点,编制出高起点、高水准的旅游发展详细规划,做好项目论证、申报工作;设立工作协调机构,定期研究并协商解决旅游开发中的重大问题;理顺管理体制,在充分发挥旅游部门主导职能的同时,进一步调动有关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旅游开发的合力。

三是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支持重点旅游景区的路、电、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自然环境、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以及开展资源普查、开发规划和特色旅游项目启动等,进一步改善旅游业发展条件及投资环境;通过发挥政府投入的基础性和导向性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旅游开发建设。

四是搞好旅游纪念商品的开发与经营。学习各地旅游纪念商品开发的有益经验,通过采取公开招标等方式,推动产品设计、开发、销售,尽快形成规模效益。用旅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搞好以地工产品为重点的旅游商品综合开发,如农、牧产品的杂粮、皮毛;林草产品的柳编、山杏、沙棘;矿产资源的黄金、玉石;地方工业的酒类等饮品及传统饮食文化等。

篇2

【关键词】青海;生态旅游;思考

一、生态旅游及其特征

“生态旅游”一词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1983年首次使用,并于1986年的墨西哥环境研讨会上得到正式承认。按照生态旅游学会1992年对生态旅游所作的定义,该术语主要包括三层意思:一是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有特殊目的的旅游活动;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局限于区域的景观、景物(如山、水、生物资源等),也包括区域的人类遗产、人文景观等(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三是生态旅游是在传统的大众旅游和自然旅游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加重视与自然景观的协调一致和有机联系。可以说生态旅游是人类先进的生态文明所追求的精神享受的旅游。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有如下特征:1、生态旅游的目的地是一些保护完整的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参与者能够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这种经历具有原始性、独特性的特点;2、生态旅游强调旅游规模的小型化,限定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有利于游人的观光质量,又不会对旅游造成大的破坏;31生态旅游鼓励“互动式”参与,需要旅游者广泛接触大自然,融入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中,既充分欣赏、享受生态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又积极充当人文及生态环境的保护者;41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这些责任包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责任,以及对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责任;51生态旅游是一种高品位旅游,旅游者一般具有较高文化素质,通过观赏自然人文景观,从中获取自然、人文知识;61生态旅游中的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都强调突出自然本色,参观游览活动以自然生态本色为中心,所需要的旅游设施简单,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很低,仅相当于传统旅游的1/4左右。

二、青海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优势与问题

青海作为以地文景观为特色的山地景观旅游资源集合区和以历史文化为脉络的文化旅游资源集合区,发展生态旅游业潜力巨大。近年来,青海省以推进生态环境建设为先导,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着力构建绿色经济生态系统,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生态、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着力培育了一批旅游精品

一是打造观光旅游精品。形成了以自然生态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的经典巨作———环青海湖风光和体育旅游圈;以清凉、健康、生态、人文、旅游为丰富内涵的环西宁“中国夏都”旅游圈;以青藏铁路为纽带,以大旅游的思路开发青藏高原独特的历史文化、雄浑的山河湖泊、丰富的高原生态、浓郁的民族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等旅游精品———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以贵德为核心,以“清清黄河”为主线,加快开发了黄河沿岸的自然风光、撒拉族风情、温泉疗养、宗教文化等旅游产品,形成了黄河文化旅游带;同时,开发连接龙羊峡、拉西瓦、尼那、李家峡、公伯峡等梯级电站的黄河上游水电明珠工业旅游带。积极培育以玉树、班玛林区、年保玉什则湖、阿尼玛卿山等景区为重点,深入挖掘高原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积极推进了玉树嘛呢文化景观和“三江源”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申报工作,重点开发观光、生态、科考、猎奇、探险、登山等旅游产品的三江源生态旅游区。

二是打造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精品。充分利用独特的高原风光、优良的植被、水和空气,突出生态特色和少数民族民居的优雅舒适风格,建立了以青海湖、贵德、金银滩、互助、循化、海西等为重点的一批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实现了由过去传统的“点”向片区发展转变,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会议、度假、休闲游相结合转变。

三是打造城市旅游精品。按照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现代文化三者和谐统一、相得益彰的要求,精心组织城市建设,实施了格尔木、西宁等城市总体风貌改造、绿色通道和节点建设工程,配套城市服务功能,增点留客,使之成为旅游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四是打造运动休闲旅游精品。以项目为载体,积极推进观光型旅游向度假型、运动型、体验型旅游转变,高起点策划、高质量推出了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赛等旅游项目,增加了参与性、娱乐性旅游项目,丰富了旅游精品内容。

(二)基础设施建设有所强化

近五年来,青海省投入巨资,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7715亿元。公路通车里程达513万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发展到215公里,“两横三纵三条路”为主骨架的公路网基本建成。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兰青铁路复线电气化工程即将竣工,柴木铁路、西格段复线及电气化工程和玉树三江源机场开工建设,西宁和格尔木机场改造工程完成。公伯峡、尼那、拉西瓦、积石峡等大中型水电站、大通华电火电、格尔木燃气电站和官亭至兰州750千伏、乌兰至格尔木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和玉树州电源电网建设等重点电力工程相继建成或开工建设,基本实现大电网覆盖下的户户通电。建成黑泉水库和盘道水库,开工建设“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湟水北干渠扶贫灌溉一期工程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固定电话突破100万户、移动通信用户突破200万户,实现了乡镇和行政村全部通电话。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一批道路、防洪、供排水、垃圾污水处理、煤改气等城镇设施建成使用,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接待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旅游管理体制创新积极推进

成立了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强化对全省旅游业发展的综合决策和监督管理,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执法、统一营销,在景区制定并严格执行了旅游经营资格准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制度。同时,按照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管理、企业经营的思路,于2007年对老爷山风景区实施了旅游开发权转让。并着手制定州县乡镇的旅游发展规划,精心对项目进行策划、包装,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开发,着力探索旅游开发“国有民营”的新路子。

(四)旅游业与农业实现了合理“嫁接”

坚持旅游业与农业的合理“嫁接”,以发展农家生态休闲旅游、无公害农产品、旅游商品等为重点,实施了海东农业生态示范观光带,不断规范临近旅游景区的农家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接待点。开发了以冬虫夏草、大黄茶为主的中药材,以沙棘、高原猕猴桃为代表的优质水果,以郁金香等优质花卉苗木等为特色的旅游商品。同时,积极引导和扶持西宁生物园区的投资建设。

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作为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青海省的生态旅游也亟待解决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1、对发展生态旅游业的认识问题。“旅游业是无烟工业”的观念还比较流行,因而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重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而忽视旅游本身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破坏。当旅游者把旅游资源当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去消费时,其认识上的差距和行为上的不当,就会造成旅游资源一定程度上的损坏和污染,加剧甚至激化旅游与资源、环境的矛盾。

2、系统的生态旅游专业规划问题。高起点、高水平的规划,是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打造旅游精品的基础。然而,在开发中,许多地方重视旅游本身及相关产业的布局规划,而忽视生态建设规划。在景观设计上,没有充分体现人性化和生态化设计理念,以致许多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气氛不协调

3、科学的管理机制问题。目前,许多景区所有权、规划权、开发权、经营权集于一体,其对资源保护与开发仅仅依靠财政的投入和经营收入,无法对资源实施最有效的保护和长远的开发,旅游经营管理主体缺乏活力与生机,出现了有的资源因无序开发而耗费巨资进行整治、有的资源则长期闲置等诸多问题。41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问题。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要有相应的基础设施投入作保证,但由于资金短缺,导致旅游景点景观基础设施建设较薄弱,特别是交通、排污等设施较为落后,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51生态旅游专业人才问题。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对产品设计有专业化的要求,涉及旅游学、生态学、环境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技术较为复杂。但目前既懂生态学和旅游学知识,同时又能正确把握生态旅游内涵的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三、加快青海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及建议

(一)高点定位,精心编制生态旅游发展规划

坚持规划先行并重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资源环境保护观,视人为自然生态的有机成分,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在具体规划上,要增进环境优化与人文关怀的互动,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加强对全省旅游资源价值、市场潜力以及旅游开发将会造成的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评估,并在对各旅游区的地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涉及到环境质量的各类资源进行认真的调查的基础上,按照适度、有序、分层次开发的原则,按照生态旅游的规划模式,制定符合生态旅游目标的全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及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规划、水资源和能源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各种专项规划,实现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衔接统一。

在具体项目上,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各景区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于景区内人工景物,包括一些功能服务设施的规划,要纵览全局,取舍得当。对一些生活设施,除了必要的休息座椅、小桥、公厕之外,则尽量减少人工构筑物,最大限度地降低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干扰和破坏。

在旅游产品的规划设计和改造创新上,要抓住青海省旅游资源殊的自然属性,找准旅游资源中不同的文化特性,包装渲染其稀奇独特的品质,使旅游产品既美丽多姿又富有神韵,既统一品牌又具有不同的气质。在艺术形式和手法上要认真学习和借鉴先进地区旅游规划建设上的生态理念、环保意识及建造艺术,以规划整合生态旅游资源,精心打造生态旅游板块;以青海湖、鸟岛、塔尔寺、江河源、昆仑山、宝隆滩、可可西里、原子城、柴达木万丈盐桥、巴隆国际狩猎场等优势资源为基础,发挥资源的垄断性作用,突出一个“特”字,挖掘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以资源为依托,以文化为主线,依据产品的关联度,增加产品组合的深度和宽度,增加生态旅游产品的内涵。

(二)创新机制,提高旅游资源配置和运作水平

实行旅游资源“国家所有、政府监管、企业经营”三权分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确保国家对旅游资源的所有权。在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机结合的原则下,按照各类景区的性质,区别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模式,对坎布拉、盐湖城资源等级较高、各方面条件较为成熟的旅游资源,在现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进行改革、创新,实现管理权和经营权分开。对尚需大量基础配套设施投入的三江源、环青海湖等旅游资源,则按照保护旅游资源及其特色和永续利用的原则,大胆对外开放、招商引资,通过经营权转让,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提高景区开发、保护、管理水平。在经营权转让中,坚持采用公正、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对旅游资源开发经营者进行遴选,使信誉好、实力强、理念新的企业取得经营权,确保开发档次,并以契约形式明晰责权,防止出现新的政企不分现象。同时,加强对经营者的投资与经营行为的有效监控和帮助,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依托优良生态旅游资源,形成强势品牌

具体讲,可以借助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和中国夏都的品牌,同时结合青海湖、塔尔寺等著名景区(点)的观光游和休闲度假游,通过多个渠道、多种媒体,包装宣传青海省的生态旅游业,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打造著名的生态旅游品牌,并加强与各地旅游机构和旅行社的合作,形成生态旅游热点。一是建设“中国夏都”精品旅游区。有效利用景区与城区融为一体的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丰富旅游产品,将其建成中国避暑胜地、文化遗产与文物古迹的珍藏之地、郁金香和藏毯艺术的展示之地,打造西宁市旅游后花园的重要载体。综合开发并展示昆仑文化、柳湾文化、卡约文化。加快黄河上游河道整治与利用,建设水上休闲娱乐运动项目,建成集水文化体验、休闲娱乐、餐饮、购物、住宿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区。二是建设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生态游览和宗教文化精品旅游区。整合沿途旅游资源,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全力打造以体验沿途宗教文化和生态文化为主,集观光、休闲、度假、旅游、探险为一体的精品旅游区。三是建设“三江源”生态精品旅游区。积极培育以玉树、班玛林区、年保玉什则湖、阿尼玛卿山等景区为重点,深入挖掘高原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特色文化,重点开发观光、生态、科考、猎奇、探险、登山等旅游产品的三江源生态旅游区。

(四)增加投入,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探索市场化的旅游投入机制,在发挥好政府投资先导作用的同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渠道筹资、多方式合作、多元化经营”的旅游投入体制,吸引中外投资者和民间资金参与生态旅游开发,加强交通、环保、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实施旅游畅通工程。加快三江源机场建设步伐,缩短到三江源的空间距离;建成兰青铁路复线、西格铁路复线;争取建成格敦铁路、西宁机场二期扩建、花土沟机场,形成完善、稳定、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能源支撑体系和信息化网络体系;进一步改善城市中心区交通状况。二是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根据构建中国西部高原生态旅游屏障和度假名省的要求,加大会展、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游乐场、步行街等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提升区域内交通、通信、宾馆、饭店、公园等设施档次。进一步加快通信网络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实现所有旅游景区的有线、移动通信无缝隙覆盖。三是进一步优化旅游环境。继续实施城镇风貌改造工程,形成具有当地民族风格的城镇建筑特色。大力实施城镇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工程,打造城镇亮点。同时,加强对城区、景区及沿线周边镇、村的整治、改造与建设,承担为景区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服务,减轻景区内资源承载的压力,逐步构建“景内游、景外住”的旅游发展空间布局。充分利用青海省生态环境优势和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国青海国际黄河极限挑战赛等优势品牌,坚持用大旅游理念发展观光农业和农家乐,着力打造“一乡一色、一村一品”农家乐精品,促进农业与旅游互动、城市与乡村互动,形成生态旅游新格局。

(五)营造环境,实现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11加强生态教育。把生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计划,在小学、中学教育中增设生态保护和建设教育内容,同时,以标语宣传、媒体宣传、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全社会生态环境教育,以明确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重视并加强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游客行为的引导和约束。

2、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坚持不懈地抓好旅游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着力解决涉旅安全、市场秩序、卫生防疫、“三废”排放等突出问题。搞好城市和景区垃圾、污水的无公害化处理,在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和城镇居民中大力推广清洁能源,严格控制烟尘和噪声排放,保护好青海省优质空气和水源。同时,加强对《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的宣传和实施。对生态保护区的开发,要根据环境法律,规定哪些部分可以开发,哪些部分严禁开发以及开发的规模、开放的季节和可接待的人数等等。对违法侵害自然资源者,加大执法力度,使其承担相应的民事和刑事责任。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关于促进生态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规章制度,完善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报告制度、舆论监督等制度,保护并优化环青海旅游生态环境。

3、防止盲目开发,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一方面,在开发初期就应通过技术手段使景区设施建设符合环保要求;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科学界定旅游环境质量、容量或承载力状况的发展趋势,控制旅游人数,避免环境污染,防止盲目开发,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保证资源及环境的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要以生态经济学和生态美学原则为指导进行限游模式开发。限游模式的规模要根据环境承载力来确定。由于承载力随着季节而变化,而且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旅游者行为模式、设施的设计与管理、环境的动态特点、目的地社区的态度变化等。所以每开发一个旅游景区,必须认真研究分析其独特的环境特点,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以最终决定其承载力的恰当类型和水平,然后以环境保护为基础进行规划,加强可持续管理,使旅游者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少在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同时,在同一生态旅游地内根据环境需要定期调整旅游线路,使旅游区内的资源得以“休养生息”的机会,延长资源的衰退周期。

4、建设高素质的生态旅游人才队伍。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兴的特殊旅游方式,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他们对于提升生态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地形象、打造生态旅游品牌有着重要作用。应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学术会议等各种形式及请进人才、派出学习等办法培养一大批生态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对生态旅游理论和规划方面的研究,为青海省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与此同时,还应尽快建立专业化生态旅游旅行社。旅行社是联系旅游者与旅游产品的纽带。由于生态旅游的特殊性,为生态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导游人员必须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同时,旅游服务机构必须具备丰富的生态旅游经营组合经验,以及相关的硬件设施,这都对传统旅行社大而全的业务功能提出了挑战。在生态旅游个性需求日益明显的时代,组建专门从事生态旅游的旅行社进行营销与管理势在必行。

(六)加快发展产业生态旅游,促进生态旅游产业化

发展生态旅游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生态产业,繁荣循环经济,并与创建生态省密切结合起来。青海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是生态旅游必须逐步大众化,必须与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等生态产业密切结合,科学地拓展其内涵,以便于实现产业化。在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过程中,要特别强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关键是人的全面发展,目标是实现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结合当前我国生态旅游发展态势,青海省大力发展产业生态旅游是实现生态旅游产业化的必由之路。因为对于旅游目的地地区而言,它实现了生态产业、生态科技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旅游价值,获得了社会经济效益,促进了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客源地区来说,有利于学习先进地区的生态产业、生态技术和生态管理模式,加强区际文化技术交流与合作,促进客源地生态技术的推广与普及、生态产业乃至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可通过以下对策发展产业生态旅游:加大宣传力度,推进产业生态旅游发展,进而促进生态产业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开展产业生态旅游的系统化科学理论研究,为产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建设产业生态旅游认证制度,实施试点示范工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实现生态旅游综合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卢云亭等.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15.

[2]刘家明,杨新军.生态旅游地可持续发展规划初探[J].自然资源学报,1998,(14).

[3]刘薇.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游客管理对策分析[C].广西生态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2003:155—159.

[4]黄继华.我国生态旅游景区管理研究进展[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

[5]张朝枝.生态旅游的绿色营销特点及策略[J].社会科学家,2000,(4).

篇3

【关键词】 旅游资源 旅游区域优势 大旅游

辽宁省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广大的国际、国内两大客源市场,日渐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系统,开发潜力巨大。然而,迄今为止该省旅游资源从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上看,无论与发达国家及国内先进省市相比,还是与自身发展“大旅游”、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的总体构想相比,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寻找对策解决问题,促进辽宁省旅游业健康、稳定、快速发展势在必行。

一、辽宁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十五”以来,辽宁省将旅游业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重点培育,实施大旅游发展战略,全省旅游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1)旅游经济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十五”时期全省旅游业收入累计突破2500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了178%,其中旅游外汇收入实现28.2亿美元,比“九五”时期增长99%。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省经济新的增长点和全省服务业中最具活力、发展最快的重点产业之一。

(2)旅游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各级政府积极推进大旅游发展战略,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逐步加大了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为全省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3)旅游产品体系日臻完善。以辽宁中部、辽东半岛、辽宁西部三大旅游区为重点,初步形成了沈阳故宫等六大世界文化遗产旅游、海滨度假旅游、生态旅游、民族民俗文化旅游、工农业旅游、红色旅游以及玉文化旅游、佛教文化旅游等具有辽宁特色的旅游产品体系,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2、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全省旅游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1)旅游行业管理体制落后。旅游发展观念滞后,旅游企业经营机制和旅游产业素质还不适应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旅游企业“小、散、弱、差”,缺乏在国际国内市场有影响力的大型骨干企业,行业整体素质不高。

(2)旅游精品开发和旅游服务水平不能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需求。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不足,特色不突出。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一些高品位的旅游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竞争优势,缺乏跻身全国前列、具有一流开发水准、一流服务设施、一流管理水平的精品景区。

二、发展辽宁省旅游业的优势分析

1、自然资源得天独厚

辽宁省自然景观资源丰富,名山、秀水、奇石、异洞遍布辽东半岛和辽西走廊。千山、医巫闾山、凤凰山、冰峪沟、鸭绿江、金石滩和亚洲最大的本溪地下水洞等风景久负盛名。目前全省县级以上风景名胜区共有27处,其中国家级7处、省级7处、市级4处;海滨浴场72处、温泉100处。辽宁又是个多岛屿的省份,全省海洋岛屿506个,占全国海洋岛屿的7.7%,居全国第五位;有县级以上森林公园32处,其中国家级4处、省级16处。辽宁动植物资源丰富,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全省森林覆盖率已达28.3%,主要集中在东部山区。全省已建立省级国家森林公园30处、省级自然保护区10个,其中9个是以动植物为主的自然保护区,而且全都成为该省的旅游胜地。

2、人文资源丰富多彩

辽宁省文化古迹众多,分布广泛,清入关前的历史遗址和文物史料“惟我独有”,保存较好,现已被列为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60处。丰富的人文景观不仅数量多、门类全,而且品位也高。辽宁省有以满、蒙、回、朝为主的43个少数民族,历史上形成的辽代文化、三燕文化、满清文化及民俗风情,吸引了大批游客。

3、民俗文化渊远流长

辽宁关东民俗风情极具东北地方特色,辽宁又是满族的发祥地,满族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保存得比较完整。满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艺术有着浓郁的民族特征。关东民俗风情作为一种独特的景观,是吸引国内外游客的一种体现民间艺术家的旅游产品。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极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代表性的有:秧歌、西迁节和抹愚节、撒路灯习俗、火地与火坑、五谷画、手撕画、大连烟花爆竹迎春会等等。

4、节庆活动多种多样

辽宁省节庆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吸引了当地居民的参与,还吸引了国内外游客;体现了城市的综合管理水平,成为旅游发展的推动力和先导,向游客传递出丰富的都市旅游形象。辽宁节庆活动种类繁多,按主题性质可将其分为商业类、文化类、体育类、政治类和科教类等。主要的节庆活动有辽宁金秋国际旅游节、沈阳冰雪旅游节、沈阳清文化旅游节、大连时装节、大连赏槐会、鞍山千山国际旅游节、抚顺满族风情节、本溪枫叶节、丹东鸭绿江国际旅游节、营口望儿山母亲节等。

三、发展辽宁省旅游业的策略探析

1、搞好以大连为龙头的“一带”旅游资源的开发

大连应以市区为中心,以旅顺、金石滩为两翼,提高原有景观的吸引力,并利用沿海可供开发的岛礁、海滨、海上形成的海陆相结合景观群及度假带形成新的大型人文观。要做实“浪漫之都”这一概念性产品品牌,使之叫响海内外。要以大海为主题,以绿色为基调,以环境为依托,以特色旅游项目为载体,形成城市风光、海洋景观、温泉度假、历史文化、休闲娱乐等实体性产品系列。全力打造夏季“3S”和冬季“3S”系列旅游产品,使大连成为特色鲜明、四季兴旺的观光度假旅游目的地。发展与环渤海旅游圈主要城市的合作,开发大连至主要港口城市和海岛的陆岛风光游线路,提升旅游配套设施功能。开辟和增加大连至美洲、欧洲的国际航线以及与国内省会城市、旅游热点城市的直飞航线;开通大连与国内沿海城市以及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游船、豪华邮轮航线。加快东港旅游区、金渤海岸旅游度假区、冰峪沟森林旅游区、安波和龙门温泉度假区、金石滩主题公园、森林动物园三期工程、滨海路旅游带、渔人码头、旅游专场文艺演出等旅游特色项目建设。完善旅游商品产销网络,鼓励各种经济成分从事旅游商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销售,逐步建立旅游工艺品系列和旅游食品系列的生产基地。尽快形成若干大型旅游购物中心,聚集大连乃至全省特色旅游商品和纪念品,满足游客购物需求。鼓励开发建设适应需求的海鲜大排档、大连小吃和中外小吃一条街等餐饮服务设施。

2、搞好以沈阳为中心的“一区”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

主要是开发建设沈阳及可辐射范围(鞍山、本溪、辽阳、盘锦)的资源和设施。形成一个集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相互配套的旅游区,并把沈阳建成一个辐射全省乃至东北的旅游集散中心城市。沈阳应以“一宫两陵”为主体的前清史迹和“张氏帅府”为主体的民国史迹为主,拓宽历史文化内涵。扩大接待规模。以辉山和近年来开发初见成效的怪坡、陨石山为新的开发建设重点,拓展山林情趣内涵。塑造大自然奥秘新景观,扩建与此有关的设施,争取在本世纪初建成辉山旅游度假区、怪坡、陨石山三个新的对国内外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辽阳以历史名人王尔烈和清前史迹为重点,开发与此有关的古文化旅游资源,恢复与再造有关景观,增加历史文化旅游产品及相应的民俗旅游活动。鞍山应以千山大佛为依托拓展旅游内涵。开发出千山骨架旅游产品,与千山老景观形成新旧景观群相呼应的综合旅游产品;着手制定并分步开发岫岩的药山风景旅游资源。本溪以山水溶洞为特色,进一步开发亚洲第一大充水溶洞――本溪水洞为主体的溶洞资源,形成溶洞景观网络;开发高句丽第一代山城――五女山山城及高句丽遗址,并与吉林省形成高句丽文化旅游线路。盘锦以湿地和世界第一大苇田为基地开发相关资源,充分利用丹顶鹤生活繁殖地的最南地段和世界上最大面积的黑嘴鸥繁殖基地进行深层开发,形成旅游观光区。

3、建设好两个吸引客人的前沿阵地

从长远来看,我省海外旅游者入境口岸只有大连、沈阳、丹东三处,这是我省从境外引客人辽的主渠道。但是从国内横向看,还应当把着眼点放在锦西和朝阳,这将是两个吸引国内外客源最多的旅游城市。由于两市地下宝藏丰富,地上文物众多,并以红山文化、三燕文化和东藏文化著称,因此两市应当制定“引客入辽”新产品开发的总体规划。加快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开发,主要是搞好碣石、红山及其他有影响力的产品开发,使两市前沿尽快形成吸引力,尽快促使辽西走廊与承德、北京、山海关形成一个大的环形旅游圈。

4、做好行业管理和环境净化

建立完善的旅游质量监督检查体系,对旅行社和导游实行档案记分管理,发生违规严格追究责任,加大违规成本,对于违规情况严重的,处以取消经营资格或从业资格的惩罚。只有当违规成本远远高于违规可能带来的获利,并且执法部门做到言必信、行必果时,处罚措施才能起到应有的威慑和警戒作用。

作为辽宁旅游产品的核心部分,旅游景区和景点存在总体开发水平不高、结构和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多、同类产品供大于求、企业经营状况普遍欠佳等问题。要在今后的发展中避免出现同类的问题,应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即规划控制项目的开发建设。对于旅游强势地区出现供过于求和部分现有产品的老化,在今后的开发中应注意新项目的限制和现有项目的二次开发。针对弱势地区,政府应引导或给予必要的优惠,鼓励项目开发。

综上所述,要使辽宁省旅游业走在全国前列、走向世界,必须对现有的旅游市场进行整体的改革,制定统一的行政管理办法,构建辽宁省整体旅游格局。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难题,但是如果我们充分认识到旅游业对辽宁省经济有着积极的作用,那么一定能克服重重难关,在各旅游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使辽宁旅游业走向辉煌。

(注:本文受2007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旅游在构建和谐辽宁过程中的作用的调查与思考”资助,课题编号:L07DJY083。)

【参考文献】

[1] 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M].成都人民出版杜,1996.

[2] 陈啼:辽宁旅游资源与产品开发之研究[M].辽宁省旅游局,1995.

篇4

一、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力度

要把加快旅游业发展纳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年度旅游开发、建设项目计划。从20*年起,区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财政性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扶持旅游业的发展,主要用于旅游形象宣传、旅游业投资补贴、旅游公益设施建设、重大旅游促进活动的组织和有关奖励等。各镇(街道)应安排相应的旅游业发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二、推进旅游项目及配套设施建设

对符合*区城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并纳入*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旅游项目,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对重点旅游项目涉及的土地,进行适当提前储备。对实际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新注册的旅游项目,其土地出让收入的分配,依据《*区土地储备、开发、出让、资金管理实施办法(试行)》(金府[20*]26号)的规定,属区*级留成部分,全部返还给项目所在镇(街道),用于旅游项目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强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在符合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对旅游景区(点)的道路、河道、环卫设施、供水供电、绿化、停车场及文化资源保护等公益性设施投资100万元以上的项目,由区政府财政性资金按项目实际投资额给予一次性1%的补贴。单个项目补贴额最高为100万元。

四、促进实地型旅游产业规模经营

凡新注册的旅游项目,投资总额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其实现的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的补贴,按《*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若干扶持措施的实施意见(试行)》(金府[20*]26号)第8条执行;投资总额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其实现的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的补贴,按第9条执行;投资总额在300万美元以上的,其实现的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的补贴,按第4条执行;投资总额在300万美元以下的,其实现的增加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的补贴,按第5条执行。上述补贴,自项目建成开业起,5年内享受。对重大旅游项目,采用“一事一议”办法享受优惠。

五、支持*区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

对文化、农业、工业旅游新产品的开发,依据其项目的实际投入规模,由区政府财政性资金给予一次性5~20万元的补贴。

六、奖励在*区旅游业发展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

篇5

一、加快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的目标

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的总体目标就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41号)提出的:“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必须找准这个总体目标的支撑点。也就是把这个总体目标具体化,我想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理解这个总体目标:

一是旅游业要建立满足广大游客多元化旅游需求的能力和机制。我国国民收入正从3000美元迈向5000美元,部分发达地区已达到5000—10000美元,旅游需求已成为国民消费的刚性需求,旅游需求呈现多层次、多元化。随着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国民对旅游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还会不断扩张。

二是旅游业要具备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的能力和机制。我国旅游业硬件设施发展很快,而服务品质则处于较低水平,增强旅游软实力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三是旅游业要拥有符合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的政府机制。在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在“社会服务业”大类别中有“旅游业”,但在发改委和财政部门项目类别中,没有独立的“旅游项目”这一科目,致使旅游业发展难以获得国家重大投资项目和资金的支持。在政府工作中旅游还没有真正摆上国民经济的重要议程,还停留在党政领导个体认识差异上。

四是旅游业要具备不断提高科技含量的能力和机制。现代服务业具有高增值性、高层次性、高功能性、高技术性、高知识性的特点,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是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要运用高新技术于传统旅游业,促进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

二、加快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的内涵和要求

(一)转变发展方式的内涵

其内涵就是追求数量规模扩张与素质效益提升的同步发展;不仅需要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需求结构、投入结构的调整,更是发展理念思路、工作方式方法的深刻变革。

(二)转变发展方式的具体要求

一是要求旅游功能综合化。也可以叫做发展目标多元化。就是充分发挥新形势下旅游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综合功能,尤其要强化旅游业的社会、文化功能,让旅游业发展把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融为一体,使旅游业成为建设小康、和谐、文明社会的重要载体。

二是要求发展方式集约化。集约化既是针对具体开发和建设项目的要求,也是对旅游业总体发展方向的要求,就是要实现速度、规模和素质、效益的全面提升。

三是要求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持续化。就是以人为本,遵循规律,打造全新的旅游服务价值链,全面、持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改善服务品质,满足游客需求,体现旅游业的现代服务业特征。

四是要求旅游生产及旅游消费低碳化。就是以提高科技含量为手段,通过法制化、标准化和信息化,推动旅游开发、经营、管理及消费的生态化、绿色化,达到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目标。

三、加快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加快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是一项战略性、系统性、操作性和实效性极强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持续地转变其发展方式。因此加快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的具体举措很难以一概全,但只要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就一定能带来系统性的变化。我们认为可以从促进政府、企业、游客和旅游管理部门自身四个方面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的转变,来实现整个旅游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积极促进政府主导旅游发展理念的转变。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主导力度及其产业政策,是直接影响旅游业是否真正能够确立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关键因素。

一是要抓住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的历史性机遇,继续推动政府对加强旅游业发展的主导力度,赋予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与其战略性支柱产业相适应的产业地位。

二是要在完善旅游统计核算体系的基础上,促使政府建立旅游投资和财政投入的体制机制,真正把旅游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大盘子”,为旅游业发展建立稳固的投融资基础。

三是要制定代表国家意志的旅游产业政策,优化旅游企业发展的投资、金融、税收、土地等政策环境,打破行业、地区壁垒和限制,为旅游企业发展提供公平竞争大环境。

(二)积极促进旅游企业经营发展理念的转变。旅游企业是直接为游客提供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的市场主体,只有促进旅游企业在产品服务质量和经营管理方式上的持续提升,才能满足游客不断增长和扩张的旅游需要,才能把旅游业建设成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一是积极引导旅游企业面向市场需求,推进旅游企业经营模式创新。尤其是推进旅行社创新经营模式,要指导旅行社从单一的服务功能转为多样化、全方位的旅游服务功能,延长和整合旅游供应链,实现旅行社的转型升级。

二是从旅游产品结构、要素结构和产业结构上加强引导。鼓励和引导旅游企业进一步提升传统观光产品品质,着力开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创新业态,变“景区经济”为“旅游区域经济”,构建多元化、复合型旅游产品和产业体系;强化旅游商业演出和特色旅游商品产销,提升“娱”、“购”两个薄弱要素。同时,还要积极促进“资讯、安全”等旅游配套要素发展,努力形成综合配套、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要推进旅游与文化、体育、

农业、林业、创意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涉旅要素,将旅游新兴领域和业态纳入产业要素范畴,促进旅游产业要素的发展与升级。三是引导旅游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要制定旅游质量战略,完善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建立旅游服务质量的内外部控制机制,增强旅游企业服务质量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同时,运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盈利水平。

(三)积极引导游客旅游消费理念的转变。旅游服务和消费直接见面,游客整体的消费观念和倾向,会直接影响旅游业发展方向。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决不能忽视游客消费理念这个因素,既要管理旅游供给,更要管理旅游消费,才能实现产业发展和游客满意这个双赢目标。

一是积极引导广大游客树立文明旅游、理性消费的观念。要积极引导国民树立正确的旅游市场观念,增强旅游质量意识,对公民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整体提升公民文明旅游的素质。

二是建立健全游客依法维权的保障机制。强化旅游法规中规范游客条款,建立健全游客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及时旅游企业诚信信息和旅游消费警示。

(四)主动推进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理念的转变。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是旅游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推动促进者和直接监督管理者。

一是抓旅游综合改革试点。首先争取党委政府进行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其次主动抓好或者一个旅游经济区,或者一条旅游线路,或者一个旅游城镇的综合改革试点。从四川来讲,正以乐山、广元、遂宁为试点,抓旅游线路统筹实施,促进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在成都市进行旅游经济区建设试点,把龙门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和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建成旅游经济区,探索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构建旅游产业集群,提高旅游业综合竞争力,创造公平竞争和市场配置资源的环境,形成政府、企业、居民共同发展旅游,“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工作格局,逐步实现旅游业的集聚发展。

二是抓行业专业化,推进旅游法制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健全和实施旅游法规,实现由行政管理为主向依法治旅为主转变;构建旅游标准体系,开展旅游标准化试点工作,建立旅游经营和服务规范;用信息技术统筹和整合旅游业,建立旅游信息采集长效机制,完善“三网一库”,搭建一个服务广大游客、旅游企业和各级政府的数字化旅游信息平台。

篇6

关键词:石林;石林旅游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092-02

1 石林旅游业的现状

1.1 石林简介

石林以喀斯特景观为主,以“雄、奇、险、秀”著称,具有世界上最奇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形成历史久远、类型齐全、规模宏大、发育完整。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馆”,在世界地学界享有盛誉。2007年通过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表决,石林成为世界自然遗产。

1.2 石林旅游业的现状

石林现阶段代表性旅游产品有大小石林游览区、阿诗玛导游队伍、彝族撒尼歌舞表演、火把节、撒尼刺绣手工艺品以及石林地质博物馆。石林阿诗玛头像成为云南旅游形象标志,彝族撒尼歌曲《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也成为了云南旅游标志性歌曲。开发石林喀斯特景观有效地激发了当地居民传承本民族文化的热情和信心,开发彝族撒尼文化增添了石林自然景观的文化生命力。

2 石林旅游业现阶段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旅游区域市场开发不均衡

(1)用地功能布局不合理。观光游览区太小,景区游览区域被众多项目建设压缩,游览缺乏前导空间组织,游人直接进入主要景点,游程缺乏序列组织,主要景点游人密度过大。以大、小石林景区的石林胜景和阿诗玛景点两个景点为例,每到早晨9点至下午3点之间,这里的游人络绎不绝,游人基本上选择不好理想的拍摄角度,为自己留下美好的回忆。

(2)发展区域开发不均衡。现在重点发展的区域应该从大小石林向其它景区进行转移。针对不同的区域有目的地扩大石林现存旅游区域面积,有效的促进石林旅游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2 旅游产品开发不充分

整个旅游业仅靠“石头”自然景观作为主要卖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宣传也不到位。除了刺绣以外,其他民族特色产品发展还不够成熟。再加上区位上距离昆明比较近,游客可以当天来回,所以留不住游客,近似于形成一种“玩在石林,吃在宜良,住在昆明”的格局。

石林是一个少数民族大聚居的地区,地方民族文化特色浓郁。石林地区的彝族都能歌善舞,彝家山寨村村有舞队,处处闻歌声。撒尼人的跳乐,阿细人的跳月,白彝人的架子乐,黑彝人的祝酒歌,构成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石林彝族歌舞,成为石林旅游宝贵的人文景观。石林民间舞蹈还有跳狮子、鼓舞、钗舞、细乐舞等。这些舞蹈都是随伴奏乐器节拍起舞,不同于汉族边歌边舞的舞蹈形式。

除此之外,石林地区的饮食也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特别出众的有圭山腊肉、乳饼、骨头参、全羊汤锅、路南腐乳、山珍之王干巴菌 、美味山珍鸡枞、荞粑粑蘸蜂蜜、野生食用菌等等。

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宣传和开发,这些富有地方浓郁民俗特色的文化资源并没有被更多的人知晓。

2.3 行业管理差

石林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各自为政,各行其是,盲目开发的现象时有发生。相当部分环境质量高、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观赏价值上乘,且具有科学考察价值的重点旅游资源得不到新的或深层次的开发,利用效率不高。部分地方因行业管理不当,造成景观的破坏和景点的重复建设,大大损害了石林旅游地的形象。

2.4 开发资金不充裕

石林旅游资源的开发,资金来源不稳定。旅游资源的发展建设本身就具有建设周期长,资金消耗大的特点。另外,由于资金不足,相配套的交通、能源和自身基础设施欠帐太多,制约着云南旅游业的发展。许多景观资源,由于地处边远地区,交通设施落后,可进入性差,导致这些颇有价值的景观鲜为人知。

2.5 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偏低

目前石林景区直接从业人员和简介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专业人员不足,经营管理人员缺乏。涉外服务人员素质低,绝大多数是中专、职高、高中和初中学历者,大专以上学历几乎空白。从业人员的低素质,必然影响到旅游形象的提升,难以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

3 发展石林旅游业的对策

3.1 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

(1)积极倡导生态旅游,做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积极倡导生态旅游,使生态旅游进入人们的生活,并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做到以旅游带动资源开发,以资源开发促进旅游发展,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做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2)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开发。

加强以自然旅游资源优势为基础的资源开发利用,同时注重人文旅游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并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开发,对那些市场潜力大、功能开发齐全的旅游地积极引导,大力扶持,对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多渠道进行开发,对已开发的旅游资源应不断完善其功能,增加其深度和内涵。

(3)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落实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资金。

石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建设,必须贯彻利用内资和引进外资相结合: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争取国家各种专项建设资金扶持:建立旅游发展基金: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国外资金:以多形式、多渠道筹集社会资金,广辟财源,多方集资,解决云南旅游资源开发资金不足的难题,在西部大开发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3.2 针对各景区特点进行重点开发

乃古石林。重点开发北区,因为该区有明显区别于东区和西区的风格。乃古石林北区岩体高峻雄伟,气势非凡,并有大量石芽分布。许多地段需要在灌木和荒草中穿行,需要爬壁攀岩。所以可以根据该区的特点,把该区开发为可供体力好并富有探险精神的游客旅游的地点。支持景区的多元化发展。

长湖景区。首先,针对自身特点可以在长湖的岸边铺上金色细沙,营造一种海边沙滩的感觉,建造沙滩排球场,丰富旅游者的娱乐项目。第二,统一规范景区的租赁制度,统一定价和管理,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良好形象。第三,在景区附近建立车站和停车场,景区里设立详细中英双语照路标指示牌,提高景区的层次。

对于距离大小石林最远的大叠水风景区。(1)要解决的问题是交通问题。(2)针对该景区的特点,建立高空游览索道,方便更多的消费者,扩大客源。(3)借势宣传发展。

3.3发展旅游特色产品

(1)景区与艺术团相结合。彝家的歌舞在当地的发展已经初成规模。可以把艺术团和旅游景区挂上钩,在景区内进行表演,促成双赢的局面。一方面可以让艺术团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另一方面景区也可以通过这种特色的文化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时,还能有效的把彝族文化通过旅游者进行传播和宣传。

(2)制作旅游手册。通过向游客派发制作精美的旅游手册来宣传当地的特色文化和特色小吃,标注清晰明确,方便消费者进行消费的出行旅游。

(3)统一规划管理。针对各个景区管理不规范的情况来处理,把具有地方特色饮食文化进行归纳整理,标准化统一管理,吸引更多的游客品尝消费。

(4)开设特色商品专营店。在各个景区都设立统一管理的旅游纪念品店,出售彝族刺绣、民俗服饰、民俗乐器、地方土特产。加深消费者对石林的印象,通过消费者进行进一步传播,扩大知名度。

3.4 加强旅游市场宏观调控

由于旅游业涉及到交通、饮食、娱乐、园林、商业、文化等部门,如果没有“一盘棋”的观念,就会使旅游业的发展步履维艰。为了使这些部门相互衔接、融为一体地为旅游业服务,石林政府部门须加强宏观管理和协调。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这不仅是企业运作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旅游地开发运营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3.5 改善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解决瓶颈制约;多筹集资金,吸引地方部门、企业合资办交通;依靠科技进步,改善基础设施,加强运输方式的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把旅游交通与一般通区别开,让旅游交通独立经营。

(2)据石林当地各个旅游景点的特点为它们制定发展战略、总体规划、开发步骤和实施方案等;做好旅游市场的广告宣传和可行性研究分析工作、以克服规划建设与具体实施经营的不协调性。

(3)针对旅游市场的旅游产品要多样化,富于地方特色和纪念意义,吸引不同的旅游者。加快二三类旅行社的发展速度。

篇7

关键词:内蒙古旅游业发展融资对策

内蒙古作为旅游资源大区,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成为自治区的支柱产业和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但是,由于旅游业的基础弱,发展任务重,涉及面大,旅游业的开发程度和产出水平还与其旅游资源大区地位不相称。这当然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旅游业的开发资金不足。资金短缺,投入不足,己经成为制约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瓶颈。因此,内蒙古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关键是解决资金问题。本文将对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融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经过20多年的持续发展,己经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形成了以草原风光和民族风情为主题的系列旅游产品。“十五”时期,内蒙古旅游业累计接待海外旅游人数达到305.4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0.26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人数达到6627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508.47亿元,旅游业总收入592.64亿元。旅游业已成为自治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经济产业之一。但内蒙古的旅游业与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横向比较差距很大,与西部地区的其他省区相比,也有相当差距,旅游业的开发程度和产出水平与旅游资源大区的地位很不相称,内蒙古的旅游资源优势没能转化成经济优势。其主要原因是资金短缺。据自治区旅游局统计,自治区在十五期间签定旅游融资协议额323.43亿元,其中到位资金78.76亿元,2005年签定旅游融资协议额178.48亿元,实际到位资金额50.6亿元.初步形成了国家、地方政府、外资、国内民营资金、金融机构积极参与的多元旅游融资格局。然而,这些远远不能满足自治区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所以,资金短缺使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还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内蒙古很多地区无力进行旅游资源的规划与普查,导致资源开发水平不高,形式单一,局部地区在盲目开发过程中也出现围绕草原风光、民族风情遍地开花和重复建设的现象,不能很好地对旅游资源进行成片开发,造成景区分布过于分散,在开发利用上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还有众多旅游资源尚处在“闺中”有待开发。

第二,资金匮乏使得旅游企业的经营规模普遍较低,还没有形成能够带动全区旅游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要实现这种转变,资金是关键因素。企业直接融资、旅游债券、旅游企业发行股票、银团贷款起步艰难、旅游企业积累能力低、银行贷款难,而且企业负担重。资金市场发育不成熟,流向旅游业的资金偏少。

第三,旅游业投资过分依靠国家财政投入,外资过分集中于旅游饭店建设、旅游企业经营过分依靠银行贷款。地方财政困难,旅游投入严重不足,造成旅游景区开发和人文资源开发不足,缺乏深度和内涵。旅游市场开发力度不够,致使旅游景点的旅游潜力没有得到发挥。

第四,旅游服务设施配套程度低,景区景点基础设施配套不够完善,进出景区景点交通滞后。旅游交通设施配套不全,无直达交通车,旺季时旅游接待能力还显不足。

第五,旅游发展资金不足还制约了一些地方旅游业的起飞,使一些地区刚刚开始发展的旅游业呈现危机。部分地区客源出现下滑势头,一些旅游景点魅力衰退,旅游发展后劲不足。

内蒙古旅游业的融资问题分析

内蒙古旅游业发展在较长的时期内,主要依靠财政性资金;在社会资金方面,较多地依靠信贷资金市场,较少地利用资本市场。旅游业与资本市场的结合较为松散,没有形成依赖自身的资本运作和外部资金投入产出的良性循环和自主发展。特别是许多企业过于依赖商业银行的贷款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不仅融资渠道相对集中,而且融资规模和融资方式也十分有限。

缺乏专业的投融资机构,由于没有设立专门负责统筹的这类机构,就无法以国家为代表向相关机构寻求资金来源。而国际上早有成功的例子,墨西哥是旅游业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上世纪70年代就成立专门旅游开发信托基金,通过该机构向国际银行机构筹措了50亿美金的资金。

未能建立起相关的产业发展基金。随着旅游项目的大型化、区域化,单个的旅游投资主体难以满足巨大的资金需求,就需要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通过各类的产业发展基金组织聚集起来,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大型项目资金不足的问题,而且可以将闲散资金聚集起来变为资本,充分发挥资本创造利润的价值。

旅游行政部门的投资管理和融资职能弱化,未能建立市场性的替代机制。投融资改革的方向是增大地方政府和企业在旅游投融资方面的自,但是旅游部门普遍未能建立与旅游市场相适应的投融资管理机制和市场引导机制,从而影响旅游业资金流向、结构的优化和向社会融资的力度。旅游企业股票上市、企业可转换债券、定向基金等方面的优惠措施较少,较难取得配额或市场资格。旅游业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不太通畅。

缺乏良好的投融资环境,优惠政策不配套,开放程度不高,未形成一定的市场与规模,难以吸引资金投入。旅游资源密集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投资环境不改善,不能利用和借助各种资金来源,旅游开发走不出投资短缺的阴影。

内蒙古旅游业的融资对策分析

由于旅游业是一个特殊性的“高投入,高产出”产业,旅游资源的深层次开发需要强大的资金作后盾,需要新观念、新机制、大动作来运作。这样,就需要我们寻求直接的、有活力的多种融资渠道,否则就会“守着金山没钱花”。一般来说旅游业融资的渠道无非有两种:一种是依靠其内部积累,二是依靠外部资金流入。内蒙古的旅游业还是一个新兴产业,许多旅游资源企业也还是刚刚起步,内部自我积累能力相对来说还十分有限,所以本文分析的着眼点是企业的外源融资。

进一步更新观念,优化融资环境。自治区要出台更优惠的政策,真正做到你发财,我发展。搭建统一、权威的旅游招商引资平台,通过招商引资的突破,带动项目建设的突破。另外,要多渠道组织招商,积极参加有影响的招商活动,主动向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和民营企业推荐我区的重点项目,邀请国内外有实力的企业实地考察项目,洽谈旅游投资合作。加快金融创新拓宽旅游融资渠道,建立招商中介机构,变政府主导型的招商引资为市场主导型的招商引资,由专业化的中介组织运作相应的商业化事务,这种方式针对性强,成功率高,成本低,见效快,而且能够把政府部门从具体、繁杂的经济事务中解脱出来,实现由“管理型”到“服务型”的根本转变。

通过股份制改造发行股票,直接融资。发行股票是股份公司筹集资金非常有效的形式,可以迅速募集资金,集中大量资本从事大规模开发经营。旅游企业上市以后,企业成为市场活动的主体,市场导向观念成为企业活动的指导思想,旅游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如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是四川省的一家旅游上市公司,发行股票募集资金2.59亿元,为公司进一步开发峨眉山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公司在加强日常经营管理的同时,加快旅游新项目、新产品、新看点的开发建设。2001年上半年使用募集资金3547万元,分别投向峨眉山低山区环游线、峨眉山黄湾温泉开发在内的10余个项目。2001年上半年就实现收入5836万元,利润总额1027万元。像峨眉山这样,把优势资源变成优势资产,将高品位的资源性资产作为开发旅游的资本,以吸引境内外资金,盘活资源性资产上市流通,以资源性资产作为融资的坚强后盾达到以旅游促发展,以发展资源的合理流动,不失为一条解决问题的道路。所以,我区大型旅游企业要加快朝集团化、网络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抓住机遇,创造条件,力争上市,充分利用中国证券这个大融资市场为企业融资。

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负债资金。债券是社会各类经济主体为筹集负债资金而向投资人出具的,承诺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发行债券是旅游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旅游企业在筹资活动中,可以采用发行债券这种形式,利用这种形式可以取得与银行借款融资方式同等的效用。我国企业可转换债券的安排,国家已明确向优先发展行业倾斜。旅游业具有明显的成长潜力和较好的预期经营业绩,符合国家关于发行企业可转换债券的要求。目前,在发行旅游企业债券方面,国家已作出有益的尝试。随着中西部旅游开发力度加大,今后,除继续努力协调,争取发行“中国旅游发展债券”并增加额度外,还将使用范围扩大到中西部地区,扩大到旅游资源开发上。利用发行企业债券融资,对于降低旅游企业融资成本,改善企业资产结构具有双重功效。目前,我国银行存贷款利率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因此,发行企业债券将成为内蒙古旅游企业低成本融资的一条途径。另外,银行贷款也是负债融资最普遍、最直接的方式,旅游企业应该加强与银行的沟通与联系,主动向银行展示自己的项目优势,从银行获得企业发展的资金。

进行项目融资。项目融资实质上就是资本租赁。所谓项目融资,即推出适应旅游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换代的可持续发展旅游项目,吸引国内大企业、大公司、大集团的投资。旅游景区可出让开发经营权,转让给企业经营,使资源与资本有机组合,让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目前利用项目融资方式开发旅游资源做得较为成功是四川雅安碧峰峡模式,该开发模式是国家旅游局向全国旅游行业极力推荐的资源开发模式。四川碧峰峡景区,1999年以前,在旅游资源富集的四川名不见经传,奇妙的转折是从1998年民营企业成都万贯集团与雅安市政府签约,取得碧峰峡景区50年的独家经营权后开始的。万贯集团选中雅安碧峰峡时,当时的碧峰峡每年的游客仅两三万人,营业额只有60万元左右。而两年后,当万贯集团近2亿元投入碧峰峡后,当年惨淡经营的局面有了根本性转变,如今的碧峰峡每年光顾的游客达100万人,营业额7000万元。碧峰峡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成为了四川乃至全国旅游资源开发的成功典范。另外,必须加强旅游项目建设资金的使用。由于旅游项目存在投资不确定因素较多,风险较大,客源市场波动对效益影响较敏感等问题,客观上增加了旅游项目建设资金筹措难度。为有效筹措旅游项目建设资金,需要在营造良好投资环境的基础上,管好用好资金,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建立旅游产业投资基金。产业发展基金是一种借鉴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规范的“创业投资基金”运作形式,通过各种方式筹措资金,交由专家组成的管理机构运作。在城乡居民存款与日俱增的基础上,经国家许可向社会发行基金受益凭证,设立旅游产业投资基金,也是利用资本市场扩大旅游产业融资的有效途径。通过专业的旅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规范运作,投资于旅游项目,既可为居民开辟新的投资渠道,降低投资风险,也可以促进居民旅游意识和旅游消费水平的提高,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旅游项目的投资来源。

参考文献:

篇8

一、旅游的概念

国内外关于旅游的定义多种多样,一些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分别从交往、流动、目的地、时间、相互关系、生活方式等不同角度对旅游进行了界定。德国的蒙根·罗德1927年指出,旅游从狭义的理解是那些暂时离开自己的住地,为了满足生活和文化的需要,或各种各样的愿望,而作为经济和文化商品的消费者逗留在异地的人的交往。瑞士学者汉沃克尔和克拉普夫1942年对旅游进行了定义,认为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一种社会现象及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因而永久居留,并且主要不从事赚钱的活动。这个定义于20世纪70年代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所采用,并成为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定义。奥地利维也纳经济大学旅游研究所20世纪50年代指出,旅游可以理解为是暂时在异地的人在空余时间的活动,主要是出于修养;其次是出于受教育、扩大知识和交际的原因的旅行;再是参加这样或那样的组织活动,以及改变有关的关系和作用。英国的伯卡特和梅特列克1974年指出,旅游发生于人们前往和逗留在各种旅游地的活动,是人们离开他平时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短期暂时前往一个旅游目的地运动和逗留在该地的各种活动。美国密执安大学的伯特·麦金托什和夏西肯特·格波特1980年指出,旅游可以定义为在吸引和接待旅游及其访问者的过程中,由于游客、旅游企业、东道政府及东道地区的居民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我国经济学家于光远1985年指出,旅游是现代社会中居民的一种短期性的特殊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具有异地性、业余性和享受性等特点。世界旅游组织规定:旅游是指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在此定义的基础上,从事旅游活动的这些人不会导致在旅游目的地定居和就业。旅游的根本目的在于参与审美、娱乐和社会交往活动;旅游的社会属性和发展特征,决定了它是人们体验异地政治、文化、经济生活的一种高级娱乐活动,并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高级需要形式;从事旅游活动的这些人不会导致在旅游目的地定居和就业;旅游具有异地性、流动性和暂时性的自身特征。

二、旅游业的概念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服务的行业。它是综合性的经济事业,其构成涉及社会许多部门。它的基础经济活动由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交通三大部门组成。此外,还有为旅游者服务的经营旅游商品的零售企业、园林设施、文化娱乐事业和公用事业等。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旅游资源包括自然风光、历史古迹、革命遗址、建设成就、民族习俗等,是经营旅游业的吸引能力;旅游设施包括旅游交通设施、旅游住宿设施、旅游餐饮设施、旅游游乐设施等;旅游服务包括各种劳务和管理行为;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相结合是经营旅游业的接待能力。狭义的旅游业,在中国主要指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船公司以及专门从事旅游商品买卖的旅游商业等行业。广义的旅游业,除专门从事旅游业务的部门以外,还包括与旅游相关的各行各业。旅游业从业务类型看,包括3种类型:一是组织国内旅客在本国进行旅行游览活动的国内旅游,二是组织国内旅客到国外进行旅行游览活动的出境旅游,三是接待或招徕外国人到本国进行旅行游览活动的入境旅游,后两种类型的旅游业务活动属于涉外性质的业务。旅游业主要通过劳动服务的劳务形式,向社会提供无形效用,以满足旅游者进行旅行游览的消费需要,其行业基本特征是非生产性的,又称无烟工业。旅游业从整体上看,不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部门,而是凭借旅游资源,利用旅游设施,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劳务活动去满足旅游者旅行游览消费的需要,故也称为无形贸易。

三、旅游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中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日益凸显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旅游业的发展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并受其制约,同时又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经济、社会效益明显,能够促进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增进国际交流的同时促进招商引资,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以及促进经济与环境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增加资金积累和外汇收入

发展国内旅游业,有助于拓宽货币回笼渠道,加快货币回龙速度,扩大货币回笼量,因此能够加快资金周转,增加资金积累和国民收入,为国际旅游业发展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提供了难得的经营管理经验。发展国际旅游业能够增加外汇收入,旅游者必须要来旅游产品生产地进行消费,节省了商品外贸过程中的运输、仓储、保险等费用,降低了换汇成本;旅游出口不受客源国或地区贸易保护的限制,不受关税影响;旅游业创汇方便,无须产品包装、储运和其他繁杂的进出口手续。

(二)为社会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经济产业,涉及到社会许多相关产业,包括交通、建筑、通讯、贸易、餐饮服务、文化娱乐等产业。旅游业也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门槛低,就业范围广,就业层次多,吸纳了大量因人口自然增长新增加的劳动力以及因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从第一、第二产业转移出的大量富余劳动力。旅游的发展可以增加区域内的人流、物流、资金和信息流的流动,因此发展旅游业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根据加拿大学者的系统模型理论,旅游业收入每增加3万美元,就将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和2.5个间接就业机会。世界旅游组织研究报告也指出,旅游业每增加一个从业人员,相关行业就增加5个就业机会。

(三)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在我国,巩固第一产业、提高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总体部署和思路。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具有十分突出的关联带动作用,发挥着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核心作用,不仅直接给航空、交通、饭店、餐饮服务、商业网点、景区、经典等带来了客源和市场,而且间接地带动和影响了农村和城市建设、加工制造、文化体育等行业的发展。旅游业发展将增加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有利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同时还增加了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快一、二、三产业之间结构的调整,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新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成功有赖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四)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由于大量本地居民从事旅游业或相关行业,个人和家庭的收入大大增加;另一方面,旅游业发展促进了设施建设和环境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大量旅游者的来访和城市市民的大量出游,开拓了眼界,丰富了地理、文史和风俗民情等知识,提高了对生活的要求。旅游业的发展往往会带来城市居民素质和文化素养的提高。旅游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发展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对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国民文明素质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五)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国家旅游局2006年的旅游宣传主题为“2006中国乡村游”,并且提出了“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的鲜明口号。这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乡村旅游点所聘用的服务人员主要来自家庭成员和当地居民,在经营旅游服务的同时积极推销花卉、花果农作物产品,既降低了经营风险,又增加了农作物附加效益。在开发乡村旅游的同时,将会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积极进行“村村通”道路建设和旅游区内道路建设,以及村社环境整治活动。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对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和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农民向非农领域转化,加快了传统的农村种植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篇9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环境质量;旅游环境保护

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改革开放的政策和高速发展的经济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使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由此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人们总把旅游业的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偏重追求其经济效益,而相对忽略了旅游对环境的影响。造成我国旅游业资源破坏、旅游区环境质量下降的问题日益突出。旅游对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不仅会阻碍旅游业本身的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带来相关的负效益。为使旅游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笔者对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进行分析。

一、旅游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我国旅游业目前面临很多环境问题,如相当一部分热点旅游区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旅游资源受到损害;大批游客拥入,致使基础设施紧张,旅游旺季造成在某一景区的高度集中破坏或影响了该地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存环境;旅游区环境卫生状况较差,区内垃圾随意抛洒堆积,污水、污物随处可见;旅游开发建设项目与旅游区整体环境不协调等等。造成这些旅游环境破坏、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经济发展中的短期行为破坏旅游环境

很多地方以追求高经济指标为第一目的,环境保护被相对忽视了,甚至有些地方以牺牲环境来求得经济发展。上海的黄浦江,广州的珠江,苏州的河港,南京的秦淮河这些“游船云集,鼓瑟相闻”的著名游览区今天都已经变成了令人厌恶的“黑河”、“臭河”,全然没有了昔日的风采;在中国的第一大瀑布——黄果树瀑布的上游河谷地带,近年来兴办了十几家采矿冶炼企业,它们排放的废水使奔腾在这一著名瀑布上的水流不再洁白晶莹,而是泛着黄色泡沫的浊流!再如“奇秀甲东南”的武夷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再配上独特的九曲溪及两岸苍翠、挺拔的植被,而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但在前几年人们却对武夷山上的森林,进行掠夺式的砍伐,使其精华的九曲溪的水位急剧下降,而严重威胁武夷山的旅游景观价值。

(二)旅游者自身的不当旅游行为导致自然环境质量下降

旅游者自身的不当旅游行为主要在于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对景区环境的污染以及旅游活动本身对景区生态平衡和旅游意境的影响。由于旅游区本身设施的不完善和游客素养不高,在旅游的过程当中,大量垃圾随意扔洒堆积,破坏了自然景观,污染了景点水体。周庄景区就是因为伴随着大量游客的到来而产生了很多的垃圾,而本身设施存在着局限性,使得周庄环境卫生得不到保证,水体污染逐渐严重。虽然周庄在南北水系建阀,但是其更新速度远比不上其污染的速度。

(三)旅游区客容量超负荷破坏了旅游区自然生态系统平衡

旅游人数、旅游区客容量与环境质量之间有着一种直接的密切关系,旅游人数大于或等于景区饱和承载量时,旅游对环境的破坏则大些,反之,则小些。以莫高窟为例,在7至9月的旅游最旺季节,在同一时段密集的游人对洞窟壁画本身产生相当严重的影响。敦煌研究院能提供的数字表明,40个人进入洞窟参观半小时,洞窟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就会升高5倍,空气相对湿度上升10%,空气温度升高4摄氏度。二氧化碳是一种酸性气体,在高湿度条件下会与石青、石绿、氯铜矿、铅丹等颜料发生作用,使这些颜料变色,而人呼出的大量水汽可使存在于壁画中的可溶盐溶解向壁画面移动、累积。当洞窟内干燥时,可溶盐又在壁画颜料层上结晶,这样使颜料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同时在一定湿度条件下,壁画易产生霉菌,而霉菌生长代谢中的产物及死菌体会严重污染壁画并使颜料变色。所以洞窟不断经受着各种破坏,加之壁画制作材料质地脆弱,许多壁画已经产生了空臌、酥碱、起甲、变色、霉菌等多种病害。我国的许多旅游景区,这种超容量运转现象极为严重,致使景点内植被受到严重破坏,环境也受到严重污染,大大地降低了景点的吸引力,缩短了寿命。

(四)旅游资源开发和建设破坏旅游区环境

许多地区的政府有关部门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与规划,便匆忙开发。有些景区的设施建设与旅游区整体不协调,造成旅游区生态环境、和旅游气氛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古迹复原处理不当,新设项目与旅游区景观不协调,改变或破坏了旅游区所有的且应当保留的历史、文化、民族风格和气氛。还有一些新旅游区的开发,开发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论证与总体规划的条件下,便盲目地进行探索式,

粗放式的开发。开发中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与浪费。

二、旅游环境保护的对策

(一)健全旅游环保的法律制度和管理制度

鉴于旅游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破坏,一定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管理。严格执法和遵守我国的《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文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等与旅游密切相(下转第40页)(上接第36页)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并针对旅游业对环境影响有潜在性、持续性和累计性的特点,增加补充规定。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依法守法来保护和治理旅游环境,建立强有力的旅游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和完整的管理体系来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和管理旅游开发和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做到有法必依。

(二)加强旅游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游客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游客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会降低风景区的旅游价值。因此为了创造舒适优美的旅游环境,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游客自觉地爱护景区旅游资源、保护景区旅游环境;另一方面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景区旅游环境的保护措施。为了保护景区的重点文物和著名景物,可增设钢网护罩加以妥善保护,既使游客能够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又确保重点文物和景物不受损坏。

(三)研究环境容量,保证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为了顺利地发展我国的旅游业,必须加强对旅游环境容量的研究,根据每个景区的具体情况,提出可容纳游客的最大限量指标,采取提高热点旅游区的门票价格、划定特殊旅游景点并控制其旅游人数等手段;调整旅游区的旅游规模,在保证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使旅游区的环境得到保护。并做好旅游指导工作,使游客的不规律的活动,变为比较易于控制的行动,以缓和旅游人群对旅游热点的冲击。

(四)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宏观管理,进行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

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使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

(五)抓住时机、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篇10

[关键词]西部;旅游业;比较优势;收入效应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增加一国或一地区的收入水平,从1993年至·2004年,我国全国旅游外汇收入从46.83亿美元增加到257.39亿美元,增长了449.6%;国内旅游收入从864亿元增加到4710.71亿元,增长了445.2%。平均增长速度除2003年以外均在10%以上,占第三产业的比重由1993年的10.01%增加到2004年的15.65%,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3年的3.27%增加到2004年的5%,近年来,在全国旅游业大发展的背景下,西部地区旅游业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从与东部地区的横向比较来看,无论是在旅游总收入方面,还是在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与其所具备的资源、市场及政策比较优势完全不相匹配。

一、西部地区发展旅游业的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即使效率最低、成本最高的国家或地区也有自己的比较优势,一国或地区应该积极发展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我国西部地区虽然属于欠发达地区,但它无论是从资源方面、市场方面,还是从政策方面,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都拥有发展旅游业的比较优势。

(一)资源比较优势

自然旅游资源方面,西部山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幅员辽阔,纵跨多个纬度带,各类地形兼备,江河湖泊众多,气候环境多样,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目前仅国家权威机构评定的各类旅游资源西部地区就占很大的比重,尤其是生态旅游资源占的比重更高。目前西部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63个,占全国的36%,和东部基本相当;有国家自然保护区936个,占全国的43%,大大高于东部(如表1所示)。并且西部100多种旅游资源属于世界级的垄断旅游资源,堪称“旅游资源宝库”。如果加上大量的尚未被开发的旅游资源,西部旅游资源的丰度更高。

在人文旅游资源方面,西部地区是中华民族及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西部地区的宗教胜地、神秘文化、雕绘艺术和传统工艺,展现了东方古国的文明风采,它们都具有古老、珍稀的特点和博大深厚的文化内涵,是华夏文明的历史见证和人类文明的无价之宝。中国旅游资源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民族文化,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的50个少数民族的发源地和主要聚居地都在西部地区,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也都在西部,少数民族文化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特色,形成西部地区的文化优势及持久的吸引力。

(二)市场比较优势

入境市场方面,西部入境旅游市场虽然已经有一定发展,入境旅游增长速度很快,但目前规模依然很小,这一方面反映西部旅游业的发展与其拥有的资源优势极不相称,另一方面也说明西部旅游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随着西部旅游魅力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的不断提升,西部入境旅游发展空间会迅速扩大。

国内市场方面,2005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为12.1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0%,全国国内旅游收入为5286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国内旅游在中国旅游业中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出来。并随着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再加上中央和地方对有关社会保障、公共事业投入力度的加大,使消费者的信心指数不断提高,更预示着国内旅游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随着国内旅游者人数的增加,国内旅游者有向西部转移的趋势。主要因为:一方面,“探新求异”成为一个主导趋势,旅游者逐渐厌倦了东部已经开发得很成熟的旅游地,喜欢去新的旅游目的地;另一方面,东部很多旅游目的地已经人满为患,旅游质量逐渐下降,开始进入“停滞阶段”。于是一些旅游者开始逐步分流,西部地区旅游资源价值高,开发晚,受人类干扰少,正好迎合了国内旅游者的需求,西部旅游(包括青藏高原旅游、宁甘陕旅游、新疆旅游)也将成为新的热点。

(三)政策比较优势

1999年6月,我国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这一战略决策对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1999年7月,国家旅游局组织西部旅游考察研究,明确提出“西部大开发,旅游要先行”,优先在西部地区建设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旅游扶贫实验区和国家旅游度假区;在国债、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专项投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等旅游建设资金投入方面向西部地区倾斜,鼓励支持社会资金投资开发西部旅游;加强对西部旅游的宣传推介,支持帮助西部地区开发客源市场;加大对西部地区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和旅游教育培训、旅游规划、行业规范的指导、支持力度等。有利的政策成为西部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极大推动力。

正是因为西部有发展旅游业的资源优势,并且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再加上政府的支持,所以,相对于东部,西部具有更大的发展旅游业的比较优势。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带动西部经济的发展符合比较优势理论的指导思想。而这一优势对西部地区的旅游总收入及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与东部地区相比又如何呢?

二、东西部地区旅游收入效应比较

(一)东西部地区旅游收入比较。

根据表2中2004年各地区的旅游收入情况,东部地区国际旅游176.31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为83.5%,西部国际旅游收入20.78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为9.8%,东部是西部的8.5倍;东部地区国内旅游收入8446.05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65.4%,西部地区国内旅游收入2028.45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15.7%,东部是西部的4.2倍;东部地区旅游总收入9905.9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67.6%,西部地区旅游总收入2200.51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15.0%,东部是西部的4.5倍。很明显,无论是国际旅游收入、国内旅游收入还是旅游总收入,西部地区占全国的比重都远远低于东部地区,所以西部地区旅游收入水平远远低于东部地区。而从旅游收入占GDP的比重来看,东部地区平均为10.39%,西部地区平均为7.98%。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西部地区不仅在旅游收入水平上同东部地区差距很大,而且其占GDP的比重与东部地区的也有一定的差距。

(二)东西部地区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系数

随着西部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收入不断增加,并且在地区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相对于东部,旅游业对西部经济的贡献究竟有多大?我们需要计算并比较旅游业对东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系数。

旅游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试度公式:

设Ⅱ为旅游总收入,TPI为旅游总收入的增加值,G1为经济增长率,Ett为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Ltt为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系数。

本文采用李周主持的由福特基金会支持的公共政策研究资助竞争项目:“旅游业对中国农村和农民的影响”中所估算的旅游业的增加值率为“50%”来计算。则:

TPI=TI×50%

则有:

Gt=ΔGDPt/GDPt-1

Ltt=ΔTPIt/ΔGDPt-1

Ett=ΔTPIt/ΔGDPt

我们可以根据1999—2004年东西部GDP及旅游总收入(如表3所示)按照公式计算出2000—2004年旅游业对东西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系数(如表4所示)。

从表4和图1与图2中,可以看出,在2000—2004年间,西部地区旅游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除2003年以外,西部地区旅游业的拉动系数虽然不断上升,但上升的速度很缓慢。同东部相比,除2001年西部稍高外,其他年份西部均低于东部。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西部地区旅游业的贡献率除2003年外逐年下降,由2000年的7.62下降到2004年的5.86;从同期东西部地区的比较看,除2003年以外,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方面,2002年和2004年均低于东部,并且低于东部的幅度越来越大,2002年低于东部1.36个百分点,2004年增加为1.75个百分点;由此我们得出,从总体趋势上看,西部地区旅游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在不断下降;同东部地区比较,西部地区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低于东部地区。

三、结论

通过对东西部地区旅游业的收入效应的比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西部旅游业发展本身来看,旅游总收入虽然有所增长,旅游拉动系数也缓慢上升,但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几年却在逐渐下降。这说明随着西部经济的发展,相对于其他的产业,旅游业对西部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小。

第二,同东部比较,在旅游总收入上,西部同东部相比差距在继续扩大;2004年东部旅游总收入是西部的4.5倍,其中国内旅游收入是西部的4.2倍,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更是西部的8.5倍。在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2002年以后西部旅游业的贡献率开始低于东部且低于东部的幅度有不断拉大的趋势。这说明,西部旅游业的发展相对于东部越来越落后。

从以上比较分析中,我们发现西部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和西部所拥有的比较优势显然是极不匹配的,这是和比较优势理论的指导思想是相违背的。

四、悖论的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