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范文
时间:2023-03-21 21:02: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和谐社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和谐社会;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22-0100-02
2010年7月18日,笔者所在的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入常山这个在浙江省属于欠发达地区的小县城。经调查发现,常山与浙江省众多小县城一样,没有高层林立的楼房,也没有发达地区热闹的的商业市场,但就是在这块有些贫瘠的土地上,却实现了最大限度的社会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常山用它独有的和谐政府、和谐企业造就了当地独有的和谐社会。
一、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财政转移支付造就和谐政府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简称转移支付制度)是以各级政府之间所存在的财政能力差异为基础、以实现各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为主旨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实行规范的转移支付,是缩小地区间社会发展差距,实现地区间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浙江省这块富饶的土地上,地方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尤为明显。从2008年浙江统计年鉴的数据可以看出,常山县作为浙江省欠发达地区,其工业发展同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较大。
浙江省发展改革研究所研究员吴可人在2009年5月发表的名为《推进欠发达地区工业化的探讨》的文章中指出,欠发达地区具有地理条件、经济基础和资金人才等制约因素,提高工业化水平面临诸多挑战。常山县位于高山和丘陵之间,县域内只有少量盆地、河谷平原和台地,大部分土地都不宜实施工业开发。全县总面积109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占74.6%,坡度3~6度的侵蚀堆积岗地占9.7%,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平畈占10.0%。全年财政总收入不足6亿,地方财政收入不足4亿。在这样一个地理条件不佳、财政资金不足的地区,发展工业的难度可见一斑。但笔者在实地的参观过程中却发现,常山县工业园区的发展速度出人意料,让人难以置信。整个工业园区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企业数量众多、类型丰富,涵盖加工、制造、物流、服务等领域。相比于浙江地区地理条件良好、人才资源丰富的中小县城,常山的工业发展规模让人惊叹。在与常山县政府人员的座谈中,笔者了解到,常山县全年财政总收入不足6亿元,但财政支出却达近16亿元,这其中超过一半的资金来自于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正是在这样强有力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的支撑下,政府不断改进企业生产经营环境,以对企业大力的补贴扶持政策吸引企业投资,支持企业发展。常山县前区委书记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当地某企业生产一件产品成本约18元,其中10元是政府补贴的。在财政政策的支持下,常山县工业发展持续稳定,而良好的工业发展带给常山的是充分的就业保障与收入增长,同时也缩小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平等、守信、尚法”是和谐政府的核心理念;法制化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让财政收入真正地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缩小了地区差距,促进地区发展平衡,这是对平等、守信、尚法的最好诠释。常山县正是用它造就了和谐政府,最终使整个社会受益。
二、 社会责任,回归社会――“西游精神”创造和谐企业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对构建和谐社会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最近几年,白酒勾兑、苏丹红、三鹿奶粉等事件的曝光,让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而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得以迅速发展的中国民营企业,在自身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社会责任缺失的问题: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忽视劳动生产安全、拖欠工人工资、污染坏境等。以上这些伦理缺失行为成为民营企业未来发展的不利因素。此次暑期社会实践,笔者有幸走进了常山富山纺织有限公司。在参观和座谈的过程中,让笔者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伯文•霍华德的“商人的社会责任”,通常被认为是现代关于社会责任的学术研究开始的标志。他给商人社会责任的最初定义是:“商人的社会责任是指他们根据社会的目标和价值来制定政策、作出决策以及实施行为。” 随后,学者们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不断丰富,后期出现的几种企业社会责任模型将企业社会责任纬度化、权重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包含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慈善责任等纬度,各纬度间存在一定的层级权重。按照经济学的观点,企业社会责任是短期中的成本,长期中的资本。但无论是哪种观点,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似乎总离不开企业的本质,即对于利润的追求或者说经济责任。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许多企业为了经济利益而忘记自身的法律责任、伦理责任,为什么许多企业将慈善当作广告。
然而,在与常山富山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的交谈中,笔者却理解到了真正的企业社会责任应该抛开企业利益本身,回归社会。富山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符和根是常山慈善总会副会长,其对于慈善事业的热衷令人敬佩。他给自己的企业提出了一种独有的企业文化――“西游精神”。唐僧师徒有着同一个目标――去西天取经,这就好比企业全体人员也有着共同的目标――赚取利润。但抛开取经的目的,唐僧师徒本身只是社会人,有着相同的社会需求,他们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不图回报,这是人的社会回归。同样,企业人员也是社会人,抛开赚取利润这一目的,他们应当回归社会,在社会这一团体中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这也不应当图有回报。富山纺织有限公司正是秉承这一企业文化,企业员工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其对于慈善事业的热衷是抛开了企业利益的社会回归,这样的企业社会责任才能真正称得上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和谐企业的必备要素,让企业社会责任真正回归社会,这样才能创造出真正的和谐企业。
三、 和谐政府、和谐企业造就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以来追求的一种理想社会状态。王曙光、谢潇潇在《公共财政视角下构建和谐社会的研究》一文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新时期的重要任务,经济领域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公共财政的有效运用。通过完善财政管理体制、保障财政良性运行以及健全缩小收入、城乡、区域差距的财政政策等措施,可以促进公共财政自身的和谐、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和谐、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浙江省常山县在促进本地工业发展、缩小地区差距的过程中,充分利用财政转移支付这一公共财政手段,构建和谐政府。实践证明,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企业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对构建和谐社会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优秀的环境、和谐企业文化能够引导企业注重自己的社会责任,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凝聚的作用。和谐的企业文化对于构建和谐企业具有决定性作用。
和谐政府、和谐企业造就的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以及环境自身的和谐,这就是和谐社会的追求和目的。和谐政府、和谐企业的构建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唐蕾蕾,宗颖. 我国地区间财政能力差异与转移支付制度创新[J]. 现代管理科学,2003,(3).
[2]王曙光,谢潇潇. 公共财政视角下构建和谐社会的研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3]李季媛,裴继春. 发展环境和谐企业文化的思考和实施策略[J].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9).
篇2
第三周举行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今年推普周的时间是9月12日——9月18日,今年推普周的主题是:"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汉语与各少数民族语言并存,汉语内部又分生方言,不仅方音各异,连词汇,语法也有很多差异。就交际口语而言,汉语各大方言之间的沟通度很低,就以我们学校为例,有很多来自南方广东福州浙江的同学,如果他们讲家乡话,那么从小生长在青岛的孩子们听起来恐怕跟听外语没什么区别;而同样生活在山东青岛的周遍地区,方言也有差别,这极大的阻碍了人与人之间顺畅的交流。《论语·述而》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 可见远在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屏弃山东方言,在教学和"公务活动"中能够自觉使用当时的普通话。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随着新世纪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进步,"五大洲"变成了一个"地球村"!世界仿佛变小了,而人的交往空间却变大了,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与来自各地的人们打交道。我们成长生活在青岛这样一个窗口城市,一个奥运城市,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就显得更为重要,尤其是我们小学生更应该成为全面推广普通话的文明使者。在我们的学校,老师们很高兴的看到了同学们主动的使用普通话,普通话已经成为课堂语言,校园语言,但是最困难的是要让普通话走进家庭,成为家庭语言,在家里讲普通话,让家人和你一起讲普通话。同学们,你们愿意试试吗 推广普通话还包括写规范字,写字漫不经心,错字,别字连篇,是对我们祖国语言文字的玷污。
篇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社会活力是社会进步、协调、和谐的基础和条件,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源泉。社会活力不断增强,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
社会活力来自社会成员、社会组织和社会机制的有效作用,社会活力的表现必然体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发展等各个方面。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增强全社会的活力。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增强全社会的经济活力。一个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必然要有相当富足的物质基础作保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活力的最根本动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在于,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能够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此,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使其永葆生机和活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最重要的就是必须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不断克服和扫除影响、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与障碍,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其次,增强社会活力必须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和营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在全社会形成这样一种氛围,即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形成人人想干事、人人能干事、人人干成事的社会环境。还要注重激发全体人民包括各个阶级阶层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政策上促进、制度上保证全社会创造活力的充分发挥。因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阶层多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两大基本阶级内部出现了分化,社会涌现出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要激发社会活力,就必须把全体人民包括各个阶级阶层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是增强社会活力的决定性的因素。
再次,增强社会活力还要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是一个各方面利益关系均衡发展和协调相处的社会,这是保证社会活力永不衰竭的前提,是保护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持久发挥的必要条件。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主体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在新形势下的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利益冲突,出现一些磨擦和不和谐因素,是很正常的。但是,在一个和谐社会里,公平与公正是必不可少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要从根本上消灭矛盾,不允许各种矛盾存在,而是要在公平与公正的原则下,正视矛盾,善于协调和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在追求和谐中分析矛盾、处理矛盾,在协调多方利益、平衡各种利益关系中不断求得新的和谐,从而激发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
篇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美丽中国”,是全社会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责任。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不仅要做到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还要做到与社会群体的融合与协调;不仅要做到与每个人之间的和睦相处,而且要做到同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协调统一。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细胞,没有我们个人的自我和谐,就不会有社会的和谐。
俗话说:“和为贵,和气生财”,说明我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和谐,既强调自然与社会的协调统一,又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和”就是和睦,有和衷共济之意,包括了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等含义,蕴含着和谐共处、内和外顺等深刻的人生理念。“谐”就是相合,强调顺和与协调,力排抵触与冲突。和谐就是既要做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共生共长,还要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睦与相容。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求我们必须做到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与自然和谐。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自我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所有活动都需要通过我们每个人的感知和行为来发挥作用。每个人的自我认识和看法与社会公认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表现越一致,或者个人基本需要的满足层次与社会越协调,自我心境也就越趋于和谐。这种自我和谐表现出来的是每个社会成员对自己,包括精神追求、需要层次、思维方式、个性特点和行为方式等,能够保持一种和谐、和顺、追求美好的心灵、崇尚崇高思想的健康状态。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对实现自我和谐并不放在心上,甚至走向了极端或做得更糟。有的对社会现象不见阳光,只看阴影,对任何事物都心怀不满,横挑鼻子竖挑眼,牢骚满腹,把自己搞得心气不和、不顺。还有的在处理工作与报酬、事业与生活、单位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时显得很茫然,甚至顾此失彼。如果一个人不去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事物,心里装满了这样那样的不满和埋怨,心理或生理就必然会失去平衡。如果这种心态长期得不到调整和改变,个人的发展与进步就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家庭的和睦和与同事的团结。
自我和谐是一种境界,一种修养,一种情操,一种态度。实现自我和谐的过程,是一个人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加强道德修养的过程,就是不断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就是成为“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和“有益于人民的人”的过程。实现自我和谐,就是要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国家的关系,做到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想问题,办事情时要有全局观念,要有大局意识;实现自我和谐,就是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努力融入社会,积极为建设和谐社会出力;实现自我和谐,就是要摆正自己的心态,正确看待得与失、奉献与索取、付出与回报、成功与失败。不被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所迷惑,不做金钱的奴隶;实现自我和谐,就是要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努力改变自我、实现自我完善;实现自我和谐,就是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勇于担当,积极奉献,要有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勤奋工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需要人人参与,个个出力。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我们每个人首先必须拥有一颗美丽的心灵。“幸福中国”并不遥远,只是我们没有找到一颗自我和谐的心境,只要我们拥有了和谐的心境,我们的幸福无处不在。如果我们每个人,人人都拥有一颗平和的心态,努力从自身做起,实现自我和谐,一个充满和谐、发展、繁荣、进步、美丽的强大中国就会到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梦就一定会实现!
篇5
版本的升级,从《政府工作报告》中映现出来。
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较为普遍的共识是:温总理的报告是历次人代会篇幅最长的,谈成绩坚定振奋,谈问题深刻直接,谈工作具体实在,特别是用近四分之一的篇幅谈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问题。
而在此前,犹如雨后春笋,更为具体的升级已经在中国大地蓬勃生成。
2月16至19日,总书记与甘肃群众共度春节时说:“这些政策,你们说好,我们就继续办;你们说还不行,我们就改进。”同月,总理到辽宁视察提到,关注民生,首先关注最困难的群众,要解决群众最直接、最紧迫的问题,必须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他强调指出“让百姓安居乐业”。
在上海,市长韩正表示要把民生问题放在更突出的地位。2月25日,一则充满温情的消息从这个以管理著称的大都市传来:不再封杀马路摊点,经市民同意可以设置;在深圳,市委书记李鸿忠说,要把民生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包头,政府承诺为民办实事从2006年的9件增加到2007年的18件……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依然让人久久回味: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2007年国家财政用于发展教育、社会保障等改善民生的支出达到4778亿元;一名来自广东的普通代表黄细花说,“只要是关乎民生、民意、民情,我就会不遗余力地反映,”她的讲话赢得了全场最热烈的掌声;历经了13年的酝酿和广泛讨论,2007年3月16日,充分激发“有恒产者有恒心”的物权法终于以97%的赞成率诞生了……
二战结束后,西方国家用了60年时间,先后经历了以增长为标准,以消除贫困、扩大就业、改善分配、提高生活水平的社会进步指标为标准,到最终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为标准的三展观。而中国走到这一阶段,只用了不到30年时间。
一切迹象表明:中国民生状况进入了历史的最佳时期。
为民所虑,国之幸甚!
篇6
大家下午好!
我是财经系的闫博,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和谐社会 和谐校园》.
和谐是一种状态,更是一种心理感受;和谐是一种追求,更是一种希望之美.
社会整体的和谐是一种协调之美,统筹之美,科学之美.
社会整体的和谐离不开和谐发展的人,而和谐发展的人就像一颗种子,只有在和谐的校园里才能孕育出来.那么,如何建设和谐的校园呢 如果把和谐的校园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那么我认为,优美和谐的环境就是这棵大树的根本,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就是它的枝叶,而丰富的校园文化就是它的精髓所在,灵魂所在.
优美的校园环境是和谐的根本.首先,校园的自然环境应是和谐优美的.如果学子们跨进校园所看到的一切,所接触的一切,处处是俯拾不完的美丽,身心自会有言说不尽的愉悦,思想也会无止境地翱翔.回首我国古代书院大多依山傍水,就是为了"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在绿草如茵,鸟语花香的校园环境里,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熏陶,放飞美的心灵.
当然,校园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应包括师生共同创造的人文环境.尤其当校园环境浸透着每位师生的汗水,凝聚了每位师生的智慧,就更能激发每颗心灵的自豪感和对学校的热爱之情."景美则心旷,心旷则神怡,神怡则智清,智清则学佳".一个净化了的环境,会使人的心灵也随之净化,并激起一种奋发向上的`自尊自爱的意识,所以,一个和谐的校园首先应该拥有优美和谐的环境.
其次,只有拥有良好校园人际关系的校园,才能称得上是和谐校园.试问一个充斥着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校园怎么能称得上是和谐校园 其实想要拥有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并不难,只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想问题办事情不是以自我为中心,并自觉地以"八荣八耻"的标准来要求规范我们自己,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就能成为文明大学生,也自然能拥有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
一个和谐的校园,还应有千姿百态的校园文化.没有丰富的校园文化,学生的精神世界就是空虚的,毫无生气的.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而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学生不是学习的机器,考试成绩不应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新时期社会提倡多元化评价,我们就应该看到每个同学的长处`,让每个同学的个性如春天里的枝叶一样无拘无束地伸展.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我们应处处为同学们创造展现个性和特长的舞台.热爱运动的同学能在运动会上一展矫健身姿,喜欢书画的同学能在书画展上尽情挥毫泼墨,擅长表演的同学能在科技文化艺术节里赢得阵阵掌声.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无声的力量,是最优秀的隐性课程.它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能以最深刻最微妙的方式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并产生深远影响.
篇7
关键词:和谐社会;教育公平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3-0032- 02
同志在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首次完整的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今天,十七大报告又把“和谐社会” 定义为时代的最强音。可见,和谐社会的构建已经成为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与目标。然而,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
一、教育不公平是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
教育平等一直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理想。然而现实却总有许多遗憾和无奈。近年来,在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公平现象也相伴出现。
(一)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是造成我国当前教育不公平的首要原因。主要表现是“四重四轻”:一是重高等教育,轻基础教育。二是重城市教育,轻农村教育。相对来说,城镇占用资源多,农村占用资源少;三是重发达地区,轻欠发达地区。据统计,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人均教育经费,仅为东部地区的一半多,经费投入的失衡造成了办学条件的显性失衡;四是重少数重点学校,轻多数普通学校。一段时期以来,各级政府都在大、中、小学校乃至幼儿园,人为地扶持了一批重点学校,而其他的一般学校则成了薄弱学校。
(二)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区域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首先体现在基础教育经费东西部地区差异较大,东部基础教育的各项教育经费是中西部的近两倍。另外,高等教育的地区差异也在不断扩大。据统计,在过去的20多年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每万人口大学生数,东部迅速上升,西部则大幅下降。高校招生人数相对于各地人口比例来说,差距是显而易见的。
(三)弱势群体受教育不公平
据1996年10月国家教委组织的对北京丰台、上海徐汇、天津河北、深圳罗湖、浙江义乌、河北廊坊6市区的流动适龄儿童、少年就学状况的调查中得知,6市区流动学龄儿童的人学率介于94.43和96.02 之间,且接近94.43 的水平,低于全国适龄人口入学率的平均水平[2]。流动人口在城市建设、以及生产、生活各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社会公平的角度讲,他们的子女应该有同等受教育的权利,而事实上,他们很难进入学校读书。
二、和谐社会呼唤教育公平
建设和谐社会,这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一个重要举措。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性因素和基础性工程。(一)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在党的文件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概念,指出:和谐社会是一个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的社会,是一个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社会。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只有坚持教育公平,赋予每个人相同的教育机会,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社会成员的潜能、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和释放,才能更好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否则,和谐社会只能是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
(二)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技与知识在社会发展及国际竞争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而科技与知识的竞争从根本上说靠人才。因此,我们要打破身份、地位、性别、民族、年龄、区域等界限,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大量的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三)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客观上要求教育公平,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平等地接受教育。
三、群策群力,共同推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为教育公平提供物质基础。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它以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原则。教育资源均衡化是大势所趋,只有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校际之间进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到存量部分在本地区均衡,增量部分向薄弱地区倾斜,才能在教育产品这一公共属性上实现起点平等、普遍受益。首先,要建立政府主渠道投人的平衡机制,实现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教育资源的总量平衡。严格落实2006年9月颁布实施的新《义务教育法》经费保障问题的规定,通过对教育的刚性投入来实现地区教育资源总量的相对平衡。其次,建立教育主管部门配置教育资源的公平机制,实现学校之间教育资源的总量平衡。
(二)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特别是促进农村及边远地区教育的发展。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扩大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充足的、优质的、多层次的受教育机会,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首要任务。加大对农村及边远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的同时,落实高等教育和职业也教育中的奖、助学金制度,使困难家庭的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从而使教育事业在加快发展中求公平。
(三)深化教育制度改革,实现教育体制创新。首先,改革学校管理体制,为教育公平提供质量保障。在合理配置学校教育资源的前提下,建立弱势群体关爱机制,使所有学生得到最充分发展和成长。其次,改革高考招生制度。改变目前偏重大城市的招生名额配置,逐步过渡到大致按照考生数和考分分配各地招生名额,保证招生环节的公平公正。最后,健全教育资助制度和助学体系,保证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在基础教育上,建立转移支付制度、优惠政策和相应机制,重点加大对西部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教育支持,提高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另外,要完善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奖学金制度,通过推行学生贷款制度和勤工助学制度等方式,保证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改变国运、家运以及个人命运的根本之道,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之道。当“应用和谐社会”成为响彻神州的最强音之时,让我们共同为中国21世纪的教育事业许下最美好的祝愿:希望教育让所有人――无论贫富、不分地域都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希望教育给每个人均等发展的机会和不断向前的希望;更希望教育担负起调节社会不同阶层利益、保证社会公平进而促进社会和谐的大任。
参考文献:
[1]毕春秀.关于教育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几点思考 [J].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6月.
[2]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二号)[N].新华日报,2001年4月20日.
[1]李勤涛.和谐社会呼唤高等教育公平 [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6.
篇8
和谐,如春风拂面,使人倍感亲切;和谐,如久旱甘霖,使人心田滋润。
建设一个美好的和谐社会,是你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许,你不禁要问:建设和谐社会,难道是我们一、两个人就能建造的吗?不,必须大家齐心协力,团结互助才能做到,但是,我要倡议,建设一个美好和谐的社会,请从你我自己做起。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们身边的楷模,大学生洪战辉,这样一个家贫如洗的莘莘学子,用自己的青春和爱心,收养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姑娘,帮助她完成学业,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人生价值,这种精神难道不是建设和谐社会所需要大力提倡的吗?如果我们的社会有千千万万个洪战辉,让大家一起互相帮助,使每一个人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就可以感染更多的人,每一个都能常怀感恩的心善待自己、关爱他人,和谐社会何愁不能实现!
曾经在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乘公共汽车回家,在座位旁看见十元钱,我毫不犹豫的就大声寻找失主,车上的人都用莫名的目光注视着我,每个人都翻自己的钱包,之后就平静下来,售票员却在司机的教唆下,不假思索的向我要钱,说他是失主,也许这钱真是他的,也许是因为我的天真,纯洁被人利用,我把钱给了他,但我至今无怨无悔,因为我觉得没有玷污自己幼小的心灵,感到无比自豪。我们的身边这样的事例很多,只要大家从自身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我们的社会就离和谐的目标越来越近。
篇9
为迎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的到来,我校陆续开展了一系列法制宣传活动,紧紧围绕“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这个主题,还向同学们发放了五五普法知识竞赛问卷,使同学们深刻了解到学法,懂法的重要性。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建设伟大社会主义祖国的接班人和生力军,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成长为有知识、有文化的一代,我们更要成为学法、懂法,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青少年自身的特殊性使学校、社会必须加强普法教育。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不可避免的受到社会中不良因素的影响,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有一定比率的上升,引发了法制教育危机。青少年学生可塑性极强,如果,不抓住时机加以引导,而放任自流,必然要导致社会问题。
今年“五五”普法的主题是落实“五五”普法规则,促进和谐社会,崇尚和谐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和谐”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尊重规则和秩序的法制精神。在全社会高调唱响和谐理念的今天,我们即将迎来“五五”普法的第一个全国法制宣传日。在这一时期,我们要宣传宪法、学习法律。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遵纪守法,崇尚节俭,弘扬传统美德。和谐社会离不开法律和道德,任何一个公民都必须恪守法律的约束和道德的规范。对于成长中的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什么都更为重要。我们中学生应当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观念,做到知法守法,并自觉遵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行为规范。
篇10
1.关心集体,懂得谦让
浩淼的大海,是由无数课水滴凝聚而成的;连绵的群山,是由一粒粒尘土砂石组成的;甚至连我们人本身,也是由一个个细微的DNA分子组成的。但你是否想过,如果你体内其中一个小小的细胞,因为融入不了这个大集体,而病化为癌细胞,那就可能危机你的生命,我们的生命如此,社会集体亦是如此。在这的文明科技日益发达的日子里,我们更是要关心集体,懂得强谦让。
作为一个中学生,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如:平时生活有礼貌,见到家长打招呼,不为自己的班级抹黑,与朋友发生口角要大度,时时刻刻谨记退一步海阔天空。
2.善待他人,相信自己
我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学生,考入了一所美国名牌大学,他特长广泛,成绩优异,却没有一个朋友,因为他总是将自己封固在“浩瀚天空下的枯井里”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不敢与别人交往,怕别人碰随了她那颗比玻璃还脆的心灵。就这样,一个个想与他交往的同学都离他远去,他也越来越不自信,心里越来越脆。不过黑暗当中出现了一丝曙光,他在大学是鼓起勇气,打算与一各交优秀的同学交往,但由于他的表现,使得没有一的同学干与他接近,希望破灭,他的自尊心在这一霎那,瞬间,彻底,被击垮了,他狠心的毒死了那位同学。以为成绩优异的学生,顿时,沦丧为阶下囚。
这一切归根揭底是因为什么?不能善待他人,不能相信自己。作为一名优秀的中学生,要充满自信,不要为眼前的黑暗,而迷惘,要知道光明就在前方向你招手。
3.学会感谢,感谢社会。
感恩是熊熊的火焰,趋散了周围的寒冷。
感恩是灿烂的光明,扫荡了眼前的黑暗。
感恩是一笔无形的财富,丰富人们日渐淡漠的心。
"记住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学会帮助别人."这是一位白血病的女孩说过的话.在我们的一生中时常会得到他人大大小小的帮助,会因为小小的一个眼神,会因为简简单单一句话,使我们落入低谷的心渐渐开朗。
所以不需要回报,我们也应该永远铭记这爱的给予,从而学会帮助更多的人。
4.社区和睦,从我做起。
随着时代的脚步,人们越来越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就连试卷上也不乏这些题目:一天,小明在阳台上浇花,不小心临到了楼下的王阿姨,王阿姨说:“小明,你可真是爱漂亮,就连我的被子也被你锦上添花了。”小明不好意思的退回屋里。瞧瞧,多么生动形象的语言,既委婉的表达了本意,又不会中伤他人。
社区和睦从我做起。
5.关爱家庭,做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