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管理范文
时间:2023-04-10 09:37: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资源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政府 资源管理 集体行动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2)04-0058-05
当自然资源总量或流量既定,自然资源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在资源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零和博弈。为避免零和博弈,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合理使用,需要“既具有行使强制性措施的权威和能力,又能向集团个人提供积极诱导的政府组织介入资源使用过程”; 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1994年,第166页。此外由于自然资源本身的复杂性特征,任何一个组织或方式,都无法在任何制度、技术和生态条件下均成为最优的制度安排,也就是说政府组织介入自然资源管理离不开一定的前提条件,即资源的经济和环境价值关系;资源专用者数量和集体行动问题规模;政府意愿和能力水平三个因素。
一、产权类型与集体行动
经济学根据权利所有情况的差异,将产权分为了私人产权、共同产权、开放自由和国家所有四种类型,这四种产权有着不同程度的集体行动问题。美国学者查克博(Chakrabory)认为,“不同的产权类型可视为不同程度集体行动问题的统一联合体,而资源的可持续性也可看作是集体行动问题的函数,集体行动问题的规模越小,产权制度越有效率。因而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解决不同产权制度下的集体行动问题。” Chakrabory,Stability and Outcomes of Common Property Institutions in Forestry: Evidence for the Terai Region Nepal,Ecological Economics, 2001(36).
(一)自然资源产权分类
同其他物品相比,自然资源的产权形式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的特点,具体形式一般包括使用或享受自然资源的进入权;利用资源获取利润的收益权;制定和完善资源使用规则的管理权;出售、出租或继承产权的让渡权等。
不同的产权类型有着不同的权利束,或者说是权利集合。私人产权下,个人权利束最多,权利基本归属个人所有;共有产权是由生活在资源周围的私人团体独自拥有管理和使用等权利的制度安排;开放资源是没有任何人对资源具有排他权的产权制度;国家产权下,所有权属于全体公民,但往往由政府决定资源的获取和使用范围。 丹尼尔?科尔:《污染与财产权:环境保护的所有权制度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0页。需要注意的是,传统的产权分类并不完全符合现实世界中资源物品的具体权利集合。在具体产权中,不同的产权类型所具有的权利总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现实中的产权总是体现着各种所有权类型特征,不同情况下的产权总是各种产权类型的综合体现。 Fenny, D A,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Twenty –Two Years Later ,Human Ecology,2001:(18).
(二)产权类型与集体行动问题
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中提出了著名的集体行动问题,他指出一个集团或者人数很少,或者存在促使人们追求共同利益的特殊手段,否则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都不会主动实施追求共同或集团利益的行为。从这个角度分析,不同的产权类型可看作具有不同程度集体行动问题的统一联合体,即私人产权、共同产权、开放资源和国有资源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集体行动问题。
在四种产权类型中,私人产权中产权人最少,集体行动问题规模也最小。共同产权中的资源专用者数量有所增加,因而具有更大的治理成本和集体行动问题规模。共同产权与开放资源的区别就在于资源专用者数量。共同产权下,资源专用者数量有限,专用者和外来者的身份易于确认,并因此带来交流与合作的便利性,有助于解决集体行动问题。开放资源则由于专用者数量过多,难以解决集体行动问题。由于在国家所有的情况下,政府代表国家掌握其权利,即资源决策决定于政府官员,相应的集体行动问题规模在不同的政治体制下存在差异。民主制度下,其集体行动问题规模较大,而在集权体制下,集体行动问题规模往往相对较小。
政府自然资源管理介入度探析
概而论之,私人产权、共同产权、开放资源和国有产权均为具有不同程度集体问题的产权制度。随着产权人的增加,集体行动问题的规模扩大,自然资源治理难度增加,当集体行动问题规模太大甚至无法解决的时候,资源变成开放资源,可持续性降低。 Edella Schlager and Blomquist William:Heterogeneity and Common Pool Resource Management, Designing Institutions for Enviromental and Resource Chelenham: Edward Elgar,1998.
二、政府与自然资源产权
由于自然资源产权的权利束往往是分离的,无论是私人、共同产权,还是开放资源和国家所有,各种产权形式都多多少少存在着政府干预的身影,也就是说政府在不同的产权类型中具有不同程度的权利属性,不同的产权形式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政府干预。
篇2
Abstract:Natural resource's property management is the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development tendency, how to continue the subject matter which to the natural resource implementation effective management the reasonable use natural resource becomes us to face.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d the natural resource property management's present situation, next has been clear about the natural resource property management goal and the principle, finally based on this proposed realizes the natural resource property management suggestion.
关键词:自然资源 资产化管理 可持续发展
Key words:Natural resource property manage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作者简介:杨芸芸(1985-),女,四川巴中人,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和城市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6-0057-02
一、自然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及其现状
(一)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含义
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是遵循自然资源的客观规律,按照资源生产的实际,从资源的开发利用到资源的生产和再生产,按照经济规律进行投入产出管理。对自然资源实行有偿开发利用、有偿使用制度,将开发利用权逐步推向市场,将其收益再投入于资源事业;建立起资源的核算制度、补偿制度、规划制度和监督制度,最后形成以资源养资源、发展资源产业的良性循环,为社会提供更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我国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现状
1“自然资源无价观”陷阱
过去自然资源的无价观,人们认为可以无偿占用自然资源,盲目开发,对自然资源进行不合理的利用,降低了自然资源的效用,导致了资源利用的严重浪费、生态破坏和环境恶化,降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在这种观念下,国家对自然资源享有的所有权只是徒有虚名,经济上得不到实现,这样其价值长期严重背离价格。大量属于国家的自然资源资产因其价格的不合理被无偿或低价占有。实际上,我们在计算自然资源的成本时,只考虑了自然资源的勘探、开发和运营成本,而没有考虑自然资源作为资本的属性。这不仅使得国家流失了一笔可观的财源,而且,使占用者丧失了对国有资源的保护意识和增值的意识,损失破坏了大量的自然资源,造成严重的浪费,使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受到严重的影响。
2. 三权混淆
三权是指所有权、行政权、经营权。法律明确规定国家享受本国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国家所有权受到条块的多元分割,国家作为国有资源所有者代表的地位模糊,产权虚置或弱化,各种产权关系缺乏明确的界定,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缺乏协调,造成了权益纠纷迭起,并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国有自然资源名为国家所有,但所有权在经济上得不到体现,收益却转化为一些部门、集体或个人的利益,造成了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3.管理体制的缺陷,导致对自然资源监管不力,从而在开发利用上造成了严重的浪费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自然资源资产分部门管理,使得批准权限分头行使,缺乏统一规划和开发管理,也使得各部门各地方争权力争资源的现象发生。例如,矿产资源的勘探与实物核算应由地矿部统一进行,但是煤炭部、核工业部、有色金属总公司、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等都有自成体系的勘探找矿部门和实物核算,不可避免地导致重复勘探,不仅浪费了有限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而且在自然资源资产的计算上导致多次重复登记,人为虚报其实有数量。由于自然资源资产的多头管理,使得它们的开发和利用缺乏统一规划和具体步骤安排,而各部门各地方为了自身或本地方的利益,往往滥行使其管理批准权限,使得某些资源的开发一哄而上。同时,这也不能满足自然资源资产即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的要求,使得自然资源的开发过滥,从而间接地破坏了代际之间的资源配置的公平,破坏了代际之间的利益均衡关系,影响了可持续发展。
二、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总的来说,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目标: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使国家作为所有者的所有权在经济上得到实现;通过对自然资源资产化的管理,培育、保护和有效引导其产业的发展,使之走上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的道理,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应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通过对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将自然资源的核算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来,使资源的价值得到真实的反映和补偿;同时,使自然资源产权流转变为现实,将自然资源参与到商品交换过程中去,进而融入到市场经济的运行中去。
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原则
为了实现自然资源的资产化管理的目标,必须确立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原则。
1.尊重国情原则
我国人口众多,基数大,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现阶段自然资源消耗又处于增长时期,这就决定了我国的自然资源管理必须以提高自然资源效益、节约使用自然资源为中心;同时,我国的自然资源属国家所有的单一所有制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这就决定了我国政府具有国家行政管理者与所有者的双重身份和双重职能。
2.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在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要合理、有效的对自然资源进行利用,做到既能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也不损害其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3.市场化原则
在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过程中要以市场化为导向,市场化原则要求将国有自然资源作为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国有资产进行管理,做到技术管理和所有权管理并重,所有权管理适当集中,培育和完善国家调控下的产权交易市场,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
4.经济效益原则
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要有益于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资源性资产的利用效益,改变无偿占有资源的做法。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争取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使自然资源的价值效益充分体现出来。
5.协调原则
在自然资源的资产化管理中,要做好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协调工作,中央的和地方的,企业的和个人的,不同部门之间的关系等要理顺。通过合理协调,有利于自然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自然资源的整体开发和合理利用。
三、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建议
基于对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现状认识,在明确了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目标及其对原则的掌握后,我们明白对自然资源资产化的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应使自然资源的资产化管理产权明晰,使其市场化和法制化。
(一) 产权化,保证资源所有者的权益
对自然资源在实物量上实施产权登记,明确自然资源的所有者及其管理者,防止产权管理不严以及产权纠纷造成的资源流失和浪费。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实现产权流转。不仅要强调名义上的所有权,更要强调资源开发利用的国家所有。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下,自然资源所有权分散到地方和政府各部门,经营权与所有权集于一身,从而淡化了所有权。虽然建立了资产管理局,但并没有成为权威的管理机构,与各资源专业管理机构的关系没有理顺。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核心是产权管理,实现产权流转是实现自然资源合理配置和资源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条件。因此,必须建立权威的资产管理机构,并与非经营性的资产管理机构分立,各司其职,各担其责,代表国家行使自然资源所有者的权利。
(二) 建立资源核算体系,实行资源核算
要实行自然资源的资本化管理, 就必须首先了解其实物量和价值量, 以及一定时期内的增减量, 这就要求必须进行资源核算,把自然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是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重要内容。资源核算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内容: 资源的实物帐户,以相应的实物单位计量各类资源的存量和流量;资源的价值帐户,在对资源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核算各类资源的价值及增减, 确定自然环境资源财富价值,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国民总财富。资源核算不仅可以全面、客观地评价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评价未来发展的潜力,更有助于界定资源资产的所有权关系,加强资源有效管理;促进资源资本化管理制度的建立,为其提供一种操作工具。因而应当将自然资源的核算纳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去,保证资源资本化管理制度的实行。
(四)完善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度
国有资源的管理、保护、开发与利用应该健全法制,坚持依法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应及时进行有关国有资源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使资源开发选用规范化、法制化,对私自侵占、盗伐、乱采乱伐国有资源,给国有资源造成严重损失与破坏者予以严惩,使国有资源管理通过法制手段建立起国有资源产业化,资产化管理的新机制。
参考文献:
[1]杨玉画. 自然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
[2]姜文来.关于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几个问题[J].资源科学,2000.1
篇3
1.1资源资产
自然资源资产(下简称资源资产)的概念和内涵目前尚未统一,李金昌强调资产是在价值量和所有权基础上的自然资源存量[1];钱阔、陈绍志侧重于资源资产的获益性[2];谷树忠偏重于资源所有属性和价值性能[3]。
要准确地界定资源资产,需要在深入分析资源和资产概念内涵的同时,必须对资源演变为资源资产历史的过程进行剖析。作者认为,资源资产是具有明确的所有权、且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够给所有者带来效益的稀缺自然资源。资源资产并不是自然资源的别称,自然资源转化为资源资产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4]:(1)稀缺,即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言,自然资源供给不足,这是资源转化为资源资产的重要前提;(2)产生效益,效益是资源转化为资源资产的经济要素,他既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包括资源所产生的生态效益;(3)具有明确的所有者,只有具有明确的所有权的资源,资源才有可能转化为资源资产,没有主体的资源,难以转化为资源资产。目前,资源资产研究出现了笼统模糊的倾向,有人主张一切自然资源都是资产,这在理论上不可能的,在实践上也不具有可操作性。
因此,资源资产不是全部的自然资源,只是自然资源的一部分。注意的是,有些自然资源从整体上可以划分为资源资产,但从局部或者时间上来看,它是为非资源资产。如水资源,根据其时空分布的不同,在缺水地区可以是资源资产,但不能将洪水包括在内,因为洪水它不仅不能给人类带来效益,相反往往伴随着巨大损失,正确处理自然资源和资源资产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1.2资源资产折补
资源资产在投入生产领域或者消费领域,常常伴随着数量的减少及其质量的下降,当然,对于不同的资源资产而言,质量和数量的变化存在着区别。不可更新资源资产,更大程度上表现为数量的减少,对于可更新资源的资产,如果开发利用在其可更新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通常表现为质量的下降。
资源资产的减少直接消耗,会产生两个直接的后果:其一是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其二影响子孙后代的资源资产占有量。
为了维护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了让子孙后代有一个宽松的资源生存环境,我们不能再按照过去那种通过掠夺性开发资源资产维持经济的虚假繁荣和社会发展模式,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在资源资产数量和质量发生变化的情况下,通过资源资产功能的恢复或者功能的替代来实现原有资源资产的功能。实现这种方式的有效途径就是资源资产的折补[5]。
所谓的资源资产折补是指为了维持资源资产功能恒定而进行的价值、技术等方式的补偿。“功能恒定”是指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保持不变。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是时间和其他与资源资产开发利用有一系列有关因素的函数,在资源资产开发利用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资源资产数量和质量的变化,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处于动态之中。假设在时刻a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功能为A,时刻b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为B,在b-a时段内,资源资产价值及其服务减少了A-B,资源资产的折补就是通过价值、技术等方式使时刻b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恢复到A,折补的数量至少为A-B。
2资源资产折补必要性
对资源资产进行折补是非常必要的,主要表现在:
2.1资源资产折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
资源资产折补,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资产)环境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和是生态系统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经济复合的生态系统。要使此系统健康地发展,相互作用的通道必须通畅,并且是良好互动的。如果资源资产在数量和质量的变化影响经济发展,必须对资源(资产)环境进行维护,通过资源资产折补可以实现资源资产数量及质量上的“恒定”,才能实现作用的通道畅通无阻。从社会发展来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在四个生产基础上,即物质产品的生产、精神产品的生产、人的在生产和为上述生产提供物质基础的资源环境再生产。物质生产解决社会发展主体人的物质需求,该过程消耗大量的资源环境资产,同时将废弃物排入到环境。资源环境再生产是指为了人的生存需要对人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修补,维护生态平衡,避免生态环境破坏恶化的过程。如果每个生产环节出现问题,社会的发展出现障碍,必须对出现问题的生产环节进行调整。资源资产折补是资源环境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避免资源环境环节出现问题的经济手段,是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
2.2资源资产折补是维护代际公平需要
代际公平是可持续发展多维组成中的一维,他追求的是不仅同代之间公平,而且代际之间也要公平。资源资产属于人类的共同资产,它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也属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是下一代资源资产的代管者,当然我们也拥有部分资源资产利用的权利。但我们必须强调的是,资源资产的利用不能损害子孙后代的利益,如果资源资产的消耗超过了你应有的权限,你必须进行补偿,这样才不能吃我们子孙的“饭”。资产折补就是对资源资产开发利用所造成的损失的一种补偿,是维护资源资产数量和质量“恒定”的有利手段,也是维护代际公平的需要。
2.3资源资产折补是保证资源安全的需要
没有危险、不受威胁或者不出事故,这是《现代汉语词典》给安全的通俗解释。资源安全是指资源为人类发展提供稳定的物质支撑或服务,同时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状态。由于资源是多样的,由此演化出多元的资源安全问题,如水资源安全、矿产资源安全、森林资源安全、土地资源安全等等。资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资源安全关系到民族的兴旺、祖国繁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资源安全状况并不乐观。据研究,在2010、2020年,除了少数矿产资源能够满足经济建设需求之外,绝大多数矿产资源不能支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矿产资源资产安全受到极大的威胁!为了将资源安全置于安全的阈值范围内,资源资产折补是重要环节,他至少通过折补战略,能使现有的资源资产“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给资源安全加上一个安全“阀”,是十分有意义的。
3资源资产折补与固定资产折旧比较
之所以将对资源资产的价值及其服务功能补偿称为折补而不称为折旧,是因为资源资产与固定资产不同,不能套用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处理资源资产,为了对他们二者加以区别,我们将资源资产的补偿称为折补,当然,资源资产折补与固定资产折旧也存在相似之处。为了正确理解资源资产折补与固定资产折旧,我们对两者进行比较,见表1。
表1固定资产折旧与资源资产折补比较
比较项目
固定资产折旧
资源资产折补
影响范围
对当代经济发展影响
对税收的影响
对利润产生影响
对当代的影响
对后代的影响
对社会经济影响
对生态环境影响
补偿途径方法
通过价值补偿,资产得以重置
价值补偿
技术补偿
功能恢复补偿
理论基础
微观经济学
可持续发展理论
方法成熟度
成熟,会计
不成熟,正在探讨
4资源资产折补理论与方法
4.1资源资产折补理论
根据价值工程理论,资源资产具有价值,其价值大小可用如下公式表示:
V=Fw/Cw(1)
式中,V为资源资产价值;Fw为资源功能值;Cw为实现此功能所应花费的费用。
当资源资产被开发利用,资源资产的价值发生变化,其变化程度可以表示为:
Vw=V1w-Vow
=F1w/C1w-F0w/C0w(2)
式中,Vw为资源资产价值变化值;V0w为资源资产未利用的原始价值;V1w为资源资产被使用后的价值;F0w为资源资产的原始功能;F1w为资源资产被使用后的功能;C1w为实现初始功能所应花费的费用,C0w为实现使用后功能所应花费的费用。
为了实现资源资产的可持续利用,资源资产折补价值至少应该是Vw。
公式(2)太笼统,缺乏可操作性,为了增加其可操作性,必须进行改造。
首先,适当地对资源资产的价值进行适当的分割。将资源资产的价值分为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比较实的物质性的商品价值,即有形的资源资产价值,另一部分是比较需的舒适性的服务价值,即无形的生态价值。这样,资源资产的综合折补数额就是有形的资源资产价值和无形的生态价值两部分折补之和,由此得到如下方程式:
V折=V1+V2(3)
V折为资源资产折补值,V1为有形的资源资产价值折补值,V2是无形的生态价值折补值。
对于有形的资源资产价值折补V1,在限定条件下,可以参照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来进行。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4)
V0为资源资产“商品价值”原值,it为资金的折现率(也可采用年利率),n为年该项资产的折旧年限。R为年提取折旧额,R=R1=R2=…=Rn=V0×r折=V0/n,P为调节系数,它与资源资产的种类有关。
对于无形的资源资产生态价值折补,我们应该确立其价值的大小。资源资产的生态价值可以表示为以下四个变量来表示。
V生=f(t,s,q,c)(5)
t代表时间,s代表空间,q代表资源资产的质量,c代表资源资产的数量。则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后生态价值的变化可以表示为:
(6)
(7)
资源资产的生态价值计算方法可以参考文献[1]。
如果考虑生态价值的时间价值,则资源资产生态价值折补值为:
(8)
资源资产折补额为:
V折=V1+V2
=+
=(9)
4.2可更新资源资产折补
可更新资源资产,由于存在一定的承载力,当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限制在资源资产的可承受范围之内,由于资源资产本身的更新,对其质量和数量没有影响,在此条件下,在公式(9)中,P1、P2均为零,也就是说,此时不需要对资源资产进行折补。
如果我们仔细地观察一下现实经济社会,可更新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超过了其承载能力,表现在数量不断减少,即资源资产的开发利用量超过了资源资产的更新能力,在质量上也不断下降,资源资产的生态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生态系统的恶化或者破坏,在此情况下,资源资产必须进行折补。其折补的公式依然与(9)类似,只不过是P1、P2不同,现在我们着重探讨一下P1、P2的确定方法。
假使可更新资源资产开采后t时间资源资产存量为St,资源资产开采量为Da,资源资产的更新率为Ra,则每代人拥有的资源资产数量为[6]:
开发利用后,资源资产被消耗的量为:
我们需要折补的部分就是因资源资产被利用而减少的部分,从数量上来看,就是S。
由于存在如下公式:
S·P=P1V0(15)
则存在:
P1=S·P/V0=S/S(16)
在公式(14)到(16)中,S代表资源资产开发减少量,P代表资源资产的价格,S为未开发利用时的资源资产的数量。
关于P2,由于生态价值发生了变化,此时P2=1,因此,可更新的资源资产超过承载力的折补模型为:
V折=V1+V2
=(17)
4.3不可更新资源资产折补
不可更新资源资产最大的特点是它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年代,一旦开发利用,就会减少。所以,学术界有这样一种观点:在消耗尽某种不可再生资源资产之前,应该找到可再生资源资产来替代这种不可再生资源资产的使用,以使其能够长期地存在下去,甚至有人提出,至少应使某种非再生资源资产存在50年。
回顾经济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人们对不可再生资源关注由来已久,特别是长期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处于掠夺性开发阶段,有识之士早就担心其耗尽,并且在大众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20世纪初,保护不可再生资源成为美国自然保护运动的主要内容。美国数理经济学家霍特林的论著《可枯竭资源经济学》对不可再生资源的经济理论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霍特林规则。
对于不可再生资源资产的折补,其理论模型是在公式(19)基础上,经过P1、P2确认基得到的,在此模型中,P1=P2=1。因此,不可再生资源资产的折补理论模型为:
V折=V1+V2
=(18)
在这里值得说明的是,在公式(18)中,V生的计算比可再生资源资产计算简单,其生态价值主要表现在开发过程中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7]。
参考文献
[1]李金昌,姜文来,靳乐山等编著,生态价值论,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9
[2]钱阔,陈绍志主编,自然资源资产化管理,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
[3]谷树忠,资源资产,见:孙鸿烈主编,中国资源科学百科全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
[4]姜文来,关于自然资源资产化几个问题,资源科学,2001(1)
篇4
关键词:企业管理;资源;价值链管理;优化成本
0 引言
随着新经济大潮扑面而来,商业环境和管理模式的变革以及全球化的竞争使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作为企业,如何应对这一巨大的知识浪潮的冲击,如何利用先进适用的管理方法和信息技术建立竞争优势,是必须面对的严肃而紧迫的课题。
针对目前企业的经营状态和管理误区,提出将企业管理、经营环境和资源、价值链管理、成本管理用系统的观点整合起来管理的新思路,即“资源价值链的管理”,应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并结合成功管理价值链的案例,论证了价值链管理的理论,并在行业应用上做了简要描述,希望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个管理的新思路。
1 相关文献
1.1 企业经营环境与资源管理
企业经营环境是指企业外部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的各因素的总称,可分为一般环境和直接环境。
一般环境因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自然因素;直接环境因素包括同行竞争、需求、资源因素。
资源因素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源因素,主要包括原材料、燃料、动力资源、资金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等。这些资源能否获得并满足企业需要对企业经营活动影响极大,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生产能否正常进行。
资源管理就是将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满足经营需要和盈利。这里所讲的资源因素及管理是传统意义上的企业资源管理,主要是对企业自身的资源进行管理,没有将与企业有关联的外部“广义资源”纳入企业资源管理统一考虑。
1.2 价值工程和价值链
价值工程是指以产品或作业的功能分析为核心,以提高价值为目的,力求以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或作业使用所要求的必要功能的一项有组织的创造性活动[3]。
价值工程中,V=F/C
式中:
V——价值(Value);
F——功能评价值(Function Worthy);
C——总成本(Total Cost)。
可见,价值工程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价值、功能和成本。
价值链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85年提出的概念,波特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3]
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
企业经营就是对价值链的管理,这是一个重要观念,它有助于企业认清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环节的竞争,而是整个价值链的竞争,而整个价值链的综合竞争力决定企业的竞争力。
价值链与企业的竞争优势相辅相成,价值链并不是一个独立活动的集合,而是相互依存的活动构成的一个系统。
2 理论创新-企业资源价值链的管理
2.1 企业经营价值活动管理
价值活动管理在20世纪70年代末被引入我国,在一些行业迅速推广使用,取得了显着的效果。
企业的经营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工程活动就是以集体的智慧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涉及企业的开发、设计、制造、采购、销售等过程。[3]价值工程活动贯穿企业资源流转的各环节,能够改进企业资源环节,降低经营成本,通过开展价值活动,可对企业各方面的管理工作起到一个推动作用,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2.2 企业资源价值链管理
企业管理、经营环境与资源管理、价值工程与价值链管理都是管理范畴,也是管理的方法和要素,根据系统分析方法,将企业管理、经营环境与资源管理、价值工程与价值链管理高度结合起来,形成具有企业自主特点的“企业资源价值链管理”体系,站在系统高度进行综合管理,即以经营环境和资源管理为实体基础,以价值链管理为载体,以企业管理为手段,形成“三位一体”的企业管理模式,企业管理围绕资源价值链进行,运用先进管理理论,可持续的提升企业的管理业绩。
下面通过一个案例来分析资源价值链管理的优势以及成果。
3 案例介绍分析
每个公司都有其赖以生存的资源价值链,价值链是核心,业务链是实现价值链的基础和保障,而价值链是业务链运行的方向和目标,两者相依而存,具有积极的互动效应,即良好的业务链承载优秀价值链,功能价值的优质实现是价值链的最终目标。每个公司都有一条核心的价值链,其他辅助价值链依附于核心价值链,而且是动态运行的。
3.1 燃气行业现状
根据国家燃气工程要符合安全生产、保证供应、经济合理和保护环境的要求[5],以及燃气行业是国家能源和公用事业的重要行业,其运行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生活、环保、安全等诸多方面的现实状况,燃气行业应该积极进行核心资源价值链即上游气源“长输管道”门站(接收站)”高中压管网”低压管网“管道、炉具配用气”维修维护”安全管理”持续运行等的管理,采用价值链管理分析方法,重点控制燃气行业资源节点和价值链运行的成本水平,保证燃气行业成本的逐渐降低,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3.2 燃气企业核心资源价值链
燃气企业核心资源价值链是上游气源“长输管道”门站(接收站)“高中压管网”低压管网“管道、炉具配用气”维修维护“安全管理”持续运行(该资源价值链由数个资源节点组成,即总成本C),其他价值业务链有加气站、工程建设、炉具销售、管线租用等。
下面重点就成本管理控制进行阐述。
3.3 资源价值(工程)链与成本管理分析
价值链分析法应用于功能、成本管理,从而分析成本行为的结构性影响因素,并通过控制其来重建价值链,从战略高度降低成本,使企业保持获得成本优势的持久性。
价值链分析法,即运用系统性方法来考察企业各项活动和相互关系,从而找寻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
企业成本管理的本质目标应该是通过企业行为取得低于其竞争者的累积成本,赢得成本优势。
3.4 燃气企业的价值活动即成本行为
3.4.1 企业的价值活动
以企业价值链来归集和分摊成本从成本管理的角度而言,企业的价值活动即成本行为。
管理者能抓住企业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而那些目前所占比例较小,但正处于增长状态,并且最终能改变企业成本结构的价值活动却容易被忽视,把价值链分析方法应用于成本管理,可能会克服这一点。
3.4.2 企业每项价值活动的成本内容
①外购经营投入成本。
为生产而投入的原材料、储备物资、低值易耗品;主要是燃气的购置成本。
②人力资源成本。
企业为获得或重置人力资源而发生的支出,如人力资源的取得、发展、保持、离职等成本,基本属于企业内部成本管理。
③资本化费用。
指受益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支出。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这是企业财务进行成本归集和分析的要求,涉及企业的资产规模和成本构成,燃气企业资本化费用管理很重要。
3.5 燃气行业取得成本优势的途径
一是控制影响成本的结构性因素,根据重要性原则选择占总成本比重大的价值活动,控制或改变影响它们的结构性因素,来获得成本优势。
①规模控制。
通过价值分析动态控制企业规模,达到最佳经济效益。这有一个过程,即从筹建公司到盈亏的平衡点,直到盈利,稳定增长的区间,这个过程也是资源价值链成熟优化的过程。
②控制地理位置因素。
此因素在企业生产空间组织、原料和产品运输分配方面对成本发生影响。
这决定资源价值链中众多节点的成本水平,而且是决定性的,要选择这些因素的综合成本最低的方案。
篇5
第一条为加强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进行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以下简称矿泉水资源)勘查、开采,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
第三条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本省行政区域内矿泉水资源勘查、开采和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矿泉水资源开采和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各级水、卫生、技术监督等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职责,协助同级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做好矿泉水资源开采和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章名】第二章矿泉水资源的勘查
第五条开采矿泉水资源,必须由勘查单位按照国家标准和有关勘查规范依法进行地质勘查。
第六条勘查矿泉水资源,必须具有地质勘查资格,并依法向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勘查登记,领取勘查许可证。变更勘查内容的,必须经原登记部门批准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换领勘查许可证后,方可继续进行勘查。
勘查单位因故要求撤销勘查或者已经完成勘查任务的,应当向原登记部门报告撤销原因或者填报项目完成报告,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第七条勘查单位对矿泉水资源水样的采集、保存、送检及测试,应当按照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进行。对矿泉水水质界限指标的检测必须由2个以上国家级计量认证合格测试单位、其他指标的检测必须由2个以上省级以上计量认证合格测试单位按国家标准进行。
第八条勘查单位完成矿泉水资源勘查任务后,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编写勘查评价报告。
【章名】第三章矿泉水资源的技术鉴定
第九条勘查单位完成勘查评价报告后,应向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申请矿泉水资源技术鉴定,并报送下列材料:
(一)矿泉水资源技术鉴定申请报告、勘查资格证书及勘查许可证;
(二)勘查评价报告;
(三)水质分析、动态观测和抽水试验等原始资料。
矿泉水资源的技术鉴定分为国家级和省级。国家级技术鉴定应当由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依据省级技术鉴定结果负责推荐。
第十条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应当在接到矿泉水资源技术鉴定申请书之日起2个月内,组织矿泉水技术评审鉴定委员会进行技术鉴定;鉴定合格的,颁发技术鉴定证书。
未经技术鉴定或技术鉴定不合格的,不得以饮用天然矿泉水名义开采。
第十一条技术鉴定证书由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负责统一印制,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复制、伪造、借用和转让。
第十二条经技术鉴定合格的矿泉水资源,勘查单位应当向省人民政府或者国务院矿产储量审批机构申请矿泉水储量审批。
第十三条勘查工作结束2年后申请鉴定或虽已鉴定但3年后开采利用的,勘查单位必须补交矿泉水资源丰、枯、平三期水质检验结果,并向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提交补充评价报告,办理矿泉水资源技术鉴定和储量审批手续。
【章名】第四章矿泉水资源的开采
第十四条开采矿泉水资源,必须具备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并持技术鉴定证书、矿泉水储量审批文件等有关材料,经水行政主管部门签署审查意见,并经设区的市或者行署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核后,向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申请采矿登记,领取采矿许可证,凭采矿许可证分别向卫生、工商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卫生许可和企业登记手续。
第十五条开采矿泉水资源,应当按照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设立卫生防护区,并在防护区界设置固定的保护标志。
第十六条矿泉水资源开采单位必须按规定进行矿泉水的水质、水量、水温、水位变化动态监测,每3个月将监测结果送所在地地质矿产主管部门,由所在地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汇总后报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
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应及时对监测结果进行审查复核,发现矿泉水资源水质改变,不符合国家《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的,应及时注销技术鉴定证书和采矿许可证。
第十七条开采矿泉水资源必须严格按批准的开采点和开采量进行。
需扩大开采量或变更开采点的,应当提供相应的水位、水量、水质监测结果,补充矿泉水资源勘查评价报告,报原技术鉴定部门和储量审批机构审批,并经水行政主管部门签署审查意见后,办理采矿登记变更手续,换领采矿许可证;变更开采点的,还须到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重新办理卫生许可手续。
第十八条矿泉水资源开采期间,引起地质环境改变的,开采单位应当及时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并报告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
第十九条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对开采的矿泉水资源的水源、水质、地质环境状况和保护等实行年审。年审合格的,由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办理年审注册后,方可继续开采。
【章名】第五章罚则
第二十条违反本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质矿产主管部门按照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规定的权限予以处罚:
(一)未办理勘查许可证擅自进行勘查的,责令停止勘查,可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警告或者处以30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未办理采矿许可证或年检注册手续,擅自开采矿泉水资源的,责令停止开采,没收采出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50%以下的罚款。
(三)未按规定进行矿泉水资源动态监测和水质检验或未按期报送监测检验结果的,责令限期改正和补办,逾期未办或伪造检测检验结果的,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四)未按规定在矿泉水水源地设置卫生防护区或者未在防护区界设置固定保护标志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五)因开采矿泉水资源引起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责令采取治理措施,限制开采量;未采取治理措施或未按规定限量开采的,可处以10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的罚款。
(六)未经批准超量开采或变更开采点的,责令退回原矿区范围内开采,没收超量或越界开采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30%以下的罚款;拒不按批准的开采量开采或拒不退回原矿区开采,破坏矿泉水资源的,吊销其采矿许可证。
第二十一条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矿泉水资源勘查、开采和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中,、、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行政处分。
第二十二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请复议或提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章名】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所称矿泉水资源,是指在特定地质条件下形成的,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并适宜饮用的一种液态矿产资源。
第二十四条矿泉水资源技术鉴定费具体收费标准和管理办法,由省财政、物价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制定。
篇6
对于传统的幼儿园课程来说,幼儿的感知能力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培养的,而我们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主要是让幼儿进行观察,而教师为幼儿传递一些技能,幼儿仅仅是通过教师的讲解去进行感受,这样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自我观察能力的培养。根据多元化的智力理论来看,幼儿必须要充分的在探究性活动中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对于智力的本质来说,主要是解决问题以及创造产品的过程,这些实践能力以及创造能力不能通过讲授式教学来完成,一定要利用实践性较强的探究式课程来进行教学。所以一定要幼儿在活动中培养自身的观察能力。对于幼儿来说其自然观察能力仅仅能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发展,根据幼儿的特点年龄特点来说,幼儿的好奇心很强,对于很多事物都很好奇,喜欢自行去进行研究。并且会去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从而来获取对事物的体验。并且幼儿自身的这种观察也为日后的成长储备了丰富的资料,所以,简单地说,观察能力是幼儿阶段探究世界以及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在幼儿的教育活动中,必须要做好探究活动对幼儿自然观察智力的培养。
二、将幼儿自然观察智力成为教育内容
在传统的幼儿园课程教学中,主要的指导思想为一两种核心智力而教,教学者主要是围绕这一核心进行课程的设计,对于传统的教学中,仅仅是将重点放在了培养幼儿的数学能力以及语言能力上,这样导致了学生的发展偏离了全面发展的轨道。因此,针对这种现象,一定要改变这种方式,要设置多种智力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教学中要将自然观察智力与其他多种智力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且与其他智力相互结合,从而来更好的对学生进行自然观察能力的培养。要让自然观察智力成为幼儿园教学的主要内容,例如在进行语言智力的培养上,要让幼儿进行事物良好的观察,并且能让幼儿自行阐述出来,充分的表达出感受,以此来培养幼儿的自然观察智力。同时幼儿在观察中,教师要做好与其的交流,帮助幼儿更深入的观察事物,并提升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力。这样幼儿能在自我的观察中,并经过教师的引导,从而来更深层次进行事物的观察,从而来产生自身独特的感悟。
三、观察智力的培养与多元化智力有效结合
任何能力的培养都需要多种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自然观察力的培养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关键意义,因此必须将其与多种智力进行有机结合,从而使幼儿能够灵活的运用。幼儿自然观察力和多种智力的相结合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身体动觉智力。指的就是幼儿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能力,在幼儿活动过程中培养和应用这种能力,不仅符合幼儿教育的规律和特点,还能够有效的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并且使幼儿对于教学活动有更加深刻的体验,使其正确的认识到信息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这种智力对于提高幼儿未来的探究思维和能力有着关键意义。
第二,视觉智力。就是在开展各类探究活动时,尽量多为学生展示一些具体的实物、图像或是视频,刺激幼儿的视觉感官,从而有效的培养幼儿辨别、记忆、对待事物的思想和情感。这种能力的培养不仅符合幼儿形象思维发展的特点,还帮助幼儿开展符合其身心发展的探究活动,并且有助于其运用符合其年龄特点的方式,展现自身的探究成果。
第三,逻辑智力。指的就是辨别、归纳、概括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师要在幼儿探究的过程中正确的引导幼儿认识、理解、区别事物之间的共性和差异,使其能够根据固定的标准,对其探究的事物进行科学合理的区分,并且要不断的鼓励幼儿分析和总结事物具有的共性及其具有特殊之处的原因。这些活动对于教师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以及探究能力的提高都有着关键的作用。
第四,语言和人际交往智力。在开展探究活动过程中,师生。生生间的协调合作和交流,往往对活动的探究方向、内容、方法有着直接的影响。能够有效的培养幼儿合作、协调、交流的能力,并且幼儿与幼儿之间也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相互弥补的作用,还能够有效的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培养生生间的情感和默契度。因此,培养幼儿语言和人际交往智力,能够使幼儿在探究活动中取得最理想的活动成果。
四、结语
篇7
关键词:自然灾害;旅游资源;利益关系
人力迄今尚不能支配控制自然灾害的发生。近几年我国自然灾害呈现频率高、类型多特点,造成大量自然资源被破坏及人员伤亡、社会失序现象。旅游资源因为其开放性的特点,极易遭到自然灾害的破坏;而资源本身的唯一性、不能重现性、不可再生性等特征,又会导致资源一旦被破坏后将不可逆转。随着人口、资源与环境矛盾的日益加深,全球各区域的自然灾害成灾次数、经济损失和受灾人口明显增多,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极大。相对国外而言,我国旅游资源开发程度强而保护措施弱的特点,导致其受自然灾害破坏的范围更广,时间更长,严重影响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实现自然灾害下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研究利益主体。本文结合自然灾害的不同发展阶段,从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的角度出发,研究自然灾害下利益主体诉求及利益关系现状,从而提出旅游资源保护建议。
一、自然灾害不同阶段下旅游资源保护的利益主体诉求分析
伴随着灾害的增多及其破坏力的加剧,灾害管理研究也相应得到了重视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以下两点共识:一是灾害是自然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通过调整人类行为而减少灾害的影响和损失;[1]二是灾害的社会属性超越自然属性,开始占据主导地位,外部风险所占的主导地位转变成了被制造出来的风险占主要地位。[2]灾害社会属性的显著,决定了处于社会网络下的利益主体是研究自然灾害下旅游资源保护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利益主体为任何影响旅游资源保护目标的形成或受该目标影响的群体,其行为的调整可以减少自然灾害的影响和损失。从灾前预警、灾时应对到灾后修建,不同阶段下旅游资源保护中的利益主体诉求不同。借鉴叶欣梁等人的研究,[3]通过识别利益主体及利益诉求,确定灾害背景下旅游资源保护中关系最为密切的核心利益主体是政府、旅游企业、社区、旅游者。在自然灾害不同阶段,四者的利益诉求也不同。
(一)灾前预警阶段
此阶段重点是树立自然灾害的发生会破坏旅游资源的危机意识,围绕规避或降低风险,协调主体关系,增进预警中的合作。相对于其他利益主体而言,政府部门具有宏观掌握局势的能力。作为旅游资源开发与经营的旅游企业,由于内部预警机构的建立需要付出相应成本,同时又可能看不到短期经济效益,所以往往缺乏资源保护的危机意识。预警会给社区居民带来心理恐慌,利益诉求由适度开发变为资源保护。同时,灾前预警会抑制旅游者出游动机,改变旅游消费行为。此阶段利益冲突明显,政府部门的宏观掌控及关系协调非常重要。
(二)灾时应对阶段
由于灾难的突发性和动力机制的模糊性,灾害发生时对旅游资源的保护,不能单纯依靠政府自上而下的灾害管理体制来进行,而是需要其他社会力量的补充与完善。此时的利益主体关系由相对封闭、分散状态向彼此增强信任、加强合作方向发展。此阶段具有较成熟行为的旅游企业与社区,作为灾害发生时最直接的受害者,能快速组织起来,运用各自拥有的不同的社会资源,弥补政府无力顾及的问题。[4]而旅游者则会自觉选择放弃旅游消费行为。
(三)灾后修建阶段
灾后管理必然要求把旅游资源的修复与重建工作放在首位。由于缺少约束利益主体行为的外在力量,利益诉求冲突加大,只有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旅游企业的修复与重建、旅游企业和社区的共同开发、旅游者的理解与配合四方努力,才能达到利益均衡。[5]政府承担灾后重建、资源保护重任,同时希望尽快重新开发旅游资源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旅游企业由预警阶段的消极配合变为修建阶段的积极合作,但追逐经济的短期利益行为会导致对旅游资源的二次破坏。社区对灾害感受的持续时间最长,是积极保护旅游资源的主体。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会基于目的地风险因素和“灾后找回”目的而发生两种不同方向的变动。灾后资源禀赋的不均衡分配与流动使利益冲突剧烈,而灾后修建的特殊性尤为期待利益协作关系。正是因为利益主体不同的利益诉求,导致自然灾害下对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时,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协作与冲突两种状态。
二、自然灾害下旅游资源保护的协作关系与冲突关系分析
旅游资源的利益主体角色可以确定为:1.核心利益主体———政府部门,承担着架构者和监控者的角色。2.重要利益主体———旅游经营者,其经济动机要远远大于文化动机。3.影响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因素———社区及社区居民,要重视社区对于旅游业发展的认知。4.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对旅游地的保护与功能利用有一定的影响。[6]尽管在自然灾害的灾前预警、灾时应对、灾后修建三个不同阶段下同一利益主体的诉求会有所不同,导致利益诉求呈现阶段性变动特点,进而导致利益主体关系状态随之发生关系性质及关联程度的变动,但是,利益协作与利益冲突两种状态却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的利益诉求促使利益主体构成两种不同性质的利益关系。[7]一方面利益主体认识到在自然灾害面前维持联系的必要性,在利益重叠交点基础上趋于产生协作关系。另一方面由于灾害不同阶段要素分化与结构整合之间的失衡,以及资源的非均匀流动,驱使利益追求者通过设置各种不正当竞争手段及障碍,建立自己优势地位,在资源过于集中基础上趋于出现冲突关系。利益协作关系与利益冲突关系在保护旅游资源共同目标因素的作用下,会呈现动态演化特点。[8]如对利益诉求无限制的话,最大化诉求会驱使追求者通过设置各种不正当竞争手段及障碍,侵害其他主体利益,建立自己优势地位,加剧利益冲突关系。所以,必须根据资源分配现状寻求利益诉求的重叠交点,进行策略选择。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灾害任一阶段,只要利益诉求相互协同和均衡时,构成利益重叠交点,协作就成为可能。协作关系可以达成利益主体共同的保护旅游资源的目标,所以,必须促进主体间关联的不断增强,形成长久的、良性协作的关系状态。
2.尽管存在共同行动的意愿,但基于资源要素禀赋的不均衡,冲突成为可能。冲突关系起因于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而引发的矛盾升级,会破坏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所以,要促进利益主体向有序方向转化,发挥系统整体效应与联合效应,尽最大可能保护旅游资源。
3.利益关系时空动态性较强,自然灾害的不同阶段,各利益主体的发育程度与协调能力有所差异,需进行多次协调才能达到均衡状态。
(二)建议
1.建立管理体制,优化利益主体功能。可以通过法律和法规强化政府机构的管理权限,明确旅游企业的权责,加强社区居民的参与。同时,采取一定措施对旅游者进行有效的政策宣传与疏导,从而确保在自然灾害下各利益主体对旅游资源的保护。
2.结合利益关系整体状态进行跟进、调整与优化的策略选择,才是最优选择。为此,要突破自然灾害下旅游资源保护中利益主体微观分析、利益关系局部分析的局限,系统考虑灾害整体过程及利益关系各阶段动态演化的特点,分析利益关系状态形成的内在规律性,达到满意的决策结果。
3.跟踪利益关系状态对旅游资源的影响,建立能够达成的、系统的、互利协作的利益补偿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开发策略与约束机制。从功能和组织上进行阶段跟进式整治,达成系统的互利协作,促使灾害背景下利益关系达到能够实现自我调节的、良性的动态均衡状态,保护旅游资源。综上,要考虑自然灾害不同阶段利益主体诉求的不同内容,分析利益关系的运行机理与动态演化过程,确定并跟进利益关系状态。在理论上探寻利益关系的内在动态演化规律,完善旅游资源保护目标下利益关系的微观机制。在实践意义上从功能和组织方面进行自然灾害不同阶段跟进式整治,有效推进利益主体应对、处理灾害事件的相互协调能力,促使利益关系达到实现自我调节的动态均衡状态,维护旅游资源保护的良性格局。
参考文献:
[1]IanBurton,RobertW.KatesandGilbertF.White.TheEnvironmentAsHazard[M].NewYork:TheGuilfordPress,1993.
[2]安东尼•吉登斯著.失控的世界[M].周红云,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3]叶欣梁,温家洪,丁培毅.重点旅游地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框架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5).
[4]赵延东.自然灾害中的社会资本研究[J].国外社会科学,2007(4).
[5]FisunYuksel,BillBramwell,AtilaYuksel.StakeholderinterviewsandtourismplanningatPamukkale,Turkey[J].TourismManagement,1999(3).
[6]吕丽辉,鹿奇.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保护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以龙门古镇为例[J].职业时空,2014(9).
[7]ChrisRyan.Equity,management,powersharingandsustainability-issuesofthe‘newtourism’[J].TourismManagement,2002(1).
篇8
曹宏霞:女,本科,主管护师
基金项目:唐山市科技指导项目(121302014a)
曹宏霞 常文红 徐哲 申丽红 赵爱荣
摘要对导管室介入人员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主要途径、原因和危险性进行教育,强调导管室介入人员预防艾滋病感染的重要性,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减少职业性感染,并制定了导管室预防HIV感染及院内感染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 导管室;介入治疗;艾滋病;预防措施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3.060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puired In munode 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其主要发病机理是T4淋巴细胞功能的损害和细胞的大量破坏,导致机体免疫缺陷,死亡率100%。当今艾滋病流行日益严重,介入治疗患者中艾滋病人数逐年上升,介入人员术中接触感染艾滋病患者的机会逐渐增多。导管室介入人员工作中不可避免地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及各种排泄物[1],针刺伤发生的几率较高,而由此发生HIV感染的可能性逐年上升。因此,制定导管室介入人员相关防护措施,加强对全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预防培训及感染控制管理,以减少医源性感染艾滋病的几率。
1导管室介入人员HIV感染的主要因素
1.1主要接触感染途径患者的血液、体液是导管室介入人员接触感染HIV的主要途径[2]。锐器的刺伤为主要接触感染途径,如介入人员暴露在铅衣以外(尤其是手及前臂)的皮肤被含有HIV感染血液的针头(穿刺针、缝合针、注射针)、导丝、手术刀片、剪刀刺伤等。
1.2次要接触感染途径造成HIV感染的可能途径主要是溅污、浸泡,如介入操作中动脉穿刺血液喷射;术中导管、导丝、Y阀、压力泵等连接处松脱,血液喷出造成介入人员的眼角膜、皮肤黏膜的污染;手术衣被浸湿后,穿铅衣以外的皮肤(如手臂)长时间与被血污染的手术衣接触。
2防护措施
2.1加强介入人员安全防护意识我院与唐山市疾控中心保持密切联系,了解艾滋病专业防护知识,积极组织导管室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安全防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及防护知识的培训。建立全面的HIV监测系统,全面掌握艾滋病流行趋势,是控制艾滋病病情传播的前提[3]。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做到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掌握预防医疗锐器刺伤的有效措施及锐器伤发生后的急救处理方法。
2.2采用普遍防护的原则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源物质,医务人员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4]。
2.3做好介入手术前准备完善各项检查,对所有介入手术患者(急诊患者除外)常规做血清HIV检查,结果在介入诊疗患者术前核查表上注明。病房接送患者的护士与导管室护士交接,导管室护士详细了解情况并在核查表上签字,做好各种术前准备。对于急诊介入患者一律按抗HIV阳性处理。
2.4严格隔离制度明确了介入手术患者为HIV感染者时,应将患者安排在层流隔离术间内进行介入治疗。一次性备齐所需物品,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其他物品移出术间,以减少物品的污染。术间门上标明“隔离手术”牌,限制人员进出。导管床和患者接送车先用2层胶单覆盖,再用一次性床单覆盖。参加介入手术人员一律佩戴防护镜,戴双层帽子、口罩、手套,除常规手术衣外,再穿一次性防水手术衣,套一次性鞋套。皮肤有破损者避免参加此类患者的手术。
2.5加强术中防护对介入人员进行预防感染HIV的演练,培训介入人员进行正规操作,减少或避免违规无序操作引起意外接触伤害。穿铅衣配合介入手术的护士准备物品时将手术包内的弯盘放在操作台右侧,随时提醒术者及助手。进行穿刺针、注射器、刀、剪、缝针等锐利器械传递时通过弯盘传递,这样可以减少由于传递器械时所致的误伤。术中锐利器械用后集中放在手术台上的一次性专用锐器收集盒内,严禁将使用后的针头回帽,以免刺伤。据报道,使用防渗透、防刺破的锐器盒是减少利器伤最理想的方法,可使利器伤几率降低50%[5]。
2.6职业暴露后的应急处理及措施当介入人员被锐器刺伤时,应保持镇静,迅速脱去双手手套,在第一时间快速彻底的挤出伤口处的血液,迅速用流动水冲洗,再用75%乙醇或0.5%碘伏进行消毒,立即抽取血样送检HIV抗体测定,排除既往是否有HIV感染[5]。如果暴露的是皮肤黏膜,要用肥皂液、流动水及生理盐水反复清洗污染的皮肤及黏膜。同时对发生职业暴露者立即上报院感科,医院院感相关部门及时上报疾控中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接受医学观察及预防性治疗。
2.7术后防护及用物处理介入手术结束后,介入人员将脱掉的一次性手术衣、手套放在贴有“隔离”标记的二层防水袋和废弃物一起焚烧。术后将手术台上的一次性专用锐器收集盒关闭,集中放置,由专人负责进行无害化处理。手术中使用的器械用含有效氯2000 mg/L的消毒液浸泡30 min,器械关节全部打开,不能用流动水冲洗,浸泡后直接放入“隔离”密闭转运箱中送供应室彻底清洁、消毒。术间物体表面、地面、墙面及天花板全部用含有效氯2000 mg/L的消毒液擦拭。心电监护导联线及监护仪、各种气体管道、麻醉机等用紫外线照射消毒2 h,消毒后心电监护导联线及监护仪、麻醉机等用75%酒精擦拭,备用。各种气体管道浸泡于2000 mg/L的含氯消毒液中30 min,冲洗干净,晾干备用。介入人员用快速手消毒液消毒双手。
3讨论
艾滋病病毒主要存在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乳汁、、阴道分泌物中,介入人员暴露于艾滋病病毒传染源的机会较多,加之操作中多使用器械,被锐利器械刺伤的几率高,因此加强预防感染管理非常重要。首先,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在医务人员中广泛开展防护原则的培训,以降低职业暴露风险。其次,加强介入人员自我防护意识,在介入操作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消毒隔离及标准预防措施。加强介入人员对各类传染病尤其是艾滋病知识的了解,掌握各类传染病特别是艾滋病的防护措施,消除患者恐惧、紧张心理,积极采取适当的消毒隔离防护措施及正确的处理方法,避免HIV的感染和传播。
参考文献
[1]张莉梅.心导管室介入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J].2011,11(14):3351.
[2]施向宁,施承宏.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J].中国医学创新,2011,8(25):117-118.
[3]秦广兴.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研究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2012,5:1149-1150.
[4]范书山,张书广,王大伟主编.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523-524.
[5]周明琴,朱爱芬.护士在艾滋病防治中职业暴露的防范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1,10(4):358-359.
篇9
关键词:市场;污染源自动监控;监督管理
我国的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环境保护部门开展此项工作的最初设想是:在人力、物力等有限的行政背景下,借助自动监控数据更有针对地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更有成效地发现超标排放行为。“十五”期间,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进入缓慢发展的阶段。“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部为了提高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着力加强环境保护基础能力建设,将污染源自动监控纳入主要污染源总量减排监测体系之中,相继推出各种管理办法及技术规范,极大地推动了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的发展。“十二五”期间,污染源自动监控在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中受到的重视越来越多;且自动监控数据作为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的核心成果,其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应用力度不断加强。
对于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工作,一直是由政府主导推进的,而没有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引入市场力量参与污染源自动监管工作,将会加快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划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权责界限是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关系的关键。在污染源自动监控领域内,可以通过市场解决的事项应当交由市场独立解决,市场的处理手段最主要的就是自由竞争,而大多研究证明竞争带来的效果要远远优于单一通过监控手段取得的效果;政府只需要关注市场自身无法解决或者处理不好的事项,制定规范、制度加以管理,给市场指明前进的方向及要求。通过对政府和市场两大主体的合理分工,一方面减轻了政府部门的监管负担,减少了政府的监管成本,有利于政府集中有限的精力管理较少的事务,另一方面借助市场的力量,收到了仅仅依靠监管手段无法取得的更经济、更高效的结果。
污染源自动监控作为环境保护的新兴工作,各级环保部门尚未正确划定自身与市场之间的界限,目前,仅仅通过传统的政府监管方式解决现有问题,工作量巨大且工作效果有限,因此,尽快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就本次研究所讨论的自动监控数据流程管理而言,有三个市场需要理清与环保部门的界限,换言之,环保部门可以借助三个市场的力量来提升自身的监管效果。具体而言,涉及自动监控数据采集阶段的有自动监控设备生产厂家市场和自动监控设备运行维护第三方市场,涉及自动监控数据传输阶段的有网络运行维护市场。
对于自动监控设备生产厂家市场,目前,环境保护部对通过计量部门认证的自动监控设备实行环保认证并发放认证证书,污染源企业在购买设备时应当选择通过环保认证的设备,这样不仅给环保部门增加了工作负担,也影响了自动监控设备购买市场。如果环境保护部取消对自动监控设备的环保认证,自动监控设备只要通过计量认证即可进入市场被污染源企业自由购买、竞争取胜;与此同时,环保部门为了便于自身的监管工作,可以制定关于自动监控设备的技术规范和管理要求,指导污染源企业自行根据这些规定自行购买自动监控设备,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并且自动监控设备生产厂家肯定积极提供自身产品的水平来满足环保部门制定的规范,进而获得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各级环保部门开展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污染源企业安装的自动监控设备不符合有关规定时,环保部门有权依据相关规定对污染源企业提出整改或者进行处罚。
对于自动监控设备运行维护第三方市场,目前,环境保护部层面制定的文件规定鼓励将自动监控设备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运维机构进行运行,贵州省层面采用政府公开招标第三方运维机构的模式解决重点污染源企业自动监控设备运维水平不高的难题,其他污染源企业可以自主委托第三运维机构。笔者认为,环保部门应当尽量减少对自动监控设备运行维护第三方市场的干预,主要支持污染源企业自主委托第三方运维机构,这样一方面减轻了环保部门的工作负担,另一方面保障了第三方运维机构之间的充分竞争。各个第三方机构一定会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既保证了自动监控设备的正常运行,又能给污染源企业提供便利。环保部门则根据自身的监管要求,对自动监控设备的运行维护水平制定明确的技术规范和管理要求即可,指导污染源企业对第三方机构的工作成效进行评估。各级环保部门开展现场检查工作时,当发现污染源企业安装的自动监控设备不符合有关规定时,环保部门有权依据相关规定对污染源企业提出整改或者进行处罚。
对于网络运行维护市场,目前,环境保护部没有具体规定自动监控数据传输的实现方式,就贵州省而言,则是环保部门与政府公开招标确定的网络运维机构签订合同,全省的污染源企业均通过该省级网络运维机构的网络完成自动监控数据传输。笔者建议,在保障自动监控数据传输没有技术障碍的基础上,环保部门不再与网络运维机构统一签订协议,而是由各个独立的污染源企业自主选择性价比高的网络运维机构签订合同,这样不仅减轻了环保部门的工作负担及行政成本,也减少了需要沟通的责任主体,只需要对污染源企业进行监管就可以了。当然,环保部门还是应当制定自动监控数据传输的具体要求,污染源企业不能满足监管要求时,环保部门有权依据相关规定对污染源企业提出整改或者进行处罚,通过这种管理模式,污染源企业会主动选择运维水平可靠的第三方机构委托业务。
综上所述,环保部门通过将部分监管事务交由市场自主解决,不仅可以减轻自身的工作任务、节省行政成本,还可以减少监管对象,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污染源企业身上即可,至于自动监控设备运行维护第三方机构和网络运行维护第三方机构则由污染源企业自主选择,监管对象的减少也意味着监管效率的提高和沟通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郑涛,陈曼丁.新形势下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思考[J].资源与环境,2013,29:148.
篇10
摘要:在全球化和“新公共管理”的推动之下,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取得了较快发展,外包项目不断增多。在这一背景之下,从必然性和可行性两个方面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进行探讨,深化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关键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一、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一)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外包”一词是“Outsourcing”的中文释义,直接译为“外部寻源”,最初只是运用在信息技术行业,后来才逐渐延伸到人力资源等领域。它主要是指对于私营单位自身负责其核心业务,而对于其他事务性工作,则交由外部专业机构完成,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界定为:将原来由私营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承担的薪酬福利管理、人员招聘和员工培训与开发等工作职能,通过招标的方式,以约定付费的形式交予从事相关服务的专业外包服务商完成的做法。
(二)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所谓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外包,是将适用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做法引入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以提高其工作效率、核心竞争力以及综合实力,可以将其表述为:公共部门为了专注于人力资源的核心事务,根据需要和业务性质将非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和职能进行外包,由其他专业的外包服务机构和组织进行管理,以达到组织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工作,包括工作分析、员工招聘和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管理以及员工关系、组织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工作分析、员工招聘、绩效考核、薪酬福利等作为人力资源的基础性事务工作,可进行外包运作,而组织文化、员工关系以及重大决策等关系到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工作,则不适于外包。
二、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必然性
随着信息全球化以及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公共部门与各企事业组织也越来越注重效益的发展和提高,同时也提出了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效益和服务质量的要求,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重要性和价值也由此日益凸显。具体而言,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具有以下优势:
(一) 获得更为专业的技术和服务。
公共部门之所以选择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主要目的在于可以借此获得更为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虽然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几经变革,但仍未能从传统人事管理的框架和束缚中走出来,且在全球化和“新公共管理”的背景之下,专业配套的服务、高效率的管理对于公共部门来说尤为重要。而先进的管理理念、丰富的管理经验以及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一般都出自提供专业化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的服务商,这一第三方可根据组织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和具有针对性的管理外包服务,高效地完成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事务性工作。
(二) 减少冗员,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虽然进行了多次政治体制改革,但公共部门的固有弊病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仍然困于改革和膨胀循环往复的怪圈,其机构重叠、人浮于事等现象也一直普遍存在。对此,可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与人力资源外包相结合,把非核心业务及相关管理工作交由第三方即外包机构,以减轻公共部门的负担和压力。
此外,专业的外包机构可以利用其管理资源,帮助公共部门进行更为完善和详细的工作分析,用更为专业的方式挑选组织成员,个性化地制定相应培训方案,保证考评活动的公正有效,这些做法都有利于我国公共部门建立和完善高效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三) 摆脱事务性工作,提升核心竞争力。
公共部门核心竞争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便是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能力。在传统意义上,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通常被看作是一项辅的工作,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档案管理和福利报酬等,而随着人力资源对组织影响力的不断上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逐渐从传统的服务性部门上升到组织战略性部门的新高度。
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外包合同的方式交予外包机构,不但可以减少公共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硬件设备上的投入,而且可以借助第三方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提升管理绩效,使公共部门脱掉包袱,集中于组织核心能力的建设上,从而提升公共产品质量和公共部门效率。
三、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可行性
(一) 理论基础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以“3E”为主要追求目标的“新公共管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倡导引入竞争机制和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强调专业化管理,注重提升组织绩效,重视回应性,并以此改革公共部门,其管理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共行政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引入竞争机制,采用企业的管理方法,认为公共部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借鉴企业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以此改善公共部门效率低下等问题。为此,公共部门可以借鉴和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这一方式,使组织部分市场化,通过竞争等方式节约人力成本,提高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 现实依据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不仅有理论基础,从现实角度来看,它同样具备了一定的现实依据。
1.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经验积累
近年来,我国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许多企业都选择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作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路径,也积累了不少的成功经验。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发展过程相比,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是一个具有潜力的新兴领域,可以借鉴和应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以探索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模式和路径。
2.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市场的成熟
逐渐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市场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外包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环境依托和技术支持。伴随着日益专业化的外包服务供应商市场,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法规也在逐渐完善,可以说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环境条件正在逐渐趋于成熟与完善。
3. 公共部门改革的不断推进
在“新公共管理”的推动下,我国政府开始探索新的以公共服务市场化为重心的行政行为模式。事业单位作为此次改革的先导,在多次改革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引入和实施提供了经验借鉴和政策指导。同时,随着管理理念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部的角色已不只限于业务处理,而是逐渐转变成为组织战略管理的重要伙伴。
综上所述,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在“新公共管理”改革的浪潮之中,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不仅具有重要性和必然性,也兼具付诸实施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过程中,不仅应借鉴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现有的外包市场和环境,还应注重避免威胁信息安全的风险,使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得以安全、高效地运行。(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参考文献
[1]葛秋萍.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