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发展战略范文
时间:2023-04-09 06:04: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发展战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应用型师资队伍内涵
地方高校多定位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其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特征是“以专业应用为导向、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专业能力为核心、以专业精神为灵魂”;培养具有一定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或岗位群并适应其要求,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以满足区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基层一线人才的需求。应用型人才培养更加强调其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1]。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及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要做到两点:一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创设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二是要建设一支既有深厚扎实的理论功底,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能在理论和实践结合层面胜任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师资队伍[2]。同时,应用型师资队伍还应具有“三实”特色:一是“实用”。教师不仅要具有实用的基础理论、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必须具有实用的教学方法和与实际密切联系的治学观念。二是“实践”。教师要有生产、工程的实践经验或经历,要有与地方经济、行业系统密切联系的经历或渠道,具备善于实践的能力。三是“求实”。主要体现在实践与理论之中求真务实。社会实际千差万别、千变万化,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创新,在生产实践中创新,及时捕捉本领域内的最新热点,始终处于生产实践的最前沿[3]。但目前相当一部分地方高校的师资缺乏“三实”能力,教师队伍结构还不够合理,缺乏一批高层次高素质高水平的带头人;缺乏师资队伍分类管理、考核、聘任、建设政策、晋升通道、培训平台;缺乏师资团队建设、考核评价机制,这些因素严重影响地方高校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因此,地方高校必须坚定办学定位,明确目标任务,突出应用型特色,从体制与机制着手,进一步加快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步伐,为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发展提供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为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开辟新天地。
2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策略
2.1与时俱进,加快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与建设通过理念创新与体制机制改革,突出应用性特色,结合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发展的走向,进一步优化重组、改革地方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大力实施基层学术组织改革,建立学校、院(部)、基层学术组织三级管理体制,统筹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充分发挥基层学术组织在学校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中的学术作用。强化院(部)二级办学实体的地位,建立基层学术组织负责人制度。结合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院(部)和基层组织在岗位设置、人员聘用、考核评价、津贴分配等方面的职责与权力。探讨以学科或专业或核心课程为基础的基层学术组织的构建;为基层学术组织的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充分激发基层学术组织领导者和成员工作的积极性。通过创新科技和教学组织形式,重点培育一批应用型科技创新和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实验实践教学指导团队、二、三课堂指导团队和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团队。通过立项的方式重点建设高校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校内仿真综合实习指导团队、校外专业实习指导团队、高端科技竞赛项目指导团队以及专兼职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团队。鼓励支持二级学院(部)各种形式、各种功能的科技和教学团队建设。可以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组建新型基层学术组织,共同进行科技和教学活动,促进学校教师向应用型、创新型转化。
2.2实行分类管理,制定有利于教师向不同类型教师方向发展的政策措施首先,把不同类型师资建设纳入学校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合理设置教师职务岗位,推进教师职务聘任制的实施,建立不同类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为教师提供不同的职业发展平台与通道,形成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科学合理、民主和规范的教师考核评价办法。积极引导和激励教师围绕学校总体发展要求,根据自身特长、特点和潜能,合理定位,明确职业发展目标和途径,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坚持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平时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原则,把考核工作体现在师资管理的各个环节,力求全面、客观、公正,并做到把考核结果与教师的实际利益挂钩。其次,建立完善的师资培训体系,建立校院两级教师职业生涯支持体系,构建学位教育、技能培训、高层次研究等“三位一体”的培训制度。开展有针对性的新知识、新技能培训,通过进实验室、社会实践和企业实践等形式,提高教师的应用型专业教学能力的培养。对中青年教师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予以早规划、早指导、早培养,根据每位教师的年龄、学历、经历制定出具体的培训计划,借助个人职业心理分析,结合个人科学素养、创新素质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等;建立有针对性的职业方案和个性化事业发展支持计划,实现聘期内的过程跟踪、培养机制。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骨干到国内外名校进修深造、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青年骨干教师到基层社区、企(事)业单位工作锻炼;同时,建立以企业技术骨干为主的兼职教师队伍库。
2.3加大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为名牌专业和科技创新团队设置特聘教授、讲席教授岗位,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将调入、兼职、柔性聘用等引进方式结合起来。同时以创新平台为依托、特聘教授为核心,组建创新团队,在本学科领域开展具有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专业带头人需要跟踪行业动态、把握专业发展方向,善于整合资源、凝聚团队、协调成员关系、制定发展规划;使团队能够处于学术与技术最前沿,游刃于教学与生产,企业与校园之间。通过带头人带领应用型骨干教师成长,培养一批,带动一层,发挥重点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缩短培养周期,优化能力结构,迅速提升团队内涵。
2.4采取多种途径,加强教师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训构筑系列多功能社会服务平台,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通过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实施“请进来、走出去”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培养,优化结构,提高水平。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创造条件,每年可选派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到国内外名校进修深造、开展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等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实践锻炼,培养教师形成应用型人才的教育观,增进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推出教师“访企计划”及其配套政策,鼓励专业教师获取专业执业资格,构建学校与社会对口单位联系的长效机制。职业培训准备可以采取以下几个途径:
2.4.1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应用型教师培养应从单一模式向“定向型”和“开放型”结合的模式转变。通过组织教师在校外实训基地、对口企业工作站培训、与企业重点项目工程合作等方式,定期组织教师轮训,重点掌握先进技能,了解行业需求和发展动向,提高应用型素质。实现校企人员双身份、课程建设双骨干,使高校教师和企业骨干一起结合工作流程开发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实现教学和生产实践双向融合。
2.4.2构筑系列多功能社会服务平台,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加强与政府、校企(事)合作,建立校外教师培训基地。如整合地方高校所在的区域内外、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建立面向地方其他高校的青年教师培训基地;依托相关企业,建立教师实践培训基地等。
2.4.3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专业教师要积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在指导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训教学中,尽量结合实际,真题真做。在建设专业教室(实训中心)、实习工厂过程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开发能力。
2.4.4实施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请进来、走出去”加大应用型教师培养力度建立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制度,根据教师的年龄、学历、经历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走出去”就是要充分利用校外其他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优质资源,充分开展包括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技能培训以及参观学习等学习提高方式。“请进来”就是要聘请校外专家学者讲学、技术人员举办专题培训等。统筹兼顾,按照校内与校外培训相结合、短期与长期培训相结合、自我培训与学校培训相结合的原则,搭建校内外相结合的高水平培养平台,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优质资源,提高中心教师的理论和工程实践水平和能力,大力培养应用型教师,逐步形成“专兼结合、动态组合、校企互通”的应用型教学团队,使地方高校实践教学和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迈上一个新台阶。
2.5建立应用型兼职教师资源库在著名企业、事业单位合作建立兼职教师基地,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不断充实优质教师资源;完善兼职教师制度,建立“结构多层次、授课多形式、管理多元化”的兼职教师队伍服务体系。重视兼职教师的信息备案、日常管理、监督考核,考察合格后确定为长期合作教师资源,以此甄选出一支来源稳定、使用灵活而实践经验丰富的应用型兼职教师队伍。同时,对聘进学校上专业技能课的应用型人才,要强化进行教学技巧和方法的培训。根据兼职教师结构多层次和授课多形式的特点,兼职教师的管理模式应坚持动态性和多元化。主要做法有:(1)把学校层面的管理和学院层面的管理结合起来,建设学校的“兼职教师资源库”,相对稳定兼职教师队伍,避免兼职教师聘任中的随意性、盲目性;(2)设立聘任兼职教师的专项基金,通过与企业签订教学项目合作协议等多种形式,支付兼职教师的费用;(3)制定聘任兼职教师的明确政策,根据企业人才流动性强的特点,建立兼职教师的动态管理机制,对已入库的兼职教师进行动态跟踪管理,构建相应的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加强对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与此相应,实行适应兼职教师教学特点的课程制度改革。
2.6加大应用型专业教学团队和创新型科研团队建设通过打造应用型、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平台和机制,全面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建立个人业绩与团队相结合的全方位绩效考评、行为激励与约束机制和团队之间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建立团队建设、激励和评价机制;推动团队建设与学科建设各要素融合互促,形成各自特色与优势。以学科、专业为依托,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组建团队,开展原创性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力争取得重大突破或成果。
2.6.1建立团队建设、激励和评价机制(1)以管理重心下移作为出发点,以调动最基层组织和个人积极性为目标实施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管理改革。制定规范性文件全面考核团队,把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服务地方和人才培养等纳入综合考量,每年考核评比,与经费和奖励挂钩。(2)以各种方式将校内外紧密相关人员融入教师团队。通过学术带头人强势吸引、业缘和研究方向相近组合、项目参与、教学配合、学院安排等方式促成学校教师形成内聚力较强的团队,吸引校内外相关人员和聘请的兼职(客座)教授进入团队。(3)加强团队文化建设。逐步引导各团队在团队理念确定、价值观、目标愿景、规则与习惯、和谐关系等方面固定化和模式化。
2.6.2推动团队建设与学科建设各要素融合互促,形成各自特色与优势(1)教学、科研一体化。以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专业为依托、核心课程体系为牵引,尽量确保同一团队是在相近课程任教,在同一教研室(系)、实验室工作,但不拘泥,可跨教研室(系)、实验室跨院跨校组团;促进教学内容和科研内容交融互补、教学科研同步交流、科研和教改项目互促。(2)团队推动实验室建设和实验室开放。团队依托或联系相应实验室,负责相应实验教学,并负责其功能完善及层次提升。重点实验室通过建立开放、流动、合作、共享等机制,形成团队特色与优势。完善重点实验室项目负责人制度。(3)团队对口专业建设。建立团队联系专业制度,把专业课程和培养方案改革、新专业申报、人才培养、实践基地建设、学生毕业实习与论文、学生就业及发展指导、就业推荐与团队捆绑。
2.6.3推进团队加强应用创新人才培养通过深化学生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各团队教师参与课外大学生科创活动,担任引导、指导和评判工作;团队教师科研项目吸引学生参与;团队配合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和综合素质培养;团队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服务社会系列活动。
3地方高校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保障条件
3.1组织保障成立改革项目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主管副校长任副组长,人事、教务、科研、财务及各部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统筹规划、组织实施和检查督促师资建设措施的实施。制定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各项措施能够按照要求落实到位,明确各相关部门的第一责任人。
3.2资金保障学校要多途径筹措经费保障应用型教师引进和培养所需的配套资金;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联合共建的方式获取企(事)业单位、地方政府的专项投入;扩大学校自筹开发创收经费投入力度;加强专项资金管理,设立专门账户,严格实行专款专用;加强对各建设项目的科学论证,严格审批,做到“优效优投”、“优项优投”。
篇2
Abstract: Taking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 an exampl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ransf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ced the great difficulties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which resulted from the limitation of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ituation, school development concepts and national support strength. In this case, transfer colleges should properly deal with three relationships, and take two key points i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Namely, to properly handle the three relations including basing on industry and servicing the local, improving the comprehensive strength of the disciplines and strengthen the advantages of the traditional academic disciplines,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grasp these two key points- talent team construction and school internal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关键词: 划转院校;发展战略;实践
Key words: transfer colleges;development strategies;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2-0223-02
0引言
20 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调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校布局结构,将原部门直属的367所普通高校中的241所划转省级政府管理,逐步建立了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新体制,由此形成了一批划转院校。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划转院校的发展遇到了一些问题。在此,我们以沈阳工业大学为例,对换转院校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发展战略选择进行浅显分析,期望对划转院校的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1划转院校发展的制约因素
1.1 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由于我国区域经济差异较大,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各地方政府对划转院校的经费投入有很大差异,不同地区的划转院校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地区的划转院校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如虎添翼,发展迅速,比如原机械工业部所属的江苏理工大学划转地方管理后重组为江苏大学后,在江苏省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综合实力位居全国高校百强之列的高校,发展势头非常迅猛。相比之下,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一些高等学校数量众多的教育大省对划转院校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就十分有限,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划转院校的发展。
1.2 学校发展理念的制约由于学校发展理念的失当,造成划转院校优势渐失。中央部委直属院校大批划转地方管理的时期,正值我国高校大幅扩招政策启动阶段。划转院校原本立足行业办学,专业面窄,专业少,办学规模小。应对扩招,面对由扩招带来的既得利益,很多划转院校突击增设专业,以支撑数量成倍增长的招生计划。经过几年的专业调整,很多划转院校都由原来学科单一的学校发展成为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综合性大学。随之而来的,不仅是办学规模的急剧扩大,更使各校间学科专业趋同,加之引进人才竞争力弱、人才流失等因素,一些学校出现强势学科师资断档、优势减弱的现象。此外,划转院校归地方管理后,为了尽快得到地方政府的认同和支持,在办学定位上都把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主要立足点。虽然很多划转院校仍然坚持加强与原行业的联系,但是失去了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干预,这种靠产学研合作建立在民间层面的联系极其松散。加之一些教育部直管院校强有力的竞争,很多划转院校与原行业的合作关系和沟通联系大不如前。这种情况极大影响了换转院校办学特色的保持和强化。
1.3 国家支持力度的制约划转院校中,除少数高校进入教育部“211”和“985”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得到教育部大量的项目建设经费投入外,绝大多数高校都是以本科教学为主的教学型大学,没能得到相应的投入。原本基础就相对较弱的划转院校没等参赛,就输在了起跑线上。那些原属经费较充足部委的划转院校感觉异常强烈。连锁反应,在国家进行重点学科评审、博士点、硕士点,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大学科技园,甚至国家级精品课等项关乎高校核心竞争力指标的一系列竞争中,划转院校明显处于劣势,在激烈的竞争中败下阵来。特别是伴随高校大幅扩招、高等教育大众化而来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令划转院校异常头疼的紧箍咒。
篇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遵循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坚持强化特色、提升内涵、改革创新、加快发展的工作方针,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挥本科院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优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努力把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多科性、多层次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技术专门人才,不断提升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发展定位
1.校区目标定位
到2020年,把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建设成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电子信息科学及其相关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成为培养多层次、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区域一流、特色鲜明的校区。
2.办学特色定位
以区域性、行业性、多层次、应用型为特色求发展。努力彰显电子信息学科专业为主的学科专业特色,应用技术技能型多层次人才培养,服务以北海市为桥头堡的北部湾经济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3.学科专业定位
瞄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以应用型学科专业为主体的学科专业体系;先进制造学科专业群,服务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海洋学科专业群,主要服务国家海洋战略和“海上丝绸之路”。
4.办学层次定位
以“高职升本”“高中升本”“中职升本”“高中升专”等多起点、多层次应用型本、专科为主,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构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5.人才培养定位
适应国家电子信息领域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向应用、面向实际、面向未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掌握科学的方法、擅长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亟须的管理、经济、人文等紧缺人才。
篇4
本书的主要作者多是第二届广播电视大学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来自不同的区域和领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既有来自教育管理部门了解电大的历史、关注电大发展现状的行政管理者,也有一致为电大发展献言献策、亲身参与教育改革实践的远程教育专家和学者;既有见证了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筚路蓝缕的开拓者,也有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为本校的长远发展不断开荒拓疆的在任地方电大校领导。他们是远程教育改革的推动者和引领者,思路开阔,能够从不同的视角、站在不同的立场提出中国远程教育三十多年的发展进程中需要改进和变革之处,虽然书中的有些观点相互之间会有矛盾之处,但正体现了开放、民主的学术探讨风气,从一个侧面真实记录了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研究过程思想的碰撞与相互启发,反映了电大内外对系统发展和变革所持的积极态度。
本书的研究起点高,重点研究的是电大系统发展的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内容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性、探索性和创新性。紧紧围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历史使命,在深入总结电大三十多年改革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电大系统与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实际,从不同的视角分析、论证开放大学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内涵建设、系统定位、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质量保障等关键问题,形成了本书的主体——《以广播电视大学为基础建设国家开放大学的研究报告》和《以电大、自考为基础组建国家开放大学的研究报告》。
本书也收录了第二届广播电视大学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几次工作会议和课题研讨会的发言材料、发言摘要及会议纪要等具有史料价值的材料。同时收录咨询委员会委员和参加咨询委员会研讨活动的专家、学者个人在远程教育杂志上公开发表的文章与在远程教育论坛、相关座谈会上的发言演讲材料,从各个角度展示了专家对开放大学建设中问题的理性思考及探讨,与本书的两个报告相得益彰。
篇5
实施沿海产业带发展战略。坚持把规划面积1645平方公里的沿海产业带建设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主平台、主引擎,拓展发展空间,优化空间布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举全市之力把它建设成为温州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传统产业提升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和统筹发展的先行区。一是建设新的产业集聚区。在加快推进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民营经济科技创新基地等重点区块建设的同时,着手规划建设360平方公里的瓯江口新区,努力把它建设成为宜商宜居的现代化滨海新城、发展方式转变主平台、民营经济综合改革实验区、海洋经济发展的示范区。二是加快围垦造地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大围垦造地工程,形成规划、围垦、利用、管理一体化的工作机制。构建港口集疏运体系,推进水利、电力、供水、通讯等配套工程建设,为整体开发和重大项目建设提供基础支撑。三是加快培育战略性优势产业。引进落实一批大项目,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光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特色优势产业。深入实施汽摩配、泵阀、电气等10大行业转型升级行动,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和产业链延长整合,着力培育一批科技含量比较高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促进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工业小而精、商业小而专、服务业小而优的发展格局。四是推动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以沿海产业带建设为主引擎,加快总部基地、科技创意园、物流园区等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切实提高服务业比重。解决城镇空间布局比较混乱、规划与现状脱节的问题,加快中心城市和县(市、区)城镇一体化发展步伐。推进城乡重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和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沿海产业带建设与大都市区建设融合、与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对接,形成内联外扩、陆海互动、山海协作的发展格局。
实施大都市区建设战略。按照浙江省对温州城市的定位和发展要求,着力完善城镇体系,提升城镇功能,以城镇化带动和提升工业化,带动和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统筹和加快城乡协调发展,加快把温州建设成为东南沿海区域中心城市,在长三角与珠三角之间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是完善城镇体系。按照中心集聚、区域联动的思路,着力构建温州大都市区城镇体系,推进瑞安、乐清等大城市建设,推进以龙港、鳌江为重点的鳌江流域中心城市建设,着力打造市域一小时交通圈、旅游圈、经济圈。二是加快中心城市建设。加快推进龙湾中心区、瓯海中心区、大罗山三洋湿地、瓯江北岸沿线等重点功能区块开发建设,拉开中心城市框架。以占地面积11.6平方公里、总投资2000多亿元的滨江商务区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公司总部、金融机构、购物中心的集聚区。三是增强城镇功能。加快推进中心城市和城关镇、强镇、中心镇“退二进三”,加快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增强城镇经济综合服务功能。深入推进5个强镇城市化管理试点,适当扩大强镇机关的管理职权,着力转变强镇发展思路、管理模式,促进强镇向小城市方向发展。推动山区人口、产业集聚,让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四是加快综合交通网建设。以建设全国交通枢纽城市为目标,加快推进新温州港、金温铁路扩能改造、温州永强机场飞行区扩建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立体交通网络。
实施生态环境优先战略。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扎实推进生态经济化和经济生态化、城市生态化、生活生态化,把温州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一是强化环境治理,开展美化家园行动。坚持“科学治河、依法治河、全民治河”,继续把温瑞塘河综合整治作为环境整治的突出重点,巩固前两年整治成果,统筹抓好各项整治工作,确保出成效。二是落实节能降耗措施,加快发展低碳经济。推进节能降耗减排,发展清洁生产,实施中国绿色碳汇基金温州专项,加快森林碳汇建设,培育低碳模式下的新经济增长点,加快构筑低碳经济体系。三是加强环境保护,推进生态功能区建设。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探索建立排污权交易机制。实施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加强森林、湿地、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四是着力把山水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建成一批省级和国家级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着力建设宜居城镇和优美乡村。以绿色消费需求为导向,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游则游,使山区走出一条非工业化的全面小康现代化之路。五是增强生态意识,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加大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力度,建立环境保护奖惩制度和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增强广大干部群众对环保优先的认同,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不侵害后人生存发展的道德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篇6
[关键词]“三大引领”战略 学校自主发展 和谐
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状态,而学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过程中,学校应该率先垂范。因此,如何不断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实现学校自主和谐发展,就成为学校管理者需要深入思考、认真践行的重要课题,也是一个教育管理者的永恒研究课题。从多年的学校管理工作中,我认为要想构建一个和谐的校园,促进学校自主和谐发展,必须立足于学校实际,着眼于学校未来,找准促进学校发展的突破口。近年来,我校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校情,面向未来,认真实施“三大引领”战略,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自主和谐发展。
“三大引领”战略即为文化引领、规划引领、课程引领。
一、用文化引领,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学校文化,简单地讲,就是师生共同培植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是全校师生共同的信念与追求。治学严谨、人文关怀、艺术品位、审美感动、创新激情、儒雅风范、诗性世界、理想追求、健康精神……构成了学校文化的灵魂。
学校文化包括三种: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主要指学校良好的办学条件,独特的校容校貌,舒适且有育人功能的工作环境;精神文化主要指学校长期积淀形成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全体师生一致认同的办学目标、办学理念、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信念追求、人文精神等;制度文化主要指学校经过长期运行、反复修改、全体师生认同并自觉遵守的规章制度。三种学校文化,特别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要努力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目标和价值追求,体现以人为本,关注和引领师生发展的精神追求,要有连续性和先进性。
“文化引领”战略就是管理者充分挖掘学校的文化内涵,用学校常年积淀而成的先进文化去影响人、鼓舞人、管理人。在20世纪80年代末,文化管理逐渐凸显出来,这是文化管理中人本取向的特点决定的,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在文化引领中我校特别关注了以下两点:
一是加强文化理念引领。“没有伟大的理论,就没有伟大的实践”。先进的办学理念、清晰的办学思路、明确的管理策略,形成了我校特色的学校文化,统一了全校师生的思想观念和办学目标,引领了全校师生的工作方向,营造了“团结、求实、创新、争优”的工作氛围,形成了“严肃、活泼、文明、守纪”的校风,“严爱、善导、博学、奉献”的教风,以及“勤奋、规范、拼搏、创优”的学风。
二是重视制度引领。制度是为了能够统一行动,将每个人的发展需求整合起来,变成一种具有目的性、方向性的规范,制度是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规范人行为的最有效手段。我校在管理别注重制度建设,坚持“依法治校”,重点做了两方面工作:首先,是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做到人人知道干什么,怎么干。其次,是严格过程检查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进行到底,落实到位。
二、用规划引领,促进学校自主发展
“规划引领”是指通过制定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促进学校及全体师生又快又好发展。这里所说的规划,不但指学校发展规划,也包括教师发展规划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划。发展规划主要包括三部分:发展依据(现状水平)、发展目标(总目标和阶段目标)、发展实施方案(工作任务和措施),发展规划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能起到提醒、督促作用,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学校的快速稳步发展需要发展规划的引领
学校发展规划是学校自主发展的基本纲领和总抓手,是以学校为发展主体,通过对学校现状及环境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诊断,寻找学校变革发展的突破口,确定学校发展的愿景、使命,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计划文本。科学可行的学校发展规划,能统领学校发展全局,能引领学校健康快速发展,能让学校管理者有目标可循,让全校教职工在制定工作计划时有明确的指导性文件。
2.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发展规划的引领
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进行的设想和构想。在推进新课程和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实现教师的专业快速发展,是一个重要课题。过去很多教师缺乏对制定规划的正确认识,在工作表现和行为上,单纯听从领导的安排,以完成任务为目的,没有多少自己的发展要求,发展是比较波动和被动的。教师发展规划的制定对教师成长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一是促使他们认真分析自己,增强发展的动力;二是促使教师对自己专业的发展有紧迫感,提高发展的主动性;三是对教师的专业成长起到监控和指导作用,克服了发展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发展的计划性。
3.中学生的成才需要发展规划的引领
学生是学校发展的主体。年龄特点决定了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都未发育成熟,认识能力、自制能力、个人发展能力都很有限,因此,对中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成人成才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们在学生教育教学中经过探索实践,实施了“三自”(自主规划、自主教育、自主发展)育人工程,指导学生制定成长发展规划,规划包括:自我评价与分析、我的人生计划、我的人生榜样、我的人生格言、我的人格品质、我的心理素质、我的学业目标、我的奋斗足迹等八个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个人的爱好、兴趣、志向、理想等认真地规划人生,计划人生,使学生在成才的道路上目标明确,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注入活力和动力。在引导学生制定成长发展规划的时候,要求学生必须做到:一是切合自己的实际,不能偏离现实;二是目标要具有实效性、阶段性、可操作性,不能大而空;三是要善于总结和提高。
三、用课程引领,深化学校的素质教育
篇7
关键词: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策略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高等教育变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和学生作为学校的两大主体跟随时代的步伐也在快速发展。教师的发展主要包括学科专业、教育教学、职业道德发展三方面。教师教育教学发展对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具有决定作用。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最直接体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二者和谐发展才能达到教学发展的最高境界。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就很难进步,大学教学质量就很难提高。
一、大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必要性
高校引进教师普遍注重应聘者的教育背景,大部分都为国内外高校的博士或更高层次人才,他们都具有广博的学科专业知识,也都接受过规范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但很少有教师接受过系统的高校教学培训。新入职教师参与的岗前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高校教师资格证的获取过程也是形式大于内容,教师获得教师资格证的时间与入职时间颠倒,且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可免于教育教学能力测试,这使得教师职前培训力度远远不够。入职后,由于外部环境的导向,教师也往往无法较多地将精力投入到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与修炼。因此,高校就存在了高学历教师专业知识储备充足,教学能力较欠缺,不知道如何将教学内容有效传授给学生,在教育教学能力上明显较弱的现象,直接导致了教学质量不佳的后果。教学是教师施教的基本形式,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手段,也是学校发展的命脉。美国斯坦福大学原校长唐纳德•肯尼迪曾明确表示:“无论如何,大学里教师的首要工作是教学。”重视并促进大学教师具备卓越的教学能力既是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方向,是大学教学回归的重要体现,也是大学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更是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现实之需。
二、大学教师个体的自主发展策略
在哲学意义上,大学教师的自主发展是教学能力提升的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也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因此,要达到教学能力的真正提升,教师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由内而外地实现自主发展。本文在总结广大教师的成长经验和教学管理人员的认识与判断基础上,从微观角度提出大学教师个体实现教学能力自主发展需遵循的三项原则。
(一)与时俱进,转变观念
与时俱进是指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和实践前沿,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开拓进取,在大胆探索中继承发展,达到观念、行动和时代一起进步。大学教师作为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者、文化文明的传播者,除了要掌握广博的专业知识外,还应了解国家和学校现行教育教学政策和规范,了解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以及本专业的教学特色,了解教育理论知识,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掌握新时代教育技术,准确、及时地把握时代脉搏,主动融入社会与学校环境,这样教师才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与学生沟通,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为了达到观念、行动与时代的同步发展,教师要做到“三转变”。一是以“教师为主语”转变为以“学生为主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应考虑“我”要教什么,而应时刻以“学生”为主语,考虑学情特点,学生应该学到什么,学生是否能够掌握知识点,学生是否能参与其中,学生的能力是否有提升,学生对学习是否有积极性等,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生理情绪等;二是以“满堂讲述”转变为“探索创新”的教学过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避免“一人唱戏”、“自得其乐”等现象,而不顾及学生的课堂反应与学习成效。
教师应意识到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能动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如果将“满堂讲述”描述为体力劳动,那么“探索创新”就为脑力劳动。教学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要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的特点,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变知识点的简单传授为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的探究,揪住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创新精神,吸引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使课堂充满活力、智慧与乐趣。三是以注重“终结性评估”转变为注重“过程评估”。传统的教学一般采用期末“一考定成绩”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终结性评估。这种静态的评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学生学习懈怠,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在考前突击复习过关,成绩往往是不能完全反映其学习水平的,并且这种评估方式已难以适应新的形势下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过程评估侧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将学习过程中各项任务的参与及完成情况与终结性评估结合起来,不单以期末的考试成绩作为考核标准。这种动态的评估方式,将学生成绩分解到课程教学的整个过程,不仅能检查学生知识点掌握的情况,还能反映出学生在该课程学习过程中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水平,真正起到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过程评估还能引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估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从而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
(二)勤思好学,主动成长
勤于思考,乐于学习是教师自觉主动提高、完善自己的表现,同时也是具有自我发展意识的表现。广大教师对于自身专业知识更新、科学研究的追求是保持着高度热情的,而在一定程度上部分教师在教学上自我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的教学反思热情却不高,或者说部分教师是缺少这方面意识的。教师若缺乏这种自主发展的意识,则教学能力不可能得到突破性或长足发展,外部环境的积极创建与促进也将无法起到明显的效果。因此,教师勤思好学的自主发展意识在自身教学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具有着决定性作用。教师勤思好学可表现在“三行动”中。一是向有经验的教师交流学习。摒弃浮躁,尊重老教师,虚心向老教师学习,重视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减少自己在教学中走弯路。二是到优秀课堂探宝取经。观摩优秀教师的教学过程,学习优秀教师教学呈现过程中的教学理念和实际教学技能,以对照弥补自身差距。三是在教学中反思成长。根据学生的反馈、同行的评价以及自我的感知,对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等进行反思,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逐步提升教学能力。
(三)目标明确,制定规划
教师要有追求、有目标、有努力方向才能实现长效发展。教师制定教学发展规划对自己提出高要求、高标准,是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不断发展和提高的重要途径,规划的实施过程也是教师自我完善与成长的过程。一份好的教学发展规划应当是目标明确、循序渐进的,除了在教师的教学成长阶段和评奖评先等方面做出规划,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能力的发展方面进行计划,这也是实现前者目标的基础。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包括教师教的能力,而且包括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学的能力。正如普林斯顿大学校长HaroldShapiro说“并非教师们没有在教学上花费适当的时间,而在于他们在传授他们熟知并热爱的东西时,过于疏忽了学生所需要学习的是什么。除了知识的传授外,我们需要一些方法手段把我们的教育努力重新定向到激发学生的探究与发现精神上来。”因此,教师教学发展不仅是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其最终目标应当是实现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进行教学能力规划时,可遵从“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中心”教育理念,从“三能力”着手。一是教学设计能力,即教学过程中知识内容的框架和逻辑层次的具体体现,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包括教学目标和步骤的确定、教学重难点梳理,教学手段与方法的运用等内容。主要目标是教师要确定学生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等问题。二是教学实施能力,即教师在教学中对内容进行展现,有效组织教学的能力,是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包括教学表达的自然流畅、教学过程的和谐以及师生之间的交互等。主要目标是确定教师如何激活知识,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三是教学研究能力,即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研究能力,是教学质量的理论保障,包括对教学问题的发现和对教学问题以科学的教学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与解决。主要目标是通过研究教与学现象,揭示教与学的规律,提升教学质量。
三、构建教学发展生态环境的策略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教师的成长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既需要教师自身成长,也需要大学提供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大学构建和谐统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教学发展生态环境是教师教学发展的全面实现保障。
(一)建立协调完善的制度体系
目前许多大学现行的学术评价制度,存在科研本位、轻视教学的倾向,教学学术比重非常小。教学与科研本是“大学教师”这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在理论意义上,并无轻重之分。但是,由于大学对教师评价制度这一指挥棒的失衡导致教师将“教学”与“科研”割裂开来,导致了教师发展的不平衡,使得教师的教学发展一直处于被动状态,严重影响了大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大学建立协调完善的制度,要由重视对“教师的管理”转变为重视“教师的全面成长”,积极探索以教师发展作为目标的大学综合管理制度,实现以制度引导教师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转变。协调完善的制度要打通职能部门间以及职能部门与院系间的通道,实现把教师教学发展工作,与各部门和院系当前推进的重点工作以及已有的发展平台紧密结合,凝聚改善教学的合力,进一步完善教学发展一体化平台建设,同时深化对不同教师类别群体的支持与服务,实现以教师为核心的部门、院系协同发展机制建设。
(二)构建多元化培养体系
2011年7月,教育部联合财政部决定“十二五”期间启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面,重点建设30个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随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众多高校成立,虽然根据各高校的工作重点和组织搭建不同,中心的具体名称也有所不同,但具体工作几乎都是有效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各项培训与服务向“常态化、系统化和特色化”方向发展的工作,以期大力提升学校教师教学能力,全面提升学校教学水平。围绕“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这一核心,在教育部对各高校的宏观要求之下,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立足本校教师的教学发展需求,要精心开发培训与服务项目,构建多元化培养体系,全方位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培训与服务项目可从以下但不限于以下几条主线来进行开发:一是教学理论层面,向教师传播教学思想,包括针对特定对象或内容的专项培训项目、关于先进教学理念的教学学术讲座、对教学热点和难点问题的研究等;二是教学经验层面,为教师互相学习提供平台,包括进行教学经验交流的午餐会、主题研讨会、沙龙、名师教学分享会等活动;三是教学实践层面,帮助教师提升课堂教学能力,包括到优秀课堂听课、教师讲课实练等活动;四是教学特色层面,推动先进教育理念与不同专业教学的融合,包括与其他职能部门和院系协同开展特色学术培训与实践活动、与教研室或团队协同开展专业教学研究与发展活动等;五是支持服务层面,为教师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包括开展教育信息技术培训、为在教学中有需求和有困惑的教师提供教学咨询、为其他职能部门和学院提供教育教学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评价等方面服务等活动。
(三)创建和谐教学文化
教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具有历史延续性与现实再生产性的精神生态。和谐的教学文化当是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模式的和谐、教师教学发展生态环境的和谐以及教师教学发展与学生学习发展的和谐。和谐教学文化的创建要求教师个人与大学都要与时俱进,构建新常态、新形势下的新课堂和教学发展生态环境。大学可通过对协调完善制度的建立、多元化培养体系的构建以及相关硬件条件的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形成教师用心学习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更新教学内容、潜心研究新教学模式、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能力发展模式。由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投入度和学习效果,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互动,创建具有现代特性的繁荣大学教学文化。和谐大学教学文化的延续性,必将对大学教学质量的提升产生深远意义。
四、结语
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是直接影响大学教学质量的核心因素。实现大学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是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大学教学走内涵与改革之路的关键,也是教师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应然。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需要教师个人意识到紧迫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跟上时代步伐,转变观念,抓住外在机遇;需要大学打破常规,创建教学发展生态环境,实现教师教学能力个人发展与大学促进的有机融合,孕育和谐教学文化,使教师与学生和谐发展,提升大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岳慧君,高协平.教师教育学发展视角下的高校教学团队建设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0(5).
[2]别敦荣,韦莉娜,李家新.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运行状况调查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5(3).
[3](美)唐纳德•肯尼迪.学术责任[M].阎凤桥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篇8
各级政府部门以及社会中相关组织大多认为大学英语教师进行多元性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就是价值取向问题。大学英语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教育过程,在此过程中要提升和发展教育双方的价值,作为教育的引导者要尊重大学生这一主体,全面发展主体的素质和能力,为主体发展创造平等民主的学习环境,师生关系和谐发展,才能达到成功教育,促进教师的多元性化可持续发展。因此,直属教育的政府部门要协调校方针对学校的各项制度提出分析,宏观调控,力争使各项教育制度适合广大英语教师的多元性可持续发展,为教师的发展创设大环境。
2学校调整完善相关机制
高校担负着国家政策和教育制度的履行和创新责任,这直接关系到大学教师的多元性化可持续发展。高校在建立大学英语教师激励机制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根据中国英语教师需求、价值取向、目标效价等特性,将“需要”作为重要手段,衡量不同激励因素的效果,并进行科学的考量与选择,根据大学英语教师的需要层次以及主导需求特征,建立系统的、长效的激励机制。鉴于高校的办学理念不同,在教师激励和管理过程中,既要考虑到大学英语教育作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又要结合自身特色,完善内部激励机制和考评体系。同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应注意因人而异、分类指导。我们确实需要“学术大师”和“教学名师”,也非常需要优秀的教学团队,但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教育专家”。职业认同不是对个体认同,而是整体认同,这才是长远发展之道。
3教师自觉发展业务能力
大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主要针对思想和能力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群体,因此要“因材施教”。教育只有在社会和家庭多方配合下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巨大价值,因此教育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在优良的教育环境下,教育的实践者——教师,在自身学习发展过程中也和外界环境紧密联系的,环境的影响对教师发展业务素质是较为关键的。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大学校园本土文化建设、文化创新学校学习风气也会影响到教师的发展,当然这些都是属于客观因素,关键还是主观因素起到决定作用。大学英语教师要能主动积极地学习完善自身的各项业务,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能力,使自己不断成长发展。伴随着世界经济文化在逐年稳步发展,大学英语日益更新,不断发展进步,在当今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中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国际性。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发展理念,用国际化的发展眼光来对待自身的学习和专业发展。要自主积极地培养自身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自身发展和深造的机会,发现自身的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力争达到飞速发展的大学教育标准。大学英语教师是大学英语教育的的关键,只有教师个体完善发展才能真正达到大学英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教师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大学英语教师也要以大学生的进步为主,尊重学生的发展。同时,大学英语教师教学方法要灵活,教学方式要新颖,在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的基础上,用人格和思想熏陶和感染学生。(本文来自于《教育与职业》杂志。《教育与职业》杂志简介详见。)
4实践反思性教学
篇9
【关键词】太极拳;健身作用;特点
一、太极拳的发展
先秦时期《周易・系辞》中已出现“太极”一词。明末清初,河南温县陈家沟人陈王廷开创了这一拳种。此拳“理根太极,故名太极拳”。18世纪20至60年代,又相继出现了在老架式基础上编成的陈氏新架太极拳、赵堡架和忽雷架。河北永年人杨露禅删改陈氏老架,创编“绵拳”架。其子杨健侯和其孙杨澄甫将其定型为杨式太极拳套路。河北省永年人武禹襄师从杨露禅和陈青萍,民国初年,武禹襄创编的武式太极拳在北京流传。武氏太极拳传人――河北完县人孙禄堂融会形意拳和八卦掌技法,创编成孙式太极拳。河北大兴人吴鉴泉将其父全佑的杨式拳架作了删难就简、突出轻柔,创编成吴式太极拳。至此,被誉为“五式太极拳”的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等五大派系全部形成。
1956年后,国家体委相继组织创编了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的推出,使太极拳走进大众健身,是太极拳运动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革新。如今,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是教学的内容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学生课余进行身体锻炼的手段之一。
二、太极拳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作用
1.对学生运动系统的作用。大学时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就人体生长发育的全面过程而言,这一时期是大学生的生理处在不断完善的阶段。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从神经系统到内脏各器官,从肌肉到骨骼都需要相应的锻炼,才能更健康地生长发育。坚持练习太极拳,对骨骼、肌肉、关节和韧带都会产生良好的影响,经常运动可使肌肉保持正常的张力,并通过肌肉活动给骨骼组织以刺激,促进骨骼中钙的储存,预防骨质疏松,同时使关节保持较好的灵活性,韧带保持较佳的弹性,锻炼可以增强运动系统的准确性和协调性,保持手脚的灵便,使人可以轻松自如,有条不紊的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
2.对大学生神经系统的作用。体育锻炼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的变化的判断能力,并及时做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映。研究指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明显提高脑神经细胞的工作能力。太极拳运动能有效地消除脑力劳动所引起的神经疲劳。太极拳运动节奏舒缓而柔和,在意念引导下,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协调全身各个系统、器官完成各种动作,使大脑皮层运动区域处于高度的兴奋状态,而皮层的其它区域则处于抑制状态,改变了大脑皮层的兴奋区域,从而使大脑得到充分的调节和休息,加强和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和健康水平。
3.对大学生呼吸系统的作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特别是做一些伸展扩胸运动,可以使呼吸肌的力量加强,胸廓扩大,有利于肺组织的生长发育和肺的扩张,使肺活量增加,经常性的深呼吸运动,也可以促使肺活量的增长,大量实验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肺活量值高于一般人。
4.对大学生心血管系统的作用。适当的运动是心脏健康的必由之路,有规律的运动锻炼,可以减慢静时和锻炼时的心率,这就大大减少了心脏的工作时间,增加了心脏功能,保持了冠状动脉血流畅通,可更好的供给心肌所需要的营养,可使心脏病的危险率减少。
太极拳是人体内外进行缓慢的螺旋形或圆弧形武术运动,人体各系统和各部分必然会得到轻柔挤压、揉搓和按摩的锻炼,增强人体循环系统的弹性、伸缩性、柔韧性和力量。当骨骼肌松弛时,静脉血管外周压力下降使静脉血管的容量增加,减轻心脏负担,毛细血管被动扩张,容量增加,随血液输送到组织的氧气、营养物质等也相应增加,促进了内环境的物质交换,对细胞新陈代谢起促进作用。
5.对大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目的性、自觉性、自信性、坚韧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品质既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起来的。坚持练习太极拳,在不断提高水平的同时,也不断地磨炼自己的意志品质,可以培养自己顽强、果断、自信、坚毅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克服任性、急躁、懒散,以及意志力薄弱等不良因素,练习太极拳还能培养大学生克己礼让、宽厚待人和见义勇为的道德品质,并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激发爱国主义的精神。
三、结论
太极拳有着悠久的历史,练习太极拳只要一块平整的场地就可进行。它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运动项目,适应高校素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长期进行太极拳练习,能对大学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有积极的作用,且能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参考文献:
[1]曾乃梁.走进太极拳――太极拳触及段位训练与教学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兰自力,刘英杰.学校体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4):100-102.
篇10
关键词:职业本科大学;教师发展
世界银行(WorldBank)的研究报告认为,“某类劳动力的过剩或短缺是教育体系缺乏相关性的标志[1]”。目前产业结构加速转型升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供给已出现“结构性失衡”,专科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难以满足需要,社会各界都在呼吁发展更高层次职业教育。
一、教师资质与建设职业本科大学的关系
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现有高职院校是主体。潘懋元强调:“当前中国的学制,提到本科就必然要变成普通高等教育,而不是高职教育。因此我更希望教育主管部门改革或出台有关应用型本科的政策、条例。[4]”这反映出老一辈教育家对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忧思。依据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职业本科大学是个复杂的矛盾集合体,需要处理好课程改革问题、人才培养问题、管理问题等等矛盾。而这些矛盾实际是关于“人”的矛盾,更确切地讲是关于“教师水平高低”的矛盾。教师水平高低关乎课程改革的成效,关系人才培养的质量,影响学校管理实施的成果,直接决定了职业本科大学的发展水平。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成就职业本科大学关键的人力资本。随着对职业教育规律认识的加深,高职院校的发展重心逐渐从规模扩张向结构优化、质量提升转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对高质量人才提出越来越高的需求,培养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少不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支撑。“类型论”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与普通大学区分开来,是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的进步。“类型论”强调高职院校教师的知识、技能类型与普通大学教师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低于普通大学,这在一定程度限制了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在高职院校内部,一线教师的地位未受到足够重视,限制了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我们认为,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职业本科大学,“高水平”的教师资质是首要因素,“无差异化”的教师地位是教师资质“高水平”体现的有效保障。然而,在高职院校教师资质还体现不出“高水平”的现实环境下,关注“教师发展”能为教师资质的提高营造环境、提供服务,为建设职业本科大学创设有利条件。
二、面向建设职业本科大学的教师发展属性
面向建设职业本科大学的教师发展,其特质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师发展,与之相对应的基本概念是“高校教师发展”,有必要先了解什么是“高校教师发展”。
(一)高校教师发展
高校教师发展(FacultyDevelopment)不同于高校教师培训(FacultyTraining),后者强调从教师外部出发,而前者则强调从教师内部出发。高校教师培训主要遵从一种基于社会组织需要的外在“缺陷模式”,意指高校教师是有缺陷的,需要“被”培训,接受某种组织化的教育,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教师发展的逻辑起点则是基于教师自身的主体发展,是一种内在的“充电模式”,更关注教师依据自我发展需要开展的自主充电,强调教师的自主性,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方式。潘懋元等[5]认为高校教师发展,广义上指的是“通过各种途径、方式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使自己各方面的水平持续提高,不断完善”;狭义上“更多强调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学术水平的提高;教师职业知识、技能的提高;师德的提升三个方面。”
(二)面向建设职业本科大学的教师发展属性
教师发展是一个“过程”和“结果”的集合体,“过程”是教师生理和心理成长、成熟的动态变化;“结果”是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个人观念的提升。对建设职业本科大学而言,教师发展的重要属性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发展强调教师专业教学水平的增长。建设职业本科大学首先要紧贴职教特色,其基本定位是建设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大学,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仍有较高的关注。高职专科教师有必要在专业理论、专业实践、专业技术支撑层次上,以及教学方式方法、教育技术的使用等方面有“质”的提升。提升现有教师的教学能力,除各种培训,还需要“教师发展”的介入。教师发展的两个重要构成因素是专业发展和教学发展。专业发展是指教师所供职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知识有所增益,专业实践教学能力有所提升,可根据需要参与调研了解所在专业对接的行业企业的最新进展。而教学发展指向教师有关教学基础理论,以及系统化、科学化的课程开发实践,教学手段、方式和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动态满足理论和实践教学的需要等。二是教师发展强调教师科研水平的提升。雅斯贝尔斯(KarlTheodorJaspers)认为:“大学教师首先应是研究者……如果想把大学教师当做教书匠来用,那就错了[6]”。中国科学院院士贺贤土也指出,“高职不能丢掉‘产学研’中的‘研’。‘研’关系到高职的可持续发展。谈到持续发展,一所学校也好,一个单位也好,人才是发展核心。[7]”对于高职院校,所谓“人才”指的是教师,高职不能丢掉“研”,实际指的是教师要进行科学研究。教师发展是基于教师主体的自我发展。为响应建设职业本科大学对科学研究的要求,教师发展可通过项目的形式关注高职院校现有教师的科研水平的提升,增加高职教师科研知识、方法技巧,形成一定的科研素养。与此同时,除一般意义上对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强调,教师发展还有方向性的规定——那就是强调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水平不应等同于研究型大学,而是侧重解决区域经济(企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正如贺贤土院士所谈到的“就是大量的具体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这里面包含着创新。[7]”三是教师发展强调教师个人观念的提升。建设职业本科大学,作为基础及重要人力资源的教师个人观念需随之提升。“个人观念”是指与教师教学科研活动有关的专业观念之外的,涉及个人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形态等的观念,虽然这些观念不能直接服务于建设职业本科大学需要,但无论是教学能力提高,还是科研水平提升,都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这种积极参与的内在驱动力与教师对教师职业、教学科研工作的主观认识、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等个人观念息息相关。教师发展还需要组织发展和个人发展的相互支持。组织发展强调教师个体要与组织中的成员开展多元的合作沟通,把自己放在一个完整的组织中开发自身能力水平,指向教师的“社会性”发展。而个人发展强调的是教师对周围环境和工作对象(学生)的认同和关爱,进而不断强化和更新对自我工作角色的动机理解,指向教师的“个体性”发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理念。
三、面向建设职业本科大学的教师发展策略
建设职业本科大学,重视教师发展,可通过设立专门化教师发展机构,为教师提供发展项目,调动教师积极性参与课程改革,提高教师资质,保障教师地位。
(一)设立专业化教师发展机构,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的《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教师〔2019〕6号)指出“鼓励校企共建教师发展中心”。随着教师发展在我国高校引起重视,专门化的教师发展机构逐渐兴起,为建设职业本科大学提供高水平师资队伍,统筹教师发展,设立教师发展中心之类的专门化机构较普通本科高校更具紧迫性,且更体现价值的重要性。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同普通本科高校教师在知识、技能结构关注重点上不尽相同。高职院校更强调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既能从事课堂教学,又兼具设备操作、技能演示、实训指导。不同类型的教育需要不同的教师培训和教师发展。要建设职教特色的“双师型”师资团队,服务职业本科大学建设,要从学校自身需求出发,淡化原来重点依托普通本科高校教师培训机构培养培训教师的模式。构建具有职教特色、专门化的教师发展平台,服务教师职教理论学习,开展产学研合作,帮助教师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并有序执行。另一方面,专门化教师发展机构能“促进教师形成共同话语和相互理解,教师通过持续探究、对话和反思,提高专业实践[8]”。建设职业本科大学相较于高职专科学校,教师的主要职能发生了改变,理论知识的传授要重系统性、逻辑性、实践性,实践教学更注重理实一体。因此,要建立服务这些功能转变的教师发展机构,其定位应侧重于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实践的提高;教学理论、教学方法技能、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能力提高;结合类型特色,促进教师逐渐成长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为适应职业本科教育对教师科学研究方面的诉求,教师发展机构还必须加强应用技术研发和理论研究的建设,促进教师科研基础知识、科研基本素养的形成,在教学研究、教育理论研究、技术开发与服务等方面有所建树。
(二)吸纳教师参与课程改革,保障教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