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学报范文

时间:2023-04-05 19:40: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土保持学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土保持学报

篇1

关键词:果树根系;水土保持效能;植物学机理;透水性能;土壤

当前形势下我国某些地区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对生态环境质量可靠性带来了潜在地威胁,会影响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因此,需要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区域注重果树的栽植与培育,加强环境保护的同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我国水土治理的深入推进提供保障。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评估果树根系水土保持效能的实际作用效果,应从多个方面分析其植物学机理,以便获得更多可靠的研究成果。

一、果树根系水土保持效能植物学机理研究中的试验方案及实施

为了获得可靠的研究成果,理解果树根系水土保持效能植物学机理,应建立必要的试验基地。该试验基地可选择为水土流失面积较大的区域,且其中的土壤条件适宜果树生长。在选取好的试验基地中,应从不同的方面入手确定试验方案并实施。具体表现在:(1)了解基地内土壤特性,结合果树生长的实际要求,进行合理的栽植;(2)确定试验基地内既有的灌木及草本植被的分布区域,栽植一定数量的栗树,并在经过人工平整后的附近区域移栽种植果树、梨树等,做好水土流失治理效果的记录工作;(3)对试验基地内的果树、梨树及栗树生长过程进行分析,并以灌木及草本植物作为参考对象,在挖坑取根法的支持下确保乔木树种根系完整性,并分别用环刀法与双环法测定土壤容积密度与土壤渗透速率,了解树种根系生长环境的实际情况。同时,为了保持果树根系具有良好的吸水效果,应注重净水浸泡法的合理使用。这些举措的制定与实施,可以为试验方案的确定及不断完善提供保障,并通过试验方案的有效实施,为后续试验结果获取及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更好地了解果树根系水土保持效能的植物学机理,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速度。

二、果树根系水土保持效能植物学研究中试验方案实施后的结果分析

1.果树根系固土保水分析

试验基地内栽植得到的果树,并不包含主根,其中的根系形成与根茎发育过程有关:根茎经过一定时间的发育后会形成不同方向的侧根。像垂直及水平侧根、须根。果树生长中接近地表的为上部侧根,会随之时间的推移为果树汲取更多的养分。而水平侧根分布范围与果树上部侧根的延伸角度有关,且二者之间为正相关关系。相对而言,果树生长中最上层的侧根发育中具有较强的分根性;下层根系会在长时间的发育过程中形成果树的垂直主干根,且所要经历的生长周期长。当土质与土层厚度不同是,会造成果树垂直骨干根深度之间的差异性。因此,试验中应深入分析果树下层根系的发育情况,并获取试验基地内土质与土层厚度的相关信息,增强果树根系固土保水效果。

通过对果树垂直侧根与水平侧根分布状况的深入分析,可知其在地下构成了纵横交错的网络,并以层状的方式分布。在这些由根系发育而来的侧根所形成的复杂网络支持下,确保了果树固土截水效果良好性。同时,果树各种侧根与须根之间长期生长中会形成具有支撑作用的锚杆,且穿扎在不同大小的土壤团聚体中,最终形成了硬度较大的“复合体”,能够对果树生长区域的地下径流进行拦截,促使果树根系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效能。正是由于果树根系能够在长时间的发育中构成较为复杂网络结构,促使树行内可以形成多道具有截水固土作用的地下水坝群,才使果树根系在水土保持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某区域果树水土保持根系植物学特性各种指标如表1所示。

2.果树根系吸水及贮水能力分析

在试验方案实施的过程中,应考虑果树根系吸水及贮水能力,亩对其水土保持效能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评估。如表1所示,树龄、植株量、占地面积、植株高度都会对果树根系的发育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其吸水、贮水能力。人工移栽果树过程中应将其株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并使相邻果树之间的根系发育过程中可以形成复合结构,并形成较为复杂的网络,促使果树根系分布范围逐渐扩大,自身的吸水能力提高,为生长区域内水土保持效能的优化提供保障,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果树长期生长过程中的潜在价值。

在对果树根系吸水及贮水能力评估的过程中,应注重果树根系与其它植物根系在吸水率、保水效果方面的综合分析,从而为水土流水较为严重的区域选择栽植植物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提高水土流水问题处理效率。实践分析中可知果树根系蓄水量相比灌木、草本植物有着一定的优势,具有良好的水土流水效能。因此,实践生产中应结合果树根系吸水及贮水方面的良好性能,提高其利用效率,为我国水土流水问题的有效处理提供保障,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提升现代农业整体发展水平。

3.土体构造及改善土壤透水性能分析

在水平侧根的支持下,果树根系能够在不同深度土层中向四周蔓延,并在土层的挤压作用下形成密度较大的紧实层,确保自身生长区域内的结构稳定性。果树根系发育中所形成的不同侧根,能够在不同深度的土层内形成多层构造结构,促使自身的密实性增强,在长时间的生长发育中形成了良好的土体构造结构,保持良好通气透水效果的同时避免了水土流失,促使果树根系得以正常发育。与此同时,果树根系发育中也能改善土壤透水性能,主要在于根系发育中的水平侧根及垂直侧根分布范围会扩大,促使土体孔隙数量增多,进而提高果树生长过程中的渗透3速率,逐渐改善土壤透水性能。

4.土壤团聚体形成分析

果树根系的不断发育,在土壤团聚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果树根系发育中形成不同大小的水平侧根与垂直侧根时,会使根系发育区域的微团聚体数量增多,大团聚体的数量也在增多,促使土壤团聚体逐渐形成,有效地避免了水土流失,确保根系发育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截水固土效果。因此,在对果树根系水土保持效能的植物学机理分析中,应注重其在促进土壤团聚体方面的作用分析,从而为水土流失问题处理提供相关的参考信息。

三、结语

综上所述,深入研究果树根系水土保持效能的植物学机理,对于水土流失区域治理效果的增强至关重要,关系着这些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及经济效益。因此,未来果树根系研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从多个角度对其在水土保持效能方面的植物学机理进行深入探讨,促使果树栽培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为区域经济的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应正确看待果树根系的固土效能,结合植物学理论内容,提高果树根系利用效率,保持其良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水土保持;驳岸

Abstract: after more than a century of development, bring forth the new through the old gradually on the basis of absorbing the ecology, systematics and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human science,, to 80 years of this century, and gradually formed a landscape ecology. Ecological landscape design in entering the field at the same time, but also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landscape and function to consider the city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inject ecological principle. On the base of landscape ecology knowledge, revetment design for application in practice of landscape ecology in city in the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Keywords: landscape ecology;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revetment

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对景观生态学的认识

(一)概念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研究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许多不同生态系统所组成的整体(即景观)的空间结构、相互作用、协调功能及动态变化的一门生态学新分支。景观在自然等级系统中一般认为是属于比生态系统高一级的层次。景观生态学以整个景观为研究对象,强调空间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区域生物种群的保护与管理,环境资源的经营管理,以及人类对景观及其组分的影响。在景观这个层次上,低层次上的生态学研究可以得到必要的综合。作为一门学科,景观生态学是在60年代在欧洲形成的。早期欧洲传统的景观生态学主要是区域地理学和植物科学的综合。土地利用规划和决策一直是景观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景观生态学直到80年代初才在北美受到重视,但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很有生气的学科。景观生态学给生态学带来新的思想和新的研究方法。它已成为当今北美生态学的前沿学科之一。如今,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焦点是在较大的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Risser等(1984)认为景观生态学研究具体包括:景观空间异质性的发展和动态;异质性景观的相互作用和变化;空间异质性对生物和非生物过程的影响;空间异质性的管理。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发展突出体现其对异质景观格局和过程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相互作用的研究。理论研究还包括探讨生态过程是否存在控制景观动态及干扰的临界值;不同景观指数与不同时空尺度对生态过程的影间扩散响;景观格局和生态过程的可预测性;以及等级结构和跨尺度外推。尽管这些都仅是理论雏形,但它们确实给生态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Paradigm)。按照Kuhn(1970)的科学哲学思想,科学的发展总是不断地以新的范式替代旧的范式。新范式提出新的理论、新的概念、新的构架、新的思维、新的方法。景观理论是生态系统理论的新发展。它的新颖之处主要在于景观理论强调系统的等级结构、空间异质性、时间和空间尺度效应、干扰作用、人类对景观的影响以及景观管理。景观生态学的生命力也在于它直接涉足于城市景观、农业景观等人类景观课题。Naveh和Lieberman(1984)指出:景观生态学是生物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的桥梁。此外,跨尺度上推(Scaling Up)景观生态学是环球生态学(Global Ecology)的重要一环。

(二)对象和任务

景观生态学主要来源于地理学的景观理论和生物学的生态理论。它把地理学家研究自然现象的空间相互作用的横向研究和生态学家研究一个生态区的机能相互作用的纵向研究结合为一体,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及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的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作为复合生态系统的景观,景观是自然和人文系统的载体。景观生态学家对“景观”的理解不尽相同,这些观点既有所联系,又不完全一致,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是从景观的直观景象来认识。这是景观的最原始和最普通概念,它主要应用于景观建筑学,这里寓有美学因素。尽管现代景观建筑学对景观的理解不限于此,但它依然是景观建筑学的主要目标。第二是从个体的属性结构上理解景观。在地质学、地貌学、土壤学和植被科学中,景观原理用以说明个体各属性在地表的结构格局,这个属性是这些学科的研究对象,如岩石、地表形态(地形)、土壤个体、植物群落等。地质景观、地貌景观、土壤景观和植被景观常被用来描述格局。第三种观点是景观为一复合生态系统,这是最为综合的概念,包括了上述两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景观是地球表层自然的、生物的和智能的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生态系统。景观这一生态系统有别于一般生态系统,它们有着不同的边界。一般生态系统是生物和环境以及生物各种群之间长期相互作用形成的继往开来整体,着重研究生产者、消费者和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而景观生态系统是地表各自然要素之间以及与人类之间作用、制约所构成的统一整体。它主要研究自然要素、社会经济要素相互作用、联系以及植物、大气、水体、岩石、动物和人类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以及景观的优化利用和保护。由于它们的边界不同,研究的范围、内容也不同,一个以生物体为中心,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一个则研究地表各自然要素之间以及人类利用之间的综合作用。景观这一生态系统坚持了自然环境的整体观念,并强调人地关系在其中的地位,将人类作为景观的一个要素,使各个要素得以综合分析,从而研究其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克服了分析上的片面性和孤立性。同时,景观生态学用生态学的观点、方法来研究景观这一客体,使之在综合分析基础上研究景观的动态变化、相互作用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以及系统的演替过程。景观生态学不仅要研究景观生态系统自身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规律特征,而且要探求合理利用、保护和管理景观的途径与措施。目前,应遵循系统整体优化、循环再生和区域分异的原则,为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保护与建设生态环境提供理论方法和科学依据;探求解决发展与保护、经济与生态之间的矛盾,促进生态经济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措施。景观生态学的基本任务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景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研究。包括对自然景观生态系统和人工景观生态系统的研究。通过研究景观生态系统中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物过程以及社会经济过程来探讨各类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稳定性及演替。研究景观生态系统中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价值流,模拟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建立各类景观生态系统的优化结构模式。景观生态系统结构研究主要包括景观空间尺度的有序等级。景观功能研究主要包括景观生态系统内部以及与外界所进行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及这种交换影响下景观内部发生的种种变化和表现出来的性能。特别要注意人类作为景观的一个要素在景观生态系统中的行为和作用。对人工景观生态系统的研究,如城市生态系统工矿生态系统,要考虑系统中的非生物过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是景观生态学的基础研究,通过研究来丰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指导应用和实践。二是景观生态监测和预警研究。这方面的研究是对人类活动影响和干预下自然环境变化的监测,以及对景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可能改变和环境变化的预报。景观生态监测的任务是不断监测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及生物圈其他组成部分的状况,确定改变的方向和速度,并查明种种人类活动在这种改变中所起的作用。景观生态监测工作,应在有代表性的景观生态系统类型中建立监测站,积累资料,完善生态数据库,动态地监测物种及生态系统状态的变化趋势,及时发出,为决策部门制定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景观生态预警是对资源利用的生态后果、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预测和警报。一是在监测基础上,从时间和空间尺度对景观变化作出预报。这种研究要通过承载力、稳定性、缓冲力、生产力和调控力,分析区域生态环境容量和持续发展能力,对区域生态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适应性进行评价,对超负荷的区域和重大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报警,采取必要的措施。二是对种种大型工程所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的预测,如南水北调和长江三峡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预测。三是景观生态设计与规划研究。景观生态规划是通过分析景观特性以及对其判释、综合和评价,提出景观最优利用方案。其目的是使景观内部社会活动以及景观生态特征在时间和空间上协调化,达到对景观优化利用,既保护环境,又发展生产,合理处理生产与生态、资源开发与保护、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开发速度、规模、容量、承载力等的辩证关系。根据区域生态良性循环和环境质量要求设计出与区域协调和相容的生产和生态结构,提出生态系统管理途径与措施。主要包括:景观生态分类、景观生态评价、景观生态设计、景观生态规划和实施。四是景观生态保护与管理研究。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探讨合理利用、保护和管理景观生态系统的途径。应用有关演替理论,通过科学实验与建立生态系统数学模型,研究景观生态系统的最佳组合、技术管理措施和约束条件,采用多级利用生态工程等有效途径,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最大限度地利用初级异养生产,提高不同营养级生物产品利用的经济效益。建立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护区,经营管理和保护资源与环境。保护主要生态过程与生命支持系统;保护遗传基因的多样性;保护现有生产物种;保护文化景观,使之为人类永续利用,不断加强种种生态系统的功能。

二、景观生态学应用——驳岸设计

(一)现场调查及条件分析

包括由设计工程师进行的短期现场检查和由专家进行的详尽的数据资料收集取样和测量。

需要注意的问题:

1工程特性

1)强度

要求所选用的材料必须能够承受最大设计荷载和施工期间施加的任何荷载。此外,对强度的考虑还必须包括整个系统的结构整体性,以及各组成部分的强度。

2)耐久性

工程技术人员不但要考虑全面的防护方法或防护系统,而且还必须考虑其各个构件的性能。根据整个系统的特性确定其使用年限,在使用期间各个构件可更换或修补。

3)透水性

是否采用可透水或不透水材料驳岸,取决于是否有可能在驳岸趾部修筑很好的截水墙,同时要注意土壤特性,为降低驳岸后面的地下水压力需要设置排水设施,此外,还应考虑因河道中行船或波浪运动所引起的水流紊动程度。对透水性能差的土壤,通常采用不透水材料驳岸,并修筑满足要求的截水墙。地下水的排放可通过在驳岸后面或驳岸下面修建排水区并在正常壅水位正上方设置排水孔的方式来解决。

4)刚柔性

刚性材料驳岸通常考虑采用更耐久的结构形式,其维护费用较低。如果预计基本会发生沉陷,那么设计的防护结构形式应能跨过无支承力的活动区,或者必须设置有合适间距的施工缝,一旦刚性结构发生破坏,刚性材料常比柔性结构更难修复。柔性驳岸允许基土或垫层产生有限的位移,并且,就铺砌驳岸来说,允许在基土上维持一定的约束压力。采用柔性结构驳岸比刚性结构更容易发现沉陷问题和垫层破坏,并且更容易维护,刚性结构更可能在没有预警情况下发生事故。

5)驳岸重量

驳岸重量在详图设计阶段只是一般的考虑因素,但在极软弱的基土情况下,它很可能影响到初设方案的选择,采用自重很大的材料可能导致大的沉陷或边岸破坏。

6)水力糙率

采用光滑的驳岸可提高河道过水能力和增大流速,导致紧靠驳岸段下游的冲刷。

2环境可行性

驳岸工程与环境潜在的相互作用应加以考虑,对于较大的边岸防护工程,开工之前,必须进行正式的环境影响评价并作为工程设计的一部分。

1)自然环境

设计开始前,向负责自然环境保护的机构作咨询,如果已经对河流两岸进行了勘察,那么,就应当准备出一个初步报告,指明应当更新或保护哪些自然特征以便能够保护现存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2)人类环境

不要过分强调人的视觉感官的重要性,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设计应适应实际情况,应当考虑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a钓鱼。必须设立钓鱼平台,任何形式的斜坡式驳岸都有可能使钓鱼者非常难于接近水体,若有必要,还要有台阶。

b航运。垂直的墙体驳岸,有利于系泊。

c游泳。应出于安全的考虑,预先设置容易进出的通道,这样,游泳者不仅能够下水游泳,更重要的是能毫不费力的上岸。

d散步。满足人在心理上的亲水性。

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工程需要采取的措施根本无法与所处的位置景观及其视觉环境想协调,在这种情况下,应加以综合考虑。

(二)通过现场查勘和背景分析确定了设计的关键问题后,在考虑到将来需要防护的边岸不同层位情况的基础上,可以简单地列出能提供合适措施的各种方法,一旦确定了基本目标和岸坡外形之后,其他一些与外形不相适应的防护方案即可排除。应根据不同的河道过水层位采用不同的防护方式。在确定采用铺砌护岸和天然材料护岸方案时,应对根据不同过水层位中冲蚀破坏的严重程度而改变防护方案的形式,由此而带来的经济收益问题给予充分的考虑。方案的选择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要求同时考虑到岸坡形状和水深,在确定选择最优护岸方案时,还必须考虑与此有关的不同工程、环境、结构和经济等多中因素。建议对一个护岸工程选择多达三个的比较防护方案,对选定方案的初步设计,画出草图并估算造价。

三、结语

合理规划和设计以及管理景观,对生态系统、区域乃至全球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景观生态设计是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生态经济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方法,从景观生态功能的完整性、自然资源的内在特征,以及实际的社会经济条件出发,通过对原有景观要素的优化组合或引入新的成分,调整或构建合理的景观格局,使景观整体功能最优,达到人的经济活动与自然过程的协同进化。因此,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城市水土保持中的应用是实现景观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

参考书目:

肖笃宁主编的《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及应用》(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董雅文著《城市景观生态》(商务印书馆,1993),

徐化成编《景观生态学》教材(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俞孔坚著《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科学出版社,1999),

肖笃宁主编《景观生态学进展》(湖南科技出版社,1999)。

篇3

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是在水蚀和风蚀的农田中,采用改变微地形、增加植物被覆、地面覆盖和增强土壤抗蚀力等方法,达到保水、保土、保肥、改良土壤、提高产量的技术方法。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基本原理、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技术、土壤改良与培肥技术、补灌农业和生态农业等。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系统地掌握各种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特点、布局、技术设计和效益评价等,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奠定良好基础。该课程教学方法目前主要以教师授课讲述理论知识为主,学生大部分的知识来自于课堂,而课堂上教师多讲述的是教材及措施设计的理论知识。尽管学生在教师结合多媒体教学的条件下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起到一定的课堂效果,专业认识实习也涉及部分课程内容,但形式多为参观,学生动手的机会较少,在熟悉掌握了教材及措施设计理论知识后,却无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缺乏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缺乏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造成这种现状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讲为主、学生听为辅。教师讲得再好,学生未必都能听得进去,结果往往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项目教学法是教师、学生通过共同完成一个“工作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水土保持耕作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广泛涉及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是水土保持三大防治措施之一,是水土保持规划、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等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生产实践性,项目教学法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项目的完成,鼓励学生以主角的身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以促进学生勤于思考,动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把所学的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独立思考与互相讨论相结合,让学生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因此将项目教学法引入水土保持耕作这门课程,对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水土保持耕作课程项目教学法教学设计

学生作为项目教学的主体,对教师给出的项目进行分析和解决,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参考书本知识或向老师提出,边做边学,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项目完成后在同学互评和老师点评的基础上最后对项目做出总结,具体教学设计如下:

(一)项目准备

鉴于项目教学法的主体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项目准备工作大体上可划分为教师准备工作和学生准备工作两方面。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教师要为项目教学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建立相应的工作组织。具体来讲,教师要为学生协调项目实施所需的场所、准备必要的实训材料,同时根据项目任务的分解,将学生划分为若干行动小组,建立小组的组织体系和行动规则。这样对教师的角色和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针对教学内容查阅相关材料选择项目,丰富自身的动手能力和项目设计经验,在准备好项目材料之后教师应该对项目进行一定的设计,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顺利完成教学工作。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在项目实施前要积极主动地围绕项目任务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加强自身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储备,独立完成工作项目设计方案。对于水土保持耕作来说,针对学生的生源地不同,教师可以准备不同水土流失类型区的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中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设计的项目,学生可以查阅《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3453.1~6-2008)等相关规范自学,如《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对第一类改变微地形为主的保水保土耕作、第二类增加地面植被被覆的保水保土耕作、第三类增加入渗、提高土壤抗蚀性能的保水保土耕作、第四类减少土壤增发的保水保土耕作等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二)项目执行过程

1.前期展示

在水土保持耕作教学前期,展示几个小流域综合治理中的水土保持耕作设计的项目,引导学生思考项目中水土保持措施的类型、设计依据、设计原则等。同时将准备好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设计规范作为自学材料发放给学生,让学生个人结合设计规范分析案例,了解项目中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是否符合规范。通过让学生结合项目规范分析项目,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设计规范,并通过项目学习为后期水土保持耕作措施设计提供参考。

2.后期实践

在水土保持耕作教学后期,可以分小组安排项目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某一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设计,设计提交的内容应包括设计文本和相应的标准图件。教师针对学生在具体设计过程中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和辅导,使学生能够真正学有所用,通过实践掌握水土保持耕作措施设计。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更有助于学生系统、全面掌握本门课程的精髓,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三)项目总结

在项目实践过程中,要边教边做,边做边学,同时针对学生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解。如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设计中,要注重水土保持耕作措施与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封禁措施的整体配合。在水土保持措施图件的制作过程中,需按照《水利水土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的要求制作,提高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的能力。

篇4

关键词:水土保持技术;应用;管理;现阶段;必要性

1 前言: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水土流失问题是较为严重的,将水土保持工作做好,在对有效性比较强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能够大幅度降低水土流失问题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2 首先对水土保持技术的内涵和重要性进行分析

水土保持技术其实就是在对工程学原理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从而使得保持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生态效益展现出来的技术。随着水土保持技术在园林工程领域、山坡防护工程领域以及小型蓄水用水工程领域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水土保持技术作为有效的治理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引发的水土流失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极为重要的技术之一,逐渐的演变为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重要技术之一。最大限度的降低极为宝贵的水土资源的流失,预防山区、丘陵地区以及风沙地区出现水土流失问题的几率,改善和保护植被资源其实就是使用水土保持技术的主要目的。但是随着水土保持技术在各个领域中得到的应用逐渐的广泛起来,针对水土保持技术的应用展开的监理工作的滞后性还是比较强的,所以水土保持技术在我国各个领域中仍然是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的。

3 对现阶段我国社会各个领域中使用到的水土保持技术手段展开分析

在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施行技术手段,是能够引导各项相关的工作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的,从而就能够使得水土保持工作的整体性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并在我国生态文明社会构建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性作用。具体来说,现阶段在我国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的技术主要有下文中提及到的这几种:

3.1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在现阶段我国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在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对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技术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能够在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相关工作的执行、管理以及决策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提供准确程度比较高的基础性资料数据,其实是可以这么说的,这一项技术的应用为水土保持工程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项技术包含的核心内容是遥感调查,在消耗比较少的成本的基础上能够将范围比较大的区域中的水土流失实际情况探查出来,从而就能够从宏观的层面上对某一个区域内的水土流失的分布情况及特点形成明确的了解,进而就能够找寻到有效性比较强的解决措施。

针对面积比较大的水土流失区域展开动态检测工作的时候,是需要在对GIS技术和RS技术有机的相互融合在一起的基础上使用的,以区域水土流失实际情况为基础定期的展开检测工作,并且在RS技g提供的支持之下,使用GPS技术以既存的土壤侵蚀数据库中的数据为基础,变更性调查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都是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的,使得调查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时间大幅度减少,从而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能够在具体的解决问题的环节中使用。

3.2工程技术措施在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之所以使用园林技术措施就是为了能够对盐碱地进行开发和利用。现阶段我国范围之内存在着的盐碱地的数量是比较多的,针对现阶段我国水土流失问题比较严重这种情况,是可以在对降低水位这种方法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实现“脱盐”这一个目的的,在“脱盐”之后展开科学合理的后期维护工作就能够使得反盐的几率大幅度降低,在对上文中提及到的这一项技术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能够使得我国范围之内的盐碱地的绿化程度大幅度的上升,此后增加土壤的肥力,并认真的选择耐盐碱性比较强的植物进行种植,在科学的培育的基础上能够使得植物的成活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这样做既能够使得盐碱地具有一定的园林观赏价值,也能够使得土壤的稳固程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降低水土流失问题出现的几率,从而就能够逐渐的实现水土保持这一个长远目标。

4 结语

总而言之,逐渐在实践的过程中使得水土保持技术的应用和管理机制完善起来,在实现生态平衡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两个目标的过程中都是能够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的。为了能够使得水土资源得以维持并使得现阶段我国的水土流失问题得到改善,从事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相关工作的单位针对水土保持技术人员展开的专业技术培训工作的力度应当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逐步在实践的过程中使得考核机制完善起来,加快水土保持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与此同时也是应当科学合理的使用并调整水土保持监测技术的,在对科学合理的整体性规划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的基础上提升针对水源地展开的保护工作的力度,加大水土保持意识方面的宣传工作的力度,逐渐的使得水土保持理念和水土保持工程施工体系有机的相互融合在一起,进而就可以使得我国水土流失问题严重这种情况有所转变。

参考文献

[1]丛佩娟,吴子峰,王海燕,夏积德. 浅谈水土保持技术服务机构信用评价工作[J]. 水利发展研究,2016,(09):38-40.

[2]代富强. 水土保持技术的适宜性评价[J]. 江苏农业科学,2014,(12):8-12.

[3]许佩瑶,楚秀杰,翟雅,张凡,贾硕华. 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探讨[J]. 亚热带水土保持,2013,(01):54-56.

篇5

关键词:水土流失;现状;成因;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15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迈进,我国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也呈现迅猛发展的趋势。然而由于发展过快,很容易忽略一些“边边角角”,如水土流失问题。水土流失问题刚开始出现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水土流失问题的日益凸显,并引发了许多自然灾害,人们才开始意识到保持水土的重要性。目前,如何加强水土保持、如何增强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等一系列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及形成原因

在2002年公布的“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成果”中,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km2,其中由于水力侵蚀引起的水土流失面积165万km2,占46%,由于风力侵蚀引起的水土流失面积191万km2,占54%。

我国水土流失的特点主要有以下3个:(1)地域广、面积大;(2)侵蚀后类型多样、复杂;(3)土壤流失量严重。不管是在发达地区还是贫瘠地区、农村还是城市、山区还是丘陵都存在水土流失现象。此外,据统计,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7.1%,因此具有地域广、面积大的特点;水土流失常常受到各种侵蚀因素的影响(如水力、风力、滑坡、泥石流等),这些因素作用机理不同,因而土壤受到侵蚀后形态、类型都大不相同;经调查分析,我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亿吨,远远超过了国外各国的土壤流失总量。

水土流失的原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形、地貌、植被、土壤(地面组成物质)等,若不能够协调发展,出现暴雨、土松、植被稀少等现象就会发生土壤侵蚀,进而加剧水土流失。当然,若调整好其中一个因素也有可能挽回这种局面,使水土朝健康方向发展。产生水土流失的地形地貌包括坡耕地、荒山荒坡及沟壑三种,因此遇到这三种应格外注意。

人为因素主要是人类没有掌握自然发展规律,而凭自身愿望对自然资源展开掠夺性开发,如乱砍滥伐等,在进行开矿、修路等活动时没有根据施工地的地形地貌来开展,打破了自然发展规律,从而产生或加剧了水土流失。因此我们应该吸取教训,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进行开发利用活动。而任何一项合理的自然资源开发活动会促进某一项或几项自然因素向着好的方向发展,进而减轻或抑制水土流失。

二、加强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

近年来,水土流失引起的各种自然灾害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防治水土流失、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是刻不容缓的。

1 还原生态系统

良好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能够减少或制止自然因素及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保持水土。因此从长远方向考虑,恢复生态系统是解决水土流失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坡耕地上较易发生水土流失,为了控制这种现象,可根据坡度情况,实施宜林则林、宜耕则耕的合理措施。通过调查本地的土质情况,宜林地区,坚决实行退耕还林,并做好引、排等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进而加大土壤的吸水蓄水能力。此外,由于树木、草被都具有保水蓄水能力,因此还应鼓励人们种植树木及草被,提高整体地表的植被覆盖率,改良土壤,并加大宣传力度,加强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措施。

2 加快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必须根据不同区域来制定治理目标,实施分类指导、管理、控制,找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案,从而解决或减轻水土流失问题。从功能上看,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可分为坡沟工程、坡面梯田化和水系工程、农田工程、植被建设工程四个部分,其治理目的各不相同,依次为以治水保水保土为主、以保土为主、以提高水分渗透、保墒节水为主、以林草建设为主。不管采取何种工程都应因地制宜,具体确定综合治理的重点措施与工程,以保证整个地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如黄土高原由于其砂子粗而多,采用坡沟工程保水保土能够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基本农田的正常耕作,从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3 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如今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必须给人们灌输水土保持意识,并加强监督执法力度来有效防治。通过大量深入生活的宣传,加强人民自身对法制观念的态度,动员全社会积极融入水土保持工作,并共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为活动对水土资源造成的破坏,促进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要提高监督执法的规范化建设,培养执法人员自身素质与执法效率,应以环境保护为前提开展各种经济活动,提高战略高度,进而实现合理开发与生态建设双赢。

4 水土流失生态补偿法律体系的建立

水土流失生态补偿主要是为了生态系统功能的还原、保持及加强,维护生态系统的正常发展,对于降低生态功能的资源开发及利用活动收取必要的税收或运用非经济手段的补偿。法律体系的建立具有权威性、强制性,这促使资源开发者在开发工作中约束自己的活动,降低对生态系统的破坏。长江、黄河流域的开发,是在上中游地区投入许多的资金及劳力,虽然在该地区没有享受到什么优待,甚至还付出了人力、物力,但却造福了中下游地区的居民,因此水土流失生态补偿法律体系是保证生态系统不被破坏的重要保障。

三、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的水土流失问题较为严重,但若能及时的做出应对措施,掌握自然发展规律,调整人类的自然开发活动,那么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提高我国居民的生活环境及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将指日可待。当然作为国民,我们应该从自我做起,通过身边、周围的环境改善活动,积极参与到水土保持工作中,以国家、人民利益为先,贡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余坤勇,刘健,许章华.基于RS林地退化监测技术[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38(1):60~ 63.

[2]黄承标,刘运华,秦武明等.13 种植被恢复过程中水土流失规律的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0,34( 2):59-63.

篇6

关键词水土保持林;林种;优化;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S7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2-0216-01

在林业生态建设中,不同林种的选择和配置比例往往是区域水土保持林建设的重要依据。然而不同林种的优先顺序与比例的确定往往难以量化,给林业工作者带来一定的不便。层次分析法,是指将一个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将目标分解为多个目标或准则,进而分解为多指标(或准则、约束)的若干层次,通过定性指标模糊量化方法算出层次单排序(权数)和总排序,以作为目标(多指标)、多方案优化决策的系统方法,在林业科研中一些定量化的评价多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1-2]。由于在优先权排序中涉及众多定性和定量的指标,而层次分析法能够提供一种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因而该文尝试使用层次分析法对宁南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林体系不同林种的配置及优先顺序进行量化,从而对其重要性进行排序[3-4]。

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依据生态防护和立地条件的需要,宁南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林体系包含坡面水土保持林、沟道防护林、地埂林、饲料林、经济林、薪炭林、庭院道路防护林几种类型。上述各种林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各不相同。在林分结构配置时,应综合考虑其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依据其综合效益进行林分层次结构优化[5-6]。根据多年造林实践和多位专家的意见,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林种结构配置优化评价体系。

2判断矩阵的构建

依据层次分析法原理,就以上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构建了A-B、B-C的判断矩阵并计算其权重值Wi,如表1~4所示。可以看出,在水土保持林体系建设中生态效益是所占权重最大(权重0.539 6);其次为经济效益(权重0.297 0),社会效益所占权重较小(0.163 4),这也符合防护林综合效益评价的实际。在生态效益评价中,坡面水土保持林权重值最高,表明其生态效益最好,其次为沟道防护林,也具有较好的防护效益;其后依次为薪炭林、饲料林、地埂林、经济林、道路庭院林。在经济效益评价中,经济林经济效益权重最大,其经济效益最好,其次为坡面水土保持林,其也有一定的林果经济收入,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他林种经济效益都较差。在社会效益评价中,坡面水土保持林权重最大,社会效益最好,这主要是由于坡面水土保持林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林草结合模式有利于发展林业产业和草畜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有一定贡献;其次为经济林,也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其他林种的社会效益都较差。

计算7种主要水土保持林林种的复合权重值,并对其结果进行排序,如表5所示。可以看出,各林种综合效益排序为坡面水土保持林、沟道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饲料林、地埂林、道路庭园林。因此,该区域水土保持林体系建设中,以水土保持功能较好的坡面水土保持林和沟道防护林在整个水土保持林体系中所占比重要大,分别为40.69%和16.50%,其他类型的水土保持林所占比重略小。

3结果与分析

由于评价指标体系是依据各个林种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所构建,不同林种的综合效益就决定其权重值。依据上述3个评价指标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涵盖水土保持林综合效益的各个方面,也是水土保持林建设所要实现的的主要目的,依据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评价各个林种的优先权,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依据3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可以看出,显然生态效益权重值最大,占50%以上,其次是经济效益权重(29%),最后是社会效益,权重为16%。可见宁南山区水土保持林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实现生态恢复、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同时也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综合效益评价中涉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但是评价中各指标的权重值各不相同,由此确定林种的优先顺序才具有科学性。

由林种优化结果可以看出,在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林体系建设中,坡面水土保持林在7个林种中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沟道防护林,其他5个林种的权重值均较小。这主要是由于各林种的功能不同所致,坡面水土保持林的主要功能是恢复生态、防治水土流失,具有显著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也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因此,其是山区水土保持林体系建设最需优先考虑的树种。沟道防护林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但其社会和经济效益不显著,因而处于次优先地位。其他林种生态效益均不及坡面水土保持林,所以排序靠后。因此,在山区水土保持林建设中,要综合考虑不同林种和树种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次确定优选树种。在林种和树种优选中,层次分析法能够提供一个量化的评价方法。

4参考文献

[1] 李苗裔,李渊.层次分析法在防护林林种结构优化评价中的应用――以官司河流域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800-5802,5845.

[2] 邹建文,曾志新,廖菊阳,等.层次分析法在湘北地区林种结构调整中的应用[J].湖南林业科技,2004,31(4):34-37.

[3] 黄家荣.用层次分析法调整三都县林种树种结构[J].四川林勘设计,1999(4):24-26,35.

[4] 李卫忠,李玉明.AHP法在区域林种,树种结构调整中的应用研究[J].陕西林业科技,1998(4):18-23.

篇7

关键词 经果林;土地利用类型;径流泥沙特征;水土保持功能;滇中山地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4-0172-03

Abstract Using standard plot method,characteristics of runoff and sediment of grassland and economic fruit forest in central Yunnan Province were researched in this pap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conomic fruit forest achieved the effect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because compared with grassland,it could intercept surface runoff more effectively,reduce the amount of soil and sediment.Therefore,the conservation function of economic fruit forest was better than grassland. As one of main forests in returning farmland to forest,economic fruit fores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 operating cycle and high economic efficiency,it also has good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benefits,so it was suitable to plant.

Key words economic fruit forest;land use type;runoff and sediment characteristics;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function;mountainous area of central Yunnan Province

我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使水土流失成为了主要的环境问题。经调查表明:我国水土流失状况表现出分布范围广、面积大的特点[1]。严重的水土流失会给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许多方面的危害[2],一方面,水土流失会带走大量肥沃的土壤,从而使土层变薄、土地石化和砂砾化,导致土地严重退化,耕地面积逐渐减少,最终失去农业利用价值[3];另一方面,大量泥沙下泄淤积江河湖库,降低了水利设施的调蓄功能和天然河道的泄洪能力,从而加剧了下游的洪涝灾害[4]。

近年来,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自然条件,加上人地矛盾突出,致使云南省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据统计,云南省水土流失面积达14.13万km2,占土地面积的37%,年流失土壤5.18亿t,主要发生在>8°的坡地上,占总面积的90%以上[5]。因此,防治水土流失显得尤为重要,水土流失的防治是发展经济、保护国土、保护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6]。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于水土流失危害的认识日益深刻和系统。经果林作为重要的水土资源开发性治理措施之一,不但经济效益高,而且保水保土保肥能力强,生态效益明显,成为我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主要林种[7];在农业人口众多的丘陵地区或山区,由于耕地少、坡耕地所占比重很大,发展经果林成为这些地区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但由于在树种选择、品种搭配、种植模式和林分结构等方面不合理,导致大多数经果林地依然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8]。刘 斌等[9]的研究结果表明,林草植被通过林冠截流、林下草灌和枯枝落叶层的拦蓄及植物根系对土壤的固结作用来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土壤肥力。本文以研究经果林和荒草地的水土保持功能为出发点,通过观测径流小区内地表径流泥沙规律,进一步探究经果林的水土保持功能。

1 区域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南盘江上游玉溪大河支流的红塔区二龙潭小流域,地处云南省玉溪市中心城区东南部,地理位置为北纬24°08′30″~24°32′18″,东经102°31′40″~102°37′12″,流域南发源于红塔区高仓镇龙树村,由南向北直接汇入东风水库,属东风水库三大径流区之一,是玉溪市重要供水水源地东风水库径流区。流域总面积18.629 km2,主沟道长度为15.5 km。

二龙潭小流域属北亚热带半湿润冷冬高原季风气候,地貌属波状起伏线切割中山区,多年平均降雨量909.1 mm,最大年降雨量1 413.7 mm,最小年降雨量591.5 mm,多年平均暴雨天数为15 d/年,年均蒸发量为1 624.9 mm。

1.2 试验设计

根据小流域地形条件,选择荒草地和经果林地2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小流域典型地段布设了水平投影面积为5 m×20 m的标准径流小区,观测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量。在2个小区的附近布设了一个重庆水文仪器厂制造的JDZ1型数字自记雨量计测定每场降雨的降雨量、降雨历时。径流小区基本特征见表1。

1.3 指标测定

按《水土保持试验规程》(SL419―2007)进行径流小区观测,观测内容包括降雨场次降雨日期、降雨量、降雨历时、径流深、径流量、泥沙总量、土壤流失量等。

为便于试验分析,将经果林径流小区和荒草地径流小区分别编号,其中经果林径流小区编为1#,荒草地径流小区编为2#。

2 结果与分析

2.1 降雨分析

根据国家气象局颁布的降水强度等级划分标准,单次降雨的降雨强度可以用平均雨强或时段雨强来描述。试验期间(2016年5―10月),二龙潭小流域共有23次降雨,其中小雨3次、中雨7次、大雨12次、暴雨1次,可见大雨和中雨是试验区产生地表径流、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雨型。最大降雨出现在2016年7月7日,为82 mm,最小降雨量出现在2016年6月7日;平均雨强最大值出现在2016年6月6日,为16 mm/h,平均雨强最小值出现在2016年6月7日,为0.7 mm/h。试验小区雨季单次降雨数据见表2。

2.2 大雨条件下径流泥沙特征分析

为明确大雨条件下径流深、径流系数、径流量、泥沙总量、土壤流失量之间的关系,利用SPSS软件分析对2016年12次大雨的径流深、径流系数、径流量、泥沙总量、土壤流失量进行皮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经果林径流小区中,径流深与径流系数呈显著相关;径流深与径流量、泥沙总量呈极显著相关;径流深与土壤流失量呈显著相关。径流量与泥沙总量呈极显著相关;径流量与土壤流失量呈显著相关。荒草地径流小区中,径流深与径流系数、径流量、泥沙总量呈极显著相关;径流系数与径流量、泥沙总量呈极显著相关;径流量与泥沙总量呈极显著相关。大雨条件下经果林各降雨特征因子相关关系见表3,大雨条件下荒草地各降雨特征因子相关关系分析见表4。

2.3 中雨条件下径流泥沙特征分析

为明确中雨条件下径流深、径流系数、径流量、泥沙总量、土壤流失量之间的关系,利用SPSS软件分析对2016年7次中雨的径流深、径流系数、径流量、泥沙总量、土壤流失量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经果林径流小区中,径流深与径流量、泥沙总量呈极显著相关;径流深与土壤流失量呈显著相关;径流量与泥沙总量、土壤流失量呈显著相关;泥沙总量与土壤流失量呈极显著相关。荒草地径流小区中,雨量与径流深呈极显著相关;雨量与泥沙总量、土壤流失量呈显著相关;径流深与径流量、泥沙总量、土壤流失量呈极显著相关;径流量与泥沙总量、土壤流失量呈极显著相关;泥沙总量与土壤流失量呈极显著相关。中雨条件下经果林各降雨特征因子相关关系分析见表5,中雨条件下荒草地各降雨特征因子相关关系分析见表6。

降雨是产生地表径流的先决条件,降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表径流量的大小[10]。降雨及其产生的地表径流又是造成土壤侵蚀的动力,进而产沙量随着地表径流量的增加而增加[11]。降雨强度是影响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的重要因子。相关研究认为,雨强对土壤侵蚀的作用大于对地表径流的作用。降雨强度越大,雨滴终极速度和打击动能越大,对表土稳定性的破坏越大,从而土壤侵蚀就越严重[12]。

2.4 经果林与荒草地径流产流特征对比分析

经果林与荒草地降雨、产沙特征因子对比分析见图1~4。可以看出,经果林与荒草地径流深最大值出现在9月10日,其中:经果林为1.8 mm,荒草地为4.3 mm。经果林与荒草地径流量最大值出现在9月10日,其中:经果林为0.181 m3,荒草地为0.430 m3。经果林与荒草地泥沙总量最大值亦出现在2016年9月10日,其中:经果林为0.519 kg,荒草地为1.75 kg。经果林土壤流失量最大值出现在5月21日和5月24日,为0.07 t/hm2,荒草地土壤流失量最大值出现在8月10日和8月11日,为0.3 t/hm2。

总体来看,经果林径流小区的径流深、径流量、泥沙总量、土壤流失量小于荒草地的径流深、径流量、泥沙总量、土壤流失量。

经分析,试验期间经果林径流小区累积径流量为0.717 m3,累积泥沙总量为0.074 kg,累积土壤流失量为0.35 t/hm2。荒草地径流小区累积径流量为1.35 m3,累积泥沙总量为4.86 kg,累积土壤流失量为1.32 t/hm2。综合经果林和荒草地径流产沙特征分析,经果林的累积径流量、累积泥沙总量、累积土壤流失量均小于荒草地。从减流减沙角度看,经果林地优于荒草地。

3 结论与讨论

综合以上分析,通过研究经果林径流小区与荒草地径流小区径流泥沙特征和径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相比荒草地,经果林能有效拦截地表径流,减少土壤泥沙量,达到蓄水保墒、保土的效果。出现该结果,一方面是荒草地因人畜践踏严重,使土壤板结,而经果林地土质疏松,能吸收大量水,减少了地表径流;另一方面是由于植被种类不同,导致水土流失状况也不同,植被对地表径流及土壤侵蚀的影响是由林冠层、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的综合效能决定的。林木的林冠对降雨有良好的阻隔作用,林冠截留降水,可降低雨滴动能,有效降低土壤侵蚀量,最终导致经果林地产流产沙量较荒草地少。因此,经果林的水土保持功能优于荒草地。

4 参考文献

[1] 党维勤.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新要求[J].中国水利,2010(10):25-27.

[2] 赖观路.龙南县水保和谐执法新篇[J].中国水土保持,2007(7):31-41.

[3] 沙丽清,邱学忠,甘建民,等.云南保山西庄山地流域土地利用方式与土壤肥力关系研究[J].生态学杂志,2003,22(2):9-11.

[4] 吕红.水土流失现状及保持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17):312-314.

[5] 米艳华,潘艳华,傻凌杰,等.云南红壤坡耕地的水土流失及其综合治理[J].水土保持学报,2006,20(2):17-21.

[6] 袁爱萍.小流域综合治理环境效益分析方法探讨[J].水土保持研究,2001,8(4):165-169.

[7] 罗细芳.三峡库区坡耕地经果林经济复合模式生态特征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4.

[8] 黄兵.两种经济林配置模式的水土保持效益研究[D].雅安:四川农业大学,2006.

[9] 刘斌,罗全华,常文哲,等.不同林草植被覆盖度的水土保持效益及适宜植被覆盖度[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6):68-73.

[10] 李广,黄高宝.雨强和土地利用方式对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11):85-89.

篇8

关键词:坡耕地;养分流失;优先流;壤中流;地下径流

作者简介:刘 海(1984―),女,山西榆社人,西南林业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

通讯作者:陈奇伯(1965―),男,甘肃通渭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土壤侵蚀与流域管理方向的科研与教学工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S1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10009904

1 引言

坡耕地作为山区落后生产条件下人口与资源矛盾冲突中出现的产物,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源,其养分随水土流失进入河流及湖泊,使得水体富营养化。到20 世纪70 年代初坡耕地养分流失问题才引起人们的重视。湖泊的严重污染和肥料投入的增加都是养分迁移造成的,据统计,农业非点源污染已占中国全部污染的1/3,并有继续恶化的趋势[1],研究发现造成水体污染的真正根源是土壤养分的流失[2]。前人对养分随地表径流流失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而对土壤养分随地下径流流失研究则较少,对优先流、壤中流等水分运动过程影响养分流失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全面认识水分运动对养分流失的影响,能够有效减少土壤养分流失,防止面源污染。オ

2 坡耕地养分流失特征、途径及影响因素研究

降雨作用于表土,从而引起坡耕地养分流失,其与区域降雨过程密切相关而具有随机性,养分流失随径流进入水体且遍及广大地区而具有广泛性,养分流失在某个固定点无法监测到而具不确定性,随时间空间变化幅度大而具时空性,因养分流失达到一定数量,才反映土壤的贫瘠和退化而具滞后性与潜在威胁性,养分伴随径流产生分布于径流和泥沙中,使得监测、控制和处理的难度增加而具复杂性[3~4]。

土壤养分流失是受降雨特征及下垫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物理化学过程,土壤养分淋失,土壤养分流失及通过气态挥发或粉尘进入大气是其3个主要途径。李俊波认为土壤养分流失途径为径流泥沙携带和径流水携带[5]。前人从不同角度认识养分流失途径,得到大量研究成果。近年来氮素淋失的研究受到众研究者广泛关注,国外采用同位素示踪等技术研究氮素淋失很多,氮素流失较少,二者相结合的研究更少。我国北方主要集中在降水条件和灌溉水对土壤氮磷淋失影响的研究,南方地区主要集中在红壤养分淋失规律及水稻土氮素流失的研究。

养分流失的特征及途径决定了其影响因素的多面性。降水是产流和产沙的原动力,径流又是携带养分的介质,所以降雨强度是坡耕地养分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3,6],而降雨时间、地面坡度、坡长、土壤的理化性质、作物覆盖度、土地利用方式、整地方式等下垫面因素直接影响到坡面径流,故也是影响养分流失的主要因素。前人在人工降雨法或自然降雨条件下就不同影响因素展开地表径流造成的养分淋失、流失规律的研究[7-27],但通常把淋失与流失分开研究,使全面评估农田养分流失对面源污染的影响受到局限。オ

3 土壤水分运动对坡耕地养分流失影响研究

3.1 优先流对坡耕地养分流失的影响研究

优先流是近年来针对土壤水运动所提出的术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快速非平衡的土壤水分运动形式[28,29],作为快速到达深层土壤甚至地下的非均匀流,极大地影响了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的形成和运动过程与养分流失过程,诱发泥石流、滑坡及崩塌等灾害事件形成,其所运移的溶质会造成严重的地下水质恶化[29]。优先流现象作为土壤水分一种特殊运动形式成为当今世界水文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30]。

目前优先流对坡耕地养分流失的影响的研究在国内报道较少,众学者从优先流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29~32],认为由于入渗水没有充分时间与土壤基质缓慢运移的其他部分保持平衡,使优先流在流动路径具有非平衡性。影响优先流的静态因素主要是土壤理化性质、生物因素和土壤初始含水量,动态因素为降雨强度、灌溉方法、耕作方式及干湿和冻融交替4个方面。一般呈聚集状分布的土壤大孔隙作为土壤中优先路径,一定区域内其数量、联通状况及分布特征影响优先流现象的发生[30];土壤初始含水量反映层状土壤上层物理特征,对优先流产生具有重要作用;Edwards和Essington研究表明土壤初始含水量较高时,施加农药,短时间的降雨使得农药的迁移路径很深[33~34]。降雨强度和灌溉方法影响优先流运动过程,耕作方式、冻融和干湿交替过程改变土壤的结构和孔隙度,从而导致优先流的形成。Gish认为免耕方式在增加土壤渗透性的同时,使得流向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增加[35],牛健植也认为免耕地中的大型脊髓动物能够极大地驱动优先流产生[31]。区自清采用环割PVC土柱研究表明冻融和干湿交替过程造成土壤大孔隙及由此形成优先流[36]。秦耀东对关于土壤中大孔隙流方面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做了详细论述[37]。何凡认为优先流流量主要决定于产流次雨量及前期影响雨量,当优先流与地表径流流量过程线为单峰时,二者线性关系随着产流次雨量及前期影响雨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38]。牛健植研究表明土壤松散、多孔、孔隙度较大,低强度、低雨量级和长历时降雨,并具有较厚的地被物层和丰富的根系层这些诱发因素的存在,是优先流形成的条件[39]。王伟使用亮蓝染色法划分林地优先流发生区域,结果表明随土壤深度增加,大孔隙呈现出聚集态的分布且数量逐渐减少,“漏斗”状的孔隙有利于水分优先运移[40]。掌握优先流产生的影响因素,结合养分流失的特征,从而研究优先流对养分流失的影响对全面认识坡耕地养分流失有重要意义。

3.2 壤中流对坡耕地养分流失的影响研究

壤中流的形成源于土壤水在土壤内的流动,其与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一起构成流域的径流过程[41],也坡地径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径流产生与养分流失等都有重要影响[42]。对壤中流的研究,国外集中于壤中流模型的研究,国内侧重于紫壤、红壤这两类土质坡耕地壤中流的形成、影响因素、产流特征及养分输出特征。

3.2.1 紫壤区坡耕地壤中流养分流失特征

壤中流的存在使得地表侵蚀状况发生变化,对养分输出特征产生影响。徐佩利用模拟降雨对紫色土坡耕地壤中产流特征进行研究,表明壤中流增大的主导因素在于土层较浅,耕作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水分入渗,以及缓坡条件,同时壤中流峰值流量随雨强增大而显著增加[43]。丁文峰,贾海燕采用人工降雨法研究三峡库区紫壤坡耕地壤中流形成,表明壤中流活跃,且土质越松散壤中流越大。在重力侵蚀中活跃的壤中流起到相当重要的促发作用,甚至由此促发的侵蚀量要远远高于片蚀、沟蚀等坡面侵蚀形式[44~45],这与以往研究的长江流域坡面侵蚀以面蚀为主的结论有所不同。郑侃应用坡面流-壤中流的耦合产流模型表明坡度对壤中流流量的影响也不明显[46],这与丁文峰等的研究有所不同。丁文峰采用4个不同坡度与5个不同雨强的组合实验来研究,表明虽总径流量中壤中流总量比例不高,但其携带养分含量却为地表径流养分含量的4.32~63倍[47],这与贾海燕研究结果不一致。壤中流携带而流失的养分还不成熟,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3.2.2 红壤区坡耕地壤中流养分流失特征

尹忠东在红壤缓坡面以地表植被覆盖、死地被物敷盖、裸地三类坡面和雨强的交互作用为研究对象,表明裸地壤中流量远小于采取保水措施后的地块,敷盖地各层壤中流量及总量均大于覆盖;覆盖小区底层壤中流量小于表层,而其它两小区则相反[48,49]。王峰以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为基点,结合不同的降雨类型表明红壤区壤中流的形成因降雨类型不同而异[50]。褚利平研究表明烤烟坡耕地不同坡位各层壤中流总氮和总磷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不同坡位壤中流中总磷浓度随深度的变化呈波动递减规律,随深度的增加变异系数变小[51]。

前人对壤中流的形成对养分流失研究的范围较小,且涉及到具体的养分流失量时,大多都与地表径流相结合研究,对氮、磷养分的研究较多,但欠缺对钾的研究。因此,在实践生产中,不仅要控制地表径流,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土壤的持水能力,减少壤中流,从而能够控制养分流失。

3.3 地下径流对坡耕地养分流失的影响研究

地下径流是指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并以泉水或渗透水的形式泄入河道的那部分降水。国内对地下径流的研究集中在数字模拟法预报地下径流过程[52],其与地表径流的关系[53],地表-地下径流耦合模型在流域中的应用[54],以及对地下径流退水过程规律[55]等方面,而对地下径流影响土壤养分流失的研究则很少。李新虎采用大型土壤渗漏装置对百喜草覆盖、百喜草敷盖、3种生态措施的地下径流养分流失问题进行了研究[56],表明3种生态措施下敷盖养分流失量最大,其次为覆盖,最小;地下径流的养分主要来自上部土体养分的淋溶,淋溶作用越强则地下径流越大,养分流失也越多。目前对地下径流养分流失问题的研究很少且还处于探索阶段,要掌握地下径流对土壤养分流失影响需对养分随地下径流流失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4 结语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对坡耕地养分流失的体系研究不够完善,地表径流影响养分流失的研究趋于成熟,而忽视了优先流、壤中流和地下径流对养分流失影响的过程研究。优先流影响土壤养分流失还未定量化;对壤中流影响养分流失的研究较少,通常结合地表径流来研究,而缺乏与地下径流等其他过程的结合;对地下径流影响养分流失的研究甚少,还存在较大研究空间。

研究中注重坡耕地养分流失的机理,开展多重因素影响研究,能使目前定性的研究逐渐定量化,逐一解决尚未研究的方面,能有效掌握坡耕地养分流失的体系,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质量,控制面源污染,实现坡耕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鸿鹏,朱静雅,杨印生.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4):290~295.

[2] Kuylenstierna J L,Bjorklund G,Najlis P.Sustainable waterfuture with global implications:everyone's responsibility[J].Natural Resources Forum,1997,21(3):181~190.

[3] 许书军,魏世强,谢德林.非点源污染影响因素及区域差异[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13(4):389~392.

[4] 杨以翠.坡耕地养分流失研究进展[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2):30~31.

[5] 李俊波,华 珞,冯 琰.坡地土壤养分流失研究概况[J].土壤通报,2005,36(5):753~759.

[6] 陈奇伯.花岗岩坡面降雨产流产沙相互关系的研究[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97(4):34~36.

[7] Mclay C D,Drageten R,Sparling G,et al.Predicting groundwater nitrate concentrations in a region of mixes agricultural land use:a comparion of three approach[J].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01(115):191~204.

[8] Alberts E E,Moldenhauer W C.Nitrogen and phos~phorted by eroded soil aggregates[J].Soil Sci Soc A mJ,1981(45):391~395.

[9] 罗春燕,涂仕华,庞良玉,等.降雨强度对紫色土坡耕地养分流失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9,23(4):24~27.

[10] 徐泰平,朱 波,王 涛,等.不同降雨侵蚀力条件下紫色土坡耕地的养分流失[J],水土保持研究,2006,6(13):139~141.

[11] 彭 浩,张兴昌,绍明安,等.雨强对黄土区土壤钾素径流流失的影响[J].生态环境,2004.13(3):369~372.

[12] 傅 涛,倪九派,魏朝富,等.不同雨强和坡度条件下紫色土养分流失规律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3,9(1):71~74.

[13] 马 琨,王兆骞,陈 欣,等.不同雨强条件下红壤坡地养分流失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2,16(3):16~19.

[14] 贾洪文.降雨与土壤养分流失关系分析[J].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0(1):21~23.

[15] 康玲玲,朱小勇,王云璋,等.不同雨强条件下黄土性土壤养分流失规律研究[J].土壤学报,1999,36(4):536~543.

[16] 周 Z,何炳辉,刘立志,等.坡度与种植方式对紫色土侵蚀与养分流失的影响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9,17(2):239~243.

[17] 蔡强国.坡长对坡耕地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998,10 (1):34~42.

[18] 刘 方,黄昌勇,何腾兵,等.不同类型黄壤早地的磷素流失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01,15(2):37~40.

[19] 王洪杰,李宪文,史学正,杨金玲.四川紫色土区小流域土壤养分流失初步研究[J].土壤通报,2002,33(6):441~444.

[20] 马 琨,王兆骞,陈 欣.红壤坡面产流产沙与养分流失特征研究[J].宁夏农学院学报,2003,24(2):3~7.

[21] 黄 丽,丁树文,董 舟,等.三峡库区紫色土养分流失的试验研究[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8,4(1):8~14.

[22] 佘 雕,吴发启,刘丽莉.黄土养分流失规律初探[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18(3):19~21.

[23] 张丽娟,毕淑芹,袁丽金,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侵蚀与养分流失的模拟试验[J].林业科学,2007,43(1):17~21.

[24] 刘 洋,张展羽,张国华,等.天然降雨条件下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红壤坡地养分流失特征[J].中国水土保持,2002,20(12):14~16.

[25] 杨红薇,张建强,唐家良,等.紫色土坡地不同种植模式下水土和养分流失动态特征[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8,16(3 ):615~619.

[26] 林超文,庞良玉,罗春燕,等.平衡施肥及雨强对紫色土养分流失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9 29(10):5 552~5 560.

[27] 褚利平,王克勤,白文忠,等.水平阶影响坡地产流产沙及氮磷流失的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0,24(4):1~4.

[28] 刘亚平.土壤非饱和带中的优先流.[J].水科学进展,1996,7(1):85~89.

[29] 牛健植,余新晓.优先流问题研究及其科学意义[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3(3):110 ~116.

[30] 程金华.长江三峡花岗岩区林地坡面优先流模型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

[31] 牛健植,余新晓,张志强.优先流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生态学报,2006,26(1):231~243.

[32] 盛 丰,王康,张仁铎,等.土壤优先流的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9,29(2):433~439.

[33] Edwards WM,Shipitalo MJ,Owens L B,Dick WA.Factors affecting preferential flow of water and atrazine through earthworm burrows under continuous no~till corn[J].J Environ Qual,1993,22:453~457.

[34] Essington M E,Tyler D D,Witson GV.Fluometuron behavior in long 2 term tillage plots[J].Soil Sci,1995,160(6):405~414.

[35] Gish TJ,Coffman C B.Solute transport under no~till field corn[J].Trans.ASAE,1987,30 (5):1 358~1 363.

[36] 区自清,贾良清,金海燕,等.大孔隙和优先流及其对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行为的影响[J].土壤学报,1999,36(3):341~347.

[37] 秦耀东,任 理,王 济.土壤中大孔隙流研究进展与现状[J].水科学进展,2000,11(2):203~207.

[38] 何 凡,张洪江,程金华,等.长江三峡花岗岩坡面区林地优先流与地表径流关系[J].水土保持学报,2005,19(2):9~12.

[39] 牛健植,余新晓,赵玉涛.贡嘎山暗针叶林土壤优先流形成因素的初步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06,30(5):732~742.

[40] 王 伟,张洪江,程金华,等.四面山阔叶林土壤大孔隙特征与优先流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10,21(5):1 217~1 223.

[41] 裴铁[,李金中.壤中流模型研究的现状及存在问题[J].应用生态学报,1998,9(5):543~548.

[42] 徐勤学,王天巍,李朝霞,等.紫色土坡地壤中流特征[J].水科学进展,2010,21(2):229~233.

[43] 徐 佩,王玉宽,傅 斌,等.紫色土坡耕地壤中产流特征及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06,26(6):14~18.

[44] 丁文峰,张平仓,王一峰.紫色土坡面壤中流形成与坡面侵蚀产沙关系试验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8,25(3):14~17.

[45] 贾海燕,叶 闽,雷俊山.紫色土地区壤中流磷流失特征及其环境效应[J].人民长江,2009,40(21):59~61.[46] 郑 侃,金昌杰,王安志.森林流域坡面流与壤中流耦合模型的构建与应用[J].应用生态学报,2008,19(5):936~941.

[47] 丁文峰,张平仓.紫色土坡面壤中流养分输出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09,23(4):15~19.

[48] 尹忠东.江西红壤缓坡地壤中流特征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21 (4):47~49.

[49] 尹忠东,左长清,高国雄,等.江西红壤缓坡地壤中流影响因素分析[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21 (5):1~6.

[50] 王 峰,沈阿林,陈洪松,等.红壤丘陵区坡地降雨壤中流产流过程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7,21 (5):15~17.

[51] 褚利平,王克勤,宋泽芬,等.烤烟坡耕地壤中流氮、磷浓度的动态特征[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 (7):1346~1354.

[52] 白学云,张贵军,李 强,等.数学模型法预报地下水径流过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7,(2):40~43.

[53] 刘玉洪,张一平,马友鑫,等.西双版纳橡胶人工林地地表径流与地下径流的关系[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6(1):75~77.

[54] 李丽娇,张 奇.一个地表~地下径流耦合模型在西苕溪流域的应用[J].水土保持学报,2008,22(4):56~61.

[55] 李建柱,冯 平,王 勇.地下径流退水过程规律[J].天津大学学报,2010,43(5):83~86.

[56] 李新虎,张展羽,杨 洁,等.红壤坡地不同生态措施地下径流养分流失研究[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0,21(2):400~405.

Review of the Impacts on Nutrient Loss of Sloped Farmland due to Soil water movement

Liu Hai1,Chen Qibo1,Zhou Ling2,Tang Zuoxin1

(1.The Faculty of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Kunming 650224,China;2.Kunming Engineering & Reasearch Instltute of Nonferrous

Metallurgy Co.Ltd,Kunming 650051,China)

篇9

[关键词] 生态环境建设 水土保持 效果 评估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6-0281-01

前言

生态环境建设主要是以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为目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国策。目前,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快速增长的人口所带来的资源不足、环境污染等问题让如何持续可发展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尤为重要。水土流失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国家在实施生态环境建设遇到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同时,水土保持是一个国家生态建设的基础。所以要想了解在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后的效果,必须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效果评价。正确评价水土保持效果,才能让我们在实施生态环境建设中及时修改不足和解决问题,为进一步的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1.重点调查对象

1.1江河

水土保持是综合治理江河污染问题的根本措施,能够很好地减缓江河问题所带来的自然灾害。所以,必须要对本省的重点江河要进行调查。

1.2山区

水土保持有利于改善山区的种植环境和生态环境,从而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促进山区的经济繁荣。在进行水土保持效果调查时必须对山区的小型水利工程和小水流域等进行走访调查。

1.3工程建设项目

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还必须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所以必须保障水土保持方案得到准确的实施。

2.方法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效果总是要从群众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也为了更好的让调查具有真实性和意义。本次调查,笔者不仅采用实地考察运用先进的设备对水土保持效果评估,而且采用了问卷调查形式对水土保持效果进行最直观的调查。

同时为了保证问卷调查的结果具有代表性和可信性,本文都是采用对调点区域的居民直接上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都是事先经过专家的筛选和指导的,确保调查内容既能真实的反应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的真实效果又具有可操作性,易于理解。

二、调查效果评价原则

笔者在进行调查与评价时遵守了以下几条原则。首先,要遵守客观性原则。只有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才能让调查和评估结果信服。其次,要采用先进的仪器和评价方法等科学的方法对效果进行评估。同时,还要考虑水土保持方案和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联系,综合的评价水土保持效果。最后,必须要遵守调查内容具有独立性和代表性。只有在调查与评价过程中认真遵守和执行这些原则,才能让调查效果能真实反映我省在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后水土保持效果。

三、调查效果评价

我省在政府在加强对生态环境建设后,水土保持工作得到了很大的加强。我省的植被面积增加,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减少,居民的经济水平和环境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部分地区水土保持效果显著,整体效果不太理想。

自实施生态文化建设以来,我省的流域年径流量和输沙量都在不断地减少。特别是小流域水土保持效果明显。个别城市的江河水质情况得到很大的改善,人民饮用水质量得到提升。但是很多地方的水土保持做的并不是很放到位,导致我省的整体效果不太理想。环境整体的流失情况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

四、效果评估分析

尽管我省的水土流失情况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是在水土保持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是水土保持效果评估效果中发现水土保持效果不是很好的原因:

1.民众参与性不高

笔者在进行问卷待查过程中发现,民众对于能直接关系到自身利益的水土保持措施的认可度比较高。如若该具体措施并不能为他们带来最直接的利益,他们多数自身不愿意参与到水土保持方案具体措施的实行中。

2.监管制度不全和力度不够

笔者在对水土保持效果进行评估时发现,很多建设施工部门对其水土保持方案的具体措施落实不到位,导致水土保持成为了空口号。这主要都是相关部门的监督未进行到位,施工单位也在专制度的空子。

3.未得到足够重视

相关部门并未真正意识到水土保持对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没有认真履行好自己在水土保持建设中的责任。群总举得与自己的利益无关,认为水土保持可有可无。

五、结语

水土保持是加快生态建设的基础,政府必须要科学的规划和整治我省的水土流失问题,强化管理措施和执法力度、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争取早日把水土保持预期的效果变成现实。

要重视对水土流失措施效果评价,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对目前实施的生态建设水土保持方案进行及时改进,才能让水土流失得到根治。

参考文献

[1]姚文波,刘文兆,赵安成等.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指标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9,7(1):112-117

[2]水利部水土保持司.GB/T 15774-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7

[3]阮冬爽.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对策与实效[J]. 科技信息杂志,2011(3)

[4]世锋,徐关玉,朱春波.浙江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问题及对策浅析[J].浙江水利科技学报,2007(3)

篇10

关键词:赤水河流域;水土流失类型;区域特征;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1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4-3369-03

DOI:10.14088/ki.issn0439-8114.2015.14.010

Study on the Categories of Soil Erosion of Chishui River Basin an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ZHAO Jing1,TANG Jian-bo2,HUANG Shang-shu3,DUAN Jian4,GUO Xiao-min1,NIU De-kui1

(1.College of Landscape and Art,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45, China;

2.Yichang Hydro & Power Design Insitute, Yichang 443005, Hubei,China; 3.Jiangxi Insitute of Red Soil, Nanchang 331717,China;

4.Jiangxi Insititute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Nanchang 330029, China )

Abstract: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oil erosion of Chishui river basin, the soil erosion type of Cishui river basin was divided into three different categories by the principle of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And those categories were upstream middle and low mountains moderate soil erosion region, midstream low mountains and hills mild to moderate soil erosion region, and downstream hills and low mountains mild soil erosion region.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or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were also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soil erosion region.

Key words:Chishui river basin; soil erosion typ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corresponding measures

赤水河发源于云南省北部镇雄县鱼洞乡大洞,流经云南省昭通市的威信县、镇雄县,贵州省毕节市的毕节县、大方县、金沙县,遵义市的遵义县、仁怀市、桐梓县、习水县、赤水市,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等15个县(市)行政区,至四川省合江县与习水河汇合后注入长江[1],干流全长436.5 km,流域面积达20 440 km2[2],是长江干流上游右岸的一级支流,被称为长江上游的天然屏障。赤水河是长江流域惟一一条尚未开发利用的河流,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地位。然而,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质、降雨条件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赤水河流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水土流失已严重地影响了该区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3]。鉴于此,对赤水河流域科学划分水土流失类型区域,因地制宜地制定水土流失防治方略与对策,全面推进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维护流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4]。

1 研究区概况

赤水河流域地处云贵高原与四川盆地接壤地带,地势南高北低,西南为乌蒙山脉,东接大娄山脉,北靠四川盆地[5]。流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2 ℃,多年有效积温3 600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 000 mm,降雨年内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5~10月。主要河流有赤水河、桐梓河、古蔺河、大同河、二道河、习水河等,输沙量804万t,多年平均年输沙模数487 t/km2。土壤以山地黄壤、紫色土、水稻土、旱作土及红黄壤土为主。赤水河流域的土地利用以林地、灌草地和耕地为主,其中耕地面积5 606.70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27.43%;林地面积12 429.56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60.81%;灌草地面积1 855.95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9.08%,三者土地面积之和为19 892.21 km2,占总土地面积的97.32%。

2 水土流失现状及其成因

2.1 水土流失现状

赤水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9 520.49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46.58%,其中轻度流失4 400.35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46.22%;中度流失3 710.06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8.97%;强烈流失1 277.51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13.42%;极强烈流失130.50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1.37%;剧烈流失3.42 k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0.04%。年均土壤侵蚀总量约为0.21亿t,年均土壤侵蚀模数2 300 t/km2(表1),是长江流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属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

2.2 水土流失成因

水土流失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干扰综合作用的产物,其中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的基础和潜在条件,而人为因素干扰则是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驱动因子和主导因素。

2.2.1 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基础 赤水河流域处于杨子准地台―上杨子台褶带的赤水褶皱束,流域内出露的岩石为紫色砂页岩、石灰岩、泥岩,这些岩石软弱易碎,极易受到侵蚀。

流域内山高坡陡,地形破碎,据研究,地面坡度大于15°的土地面积达13 650.35 km2,占流域地面总面积的66.78%,其中坡度15°~25°的土地面积为5 330.74 km2,占流域地面总面积的26.08%;坡度25°~35°的土地面积为4 576.4 km2,占流域地面总面积的22.39%;坡度大于35°的土地面积为3 643.21 km2,占流域地面总面积的17.82%。大面积的陡坡地形是引发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

赤水河流域是中国降水多、强度大的地区之一,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 000 mm左右,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5~10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5%~83%,夏季暴雨集中,历时短、强度大,为水土流失的发生提供了侵蚀外营力,一旦植被破坏,极易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流域内的地带性土壤主要有紫色土、石灰土、粗骨土、水稻土、潮土等。在紫色砂泥岩地区发育的紫色土和风化花岗岩地区发育的粗骨土透水性虽较好,但土层较浅薄,在失去植被保护、降雨较大的情况下,亦易发生强烈侵蚀[6]。

2.2.2 人类生产建设活动加剧水土流失 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导致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人们以开垦陡坡地、广种薄收来满足粮食的需要。据典型调查,山区每增加1人,相应增加坡耕地0.13~0.17 hm2[6]。人口增长过快的结果导致垦殖率越来越高,垦殖坡度越来越陡,土壤侵蚀量成倍增加。

近年来,流域城镇、道路、工矿建设及移民迁建工程在开采、作业过程中大量扰动、占压地表植被,改变原地貌,往往忽视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产生的弃置土石、矿渣和尾砂,造成了新的水土流失。生产建设项目如不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其新增水土流失量往往是正常流失量的5~10倍。

3 水土流失类型区划分

3.1 划分原则

1)同一类型区的地貌形态基本相似。

2)同一类型区水土流失类型、强度、特点等具有明显的相似性。

3)同一类型区的生产发展方向(或土地利用方向)、治理措施布局大体一致,人口密度及社会经济条件差异不大。

4)划分类型区时考虑行政(乡镇)界线的完整性。

3.2 水土流失类型区

在全国水土保持区划中,赤水河流域属西南岩溶区的川黔山地丘陵区。为了更好制定防治措施体系,在地形地貌、社会经济以及生产发展布局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该区水土流失现状和水土流失类型,将赤水河水土流失类型进一步划分为上游中低山中度水土流失类型区、中游低山丘陵轻中度水土流失类型区、下游丘陵低山轻度水土流失类型区3个水土流失类型区[7](表2)。

3.3 分区特征与防治对策

3.3.1 上游中低山中度水土流失类型区 该区包括茅台镇以上的区域,涉及镇雄县、威信县、毕节县、大方县、金沙县全部及仁怀市、古蔺县部分地区。该区土地面积为7 939.58 km2,人口199.26万人,人均基本农田0.05 hm2。该区为赤水河上游,地貌类型主要以中、低山为主,山高坡陡,地面坡度大,人均基本农田少,坡耕地比重大且是水土流失主要策源地。该区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4 474.00 km2,是3个水土流失类型区中流失最为严重的,尤以毕节县的石漠化地区最为严重,年均土壤侵蚀模数2 600 t/km2。

该区水土保持治理重点是开展坡耕地治理,对坡度小于25°的坡耕地进行坡改梯工程,建设高标准石坎梯田和部分土坎梯田;在交通便利、自然条件适宜区域对坡耕地进行综合整地后发展特色经果产业。对25°以上的坡耕地及荒草地全部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在人口集中村舍实施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和人居环境改善试点工程。

3.3.2 中游低山丘陵轻中度水土流失类型区 该区包括从茅台镇以下至赤水市以上的区域,涉及习水县、桐梓县、遵义县全部及古蔺县、叙永县、仁怀市部分地区。该区土地面积为9 759.43 km2,人口210.57万人,人均基本农田0.07 hm2,该区地貌类型主要以低山、丘陵为主,土层相对较厚,水土流失面积3 840.45 km2[8],年均土壤侵蚀模数2 200 t/km2。

该区重点实施坡耕地综合整治和水土保持产业化发展。在5~20°的缓坡耕地实施坡改梯、坡面水系、田间道路、种植等高植物篱等工程,建设基本农田;对20~25°的坡耕地和坡度较缓的荒草地,根据农村产业发展布局,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经济果木林和高效牧草种植,提高土地生产力和产出[9];在人口集中村舍实施农村面源污染控制和人居环境改善试点工程,包括垃圾处理、改水改厕、污水处理等措施,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

3.3.3 下游丘陵低山轻度水土流失类型区 该区包括赤水市以下的区域,涉及赤水市、合江县、泸州市江阳区和纳溪区及叙永县部分地区。该区土地面积为2 741.00 km2,人口55万人,人均基本农田0.07 hm2,该区地貌类型主要以丘陵低山为主。该区坡度较平缓,水土流失相对较轻。该区水土流失面积1 206.04 km2,年均土壤侵蚀模数2 000 t/km2。

该区以保护现有植被生态系统为首要任务,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强化林地的管理,特别是对工业原料林进行科学管理,防止间伐造成的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对20°以上的坡耕地及荒草地全部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对20°以下的坡耕地,根据人口规模因地制宜适度进行坡改梯工程,发展特色经果产业[10]。

4 结论

赤水河是长江流域惟一一条尚未开发的河流,具有极为重要的生态地位。针对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保护,需因地制宜构建水土流失综合防护体系,全面推进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保护河流原始性的同时,以保护现有植被生态系统为首要任务,大力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强化林地的管理,营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适度进行坡改梯工程,发展特色经果产业。

参考文献:

[1] 罗 进.论赤水河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利弊及其对策[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12(6):22-27.

[2] 邹 翔,薛小红,赵 健.赤水河流域水土流失特点与分区防治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27(8):12-15.

[3] 马建华.赤水河治理开发与保护思考[N].人民长江报,2014-01-04(5).

[4] 郭宏忠,冯明汉,赵 健,等.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防治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3):25-27.

[5] 翟红娟,邱 凉.赤水河流域水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36(8):38-40.

[6] 王 晖.长江上中游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探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7] 李月臣,刘春霞,赵纯勇,等.重庆市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特征及类型区划分[J].水土保持研究,2009,16(1):13-17.

[8] 杨荣芳,赵先进,曾得峰.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J].水利水电快报,2012,33(1):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