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06:49: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土保持论文,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水土保持论文

篇1

关键词:水土保持规划研究

一、我国水土保持的现状

合理利用山丘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事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水土保持应该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在水利方面,我国存在着水多、水少、水污、水浊的四大问题。其中水浊既独自为害水体,又增加其他“三水”对河流的不利影响,处于关键地位。水土流失破坏土壤结构,降低植被质量,影响流域对径流的调蓄能力,增加水多水少的矛盾。泥沙增多既降低河流质量,影响水生物活动,又作为污染物的载体,提高污染的浓度与防治的难度。从辩证的观点来看,似不应就问题论问题,而应当追根溯源,将水土保持作为水利的中心环节与战略措施,提高其在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

水土保持面广量大,情况复杂,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用问题,既是自然科学,也是社会科学,既注重于经济发展,更关注生态环境,既要有辩论思维,又要考虑政策法规。从人与自然以及物与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是水土保持的最高理想。当然,这既是很高的要求,也是很艰巨的任务,既限于科技水平,也限于政经条件。但是只要我们努力研究,积极争取,总有一天能够达到或部分达到这一艰巨而伟大的战略目标。

二、土壤侵蚀量与输移比防治的方向与对策

流域面上的土壤侵蚀量与进入河道的输沙量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彼此密切相关。根本原因就是土壤侵蚀量没有显著减少。一般总是从源头开始,正本清源,将侵蚀、输移、沉积贯穿为一个整体,以观其全貌的拦截与滞蓄,然后进入干流。干流输沙量与流域侵蚀量的比值称为输移比。有些专家从土壤植被、地形地貌、流域面积、时空差异等多方面对输移比作了理论分析;有些专家根据众多考虑与测试成果分析了水沙从源头至主干流一系列变化及相应的匡算。防治:一是防蚀,二是拦泥。拦泥作用显著,成效快,有利于防疗急性病症,狭义的水土保持,顾名思义是减蚀,一般包括农业措施、林草措施和以梯田为主的坡地工程措施。这些措施直接作用是减少水土流失,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态环境,间接作用是减少进入河下游的泥沙,减少河道的淤积抬高和洪水威胁,利在当地,惠及全河,既具有拦泥坝库对下游的有利作用,又没有拦泥坝库对当地人文社经的某些不利影响。

三、水土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水土保持与水土利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同为国民经济服务。保护为了利用,利用必须保护,两者相辅相成,总体效益更为完善,是科学发展观,人地合一保证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水土保持的内容与要求已为大家所熟知。中小型的水土利用复杂多样:一是建设基本农田,发展农业生产;二是植树种草培育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环境;三是营造水窖、坑圹、涝地,就地调蓄雨水,提高当地抗旱防旱能力;四是引洪漫地,放淤改土,引水垦荒既增加耕地数量,也提高土壤质量;五是开发小型水电,直接缓解能源匮乏,间接维护林木发展;六是大中型灌区的浑水灌溉、中小水库的吸泥排沙,充分利用水沙资源,增肥保墒。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

坡改梯与淤地坝是水土保持工作中两项主要工作措施,目的是调整坡地与沟道的坡度,以就地入渗和就近入渗方式达到减轻水土流失的作用。淤地坝在一定程度上兼有小型拦泥库的作用,长期效果可能降低,梯田可以持续利用,两者时空搭配,相辅相成,共同对黄河中上游的减泥增产发挥重要作用。大部分水土利用的成就,是广大群众的自发性成果,不够理想。有时拿泥沙填死库容,难以发挥肥力作用;有时削坡填沟,劈山筑路,破坏表土;有时管理不当,良田沃土遭受沙埋沙压,变利为害令人遗憾。提高水土流失方面的水土利用在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四、水土保持的效益与评价

水土保持是一项面广量大、复杂的系统工作,要全面测试分析评估其效益,确实不易。一般将水保效益分为经济、社会、生态三部分,对水少沙多的北方河流还增加一项拦泥效益。不同水保措施,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下的单项效益,以便为水保评价提供依据;从土壤流失至进入干流之间各河段的水沙变化及其对周边的经济、社会、生态和人文的影响,以便了解输移过程,可能产生的负效益或不利影响,如对大小水库、坑塘、涝池的运用寿命,对河岸的冲刷破坏,对农作物沙压减产等。效益计算:采用有无措施或增减措施后在时空方面的对比。为实现科学管理和国家决策要求,必须客观地、定量地认识和评价水土保持的全面和单项问题,揭示水土保持的基本情况与动态变化、水土保持的成效与进展,水土保持的潜力与展望。总效益是各项效益的融合,研究分类效益及其间的相互关系应是主要内容。生态环境既是总效益的一部分,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研究与不同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经济既是各类措施的物质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发展和构建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

五、结论与建议

篇2

水土保持工程管理还要保证工程的效益,对工程管理的设施要进行维修与改造,要做好养护工作,这样才能提高其效用的发挥,这也是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水土保持工程管理还包括对设施的拍卖与租赁,这些设施属水土保持工程的固定资产,要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与监管,对租赁的单位或个人,要做好登记等工作,而且工程管理还要做好对设施的维修与拍卖的记录工作,需要成立专门负责的部门,由专人对这些工作进行详细的调查与记录。如果缺乏相关的工程管理制度,这项工作就无法有序的进行,这也会降低水土保持工程的效益,而且也不利于水土保持工作的进行与发展。

2.水土保持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水土保持由于发展的比较晚,其工程管理存在一定问题,而且相关制度也不够完善。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管理制度存在漏洞,水土保持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是国家比较重视的一项工作,对其的投资也比较多,很多企业对这项工程也非常支持,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当水土保持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相关管理制度存在漏洞,使得其经常出现资金不足的问题,而且这样的情况也不利于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很多部门忽视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使得这些漏洞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水土保持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的内容很多,而一旦出现资金缺乏的情况,会严重影响工程的进度,也不利于保持生态的平衡。还有一些水土保持部门,对管理工作的理解还不到位,导致其管理工作的失败,使得管理制度缺乏可行性。弱化管理给水土保持工程带来的影响:水土保持工程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责任不到位,经费不落实,最终导致工程有建设无管理,任工程自由的发挥作用,一般的水土保持工程竣工后,往往是工程早期发挥效益较好,而后期则由于长时间不维护,或因灾损坏或人为破坏,就使工程保存率、防护标准及使用寿命降低,因此造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大、保存面积小,水土流失治理进度缓慢,预期效益无法充分发挥,在这种情况下,一般采取的补救措施就是重新投资建设,这就造成重复建设和资金的浪费,农业耕作区域的水土保持工程或部分设施由农民自主管理,由于农民耕作理念和经营手段落后,加上短期内经济利益的驱动等原因,就致使水土保持工程不能得到及时合理的维护和修复,工程效益发挥逐渐降低,甚至出现“一年建、二年无、三年水土流失仍依旧”的现象。

3.改善水土保持工程管理问题的建议

(1)需结合其他行业管理机制

我国水土保持工程的管理工作可以借鉴成功的行业管理机制,比如农、林等行业,当工程完工后,像其他行业一样将管理权移交给相关的各部门,从而使得水土保持工程成为固定资产,这样就可以有效保障期得到保值以及获得增值的空间,水土保持工程在进展中所获得的费用也可以用来保障期日常看护和维护的费用所需。

(2)水土保持工程概预算中应增加工程效益时限内的管理经费

在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中,可按照措施和工程性质的不同,核定不同额度的管理费用,就像植物措施所列的抚育费和管护费那样,以保证工程竣工后其设计能力能够实现。

(3)强化水土保持工程管理流程中各个环节的法律地位

法律法规对于有效措施的实施是非常有帮助的,不但可以起到一个管理的作用,最重要的是法律法规的实施可以起到强制的作用,即便出现了不履行的情况,也可以按照相关法律进行强制行为,这就可以使得管理工作的进行得以更加的主动,而不是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在我国相关的水土保持法律修订当中,应该增加与水土保持工程管理工作的相关内容条款,对于应该履行的管理机构、管理资金的来源也要给予明确的规定,这样任何部门的企业都不得互相推诿,而造成水土保持工程的管理工作的纰漏,对于水土保持工程设施相关经费的安排,要规定恰当比例的资金去进行维护以及修缮的工作,这样才可以保证工程设施在使用过程中的功能性。

4.结语

篇3

对水的排放,阻挡,贮蓄是水利工程建设的本质,工程的建设建立在其本质基础上,自然会出现一定的建设问题。抗裂性,稳定性和防渗功能是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除此之外,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也必须符合相应的制度标准,在恶劣的外部环境中,如果不能很好的去对待此类问题,就很有可能出现意料不到的效果。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建设环境,会给施工带来不同的困难。全面考虑到这些问题,对于工程的顺利完工有重大推进作用。一般来说,在枯水期进行工程开工可以最大化的避免恶劣环境问题。另外,土方工程作为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部位,在不一样的施工技术下被分割成水力充填和水中充填,干填碾压和定向爆破四种类型。其中,三峡水利,南水北调等成功工程的建设,向人们展现了一个多元化施工技术下的多元化工程项目。

2水利水电工程弃渣场水土保持措施

2.1应用锚固技术

锚固技术的主要用处是在边坡的加固与治理上,因为锚固技术使用简洁,操作方便,并且不会对原有的岩体造成损坏,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假如使用预应力锚索中的胶结式接头,则后期需要采用张拉形式来解决缺陷问题。一般情况下,预应力锚固的构成是锁体和内外锚头,使用起来极为方便,摆脱了传统的陈旧设计模式。在我国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下,水利水电工程得到更深层次的探究,尤其是针对边坡水土的防治方面,无粘结的锚索技术得到开发应用。这项技术设立诸多防腐层,也生成了单一到来回循环的变化模式,浆料冻结后的操作会减少施工中不必要的工序,对于最后的生产效果作用明显。

2.2采用填盖坝体边坡的方式预防雨水渗透

雨水会对边坡造成不同程度的滑坡现象,滑坡过程中诸多雨水会快速渗入土质内部,又相继加大滑坡的程度。所以,采用填盖坝体的方式可以及时将黄泥填补在底面,防止出现更大程度的渗透。此外,应对边坡本身存在的漏缝进行填补,必要时要进行尼龙加盖。一旦出现很大程度的滑坡现象,就需要对整个边坡进行尼龙加盖,防止雨水进一步渗入对边坡坝体造成更大的危害。对于新疆等土质特殊的边坡地区,一旦出现水流失现象,就需要采用碾压式的的沥青填堵设计方案,这样一来,一旦雨水渗透进去,对坝体水质的污染也能降到最小。但是,在进行沥青碾压的过程中,要保证心墙处于垂直状态,在最底部要形成弧形的状态连接,以此来保障边坡或坝体基础存在的高度稳定性。与此同时,心墙的细化数据也应控制在一点二米左右,坝体河床的宽度尽量限制在十二米左右,以此来保证防渗体和基岩之间高度的相关性。

2.3应用大面积混凝土碾压技术

通过采用功率较大的型号,符合机能较多的现代化及其对边坡混凝土进行分层次浇筑,以此来加固水土。国内的水利水电项目工程一般都建立在枢纽位置,项目工程宏大,采用这种大面积混凝土碾压技术可以快速完成预期目标,并且质量效果达到预期标准。例如:在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的过程中,搅拌物几乎没有落下的可能性,并且保持了原有的那份干硬质地,做工效果自然很好。分层铺料的操作方式加快了完工速度,使得碾压的过程不必拘泥于传统的混凝土材料。但是,即便两种混凝土本质一样,但依旧存有诸多实际分配上的差异。比如说:在碾压混合物的混凝土使用条件上,一般使用的是粘稠状物质,需要根据使用性需求对其进行合理的震动和碾压举措。只有混凝土之间的空间压缩到最小,才能保证边弃渣场边坡的硬度。特别需要重视的是,在所有的碾压过程中,对于碾压段之间部门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后期整个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的稳定和持久性。

3结语

篇4

关键词:水土保持发展战略思考

流失的宝贵经验,对指导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根据水土流失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出今后我国水土保持发展战略构想。

1实施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战略,优化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具有人口多、山区多、自然灾害多;耕地少、森林少、水资源少“三多三少”特有国情。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有8亿农民,对水土草木矿产能源等资源消耗掠夺多,伴随对生态环境破坏性大。我国国土面积960万km2,平原很少,山地、高原、丘陵、沙漠、戈壁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不少地方为不毛之地,是水土流失易发区,加上气候严寒干旱,治理难度很大。我国又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干旱、洪涝、水土流失、台风、沙尘暴、风雪暴、霜冻、蝗虫、地震、森林火灾几乎年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我国国土农垦系数小,仅有1亿hm2耕地,人均只有0.09hm2,只相当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9,印度的1/2,且耕地的中坡地多、沙地多、盐碱地多、低洼易涝地多,质量差,全国水地灌溉面积仅0.5亿hm2,占耕地39.8%,不少地方靠天吃饭,农业产量低而不稳。从古到今,吃饭成为中国第一大问题。要保障一个国家风调雨顺和环境良好,森林面积要占到国土面积的30%以上,而我国森林覆盖率只有16.55%,比世界的27%还低10多个百分点,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为世界的第5位和第7位,人均占有量分别为世界人均的21.3%和1/8。也就是说,用占世界不足5%的森林资源来满足世界22%人口的生产、生活和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森林资源难以满足要求,每年要进口大量木材和纸浆。有限的森林及其在减少,使水源失去了涵养,加剧了水土流失。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220m3,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88位。且分布不均,长江以北的半壁江山,水资源仅占19.5%,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年降水量不足25mm[1]。再加降雨分布不均,工农业、城乡用水矛盾突出,污染严重。全国有半数城镇水资源紧缺,40多个大中城市被列为水荒城市,干旱、水荒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严重危机。

由于“三多三少”的现状,导致了长期以来毁林毁草、开荒扩种、广种薄收、单一粮食生产的陋习根深蒂固,造成了农林牧用地比例的失调,大农业结构不合理,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劣,土地沙化、农业低产、农民贫困的困惑局面。大量已有的坚持长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典型事例反复证明:坡地实现梯田化,变“三跑田”为“三保田”;沟道通过坝地建设,滞洪拦泥变良田,沙漠通过引水拉沙、机械平整变荒漠为良田绿洲;山原地区通过兴修水利,发展集雨灌溉,实现旱地水利化,提高了耕地质量和抗御旱涝灾害的能力,为少种高产,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和退耕还林奠定了基础。稳定的退耕和大面积绿化五荒地,为林草建设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促进了果、畜、经济作物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农业向集约化经营、科学种田的方向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使农村劳力逐步转移到城镇,农民变为工人,将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2实施除害兴利战略,减免干旱、洪涝、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

世界各国公认,21世纪是环境的世纪,谁在这方面占据了主动权,谁就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拉大,其中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是西部生态环境恶化,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西部、三北及广大山区,通过造林种草、兴修梯田、治沟打坝、改造沙漠等水保措施,不仅可以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土地质量,增产粮食,发展畜牧,而且可以有效地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库坝淤积,延长使用寿命,可减免或减轻洪涝和沙尘暴灾害。例如广西玉林地区和四川盆地的区位、地形、面积基本相仿,在1981年7月特大洪水中,虽然四川盆地比玉林地区降雨强度小50%,但淹没农作物、倒塌房屋、经济损失分别是玉林的2.9、9.6、6.1倍,关键是四川盆地森林覆盖率只有3%~5%,而玉林地区却达25%[2]。充分说明治理程度高低对防洪抗灾的重要作用。又以西部地区为例,到2001年底,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万km2,年均减少土壤侵蚀10亿t,增加蓄水能力130亿m3。黄河治理取得了50年安澜的伟大成就,三门峡站多年平均输沙量由1949—1979年的16亿t减少到1980—1996年的8.13亿t,其中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沙3亿t。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千沟万壑分布的10万多座淤地坝工程,累计拦泥百亿t,淤地33万多hm2,增产粮食125万t,促使40多万hm2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这些水土保持工程对江河下游的滞洪、拦沙及抵御干旱等自然灾害发挥了重大作用。

由于开荒扩种、过度放牧、乱挖药材和修路开矿等基本建设的人为破坏,土地沙化日益严重,平均每年一个中等县的速率扩展,沙漠面积已占到国土面积的17.6%,通过为期三期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到2000年底,累计完成造林0.2hm2,0.2亿hm2农田实现了林网化,一些条件较好地区有500万hm2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碧树绿洲。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已由20世纪70年代末的5.05%提高到近10%,大大减缓了风沙扩展速度[1]。榆林市沿长城内外,建成总长1500km的4条大型防风固沙林带,在沙漠腹地营造了165块万亩以上的成片林,40多万hm2流沙被固定,9.3万hm2农田形成林网化。使沙丘高度平均降低了30%~50%,沙暴日数由50年代的66天减少到24天以下,沙区荒漠化每年以1.62%的逆转速度在缩小,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转变。丘陵山区已有60多万人在沙地上开辟了绿洲,重建家园,谱写着山川秀美新篇章。

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修三田(梯田、埝地、坝地),种林草,搞封育,禁放牧,舍养畜,扩大林草面积,增加地面覆盖,减少了水土流失,减轻了水旱、洪涝、风沙等危害,使生态环境不断向良性转化。水土保持是一项化害为利的战略对策。3实施综合治理开发战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水土保持工作在半个世纪的历程中,起始是以沟道淤地坝建设为主,后来变为以坡面梯田建设为主,到了20世纪80年代“反弹琵琶”,大上林草植被,都因措施单一布局分散起不到很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80年代后期以来,坚持了以小流域为单元,“山水林草、田园路村”八位一体综合治理,较好地解决了治理与开发,拦与排的关系,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草木资源,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实现了农林牧副的协调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例如甘肃省庄浪县,曾经是“苦瘠甲天下”、“吃救济粮,穿破衣裳”,40年来坚持以梯田为主的综合治理,现已在400多架梁2500多条沟壑之间6.6万多hm2坡耕上建成优质梯田6.6万hm2,营造水保林草1.6万hm2,道路、林网带156km,修建治沟骨干工程8座,集雨水窖3.4万眼,发展滴、喷、渗节水灌溉面积200余hm2,道路1183km,形成了“梁峁乔灌戴帽,山间梯田缠腰,埂坎牧草锁边,沟道林草坝库穿鞋”的综合治理格局。人均产粮、收入双过千,实现了全县整体脱贫。林草覆盖率已达35%,森林覆盖率达到23.6%,比全国高出6.8个百分点[3]。

陕西省靖边县解放前荒沙弥漫、全县仅有林地333hm2,多年来,坚持“沟沟岔岔建库坝,沙丘荒峁搞绿化”的方略治山治水,到目前,全县累计营造草、灌、乔结合的水保林草22.3万hm2,其中经济林0.84万hm2,林草覆盖率由建国初的1.5%提高到44%,使10万多hm2荒沙得到固定和半固定。同时修建水库140座,淤地坝1166座,池塘135座,打机井2600眼,发展灌溉面积1.7万hm2,水库总库容达10亿m3,人均基本农田达到0.17hm2,北部沙区人均水地达到0.13hm2以上。治理程度的提高,使占全县总面积90%,4500km2的水土流失全部得到控制,年输沙量由建国初的5600万t,减少到目前的500万t左右,成为全国第一个以县为单位基本不向黄河输送泥沙的县份。由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有了显著提高。到2001年,全县国民经济总产值达到15.55亿元,财政收入2.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36元。

四川达川县虽有水热的独特优势,但由于山区面积广,水土流失面积占到总土地面积的1/2以上,灾害频繁,人民贫困。他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按照“山顶水保林,山腰经济林,山脚基本农田,地中排水沟,道路配套,地坎林草锁边”的布局开展综合治理。使治理程度达到53%,森林覆盖率60%以上,1998年实现了绿化全面达标。同时,建成了水蜜桃、凤凰柚、新系列脐橙、梨四大经果林基地,1998年人均收入2750元,人均产粮523.6kg,实现了“山顶戴帽子,山腰挣票子,山脚保肚子”,水土流失减轻,山青水秀,人民富裕的目标。此外,诸如山西的曲峪、陕西的柳卜台和内蒙古的川掌沟、甘肃的西沟等村庄和流域的快速变化,都说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发战略,是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实现由穷变富的必由之路。

4实施生态移民战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全国奔小康,重点在农村,农村奔小康,难点在山区。全国当前约有近6000万贫困人口,其中有半数以上生活在极度恶劣的条件下,成为一个庞大的生态难民群体。这里的群众长期沿袭着刀耕火种,广种薄收,造天吃饭落后的传统耕作习惯,严重地破坏了生态环境,加剧了水土流失,“住的破庵庵,吃的稀糊糊,喝的黄汤汤,穿的破片片,油灯照亮一点点,羊肠小道坡坎坎”,生活十分贫寒。此外,随着我国大江大河的治理开发,修建大型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像三门侠、青铜峡、三峡、小浪底、二滩、宝珠寺等,形成了数量巨大的库区移民。

面对这些生态难民和水库移民,以及其他工程移民(如修路、开发矿山等),应结合水土保持工作,统一规划,通过各种渠道筹资的办法,在条件较优越的地方移民建镇,兴修基本农田,建设“三园”(果、茶、林)、打井、建房、通电,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使移民安居乐业,并通过技能培训,实行城镇就业,变农民为工人和居民。移民后的山区建立生态无人区,实施封禁措施,依靠天然更新和飞播造林恢复植被,改善生态环境。陕西省生态移民人数达70万,其中陕北从山区移民有60万人。靖边县1998—2000年,扶贫、民政、水保等共集资6030万元,造林固沙,拉沙造田,平地改土,兴修水利,为每户兴修0.67hm2或每人0.13hm2水地,使每户拥有0.03hm2宅基地、0.03hm2菜地,将白于山区1860个贫困户的9308人搬迁到风沙滩地区安家落户,已全部实现脱贫。促使该山区近0.7万hm2坡耕地实现了退耕还林还草。三门峡库区为10万移民打井2531眼,发展水浇地0.7万hm2,人均0.07hm2。朝邑在内滩改造低洼渍碱地0.4万hm2,变为高产田,修建生产道路700km,植树500万株,已形成359条672km的方田林网格局。并栽植以红枣为主的经果林(人均0.03~0.07hm2),养牛2万头,在46万移民中有5.6万人收入超过当地生活水平。使10万移民人均收入超过1000元。总之,实施生态移民战略变输血型扶贫为造血型扶贫,不仅能提高群众生活质量,而且加速了生态环境的改善,是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

5实施保护、治理、预防三兼顾战略,推动水土保持全面深入发展

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世界性的顽症,是由于人口的剧增和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所造成的恶果。50多年来,我国水土保持虽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存在一方治理,多方破坏,整体好转,局部恶化的现象。因此,实施保护、治理、预防三兼顾战略,就成为推动水土保持事业发展的关键。

已有的水土草木资源是长期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宝贵财富,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前的治理成果,具有破坏容易建设恢复难的特点,所以要把预防和保护放到水保工作首要位置。一是要坚决贯彻国务院关于天然林禁伐令,林业工人实行转轨,由砍林变为造林、护林,使原有森林资源不再减少。贯彻《森林法》、《草原法》、《水保法》等法规,对林草植被实行封禁,推广舍饲养畜,防止破坏。二是落实朱基总理“16字”方针,采取以修(基本农田)、以移(移民)、以调(产业结构)、以封(封禁)、以替(以天然气、煤炭、沼气、太阳能等代替采樵烧薪)等促进退耕,保护并加速植被恢复。三是建立森林、特种林(如红树林、水杉林等)、草原、湿地、水源地、珍稀动物等自然保护区,保护自然景观,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证资源的永续开发利用。

在保护的同时,加强对坡耕地、沙漠、滩涂和五荒地的治理,实现农田水利化、方田林网化,坡地梯田化、沟道川台化、荒山荒坡绿化,大地园林化,提高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特别是要加速多沙、粗沙区、沙尘暴策源地、水库上游,以及砒砂岩、滑塌、崩塌、泥石流重点、难点的治理力度,确保城镇安全。

治理是根本,保护是前提,预防是关键。必须强化预防监督,建立生产建设与水土保持“三同时”等相关制度,规范生产建设行为,防止经济大发展,生态大破坏,贻害后代的悲剧发生。

6实施分区防治战略,增强水土流失治理的针对性

在水土流失防治上必须根据各地水土流失特点,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突出重点,有的放矢的进行防治,才能取得多快好省的治理效果。对三江源区、内蒙古草原区、重要的水源地库区、已竣工的重点防治区,以及有潜在侵蚀危险的森林区,实施全面封禁,进行重点预防保护,防止新的水土流失。对能源富集、矿产开发集中区、生态极度脆弱的晋陕内蒙古接壤区,煤、油、气田建设区及西北大开发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区域(如入藏铁路等)实施重点监督,妥善处理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废渣弃石,实施矿区复垦造田,对城市开发建设和公路、铁路、机场、供水、排水等造成的植被破坏形成的水土流失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对黄河、长江上中游、珠江上游南北盘江、京津周边和毛乌素沙源区、黑河、塔里木河、丹江等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以及三线南水北调水源区采取综合措施实施重点治理[[4]。

根据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十五”期间,应优先实施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沟道治理工程、长江黄河上中游水土整治工程、新疆塔里木河生态治理工程、重点水源区保护工程、风沙源地治理工程、石灰岩地区石漠化防治和土地抢救工程、东北黑土地保护工程第一大批重大战略工程,以尽快改变生态恶化、水土流失严重的局面,加快水土流失防治进程。

要确保水土保持发展战略顺利实施,必须把水土保持提高到基本国策的高度来认识,切实加强领导,部门密切配合,加大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力度,强化全民的水保意识和法制观念,形成一个“水保为社会,社会办水保”的浓厚氛围才能奏效。

参考文献:

[1]刘江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吕骥武为什么同样的暴雨,灾情大不相同[N]人民日报,1981-09-10

[3]水保司,农业司《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工程》汇编[Z]2000

[4]水利部全国水土流失公告[Z],2002

ThinkingAboutStrategyonSoilandWaterConservationDevelopmentInChina

篇5

关键词:水土保持;规划研究

1我国水土保持的现状

合理利用山丘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事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水土保持应该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在水利方面,我国存在着水多、水少、水污、水浊的四大问题。其中水浊既独自为害水体,又增加其他“三水”对河流的不利影响,处于关键地位。水土流失破坏土壤结构,降低植被质量,影响流域对径流的调蓄能力,增加水多水少的矛盾。泥沙增多既降低河流质量,影响水生物活动,又作为污染物的载体,提高污染的浓度与防治的难度。从辩证的观点来看,似不应就问题论问题,而应当追根溯源,将水土保持作为水利的中心环节与战略措施,提高其在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的地位与作用。

水土保持面广量大,情况复杂,既是理论问题,也是实用问题,既是自然科学,也是社会科学,既注重于经济发展,更关注生态环境,既要有辩论思维,又要考虑政策法规。从人与自然以及物与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是水土保持的最高理想。当然,这既是很高的要求,也是很艰巨的任务,既限于科技水平,也限于政经条件。但是只要我们努力研究,积极争取,总有一天能够达到或部分达到这一艰巨而伟大的战略目标。

2土壤侵蚀量与输移比防治的方向与对策

流域面上的土壤侵蚀量与进入河道的输沙量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彼此密切相关。根本原因就是土壤侵蚀量没有显著减少。一般总是从源头开始,正本清源,将侵蚀、输移、沉积贯穿为一个整体,以观其全貌的拦截与滞蓄,然后进入干流。干流输沙量与流域侵蚀量的比值称为输移比。有些专家从土壤植被、地形地貌、流域面积、时空差异等多方面对输移比作了理论分析;有些专家根据众多考虑与测试成果分析了水沙从源头至主干流一系列变化及相应的匡算。防治:一是防蚀,二是拦泥。拦泥作用显著,成效快,有利于防疗急性病症,狭义的水土保持,顾名思义是减蚀,一般包括农业措施、林草措施和以梯田为主的坡地工程措施。这些措施直接作用是减少水土流失,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态环境,间接作用是减少进入河下游的泥沙,减少河道的淤积抬高和洪水威胁,利在当地,惠及全河,既具有拦泥坝库对下游的有利作用,又没有拦泥坝库对当地人文社经的某些不利影响。

3水土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水土保持与水土利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同为国民经济服务。保护为了利用,利用必须保护,两者相辅相成,总体效益更为完善,是科学发展观,人地合一保证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水土保持的内容与要求已为大家所熟知。中小型的水土利用复杂多样:一是建设基本农田,发展农业生产;二是植树种草培育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环境;三是营造水窖、坑圹、涝地,就地调蓄雨水,提高当地抗旱防旱能力;四是引洪漫地,放淤改土,引水垦荒既增加耕地数量,也提高土壤质量;五是开发小型水电,直接缓解能源匮乏,间接维护林木发展;六是大中型灌区的浑水灌溉、中小水库的吸泥排沙,充分利用水沙资源,增肥保墒。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

坡改梯与淤地坝是水土保持工作中两项主要工作措施,目的是调整坡地与沟道的坡度,以就地入渗和就近入渗方式达到减轻水土流失的作用。淤地坝在一定程度上兼有小型拦泥库的作用,长期效果可能降低,梯田可以持续利用,两者时空搭配,相辅相成,共同对黄河中上游的减泥增产发挥重要作用。大部分水土利用的成就,是广大群众的自发性成果,不够理想。有时拿泥沙填死库容,难以发挥肥力作用;有时削坡填沟,劈山筑路,破坏表土;有时管理不当,良田沃土遭受沙埋沙压,变利为害令人遗憾。提高水土流失方面的水土利用在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4水土保持的效益与评价

水土保持是一项面广量大、复杂的系统工作,要全面测试分析评估其效益,确实不易。一般将水保效益分为经济、社会、生态三部分,对水少沙多的北方河流还增加一项拦泥效益。不同水保措施,不同地形地质条件下的单项效益,以便为水保评价提供依据;从土壤流失至进入干流之间各河段的水沙变化及其对周边的经济、社会、生态和人文的影响,以便了解输移过程,可能产生的负效益或不利影响,如对大小水库、坑塘、涝池的运用寿命,对河岸的冲刷破坏,对农作物沙压减产等。效益计算:采用有无措施或增减措施后在时空方面的对比。为实现科学管理和国家决策要求,必须客观地、定量地认识和评价水土保持的全面和单项问题,揭示水土保持的基本情况与动态变化、水土保持的成效与进展,水土保持的潜力与展望。总效益是各项效益的融合,研究分类效益及其间的相互关系应是主要内容。生态环境既是总效益的一部分,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分析研究与不同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社会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经济既是各类措施的物质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发展和构建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

5结论与建议

篇6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监测; 理论; 技术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水土保持监测指以从保护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 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 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危害及其防治成效等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是防治水土流失的基础工作。目前,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队伍不断壮大, 监测技术不断提高, 监测成果不断积累, 有力地支持了国家和地方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但是由于理论基础的局限和部分技术原因, 这一年轻的领域的继续发展还面临许多问题。

一、近年来面临的主要理论问题

1.1监测方法

根据监测途径、监测对象的差异, 水土保持监测在我国可以分为微观监测和宏观监测两类。前者的观测以小区样地、坡面和重力侵蚀为主, 后者则主要是基于地表覆盖信息的遥感监测。

近年来,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部门在全国和区域性的大型土壤侵蚀调查中获得了大量关于各类、各级土壤侵蚀分布的数据, 但是与各监测站点所获取的地面观测数据基本上是相互独立解释的, 远远不能满足监测部门分析水土流失状况, 支持管理部门规划决策和向社会各界依法公告的需要。宏观和微观监测数据之间相互支持关系的缺失, 使对区域土壤侵蚀与其它环境因子之间的关联分析也有诸多困难, 如, 区域土壤侵蚀强度的变化与江河输沙量动态之间关系等, 就很难在现有水土保持监测数据的支持下研究。

当前普遍应用的土壤侵蚀信息解译方法过多地受到土地利用调查的影响, 还较难反映地形地貌、 植被空间层次类型、近地覆盖(如枯落物等) 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而过多地强调了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的因素, 对沟蚀信息的提取也较有限。另一方面, 大规模遥感调查所需要的影像较多, 经常性开展宏观动态监测经济性较差, 发展科学性更强、精度更高的快速宏观监测方法是监测部门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1. 2监测点布设

2002 年, 国家批准水利部开展“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系统” 项目的建设, 将在全国建设175个监测分站, 每个分站直接负责若干个监测点。这些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监测点是全国监测网络的基础。这些监测点包括进行长期和定位观测的常规监测点、为特定监测任务设置的临时监测点。根据SL277- 2002《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要求, 常规监测点以大江大河流域为单元进行统一规划, 主要进行水土流失及其影响因子、水土保持措施数量、质量及其效果的监测。在全国土壤侵蚀区划的二级类型区必须设置常规监测点, 并设置观测小区和控制站。 由于各地发展水平不平衡, 监测点的布设难免受到具体条件的限制, 但在全国监测网络建设背景下, 以合理的数据地学分析为导向, 合理选择监测点位置和数量、 监测点内小区和控制站布设的理论依据也基本是一个空白。监测点的布设与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的空间关系有着密切关系,通过不同土壤侵蚀类型区的典型地貌部位土壤侵蚀分析, 研究能较好反映该地区水土流失总体状况的监测点布设方法,将为保障水土保持监测的科学性基础提供有力的支持。

1. 3开发建设项目监测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近年来水土保持领域的一大热点, 也日益成为水土保持监测的工作重点。采矿、交通、电力、冶炼、水利水电、城镇建设等重点监测的开发和建设项目在工程施工和工程运行期间对地表的扰动状况都各不相同, 地表原貌及地表植被的恢复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异。如何针对各类工程项目的特点选择监测方法、拟订监测指标、确定监测时段, 都需要全面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进行理论研究。建设项目对地表的扰动情况变化频繁, 计算弃土弃渣量、 评估植被破坏、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效益都需要不同于常规地面观测的监测方法。大中型点状、线状、面状工程项目对水土流失有着不同的空间影响, 分析开发建设项目的土壤侵蚀及其发展和控制需要结合其它环境因素合理地进行综合研究。当前监测部门急切希望, 基于工程类型、水土流失影响类型的分类研究基础上开展开发建设项目监测方法研究能为监测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1. 4水土流失监测预报模型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和管理部门很早就认识到水土流失监测预报模型是定量化开展监测、评价水土流失环境危害和水土保持设施防治效益的核心。近数十年以来, 我国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工作者在黄土高原、长江中上游等地区开展的大量水土流失预测预报模型研究和应用试验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过由于大部分应用模型基本都是经验模型, 推广应用明显受到地域限制。因此,发展出符合我国国情、适合推广应用的水土流失(微观)监测预报模型是近一个时期内我国水土保持监测最大和最关键的理论问题。同样由于缺乏实用性的专业模型, 对面源污染的监测更加困难。应用性风蚀监测预报模型也尚待时日。

近年一些研究机构一直致力于区域性水土流失预测模型的研究, 并进行了初步的应用。 中国的区域性模型是针对微观监测支持不足、 国家决策机构和科学研究对宏观水土流失数据的需求不能得到及时满足的情况下开展的, 在因子选择、数据获取、模型结构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研究。

二、主要技术问题

2. 1自动化地面观测

目前我国水土保持,地面监测设施对开发建设项目进行全面、及时的跟踪监测还比较困难。扩大地面监测点的覆盖面, 增加监测频次和监测内容是我们的长期目标。因此, 发展自动化的地面观测手段将是我们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基础。

当前地面观测的效率瓶颈包括取样、分析、数字化观测结果生成和地表量测等环节。这些环节涉及的径流、泥沙、土壤取样技术, 泥沙样品分析技术, 滑坡和泥石流监测技术,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跟踪测量等技术的自动化程度都有所提高, 但大多存在经济性和可靠性不高的问题。这些技术也是监测部门普遍关心的领域, 自动化地面观测相关技术的发展, 不仅需要提高监测效率和数据精度, 还需要考虑在人工成本日益上升的背景下提高监测经济性的设计。自动化地面观测技术中比较薄弱的领域包括风蚀监测、沟道侵蚀监测等。取样、样地和小区布设的设计等问题也是在提高自动化程度中需要改进的。

2. 2监测信息管理技术

我国未来的水土保持监测将基于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 开展网络化的综合监测。在全国监测网络中, 微观和宏观的数据将根据不同的权限进行管理和共享。 新的信息网络专业管理系统, 将把全国水土保持监测基础数据的采集、传输、交换和处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监测信息管理技术将决定我国网络化监测的总体水平。当前亟需根据各级监测机构的业务需求, 发展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由于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的物理结构是一个多层C/ S 和 B/S 混合结构, 在全国四级监测机构和监测点中的分布和数据、传输与共享需求较复杂, 监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将有较大难度。而监测点内的数据传输和处理、监测点与监测分站之间的信息交换则是难度较大的另两个领域。在这两个领域, 不同环节的数据传输和处理的实时性要求是不同的, 其分类对待对技术设计和数据收集、处理的经济性和总体效率影响很大。

2. 3调查技术

询问调查、 抽样调查、 典型调查等和地面观测一样, 也属于常规监测方法。但相对地面监测和遥感监测技术而言, 水土保持监测的调查技术还不够成熟。尤其询问调查、典型调查和地面观测技术差异很大, 所使用的技术需要考虑较多的社会经济和人文因素, 调查技术对调查成果可能产生很大影响, 从而影响水土流失和水土保持评价, 但目前相关研究却甚少。著名国际水土保持技术合作组织——世界水土保持方法和技术纵揽(WOCAT )设计了一系列水土保持技术调查表(QT ), 以标准化的方式提供了评价世界各地水土保持技术的依据, 值得我国水土保持监测中的典型调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