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范文
时间:2023-03-30 20:07: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低碳经济,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转变高耗能、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耗能、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也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的理念,为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使人们更加关注低碳经济的崛起。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低代价发展的迫切需求和战略选择,既促进节能减排又促进生态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国家正在开展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本质一致,与国家宏观吻合。但是,从中国的现实国情、能源结构及科技发展水平来看,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着如下诸多挑战。
1.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高能耗的现实选择
从我国目前整体发展来看,正处在资源密集型的工业化中期,工业的快速增长带动能源的高消耗,而且我国能源利用效率约为33%,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作为发展中国家,急于发展和致富的愿望与落后的管理模式和技术装备水平,形成了以煤为主要能源的产业结构,许多企业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量大,使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环境形势十分严峻,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低碳技术的严峻与技术储备不足,阻碍了中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因此,只有推行低碳经济发展,努力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保证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
2. 发展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发展模式上,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发展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作为世界最有活力的经济体,一直保持着世界最快的经济发展速度,这与中国长期实行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分不开的,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不仅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对改变当时我国工业基础差、底子薄的状况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造成了中国严重的环境污染,也让中国在温室气体排放上承受着越来越多的国际压力。因此,中国能否在未来处于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能力。
3.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国际挑战的必然选择
依照国际惯例,人均“碳足迹”取决于人口、人均GDP、能源强度和单位能源含碳量等几个变量。我国将在国际上遭遇越来越大的压力,发达国家普遍关注中国等发展中大国的减排问题,发达国家将不断以中国等发展中大国温室气体排放量巨大和日渐增加为借口,对未达到温室气体排放标准的国家,将实行贸易制裁,对国家产品征收关税,面对这样的“绿色压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已刻不容缓。因此,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我国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增强国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的需要,还是缓解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的需要,发展低碳经济,完全符合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要求,低碳经济为我国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加快建立低碳经济体系,采取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相结合的多种形式。应对低碳经济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 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实施发展战略
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首先,制定我国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应结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节能减排型的工作需求,尽快制定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其次,制定清晰、稳定的鼓励政策,出台鼓励企业进行低碳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增加对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与生产投入。最后,鼓励与引导低碳产业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逐渐形成以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为核心的新型低碳产业经济体系。
2. 保障低碳经济发展,完善法律体系
制定能源法来统率能源立法。首先,从能源的重要性上来讲,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与使用方式,不仅会帮助我国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且有利于我国实现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还有助于提升我国能源国家安全。其次,从能源立法结构上看,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加强法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能源法律体系,以完整的法律体系和完备的法律形式保障低碳经济的有效推行。
3. 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强自主创新
利用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的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我国必须高度重视研发工作,重点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储备,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要理顺企业风险投资体制,加强国际间交流与合作,促进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转让。在新能源开发和环保技术的研发上,国家应当加大投入力度,提高风能、核电、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利用率。
4. 养成低碳环保习惯,共建绿色生活
人们习惯了现代化带来的高效快捷的生活方式。豪宅、轿车和飞机都是建立在过度消耗能源基础上的,人们低碳消费意识淡薄,还没有养成良好的节能减排的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国人必须转变公众和社会的观念,做任何事都要适度适宜、合理节约。改变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生活习惯。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还处于初期,必须依靠政府的管理和政策的引导,全民行动,充分发掘服务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一要少开车,多走路,少骑摩托,多骑自行车和电瓶车,降低汽车尾气的排放和污染。二要少吃肉,多吃素,减少牲畜饲养中的碳排放量。三要少砍树,开荒、多植树绿化。通过叶绿素的光合作用多吸收大气中的气态碳,减少空气中的CD2含量,扼制因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变暖引发的多重灾难。要大力开展低碳宣传,引导低碳社会生活方式,倡导公众节能减排、低碳消费、低碳经营的理念,引导公众选择低碳绿色生活方式。
总之,我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严峻的挑战。积极应对低碳经济,需要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要求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国际国内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真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楠.低碳经济时代环境会计发展局限及对策研究[J].经济视角(中旬),2011.
[2]邹骥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道路[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篇2
1、环保做不好,生命就难保。
2、我选择,我喜欢,我环保,我健康。
3、地球是我家,环保靠大家。
4、栏杆拦人,人自拦心。
5、萋萋芳草青,贱踏何忍心?
6、绿色的校园,绿色的家,美丽的环境靠你我他。
7、促绿色消费,做绿色选民。
8、与自然重建和谐,与地球重修旧好。
9、破坏环境,祸及千古,保护环境,功盖千秋。
10、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11、追求绿色时尚,拥抱绿色生活。
12、拯救地球,一起动手。
13、如果环境受到污染,再青翠的蒹葭也会枯萎,下一个凋谢的将是您美丽的容颜。
14、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做绿色人生使者。
15、绿色——永恒的美;学校——永远的家。
16、环境就是你的“脸”,要好好爱护。
17、我心中最美,请不要将我摧毁。
18、环保从点滴做起!
19、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你忍心伤害我们的母亲吗?
20、不要让绿色从身边消失。
21、不要旁观,请加入行动者的行列。
22、见垃圾,弯个腰,争做绿色小使者。
23、绿色生活宣言环保教育游戏。
24、水清自然甜,水浑人人厌。
25、人类只有一个可生息的村庄——地球,保护环境是每个地球村民的责任。
26、校园美如画,受益你我他。
27、保护环境=保护自己。
28、为了校园一片绿,珍惜脚下每颗草。
29、幸福就是天蓝、山青、水绿。
30、绿化环境,净化心灵。
31、重归香格里拉。
32、垃圾回收,保护地球,举手之劳,参与环保。
33、让校园成为绿色殿堂!
34、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保护自然。
35、环境卫生的洁净,有您的一份文明。
36、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37、生命如此短暂,请不要将我伤害。
38、保护环境,保存希望。
39、绿色奥运应从绿色校园开始!
40、今天节约一滴水,留给后人一滴血。
41、理想校园——绿色、生机、健康、希望。
42、为了地球上的生命。
43、保护环境,少说多做。
44、“绿色生死恋”——有绿才有生命。
45、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46、请您足下绕一绕,草儿向您笑一笑。
47、爱花、爱草、爱树、爱校园。
48、地球是我们从后代手中借来的。
49、痰吐在地,辱写在心。
50、把消费限制在生态圈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51、生命如歌,让绿色来渲染这美丽的旋律。
52、小小一口痰,细菌千千万。
53、人人爱花草,空气环境好。
54、美我校园重在每一举动。
55、没有地球的健康就没有人类的健康。
56、我是环保一员。
57、美化校园环境,就是美化我们的生活。
58、让优雅的环境与美好的心灵同在。
59、追求美好生活,应先拥抱绿色!
60、保护环境系各人,美化校园靠大家。
61、垃圾筒——我不想“失业”!
62、环境你我他,绿色靠大家。
63、学校是我家,美化靠大家。
64、拣回垃圾分类老传统,倡导绿色文明新时尚。
65、人类若不能与其他物种共存,便不能与这个星球共存。
66、让经济发展的浪潮进入绿色的河道。
67、动物:别再猎杀我们了,好吗?难道人类认为朋友太多了吗?
68、让绿色的旋律环绕每一个生命!
69、保护生态环境,就是爱护自已。
70、当绿色褪去,就意味着人类走向命运的低谷。
71、要想小草好,请不要在小草上手舞足蹈。
72、保护绿色摇篮,你行,我能!
73、鸟儿渴望洁净的天空,人类渴望绿色的家园。
74、环保不分民族,生态没有国界。
75、把绿色带入校园!
76、把绿色带进21世纪。
77、用行动护卫家园,用热血浇灌地球。
78、垃圾混置是垃圾,垃圾分类是资源。
79、哭泣的草原地球在哭泣。
80、让绿色的希望从校园萌芽!
篇3
越来越多的PE正把新能源、绿色动力(Cleaning Tech)作为主要的投资方向,一些专门投资清洁能源的基金也已陆续出现。2005年以来,无锡尚德、金风科技IPO后的高额回报,引发了中国投资者对新能源的狂热追捧;2009年12月,以“低碳”为主题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变化会议则让低碳投资的前景更加明确,PE对低碳的热情也持续高涨。从新能源到低碳经济,也许将成为PE演绎新故事的沃土。
之下,低调投资
2005年12月,无锡尚德在纽交所上市,启动了PE对太阳能的投资热潮。昱辉、天合、中电、赛维、英利等,众多的太阳能公司获得投资并成功上市。根据对ChinaVenture所披露投资事件的不完全统计,2005-2009年,中国太阳能领域发生的投资案例有53起,涉及投资金额接近14.35亿美元;同期共有14家太阳能公司上市,其中10家在美国、2家在欧洲上市,另外各有1家登陆港股和中小板。2007年12月,金风科技在中小板上市,风能又迎来了PE的投资热潮。同样根据ChinaVenture的统计,2005-2009年,风能领域共发生投资案例18起,涉及投资金额 3.85亿美元。
如今,从电池片到多晶硅,从风机到叶片,从能源产生到能源储存,从建筑节能到环保处理,在低碳经济的大圈圈里,众多细分领域都得到了PE的关注。ChinaVenture的披露显示,2009年国内对低碳领域的投资案例有6项,涉及投资金额8亿美元,虽然案例数量比2008年下降了50%,但投资金额却上升了153%。
篇4
按照《京都议定书》的定义,温室气体除了二氧化碳之外,至少还有5种。从我国来的情况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占整个温室气体排放量的85%,其他5种约占15%;从温室气体的影响来看,二氧化碳的影响约占75%,其他5种约占25%。因此,所谓低碳经济,不应应仅仅强调低碳,而应更加全面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另一方面,中国作为一个工业化、城镇化处于加快发展的国家,不仅应该强调碳经济或者低碳发展,更要强调低排放经济和低排放发展。气候变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其他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废水排放、垃圾处理等,这些污染物对当地环境的污染也是人类面临的重要挑战。
绿色技术革命良机不容错过
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中国成为能源消费量最高的国家,导致二氧化碳减排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中国与美国的能耗水平持平,我国人均与发达国家相比就会相差很多。然而由于能源消费量的大幅增加,现在我国人均的温室气体排放已经超过了世界的平均水平。“十一五”期间,由于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所以二氧化碳减排量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办法相比的。但是我国面临的问题是,碳排放的峰值到底在哪里?这是需要共同努力、共同研究的问题。
气候变化是人类发展面临的共同的制约,也是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要实现低碳发展、绿色发展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要首先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如今,能源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绿色能源应该是最具有潜力的发展方向之一。绿色能源包括几个层次第一是节能与提高能效;第二是传统能源的清洁利用,还有清洁能源的发展,以及核能的利用、二氧化碳的捕捉与储存等。中国在前两次工业革命(蒸汽机革命、铁路电气化革命)中错失机会,这次绿色技术的革命将是一次良机。
两化融合促节能
要做到绿色发展,首先就要彻底扭转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所以要转变生产发展方式,倡导和践行节约型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高消耗、大排放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是不可持续的,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应该吸取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必须转变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篇5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在社会生产实践中,运用低碳经济理论组织经济活动,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改造成低碳型的新经济模式,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高三低)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陕西省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能源消耗量巨大,能源结构相对单一,尚未形成清洁能源(核能、生物质能)、绿色能源(风能、太阳能)等多种模式构成的能源生产体系,节能减排目标任务艰巨。同时,陕西也是全国用煤大省之一,自1978年以来,煤炭消费量所占比重一直稳定在70%以上。根据统计资料,2007年全省工业原煤消费7400万吨,保守估计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1.66亿吨,人均排放量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近1.6倍。因此,探索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对于陕西省建设低碳型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从低碳产业、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生活和碳汇建设等方面探讨了陕西省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一、低碳产业发展模式
低碳产业发展模式就是按照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对传统产业进行调整和改造,建立低碳化的产业发展模式。
1.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具有低碳特征的环保产业发展模式。一是以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为依托,研发低碳技术、节能技术和减排技术,有选择的淘汰一批能耗高、污染大的粗放型化石能源密集型产业。二是结合产业链建立起资源高效利用的循环经济园区。在政策层面以财税、征地等方式引导、限制和淘汰高碳能源、高碳产业和高碳工业,鼓励企业进行低碳化改造或投资低碳产业。三是在陕北资源富足地区打造煤电载能工业产业链、煤制油产业链、煤盐化工产业链和油气化工产业链等循环产业链。在西安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杨凌示范区和渭北生态农业区以及煤炭、钢铁、石油三个行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并由点到面逐步推广。
2.建立低碳技术体系,形成以技术进步为主体的低碳产业发展模式。如电子装备制造业是陕西省经济的先导和支撑产业,通过自主创新,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节能减排关键技术,对电子装备制造业进行技术改造,使其具有捕捉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又如,对煤电厂进行技术改造,要求煤电厂具有捕捉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再如,汽车产业中的生物能源汽车、电动汽车等,也可以作为低碳化的典型案例加以研究。
3.发展以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主体的低碳产业发展模式。陕西省可以在现有科技资源的基础上,利用自身的科教资源优势,建立信息、电子等智力、技术密集型的低碳产业科技示范园区,如电子信息产业园、科技开发圆、软硬件开发园区等,先进行试点示范,然后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应用于实践。
二、低碳农业发展模式
1.有机生态农业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注重从农业生产的投入端对农业发展进行低碳化设计,实现农产品生产与温室气体排放的“脱钩”发展,走有机生态农业之路。如使用粪肥和堆肥替代化肥使用,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通过秸秆还田、作物残茬及覆盖在地表的秸秆,增加土壤养分,防止土壤风蚀和水蚀,提高土壤生产力;采用深耕作物与中耕作物轮作,引入蚯蚓、微生物共同熟化探层土壤,扩大作物根系的营养能力。
2.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该模式着重建立农业生产中的生态共生网络,有利于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农业污染的减少。可以借鉴杨凌高新农业示范区在农业方面进行循环经济试点的经验,积极推广“农作物秸秆+畜禽粪+食用菌+沼气+肥料”的循环经济模式,实现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有机融合。在规模化畜牧业养殖中,推广沼气技术,可以利用畜牧粪便开发沼气,获得生物质能,沼气供农民使用,沼渣可作为肥料返田,沼液可用来喂猪、浸种等;利用牛粪、秸秆可进行食用菌生产等。
3.清洁型农业发展模式。即农业生产要符合清洁生产和绿色产品标准,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三品”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陕西省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发展绿色农产品提供了基础,陕北高原的玉米、小米、红枣、荞麦、苹果、沙棘、枸杞、豆类等久负盛名;关中平原地区的玉米、小麦、苹果、辣椒、大葱等盛名远扬;陕南山区的大米、黑米、黑木耳、甘薯、核桃、板栗、葡萄、茶叶、生姜、魔芋等名扬中外。但陕西省的绿色农产品品种少,规模小,具有较大的开发空间和发展潜力。因此,应该有针对性地按特色、分区域建立清洁型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按清洁型农产品生产标准进行经营,使绿色农产品品种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绿色农业生产模式,增强陕西省低碳农业的竞争力。
三、低碳工业发展模式
1.提高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在工业能源消耗中的比重。陕南地区水力资源丰富,地质基础稳定,是发展水电、核能的优势区域;陕北地区风能、光伏能等绿色资源丰富,可以投资建设风力发电厂;在陕北和渭北地区可以建设荒漠太阳能并网光伏电站,推进太阳能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光电建筑一体化及光热应用,大力发展太阳能光伏和半导体照明产业,将陕北地区建成半导体照明器件、太阳能电池生产和硅材料生产的重要基地,试点建设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的精细化工产品项目。利用北部邻省内蒙古的风电资源,不断提高风力发电的总装机容量,提高风力发电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2.发展生物能源。关中、陕南农作物秸秆和油科植物资源丰富,是发展沼气、生物柴油等替代能源的理想原料地,可以利用丰富的秸秆资源,在农村地区建设以秸秆为原料的生物发电厂,由点到面逐步推广。
3.鼓励生产低碳产品。以政策引导方式鼓励企业生产低碳产品,限制和淘汰高碳产业和高碳产品,从产品消费环节拟制碳排放的增加。
4.打造“低碳西安”城市品牌。大力发展以先进制造业、工业设计、能源化工产业为特征的现代服务业、低碳产业、后现代农业。对城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模式、政府管理等进行低碳化改造,让西安成为最适宜的创业环境,居民能喝上清洁的水,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吃到放心的食品。
四、低碳生活模式
1.建筑设计和运行的低碳化。根据陕西省四季分明、冬季寒冷的特点,借鉴成都、德州、扬州、广元等地的经验,在建筑设计上提倡选用隔热保温的建筑材料和节能取暖系统,合理设计通风采光系统,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在运行过程中,倡导居住空间的低碳化装饰,向居民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家用电器,鼓励使用高效节能的厨房系统。对于大型公共建筑,可以借鉴深圳、上海等地的方法,建立城市公共建筑单元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监测评价系统。建筑采暖可采用太阳能蓄热、地热取暖,生物质纤维作为保暖材料节能等方法。#p#分页标题#e#
2.交通工具的低碳化。一是倡导发展低排放和零排放温室气体的交通工具。如混合燃料汽车、轻质柴油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生物乙醇燃料汽车、太阳能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低碳交通工具。二是启动低碳化城市交通体系工程。在西安、延安、咸阳等大中型城市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和快速轨道系统。三是大力发展以步代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慢速交通系统,设立自行车专用通道。四是提倡有节制的使用私家车。
3.生活方式的低碳化。一是增强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对广大居民进行节能、绿色消费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二是结合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良好机遇,倡导全民自觉参与低碳行动。使居民合理设计空调温度,使用太阳能供热取暖,步行交通,自行车上、下班等。三是借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个人低碳生活方式的具体指导意见。对于洗好的衣服任其自然晾干,不用洗衣机甩干;洗浴喷头使用节水型沐浴喷头,不使用电子式闹钟,在休息时关闭电脑及显示器,减少在跑步机上的锻炼时间等。四是借鉴英国驻华联合《北京青年报》和搜狐网等多家媒体在中国公众中开展的“体验小变化,持续好生活”的环保活动中,提出的十种绿色生活方式,即尽量不使用塑料袋,做个回收专家,购物先算碳排放,提倡一水多用,电器关闭不待机,拒绝一次性用品,不必要时不开车等。
4.休闲旅游方式低碳化。以陕西省现有休闲旅游资源为基础,在发展中注入低碳旅游的新内容,可以在旅游景点建立低碳农庄,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推广低碳绿色消费品,倡导自然、绿色的休闲旅游模式。
五、碳汇技术减碳
篇6
笔者认为这就中国人常犯的浮躁病。一哄而上,似是而非,滥竽充数,鱼目混珠。如果什么都低碳,那就等于没有低碳,就会泛滥成灾。所以,我们要正本清源,要回归理性。低碳也好,高碳也好,关键是要以人为本,天人合一,这是东方的养生哲学,也是中国人的哲学。从哲学意义看,西方是以人为本,但是中国人比西方人更高明,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内心的和谐。
低碳首先减少气体排放,与绿色经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相关联。保护环境就是保护自己,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命的质量,生活的质量。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赶时髦,不管是否合适,拿过来就穿,如果这样就与过去“暴发户”一样,赚了一点钱,看城里人都穿着西服,他也穿着西服,完了服务员跟他讲光穿西服还不行,还要打领带,他就买领带,光打领带还不行了,说要穿皮鞋,他又穿皮鞋,穿完皮鞋还要理发型,这就是“暴发户”的“西服效应”。
现在低碳已经来了,流行性的“西服效应”也已经产生了,但是我们要从“西服效应”转为“荷花定律”。什么叫荷花定律?就是出淤泥而不染。
我们要真正的理解低碳。第一是我们的价值观,就是不能因为是时髦,我们就赶时髦。不能因为时尚我们就追时尚,我们要高尚,而不是时尚,要作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正确价值观的人,不管是热点还是冷门,只要对环境有利我们就去做。第二我们要从源头开始做起,对于企业来说,就是要从从采购、设计、生产、消费观念的引导,形成这样的一个评价指标,构成一个真正的低碳标准。而现在的低碳市场有点乱,可以说是鱼龙混杂,就是像我一位朋友讲的——“低碳变成地摊”了。表现为集体的盲目与盲从,企业一哄而上,全部是低碳企业了;产业一哄而上,变成低碳产业了;政府一哄而上,变成低碳政府了,然后就是个人也变成低碳达人了。但是搞笑的是有的人,一边大谈低碳,另一边就又抽烟,又喝酒,又开名车,住豪宅,这是高碳。环保专家给这些投机分子一个绰号叫“绿漂”。我们不要做绿漂,我们要做绿票,即绿色的票友,把行为中的“水份”挤掉,这才是真正的绿色爱好者、低碳践行者、环保先行者。纸要二面用,马桶加块砖,随手关灯,少用空调等,做好一件件小事,才能集小成大。
篇7
关键词:低碳经济;房地产经济;影响
一、低碳经济内涵
低碳经济主要是基于可持续发展意识引导下,利用研究开发新型能源、单位改革更新、创新管理制度以及应用技术等方式,降低煤炭以及石油等宝贵能源的应用消耗量,减缓温室效应,构成环保型、生态型社会经济形势。当前,低碳经济显示出了两类主要特征,首要特征在于对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保护,并符合我国低能耗发展标准。在此基础上还要对经济结构进行优化整改,提升能源应用效率,使工业化水平迅猛增长,并加快人类社会生态文明发展进程。还有一类特征在于更新以往先污染而后治理的错误观念,由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逐步转向集约型模式,保护自然资源,应用经济学、理论,把握低碳经济发展思路,真正做到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同自然环境的友好协调推进。
二、低碳经济对房地产经济的影响
低碳经济发展环境对房地产经营发展成本会产生一定的助推增长作用,导致该现象的成因在于我国科技实力与科学水平相对有限,并没能发展形成较为成熟的低碳技术,而发达地区在转让技术过程中还受到一些条件的限定。为此,会增加房地产行业成本。为真正发展低碳经济,我们仍旧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积极研究开发新型技术手段,方能用新型环保能源取代高污染高能耗能源。当前,我国在研究开发洁净风能以及太阳能的过程中并没有构建形成较为完善的系统,而应用代替能源通常需要投入较高成本,在较多开发商没有精确把握市场动向的前提下,唯有就现实状况选择开发产品的种类与形式。一些规模较小的开发企业,欠缺一定的技术与资金实力,又没有良好的资源平台以及战略伙伴,因此不能合理的应对成本提升的问题。另外,低碳经济发展阶段中,还会影响到土地资源的应用,一些房地产开发企业打着绿色、低碳的旗号将建筑成本节节抬高。绿色建筑的定位客户往往是一些高消费群体,而在房地产行业中仍旧没有获取更多的认同。为此,开发商在项目销售过程中将绿色建筑等同于房价高,进而陷入了行业怪圈。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短时间里低碳经济发展貌似对房地产经济并无太大益处,然而由长远角度来说,房地产的快速发展势必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这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极为不利。为此,房地产单位唯有更新陈旧落后的传统观念,积极开发研究新型节能环保材料,方能扭转当前不利局面。发展低碳经济可合理的优化行业系统结构,面对我国当前房价虚高的形势,较多开发商将房价抬高,主体成因在于行业系统结构出现失衡,较多消费者更加看重房屋的价格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却没能重视房屋建筑本身的质量以及舒适度。因而由战略角度来说,建设发展绿色环保建筑,可合理的改变当前的不良局面。伴随我国有关技术手段的不断优化以及管理政策的更新调节,会令房地产建设成本逐步下降,并对内部结构做出合理调节。由长远视角来说,发展低碳经济始终能够推动房地产经济的良性健康发展。事实上,当前繁荣发展的房地产行业背后包含着较大的泡沫经济风险,伴随房价的不断提升,市场接纳程度持续降低,继而会引发与欧洲相似的次贷危机。由此我们可进一步明确,房地产领域之中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投资时间较长以及收益不平稳的特点,为预防该类现象的发生,可有效抑制房屋炒卖行为,促进开发商更加重视建设精品建筑,推动整体房地产行业的良性发展。
三、低碳经济下房地产经济发展趋势
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是应用新型技术以及开发新型能源。在持久的发展探索阶段中应用新型环保材料、新型工艺技术以及洁净能源,取代过量的煤炭资源应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极为有利。为此,我国应加紧研究开发并推广新型技术,依照行业法规制度要求,尽快出台有关管理政策、相关法律规章,进而为开发应用新能源形成稳固的政策制度保障,实现激励管理与强制管理的有效融合,发展新型低碳经济模式。在开发应用洁净能源以及节约能源阶段中应积极采用竞争制度,合理的更新建筑职能,优化调节能源结构,提升再生燃料应用水平。就当前地域环境状况,应合理引入取之不尽的太阳能以及风能。伴随能源应用开发技术、资本构成以及我国政策制度的日益健全完善,未来,绿色建筑将成为主体发展方向。为此,应逐步扩充对绿色环保建筑的推广宣传力度,提升大众对低碳绿色建筑的拥护度与认可度。创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资本的影响推动下可进一步实现绿色建筑的扩充发展,为此我们不仅应在文化建设与政策管理上下功夫,还应注重更新资本投放管理模式,真正激发技术以及资本的内在功能与价值。
四、结语
总之,伴随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如何适应低碳经济环境需要,摆脱不良影响,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成为当前我们应重点关注的问题。世界银行支持的提升建筑能效项目的开展,预示着我们应继续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环保事业同国民经济发展的有效融合,降低由于集约应用土地模式导致的温室效应影响。应积极推动土地应用模式的全面创新,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建筑,更新人们的主观认识,方能在低碳化经济发展之路上走的更稳、更远,消除低碳经济对房地产经济产生的不良影响,真正实现共赢发展。
参考文献:
[1]戴曼.低碳经济下中国房地产企业的发展策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25).
[2]唐勇覃健雄肖晓.房地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制度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2).
[3]陈的非.论低碳经济对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影响[J].当代经理人(下旬刊),2006.(06).
篇8
关键词:低碳经济;煤炭企业;煤炭经济生态圈
中图分类号:F407.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0-01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能源的消耗量也越来越大。相关研究表明:我国电力燃料的76%,民用燃料的80%,钢铁能源的70%,化工燃料的60%均来自对煤炭能源的消耗。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煤炭资源已经成为我国的主力能源。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各国都开始探索发展低碳经济,我国也在进行着一场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就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提出的,它将是我国煤炭产业一种长期发展形态。
一、当前煤炭行业所面临的社会问题
中国向世界承诺: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40%左右。而中国作为世界上以煤炭为第一消费的国家,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多,从2003年到现在几乎是每年按10%的比例增长。煤炭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大量的开采势必会造成煤炭可开采量的减少,这将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内涵
(1)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定义。煤炭经济生态圈是煤炭产业顺应时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是从生态角度和煤炭行业将经济圈进行了具体化。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思想下,煤炭经济生态圈考虑生态角度、节约角度、绿色发展角度,在外部环境的推动作用下,通过煤炭产业集群扩张效应而形成的以煤炭产业和谐发展为主导的社会经济形态[1]。(2)构建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原则。煤炭经济生态圈是以煤炭洗选、加工产业为主,并由它带动相邻相关产业及其辅助机构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的区域空间内,煤炭经济生态圈会形成不同圈层的产业集聚,从而实现煤炭资源与其相关的各个经济要素的合理优化配置,继而实现生态圈内经济的良性互动发展。其构建的主要原则为坚持资源的集约开发;坚持产业的系统升级;坚持经济的低碳发展。
总之,是在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资源与环境的关系、主体与局部的关系的基础上,合理的优化资源配置,合理适度的开发煤炭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其煤炭资源的开采必须在生态环境能够承载的能力范围之内,从而使得生态圈内的经济都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三、实行煤炭经济生态圈发展模式的重要意义
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发展模式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形成的,煤炭经济的建设和发展将始终围绕“低碳经济”这个中心点。其对煤炭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煤炭企业的效益。生态圈模式打破了传统发展模式,改变了传统经济发展的“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中的“高碳”问题,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2)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生态圈模式有利于发挥煤炭产业的核心主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
四、煤炭经济生态圈系统要素组成分析
煤炭经济生态圈并不是单纯的发展煤炭经济,而是发展经济生态圈内的所有产业。煤炭资源的开采到使用的过程中涉及到各种相关的行业,它们共同构成了这个网络经济系统。通常情况下我们将煤炭经济生态圈的系统要素分为三类:主体要素、资源要素及环境要素。
(1)主体要素。煤炭经济生态圈的主题要素是促进煤炭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煤炭经济生态圈的主体要素包括三个部分:煤炭产业、煤炭相关产业及辅助机构。具体而言,煤炭经济生态圈主体要素设计的产业有:钢铁产业、煤炭开采加工企业、煤炭深加工产业、煤化工产业、发电企业、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等。煤炭产业作为煤炭经济生态圈的核心主要体现在煤炭企业都聚集在煤炭资源富集的地区,煤炭企业之间存在资源共享及分工合作的优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知识、技术及设备的共同研制使用,同时拉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增长。
(2)资源要素。煤炭经济生态圈中所指的资源要素主要包括两个:一是煤炭资源;二是社会资源。要想实现煤炭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就必须对煤炭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使用,实现对社会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资源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投入原料,是煤炭经济生态圈发展的基础,推动了煤炭经济的发展,能够在多方面力量的作用下实现对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提高对煤炭资源的利用率,提升煤炭产业的素质,从而使煤炭经济生态圈发展成为一个新型的生态型煤炭主体功能区。
(3)环境要素。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发展涉及到的环境方面的要素主要包括生态环境、政策环境及市场环境。煤炭经济生态圈内的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环境这个空间。企业在这个生态环境中活动,势必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要想不影响煤炭经济生态圈的发展,就必须注重生态圈内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寻求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平衡[3]。
五、低碳经济背景下发展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的要点
(1)进行集约化生产,充分的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2)对煤炭资源进行清洁开采。(3)对煤炭资源利用所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处理。煤炭资源在开采和利用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因此必须要通过有效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和对污染物重复再利用技术,从而能够有效的减少污染物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4]。(4)减少原材料消耗。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煤炭企业研制新技术,创新管理方式,从而用最少的原材料和能源投入,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产生最少的污染及环境破坏程度小。
六、 结语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探讨了我国煤炭产业建立煤炭经济生态圈发展模式的内涵,要素组成及存在意义。煤炭经济生态圈在很大程度上为煤炭企业及经济生态圈内的企业提供了发展的空间,证明了煤炭经济生态圈适合我国煤炭产业发展,并有利于我国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煤炭经济生态圈是我国煤炭经济发展的必须趋势,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保障我国煤炭产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洪潮,王欣欣.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煤炭经济生态圈模式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04).
[2]张建国,李楠.煤炭行业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思考与对策[J].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3]卫屹,于彦新.煤炭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J].产业经济,2012(05).
篇9
关键词: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包装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包装工业发展迅猛,总体产值实现了质的飞跃,2014年全国包装工业总产值达到14800亿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包装大国,2017年包装产业的产值已达17000多亿元,包装产业不论在生产、流通与消费的各个环节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进而大力促进了国家生产的发展与社会的整体进步。目前的包装工业主要依靠粗放式的增长,对资源与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浪费与污染,因此急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包装产业道路,绿色包装作为一种全新的包装理念,可有效防止包装对环境造成的危害,秉持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理念,绿色包装势必会成为未来包装产业的必然趋势。
一、绿色包装的概述
绿色包装(GreenPackaging)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循环、低碳经济的指引下,包装物从原料采购、加工、制造、使用、回收再利用以及废弃等的整个包装产业链中,均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无害,并且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所以,绿色包装是一种能够循环使用和再生,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包装。
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
循环经济(CircularEconomy)是经济发展的典范,主要指的是资源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以及与大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资源循环经济的主要特点是低采矿、高利用率、低排放,以及在这个持续的经济周期中非常合理地使用所有材料,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低碳经济(LowCarbonEconomy)的主要特点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建立以低能耗和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和低碳工业体系。
三、目前包装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包装带来的环境污染。据统计,在城市生活垃圾中有近1/3为包装垃圾,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对包装材料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就容易产生更多的过度包装材料,研究表明目前的城市包装垃圾中有一半以上都由过度包装产生,同时包装废弃物体积本身较大、占固体废弃物一半。这些废弃物已严重污染了河流土地,势必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二)包装制造带来的环境污染。包装复合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有机溶剂,据统计,在使用过程中起粘合作用的胶料不到总量的1/3,在目前越来越提倡低碳、环保、节约与绿色生态的今天,使用如此大量的有机溶剂既造成的资源和金钱的严重浪费,也导致大量有机溶剂的排放,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三)废弃物循环利用率低。处理包装垃圾主要靠焚烧或填埋,大量毒气会导致严重的空气污染,也是造成雾霾天逐年增加的重要原因;填埋后,大量的包装垃圾并不能降解,因而会占用大量土地。
四、循环与低碳经济背景下绿色包装产业之路
(一)政府主导。在包装企业建立的同时,就应申请本行业的相关主管单位和环保部门出具绿色企业评估报告。税收部门也对根据以上的评估报情况对企业的相关税收进行核定,采取多污染多税收,少污染少税收原则。可迫使包装企业从生产到废弃等各个环节考虑产品的绿色性能。(二)协会指导。协会是最熟悉我国包装行业发展状况的单位,自然对绿色包装具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协会要为包装企业的绿色发展建言献策;要组织员工进行绿色技术学习等方面的培训活动,在整个领域推广绿色包装的生产-消费-回收经验;要积极配合产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全球的发展动向,为绿色包装发展提供及时、正确、有效的指导。(三)企业执行。企业作为绿色包装产业的主体,要使绿色包装产业沿可持续、低碳经济轨道发展,务必在包装企业宣传绿色包装理念。包装企业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各个环节对环境的影响,并及时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进而研发新的生产工艺,向绿色包装发展模式转变。目前在绿色包装企业中人才相对匮乏,急需大量人才支撑其快速发展,绿色包装产业的发展不应仅依靠企业自身,也需要与高校、科研等机构合作,最大效率的攻克绿色包装产业相关技术性难题。(四)群众参与。绿色发展道路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消费者对绿色包装的认识,避免过度使用包装材料,最大力度宣传回收再利用的益处,要营造支持与发展绿色包装的城市氛围。
篇10
【关键词】低碳经济 概念 制约因素 发展对策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和内涵
所谓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和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制度创新、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以便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它也是近年来人类社会应对气候、能源和环境变化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是一场依靠技术创新与政策措施来实施的新能源革命,其基础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要求建立同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鼓励低碳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与市场机制,其实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的比例,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1]
低碳经济的概念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是在2003年2月24日由英国时任首相布莱尔发表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书中指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通过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2007年7月,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2008年7月,G8峰会上八国表示将寻求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其他签约方一道共同达成到2050年把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的长期目标。当时的低碳经济是一种后工业化社会出现的经济形态。
在我国学术界,对低碳经济概念和内涵的理解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种。第一种,经济模式说。如我国学者庄贵阳认为,低碳经济是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的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2]第二种,经济形态说。如李建建等认为低碳经济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经济形态。是通过实体经济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发展模式转型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适应和减缓地球气候变暖。[3]第三种,低碳经济既是一种经济形态,也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如冯之浚、牛文元认为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它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以应对碳基能源对于气候变暖影响为基本要求,以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目的。[4]龚建文主要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指出低碳经济是一种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同时,低碳经济也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5]
我认为,低碳经济就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经济。无论是第一种经济模式说,还是第二种经济形态说,都没能全面的论述低碳经济的内涵,他们分别是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低碳经济内涵的。第三种的既是经济形态,也是经济发展模式说,它只是把前面的两种说法机械的加起来论述,并没有强调低碳经济是通过技术创新等经济发展的模式而达到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等经济形态。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
(一)能源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呈现出煤炭比重过高的特点。与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相比,单位热量燃煤引起的二氧化碳排放比使用石油、天然气分别高出约36%和61%,煤炭消费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高,致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而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比例过高的这一特点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到2020年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比重仍将维持在60%以上,这将严重影响我国低碳经济的向前发展。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中国三大产业之间的比重仍然停留在“1∶5∶4”的状态,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发展滞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重工业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增长仍然偏快,不少应该淘汰的落后生产能力还没有退出市场,一些地方和企业没有严格执行节能环保法规和标准,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传统消费观念不合理
受传统能源消费观念影响,很少有人真正关心自己消费的能源是不是达到一定的节能效果,是不是科学消费。人们只是关心能源具有的效用满足,当能源具有的效用失去后又变成不具备效用的废弃物回到自然环境中。这样人们不仅没有充分的科学的利用能源,浪费了能源,达不到节能的效果,而且产生的废弃物影响生态环境,不利于环保,这种传统的能源消费观念长期影响着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四)法制保障不完善
目前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制保障方面面临着一些问题,低碳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完善的法律政策体系为保障。我国虽然非常重视相关政策法律的供给,但仍然很薄弱。目前,我国在有关低碳经济的开发利用领域的法律主要有《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除此以外,我国还积极制定并实施了减缓气候变化的一系列规划与政策,虽然这些政策法律的制定与实施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法制保障。但是,因为低碳经济的专业性要求有更为系统完善的法律体系,所以我国有关低碳经济的政策法律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低碳技术滞后
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低碳技术涉及面广,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领域,涉及到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发展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由于我国长期处于高增长、高排放的发展模式,粗放型的工业化进程,使得我国对低碳技术的掌握和开发程度明显不足。特别是处于经济转型期,低碳技术的相对滞后,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难题。
三、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一)优化能源结构
1.通过节能和煤炭的清洁利用途径来实现。通过节能和煤炭的清洁利用,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这样可以优化能源结构。通过加强低碳和固碳技术的研发,推进氢燃料电池等新节能技术的发展以及碳收集与埋存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建立洁净煤、先进节能技术等为主体的可持续能源体系。
2.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我国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新能源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一,我国河流湖泊众多,水能资源丰富,占全世界开开采水能资源的16.7%。第二,风能发电也在我国有着很好的发展条件。第三,我国在太阳能利用和氢能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果,像燃料电池、燃料汽车技术也比较成熟。低碳经济的理想状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和“生物质能经济”。[6]由此可见,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有很多天然的有利条件。拥有了这些条件之后,如果政府加大投资和扶持力度,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使之成为满足未来新能源的重要补充,就能更好的实现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
(二)升级产业结构
如果产业结构不同, 那么碳排放量可能相去甚远。[2]目前我国的三大产业结构不合理,我们需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首先,要促进三大产业内部优化升级,进一步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大力提高第二产业素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强工业去碳,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其次,要调整三大产业内部的结构比例和比重,降低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环保产业的比重,使三大产业之间形成物质、能量的梯级循环利用,建立产业结构的“食物链”;再次,提高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对高能耗的行业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在企业生产规模、技术装备水平方面设置较高的门槛,抑制高耗能产业低水平的盲目扩张,从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长远发展。
(三)加强科教工作
传统的能源消费观念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说是根深蒂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得从加强科普教育工作做起,大力宣传相关的能源知识,通过典型示范,国家补贴,企业让利等方式来引导人们,从而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四)完善法律制度
我们应该制定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经济法案、法规、法律,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要制定《低碳经济法》,抓紧制定《可再生能源法》与《节约能源法》(已修订)配套规范性文件,要适时开展一些环境和资源领域法律的修改工作,比如《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电力法》等,抓紧制定和修订节约用电管理办法、节约石油管理办法、建筑节能管理条例等,强化清洁能源、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政策, 并通过采取行动落实这些法律。
(五)发展低碳技术
总理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别强调,“要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我们要通过自主创新积极研究开发推广应用碳捕获和碳封存技术、能源利用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绿色消费技术等,有效发挥先进技术在节能中的特殊作用,促进清洁生产和清洁循环利用,提高能源附加值和使用效率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鼓励推广包括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核能技术在内的低碳能源技术,广泛应用于清洁燃料交通工具、节能型建筑、环保型农业等领域。
参考文献
[1]崔大鹏.中国梦、低碳经济与国际合作[A].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主编.低碳发展论[C].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 2009.
[2]庄贵阳.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11) .
[3]李建建,马晓飞.中国步入低碳经济时代[J].广东社会科学,2009,(6).
[4]冯之浚,牛文元.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J].中国软科学,2009,(8).
[5]龚建文.低碳经济:中国的现实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