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资源范文
时间:2023-03-27 12:00: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渔业资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二条凡在我省管辖的水域、滩涂采捕天然生长或人工增殖的水生动植物或利用天然苗种养殖的单位和个人(包括持有我省和香港、澳门地区双重户籍的流动渔船),必须依照本办法的规定缴纳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经下简称渔业资源费)。
第三条渔业资源费征收和使用,实行取之于渔、用之于渔的原则。
第四条渔业资源费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渔政监督机构依照批准发放捕捞许可证的权限征收。由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发放捕捞许可证的,由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海区渔政监督机构征收。
第五条渔业资源费计征单位:
海洋的拖、围、刺、钓、掺缯作业的机动渔船以单位船主机马力计征;非机动渔船以单船总吨位计征;竹(木)排按只计征;定置作业按网门计征;潜捕作业徒手的按人计征;有潜水器的按潜水器个数计征;鱼?、滩涂按亩计征;海水网箱养鱼按个数计征。
内陆水域(江河、湖泊、水库)刺、钓、抛、捞作业渔船按艘计征;定置作业按网门计征;鸬鹚按只计征。
第六条渔业资源费,分海洋渔业资源费和内陆水域渔业资源费。渔业资源费征收的幅度,根据各类作业对渔业资源的利用和危害程序,以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确定:
(一)围网和刺钓作业机动渔船、机动拖网作业渔船以199匹马力为基数,按主机马力分档次超额递减计征:199匹马力以下部分按2%计征;200匹马力至399匹马力部分的单拖作业按1%计征,双拖作业按0.5%计征;400匹至599匹马力部分的单拖作业按0.5%计征,双拖作业按0.25%计征;600匹马力以上部分的单拖作业按0.25%计征,双拖作业按0.125%计征。围网和刺钓作业非机动渔船按1%计征。
(二)拖虾渔船120匹马力以下的按3%计征,121匹马力以上的按2%计征,非机动渔船按1%计征。
(三)拖蚬作业按3%计征;定置作业按4%计征;掺缯作业和潜水捕捞作业按4%计征。
(四)捕捞经济价值较高的苗种的,按每个汛期总产值4%计征。经批准捕捞对虾亲体和各种鱼、贝类亲体的,按当年市价5%计征。
(五)鱼?和网箱养殖按产值1%计征。
(六)经批准采捕珍稀水生动植物的,按捕捞经济价值较高的渔业资源品种的征收标准金额的二至三倍计征。
(七)游钓作业按1%计征。
(八)因从事科研活动需要采捕水生动植物的,经省渔政监督机构批准,可免征渔业资源费。
各类作业渔业资源费征收的具体标准和金额,由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省物价局核定。
第七条海洋拖网兼其他作业渔船的渔业资源费,按拖网作业标准征收;拖虾兼其他作业渔船的渔业资源费,按拖虾作业标准征收。
经省渔政监督机构批准领取特许证跨越虾场作业的拖虾船渔业资源费,每跨一个虾场加征10%。
第八条经批准进入我省管辖海区和内陆江河进行捕捞作业的外省渔船,按我省同类作业渔船标准,以对等的原则征收。
第九条渔船因更新、淘汰或维修等原因,连续停止作业三个月以上的,应及时向渔政监督机构申报,经当地渔政监督机构核定,报上一级渔政监督机构批准,可在下一年度征收渔业资源费时抵扣停止采捕作业时间的渔业资源费。
第十条渔业资源费由县以上渔政监督机构在每年一月一日至三月三十一日或每个汛期前三十天签发捕捞许可证时一次征收,并必须在许可证上注明缴纳金额,加盖专用印章。
跨市生产的定置作业,或跨县生产的潜捕作业,到生产的所在市渔政中心站缴纳渔业资源费。
征收渔业资源费时,征收单位必须出具财政部门规定的收费收据。
第十一条渔业资源费列入当年生产成本。
第十二条渔业资源费实行统一征收分级留成和上交一部分统筹使用的办法:
(一)省、市、县审批发证的海洋捕捞渔船或作业单位,统一委托县一级渔政监督机构负责征收渔业资源费,其中65%留县,20%上缴市,15%上缴省。
(二)不设县的东莞、中山市以及深圳(不含宝安县,下同)、珠海市(为含斗门县,下同)直接征收的内地海洋渔业资源费,60%留市,40%上缴省。
(三)外省渔船、依法经批准进入我省管辖海域从事捕捞作业的外国渔船,由省渔政监督机构直接征收。
(四)省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征收的海洋渔业资源费(含市、县上缴部分),90%留省,10%上缴海区渔政监督管理机构。
(五)内陆水域按审批发放许可证的权限征收。县渔政监督机构征收的渔业资源费,90%留县,10%上缴市。
(六)经济价值较高的种苗渔业资源费,原则上由省统一征收,也可委托市或县代征,资源费的留成和上缴比例为:
1、省委托市征收的,市留60%,上缴省40%。
2、省委托县征收的,县留50%,上缴市30%,上缴省20%。
(七)渔政监督机构征收的渔业资源费,应在每年征收期满后一个月内,按照规定比例如数上缴,不得拖延。
第十三条渔业资源费用于渔业资源的增殖、保护,可分渔业资源增殖部分和管理部分,按如下比例安排使用:
(一)县掌握的渔业资源费,70%用于资源增殖,20%用于县渔政管理,10%留给协助征收渔业资源费的乡镇用于渔政管理。
(二)市掌握的渔业资源费,70%用于资源增殖,30%用于渔政管理。
不设县的东莞、中山市以及深圳、珠海市掌握的渔业资源费,70%用于资源增殖,20%用于市渔政管理,10%留给协助征收渔业资源费的乡镇用于渔政管理。
(三)省掌握的渔业资源费,70%用于资源增殖,30%用于渔政管理。
第十四条对持有我省和香港、澳门地区双重户籍的流动渔船,按省内同类作业渔船标准征收渔业资源费,由所在地的深圳、珠海、汕尾渔政中心站和惠东、惠阳、台山渔政站代征。渔业资源费的留成比例为:75%用于增殖(其中市或县留用23%,上交省52%),25%用于管理(其中协助征收渔业资源费的市或县流渔办1%,市或县渔政监督机构14%,上缴省渔政监督机构10%)。
第十五条对未取得有效的捕捞许可证,擅自进行捕捞或逾期签证者,除依法处罚外,按“谁查获、谁征收”的原则追缴渔业资源费。逾期期间,每天按该作业收费标准加征1%的滞纳金。
第十六条渔业资源费的使用范围,按《渔业资源增殖保护费征收使用办法》第十二条的原则进行。规定用于增殖部分的渔业资源费,不能用于管理;用于管理部分的渔业资源费,结余的可以用于增殖。
(一)增殖资金的使用范围是:
省掌握的,主要用于建设具有战略意义的渔业增殖基地、重点增殖品种的科技攻关、重点渔业水域增殖放流经费调剂,以及用于渔业资源调查的经费补助和修建人工鱼礁鱼巢。
市掌握的,主要用于本市增殖培苗基地的建设、重要渔业水域放流的经费补助、渔业资源状况及增殖放流效果的调查研究,渔业水域环境监测的经费补助和修建人工鱼礁鱼巢。
县掌握的,主要用于本县购买增殖放流的苗种、修建人工鱼礁鱼巢、借给渔民用于转业或者转产的生产周转金,渔业水域环境监测以及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效果调查的经费补助。
市、县增殖资金的使用计划及增殖项目,必须报上一级渔政监督机构审查同意。
(二)管理资金的使用范围是:
省掌握的,主要用于重点渔业水域、重点增殖品种保护管理费的调剂,省水产资源增殖总站人员经费开支以及用于管理工具、设备购置和维修的经费补助。
市、县掌握的,主要用于为改善渔业资源、渔业水域生态环境而购置必需的渔政船、艇、车辆和通信、监测、取证仪器等管理设施及其维修保养的经费补助,渔政管理辅助人员经费补助开支。
流渔办掌握的着重用于渔业资源增殖的补助费用。
乡镇掌握的着重用于渔政管理人员的经费开支和渔业资源增殖的补助费用。为搞好渔业资源费的征收工作和加强乡镇渔政管理,重点渔业水域的乡镇可配备一至二名渔政管理人员。
第十七条重点渔业水域的资源增殖,由省渔政监督机构负责牵头组织,投放的种苗和所需资金,由各有关市、县共同承担。
第十八条渔业资源费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省、市、县渔政监督机构征收的渔业资源费,应当交同级财政部门在银行开设专户储蓄,依照规定的用途专款专用,不得挪用。渔业资源费年终结余的,可结转下一年度使用。县以上的渔政监督机构,应配备专职财会人员,建立专项帐户,严格财务管理与监督制度。
篇2
关键词:小岛屿 渔业资源 规划单元 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6.4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Fishery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in Small Island: a Case Study of French Polynesia
Ying Xiaoli 1,Cui Wanglai 2,Feng Rui 2,Liu Chao 1,Yu Xianjiong 1(1.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2.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houshan 316022, China)
Abstract: Planning units are either pre-established in size and shape following management constraints or are data driven (DDPUs) by overlay of multidisciplinary data layers. This paper takes the giant clam fi shery in a small French Polynesia atoll as study subject to identify different clusters of fisher behavior, as well as explore the data utility in fishery resources management. Based on the study result, the paper makes several suggestions on fishery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small islands in China.
Key words: Small Island; Fishery Resource; Planning Unit; Management
空间布局直观的保护规划是支撑管理者进行决策的有效工具。规划单元以个体单元或单元集合体的形式,成为特定管理行为施加的对象。为了解在小岛屿渔业管理中,规划单元的随意选取将如何影响管理决策,我们选取法属波利尼西亚一个偏远环礁的渔业资源进行研究,评价不同规模规划单元的聚合如何影响最终的数据集合和空间格局,以期为我国小型岛屿渔业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1.研究区渔业资源概况
法属波利尼西亚位于太平洋的东南部,由社会群岛、土阿莫土群岛、甘比尔群岛、土布艾群岛、马克萨斯群岛等共118个岛屿组成。本文选取的研究场址位于土阿莫土群岛东部一个孤立、封闭的环礁――塔塔科托环礁。据研究记载,2004年塔塔科托环礁湖内的长砗磲存量和密度极高。尽管因栖息地类型、深度和地理位置等因素,湖内长砗磲的存量分布并不均匀,但其栖息密度(栖息密度ind/m2代表每平方米个体的数量。)仍高达544 ind/m2。其中,砗磲存量和密度最高的区域为位于湖东部的补丁礁,补丁礁长度约数十米。砗磲捕捞场所因渔夫活动类型而异,专业渔民的捕捞地点通常相比其他渔民更为偏远。
为拯救面临毁灭性超额捕捞的砗磲资源,加之湖面积相当之小,仅有17.7平方公里,法属波利尼西亚渔业服务部门经过与当地居民的协商,于2004年提出在湖东部设立一个0.5平方公里的禁捞区。禁捞区取得了相对不错的砗磲保护成效。但2009年发生的一场由异常天气和温度引发的大规模砗磲集群死亡,导致其保护成效近乎清零[1]。整个湖内的砗磲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经安德福特等人研究发现,禁捞区内的砗磲死亡率较其他地区更高。原因是禁捞区位于湖浅水区,缺乏水循环,水体无法更新,因而更易受季L涌影响而导致水温失常[2]。
不同栖息地的资源存量差异、由西向东对集群死亡易感性差异以及渔民捕捞引起的不同捕捞压力,均表明湖是由一些具有不同捕捞压力和死亡率的小栖息地紧密组合成的区域。因此,塔塔科托环礁湖很明显地反映出:小岛屿地区居民为生计和经济考虑将资源置于危险境地的现实情况;气候威胁是小岛屿制定空间直观管理规划所面临的额外难题。
2.法属波利尼西亚渔业资源分析
2.1 渔民类型
经过对塔塔科托环礁居民的调查分析,根据渔民行为将其归纳为3种渔民类型(如图1A),而且每类渔民都曾参与砗磲捕捞,只是个别个体捕捞频率更高。
图1 A. 基于半定量指标绘制的渔民分类树。 第1类为专业渔民,第2类为兼业渔民,第3类为临时渔民。B. 捕捞深度、砗磲捕捞目标尺寸、捕捞渔获量、捕捞渔具和捕捞目的等半定量指标调查结果平均值±标准差。C1、C2、C3分别指代第1、2、3类渔民。
第1类为定期捕捞砗磲的专业渔民。他们通常借助经过改良的捕捞渔具,前往湖深处捕捞大型砗磲(图1 B)。此外,专业渔民在捕捞作业时通常驾驶(自有或租借)机动渔船,足以在一小时内横穿整个湖。渔获量极高,且通常用于出售给当地岛民或销往塔希提岛市场。
第2类为不太活跃的兼业渔民。兼业渔民通常从事其他行业,例如椰子种植或从事行政工作,砗磲捕捞对其而言只是一项业余收入。兼业渔民没有明确的捕捞目标,既不以捕捞大型砗磲为目标,也极少涉足深水区,仅利用基本渔具进行捕捞,渔获量极少。渔获物部分用作销售,出售给当地岛民或销往塔希提市场(图1 B),部分作为赠礼。
第3类渔民通常只利用基本渔具在浅水区(水深
2.2渔业资源管理中的数据效用
空间数据聚集通常会导致数据范围和信息内容发生实质性变化。在塔塔科托环礁的小规模砗磲渔业研究中,我们同样会发现数据聚集会显著影响最终数据质量,即便是极小规模的规划单元(2500平方米)。此外,空间信息损失对零散分布的变量影响更为显著。为适应既定的规划单元规模而降低空间数据精度,极易影响保护规划和决策的最终成果质量。因此,在为太平洋地区小岛屿设计海洋保护区网络时,规划单元面积成为优化栖息地保护与捕捞范围之间统筹选择的最重要标准之一[3]。规划单元面积越小,最终的统筹选择满意度越高。
数据聚集对于空间直观模型同样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例如,产卵成功率可利用规划单元内的栖息密度函数进行参数化,但在将25平方米的规划单元数据聚集至2500平方米的规划单元后,计算得到的密度显著偏低,偏差高达215%。这意味着,通过小尺度下的种群格局预测大尺度下实际种群的密度变化和总量几乎没有可信度。这一结论同样被许多小岛屿固着生物渔业调查模型所证实。
2.3渔业资源管理中的规划效应
在岛屿渔业管理中,既定的规则网格化规划单元和数据叠加形成的非结构化规划单元网络均有其独特的优缺点。基于数据叠加的重合区域(DDPU)法完好地保存了精确的空间分布数据,避免了空间数据精度下降和规划单元冗余。冗余的规划单元拥有相同的数值组合,不必要地增加了种群模型运算时间。因此,当数据空间模式和计算时间构成研究难题时,例如构建小岛屿的渔业空间分布模型和复杂的综合生态模型时,基于数据叠加的DDPU法凸显了其独特的优势。在管理成效层面,基于数据叠加的规划单元网络,为分析多样性湖数据提供了最为准确的视角。从长期的自适应管理策略来看,理想的湖监测协议应充分反馈23个规划单元的综合数据。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小岛屿国家中,基于数据叠加的规划单元面积(>104 平方米或< 102 平方米)往往与决策区域面积不相一致[4]。但基于数据叠加的DDPU法也可能因缺少冗余单元且规划单元(PU)面积太过离散而影响管理决策、限制系统保护规划成效。当决策涉及利益和宏伟保护目标时,仅靠少数几个非冗余规划单元(例如塔塔科托环礁的23个DDPU),难以提供充足的选择空间[5]。相比之下,网格化规划单元网络具有更充分的选择优势,尽管其代价是规划单元数量多、数据精度退化。因此,在小岛屿渔业资源保护与管理中,应优先选择较小面积的保护单位,以确保其数据精度更高,保护目标能够合理实现。
对规划单元划分方式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规划目标。同时,这一选择过程是对空间单元大小、数据冗余或空间信息损失的全面权衡。网格化规划单元划分有利于系统性探索保护方案以实现最优决策,与此同时,基于数据叠加的规划单元划分更适用于保存数据和构建精确的渔业预测模型。在现实情况中,这并非一个简单的二元选择,多数时候,我们需要制定折中的解决方案。折中方案的一个典型案例为美国土地制度中的保护差异分析,即利用栖息地分布图、生境适宜性建模和界定不同管理区域的行政边界,以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建议。
3.借鉴与启示
3.1空间直观模型将成为渔业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
随着空间直观模型的发展,规划单元一词的出现频率也随之增高。空间直观模型的运用有利于推进系统保护规划制定、人口及渔业研究,还能够帮助有效结合生物数据和社会文化资料。根据数据精度和空间格局,绘制规划单元网络来对资源进行研究分析,相比仅基于管理可行性而选取个体单元进行数据获取和分析,研究的可行性和成功率更高。
3.2规划单元将成为小岛屿渔业管理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通过对两种规划单元划分方式――网格划分法与数据叠加法在小岛屿保护规划中的应用进行比较研究,提出规划单元布局对于生物系统中的渔业建模或是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保护规划编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与其余有关小岛屿的研究结论相符合。此外,对预先建立的规划单元网格进行数据聚集将显著影响最终数据的质量,即便规划单元的面积仅有2500平方米。而基于数据叠加的规划单元在完好呈现小尺度利益格局的同时缺少m当的数据冗余。
3.3小岛屿渔业管理必须加强数据库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在岛屿管理与保护规划过程中,必须加强精确数据收集以及数据与管理决策敏感性分析,并仔细权衡各方案的利弊,从而为岛屿管理和保护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3.4海岛渔业管理要实现资源调查与监视一体化
在新形势下,为了全面、快速、准确掌握海岛信息,改变宏观管理信息滞后的被动局面,应紧密围绕海岛管理需求,逐步开展海岛资源的综合清查工作,加强海岛资源评价工作,优化现有海岛监视监测系统,将调查―监测―再调查―再监测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良性互补,逐步建立国家海岛渔业资源调查与监视一体化体系,实现我国海岛渔业资源“一盘棋”“一套数”“一张图”,有效实施海岛渔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参考文献:
[1] Andréfou?t S, Van Wynsberge S, Gaertner- Mazouni N, et al.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massive mortalities challenge giant clam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 efforts in French Polynesia atolls [J]. Conservation Biology, 2013, 160: 190- 199.
[2] Andréfou?t S, Dutheil C, Menkes C, et al. Mass mortality events in atoll lagoons: environmental control and increased future vulnerability [J]. Global Change Biology, 2015, 21 (1): 195- 205.
[3] Hamel M A, Andréfou?t S, Pressey R L. Compromises between international habitat conservation guidelines and small- scale fisheries in Pacific island countries [J]. Conservation Letters, 2013, 6 (1):46- 57.
篇3
一、组织机构
成立县放流增殖苗种采购小组,负责放流增殖苗种的采购相关工作。
二、增殖放流工作的实施
1.科学确定放流苗种。根据县渔业资源实际情况,结合渔业资源和水域环境变化的特征,为减缓并最终遏制渔业资源衰退趋势,逐步改善渔业资源生态状况,保护水生物多样性,从而达到增殖渔业资源、净化水质环境和增强溪河渔业经济效益,研究制定放流计划,放流品种主要为河蟹、鲤鱼、鲫鱼、厚唇鱼、倒刺鲃、黄颡鱼、甲鱼、翘嘴鲌等,并根据河段情况作适当的放流苗种调整。
2.放流苗种采购。放流增殖采购小组根据苗种供应单位提供的苗种供应价目表,对苗种市场进行调查,赴苗种生产单位实地考察,掌握苗种生产单位在繁育、管理、质量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通过公开招标或议标方式确定放流苗种供应单位,签订苗种供应合同。
3.放流计划与实施。按照放流计划,分批组织开展人工放流。认真做好放流苗种质量抽样、规格测量,严把质量关,确保放流苗种的规格整齐、体质活跃。做好苗种的称重、计数工作。4.加强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监督作用,邀请新闻媒体对放流动态进行宣传报道,扩大人工放流影响,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5.完善管理制度。为提高放流的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届时将邀请县政府、人大、财政局及渔民代表共同参与放流,监督放流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人工放流规范化;加大执法力度,联合公安等部门开展打击“电、炸、毒鱼”等违法整治行动,确保放流增殖效果,增强溪河渔业经济效益。
三、经费预算
2月份放流增殖费用预算为98000元,其他月份费用另行预算。
1.苗种费91900元。其中,鲤鱼:2600斤×7元/斤=18200元;红鲤鱼:1700斤×8.5=14450元;鲫鱼:3000斤×10.5元/斤=31500元;倒刺鲃:18500尾×0.75元/尾=13875元;厚唇鱼:18500尾×0.75元/尾=13875元。
2.其他开支6100元。主要为增殖放流仪式费用、车辆使用费用等。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领导小组有关人员按要求认真填写有关表格,监督人员在放流现场对放流情况进行核实并签字验收,各河段渔民代表签字确认。放流苗种供应单位凭原始放流计量表结算放流苗种经费,按购销合同开具发票,农业局按手续从放流增殖专项资金和溪河渔业资源费中予以拨付。
四、产值测算
2月份放流增殖苗种到年底至2015年3月前捕捞,经测算产值为500685元,利润按30%测算为150200元。
1、鲤鱼:数量:2600斤,规格8-15尾/斤,折成尾数为11.5尾/斤×2600斤=29900尾,回捕率按30%计,可捕获8970尾;重量:平均尾重1.5斤,计13455斤;产值:13455斤×10元/斤=134550元。
2、红鲤鱼:数量:1700斤,规格8-15尾/斤,折成尾数为11.5尾/斤×1700斤=19550尾,回捕率按30%计,可捕获5865尾;重量:平均尾重1.5斤,计8798斤;产值:8798斤×10元/斤=87980元。
3、鲫鱼:数量:3000斤,规格10-20尾/斤,计45000尾,回捕率按30%计,可捕获13500尾;重量:平均尾重0.3斤,计4050斤;产值:4050斤×20元/斤=81000元。
4、倒刺鲃:数量:回捕率按40%计,可捕获18500尾×40%=7400尾;重量:平均尾重0.6斤,计4440斤;产值4440斤×28元/斤=124320元。
5、厚唇鱼:数量:回捕率按45%计,可捕获18500尾×45%=8325尾;重量:平均尾重0.25斤,计2081斤;产值2081斤×35元/斤=72835元。
五、管护措施
1.实行公示制度。按照政府采购招标程序,本着公开透明、公平竞争的原则,及时在局网站上《放流苗种招标公告》,公布苗种采购要求、数量等信息。放流结束后,及时将放流品种、数量及资金使用等情况向社会进行公示,确保项目资金全部用于增殖放流。
篇4
关键词:渔业资源 过度捕捞 渔业产权 海洋资源
中图分类号:F326.4 文献标识码:A
1.资源与人类
1.1 资源及渔业资源
资源是指在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现实或可预见的将来能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要素。在地球上,构成资源不仅仅有像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等的物资资源,还有许多我们看不到,摸不着的隐形资源,如新鲜空气资源等。地球上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各种具有生命的有机体,构成了我们所谓的生物资源。而渔业资源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它不仅是人类的一个重要的食物来源,也为生物资源多样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2 资源问题
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资基础,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资源带给我们的福利。资源对人类如此重要,然而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即便是生物这类可更新的再生自然资源,如果过度利用,超过了其自然增长率,也会导致种群灭亡的悲剧。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资源问题就是人类的各种需求与自然资源供给之间所产生的矛盾。而现如今,舟山渔业资源的锐减,就是以往人类不重视海洋自然供给关系造成的结果。
2.舟山渔业资源现状及分析
2.1 渔业资源现状
舟山渔场是我国渔业资源生产力最高的渔场之一,因为是三江入海口(长江、钱塘江、甬江),又是寒暖流交汇处,此处泥沙浑浊,搅动海底大量的营养物质,且海底平坦,海水较浅,利于鱼类生存,因此渔业资源十分丰富。而它的曾经则有着更加辉煌的成绩,因为舟山海域上曾激起一股捕鱼的浪潮,以生产大小黄鱼、带鱼、梭子蟹而闻名,被誉为“东海渔仓”。而如今,野生的大小黄鱼似乎已经消失殆尽,近岸一些重要的经济鱼类数量也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为因素居多。
2.2 原因分析
2.2.1 恶性捕捞盛行
在任何情况下,如果捕获量等于鱼类增长量,就称该捕获量是可持续的,因为这种捕获量是可以永远保持的。只要增长量不变,捕获量也保持不变,那么种群数量就不会发生变化,即渔业资源不会减少。舟山市早期的渔业口号是“增船增网,多捞多捕”,且随着渔船现代化、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渔民生产经验的积累和捕捞技术的成熟,渔民对渔业资源进行了大规模地捕捞,使得渔业资源的再生速度满足不了人类对其需求的速度,进而出现了许多传统鱼类数量锐减,有的已经处于枯竭状态。不仅舟山如此,其他临海城市也出现了这种现状。所以以往常见,价格便宜的大小黄鱼,如今已消失殆尽,野生黄鱼的价格更是炒到了天价。这就是人类不尊重物种繁殖规律,恶性捕捞的后果。
2.2.2 渔业产权不明晰
阿尔钦认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物品的使用权利”,他表明了产权的排他性。而过去,由于渔业资源及其充沛,加之其具有流动性、共享性、开放性的特点,一直被作为公共财产无偿使用,并没有排斥任何人的进入,于是就会产生集体搭便车的行为。即造成了所谓的“公地的悲剧”。因为人们无须为捕捞而付额外的费用,而个人最大化的结果是过量捕捞,私人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从而使渔业资源产生了外部性问题。而这外部性又包括当前外部性和代际外部性。太多人挤在一起捕鱼,使成本大大提高,这就是“当前外部性”,当前过度捕捞,减少资源存量,减少未来利润,这就是“代际外部性”。在中国,像海域,土地,森林这类公有财产,因为资源的产权不明晰,大都是由政府代为管理,资源行政管理大于资源产权管理。在过去计划经济时期,渔民靠出海打鱼向政府出售鱼货,赚取生活费,于是行政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渔民们之间为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断地试图去挑战这一管理,从而使行政管理发挥作用不大。渔业资源不断地被捕捞,用以满足渔民的个人利益,从而使得这一资源不断地减少。而且由于资源由行政管理代为产权管理,又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行政部门内部因利益冲突而滥用权利,无法有效地管理公有财产,从而也会导致资源的破坏。因此,可以得知,行政管理m不是一无是处的,但产权不明晰才是导致渔业资源减少的关键原因,因此必须实施渔业资源产权管理。
2.2.3 海域污染负外部性的存在
海洋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它们就像人类与空气的关系一样,密不可分。海洋一旦受到了污染,那么无疑会导致其中的鱼类受到生存威胁,数量递减。舟山海域是长江、钱塘江、甬江的入海口,这样的地理位置好处是,处在江水与海水交汇,给舟山海域带来了充足的饵料,利于形成鱼汛。而不好的一面也随之而来,大量上游工厂排放的废水与废渣随着河流入海,海洋成了人类藏污纳垢的最终处置地,因为许多企业鉴于成本的考虑,不愿花费更多资金用于排污设备,而是直接将污水排入大海,海水不可避免地受到污染,这严重影响了渔业资源的正常繁殖和生长,有的鱼类因此离开原有的繁殖地而转向其他海域,使得该海域形不成鱼汛,降低了产量,也使得有些鱼类因污染严重而死亡。据舟山市2015年海洋环境公报显示,2015年舟山市21个陆源入海排污口全年污水排放总量3342.16万吨,全年达标排放的单位仅有5家,其余16个排污口均存在不同程度超标排放。主要超标因子是总磷,其次为氨氮,这些化学物资都会导致海水进一步富营养化,不利于鱼类的生存与繁殖。
海水环境污染是一种负外部性的体现,负外部性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并没有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即排污厂商并没有为他的污染行为承担相应的边际外部成本,而边际社会成本却不断增大,即渔业资源不断减少。最终因社会福利最大化与厂商利润最大化发生偏离,使得污染物过度排放,鱼类基本生存环境得不到保障,渔业资源也就不可能增长,也就不能满足人类对其需求。
3.相关对策
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必须按照客观规律,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更不能以破坏海洋生态平衡来换取眼前的利益,为此,我们必须把保护海洋环境和保护海洋生态平衡作为海洋资源开发的一项必须遵守的原则。这里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3.1 实施生态渔业
针对过度捕捞所造成的渔业资源减少,我们应从传统的掠夺式发展方式转移到发展生态型、养护型渔业。严格实行伏季休渔制度,在舟山,休渔期一般是指每年5月至9月,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使鱼类在繁殖期间不受人类的威胁,安全地繁殖,促进产量的增加,实现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2015年舟山市渔业产量达176.5万吨,比2014年增长5.7%,而2016年比重则增长到了7.8%,由此可见,休渔可以使渔业自然增长量与人类捕获量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渔业种群数量可以得以增加,同时也满足了人类对渔业资源的需求。此外,还应对渔民捕捞进行一定的条件限制,对其准入进行统一的管理,减少渔民进入市场,从而使得总体捕捞量减少,鱼类有生存喘息的机会。
此外,实施增值放流,实行海洋牧场建设也是保护渔业资源的重要举措。舟山市自1982年实施渔业资源增值放流,这以举措对于舟山海域渔业资源衰退起到了一定地遏制作用。一度快要消失的大黄鱼种群,也因增值放流技术,近年来也有少量地捕获。今后还应加大放流品种,促进渔业资源物种的多样性,实现生态、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建立海洋牧场即建立以捕鱼、育苗和养殖为三大支柱的渔业生产系统,采用高新技术,充分掌握设定海域的海洋环境和生态学特征,使渔业资源得到更为高效的利用,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也促进渔业资源产业化的发展。
3.2 完善渔业产权制度
针对渔业资源产权不明晰的现状,我们必须加快完善产权制度的建设。渔业资源产权化管理必须与政府行政管理相结合,因为公有财产是归国家管理。而“公地悲剧”之所以形成,是因为大家将海洋渔业资源看成是可以自由进入的公共财产。因此国家政府必须在行政管理上做出行动。现如今较为常见的政府实施渔业产权制度管理的有设立海洋保护区,进行海洋区划管理等。海洋自然保护区,是指以保护海洋为目的,在海域、岛屿和海岸带对选择的保护对象,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保护和管理的区域。舟山市目前拥有2个国家级海洋特级保护区,分别是嵊泗马鞍列岛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普陀中街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这两个特别保护区在保护鱼类资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得某些重要的经济鱼类得以繁殖,如大、小黄鱼。海洋区划的作用是在区划过程中对于海洋利用的空间分配将形成一种“群体产权”,这种产权反过来又激励利用者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产权一旦明晰,就会使得资源的市场价格与相对价格相匹配,从而也就不会导致渔业资源的无效配置。
产权是行为权利,它反映的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人们之间一组被相互认可的行为性关系。因此在海洋区划中,对资源保护应涉及的权利包括:准入权、管理权、专属权等。因此可以对渔民征收相关的税收,使得渔民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使得准入的渔民数量减少,渔业捕捞强度会轻一点。
3.3 实施排污收费和许可证制度
针对海洋环境受到人为污染产生负外部性,从而使得渔业资源递减的问题,我们应对排污企业、团体和个人开展一定的措施。究其根源,还是成本的问题,那么起也成本,治也成本。从成本出发,对排污单位征收等于社会边际损害的庇古税,即进行排污收费制度,使排污单位外部成本内部化,从而克服边际社会成本与边际私人成本偏离的问题。这样排污单位就不会心存侥幸,向大海“自由”地排放污染物,污染海洋环境。此外,政府还可以采取实行排污许可证,排污权交易的方式控制企业向海水排污,使得排入大海的污染物总量得以控制,从而保护海洋环境。这些都是从企业的边际私人成本出发,使成本内部化的表现。
3.4 加强海水环境监测
海水环境是一个动态、开放的状态,会受到人为、自然的影响而不断发生改变,为此,我们要切实贯彻“防治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实现对污染事故的事后治理向事前防范的转变。不H要严格控制工业污染源,对于海上作业活动也应进行科学调查,才能予以实施。如舟山市共布设监测站位165个,对开展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保证海洋工程的实施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在可承受范围内,从而确保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的安全,使得鱼类可以正常的繁殖,产量得以提高。
4.结束语
海洋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不顾海洋生物,而无序地开发海洋。只有当人与资源,环境和谐相处时,人类尊重自然规律时,人类才会得到大海最大的馈赠。如今,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趋势,而海洋资源的有效配置是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渔业资源作为海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其稳定的产量对于海洋经济的稳步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参考文献:
[1] 马中.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朱坚真.海洋资源经济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3] 王敬国.资源与环境概论[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
[4] 阿格弟(英).区划海洋:提高海洋管理成效[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2.
[5] 马丽卿.希望在海洋――舟山群岛新区海洋产业发展研究[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2.
篇5
【关键词】渔业资源法 制度体系 理论 研究
纵观国际海洋渔业资源法制度的发展史,上世纪八十年代颁布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是分水岭,该法颁布以前国际海洋渔业资源法在推行中有很多特点,如以往的国际海洋渔业资源法主要是以控制投入为主的渔业管理模式,之后则逐渐演变为以控制渔种可持续生产为主的管理模式。在此期间国际主要渔业组织机构积极推广,国际社会也出台了系列全球性或区域性公约配合该制度的实施。因此可以说,国际海洋渔业法律制度主要控制产出,是在总可捕量控制的基础上实施。
一、国际海洋渔业资源法理论制度体系
(1)明确控制产出为主的生物保护目标。公约在对海洋生物资源保护中明文规定: 沿海国要严格控制海域生物可捕数量,而对公海生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公约规定“制定公海生物资源可捕量和相关保护措施时,各国要根据真实可靠的科学数据,结合国家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经济水平等因素,让捕捞的鱼种数量维持在或恢复到能够生产最高持续产量的水平”。公约明确制定了在不同海域里根据各种生物资源的最大可持续生产量开展渔业管理保护的总目标,给各国推行配额管理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
(2)制定不同海域渔业资源保护的法律制度。公约中根据不同海域制定相关的保护管理权,具体包括以下几点:第一,沿海国享有独立海域权,如内水、领海和群岛等独立区域具有充分保护管理海洋生物资源的权利和义务;第二,沿海国可以决定其领海内生物资源的可捕量,并开展科学适度的鱼类资源利用的计划;第三,如公海这样的公共海域的渔业资源的保护管理上,所有国家都有权在公海进行渔业资源捕捞,但同时也有义务共同保护管理公海生物资源。总体而言,公约在渔业资源管理保护的总方针指导下,制定的法律规章均注重对渔业资源最大可持续生产量的管理控制。
(3)规定各缔约国的国际协作义务。公约从国际社会整体局势出发,明文规定各缔约国在独立领海范围和公海内都有义务开展海洋生物资源协作保护管理。如公约中规定了缔约国在总可捕量制度实施中,各区域和全球性渔业组织机构,都有义务共同开展国际间的协作保护,比如国民可以在专属经济区捕鱼的缔约国,就有义务及时提供和交换相关的科学情报、捕鱼总量和渔业捕捞力量统计,以及协作保护鱼类种群资料。海洋渔业资源国际间的协作保护义务有利于实现总可捕量制度在法律上的大范围推广。
二、国际海洋渔业资源法理论及制度的特点
(1) 国际海洋渔业资源法表现形式各异。国际海洋渔业资源法的基本构架中有很多原则性的条文,缺乏具体的法律实施条款,再加上专属经济区制度的限制,公海中的渔业资源压力加剧了渔业资源的稀缺。在此情况下,《遵守协定》、《种群协定》、《生物多样性公约》等系列具有国际约束力的公约和双边协定相继出台,展开对国家领海之外的海洋渔业资源的保护管理。尤其是在因利益纷争而不妥协的资源环境和人权等现代国际法的范畴内,形式多样的国际法规将起到很好的协调作用,系列公约规范的出台和逐步推广也体现了当代渔业国际法律在法源上的新趋势。
(2)区域渔业机构促进国际协作原则的推行。上文提到了国际渔业资源保护法中所强调的国际间的协作原则,很多区域渔业组织机构在单、双边公约的要求下,通过强化渔业资源种群的科学估量并测定总可捕量的措施,建立健全联合执法机制等方式来为法律落实提供有力支持,在协作基础上有效保护了国际海洋渔业资源。根据国际海洋渔业资源保护的国际协作原则的指导,以各区域渔业组织机构为主导的生物资源保护管理制度大范围推广标志着以往公海渔业制度的结束,也体现了新的公海法律制度中的主要原则。
(3)海洋执法标准呈现细化量化特征。渔业资源种群的群体特性的生物特性决定了可持续发展路线,所以一定要增强对非法捕捞的监督惩治力度。近几年国际渔业组织机构针对区域间的资源保护的协作监督执法取得了一定效果。例如太平洋渔业委员会颁布了系列监督和检查的程序,当遇到以下情形可以实施检查权: 未获得许可授权捕捞;未根据委员会的报告规定,记录捕捞量和与捕捞量相关的数据信息,或故意隐瞒误报捕捞量以及有关捕捞量的信息,在休渔区域和休渔期间非法捕捞;未遵守委员会制定的保护管理规则捕捞;未按照公约明文规定的捕捞限度捕捞;使用规定之外的渔具捕捞;未标明渔船的标识、身份和注册信息;未积极配合调查,故意隐藏销毁证据;不积极配合登检或阻止抗拒、威胁干扰派遣的检查员执法;有意损坏船舶监测系统干扰工作等,还有委员会规定的其他违反现象。
(4)国际渔业资源法制度未来的主要趋势是渔业责任制和生态管理。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类也逐渐提高了对海洋生态资源的了解。国际社会达成了加强协作、缓解危机的共识,在尊重生态自然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监管惩罚力度来解决当前的资源问题。多项国际文件的颁布制定了生态管理和渔业资源法,也明确了渔船国在公海应承担的管理责任及义务。通过推行包含渔船监测系统在内的多种方式来进行科学捕捞,避免出现违法、隐瞒捕捞和无管制的捕捞行为,国际渔业资源法制度未来的主要趋势将是渔业责任制和生态管理。
综上所述,由当前的国际大局来看,在协调各个成员国共同遵守义务的方面还需要做很多工作,而且越来越严重的渔业资源危机要求人类和时间比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制度,使人类的需求不会超过海洋资源的最大限度,让匮乏的海洋渔业资源能休养生息并做到可持续利用。只有合理控制人类对海洋渔业资源无限制的开发需求,才能真正实现人类社会和海洋渔业资源健康持久发展的总目标,这也是全人类都应该共同遵守的义务。
参考文献:
[1]孙海文.渔业配额制度的起源、特点及展望[J].自然资源学报,2010,(03).
篇6
(1.天津市水产研究所,天津300221;2.农业部渔业环境及水产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天津 300221)
摘要:具有鱼类重要产卵场功能的天津海域由于人类的开发活动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为了解渤海湾天津海域产卵场的生态环境,本研究通过2008年春夏4个航次的调查,初步掌握了天津海域海水的富营养化情况和饵料水平情况,以及渔业资源情况。结果表明,天津海域产卵场海水营养水平春季和夏季均为富营养,尤其是夏季E值和NQI值都远远大于评价标准,富营养化现象极其严重;鱼类资源产卵群体的主要品种已由过去的重要经济种类转变为现在的低值型浅海中小型鱼类为主,但是从检测出的饵料生物水平来看,只要渔业资源养护修复措施得当,渤海湾海区依然有较好的基础能够成为重要经济鱼类产卵繁殖的场所。
关键词 :产卵场;生态环境;饵料水平;天津海域
海洋生态环境是海洋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的任何改变都有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变化。生态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当外界环境变化量超过生物群落的忍受限度,就会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从而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近年来,由于天津近岸的海洋经济开发活动和全球环境的变化,天津近岸水域渔业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为了全面了解渤海湾产卵场渔业资源及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天津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修复、海洋生物养护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通过2008年春夏4个航次的调查,对天津近岸海域产卵场生态环境进行了初步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概况
图15、6、7月航次站位设置
2008年5月、6月、7月、8月4个航次对天津近岸海域进行调查取样,5-7月共布设12个站位(见图1),8月共布设15个站位(见图2)。
调查项目包括水质参数、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生物、鱼类浮游生物、游泳动物等。所采集样品的现场处理和分析测量均按照《海洋调查规范》(GB/T12763-2007)执行。
2分析方法
2.1海水营养水平评价
海水营养水平采用综合质量指数NQI[1]值和富营养化指数E[1]值参数进行评价,评价标准分别列于表2。
式中:COD、DIN、IP为化学耗氧量、无机氮、无机磷
CODs、DINs、IPs的C0分别为2 mg/dm3、0?20 mg/dm3、0.015 mg/dm3。
2.2饵料生物水平评价
饵料生物主要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三大类。根据《中国专属经济区海洋生物资源与栖息环境》中指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标准见表3。
3结果与分析
3.1海水营养水平
此次调查产卵场海水营养水平春季和夏季均为富营养,尤其是夏季E值和NQI值都远远大于评价标准中的富营养水平,富营养化现象极其严重,赤潮易频繁发生,不利于渔业资源的保护和恢复。调查海区海水营养水平等级分布以及季节变化见表4。
3.2饵料生物水平
3.2.1浮游植物此次调查产卵场海区春季航次浮游植物密度变化范围是(2.10~219.18)×104cells/m3,平均值为58.92×104cells/m3;夏季航次浮游植物密度变化范围是(1 024.00~9 206.46)×104cells/m4,平均值为3 013.07×104cells/m4。浮游植物水平,春季为较丰富,夏季为很丰富,夏季水平高于春季,可能与海水的富营养化加剧有关,两个季节总体水平为很丰富,有利于渔业资源的繁殖。
3.2.2浮游动物此次调查产卵场海区春季航次浮游动物密度变化范围是30.56~631.11 ind/m3,平均值为171.79 ind/m3;夏季航次浮游动物密度变化范围是72.4~2 933.4 ind/m3,平均值为926.8 ind/m3。浮游动物生物量水平,春季和夏季均很丰富,可能与浮游植物的大量繁殖有关,两个季节总体水平为很丰富,有利于仔稚鱼的生长。
3.2.3底栖生物春、夏两个航次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生物50种,与1983年海岸带调查资料[2](进行了春、夏、秋三个航次的调查,142种)相比减少了92种。其中多毛类19种,比1983年海岸带调查减少了24种;软体动物13种,减少了24种;甲壳动物8种,减少了29种;棘皮动物3种,减少了4种;其他动物7种,减少了11种。底栖生物生物量减少了29.38 g/m2;栖息密度减少了106 ind/m2。此次调查海区饵料生物总体处于较丰富的水平。春季略高于夏季,有利于渔业资源的繁殖和仔稚鱼的生长。
注:“—”表示未采集
3.3鱼类浮游生物基本特征
本次调查共采到鱼卵仔稚鱼共13科25种 。鉴定到种的共有23种,其它鉴定到科。采集到的鱼卵均为浮性卵。渤海湾鱼卵仔稚鱼的密度分布无论是种类还是数量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受水温的制约。5月、6月采到的鱼卵,仔稚鱼的数量和种类均最多,到7月、8月鱼卵仔稚鱼的数量明显下降。
本次调查鱼卵、仔稚鱼的优势种为:斑鰶、鲬、鮻及矛尾复鰕虎鱼,而小带鱼、小黄鱼、银鲳等经济鱼类鱼卵、仔稚鱼数量极少,甚至没有出现,从而证明人类的长期捕捞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中鱼类资源的种类交替和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鱼群密度下降,资源衰退。本海区的鱼卵和仔稚鱼的资源很贫乏,主要是一些经济价值较低的浅海中小型鱼类的鱼卵和仔稚鱼。
3.4游泳动物
本次调查,全海域共鉴定游泳动物21种,其中鱼类11种,占52.38%;甲壳类8种,占38?10%;头足类2种,占9.52%。全海域平均渔获量为6.07 kg/h,平均渔获尾数为272 ind/h。
结语
天津近海产卵场海区海水富营养化严重,容易爆发赤潮;饵料生物水平较高,为渔业资源的繁殖和仔稚鱼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饵料基础。从鉴定出的鱼卵仔稚鱼品种来看,渔业资源低值化严重。本次调查的优势种为:斑鰶、鲬、鮻及矛尾复鰕虎鱼,而小带鱼、小黄鱼、银鲳等经济鱼类鱼卵、仔稚鱼数量极少,甚至没有出现,从而证明人类的长期捕捞活动对海洋生态系统中鱼类资源的种类交替和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鱼群密度下降,资源衰退。
渤海湾作为鱼类重要产卵场由于人类长期过度的捕捞造成了重要经济鱼类资源的衰退,其产卵群体已由过去的重要经济种类为主要品种转变为现在的低值型浅海中小型鱼类为主。但是从检测出的饵料生物水平来看,只要保护和增殖措施得当,渤海湾海区依然有较好的基础能够成为重要经济鱼类产卵繁殖的场所。
参考文献:
[1]
篇7
【关键词】山东省;渔业资源;可持续;对策
0 前言
海洋渔业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海洋渔业资源处于可持续利用的状态,海洋经济才可能持续发展。通过对山东省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山东省海洋渔业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其合理发展的建议。
1 可持续性的内涵与定义
1972 年罗马俱乐部的第一份报告《增长的极限》提出了“零增长”理论,开始了可持续性内涵的萌芽,自此引发人类对环境问题的严重忧虑。在我国,可持续性的概念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著名思想家孔子反对竭泽而渔、覆巢毁卵的行为,认为对生物的获取要有度[1]。皮尔斯(Pearce)和特纳(Turner)(1990)提出了,所谓可持续性就是:“在维持动态服务和自然质量的约束条件下,它使经济发展净收益的最大化”[2]。直到《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的出版,把可持续性言简意赅的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要求的能力能成危害的发展。综上所述,一是人类要发展,要满足人类的发展要求;二是不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
2 山东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现阶段山东省海洋渔业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发现山东省海洋渔业资源利用和管理面临诸多问题。第一,海洋渔业资源产权缺乏有效地机制及相关法令;第二,过度捕捞使海洋渔业资源遭到较严重的破坏;第三,近海污染使渔业经济促使严重;第四,海洋灾害对资源危害日趋严重等。
2.1 海洋渔业资源产权缺乏有效地机制及相关法令
从我国现行的关于海洋渔业资源利用的制度来看,产权制度对其具有决定性作用。依据我国法律,海洋资源一般属于国有,国家拥有海洋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归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和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海洋渔业实施监督管理。但是,实际情况却是,海洋资源公有,导致的结果却是无人所有,海洋渔业资源所有权产权主体缺位,从而使海洋资源的产权不明晰。
2.2 过度捕捞使海洋渔业资源匮乏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渔业技术也突飞猛进的发展,例如,拖网捕捞方法的应用,使得捕鱼量显著提升,直接导致海洋渔业资源总体的过度利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山东省海洋渔业资源下降趋势显著,主要经济鱼虾类难以形成汛期产量。尽管有关部门提出了汛期封海,禁止打捞。但是效果并不明显,渔民长时间经济作业的停顿后的首次出海捕捞,呈现出“掠夺性”的捕捞,直接表现为许多种类主要是幼鱼,低质化、小型化、低龄化现象明显。
2.3 海洋渔业资源管理体制不够健全
山东省在渔政体制上是根据分级管理的原则,采用条块结合的做法,有利于调动省及市(县)积极性,但这种做法不利于公共资源的管理。针对滥捕的非法行为,虽然山东省政府已采取了严格控制渔船数量和渔船马力增加的“双控”措施,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目前海洋与海洋渔业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可操作性差,监督上权属不清。管理机构重叠,形不成合力,造成海洋资源的极大浪费。
2.4 近海污染使渔业经济损失严重
随着社会经济的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活动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导致了一系列威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的重大海洋生态环境问题。山东近岸海域污染物浓度明显上升,海洋渔业资源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由于水域污染等原因,山东近海和内陆水域中主要经济水生生物产卵场和索饵育肥场功能明显退化,海洋渔业资源得不到有效补充,水生生物总量减少。
3 山东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关对策建议
3.1 加强法制建设,抓好管理工作
依法治海,把海洋开发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管理轨道,是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据了解,山东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制度。例如:《山东省实施〈渔业法〉办法》、《山东省渔业资源保护办法》、及《渔业捕捞许可管理规定》、《山东省涉外渔业管理暂行办法》等。建议进一步完善细节的规章制度,避免政策出多部门,意见不统一的现象。将渔业立法逐步由简单的单项规定向综合性的各项规定发展,使得山东省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
3.2 加强渔业执法队伍建设
据调查,山东省渔业执法队伍结构比较复杂,存在正式、合同和聘用多种形式。不论聘任方式如何,一定要保证员工较高的责任心和执法能力。伴随着蓝色经济区的建立,渔业行政执法人员更频繁的与外籍渔船交涉,这就对执法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熟悉我国的渔业政策还要掌握国际法律法规。因此,为了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要对他们进行法律、专业知识的培训、教育,以适应渔业执法的需求。军事化的培训不能再流于形式,使渔业执法队伍重拾军人硬朗作风。
3.3 针对过度捕捞的建议
由于海洋渔业生产活动中的外部性和海洋渔业资源的公有性质,市场自由竞争只能导致资源的恶化。建议:第一,建立健全渔民合作组织和制度,避免渔民之间的为了提高产量而造成的“博弈”。第二,积极探索个人可转让配额制度。确定渔业资源总可捕量的基础上,为避免捕捞能力的增加、过度捕捞的出现,而将总可捕量分成若干份渔获配额,分给渔业生产者,允许他在渔获量配额范围之内自由捕捞,当其渔获量达到配额后,禁止该生产者在该年度内从事该鱼种的捕捞,配额作为财产,可以和其他财产一样在市场上进行交换。第三,对渔具、捕捞方式严格监管。避免出现幼鱼,低质化、小型化、低龄化现象。
3.4 加强奖罚制度建设
渔民违规的成本是渔民决策的关键因素。加大处罚力度提高渔民违规的成本,使渔民违规的期望收益较低。地方政府应该对发现的不法行为要严惩不殆,可以采取没收其不法渔具和非法渔获物,并执行罚款,对于屡教不改或者违法情节严重的可以直接吊销其捕捞许可证。渔民们自然会自觉遵守规定采取正常的捕捞行为决策。
3.5 切实改善近海污染问题
加大力度严管近海养殖区,保证近海水质达到一定的标准。近海水域中主要经济水生生物产卵场和索饵育肥场,水质的好坏同时也直接影响到水生物的存活率和生长速度,关系到海洋资源的补给情况。建议可以有效的联合当地的环保部门,在海洋污染处罚的相关制度不够健全的情况下,可以参考当地环保部门的规章制度,对近海存在的污染问题进行较全面的整治。保证水质达标,推动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张天飞.天人合一[J].儒学与生态环境,四川人们出版社,1995:20.
[2]胡涛,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从概念到行动[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9-14.
[3]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J].2012 年山东省海洋环境公报,2013,03.
篇8
英文名称:Resources & Industries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语
种:中文
开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3-2464
国内刊号:11-5426/TD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1995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篇9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以及就业难的原因
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国土面积有限,劳动力资源丰富。当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达到饱和的情况下,就会产生部分难以就业的大学生。2013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99万,而就业市场资源有限,因此出现了大学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且这个现象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国家教育部的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高校的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而其中绝大部分是大学本科毕业生。因此,我国大学生毕业就业现状并不容乐观。在我看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除了上述所说的求职人数众多而提供职位有限的市场供需不乐观外,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大学生的自我求职心态
大多数大学生的心态都是抱着想要一份高薪、稳定和感兴趣的工作,很多大学生都拥有一种优越感,名牌大学的大学生这种优越感更为强烈。但是,持有这种优越感的学生大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我国大学本科生人数众多,而在这之上还有为数不少的研究生和博士生,比起他们,在学术理论和专业知识方面,作为一名本科生都不占优势。并且,大学本科生年龄大都在21~23岁之间,属于初入社会,在社会阅历和经验方面,也没有太大优势。若是人人都抱着一种过高的要求去求职,势必会导致求职成功的几率大大下降,从而成为待业青年。因此,大学生在自我求职时,应抱有一种平常心态,根据自身实际能力来选择求职岗位和待遇要求,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需要根据情况来调整自己的求职要求。
2大学教育资源对毕业生求职支持的缺乏
一些大学已经根据大学毕业生求职难的现状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其中一些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导航站。但是,很多高校虽然设立了就业指导课程和创业导航站,但效果不太理想。首先是学生学习的氛围不够,其次是学校对相应课程的安排不尽合理,再次是有些教师的授课内容作用力不够,不重视授课的效果,最后是一些创业导航站并不能很好地为学生提供服务、创业资讯和平台,有些学生到毕业都不知道学校里有这样一个平台和机构。因此,也不能很好实现创业导航站设立的价值。
3企业对大学毕业生要求过高
才刚踏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工作和社会的经验都是有限的,而很多提供职位的企业却要求必须具备丰富的工作经验。这一点,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讲是有些苛刻的。企业在这方面,只注重了企业自身的近期经期效益,而没有重视企业的文化和未来发展。试想,如果企业不提供就职机会,大学毕业生又从哪里来积累工作经验呢?一个拥有良好文化的企业,也应该是愿意同职工共同成长和发展的,而不是一味利用职工的劳动价值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不是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新方向———自主创业
限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很多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选择了自主创业,以此来解决待业问题。由此也为大学毕业生开拓了一个就业新方向。
大学生自主创业,在解决自我就业问题的同时,还可以为社会提供一定的就业职位。自主创业除了有解决大学生自己就业问题的优势,在我看来,还有这样一些优势:
1强化了大学生自身的能力素质
要自主创业,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和素质。自主创业,强化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一个企业要在市场上立足,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不断根据市场需求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才能使企业得以立足。同时,自主创业强化了大学生对事物的敏锐度。想要创业成功,必须对市场具有较高的敏锐度,能够了解市场动态,知道市场需要什么,根据需求做出调整,推出产品和服务,好的产品和服务是能引领市场发展方向的。自主创业也强化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风险应对能力。一个企业要发展和成功会经历坎坷和风险。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市场本就是个极具风险之地。这就注定了一个企业需要应对突如其来的困难和风险,因此,想要创业成功,就必须做好应对困难和风险的准备,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2自主创业加剧了市场竞争
大学生自主创业,势必加剧相关业务市场的市场竞争,因为提品和服务的商家多了,需求者或者说消费者就有更多选择的机会。而作为一个消费者,都是更愿意也更多地去选择质量和服务更好的。因此,在商家之间,想要获得更大的市场,就要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并且,大学生思想活跃,更具有创新精神,能够创造出更多具有意义的产品和服务,促进市场产品多元化发展,丰富现有市场。带动新的消费热点以及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所以,大学生自主创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市场经济的良性竞争。
三大学教育资源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作用
1大学教育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能力
创业精神并不尽是天生就具有的,很多时候是在后天的教育中得来的。大学,注重的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除了所选择的专业知识,还有对社会的认识。因此,大学教育对学生认识社会起着重要作用。大学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创业能力。好的大学教育,能为学生提供好的创业能力培养平台。学校通过授课讲述创业理论和创业经验,通过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书本知识和经验之谈化作实际体会和自身的经验,以此提高实践能力。因此,大学教育在多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能力。
2大学教育资源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服务和创业平台
大学利用其本身的声誉和学生资源优势,可以同某些企业合作,在校园内就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较好的创业平台,利用成功企业的企业资源优势,为大学生提供服务,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有创业的体验。同时,让合作企业的成功企业家为想要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创业信息服务和咨询,也使大学生获得了一个良好的创业信息平台。获得学校的支持,将会使得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大大提高,更好地解决自主创业问题。
四学校如何对大学毕业生创业进行支持
1开设创业课程,指导学生创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是门应得到学校和学生高度重视的课程,尤其是在就业难的现状下,这门课程对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有很大的帮助。首先,应在课堂和校园制造良好的就业、创业学习氛围;其次,提供良好的教师资源,聘请具有丰富求职经验者和创业成功人士为学生们进行授课,因为最真实的信息才能让学生对创业有最真实的感知。同时,学生们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创业想法及实施步骤,根据其想法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也能解决一些学生们对创业的疑惑和问题,为毕业后的创业提供有效的咨询和帮助。
2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和创业品质的培养
个性的发展和创业品质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共生关系。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得到很好教育的情况下,他的创业品质也会得到相应地发展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创业之路就是要求学生要具有创新的精神,去尝试和开拓不同的就业方式和道路,也是具有了创新精神,也才会有好的创业的想法和计划。大学生创业与其他社会人士创业的不同点也在于有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学生的个性化教育,来发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提高创业激情和动力,对学生创业的成功具有极大的积极推动作用。
3打造良好的创业平台,锻炼和提高学生创业技能
在学校设立大学生创业导航站,走同企业合作的道路。利用大学的学术和学生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同时,利用企业优势资源为自己学生的创业提供更好的服务。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就有进入企业工作和体验企业文化的机会,可以更多地去实地和直观地了解关于创业的东西,将学到的书本知识和别人的经验之谈化作实际,锻炼和提高自身的创业技能,为毕业后的真正创业或者继续创业提供更大的成功动力。并且为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国家和各地方政府都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创业导航站应及时收集到当地的相关优惠政策,使大学生能够了解自己能够享受的优惠,在创业的道路上获取更多的便利。
总之,由于当今市场经济体制的大环境,大学毕业生求职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为解决就业问题选择创业的大学生,要想创业成功,除去自身应具备的内部主观条件,还要有对大学生自主创业进行支持的外部客观条件。大学生的自主创业和学校的教育资源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学校要重视对大学生创业精神、能力的培养,也将此付诸实践,同时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平台,这势必会大大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使得大学生自主创业这个就业新方向能够更有序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石纯.浅议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
[2]徐萍.个性品质塑造———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J].当代教育论坛,2006(1).
[3]胡桃,沈丽.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中国大学教育,2013(2).
篇10
关键词: 农业资源与环境 专业英语 教学方法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我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专业拓展课程,课程内容由土壤学(soil science)、植物营养(plant nutrition)和肥料与环境(fertilizers and environment)三部分组成。土壤学部分包括土壤形成与发育、土壤胶体、土壤有机质和离子交换;植物营养部分包括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及肥料来源、养分的迁移途径与植物吸收、作物养分需求、肥料施用、养分利用效率的提高途径;肥料与环境部分包括养分循环与损失控制、农地磷素的径流损失和水体富营养化等内容,基本涵盖农业土壤资源、养分资源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熟悉专业英文文献的特点,掌握常用专业英语词汇、翻译技巧及英文科技写作要点,培养阅读专业英文期刊或书籍、进行文献资料翻译及简单的专业对话交流的能力。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英文资料,了解国外相关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和发展动态,培养具备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的专业英语读写听说译能力的专业人才。
三、课程教学的几点改进
笔者通过近几年该课程的授课与探索,结合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英语的课程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进行改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工具书和参考资料的选用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英语没有现成的教材课本,本课程的教材选自国外原版专业书籍的部分内容、难易程度中等。为了逐步、顺利地完成从基础英语到专业英语的过渡,在初期选用专业英语短文,配以若干练习以保持教学的延续性,并对容易产生歧义的专业词汇或模糊性的语篇进行分析,重点指导学生了解科技文章的通篇结构,为英文写作打下基础[1]。此阶段可选用教材中较容易的部分进行。随着学生的逐步适应,难度逐渐增加,重点集中在扩大阅读范围和提高英译汉能力,逐步转到专业性外刊阅读。
专业英语的学习依旧需要大量使用适当的英汉、汉英和英文词典,常用的词典有《牛津英汉百科大辞典》、《当代汉英词典》、《现代高级牛津双解辞典》等。专业词典采用谢建昌主编的《土壤・植物营养・环境词汇》。该词典收录的内容包括土壤、植物营养与肥料、生态、资源、环境污染与防治和农业技术,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农资环专业英语工具书。
从农资环专业文章选择到外刊选用是学生对专业英语学习的又一难点,此时学生虽初具专业英语的阅读能力,但接触没有注释和教师讲解的英文原文心理压力大[2]。在专业英语阅读初期,中文期刊的中英文摘要、英文期刊的英文摘要可作为外刊阅读过渡性阅读对象,然后进入专业刊物。专业英语刊物主要有Journal of Plant Nutrition, Plant and Soil,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Research和Environmental Science & echnology等。
(二)能力培养
大学基础英语学习能力培养体现在读、写、听、说、译等方面,但农资环学生在专业英语学习中的能力培养必须是基于学情分析的能力培养,需要因材施教,这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在我校农资环专业中,除了极个别以其他外国语种(如俄语)作为自己外语学习的学生,基本上都会选修该门课程;选修人数众多,有时可多达一百多人,并且专业课程水平和大学基础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读、写、听、说、译等方面,阅读理解和英译汉能力相对稍强,听力理解和汉译英次之,英语口语交流很弱。即使是其余方面表现良好的学生,往往是哑巴英语,不敢开口。基于这种现状和学生迫切需要提高的能力,我们将翻译尤其是汉译英作为重点进行训练,继续强化阅读和英译汉,兼顾听力和口语锻炼。
(三)教学方法
确定能力培养目标之后,教学方法随之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1.结合英译汉,进行口语和听力锻炼。
每次两节课的课时里,安排一节课进行口语、听力和英译汉的统一练习。随意选取数个学生大声朗读教材内容,其余学生尽量合书聆听;再选取另一些学生就听到的内容进行归纳或者提问;然后选取别的学生就前者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并就阅读内容进行翻译;最后根据学生归纳、提问、回答和翻译的情况,进行评说、纠正与改善。在这样的安排下,学生的英译汉能力进一步提高,并且兼顾阅读、听与说的锻炼,比较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循序渐进,提升汉译英能力。
学生汉译英能力较弱,而这种能力对计划考研和将来在职场上发展良好、有机会进行国际交流的学生而言,是至关重要。很多学生感觉自身英语基础薄弱,或者认为毕业参加工作后应用英语的机会较少,甚至没有,因而对英语学习要么不感兴趣要么不重视[3]。针对这种状况,对学生的要求不能划一,可以分层次要求。
对于后者,要求他们至少要掌握基础的专业词汇和汉译英的基本方法与技巧,以应对后续的学习需求。因为在本课程完成后,他们很快就进入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撰写。根据学校要求,毕业论文包括英文摘要;而毕业论文英文摘要的内容就是一个基于中文摘要的篇幅比较小的专业英语论文,这就需要学生不仅具备专业知识、专业英语词汇,而且必须具备一定的汉译英能力,独立完成自己论文的英文摘要。在具体练习过程中,为了消除距离感,选用往届学生的毕业论文作为翻译蓝本,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并对本学院的科研领域有所了解。
对于前者,则需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汉译英水平;而这一部分学生往往因为自身的需求,能够主动、积极地学习专业英语,并努力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对于他们,除了上述要求外,还要求他们翻译本专业专家学者的中文科研论文。这样安排一可以锻炼专业英语的汉译英的能力,二可以了解本专业的研究者们在哪些研究领域做了哪些研究工作,自己将来毕业实习可能会做哪些方面的试验研究,在翻译过程中对这方面的研究状况有所了解,为毕业论文的撰写奠定基础,一举两得。
通过探索,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今后进一步提高本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英语的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熊一娣.法律专业英语的教与学[J].现代法学,1993,67(3):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