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农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4-02 15:48: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农业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农业发展

篇1

都市休闲农业是进一步开发农业文化功能和生态功能,使第一产业具备第三产业的性质,提高农业效益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我国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一种新的组织形式。近年来,休闲农业在我国发展迅猛,到2006年,在“中国乡村旅游年”的影响下,全国休闲农业特色农户(农家乐)已发展至150多万家,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园区发展至12000多家,直接从业人员近300万人,年接待游客7亿人次,年经营收入达900亿元左右。休闲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彰显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这种大背景下,2008年,重庆也启动了“乡村旅游年”,为重庆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渝北区作为重庆主城九区之一,它既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又有众多的人口,连年的经济增长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呈大幅提高,加上国家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和延长休闲时间等政策的出台,使得人们的休闲旅游娱乐欲望和能力大大增强,可以说孕育着极大的市场发展潜力。如何深刻认识都市休闲农业,如何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利用渝北区特有的都市休闲农业资源优势,开发、培育都市休闲农业市场,制定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战略,是当前急需加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二、渝北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有利条件

(一)休闲自然条件舒适

渝北区幅员面积1452平方公里,农作物播种面积达77989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0%,植被种类繁多,山地农业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水系比较发达,除了被长江、嘉陵江环抱外,还有众多江河支流流经该区,为休闲农业增添了灵气,是度假休闲的最佳场所。渝北区具有冬暖春早、秋短夏长、初夏多雨、无霜期长、湿度大、风力小、云雾多、日照少的气候特点。与主城其他区相比较,渝北区常年平均气温较低,具有优越的气候舒适度。渝北区尤其是其乡村地区空气清新、气温凉爽,是人们休闲的理想之地。较为明显的气候互补为主城区市民休闲度假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为该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提供了舒适的环境。

(二)休闲农业资源丰富

渝北区位于重庆都市发达经济圈,是重庆近郊农业大区,具有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先天优势。渝北区是重庆市较早发展农家乐的地区之一,从1997年至今已有几千余家,形成了以两路鹿山村、玉峰山镇以及统景、张关风景区为代表的农家乐。现在渝北区政府又要高标准规划建设2个旅游特色镇、4个旅游特色村、100家特色农家乐,其中重点打造各具特色的“四朵村花”,即“天然氧吧”玉峰山镇玉峰村、“生态梨园”茨竹镇梨园村、“溶洞风景”洛碛镇老君山村、“绿色乡村”兴隆镇徐堡村。这些各具特色的休闲农业资源为渝北区开展都市休闲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旅游区位优势明显

渝北区是重庆的北大门,距渝中区仅23公里。它不仅是重庆大都市扩张拓展的重要区域,也是都市休闲农业的主要客源市场。在重庆主城核心区2000多平方公里规划范围内,渝北区占400多平方公里,在主城九区当中名列前茅。渝北区还位于都市发达经济圈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结合部,是重庆“点、圈、线”区域布局中“圈”与“线”联结的重要地域。渝北区也是未来的重庆行政中心,目前已有70多家中央驻渝单位和市级行政机关入驻渝北区。此外,渝北区境内水陆空交通体系完善,不仅为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便利交通,而且其立体的交通优势还可与长江黄金旅游线、乌江画廊等顶级旅游线路合作,联合开发更多休闲产品,开辟更为广阔的休闲市场。

(四)经济基础强劲

近年来,渝北区经济发展迅猛,区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评中,已连续四年位居“都市发达经济圈”第一。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5•46亿元,同比增长23•1%,总量居重庆主城九区第三位,增速居第一位。农业总产值达到18•08亿元,农业增加值为12•66亿元,农业生产投资6522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0•45亿元,增长24•5%,连续六年居全市第一。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全区已明显呈现出南、东、北三大片区和东、中、西三大经济带。三大片区具体指以发展奶、菜、花“三色农业”为主体的南部片区;以旅游观光业为龙头,以优质柑桔、笋竹、榨菜、蚕桑为支撑,以优质粮油生产为基础的东部片区;以生态农业、优质伏季水果、草食牲畜为主体的北部片区。三大经济带具体指御临河流域的优质柑桔、笋竹经济带;渝邻高速公路渝北段的生态农业经济带;210国道的优质伏季水果经济带。在全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中,已基本形成了奶、菜、花、果、草食牲畜、旅游观光等六大优势支柱产业,这为渝北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提供了很高的起点,使以后的发展会更快、更顺。

(五)发展机遇难得

重庆是全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是国家城乡统筹信息化试验区,是内陆首个开放型经济的“试验田”。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等优惠政策渝北均享有。特别是总书记2007年提出的“314”总体部署,将重庆的定位提升为国家战略,使重庆在国际国内的影响力、吸引力大幅提升,成为了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首选地。一小时经济圈总体战略、圈内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进及渝北区良好的城市综合功能,将显著提升渝北区在全市的战略地位。渝北区占全市主城拓展区面积的17%,空间拓展优势更加凸显。随着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三峡库区产业发展扶持战略,渝北区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结构调整都将会得到极大的促进。虽说三峡库区蓄水,水位上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滨水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但与此相关的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会被催生,届时,都市休闲农业可以利用的资源将更加丰富。

三、渝北区发展都市休闲农业的不利因素

(一)农村劳动力空心化显著

2007年,渝北区在外务工的农村青壮年已超过1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50%左右。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也主要是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农村青壮劳动力空心化和农民老龄化现象明显,这极不利于当地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

(二)休闲项目单一

目前,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开发的主体形式是“农家乐”,活动内容大多局限在吃、饮、棋、牌、唱等初级阶段,可观、可游的项目不多,可参与体验的项目更少,文化内涵深的项目几乎没有。此外,由于宣传力度不大,销售渠道不畅,知名度不够,认知范围大多局限在周边地区,都市休闲农业产品未形成品牌,还产生不了品牌效应。

(三)农村基础设施不健全

渝北区对外交通的通达性在重庆主城区中优势明显,但是涉及到各镇、各村的道路则存在“只通不畅”、“通路不通车”等状况,大多数村级公路不具备开通客运车辆的条件,通畅率仅为5.8%。除城区与几个知名景区外,其他区域尚不具备旅游接待能力,农业产业化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大多也不具备接待过夜游客的能力。(四)城市化所构成的威胁重庆区域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在带动农村发展的同时,也对农业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具体表现为:一是城市对郊区农村土地的不断占用,城市强势文化对农村弱势传统民俗文化的冲击与侵扰[1];二是城市发展对景观生态环境的建设性破坏;三是城市工业和生活废污水的增加和未经处理地排放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四、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发展战略探讨

从上述对渝北区休闲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进行的分析来看,渝北区已具备了全面启动休闲农业的内外部条件,但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使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可持续性[2-3]。

(一)阶段性发展战略

在都市休闲农业发展初期,应实行政府主导发展战略。在这一阶段,完全由政府筹备,并邀请企业参与,使休闲农业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为此,政府首先要成立相应的休闲农业管理委员会,并制定科学的行动以及发展规划,扩大都市休闲农业的影响力,为市场化运作做准备;在成熟阶段,可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战略,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可以优势互补。市场运作战略将是都市休闲农业的最终阶段,在政府职能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同时,企业要充分发挥活力与优势,积极参与竞争,不仅节约成本,而且还有利于增进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的收益[4]。如今的旅游产业已不再是过去的“无烟产业”,因而,在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尽管渝北区休闲农业资源比较丰富,但节假日期间可有效供应的品种还很有限。另外,节日期间景点环境破坏严重,这说明管理还存在薄弱环节,需要加强。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配套工程的建设中,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是十分重要的。我们一定要树立大环境意识,走一条长久发展之路。

(二)市场开发战略

1.目标市场战略

针对我国城市居民正处于旅游消费初期阶段,消费标准还不高,因人口众多,消费总量仍然很大的特点,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目标市场战略应立足于主城区的城市旅游消费者,同时争取周边地区以及外地的城市消费者,采取差异性营销策略,开发以中、高档为主的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5]。

2.营销策略[6]

第一,全方位进行渝北区域形象传播。区域营销的复杂性和区域形象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多主体参与渝北区形象推广传播战略的必要性,这就要求在形象推广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政府、企业和当地居民务必要紧密配合。另外,从政府、企业和居民三大主体的自身利益出发,也需要在地方营销管理和区域战略形象管理中建立合作关系。

第二,应用多种媒体进行区域形象传播。可以借助一些大规模的公众活动(如重大的体育赛事、国际国内重要会议、博览会、民间节庆活动等)所具有的间接广告公关效果,提升渝北区的知名度。

第三,实施强势营销策略,对重点区域形象进行提升和推广。针对渝北区地域较广阔,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且人口呈大范围分散、小范围集中的特点,其区域营销和形象推广必须采取“重点突出、强势优先、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策略。从战略地位、资源特征、交通条件、市场潜力等因素综合考虑,对放牛坪所属的北部片区、统景所属的东部片区等中心地带进行重点包装和推广。

(三)精品发展战略

渝北区农业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可供开发的景点也很多。但是由于前面所论及的诸多不利因素,并没有太大的知名度。因此,应针对资源优势,突出重点,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用在刀刃上,打造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精品,塑造渝北区休闲旅游的全新形象。相观研究认为,近城观光休闲农业地可形成两个密集带:第一密集带为10~49km,第二密集带为60~89km。而渝北区恰好可形成这样两个密集带:其一为放牛坪所属的北部片区一带;其二为统景、印盒所属的东部片区一带。可根据这两带具有的丰富的物种资源,不同的经济资源条件,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休闲活动,充分挖掘区域潜力。重点建设白云山—多宝湖山水探奇休闲区、兴隆—茨竹山地农业体验区、卫星湖—华蓥山湖光山色休闲区、两岔湖—团丘湖滨湖农家休闲区、大盛湖—老君山渔家生活体验区、草坪—统景—印盒观光农业与养生休闲区、石船—张关—龙兴田园休闲观光度假区、石坪—玉峰山温泉与山地运动康体区、回兴农业科技园现代农业观光体验区九个休闲区。逐步形成以民俗体验游、野外生存体验游、动物亲近体验游为主的生活体验系列、各种农园、果园、花园的观光游览系列、休闲度假系列、康体保健系列以及休学度假系列等旅游产品[7]。

(四)科技化战略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从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渝北区实施休闲农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来看,必须考虑加大科技投入。不仅仅是因为科技能提高农业的产量,还在于高科技的农业作业也是吸引游客眼球的亮点。坚持“科技兴旅”的方针,将高科技和普通科技共同融入到农业和旅游业的各个层面,一起为休闲农业服务;提高全民的大旅游意识,特别是领导和企业员工的“科技兴旅”意识;成立旅游发展的专家智囊团,为提高休闲农业的科技水平尽力;实行休闲农业管理的现代化和电脑化;加强环境保护和整治技术;加快旅游信息化进程,健全区内的旅游信息系统,在各集散地设立旅游信息服务中心[4]。

(五)多渠道筹集资金战略

资金瓶颈是制约渝北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渝北区政府应按照市场经济导向的原则,拓宽筹集休闲农业发展资金的渠道,采用政府对休闲农业导向性投入和社会资金多元化投入相结合的模式,积极鼓励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多种经济成分组织参与休闲农业项目的开发、建设以及其他相关休闲农业业务的经营活动,为渝北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稳定而充足的资金。在具体措施上,一方面,政府可通过制定一系列发展旅游的特殊优惠政策,通过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与个人一起参与,自力更生和利用外资一起上,通过独资、合资、股份制等形式,吸引中外投资者共同参与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开发建设;另一方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相关企业的改革,通过优势互补与市场化运作,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经济效益和整体素质。同时,对重点片区以及重点休闲区的企业进行整合包装上市,组建大型的旅游企业集团,壮大产业规模,带动渝北区都市休闲农业的跨越式发展。

(六)经营管理战略

针对国家农业局下设休闲农业司的这一政策,应尽快建立起休闲农业区行政管理的复合管理战略模式。行政管理的复合管理模式是近年各地旅游景区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的成功实践。在这一模式中,休闲区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开发权与保护权对外统一、对内分离。休闲区管理机构既是休闲区所有权代表,又是休闲区经营主体;既负责休闲区资源开发,又负责休闲区资源与环境保护。但在休闲区内部,管理职能与经营职能、开发职能与保护职能由不同的部门或机构承担。其管理机构都与当地旅游局合并为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在承担休闲区的经营管理职责时,还负责管理当地旅游业,对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负有重要责任。旅游休闲区实行非企业型管理,经营主体是休闲区管理机构;但同时,休闲区管理机构与当地旅游局合并,使得休闲区管理机构不但要负责景区的经营管理,还具有当地旅游市场管理的行政职责[8]。同时,应设立专门的休闲农业协会,把休闲农业发展的各领域推向市场,实行“谁投资、谁受益”。渝北区是重庆市的农业大区,政府可从税收和土地审批角度给予开发者优惠与限制,激励有条件的地方走休闲农业产业化道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篇2

休闲农业也称观光农业、旅游农业,是以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家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为资源条件,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教育、娱乐等多种服务的农业经营活动。从农村产业层面来看,休闲农业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农业)和第三产业(旅游及服务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也是具有生产、生活、生态“三生”一体多功能的现代农业。

休闲农业是在城市化高度发展和人民经济收入较高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休闲农业的意义是,有利于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因为休闲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需要生产、管理人员,而且还需要从事住宿、餐饮、交通、商业等服务人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创造了条件;休闲农业有利于城乡人员、信息、科技、观念的交流,不仅使城市人了解和体验农业,而且也使农民转变观念和提高素质,加强城乡互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休闲农业有利于挖掘、保护和传承农业文化,保护农村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休闲农业的功能特征

1、观赏性

是指具有观光休闲功能的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副业和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的品种繁多,特别是那些千姿百态的农作物、林草和花木,对城市居民是奇趣无穷。这种观奇活动,使游人获得绿色植物形、色、味等多种美感。

2、休闲性

指依某些作物或养殖动物,构成多种具有观光、休闲和娱乐性产品,供人们欣赏和休闲。在不同类型观光农业区设计修建娱乐宫、游乐中心、表演场;在树林中设吊床、秋千;在海滨滩涂区踩文蛤、跳迪斯科舞;在水塘垂钓、抓鱼、套鸭子、;在草原区设跑马场,开展骑马、赛马等娱乐活动。

3、参与性

让游人参与农业生产活动,让其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学习农业生产技术,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比如对其有趣的观光农业项目,让游人模仿和学习,如嫁接、割胶、挖薯、摘果、捕捞、挤奶、放牧、植稻、种菜等,还可以开展当一天农民的活动,游客可以直接参与农业生产的过程,从而了解农业生产,增长农业生产技术知识。

4、文化性

观光休闲农业主要是为那些不了解、不熟悉农业和农村的城市人服务的,因此观光农业的目标市场在城市,观光休闲农业经营者必须认识这种市场定位的特点,研究城市旅游客源市场及其对观光休闲农业功能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按季节特点开设观光休闲旅游项目。

三、休闲农业发展的态势

近年来,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对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十分重视。我国休闲农业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一是1980-1990年是萌芽和兴起阶段,在少数改革开放较早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首先发展观光采摘农业;二是1991-2000年是初步发展和成长阶段,在大城市郊区和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开始发展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三是2001-至今是较快发展和规范经营阶段,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休闲农庄和乡村旅游均发展起来,而且制定评定标准,走向规范化经营。回顾我国观光休闲农业发展的过程,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休闲农业已从初期自发发展,进入有组织的规范性发展;2、休闲农业从小到大,从少到多,逐步向规模化发展;3、休闲农业产品从最早的采摘、农家乐发展到现在的休闲农庄、生态农园、休验农园;4、休闲农业功能从单纯观光,扩展到观光、休闲、体验、健身等多功能;5经营理念从单纯的生产经营,扩展到休闲与体验,增加了文化和生态内涵。

四、休闲农业发展的主要类型

休闲农业发展受资源环境、区位交通、市场需要、农业基础、投资实力等多方面的影响,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发展态势。

(一)按区位可分为4种类型:

1、城市郊区型。一般农业基础较好,生态环境好,农业特色突出,市场需求大,交通便利,发展休闲农业条件优越。

2、景区周边型。一般靠近旅游景区,农业产品丰富,农村环境好,农民经营意识强,有利于休闲农业发展。

3、风情村寨型。一般具有民族民俗风情,地域特色鲜明,农村土特产品丰富,可吸引游客体验民俗文化,参与农业生产活动。

4、基地带动型。农业种养基地,特色农产品基地,农业科技园区等,可以让游客采摘、品尝农产品,参与农业活动,购买农产品。

5、资源带动型。农业资源有森林、湖泊、草原、湿地等,可以发展森林休闲、渔业休闲、牧业休闲、生态休闲等休闲旅游业。

(二)、按产业可分为7种类型:

1、观光农园。利用花园、果园、茶园、药园和菜园等,为游客提供观光、采摘、拔菜、赏花、购物及参与生产等活动,享受田园乐趣。

2、休闲农园。利用农业优美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农家生活等,为游客提供欣赏田园风光、休闲度假,参与体验生态及文化等活动。

3、科技农园。以现代农业生产为主,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水耕栽培、农技博物馆等项目,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学习、体验等活动。

4、生态农园。以农业生态保护为目的兼具教育功能而发展的休闲农业经营形态,如生态农园、有机农园、绿色农园等,为游客提生态休闲、生态教育、生态餐饮等活动。

5、休闲渔园。利用水面资源发展水产养殖,为游客提供垂钓、观赏、餐饮等活动。

6、市民农园。农民将土地分成若干小块(一般以一分地为宜),将这些小块地出租给城里市民,根据市民要求,由农业园人员负责经营管理,节假日城里人去参与农业生产活动。

7、农业公园。利用农业环境和主导农业,营造农业景观,设立农业功能区,为游客提供观光、游览、休闲、娱乐等活动。

五、发展休闲农业效益、问题与措施

1、发展效益。发展休闲农业的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建立了一、二、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2、带动了运输、餐饮、旅馆、商业及相关服务业,有利于农民的转移和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3、促进了城市和乡村的联系和交流,推动了城乡互动和城乡一体化发展;4、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民的居住环境;5、提高了农民的生态观念,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6、有利挖掘、保护与传承农业文化;7、增强了农民的市场观念,提高了农村资源和农产品的价值;8、加深了城市人对“三农”的认识,开辟了城市支援农村的新途径。

2、问题与措施。几年来,我国休闲农业发展虽然取得明显成绩,但由于缺乏经验,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1、产品雷同,特色不明显;2、规划滞后,业态单一;3、基础设施不配套、不健全;4、经营管理粗放,服务水平不高;5、功能单一,文化内涵和生态内涵不强;4、法规不健全,管理不规范;7、农民缺乏资金,发展受到限制;8、宣传力度不够,市场客源不足。为此,建议采取积极措施,促进休闲农业健康、有序地发展。主要措施:1、提高认识,积极引导和扶持;2、做好规划,突出特色;3坚持以农业经营为主,防止城市化和商业化;4、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水平;5、调整产品结构,树立品牌;6、加强营销,扩大市场客源;7、制定法规,完善行业标准。

六、休闲农业发展的机遇与前景

1、发展机遇

目前,我国发展休闲农业具有良好的时代背景和有利时机,这要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规模扩大,交通拥挤,空气污染,环境恶化,生活和工作压力增大,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希望在假日里到郊区乡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以改变环境,放松自己,恢复精力和体力。2、广大农村发展现代农业,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延伸农业产业链,发展二、三产业,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3、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居民经济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水平达到较高程度以后,就会产生精神生活的追求,外出休闲旅游就是其中之一。另外,城市在岗人员有了双休日,又有私人汽车,这也为外出旅游提供了可能条件。4、广大农村一般远离繁华的城市,具有优良的农业自然环境,美好的田园风光,多样的农业生产活动,悠久的农耕文化,丰富的农家生活,这些都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前景广阔

篇3

关键词:白城农业;发展现状;发展构想

中图分类号:DF4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4)-01-17-1

1白城市农业发展现状

白城市地处黑、吉、蒙三省(区)交界处,幅员面积2.57万平方公里,下辖5个县(市、区),3个省级开发区、5个工业集中区,73个乡(镇),918个行政村,2923个自然屯。全市总人口达203万,其中农业人口122万人。

1.1种植业发展情况

白城市根据旱区特点,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大面积发展花生、芝麻、绿豆等矮棵节水作物及西瓜、美葵、小麦等早熟作物,全面推进种植业发展,粮食总产量屡创新高。

1.2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

全市牢牢抓住发展壮大特色农业这条主线,全力打造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相连接、加工能力与原料生产相配套、初级加工与精深加工相结合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

1.3畜牧业发展情况

白城是传统的农牧业产区。经过多年努力,畜牧业产业化生产格局已基本形成,奶牛、肉牛、肉羊、白鹅、肉鸡、肉鸭等优势产业逐步壮大。

1.4林业发展情况

全市人民坚持以举市3年大造林竞赛活动为重点,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动力,以科技为支撑,加快了吉林省西部重要生态屏障建成步伐,推进了生态产业基地建设进程。

2白城市农业资源情况2.1耕地面积多

白城市现有耕地1528万亩,农民人均耕地12.7亩,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7倍,这在吉林省乃至全国都是令人羡慕的,而且随着农民从土地上进一步解放,这个比例会更高。

2.2种植条件好

日照时间充足,可达2919小时;昼夜温差大,可达13℃~14℃,有利于干物质积累;适合种植时间长,最长可达159天;水质好,地表、地下水均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三类标准值;土壤呈弱碱性,pH值在8.1~8.3之间,农产品品质优、口感好。

2.3草原面积大

白城市登记在册草原面积有1711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原面积1328万亩,年产优质牧草35万吨,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2.4水产资源丰富

境内有嫩江、洮儿河等主要河流8条、水库10座,大小泡沼700多处,可养殖水面138万亩,占全省可养殖水面30.7%,居吉林省各市(州)之首。这些水面水质良好,无污染,天然饵料丰富,鱼类品种组成繁多。

3白城农业发展构想

农业是白城市发展的基础,更是白城的特色。今后,白城市要以农业产业化为统领,重点围绕10大农业特色产业,按照“强龙头、扩基地、促联结、育品牌”的思路,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努力打造特色精品农业拓展区。

3.1准确把握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重点措施

农业产业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白城实际,发展农业产业化,要突出重点,坚持“四化”发展路径。一要坚持规模化生产。不论种植还是养殖,上不了规模就支撑不起产业。要以水稻、绿豆、葵花、燕麦、辣椒、奶牛、肉羊、草原红牛、肉禽、野生鱼10个特色主导产业为重点,通过建设专业乡(镇)、专业村屯、高标准种养园区,培育一批跨行政区域的特色优势种养产业带,最大限度地扩大种养基地生产规模;二要坚持组织化管理。上规模要靠组织化,组织化提高了,标准化就能推行,科技、金融、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就更容易进入。要培养树立一批运作规范、运行良好、作用显著的典型示范专业合作社,鼓励引导基层干部、经营大户和科技人员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完善运行机制,推动专业合作社由松散型向紧密型转变,由单项服务向综合配套服务拓展,由产后服务向产前、产中系列化服务延伸,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三要坚持链条化发展。产业链条的延伸,可带来成倍的经济效益。要坚持“外引内育”的方式,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坚持“全链条、全利用”的产品开发战略,走精深加工、系列开发之路,深度开发具有白城特色和较好市场前景的“新、特、优”农产品,从而促进种植业、支撑养殖业、活跃流通业、联结相关产业,形成产业集聚;四要坚持品牌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的产品大多是食品,讲究标准和质量,消费者非常看重品牌的市场认可度和美誉度。要鼓励和扶持生产基地农户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围绕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开展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认证活动,培育名牌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3.2进一步明确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主攻方向

水稻产业,要稳定扩大生产面积,水田面积发展到300万亩,建成吉林省水田生产第一大市、全国知名绿色水稻种植基地;绿豆产业,要加强良种选育工作;集中打造“大鹦哥绿”绿豆及加工产品品牌;辣椒产业,依托龙头企业定单联结,全面推进辣椒种植订单化、标准化、优质化,专用辣椒种植面积扩大到50万亩以上,产量达到15万吨,重点培育“吉塔”知名品牌。

3.3切实强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三大支撑

篇4

1.1城市创意农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相结合高新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作为一种手段和方式与城市农业的生产、生活互相渗透。由于新技术的注入会使城市农业在种植、养殖、育种等方面不断提高生产力。通过研发农产品深加工技术、发展优质、多样、高附加值的创意农产品、规划特色农产品生产区等形式实现现代化农业的转型。

1.2城市创意农业是具有高附加值的新型产业创意农产品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农产品自身的农业价值上,更是体现在它们所衍生出的更多的附加价值领域。通过城市创业产业园的设计、新技术的农产品的推广、农产品品牌化的实施,这样才能够才可能更大的拓展农民的就业空间和机会,增加农民的收入,提升农产品的综合附加效益。

1.3城市创意农业与传统第一、第二产业的融合这里的传统第一、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以及为生产生活服务的部门。在整个创意农业产业体系中,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实现有效对接,文化与科技紧密融合,发挥引领新型消费潮流的多种功能,也因此开辟了新市场,拓展了新的价值空间。

2城市创意农业品牌的构建

在当今全球农产品市场竞争中,农业的品牌竞争是被消费者所公认的竞争方式,特别是在大中型城市,农产品的品牌竞争日益激烈,如何有效的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已成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政府部门、农业企业等面对的重大课题。

2.1品牌内涵

品牌的原始解释是强调品牌的可识别性,即一种品牌是通过它与众不同的名字、标识或包装来识别的。品牌不仅是一个标记、一个名称,品牌本身有着深刻的内涵,代表了某一产品或服务、某一企业或组织的综合实力,是推动企业价值发展的重要动力。农业品牌是指农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其所有的农产品或农业服务项目上使用的用以区别其他同类的或类似农产品或农业服务的名称或标记。根据国际国内农业现代化发展实践证明:只有建立农业自有品牌,才能有效提高农产品品牌管理水平,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这无疑将是中国未来城市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2创意农业品牌发展现状

2.2.1创意农业品牌意识相对滞后在中国农村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计划经济思想的束缚尚未彻底消除,重生产,轻经营,从观念上对实施创意农业品牌化经营的认识不到位,还没有将其作为城市当前和今后农业发展的基本战略。一些政府部门对品牌农业引导不力,有的认为创品牌是企业的事,与政府关系不大,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不少企业认为农业品牌效益优势不明显,创建工作难,忽视品牌形象塑造和优势培育;一些农民群众认为自己实力小,与农业企业只是产品买卖关系,创品牌与己无关,不注重产品质量。

2.2.2创意农业产业层次有待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内涵是创意农业品牌的生命和灵魂。以河北廊坊为例,廊坊市大部分农业品牌的科技含量较低,农业加工企业在生产加工、产后保鲜、储藏包装等环节的科技创新相对匿乏,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品基本上停留在粗加工上,精深加工产品、二次增值产品少,高科技产品、名牌产品更少。除极少部分群体品牌外,大多数农产品存在/分散经营、各自为政0现象,农业产业没有形成集群发展,缺乏市场竞争力。

2.2.3农业资金投入不足农业资金投入不足是阻碍当前农业品牌战略实施的又一重要因素。农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业投资和农业产业化的主要力量,但其投资规模有限、积累速度较慢,制约了对农业的社会投入,给农业品牌战略的实施带来不利影响。一个农业品牌的创建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但是长期以来政府对农业投入一直比较少。除政府投入外,实施农业品牌战略还需要社会投入,包括社会融资、农业信贷、农户自己投入等。

3城市创意农业品牌建设对策分析

3.1提高对创意农业品牌意识,重点推进以研发设计为主的创意农业项目建设和创意农产品的开发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指定可行的规划和政策,为创意农业品牌的生产经营活动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提高对实施创意农业品牌战略重要意义的认识,更新思想观念,牢固树立与发展创意农业相适应的市场竞争、营销、品牌无形资产、商标、知识产权等新理念,真正把推进创意农业品牌建设作为一项战略举措来抓,努力建设农业品牌大市。

3.2通过多种媒体方式提高创意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

要切实加强对农产品品牌的宣传力度,提高品牌农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知名度和占有率。纵观国内外许多的知名,无不是进行多渠道的宣传的,特别是在电视媒体、报刊媒体、互联网等形式已成为开拓名牌产品市场重要投入。在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宣传方面要大胆地借鉴其他名优农产品的推广经验,在确实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同时,要采取多元化措施,花大力量宣传农业品牌的内涵、特征和技术优势,进而才可能解决好农产品难形成知名品牌的问题。可以定期举办名优农产品文化节活动等等,把名牌农产品的名声做大、做响、做强。在宣传工作中注重品牌文化、品牌形象的宣传,从注册商标,到商品包装全过程都要注重品位和档次。廊坊市在实施农业品牌的塑造上走了一条创新之路,实行了/一村一品0的创意农业品牌建设方针。以粮油、蔬菜、林果、畜牧四大产业为主导,全市专业乡镇发展到10个,占全市乡镇总数的11%;专业村发展到250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8%,其中,农产品深加工、运输销售、创意农业产业园已发展27个,占10.8%;全市获得商标注册的专业村已有28个,通过无公害、绿色及有机产品认证的达到99个,分别占11.2%、39.6%。/一村一品0建设对区域主导产业培植、农产品市场销售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3.3提高创意农产品品牌的科技含量

在农产品品牌创新是指通过运用新型种植、栽培技术,或采用更科学的农业生产管理技术手段,借助新型市场的开开发或新型组织的引入,实现农业品牌更好的发展。农产品研发和生产要大胆引进先进设备、引进特优资源,开发新产品。同时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技术合作和人员培训,使先进的技术与优质的资源相配套,进而最大可能的提高创业农业品牌的科技含量。

篇5

关键词高效设施农业;城郊;发展

近年来,连云港市新浦区把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主要突破口,紧紧抓住当前国家扩大内需、沿海大开发的良好机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强势推进高效设施农业建设的步伐,使现代高效农业成为拉动新浦区农业快速增长的新动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

1新浦区高效设施农业取得的成绩

(1)取得了“三个提高”。一是高效农田所占比例有了新的提高。全区产值4.5万元/hm2以上的中高效田块达1.08万hm2,占耕地面积的54%;其中产值7.5万元/hm2以上的高效农田占15%;产值15万元/hm2以上的特高效农田占5.3%。二是设施农业所占比例有了新的提高。全区设施农业面积达1 253.3hm2,占耕地面积的6.3%。三是规模养殖所占比例有了新的提高。生猪饲养量达14万头,家禽饲养量350万只,奶牛存栏580头。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较2008年提高7个百分点。

(2)实现了“五个突破”。一是设施农业规模化建设有了新的突破。全区建成万亩连片高效农业基地1个,千亩连片23个。新建市级千亩连片设施农业基地5个,草舍西红柿、馨源花卉和蔬菜、希望花卉、云盛出口蔬菜等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达680hm2,其中新建千亩以上日光温室栽培生产基地4个,面积达600hm2,设施农业发展规模之大,速度之快,为历年之最。二是农业项目有了新的突破。全区在建农业项目22个,项目总投资6 570万元,已完成投资5 584万元。西红柿规模化种植基地建设、设施蔬菜基地建设、日光温室鲜切花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区建设等项目已全部建成。三是品牌效应有了新的突破。全区涉农商标达15个,无公害农产品33个,绿色食品2个,有机食品1个。建立了1.53万hm2无公害生产基地,制定了25个地方标准和产品操作规程。“云盛”牌番茄获江苏名牌产品和连云港市知名商标。四是农业产业化建设有了新的突破。全区现有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9家。野仙云雾茶、馨源鲜切花、云盛果蔬等一批特色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47家,新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10家。五是高效农业特色村、示范基地建设有了新的突破。全区已培育建成高效农业特色村12个,示范基地23个。乡镇都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新增土地流转面积482hm2。

2存在的问题

一是高效农业规模较小,农业园区建设层次不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待提高,缺乏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二是土地流转步伐不快,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存在农民不愿“流”、部分干部不敢“流”、发展水平局限不易“流”等制约因素。三是优势资源缺乏整合,品牌带动效应微弱。新浦区的农产品远没有东海大米、赣榆泥鳅那样远近闻名。野仙云雾茶、草舍西红柿等品牌仅在区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品牌带动效应微弱。四是乡镇之间在高效设施农业发展上还存在不平衡[2]。

3发展对策

(1)优化产业布局,建设三大高效农业区。一是积极申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浦南、岗埠片区以包青路为轴线,规划建设面积6 666.7hm2,发展鲜切花、生态富硒米、高效水产、设施蔬菜四大产业园,形成一区四园格局,2010年新发展鲜切花133.3hm2、设施西红柿333.3hm2、生态富硒米666.7 hm2、高效水产养殖133.3hm2,确保成为江苏沿海开发后第一批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二是高标准建设省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园区。以云台片区已通过省级验收的花果山外向型农业园为核心,建设4 000hm2出口创汇农业园区,新增水生蔬菜266.7hm2、水生花卉66.7hm2,建设施蔬菜66.7hm2,新扩洋葱、甘蓝等创汇蔬菜333.3hm2,建成万亩浅水藕基地、万亩出口蔬菜基地,成为全市最大的省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园区。三是积极创建省级农业生态园区。充分利用云台山山场资源,新建茶园266.7hm2、新植果园266.7hm2,建成万亩云雾茶基地、万亩鲜杂果基地,申报省级森林公园,加快建设樱桃谷采摘园、花果山云雾茶文化园、城隍庙生态休闲农业园。建立园区管理机构,成立园区管委会和园区投融资主体[3]。

(2)明确目标任务,实施农业农村六项工程。一是农业园区工程。除了申报创建省级三大园区以外,每个乡镇新建一个66.7hm2以上的高效农业园,每个村结合“一村一品”特色村创建,新建或扩建百亩以上的特色农业示范园或养殖小区,每个村民小组至少培育10户种养大户。二是设施农业工程。设施化是农业发展的方向,是现代农业的标志,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2010年要新增设施农业666.7hm2,各类农业政策性资金将重点扶持设施蔬菜、工厂化育苗等设施农业项目。三是精品茶果工程。云雾茶每年新扩266.7hm2,截至2012年全区云雾茶面积要达到1 333.3hm2以上。2010年沿山新建千亩连片的樱桃、葡萄、冬枣等特色鲜杂果园2个以上。打造出深具影响力的采摘休闲园,推进农业休闲旅游业快速发展。四是花卉苗木工程。迅速扩大鲜切花种植规模,每年新增133.3 hm2,到2012年鲜切花面积要达到1 000 hm2,加快花卉交易市场建设,将新浦区建设成为区域性鲜切花生产基地和花卉物流集散地。为满足城乡绿化需要,每年新建苗圃133.3 hm2。五是规模养殖工程。大力发展规模畜禽养殖、规模水产养殖,保障城市肉品的供给。生猪规模养殖15万头以上,家禽育雏饲养量1 000万羽以上,高效水产养殖发展到1 333.3 hm2。六是农民康居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完成3个市级康居示范村建设任务。每年重点建设5个康居示范村,将新村庄建设与村庄土地复垦、万顷良田建设工程相结合,盘活土地存量,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园区和农村二、三产业[4]。

(3)改善发展环境,健全三大农业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农业科技指导直接到户、科普宣传直接到田、科技服务直接到人的农技服务网。加强农业科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每个村至少有1名农技员。加快引进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二是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完善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积极引导农民流转土地,推进土地向种植大户、农业龙头企业法人集中,实现集约化生产。每年流转土地面积666.7hm2。三是建立农业生产标准化体系。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制定新浦区优势特色农产品和原产地农产品的地方标准。新创无公害农产品10个、绿色食品3个。

4参考文献

[1] 黄真国,黄秀敏.对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思考[J].河南农业科学,1999(7):16-17.

[2] 何洁,张和广.固原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1):17-18.

篇6

相对于传统农业,城市农业有更深刻的内涵。它具有高度的城乡融合性,既包含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延伸渗透,农业与旅游、服务业交叉融合的内容,也包含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设施与先进农艺相互交接融合等内容;具有功能的多样性,既立足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又紧紧围绕和服从城市发展建设需要;具有高度的集约性,在寸土寸金的城区及近郊,走的是资本、科技密集和土地节约的发展道路,高度企业化、规模化、科技化、设施化、市场化;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能够充分融合和利用城乡各类资源要素,发挥各种优势,选择重点产业和主导产品。城市农业能够发挥出经济、社会、生态三大功能。经济功能体现为给市民提供优质、卫生、无公害的鲜活产品,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社会功能体现为为市民提供接触自然、体验农业以及观光、休闲的场所与机会,传承传统农耕文化;生态功能体现为维护生态平衡,营造优美宜人的生态景观,防治城市环境污染等。

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农业功能拓展提出了客观需求,近年来,发达国家大城市周围的农业逐渐由过去单纯向城市供应食物转变为集生产、生态、休闲、娱乐、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农业,充分体现和发挥了农业的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和生活功能等“三生”功能,使城市农业不仅为城市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新鲜、安全、优质的食品,以满足不同层次市民的需求,而且通过充分发挥农业在生态系统中的能动作用,建立人与自然、城市与农业和谐的生机和活力,与此同时,在城市农业区开辟绿地、市民农园、花卉公园、教育公园等,发挥高质量的生活服务功能,让市民能够在回归自然中放松紧张的心理,获得新的生活空间。

因此,城市现代农业的建设,就是要将农业建设成为城市生态屏障的一个组成部分,进一步与城市经济和生态系统紧密融合,为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保持城市和乡村生产、生活、生态之间的平衡与协调,为城乡居民构筑良好的人居空间,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生态环境压力将会不断加剧,通常城市中心城区的建筑密度很高,一般难以提供出大型绿化和改善生态的设施空间。如果仅靠大面积植树造林和建设绿地来调节改善气候环境,不仅需要巨额投资,而且需要大量维护和培植费用。而规划良好的城市现代化农业生产不仅可以对城市的生态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可以大大降低环境改善的费用。因此,城市农业生产与草坪、绿化、人工园林、森林、生态果园等共同构成城市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成为城市“有生命的基础设施”。

农业产业融合,农业生态休闲产业在城市农业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将大幅度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休闲度假将是人们消除工作、生活压力、缓解疲劳、放松身心的最佳选择。早在1999年,美国《时代》杂志就曾预言,2015年前后,发达国家将进入休闲时代,休闲在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将占有一半的份额,新技术和其他一些趋势可以让人把生命中的50%的时间用于休闲。事实上,当前休闲产业已成为美国第一位的经济活动。据美国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美国人有1/3的休闲时间,有2/3的收入用于休闲,有1/3的土地面积用于休闲。

农业旅游观光功能对于城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农业的这个功能为城郊农业提供了一个新型的发展模式。它把农业与城市中其它产业有机地联系到一起,有利于城区向农村的渗透和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原有的城郊界限将变得模糊,有利于消除城乡分割对立的状态,使城乡关系变得协调和融合。农业的旅游观光功能,一方面满足了城市居民对农业旅游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成为农业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亮点,大幅度提高了农民收入。

农业生态休闲产业是一个巨大经济潜力和就业空间的产业,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以农业生态景观、特色产业、乡村文化和农耕文明为依托,来满足城市居民观光、品尝、休闲、猎奇、娱乐、参与、体验、购物、度假等需求。它既是对农业经济潜力的深度挖掘,也是一个系列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成为一种一、二、三产交叉融合的新兴产业。法国的农业“绿色度假”,每年可以给农民带来近110亿欧元的收益,相当于全国旅游收入的1/4,荷兰仅花卉产业旅游(阿什米尔和库肯霍夫)每年的门票收入就达1000~1200万欧元,日本每年有超过5亿人次的农业休闲、观光、体验和旅游的市民,农业休闲旅游的相关消费额超过50亿美元,我国台湾地区每年观光休闲农业吸引的游客超过525万人次,创造园区农业品及周边休闲产业约10亿元台币(约合2.5亿元人民币)的商机。生态休闲农业的发展会将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园区经营管理、餐饮、住宿、休闲、教育、会展、交通、乡土特产、农业特色休闲旅游工艺品、讲解导游等相互穿插融合,形成农业与商业融合、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农业与教育业融合、农业与特产加工业融合等多产业的交织。

未来的城市农业将进一步加深多层次的分工与专业化,最终形成“从田头到餐桌”的现代化的产业模式。城市现代农业由于地处城市周边,具备优越的市场优势、资本优势、技术优势、管理优势和人才优势。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城市现代农业的经营模式必将率先向现代企业经营转变。

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使我们有可能真正使新农村的建设与整个城市的建设联动发展,实行基础建设联动、文化建设联动、形态建设联动、生态建设联动,在基础建设上一体化考虑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在文化建设上,推动优质社会事业资源向郊区转移;在城市形象建设上,根据现代化大都市的要求设计新农村的建筑形象和整体形象;在环境生态建设上,把新农村作为都市环境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整体性考虑都市城乡环境生态建设。

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可以借助于经济发达的大都市的各方面,形成现代化的都市乡村,城乡良性互动,由此将城乡差异消于无痕;可以使新农村建设与农业产业建设互动,以农业产业建设带动新农村建设,以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积聚,保证农民就业与收入水平同步提高;可以与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紧密挂钩,形成良好的都市生态环境;同时还可以在走向现代化的同时保护和传扬自己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保护和传扬传统农耕和民俗文化的同时,创造符合都市精神的现代农村新文明。

参考文献:

1.杭州市都市农业课题组.各国都市农业发展状况比较.杭州科技,2002(2)

篇7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业;信息化

一、农业电子商务的概念

由于不同的知识背景和研究视角,以及农业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它的理解和把握也都在不断变化之中,形成了对农业电子商务的多元化认识。目前,国内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农业电子商务,是一个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包括政府、企业、商家、消费者、农民以及认证中心、配送中心、物流中心、金融机构、监管机构等,通过网络将相关要素组织在一起,其中信息技术扮演着极其重要的基础性的角色[1]。

农业电子商务是以农业生产为中心而发生的一系列电子化的交易活动,包括农业生产的管理、农产品的网络营销、电子支付、物流管理以及客户关系管理等。农业电子商务是以信息技术和全球化网络系统为支撑,对农产品的产供销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过程[2]。

农业电子商务是指利用互联网、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为从事涉农领域的生产经营主体提供在网上完成产品或服务的销售、购买和电子支付等业务交易的过程。农业电子商务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Internet为平台的有关农业生产管理和农副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交易的商务活动[3]。

二、盐城市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状况分析

盐城市地处江淮平原东部的黄海之滨,下辖城区、亭湖和盐都三区,东台市、大丰市和响水、滨海、阜宁、建湖、射阳5县,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人口近800万,是江苏省面积最大、人口第二的省辖市。盐城的农业生产在全省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有耕地980万亩,粮食、棉花、油料等产量均列全省第一,畜禽、水产、蚕茧、蔬菜和特种经济作物的总量也名列全省前茅。农业产业化进程较快,涌现出一大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农副产品名牌,“优质棉生产基地”、“茧丝绸之乡”、“大蒜之乡”、“中药材之乡”等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一定的声誉,目前正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进军。盐城的经济在苏北五市中处于中上水平,经济发展一直处于领先地位。2007年盐城经济总体上呈现速度加快、质量提升、后劲增强的基本态势。

(一)盐城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概况

1. 县级电子政务应用基础基本具备

在江苏省政务信息网亭湖区横向接入网上已开发运行的应用系统有电子公文、信息报送、电子邮件系统、信息查询系统、视频会议系统和县政府内部办公系统等等。江苏省政务信息网上亭湖区(从原盐都县划出)政府门户网站已开通运行多年,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已成规模。四套班子文件库、政务动态库、政府专题调研库、历届两会及文件库、统计数据库、土地资源库等等已基本建成。另外,部门基本具备实施电子政务的基础条件。主要体现在条线垂直应用系统的开发、部门内部办公系统的应用、部门数据库的建设,因特网的接入使用,计算机的配置等方面都在近几年有了迅速提升。特别是机关工作人员经过人事部门公务计算机操作基本技术的轮训,电子公文、信息报送、电子邮件等应用系统的推广使用培训,计算机使用技术有了很大提高。本文的政府信息化调查数据显示,80%的部门已用电脑办公,有50%的部门已接入上级政府部门网站,并且电脑培训已成为了政府培训工作的主要培训内容。

2. 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

2006年,在全国第二批扩大试点的25个地区(市、州)中,盐城率先建成158个乡镇(街道)和2424个村(居、社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建立卫星接收终端、有线数字电视、互联网和传统广播教育“四位一体”模式,并建成多个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服务平台。网络建成后,各地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展了培训。据新华报业网报导,盐城市在2007年1月被国家信息产业部列为首批国家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试点期限为3年。 盐城市农业信息化工作已经起步,发展势头迅猛,目前,市、县和60多个乡镇都加盟了省农网。市里成立了农业信息中心,建立了“沿海农网”网站,有5个县(市、区)和一些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网站,4个县建立了局域网,实现了信息的收集、筛选、的双向服务。通过网络,及时农业政策、法规和各种信息,指导全市农民生产。平均每年在网上供求信息都在3千条以上。通过网络媒体,一大批龙头企业、农产品、经纪人和产销大户被包装上网,开展网上广告宣传。通过网上建立商务平台,积极探索优质品牌农产品网上交易,2006年全市网上销售额达近2亿元。

3. 农业信息网站建设开始起步,但网站的商务功能有 待拓展

盐城的农业电子商务网站主要有沿海农网、阜宁农业信息网、射阳农业信息网、建湖农业信息网、东台兽医信息网、大丰农业信息网、盐都农业信息网、响水农业信息网、滨海农业信息网、盐城兴农网、盐城农业信息网、盐城农业资源网等等,上述网站主要都是信息类网站,电子商务交易类网站比较少。

(二)盐城亭湖区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现状问卷调查

1. 问卷调查表设计及说明

为了能够进一步反映盐城市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状况,本文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亭湖区便仓镇为样本点展开问卷调查。盐城市亭湖区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跃居盐城市九个县(市、区)和苏北各城市区前列。2006年,该区人均GDP、地区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全省城市区分别上升3、1、2、7位,特别是财政总收入一年净增2个亿。就当前的苏北区情来看,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支持,因此,问卷分为两份,一份是面向当地政府部门,另一份是面向农民个体。调查表采用人工方式发送,回收后对问卷的统计数据进行相应分析,以此进一步了解盐城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为后续苏北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SWOT分析及其建设路径研究奠定基础。

本次调查共发放155份,分为政府和农民两个版本,分别是5份和150份,收回有效问卷分别为5份和15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其中由于政府部门只要了解一个总体情况,所以每个部门就调查了一份,但在调查过程中提出了许多的相关问题。由于精力有限,笔者在亭湖区便仓镇的六个村进行了随机调查,但是坚持了一户一份的原则,避免了重复调查。

2. 调查结果分析

就两种问卷内容所反映的问题来看,笔者结合调查问卷结果作了进一步的具体分析。

政府卷中的第1题(请问这里有电脑吗?)第5题(您了解“电子商务”吗?)调查结果如图2.1和图2.2所示。

从图2.1可以看出政府部门电脑拥有量少,虽然拥有电脑的政府部门的办公自动化程度较高,但图2.2反映出,大家对电子商务都还非常模糊,40%被调查者选择不了解电子商务,只有20%对其非常了解。由此可见,在便仓镇的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设备欠缺,以及对农业电子商务的认识不足等问题。

政府卷的第6题(平时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向农民朋友传达信息?),第8题(一般培训的内容都涉及哪些方面?)调查结果如图2.3、图2.4所示。

从图2.3中可看出政府在向农民传达信息的时候还主要停留在传统的传播方式上。图2.4反映出政府部门已意识到电脑培训的重要性,而且培训的内容比较丰富,能够满足广大农民的需求。

农民卷的第5题(请问您听说过“上网”吗?)、第6题(您了解网上买卖东西吗?)、第7题(您认为上网的主要作用有哪些?)、第8题(您听说过“电子商务”吗?)的调查结果如图2.5、图2.6、图2.7、图2.8所示。

从图2.5、图2.6、图2.7和图2.8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农民们已开始接触上网,但是程度还不够,对电子商务的了解还比较少,并且对上网作用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娱乐和资料检索的层面上。说明农民对网络的了解程度还不深,还需进一步加强引导。

农民卷中第10题(培训的内容主要涉及什么方面?)、第13题(您最想获得什么方面的信息?)和第15题(平时通过什么方式获得外面的信息?)的调查结果如图2.9、图2.10和图2.11所示。

从图2.9和图2.10可知,政府部门的培训基本能满足农民的需求,但农民获得信息的方式还只停留在电视和报纸这两种方式上,通过网络获得信息的不足10个人,可见农民对电脑的了解程度和欲望都还不是很高,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导他们。

综上所述,盐城市亭湖区等地的基层部门在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认识观念落后、农业信息、技术信息传达效率低、门户网站建设差等诸多问题,农民对网络功能的认识还只停留在娱乐和学习上,对于网络在农业商务的应用还知之甚少,了解外界的欲望是很浓的,但是希望了解的内容还只是农业政策、农业动态和种植技术等,且获得信息的方式主要还只是传统的电视和报纸。掌握信息化知识以及运用信息化手段的意识主动性不强。

三、盐城电子商务建设的具体建议

(一) 进一步明确政策导向,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国家积极制定各种鼓励政策,引导农民理解和认识农村信息化,指引他们采用信息化的手段来进行农业生产和经营,以提高农民的收入。盐城市政府应及时将国家政策传达给农民,并帮助他们理解和实施。

政府在农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开展方面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主要在于:建设农产品市场信息发展的基础设施,包括电话、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等各种通讯设施;规范信息市场,整合信息资源;提供全方位服务,引导和组织农民上网。因为只有政府直接参与农业信息基础建设工作,才能建立起覆盖郊区、县、乡镇、村的农业信息网络;也只有政府支持建立的信息咨询服务机构,才会有良好的信誉,农民才会相信。

(二) 提高农业电子商务网站的质量

从盐城农业电子商务网站的总体来看,农业信息资源内容缺乏,重复信息多,针对性强的特色信息少。信息的质量和时效性比较差。网络建设分布不均衡,网页设计不够精细和规范,缺乏个性和专业特色。而农业电子商务网站的质量与提供的信息资源等直接影响着网站的点击率和信誉,因此提高农业电子商务网站的质量是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关键。现有的农业电子商务网站要加强农业信息资源网络化应用建设,注重网络运行环境和资源利用手段,注重实效,做好“建库、稳源、增库、强流”。

“建库”,即建立高效规范的数据库信息系统。信息时代,谁最先获得信息、运用信息,就意味着谁能获得市场、获得利润。“稳源”,即提高农业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稳定性和完整性。“增库”,即帮助农民开发信息需求。现在,农民的致富愿望与日俱增,但是由于缺信息、缺技术、缺服务,很难找到致富的门路。“强流”,即增强现代农业信息咨询服务扩散能力。充分利用以太网扩张的机会,全面开拓农村网络市场,逐步实现计算机互联网络进村入户,打通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

(三)加强农业标准化建设

加快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前提是农产品需要标准化。农产品的标准化直接影响着农产品信息的正确传递与否,进而影响农产品的流通速度和交易量。一般来讲,农产品的标准化建设包括质量标准体系、包装标准体系和品牌管理等,尤其是对产品的分类和质量描述相当重要。科学的产品分类是开展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基础。产品分类名称不科学,就如堆放杂乱无章的农产品,不利于采购商找到期望的产品,从而阻碍了商品的交易活动。对此,许多农业电子商务网站都在尝试着按照实际销售和采购的分类习惯,将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分成了几大类,每一大类再分成若干小类,为农产品跨区域交易及全球交易奠定了基础。通过农产品标准化和超链接提供相应标准描述,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流通速度和交易量。

因此,要结合盐城的实地情况大力推进标准化工作,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规划入手 ,建立“两个机制”,实施“三项工程”,建好“六大体系”。两个机制即体现优质优价的动力机制和市场准入约束机制,使按照标准化生产的农产品能够卖出高价钱,反之则不准进入市场。三项工程即放心基地、放心龙头加工企业、放心市场。六大体系即农业标准质量体系、生产示范体系、农产品加工体系、营销网络体系、质量认证监测体系以及信息服务体系。

(四) 选择合适的电子商务模式

探讨农业电子商务模式,需要搞清楚农业电子商务的服务对象以及服务对象的性质。就农业电子商务服务对象而言,包括农民(这是农业电子商务服务的主体,农民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对象,他既是农产品的生产者,又是农用生产资料的消费者)、农产品加工和贸易企业、农用生产资料生产和贸易企业等。农业电子商务服务或模式的研究要始终针对这些客户或对象。

结合盐城农业发展的状况与趋势以及农民的素质,笔者提出了以电子商务网站和农村经纪人为核心的电子商务整合模式:3B-C模式(即Business-Business-Broker-Customer)。该电子商务模式结构图如图3.1所示:

(五) 注重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

首先,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有步骤、分阶段、踏踏实实地提高农民的文化知识水平,提高农民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对农民进行信息技术和网络技能的培训,教育农民掌握和使用检索网络信息资源的方法和操作技巧,提高农民的信息获取能力;其次,敦促农民从传统的封闭、保守的信息意识中解放出来,改变那种对信息获取的无所谓态度和对网络信息的怀疑和不信任态度,用具体的事例引导农民认识到信息在现代农业中的巨大作用,激发农民的信息需求和应用网络信息的积极性。再次,充分利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进城务工的机会,有目的地引导他们对信息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关注,让他们逐渐自发地成为发展农业信息服务需求的领头羊,为未来现代农业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培养一批潜在用户。最后,要加大对农村经纪人和信息员的培育力度,他们是农业电子商务系统的重要核心之一,关系着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成败。

参考文献

[1] 李兵.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分析[J].中国信息界,2006,22:31-34.

[2] 黄晓晖,成汉健.论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战略[J].商场现代化,2007,490:97-98.

[3] 李守丽.电子商务是农业信息化的必然[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l5(3):66-67.

[4] 黄志宏,刘超.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应用的问题及对策[J].集团经济研究,2006,20:263.

[5] Rolf Mueller. Agriculture is a growing part of the e-commerce world,http://news.省略 ,Dec 14,2000.

[6] 李干琼.打造农产品经营“王国”--农业电子商务[J].农业网络信息,2005(9):32-34.

[7] 赵俊杰.对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几点思考[J]. 经济问题探索,2005,1:98-99.

[8] 傅晓,邓保国.我国农业网站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南方农村,2004,1:42-45.

[9] 邓保国.论我国农业信息网的发展“瓶颈”[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16):79-80.

篇8

关键词 都市农业;量化模型;发展路径选择;云南安宁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263-04

Abstract Urban agriculture is a new type of agriculture which is based on the city,serves for the city,meets the needs of urban development,and brings into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long-term development planning.As a new agriculture form,urban agriculture belongs to multi-function agriculture which is highly merged with primary industry,secondary industry and tertiary industry.The quantitative model of ″2-1″ element balance of urban agriculture was give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urba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Anning City.Finally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urban agriculture belonged to the ecology-dominated,life-production com-pound urban agriculture,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urban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Anning City.

Key words urban agriculture;quantitative model;development path selection;Anning Yunaan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和发展,都市农业已经成为现代都市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型业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攀升,城市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城市建设和农业用地之间,及城市经济和农业产业发展之间出现巨大矛盾,在这种背景下,促使城郊型农业向设施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围绕城市发展的新型农业业态――都市农业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宁市是云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工业化在云南省名列前茅,但工业区建设对周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问题依然突出。随着安宁市“环境立市、工业强市、城镇化推动”等战略的实施,以及滇中大经济圈的逐步形成,安宁市发展正呈现出工业化、城市化加速的态势,农业在全市经济中比重日益下降。对于如何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乡互动发展,在以昆明为都市圈的生态城市建设中脱颖而出,打造出不同于全国各地新兴的市民农园、休闲农场、教育农园、高科技农业园区、森林公园、民俗观光园、民宿农庄等都市农庄的模式,并能提高安宁市八街、青龙、温泉等地的农业优势,成功转型升级安宁市都市农业名片,研究新型都市农业的功能性要素选择“2-1”概念和适合于安宁市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评价模型,探索安宁市都市农业的发展新模式、新途径,最终提出解决安宁市都市农业发展问题的方法及对策值得探讨。

1 安宁市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现状

安宁市距昆明主城32 km,国土面积1 321 km2,辖7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作为云南省最大的钢铁、磷盐化工基地,安宁市的工业化程度高于云南省全省平均水平,列西部百县(市)第5名,连续3年位列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较低,二元结构矛盾较为突出。

2008年,昆明市提出了到2020年要初步实现都市型现代化农业格局的构想,安宁市的区位优势,以及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利政策支持的背景下,发展都市农业是安宁市实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适应安宁市作为昆明主城副中心和安宁市工业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当前,安宁市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仍然处于农业区位理论下的城郊型农业向现代都市农业转变的过程当中,早年主要以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农业服务业(其他)为区域支柱产业,按照安宁市的土地使用划分,传统城郊型农业突出的生产功能依然非常突出,比如其种植业中,粮食、油料、烤烟等低产值作物播种面积依然不低。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传统的粮食生产逐渐被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取代,“滇之红”红梨、安宁浅水藕、安宁弯葱、八街食用玫瑰、县街甘兰等特色果蔬生产逐渐成为安宁农业的名片,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经营方式。

1.2 存在的问题

当前,安宁市都市农业尚未形成系统的、科学的规划,整体农业产业依然没有完成从传统的城郊型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都市型农业生产方式转变;都市农业的发展缺乏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有效引领,安宁市都市农业发展进程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尚不足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都市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和空间分区不尽合理,安宁都市农业发展未充分考虑服务自身和昆明主城区的双重功能,都市农业的分区存在一定误区;安宁市都市农业发展配套支持体系不健全,生产力和技术水平与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要求有差距,缺乏现代都市农业所需的体制和组织形态,农业生产和生活服务性体系缺失显著,尤其是以鲜活农产品食品安全体系和快速物流缺失问题最为突出。

2 都市农业三大功能“2-1”模型

都市农业基本含义为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于一体的现代都市新型产业。在三大功能之间,并不是简单的融合与加减,而是三大功能的平衡与制衡。现代农业生产中,生产功能始终与生态功能是相互协作、相互制衡的一对因素,农业产业化必然挤占现有生态资源。同时,农业生产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可忽视的影响,在一个农业区,如果强调其生态效应,则农业生产必将受到一定的制约,比如退耕还林、退耕还湖等直接限制了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种植品种、养殖规模等也将因为生态要求受到限制[1]。而强调生产功能,都将对区域生态圈带来损伤,譬如设施农业对生态的影响,现代耕作技术、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都将对当地土壤和自然水体造成一定的污染等[2-3]。而都市农业突出的生活功能,也与生态功能有一定的相互制衡因素,生活功能需要良好的生态功能作支撑,生态功能则反过来对生活功能提出了较高要求[4]。

2.1 都市农业三大功能“2-1”概念

都市农业与都市息息相关,是有别于传统的生产型农业,农业区位理论强调的是其生产功能,即依托都市资源,如何实现农业生产的利润最大化,都市第三空间理论则强调了自然环境对市民生活的重要性,突出了都市农业的生态和生活功能[5]而生产功能次之。从三大功能产生的经济价值来说,是存在制衡关系的,其中生产、生活功能更多的是对地方经济发展、个体收益带来直接增长效应,而生态功能则是弱化了经济因素,突出的是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补偿。许多例子表明,生态功能需要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简单来说,可看作经济的负增长。因此,在都市农业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中,可以认定从经济价值角度来说,三者之间是“2-1”的关系,即生产、生活两大功能带来的效益将被生态功能一定程度上抵消(图1)。

以昆明地区为例,在昆明主城区周边农业发展过程中,早期强调农业对都市的生产功能,其特点就是滇池水体围湖造田的工程,周边大量的农田出现,生产功能突出到最大,但带来的是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在后期,农业产出已经不能满足都市的需要,生产对当地政府和生产个体带来的收益也被成本上升所抵消,生活功能开始得到重视,农家乐、餐饮服务等大量引入,以此来提高农业的产出价值,而这些都是以牺牲生态功能为代价的,随着理念的变化,滇池周边的生态功能被高度重视,种植、养殖大量退出滇池流域,而地方政府还需要花费大量资金来改善生态环境,单从经济价值角度看,都市农业生产、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存在负关联关系[6]。

2.2 都市农业三大功能“2-1”要素平衡量化分析

为进一步分析都市农业三大功能之间的关系,制定了三大功能量化指标体系(表1)。通过三者之间的指标量化来分析其中的关系,并以此为安宁都市农业发展路径选择和定位。

在上述量化指标体系中,各因素权重和指标赋值均为主观赋值,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上述指标分析,来探索三大功能之间的关系,对于上述功能和要素,需要进行几点说明。

2.2.1 理想状态。当三大功能得分相同时,可视为理想化的三位一体都市农业,即生产、生活、生态的完美结合,一般情况下,这种理想状态不可能出现,多数应表现为偏重哪一种功能的三元复合体。

2.2.2 极端情况。任何一个功能得分为0,可视为极端情况,当生态功能为0时,可视为高度发达农业区,即所有可用土地都为农业用地,极端例子可以以色列沙漠中的农田为例。当生产功能为0时,可视为该区域为都市核心区,已无农业生产,仅有个体化的都市种植设施,相当于都市农业类型中的中心区农业类型。当生活功能为0时,可视为传统大农业区,相当于北方粮食主产区。如果其中2项为0分,也是极端情况,比如生产、生活功能为0分,其极端例子是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无人区或仅有少量人居住的原始森林生态保护区。

2.2.3 较高分值的决策影响。如果生态功能得分较高,而生产生活功能得分较低,表明该都市发展都市农业的理念是建设宜居生态城市,农业生产完全服从城市发展对生态环境的需要[2],典型例子就是昆明主城区滇池流域的退耕还湖政策。如果生产功能得分较高,生态和生活功能得分较低,除了表面该都市的l展历程是从传统农业区发展起来外,更大的可能是管理者目光聚集在工业立市的理念上,在未来城市发展中,农业和第二、三产业的博弈将处于下风,大量农田用地有朝更高效益的工业和居住用地转变的可能。

2.2.4 量化指标分析模型。对于上述指标及赋值方式,提出如下计算公式。

其中:QPE、QLE代表功能系数;P代表生产功能;L代表生活功能;E代表生态功能;W代表权重;V代表分值。Pi(Wi,Vi)=Wi×Vi,即生产功能因素权重与得分之积;Li(Wi,Vi)=Wi×Vi,即生活功能因素权重与得分之积;Ei(Wi,Vi)=Wi×Vi,即生态功能因素权重与得分之积。

计算出的功能系数,以QPE数值构成横坐标,QLE数值构成纵坐标,组成横纵坐标轴图(图2),由此来确定该都市农业的功能倾向。

在上述坐标图中,原点数值为0,表明生产、生活、生态3个功能得分一致,数值1代表生产或者生活功能得分值为生态功能的1倍,表面生态功能比较弱,如果按照最高得分10分计算,则此时生态得分为5分,处于中间值。

以数值1作同心圆,如果象限点落在园内,表面生态功能至少为生产或生活功能得分值1/2以上,越靠近圆心,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得分越趋于一致,更为接近三者完美结合的理想状态。

在同心圆外,表明生态功能急剧恶化,已经完全脱离了都市农业创造第三空间的理念,此时的都市农业需要采取现代保护性都市农业理论的观点,进行“有计划地保护的农业”的政策倾向。

QPE、QLE 2项数值为正时,代表生态功能得分低于生产或生活功能得分;为负时,代表生态功能得分高于生产或生活功能得分。

QPE,QLE 2项数值落在各象限的含义:第一象限为以生产、生活功能为主的都市型农业,生态条件较差,生产、生活功能较全,越靠近偏离线,越表明2个功能产生的价值接近;第二象限为以生活、生态为主的都市型农业,生产功能相对较弱,越靠近偏离线,越表明2个功能的协调性较好;第三象限为以生态为主的都市型农业,生产、生产功能相对较弱,越靠近偏离线,越表明生产、生活功能在这一地区接近;第四象限为以生产、生态为主的都市型农业,生活功能相对较弱,越靠近偏离线,越表明2个功能的协调性较好。

2.3 针对量化模型的都市农业发展战略

根据上述量化模型和计算结果,不同象限内的都市农业发展策略不尽相同,宏观层面的发展战略见表2。

3 安宁都市农业“2-1”要素平衡量化分析

根据上述要素平衡量化指标的设定,以及安宁市的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对各个指标要素给出了初步评分(表3)。

根据上述得分,各功能得分:P=5.356,L=6.45,E=5.16

对数据进行分析,见图3。可以看出,安宁市都市农业现状处于生态型都市农业,并略微偏重生活型,可以简单概述为以生态为主的生活-生产复合型都市农业。

4 安宁市都市农业发展战略路径选择

根据安宁市都市农业模式和现状分析,结合“2-1”要素平衡模型分析的结果,安宁都市农业已经具备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现代都市农业特征,而且具备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几个基本要素:单位产出高;休闲观光基础、交通基础、旅游基础好;特色产品较丰富;森林覆盖率高;有较大的水源保护区面积限制工业进入;空气污染指数低等。同时,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基础较好,农村劳动力富余,具有部分农业产业组织,农业产业物流基本条件具备,政府支持和政策扶持大,这些都是打造安宁独具特色都市农业的现实基础。

但安宁市是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城市,一方面农业本身受土地和水资源的限制,农业基数较小;另一方面安宁市的城市化、工业化和环境污染对农业现代化发展造成制约,大昆明目标市场还受到来自周边县区的博弈性制约。安宁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就是要将以上两方面结合起来,从优势中找到目标,从局限性中找到突破口(表4)。

可见,安宁市都市农业发展路径应与城市、工业以及与人和自然环境等诸方面的因素和谐结合起来。能够利用和依托都市圈,合理运用现代生产方式和生产条件,对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重点发展以生态为主的都市农业,不断延伸产业链,通过特色化和差异化经营,取得与竞争对手的博弈均衡,引导和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都市消费[8]。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安宁市都市农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应该是以下内容。

4.1 猿稚态型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

安宁市土地有限,水资源缺乏,但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生态区。当前,要规划好农业高新技术区和有机生态农业区,在生态条件好的区域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并限制影响有机农业的产业进入。同时,在土地资源较为紧缺,不适宜发展有机农业的区域建设一批高科技农业园区,依托高科技农业设施生产高科技农业产品,并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以点带面、以点促面,提高农业的整体科技水平。重点发展种子工程、温室工程、生物工程、绿色工程,提高农业科技覆盖率[9];依托昆明市农业科研院所,提高农业科研水平,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农业的科技贡献率。

4.2 走生产生活一体化循环经济模式

安宁市城市化步伐快,工业发达,第三产业初具规模,农业发展要充分依托城市化和第二、三产业。在纵向一体化方面,农业要与生产资料生产联合;在横向一体化方面,专业方向相同的农业企业可以以合作兴办的农产品加工、生产、储运、销售和其他服务业而进行经济联合[10]。同时,依托的龙头企业,加速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型、农产品购销企业带动型、农业协会(包括农产品专业生产基地农户的联合和农民跨区域的行业协会)带动型、服务组织带动型等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构建。

5 建议

通过对安宁市都市农业的量化分析,在坚持生态型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和走生产生活一体化循环经济模式2种可选择的路径下,安宁市应在以农业龙头企业带动高效都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领都市农业经营、发展面向“昆明都市圈”的特色都市农业、完善支持都市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发挥政府财政资金支持都市农业的引导作用5个方面取得突破,建立具有高原特色的新型都市农业体系。

5.1 科学统筹规划,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新经济业态

在安宁都市农业发展定位中,应将安宁农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八街、温泉和青龙三地的生活和生态功能优先提出,将农业产业规划与城市发展规划有效结合,将安宁市其他经济业态与农业产业发展相互协调配合,理顺都市农业与工业发展的关系。应尽快协调解决工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关系,形成互补和良性发展。同时应积极完善形成都市大农业概念。在都市农业发展中,农业的范畴已经极大地拓展,林业、园艺产业、绿化、农产品交易与物流、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已经属于都市农业统一规划的范畴,其管理已经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商业和工业领域扩展,应协调各部门通力配合,形成完善的安宁都市农业整体规划。

5.2 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引领都市农业发展

发展规模化、集约化都市农业,提升都市农业的生产功能;引进和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龙头企业,构建“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庄园经济)”的经营模式;建立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建立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配套政策体系;加强农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5.3 合理布局功能分区,发展面向“昆明都市圈”的特色都市农业

重点发展服务现代新昆明的特色农业,依托北部特色观光农业区打造南部生态农业休闲区,形成南、北2条特色旅游线。围绕昆明都市圈发展特色农业,发掘利用现有各种资源,进一步推动生产功能和生活功能的融合,结合温泉、青龙旅游观光区、八街生态优良区,促进旅游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和升级。

5.4 完善支持都市农业发展的配套支撑体系

积极建立完善的政策法规、农业信息、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立保护县街、八街生态开发的法律法规体系;发挥政府财政资金支持都市农业的引导作用,建立农业投资公司;积极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全面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6 参考文献

[1] 樊长科,吴雨.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J].商业时代,2010,3(27):113-114.

[2] 苏艳新.浅论都市农业的起源与特征[J].农业科学,2013,8(5):1-3.

[3] 宋家荣.谈都市农业经济发展[J].农业经济,2014,3(1):13-14.

[4] 岳晓利.都市农业研究综述[J].社会发展,2010,6(4):61-62.

[5] 张敏,卢凤君,苗润莲,等.我国大城市都市农业发展阶段性的系统类变量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4,42(3):360-363.

[6] 许慧萍,常荣.对安宁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考[J].西南农业学报,2006,6(19):432-435.

[7] 万潇颖.都市农业发展与都市农业园区规划策略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2:1-52.

[8] 蒋玉洁.都市农业的技术特征及其技术创新研究[J].天津农业科学,2009,15(3):35-38.

篇9

1.白城市发展有机农业意义重大

1.1延长农业产业链的重要途径有机农业不但直接效益十分可观,而且后发优势更明显,具有较强生命力和效益拉力。在有机农业示范基地的带动下,农民自愿加入,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显著提高,立竿见影,同时带动有机农产品加工业大发展。农业标准化生产与有机农产品认证,涵盖种植、养殖和加工三大产业领域,形成同一区域内结构最完整、衔接最完善的有机产业链“有机种植(养殖)有机农产品加工有机种植(养殖)”,在创建完美的农业经济生态系统的同时,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

1.2有力地推动白城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从国际形势上看,发展有机农业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潮流。从国内形式上看,有机农产品已逐步成为消费的时尚和主流,成为众多经营者,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企业追逐的目标。客观推动各类市场主体抢抓机遇,适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能够有效增加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收入,提高市场竞争力。

1.3有利于涉农企业整合发展 有机农业要求在生产环境、生产投入品以及加工、包装、贮运、消费等众多环节实现有机化或无污染操作。因此,将给种植业、养殖业、肥料产业、农药产业、种苗产业、饲料产业、兽药疫苗产业、农产品加工业、餐饮业、贮运业、农产品流通销售业和研究、教育等相关产业、行业,以及与之关联的产业和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也将引起新一轮的产业整合和资源重组。

1.4有利于白城生态环境的改善 白城市在全省系四类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状况不佳,生态条件比较脆弱。应利用多样的土壤类型和充沛的光热条件,大力发展第一产业。近年来,虽然逐渐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但掠夺式发展第一产业的局面仍没有扭转,土地“三化”严重,耕地有机质含量大幅度下降,农产品质量滑坡。有机农业应用生物或天然的投入品,减少污染,提高地力,可大大地改善白城的生态环境。

1.5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国家和省一直鼓励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通过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鼓励农产品商标注册,开展名牌农产品评选认定,加大营销推介,强化监督管理等工作,提高我国农产品品牌上市率,培育、做大一批特色鲜明、质量稳定、信誉良好、市场占有率高的名牌农产品,促进农业品牌化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2.白城市发展有机农业有较强优势

2.1气候条件适宜 白城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理经纬度大,光照充足、积温高、空气清新,有利于开发有机农业。年平均气温4.2℃~4.6℃,年平均日照时数2919个小时,年积温3300℃~3350℃,无霜期152~158天,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多集中在7、8月份,占年降水量的60%左右。

2.2土地资源丰富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的西北部,松嫩平原西部,科尔沁沙地北缘,是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三省结合部,幅员2.57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14万亩,人均耕地面积居全省第一位。

2.3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改善 白城市有较丰富的水资源,泡沼星罗棋布,海拔110~160米,过境江河有嫩江、洮儿河、霍林河等,较大的泡沼有月亮泡、向海泡等。目前,全市共有水浇地400万亩。引嫩入白等工程竣工后,水浇地面积将增加200万亩以上。

2.4品牌农业有一定基础 目前白城已成为水稻、烤烟、肉牛、芦苇、棉花、淡水鱼、油料、糖料、杂粮杂豆等农产品的重要产区。大鹦哥绿豆、黑水西瓜、福顺辣椒、万宝粉条、大安白鹅、通榆草原红牛、瀚海珠葵花仁等名优特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全市吉林名牌农产品已达94个,已取得无公害农产品标志77个、国家级绿色农产品标志23个。目前全市已有12家企事业单位通过欧盟瑞典IMO、北京中绿华夏、北京五岳华夏、北京五洲恒通、北京中安质环、北京陆桥、辽宁方圆7家认证机构认证66个有机农产品,涉及耕地面积6371公顷、草原面积20万公顷,有机农产品生产能力22.3万吨。

2.5以多种形式发展现代农业 白城市是以农牧业为主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各级领导非常重视农业发展。近年来,先后开展了科技承包、万元田棚、园区农业等农业生产创新活动,在发展效益农业、避灾农业和品牌农业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

3.注重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作用

3.1推进全市有机农业产业链形成 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引进推广国内外先进有机栽培技术和有机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提高技术保障水平,整合全市农业资源,开发有机农产品基地,积极争取国家有机农产品认证,增加认证品种、扩大认证规模,形成全市有机农业产业链。

3.2推进白城生态工程建设 白城市虽然是吉林省四类生态经济区,但特色农业资源丰富,且有一定的规模,发展潜力较大。如能结合我省西部治碱等生态工程开发有机农业,实现生态工程与开发有机农业统筹安排,将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能大大增强白城农业发展的后劲。

3.3提高白城市对外的影响力 随着有机农业产业链的不断拉长,有机农产品加工业将成为支柱产业,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人才引进的力度,加速创建白城有机农业物流、资金流、人才流,白城市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加大。

3.4强化有机农业行业自律 开发有机农业,要在尊重农民首创精神的同时,注重加强引导,不能一刀切,更不能搞形式主义,要积极稳妥地发展,这是有机农业规范发展的根本保证。同时,要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协调、管理经营等作用,使参与的市场主体守法经营、规范运作,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发展机制。

4.把握发展有机农业的几个关键环节

4.1明确指导思想,确保科学发展 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核心,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服务农民和企业,促进白城产业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为目标,以农业行政和技术推广部门、科研单位、大专院校、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种植(养殖)大户为依托,形成“育、繁、推、产、加、销”一体化的有机农产品产业联合体,全力打造白城有机农产品品牌。

4.2加强有机农业宣传,改变传统农业意识 开发有机农业,要改变传统农业意识,树立现代农业发展观。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超前搞好规划,积极抢占有机农产品市场。

4.3搞好相关项目规划,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白城有机农业发展起步晚,经济条件差,进一步发展资金匮乏。因此,要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在有关技术部门指导下,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方式,积极开发有机农业。通过立项,申请国家政策支持,以此为支撑,启动有机农业开发工作。

篇10

[关键词]农村工业化;资本市场;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F3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2)12-0058-05

资本市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配置资本要素的主渠道和基本方式。资本市场的有效运作,对农村工业化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已有研究可以看出,农村资本市场有其特定的内涵,一是主要服务于农户、农业经济组织和农村经济建设的资本市场;二是指在范围上,建立在农村的资本市场。目前,从农村资本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看,主要是以正规的金融机构为主体,民间金融为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资本市场发展环境好的地区在发展农村金融体系的同时,农村债券、期货市场等方面也是农村资本市场发展的内容之一。在资本市场中,筹资者和投资者是主要参与者,加上相关的中介机构和管理机构,它们相互制约并相互依存就构成了资本市场的全部内涵。

截至2010年末,辽宁省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达到2990.19亿元,同比增长32.78%,高出全国平均增幅3.93个百分点,也远远高于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期21%的增幅;涉农贷款余额比上年末提高了9.6个百分点。2009年,辽宁不断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在沈阳等地推出的五项创新试点业务贷款余额达3.5亿元,支持农户超过2.6万户,有效发挥了示范拉动作用。2010年,辽宁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更是由试点阶段进入全面推进阶段。但目前县域范围内的资本市场仍存在着市场规模小、融资渠道有限、金融服务机构缺乏、地方政府融资难等问题,其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导致农村工业化受阻。

一、辽宁农村资本市场发展历程及现状

我们这里所说农村资本市场宽泛地讲就是农村金融市场,农村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也基本是以金融制度改革为主线的。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经历了曲折反复的过程。1979年,以恢复农业银行为标志的第一次全国农村金融改革拉开帷幕。农业银行逐渐由恢复之初的单一银行体制向专业银行体制转换。随后,农村合作信用社被作为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也从政社合一的体制中解放出来。不久之后信用社体制改革,农村信用社变成农业银行领导和监督,独立开展信贷业务的机构。在这一过程中,辽宁逐步形成以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村金融体系。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辽宁农村金融按照各个银行的不同分工,形成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作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其中中国农业银行发放商业性贷款,农业发展银行发放政策性贷款,农村信用社则按照合作制原则发放小额农户贷款。但实际运行并没有按照改革的意图来,在90年代后期,国有商业银行在逐利的动机下纷纷逃离农村市场,中国农业银行也逐步撤出了农村市场,农村合作基金会也被关停,非正规金融受到限制。信用社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受其产权、体制和规模限制,在解决农村金融问题上也只是杯水车薪。

从2003年8月起,以改革产权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内部经营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用社改革正式启动,作为第二批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21个省份之一,辽宁省农村信用社确立了省级管理模式。2005年,民间金融逐步规范化,小额信贷试点工作开始,2007年3月支持新农村建设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挂牌成立,2006年底,我国开始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金融体系,此时银监会提出农村金融市场开放的试点方案,首次允许民间资本和产业资本到农村地区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及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三类金融机构。2008年8月辽宁第一家村镇银行——铁岭新星村镇银行正式挂牌成立。截至2010年末,小额贷款公司发展到204家,全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达到42家,其中有36家村镇银行。辽宁农村金融市场逐步出现多元投资主体并存、多种形式金融机构良性竞争的局面。

在这里需要突出一点,在所研究的农村金融问题当中,除了私人投融资、机构投融资等方面外,还有以政府投融资为主体的财政金融问题,而且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融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历程在这里不作赘述。

二、农村工业化进程中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

尽管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多元化的金融体系正在形成,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尚未完成,农村金融发展仍满足不了农村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农村工业化进程。

1.资本市场规模小,金融机构覆盖面不足

一个地区的金融发展首先表现为总量的扩张。这里资本市场规模大小我们用金融资产总量指标来衡量,金融资产总量一般是由一个地区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之和构成。(见表1)

表1中,列出了2005年以来,辽宁省44个县(市)金融资产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辽宁省的金融资产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通过对比能够发现,辽宁县域金融资产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规模在全省所占的比重是不相适应的,资本规模较小,而且,从2006年到2009年,虽然绝对量在增加,但辽宁县域金融资产规模在全省中所占比重逐年递减。也就是说,虽然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强农村金融改革,但农村金融总量及增长速度相对于城市而言,发展仍然是十分缓慢的。

农村金融服务网点“覆盖面”不足。银行金融机构网点较少,覆盖程度较低,很多农村地区只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网点。

2.企业融资困难,正规金融融资渠道有限,服务方式单一,导致民间借贷活跃

2009年第四季度在国家统计局大连调查队对大连208户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经营者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在企业融资方面,被调查企业总数的95.2%的企业靠企业或个人储蓄,占74%的企业能从银行贷款,占90.4%的企业从民间借款,占调查企业总数82.7%的企业认为当前最急需的是资金。由于小企业资信等级较低,而且从银行贷款存在融资成本高、手续繁琐等问题,贷款难、资金短缺是制约规模以下企业发展的重要难题。

而从金融供给来看,正规的金融融资渠道有限。目前,创新型的金融机构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有部分地区设立了村镇银行,在很多地区,从正规金融机构借贷只能依靠农村信用社,而农村信用社本身受其规模限制,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方式单一、业务功能不足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的矛盾突出。农村金融市场的这种单一的市场结构,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这种不合理的市场结构和金融市场供给不足导致了民间借贷的活跃。

3.农村信贷资金供应不足,资金外流

由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完善,金融资源配置的“马太效应”加速了资金从农村流往城市、从贫困地区流往发达地区的趋势。我们可以用存贷差来衡量资金外流趋势(详见图1)。

图1向我们清晰地描述了1990年以来辽宁省县域金融机构存贷差的情况。除1992-1998年间,有小幅度的贷差外,其余年份都是存差,尤其是近几年,存差不断扩大。存贷差跟农村工业发展,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周期,以及农村金融改革有很大关系。一方面,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工业化进入超常发展阶段,对资金的需求增大。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金融改革既对已有的农村金融机构进行了存量改革,又建立和发展了新的金融机构,进行了增量发展,两者并重使农村金融供给得到增加。这是造成1992-1998年贷差的主要原因。而1998年之后,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减缓,企业效益不高,同时国有商业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开始逐步撤出农村市场,导致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农村金融环境的欠缺以及由于银行改革后的逐利性质,使得资金由农村流向城市,资金外流。

4.城乡存贷差异程度扩大,农村贷款在全部贷款中比重下降,金融对农村工业化支持乏力

城乡二元的管理体制和结构导致城乡金融也存在二元性,并且,近年来,城乡金融差异呈扩大态势。存款差异度由1985年的3.7倍,扩大到2007年的11.63倍,除1985年外,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贷款差异度都在8~9倍,到了2008年,扩大到14.4倍。①存贷款差异程度,虽然个别年份差异有微小调整,但总体上看差距是在扩大的。

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虽然近些年,我国实施了多项政策着重加强对农村经济投入和发展,但在金融支持方面却是乏力的。我们用农业贷款与乡镇企业贷款总和的变化来衡量农村贷款情况。(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除1985年农村贷款占比在9%左右外,1986-1989年农村贷款占全省贷款比重都维持在10%左右,是20多年来比重最高的一段时期。1990-1997年,随着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和调整,农村贷款在全省的比重除个别年份1992年、1996年变化较大外,都在8%~9%左右波动。1997年-2000年,农村贷款又迎来了一个小高峰,贷款占比在9%~10%。2000年以来,除2004年、2007年相较前一年有小幅提高外,农村贷款占全省贷款比重在总体上是逐年下降的。

5.农村融资市场发展不完善,直接融资所占比重小,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

一方面是股权融资尚未发展。农村企业一般企业规模较小,而我国较严厉的企业股票上市条件,使得农村企业很难靠直接上市融资。另一方面债务性融资渠道单一化。债券市场在农村发展严重滞后,长期以来,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农村企业,外部融资的主要渠道就是债务融资,而且债务融资的90%以上来源于银行,融资渠道非常单一,这也是非正规金融融资形式在农村存在的原因之一。

6.农村财政性融资困难,融资渠道窄

农村公共(财政)融资是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农村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收益的非排他性以及较大的正外部性很难内部化等原因,辽宁农村建设中的公共(财政)融资同全国其他农村地区面临相同的问题,公共(财政)融资困难,无论是私人投资还是金融机构都对农村公共产品融资缺乏兴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财政分配结构,导致资金更多地倾向于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财政投资严重不足,且现有的各种融资方式仍然难以切实满足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融资要求。

三、构建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促进金融发展创新

普遍的农村金融体系成功的一个共性和特点在于:从整体上,能够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体系。未来我省应积极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整体改革,努力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金融及小额贷款组织互为补充、功能齐备的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

1.鼓励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增加金融网点

自2006年以来,我国开始探索试点开放农村金融市场的增量改革,弥补现行农村金融体系所缺乏的部分,农村金融市场即将迎来多元化的时代。辽宁应充分利用这次改革的契机,推广和创新农村新型合作金融,推动符合条件的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和产业资本到农村地区投资设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多种类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尤其应注重引导各类资本到金融机构网点覆盖率低、金融服务相对不足、金融竞争不是很充分的地区投资设立机构。

2.通过政策引导,加大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力度

农村金融机构应明确各自职能,形成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业银行侧重支持具有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农产品产业带、农产品专业市场、产业生产基地的建设;农业发展银行侧重服务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扶贫项目等;农村信用社则侧重服务广大农户,增加农户的信贷资金投入;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结合自身发展情况,侧重创新与“三农”和微小企业融资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全省农村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3.运用各种手段和措施,建立农村资金回流的联动机制

通过加大对农信社的再贷款支持力度;扩大农村贷款利率浮动幅度等措施,制定包括财政、税收等在内的各种经济政策和监管政策,引导资金回流到农村;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通过法律形式,规定地方银行存款的一定比例投放到当地农村市场。

4.针对农村公共(财政)融资存在的问题,可以借鉴个别地区的做法,以每年的财政拨款为抵押,撬动更多的资金,尝试建立长期贷款的开发性融资,将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结合起来,或者中央政府可以尝试发行支农特别金融债,引导银行资金进入农村。由财政部或政策性银行向商业银行发行,由政策性银行发放,由农村信用社,按商业化原则运作,将筹集的资金运用于农村社会事业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5.创造条件,大力发展除基本信贷市场以外的农村债券、股票等市场,扩大融资渠道,增加直接融资比例。

农村债券、股票等资本市场的发展可以依托一些规模较大的合作经济组织。因此,应积极引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将农户组织起来,实现企业化经营,为农村资本市场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影,蔡玉胜.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回顾、借鉴与对策——基于东北地区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09,(4).

[2]乔向红,刘钟钦.辽宁省城乡金融二元结构研究[J].农业经济,2010,(3).

[3]王磊荣,王选庆.试论培育农村资本市场[J].广西社会科学,2007,(11).

[4]刘奇.从土地到金融:农村改革再突破[J].中国发展观察.

[5]中国农村金融体制三十年改革的回顾与评价[J].农业经济研究,2009,(7).

[6]尹筑嘉.论资本市场与农村经济发展[J].南方金融,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