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规划范文
时间:2023-03-18 19:08: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规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编制规划的原则
1.1发展村级林地经济应坚持生态立村、产业富民、协调发展、群众自愿、分类经营、分区施策、保护生态的方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依托,以村森林经营方案为基础,在做好森林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前提下,科学规划。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林地种植业、养殖业,最终达到林业增效、林地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
1.2编制村级林地经济规划应坚持简洁明了、浅显易懂、明确实用、操作性强、突出特色、集中连片、一村一品、上下结合、尊重民意、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环境的基本原则。
1.3村级林地经济的规划期限为近期(2010年)、中期(2015年)、远期(2025年),近期林地经济发展规划布局以及具体项目安排是规划的重点。
2规划编制的内容
2.1林地经济现状调查及分析
2.1.1村林地经济现状调查内容包括收集、整理乡镇、村已有林地经济发展规划与目标;本村自然状况(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本村社会人口状况(总户数、总人口、总劳动力等)、林地状况(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防护林等);现有产业发展状况(主要产业种类、面积、产量和效益、经营水平等情况);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介服务组织及经纪人发展情况;经济发展水平(村集体经济状况、农民技术文化和收入水平等)和其他情况。
2.1.2发展条件分析包括对全村林地经济、建设条件进行研究和综合评价,判断本村发展的潜力与优劣势,找出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最佳发展项目,并按照林农意愿和要求,提出规划期内本村林地经济发展的思路、总体定位及林农适宜发展的产业项目。
2.1.3全村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情况。
2.2确定林地经济发展内容
2.2.1林地经济目标:提出规划期内(近期分年度)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主要林产品和二、三产业的发展目标,及实现目标的项目构成测算;村组及农户经济发展的项目、产值、效益等规划内容。
2.2.2产业发展与定位:应对全村的产业发展水平进行预测,制定产业发展目标,搞好林业生态建设的规划布局,明确全村的主导产业和一至二个特色产业的发展规划(包括区域布局、年度目标、增长速度以及规划期末的发展规模、工作措施等),逐步形成优势产业。提出全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计划,对村内林产品加工业、观光旅游等行业发展进行规划。
2.2.3围绕产业发展,对推进林地经济建设的基层组织机构提出规划建议;对市场组织化程度高、符合国内外市场准则要求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各类专业协会、综合服务社、中介组织等)建设,提出名称、种类、规模和农民参合率的规划建议。
2.2.4提出发展林地经济的融资措施和途径,比如开展林权抵押贷款。
2.3林地经济开发适宜条件
2.3.1森林类别:商品林、除特殊保护地区以外的公益林。
2.3.2林龄:幼、中龄林、成熟林。
2.3.3坡位:中、下腹。
2.3.4土层厚度:20厘米以上。
2.4林地经济开发项目
2.4.1林菌模式。在郁闭的林下种植双孢菇、鸡腿菇、平菇、香菇等食用菌,主要原料为稻草、玉米秸等农作物废料,一次搭棚,可多茬轮种、技术易掌握、市场前景好、收益高,是郁闭林地种植的首选模式。林下种食用菌既利用了林下闲地,又能实现林菌互补共生,比另辟新地建大棚、温室,不仅省地,成本也只相当于大棚生产的10%左右,而经济效益与大棚生产相差无几。林菌模式也可选择保护和发展野生食用菌采集基地,如松伞蘑、榛蘑、松茸菌等。
2.4.2林禽模式。在郁闭的林下饲养肉鹅、笨鸡、山鸡、肉鸭等,放养、圈养均可,每年可养3—5茬,是发展林下养殖的主导模式。该养殖技术简单,群众易接受,市场潜力大、收益可观。2.4.3林畜模式。在林下可规模饲养肉牛、奶牛、森林猪、野兔,圈养、放养均可,饲草、饲料来源广,技术成熟,市场前景广阔,产值高、效益好,是林下养殖的重要模式。也可在林间养殖鹿、狍子、狐狸、貂等特种动物,效益更高。也可以选择野生动物林下驯养繁育如野猪家养等。
2.4.4林菜模式。根据林间光照程度和蔬菜的需光特性,选择种植种类,也可根据林间光照和蔬菜需光二者的生长季节差异选择种类。如利用春秋季节林间的光照种植山野菜以及蒜苗、菠菜、圆葱等蔬菜,销售容易,效益良好。
2.4.5林莓模式。在郁闭或基本郁闭的林下种植草莓,采用草莓的分植苗或组培苗在林间覆膜种植,惊蛰后顺行搭建小弓棚,四月下旬上市,每亩产量可达2000斤以上,投入较小,技术简易,是城市近郊区发展的好模式。
2.4.6林药模式。在未郁闭的林地内种植较耐阴的中药材,如人参、细辛、天麻等,技术简单、收益可观。
2.4.7林草模式。在适宜郁闭度的林地内发展,可选种类有紫花苜蓿、黑麦草等优质饲草,年收三茬,可出售鲜、干饲草、也可放养畜禽,也可在林下种植园林绿化的草坪,收入较高。
2.4.8速生丰产林和工业原料林营造模式。可选择适合林地或沿海农田林网营造落叶松、杨树等速生丰产短周期工业原料林。
2.4.9发展果材兼用林模式。如培育红松、山核桃果材林。
2.4.10培育食用菌原料林摸式,可选择封育天然阔叶林进行抚育改造等,定向培育食用菌原料林。
2.4.11山地苗圃模式。可选择山势平缓、土层深厚、交通便利的山地(包括河滩地、堤坝、果园等林地),采取发展和保护并重的培育方式培育绿化苗木,解决绿化市场大规格乡土树种苗木紧缺问题。
2.4.12林蛙围养模式。山林小区围养林蛙是养殖林蛙的一种新模式。它是利用天然生长阔叶林混生灌木丛、杂草及地面覆盖枯枝落叶的山坡,附近又有可靠水源等自然条件,围成适度面积的小区,以天然植物为主要遮阴设备,形成半封闭式的养蛙方式。
2.5林地经济规划设计
2.5.1林地踏查。根据已有资料和了解的情况,结合全村森林经营方案,确定适合发展林地经济项目的条件,利用森林资源分布图和行政区划图,了解资源分布区树种、林分、林龄、生长情况、地形地势、立地条件等。
2.5.2外业调查。要认真细致调查,要实测小班的面积,并逐小班记载下列因子。a、林地类型;b、地形、地势、坡向、坡位、坡度;c、土壤种类、土壤质地、土壤湿度、土层厚度、地下水位、酸碱度;d、植被类型、林木组成、郁闭度、林龄、生长及幼苗幼树状况;灌木种类,盖度;草本种类,多度;e、病、虫、鼠害情况。
2.5.3详细统计本村林改情况、家庭承包造林地现状、经营水平,本村林地经济发展优势和大户生产销售情况。
篇2
西市场办事处地处西部商业中心,辖区经济主要是以第三产业发展为主导核心.辖区面积1.4平方公里,地势平坦,交通发达,是区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人气商气聚集最旺的商贸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变化,在这片热土上已涌现出以西市场小商品批发市场、路港绿洋商场、维尔康文具市场,为代表的商业型批发市场和有着西部商业航母称号的华联,嘉华购物商厦为代表的摩尔式商业企业.另外还附拥着上百家有规模特色的沿街商业店铺.这种批零混搭的商业形式,以其商品品种齐全,商品物美价廉的特点汇聚了强大的商业氛围,成为的三大商圈之一.
由于商业集中,西市场的金融和相关服务业发展也比较快,不仅有邮储银行市分行、工行支行、齐鲁银行科技支行、西市场支行等多家大型银行,民生银行西市场支行、北京银行支行即将入驻,更有建行、农行、中信、招商等多家银行设有自动服务网点,信达财险分公司、人保等保险业紧密服务市场,必胜客、肯德基、麦当劳、真功夫等连锁餐饮以及银座佳驿、速8、汉庭、七天等餐饮住宿业发展迅速,各类通讯卖场以及图书药房美容美发星罗棋布,构成了具有发展潜力的大型商业区。据不完全统计在西市场从事不同商业活动的约有近2000家商户,经商和从商打工的人员近万人,特别是华联集团年销售额已达到66亿元,促进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经济发展计划和设想
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 移民经济; 发展规划
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145-002
经济发展规划是水利工程移民系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移民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是移民得以妥善安置、生产生活水平得以恢复和逐步提高的基础。水利工程移民系统经济发展规划基于特定环境,以特定任务为取向,涵盖自然和社会科学等多学科的融合,因此是一个包含诸多可控和不可控因素的复杂系统工程。从空间和世间维度上看,规划的对象和区域也会随着时间的递延而不断变化。这个特定的动态经济系统的研究,目前取得了一些成果。本文对规划原则、规划内容、规划目标进行较为系统的探讨。
一、水利工程移民经济发展规划原则
水利工程移民系统经济发展规划的原则是必须满足水利工程移民系统总体规划的原则与要求,力求反映移民系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
1.以开发利用当地资源为原则
人类生存与发展总是依赖于环境。虽然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进步,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以来的环境从形式到内容都在不停的演进过程中,但依靠自然环境生活是不可改变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觉地控制人类自己的活动和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依托。因为地理位置的差异,交通、信息、流通市场等条件的不同,各个地区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的类型、开发潜力和生产价值等都有可能千差万别。同时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过程中,还必须具备一套相适应的技术、资金、人才、信息、市场等配套措施。因此必须科学地研究开发目的地各种资源的优劣,根据当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因地制宜,确定开发的重点,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2.以农业为基础,适当发展二、三产业的原则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经济稳定、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离不开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水利工程移民系统经济发展,必须遵循以农业为基础,适当发展二、三产业的原则,这是因为:(1)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农业国家,现阶段还不可能走农村移民大批进入城市务工安置的道路,而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在乡村中发展工副业,搞多种经营,发展库区经济;(2)水利工程移民绝大多数是农业人口,移民的生产技能主要还是农业生产技能。移民劳动力素质、人才、信息、技术装备、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市场等,难以满足大批兴办工业企业的要求,相应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受到限制;(3)目前我国土地集约化经营不足,生产规模小而窄,经济效益低,农业还有发展潜力,可以走集约化经营之路;(4)立足于农业,加强农业基础,可为发展二、三产业创造良好条件。适当发展二、三产业并使之成为移民致富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
3.移民经济系统发展与所在区域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
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的目标、水平、结构、途径、流通、市场等都离不开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要求移民系统经济发展规划要与所在区域规划协调一致,利用所处区域的市场、技术、信息等,发展其自身经济,加快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恢复与提高。
4.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
移民系统的经济发展必须综合考虑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注重三大效益的协调发展。这是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先决条件。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是一个互相适应又相互对立的整体,解决得当就可以促进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共同协调的整体发展;解决不得力,就会对安置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和恶化,最终对移民的生存发展造成不可恢复的严重后果。因此,对于水利工程移民系统经济的规划发展,一定要注重开发与保护并举,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科学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资源储备,不断更新其储备恢复能力,使得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都能得到共同发展。
二、水利工程移民系统经济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
1.农业生产发展规划
农业生产发展规划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果业、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规划,确定各产业结构、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生产发展规模与策略,主要生产项目的分析、论证和评价。
2.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规划
包括市场分析与预测,评价与选择移民企业的管理、组织模式等。
3.自然资源管理开发的综合规划
包括各类资源(水、水能、矿产、土地、土特产品等)合理开发方式、开发规模、开发项目的技术经济分析及其环境保护。
4.水利工程移民安置区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主要确定水利工程移民安置区社会经济发展总体目标、产业合理布局、社会经济的发展策略、资源的合理开发、配置与保护。
三、经济发展规划目标
1.水利工程移民经济发展规划目标的设定
水利工程移民经济系统发展规划的目标,是确定水利工程移民经济系统发展的规模、模式、策略的依据。从理论与实践看,水利工程移民系统经济发展规划目标的确定是一项困难的工作。目标定得低,移民群众无法接受,安置问题难以妥善解决;目标定得高,则不利于开发利用水资源,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整体效益的发挥。根据有关水利工程移民安置的国家法律、法规与方针政策、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与要求,通过移民系统经济发展的真实案例,可以将移民系统经济发展规划的基本目标概括为:(1)移民搬迁后的生产生活水平不低于安置区当地居民的平均水平,或搬迁移民在搬迁年份的前、后年份生产生活水平基本保持不降低;(2)移民生产生活发展的速度,与安置目的地当地居民的平均发展速度相当。其中第(1)条基本目标是防止移民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生产生活水平发生大幅度降低,保证移民安置区的安定。移民系统的发展最终总是要与所在区域经济系统融为一体。因此,第(2)条基本目标是保证移民系统纳入所在安置区目的地所在地区经济系统的发展,缩短移民系统消失的时间,防止移民与当地居民的差距越拉越大。
在具体实践中,测度水利工程移民经济发展规划基本目标的主要指标包括:(1)人均粮食占有量。它是水利工程移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移民的基本生活保障的需要。(2)人均年纯收入。它是测度移民生活水平质量高低的主要指标。(3)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它是反映移民经济发展规模与水平的一个重要统计指标。(4)移民经济发展增速。它是反映移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可以用以预测与评价移民经济发展的趋势。(5)其它指标。包括人均资源占有量,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卫生、教育、科技水平,环境质量,人口自然增长率等,这些也都是评价移民生产生活水平经常使用的指标。
2.水利工程移民经济规划制定的影响因素
确定水利工程移民系统经济发展规划的目标水平时,主要考虑的问题是:
(1)时间问题。目标与时间相对应才能动态地反映移民系统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的目标要尽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这样利于解决水利工程移民问题。时间是各种指标的重要影响因素。水利工程移民系统应在国家财力、物力扶持的可能条件下,争取速度,尽可能缩短实现目标的时间。
(2)投资问题。水利工程移民系统经济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资金投入是前提条件。资金的运用须与国家政策、科技发展相统一,考虑资金投入的规模与效益,提高资金使用的周转速度,重视资金的时间价值,用辩证的观点和动态的观点确定资金的投入规模。
(3)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是水利工程移民系统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同时也是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规划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因此,规划目标的制定,必须考虑社会、经济、环境三者利益的相互协调。
基金资助: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一般项目(编号:2012RKB01182);山东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科技计划(编号:2011YK063)
参考文献:
[1]黎强.探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J]企业技术开发,2011,30(9):43-44
篇4
1资源负荷与生态环境都面临较大压力
近年来,伴随着广东省高州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其城市建设速度也在突飞猛进中,于是,城市建设的开发量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就当前来说,分析高州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可以发现,建筑物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日趋密集的建筑对高州市的生态已经形成了较大的压力。另外,伴随着车辆的增多,高州市也面临较为严重的交通拥挤压力,这些都给高州市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如此,就使得其生态环境伴随日趋弱化的发展趋势。
2社会中的绿色经济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就目前来说,广东省高州市中很多部门及阶层对绿色经济的认知并不是很多,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绿色经济就是节能减排,更有甚者,认为绿色经济会对经济增长造成一定限制。在公众层面,对绿色经济的认知也不多,到目前为止,还没形成一种自觉的绿色经济意识和行动,如此,会使得绿色经济在发展中遇到一定阻力。
3统筹机制不能及时落实
相关制度不能与时俱进针对绿色经济的发展,国家发改委已经做了相关的明确规定,在长三角,很多城市已经有了这方面的尝试,但是,对于广东省高州市来说,还缺少相应的规划。就当前广东省高州市发展绿色经济的体制来说,其统筹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很多职能都分散于各个委局办,没有形成相应的合力,如此就使得绿色经济在规划、协调以及监管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空白地带。另外,类似政绩考核机制、公众的引导机制等相关制度还不能做到与时俱进。
二广东高州市发展绿色经济的相关措施
1强化绿色经济意识
落实科学发展实践在全市范围内做好对绿色经济的相关宣传,让广大干部及市民都充分了解绿色经济的含义以及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强化绿色经济意识,明确其发展趋向,坚定对其发展的信心。同时,建立科学的绿色指标考核体系,在体系中要将绿色经济的相关要求充分体现出来。要对微观经济主体做出合理的引导,让其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重视污染及资源耗费控制问题,在建设工程的设计建造阶段,都要做好节能、环保以及最大利用效率的和谐。
2做好绿色经济发展规划
实现高州市的可持续发展第一,结合高州市市情,正确分析当前高州市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制定相应的绿色经济发展规划,并将其作为高州市今后的重要发展任务。第二,结合高州市未来的绿色发展规划,应该出台相应的配套政策,从而保证规划实施的可行性,并且基于此规划,制定出高州市每年的年度绿色经济发展目标,然后结合目标,严格依据规划步骤,做到有的放矢,最终实现高州市的可持续发展。
3做好绿色技术开发和推广
寻求绿色能源新突破结合高州市当前减排潜力不足的情况,适当的将减排重点从关停和治理作为主导力量向减排新技术、工艺改进、流程改善上过渡,从而在新技术下提高生产效率,减低生产成本,实现效益的提高。探寻一些新能源产业诸如热能等,并将它们作为新兴经济增长力量。结合世界环保产业发展的前景,在工业制造以及石油化工等方面探索新的绿色突破。
4突出绿色优势
推动结构转型第一,对增量做出相应调整,使得绿色产业的比重不断加大,重点发展一些高技术产业、文化旅游产业、服务外包产业等,从而进一步将结构转型到高级产业结构上。第二,对存量做出相应调整,发展高端化的生产技术并一起带动产品结构以及产业链条的高端化,使得产业结构逐渐过渡为高端技术、高端附加值以及高端消费。第三,对空间做出相应调整,将一些具有相同或者相关产业的企业布局进行集中,如此使得生产要素能够得到一定的聚集,从而有利于资源高效配置和集中处理企业污染问题。
5对绿色消费行为作出倡导
推动高州市两型社会建设第一,对于公共消费来说,要提倡节约和节能减排,推动全社会的节能降耗,进而推动绿色经济目标的及早实现。第二,对于消费行为来说,要鼓励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对一些大功率的私人交通工具做出相应限制,将一些因交通拥挤而造成的能源消耗及污染控制在最低。第三,对于生活方式来说,要尽量少用一次性产品,在节约资源及能源的情况下,最大化地实现可持续消费,从而推动高州市两型社会建设。
6进一步完善绿色制度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相应保障及支持第一,抓住新机构改革的先机,将每个部门在绿色经济发展中的职能划分清楚,整合其管理的权限,将其工作目标进一步明确,对其问责机制做好相关强化,做好市域范围内的发展规划、项目制定、相关检查及监督等工作的相关协调。第二,针对绿色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做好地方性法规的修订和完善,从而对绿色经济的工作行为做好规范,对生产者及消费者的行为做好相关约束。第三,做好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的落实工作。将有利于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土地及资源配置政策全面实行;落实好项目审批及市场准入的政策,使得绿色经济的门槛得以提高。落实好绿色产业及产品的相关激励政策。政府应该对本地的绿色产品出台相应的鼓励与支持政策。第四,做好绿色管理工作。正确运用好各类经济、法律、教育及行政手段,从而保证绿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要严格格执行,不断加大执法强度和监督力度,保证信息的透明性,建立高效的绿色市场,对一些非绿色行为作出相应的处罚。
三结论
篇5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发展;作用 ;城市经济发展规划 ;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目前,城市规划为城市经济和建设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一定时期是城市发展的指向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城市规划的作用日益凸显,并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
一、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具有直接性影响
城市经济有着相对的独立性,它在资源占有、地域位置、人口素质、基础设施、周边环境等各因素上都存在着显著的区别,所以,城市经济发展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我们要尊重其主体性,尊重其特有的城市发展规划以及经济发展方式。城市发展规划要充分尊重自身的地域特色,将城市规划作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使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相适应。城市在制定和实施发展规划时,应整合各类资源,加强对经济发展的研究力度,提高城市规划的实效,保证规划的可操作性。
二、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主导作用
城市发展依赖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而城市经济的发展又离不开科学的城市规划进行有力支撑,城市经济要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城市规划的有效调控。总而言之,科学、合理且具有前瞻性的城市发展规划能促进城市社会、环境和经济的良性发展,能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1城市规划为城市发展带来了经济效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骄人的巨大成就,城市化进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在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中,中国社会经济从计划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走出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发展道路。在此过程中,城市规划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很有效率的引导了城市的发展。具体可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 (1)土地经济学角度,城市规划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提供了土地开发市场所需的确定性,推动了绿地与人行道的合理划分;(2)市场经济角度,城市规划有效克服了土地开发中的市场失效问题,提高了市场经济效益;(3)发展经济学角度,城市规划能够有效地组织低效率的圈地发展,平衡工农业,可以很大程度上的促进农村向城市转换以及城市更好更快的发展。 以山东省济南市奥体中心项目为例,,济南市为承办第十一届全国运动而规划建设,该项目规划选址于当时尚未大面积开发的济南城市东部区域,它的建设,提高了城市品位,带动了周边住宅和商业价值的提升,而且带动整个东部城区的发展,成为了当时济南的地标性建筑,全运会之后,它成了民众体育、活动、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再以济南西客站项目和济南文化艺术中心项目为例,这两个相继规划和建设的项目,选址于当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济南城市西部区域,它们的建设,拆迁了大量棚户区,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加上之后配套基础设施和路网的完善,带动了整个西部片区快速发展,成为了济南新的地标,成为济南近期投资热度最高、人气最旺的区域。
2.2城市规划有利于城市环保、低碳生态型发展
城市发展建设是具有长期性的,城市作为人民生活的环境,不仅要能满足人们生存的功能性需求,还要能够反映人文需求,所以我们应努力建立生态型城市,无论是文化传承,还是城市形象建设,都应该围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展开。反之亦然,个别城市的城市规划制定或管理者,他们只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在获取经济效益和企业效益的时候是不惜一切代价的,对社会环境带来了污染和破坏,废气废水超标排放,滥砍滥伐使城市绿地覆盖面积大幅度削减等成了获取这一系列利益的代价,这样的愚蠢行为到最后带来的将会是惨痛的教训。科学的发展理念告诉我们,合理的城市规划能够非常好的将环境与发展进行有效的结合,有利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三、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对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
不合理的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可产生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政府的干预存在一定的弱点和缺陷。
市场经济有着自己的固有弱点和缺陷,城市规划在进行自我调节时无法准确、及时的反映经济发展状况。专门的城市规划工作人员在进行城市规划时经济利益动机相对薄弱,它也无法最终决定工程项目的建设与否。所以,政府在进行经济干预或城市规划时效率较低下。
3.2利益集团和政治集团的双重影响。
政府工作人员对城市发展实行政治干预,而城市规划人员只负责规划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规划人员的权力范围有限,无法最终主导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和最终决策。所以,政府的干预行为对规划管理上的倾向性无法起到实质性的效果。在实际的城市发展中,某些政治集团或者企业团体为了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进行不合理的城市建设。
3.3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目前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增加了各种不稳定因素。城市在进行发展规划时一般采取人为干预的方式,但是由于各利益集团的相互冲突,人为干预也许无法发挥预期效果,影响到城市建设和发展。
四、寻求城市发展的有效管理措施,确保规划的行之有效
城市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社会状况不断涌现,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也要不断调整策略,及时修改规划中的不成熟部分,真正推动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既要严格执行政府的引导,充分利用政府的宏观调控,同时又要避免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迎接困难,面对挑战,积极发挥主动能动性,适时对城市发展规划进行调整、补充,使规划科学合理,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4.1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如在规划时不能为解决城市停车难等问题,擅自将原本的城市绿地、城市公园等用地改变为停车场用地。
4.2 合理规划居住区。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出行的便捷。
4.3 将工业化发展目标与城市发展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在进行新型工业化部署时,要综合考虑地域状况和城镇化特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4.4 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规划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时要坚持可持续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利益的实现。必须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4.5 合理布局城市空间结构和工业布局。城市在进行工业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厂址的选地,实现工业布局与空间布局的合理优化,形成专业的工业聚集区,引导人流、物流、资金流向,实现商业、服务业以及住宅区的优化整合,促进城市的协调发展。
4.6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城市发展要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拓宽融资渠道,尽可能实现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交通、通讯、地下网管等各项基础设施,为投资者营造和谐的投资环境,加快城市招商引资的步伐,促进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
4.7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已征土地的管理,规定土地建设期限,对于拖延建设期限的单位和企业法人追究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要求缴纳延迟赔偿金。规划管理部门必须严格制定最高建设期限,杜绝炒地现象的泛滥。
总结:
城市规划旨在引导城市经济朝着适应原有经济基础发展的方向前进,它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经济发展规律,成为城市发展的科学引导,实现城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
[1]张元;试论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J]经济师;2012(03)
[2]贾晶晶;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J]黑河学院学报;2011(04)
[3]高中清;李志勇;试论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2(11)
[4]耿毓修.对城市规划的几点研究[D].三联出版社.2010(8).
篇6
关键词:城市规划;经济发展;价值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壮大,城市规划越来越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机遇,这就需要我们在城市规划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和创新,合理的城市规划不仅能提高市民的幸福指数,还能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因此,城市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它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占领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一、城市规划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规划建设也需要顺应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自我,好的城市规划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什么样的城市规划就决定了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怎样才能合理有序的进行城市管理,这就需要城市规划来做铺垫,简而言之,好的城市规划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快速成长。(一)城市规划概况。简单的说,城市规划就是把城市的土地面积和资源优势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计划,它是规划房屋建筑和产业结构优化配置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城市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能十分有效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还能够合理地规划出各项经营活动地址。(二)城市经济发展概况。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经济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经济,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进步。城市经济的发展历程是漫长的,也是不断壮大的,它在一步一步推动着经济社会的稳步增长,城市经济发展快了就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相反,城市经济发展慢也会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所以,要想让经济社会飞速的发展,必须发展好城市经济。(三)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联系。城市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必然的联系,为什么这么说呢?城市规划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又脱离不了城市的规划建设,因此,两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好的城市规划设计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经济飞速发展也能带动城市规划更合理更有序。例如,我们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一定会把消费市场放在城市的中心位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拉动经济增长,更好地发展经济和社会,当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要求城市规划建设必须适应新形势和新环境,这就需要城市规划不断地创新和突破。总而言之,城市规划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快速增长又离不开城市的规划。与此同时,城市规划受到土地、住房、居民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合理的城市规划不利于发挥城市的优势,也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总的来说,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彼此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甚至相互制约,有着密小可分的联系。
二、城市规划的价值体现
在我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规划建设显得格外重要,好的城市规划可以将城市的发展方向进行很好的计划,通过城市规划,我们可以有效的对城市进行发展规划,也可以很好的去管理城市的发展。城市规划具有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城市规划,我们可以合理的安排房屋建设、市场布局以及各种各样的规模建设,好的城市规划建设可以让人们生活的舒心,工作的愉快。因此,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市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城市规划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很大的价值作用,它可以合理的安排经济、文化、环境的协调发展。城市规划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它的规划理念和技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不断的变化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城市规划建设不断地创新和完善。总而言之,城市规划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时还为经济社会的稳步增长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当然,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城市规划也随着出现不足和差距,这就需要城市规划建设不断的变化发展,不断的创新和突破。
三、城市规划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一)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促进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规划建设制约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这是因为城市规划是从城市的实际问题出发,制定出科学的、合理的规划发展办法,它能让城市在稳步发展中不断壮大,它也是合理的进行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好的城市规划可以合理的进行城区的布局,也可以拉动经济增长。因此,要想发展经济和社会,就必须要合理的、科学的进行城市规划建设。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城市中的住房问题、交通阻塞问题、治安问题以及环境污染等等问题也便随之而来,这就要求城市规划建设不断的进行创新和突破,城市规划应该是从城市的现实情况出发,合理的科学的规划未来空间发展情况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情况,城市规划顺应城市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和实施措施。当然,在城市发展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阻碍城市的发展,这就需要城市规划把握机会,重新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整合城市现有资源,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和合理的安排布局,通过新的城市规划建设,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让城市规划建设在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发挥出本来应该有的作用和价值。因此,一个好的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对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增长,具有很好的推波助澜的作用,要想发展经济和社会,就要进行科学的城市规划建设。(二)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竞争优势。在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建设进度中,城市规划建设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完善,人们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工作环境、看病的环境、上学的环境、交通的环境以及文化娱乐活动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要求不断提高,这就需要城市规划建设合理的安排基础设施投资,目前我国的城市规划非常注重公共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譬如,风靡全球的广场舞,市民要求娱乐活动要有好的场所,这就需要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城市公共配套设施,符合现代城市发展要求,通过优化城市经济发展的软硬件环境,促使城市吸引资本的竞争优势不断提高,来吸引更多投资、聚集更优产业,让城市经济社会稳步、飞速的发展。(三)利益协调整合,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城市规划建设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生活区应该建设在什么位置,工业园区又应该怎样整合到一起,这就需要城市规划进行科学的规划。好的城市规划建设,可以不断的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节约城市资源、降低经济成本、提高总体效益,让人们在便利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享受美好的生活。(四)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土地总面积制约着城市的发展规模,怎样在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里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这就需要城市规划建设不断的走向科学性,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的不断更新,不断的完善,城市的土地才会得到合理的利用,好的城市规划建设可以优化城市的土地面积配置,让城市土地资源管理适应人们的生活需求,城市土地是人们进行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城市建设的重要资源,集约化利用城市土地,不断提高土地生产力,在有机统一城市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实现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总而言之,要想取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要合理的规划城市发展,城市规划对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具有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科学合理的规划城市发展,就会取得两者双赢的局面,相反不合理的设计规划会给城市经济建设发展带来阻碍。因此,一定要在城市经济建设中,发挥好城市规划设计的作用。
作者:李倩芳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城乡规划局
参考文献:
[1]李照心.城市规划与城市经济发展非均衡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03):20-21.
[2]韩少平.浅谈新时代我国的城市规划与经济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02):24-25.
[3]朱艳红.城市规划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经济建设与城市规划矛盾凸显,政府引导任重道远[J].中国科技信息,2008,(19):304-306.
[4]张元.试论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J].经济师,2012,(03):48-50.
[5]曲进.环境保护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6(11):00244-00244.
[6]覃玲.关于城市规划中的环境保护问题与其对策探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4(27):209-209.
[7]李新平.城市规划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J].当代经济,2016(15):11-12.
篇7
项目 最大—最优化途径 最小—最大约束途径 经济指标 目标:追求经济效益,使社会总效
益与社会总成本之差值达到最大
方法:各类经济学优化方法 目标:避免很高的社会成本
方法:包括最低安全指标(Safe Miniumu Standards)、可持续限制(Sustainable Constraints)、预警原则(Precautionary Principles)、发展阈限(Development Threshold)等 生态指标 目标:追求生态适宜性和最佳关系
方法:生态适宜性分析 目标:避免生态的不可逆恶化
方法:包括承载力(Carrying Capacity)、顶极环境阈限(Ultimate Environmental Thresholds)等
策略选择
可能性一十的社会损失 可能性二时的社会损失 最大社会损失
(可能性一可能性二比较) 建坝 O Y Y 根据 SMS 不建坝 X X-Y X 3.1.2 发展阈限概念
发展阈限的概念自 Malisz 在 60 年代提出后进一步由 Kozlowski 等人发展完善[17~19]。该分析方法最早用于城市规划,特别是居民区的规划,是针对开发过程中受到的客观环境制约这一现象提出的。这些限制导致开发过程的间断,表现为开发速度的减缓,甚至停顿。克服这些制约需要额外的成本,即阈值成本,俗称“门槛费”。这些“门槛费”通常很高,它们不仅仅是一般投资费用,同时也是社会和生态代价。
在某一地域内的一系列阈限中,有一些是关键阈限,比其它阈限强加给开发过程的限制要大得多。克服这些关键阈限面临异常的困难,需要异常高的额外成本,并有可能为开发战略的形成起关键作用。在现有技术条件下无法克服或只能通过换取地理环境的不可逆转的损失来克服的阈限,被称为顶级(或边界)阈限。这些阈限标志着城市发展和土地开发的“最终”位置、规模、类型和时间限制[18]。
阈限分析方法有几方面的局限性。首先,它基本上是一种定量化方法,多种开发方案都折算成单一的衡量指标,即阈限费用。尽管该方法声称也考虑社会和生态效益,实际上它只落实到经济成本问题。在房地产开发方案中,效益指标由每一种开发方案中的阈限费用除以住房单元数来求得。其次,阈限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也非常局限,主要只适用于住宅区的开发,而对其城市发展问题只起到间接的参考作用。
3.2 生态约束途径
3.2.1 承载力
承载力 (Carrying Capacity,即 CC) 是用以限制发展的一个最常用概念。CC 最早在生态学中用以衡量某一特定地域维持某一物种最大个体数目的潜力[20], 现在则广泛用于说明环境或生态系统承受发展和特定活动能力的限度。它被定义为“一个生态系统在维持生命机体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承受有机体数量的限度”[21]。CC 意味着我们应该在对环境造成的总的冲击与我们所估计的地球环境承受能力之间留有足够的安全余地,因为尽管我们知道环境存在着某种顶极的界限,但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会越过这种界限。
正象可持续性概念一样,承载力也是非常难以定义的。它必须同时考虑资源、基础设施和生产活动,另外还要考虑社会对生活质量的偏好。在区域环境规划和管理中,CC 一般包括 4 个方面的内容[22]:①生产过程赖以进行的资源;②人们对生活水平的期望,包括物质需求和服务需求;③生产原材料和生活用品分配方式及提供服务的基础设施;④环境对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的同化能力。
CC 概念应用较多的是自然公园游人容量的控制[23、24]。在这些应用中,承载力的定义包含两层意义:一是社会承载力,涉及到游人对其体验的满意程度;二是自然承载力,它与自然本身的环境和生物过程有关,并与自然地的保护相联系。前者可以根据对公园使用者的抽样调查来确定;而后者则通过某些方法来测定,如简单的专家评定,复杂的模拟、遥感技术和长期的定点观察。只有当 CC 能真正被定义之后,其在环境与发展中的应用才有意义。然而,定义 CC 的方法远未成熟,定义 CC 必须依赖于建立某些限制因素与增长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而这种关系是很难确定的,这正是 CC 研究很难有成效的主要原因[25]。CC 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某一地域的内在的某种数值,环境能承受的冲击在很大程序上取决于环境管理者对环境维护的目标,所以,有多少观点就可能有多少种承载力的定义。因此,Hardin[26]提出了文化承载力 (Cultural Carrying Capacity) 的概念。
3.2.2 顶极环境阈限
顶极环境阈限 (Ultimate Environmental Thresholds 简称 UETs) 是上述城市与经济发展规划中的阈限分析方法的最新发展和延伸,用以讨论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及其对发展的种种限制。在自然资源与环境强加在发展过程的阈限中,有一些限制是绝对的、最终的,即顶极阈限。Kozlowski 对 UETs 的定义是“一种压力极限,超过这一极限,特定的生态系统将难以回复到原有的条件和平衡。某种旅游或其它开发活动一旦超越这种极限后,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导致整个生态系统或其重要局部的不可逆的破坏”[18]。
UETs 是开发过程的最终环境边界,它们在为开发过程确定生态上健康的“答案空间”(Solution Space) 上有关键的意义,每一层次的规划都在这种“答案空间”中寻求开发的途径和方案。这种“答案空间”被认为是对定义“承载力”的一个贡献。规划应在保护自然的同时指导甚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矛盾可以通过把规划过程分解成两个相互独立的阶段来解决:即限制性的和促进性的[19]。在限制性阶段中,优先权应归于生态和资源的保护,而在促进阶段中,规划应注重在“答案空间”中探索各种开发的可能性方案,而这些可能性方案的边界是由规划的限制阶段所决定的。
UETs 从环境的 4 个方面来定义“答案空间”:地域边界、定性边界、定量边界和时间性边界,由此来确定特定开发项目的区位、规模、类型和时间。可以通过分析开发活动形式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并结合对主要环境因素的评价,来确定 UETs,这种环境评价包括下列各方面:①特有度 (Degrees of Uniqueness), 即一种环境元素或成分在某一空间范围内出现的频度;②变异度 (Degrees of Transformation),即环境元素或成分偏离原先自然状态的程度;③耐受度 (Degreesof Resistance),即忍耐不良冲击的能力和受破坏后的自我恢复能力;④生物学价值 (BiologicalSignificance)。
UETs 方法虽有许多启发意义,但也存在着一些局限。其中的一个重要局限是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存在。UETs 的定义基于对发展形式与其对环境冲击之间的关系的分析,以及对环境因素的评价。但这种分析和评价所依赖的信息通常是不易得到的。UETs 方法的主要目标是为开发规划定义一个生态上健康的“答案空间”。超过这一空间,自然资源的保护应具有优先权。但当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其它物种的生存同样面临着威胁时,UETs 方法就显得无能为力。也就是说,当人类生存的“答案空间”与物种生存的“答案空间”重叠并相互排斥时,谁应有优先权呢?这是在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与资源规划中必须面临的问题。
UETs 方法最早从旅游开发活动中总结出来。在那种情况下,人类生存不是一个问题,而且,旅游活动带来的生态破坏相对来说较易解决。但在其它情况下,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应用 UETs 有许多因难。
3.3 安全格局途径
在分析以上各种可持续规划途径,比较其利弊的基础上,笔者曾提出安全格局 (Security Pattern,简称 SP) 概念[27~29]。与城市和经济发展过程的阈限一样,生态过程也存在着一系列阈限或安全层次,但是这些阈限对整体生态过程和环境来说都不是顶极的或是绝对的。它们是维护与控制生态过程的关键性的量或时空格局,如生物保护中体现在不同安全水平上的保护对象的种群数量、保护地的面积、保护地的数目以及与保护地之间的距离等阈限[30~33]。与这些生态阈限相对应,景观中存在着一些关键性的局部、点及位置关系,构成某种潜在空间格局。这种格局被称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它们对维护和控制某种生态过程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样,景观中也存在对维持其它过程起关键作用的安全格局[1],包括:农业安全格局,它由农田保护地的面积、保护地的数目以及与保护地之间的关系等构成,并与人口和社会安全水平相对应,使农业生产过程得以维持在相应的安全水平上;视觉安全格局,它们由对视知觉有关键影响的局部、点及位置关系所构成,使环境的视知觉过程得以维护在某一水平上;文化安全格局,它们由对乡土文化有关键影响的局部、点及位置关系所构成,使地方精神与乡土文化过程得以维护,等等。
基于安全格局的定义、识别和应用的规划方法称为安全格局途径。安全格局途径认为生态过程和其它过程对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变所带来的冲击的忍受能力是有阈限的,但不承认最终边界的存在。同样,经济发展过程对环境与资源的依赖也是不均匀的,或是阶梯状的。安全格局是各方利益代表为维护各种过程进行辩护和交易的有效战略,它在尽量避免牺牲他人利益的同时,努力使自身利益得到最有效的维护。不论最终的发展与环境规划决策和共识在哪一种安全水平上达成,安全格局途径都使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在相应的安全水平上达到高效。同时,安全格局把对应于不同安全水平的阈限值转变为具体的空间维量,成为可操作的城市规划、景观规划、环境及生态规划设计的语言,因此具有可操性。作为一种新的规划方法论,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安全是有等级层次的和相对的,不同水平上的安全格局可以使生态或其它过程维护在不同的健康和安全水平上。
(2) 安全格局可以根据过程的动态和趋势来定义,而过程的动态和趋势是可以通过趋势表面来表达的。所以,根据趋势表面的空间特性可以判别对控制过程具有战略意义的局部、点和空间联系,即安全格局。
(3) 多层次的安全格局是维护生态或其它过程的层层防线,为规划和决策过程提供辩护依据,为环境和发展提供可操作的空间战略。
4 讨论
作为总结,可以作以下几点讨论:
(1) 无论是以经济最优或是以生态最适为目标的可持续规划都是非常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规划不可能是绝对的、唯一的,既非经济决定论的,也非环境决定论的。规划是多样化的、可替代的和可选择的,即规划应是可辩护的。
(2) 环境会对发展强加某种“最终”的或是“绝对”的限制,对此规划必须遵循。但是,这种限制或边界是很难定义的,或是难以接受的,它在规划中缺乏实际的可操作性。
(3) 在规划所依赖的许多经典概念和模式受到怀疑和摒弃之后,规划方法论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就需要探讨和发展面向 21 世纪的可持续环境与发展规划的新概念和模式,使可持续规划更为有效。安全格局途径正是在这一方面的一个尝试,它是否具有生命力还有赖于广泛的实践检验。转贴于 参考文献
1 YU Kong-jian. Security Patterns in Landscape Planning: With a Case in South China.Doctoral Thesis, Har- vard University, 1995
2 Von Newmann J, Morgenstern O. 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 sity, 1947
3 Luce R D,Raiffa H. Games and Decisions: Introduction and Critical Survey. NewYork: John Willey & Sons Inc, 1957
4 Foy G. Economic sustainability and the preservation of environmental asset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1990,14(6):771-778
5 Pearce D W. The great environmental values debate. Environment Planning, 1994,26:1329-1338
6 McHarg I. Design With Nature(l992 edi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1969
7 McHarg I. Human ecological planning at Pennsylvania. Landscape Planning, 1981(8):109-120
8 Litton R B Jr, Kieiger M. (A Review on) Design with natur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1971,37(1):50-52
9 Faludi A. A Decision-centered View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Pergamon Press, 1987
10 Alexander E R. Approaches to Planning: Introducing Current Planning Theories, Concepts and Issues. Gordon and Breach Science Publishers, 1986
11 Davidoff P. Advocacy and pluralism in planning.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1965,31:331-338
12 Simon H A. Models of Man, Social and Rational. New York: Wiley, 1957
13 Pearce D W. An incompatibility in planning for a steady state and planning for maximum economic welfare.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1973,5:267-271
14 Ciriacy-Wantrup S V. Resource Conserv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ies. Berkeley, 1968
15 Bishop R C. Endangered species and uncertainty: the economics of a safe minimum standard.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78,60:10-18
16 Perrings C. Reserved rationality and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Technological change, time and uncertain- ty in environmental decision making. Ecological Economics: The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ustainabilit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1.154-166
17 United Nations Threshold Analysis Handbook. New York: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UN, 1977
18 Kozlowski J. Threshold Approach in Urban, Regional and Environmental Plan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St. Lucia, (Queenland,Australia): University of Queenland Press, 1986
19 Kozlowski J, Hill G. Towards Plann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Guide for the Ultimate Environmen- tal Threshold (UET) Method. Vermont (USA): Avebery, Asggate Publishing Company, 1993
20 dum E P. Fundamentals of Ecology. Saunders: Philadelphia, PA, 1971
21 IUCN/UNEP/WWF. Caring for the Earth — A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Living. Switzerland: Gland, 1991
22 Bishop A B, Fullerton H H et al. Carrying Capacity in Region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Washington D. C: Offic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1974
23 Held R B, Brickler S et al. A Study to Develop Criteria for Determining.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Areas Within the National Park System. Department of Recreation and Watershed Resources,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1969
24 Kuss F R, Morgan J M. Estimating the phys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recreation areas: A case study for the application of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1980,35(2):87-89
25 Otolano L.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Decision Making.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84
26 Hardin G. Cultural carrying capacity: A biological approach to human problem. Bioscience, 1986,36:599-606
27 YU Kong-jian.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 in landscape and GIS applicatio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s, 1995,1(2):1-17
28 YU Kong-jian. Security patterns and surface model in landscape planning.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6,36(5):1-17
29 YU Kong-jian. Ecologists, farmers, tourists -GIS support planning of Red Stone Park, China. In: Craglia M, Couclelis H. Geographic Information Research: Bridging the Atlantics. Tayor & Francis, 1997,480-494
30 MacArthur R H, Wilson E O. The Theory of Island Biogeograph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7
31 Harris L D. The Fragmented Forest: Island Biogeography Theory and Preservation of Biotic Diversi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
32 Frankel O H, Soule M E. Conservation and Evolu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33 Forman R T T. Land Mosaics: The Ecology of Landscapes and Region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Institute of Planners, 1965,31:331-338
12 Simon H A. Models of Man, Social and Rational. New York: Wiley, 1957
13 Pearce D W. An incompatibility in planning for a steady state and planning for maximum economic welfare.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1973,5:267-271
14 Ciriacy-Wantrup S V. Resource Conserv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ies. Berkeley, 1968
15 Bishop R C. Endangered species and uncertainty: the economics of a safe minimum standard.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1978,60:10-18
16 Perrings C. Reserved rationality and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Technological change, time and uncertain- ty in environmental decision making. Ecological Economics: The Science and Management of Sustainabilit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1.154-166
17 United Nations Threshold Analysis Handbook. New York: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UN, 1977
18 Kozlowski J. Threshold Approach in Urban, Regional and Environmental Planning: Theory and Practice. St. Lucia, (Queenland,Australia): University of Queenland Press, 1986
19 Kozlowski J, Hill G. Towards Plann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 Guide for the Ultimate Environmen- tal Threshold (UET) Method. Vermont (USA): Avebery, Asggate Publishing Company, 1993
20 dum E P. Fundamentals of Ecology. Saunders: Philadelphia, PA, 1971
21 IUCN/UNEP/WWF. Caring for the Earth — A Strategy for Sustainable Living. Switzerland: Gland, 1991
22 Bishop A B, Fullerton H H et al. Carrying Capacity in Region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Washington D. C: Office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1974
23 Held R B, Brickler S et al. A Study to Develop Criteria for Determining.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Areas Within the National Park System. Department of Recreation and Watershed Resources,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1969
24 Kuss F R, Morgan J M. Estimating the phys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recreation areas: A case study for the application of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1980,35(2):87-89
25 Otolano L.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Decision Making.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84
26 Hardin G. Cultural carrying capacity: A biological approach to human problem. Bioscience, 1986,36:599-606
27 YU Kong-jian. 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 in landscape and GIS application.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ciences, 1995,1(2):1-17
28 YU Kong-jian. Security patterns and surface model in landscape planning.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6,36(5):1-17
29 YU Kong-jian. Ecologists, farmers, tourists -GIS support planning of Red Stone Park, China. In: Craglia M, Couclelis H. Geographic Information Research: Bridging the Atlantics. Tayor & Francis, 1997,480-494
30 MacArthur R H, Wilson E O. The Theory of Island Biogeograph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7
31 Harris L D. The Fragmented Forest: Island Biogeography Theory and Preservation of Biotic Diversi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
篇8
《规划纲要》对未来北京发展做出了前瞻性、全局性、系统性的战略谋划,明确到2020年,北京将建设成为国际先进的创新型城市。
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紧紧围绕北京发展和服务全国的重大需求,大力实施首都创新战略,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主线,以全面引领支撑服务业发展为突破口,站在全球化创新的高度,凝聚优势资源,大幅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带动首都经济结构高端化转型、城乡统筹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使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北京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主驱动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实施首都创新战略,就是要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缔造以中关村为龙头的国家知识创新高地和技术创新源泉两个支点,集中力量重点实施促进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引擎行动”、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涌泉行动”、改善民生和推进首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惠民行动”,努力在构建首都区域创新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城乡社会和谐发展,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四个方面取得新突破,在全国率先建成国际先进的创新型城市。
发展目标
到2020年,北京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立足于“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功能定位,举全市之力,大力实施首都创新战略,把北京建设成为创新思想活跃,创新资源集聚,创新能力强劲、创新氛围浓郁、创新市场化机制完善,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国际先进的创新型城市,使北京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核心引领区和联结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
预计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全市GDP比重超过7%,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全社会R&D经费支出的比重达到60%左右,万人发明专利申请数达到18件,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80%,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28%,技术交易额达到2000亿元。
阶段目标(2015)全社会R&D投入占全市GDP比重达到6.5%,企业R&D经费支出占全社会R&D经费支出的比重达到55%左右,技术交易额达到1500亿元,每万人发明专利申请数超过15件,国际三大权威检索系统收录北京科技论文数量4万篇以上,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比重达到45%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25%左右,生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50%,六环以内主要河湖水体基本还清,再生水回用率达到56%以上,每万元GDP能耗比2005年降低30%。
重点任务
北京科技发展要在首都创新战略的统领下,紧紧围绕北京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在推进以生产业为代表的高端产业创新发展,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以人为本的民生服务、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强科技自身能力建设5个方面进行重点部署,根据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确定18个重点领域,107个重点技术方向和近500项关键技术,组织联合攻关,取得技术突破,全面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发展生产业,强化高端创新,促进首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大力发展生产业为突破口,围绕为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提供高知识技术含量的科技服务,积极发展金融服务,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现代物流,教育培训等生产业,强化文化创意产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型业态,占领产业高端,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经济增长后劲。
发展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要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水资源、能源,环境保护技术以及循环经济相关技术放在优先位置,从北京发展实际需求和在全国形成率先示范出发,下决心依靠自主创新解决制约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实现资源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完成由传统工业经济向循环经济的提升,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提供坚实,可靠的保证。
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发展以人为本的民生服务,加快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在城市建设管理,人口与健康,消费和城市安全等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进行部署,力争取得技术突破,推进一批重大成果应用,依靠信息技术促进传统服务业升级换代,提升首都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改善民生,加快建设繁荣,文明、和谐、宜居的首善之区。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壮大农村科技协调员队伍,促进城区科技、智力资源和成果向郊区县的扩散。大力发展高端籽种产业,建设北京种业创新发展中心,搭建农业育种基础研究创新平台,丰富都市型现代农业内涵,促进北京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加强农村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推广农村建筑节能改造示范,改善农村生态生活环境,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超前部署应用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强化北京在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地位。根据发展目标和人民长远利益,通过汇聚、服务、合作,交流等方式接引和利用中央在京科技资源,超前部署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加快完成知识、智力和成果的积累和储备,掌握核心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持续创新能力,不断强化北京在全国的科技创新中心地位,缔造国家知识创新高地和技术创新源泉。
创新体系
建设创新型城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条件的首都区域创新体系,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首都区域创新体系是由各类社会创新要素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发展规律通过广泛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而组成的全新体系。重点是打造中关村科技园区这一国家自主创新品牌,建设四个分体系。
打造国家自主创新品牌――中关村。紧紧围绕“四位一体”战略目标,以推进改革试点和组织创新为重点,加快发展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业,支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业发展壮大,形成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园区在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是首都区域创新体系的支柱和基石。要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形成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互动共赢的新型生产关系。
建设以研究机构和大学为依托、产学研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这是首都区域创新体系的
高端和前沿。要充分利用中央在京科技资源,依托北京地区的研究机构和大学,发挥企业的生力军作用,探索产学研结合的知识创新模式,增强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能力,努力提高北京的知识竞争力。
建设以生产业为引领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体系。这在首都区域创新体系中承担着重要的衔接和服务职能。科技成果产业化服务业是生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生产业提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科技支撑服务。
建设以政府为主导的宏观管理调控体系。其核心是在引导和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首都区域创新体系的进程中,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同时,要通过不断深化政府科技管理改革,加强政府多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建立高效的科技决策机制和多方参与的管理协调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效率。
重大专项
在明确科技工作部署和首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任务的基础上,为进一步突出战略重点,实现若干关键共性技术或重大工程的突破,需要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筛选出若干重大科技专项。确定重大专项的基本原则:一是有利于解决制约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有利于促进生产业等重点产业发展;二是有可能取得技术突破和重大科技成果,有利于形成核心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三是有利于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四是切合北京市情,科技基础、财力能够支撑。
根据上述原则,本纲要确定了18个北京市重大科技专项,并确定以这些专项为重要抓手,建设创新型城市。这些专项涵盖了资源环境、生产业、民生服务,现代制造业,新农村建设等重点领域。
保障措施
这里摘要介绍“强化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引进”方面的内容。
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加大创新型人才的战略性培养力度,形成结构合理,创新力强的科技人才队伍。
一是加快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围绕北京科技发展重点领域和企业需求,培养一批高层次,高素质,创新型和国际化的人才。依托重大科研攻关项目、重点科研基地建设项目以及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培养出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技术专家,管理专家和拔尖人才。继续实施“科技新星计划”,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科技带头人和科技管理专家。根据高技术产业发展和农村发展的实际需求,培养一批技能型人才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
篇9
关键词:陇南 关中天水 发展规划
2009年以来关中天水经济区成为一个全新的区域经济名词进入人们的视角。这是因为2009年6月《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正式经国务院批准并启动实施,至此,紧邻我们陇南的天水市的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发展规划》的实施,天水的发展将步入快车道。因为,“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成渝经济区等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范例已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亮点之一。
作为毗邻天水的陇南市,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次区域,我们将如何作为?《发展规划》是否也是我们的机遇?同时,这是否是对270多万陇南人智慧与勇气的一次大考验?回答是肯定的。以下就我市在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公布的大背景下的自我定位的一点思考,确是笔者一孔之见。
一、 认清市情,厘清优势
陇南市紧邻陕西省汉中地区,毗邻天水市,是关中天水经济区次区域,与天水在文化、经贸、人文交流、交通运输等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全市辖1个市辖区、8个县,辖区面积2.79万平方公里,人口270多万,地处秦巴山区,是甘肃境内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区位优势相比较不明显,但通过这些年的发展,也已形成了陇南特有的发展基础和成果。
1、区内旅游资源丰富。礼县祁山武侯祠,是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的前线指挥部;西和县境内的仇池山是伏羲始祖的出生地;宕昌哈达铺纪念馆,是当年北上的决策地,是人们缅怀先烈、继承精神的红色革命圣地之一;成县《西狭颂》摩崖石刻,以方正、雄浑的汉隶真迹而成为名扬中外的书法瑰宝;特别是近年来礼县大堡子山秦西垂陵的发现与挖掘,蜚声海内外,并出土了大量铸有铭文的青铜器、金银器饰,揭开了先秦历史的面纱,填补有关先秦历史考古的空白,向世人证明这就是“秦皇故里”。还有成县杜甫草堂、康县张果老仙洞、武都区万象洞奇观等,与相邻的天水麦积山、陕西张良庙、四川九寨沟、黄龙寺遥相辉映,构成了陇南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
2、农业特色产业开发条件优越。 陇南山大沟深,人均耕地少,但光热水资源丰富,海拔较低,森林覆盖率高,自然禀赋复杂多样,形成了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陇南是甘肃唯一的产茶区,又是全国油橄榄的最佳适生区;中药材中的文县党参、礼县铨黄因其品质优良而著称;陇南的花椒色泽鲜艳,品质优良,种植面积大,居全省之冠。近年来,陇南各县区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了经济发展。特别是大力发展了苹果、茶叶、花椒、核桃等特色产业,不仅壮大了特色产业,也使土地效益实现了最大化。目前,这些农产品种植面积已具有一定规模,形成了一批依靠特色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小康目标的典型。
另外,陇南的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境内保存着不少成片的原始森林,有各类树种1100多种,是全省树种最多而且最复杂的区域,有不少被列为国家级、省级保护的珍稀树种,其中还有冰川时期幸存下来的“刁遗植物”;区内栖息着300多种野生动物,其中受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就有30多种。
3、矿产资源丰富,前景广阔。陇南地下矿产资源丰富,藏量大,品位高,开发前景极其广阔。目前探明的金属矿和非金属矿30多种,矿床、矿点200多处,其中资源清、藏量大、品位高且有较高开采价值的金属矿有铅、锌、锑、金等,非金属矿有大理石、石灰岩、水晶、等,另外,还有储量较大的锰矿和小而富的铁矿。全市现有四大金属矿带:一是横亘区内北部西和县、成县、徽县三县,绵延80多公里的西成铅锌矿带;二是西和县、礼县、宕昌县三县的锑矿带;三是文县临江乡大坪村沟岭子锰矿带;四是文县、礼县、西和县、成县的黄金矿带,正在探查的文县阳山金矿,为全国罕见的特大型金矿。近年来,在礼县又发现了储量较大的岩金矿,文县境内的硅矿达1亿多吨,康县南部的阳坝、太平储藏着大量铜矿,开发前景诱人。
4、水电资源开发前景喜人。全市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河流密布,有嘉陵江、白龙江等大小河流3762条。年径流总量279亿立方米,水力理论蕴藏量为425万千瓦,可开发量223万千瓦,且因其冬不结冰,冬夏水量的峰谷值差值小,因此开发利用潜力很大。目前已建成及在建的大小水电站有200多座,装机近50万千瓦,仅占可开发量的20%,水利开发前景十分可观。
二、抓住机遇,做好乘势发展的文章
知已之长,可以蓄势待发;知已有短,概能虚心学人,锐意进取。人才匮乏,科学技术发展落后,工业发展底子薄基础弱,城市化水平低,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全市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等是我市显现的劣势,但也是我们乘势跨越发展的动力。国家规划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是中央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我市依托紧邻天水,作为关中天水经济区次区域这个机遇。及时提高思想认识,凝聚共识,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是促成陇南形成新的发展高地的关键所在。
1、大力宣传,强化机遇意识
国务院《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以来,相关地市都已积极行动起来,抢抓这一战略机遇,因为,“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应该怎样强化机遇意识?我们看到了全国、全省各地抢抓机遇的胆识和魄力,看到了新时期全市人民发奋图强的精神面貌。新的机遇带来新的希望,新的机遇催人奋发前行。相反,如果思想僵化、观念陈旧,用过时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那就很可能不能发现机遇。就如天水市,随着《发展规划》的颁布实施,他们能够从领导到群众,从企业到乡镇,各行各业思发展、议发展、谋发展,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魄力投入到创业发展中去。这不也正是陇南人应该学习借鉴吗!就是要大力宣传《发展规划》给陇南带来的机遇,主动与国家战略接轨,创造干部群众思发展、议发展、谋发展的氛围,培养抢抓机遇的意识,进而从全市的高度制定相应发展战略。
2、积极争取,强化项目意识
大项目,大发展;小项目,小发展;没有项目,难以发展,这是陇南人这些年的共识。毋庸置疑,我们应更加充分认识 “项目带动” 的战略意义,强化项目意识,积极作为,通过争取项目、创设项目等途径,在项目建设中有大作为。
多年来陇南整体投资不足,自身积累不够,自我发展能力较弱,一直是困扰我市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争取并引进一批能增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后劲的项目,已成为我市有效解决投入不足,逐步缩小与周边地区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无疑,争取国家投资支持和借助外力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的突破口。当前,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为我市项目工作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全市上下应强化抓项目就是抓经济、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责任意识;强化缺少项目就缺乏动力、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的危机意识,主动应对新形势,开拓新思路,为更好地实施项目带动打下坚实基础。
3、扬长避短,发挥现有优势
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是加快本地发展路径最便捷、发展成本和时效最合算的。我们的发展基础和区位劣势决定了我们不可能象天水那样搞装备制造或商务流通业, 陇南的优势就在于立足资源优优势,发展特色经济。以特色农业、矿产和水利资源的开发为龙头,带动一、二、三产业发展,特别是以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契机,大力提高全市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同时,城市化也是转移农业富余劳动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大大改变城乡面貌的客观要求,不失为我市的现实选择。
4、乘势追赶,奠定发展后劲
“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面对陇南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制约,在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之时,陇南为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准备好了吗?正如前述,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项目是经济发展的载体,是一个地方的活力之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项目建设,积极向上争取项目,一批项目落户陇南,大大增强了陇南的发展后劲。正当国家兰渝铁路、兰海高速在建;十天高速过境即将开工;天水至武都高速待建等一系列国家大项目带动,我们应珍惜机遇,再鼓干劲,迎接挑战, 突破瓶颈制约,乘势而上,大力追赶全市交通、通讯、科技、人才等基础欠账,为提高我市发展后劲打下良好基础,奠定发展后劲。
参考文献:
[1]国家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2009年6月)
[2]甘肃经济日报[N].(2009年7月23日)
篇10
关键词:经济规律;自下而上;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F2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1-0154-02
中国城市化建设正处速发展阶段,2009年城市人口比例是46.6%,专家预计“十二五”期间会超过50%,社会结构由此将有一个巨大的变化。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并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以推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在这种背景下让国人欢欣鼓舞,但城市化的发展如果没有建立在尊重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其结果将是可怕的,马克思早就明确指出,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城市化的历史过程也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经济运动的自然机制――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自然过程,或者明确说,是一种“自组织”过程,亦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只是人的作用在这里确实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我们在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应该以市场导向改革进程的,我们的城市化发展模式应该是由民间力量或社区组织发动以市场诱导的自发并得到政府认可和支持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模式。
一、 发展城市化要遵循的经济规律
马克思早就发现和指出过,人类历史是一个城乡对立统一的历史,是由城市的产生,而后带来城乡差异的扩大,然后逐渐走向城乡融合,消灭城乡差别的过程。整个历史长河如此,工业化开始后引起的城市化过程的历史也是如此。大量观察的统计规律揭示出的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城市化过程基本可以划分成四个阶段: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第一阶段,是典型的城市化阶段,工业化迅猛发展,城市数量迅速增加,农村人口和经济社会活动明显向城市集中,尤其是向大城市集中。
第二阶段,也就是郊区城市化,是指城市性质的扩散阶段,服务业不断发展,制造业从城市中心外迁,城市经济活动向城市郊区和边缘农村地区延伸。特别是随着私人轿车拥有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迁至郊区居住,分散性的特征很明显。
第三阶段,逆城市化,则是指导居民和企业离开大城市市中心,选择在中小城市居住和生活。随着城市中心人口的减少,产业的外迁,城市中心渐渐“衰败”。随之而来的,是政府针对性地出台措施对城市中心再开发,市中心因此得以复兴,也就完成了第四阶段――再城市化。
上述这条清晰的路径,我们不难发现城市化发展的首要依据是工业化发展程度,城市化是工业化的伴侣。工业项目的选址决定城市性质和规模。工业项目及其配套产业需要越多,它所需要的城市容量也就越大。工业发展越快,城市发展随之越快。大、中、小城市之所以产生和分布,归根到底,是工业发展要素(技术、设备、劳动力和资金)聚集自然选择的结果。城市化发展另一个重要根据和条件就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它是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后的必然要求。城市发展的第三个重要根据和条件是城市建设资金的积累,资金积累是建立在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近期有些学者建议现在要大力推动城市化,因为城市化可经大力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这种观点其实是本末倒置,因为城市化是经济增长的表现形式和结果,经济增长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一相情愿地发展城市化的人们,常常不能如愿以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资金不足!而资金的积累也是一个经济发展的自然过程,不能像传说中的呼风唤雨那样获得,所以不能通过推动城市化来扩内需促增长。城市化不是简单的把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居民,他们进入城市后要解决就业、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要依靠经济发展的情况加以解决,大量的人口进入城市增加原本就稀缺的公共资源的分配,公共资源的投入也得依靠该地区经济情况,如果不遵循经济客观规律,一味强调城市化对拉动内需的作用,那这种自上而下的城市化发展速度超前于经济增长阶段,势必加大政府财政负担,城市公共资源的增加速度会远远滞后,会给城市带来巨大社会、环境等隐患。城市化还有一个重要的制约条件:区位。区位硬条件是城市所在地区的资源、气候、地质等自然条件和以交通、通信为中心的人工自然条件的总和;区位软条件是城市所在地区政治、人文、历史条件,即软环境的总和。无视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盲目开发,其结果可想而之。
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以市场导向改革进程中新出现的由民间力量或社区组织发动并得到政府认可和支持的自下而上的城市化才是可持续性的。
二、以市场为导向自下而上城市化发展建议
自下而上的城市化不仅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社会经济结构转换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种意义上它属于宏观性的社会问题。同时,城市规划与发展中的某些方面如市政基础设施等属于自由市场供给失效的“公共产品”。而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机制的完善,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二元城市化并存的格局将走向市场机制下的一元城市化。自下而上城市化并不意味自由放任而是更强调以市场为导向组织化的有序发展城市化,政府更多的工作是作出前瞻性的预见及其引导措施。在目前情况下,政府首先应当将自下而上城市化纳入中国发展的大框架之中,进行合理的引导,适当的调节,而不是任其自由发展。具体来说,政府的引导和调节应当体现如下几点:
1.民间行为与政府行为协调
自下而上的城市化是一种诱致型制度创新,其基本发动主体是民间力量,然而作为二元社会经济结构转换关键所在的城市化过程不能想象缺少政府行为的后果,过多或过少的政府干预都将直接影响到自下而上的城市化的发展。政府行为的介入是为了支持、引导和保证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健康有序发展,形成城市良性发展自我强化的“路径依赖”,而不是抑制和干涉民间主体根据市场导向建城办厂投资的积极性。自下而上城市化过程中的政府行为主要体现为制定城镇发展政策和城镇发展规划,参与或监督征地、公共设施的开发、统一管理,力戒自下而上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一死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就收,一收就死”或“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改革陷阱”,以免损害自下而上城市化稳定发展和民间主体的利益与积极性。
2.就业目标与效益目标兼顾
就业问题是中国跨世纪的头号现实问题,20世纪80年代自下而上城市化兴起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寻找就业门路的推力所致,因此自下而上城市化的发展应当担负起吸收剩余劳动力主渠道的历史重任,在多数地区发展以吸收劳动力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非农产业为基础的农村城市化。与此同时,就业目标的实现不能以牺牲效益目标为代价,而应注重并追求自下而上城市化的总体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不仅是保证自下而上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增强城镇经济实力和长期劳动力吸收能力的要求。
3.外延的城市化与区域差异化的城市化相结合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基本上属于外延的城市化,即通过扩大现有城镇规模和建设新的城镇,推进城市化。在城市化发展明显滞后而后就业压力很大的条件下,外延的城市化不失为合理的选择。同时应当看到,中国城市化及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化十分显著,因而就各地区而言,应当根据本地区发展背景,在条件允可时,应注重现有城镇中加强科技投入,进行技术改造,提高城镇的经济效益。这是因为经济效益较差是中国自下而上城市化过程中面临的另一现实问题,早日实现外延型城市化向区域差异化型城市化转变是自下而上城市化从根本上改变乡土特征和提高城镇经济辐射和扩散功能,增强城镇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的必然选择。
4.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结合
城市化自然观强调重视和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按客观规律办事,但并不认为在市场机制和客观规律面前人无所作为,恰恰相反,科学进步到今天,城市化进程到今天,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市场失灵、失效和失败的一面。所以,明智的态度和对策只能是把城市化自组织机制的两个方面(市场调节与计划调节)很好结合起来,把这两把“双刃剑”同时操起来,取其利而避其弊。
总之,城市化要遵循经济客观发展规律,自下而上的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参考文献:
[1]顾朝林,吴莉娅.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2-3):100-163.
[2]牛文元.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1―2002)[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2.
[3]牛文元.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2―2003)[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牛文元.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3―2004)[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经济效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