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模式范文

时间:2023-04-06 08:00: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发展模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发展模式

篇1

一、有关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的新研究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与发展是实现发展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重要支撑和战略选择。甘肃省委党校工商管理教研部鲜静林教授、陈治华副教授对自主创新内涵进行了剖析,指出自主创新不完全等于技术创新,它具有鲜明的自主性、市场性和科技与经济的融合性等特征。鉴于我国的具体情况,自主创新要把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各种教育培训机构、社会中介等五个层面结合起来,突出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和核心地位。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措施:在政府层面,创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在企业层面,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高校在自主创新中的中坚作用;把引进技术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等。山东省委党校经济学部孔宪香副教授的研究则强调了研发型人力资本作为创新执行主体的重要作用,认为从政府层面构建研发型人力资本创新的激励制度尤其重要。具体来说,政府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科技奖励制度;加大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创造良好的科研和创新环境;完善财税激励政策、教育培训激励政策;完善科技评价体制,建立鼓励研发型人力资本创新的相关配套政策等。科技型中小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重视对其金融支持力度,实现科技与金融的最佳结合。针对此类企业特殊性所导致的融资困难问题,天津市委党校经济学部王雪梅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为案例,提出了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创新性的具体融资方式。她指出,滨海新区作为金融创新先行先试的改革实验基地,实现了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坚持产业为本、金融为用,推动了科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其他地区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新兴产业的核心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一般都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大多数新兴产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中的导入和成长阶段,还没有显性的市场需求,产业化发展存在难以克服的瓶颈制约。因此,新兴产业培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无锡市委党校蒋佳林教授认为,在新兴产业培育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作用,又要发挥好政府的引导、协调和扶持作用。针对新兴产业培育机制的完善,与会学者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首先,需要着力降低新兴产业的准入门槛,除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外,要鼓励包括外资在内的各类资金进入,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促进市场竞争。同时,加快培育稀缺资源的中介服务,实现产业之间、地区之间的要素流动,完善有利于产业融合的公共服务体系。针对新兴产业的特殊生命周期阶段,还应大力鼓励其实际应用,构建新兴产业市场成长的补贴机制,对新技术应用的消费者、生产者实施补贴政策,特别要发挥政府支持项目的引导示范效应。此外,在“十二五”开启之际,新兴产业培育要与本地的要素禀赋优势相结合,进行合理规划,努力克服新兴产业的区域性产业重构,防止新兴产业短期内的产能过剩。

(三)发展绿色低碳经济金融

绿色经济是建立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基础之上的、以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经济。作为可持续经济发展的更高形态,绿色经济得到了与会学者的关注。重庆市委党校经济学教授崔如波指出,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绿色经济与绿色浪潮的态势,西部大开发必须彻底摒弃传统的资源消耗型与环境污染型的“黑色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西部绿色经济,培育西部生态化、知识化和可持续化的绿色经济发展新模式。崔如波进一步指出,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和西部实际,西部绿色经济发展必须着力培育绿色农业、生态工业、环保产业以及生态旅游业等。碳排放权交易有利于增强社会低碳意识,促使参与碳减排行动,改善能耗结构,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和促进低碳产业发展等。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李炯教授剖析了中国现行碳排放权市场制度的不足与困境,并提出了转型的具体路径。他指出,一步到位、实施总量限制的双强制模式既不利于发展,从国际人均能源消耗维度看也不公平;通过完善相对约束条件下的碳排放交易机制,实现总量节能减排目标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性选择。但国内现行的相对约束自愿碳排放交易市场在制度设计上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有必要实现碳排放权市场从自愿型市场向强制性市场转型。从具体的转型路径看,可以考虑以下层面:构建碳排放总量控制机制;完善自愿减排交易模式;开发创新衍生品交易和服务;主动启动区域内市场,积极接轨全国性市场和国际市场等。

二、有关“三农”问题研究的新进展

(一)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农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长。河北省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张宏升、宁夏回族自治区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朱丽燕副教授在回顾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历程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改革对策。朱丽燕强调,应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指导下,以家庭经营为基础,运用利益机制,依托法人主体和中介组织,将农业生产流通等连为一体,进行市场化运作,充分发挥农产品流通在促进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和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张宏升则指出,应当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建立、健全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培育多种形式的流通中介组织;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宏观调控能力;加强农产品市场的信息化建设。

(二)林权改革贵州省委党校郭蓓副教授深入分析了贵州省清水江流域林业契约文书对林权改革的启示。她指出,清水江林业契约适应了当地林业生产特点和要求,是该流域林业生产经营的财产权利制度保障,表现出制度对林业经济运行的高效维护。清水江林业契约对深化林权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第一,要保持林业制度和林业产权的政策稳定性,为林业创造一个稳定的市场环境;第二,确立和明晰林业产权应尊重地方民间林权制度,加强集体自决权;第三,在实施机制方面需要优化林业的执法服务,创新林业财产安全保护机制;第四,应引导和建设林业规模经营模式;第五,应建设完善林权金融支持配套制度、创新林业金融产品等。

(三)城乡统筹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体制的建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黑龙江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梁謇教授在对我国城乡二元体制演进逻辑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主张积极进行制度创新,从而破除二元体制。具体来说,他认为应该重点做好以下方面:推进城乡资源配置均衡化,建立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有效机制,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创新农村金融制度;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就业制度一体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等。云南省委党校肖雁教授以云南省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例,探讨了西部省份不同类型的区域统筹城乡发展的路径及对策。她指出,西部省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各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条件有很大差异,因此,“分三个层次,差异化统筹,分类指导,梯次发展”是其统筹城乡发展的出发点。重庆市委党校李沛君教授,基于重庆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践,将城乡统筹发展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归类为五个方面,即“人往哪里流”、“地往哪里转”、“钱从哪里来”、“业该怎样就”、“制应如何改”;其中“,制应如何改”是问题的核心。

三、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改革研究

(一)收入分配体制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居民收入较大幅度地增长,收入差距也逐步拉大。重庆市委党校甘强、王骏明确提出了重庆缩小三大差距的理论支撑体系,即“民生公平和谐理论”。这一理论支撑体系涵盖“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社会经济活动的四大主要环节,囊括“发展协同论、分配优化论、交换公平论、消费调控论”等四大支柱。其中,发展协同论是指统筹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分配优化论是指初次分配注重体制和结构、再次分配强调社会公平和均等;交换公平论是指确保等价交换、保护弱者利益以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消费调控论是指扩大公共消费和调控分层次消费等。河北省委党校副教授彭红利分析了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从初次分配、再分配和第三次分配等三个层面进行改革与完善:第一,进一步完善初次分配制度,注重公平实现;第二,完善再分配机制,合理有效调节收入;第三,推进“第三次分配体系”的建立,充分发挥其收入分配调节的补充功能。江西省委党校涂颖清提出了调节收入差距过大更为具体的对策,如加强对垄断行业工资的调控,建立健全职工工资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防止“权钱交易”的非法收入等。贵州省委党校田爱民副教授强调,初次分配不公是导致当前收入差距过大的关键,而微观基础———产权关系的异化是造成初次分配不公的根源,因此,改革和完善产权关系迫在眉睫。

(二)财税体制的改革改革开放以来,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国家财政实力显著增强,但我国财税体制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党校韩晓琴教授指出,一个良好的税制结构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税制结构必须适应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不断优化。借鉴OECD国家税制,必须对我国现行税制进行改革,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税制结构:在流转税方面,逐步扩大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建立起以增值税为主、消费税为辅的流转税结构;逐步提高所得税占GDP的比重,强化所得税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研究开征社会保障税,扩大资源税范围;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制定有利于节能环保、拉动内需、鼓励出口、促进技术进步的税收政策体系。河北省委党校管理学部徐慈贤指出,必须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他结合河北省具体情况,基于四个层面提出了河北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对策:第一,继续推进省内财政体制改革,如实施新一轮激励性财政体制、调整部分财政收入归属、推进县乡财政体制改革、改革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第二,完善有利于实现科学发展的财税政策,包括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科技进步与创新以及支持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第三,加大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投入力度,如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加快推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第四,强化科学管理,提高财政管理绩效。

(三)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民营经济是经济主体中最活跃和最具生命力的部分,民资进入垄断行业是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必由之路。天津市委党校程明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民间资本的发展环境并不理想:在国家大力鼓励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垄断行业的同时,垄断行业依然坚挺,持有重资的民营企业家仍然站在垄断行业门外。其原因主要在于:政企合一的管理机制;审批条件模糊、相关执行文件明显落后、程序繁琐、缺乏透明度;缺乏有效的优惠扶持政策,民间投资激励不足;民间投资存在监管多而服务少的问题。程明指出,要想真正让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不仅要破除垄断行业的准入限制,更重要的是要消除各种无形障碍和阻力,为民间资本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融入环境,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一个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发展环境,促进公平竞争。大中型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又一次成为研究热点。吉林省委党校蔡跃教授通过对一汽集团的实地考察与调研,强调了现阶段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应承担的责任和所应发挥的作用。他指出,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和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发展阶段,国有企业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的现实选择,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坚力量,是培育和发展跨国公司的首选对象,是我国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重要载体。

四、我国对外开放发展方式转变的研究

篇2

关键词:低碳经济;中国经济;经济发展模式;经济转型;环境问题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最开始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提出来的,主要是针对现在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各国为了保证经济稳定可持续的发展,积极响应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模式。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主要的特点是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较低,资源的消耗量较小,所以我国积极推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以缓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和资源的压力。现在我国环境因为经济的发展呈现逐渐恶化的趋势,对经济水平持续的增长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所以我国要积极贯彻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模式的转变。

1低碳经济的概述

1.1低碳经济的概念

中国当前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尤其在社会生产实践的过程中高耗能、高污染、大量污染排放等现状,迫切需要及时地发展低碳经济,促使资源利用趋于合理化,经济发展保持稳定可持续的状态,最为重要的是为人类创造一个适宜生存的环境。进入21世纪以来,高度重视低碳发展的模式,不仅要利用低碳经济模式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护,还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注入更多新鲜的活力,为社会资源再分配,能源优化提供系统性的保障。

1.2低碳经济的内涵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所以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要实现社会资源的高效利用,积极开发各种新能源,初步建立绿色GDP模式。另外,要在能源创新的基础上,优化中国经济产业的结构,健全和完善我国经济制度的建设,确保经济发展模式中渗透人性化和人文化的思想理念。形成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理念。

1.3低碳经济的特点

1.3.1战略性。如今水资源问题、全球气候问题、天气变化问题已经成为人类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因素。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缓解这些问题的重要措施和手段,也是人类在进步和发展过程中探索出来的又一次文明的变革。从微观角度分析,低碳经济模式是对当前不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和能源利用方式的一次重大调整,最大程度地降低人类生产生活实践所面临的风险,也为中国社会、生态的平衡做出了战略性的发展策略。

1.3.2综合性。我国要发展低碳经济不是单纯地应对温室气体的排放,而是涉及到了众多因素,例如社会技术、经济问题、环境压力、人文发展等。低碳经济的发展体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特征,因为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所以发展低碳经济要以社会公正和人类文明作为发展的基础,最后在满足综合性的条件下,制定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

2中国低碳经济转型的困难

2.1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难度较大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的存储量非常庞大。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没有高度重视工业生产中对资源的浪费。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模式和理念逐渐走向现代化,传统粗放型的经济模式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弊端,资源的储备量也在逐渐减少,对我国社会经济长远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但是我国长期处于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下,要实现转变的难度非常大,阻碍了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

2.2低碳技术的发展比较落后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缓慢主要的制约因素是低碳技术不够成熟,现在我国大部分重工业生产依然是以加大资源消耗来实现产量的提高,没有重视新的生产技术的开发。在这种生产背景下,导致我国在新能源技术开发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模式的转变。

2.3产业结构的限制

产业结构的优化是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因素,我国产业要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就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但是由于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根深蒂固的影响,要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的难度是非常大的。所以对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3中国经济实现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有效策略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我国资源总量较大,但是我国人口基数也非常庞大,所以从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上来看,与发达国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相比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尤其现在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并且会长期处在这个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大力发展经济,才能促进社会的进步。但是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伴随着自然环境的破坏,所以我国要保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性,就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科学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对社会产业结构进行升级和优化,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仅是社会的责任,更是每一个国人的责任,每一位参与社会生产实践的个体,都应该树立主人翁的意识,主动加入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当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贡献力量。

3.1转变经济发展的模式及理念

实现传统经济模式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首先要转变经济发展的理念:

3.1.1政府在宏观掌控经济命脉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基层人民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的作用,积极鼓励人们参与到低碳减排的行动中,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奠定基础。

3.1.2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的保障,并且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1.3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充分地认识到低碳经济的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防止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出现各种社会矛盾。

3.2贯彻落实引进来及走出去的经济转型战略

推行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对协调人类生活、生产实践活动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现在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后果越来越严重,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型是现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引进来,走出去”是中国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所采取的积极措施,这种发展措施是对国内外的整个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以及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制定的战略性经济发展策略。其实施的精髓是与其他国家展开经济间的交流,以借鉴先进的转型策略,对我国经济的转型和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3.3发展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

具体落实到各地区的经济转型发展中,各个区域要对自己的人文、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进行分析,发掘自身的区域优势,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低碳产业,并且建立一套符合自身发展的产业体系,针对性地做好自己区域内的产业规划,积极地引进先进高新技术,指导特色产业的发展。但是在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要高度地重视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为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提供积极的因素,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新兴产业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总的趋势,我国应该坚持低碳经济发展理念,大力开发创新性产业,例如开发新能源、利用新材料、发展旅游业、服务业等。积极地利用新兴产业来贯彻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带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3.4对低碳经济的转型发展给予高度的重视

节能减排是低碳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措施,是实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促进因素,所以我国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要高度地重视节能减排对低碳经济转型的促进作用,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落到实处。过去我国因为经济发展刚刚起步,一度秉持了“先发展,后治理”的经济发展理念。现在中国应该长远的看待经济发展,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模式与低碳经济的理念相吻合,为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可持续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4结语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主要的特点是对环境的污染程度较低,资源的消耗量较小,所以我国积极推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以缓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和资源的压力。我国应该认识到低碳经济转型的困难,转变传统经济发展的模式及理念,贯彻落实引进来及走出去的经济转型战略,对低碳经济的转型发展给予高度的重视,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模式的转变,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韩玉辉 单位:山西国术之光国际艺术交流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李红翠.浅析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现代经济信息,2015,(9).

篇3

关键词:市区经济;发展模式;资源禀赋;发展路径

一、导言

(一)市区经济的界定市区是人口、资本、人才、技术和资讯等生产要素的集聚地,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较为完善,是加速城镇化进程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力量,承担着引领、示范和带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责任。市区经济又称为城区经济,是综合性、系统性的概念。地市级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自城区经济之间的竞争优势。市区经济具有方向性和向导性,是拉动全市经济发展的引擎动力。市区经济具有高收益型,其经济生产效率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市区经济产业链条长,产业关联度高,有体制创新的活跃性,是改革的试验区。

(二)市区经济研究述评作为城市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和前沿问题,现有对市区经济的研究主要包括市区经济发展的定性研究和市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投入——产出关系以及发展效率评价的定量研究。市区经济的发展是三明市全市发展的重中之重,是全市发展的龙头,只有市区经济发展起来才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本文在对三明市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市区经济发展效率提升的策略,为增强发展三明市市区经济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三明市市区经济发展现状

(一)市区经济的发展持续受到关注2007年,三明市人民政府印发了《三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市区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从拓展市区经济发展空间、促进市区工业提速增效、扶持建筑业做大做强、支持商贸物流与旅游业加快发展、推动市区经济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积极创造市区经济发展条件等方面,加快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增强市区经济的实力与带动力,推动市县一体化和城市联盟,促进三明市的加快崛起和更大跨越。2019年,三明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提出要实施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主动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建设,进一步加快市区发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内外协同“两篇文章”。市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基础和保证。三明市区经济发展质量如何,对三明市经济发展影响大小需要评估与反思。

(二)市区经济发展质量不乐观通过对2013年-2019年三明市统计年鉴的梳理(表1),三明市区经济总量占全市(共含12个县市区)经济总量一直保持在20%多一点,在2019年下降到20.1%。

(三)产业机构优势不明显通过对一二三产业市区占比分析,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占比较为平稳,其中第三产业占比最高,约为全市第三产业总量的四分之一。第二产业占比有增长,但增长并不明显(表2)。

(四)市区尚未形成要素集聚通过对人口数据的梳理,三明市以及市区常驻人口总量均逐年递增,市区人口增速略高于全市人口增速,但增速不明显,说明市区未形成人口集聚优势(表3)。

三、三明市市区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

(一)财政体制改革市区经济发展研究中最为关注的问题是财政体制改革。按照税种的不同,市政府与区政府将财政收入划分为市级收入、区级收入以及市区共享收入。区所辖范围内的较大比例财政收入上缴市财政,使得市区财力明显偏弱。省直管县财政的好处是减少行政层级,激活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但缺点是直接减弱了地级市政府对全市经济的管理能力,使得各地级市的中心城市发展缓慢。

(二)制约发展因素较多三元与梅列两区面临发展空间受限、工业企业外迁、产业结构不优等制约因素。通过大力发展集约低碳型、集聚效益型、消费驱动型、科技文化融合型和城市治理服务型经济,实现经济发展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增长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发展目标从单纯追求量的增长向结构效益并重转变,走出城区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路子。

(三)城市规划落后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总纲,它明确了一个城市的功能和发展目标,决定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三明市区在城市规划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规划落后,特别是城郊规划落后;规划发展不均衡,市区发展重点项目多落地梅列区;规划特色不鲜明,与其他地级市城区规划趋同。综上所述,市区经济实力不断地下降,其带动性无法有效体现,对全市的调控能力也会减弱,整个区域经济的协调性可持续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市级经济的发展必须引起各方重视。关注市区经济发展现状不仅要分析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还要考察经济发展活力的强弱及经济发展潜力的大小。市区经济发展与行政管理体制没有决定性的关系。加快发展市区经济的突破点在中心城市自身的发展,以及市与区之间的工作机制。

四、三明市市区经济发展建议

(一)三明市市区经济发展模式梅列区和三元区作为一个地方中心城市所在地,具有对周边的带动引领作用,如果经济实力不断下降,其带动性就不能有效体现。目前,两区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土地成本高,要素资源相对集中,需要承担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高附加值环节,与两区的企业、居民共同创造市区独有竞争优势,构建城市优先机制,要将梅列区与三元区作为全市的经济高地。因此,梅列区和三元区经济的发展亟待引起三明市各方面的重视。探讨三明市区经济的发展,就是基于市区发展的价值取向,寻求市区内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些资源包括财政收入、土地、人口等。如何形成上述资源的集聚是市区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

篇4

[关键词]林下经济 发展 模式

中图分类号:TU9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4-0239-01

1.引言

林业生产具有投入大、见效慢、周期长的特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营者的投资积极性,成为制约林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林下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弥补林业投入不足,能够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业资源转向林业资源与林地资源结合利用,有利于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深入分析当前林下经济的发展模式,并进一步提出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的几点想法。

2.林下经济发展的几种模式

2.1 林菌模式

充分利用林下空气湿度大,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低,昼夜温差大的条件种植,林菌模式是在地上栽植乔木,树下种植菌菇的双层立体栽培模式。

2.2 林禽模式

在林下透光性、空气流通性好、湿度较低的环境条件下,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发展种养殖产业,如饲养三黄鸡、乌鸡、珍珠鸡、鸭等,饲料粗放充足,常年可养,技术简便易行,自然放养、圈养和棚养均可。

2.3 林草模式

分区域在适宜地区的幼林地或郁闭度70%以上的林下,种植不同种类的优质牧草。如紫花苜蓿、红豆草、三叶草、黑麦草、箭射豌豆等,为养殖提供优质饲料。在此模式中,草本植物可作为纽带,使系统成为自给自足的经济型生态系统。

2.4 林畜模式

在生长4年以上、造林密度小、林下活动空间大的林地,放养或圈养牛、羊、兔等,也可在林间试养梅花鹿等特种动物。林畜模式是林草模式的延伸,即林下种植牧草发展养殖业,同时,养殖牲畜所产生的粪便为树木提供大量的有机肥料,促进树木增长,形成一条生物产业链。其技术易掌握,市场前景好,是林畜养殖的重要模式。

2.5 林药模式

在未郁闭的林内行间种植较耐荫的中草药,如当归、党参、黄芪、柴胡、板蓝根、甘草、防风等。林下种植中药材,不仅有效地改善了生态,实现以种养林的良性循环,还给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2.6 林粮模式

在树木栽植后1-3年内,在未郁闭的林内行间套种豆类、胡麻、洋芋、疏菜等农作物,也可合理进行苗木繁育。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杂粮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其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2.7 林蔬模式

根据林间光照强弱及各种蔬菜的不同需光特性,科学地选择种植种类、品种,发展蔬菜种植。林菜立体种植,使垦后的林地土壤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增强,给林地创造了良好的通气条件,起到了以气促根的作用。同时铲除了杂草,使林地得到了全面抚育,杜绝了森林火灾,降低了病虫基数,加快了林木生长速度。

2.8 林果模式

以树种改优为主,通过营造经济林或生态经济兼用型树种,开展低质林分提升改造,增加农民收入。种植苹果、梨、山杏、花椒、大果沙棘、文冠果等树种。

2.9 林游模式

充分发挥林区生态良好的优势,引导群众通过开办林间民宿客栈,做绿色餐饮,卖绿色食品,培育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康复疗养为主的森林生态旅游产业。

3.促进林下经济发展的几点想法

3.1 落实林改配套政策

政府部门不仅需要大力的提出和引导发展林下经济,同时还需要加强调研,深入了解地区内林下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而因地制宜制定出相应鼓励政策,正确引导,并提供一定的政策保障。此外,政府相关林业机构部门要根据地区特点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林改配套政策,并且把促进林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宣传、落实到位,以此加强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

3.2 加强宣传组织工作

有效的宣传能促进广大群众对发展林下经济的认识,首先我们要加大发展林下经济宣传力度,并努力宣传林下经济成功种养模式,增强林农的信心;其次,定期组织种植大户和各乡镇林业技术员学习和技术培训,促进林农的技术知识和管理养护水平的提升;最后,林业相应的机构部门,可通过走村串户的开展技术服务、出版相应的技术知识指导手册、组织宣讲林下种植的知识等多种宣传手段,来推动林下经济工作的开展。

3.3 实现循环经济发展

根据当前林下经济发展的趋势,社会各界对于森林生态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我们要加强对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的经营管理,进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此外,为促进林下经济的发展,还要加强保护森林的生态环境,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

3.4 强化科技综合服务

一是加强与农林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大力引进应用推广林下种养新技术、新品种,建立研发基地,积极开发林下资源,培育乡土特色品牌。二是学习借鉴外地林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广泛开展技术培训,面向林区合作社、龙头企业和经营大户开办短期实用技术培训班,培养一批“短、平、快”技术员。三是整合现有的专门技术人才资源,组成培训组、服务队,建立长效机制,深入林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开展技术服务,解决林下经济生产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四是进一步搞好市场服务,使群众能够及时了解市场行情,规避市场风险,使林下经济种(养)得好、卖得出、效益高。

4.结束语

C上所述,林下经济作为地区特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各地林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从整体情况来看,我国林下经济普遍存在“开发规模小、林下资源利用少、产业化程度较低、科技支撑能力不强、产品缺乏品牌”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我们应积极制定促进林下种植、养殖等模式发展的具体措施,为林下经济经营者提供优惠政策,健全林下经济发展保障体系,积极吸引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林下经济产业,为其创造宽松、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重点扶持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以及大户、示范户,通过“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大户”,“企业+社区+农户”等发展模式,带动千家万户从事林下生产经营。发展林下经济,应在生态效益优先、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原则下,切实根据当地的实际地理条件、气候情况,选择适宜的种植模式及种植品种、养殖模式及养殖类型,最大程度上增加农户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林业;低碳;森林

1林业建设在低碳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当中,林业建设具有无法代替的重要意义。发展低碳经济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林业的建设。在我国不断深入的发展过程中,因为片面注重工业发展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对于生态环境导致了十分严重的损坏,我国当下的环境问题相对严峻,所以,应该落实低碳经济的有效发展,其重点就是建设具体的林业生态系统,促使森林生态系中吸取二氧化碳功能与生态平衡的功能获得优化与发展。林业是确保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碳吸取水平提高的重要途径;森林生态系统也是我国的关键生态资源,当中包含大量的经济作物和生物能源。发展低碳,林业经济能够在不影响环境的因素下转变过去的化石燃料能源构成,推动生物能源的使用量,当中的经济作物也科学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建设。总之,林业经济的建设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经营过程也落实了生态系统修整的目的,属于我国将来展开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工程项目。想要落实低碳林业经济的建设,国家需要选取合理的方式来增添森林在生长经过中的碳汇集量,降低林业生产当中的碳源,通过林业多元化地区中的林种来强化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水平,降低温室气体的排出量,提高林业经济的产能。落实良好的林业经济发展主要就是要落实低碳生产过程,其内涵是在不影响林业经济生产总值与国家经济市场的基础之下通过先进与技术运用以及创新林业管理机制来减少林业生产过程对生态系统碳排放与碳均衡过程的干扰,环节温室效应的负面变化,维护自然环境。林业良好的发展经济主要特征是在确保林业顺利生产的过程当中落实经营生产,发展林业低碳经济能够降低化石燃料对于环境的干扰,落实社会的良好健康发展[1]。

2林业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2.1森林培育的可延续

在将来的发展过程当中,管理者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对林业建设与生产经过展开优化:在林业建设过程当中有效运用科学技术,提高在林业发展过程中科技起到的功能,在发展当中不断融入前卫技术与专业化人才,就当地环境与市场需要建设优化且多样性的商品林基地,提高林木成长的质量,不断完善林业构成,加强市场的竞争力。当下我国为了落实良好的发展与低碳经济构成,逐步推行生物能源的发展。林业生产区域可以凭借这一发展政策,创建生物能源林与木本油料林,按照个人的发展基础来创建经济林产业。另外,林业管理者可以在林业产区展开木本饲料林的探究,把畜牧业与林业产业有效融合在一起,推动双方共同进步与发展;在适宜的区域发展立体化的林业经济,在产区开展规模化的绿色食品建设,当下人们逐渐重视食品的环保性,野菜作为一种具有环保与健康两大特征的资源,该区域需要在发展过程中给予关注。低碳森林培育领域就是运用当代科技与生态学知识来规划森林生态系统当中的树种比例,种植过程中应用的树木一方面应该具有生态学上的防护功能。碳吸取功能和涵养水源的功能,还应该具备经济生产的实际意义,可持续的森林培育领域就是把多元经济作物与森林有效融合在一起,在展开经济生产的同时提高森林的结构烦琐性,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抵御能力与个人修复能力,落实森林资源的良好健康发展。

2.2展开碳汇造林试点及计量检测

在目前的造林要求方面,还应该按照现实的状况,推动碳汇造林试点,碳汇造林其实就是在设立了基线的土地上面,对造林与森林经营包括林木的生长整体过程都展开碳汇计量与检测的营造林活动,我国应该在综合现实状况的基础上,学习西方国家的前卫的造林经验,塑造具备我国特点的造林形式,建设前卫,健全的碳汇计量监测技术机制,继而真正处理碳排放过量的问题。

2.3完善管理体系,强化经营管理

在低碳经济的发展大环境下,为了不受到负面环境因素对林业建设的干扰建设人员需要强化林业的管理强度,同时落实好森林资源的维护任务,降低乱砍伐现象的发生频率,以免水土流失的状况发生,影响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落实好林业建设的方案规划。应该强化对乱砍伐现象的有效管理,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只是凭借林业管理人员是不够的,国家需要通过健全的法律要求与管理制度来降低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在低碳经济的发展环境下,国家政府需要健全林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指引林业建设朝着低碳良好的方向发展。另外,我国管理部门需要改革管理机制,在森林资源管理当中拓展管理范畴,完善林业资源维护体系,综合市场调节与国家整体规划针对森林生产展开良好的调节控制,促使林业经济的发展脚步更快[2]。

3结语

篇6

一、并不存在单一的“东亚模式”

理论界对“东亚模式”的讨论已有一段时间。最初的分歧来自对日本以及后来的亚洲“四小龙”快速增长原因的分析。它们持续的高经济增长速度是史无前例的。大多数持正统观点的经济学家强调市场力量的基础作用,也有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情况不同,它们的政府(主要是日、韩等国政府)起到了主导的作用。1993年世界银行推出名为《东亚奇迹》的报告,将这两种观点进行调和,认为日本、“四小龙”及印尼、马来西亚、泰国8个国家和地区在1965年~1990年间的快速增长,是政府政策和市场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肯定了日、韩和台湾地区实行的有选择干预措施起到了促进增长的作用。这一研究引起了对所谓“东亚模式”的更多讨论。比如,保罗·克鲁格曼1994年撰文指出“东亚奇迹是被夸大的神话”,他认为除日本外,大部分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而不是提高要素生产率,与当年苏联的高速增长性质相同;伴随投入增加速度的下降,它们的高经济增长速度最终会降下来。1997年以来,青木昌彦等人则提出系统的“市场增强论”,从克服“协调失败”的角度对东亚政府的经济作用进行了新的阐释。1997年世界银行出版的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也可认为是这一讨论的继续。该报告指出:“没有一个有效的政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不可能的”,并且认为政府的核心使命,是完成这样五项基本任务:建立法律基础;保持非扭曲性的经济环境,包括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投资于基本社会服务和基础设施;保持承受力差的社会阶层;保护环境。这一报告认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并不是“最小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

其实,东亚国家的发展模式是不尽一致的,不仅这些国家的自然条件有差异,政府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比如,香港和新加坡均为城市,与当初“二元经济”特征十分明显的韩国、中国台湾及印、马、泰这三个东南亚国家的初始条件差别很大;日本更是早在1885年~1919年间已实现过较快的经济增长。就政府的经济作用而言,初始条件有相同之处的香港和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和韩国,都有显著的区别;韩、泰、印尼同为危机比较严重并向IMF申请援助贷款的国家,它们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阶段也不尽相同。就对外经济关系而言,外贸和外资在日本经济快速增长中的作用远不如东亚其他国家显著,日本、韩国对待外商直接投资的态度与东南亚国家和香港也有很大差别。简言之,从实际情况看,并不存在单一的“东亚发展模式”,因而也就没有所谓“东亚模式”的危机。

二、东亚金融危机与金融体系的缺陷密切相关

这此金融危机在开始时就表现出这样的特点:银行体系越稳固的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香港,其经济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而银行等金融机构问题越多的国家,经济受到的冲击也越大,在股市暴跌的同时,发生金融危机的东亚国家的共同特征,也是引发危机的主要原因(日本80年代后期泡沫经济的形成、泡沫破灭后的持续不景气,以及目前的经济衰退,也同样主要源于其金融体系的缺陷)。那么它们的金融体系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许多计量分析表明,东亚的高速增长与较高的物质资本积累密切相关;而物质资本积累是储蓄转化为投资的结果,储蓄转化为投资的中介组织主要又是金融体系。因此,可以说东亚高速增长的实现离不开其金融体系对储蓄的动员和分配。高速增长时期,以日本为代表的许多东亚国家的金融体系具有一些显著不同于英美国家的特点,比如:(1)企业更依赖于金融机构贷款而不是证券市场融资;(2)企业的负债—资本比率更高;(3)政府对信贷的分配进行指导和控制,而不是主要进行金融机构监管,并且有时保护和补贴银行等金融机构;(4)银行与借款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密切(如日本的“主银行”体制);(5)公司之间交叉持股的情况比较普遍(韩国财阀内部企业之间还相互对借款提供担保)。

在可用储蓄较多(因为居民储蓄倾向较高或积极利用国外储蓄)、政府以快速经济增长为目标的情况下,上述体制的主要优点在于有助于“刺激投资”。

同时,东亚金融体系在促进投资方面的优越性并不能掩盖它在其他方面的缺陷。主要表现是:政府制定脱离实际的产业政策,直接促使所控制的银行为服从于产业政策的企业提供贷款,带来大量的银行不良资产;银行与企业有密切关系,一些效益差、负债高、亏损严重的企业能不断得到银行的贷款,这些企业倒闭时拖累与之关系密切的银行陷入困境;一些政府官员因为可以对银行贷款施加影响而获得了为个人寻租的机会,等等。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政府对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的负债提供实际上的担保(如日本长期坚持“金融机构不破产”的政策,印尼银行的所有者与政府官员有密切关系,泰国的金融公司负债实际上受政府担保,韩国在银行遇到困难时把银行债务视为国家债务),虽然降低了金融机构债权人的风险,却提高了作为债务人的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储蓄,然后大量从事高风险的投资或收益不高的投资。结果是金融机构大量负债、大量投资,并且其短期负债(包括外债)与长期资产之间不“匹配”,导致投资过剩,以及高风险的房地产、金融资产市场有泡沫。股市暴跌、金融机构和企业大量倒闭,作为对上述一系列现象的矫正,是有其必然性的。总地来看,一些东亚国家的金融体系,既成就了它们过去快速的经济增长,也直接与它们目前的金融危机密切相关。

一些东亚国家的经历实际上表明,一个良好的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一方面应该能最大限度的动员国内外储蓄的数量,并把这些储蓄转化为投资,另一方面也能保证投资的质量,从而在促进投资增加和保证投资质量之间取得平衡。如果投资质量高而投资数量不够大,会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如果投资数量增加很多而许多投资质量不高,经济增长将难以持续。

三、不能全盘否定东亚政府在经济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大多数东亚国家另一个共同特征是,在其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比较多,并且在危机比较严重的国家如泰国、韩国、印尼,政府汇率、外债管理方面的失误也比较明显。但并不是发生金融危机后,就可以完全否定东亚政府干预对于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许多研究表明,东亚政府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收入分配等方面有许多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学习,比如:

政府重视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机会的均等,一方面有助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从而避免劳动力素质低对经济增长的制约,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收入的均等。

政府主持的农村及重视对农村交通、水利、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投资,有助于农业的增长和农村非农产业的成长,从而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作出了重要贡献。

政府的一系列措施鼓励了储蓄的增加,为扩大投资奠定了基础,比如通过财政收支盈余增加政府储蓄,设立便利储蓄的邮政储蓄机构,通过限制住房、耐用消费品方面的消费信贷刺激居民储蓄,通过保持物价稳定和正的存款利率增加储蓄的收益等。

在对外经济方面,比较注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加速技术进步,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同时用多种政策鼓励企业出口。有的国家政府在通过鼓励外国直接投资促进产业升级和出口增加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东亚金融体系的缺陷也不全是政府干预过多的问题,而是“干预不当”的问题。比如,对金融机构贷款活动的直接干预太多,既增加了政府官员寻租的机会,也限制了金融机构的自;对金融机构借用短期外债从事高风险的房地产、股票投资缺乏严格的监管,使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上升。

四、结论

篇7

在气候问题备受关注的国际大背景下,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世界各国都在为解决气候问题而努力,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的挑战也越来越大。据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摄氏度,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同时,由于地球化石能源资源有限,随着消费量的剧增,全球能源形势日趋严峻。从世界能源储量看,在现有技术经济水平和开采强度下,煤炭可以用200多年,石油可以用40多年,储量有限。即使有新的能源储量被发现,人类使用化石能源的经济成本也将越来越高。人类开采使用化石能源的速度呈现递增趋势,1985-2005年,世界石油需求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7%。据预测,未来20年内,世界石油消费将以近2%的速度增长,高于过去20年的平均增长水平。全球各经济区域中,亚太地区需求增长最快,供需矛盾突出。我国化石能源资源在世界已探明储量中,石油仅占2.7%,天然气0.9%,煤炭15%,呈现“缺油、少气、多煤”的状况,但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却分别高达4.2%、1.5%和33.5%。我国自1993年起成为石油净进口国,目前,我国原油消费量以年均5.77%的速度增加,而同期国内原油供应增速仅为1.67%,供需缺口逐年拉大,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度已高达50%,严重威胁着我国的能源安全。

基于上述因素,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及国内的重视,发展低碳经济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刻了。

二、低碳经济的内涵

英国政府在2003年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之未来: 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 ( low carbon economy) 的概念。该白皮书从英国对进口能源高度依赖和作为京都议定书缔约国有义务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实际需要出发, 着眼于降低对化石能源依赖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出了英国到2020 年 CO2 排放量在1990 年水平上减少20% , 到2050 年减少60% , 以建立低碳经济社会的目标。白皮书要求通过提高资源的生产率, 以更少的污染获取更多的经济产出。

庄贵阳是我国较早研究低碳经济的学者,他认为,“低碳经济”是指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实施一场能源革命,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减缓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付允等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鲍健强等指出,碳排放量成为衡量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标识,碳减排的国际履约协议孕育了低碳经济,表面上看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但实质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刘细良强调现代意义上的低碳经济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自身对经济增长与福利改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一种理性权衡,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关系的一种理性认知,是一种低能耗、低物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的绿色可持续经济,是人类社会经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的新能源革命。

笔者认为:低碳经济是指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建立一种限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它的实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优化能源结构,目标在于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三、安徽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一)能源消费持续增加, 清洁能源比重低

长期以来,安徽作为“能源输出”大省,为国家及其他省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能源消费较低。“九五”时期,安徽能源消费占全国能源消费的比重保持在3%以上,2000年达到3.5%,“十五”时期,安徽能源消费占全国比重逐年降低,由2001年的3.6%下降为2005年的2.9%。随着经济加速发展,能源消费总量不断扩大,2004年以来,安徽能源消费同比增速维持在8%左右。

图12000-2009年我省能源消费量及增速变动(单位:万吨标准煤)

目前,安徽省能源消费中以煤化石为主,占能源消费量的85%左右。地热能尚未得到勘探和开发,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也不具有明显优势,太阳能在工业领域的利用开发还没有起步,秸秆能源利用技术不成熟,农村沼气也没有得到全面普及,只有水能和生物质能资源及少量的煤层气有一定的开发利用。安徽省关于新能源产业发展《意见》中提出,到2015年新能源利用量达到全省能源消费总量6%以上,这一比例低于国际及全国水平,与国内部分省市相比也较低,反映出安徽省在新能源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

(二)高耗能产业比重大,工业领域节能减排任务重

安徽省工业的五大支柱钢铁、有色、建材、电力、石化产业是典型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产业,2009年,五大产业煤消费量达到9305万吨,占全省工业用煤的比重高达67.8%。2009年,五大行业产值总量达到4746.4亿元,占全省工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5.7%,其中,钢铁及电力产业为安徽3个千亿元产业,占全省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到8.1%、9.3%(见表1)。2006―2009年间,工业领域能源消费年均增长达到8%以上;2009年,工业领域能源消费达到6905.32万吨标准煤,占全省能源消费总量的77.6%,远远高于其它领域(如图2)。随着钢铁、有色、建材、电力、石化等高能耗重化行业进一步发展, 安徽工业领域能源消费量将持续扩大。

表12009年我省部分高耗能产业煤消费及产值情况

图22009年我省各领域能源消费结构

与全国及周边省份相比,安徽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较高,工业领域能耗利用率较低,节能减排任务艰巨。2009年,安徽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为2.100吨标准煤/万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3吨标准煤/万元)。

表22005―2009年安徽及周边部分省份工业能源利用效率情况

(单位:吨标准煤/万元)

注:GDP数据采用2005年不变价格,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0》。

(三)建筑、交通领域能耗压力大,亟需“低碳”化发展

目前,安徽建筑总能耗1812.8万吨标准煤,约占社会总能耗的24.9%,是能耗“大户”。随着房地产市场持续发展,能耗总量将持续上升;交通领域能耗占全省的比重较低,但增速快,2000―2009年交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11.11%,远高于其他领域(见表3)。目前,安徽交通行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比重维持在5%左右,与全国水平基本持平。但随着安徽交通运输业发展,交通能耗占社会能耗比重会进一步增加,可见,建筑和交通领域节能降耗任务艰巨。

表32000-2009年我省各领域能源消费情况

(单位:万吨标准煤/%)

注:数据来源于《安徽统计年鉴2001,2010》。

四、安徽向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策略

从安徽当前实际情况出发,只有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才能较好实施低碳经济增长战略,走出一条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一)促进低碳社会的生产,倡导低碳消费方式

建立低碳社会生产、消费方式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应通过各种媒体和手段,大力开展低碳经济宣传活动,积极倡导低碳的、节约环保的社会生产、消费方式,使各阶层人群了解并认可低碳经济,在生活中优先选择环保产品。企业应开发温室气体排放量少的商品, 政府应将低碳理念贯彻到城市建设、公共交通网络建设等各项公共事业发展中,培养和提高“低碳领导力”,摆脱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提倡环保、节能的生活理念。比如在建筑物的建设中,推广利用太阳能,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等。重视低碳交通的发展方向, 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提高低排放量和环保车的使用,减轻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压力。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碳排放量受产业结构的影响非常大。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途径之一。实施低碳经济就是要发展低碳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从高碳产业向低碳产业转变。安徽要实现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对现有高碳产业进行低碳化改造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应结合实施钢铁、有色、化工、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突出用信息化等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改造和提升高碳产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同时调整优化三产结构,发展低耗能产业和“零碳”产业。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积极推进旅游、金融、咨询和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三)改善能源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

首先,应大力推进洁净煤生产。推动煤炭节约集约化开发,引导煤炭深加工和和贫煤综合利用,提升煤炭从开采到利用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率和伴生物利用率。在高效洁净燃烧、气化液化、燃烧后净化处理等领域实施减排技术攻关,减少烟气、粉尘等污染物排放。其次,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煤炭和火力发电的生产和利用在安徽省能源结构中占到85%左右,清洁能源开发十分有限。应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同时,安徽的山岳地区具备水电发展潜力,丘陵平原地区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可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发水能和生物质能。

(四)加强国内外技术合作,促进低碳技术的发展

篇8

关键词:赶超型国家 政府主导 出口导向 技术引进 高度关联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2-010-02

“模式”的英文说法为pattern或model,“模式”一词作为一种政治经济概念的基本含义是世界各国家或地区在实行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对政治、经济体制及战略等的选择,我们可以把世界主要国家的发展模式划分为成熟型、赶超型、转轨型三种经济发展模式。在三种模式中,以日本、韩国、中国为代表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模式由于其在赶超中瞩目的经济发展速度,及日本赶超后乏力的表现,而最为引人注目。因而本文通过研究赶超型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而得到对未来中国的借鉴。

一、对赶超概念的界定

首先要对赶超型国家经济体制进行界定,参考学者金明善《赶超经济理论》(2001)一书,对赶超的概念进行总结:赶超(catching-up)是建立在后发优势基础上的,以发达国家为目标,政府确定经济发展战略、制定产业政策、以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和质量的全面提升。“发展就是赶超”,“一些发展国家工业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以欧美发达国家为目标实现经济赶超的历史。”

二、赶超型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特征

赶超国家经济体制其显著的特征是:东亚各国或地区政府大都具有强烈的经济赶超意识和强大的经济导向功能。他们往往以强国作为经济发展目标,并形成了与其相适应的一套发展措施和体制结构。具体而言,赶超型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特征主要表现如下:

1.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政府主导型的经济管理体制,即“强政府”采取集体行为,建立了权威主义的政治体制,在权威政府推动下实施不平衡发展战略,这种政府主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政府制定经济计划。战后日本政府为了使整个经济有序发展,实行了一系列经济计划,这些计划的形式包括中长期经济计划、年度经济计划和国土开发、地区开发计划。计划的内容主要有发展目标达到目标的基本政策方针、经济增长速度、国民所得的增长速度等。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日本政府共制定并实施了13个经济计划。以20世纪60年代池田内阁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最为出名。韩国则于1973年制定了包括造船、石油化工、钢铁、电子等几大领域的“重化学工业”发展计划。中国自第一个五年计划起,到2012年也已经进行到了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科技创新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2)政府制定产业政策。西方先行工业化国家的产业结构转换是产业演进和市场自然选择的结果,赶超型国家的产业结构转换有很大的倾斜性。由于政府干预,重心倾向于推动与促进产业技术升级。

日本制定和实施“倾斜式生产方式”,日本在战后经济恢复期、高速增长期、低速增长期,都先后确定并扶持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火力发电、石油化工、钢铁、造船、汽车、家用电器、电子计算机、原子能、通讯机械和知识产业先后成为日本政府所扶持的产业。韩国政府在汽车工业发展方面实行了更为强烈的干预。1974年韩国政府发表了关于汽车工业发展的十年计划,目标是在70年代末使其小型客车的国产化达到90%,到80年代初,汽车工业要成为主要的出口工业。为此,韩国政府对三家主要制造商(现代、大宇、三韩)规定了所要达到的生产规模,同时还要求对其生产计划拥有审视权,并在规定期限内禁止调整产品型号等。

2.技术的引进、模仿、吸收。赶超国家主要依靠国外先进技术作为推动本国技术进步的突破口和牵动点,进行技术的开发与研究。这种赶超国家技术进步模式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工业化起步时期,技术引进的对象是成熟经济体已在国内实现广泛的商业性应用的技术,是技术的引进模仿时期;第二个时期是经济赶超的起飞初期,赶超国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采取的是垂直技术引进方式,即引进先进国的相关研究成果,在本国进行商业性开发与应用,并进行技术的改良和革新;第三个时期是经济赶超的起飞时期,赶超国在前两个时期已经完成了以引进为主的被动依赖阶段,转向以创新为主的自主开发阶段。

给日本带来经济繁荣的主要因素则是模仿创新。日本的大约60%的技术是从美国引进的,另外还从大约40个国家引进了先进技术,而自主创新的不足1/3。自主创新可以促成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如果技术的模仿不能向以创新为主的自主开发升级,那么过多的模仿则会造成过度投资。

3.出口主导,贸易立国。出口导向是赶超经济模式的重要特征,“出口主义”发展模式已成为欠发达经济与发达经济共同的选择。推行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将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融为一体,以此来消化国内剩余劳动力、引进稀缺的资金和技术,带动经济增长。日本的出口导向、贸易立国政策直接体现于1950~1975年的25年间,日本出口贸易扩大了67倍,进口贸易扩大了58倍,其中出口贸易尤为突出,每年增长19%。赶超型国家普遍的特征是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导致国内积存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在2010年调查的全球外汇储备排行榜中,中国和日本稳居第一和第二的位置,在前10位的排名中,亚洲国家(地区)占据了7席。

4.与地区主义的发展共生共荣。传统上,东亚各国产业循环的梯次性发展模式被称之为雁型模式,是以垂直型国际分上为特征、以比较优势为产业转移标准和依据的具有梯次差异性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雁型模式意味着东亚区域内存在着高强度的经济发展关联性。

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中国、韩国等部分东亚国家的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日本作为带动东亚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领头雁作用在不断削弱。引发了东亚国家和地区产业分工的新变化,已经由过去的垂直型产业循环机制逐渐发展为一种区域性的经济增长模式。赶超国家之间的互助和共生,成为赶超国家之间新的特征。

三、借鉴

中国虽然经历了30余年的改革开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通过对发达成熟型国家的学习和模仿,实现自身的经济增长。但中国仍然肩负着赶超和转轨的双重任务,借鉴日本韩国等已经完成了追赶发达国家,并进入到发达国家行列的曾经的赶超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对当今中国来说尤为重要。

1.赶超型国家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需要转变。20世纪后半期,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在全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美国表现为里根政府的供给主义,在英国表现为撒切尔夫人的市场化改革,而在日本则表现为经济增长模式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驱动型转变。200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对日本经济调查的题目是:克服全球经济危机,日本需要一个新的增长模式。可见政府的适度退出将是十分必要的,更多的选择若能由自由市场进行的话,那么将有利于促进长远的经济增长。

2.技术的单纯模仿不能带来经济的超越。赶超国家能否实现真正的超越,主要在于核心和基础的技术能否实现在本国的自主创新。若能够像成熟经济体一样在技术上实现自主创新,那么就可能超越成熟经济体,跻身于世界顶级经济强国。否则若只是技术的引进、模仿、吸收,则很可能赶超乏力,终将处于被动追赶地位。

3.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在2008年经济危机中表现尤为脆弱。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必然会带来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并引起国内消费需求的萎缩。而在萧条经济情况下,更需要依赖国内消费去促进长期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杨立冰.“东亚模式”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启示[J].亚太经济,2000(3)

2.傅新.“新地区主义”: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新要素[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3)

3.莫翔.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分析和反思[J].云南财经大学学刊,2008(2)

4.赵春明.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历史命运与发展前景[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12)

5.沈红芳.东亚经济发展模式多样性研究[J].当代亚太,2003(5)

6.邱曼萍,陈洪斌.日本和美国经济发展50年之比较――现代经济增长模式的比较研究[J].外国问题研究,1998(2)

7.王文龙,唐德善.新自由主义、东亚模式与经济发展[J].东北亚论坛,2008(3)

8.史龙祥.从比较优势看东亚经济发展模式的变迁[J].亚太经济,2006(1)

9.刘厚俊.20世纪美国经济发展模式:体制政策与实践[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0(3)

10.程伟等.世界经济十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1.金明善,车.赶超经济理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12.OECD.Economic Survy of Japan 2009:Overcoming the global crisis:the need for a new groeth model.2010

13.池元吉等.世界经济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9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创新

一、前言

从目前农业经济的发展来看,要想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就要对农村资源进行全面利用,除了要认真分析农村的实际发展形势以外,还要对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我国目前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后可知,循环经济成为了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农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提升了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质量。为此,我们应对农业经济的循环发展模式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立足现有发展模式积极寻求创新,保证农业经济获取全面发展,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效果。

二、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中循环经济理论分析

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把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应用于农业生产体系,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农业资源、物质的投入量,和在农产品的产出端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使废弃物可以作为再生资源,再次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和自然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农业循环经济它尊重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系统的基本规律,以农业经济效益为驱动力,按照3R 原则,通过优化农业产品生产至消费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使用和农业产业活动对环境的有害最小排放或最小侵害的一种农业生产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要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农业经济活动向生态化转变。

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存在着差别:传统农业经济是一种由“自然资源——粗放生产——消费消耗——大量废弃——末端治理”所构成的单向线性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模式中,人们先把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大量开采出来。然后又将污染物和废弃物大量排放出来, 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

循环经济的目的在于对农业现有资源进行综合利用,使农业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使农业资源效益最大化,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质量。从目前农业经济的实际发展来看,农业经济要素中资源分为一次资源和可重复利用资源,一次资源消耗以后难以再生,依赖资源消耗的发展方式注定是不能长久的。基于这一认识,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摈弃传统的发展理念,应利用比较优势,对农业资源进行重复利用,保证农业资源得到循环利用,满足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提升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质量。从目前农业经济的发展来看,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农业经济的主要发展模式,对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保证了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三、农业循环经济的具体发展模式分析

目前来看,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具体形成了以下发展模式:

(一)基塘生态农业循环模式

其本质上是一种复合型人工生态结构,它使陆地生态系统与淡水生态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低消耗、高效益的科学系统。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基塘生态系统是重要的循环系统,也是在农村比较容易实现的循环发展模式之一。由于农村具有丰富陆地生态系统资源和淡水生态系统资源,因此基塘生态农业循环发展模式具有深厚的实行基础,能够在农村中得到有效实行,并保证整体效果达到实际需要,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效果满足实际需要。

(二)“四位一体”的农业循环模式

是辽宁省首创的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生态综合工程。在四位一体的农业循环模式中,将农业资源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保证了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不但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提高了农业经济的发展效益,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对农业经济形成了有效推动。从目前农业经济发展来看,四位一体的农业循环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了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重要形式。

(三)平原农林牧复合农业循环模式

是指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上,人为地把多年生木本植物(如乔木、灌木、竹类等)与栽培作物(如农作物、药用植物以及真菌等)和(或)动物,在空间上进行合理组合的土地利用和技术系统的综合。

考虑到农村的地理特点和地理优势,平原农林牧复合农业循环模式由于能够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形成了资源利用的合力,保证了农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对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取得了积极效果。为此,我们应对平原农林牧符合农业循环模式有足够的了解,并积极采用该发展模式。

四、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中循环经济的发展策略

为了保证农业经济发展模式中的循环经济取得积极效果,我们应结合农业经济发展实际,制定具体的发展策略,保证农业循环经济得到全面推进,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效果。目前来看,农业循环经济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提高认识水平

为了强化农业循环经济的主体作用,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对农业循环经济进行大力宣传,应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统一认识,提高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认识水平,在具体经济发展中做好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工作,保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取得积极效果,提升农业循环经济的整体发展质量。

(二)强化政府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引导

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政府引导是关键。为了保证农业循环经济取得积极效果,应强化政府的指导作用,应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由政府牵头,并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有力的指导,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满足农业经济发展需求,提升农业经济发展质量,对农业经济形成有力的促进。

(三)启动农业清洁生产,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中,应本着绿色环保的理念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应强调绿色环保的重要性,应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清洁生产的理念,保证农业生产环境得到持续改善,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保证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质量满足实际要求。所以,我们应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启动农业清洁生产,做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工作。

(四)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的研究、推广力度

为了保证农业循环经济取得积极效果,应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农业循环经济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努力推广农业循环经济理念,使农业循环经济取得快速增长,满足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农业经济产生良好的推动作用,保证农业经济发展达到理想状态,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增长。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想提高农业经济发展质量,就要认真总结农业经济发展经验,对农业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积极创新,采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提升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质量,形成对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保证农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宝海.依靠农业科技进步 促进循环农业发展[J].农业科技管理,2010(03).

[2] 赵国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困境与制度创新研究[J].中州学刊,2011(01).

[3] 曹廷.湘潭县农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

[4] 邱珊鸿.循环经济视角下的福建省农业可持续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10.

篇10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创新

1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可行性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深入,以及人口的持续增长,使得长期存在的人地矛盾以及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矛盾日益加剧,要想在农业生态体系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需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这对于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思想就是对资源进行多次重新利用,并在农业生产体系中不断推广和应用可持续发展思想,从而减少资源投入量,并降低农产品生产中废弃物的排放,努力使农业生产废弃物转变为农业生产资料,并再次投入到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赢的目标[1]。一直以来,传统农业经济发展模式都是通过对自然资源进行利用,长期实行的是粗放式农业生产消费,往往会伴随着大量废弃物的产生,这时人们才会想起来对废弃物和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很明显,这与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相背离,不仅会造成对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也农业生产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而循环经济模式则主张对农业资源进行多次充分利用,以提高农业经济资源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农业资源效益。资源在农业经济要素中不仅包括一次资源,而且还包括可重复利用资源,由于一次资源消耗后很难再生,因此如果仅仅依靠资源消耗发展农业经济,就很难实现长久发展。

2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分析

2.1基塘生态农业循环发展模式

作为一种复合型人工生态结构,基塘生态农业循环发展能够实现陆地与淡水两大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极大地降低了资源的消耗量,实现了高效益的目标。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基塘生态系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循环系统,在我国农村很容易得到施行。同时,在我国农村,陆地和淡水生态资源都比较丰富,这就为基塘生态农业循环模式的实行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如果在农村中采用这种发展模式往往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以满足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推动农业经济取得快速发展。

2.2“四位一体”循环模式

这种模式最早是在辽宁省的能源生态综合工程中得到应用的,能够实现各种农业资源的相互结合,为农业经济发展效益提供保障,从而有效地推动农业经济实现全面发展。在我国当前的农业经济发展中,该模式已经在很多地区都得到广泛应用,已逐渐成为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典范[2]。2.3平原农林牧农业循环发展模式这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因为充分考虑到了农村地理特点及优势,能够实现对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以确保资源利用合力的形成,为农业循环经济提供了持续增长的潜力,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再一次证明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基于此,我们有必要全面了解这种模式的特点,并将该种发展模式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3保障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施的对策

一是不断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促进其应用效果的提升,让循环经济的主体作用得到进一步强化,进而让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实现由“掠夺式”向“和谐式”的顺利转变,使得传统粗放式经营模式得到根本性地改变,这样才能确保“三农”享受到农业经济发展创新所带来的好处。二是政府要加强引导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为了给农业循环经济提供保证,还应注重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由政府负责牵头,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并对其进行逐步引导,从而实现渐进式发展,以点带面,从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质量的有效提升,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取得成效。三是启动清洁农业生产程序,致力于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过程中,应坚持绿色环保的生态理念,不断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始终高度强调绿色环保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性,通过清洁生产理念的应用,改善农业生产环境,从而更好地支持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循环经济发展的质量。四是不断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的研究力度,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取得更进一步发展。同时,还要注意做好农业循环经济理念的推广工作,推动农业循环经济实现较快增长,从而确保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得到切实满足,成为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从而确保农业经济发展实现持续稳定增长目标得以实现。

作者:夏玮豪 王沁禹 徐超 单位:沈阳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