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科技发展范文
时间:2023-04-05 09:54: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新闻科技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从位置更替找新闻
学理工科的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第一年实习,第二年就当工程师。大学毕业生当工程师不是新闻,而大学生进企业当工人这个反常现象就可能出新闻。我们都知道,油着了火不能用水救,而位于顺义区李桥镇的首安消防公司就改写了这个常识,该公司通过高科技手段,把消防水变成极细小的水颗粒,在着火的表面形成10厘米左右厚的隔离层,阻断氧气而灭火,被用在大型炼钢厂、油站、图书馆等特殊部门。由于高科技救火设备精密复杂,且一个企业一套设计,生产线上必须是既有学识,又有操作能力,能独挡一面的人才能工作,因而该公司大学毕业以上学历的职工占到80%以上,大学生在生产线上当工人,说明企业科技含量高。
硕士、博士就业形势好、薪水高不是新闻,而南京爆出的50位硕士、博士吃社保就是新闻。高学历人才吃社会保险,说明硕士、博士的就业形势也不乐观,说明我们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与社会发展脱节,说明高学历并不等于高能力。
大学生、硕士、博士是科技人才,在传统的社会定位中的位置发生变化,无论是高还是低,都该引起我们注意,都有新闻等待我们去挖掘。
二、从做法更新找新闻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每到春天,农民备好农药、备齐种子没有新闻,但在春耕前,区县农业主管部门改变观念,组织专家到农村讲课,推广新的耕作方式和高产优质品种,进行“知识备耕”就是新闻,这个新闻发生在平谷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在京郊开通了远程教育网,通过网络指导农民备耕,开辟了科技下乡的新途径。网上备耕标志着高科技在农村全面扎根,从很多角度都有新闻可做。工作方法的转变只是个现象,其本质是科学技术深入农村,推进了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三、从时间改变找新闻
吃猪肉的人大多不知道,屠宰前的猪一般要养6个月,达到90公斤左右重,这时的猪肥瘦适中。顺义区绿健现代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养的猪4个月左右体重就能达到90公斤。在绿健公司,我了解到,他们采取了与传统养猪完全不同的饲养方式,选用特殊的饲料配方,使猪能在4个月时达到上市标准。
读者都知道夏秋季的番茄、黄瓜最好吃,春天栽种的小苗,到夏季开始结果,深秋季衰老停止生长。由于番茄、黄瓜开花后秧子两三个月就衰老,为了满足市场对本地产番茄、黄瓜的需要,农业部门从国外引进了可全年生长的水培番茄、黄瓜种子,其秧可连续结果10个月,使北京市民喜爱的这两种蔬菜四季生产。
生长期变长或变短,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智慧和汗水,都在改变着读者头脑中先入为主的知识,抓住了这两点,新闻作品就能抓住读者的眼球。
四、从变了规矩找新闻
老话说,干什么有什么规矩。
房子、礼堂,无论大小,墙上都有一层1厘米多厚的灰层。这层灰是为了给墙找平。当您听说新盖的房子墙上不抹灰,是不是会很诧异?这件事发生在房山区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和石景山建筑集团,他们采用的清水混凝土技术,使浇筑出的混凝土墙既直又光洁,可以直接在墙面上喷涂料。我在采访时算了一笔账,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抹灰这道工序,省灰省人工,还可以使每100平方米建筑多了两平方米使用面积。
美容已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给宠物做美容也不再是新鲜事,您听说过给树木“美
容”吗?密云、怀柔、顺义的一些地方侧柏、黄杨等树木被剪成龙盘状、葫芦状、瓶状等,给树木做起了“美容”。当时有的专家说,这样修剪尽管好看了,但不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绿化效益,但我还是决定把这一新鲜事报道出来,并且把那位专家的意见写了进去。这篇以《京城出现绿色雕塑》为题的报道发表以后,反响不错,读者看到城市里出现了活的艺术。
如何砌墙,怎么修剪树木,都有不成文的规矩,现代科技的发展改变了这些老规矩。说过,不破不立,破字当头,立也就在其中了。在这个破立过程中,随时都有新闻发生。
篇2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生态化系统
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和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新发展观和新发展模式,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种主张,是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一种理性选择。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持系统,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核心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在人类面临生存危机的今天,科技创新生态化是国家、企业、科技创新本身可持续发展及人类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1科技创新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保障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的贡献是以技术创新为桥梁而实现的,技术创新既能将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商品化,又能通过技术创新扩散使其产业化,从而推动社会进步。对科技创新作用的研究可以溯源到20世纪初的美国,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次明确地提出了“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在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今天,以发达国家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活动更是势头不减、方兴未艾,许多国家都纷纷建立了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核心的科技创新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或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翅膀。技术创新能使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成为行业巨头,甚至能使濒临破产的企业起死回生。如果忽视科技创新,即使是原本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也会坐失良机。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王安电脑公司的失败原因就在于将计算机的使用定位于办公室,而首创个人化电脑的微软公司后来居上,成为计算机行业巨头;研制出世界第一只石英电子表的“钟表王国”瑞士,因其工业决策部门偏爱机械手表而痛失良机,以至于钟表市场终于被积极创新的日本企业所抢占。科技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同样如此。众所周知,二战后在经济上曾是一片废墟的日本之所以获得了奇迹般的经济高速发展,就是因为该国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重视了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推动力。因为科技创新可以推动主导产业的更新换代,从而使经济结构的关键要素产业结构得到发展。纵观工业经济时代,历次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历次先导产业的出现及其更换,都是科技创新的成果。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的循环螺旋发展,构成了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结构发展的历史逻辑。也就是说,产业革命是科技革命(科技创新)来推动的。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结构的主体仍属于工业经济,更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来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
2科技创新生态化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2.1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对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作用和机理,国内有几位学者曾有过探索。在总结前人观点的基础上,结合系统科学的一般原理,本文对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根据胡皓、楼慧心两位学者概括的“基础系统思维”范式,当环境变化较小时,主要运用负反馈机制,对涨落加以衰减,以保持系统既有有序结构的稳定性,或在保持既有有序结构稳定性的前提下,使其结构———功能得到优化(亚范式Ⅰ);当环境变化较大时,主要利用正反馈机制,将某种涨落放大到宏观整体范围,实现不同宏观稳定态之间的转换,使系统适应或更好地适应环境的较大变化(亚范式Ⅱ)。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运行机制如附图所示:
附图中,路线①和路线②分别代表科技创新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两种不同作用机理。在路线①中,科技创新活动在与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与交换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尚在生态承载力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以有利于推动系统结构不断达到新的稳定有序结构的正向涨落为主。根据亚范式Ⅰ,自然生态系统运用负反馈机制对涨落加以衰减,保持系统既有结构的稳定性,此时如果科技创新充分注重了其生态价值,则会在保证巨系统稳定的前提下,使其结构———功能达到优化。显然,在路线①的情形下,人类有着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前景。路线②所表示的是,科技创新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以负涨落为主,其干扰或破坏程度超过了自然生态承载力的阈值,根据亚范式Ⅱ,自然生态系统为适应这种变化,将运用正反馈机制把这种负涨落放大到宏观整体范围,实现向不同宏观稳定态的转换,如果人类不及时调控自身的行为,任其继续放大,这种转换最终会导致巨系统既有有序结构的崩溃瓦解,使其实现宏观稳定态的转换,那么,作为巨系统的人类子系统要想生存和发展,将是一个幻想。
由此可见,注重研究和开发科学技术的生态功能,发展具有较高生态价值的高新技术,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显得尤为重要。
另外,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家洪银兴认为,“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技术进步的意义是实现资源代换。……随着科技进步,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受到的压力将会大大减轻”。技术进步对科技创新的要求就是科技创新生态化,这是预防和控制生态失衡与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其发展有助于人们自觉形成可持续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模式。
2.2传统技术创新观的生态学缺陷
关于“技术创新”的概念众说纷纭,继熊彼特的“创新是一个过程”之后,索罗提出了两步论———“新思想来源和随后阶段的实现发展”,缪尔塞在整理几十年来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认为,“技术创新是以其构思新颖性和成功实现为特征的有意义的非连续性事件”,这些观点的共同之处在于指出技术创新是指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实现过程。也就是说,能否首次实现商业价值是衡量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它所侧重的是经济学意义,忽视了科技创新的生态学意义,存在着一种明显的生态学缺陷。
传统科技创新观的这种生态学缺陷与机械论世界观和传统的经济增长发展观是一致的,它局限于单向度的经济价值取向,以向自然索取资源能量和排放大量废弃物为特征,其技术原则和组织原则是线性的、非循环的,违反了生态系统的循环原理,在实践中必然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使技术异化为统治人、剥夺人自由的异己力量,同时使经济增长的空间越来越有限,最终弱化了科技创新的能力。在传统科技创新观的指导下,技术沦为人类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工具和手段,成为制造生态危机的“元凶”。
例如,臭氧空洞、城市“热岛效应”等生态环境恶化现象,与钢筋、水泥、含氟冰箱、空调、飞机、去污剂、杀虫剂等技术产品的大量使用是分不开的。在高科技领域,存在着许多潜在的生态威胁,我们更不能熟视无睹。例如,航天技术拓展了人类的视野与生存空间,但它带来的废弃物给太空留下了安全隐患;基因工程技术在给人类的医学、新能源开发等领域带来光明的同时,也孕育了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因素等等,如不加限制地发展,只能“导致3D(deadly,dangerousanddirty),即有害的、危险的和肮脏的生物生态后果”。科技创新需要一种生态化转向。
2.3以生态化实现技术范式的转换
“技术范式”是库恩的“科学范式”在经济学中的推广,它被公认为是技术发展的一种模式。技术史经历了从农业技术范式到工业技术范式的转换,而现代技术问题的日益彰显已经使人类开始为技术的未来发展圈定生态学框架。
在古代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原始技术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基本上是浅层和局部的。而经过近代欧洲自然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以后,人类加工制造的技术能力飞速提高,技术存在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一方面人工生态系统迅速扩张,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范围也远较农业社会高;另一方面,大量废弃物输入环境,对环境要素的时空分布和动态范围发生影响,造成生态系统演进过程中的偏差,对人类生存造成威胁。总之,现代技术与大量制作人工物的生产方式结合,通过环境因素对生物要素产生影响,干预了生态过程,成为人类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工具和手段。
我们认为,科技出现异化现象的真正根源并不在于科学技术本身,而在于作为科技共同体的人们忽视了人工自然的生态价值,从而破坏了天然自然的平衡,而天然自然大系统平衡的破坏反过来作用于人工自然,使人工自然异化为恶劣环境的根源。因此,我们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要大力进行生态技术创新,促使“实践的人化自然”系统不断进化,与天然大自然融为一体,推动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平衡和进化。
简而言之,以生态化实现技术范式的转变,应在如下几个层面上努力:一是要进行科技创新,大力发展高科技;二是要充分注重科技的生态价值,开发高科技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改善功能;三是高科技产业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要合理、高效、综合地利用现有资源,开发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
3科技创新生态化的内涵特征
综上所述,科技创新生态化就是运用生态学或系统科学的整体论原则来看待科技创新在人类———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运用生态学思维于科技创新全过程之中,对科技创新的构思、设计、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扩散等一系列环节提出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目标,在保证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注重开发科学技术的生态效益,坚持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相衔接,以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根本目标,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绿色技术支撑。
科技创新生态化是人类在经济领域对可持续发展观的一种有效的现实回应,是循环经济的表现形式。它意味着把生态学观点引入科技创新领域,要求我们对科技创新的评价不仅要看经济指标,还要考虑到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这与可持续发展指标(ISD)概念是一致的。科技创新生态化并不是一味追求生态平衡而放弃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而是通过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来实现人自身全面的发展。
大力推行生态技术创新是发展科技创新生态化的关键。目前国内学者普遍认为,针对于环境目的的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统称为生态技术创新或绿色技术创新。技术层面的生态技术创新是指所有节约资源、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创新,包括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产品创新;管理层的生态技术创新是保证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产品创新顺利进行的“软技术创新”。因此,在研究开发、产业化和商品化过程中,企业应建立“资源———生产———产品———消费———废弃物再资源化”的密闭型循环模式,从而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产品的生态设计和生态消费等融为一体;同时,为保证生产出在使用过程中及使用后不危害人体健康和易于被环境吸收或可再生的产品,对于某些在短时间内无法辨明生态作用的新型技术产品,在传统的技术创新链中,应加入技术预见和生态实验两个环节,形成构思———设计———技术预见———开发———生态实验———成果转化———技术扩散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王殿举,齐二石.技术创新导论[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2丁厚德.经济结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3胡皓,楼慧心.自组织理论与社会发展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4洪银兴等.可持续发展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陈彬.技术创新生态化———一种思想的转向[J].桂海论丛,2003(2)
6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M].侯文惠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7杨永岗.高度重视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中的环境问题[J].中国环境管理,1998(2)
8张成岗.“现代技术范式”的生态学转向[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3(4)
9雷毅.高科技的生态价值[J].哲学动态,1998(9)
篇3
(一)具有新的知识结构及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知识
在目前的会计信息化环境下,对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也有了新的要求,已经不能仅仅局限在本专业上面,在有一定深度的同时,还要有一定的广度,尤其是在信息化条件下,在网络技术革命的带动下,对会计信息的处理更是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就要求银行会计人员必须要熟练的掌握好网络和应用软件知识。流程银行的普及,清算系统和清算手段层出不穷,清算渠道多种多样,各种系统的应用,对于设计流程和系统建设的银行会计人员来讲,具有很高的知识要求,不仅懂得整个的运营流程、扎实的会计基础知识,还要有相当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有创新的思维方式,通过系统实现流程再造、风险控制、账务的自动处理;对于使用人员,要熟悉和了解系统原理,才能熟练操作,完成日常的工作。所以,他们的知识结构,就好像是金字塔,在最上端,应该存储着专业学科知识,而中间部分,则是专业学科的相关基础知识,在下端,则是对专业学科知识进行有效运用的其他知识。换句话来讲,在会计信息化背景下,银行会计人员必须要更多、更丰富的掌握常规知识,计算机操作知识、数据库知识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知识。当然。同时,还应该熟知专业知识以及一系列金融知识。
(二)良好的业务操作技能
伴随着科技信息的不断发展,要求银行会计人员也朝着新的高度迈进,传统的纸笔账簿,传统的算盘早已与目前的形势不相适应。而伴随着计算机技术在银行业应用的日益广泛,在经历了“会计电算化”、“银行电子化”后,现已进入“银行信息化”时期,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早已成为了各大银行会计业务处理的工具。熟练掌握和操作各支付系统、管理系统、行内核心系统、业务系统等,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防范风险,保证业务的正常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良好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银行IT技术的运用与发展,实现数据大集中,IT正在向与业务深度融和的方向发展,各项业务与管理依赖IT技术的支持,从系统的建设、运行、处理都需要与技术人员有良好的沟通,达成共识,才能有效地合作和解决问题。不管从业人员再怎么有经验,他们也总会有没有接触过的问题,他们也不可能对所有比较复杂的问题有一个熟练的解决思路。因此,对于每一个银行会计从业人员来讲,经验确实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熟练的问题解决能力。良好的问题解决能力,要求会计人员要能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在问题引发的一系列接踵而至的更复杂的问题的时候,能过正确地把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来,并能够有针对性且及时的把问题解决好。而这一问题解决的能力,不应该局限在银行高层会计人员,更应该普及到所有的银行业务人员。
(四)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
1、业务需求的提炼和分析
业务部门根据自身的业务战略、市场机遇、效率改进、风险控制等要求,向IT部门提出业务需求,该需求要经过全面的分析、论证形成,编制符合计算机软件系统需求,可以将业务目标和要求转换为技术人员需要的规格说明书,起到业务和技术两种话语体系之间翻译的作用。
2、系统处理和风险的分析
系统完成后,对系统的每一个编码、步骤、环节、可能出现的情况和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大量的、全面的、细致的测试,业务人员除了具备精悍的专业知识、银行各岗位工作积累的经验,较强的风险意识和防范手段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才能保质保量完成新系统的功能测试,有了高质量的测试,新系统上线运行才能确保功能正常、风险得到控制。
(五)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
对于银行从业会计人员来讲,职业道德是他们开展会计工作所需要遵循的第一标准。职业道德标准,可以分为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工作作风以及工作态度等等,期所体现出来的是银行会计工作的基本特征,也是会计职业的一个基本责任要求。在这一标准中,详细对银行会计人员在具体的从业过程中需要做好的职责做出了规定。我们知道,只有思想正确了,会计人员的行为才能够正确,而职业道德标准,正是银行会计人员实现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的标准,所以,这是目前银行会计人员所需要遵循的一项最基本素质要求。
(六)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能快速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对银行会计人员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控制能力以及抉择能力等等,都有了更加高的要求。而伴随着银行日常会计工作中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日益增加,伴随着银行业务处理的日趋多样化,伴随着业务处理难度的日益增加。每一个银行会计从业人员,除了要掌握好相关的管理学原理,熟知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以及基本技能及计算机、互联网知识外,还要具备长远的见识、创新的思维、良好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要善于运用现代管理知识和方法,来把会计工作中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解决好,从容的应对会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结束语
篇4
一、问题情境“趣”一点儿
课堂教学成功在于使学生对你所传授的知识感到有趣。我们教师在课堂预设时就要根据教学内容想方设法地给学生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让问题变得“趣”一点儿,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学习探究的主动性。
1.通过故事、童话增加趣味。教学“认识几分之几”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先给学生讲一段“孙悟空分月饼”的故事。孙悟空师徒四人一起到西天取经,一天中午遇到一位卖月饼的老爷爷,看着那喷香的月饼,猪八戒馋得直流口水。老爷爷说:“你们要吃月饼也可以,得答对我的问题。”他拿出其中一个月饼问:“如果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得几个?”八戒回答说:“半个。”“那么半个月饼用一个什么样的数表示呢?怎么写?”一下子就难住了八戒。这样饶有兴趣地展开学习,很自然地使学生的认知从整数除法逐渐向认识分数开始过渡。在这样有趣的问题情境中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他们享受着数学学习过程所带来的快乐。
2.利用生活情境激发趣味。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于生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把握教材,并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饶有兴趣地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如:在教学 《圆的认识》一课时,对于拓展延伸,可以这样问“如果自行车轮是方的,骑起来会是什么样子呢?如果是三角形的呢?那么椭圆形的行不行?”随着这几个有趣、新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想象出骑时的样子,从而使学生思维逐步接近圆的本质,充分展现身边生活中的数学。
二、发问时机“准”一点儿
如果我们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湖水,那么教师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湖中的一块小石子,能激起学生心灵的浪花和思维的涟漪。课堂发问时机恰到好处,则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的把握与教学视角相吻合。在教学的矛盾处、关键处、创新处,不失时机地发问,才能使课堂教学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内容和课堂节奏,认真钻研学生,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让问题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思维。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教学内容时,首先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然后给出三个数字3、4、5,让学生用这三个数字任意组成一个数,看看是不是能被3整除,同时讨论像这样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在尝试、讨论,但最终却找不到一个标准的答案。就在这个时候,这位教师突然指着12这个数问道:“12这个数的个位是不是2,这里的2不能被3整除,可是12为什么能被3整除呢?”这个问题顿时把学生的思维打开了,从原来拘泥于观察数的个位数字一下放开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学生立即发现个位上的2虽然不能被3整除,可是10除以3余1,把这个1和个位的2加起来正好是3,能被3整除,所以整个数就能被3整除了。接着教师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让学生继续完成找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在这个案例中,当学生受旧知识局限思维发生思维障碍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提出了那样一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指引学生正确的思考方法。我们可以想象学生在冥思苦想中的那种激情,“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和对数学学习乐趣的真切体验,那是一种怎样的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呀!
三、问题设计“巧”一点儿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提的问题,无论是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方面,还是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方面,都应能巧妙地完成数学目的。这既要求教师的问题设计要“巧妙”,同时也对我们教师本人的素质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在“解方程” 教学中,一位教师先让学生独立解方程:9x-4x=105,2x+23=53,4x-3×6=42,3x-x=28。当学生基本完成后提问:“我想问大家两个问题,你写‘解’了吗?你做的答案对了吗?”就这两个问题,为什么会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呢?就是因为这两个问题比平常问题更具有创造性,很巧妙地提出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对方程的解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对于第一个问题,许多教师可能这样问:“同学们,看一看,你忘记写‘解’没有?忘记的补上。”“看”“忘”“补”都被教师说出来了,学生只剩下照着做了!而这位教师的“你写‘解’了吗?”一问,则使得学生主动地去查“看”,自行对照,有没有忘记写解,也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出了要求,如果是忘了写的,则赶紧动手补上,不但完善了解题的格式,同时也加深了方程类题型解题格式的规范要求,以后就不容易再犯类似错误了。对于第二个问题,大多数教师会这样问:“叫一个同学先公布答案,做完了的同学,同桌互相对一下,再相互检查,看你们是不是做对了?”这和“你做对了吗?”相比,效果截然不同。“你做对了吗?”不是直接公布标准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对“解”进行检验。这样,在教师没有直接要求的情况下,学生自行所检验得到的方程的解是否是原方程的解,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5
1.1我国农业发展动力分析
未来10~20年,我国农业发展主要受到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的“双重”影响。内部动力包括:①农业基本职能的驱动,给粮食及农产品的生产带来很大发展空间,主要体现在品种光合潜能的利用空间大、土地利用的空间大、良种良法配套集成应用的领域广、农艺与农机结合效率提升的幅度高;②农业功能拓展的驱动,使农业由单一生产功能向一、二、三产业综合性和多功能化拓展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主要体现在农业转型升级的效益提升快,农业支撑其他产业发展的链条长、相互依赖度高。外部动力包括:①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支持,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十分显著。主要表现在国家财政实力增强和国民收入增加对农业生产的推动力;②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拉动,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十分显著。主要体现在人们高质量生活需求和新兴、高效产业发展对产业竞争力、效益提高、收入增加的需求拉动。由于双重动力的驱动和拉动,决定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已经进入到最活跃的时期。
1.2我国农业发展的主体方向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形势及农业农村发展势头,可以初步判断,在农业发展内、外部双重动力作用下,转型发展和升级发展将成为未来10~20年我国农业发展的主体方向。转型发展是指农业从一种产业形态发展到另一种产业形态,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型。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转型主要体现在生产主体由小农户向规模化、集约化合作经营组织的转变,生产要素由土地、劳动力等向科技第一核心要素等投入的转变,生产工具由手工、人畜力为主向现代化机械应用为主的转变,农业布局分工由国内区域布局与分工向全球化布局与分工的转变;农业经营方式转型主要体现在市场形式由孤立、封闭的小农市场形式向开放化、信息化、社会化市场形式的转变,经营模式由立足国内自给自足经营向全球化布局经营的转变,经营主体由一家一户向新型经营主体主导的转变;农业管理方式转型主要体现在理念上由单一投入管理向全产业链、系统化集中管理转变,方式上由传统人工管理向自动、高效和智能的智慧化管理转变,目标上由注重提高产能向提高综合效益、可持续发展转变。可以预见,未来10~20年是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农业将出现多种形态并存的状态。
升级发展是指从一种产业水平提升到另一种产业水平,主要体现在农业品种、农业技术和农业产业(产品)的优化与升级。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农业品种的优化升级主要体现在品种特性由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向高产、优质、高效、安全、营养及专用化的升级,品种结构布局由多样性向专业化、随意性向标准化、小面积向规模化等方向的优化发展;技术的优化升级主要体现在由单一技术向技术体系、技术系统方向的发展,由平面化生产体系向空间、立体式生产技术体系的优化发展,更加注重多元技术系统的综合发展和目标产品的生产技术系统应用;产业(产品)的优化升级主要体现在产品由传统农产品向商品、专用功能产品的发展,由初级产品向精深加工的产业链延伸,更加突出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的提升,由过去高投入高产出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升级,贸易上由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拓展。可以预见,未来10~20年是我国农业升级发展的重要时期,农业技术、产品和产业水平将大幅提升。
2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主导方向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为标志的新科技革命正在加速孕育和形成,对农业科技发展产生越来越广泛和深刻的影响:一是农业生物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转基因方法和技术、基因克隆、生物反应器、干细胞、分子改良(动植物分子设计育种)、生物药物(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疫苗等)等技术产品不断涌现。尤其是近年来发展的各种组学、生物反应器、合成生物(如人工叶片)、3D打印等技术,对生物产品创制等产生重大变革。二是农业信息技术不断升级。信息采集、作物数字模拟、农业专家系统、农业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产品信息追溯技术等高新技术不断突破并广泛应用于农业,涌现出农业管理信息系统、物联网等技术产品,大大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特别是量子信息、物联网、超高速泛在网等的发展,提升了农业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能力和水平,对农业的生产、管理、经营等产生重大变革。三是智能化农业工程控制技术不断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材料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设施和工厂化农业生产有了长足发展,出现了电脑全自动控制甚至装备农用机器人的现代化高科技温室、植物工厂、太空农业,生产性能和效率大大提升。同时高效节能型日光温室、塑料拱棚、遮阳网、防虫网、无土栽培等设施农业技术加速发展,提升了农业的抗灾能力、产品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四是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制造技术快速发展。微生物工程技术、生物膜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微波技术、高压处理技术、冷冻干燥技术、磁力杀菌和电场杀菌技术等不断发展,大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五是生态农业技术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随着新能源、新材料、环境科学的加速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农业,从根本上减少了非再生资源的利用和对化肥、农药的依赖,防治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特别是纳米技术、生物基材料等的发展,将对传统农业投入品、制造技术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产生重大影响,对农业第二入品创制产生重大变革。可以看出,基因鉴定与编辑技术、分子设计育种技术、生物药物创制技术、精准化施用与管控技术、远程诊断与信息化处理技术等展示了良好应用前景,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当前,全球性的农业科技革命正在兴起,它必将推动一个新的农业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的形成,将农业生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1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动力分析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已经取得巨大成就,强有力地支撑和服务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在农作物分子育种、保护性耕作、病虫害防控等方面已经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随着国民经济和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科技需求十分强劲。未来10~20年,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主要受到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的双重影响。内部动力包括:①基础科学、社会科学快速发展的推动力,使农业科学向纵深、综合、交叉发展,不断提高农业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水平。②科学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交叉,不断催生出一批新兴学科,同时成为新技术创新的“爆破点”,引爆产业技术革命,成为农业功能拓展的强大动力。③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激光技术、新制造(加工)技术、空间开发技术和海洋开发技术等为核心内容的新技术革命,必将引领新一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变革,农业科技正孕育着新的突破[9]。外部动力主要包括:①农业转型动力,要求发挥生物品种光合作用及其增产潜能,利用生物体营养物质及功能因子,满足人类与自然在包括食品、医药、化工、能源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新需求,农业生产效益和产品价值将实现突破性提升。②农业升级动力,要求借助农业机械化、信息化和现代种植业、现代养殖业生产技术的力量,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农产品生产将更加突出以高效化为标志的综合能力提升,带动农业产能的重大变革。由于双重动力的驱动和拉动,决定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最关键时期。
2.2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主导方向
根据农业科技发展态势和国民经济发展形势,可以初步判断,在农业科技发展内、外部双重动力作用下,主导技术和先导技术将成为未来10~20年农业科技发展的主导方向。主导技术是指代表今后一段时期技术发展的趋势和主流,影响和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相关技术。今后一段时期,杂种优势利用与重大品种改良、高效种养殖技术、绿色病虫害防控技术、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技术、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技术、农产品加工利用技术、农业生产机械化装备技术、农业农村信息化技术等依然是支撑和服务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性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需要从科学和技术层面进行一体化发展并取得突破,以实现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和服务。
先导技术是指代表未来发展的新生长点,能够培育新兴产业的关键性技术,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和催化性等特点。今后一段时期,现代分子设计育种技术、农业纳米技术、空间农业技术、海洋农业技术、极端环境农业技术、新一代智慧农业技术、生物合成与3D打印技术等将成为农业新技术革命的代表性技术。这些技术一旦取得突破,将成为国家新兴产业的新生长点,催生出一个产业的全貌发展,能够全面提升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升级与变革。当今世界处于新科技革命的前夜,正在孕育着重大创新突破[10]。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按照“发挥强势、培育优势、重点突破”的基本思路,力争在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浪潮中抢占制高点,把握主动权。为此,应重点加强“三大先导技术”的创新突破:一是“农业生物分子设计与合成技术”,重点研究和开发各种“组学”技术、农业生物工程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生物强化技术、生物合成技术以及3D生物打印技术等,实现农业动植物新品种的分子设计、组装与合成,大幅提高新品种高产、稳产、优质、营养、安全、高效性能,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二是“新一代智慧农业技术”,重点开发利用精准农业技术、下一代农业通信网络技术、农业物联网技术、数字虚拟技术、农业云计算技术、大数据处理系统,以及智能化、自动化农业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农机农艺智能化融合技术等,用信息技术、机械化技术等装备农业,实现智慧型现代农业的变革和发展。三是“农业生态环境系统重构技术”,重点发展光能生物高效合成与转化技术、生物质转化与利用技术、生物工程过程处理技术、生物催化工程技术、生物制造技术、生物环保技术、生态建植与修复技术等,发挥生物体物质合成与贮存性能,恢复生态系统功能,提高农业生产效能,确保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新时期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重大命题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尽管取得了喜人的成就,但依然存在一系列长期制约发展的关键性瓶颈问题,如品种单产低、耕地肥力差、农田污染严重、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严峻、农产品深度开发不足等,需要更加发挥科技的核心驱动力作用。同时,随着科技与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未来各国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我国农业也处于转型发展和升级发展的最活跃时期,急需通过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生长点,以提升我国农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未来10~20年我国农业科技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必须未雨绸缪,提前凝练,组织实施一批农业科技重大命题,更好地发挥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
3.1农业科技重大命题的定位
农业科技重大命题是指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按照主导技术和先导技术的统一布局,需要努力攻克的长期制约农业产业发展的瓶颈性重大难题和需要培育的引领未来农业发展新生长点的关键性重大选题。重大命题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3.2新时期农业科技重大命题分析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未来产业发展的要求,未来10~20年我国农业科技在农业生物进化、农业生物品种创制、农业生产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智慧农业和新兴产业培育等方面的需求更加迫切。建议当前要重点实施以下若干重大命题:
3.2.1“农业生物进化与系统还原”重大命题重点设立和攻克农业生物发育生殖与遗传进化分析、农业生物信息诠释与功能基因挖掘、农业生物免疫系统原理及其分子调控、动(植)物经络系统与还原调控等重大任务,阐明农业生物的本质特征。
3.2.2“农业生物品种的现代化创制”重大命题重点设立和攻克动植物分子设计与合成生物技术、重要畜禽及园艺植物“国产化”品种培育、C3植物的C4合成途径与高光效育种、特殊逆境生物品种改良与开发、动植物杂种优势聚合与利用、粮食作物固氮育种等重大任务,继续挖掘和利用生物性能。
3.2.3“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管理”重大命题重点设立和攻克粮食作物高产优化生产系统、农艺农机智能化融合技术与装备开发、工厂化产肉理论和技术系统、农林生物质功能化利用技术系统等重大任务,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3.2.4“农产品质量与功能的提升增值”重大命题重点设立和攻克农产品安全要素全程监测与精确控制系统、鲜活农产品周年安全贮藏与智能分级技术系统、新型农业生物功能产品开发、农产品及食品工业化精深加工技术体系等重大任务,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经济价值。
3.2.5“农业生态环境系统的现代化重构”重大命题重点设立和攻克后备耕地功能定位与综合利用、中低产田提质改造及受损农田修复、清洁流域环境与生态重构技术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还原体系、农业自然灾害预测预报与减灾技术系统、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及适应对策等重大任务,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3.2.6“智慧农业与农村信息化”重大命题重点设立和攻克新一代智慧农业技术系统、基于导航系统的农业机械化作业系统、农产品生产经营预警与优化决策巨系统等重大任务,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和农产品生产的科学化决策水平。
3.2.7“新兴农业产业生长点培育”重大命题重点设立和攻克垂直农业生产技术系统、新型纳米农用制品创制、农业干细胞、生物反应器与功能药物开发、极端环境农业生产技术系统、太空农业生产技术系统、海洋农业种养殖技术系统等重大任务,为我国新兴农业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生长点。
3.3重大命题的组织管理机制构想
重大命题的组织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发挥有关部门、单位及广大科技、推广、教育、企业、生产人员的作用,建立研-学-推-企-产-用一体化高效协同创新与应用的推进机制[11,12]。国家相关部门要将重大命题纳入国家及行业科技计划,设立相应的科技工程,如现代种业科技工程、智慧农业科技工程、农业生态系统重构工程等,建立长期、稳定的科技投入机制,组织科研、推广、教育、企业、生产等部门及其相应学科创新团队、推广服务团队和生产管理团队等开展大联合协作攻关;要重点做好全国性宏观统筹与学科布局,组建各具特色的学科创新团队,发挥农业科研国家队在重大命题中的牵头作用,由上、中、下游各学科团队组成重大命题主要任务的基本实施单元,通过目标控制和绩效评价等手段,建立完善相应创新工作机制,并从资金、人才、平台和政策等方面保障重大命题的组织实施。重大命题牵头单位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在组织制定重大命题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要着力构建重大命题的目标控制与评价系统、知识流动与资源共享系统、成果集成与分享系统,构建各环节相互衔接的机制和各模块集成的系统工作方法,在项目层面建立科研工作分析决策与指挥机构、学术咨询机构和命题分析诊断与评价机构,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价值评价,加强项目成果的集成创新和成果的中试熟化与转化应用,推动成果集成应用和重大成果形成,最终实现项目预期的目标。
4展望
篇6
关键词:文化产业;科技创新
一、河南文化产业科技创新的基础和现状
1.科技创新资源丰富文化产业总体实力不断增强。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地下文物、馆藏文物、历史文化名城、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均居全国第一,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中河南17项,全国古都河南四个。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2.以科技为依托的新兴文化产业初见成效。郑州小樱桃卡通公司大力培育小樱桃品牌并形成完善产业链,产品远销韩、法、日多国,小樱桃动漫城为国家动漫产业基地。河南超凡影视公司制作的我国首部大型科幻儿童剧《快乐星球》先后创下央视8套同时段收视率新高和少儿频道最高收视纪录。河南天乐动画有限公司拍摄的动漫连续剧《独脚乐园》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优秀动画片。3.文化事业基础雄厚具备科技创新支撑条件。河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书法美术在全国占重要位置,新闻出版位居全国前列,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5.5%以上,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娱乐等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升的产业群体也初具规模。另外,河南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0个。长期在豫工作的两院院士16人,这些都为河南通过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有利技术支撑。
二、河南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1.文化产业集中度偏低缺少具备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主体。产业主体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目前,河南省只有河南日报集团、河南出版集团、河南影视制作集团、河南文化影视集团、河南传媒集团5家文化集团,且相互之间互补性不强,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的经营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河南文化产业迫切呼唤能够充分借助现代光电科技,依靠现代资本市场,实现文化、人力、资本有效对接的具备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主体。2.文化消费总量和层次过低制约文化消费需求释放。居民的文化消费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目前河南省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恩格尔系数0.36,但文化消费比重仅占4.59%,说明相当部分的文化消费能力尚未释放,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如何开发和释放居民潜在的消费能力提高消费层次,是全省文化3.文化科技人才严重不足。河南文化产业人才严重不足,需要能够整合产业资本、金融资本和文化资源的企业家,需要熟悉国际惯例和规则、擅长媒介市场运作、具有战略思维的外向型经营人才。这些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河南省文化产业向规模化、高层次发展的关键因素。并且直接导致网络、动漫、创意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不够,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更难以创造出高质量、品牌化的文化精品。
三、河南省文化产业科技创新发展问题对策选择
1.以科技创新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
1.1利用科技创新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通过科技创新造就更多更完备的文化产业业态。动漫、网游、手机报、手机电视都是通过科技创新完成的,没有科技创新就不会有文化产业新业态的出现。河南一定要在科技与文化的结合上找到更好的突破点,加快科学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培植开发数字广播、电视、电影、网络报刊、游戏等新兴文化产业,使文化产业发展始终与科技进步同步合拍。1.2利用科技创新提高文化产品的原创力。文化产品原创力低下一直是制约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文化内容的原创性已大规模地与数字技术结合,提高了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效率。河南应首先将文化研究与原创性工作纳人战略构想,顺应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潮流,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挖掘,将国外的先进技术与本省文化资源有机地巧妙地结合,开发出更富新意更具文化底蕴更符合当代市场需求的新型原创文化产品。1.3运用技术工具增加文化产品的科技附加值。河南省文化产业自主发展程度粗放原始,文化产品科技附加值低下,急需采用高新技术,提高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的科技含量。急需充分运用高新技改造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储存和销售,加大文化产品制作、包装、传播等环节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文化产品,延伸文化产业链,增强市场竞争力。
2.多头并举拉动居民文化消费
2.1转变消费观念培养良好的文化消费习惯。通过媒体等多种途径,灌输文化消费理念,引导居民以不断提高文化素质、满足精神享受、追求生活品质为目的,自觉培养文化消费的意识。同时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振奋广大群众的消费信心,鼓励正当的文化消费,培育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文化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2.2加快消费创新探索扩大文化需求的新途径。对目前居民最热衷的文化消费项目进行挖掘,提高热点文化消费项目的比重,提升内涵和服务质量,扩大服务范围,从中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通过增设、调整电视栏目、发展数字电视,扩大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开拓新的文化消费领域。注重中小学的艺术教育,培养未来的文化艺术消费者和创造者,培养潜在消费市场。2.3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文化产品的消费环境。科技设施的普及化与文化产品的消费量是正相关的,网络使用普及化,手机研发平民化,电子终端消费多样化,能很好地刺激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我们应花更大力气来加强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开放便捷的消费环境,使更多的消费者能够更低成本更便捷地消费文化产品。
3.高度重视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3.1充分发挥现有文化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继续深化用人制度改革,加快运用市场机制、竞争机制来配置人才。允许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突出贡献的人以管理、技术、专利、品牌等参与收益分配。实施优秀文化人才奖励制度,形成合理流动的人才激励机制,创造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保护现有的民间传统文化高级人才,使中华优秀的民间艺术可以“薪火相传”,发扬光大。3.2大力引进发展文化产业的急需人才。根据文化产业发展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加大对高层次、高技能、复合型、外向型人才的引进。以标志性文化设施、重大文艺作品、文化资源开发项目为载体,以各种文化艺术节庆活动为契机,有计划地吸引、聚集国内外艺术大师和经营管理文化产业的人才,用这类人才掌握的前沿管理理念、创意思路、运营模式影响、带动、优化本省的文化产业人才队伍。3.3积极培养河南文化产业的后备人才。加强院校培养,尽快在郑州大学、河南大学等综合性大学设立文化产业学院,开设文化经营管理、文化创意策划等专业,建立完整的本、硕、博一体化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为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积蓄人力资源。加强在职学习和教育,不断提高文化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选拔有潜力的中青年文化人才赴国外大型文化企业研修、考察,借鉴吸收其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提高河南省文化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卫绍生.《河南文化发展报告(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张晓田.河南省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D].郑州大学.2014.
篇7
科技创新对渔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科技创新对渔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科技创新是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推动科技进步,突破资源和环境约束,依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对我国来说尤其重要。对我国渔业发展而言,科技创新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途径,建设现代渔业,促进渔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必须走低耗、节约、集约经营的道路,而利用科技创新可以使等量资源投入产出更多的产品组合,满足了现代渔业发展的需求。因此,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科技创新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当代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向人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这些问题既对科技、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高目标,也使可持续发展问题日显重要。现代渔业已成为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密集应用的行业,渔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使其对科技的依赖程度在不断提高。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二者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可持续发展对科技创新不断提出新的要求,科技创新也要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绿色技术支撑。
科技创新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篇8
[关键词]查新机构 查新报告 查新队伍 查新管理
[分类号]G251
1 引言
科技查新是一项以科研活动和科技管理为服务对象,以科技文献资源为基础,以信息检索和分析研究为手段,为查证科学技术内容的新颖性提供服务的工作。科技查新工作的作用贯穿了科技创新的整个过程,是科技管理活动中进行创新评估的重要手段。伴随着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我国的科技查新行业不断壮大,科技查新工作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决策科学化的一个有效支持系统,为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不断增加。为了保证科技创新投入的合理分配,提升科技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需要从科技立项、过程控制、项目验收和成果鉴定等多个环节对创新活动进行控制,这给科技查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目前的发展来看,我国的科技查新工作在机构分布、行业管理、人员素质、报告质量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科技创新发展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本文将在深入分析我国科技查新发展现状及其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整个查新行业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2 科技查新行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科技查新工作开始于1985年,最初在医药卫生和国防科工领域开展,随后,原国家科委(现为科技部)逐渐开始推动科技查新行业的发展,并加强对科技查新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比如,原国家科委于1990年10月印发了《关于推荐第一批查新咨询科技立项及成果管理的情报检索单位的通知》,授权11家文献信息单位为一级查新单位,又于1992年拟定了《科技查新咨询工作管理办法》,并起草了《科技查新咨询工作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在经过长时间的查新实践和管理摸索之后,科学技术部于2000年12月了《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和《科技查新规范》(国科发计字[2000]544号),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我国科技查新工作逐步步入法制化的轨道。
2.1 科技查新机构的管理系统
在科技查新工作的发展过程中,各级科技管理部门、教育部、卫生部、农业部等国务院职能部门以及中国科学院、国家地震局等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出于服务于本部门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的需要,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出发,都纷纷开展了科技查新机构认定工作。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对全国科技查新机构的调查数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截止到2001年6月,全国通过各级科技行政部门认定的查新机构共有300多家(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如表1所示:
可以看出,我国的科技查新机构主要分布在各地的科委、科技厅系统,国家部委次之,这一方面体现了国家科技管理工作对科技查新工作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够使科技查新工作更好地为科技管理工作提供服务。
2.2 科技查新机构的地区和查新数量分布
通常情况下,科技查新机构以本地的科研和科技管理活动为服务对象,查新咨询工作具有比较强的地域性。根据可以统计的信息显示,部分查新机构的地域分布以及历年来查新项目数量的分布见表2。
科技查新机构的地区和查新数量分布是由一个地区的科研和科技管理需求决定的,同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地科技查新工作服务于本地科技活动的能力。当这种地域性的差别超过一定范围时,将影响本地科技创新活动的发展,这就需要借助查新管理部门的宏观调控来实现各地查新工作的均衡。
2.3 教育部系统科技查新工作现状
2003年2月27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二批行政审批项目和改变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管理方式的决定”,取消了406项行政审批项目,其中第26项为“科技查新机构业务资质认定”。此后,科技查新机构业务资质认定和科技查新业务培训不再属于行政管理范畴。但是,为了保证科技查新工作为高校科技查新的支撑作用,教育部还持续开展了高校科技查新工作站的认定。到目前为止,教育部已经分4批完成了67所科技查新工作站的认定,教育部部级查新机构的年检数据从一个侧面为我们提供了我国查新机构近年的发展状况。
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在查新站数量增长的同时,查新机构年均完成的查新项目数量也保持了持续的增长。这说明高校(包含高校以外的单位)科技创新活动对查新工作的需求量还处在不断上升的趋势,科技查新工作的重要性日显突出。
为了加强对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教育部还制定了《教育部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并于2004年4月13日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教育部科技查新机构工作的意见》,对科技查新机构资质的认定和管理等方面的规则做了明确的规定。同时,还通过年检、查新员、查新审核员培训等多种途径保证科技查新工作的质量。
3 科技查新行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经过近20多年的发展,科技查新工作在我国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持作用,并逐步形成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但由于查新机构的认定和管理部门不一致,查新人员质量良莠不齐,查新机构在管理规范、服务理念上的差异,从整体上来说,科技查新的发展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3.1 科技查新行业缺乏统一管理和引导
从表1可以看出,我国的科技查新机构认定部门多达10多个,不同部门对科技查新机构的管理从总体上遵循科技部颁发的《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和《科技查新规范》,同时,又根据部门自身的特征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各部门对科技查新机构的认定标准、管理细则、人员水平等要求的不一致,导致了我国科技查新行业的发展缺乏统一的指导。特别是国家取消对科技查新机构的行政审批之后,科技查新行业实际上处于自由发展的状态,查新机构的权威性无法认定,查新质量无法保障。管理的分散导致我国科技查新行业的发展缺乏统一规划和布局,从而无法体现整个行业的合力,限制了科技查新工作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作用的发挥。
3.2 科技查新业务量分布不均衡
由表1中可以看出,截止到2001年6月,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除港、澳、台外),都设有查新机构,其中北京查新机构最多,共36家;其次是江苏和广西,各17家,而查新机构最少的青海和地区,分别只有3家和2家。全国平均每家查新机构的年均受理量为142.80项,其中13个省市地区的平均每家查新机构年均受理量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河北、广东、黑龙江三省的平均每家机构年均受理量分别为
347.67项、285项和239.67项,分居前3位,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重庆、青海和则居于最后3位,仅为26.67项、25项和12.5项,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来说,经济发达、科技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拥有的查新机构和完成的查新项目数量更多。显然,这是查新需求拉动的结果,经济发达、科技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对科技创新和科技查新的需求更高。但这种地区分布不均的现象将会对经济和科技发展本来就落后地区的科研工作带来更为不利的影响,不利于我国西部发展战略的实施。
3.3 查新报告质量控制机制不完善
查新报告是科技查新项目的最终成果,是查新机构交付给查新委托人的最终产品,是科技查新的作用和意义的直观体现。查新报告的质量不佳,将影响查新委托人和科技管理人员对查新项目科学技术内容新颖性的判断,误导科研活动与科技管理决策。
根据文献研究以及对部分机构查新报告的分析,笔者发现部分机构的查新报告在报告格式、内容描述、查新结论表达等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比如:查新报告格式过于简单,与《科技查新规范》中的规定不一致;查新报告数据的采集缺乏全面性,查新结论的描述缺乏专指度和深度;查新项目创新点的提炼、文献对比分析的内容与项目的科学技术内容不一致;查新报告用词缺乏规范性等。
查新报告质量良莠不齐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对查新报告的质量控制机制和评估准则。《科技查新规范》中虽然对查新程序和查新报告的内容做出了详细的规定,但由于整个查新流程和每个步骤的工作都依赖于查新人员的智力劳动,而且这种智力劳动分布在所有的学科和研究领域中,当前还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手段来控制查新报告的质量,也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估准则。
3.4 查新队伍的建设有待加强
《科技查新规范》对于基本术语“查新人员”解释为:“是指参与查新工作的人员,包括查新员、审核员及其他工作人员。”其中查新员和审核员是查新人员的主体。对于查新员和审核员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在《科技查新规范》中也有明确规定,包括其法律意识、道德修养、查新资格、业务知识、业务能力、职称、学历、工作经验等多方面。在实际查新工作中,科技查新要求工作人员必须有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包括查新中应用到的相关专业知识背景、情报检索的实践能力、查阅外文文献的外语认知能力、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及信息情报检索和分析等能力。这些能力整合起来就是准确查新,出具一份专业、严谨、公正的科技查新报告的能力。另外,查新人员是查新工作的具体实施者,除了应具有以上提到的这些业务能力,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以及较好的语言沟通和理解能力等。
目前,由于查新机构的认定和管理还比较分散,仍有一些查新机构不重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考核,查新人员知识结构不尽合理,不熟悉新学科、新领域的发展趋势及进展情况,信息分析能力不高。对整个科技查新行业来说,由于人员流动量大,工作经验积累困难,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仍严重缺乏。
4 促进科技查新行业发展的措施
科技查新工作是我国科技创新管理的重要支撑手段,为了促进我国科技查新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更好的服务于科研活动和科技管理活动,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促进整个查新行业的发展。
4.1 加强规范化管理和统一布局
科技查新机构管理的分散以及业务量的不均衡,限制了我国科技查新行业整体效能的发挥。为了充分发挥科技查新工作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的把关作用,促进查新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首先需要从行业管理体制和机制入手,严格推进对《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科技查新规范》等管理办法的实施。同时,需要对全国的科技查新需求进行摸底调研,统一规划科技查新机构的区域布局,以适应科技创新活动对查新工作的需求,避免科技查新行业的无序竞争。
4.2 加强查新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查新队伍是科技查新行业发展的根本。随着科学研究的交叉渗透,新兴学科的不断产生以及科技信息资源检索途径和工具的不断演进,科技查新人员的查新技能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挑战。为了促进查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对查新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具体来说,需要建立规范的查新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要求查新人员接受学科知识、信息检索、文献分析等方面的培训,并通过严格的考核,持证上岗。同时,还需要加强查新人员之间的交流和相互学习,这可以通过举办查新研讨会、组建科技查新行业协会等多种途径来买现。
4.3 加强对电子科技信息资源的综合发掘和利用
电子科技信息资源,包括各种文献库、数据库、专利库等等,是当前科技查新中使用最广泛的查新资源,各查新机构在电子信息资源上的投入也在不断的增长。但电子信息资源种类繁多,质量也良莠不齐,如何有效的甄别、选择合适的电子信息资源,保证查新检索结果的全面、正确和有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随着电子科技信息资源数量的增加,有限的资源建设经费也限制了查新机构资源建设的完整性,从而可能影响查新的质量。面对这些问题,一方面需要由信息资源建设专业人士和学科专业人员联手加强对电子科技信息资源质量的评价;另一方面还需要加强对网络免费信息资源的发掘和利用。只有从资源的质量和数量人手,才能为查新工作的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4.4 加强科技查新用户满意度建设
科技查新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用户满意度是查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直接决定因素。只有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服务,查新机构才能获取源源不断的查新项目,才能体现存在的价值。作为创新评价中的第三方机构,科技查新的用户同时包含了科技查新项目的委托人和科技管理人员。为了加强用户满意度建设,查新机构不但需要不断在服务态度、查新专业技能等方面下功夫,以获取查新委托人员的满意,还需要坚守客观的科技查新立场,保证查新工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以获取科技管理者的满意。
4.5 建立查新用户反馈机制
为了保证查新的质量,提升查新报告的质量是关键。为此,学术界和查新实践人员都不断探索通过查新报告质量评估来促进其质量的提升。查新报告质量评估是从事后评估的角度来保证查新报告的质量,可以促进查新机构和查新人员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查新报告的最终用户是查新委托人和科技管理者,而且由于科技信息的滞后性和查新报告的时效性,只有查新用户在消化和使用查新报告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对查新报告质量最准确的认识。因此,可以通过建立一种查新用户的反馈机制,搜集查新用户对查新报告的质量反馈,通过对质量反馈结果的综合分析,来获得对查新机构或查新人员的查新报告质量评估。
4.6 开展科技信息增值服务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科技查新行业积累了大量的科技信息资源,大批的信息咨询服务专业人员,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科技信息服务能力。随着科技信息服务市场化的逐步推进,科技查新机构要获得可持续的发展,必须深入挖掘自身在科技信息资源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信息增值服务,充分发挥科技查新行业的服务能力和潜力,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科技创新活动。
篇9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249 文献标识码:A
一、整合现有文化职能部门并加以创新,即“大部制体制改革”
无论在人才培养方面,还是在体制机制方面,跨部门跨行业的整合创新,是现代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必要出路。而我们政府的各个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比较严重,如文化产品进出口的审批程序及手续复杂,不利于文化产品的出口,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进行文化职能部门改革势在必行,将多方面行政关系交由一个大的部门管理,有利于内部事务的协调,节省行政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行政资源浪费、多条管理和条块分割的现象。
比如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大部制体制改革”教育部门可以积极协调各高校、各研究机构实现跨校、跨院系人才培养。由于当前文化产业方面的专业人才匮乏,如懂金融但不懂艺术、懂艺术但不懂管理、懂技术但不懂艺术等现象十分普遍。因此,实现人才的跨专业跨院校培养,对于培育能够适应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高端人才尤为重要。
二、积极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
为了推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政府需要积极引导、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生态环境。各级政府部门都需要加大对文化科技的工作支持与投资力度,多渠道吸纳资金,鼓励科技创新,与此同时还需要制定相关方针政策,切实保护文化知识产权,争取在关键领域形成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确立文化产业发展的中长远战略,建立科技创新的保障措施,完善与科技创新配套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大力促进高新技术创新,发展高、精、尖等知识、技术、智力密集型文化产业,加快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新技术向文化成果的快速转化,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使我国在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与传播等各个环节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增强对文化产业市场的引导力度,鼓励扶持中小文化企业参与市场竞争,通过财政、税收等优惠政策保护传统民族文化资源并促进传统文化产业科技创新,丰富文化产品数量,扩大文化消费选择空间,积极发挥消费政策的正向引导作用,鼓励与倡导全社会进行文化消费,引导文化企业找对突破口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进而为中国文化产业拓展市场提供根本支持。
三、加快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良性机制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责任实体只能是文化企业,因此,各文化企业需要增强忧患意识与竞争意识,在企业发展战略上不能鼠目寸光,抱有得过且过心理,搞“一锤子买卖”,做吃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老本”的生意,而要有长远的发展计划与布局,加大企业科技研发资金的投入力度,与高校、科研单位强强联合,建立产学研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有力促进科技创新,使传统文化资源在新形势下焕发生机,走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其次,需要发挥文化企业的集群效应。根据各地的地方特色,合理规划文化产业园区,通过文化企业的集聚推动资源共享,降低生产成本,培育创新氛围与环境,进而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与高新技术的文化产业集团,增强文化企业的规模化与集约化水平。再者,文化企业要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发展与世界先进国家之间的科技交流,充分利用国际文化市场,通过参与国际产业项目、合作立项、共同投资开发以及扩张兼并,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科学技术,汲取国外文化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取长补短,促进我国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大力培养文化科技人才
21世纪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人才的竞争,尤其是掌握高新技术的人才的竞争。“人才是创意的源泉,是现代文化产业发展的灵魂。现代文化产业作为高技术与文化高度关联的领域,对专门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的构成有着特殊的要求,这种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已成为夺取文化产业未来制高点的制胜因素。” 当前,我国整体科学文化水平较低,人口科学素养还有待提高,在知识、信息、智力密集型的文化产业类型中还缺乏掌握相关技术的核心人才,人才短缺现象极端严重。由于缺乏高素质人才,我国的文化产业还不具备足够的发展动力,导致许多产业还处于蹈袭发达国家的低级模仿状态,难以真正与之抗衡、一较高下。因此,当前亟需加强文化科技人才的培养,根据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建立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大中专院校、培训机构、国际合作办学与科研交流活动等多种途径,加快培养一批适应数字化、信息化环境的高科技人才,形成一支能够担当起中国未来文化产业发展重任的高端人才队伍,使中国文化产业在研发、生产与传播等多个环节都能拥有相关的高新技术,进而促进中国整个文化产业的腾飞。
五、抓住数字互联网时代的大好机遇
数字技术与传统技术不断对接产生出许多新业态、新创意,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在三网融合不断升级,大数据时代到来的今天,国内现代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技术挑战和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些新技术、新创意、新业态的市场发育程度还不完善,因此,科技的创新的发展空间与前景都值得期待。
(作者单位: 中国传媒大学)
篇10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师;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12)03-0097-05
价值取向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它的突出作用是决定、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因而对主体自身、主体间关系、其它主体均有重大的影响。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语文教师的价值取向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其发展过程主要经历了“固守本质”、“滑向相对”、“在多元中寻求共识”三个阶段。语文教师价值取向的转换既有外部原因的影响,更有内在原因的制约。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主要探讨语文教师价值取向的内在原因。从内在原因看,语文教师价值取向的发展主要是由教师哲学观、思维方式、师生观等方面的转变引起的。本文以阅读教学为例,通过对语文教师价值取向发展特点及内在原因的探讨,为语文教师价值取向的合理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利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化和语文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一、“固守本质”:语文教师价值取向的“新瓶装旧醋”
新课程改革初期,语文教师的价值取向常常呈现“固守本质”的特点。此阶段语文教师的价值取向之所以被称为“固守本质”,是因为“本质主义”价值取向在课程改革之前就已经存在并且根深蒂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一些教师貌似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法、教学理念,但依然“固守”着“本质主义”的价值取向,在阅读教学中表现为语文教师表面上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但依然把标准答案作为唯一准绳,于是在教学中便出现了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却费尽心机把学生的不同见解往标准答案上引的现象,阅读教学成了教师和学生不断进行思想搏斗的过程,致使教师教得疲惫,学生学得困惑。这种价值取向与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师的价值取向相比,并没有多少新意,所不同的是,教师已经意识到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教学方法上也进行了相应的改变,但只学到了新课程改革的皮毛,其价值取向还停留在传统阅读教学层面上,不理解新课程改革的实质和精髓。如《秦始皇与兵马俑》的教学案例就体现了表面开放、实质上“固守”着课文唯一“本质”的价值取向:
师:今天,能看到秦始皇兵马俑,我们得
感谢谁?
生:要感谢秦始皇。
师(生气地):坐下。
生:要感谢发现兵马俑的西杨村的农民。
师(脸涨红了):不对!
生:要感谢当年制造兵马俑的劳动人民。
师(如获至宝):对了。
“固守本质”的价值取向出现的内在原因主要有:语文教师持有传统解释学的哲学观、客观主义思维方式、“教师中心”的师生观。在“固守本质”的价值取向下,语文教师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压抑了学生的生命活力,简化了语文学科的教学价值。
首先,“固守本质”的价值取向体现了语文教师持有传统解释学的哲学观。传统解释学的代表人物施莱尔马赫和狄尔泰认为解释学是人文学科普遍理解的方法论,解释的目的就是重构作者的原意和思想,以避免对文本的误解。为了达到这种重构,就必须摆脱读者的前见和历史境遇,从个人的观点和成见中走出来,以一种中立的、不受历史限制的立场,“在心理上重新体验作品作者的心境与精神状态,由此重建作品的精神世界”,最终达到比作者更好地理解他自己。在上述案例中,教师把“今天能看到秦始皇兵马俑应该感谢当年制造兵马俑的劳动人民”作为文本的本质含义,并且认为这种含义才是作者写作的意图,而别的理解如“感谢秦始皇、感谢发现兵马俑的西杨村农民”则被视为无稽之谈受到教师的呵斥。教师寻求文本本质、找出作者写作原意的“作者中心论”倾向体现得十分明显。
其次,“固守本质”的价值取向体现了语文教师客观主义的思维方式。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费尽心机把学生引向标准答案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到文本的客观本质,即作者的原意。这种思维方式认为文本存在着唯一的含义,只有通过克服读者的主观认识和各种“偏见”,才能重建文本原意,达成对文本确定的认识。尽管狄尔泰的“自然科学需要说明,人文科学需要理解”划清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界限,但在追求知识的客观性与确定性方面,却又呈现出与自然科学相似的一面,理解被认为是理解者克服与理解对象之间的历史间距,消除自己的主观因素获得文本客观意义的过程。
再次,“固守本质”的价值取向体现了语文教师“教师中心”的师生观。教师是谜底的掌握者,学生是猜测标准答案的猜谜者。教师作为知识权威的代言人,在阅读教学中竭力地将学生的思路引向文本的标准含义,学生在课堂上虽有表达个人理解和体验的机会,但这些理解和体验即使是合理的,也多会被教师忽视,只有个别与标准答案相一致的回答才会被教师关注,师生之间并未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
最后,语文教师“固守本质”的价值取向有利于向学生灌输社会主流价值观念,但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不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培养,难以适应价值多元、变化加剧的现代社会的需要。这种教学使学生学会了标准化的知识,却无法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想象,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这种“固守本质”的价值取向由于压抑了学生的真实想法和个体体验往往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和对学习的厌倦,影响了学生主体性和个性的发展,无法培养新时代的“爱弥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