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科技发展范文
时间:2023-04-05 05:54: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生科技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以实施科技项目为抓手,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近年来,我县围绕发展精品农业、提高农业整体效益的目标,整合科技资源、增加农业科技投入,大力开展优势农产品核心技术攻关,重点组织实施农业新品种选育、农产品质量安全、现代农业工程技术等重大农业科技专项项目,研究和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提高优势农产品科技含量和生产技术水平。近年来,先后实施国家创新基金,省、市、县级星火计划、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计划、成果推广等农业和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20多个。通过项目实施,加快了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技术进步,一批农业和民生先进科研成果得到有效转化。其中“威灵仙野生变家种及规范化种植研究”获得国家科技创新基金立项和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甜菊新品种‘菊隆5号’高产栽培技术推广应用”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并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多次注液液压扩张手法松解治疗肩周炎”、“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研究”等10项医疗卫生科技成果通过市级科技成果鉴定,并在县内得以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以开展科技培训为依托,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近年来,我县以提升农民科技种养水平为目标,围绕农业优势产业,结合农时季节和农民实际需求,通过健全培训体系,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增加培训投入,全面提高农民接纳和应用农业技术的能力。一是实施了“百、千、万”科技培训工程。按照“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进村办班指导,发展一村一品”的思路,以讲求实用、实际、实效为原则,实施了“百、千、万”科技培训工程。创新推出了“专家+示带户+贫困农户”、“龙头企业+推广部门+农户”和“农民点菜、专家下厨”等新型培训模式,实现了专家与农民进行“零距离”技术指导,解决了农民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带动发展了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近三年,我县共举办科技培训班40余期(次),受训人员达1.6万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近4万余份(册)。二是开展了“科技服务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培训”。为进一步提高返乡农民工的择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我县在10个乡镇举办“科技服务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培训”15期,重点培训了脐橙、蔬菜、甜叶菊、果业、烤烟种植和生猪、水产、蜂蜜养殖等知识,印发技术资料8000余份,培训农民3200余人(次)。三是培育了一批科技示范户。在全县各乡镇评选培育了200余户科技示范户,通过示范户把先进种植技术辅射带动周边农民,提升了全县农民科技种植水平。四是表彰了一批农村科技致富标兵。近年来,我县农村涌现了一大批有知识、懂经营、善管理的种植、养殖、加工业致富能人,他们不仅自己率先致富,而且带动广大农民共同富裕,成为广大农村最具潜力的创业资源和最具带动力的致富典型。为鼓励先进,我县开展了农村科技致富标兵评选活动。共评出了果树种植、烟叶种植、甜叶菊种植、蔬菜种植、水稻种植、园林种植、水产养殖、生猪养殖、农产品加工等9个产业54名农村科技致富标兵,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三)以科技示范基地为平台,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近年来,我县以建立科技示范基地为手段,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以示范促推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一是打造了一批科技示范基地。根据农业优势产业特点及产区分布,按照规模化、集约化的要求,在各乡镇创建了精品脐橙、无公害蔬菜、优质烟叶、特种水产养殖、高产甜叶菊、高效花卉等科技示范基地42个,推广应用测土施肥、节水滴灌、生物肥料、生物农药和物理防治新技术116项,引进推广高产水稻、蔬菜、油茶、甜叶菊新品种98个,打造了生态、环保、循环农业,为全县农业发展提供了示范。二是建立了一批甜叶菊科技服务站。在全县甜叶菊种植乡镇建立了一批甜叶菊科技服务站,通过科技服务站,把甜叶菊仟插育苗、有机种植、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最新的技术以最快的速度在全县予以推广。三是创建了“县无公害农业科技服务展示基地”。在吉埠镇创建了“县无公害农业科技服务展示基地”,基地主要介绍了我县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政策和措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要点及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的使用等,以实物形式展示了我县吉埠贡芋、阳埠腐竹等无公害农产品,以农业科技书籍、科普挂图、农业科技培训视频点播等形式展示了技术要领。四是建设了现代农业示范区。按照“保护大生态,整合大产业,挖掘大文化,发展大旅游,打造大品牌”的发展思路,我县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通过将农业、科技、林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涉农资金进行捆绑,实行集中项目资金重点打造,通过技术协作、技术攻关和试验示范,不断提高示范区科技应用水平,现已形成了“规模化特色种养、精深加工、客家风情、民俗文化、农事体验、观赏农业、乡村旅游”为主体的农业产业集群。2010年10月,县现代农业示范区成功申报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011年县现代农业科技园被认定为市级农业科技园。2012年1月,县现代农业示范区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同时,坚持以农业科技园为孵化器,积极推广了脐橙、甜叶菊、无公害蔬菜、油茶、花卉等优势农业种植技术,推动农业科技进步。
(四)以培育龙头企业为重点,不断提高产业竞争力。
我县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农业大户和工商企业兴办农业科技企业,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发展精品农业和农业规模经营。一是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我县坚持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关键环节来抓,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招商引资和强化服务等手段,促进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快速健康发展。2012年,全县农业龙头企业达69家,其中“谱赛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绿宏实业有限公司”、“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获省2012年度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荣誉称号。二是积极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我县在项目、资金、人才、用地等方面落实了优惠政策,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与农科院开展产学研合作,组建农业科技研发中心、产学研基地、技术经济合作组织,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同时,通过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及牵引带动,引导基地和农户提高商品化意识,实施标准化生产,极大地提升了产业竞争力。目前已发展脐橙、蔬菜、甜叶菊、腐竹等特色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40个多个,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利益共同体的生产模式,实行订单生产,大力提高了农业产业经营集约化程度,实现了产业、企业与农户“三赢”的目标。
篇2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 可持续发展 贸易 投资 人力资本
自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以来,短短三年内,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15%。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外汇储备迅速增长,人民币升值可以说是对我国这一时期对外经济发展的反映。但目前国内各阶层对人民币升值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的看法各不相同,笔者认为从长期来看,人民币适度升值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贸易角度
1.人民币适度升值有利于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减少贸易摩擦,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近年来我国的出口总额迅速增长,贸易顺差由2001年的226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622亿美元,这是造成我国与其他国家,尤其是与美国和欧盟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人民币升值后,我国的进口会相对增加,出口会相对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我国的贸易顺差。同时,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的上升,也可以减少我国出口倾销的嫌疑,从而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健康发展。
2.人民币适度升值有利于减少我国经济增长对净出口的依赖程度,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目前我国的外贸依存度高达70%,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外部需求,一旦全球经济出现衰退,外部需求的减少会对我国经济造成极大冲击,就会使国家经济安全、经济面临极大威胁。人民币适度升值会加大出口压力,迫使经济增长更多地转向依赖国内需求,此外,我国的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一旦被开发利用出来,将会极大地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3.人民币适度升值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人民币升值后,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会下降,同时由于外国进口商品的大量涌入,国内市场的竞争也会加剧。这些都会促使国内企业进行技术革新,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一旦人民币升值,我国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优势丧失,主要进口国就会转向其他价格较低的同种类型商品,这就能够激励我国出口企业转向研发生产那些替代性较小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这些都会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二、投资角度
1.目前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利用我国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等进行出口加工生产,另一种则是为了减少运输成本、绕开关税壁垒等从而能够更有利地占领我国市场,建立全球性的生产和销售网络。对于前一类型的跨国公司来说,人民币升值会加大其生产成本,在对外出口时,产品竞争优势会下降,因此,伴随着人民币的升值,这一类型的跨国公司会纷纷转向其他条件有利的国家。虽然这部分的外资会减少,但这同时也会减少对我国国内资源的消耗,保护国内环境,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后一类型的跨国公司来说,人民币升值会使其在我国市场上面临的竞争更为激烈,为了巩固其在我国市场的地位,维护并扩大市场份额,跨国公司就会加大在我国市场上的研发投资,这就可以弥补我国国内研发投资资金的不足,一旦新技术被采用,由于知识的外溢性,会带来整个社会生产率的提高。
2.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实施“走出去”战略。我国的民族企业也要积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这不仅可以节约成本,绕开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更好地开拓和占领海外市场,还能够扩大民族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增加企业无形资产价值,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人民币升值后,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并购的成本就会降低,从而更有利于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三、人力资本角度
人民币升值后,外国商品由于相对价格下降而大量进入,国内外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在面对强大的国外竞争时出现的倒闭会带来国内失业的增加,政府为了促进再就业,就会加强对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和教育,提高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从而显著提高我国人力资本存量,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增长。此外,人民币升值后,我国居民到国外的学习成本会降低,这会使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知识等;同时,我们还可以以较低的成本邀请国外著名的专家学者来到国内进行交流,这些无疑都会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提高,从而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
综上所述,人民币升值从长期来看是有利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但我们还要认识到人民币的升值应是适度的,要与我国当前的金融体系改革和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当前的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占绝对比重,人民币的短期过度升值,会造成外汇储备的贬值,大量财富的消失,而这对于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显然是不利的。
参考文献:
[1]张琦:《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及对我国外贸的影响》,《浙江金融》2008.10,P50-51
[2]阎皎洁、马晓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时代经贸》2008.9,P312
[3]周安雄:《浅析人民币升值之利弊》,《华章》2008.8,P7-9
[4]成丽英:《浅析人民币升值及影响》,《决策探索》2008.9,P74-75
篇3
关键词:民营科技企业;宏观政策;体制;资金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3-0037-02
民营科技企业是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大创举,它的诞生和兴起,不仅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时展的必然趋势。在号称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民营科技企业的崛起和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亮点。
一、黑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现状
截至2004年,我省民营科技企业达到7 886户,比2003年增长25%。技工贸总收入612亿元,净利润43.5亿元,纳税总额42.6亿元,分别比2003年增长27.0%、23.5%、27.9%。固定职工327 460人,比2003年增加30%。
民营科技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2004年,全省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在百万元以上的有1 350户,亿元以上的有97户,十亿元以上的有7户。为使我省的民营科技企业尽快上规模、上水平,向集团化方向发展,省科技厅、财政厅、经委、发改委、中小企业局、监察局、技术质量监督局共同开展了“巨星”民营科技企业活动,确定了哈尔滨亿阳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广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为“巨星”民营科技企业;哈尔滨至阳集团、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等23家企业为“巨星种子”民营科技企业。2004年,这些企业的发展速度基本都在30%~40%之间,而且围绕企业的持续发展也都培育了一些新的利润增长点,有一系列的创新产品作为支撑,市场前景颇为乐观。
民营科技示范区发展势头良好。到2004年底,我省有哈尔滨南钢、大庆让胡路、牡丹江阳明、齐齐哈尔富拉尔基和哈尔滨香坊区、鸡西鸡冠区等6个民营科技示范区,这6个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区有民营科技企业2 424户,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10亿元、利税16亿元,比2003年分别增长33%、31%。
二、黑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存在的问题
我省的民营科技企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较之浙江、广东等发达的省市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其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黑龙江省的体制障碍和观念束缚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由于过去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深刻影响,我国政府在国有企业的发展中长期起着主导作用,并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倾斜。其他类型的企业在行业准入、资源获得、市场拓展等方面受到抑制,因为政府对国有企业的政策倾斜及或明或暗的保护和照顾破坏了民营科技企业同国有企业之间的平等自由竞争,而平等自由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这种情况在国有企业占极大比重的黑龙江省显得尤为严重,民营科技企业不仅很难进入许多竞争行业,而且其自身的发展中在资源获得方面也处于不利的地位。稀缺的资源限制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后发力量,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另外,黑龙江省本身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上存在着一种误区,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中没能真正转变观念。由于长期受计划体制的影响,计划、国有的观念根深蒂固,对民营经济的市场观念不强,导致了黑龙江省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没有把工业的振兴与国有企业的脱困区分开,而是把二者等同化,只重视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脱困,而忽视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这在相当大程度上构成了黑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不足的又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
2.资金壁垒严重,民营科技企业的资金规模较小,限制了经济规模的发展。在经济学上,某一产业的经济规模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用一套生产设备、一定的资金投入等,使某产品达到一定的生产能力。在发展过程中,民营科技企业大多不能像国有企业那样有大批的国家政策性拨款、贷款优惠,发展资金规模相对较小。这种较低的资金规模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地区民营科技企业经济规模的发展。而且黑龙江省中占有高比例的重工业和化工业大多数是资金密集型产业,这在客观上为民营科技企业的进入设置了资金壁垒,民营科技企业作为新的所有制成分很难在这类资金密集的产业内部独立地成长起来。
3.黑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产权模糊,限制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产权模糊的问题不仅仅是我省的私营企业特有的问题,也是我国整个民营科技企业长期存在的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尤其是前些年意识中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歧视和排斥,使得中国的许多私营企业在初始创业时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很多私营企业是借助于国有和集体企业的名义来发展的,这就遗留下了一个产权不清的问题。而黑龙江省的国有经济在发展中一直占有很多政策上的优势,所以,民营科技企业的产权模糊现象更为严重,阻碍了民营科技企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民营经济“软肋”性地位的局面。
4.民营科技企业整体素质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强。我省民营科技企业普遍规模小,产业层次低,缺少对地方经济有一定牵动力和影响力的大集团和大企业;多数民营科技企业经营管理薄弱,内部管理及财务状况不能达到银行授信要求;对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投放力量不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较差。
三、对黑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健康发展的建议
1.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放手、放活、放胆发展民营科技企业
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民营科技企业的规模能够发展多大就发展多大;速度能够发展多快就发展多快;技工贸总收入能够发展多高就发展多高。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地区和行业之间发展状况又相对不够平衡的资源大省、农业大省、边疆大省,要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社会、经济的迅速繁荣,加快二次现代化建设步伐,必须大力推进多种经济成分的企业长期并存,共同发展,平等竞争。
解放思想,破除以公有制为主体就是国有经济比重必须占绝对优势的旧观念。民营科技企业中的国有民营经济、集体经济、合作经济、股份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组成部分,这些企业的发展,既丰富了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又为其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就要按照“支持发展、维护权益、加强领导、搞好服务”的原则,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尽快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要逐步消除由于所有制结构不合理对生产力发展造成的羁绊,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就要树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要放活市场主体的思想观念。民营科技企业从诞生之初就以市场为导向,在竞争中求发展,与市场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创造了“自筹资金、自愿组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新型企业运行机制,并且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其内涵,这就是我省民营科技企业能够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原因。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就要深刻理解发展民营科技企业符合新时期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历史要求,对于发挥生态优势、基础优势、地缘优势、自然优势和比较优势,努力推进“六个重大突破”,进一步开创“二次创业、富民强省”的新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在新时期要有新思路
在新时期,我省发展壮大民营科技企业的思路主要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要力争在数量和质量上有较大的突破,扶植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发展成为大型科技企业或企业集团;
(2)优化环境,创造条件,支持有条件的民营科技企业参与国际竞争;
(3)努力使各类民营科技企业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产权明晰、组织健全、机制完善、行为规范的企业法人或经济实体。
今后工作的重点是营造环境,扩大规模,壮大实力,成倍地提高民营科技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努力实现我省民营科技企业的产业化、规模化、国际化。
3.进一步加大对民营科技企业的资金投入
民营科技企业富有创新精神,科技人员密集且易于交流,能够及时有效地组织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建议黑龙江省财政尽快恢复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资金,以此带动各个地市对民营科技企业的资金投入。在对民营科技企业的投入上应当以上带下,首先突出省里的龙头表率作用,才能进一步加大对各个地市民营科技企业的资金投入。
4.尽快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要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整合社会资源,为民营科技企业的创立和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依托中国中小企业黑龙江网,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建立和完善各级中小企业协会组织,有条件的行业要组建专业协会,发挥其行业自律、协调、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借助社会力量,为民营科技企业搭建科技、法律、创业服务平台;建立培训网络,开展多层次的人才服务。
5.加强对民营科技企业的宏观指导,引导它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各级政府对我省民营科技企业要在壮大规模、提高层次、加快发展上下工夫,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和服务功能,思想上要做到与时俱进,行动上要做好指导、协调、监督、服务工作,积极宣传民营科技企业为省内经济建设作出的突出贡献,努力提高民营科技企业家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增强民营科技企业作为新经济增长点的显示度,使民营科技企业能够得到全社会的广泛支持、理解和重视,引导它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实现民营科技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鸿武.黑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问题的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5(9).
篇4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 可持续发展 贸易 投资 人力资本
自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以来,短短三年内,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超过15%。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外汇储备迅速增长,人民币升值可以说是对我国这一时期对外经济发展的反映。但目前国内各阶层对人民币升值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的看法各不相同,笔者认为从长期来看,人民币适度升值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贸易角度
1.人民币适度升值有利于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减少贸易摩擦,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近年来我国的出口总额迅速增长,贸易顺差由2001年的226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622亿美元,这是造成我国与其他国家,尤其是与美国和欧盟贸易摩擦的主要原因。人民币升值后,我国的进口会相对增加,出口会相对减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我国的贸易顺差。同时,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的上升,也可以减少我国出口倾销的嫌疑,从而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经济的健康发展。
2.人民币适度升值有利于减少我国经济增长对净出口的依赖程度,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目前我国的外贸依存度高达70%,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来说,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外部需求,一旦全球经济出现衰退,外部需求的减少会对我国经济造成极大冲击,就会使国家经济安全、经济主权面临极大威胁。人民币适度升值会加大出口压力,迫使经济增长更多地转向依赖国内需求,此外,我国的国内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一旦被开发利用出来,将会极大地促进我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3.人民币适度升值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人民币升值后,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会下降,同时由于外国进口商品的大量涌入,国内市场的竞争也会加剧。这些都会促使国内企业进行技术革新,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另一方面,一旦人民币升值,我国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价格优势丧失,主要进口国就会转向其他价格较低的同种类型商品,这就能够激励我国出口企业转向研发生产那些替代性较小的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这些都会加快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促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二、投资角度
1.目前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利用我国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等进行出口加工生产,另一种则是为了减少运输成本、绕开关税壁垒等从而能够更有利地占领我国市场,建立全球性的生产和销售网络。对于前一类型的跨国公司来说,人民币升值会加大其生产成本,在对外出口时,产品竞争优势会下降,因此,伴随着人民币的升值,这一类型的跨国公司会纷纷转向其他条件有利的国家。虽然这部分的外资会减少,但这同时也会减少对我国国内资源的消耗,保护国内环境,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后一类型的跨国公司来说,人民币升值会使其在我国市场上面临的竞争更为激烈,为了巩固其在我国市场的地位,维护并扩大市场份额,跨国公司就会加大在我国市场上的研发投资,这就可以弥补我国国内研发投资资金的不足,一旦新技术被采用,由于知识的外溢性,会带来整个社会生产率的提高。
2.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促进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实施“走出去”战略。我国的民族企业也要积极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这不仅可以节约成本,绕开各种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更好地开拓和占领海外市场,还能够扩大民族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增加企业无形资产价值,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人民币升值后,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并购的成本就会降低,从而更有利于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三、人力资本角度
人民币升值后,外国商品由于相对价格下降而大量进入,国内外竞争力较弱的企业在面对强大的国外竞争时出现的倒闭会带来国内失业的增加,政府为了促进再就业,就会加强对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和教育,提高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从而显著提高我国人力资本存量,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增长。此外,人民币升值后,我国居民到国外的学习成本会降低,这会使更多的人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知识等;同时,我们还可以以较低的成本邀请国外著名的专家学者来到国内进行交流,这些无疑都会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提高,从而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
综上所述,人民币升值从长期来看是有利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但我们还要认识到人民币的升值应是适度的,要与我国当前的金融体系改革和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当前的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占绝对比重,人民币的短期过度升值,会造成外汇储备的贬值,大量财富的消失,而这对于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显然是不利的。
参考文献:
[1]张琦:《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及对我国外贸的影响》,《浙江金融》2008.10,P50-51
[2]阎皎洁、马晓丹:《人民币升值的影响》,《时代经贸》2008.9,P312
[3]周安雄:《浅析人民币升值之利弊》,《华章》2008.8,P7-9
[4]成丽英:《浅析人民币升值及影响》,《决策探索》2008.9,P74-75
篇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4208(2010)11-0086-01
过敏性休克临床上以Ⅰ型变态反应为主,也可出现Ⅱ、Ⅲ、Ⅳ或混合型变态反应。现将我校社区卫生服务站2004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以来发生的10例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作回顾性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4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发生在我校社区卫生服务站过敏性休克10例,其中中药注射液4例(脉络宁1例、香丹加低分子右旋糖酐1例、清开灵2例),西药注射液6例(头孢菌素类2例、低分子右旋糖酐1例、青霉素1例、克林霉素磷酸酯1例、林可霉素1例)。
1.2 临床表现 10例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时临床表现多样;涉及多个系统,其分布情况见表1。
1.3 急救处理 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报告医生,遵循就地抢救的原则,根据患者临床表现,遵医嘱给药。(1)立即停药,协助患者平卧、保暖、吸氧,备好急救药品及急救物品,启动抢救患者应急预案。(2)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l,症状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3)建立两条静脉通路,根据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抗组胺类药物。(4)发生心跳骤停者,立即进行复苏抢救,给予生命支持技术。
2、护 理
2.1 心理护理 当患者突出胸闷、气急、心慌不适时,会感到恐惧紧张,我们应安慰患者,稳定患者的情绪,使其能配合积极抢救。
2.2 用药护理 用中药制剂之前一定要认真询问病史、用药史,过敏体质患者慎用。输液前仔细检查有无浑浊、沉淀、漏气等现象,如有异常不能使用。静脉滴注时,初始速度要减慢,静滴过程中注意巡视,如有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
2.3 病情观察 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熟练掌握急救技术,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患者的抢救工作,并及时详细地做好各项抢救治疗的记录。
2.4 健康宣教 告诉患者要记住用药过敏史,加强健康宣教,如增加高维生素c含量食物的摄入,帮助患者走出心理阴影。
2.5 结果 发生过敏性休克10例,所有病例经过纠正休克、抗过敏性治疗及对症抢救,均救治成功。询问患者有药物过敏史者2例(不是同种药物),无药物过敏史者4例,药物过敏史不详者4例。
3、讨 论
篇6
论文格式规范全攻略
(一)题目论文(设计)题目应简短、明确,把毕业论文的内容、专业特点概括出来。题目主标题字数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可以设副标题。主标题用宋体三号字加粗;副标题用宋体小三号字,均在文本居中位置。
(二)摘要及关键词(中文在前,英文在后)论文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300字左右为宜,“中文摘要”字样为黑体四号字,居中格式。另起一行打印摘要内容。关键词是反映论文(设计)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每篇可选3~5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摘要内容和关键词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均为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1.5倍,但“关键词”三个字字样要加黑,其后要加冒号,左对齐。另起一页打印英文摘要和关键词,英文摘要的内容应与中文摘要相符,一般以200个英文单词左右为宜。空一行后打印英文标题,再空一行居中位置打印四号加黑“ABSTRACT”字样,另起一行小四号打英文摘要。使用的英文应该准确、通顺。“KeyWords”加黑并加冒号,左对齐,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英文全部采用TimesNewRoman字体。
(三)正文毕业论文正文中各级标题顺序为:一、(一)、1、(1)、①。毕业设计可采用下列标题顺序:1、1.1、1.1.1、①。一级标题即“一”用四号黑体打印,每一部分结束后另起一页开始下一部分。正文内小标题力求简短、明确,题末不用标点符号。。二级标题(一)用黑体小四号字。三级标题1后用点“.”,宋体小四号字加黑。四级标题(1),字体字号同正文,为宋体小四号字,行距为1.5倍。文中如有插图和照片,应比例适当,清楚美观;插图应标明图序和图题,序号和图题之间空一格;图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图题一般居中位于图的下方。文中如有表格,应结构简洁,表格应有表序和表题。序号和表题居中位于表格上方,两者之间空一格。表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如果表格引用别处,要注明表格的出处和相关信息。文中一行不占页,一字不占行。
(四)注释毕业论文注释统一采用页下注的方式,在所需引用或注释处用上标①、②、③……表示,注释内容包括作者、出处、出版年份、页码等信息。注释也可是解释性语句。所有注释采用小五号宋体。
(五)参考文献按正文参考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在方括号中连续编号。文献中如果有三位以上作者时,只列举前三位作者,中间以逗号隔开,其余以“等”字表示。在正文后另起一页采用四号黑体打印“参考文献”四字,空一行,采用小四号宋体打印参考文献的内容。“参考文献”字样和内容均采取左对齐格式。每篇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得少于15条,要注重文献的时效性和权威性。
(六)页眉论文的页眉内容为论文题目,宋体小五号字,居中。
(七)附录(必要时可加,不必要时,无需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毕业论文(设计)的附录中。按照文中出现的顺序依次列出附录的内容。
(八)页码论文页码一律采用页下居中形式。正文前的目录和摘要部分单独编排页码,页码采用罗马文字“Ⅰ、Ⅱ、Ⅲ”等标示,正文独立编排页码,用阿拉伯数字“1、2、3、4、5……”等标记。
(九)电子文档要求毕业论文的电子文档,学生应存成以学号和姓名为名字的.doc文件,如一个学生学号035272001叫王波的学生,其文件名为035272001王波.doc。
论文格式模板范文:民生科技与第六次科技革命
〔摘要〕近代以来,世界上大致发生了五次科技革命,这五次科技革命具有一些规律性机理:发生领域从单个学科走向学科群,科学技术从分化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动力来源于科技内部发展需要和社会外部需求;其影响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并使世界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不断发生转移;其趋势越来越走向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一体化。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领域,解决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是重要动力,将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及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与产业的一体化将成为重要趋势。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大力发展民生科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加强民生科技内部发展需要与外部需求的耦合,提高民生科技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等。
〔关键词〕民生科技,第六次科技革命,机理,走向,重要维度,现实路径关于科技革命,学界有三次说、四次说、五次说,比较能够达到共识的是五次说。“第一次是近代物理学诞生,第二次是蒸汽机和机械革命,第三次是电力和运输革命,第四次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革命,第五次是电子和信息革命。”〔1〕2011年以来,《科学时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中国科学基金》《决策》等报刊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第六次科技革命的论文、调查报告和人物专访。根据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机理以及专家学者对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猜测,我认为民生科技是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民生科技指涉及民生改善的科学技术,是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换和科技服务。”〔2〕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大力发展民生科技。
一、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机理及其走向
前五次科技革命的发生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律,把握科技革命发生的规律有助于预测第六次科技革命。(一)科技革命发生的领域从单个学科走向学科群,科学技术从分化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第一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6~17世纪,是以日心说、牛顿力学等为代表的近代物理学革命,促进近代化学、生物学、地学等科学的发展,科学逐步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第二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后期,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蒸汽机和机械革命,促进了当时英国冶金业、纺织业等产业的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19世纪中后期,是以发电机、内燃机、电讯技术等为代表的电力技术革命,促进了汽车、无线电、航空等行业的发展;第四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是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促进了天文学、地学等学科的发展。前四次科技革命表征为主体科学技术在发生革命的过程中渗透或带动了与其相关科学或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从综合走向分化。第五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后期,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包括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在内的学科群革命。第五次科技革命不同于前四次科技革命,它是以某主体学科为先导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学科群革命。从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的轨迹看,科技革命不仅体现了从某学科革命走向学科群革命,而且体现了科学技术从综合走向分化,再从分化走向更高层次的综合。
(二)科技革命发生的动力来源于科技内部发展需要和社会外部需求。科学革命主要来源于科学内部发展需要,技术革命更多来源于社会外部需求。“发达国家的科技需求与科技革命的关系更紧密。”〔1〕蒸汽机和机械革命来源于英国解决棉纺织品质量低劣、竞争力低问题,因急需采用新技术提高竞争力的需求而产生;电力革命起源于欧洲,发生于美国,“原因在于当时美国人少地多,劳力不足,需要发展节约劳力的机械技术。”〔3〕第五次科技革命来源于解放脑力劳动和解决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引起的能源、生态、环境等危机的需求。美国在20世纪中后期具有人才、资金、技术等优势,成为第五次科技革命的发生地。因此,科技革命是否发生需要科技内部发展需要和社会外部需求的推动。
(三)科技革命发生的影响促进人类思维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并使世界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不断发生转移。一般来讲,科学革命引起人类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变革,技术革命引起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两次科学革命产生了机械唯物观和辩证唯物观;三次技术革命实现了生产方式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生活方式电气化和信息化,使人类逐步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与此同时,科技革命促进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科技中心与经济中心的转移路线基本是一致的,即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和日本。
(四)科技革命发生的趋势越来越走向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一体化。一方面,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发生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不断走向一体化。第一次科学革命发生于16~17世纪,第一次技术革命发生于18世纪中后期,相隔近200年;第二次科学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上半叶,第二次技术革命发生于20世纪中后期,相隔仅几十年。另一方面,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越来越走向一体化。第一次产业革命发生于1763~1870年,第一次技术与第一次产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第三次产业革命发生于1946~1970年,第三次技术革命与第三次产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所以,从发展趋势看,总体上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走向一体化。
二、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
第六次科技革命什么时候发生?一些专家认为可能发生于2020~2050年。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何传启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约2020~2050年)有可能以生命科学为基础,融合信息科技和纳米科技,提供解决和满足人类精神生活和生活质量需要的最新科技。”〔4〕他提出三个方面原因,每次科技革命发生周期约70年,第五次科技革命从20世纪中后期到21世纪20~50年代近70年,此后将会发生新的科技革命;分子生物学从1953年诞生到2020年近70年的积累,有从量变到质变的潜能;还有2020年有可能是经济增长周期的一个拐点。中科院通过对300多名专家研究形成“面向2050年中科院科技发展路线图”指出10~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新的科技革命。通过对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把握及综合考虑专家学者的观点,我认为民生科技是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维度,具有相应的动力机制,并对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产生重要的影响。这种讨论具有一定的“科学猜想”性质。
(一)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可能领域。从目前世界科技发展视角看,“许多科学家认为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许多国家对生命科学的投入比较大。”〔1〕生物学发展对人口健康等民生科技发展具有变革力。从我国科技发展情况看,2011年5月,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曾收回108位院士关于迎接世界第六次科技革命看法与对策建议。从统计资料看,“信息和仿生工程的支持率最高,达到72%;部分院士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体部分应包括: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环境科学、防灾减灾科学等;有院士认为,21世纪人类最重要的问题应该是绿色能源问题。”〔5〕从面向2050年中科院科技发展路线图来看,围绕民生的绿色、智能和可持续发展等有望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维度。所以,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以与民生直接相关的生物学为先导,包括健康科技、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防灾减灾科技等民生科技在内的学科群革命。民生科技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可能领域。(二)解决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动力。从科学内部发展需要看,学术界多认为“第六次科技革命有可能主要发生在生命科学领域或者以生命科学为基础的领域。”〔5〕
从社会需求看,21世纪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把解决民生问题、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作为国家科技规划的重要选择。美国把“改善人民的生活和健康”作为重要维度之一;欧盟把“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资源的管理”作为四个主题计划之一;日本把建设“人民安居乐业且生活质量高的国家”作为科技发展三个目标之一;我国《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把科技惠及民生作为本质要求,大力发展惠及民生的人口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绿色城镇关键技术等。《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将与民众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紧密相关的能源科技、环境科技、人口与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等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信息科技、生命科学、能源科技、纳米技术和新材料科技,以及与公共卫生、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领域多成为各国重点发展的领域。而这些重点领域往往是多学科交叉的、有广泛影响的领域。”〔6〕
所以,从科技发展内部发展需要和外部需求看,解决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为己任的人口健康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环保科技等民生科技将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领域。
(三)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领域将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及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转移。从观念变革看,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体现以人为本的和谐观。18~20世纪科技发展的重点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21世纪的科技重点将是人类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和适应太空环境,全面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可持续性和适应宇航时代的需要”〔1〕,体现为以人为本,人类与环境、人类与社会、人类自身的和谐发展。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使人类生产方式走向人性化,生活方式走向休闲化和创新化,以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引起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转移到何处?从目前国际发展趋向看,谁抓住机遇,抢占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有利位置和制高点,谁就有可能成为新的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1700~1950年期间中国从世界强国降为半殖民地国家,从发达国家降为欠发达国家。”〔4〕1950年以来,中国社会生产力(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水平不断提升,1978年中国GDP总值世界排名第15位,1980年第7位,2011年跃升为第2位。第六次科技革命使中国再次面临选择,我们是从第六次科技革命中抓住机遇获得巨大发展,还是付出高额代价,关键看我们的行动。我们只有主动解决民生问题,积极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才有可能创造新的辉煌。
(四)民生科技与产业的一体化将成为第六次科技革命发生的重要趋势。从前五次科技革命发生机理看,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是交替发生的,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几乎是同时发生的。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实现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叉融合,并走各一体化。原因在于:其一,科学发现到技术发明再到产业化时间越来越短。电动机从发明到应用共用了65年,电话用了56年,真空管用了5年。科学与技术、产业的融合趋势,预示着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产业革命将走向一体化。其二,第六次科技革命将围绕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而展开,它从一开始就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一旦有科学或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必然会很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总之,第六次科技革命将是一场围绕解决人类自身健康、环保、安全等民生问题而引发的,以生物学为先导,包括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人口健康科技等民生科技在内的学科群革命,并将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世界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等变革。
三、发展民生科技,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现实路径从科技革命发展历程看,中国错过了前四次科技革命的机会,第五次科技革命收获不是特别多。所以,对第六次科技革命倍受学界关注。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创新民生科技发展路径。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科技观是引领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指示灯。蒸汽机革命和电力革命大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此期间产生了以人类中心主义为特征的科技乐观主义,科技发展以满足人类需求为价值取向,不惜以生态和环境破坏为代价。20世纪50年代,随着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资源危机、人口过剩等问题越来越突出,科技悲观主义越来越盛行,给世人以警示,唤醒了人们的忧患意识。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境保护运动不断掀起。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观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进入21世纪,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成为科学技术发展应遵循的理念。首先,体现以人为本,即以解决民生问题为根本,以发展成果由民众共享理念来发展科学技术;其次,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从世界范围看,目前生态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大力发展生态环境科技和新能源科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仍是未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进入21世纪,公共安全事件呈上升趋势,大力发展公共安全科技,实现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也是未来第六次科技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民众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实现人自身和谐发展也成为新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理念。总之,为了迎接第六次科技革命,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
(二)加强民生科技内部发展需要与外部发展需求的耦合。从科技发展的内部需要看,近年来生物学得到了我国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生物技术被列入国家科技发展的五个战略重点之一。在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中也将生物学列入了重点支持领域。“2002-2012年(截止11月1日)10年间,我国发表的国际论文中有14个学科的论文被引用次数进入世界前10位。其中,药学与毒物学居世界第6位,生物与生物化学居世界第8位,微生物学居世界第10位。此外,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居世界第12位,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居世界第13位,临床医学仍保持世界第14位,精神病学与心理学居世界第16位。”〔7〕这些学科多是与解决民众健康等民生问题紧密相关的生物学与医学领域。
从民众需求看,解决健康、安全、环保等民生问题成为民生科技发展的重要外部需求。“”以来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的民生科技越来越得到政府的重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意见》对“十二五”期间我国重点发展的民生科技从资金、人才、管理、科普等方面进行规划,体现了民生科技对解决民生问题的支撑功能。从目前看,科技发展内部发展需要与外部需求是一致的,都集中于解决民众健康、安全、环保等民生问题相关的生物学、生态环境科技、公共安全科技等,二者的耦合有助于加快民生科技的转化与应用。
(三)提高民生科技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度。第六次科技革命将使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走向一体化。我们应创造条件加快民生科技与其相关产业的融合。一方面,在机制上进一步深化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充分建立起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科研院所、大学与民众参与五位一体的管理机制,加强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性,充分发挥不同主体的功能;另一方面,在产业上加快环保、健康、医药卫生、安全等民生科技产业的布局,为民生科技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人才、制度等保障。目前我国民生科技产业处于起步阶段,资金、人才和制度等支撑都比较缺乏,民生科技学科建设比较滞后,这些严重影响了民生科技产业化水平;再者,提高民生科技对传统农业、工业等改造力度,实现传统产业健康化、安全化、生态化发展。农业、工业等传统产业存在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安全系数低等问题,要实现传统产业健康、安全和环保发展,必须加快民生科技对传统产业的变革,实现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
(四)加快民生科技对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步伐。每一次科技革命都引起人类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领域,它将使人类从观念上越来越重视健康、安全、环保,人类观念的变革反过来会成为民生科技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民生科技的发展也会使人类生产方式更加注重健康、环保、安全,人类生活方式越来越走向人性化和休闲化。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往往反映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随着民生科技发展的不断深入,人类的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将越来越来越人性化,不断走向健康、安全和环保,引领人类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
总之,“科学革命是不同时展的产物。”〔8〕民生科技作为第六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维度,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和谐科技观,加快解决健康、安全和环保等民生问题,大力发展健康、环保和安全等环保产业,实现人类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
参考文献:
〔1〕何传启.第6次科技革命的主要方向〔J〕.中国科学基金,2011(5).
〔2〕科技部《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意见》〔EB/OL〕.中国聚合物网,2011-07-21.
〔3〕张瑞民.世界科技革命的历史简介及启示〔J〕.社科纵横,2004(5)
〔4〕金振蓉.我国面临第六次科技革命战略机遇〔N〕.光明日报,2011-08-06.
〔5〕叶青,何传启.迎接世界第六次科技革命〔J〕.决策,2011(8)
〔6〕李正风,邱惠丽.若干典型国家科技规划共性特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3).
篇7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不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就把握不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特别是进入21世纪,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势头更加迅猛,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科技将进一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知识传播应用进程的重要引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将进一步对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发挥关键作用,能源科技将进一步为化解世界性能源和环境问题开辟途径,纳米科技将进一步带来深刻的技术变革,空间科技将进一步促进人类对太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将进一步为人类认知客观规律、推动技术和经济发展展现新的前景。为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重大意义,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思想,通过不懈的努力,使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学技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阔步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从增强国家创新能力出发,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要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正确把握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的关系,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努力掌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坚定不移地把立足点从过多依赖国外技术逐步转移到主要依靠自主创新上来。要在引进的基础上加大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力度,对我国具有规模优势和较大市场潜力的产业领域,应坚持以我为主,有效整合国内外科技资源,重点推进集成创新;对难以引进技术的产业领域,应大力推进原始创新,力争在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上取得新的突破,并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有效调动国内优势科技资源,在一些重要领域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选择具有一定基础和优势、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通过关键领域的突破实现技术跨越,一直是赶超先进国家的重要方式,也应成为加快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们既要看到现在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实力同过去相比有很大增强,又要看到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为需要的发展领域。实施重点跨越,就要紧紧把握当代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从需要和可能两个方面考虑,围绕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目标,选准突破口和主攻方向。
篇8
[关键词]科技发展观;以人为本;思维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4-0146-02科技发展观是一种辩证思维的整体发展观。科技发展观不是就科技谈科技,而是将科技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囿于国情的原因,计划经济时期的科技体制与经济体制缺乏有机联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科技工作者和高校的教师更多地关心经济与社会发展,科技发展观是这种客观现实的抽象,是20多年科技界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提炼,是将科技与经济社会整合思考的理性升华。对高校而言,它体现的整体思维不仅仅表现为课题的研究或技术成果转化,更多地表现为广大教师关心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走势,自觉地担负起发展知识
产业、振兴高技术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职责。科技发展观是一种开放的发展观。任何一个系统如果不能及时地与外界保持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这个系统将逐步走向紊乱。党的以来的对外开放,是从科技领域起步,快速发展起来的。目前与国际市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即是我、我即是你”的交错格局是中国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重大前提。科技发展观要求我们看中国看世界、看世界看中国,市场空缺什么?为什么空缺?社会空缺什么?如产品种类,世界上目前生产的50万种产品中国仅能生产60%;如产耗与产出之比,中国2003年GDP总量占世界比例不到4%,却消耗世界30%的钢材和50%的水泥;如此大的消费之所以没有起到对经济应起的刺激,不是消费者缺乏意愿而是提供者缺乏能力。这一切问题,从根子上还是受制于科技创新能力。要维护对外开放的良好局面,提高我们在对外交往中的主动性,加强中国对外国的吸引力,不能靠“摊大饼”,不能靠“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而是要在新的科技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实现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转变”的基础上再加上第三个根本转变,那就是依托于科技创新能力的经济结构的根本转变思维方法。
当今世界,以信息科技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与调整越来越快,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各国发展机会均等。发达国家必然利用资本与技术优势,加速攫取资源、人才和财富。发展中国家虽然可以充分利用外国先进技术、低成本实现本国产业结构升级,但受发展水平制约,往往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产业分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和不利的地位。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一方面,我们应该在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尽快实现在具备条件的重要产业或产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加强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在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和若干科技发展前沿,大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占领对国家发展至关重要的科技与产业发展制高点。逐步使我国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这是国家和人民赋予我国科技界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以人为本”一是指人才是创新的根本,二是指创新的目的也是为了人,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即创新为民。在科技创新实践中,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牢固树立爱国奉献、创新为民的思想,始终瞄准国家目标,勇攀世界科技高峰。我国与发达国家科技的差距,主要是人才的差距,尤其体现在战略科学家和领衔科学家的数量和质量上。因此,要不断健全完善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和条件,建立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人才队伍结构和梯队,通过分类管理,使各类人才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科技创新,人才为本。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科技不仅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科技发展应选择重点,实现跨越式发展带动整体发展。科技活动不仅是科技团体的行为,需要全社会更多的参与、理解和支持。
“创新跨越”既是时代对我国科技界的要求,也是广大科技人员和高校教师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对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处于主动地位,实现我国和平崛起,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现代科学的特征、现代科学的多样性和跨学科性、现代科学技术的系统性决定了科技创新必须走“竞争合作”之路。如果只有竞争没有合作,科技创新将无法持续发展。科技创新不仅需要科技人员的合作,而且需要科技人员与技术支撑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合作,需要科技界、高校和其他领域的人士和机构的合作。
“持续发展”指科技创新应具有持续性和发展性。“持续性”表征了创新工作的历史继承性和连续性,要求尊重他人的科学首创,要求创新工作需要前瞻布局并持之以恒,最终取得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创新成果。“发展性”表征了科技工作的方向性和阶段性,要建立一种能够不断修正和调整科技发展方向的机制和工作模式,同时,将科技自身发展需求与社会发展需求尽可能紧密结合起来,使科技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不断找到新课题,获得大发展。要在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实践中,落实新的科技发展观,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新的科技发展观。在发展思路上,要结合参与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深入分析国家需求,分析世界科技发展态势,寻找差距和突破口,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坚持创新跨越、持续发展;在方向选择上,要紧扣国家需求和科技前沿,以不断做出重大创新贡献为目标,大幅度提高原始创新、自主创新和系统集成能力;在人才队伍上,要以培养造就战略科学家和领衔科学家为重点,以营造环境和文化为手段,使各种人才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在制度建设上,要以资源配置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符合科技创新特点的评价体系,建立完善队伍动态更新机制,建立科技布局动态调整与敏捷反应机制,不断加强创新发展的资源基础,积极探索有利于出重大创新成果,有利于加强综合交叉的组织模式。新的科技发展观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思维方法,更是指导我们实现宏伟大业的指南针。
参考文献:
[1]王伟林.科学发展观与我国科技工业的发展[J].与现实,2007(1):188-189.
篇9
1.1科研观念上重纵向课题、轻横向项目对于高校而言,横向项目、科研论文、奖励和经费等容易统计,是显性指标,且这些指标直接关系着学校的排名、地位和声誉,是学校的业绩和荣耀;即使直接面向民生的经费较多的横向项目,也常被认为是科技水平不高、技术含金量有限的项目,难以纳入学校的成果范畴。在教师层面,尽管国家多次强调高校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但是,由于价值取向上的偏差,加上时间和精力的限制,部分教师依旧缺乏对社会实际需求的关注和主动服务社会的意识,且没有充分认识到科技成果转化的意义,没能将关注民生、立足民生作为自身的科研方向,没能将服务民生、惠及百姓作为自身的科研重心。多数教师乐于承担纵向课题,并只将获得纵向课题、经费作为自己的学术成就,而推广横向课题和科研成果的意识淡薄;在选题时,往往只追求学术层次和学术效果,忽视了生产上的可行性和应用上的经济性,只满足于“发论文、提职称和分房子”,不愿意做对个人晋升作用不大、“不显眼”的研究工作,对科研成果的转化不积极。
1.2评价取向上重学术价值、轻社会效益目前,高校的科研绩效评价中往往侧重于论文、著作、项目和经费,而对知识产权、专利实施、成果推广、科技开发和经济效益等不太关注;过分注重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而轻视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只重研究前期的理论成果,不重成果的社会效益;在评价科研成果时,将所谓的“技术水平”(发表文章的级别)作为重要依据或唯一指标,而对于直接面向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的科研项目而言,尽管其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常被定义为水平不高、意义不大。在科研评价体系中,横向项目的权重价值往往明显低于纵向项目,科研成果主要靠相关专业人士鉴定,而不是按照成果的转化前景和转化可能评价。在职称评审中,仍然将“是否承担国家和省科技项目,是否发表过论文作”为主要指标;在评价科技成果时,仍然将“技术水平”作为重要依据。因学术评价异化,导致相当多的教师侧重于方案的理论分析和评价,而不注重工程技术方面的论证,研究成果仅限于做鉴定、写论文和报奖,轻视成果的实用价值,没有顾及科研工作与生产力的联系,更没有考虑科技成果的惠民性。
1.3运行模式上重闭门研究、轻成果转化目前,高校的科学研究基本上还是“躲进小楼成一统”,是在“象牙塔”里的内部循环,为研究而研究、为职称而研究、为待遇而研究是比较普遍的科研现状。许多高校在制订科研成果转化相关条例时,都存在重研究、轻转化的问题,在高校科技管理奖励条例中也存在对民生科技激励不足的问题。多数科研管理者不直接参与研究,不了解研究成果本身,不熟悉成果产出的流程,无市场运行和商业管理的经验,没有有效推广研究成果;作为开发研制者的教师,多数不了解整个生产和商业环节,这极易导致科研成果在转化中难产。研究者、生产者和市场之间没有沟通和融合,高校科学研究和生产推广缺乏理解和沟通,二者形成了相互脱节的“两张皮”:一方面,高校每年推出大量的科研成果无人问津;另一方面,企业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技术和产品,导致高校科研成果难以民生化。即使有部分做到了产学研相结合,但其组织形式较为松散,行为具有零散性和短期性,缺乏整体性和持续性。
2改进高校科研管理的措施
在科技惠民重要性日益突显的时代,高等学校必须有与此相适应的科研管理体制、观念取向、评价体系和运行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制约科技惠民有效开展的瓶颈,落实科技惠民政策,提高科技产品的惠民效果。
2.1改革科研管理体制,主导科技惠民现行的直线型科层制组织体制与学科交叉、融合的网状结构相互矛盾,需要改革科研管理体制,建立有利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资源统筹管理、有利于整合科研队伍、有利于促进产学研结合和科技惠民的管理体制。具体可从以下3方面改革:①效仿教育部、财政部组织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即“2011计划”,建立科技惠民(或民生科技)中心,突破高校内部和外部的体制壁垒,改变“分散、封闭和低效”的现状,释放人才、资源等创新要素的活力,增强科研成果的惠民性。要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大学科技园,放宽条件设置,使教师能到企业兼职或以技术入股,科学地规定利益参与者的参与责任和利益分成,加强民生科技产品的合作开发和转化,将停留在论文层面的科技成果转变成惠民型的现实生产力。②设立高校科研成果信息化平台,以促进科研成果的交流和共享。当今社会知识传播的手段越来越现代化和多样化,以互联网为技术支撑的信息化平台是目前较理想、较实用的传播工具。高校科研成果信息化平台能够为高校科研成果持有方、科研成果购买方和其他参与者提供详尽的信息服务,可有效提高技术信息供求双方的交流效率。③建立专门的科研成果转化机构或科研成果转化中介机构,以提供成果转化的专业化服务。积极推介高校科研成果,为企业等买方市场提供准确、到位的技术信息咨询服务,疏通产学研结合的通道,从而提高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和惠民程度。
2.2革新科研管理理念,关注科技惠民高校的科研管理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管理部门对科技惠民的认识以及在此引导下高校科研人员的科研民生观和科技成果的惠民性。因此,要树立以下3种理念:①树立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理念。高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研究科学的基地,还担负着服务社会的重任。产业发展促进了学科建设,学科建设反过来也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也是培养人的过程,我国部分高校通过科技产业培养了一批工程硕士和经营型人才。在科学研究方面,既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技术前沿,也不能忽视科学技术直接面向民生、服务百姓,要“接地气”,多关注具有应用性、实用性的技术,积极开展民生科技的研究、转移和扩散,使科技真正地服务于社会。②树立纵向与横向同等重要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横向项目能有的放矢地解决民生中的实际问题,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做好、做优横向项目可反映一所高校的科研水平。应把“是否满足实际需求、是否解决实际问题和是否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作为衡量科研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③树立只有将科研成果成功转化,才能使科学技术成为现实生产力的理念。在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科技成果的转化数量、质量和速度上。因此,只有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广泛运用科技成果,才能将科学技术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真正力量,潜在的生产力才能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加强宣传工作,努力营造科研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浓郁氛围,引导教师树立科技惠民意识,积极承担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科研任务。
2.3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引导科技惠民有学者认为,现今将纵向项目、课题作为评价学术成就指标的做法,就像“种田不比收成,而比谁的肥料多”一样。该评价体系导致大量的学术经费被浪费,学术氛围极为功利、浮躁,学术变为“课题学术”和“经费学术”。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教技〔2012〕14号)中指出,要“改革评价体制,推行分类评价和开放评价的新体制,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项目考核、评价和奖励制度。”在高校的科研管理中,必须改变以往简单地通过项目、论文评价科研成果的做法,建立多元的科研业绩评价考核指标,调动广大教师关注民生科技创新、关注科技成果转化。《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公益科研活动以满足公众需求和产生的社会效益为评价重点;基础研究和前沿科学探索以科学意义和学术价值为评价重点。”对于基础研究成果,可着重于学术价值的考核,比如可考核其和引用情况。对于关注民生应用研究成果,应侧重于社会价值(主要表现为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的考核,多用市场、社会需求和应用情况评价,具体包括社情参数和民意参数。关注社情是指反映民生科技发展的数量、质量、程度、状态和等级等的指数,进而可反映出哪些项目与科技惠民相关和项目自身的发展状况如何等;民意参数是指反映社会成员对民生科技发展状况的认知、感受、评价、态度等的指数,进而可反映出人们对民生科技发展的认可程度,充分发挥用户在项目实施、验收和绩效评价中的作用。
篇10
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省委五届四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这次全省科技与知识产权工作会议。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部署今年的工作。刚才,王路厅长就年的工作做了全面、实事求是总结,对年的工作做了部署,完全同意。请各市县、各有关单位回去后认真贯彻落实。会上7个单位分别做了典型经验介绍,各有特点,很值得学习借鉴。此次会议还表彰了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此,谨代表省政府表示热烈的祝贺!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过去一年。省科技厅的直接组织和推动下,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科技工作方针,贯彻落实“两大一高”战略,切实改进和加强科技工作,大力推进科技促进产业发展、服务“三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省科技事业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亮点纷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促进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全省127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年实现工业产值330多亿元,为历史最好水平。二是农业科技110工作取得新进展。全省农业科技110建设先后投入3700多万元,服务站总数达到189个,服务点达466个,服务范围覆盖全省85%以上乡镇,受益农民将近200万人。三是围绕改善民生开展科技工作取得新成效。设立民生科技专项,年度省重点科技计划中投入188万元,支持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等方面的民生项目25个;以“科技创新,服务民生”为主题的第四届科技活动月取得圆满成功,共开展科普活动500多项,发放宣传、技术资料140多万份。四是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果。全省已建成23个省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和3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省专利年申请量首次突破800件大关,达873件,授权量341件,同比增长38.1%和15.2%争取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立项85个,落实经费6000多万元,对全省优势产业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
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这些成绩的取得。省科技厅的直接组织和推动下,全省科技战线的同志克服各种困难,与社会各行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此,代表省政府向在座的同志们并通过你向辛勤耕耘在科技工作第一线的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也要清醒地意识到省科技发展水平不高,看到成绩的同时。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人才相对匮缺、投入不足、科技创新氛围不浓等方面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再加上受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今年我省科技工作任重而道远。下面,就做好今年科技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科技工作要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要根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要求,年。深入落实省委五届四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深入实施“两大一高”发展战略,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省科技工作的核心位置,围绕产业发展、服务“三农”和改善民生需求,找准主攻方向和战略重点,集中科技力量和科技资源,力争在重大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新突破,为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要依靠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确保经济平稳增长。当前。特别是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正在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经济体传导到新兴市场经济体,从虚拟经济扩散到实体经济,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都超出人们预料,出现全球性衰退的风险越来越大。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经济下行风险比预想的要严重,经济增速下滑已经成为年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而且可能会越来越突出。省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产业结构层次比较低,抗风险能力不强,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减速和效益下滑的影响虽然来得晚,但影响正逐步凸显,经济增长减速,经济效益明显下滑,工业生产大幅下降,房地产销售市场回落,部分产品价格直线下跌,一些项目推进遇到困难。这些情况表明,年可能是近年来经济增长最困难的一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性经济衰退中,应清醒地看到知识和科技是国家和经济最具安全性、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克服经济困难的根本力量,也是增强产业、产品和企业竞争力的不竭动力。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尽快恢复经济平稳增长。沿海地区包括我省不少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拥有自主创新产品和自主知识产权,这场金融危机中表现出了更强的抵抗风险能力,这些企业在不利的市场环境下,却能逆市而上,仍然保持了上扬的发展态势。实践表明抵御金融危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更加重视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最近,中央、国务院对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作为治本之策,对科技界寄予厚望。全省科技系统要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对又好又快发展支撑作用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上来,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统一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确保经济平稳增长。
(二)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已经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仍存在着产业规模不大,企业群体不强,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技术储备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中比重偏低等问题。要紧密结合实际,加强宏观引导,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努力在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上实现突破,有选择地发展壮大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努力形成具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二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要结合实际,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围绕全省发展重点,组织实施可再生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一批科技研发专项,支持和鼓励发展资源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形成一批具有特色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品。三是加强新兴产业的培育。积极培育海口光伏、文昌特种玻璃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提高太阳热能利用普及率,开展太阳能光伏发电试点推广,加快推动太阳能光伏产业和硅产业发展。组织实施一批科技研发专项,扶持硅产业、光伏产业、现代创意和航天航空高科技配套产业等的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很大程度上体现为知识产权的竞争。作为开发和利用知识资源的基本制度,知识产权制度在激发创新意识、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技术转移、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提升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去年国家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标志着知识产权战略真正成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全面推动我省知识产权工作,去年我省也启动了知识产权战略制定工作,今年将争取省政府审定通过《省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并尽快实施。要将知识产权战略作为我省的重要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重要作用,从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采取措施,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软件创意和航天航空高科技配套等领域,支持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装备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支持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产业,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科技工作要为解决民生问题做出贡献
保民生,改善民生是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人民生活稳步改善”今年省政府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科技工作必须围绕改善民生、围绕服务“三农”抓好落实。
(一)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110去年4月9日总书记视察我省农业科技110时要求将农业科技110服务到农村千家万户。今年要继续以做大做强、做精做专为目标。省科技厅要具体抓好组织实施。各市县政府特别是中西部一些市县,要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将农业科技110经费列入市县财政预算或安排专项经费支持,整合资源,加快建设步伐。今年底要实现农业科技110服务覆盖全省202个乡镇,比全国提前两年实现农业技术服务全覆盖。二是提升信息化水平。省农村电话、手机、电视普及率较高,有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民已经用上了电脑,有较好的信息普及基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110信息平台建设,用信息化手段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技术和市场信息服务,促进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提高综合服务能力。要充分发挥省、市县农业科技110联合会的作用,加强和省农信社等信贷机构合作,为服务站提供信贷支持。加强组织协调和管理,整合资源,开展农资连锁经营和农产品运销服务,使服务站实现两个转变,即从重视技术服务到开展农资服务、技术服务、市场销售服务全面服务的转变,从重视产中服务到开展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服务的转变。更好地规范农资市场,提高服务站经营效益,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二)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了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年翻一番的农村改革发展基本目标。推广优良种苗。要加强农产品加工业的技术进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重视农业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推动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新发展。
(三)提升民生科技支撑水平。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规划纲要》中涉及公共安全、环保、人口、健康等诸多民生科技,体现了工业科技”向“民生科技”转向。年度国家科技获奖项目中涉及民生的项目达69项,占全部获奖项目的27.3%,体现出国家科技发展越来越惠及民生,体现了国家对民生科技的重视。科技管理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肩负着发展民生科技的社会责任。要加强社会领域的科技创新,着力打造“民生科技”让科技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结合我省科技发展现状,当前发展民生科技要突出的重点是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节能减排等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全省推广应用节能减排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建设生态省提供科技支撑;要加强新药研发和疾病防治技术研究,研制开发具有资源特色的新药。支持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和重大传染病、常见多发病防治研究,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提供科技支撑;要加强食品安全、生产安全、防震减灾等公共安全技术研究,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科技支撑。
三、以改革促发展。
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也是提高我省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建设能力的迫切需要。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要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加强全社会的大力协同等方面抓好落实,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多层次科技创新体系。
(一)建立有利于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机制。国家竞争力的核心和动力是国家科技竞争力,而形成国家科技竞争力的主体是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二)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新技术的产生并不等于新产业的形成。特别是要形成规模效益,就需要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机制,创造有利于成果转化的条件。一是建立政策引导和激励机制。政府部门在推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中,要发挥好领导、协调、参与、支持、规范、管理、服务等职能,扩展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拓宽科技成果转化源头、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完善科技中介的发展机制等方面,要研究出台激励政策和扶持措施,引导产学研密切结合。二是建立信息交流平台。组织产学研单位共同举办论坛、研讨会、成果展示会、洽谈会等,加强信息交流和对接。三是建立开展项目合作机制。推动企业委托研发、科研机构技术转移以及产学研联合攻关等项目合作,科技管理部门要给予科技项目立项大力支持。
(三)建立有利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配套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培育和发展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提高服务能力;推动设立省创业投资政府引导基金,建立健全风险投资机制,努力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投融资机制,为加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资金保证。
(四)加快科技机构、人员、资源的整合。跨行业、跨部门,容易造成政出多门,各自为战,重复建设,因此需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一是搭建科技机构合作平台。建立我省科技机构定期会商机制,沟通信息,推动人才、设备、项目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建立省科技人才库,加强人才交流和共享。完善省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有网平台建设,促进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和充分利用。二是建立厅市(县)会商工作机制。省科技厅要积极与市县沟通合作,建立厅市(县)会商工作机制,有效整合省、市(县)科技资源,推进市县科技进步。三是建立部门联动合作机制。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主动出击,加强与农业、工业、地震、旅游等产业部门联系沟通,整合多方优势资源,促进共同合作,形成科技工作的合力。四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工作。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民生问题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