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03-31 13:13: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发展经济学研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要:在分析发展经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前提下,对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学术流派作了回顾,着重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发展经济学未来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一、发展经济学的来源
对任何学科的研究都应该从它的起源开始深入研究它的发展历程。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是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萌芽,经过十年,该学科就被冷落。从发展经济学定义看这一问题,在上个世纪经济迅猛发展,很多国家渐渐摆脱了发展中国家的桎梏,逐渐走上经济发展道路。
最早的经济学萌芽是从1938年威廉姆·吕彼克用法文发表的《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一般把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初。这是结构主义兴盛时期t经济学在这一阶段得到迅猛的发展;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这是新古典派理论在发展经济学中复苏并出现依附论,这是发展经济学发展昌盛时期,紧接着在70年代的时候出现了断节。直到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为发展经济学的第三发展阶段,这是一个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时期,这个时期发展经济学达到了理论成熟的时期,很多著作以及一些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学家渐渐地在理论上有所创新。
二、发展经济学的定义
广义的发展经济学概念是:凡是研究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都可以算是发展经济学;狭义的概念是:发展经济学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或者说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的问题。
三、发展经济学研究方法
经过战后50余年的探索,人们对增长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在研究方法选择上,以及方法论认识上均达到了较高水平。不过,即使如此,人们尚无法解释与经济发展相关的许多问题。可见该学科知识体系的复杂性。了解发展经济学最重要的一些研究方法,这有助于在研究过程中减少因研究工具短缺、选择不当带来的各种困难,也有助于更方便、更科学地解释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大体划分为三类:实证主义、规范主义和实用主义。实证主义的哲学观点认为,只有通过观察(感觉)获得的知识才是可信赖的,旧的实证主义甚至认为推理亦不可靠,而较新的实证主义则信奉事实的逻辑延伸产生的知识也可以认为是可靠的,称为逻辑实证主义。自然科学中的实证主义认为,只有直接可以观察到的事物,即有形的事物及其关系才是真实的,认为只有当理论或命题能够用数量表示时,这种理论才是有效的。
四、发展经济学的发展
如果说发展经济学中工业化理论对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那么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工业化进行了比较准确的定义。前世行副行长、经济学家钱纳里把工业化界定为“一般可以由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份额的增加来度量”,我国的张培刚教授则运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从技术创新角度对工业化进行解释,认为“工业化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础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概括起来说,工业化的实质就是高效率的工业部门比例上升,低效率的农业部门比例下降。
其次是工业化理论历经几十年发展所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也成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参照物。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这是发展经济学研究工业化问题的最初阶段,以刘易斯模型为代表。刘易斯认为,主导经济发展的是工业部门,决定经济成长的关键是工业部门自身的扩张过程,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前提条件;他还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三种工业化战略:农产品出口,强调国内市场和制成品出口。
新古典学派这种发展观点,显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客观实际。事实上,市场机制起不了合理调节的作用,经济增长的利益并不能普及人群。贫困,失业、社会矛盾、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等现象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有增无减。除了前述对发展的基本看法外,发展经济学也承袭了新古典学派的研究方法,并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经济发展的质的规定性。
在国际经济旧秩序之下,发展中国家在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中处于不平等的、脆弱的地位,从而在贸易条件、商品出口、跨国公司投资各方面都蒙受损失。但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却往往从发达国家的角度去解释和辩护,从而模糊了是非界限。
篇2
【关键词】经济学方法论;理论逻辑;实证检验
社会科学理论贡献的大小决定于被解释现象的重要性。进入近代社会以后,各国的经济关联十分密切, 发生在大国的经济活动,不仅影响大国本身,而且会对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发生重大影响。因此,研究世界上最大、最强国家的经济现象,并将之总结成理论的经济学家,他们也就容易被认为是世界级的经济学家。了解经济理论发展史的学者都清楚,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学家基本上不是英国当地人,就是旅居英国的外国人。20世纪30年代以后,世界上著名的经济学家基本上不是美国人,就是在美国工作的外国人。原因就在于从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世界上最大、最强的经济是英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世界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美国。
1.内部逻辑推论与经验事实
研究对象的本土化十分重要,但是研究本土经济问题本身还远不足以推动中国经济学研究成果的国际化。国内经济学界大部分工作者的研究对象都是中国本土问题,但是,能够得到国际学术界承认的却寥寥无几,原因即在于没有能够用比较规范的理论方法研究中国问题。在国外的学术期刊, 必须遵守一定的写作规范。例如,提出自己对某一问题的论点前必须先整理文献,归纳别人对这一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引用他人的观点必须注明出处,学术杂志对稿件应请专家匿名审稿。这些形式的规范化,是使我国经济学研究成为可积累的科学研究的最起码条件。然而,我国的经济学家要想对世界经济理论发展做出贡献,更重要的是遵循理论创新的规范。
只有在理论上有所创新的研究才能对学术思潮的发展做出贡献。经济学理论是用来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几个主要经济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逻辑体系。理论的创新来自对新现象的分析或对旧现象的新解释。既然经济学的理论是一套逻辑体系, 那么新的经济学理论的构建就首先要严格遵守形式逻辑内部一致的要求,否则,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就无法说清楚。我国大学里的经济学系在教学时,经常侧重观点的整理而忽视逻辑分析和推导。研究者在写论文时,经常也只讲个人对某个问题的观点、想法和主观愿望,常以个人的判断或其他经济学家的观点、理论替代逻辑推论,或是以比喻代替推理, 所以, 难以形成逻辑体系。这样的观点、主张对推进我国的改革和发展可能贡献不小,也常被冠以理论之名,但和对经济学科的发展能够做出贡献的理论,实在风马牛不相及。
2.理论假设
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似乎和理性人的假设不一致, 一般人常会因此而质疑这个假设,甚至想以其他假设替性人假设。但是放弃理性人假设的结果是发展出来的理论无法纳入经济学理论的主流体系。而且,当研究者发现了所谓不可理喻的行为时,通常不是行为者的不理性,而是研究者对行为者的限制条件不了解。过去国外的学者经常认为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农民是保守的、不理性的, 证据是在殖民地国家的农民经常拒绝接受殖民者所带来的先进技术, 而这种技术可以增加产量。我的恩师舒尔茨教授对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最大贡献之一是提出了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农民是穷而有效率的理论, 改变了经济学界对农民是不理性的看法(Schultz,1964)。先进的技术通常预期产量高,但要求的气候、温度、湿度、肥料等条件也较严,合乎这些条件,产量会远比传统品种高出许多,而不符合这些要求,也可能颗粒无收。传统的品种,产量低,但一般旱涝保收。在落后的地区产量高时,由于运输条件的限制,产品很可能运不出去而谷贱伤农,丰产不丰收,而当减产时,则又难于从其他地方运来粮食。在这种情况下,种旱涝保收的低产品种正是传统社会农民在预期收入和风险之间做了最佳选择的理。
经济学家所以坚持理性人的假设,实际上是因为以这个假设为基本出发点可以更深入地探索我们所观察到的社会经济现象,因此不能简单地把我们所难以了解的现象贴上不理性的标签。而坚持这个假设也给经济学家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当我们在研究问题,发现了某些似乎是不合乎理性的现象时,不能简单地说是由于当事人不理性, 而只可能是我们对当事人在做出决策时所面临的约束条件不了解,对所研究的经验事实还未吃透,所以,要求我们进一步去了解产生这个现象的各种条件。
3.理论模型中的限制条件
在人是理性的前提既定之下,所谓经济理论无非是描述一个理性的人,在给定的条件下, 如何做选择,以达到其目标的最大化,而选择的结果正好是理论所要解释的现象。因此,一个经济理论能否解释我们所观察到的现象的关键就在于包括在这个模型中的给定条件是否合适。所以要构建一个理论时,首先要了解限制当事人的选择的给定条件是什么。
过去总以社会主义制度和学习苏联经验来解释我国传统计划体制的形成。我们则从政府当时经济发展的目标是重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是资金相对密集型的产业,我国当时是一个资金相对稀缺的经济, 而提出了一个新的替代解释。资本高度密集的重工业一般具有三个基本特征:投资周期长;技术较为先进,作为先进技术载体的机器设备需要从国外进口;投资规模大。我国当时经济十分落后,以农业为主,农业剩余很少,资本积累率自然很低,资本非常稀缺,如果由市场决定,利率必然会很高,利率高则无法投资建设周期长的项目。经济落后导致可供出口的商品很少,外汇短缺,由市场决定的汇率必然很高,从而不利于资本密集的重工业所需设备的进口。经济落后还使主要经济剩余只能来自农业,因此经济剩余少而分散, 不容易聚集,靠市场无法动员资金建设投资规模大的项目。
篇3
斯密以来,三种哲学思想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机械自然观、社会达尔文主义和系统实在观。本文分析了这三种哲学思想对经济学发展的具体影响,并指出仅仅依靠系统实在观是无法完全克服机械自然观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带给经济学的局限性,需要引入中国古典哲学对经济学的发展进行指导。
一、以机械目然观为哲学基础的经济学个体主义方法论及其局限
机械自然观的建立始于英国那个被称为“机械宇宙绘图员”的霍布斯以及法国哲学家和数学家笛卡儿,后来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完善。机械自然观强调从部分和个体角度认识整体,认为整个世界与机械类似,由部分组成又可以还原为部分。这种哲学观经过工业社会的实证后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成为各门学科发展的指导思想。如生物学将生物细胞与人体器官当作机器的零部件理解;医学将人的精神和肉体分开进行治疗;管理学的泰罗主义将人看作生产工具,和机器一样被当做时间和动作的研究对象。
机械自然观是19世纪西方学术界有关世界的一种主流认识。受牛顿经典物理学伟大成就的影响,19世纪初很多社会哲学家开始谈论“社会物理学”,主张将社会科学建设成类似数学和物理学一样精密的科学。这种观点无疑对边际革命的创始人瓦尔拉斯等人产生了巨大影响。瓦尔拉斯就是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来构建他的经济学一般均衡体系,目的是用自然科学的理性原则构架起一套经济宇宙的客观法则,在这样的经济宇宙中,人们可以用尽可能少的公理演绎出经济生活中的规则。为此,他秉承斯密的“经济人”假设并对其做了进一步简化①,将社会归结为同质自利个体的总和,遵循先分析个体规律,而后将个体规律直接加总为社会规律的路径研究经济现象,并且这一路径是不可逆的。这种方法论也就是新古典经济学一直遵循的个体主义方法论,其哲学基础显然是机械自然观。
通过个体来认识整体,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但机械自然观将个体组成整体的过程过分简单化了。整体并非个体的简单组合,这一过程不是物理过程,而是化学过程。机械自然观对这一过程的简化是其哲学思想的一个重大缺陷。瓦尔拉斯将经济学数学化时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缺陷,他将社会看作同质个体的机械加总,忽视了个体在习俗、道德等方面的诸多差异,也没有深入研究个体组成社会的有机过程。以系统论的“蝴蝶效应”②为喻,建立在机械自然观基础上的经济学实际上只研究了蝴蝶扇动翅膀的动作,并没有研究这一动作引起龙卷风的整个过程。在这种哲学观的指引下,新古典经济学只研究了经济运行的一个横截面,并没有关注经济发展过程。所以199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思批评说,新古典经济学只研究了经济运行,而没有研究经济发展。
二、社会达尔文主义对经济学注重个体与竞争传统的强化及其局限
如果说机械自然观只是从学理层面为经济学片面强调个体主义方法论提供哲学指引,那么,社会达尔文主义则进一步渗透到社会层面对经济学注重个体、强调竞争的传统进行了强化。
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理论,将这一原则应用于社会领域就产生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不过达尔文本人并没有将自己的理论由自然界扩展到社会领域,这一过程是由斯宾塞等人完成。早在1850年,斯宾塞就在其著作《社会静力学》中提出了社会进化的思想,当《物种起源》发表后,斯宾塞为其社会进化思想寻找到了更多的生物学论据,于是就有了其后来为社会达尔文主义辩护的《第一原理》。1890年,马歇尔在斯宾塞《第一原理》的基础上将社会达尔文主义引入经济学,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经济学原理》有那么多词句与《第一原理》相同。马歇尔的经济学体系所受进化论思想影响的深刻程度,可以从他的一句名言看出,他说:“经济学家的目标应当是经济生物学,而不是经济力学”。
达尔文认识到自然界弱肉强食的生存竞争,但他并没有忽视生物问的共生现象。而社会达尔文主义却无视自然选择过程中的合作,片面强调了这一过程中的生存竞争。这是对达尔文本意的曲解,因此博尔丁意味深长地说,达尔文显然不是一个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对竞争的片面强调意味着社会达尔文主义缺乏道德基础,这与强调理性分析与竞争、忽视道德研究的经济学在思想上是一脉相承的。I司时,从方法论角度来看,社会达尔文主义实际上坚持的也是一种典型的个体主义方法论,因为它也只是从单个物种间关系来认识竞争,然后将总结出的所谓规律推演至整个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这与建立在机械自然观基础上的经济学牛顿体系产生了深刻的共鸣。虽然进化论的思想最初萌生于经济学,但社会达尔文主义远比经济学流传更广、更“深入人心”,所以是社会达尔文主义深刻影响着经济学的发展,而不是相反。
社会达尔文主义既然存在着如此巨大的缺陷,为什么还能够在西方社会成为主流?除了历史局限,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社会达尔文主义为西方国家对非西方国家的掠夺提供了理论辩护。盛洪在分析经济学本身所具有的天下主义与和平主义精神②在西方得不到弘扬的原因时指出:“在现代经济学蓬勃发展的过程中,西方列强正走着一条用武力向外扩张的道路。尽管连年征战也给人们带来了痛苦,西方对非西方的掠夺和榨取却减少了西方国家战国状态的残酷性,使得西方文化较少对战国规则产生憎恶之感,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主流。”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危害感受不深并且能够从中获得切实好处,人们有意无意地坚持或支持社会达尔文主义,使它得以长期存在。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社会达尔文主义当然也就不能得到反思与扬弃。
三、系统论哲学思想对经济学发展的重要影响
20世纪以来,随着物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对人类认识的拓展,系统论这种新的哲学思想得以产生。系统论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系统,这一系统虽由各部分组成,但各个部分并不能与系统机械地分合,因为系统与部分之间除了线性关系,更多的可能是远远超出人们想像的非线性关系,这种非线性关系使得人们的决策往往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与机械自然观不同,系统论哲学认识到整体、关系、过程和动态的重要性,强调从整体的角度来认识个体,认为关系和整体是首要的,个体必须在动态的整体过程中才能够界定,而且各个相互联系的部分在整体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无所谓主次。这种哲学观对众多领域的研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强调身心统一的整体医学观、管理学当中的系统管理理论以及各学科中的自组织理论等等。
系统论哲学思想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1927年海森堡发表了《量子论运动学和力学的直观内容》,提出了著名的“测不准原理”,1930年奥地利数学家哥德尔证明“在数学中总有一个不可知”,提出了“不可判定性”。这其中蕴涵的不确定性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原理,而精通数学的凯恩斯接受了这一原理并将不确定性引入其1936年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的分析中③。这可以看作是系统论思想最早在经济学中的应用。而近年来新制度经济学、混沌经济学、演进经济学等非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更体现出系统实在观对经济学发展的影响。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和交易费用的强调,将意识形态、社会科学知识等也纳入了经济分析,使得经济学不仅接近了现实,而且有突破个体主义方法论的趋势,其对集体主义方法论的强调将促使经济学反思机械自然观。混沌经济学尤其关注一些新古典经济学解释不了的模糊现象,发展下去似乎也会在哲学上改进经济学:因为以机械自然观为基础,只能解释运动状态能够复制的周期性现象,而对于那些路径界定非常模糊、经常有涨落、且运动轨迹很少或者根本不能够复制的波动性的非线性变化,则需要借助系统哲学观才能够解释清楚。演进经济学则进一步阐发了经济学的经济生物学性质,而不是经济力学性质,这既是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批判,也是对经济学牛顿体系的挑战。
不过,必须承认的是,上述经济学的新发展还没有从哲学基础上真正扬弃机械自然观对经济学发展的影响,因为它们还没有突破新古典经济学的个体主义方法论和“经济人”假设这些东西,从而使它们的批判很大程度上发展为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丰富。凯恩斯虽然将整体性和不确定性引入经济分析,但他并没有从根本上清除个体主义方法论和“经济人”假设的影响,很快被希克斯-汉森的LS-LM的模型同化,被萨缪尔森综合进“新古典综合派”,后来还引出了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和卢卡斯的“理性预期学派”。新制度经济学的“交易费用”范式的分析仍然采用的是“边际分析”和“经济人”假设等,更重要的是它们缺乏一个统一的主体理论框架。用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由纲领不变的硬核和可变的保护带两部分构成”这一模型来分析,上述非主流经济学只不过是对新古典经济学的“保护带”做了调整,并没有触及其内核。用库恩的话来说,新古典经济学目前还只处于“危机阶段”。因此有人说,所谓的“现代经济学”其实不过停留在19世纪哲学和物理学的水平上,还没有实现“现代化”。“在现代经济学与当代哲学之间是一段沉默的距离”。也就是说,经济学并没有完成在系统论基础上的哲学重建。
四、中国古典哲学对经济学发展的可能贡献
由上述分析可知,经济学要想获得新的长足发展,在哲学基础上必须突破两个局限:一是机械自然观的局限与束缚;一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局限与束缚。对于第一个局限的突破,需要借助系统实在观的贡献,一些非主流经济学已经做了初步的尝试。尽管在系统实在观的基础上构建新的分析框架依然任重道远,不过依靠西方的历史资源与努力取得进一步的突破还是有可能的。对于第二个局限的突破,由于文化无意识的作用,仅靠西学的资源就要困难得多,必须考虑引入新的文化传统来改造西方原有的社会哲学和人们认同的旧的行为规则,而在这一点上,中国的古典哲学是为数甚少的可资借鉴的非西方的文化资源。事实上在系统实在观的基础上对第一个局限有所突破后,经济学应该向何处去,西方至今没有找准方向。
中国古典哲学的核心是天下主义,这种天下主义也必定是一种和平主义,它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哲学思想。社会达尔文主义将弱肉强食的丛林规则引入到社会领域,是以民族主义为现实基础的。所谓民族主义是指人类中的一部分人因生理或文化方面的特征而达成的一种身份共识。由于它只认同本民族的利益,低估其他民族的利益,从而更倾向于用强力或暴力手段来改变本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财富分配与利益冲突,使之更有利于自己。社会达尔文主义为民族主义的这种暴力行为提供了理论辩护,因此只要有民族主义就必然会有社会达尔文主义。而天下主义则持“世界大同”的观念,认为人与人是同等的,国与国是平等的,根本就没有也不应该有民族之分。由于强调对全人类的认同,从天下主义很容易导出“天下为公”的原则,在它看来,以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去谋求另一部分人的福利实际上毫无意义。因此,天下主义更倾向于用和平的、自由贸易的方式,而不是用暴力或者强力手段去获得财富。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为增进全人类的整体福利,我们需要的是天下主义,而不是民族主义或者社会达尔文主义。因为在民族主义下,为侵略或防止侵略,不同的国家将主动或被迫将资源用于发展暴力手段,而在天下主义下,这些资源将会完全被配置到社会生产中去。更为严重的是,坚持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民族主义还很有可能使人类社会最终走向灭亡。因为在民族主义“以暴制暴”的行为规则下,民族国家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确保自己在武器制造方面的领先地位,长期竞争的结果是“不合作冲突”不断升级,发展到现在便是人类拥有了数万颗核弹头,足以将地球毁灭几十次。社会达尔文主义或者民族主义已经将人类社会带到了灭亡的边缘。
要发扬天下主义就必须要倚重中国,因为中国是人类历史上惟一以天下主义文化传统为主流的国度,她为今天整个世界天下主义文化发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天下主义要成为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文化主流,至少要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长期的和平统一;二是幅员辽阔。长期的和平统一才允许一个国家利用和平的方式去促进该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并发展出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而不是去发展民族主义;幅员辽阔才可能促使一个国家在与世界其他国家隔绝的状态下把自己“作为一个世界以发展,而不是作为一个国家”。中国在秦朝便结束了战国时代,并形成了一个幅员辽阔的统一国家,这非常适合天下主义精神的发展。用汤因比的话说,由于长期的和平统一,再加上“独尊儒术”等文化政策的实施,中国自汉以后便发展出持久的世界主义(即天下主义)。虽然中国历史上也不断有朝代的更替战争,但中国的文化成功地将国家和天下区分开来,以确保天下主义的发展,顾亭林的一段话深刻地反映了二者的不同,“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反观西方,他们至今也没有结束战国时代,而国与国争必然滋生民族主义,所以西方文化的主流目前仍然是民族主义。虽然欧盟正以和平的方式统一欧洲,但这并不意味着西方民族主义的结束,因为欧洲的统一只不过是一个放大了的民族主义。①
只有天下主义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文化,经济学本身所蕴涵的天下主义与和平主义才可能得到真正的发挥。在天下主义还没有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文化之前,经济学的重要使命就是去论证和迎接这一时代的到来。由于文化的无意识,相比生活在民族主义文化氛围下的西方经济学家,中国的经济学者更有可能突破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局限,在中国古典哲学的指引下清理民族主义的影响,提出西方经济学家因为文化偏见而提不出的问题,并使经济学的发展回到她应该回到的轨道上来。正如汪丁丁所说:“经济学向现代的发展应当,而且也只能,从回到哲学开始。中国经济学家固然是先接受了西方经济学的训练,然后才被实践推动着去思考超越西方经济学的问题。不过中国经济学家对老师的超越,在我看来会是比较容易的。因为这一超越必须从哲学开始,而中国对世界的最大贡献可能就是哲学了。”随着中国日益成为一个世界经济强国,随着西方对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反思,我们相信,中国的天下主义文化必将成为人类社会的主流文化,那时经济学就真的会成为“她本来就应该是那样的经济学”。
篇4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县域经济;转型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质量,与其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很不相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县域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和资源依赖型特征,使其发展受到局限。特别是随着资源稀缺度的增加和环保要求的提高,传统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挑战。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对县域经济转型提出了紧迫要求,也为县域经济转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本文对此加以探讨。
一、科学发展观要求实施新的县域经济评价体系
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以GDP及人均GDP、财政收入及人均财政收入、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为衡量标准的。受这样一种评价体系的主导,党委、政府在领导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把全部精力都投放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上。由此形成五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一,政府履职单一化。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主要职责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由于过多地强调经济总量增长,必然导致其他职能的弱化,形成全体干部去招商的格局,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得不到发挥。其二,社会发展边缘化。以完成经济指标为最高追求和单边追求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是县域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被党委政府边缘化,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其三,资源消耗升级化。为了招商引资,县级党委、政府以廉价出售、出租、转让土地、矿藏、森林等自然资源作为手段,加快发展资源型企业,由于资金和技术力量不足,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县域经济指标伴随资源的高消耗而增长。其四,环境破坏严重化。县域拥有河流、矿藏、森林等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环境比较好,由于过度开采资源而又缺少有效的补给措施,加之工业项目造成的废物排放,使县域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环境保护的任务更加艰巨。其五,县域矛盾扩大化。在县域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为了争项目、争进度、争形象,往往对被征地农民和被拆迁居民采取强制性措施,导致农民与企业、政府之间的矛盾突出,影响县域稳定与和谐。
上述诸多问题的存在和演化,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县域发展理念及评价标准,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适应,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存在差距。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对县域发展的基本理念进行调整,确立新的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评价体系。这一评价体系的确立,应体现五个方面的要求:其一,体现统筹发展的要求。评价县域经济发展,不能单纯以经济指标进行核算和比照,应该把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统筹起来,既要看城区,也要看乡镇,既要关注经济发展速度,更要关注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及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性,注重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潜力及社会基础。其二,体现协调发展的要求。协调是科学发展观对县域经济发展转型的一个基本要求,县域虽小,内容体系却非常完备,发展县域经济,不能孤立地搞经济项目建设,应该促进经济项目和社会项目的协调发展。即使在经济领域中,也应使工业项目、农业项目、商业项目等结合起来,注重项目建设间的联动效应,使项目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其三,体现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新型县域经济发展评价体系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评估应作为一个重要标准,对GDP、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形成,要对其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状况进行科学评估,防止过度消耗能源和破坏环境,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其四,体现和谐发展的要求。县域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发展县域经济,应该考虑县域干部群众如何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并充分考虑县域干部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承受能力,在关注经济指标增长的同时,更要关注人民群众生质量提高的幅度。其五,体现民生发展的要求。发展经济的目的在于改善民生,县域贫困人口比较集中,必须把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重点解决城乡困难群体脱贫和社会救济问题。
二、科学发展观为县域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科学发展观由传统“发展就是经济增长”转变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理念、发展内涵、发展道路、发展目标、评价体系等的变化及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政策取向,为县域经济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1.缓解了县域经济指标增长压力,提供了县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机遇期。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发展过度重视经济指标增长,指标论英雄,数字出政绩。在这种发展理念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为全部精力抓经济,抓经济最主要的就是抓GDP增长。为了完成经济增长指标任务,县级党委、政府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压倒一切的任务,人人抓招商,人人抓项目,不仅政府职能被扭曲,而且在经济指标增长的背后,形成巨大的人力、物力与资源浪费。提出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县级党委、政府能够从单纯抓指标增长的思维定势和压力下解放出来,进而从县域发展全局出发,进行县域发展战略布局的调整,为实现县域经济转型和新的跨越,提供了有利机遇。
2.扭转了县域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薄弱状况,提供了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社会基础。县域经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项目建设为重点,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一个根本方向。然而,以项目为载体的县域经济建设,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缓慢,一个重要和共性的原因,就是县域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严重滞后,既缺少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又使县域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缺少强有力的软实力支撑,特别是人才匮乏,管理落后,使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受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基础建设和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等摆上重要位置,推动县域党政工作机构开始关注县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从而改变县域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失衡状态,进而为县域经济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奠定社会基础和人才保障。
3.国家逐步调整产业政策和相关政策,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作为党和国家所确立的重大发展理念、指导思想,必将围绕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宏观层面进行产业政策调整,在财政、金融、税收等各个方面向县域倾斜,着重解决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特别是加大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投入力度,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这一切,都使县域经济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由于农业、农村、农民在县域发展中占有较大比例,也县域发展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和最为薄弱的环节,依靠县域自身的力量难以得到解决,从而成为影响县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在政策层面进行调整并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为县域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有利机遇。县域可以抓住“三农”政策调整的契机,在推动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乡村城镇化、管理社区化等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4.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增强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建设、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与评估,被纳入到法制轨道,有利于加强环境保护,这对县域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资源丰富是县域发展的基础,资源型企业是县域发展的依托,但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必要的环保措施,不仅造成县域生态破坏严重,影响县域气候和环境状况,而且形成大量的历史遗留问题,使县域持续发展能力受到削弱,形成县域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宏观层面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状况将得到改善,从而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保护力度,这不仅对于恢复和改善县域生态环境有利,而且促进企业更新设备、提高技术,增加产品科技含量,增强企业竞争力,从而提高县域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三、科学发展观使县域经济面临转型压力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县域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而且挑战大于机遇。科学发展观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挑战,主要是传统县域经济发展理念、发展道路、运行管理到人才保障等,都面临转型压力,县域经济如何从传统发展观相适应转型到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需要系统性创新和变革。
1.科学发展理念要求县域发展思路转型
科学发展观对发展内涵、发展道路、发展方式、发展评价体系等做出了新的回答,与传统发展观相比,科学发展观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其一,强调发展要以人为本。发展由人来推动,同时又要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最终体现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程度。其二,强调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发展应该是全面的而不能是局部的某一方面的发展,是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在内的统一体系。其三,强调发展的和谐性。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应该是协调的、和谐的,不能只注重一个方面而忽视其它方面,单一经济增长并不代表发展的本质和社会进步程度。其四,强调发展的可持续性。发展应具有全局和战略眼光,既要考虑当前,还要考虑今后和资源、环境的保障能力。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使传统县域经济发展思路面临转型压力,如何从单一注重经济增长转到注重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共同进步,如何从单一注重经济增长规模和速度转向注重经济增长质量与效益,如何从“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转向注重节能环保产业开发,等等。这种与科学发展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思路的确立,需要一个较长和痛苦的过程,也是县域经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
2.国家宏观政策调整要求县域经济结构转型
为了推进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得到贯彻,国家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相应调整,一方面,加大了对“三农”、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项目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通过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杠杆,对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产业发展进行了限制。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对县域经济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结构性调整压力增大。其一,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增大。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增长中,第一产业占较大比例,在县域GDP中比重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第二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但产品科技含量低,资源主导型项目为主体,产品关联度弱。第三产业发展薄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三次产业结构进行较大调整,由过去更多地关注第二产业转向提高一产和三产的质量、规模,使三次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其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压力增大。在县域三次产业总体布局失衡的同时,每一个产业的内部,也都存在失衡状况。如在第一产业中,种植业占主体。在第二产业中,采掘业和加工业占主体。第三产业中,以城市商业为主体。每一产业内部都缺少有带动作用的核心集群,使产业发展壮大受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调整产业内部结构以增强产业竞争力成为必然选择。其三,产业项目调整压力增大。县域产业是以县域项目为支撑的,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一些县域传统经济项目,如采矿、冶炼、矿产品加工等,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减弱并增加限制性措施,市场准入和经营门坎提高,在新项目没有建立起来之前,老项目面临淘汰出局风险,使县域经济发展面临项目调整压力。
3.资源短缺与环保力度加大要求县域增长方式转型
简单、粗放、科技含量低、资源依赖及高污染、高消耗、低产出,是县域经济传统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县域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要求提高,一些传统发展项目因不符合环保要求而将被淘汰出局。由此,使以资源为依托的传统外延式县域经济增长方式面临转型压力。其一,项目建设的资源约束增强。不能再以廉价出让、出租土地、矿山等资源作为招商引资的筹码,逐步提高的投资强度,提高了县域项目建设的成本,使县域招商引资的竞争更加激烈。其二,项目建设的环境约束提高。随着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力度的加大,项目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更加严格,环保设施投入增加,一些对环境有重大污染和破坏力的项目将禁止上马,这将对县域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其三,项目建设的资金约束显现。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国家加大了金融领域的宏观调控力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使企业融资面临更多困难,而银行贷款又是县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资金来源,由此迫使县域寻找摆脱投资拉动之路。基于上述种种情况,县域经济增长方式亟待转型。
4.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要求县域领导方法转型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构建县域和谐社会。这一本质要求,对县域经济发展和转型具有重大影响。其一,坚持以人为本必将增加县域经济发展的人力成本。除物质资源之外,廉价劳动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优势。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国家从法律和政策层面更加注重保护群众利益和群众诉求,加强了对企业用工行为的监督,并对提高劳动力工资和改进劳动力工资支付方式做出了新的规定,这一切使得劳动力成本提高,增加了企业用工成本。其二,坚持以人为本必将增加县域决策难度和复杂性。长期以来,县域经济决策更多关注项目建设的速度,而对百姓诉求关注较少,坚持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县域党委、政府在做重大决策时,必须考虑涉及到的群众利益保护,依法制止项目建设过程中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这将使决策难度增大而且复杂化,传统决策方式与方法需要加以改变。其三,坚持以人为本对县域领导方法提出新挑战。传统县域领导方法具有极强的“霸权”色彩,法治观念比较薄弱,党政领导个人主导型浓厚,由此也为不和谐因素的产生奠定了基础。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使这种传统魄力型领导方法面临转型压力。
四、县域经济应对科学发展观的策略选择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既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也对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了转型要求。在机遇与压力面前,县域发展应该积极应对,采取以下策略。
1.加快干部培养,推进干部队伍转型。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县乡领导干部起关键作用。应对科学发展观要求,推动县域经济转型,首先需要对县乡领导干部进行转型教育,推动干部队伍转型,由具有科学发展理念的县乡领导干部主导县域经济转型。为实现干部转型目标,其一,应加大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县乡领导干部头脑的教育力度。采取刚性措施,对县乡领导干部进行以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培训,使其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和意识。其二,应着力提高县乡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改变干部教育中的实用主义倾向,加强县乡领导干部理论修养,提高领导干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其三,应强化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领导干部能不能践行科学发展观,除其能力、素质原因外,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考核评价体系能否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特别是在干部政绩考核过程中,应改变“经济指标定乾坤”等“一票否决”作法,由只重结果转向重视决策、重视过程、重视全局、重视前景,只有考核评价体系体现了科学发展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才能真正树立科学发展的思维,实现县域经济转型。
2.加强县域发展规划,优化县域发展目标。实现科学发展和县域经济转型,既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更需要循序渐进。因此,应加强对县域发展规划的科学性研究与论证,使县域发展规划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①以体现科学发展观为要求,调整和制订县域中长期发展规划。县域中长期发展规划体现县域发展策略,具有长期指导性,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和确立县域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使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统筹起来,作为县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纲,对于促进县域经济转型具有战略意义。②以优化项目布局为重点,调整和制订县域经济发展规划。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必然要突出项目建设的重要性。应在县域发展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对项目建设的总体布局进行规划,制定相应的经济发展规划、土地调整规划等单项规划,为科学发展观提供规划支撑。③以强化目标激励为手段,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应强化目标激励的作用,从县域实际出发,制定规划实施的具体发展战略,使科学发展的目标与科学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推动县域经济逐步与科学发展的要求接轨。
3.推进区域资源整合,拓展县域发展空间。因应科学发展观需要而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应打破县域自成体系的封闭发展局面,综合考虑县域发展外部环境与内部资源,增强县域发展的区域规划性与协调性。特别是应充分考虑每个县域的优势和劣势,从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及保护环境的需要出发,对相关县域资源、产业进行适度整合,加强区域性宏观调控,避免重复建设、重复开发和资源的重复浪费,从而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潜力和可持续能力。在推进区域资源整合过程中,应以省级行政单位为牵引,以项目为核心,以协作区为主要载体,以宏观调控为手段,由自然资源拓展到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生产要素,提高区域资源利用效率。
篇5
关键词:数据挖掘;神经网络;极速学习机
中图分类号:TP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10-2368-04
Survey of Extreme Learning of Neural Networks
YANG Feng-zhi1, PI Hui1, SU Jia-wei2
(1.School of Information,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031, China; 2.School of Physics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031, China)
Abstract: Neural Network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in many fields including pattern recognition, automatic control, data mining etc. However, the traditional learning methods can not meet the actual needs. The traditional method is mainly based on gradient descent and it needs multiple iterations; all of the network parameters need to be determined by iteration. Therefore,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and searching space will increase dramatically. ELM is one-time learning idea, this method is faster algorithm and voids a number of iterations and the local minimum, it has better generalization, robustness and controllability. But for different data sets and different applications, it is used for both data classification or regression. ELM algorithm has some problems. So this paper follow a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existing methods,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highlighted.
Key words: data mining; neural networks;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随着计算机硬件设备技术的稳定进步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数据收集设备和存储介质;数据库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已使人类积累的数据量正以指数方式增长;Internet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已将整个世界连接成一个地球村,人们可以穿越时空在网上交换信息和协同工作。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着浩瀚无垠的信息,人类正被信息淹没,却饥渴于知识。人类怎样从数据中获取知识,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数据挖掘应运而生。
但面对海量的不同类型的数据集,参考文献[1]中提出了数据挖掘遇到了的三个困难:首先,巨量数据集的性质往往非常复杂,非线性、时序性与噪音普遍存在;其次,数据分析的目标具有多样性,而复杂目标无论在表述上还是处理上均与领域知识有关;第三,在复杂目标下,对巨量数据集的分析,目前还没有现成的满足可计算条件的一般性理论与方法。由于真实世界的数据关系是很复杂的,非线性程度相当高,而且普遍存在着噪音。如果把神经计算技术用于数据挖掘中,借助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处理能力和容噪能力,能够较好的解决数据挖掘中存在的问题。但将神经计算技术用于数据挖掘主要存在两大障碍:第一是神经网络学到的知识难于理解;第二是学习时间太长,不适合于大型数据集。把这两个问题解决基于神经网络的数据挖掘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基于神经网络的数据挖掘主要有两方面的研究内容,即增强神经网络的可理解性以及提高网络学习速度。对于前者,主要是从神经网络中抽取易于理解的规则,后者的解决方法是设计快速学习算法。本文针对基于神经网络的数据挖掘存在的第二个问题,即设计快速学习算法,对目前所有的神经网络极速学习算法进行综述。
神经网络极速学习方法主要是用于分类和回归。分类在数据挖掘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分类的目的是学会一个分类函数或分类模型(分类器),该模型能把数据集中的数据项映射到给定类别中的某一个类别,分类也可以用来预测。分类器的构造方法有统计方法、机器学习方法、神经网络方法等等。另外许多技术也可以用于分类器的构造,如粗糙集、模糊数学等。主要代表的算法有:决策分类方法代表算法有ID3算法和C4.5算法;贝叶斯分类方法代表算法有朴素贝叶斯分类方法和EM算法;规则归纳方法代表算法有AQ算法和FOIL算法;神经网络方法主要是BP算法。以上这些算法都是比较经典且有代表性的算法。不同于传统的学习方法,Huang为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Single-hidden Layer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 SLFN)提出了一种称为极速学习机(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ELM)的学习方法,该方法整个过程一次完成,无需迭代,与BP相比速度显著提高(通常10倍以上)。
1 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SLFN)模型
神经网络逐步的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强,且不同的激励函数可以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对于N个不同的样本(xi,ti),其中一个隐藏层节点数目为N'激励函数g(x)的SLFN的统一模型为
其中αi=[αi1, αi2,…, αin]T是连接第i个隐藏层结点的输入权值,bi是i个隐藏层结点的偏差(bias);βi=[βi1, βi2,…, βim]T是连接第i个隐藏层结点的输出权值; αi.xj表示αi与xj的内积。激励函数g(x)可以是”Sigmoid”、”Sine”或”RBF”等。
上述N个方程的矩阵形式可写成为: Hβ=T其中
E(W)表示期望值与实际值之间的误差平方和,问题求解就是寻找最优的权值W=(a,b, β)使得E(W)最小,其数学模型可表示为
其中εj=[εj1, εj2,…, εjm]是第j个样本的误差。
SFLN自身具有很多优点[9-13],所以在数据挖掘、自动控制及模式识别等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它具有如下的优点: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能够逼近复杂非线性函数;能够解决传统参数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但是由于缺乏快速学习方法,传统的反向误差传播方法主要是基于梯度下降的思想,需要多次迭代,网络的所有参数都需要在训练过程中迭代确定。因此算法的计算量和搜索空间很大。
2 BP (Back Propagation)
由Rumelhart和 McCelland提出的BP神经网络模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模型之一[2],BP训练方法是通过反向误差传播原理不断调整网络权值使得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之间的误差平方和达到最小或小于某个阈值。当H未知时,通常采用梯度下降法迭代调整W:
其中η代表学习速率。
基于梯度下降法BP存在以下缺点:
1) 训练速度慢。因为需要多次的迭代,所以时间消耗很长;
2) 参数选择很敏感,必须选取合适的η与w初值,才能取得理想的结果。若η太小,算法收敛很慢,而η太大,算法不太稳定甚至不再收敛;
3) 局部最小值。由于E(w)非凸,因此在下降过程中可能会陷入局部最小点,无法达到全局最小[3];
4) 过渡拟合。在有限样本上训练时,仅以训练误差最小为目标的训练可能导致过渡拟合。
3 极速学习机(ELM)
一个具有N个隐藏结点的SFLN, 即使输入权值是随机取值,它也能够准确拟合N个不同的实例,更明确的讲, SFLN的学习能力只与隐藏层结点的数目有关,而和输入层的权值无关。基于这一思想,为了改进SFLN的学习效率,Huang基于SFLN模型提出了一种称为极速学习方法[5],其基本思想是:设置合适的隐藏层结点数,为输入权值和隐藏层偏差进行随机赋值,然后输出层权值通过最小二乘法计算得到。整个过程一次计算完成,不需要迭代计算,与BP相比速度提升10倍以上。
ELM算法思想及具体步骤如下:
给定一个训练集 激励函数g(x)以及隐藏层结点数N’。
1) 随机指定输入权值和偏差(ai,bi)i=1,2,…,N。
2) 计算隐藏层输出矩阵:
3) 计算输出权值。
虽然使用ELM训练样本与其它算法相比是更快且有较好的泛化性能[14-15]。但有两个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一是在隐藏层中,ELM的隐藏结点数目需要被确定,在前面的研究中,隐藏结点的数目是通过实验和误差方法得到,但这不是最优的,对于不同的应用怎样选择合适的网络结构仍然是未知的;二是ELM有时需要很大的网络结构(隐藏结点的数目很多),由于初始阶段是一个随机过程,网络的复杂性会影响到算法的泛化性能。
4 启发式方法
基于以上研究,参考文献[8]中提出了两种启发式的方法对ELM算法进行改进:剪枝方法和增长方法,就是移除隐藏结点和增加隐藏结点。
4.1 剪枝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两个问题,Rong在参考文献[6]中提出了一种剪枝算法P-ELM(Pruned ELM)应用于模式分类中,其基本思想是:首先随机生成一个大的网络,然后使用?字2和信息增益方法来移除隐藏结点来降低类间的相关性。
同样基于以上的两个问题,在解决分类和回归两大类问题时,还有另外一种剪枝算法OP-ELM(Optimally pruned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在参考文献[7]中被提出。此算法的基本思想是:首先基于原始的ELM算法构建MLP(Multilayer Perceptron);使用MRSR(Multiresponse sparse regression)算法对隐藏结点进行排序[15];使用LOO(Leave-One-Out)选择隐藏结点。
虽然提出了P-ELM 和OP-ELM两种剪枝方法,但在参考文献[8]中作者提出剪枝方法面临着这样的两个困难:在开始移除隐藏结点之前,要确定网络最终的规模是很难的;在很多时候,剪枝方法要处理网络规模(应该移除隐藏节点的选择),这样会增加计算复杂性和需要更多的训练时间。这样虽然降低了网络的复杂性,但是以计算时间为代价。
4.2 增长方法
虽然剪枝方法很容易被理解,它花费了大量时间来处理移除的隐藏结点,如果训练样本很大,此算法的效率会变得更差。研究者们又提出了新的启发式方法,增加隐藏节点到隐藏层。
4.2.1 I-ELM(Incrementa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在参考文献[16-17]中提出了I-ELM(Incrementa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I-ELM学习方法的基本思想:在学习训练的过程中,一个一个的随机生成隐藏结点增加到隐藏层,当新的隐藏结点增加到网络中时,输出权值不会被重计算,既输出权值不会被更新,添加隐藏结点以后重新调整网络结构。此种方法被证明是满足实际需求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得不到最佳的网络结构,它增加隐藏结点的停止标准是隐藏节点达到最大值或是训练率小于期望值,最大隐藏节点的数目和训练率是由用户规定的。用户没有标准判断最大隐藏结点的数目和训练精度应该是多大,所以这种方法得到的网络结构不是最优的。
为了改进I-ELM的性能,Huang 和Chen在参考文献[16]中提出了EI-ELM(Enhanced random search based incrementa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方法,此算法比I-ELM有更好的泛化性能。
4.2.2 EM-ELM(Error minimized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其思想不同于I-ELM的思想,Huang 和Feng在参考文献[18]中提出了EM-ELM(Error minimized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随机生成多个隐藏结点并将它们及时添加于隐藏层,输出权值同时被更新,更新后重新调整网络结构,直到达到训练精确度或最大隐藏结点数目。训练精确度和最大隐藏结点数目是由用户自己规定的。
I-ELM和 EM-ELM这两种增长方法,它们的思想都是添加隐藏结点到隐藏层,然后重新调整网络结构。但是他们停止增加隐藏结点的条件都是达到最大隐藏结点的数目或达到训练精确度,而这两个参数是由用户规定的,对于不同的应用,用户应该如何设置这样的参数也没有标准。所以通过这两种方法得到的神经网络结构也不是最优的。
4.2.3 CS-ELM(A Constructive hidden nodes selection method for ELM)
在I-ELM和 EM-ELM算法中,用户如何确定隐藏结点最大数目和训练精确度,还是一个未知的问题,这样会导致所产生的网络结构不是最佳的。所以在参考文献[19]中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即CS-ELM(A Constructive hidden nodes selection method for ELM),此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随机生成一个隐藏结点作为候选库,从候选库中选择最重要的结点来调整网络结构,在训练的过程中,主要是要选择最佳隐藏结点的数目。当隐藏结点的选择标准是:当无偏风险估计标准CP达到最小时,隐藏结点的数目达到最佳。此方法主要有3个步骤:初始化阶段,将训练数据集分成不相交的两部分;选择阶段,选择最佳的隐藏结点数P*;训练和测试阶段,根据选择的P*重新构建网络结构,对数据集进行训练和测试。
CS-ELM算法的基本思想及步骤如下:
给定一个训练数据集{(xi,ti)}2n i=1、激励函数g(x)以及隐藏结点的最大数目Lmax。
第一阶段:把训练数据集分成不相交的两个子集,使用ELM模型随机生成隐藏结点{(ai,bi)}Lmax i=1,经训练得到矩阵t=Hβ+e,H=[h1,h2,…,hL]( 注:矩阵e是残差矩阵)。
第二阶段:当k=0设置L0=0,y(0)=0, β(0)=0,p=?准和Hp=0。将矩阵H和t零均值化。
不断迭代计算残差,使无偏风险估计标准CP达到最小时,隐藏结点的数目达到最佳。
第三阶段:第二阶段得到最佳的隐藏结点数目以后重构网络,对分组的数据进行训练和测试。
CS-ELM与I-ELM和 EM-ELM相比,能够重构最佳的网络结构,但是CS-ELM算法是一种贪心方法,当隐藏结点数P*被确定时,可能会影响后面隐藏结点的选择,当一个新的隐藏结点增加于隐藏层时,之前确定的P*就变得不重要。
4.2.4 TS-ELM(Two-stage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for regression)
除了上面这些方法外,在参考文献[20-23]中提出的OLS(Orthogonalleastsquares)也是一种比较流行的算法。但OLS算法也不是一种很好的算法,它也只是一种贪心的算法,只能达到局部最优。基于OLS算法的思想,Li在参考文献[24]中提出FCA(fast construction algorithm),此算法先基于SFLN模型随机生成隐藏结点,选择重要的隐藏结点一个一个的添加于隐藏层中,整个过程依赖于矩阵分解,选择隐藏结点的停止标准是隐藏结点的数目达到默认值。添加隐藏结点以后重新调整网络结构,对数据集进行训练和测试。FCA算法与ELM和OLS相比是更快的和更好的。
基于FCA和CS-ELM算法思想,Yuan等人在参考文献[8]中提出了TS-ELM(Two-stage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for regression),此算法分成两个步骤:第一阶段,随机生成隐藏结点于网络模型中,作为隐藏结点候选库,使用前向回归算法选择隐藏结点添加于网络中,直到无偏风险估计标准CP达到最小值,通过隐藏结点的网络贡献度来衡量隐藏结点的重要性。第二阶段,选择的隐藏结点被修正,一些不重要的隐藏结点被移除,降低网络的复杂性。该算法通过计算隐藏结点的网络贡献度,作为衡量隐藏结点重要程度的度量标准,选择重要的隐藏结点添加网络并重构网络,移除不重要的结点来降低网络复杂性,此算法的泛化性能和学习能力得到均衡,重构的网络也是最佳的。
5 极速学习方法(ELM)的应用
神经网络的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强,不同的激励函数可以用于不同的应用领域。为了提高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和泛化性能,提出了极速学习方法,该方法整个过程一次完成,无需迭代,与BP相比速度显著提高(通常10倍以上)。比较常见的应用领域有:传感器信息处理、信号处理、自动控制、知识处理、市场分析、运输及通信、电子学、神经科学等几个方面,除了以上这些,神经网络在下面这些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娱乐、零售分析、信用分析、航空与航天和医疗诊断系统等[25]。极速学习方法是基于BP的改进学习方法,在以上这些领域,它也将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6 总结
学习性能和泛化性能是神经网络研究中的最重要的两个问题,当神经网络的学习能力较强时,会导致过度拟合问题,使得神经网络模型训练结果很好,但用来预测未知数据时表现很差,即泛化性能差,所以神经网络的学习性能和泛化性能是一对矛盾。为了使两者均衡,选择合适的网络结构(如隐藏神经元的数目)、选择合适的样本尺寸和选择合适的模型以及样本特征集的选择等这几方面是很重要。在目前的研究中,为了使神经网络的泛化性能和学习能力得到均衡,研究者们主要是隐藏结点的选择对网络结构进行调整,以提升学习能力和泛化性能。而在网络模型中的输入权值和偏差并没有单独考虑,只是配合隐藏结点的选择而选择,但网络的学习性能和泛化性能也必和这两个参数有关系,所以这两个参数应该被考虑。对于不同的数据集,不同的应用领域,应该如何调整网络结构也是一个未知的问题,如果要将神经网络极速学习方法真正用于不同的领域,这些都是必需要考虑的。在未来的研究中,将在线学习与遗传算法、ELM及SVM结合起来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在应用方面,可以用于任何分类问题和回归问题中,如何将神经网络极速学习方法用于具体的应用领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陈兆乾,周志华,陈世福.神经计算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0(2):34-37.
[2] Rumelhart D E,McClelland J L. Paraller Distributed Processing[J].Cambridge:MIT Press,1986,1(2):125-187.
[3] Cristianini N, Shawe-Taylor J. An Introduction to Support Vector Machimes[J].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4] Huang G-B.Learning capability and storage capacity of two hidden-layer feedforward networks[J].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2003.14(2):274-281
[5] Huang G-B, Zhu Q-Y, Siew C-K.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theory and application[J].Neurocomputing,2006,70(1-3):489-501.
[6] H-J Rong, Y-S.Ong, A-H.Tan,Z. A fast pruned-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for classication problem[J], Neurocomputing 72(2008) 359-366.
[7] Miche Y,Sorjama A, Lendasse A,OP-ELM:theory, experiments and a toolbox, in:V,Kurkov,R.Neruda,J.Koutnk(Eds.)ICANN.(1).ofLectureNotesinComputerScience,vol.5163,2008:145-154.
[8] YuanLan, YengChai Soh,Huang G-B. Two-stage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for regression[J].Neurocomputing73(2010)3028-3038.
[9] Park J, Sandberg I W, Universal approximation using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s[J].Neural computation3(1991)246¨C257.
[10] Huang G B, Babri H A, Up perbounds on the number of hidden neurons in feedforward networks with arbitrary bounded non linear activation functions[J], IEEE Transaction son Neural Networks9(1)(1998)224¨C229.
[11] Huang G B, Chen Y Q, Babri H A.Classication ability of single hidden layer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J].IEEE Transaction son Neural Networks11(3)(2000)799¨C801.
[12] Mao K Z,G.-B.Huang,Neuron selection for RBF neural network classier Based on data structure preserving criter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16(6)(2005)1531¨C1540.
[13] Ferrari S, Stengel R F, Smooth function approximation using neural networks[J]. IEEE Transaction son Neural Networks16(1)(2005)24¨C38.
[14] Huang G B, Zhu Q Y, Siew C K,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a new learning scheme of feedforward neural networks[J]. in: Proceeding so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vol.2,Budapest,Hungary,25¨C29July2004 pp.985¨C990.
[15] Simila T, Tikka J. Multiresponse sparse regression with application to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J].in:Proceeding soft the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cial Neural Networks, ICANN2005,vol.3697,pp.97¨C102 2005.
[16] Huang G B, Chen L. Enhanced random search based incremental extreme Learningmachine[J].Neurocomputing71(2008)3060¨C3068
[17] Huang G B, Chen L. Convexin cremental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J], Neurocomputing 70(2007)3056¨C3062
[18] Feng G, Huang G B, Q.Lin,R.Gay, Error minimized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with growth of hidden nodes and incremental learning[J].IEEETransactionson Neural Networks 20(8)(2009)1352¨C1357.
[19] Lan Y, Soh Y C, Huang G B. Constructive hidden nodes selection of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 for regression[J].Neurocomputing(2010).doi:10.1016/j.neucom.2010.05.022.
[20] Chen S, Billings S A, Luo W. Orthogonal least squares methods and their Application to non-linear system midentic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50(5)(1989)1873¨C1896.
[21] Chen S, Cowan C F N, Grant P M.Orthogonal least squares learning Algorithm for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tworks[J].IEEE TransactionsonNeuralNetworks2(2)(1991)302¨C309.
[22] Chen S, Wigger J. Fast orthogonal least squares algorithm for efficient subset Modelselection[J],IEEETransactionsonSignalProcessing43(7)(1995)1713¨C1715.
[23] Zhu Q M, Billings S A.Fast orthogonal identication of nonlinear stochastic Models and radial basis function neural network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64(5)(1996)871¨C886.
篇6
[论文关键词]停车产业市场失衡占道停车隐形成本价格竞争停车产业化发展保值和升值潜力
[论文摘要]杭州市私人汽车数量的急剧增长,停车产业市场失衡,停车难问题突出。根据停车需求的刚性特点、区域特点、时间特点、成本特点,规划停车产业布局;提倡停车产业价格竞争,推动停车产业化发展;提高占道停车场成本,限制占道停车场发展;整合现有停车资源,实施停车资源区域化网络化经营模式,促进停车供应结构合理化,缓解停车难。
随着汽车大众化消费时代的到来,车位紧张、停车难问题在大中城市日益突出,杭州也不例外。我住的稻香园小区,区内道路两侧停满了私家车,车与人抢道,司机常为“抢”停车位发生争议。停车危机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一块“心病”,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和谐社会的发展。笔者试从经济学角度对推动杭州市停车产业发展,解决停车难问题谈点看法。
一、停车产业的需求分析
停车产业需求是指各种出行目的驾车者在各种停放设施中停放车辆的要求。停车产业需求是土地开发利用强度、汽车拥有量增长、车辆出行水平以及交通政策等众多影响因素作用的结果。
1.停车需求的刚性特点
从理论上讲只要汽车数量固定,停车需求就会固定,这就是停车需求的刚性。每一辆汽车都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停车泊位,出行也应该有相应的停车位置。目前杭州六个老城区(萧山余杭除外)社会机动车保有量约38.42万辆。汽车保有量是指一个地区拥有车辆的数量,一般是指在当地登记的车辆。也就是说,38.42万辆至少需要38.42万个基本停车泊位,还得考虑出行停车泊位,按照国际最低标准1∶1.2配置,则需要48万个停车泊位。
2.停车需求的区域特点
停车需求与区域有一定的关联性。区域内的停车需求可以按照不同的出行目的分类。购物中心、商务区、风景区、闹市区往往停车需求量大。杭州市武林广场区域是全市政治、文化、信息中心,又是全市各类现代服务业集聚中心。区域内车辆停放需求量大,包括杭州大厦、杭州百货大楼、银泰百货等大型商场以及剧院、大酒店、电信、银行、休闲广场等停车需求。武林广场区域汽车停车需求量是全市停车需求总量的40%。庆春路华商家友超市、文一路华润超市等大型购物超市区域,停车需求量较大,占全市停车需求总量的30%。
3.停车需求的时间特点
停车需求与时间也有关联。在不同的停车者中,上班停车时间一般在3小时以上,而购物、办事及其他目的,停车时间较短,一般不超过2小时。居住区停车需求主要是晚上、双休日,周一至周五白天小区停车需求减少。春节等黄金假期周期间,由于游客剧增,酒店、商场、风景区的停车需求量剧增,车位明显紧张。
4.停车需求的成本特点
停车需求与停车成本密切相关,较高的停车成本会降低需求。无论在居住地还是公共场合,同一区域内可能同时存在车辆停放收费价格不同的停车场多种选择,停车者会选择停车成本低廉的停车场。
二、杭州市区停车产业的供给分析
目前杭州市区停车产业供应方式主要有三种,公建配套停车场库、公共停车场库、占道停车场库。市区停车场库总计8277个,立体停车库有77个、地上停车场库有7348个、地下停车场库有850个。停车泊位总计314309个,其中占道停车泊位占停车泊位总数的51%。区域停车场库和停车泊位数量分布如下:
三、停车市场失衡
1.停车供应结构不合理
目前杭州市区占道停车泊位占停车泊位总数的51%,占道停车的供应方式已成为杭州市停车供应结构的主要部分,这种供应结构不合理。低成本的占道停车场存在,驱赶高成本立体停车库的供应,制约停车产业投资积极性,导致停车产业向停车产业化发展的动力不足,停车市场失衡。
2.占道停车场形成因素
长期以来,住宅区开发建设配套设施规范,只考虑自行车停车按户配套建设标准,而对汽车配套建设标准非常低,没有达到一套住房配备一个停车泊位的要求。况且,国家尚未实行每辆汽车必须购置车位,否则不能购买汽车的规定,使得私人汽车购买量无限膨胀,现实中只有通过小区内划定占道停车泊位来满足停车需求。
停车费率影响停车者行为,促使占道停车供应方式的长期存在。由于停车库设施的建设成本和管理成本高、收费高,而占道停车泊位相对价格低廉,对有效供应带来负影响。甚至许多无人管理的地方被用于停放汽车,不用花钱停车,这对于停车供应来说就是无效需求。无论在居住地还是公共场合,同一区域内可能同时存在占道停车场、毗邻建筑之间不同的配建停车场、营业性公共停车场等多种选择。由于停车方便性不同,尤其停车价格高、低甚至不花钱等选择的存在,形成消费需求弹性。需求弹性的存在以及无效需求的存在,使得一个区域的停车供应具有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档立体式停车库建设的回报率,制约停车产业投资积极性,使得投资占道停车场比例增大。
3.占道停车场隐形成本
由于占道停车的成本计算往往没有计算占道停车成本的公共成本,导致占道停车场过多。从表面看,占道停车场库建设成本低廉,不要土建成本费用,甚至也不需要土地使用成本。其实,占道停车场库建设隐形成本很高。建造道路时已经支付了征地费用、土地使用费用及道路建设费用,这些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成本,本该属于占道停车场成本组成部分,但往往被忽略。而且,占道停车场汽车废气直接污染环境,治理周围环境也需要成本,因此,占道停车的成本并不低,不仅没有使道路建设投资效益得到有效发挥,而且占道停车会直接引发区域内交通堵塞。
4.停车供应分布利用不平衡。
虽然市区停车泊位总数达31.4万个,但现有停车资源分布利用不平衡,效益未达到最大化。各个区域停车资源分布不平衡。新开发地区停车资源相对充足,但老城区、风景区、商务区、繁华区(武林路、庆春路一带)停车场数量明显不足。武林广场区域位于下城区,而下城区的停车泊位只占全市停车泊位总数的20%。
由于停车场信息不能互通,信息不对称,导致一个区域服务半径内的停车场库停车率不同,有的已爆满了,但还有车辆想进来,而有的车库停车率相对低。比如一般情况下占道泊位、地上停车场的停车率相对较高,而地下停车场库的停车率却较低,停车资源未得到均衡利用。四、纠正停车市场失衡的对策
1.根据停车区域特点,规划停车产业布局。
据查阅资料,东京的停车场由三部分构成,60%建筑配建,35%公共停车场,5%路边停车场。美国土地和道路资源相对丰富,大城市占道停车也只占停车总量的16%。长期以来,我国通过占道停车这种既省钱又快速见效的方法解决区域内停车位数量不足问题,在客观上形成了占道停车为主的停车组织结构。但弊病也显而易见,一是成为停车产业化的最大杀手,导致停车产业发展动力不足;二是占道停车会直接引发区域内交通堵塞。因而放任占道停车场的发展,必将使城市未来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
新加坡是一个最适宜人居住的国家,该国政策规定有车必有位,购买组屋或共管公寓里的一套住房,住户就自然能拥有至少一个停车位。杭州市应当象新加坡那样,提高居住区汽车停车位置配套建设标准。美国也经历了停车难的问题,该国规定只要有建筑物就有停车场,解决了停车难问题。
应当根据停车区域特点、时间特点、成本特点,规划停车产业布局,调整供应结构,限制甚至淘汰占道停车场,把占道停车场作为个别情况下为临时性停车提供服务的一种补充的方式。政府应当出台扶持政策调动民间投资停车场建设的积极性,推动停车产业展,尤其是发展智能化的、便捷式的立体停车产业,提高公共停车场库的数量,促进城市停车供应结构合理化。
2.提倡停车产业价格竞争,推动停车产业向产业化发展。
杭州市应当把停车场建设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提倡停车产业价格竞争,吸引各种资本建设公共停车场库,投资主体多元化,推动停车场库建设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发达国家和地区,停车产业围绕车库设备生产、车库建设、信息智能技术开发应用、停车经营管理等,已形成一个独立的巨大产业系统。美国停车产业每年大约收益260亿美元。香港一个停车位的售价比一辆轿车还要贵。日本国土面积是中国的三十分之一,人口是中国十分之一,而汽车保有量却是中国的两倍。目前日本的汽车保有量大约在7000万辆左右,平均不到两个人就有一辆汽车,带来的必然是停车难的问题,但日本将高科技和创新思维充分运用到停车技术和停车场的建设上,基本解决了停车难题。日本现在的立体停车设备已经占据了70%的市场份额,解决了居民区、商务区、繁华区的停车难问题。
中国与日本有相似的国情,人多地少,适合发展集约化的机械式的停车模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以及汽车大众化消费时代的到来,停车市场需求在不断增大,把停车场建设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的条件已逐步成熟,目前杭州停车市场需求潜力巨大。杭州社会机动车保有量约38.42万辆。从调查表看出,市区总计停车泊位31.4万个,其中公建配套15.7万个,小区内部车位11.9万个,占道泊位3.8万个。车辆与泊位比例为1∶0.8,车辆和公共停车泊位比为1∶0.4,与国际最低标准1∶1.2比较相差甚远。
以40万辆车为例计算,需要40万个固定泊位,8万个公共停车泊位。按国际通行标准扣除5%~15%占道停车部分,补足停车设施建设费用巨大,其中公共停车场库补足缺口需要50-70亿元建设资金。政府资金难以满足巨大的社会需求,而巨大的需求为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市场机遇。效益简要分析:以40个泊位的立体机械停车库为例,按每天12小时、80%利用率、收费价格按7元测算,不考虑土地成本,地上立体停车库的投资回收期约5年,地下立体停车库约6年~7年。
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再者,限制或淘汰占道停车、规范停车管理已是城市管理发展潮流,因此,智能化的、便捷式的立体停车库必将成为社会稀缺资源,具有较大的保值和升值潜力。因此,提倡停车产业价格竞争,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建设公共停车场库。
3.提高占道停车场成本,限制占道停车场发展
占道停车场的收益应当承担道路建设成本,或道路相关利益单位参与占道停车场收益分成,提高占道停车场成本,限制占道停车场发展。
4.停车产业区域化网络化经营,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我市社会公共停车长库的经营管理单位有近千个,分属于不同的部门,分割经营各自为政,停车市场供应效率低下。除城市发展公司经营1万多个停车泊位,其余规模都很小,一是不能形成规模经营,管理成本也高。二是停车资源分割不能形成网络,信息不互通,制约了停车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三是小区停车资源与单位停车资源未实现共享。
停车产业区域化网络化经营,也就是停车产业信息网络化、停车交易结算网络化。比如,建立停车产业信息网络,设立全市立停车服务热线电话,开展停车车位预定、查找就近停车场库是否有停车泊位信息等项目的服务,为司机在最短时间内完成车辆停放提供服务。
建立停车资源信息网络后,每个停车场库泊位停放车辆信息可以及时向外界传播,让车主随时查阅停车资源,最快速度找到停车位。
停车资源信息也可通过无线电广播“交通之声”频道对外播报各个停车场库停放车辆信息,司机收听广播后能及时方面找到车辆停放点。
篇7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中原经济区;法治;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5-0082-02
一、科学发展观与法治建设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与现代法治精神相契合,对中国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一方面,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科学理论,为法治提供了思想基础。从功能上来说,科学发展观能够积极促进实现法治的功能。科学发展观的终极目标是要实现和谐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法治要通过培植人们对法律的信仰,通过立法、司法、执法等一系列的法治过程来营造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障,科学发展观所蕴涵的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实现“五个统筹”、建设和谐社会等目标与原则,必须通过法治建设来实现。因此,我们应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及其指导作用,将科学发展观切实贯彻到中国法治建设上来。
二、中原经济区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中原经济区的立法不足
近年来,中原经济区区域内立法主体紧紧围绕本地经济发展加快了立法进程,但进度缓慢且大都站在维护本地区利益的角度,其立法不足主要表现在:(1)立法步伐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中原地区与沿海省份相比,表面上看是资源环境生态问题,实质上是发展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和发展方式粗放问题。如河南是能源大省,许多自然资源总量位居全国前列,但在通过过度消耗能源资源换取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脆弱、矿难事故严重等。这些事关中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的化解,迫切需要立法的引导、支持和规范。(2)立法存在很多盲点。如河南在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改革方面,目前尚未出台《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规范。(3)相关法律规定滞后。如中原经济区内的建设用地流转已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但这超出了中国法律规定的范围,属于对现行法律制度的突破。鉴于此,河南要改进立法技术,及时修改、废止本省土地管理方面不适当的法律规定,为中原经济区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二)中原经济区的行政法治建设问题
由于行政区划的原因,中原经济区区域内城市之间的统筹协调机制不完善,致使各地行政执法利益化的程度很高。目前,一些基层执法队伍经费的主要来源是罚款和收费,而且罚的越多、收的越多、返还的越多,致使一些行政执法行为与执法者的自身利益挂钩,结果造成执法行为与执法目的严重背离。有些部门甚至从自身利益出发,给每个执法人员下达罚款任务,开展罚款竞赛;有些部门之间有利争着上,无利躲着走,争管辖、争权力、争罚款、争收费;有些部门对于违法行为不是及时制止,而是任其发展,事后收拾“残局”;有些部门故意设置“圈套”,引诱行政相对人违法,然后施以重罚。
(三)中原经济区的司法建设问题
司法是定纷止争、解决纠纷、化解矛盾、调节利益冲突、实现社会和谐的特殊事业,要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司法的地位和作用显然是不可替代的。但目前中原经济区域内,在司法实践中仍然存在、失职渎职、的行为,同时司法地方保护主义比较盛行,司法机关对本地、外地当事人不能平等对待,做不到一视同仁、公正司法、中立裁判。
三、中原经济区法治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缺乏地方立法协作
地方立法协作是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利益诉求,是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利益协调问题。一方面,区域一体化要求采取一致的规则和行动,建立无壁垒、无障碍、各地利益最大化的共同市场和共同规则;另一方面,只要存在一级利益实体单位,地方保护、立法不协调的倾向就不可避免,就需要建立统一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机制。中原经济区是一个正在兴起的区域经济,需要借鉴其他地方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的经验。如长三角三省市共16个城市在经济协作中已开始暴露出各地法规规章冲突、执法依据不一、重复建设、地方保护等问题,急待通过立法协作来协调统一各方利益关系。
(二)缺乏有效的权力制约和监督
缺乏明确而严格的的法律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是问题的重要原因。某些权力集中、权力含金量大的行政执法主体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行政瑕疵比较突出,在实施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权时,同事不同权、同案不同罚、合法不合理,自由裁量权缺乏法治化约束,甚至滋生权力寻租、营私舞弊等腐败问题。必须把追究法律责任作为法律实施的重要环节来抓,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追究法律责任,并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地方司法保护主义严重
目前,在中原经济区内,司法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是存在地方保护主义。如某些司法机关对本地、外地当事人不能平等对待,做不到一视同仁、公正司法、中立裁判,从而削弱了司法的公信力。对跨区域的涉诉案件和执行案件中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履行能力等不能及时调查、互相公布,出现信息不对称现象。此外,中原经济区内各区域间在司法文书送达与执行方面的协作急需加强,要形成“异地执行公务、当地司法机关支援”的局面,就要加强中原经济区内各区域间在案件调查取证、案件管辖方面的协作,健全区际委托调查取证制度,对区际案件的管辖权问题达成协议。要加强中原经济区内各区域间在法律服务方面的协作,尤其要简化律师异地调查取证或申办执业的手续,对异地司法行政机关提供的律师身份证明予以确认。要加强中原经济区内的区际法律援助,建立法律援助案件转办制度,以减轻当事人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四、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中原经济区法治建设的构想
(一)统筹兼顾,加强立法协作
按照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的要求加强立法协作,包括立法工作经验的交流、立法信息交流、立法技术的统一,甚至包括法规条文的借鉴。加强立法协作,应考虑如下几个方面:(1)成立中原经济区立法协调机构,可由中原经济区内的各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主任或政府法制办主任以及相关法律专家组成。(2)建立和完善立法信息交流平台。建立相应的信息资料库,交流区域内立法计划、立法动态、立法信息;针对中原经济区范围内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参考性意见;提出与区域合作立法有关的建议。(3)创新中原经济区立法程序。要通过举行听证会、论证会、座谈会或召开新闻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公众对立法工作的意见;各地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除按照《立法法》的规定进行备案外,可以尝试建立地方立法或规范性文件交叉备案制度。(4)协调立法内容。区域内各地区的立法要充分地考虑和兼顾中原经济区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实现立法内容的相对统一。地方立法文件的起草、审查等各个阶段全面把关,消除或减少不同地方的立法在内容上的矛盾和不协调,增强区域内法律规范的统一性与权威性。
(二)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依法行政
1.规范政府行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对于政府而言,法治理念是强调政府只能做法律法规规定的事情,这一理念有助于防止政府随意扩大权力、抑制公民和社会创新活动,甚至侵害公民权利行为的发生。在非市场领域或市场本身无力调节的领域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这就要求明确政府的公共职能。
2.规范行政决策和执法行为。建立起良好的决策法治体制机制,保证政府决策、规划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严防引进污染企业和夕阳产业,严防重复建设,劳民伤财,将有限的人力、财力和精力投到消除落后、形成竞争优势上,摒弃“人治”弊端干扰经济发展和法治发展大局。切实规制行政执法行为,尤需制止乱检查、乱罚款、乱摊派、乱收费等侵害市场主体利益的行为。必须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综合执法工作,通过职能的科学配置,减少执法层次和交叉重迭执法的矛盾,避免执法部门相互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提高执法效率。
3.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提高行政效率。削减经济事务行政审批的手续,发展战略经济区统一的电子政务,简化行政流程,建立透明高效的电子政府,以刚性可操作的具体规则,减少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保证行政行为的公正性、公平性和公开性。
(三)以人为本,创建司法协作
1.贯彻以人为本的司法理念,保障公民权利。司法机关必须认真贯彻“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在各项司法工作中高度注重依法保障人权。以人为本的文明理念能让司法更具有亲和力,使人们感受到司法的力度和温度、刚性和柔性,从而真正地彰显司法的地位和作用。
2.加强中原经济区内的区际司法协助。要加强中原经济区内各区域间在司法文书送达与执行方面的协作,形成“异地执行公务、当地司法机关支援”的局面。要加强中原经济区内各区域间在案件调查取证、案件管辖方面的协作,健全区际委托调查取证制度,对区际案件的管辖权问题达成协议。
3.消除司法地方保护主义。在中原经济区内,各司法机关要遵循公平、公开和非歧视原则,对本地、外地当事人平等对待,做到一视同仁、公正司法、中立裁判,增强司法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 张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J].法制与经济,2008,(7).
[2] 丁祖年.关于中国地区间立法协作问题的几点思考[J].人大研究,2008,(1).
篇8
关键词: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田径教学 现状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047-02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许多新兴、时尚的体育运动项目正逐渐进入了大学校园,并且成为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供广大学生参选学习,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学生们的热切关注,参与的学生人数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良好趋势。而对于传统的体育项目,如田径课程教学即遭受学生们的冷落,参加田径课程学习的学生人数是越来越少,导致田径教学在高校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的田径教学就属于此情况,很多学生都不愿意选择田径课程而青睐于其他新兴时尚的运动项目,认为田径课程较为辛苦,娱乐性不强,也不够时尚,技术要领复杂难掌握等现状,使得参选者逐年减少,部分学校已经被迫取消了选项课中田径项目的课程设置。众所周知,田径运动能有效地发展人的速度、力量、耐力和灵敏性,也能培养人们的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以及战胜困难的决心与勇气,是所有体育项目的基础。可见,田径运动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在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教学活动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树立现代教育理念的新意识,客观认识、理解田径课程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积极作用和意义,结合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改的发展趋势,对田径课程教学进行必要的改革与创新,使其适应现代学生发展的要求,吸引学生的目光,逐步扩大参加群体,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与自觉锻炼的兴趣及习惯,以期为田径在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中重新发挥出自身应有的功能和价值,重振当年之雄风。
2 田径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
2.1 教学理念陈旧及竞技色彩浓厚
长期以来,陈旧的教学理念一直主导着田径课程的教学活动,禁锢着大多数教师的教育思想。其主要表现形式如下,习惯于从教的角度看待学,而不是从学的角度看待教,导致教法吞没学法;只注重前人研究的成果,不注重其过程;或者注重别人研究的过程,而不注重学生自己的认知过程;教学方法单一与竞技色彩浓厚;学生成绩考核评价观念落后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到田径课程的教学质量及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对田径运动在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中大众化开展是不利的,也对不利于培养学生田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田径文化知识。因此,为顺应现代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实际需要,满足学生体育学习多元化的需求,在田径课程教学中我们要坚持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观念,摒弃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充分吸收新的理念与新方法,改革实践课堂教学模式,逐渐转变以竞技项目为主导的教学内容和偏重于运动训练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适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作为体育锻炼之用,要重视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体现田径运动的健身作用。另外,要构建更加合理、适宜的教学评价方式,考核不应只是单纯通过一些直接测量的数据而定,要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进步情况和综合素质发展。通过树立现代教学理念,课程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树立学习田径的信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2.2教学内容与方法单一,课程遭学生冷落
目前,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按学生的学习意愿开设了各种形式多样的体育选项课程开展教学活动,其中就有田径选项课程。田径课程的开设进一步丰富了学校体育教育的教学内容,促进了学生体育基础的提高以及学生素养的全面培养。但是,由于当前所设置的田径课程教学内容多以短跑、长跑、跨栏跑、跳远、跳高、标枪、铅球等技术性较强的运动项目为主,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追求竞技运动项目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甚至偏重于运动训练模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基本运动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导致了学生上田径课时情绪较为低落,产生被动学习及厌学的心理状态。总体看来,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田径课程不善于针对学生的特点设置教学内容和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手段,现呈现出教学内容与方法较为单一、枯燥和乏味,另外,也存在缺乏游戏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导致一些学生对田径课程产生厌倦感,课程一定程度遭受到学生的冷落。
2.3田径运动的基础较差
从当前的中小学田径运动课程所设置的教学内容来看,总体是以短跑、中长跑、跳远、跳高、掷实心球、推铅球等内容组成。而上述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在露天场地进行,不可避免地受到外界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同时,田径的练习过程还会给身体带来了一定的困倦或运动损伤。相对而言,田径运动较其他球类项目的教学内容欠缺趣味性、娱乐性和游戏性。因此,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练习田径积极不高,而更多的是热衷于球类项目,更多的学生会去选择那些趣味性较浓的球类项目作为运动锻炼,如篮球、足球等运动项目。由此可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田径与球类之间的运动基础上的差异早在中小学就已经形成了,并且这种运动情结被带入了高校阶段,导致部分学生对田径课程产生逆反的情绪,表现出兴趣不浓的状态。这些,均对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学习产生较大的影响,选择参加田径课程学习的学生人数逐年降低,也是导致学生田径运动基础较差的直接因素。
2.4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
当前,随着我国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大多数学校和教师适时更新教学观念,与时俱进,顺应现代学校教育发展的趋势,对现有教育教学进行了适宜的改革及创新,以适应现代教育的性能。现代教学模式的运用,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创新的特点,满足了现代学生学习相关学科的理论及技能知识,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与肯定,教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向前发展。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模式在部分教师的教学中早已根深蒂固,仍然沿着旧的教学观念进行着教学活动,现阶段还无法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和平方法。总体看来,当前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田径课程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多以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传统教学模式在田径课教学中仍然占着主导的地位。这一现状,导致教学方法单一、陈旧,忽视了田径运动的健身教学需要,对于追赶新鲜事物的现代大学生来说不合适的,因此,使得课堂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田径知识的积极性不高,没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及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从而导致学生对田径课学习缺乏兴趣。
3 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田径教学的发展对策
3.1构建合理的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
实践证明,构建合理的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能有效地促进田径课程的顺利开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田径课程的兴趣与爱好,也为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奠定了基础。从当前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田径课程所构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发现,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及完善的地方。如课程目标更多是体现了技术技能的掌握程度、竞技能力水平等。而教学内容目前主要还是沿用着竞技运动的相关项目,呈现出内容单调、运动强度较大、灵活性不够、个性化不足等状况。另外,运动技术的固定形式和单一动作的重复练习都是通过个体行为来完成,缺乏趣味性和娱乐性,导致田径教学缺少生机和活力。由此,我们应更新教学理念,对以前的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究,根椐田径课程发展规律、特点以及当前大学生体育运动学习的实际需要,努力构建出一套适合当前田径运动发展趋势以及适合学生学习田径知识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可采取降低难度,增加一些趣味性和娱乐性的教学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练习形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愉快地投入到田径运动中来。使其所构建的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能够向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及促进身心健康这一根本目标迈进,充分发挥田径运动的健身作用,并且富有趣味性、娱乐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体育教学形式,使之成为学生愿意接受并经常进行的用于锻炼身体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手段和内容。
3.2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
就传统教学法与现代教学法而言,其共同目的都是传授学生田径相关知识,使其掌握一些正确的田径技术和技能,为日后顺利参加体育锻炼奠定基础。并且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好地提高田径课程教学质量,也符合现代田径技术的特点。教学过程特别是要注意对学生的潜能的调动、想象力的发挥,注重教育学的规律和目的,使学生在学习中不仅学到知识和方法,而且还养成良好的习惯。另外,把学生以往的知识和动作,迁移融合到教学中来创新,把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通过与其他的项目进行合作来开展田径运动的教学方法,或者利用其他的运动项目作为田径运动教学的载体,使学生掌握田径运动走、跑、跳、投等基本知识。其中,现代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己的体验、参与和探究为主的学习模式,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被动的外部刺激接受者。比较而言,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以保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为主,而现代教学模式则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出发点,这是现代体育教学方法最重要的特征。通过传统教学法与现代教学法相结合,实现了共同的教学目标以及完成了共同的教学任务,更好地推进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田径课程教学的发展。
3.3建立学校田径俱乐部,开展大众性健身活动
从当前学校所构建的各类体育俱乐部开展活动状况的特点来看,俱乐部式的教学及管理比较灵活化,打破以往枯燥、缺乏趣味性的传统教学模式,普遍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与积极参与。由此,根据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探索与研究,力求建立出科学、合理的学校田径俱乐部,开展大众性健身活动,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要锻炼的项目。当然,学校田径俱乐部要将竞技与趣味相结合,使学生在锻炼的过程中可以体验到田径运动的乐趣,强调健身原则与方法的掌握,同时还要增加健身知识,使学生正确了解参与田径运动的健身价值,以激发学生学习田径运动的欲望。我们相信,通过俱乐部的教学模式,营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校园田径教学气氛,弥补田径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对培养学生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将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也能够进一步促进学院田径课程的发展。
3.4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学校纷纷对各学科教学作出相应的调整,并且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也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是,目前的田径教学改革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其原因主要在于,这些教改只注重了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而忽略了与之相应的考核与评价方法的改革,尤其是忽略了构建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和创新能力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导致教学与评价相脱节,改革和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可见,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是当前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田径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所在。当然,就教学而言,田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应根据学生实际和田径项目的特点而定,考核内容应能全面反映学生在进行田径课程学习之后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并适时进行调整和改变,所设置的评价手段应对田径教学具有显著的导向功能,成为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条件,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田径课程的考核更加科学、合理、全面和真实。
4 结语
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田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考核与评价体系以及传统与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并且建立学校田径俱乐部,开展大众性健身活动,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体会田径运动的锻炼价值,加深对田径课程的感情,进而产生兴趣,促使更多的学生参与田径课程的学习,拓宽田径运动的生存空间,让田径课程在体育职业学院中重新焕发出生机。
参考文献:
[1]郭炎林.对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的分析与对策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9月.
[2]刘健鹏.对田径在高校体育选项课中遭受冷落的思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2月.
[3]郑雅蕊,孙 璞等.高校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6月.
[4]余贞凯.网球技术课教学中实施自主探究式教学法的评价研究[J].楚雄师院学报,2013年3月.
[5]吴有凯,曾秀端等.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体育科学研究,2006年12月.
篇9
关键词:征募制度;征兵制;募兵制;经济学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0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2)03-0029-05
一、引言
正如荷马在《伊利亚特》(Iliad)中所吟唱的那样:人类会厌倦睡觉、厌倦爱情、厌倦唱歌、厌倦跳舞,但对战争却乐此不疲。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几乎伴随着人类文明的整个进程。为了保障国家安全,避免在推行丛林法则的世界中成为猎物,各国都不遗余力地进行国防建设,然而在资源一定的背景下,大炮与黄油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矛盾,资源如何在国防与民用部门之间分配成为以研究资源稀缺性为己任的经济学家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同时经济学与国防具有统一性,经济学家麦圭尔(McGuire,1995)曾通过列举经济(学)与国防四个层次的相互作用来说明两者的依赖关系[1]。因此,国防与经济学产生紧密的联系是历史的必然。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著名政治家尼科罗・马基雅弗利(Niccolò Machiavelli,1520)在《论战争艺术》(Dell'arte Della Guerra)中曾说:谁的荷包里钱越富裕,谁就能打胜仗。
国防经济学的源头是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他是最早考虑国防开支对社会的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专辟一节“论国防费”。1914年,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编辑赫斯特(Hirst)出版了《战争的政治经济学》(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War),全面总结了自己对战争与经济、战争与财政、战争与工业的关系的理解[2]。1921年,福利经济学创始人、经济学大师庇古(Pigou)出版了《战时经济学》(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War,也译为《战争的政治经济学》)一书,以一战英国经济为基础,研究战争对社会经济生活的严重冲击,揭示战时经济的一般规律,以及战争资源筹集的问题[3]。这两本著作促成了国防经济学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对于现代国防经济学的产生,以英国约克大学哈特利和美国依阿华州州立大学教授桑德勒(1995)在《国防经济学手册》(Handbook of Defense Economics)中的说法认同度最高。希奇和麦基因(Hitch,1960)的《核时代的国防经济学》(The Defense and Economics in Nuclear Age)、理查德森(Richardson,1960)的《军备与不安全:战争起源的数学研究》(Arms and Insecurity:a mathematical study of the causes and origins of war)和谢林(Schelling,1960)的《冲突的战略》(The Strategy of Conflict)三部专著的出版标志着现代国防经济学的创立[4],并成为经济学中相对比较新的一个分支。1990年《国防与和平的经济学》(Defence and Peace Economics)杂志创刊,经过历代经济学家如佩克(Peck)、谢勒(Scherer)、奥尔森(Olson)、泽克豪泽(Zeckhause)、史密斯(Smith)、默多克(Murdoch)、布里托(Brito)、英特里盖特(Intriligator)、恩德斯(Enders)、桑德勒(Sandler)、拉姆(Ram)、德格(Deger)和森(Sen)、罗杰森(Rogerson)、沃纳(Warner)、阿什(Asch)、利希腾贝格(Lichtenberg)、哈特利(Hartley)、安德顿(Anderton)、麦圭尔(McGuire)、布若斯卡(Brzoska)、赫什利弗(Hirshleifer)、格罗斯曼(Grossman)、邓恩(Dunne)、布拉登(Braddon)、丰塔内尔(Fontanel)、弗里德曼(Friedman)、斯蒂格利茨(Stiglitz)等人的不断努力,国防经济学逐渐成为西方影响深远的成熟学科。
哈特利和桑德勒(1996)认为其研究成果对于采办理论、博弈论和人力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主要内容涵盖国防开支需求理论、国防供给理论、军事人力理论、低烈度的军事活动理论、国防开支的外在影响理论、战争成本与损失理论六大部分。其中军事人力的理论研究主要包括军事人力的需求与供给、军事人力的劳动生产率、军人的新酬结构与补偿、女军人、少数民族的数量构成,预备役的使用,军事经验对民事生活的利益回报、对国防人力资源管理的动态过程进行经济学阐释等。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来看,一个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包括招聘、培训、使用、开发、辞退或离岗、退休等几个阶段。如果把军队也看成是一个生产战斗力的组织,其人力资源的管理过程也大致经历了征募、训练、维持、使用及退役安置等几个阶段。在军事人力的理论研究中,征募制度的研究最为引人注目,正如学科的界定不在于研究对象而在于研究方法,征募制度可以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和哲学等多个角度研究,从经济学角度对征募制度进行研究一直以来是国防经济学中军事人力理论研究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所谓征募制度指的是一个国家运用何种方法吸纳一定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军人来满足该国国防体系对于军事人力需求的制度安排。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两种基本模式:义务兵役制(后文称征兵制,Draft或者Conscription),自愿兵役制(后文称募兵制AVF,All-Volunteer Force)。围绕着征募制度,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并逐渐延伸扩展到整个军事人力理论的研究,有力地推动了国防经济学的发展。
二、征募制度的经济学研究肇始与发展
征募制度和人类历史一样久远,但最早从经济学的角度论述兵员征募制度的经济学家是亚当・斯密(Adam Smith,1776)。在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专辟一节“论国防费”,他从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的角度来描述古代到近代征募制度变迁的历史,他认为生产方式和技术进步是成本―收益结构改变的原因,而这种改变影响到兵员征募制度的选择和变迁。他认为,常备军与多元化的社会是一致的,维持并雇用一部分公民,不断地施以军事训练,使兵士的职业脱离其他职业,而确然成为一种独立的特殊职业,这种常备军的费用来源于国家征收的兵役税,可以看作是募兵制的起源。同时他认为民众的尚武精神和组织民兵,是常备军的支柱,而这个“民兵”具有现代征兵制及预备役的特点。同时他认为“兵士的人数不能超过全体居民1%,过此,即不免负担太重,危及国家经济”[5]。今天看来,亚当・斯密的研究无疑是粗糙的,但毕竟是征募的经济学研究的滥觞。之后,从经济学角度对征募制度进行研究出现了长时间的空白。
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兵役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西方国家在推行军队职业化的过程中纷纷尝试实行征募制度的转换,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对军事人力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广泛研究,他们对兵员征募过程中出现的形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探讨。经济学家在美国从征兵制到募兵制的转换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一时期是征募制度经济学分析的黄金时期。从二战结束到1973年7月,美国一直实行的是征兵制。1964年,在美国国防部工作的经济学家沃尔特・维(Walter Y.Oi)提出了募兵制的可行性的内部报告,并在1967年连续公开发表了两篇关于征兵制成本的论文。1966年,随着越南战争的升级,美国国内关于废除征兵制的呼声开始逐渐高涨,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也参与进来。芝家哥学派创始人弗里德曼(Friedman,1966)在1966年12月19日《新闻周刊》的专栏中写到:目前管理(征兵制)部队的真正耗费远远大于管理同样规模的募兵制部队,原因在于后者是由认为参军是最好的选择的人构成的。后来他进一步认为征兵制度的缺陷在于“不公平、奢侈、与自由社会不相一致”[6]。其余作出贡献的经济学家还有阿尔特曼和菲希特(1967)[7],汉森和薇丝柏德(1967)[8],米勒(Miller,1968)[9],费舍尔(Fisher,1969)[10]罗伯特・巴罗(Robert Barro,1971)[11]等。1968年,福吉尼亚大学毕业生(包括经济学家David Johnson,Matt Lindsay,Jim Miller,Mark Pauly,Robert Tollison,Tom Willett,and Joe Scolnick等人)撰写了拥护募兵制的很多著名的经济学论文。征募制度改革的争论在于回答反对募兵制的九条理由,包括:(1)募兵制费用过于昂贵;(2)募兵制在危机时期缺乏灵活性;(3)破坏爱国热情,腐蚀了公民应该为国服务的道德信念;(4)威胁民主价值;(5)不具有种族代表性;(6)成为惟利是图的部队;(7)刺激敌对国家的军事冒险;(8)战斗力低下,因为只能吸引能力比较差的人服役;(9)挤占其他国防支出,侵蚀了国防的数量以及质量[12]。拥护募兵制的经济学家认为,第一条理由是错误的,缺乏理论依据,其他八条理由缺乏实证基础,因此斗争的焦点主要是费用问题。为了专门研究这个问题,1969年尼克松成立了研究募兵制可行性的专门机构――盖茨委员会,该委员会包括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Friedman)罗切斯特大学校长艾伦・瓦里斯(W. Allen Wallis)罗切斯特大学商学院院长威廉・麦克林(William Mecliling)、后来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以及其他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如David Kassing, Walter Oi, Harry Gilman,Robert Barro,John White等),他们的努力为美国最终废除征兵制铺平了道路,也极大地丰富了征募制度的经济学研究[13]。
美国的募兵制经历了多年的风雨,期间遇到很多困难,如何应用经济学有效地对募兵制度进行管理成为该时期的主要任务。虽然支持重返征兵制的意见一直没有停息,不少学者对于募兵制的成本要少于征兵制一直持怀疑态度。李和麦肯锡(Lee& McKenzie,1992),罗丝(Ross,1994)[14],沃纳和阿什(Warner& Asch,1995),沃纳(Warner,2005)的研究表明募兵制不一定总具有较低的社会成本,当部队数量扩大的时候,部队的工资总量就会增加,政府就必须通过增加税收来支付。而税收导致社会经济的扭曲效应会造成较重的税收成本,当这个数值达到一定范围后,募兵制就不是最好的选择。布朗宁(Browning,1987)运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测算了美国税收的边际超额负担,大约等于国家税收的31.8%~46.9%[15]。另外一些学者仍然对于募兵制能否保证兵员质量、人力成本的高预算对军事研究与装备资金的挤占问题以及募兵制兵员能否代表社会各阶层充满担心。沃纳和阿什(Warner&Asch,2001)研究发现目前军事人力的成本在国民生产总值与军事开支中的比例自1973年以来一直呈下降趋势,目前占GDP的比例只有0.8%,而冷战时期这个数字最多曾达到2%[16]。西蒙和沃纳(2007)通过分析美国1998年到2000年兵员来源的数据结果显示,40%的兵员来自中产阶级以上家庭,少数民族比例也没有明显变化。他们同时通过假设增加100 000名义务兵,计算其节约的成本,发现其节约的成本少于同等数量的募兵制兵员所节约的社会成本,战斗力也不如后者,同时由于个体战斗力的提高可以以较少的人数维持较高的战斗力,而节约的成本可以用于军事研究与装备更新[17]。经过激烈辩论,美国主流经济学家仍然认为募兵制仍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围绕征募制度的经济学研究的命题,很多并不是直接研究征募制度,但研究的每一个问题都与兵员征募制度密切相关,从此以后,经济学家的视野也由征募制度的研究开始扩展到军事人力经济学的研究。综合而言,对于征募制度的经济学研究作出突出贡献的主要有沃尔特・维(Walter Y.Oi)、詹姆斯・米勒(James Miller)、贝丝・阿什(Beth Asch)以及约翰・沃纳(John Warner)。
三、征募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主题
征募制度经济学研究的主题主要围绕征募制度的成本以及选择进行,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结合,征募制度的经济学研究的核心是通过经济学研究回答征兵制与募兵制哪个制度更具有优势,如何进行选择。
首先在于对成本内涵的界定上,政府官员更倾向于预算成本,而经济学家则提出经济成本的概念,该概念除了包括预算成本以外还包括其他隐性成本,如个人机会成本、兵役税等。弗里德曼(Friedman,1967)坚持认为在做任何决定时必须考虑经济成本而不是预算成本。[18]阿尔特曼和菲希特(1967)根据国防部的调查数据,通过选择参军选择自由度比较高的群体作为样本,克服了经典的“鉴别难题”(identification problem),描绘出实行募兵制情况下的军事人力供给模型。他们发现在征兵制条件下,四个变量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分别是男性人口规模、失业率、征兵力度、季节因素。通过模型推导,他们发现募兵制的预算成本会高于征兵制,但经济成本要低得多。他们进一步增加了变量,发现军方的支付弹性为1.18,随着应募者人数的增加而不断下降[19]。但是由于数据采集的先天缺陷以及假设不足,变量太少,他们的意见并未被重视。
同年,沃尔特・维(Walter Y.Oi)在阿尔特曼和菲希特研究的基础上撰写了《征兵制的经济成本》(The Economic Cost of the Draft)一文,量化的估算出全部的经济成本约为53.64亿美元。他采用的方法如图1所表示:首先运用已有的数据计算出军事人力供给曲线S,当实行征兵制时,军人工资水平为G,人数为A,当征集人数增加到B,C,相应的工资总额也增加到H,I。那么,矩形DB/BA是人数从A增加到B所增加的军方预算成本,DEB′是应募个人的机会成本损失,而HEGD是社会承担的兵役税,社会总成本为HE0B[20]。费舍尔(Fisher,1969)在《美国经济评论》(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上发表了《征兵制及结束征兵制的成本》(The Cost of the Draft and the Cost of Ending the Draft),提出了不考虑征兵制情况下的个体服役决策模型,他认为,个人是否服役决定于他在军队中以及民用部门之间净收益的贴现值的比较,收益包括货币收益以及非货币收益。在短期收入变动都是单调递增,可以不考虑贴现因素的情况下,问题就简化为个体主要考虑不同部门收益(Wm为军队收益,Wc为民用部门收益)的比较。如果Wm>Wc,个人就选择服役。然后以征募率为因变量,以军民部门工资比率以及修正的失业率作为自变量,构建了真正意义上的理论模型而不仅仅是简化的统计模型。在此基础上,他推算出征兵制条件下美国军方的人力供给函数,并在此基础上估算了如果废除征兵制,美国需要增加的55亿~75亿美元的成本[21]。这是经济理论模型基础上构造军事人力供给函数的第一次尝试[22](Klotz,1970)。
1973年,尼克松政府废除征兵制度实行募兵制度后,解决募兵制度出现的新问题成为经济学家关心的问题,关于征募制度选择的理论探讨一直在持续。李和麦肯锡(1992)在《南方经济杂志》(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上发表了《重新审视征兵制与募兵制的相对效率》(Re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ve Efficiency of the Draft and the All-Volunteer Army),第一次将税收成本作为制度选择考虑的因素,提出了李-麦模型。假设军事人力边际机会成本曲线为:MOCA=a+bn,a,b为常数,n为征募人数,N为社会适役总人数,那么在募兵制条件下征募n个人的机会成本为:an+1/2bn2,在征兵制条件下征募n个人的机会成本为:an+1/2bnN。如果国家需要所有的合法服役者都参军时,社会总机会成本一样,但是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能的,所以an+1/2bn2<an+1/2bN,也就是募兵制优于征兵制。如果在这个模型中加入税收成本因素,则在募兵制条件下,军事人力价格由市场供求均衡决定,那么征募n个军人,军方需要支付的工资总额为an+bn2,工资是由税收支付的,税收会产生超额负担。假设每元税收产生的差额负担为一个正的常数?茁,那么,为了支付军人工资会产生的税收差额负担就是:an?茁+bn2?茁。在募兵制条件下,社会总成本为:(an+2/2bn2)+an?茁+bn2?茁。征兵制条件下,假设军方支付工资为W,那么为了支付军人工资会产生的税收差额负担就是:W?茁N。在征兵制条件下,社会总成本为(an+1/2bnN)+W?茁n。求均衡解得到nE=4[(W-?琢)?茁+1/2bN]/b(1/2+?茁),也就是说当征募人数n=nE时,采用哪种征募制度成本都一样。如果n<nE,采用募兵制成本比较低,如果n>nE采用征兵制成本比较低。同时,当军事人力供给的机会成本曲线缺乏弹性时,军人较高的工资增长引起的税收成本就会抵消掉募兵制的优势[23]。以上分析把兵员征募制度的社会成本界定服役的机会成本和军人工资引起的税收成本之和,这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其他成本(如训练成本)没有考虑进去,同时仅仅考虑了成本,没有考虑社会收益。但是毕竟提供了一个理论的分析框架。
沃纳和阿什(1995)在《军事人力经济学》(The Economic of Military Manpower)一文中对李-麦模型进行了进一步修正,考虑了训练成本,将单期服役模型扩展为两期服役模型,考虑了收益问题,提出了沃-阿模型。根据沃纳和阿什的分析,征兵制和募兵制的成本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军人服役的机会成本;(2)征募和训练成本;(3)税收成本。对于募兵制来说,前两项的成本要低于征兵制,但是第三项的成本要高于征兵制。当军队的规模超过某个点时,就可能使募兵制丧失成本上的优势,此时政府就应该采用征兵制[24]。
沃纳和耐古鲁萨(2005)在沃-阿模型的基础上,在《逃避成本与征兵理论》(Evasion Costs and the Theory of Conscription)一文又加进了征兵制下个人逃避服役以及政府为了打击逃避兵役行为而付出的成本,在综合权衡两种兵员征募制度的征募成本、训练成本、维持成本、税收超额负担和逃避成本的基础上,构造了两种征募制度选择的理论模型[25]。
以上分析是建立在两种兵员征募制度下,相同规模军队的潜在生产率是相同的假设前提之下的。实际上募兵制军队的效率要远远高于征兵制军队的效率,如果考虑到效率因素,“当一个国家需要一支大规模军队时,是征兵制更优还是募兵制更优,依然是一个模棱两可的问题”[26](2001)。
四、征募制度经济学研究在中国的发展以及前景
相对西方的研究,国内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现代西方国防经济学走进中国的标志性事件是:陈炳福(1992)译自Schmidt主编的《军费问题研究》是较系统介绍西方国防开支理论的著作;姜鲁鸣(2001)等翻译的《国防经济学手册》是现代西方国防经济学进入中国的标志;杜为公、卢周来、姜鲁鸣(2002)等国防经济学者分别出版了系列介绍现代国防经济学的著作;杜为公(2004)负责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西方国防经济学最新发展研究”获准立项,使“国防经济学”这一名词第一次出现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名称中;2004年12月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开始设立“国防经济学专场”。
对于征募制度的研究,杜为公(1997)在《西方国防经济学》一书中,通过明确的征兵制理论模型,描述了征兵制与志愿兵役制的成本差别。姚荣(2001)通过对自愿兵役制和义务兵役制在兵员吸纳成本构成方面的比较,论证了自愿兵役制将成为军事人力吸纳的最佳方式。蔺翠峰(2003)在《军人职业化制度研究》一文中,对征兵制与募兵制的经济成本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结合了多项公式的计算结果,得出吸纳成本与军力规模的关系。杨罡、马来宇(2006)以义务兵役制、志愿兵役制为对象,从兵役税、军队预算成本等方面进行量化分析,比较两者的征募成本,认为实行志愿兵役制成本显然是要高于征兵制的成本,如果考虑兵役税,那么征兵制的成本又高于志愿兵役制的成本。罗梅(2006)运用制度经济学以及历史分析、动态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历次兵役制度变迁过程进行理论概括,揭示出兵役制度变迁的比较优势规律。上海财经大学严剑峰所著的《兵员征募制度的经济学分析》(2007)是国内目前关于征募制度经济学分析的唯一一部专著,对不同兵员征募制度造成的成本和收益进行了一般的、规范的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兵员征募制度的选择和变迁做了深入的实证分析[27]。侯永平(2007)对征募大学毕业生服役的成本收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并从大学毕业生的角度出发,构建了一个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来探讨大学毕业生的服役决策问题。2009年,万玺负责的“军人征募及退役改革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立项,成为目前国内第一个有关征募制度经济学分析的国家级项目。稍后,“军事人力资源管理”这一名词第一次出现在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指南中。
应该说,国内关于征募制度的经济学分析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不够深入,尤其是缺乏通过经济学为国家征募制度改革进行实质性的政策建议。西方的征募制度的经济学分析不一定完全适合中国的国情,因此,未来的研究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深入的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要综合考虑影响征募制度成本与收益的各种因素。当然,要准确估算两种兵员征募制度对军方成本的影响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事情,它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和假设。不过从学术的角度来看,重要的不仅是估计的准确性,而且在于方法的科学性上。一旦采集到真实数据,把这些真实数据代入到计算方法之中就可以比较征募制度的真实成本了,在此基础上,提出国家征募制度改革的具体政策建议以及时间表,真正体现出经济学作为工具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的价值。可以毫不讳言地说,中国的经济学家在中国征募制度改革中的作用将同美国当年的经济学家的作用一样重大。
参考文献:
[1]M.C McGuire. Defense Economics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J].Handbook of Defense Economics,1995.(1):13-43.
[2]F.W. Hirs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War [M].London, UK:M. Dent & Sons Ltd,1914.
[3]A.C.Pigou.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War [M].London, UK:MacMillan and Co,1940.
[4]K. Hartley and T.Sandler.Handbook of defense economics[M].Newyork,USA:Elsevier Science Publishing Company Inc B.V,1995.
[5]【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259.
[6]Milton Friedman .Why not a volunteer army? In Sol Tax, ed., The Draft[M].Chicago,USA: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7:200-207.
[7]Stuart H.Altman, Alan E. Fechter. The Supply of Military Personnel in the Absence of a Draft[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7.57(2):19-31.
[8]W. Lee Hansen, Burton A. Weisbrod. Economics of the Military Draft[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7.81(3):395-421.
[9]J.C.Miller.Why the Draft? The Case for a Volunteer Army[M].Baltimore,USA:PenguinBooks. 1968.
[10]Anthony C.Fisher . The Cost of the Draft and the Cost of Ending the Draft[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59(3):239-254.
[11]Stuart H.Altman, Robert J. Barro. Officer Supply―The Impact of Pay, the Draft, and the Vietnam War[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1.61(4):649-664.
[12]John T. Warner,Beth J. Asch. The Economic of Military Manpower[J].Handbook of Defense Economics,1995.(1):373.
[13]John J. Siegfried. Better Living Through Economics [M]. US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10.254.
[14]T Ross.Raising an Army:A Positive Theory of Military Recruitment[J]. 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1994.37(1):101-131.
[15]Edgar K.Browning.On the Marginal Welfare Cost of Taxat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7.77(1):11-23.
[16]John T. Warner, Beth J. Asch. The Record and Prospects All-Volunteer Military in the United States[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1.15(2):169-192.
[17]Curtis J. Simon, John T. Warner. Managing the All-Volunteer Force in A Time of War. Economics of ?Peace and Security Journal. 2007. 2(1):20-29.
[18]Milton Friedman. Discussion:Recruitment of Manpower Solely by Voluntary Means, in Sol Tax, ed., The Draft:A Handbook of Facts and Alternatives[M].Chicago,USA: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7:203- 204.
[19]Stuart H.Altman, Alan E. Fechter. The Supply of Military Personnel in the Absence of a Draft[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7.57(2):19-31.
[20]Walter Y. Oi.The Economic Cost of the Draft[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7.57(2):39-62.
[21]Anthony C.Fisher . The Cost of the Draft and the Cost of Ending the Draft[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59(3):239-254.
[22]Benjamin P. Klotz. The Cost of Ending the Draft:Comment[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0.60(5):970-978.
[23]Dwight R.Lee, Richard B.McKenzie. Reexamination of the Relative Efficiency of the Draft and the All- Volunteer Army[J]. Southern Economic Journal.1992.58(3):644-654.
[24]John T. Warner,Beth J. Asch. The Economic of Military Manpower[J].Handbook of Defense Economics,1995.(1):347-398.
[25]John T. Warner, Sebastian Negrusa. Evasion Costs and the Theory of Conscription[J].Defence and Peace Economics. 2005.16(2):83100.
[26]John T. Warner,Beth J. Asch. The Record and Prospects All-Volunteer Military in the United States[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01.15(2):169-192.
[27]严剑峰.兵员征募制度的经济学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Economic Study of Western Military Recruitment and its Development in China
Wan Xi1,2
(1.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hongqing 401331, China;
2.Managemet School, 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 UK BT9 1NN)
篇10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大学生就业;对策
项目基金: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河北大学生就业研究”研究成果(201604020216)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9日
一、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省大学生就业研究的意义
当前,河北正面临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这既是重大的机遇,又是巨大的挑战。年轻的大学毕业生精力充沛、知识丰富、适应力强,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人才。如果大学生这一群体不能顺利就业,不仅会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还有可能影响到社会稳定,并相应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反之,如果大学毕业生都能够人尽其才,找到其理想的工作岗位,对中国梦的实现、对人力资源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对区域经济持续强劲的发展,都将意义非凡。
二、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省大学生就业不容乐观原因分析
京津冀协同发展使河北省迎来了新的产业升级换代,这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大量机会,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毕业生就业期望与现实就业环境不匹配。其中有一部分毕业生青睐北上广等经济发达地区,但是北上广地区高校众多,人才济济,竞争极其激烈;一部分毕业生受传统思想意识、人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倾向于留在河北本地发展,但是河北省经济发展的重点主要在第二产业,如钢铁、石油化工、医药等,且受到压减产能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并不是吸纳大学毕业生的主力,而主要接受大学毕业生的第三产业发展却相对滞后,再加上部分行业就业岗位缩减,下岗职工的安置又占据了部分新增就业岗位。另外,由于河北省城乡结构性矛盾的客观存在,大部分中小型企业多位于城乡结合部甚至更为偏远的乡镇,与毕业生追求的薪酬较高、工作稳定、环境优越等要求背道而驰;还有一部分毕业生追求铁饭碗,一心只想成为公务员,或至少在公共事业单位供职,但是国考竞争难度逐年上涨,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压缩编制,也不可能大量接受毕业生。
(二)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错位。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再加上一方面有的高校专业设置常年一成不变,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导致学生学无所用;有的高校在专业设置过程中并未与时俱进的考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随意设置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导致其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毕业生供大于求,热门专业热不起来,影响了就业;另一方面大多数院校重理论,轻实践,即使已有的实训、实习环节也只是做做表面功夫,缺乏必要的实训设备、技术过硬的指导教师和仿真度较高的实习环境,导致学生上手能力不强,竞争力较弱。
(三)不少用人单位在招工时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1)盲目追求高学历。不少用人单位不是根据需求而是根据学历来选人,认为学历越高越好。这就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使得学历低但动手操作能力强的高职毕业生不好找工作,又使得高学历的毕业生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以至于跳槽或是怠工情况频繁;(2)性别歧视。用人单位由于女生存在生理、生育等因素,同等情况下女生比男生就业几率低,造成女生就业更难;(3)过分看重工作经验。很多单位要求求职人员有至少一年的工作经历,可是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难以满足此条件。
三、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省大学生就业解决办法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涉及诸多方面的责任和利益,促进大学生就业需要政府、高校、企业以及大学生自身等多方的共同努力。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解决河北省内大学生就业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政府应从经济调控、法律法规、提供服务等方面为大学生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产业结构改革。在京津冀一体化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下,为解决河北省毕业生就业问题,应大力发展有较强就业吸纳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智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第三产业。
2、完善就业保障措施和服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如,简化毕业生就业程序,完善人才市场的各项服务;放宽户籍限制,加强区域性就业市场的成熟和完善,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制定相关就业法规,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毕业生,消除就业歧视;通过各种优惠政策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等。
3、提供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河北省政府有关部门应利用其先进技术手段与灵通的信息来源,建立全省用人信息平台,实时权威的职场供求信息,架起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有效沟通的信息桥梁。
(二)高校要以市场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重新规划学校定位及专业设置,做好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素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1、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要紧密围绕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需要,引导学生树立区域就业的新观念,拓宽择业范围。同时,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把学生的求职信息和单位的用人信息挂在网上,并且到毕业生青睐的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进行宣传,加强学生与企业的沟通。另外,联系三地用人单位到校园举办招聘会,畅通大学生的就业渠道,给其更多的就业机会。
2、高校在进行专业设置时,要加大对市场和用人单位的调查力度,科学分析人才需求状况,进行合理的专业设置,实现招生、教学和就业的良性循环。同时,高校要解放思想,拓宽办学思路,改革办学模式,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与交流,进行订单式培养。
3、积极开发就业、创业类课程,加强就业、创业指导。高校应通过橱窗板报、校园网络、广播、讲座等多种形式向全体在校生介绍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讲解就业技巧,分享成功经验。同时,开展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等渠道,激发其创业精神。另外,设立专门的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就业指导和答疑解惑。
4、高校要以培养全面发展、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高质量人才为目标。一方面学校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协作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
5、河北省各大高校应当主动加强同京津之间的人才交流,大力开展校际合作模式。通过京津冀各高校之间联合培养,一方面有利于河北高校实施开放办学,提升学府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参与交流的学生经历不同的学习环境,扩大学科视野,提高河北省生源的综合素质。
6、加强职业资格培养。很多用人单位把求职学生是否具有从业资格证书作为筛选的基本条件之一。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缺乏对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视,由此导致有的学生没有意识到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性和考取的必要性,有的学生虽然有此类向往,但由于信息闭塞、对考试地点不熟悉、对社会需求不了解、自身能力有限等原因最终放弃了考试或是考取了不正规的或者用处不大的资格证书,影响了就业。因此,学校应加大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了解其对哪些职业资格证书比较重视,对哪一类人才比较急需,并将其信息传达给学生,以此保证学生在面对各种资格考试时有相应的侧重点。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与职业资格考试有关的选修课程,并为有志于通过考试的学生提供相关培训。并且在每年各项资格考试即将开始的时候,在校内加大宣传,防止学生因为各种原因错过报名机会。同样,鼓励并辅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助于求职的技能大赛,获取证书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就业实力。
(三)企业与学校协作,实现共赢
1、深入创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大力开展预就业模式和订单式培养。企业为学生提供参观学习的条件和真实的工作环境,同时给学生进行讲座、培训,使学生了解企业实际工作流程、体验企业文化,这样一方面学生可顺利就业,一方面企业也保证了优秀的人才储备。
2、企业要树立正确的用人观。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不仅取决于其择业观,也取决于企业的用人观。用人单位要根据发展需要引进人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不同层次的毕业生找到各自的归属。
3、企业要加强规范用人制度。招聘、用工政策要符合国家要求,如五险一金等,以保证毕业生应得的待遇。要消除在年龄、性别、户籍、工作经验等方面存在的就业歧视,尊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企业要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实行优胜劣汰的良性用人机制,充分调动大学毕业生不断学习、进取的精神。
(四)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1、转变就业观念,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有的大学生没有意识到我国的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还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因此就业期望值有些偏高。实际上,大学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期望值,使其更加符合当今市场需求、更加理性和切合实际。摒弃一味追求大城市、高薪水、好环境的就业期望,从基层做起,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施展才华、实现价值;有的大学生抱着一次性就业的观念,认为找工作就要一次性找个满意的好工才作,否则宁愿在家待业。事实上,当今社会竞争如此激烈,仅凭刚毕业时微薄的一己之力实在难以达成心愿,要树立多次择业的思想,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逐步实现自己的就业梦想;有的大学生认为找到工作就可以一劳永逸了,殊不知这样很有可能由于跟不上形势,失去工作成为待业人员。因此,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打造全新的自我。
2、熟练掌握择业技巧。大学生要放弃依赖心理和从众心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身实力,以求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大学生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规划好大学时间,然后根据自己的目标和兴趣、在大学期间丰富专业学识,考取相关证书,通过兼职等方式增加工作经验,积极参加实习、实训和其他社会实践,真实接触工作环境。然后,在毕业前夕广泛收集用人单位信息,精心设计简历,搜集面试常出问题,多次模拟演练,最后自信、得体地应对面试。
3、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所有的用人单位都希望自己的员工忠诚、敬业、团结合作、敢于创新、勇于拼搏。同时,人际交往能力影响人与人的各种关系,影响工作事业的成功。因此,大学生应该根据社会实际需求不断磨炼、发展自己,使自身成为一个被需要的人。
4、转换思维,将就业改为创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的限制产能、环境治理等因素将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但同时,河北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大学生自主创业支持性文件,比如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自主创业专项资金等,大学生应树立服务区域经济的理念,抓住机遇,以主动创业代替被动就业。比如说,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以考虑在软件开发、网页制作、网络服务等项目上创业;旅游和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旅游服务这一行业创业;学习物流、财经、外贸、金融、电子商务等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现代物流这一行业创业;实在不具有专业优势的学生可以考虑在农业、服务业等领域创业。
(五)政府、企业、高校、毕业生四方联动促就业。大学生求职主要通过上网搜索或是参加各种类型的招聘会,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监管,网络上的招聘信息充斥着大量的虚假宣传,招聘会上参与的企业良莠不齐,导致学生求职时经常陷入彷徨甚至上当受骗的境地。政府应建立一个专门的就业信息管理中心,用人单位定期向其上报招聘信息,经审核后传达给各大高校,高校通过各种方式传达给学生。同时,高校收集学生的求职信息,并将其反馈给政府就业信息管理中心,再通过管理中心推荐到各个招聘单位去,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由三方共同参与的、有效的就业信息网络。
四、结语
总之,在解决河北省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既要政府良好的布局,也需要高校与企业的精诚合作,还需大学生加强自身的思想转变,更需要多方联动,在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这样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下,有效推进大学生就业工作,并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建环.“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研究[J].才智,2014.
[2]王东,王迪,安博,张媛.“京津冀”协同发展下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就业情况研究[J].智富时代,2016.2.
[3]刘芳.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联动机制研究――以河北省大学生为例[D].内蒙古大学,2013.
[4]刘益星.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