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物流发展范文

时间:2023-04-05 16:50:5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村物流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村物流发展

篇1

近年来城市培养出大量的物流人才,但缺少真正了解农村发展现状、熟悉农村物流特点的专业人员,缺乏良好的政策扶持环境和专业的物流人才来对农村物流资源进行整合规划。造成以上情况的原因有:城乡之间基础设施和教育方面差距很大,农村无法吸引优秀企业和人才。农村生活条件相对于城市有很大差距也是造成农村物流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在政府扶持方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农村流通市场体系无法与城市接轨,农村流通市场建设落后于城市,农村各地政府财政能力不同,对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的认识存在差异,导致扶持力度各有千秋,同样制约了农村物流的发展。除了农村物流自身的特殊性限制了其发展,同时针对农村物流发展过程暴露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城市与农村在制度和管理上的“二元”结构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也是造成农村物流发展缓慢、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差距逐年拉大的重要原因。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长期存在导致物流服务的“二元”状态一直存在。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的业务只涉及城市,并没有延伸到农村地区。由于缺少城市物流服务信息体系、先进的物流技术、专门的物流人才,农村物流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远远落后于城市。

2依托城乡一体化下的农村物流发展新机遇

城乡“二元”结构直接导致了城乡物流的“二元”形态,而城乡一体化则可以为农村物流的发展带来新契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可以使城市先进生产力渗透到农村地区,加快农村现代化发展,促进农村物流发展。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深入,农村经济逐步繁荣,农村物流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1)道路运输的城乡一体化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保障。建立联系城市和农村的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促进农村物流发展的先决条件。目前,交通运输网络已初步形成,2011年底,全国农村公路(含县道、乡道、村道)里程达356.40万km,全国通公路的乡(镇)占全国乡(镇)总数的99.97%,通公路的建制村占全国建制村总数的99.38%。农村道路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为农村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城乡道路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可以实现农用物资、农副产品的便利高效运输,从而以道路运输业的发展来支撑农村物流的建设。道路运输业“十二五”规划中也提到在“十二五”期间政府将积极推进农村地区货运站场建设,完善县(市)、乡(镇)、村三级物流节点网络。进一步完善农村道路一体化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保障。我国城乡道路一体化管理的体制格局已初步形成,城乡客运的统筹发展与物流市场的管理都归为道路运输行业管理工作的职责范围。城乡道路一体化的下一步目标是逐步打破地方行政壁垒,实现运输资源在城乡内的优化配置,构建对接现代物流的政策标准体系。

(2)政府管理体制和经济结构的城乡一体化为农村物流的发展环境提供保障。自城乡一体化政策提出以来,我国在税收制度、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就业制度上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力图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并在制度、经济、交通、教育和文化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农村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平台和政策环境。厉以宁教授在《论城乡二元体制改革》一文中形容道:“城乡二元体制的改革将导致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民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由于社会最低保障的基本建立而导致社会低收入家庭后顾之忧的逐渐消除,必定会引起内需的大突破。全世界最大的待开发市场在哪里?就在中国农村。”也就是说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定将推动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必将带动农村物流的发展[5]。近年来城乡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得到稳步推进,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同时推进农业现代化。同时政府的财政投入不断加大,“三农”累计支出4.47万亿元,年均增长23.5%。农村金融服务不断加强,涉农贷款余额由2007年末的6.12万亿元增加为2012年末的17.63万亿元。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快,2012年底,城镇和农村人均居住房面积为32.9m2、37.1m2。在“十一五”期间,城乡一体化各项事业取得了明显进步,农民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改善。据统计,2012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82414亿元,增长14.3%,而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893亿元,增长14.5%。

3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物流发展措施建议

城乡一体化战略的实施,大大改善了农村物流的基础设施,提高了农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为农村物流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环境。发展我国农村物流的当务之急就是基于城乡一体化将城市物流与农村物流统筹发展,实现规划一体化、布局一体化和管理一体化。统筹城乡规划,大力引进现代化物流技术、物流装备和物流经验,优化物流相关产业结构,探索新型农村物流发展模式,加大市场管理和政策扶持,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中心、联合周边乡镇物流节点、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现代化农村物流运作体系。通过分析我国物流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结合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为农村物流发展带来的契机,笔者提出基于城乡一体化的农村物流发展措施建议:

(1)城乡规划一体化、统筹城乡物流站点规划,完善农村物流基础设施。首先将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统一纳入到城乡建设规划中,各乡镇的农村物流站场规划也纳入到地方统一规划。要在规划农村物流网点布局时,做到有效的前期控制。其次政府及交通部门应加强政策扶持,培养物流龙头企业;对改造、租赁客运站的物流企业给予鼓励支持;对有意向农村物流市场发展的城市物流连锁超市企业给予优惠扶持;对发展小件快运的客运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在建设农村物流站点的时期要做到全面扶持。再者,根据“政府统筹、市场引导、企业参与”的理念,整合利用已有资源,将农村原有的各类站场资源改造开发成物流网点。集结“农村客运站、邮政所、交管站、城乡连锁超市、粮食收购站、农资配送店”等多种社会已有资源,改造为城乡配送点或农村客货一体站,设立为农村物流网点,物流配送服务直接通村达户,实现城市与农村物流配送节点的融合。

(2)城乡经济一体化,打造产销一体的“城乡物流连锁超市”。在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趋势下,根据农村物流市场的需求,政府应鼓励兼具物流服务功能的城市商贸连锁超市开拓农村市场,按照“市场引导、政府扶持、企业运行、农民参与”的运营方式,重点推出一批有代表性的城乡物流连锁超市品牌,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配载、统一配送、统一结算”的经营管理模式,搭建集“物流平台、仓储配送、运输服务、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物流运营体系[6]。在政府统筹规划城乡物流场站、整合农村已有物流资源的基础上,物流企业可充分利用改造后的物流服务网点作为仓储、中转中心或开设连锁超市,使城乡物流连锁超市网络覆盖乡镇的各个角落。农户只需将自家生产的货物送至附近的连锁超市,由农村物流超市负责集货,及时运送到城市物流超市,再由城市物流超市负责加工包装卖到城市居民手里。这种城乡一体的物流模式减少了不必要的流通环节,实现产销一体化。同时,农户生产所需的农资用品、生活用品也可以经由城市物流超市运送至农村物流超市,最终送到农户手中,农村物流超市也会将城市物流超市反馈回来的需求信息传达给农户,从而实现了城市农村物流、信息流的双向流通,达到城乡经济一体化、城乡物流一体化。具体如图2所示。

(3)城乡客运一体化,完善“小件快运网”。2011年11月15日,交通运输部的《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道路运输行业必须抓住城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变的重大机遇,着力解决统筹城乡客运协调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快完善资源共享、相互衔接、布局合理、方便快捷的城乡道路运输网络,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促进基本公共客运服务均等化。”道路客运小件快运一般是指依托高等级公路旅客运输客运班线,发挥道路客运班次密集、快速直达的优势,将发货人托运的小件物品装在客车行李舱,随同客运班车正常运行、快速移动交付给收件人的延伸服务[7]。伴随着我国公路网的不断完善,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加快,各个客运企业的营运网络得以不断延伸,遍及各个农村乡镇,为小件快运向农村发展提供了机遇。在国家大力提倡城乡客运一体化的背景下,各地区政府应加强农村客运站的建设,依托城乡客运网络,鼓励客运企业在农村、乡镇拓展小件快运业务,将运管部门管辖下的客运站、交管所免费或优惠租赁给客运企业设立小件快运部。在政府的牵头下,与客运企业合作,发挥道路客运班线密集、便捷、安全的优势,以城乡客运班车和农村客运班车为载体,建立“小件快运”乡镇网络,形成集信息、集货、运输、配送、结算为一体的农村小件快运物流体系,实现农村物流的“门到门”“、当天件”的服务[8]。

篇2

【关键词】农村物流;现代化发展;浙西南

0 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影响对生产、流通和消费产生的重要因素,现代物流理念已经深深融入各行业的发展。但是相对城市物流的现代化水平的高速发展,农村物流的水平却相对落后,已经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村物流的概念直接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目前学者们普遍达成的共识是农村物流是相对于城市物流而言,主要是以农村为区域,以农业生产为中心,以农产品、农用物资为对象的运输、仓储、配送、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及信息管理等一系列活动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协调的过程。是农村范围内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密切相关的物流活动。

1 浙西南地区农村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地处浙江西南山区的丽水资源丰富,是浙江重要的农业城市,具有许多远近闻名的特色优质农产品,但由于由于丽水的农村流通体系比较落后,流通供应链较长,环节过多,使农副产品在储运、加工和销售环节中的成本过高,利益被中间环节截留,农民增产不增收,最终导致丽水最大的优势资源――绿色农业资源等生态优势一直未能实现其真正的价值。

1.1 缺乏统一科学的物流规划

丽水是浙江省农业城市,农村经济是其主力军,随着国家及省、市对三农问题的持续关注,农业发展得到大力提升,农村基础建设也逐步加强,农村的网、路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对总体来说,农村物流现代化发展在浙西南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却一直是相对薄弱的环节,发展较缓慢。一方面农村物流尚无明确的主管部门,管理较为混乱,交管、商务、邮政等部门各自有着一套管理政策和方案,相互间各自为政,缺乏协调,多头现象严重。另一方面,由于丽水在浙江属于欠发达的山区,农业企业发展受到地域因素、区域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发展较慢,规模较小,而省内大型物流企业主要关注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导致丽水农村物流发展基本还停留在传统模式,进而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2 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设备落后

农村物流的对象主要是以农产品为主,而且多以鲜活农产品为主,数量大、品种多、保鲜要求高、季节时令性强等特点。这就对物流的要求有着更为苛刻的标准,对交通、道路、车辆等物流基础设施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国家推行“城市优先”的物流发展战略,再加上丽水的山区地域因素,导致丽水农村物流在交通工具、道路设施、物流中心、市场建设等流通基础设施方面严重不足,特别是针对保障生鲜农产品品质的冷链物流技术,远远落后于现代化水平高、功能完善的城市物流,使得很多优质的农特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环节上,由于缺乏有效的保鲜措施损失率高居不下。

1.3 农村物流信息化水平低

与城市物流现代化高速发展相比,物流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是浙西南农村物流现代化发展又一瓶颈。农产品的市场信息化程度是直接影响农村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浙西南农村地区的土地、劳动力、科技、金融等农业信息要素市场尚处于初级阶段,虽然相关农业部门也建立了农业信息网,但尚未普及到所有的乡、村。据调查,丽水建制村农户平均上网率不足15%,远低于城市。而且市场供求信息的渠道比较单一,服务能力及服务水平低下,信息化意识比较淡薄,农民获取的信息往往滞后于市场的变化,失真现象严重,农产品物流的流向带有盲目性,流程不合理,最终影响物流增值性。总体上说,浙西南真正的健全、快捷、准确可靠的农村物流信息平台还未真正形成,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农产品市场交易的信息进行采集、加工、整理和工作,更无法真正起到对物流市场信息的导向和服务功能。

1.4 农村物流专业人才缺位

浙西南农村物流流通渠道不畅,严重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究其根源主要是农村流通专业人才队伍的匮乏,农产品流通主要是指农产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的运动过程,由售卖过程和购买过程构成,它是农产品扩大再生产的前提和条件。而农产品流通专业人员主要涉及农技人才、农产品经纪人、营销贸易人才、流通专业人才等,这些人员的配置已经成为解决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但是目前浙西南农村物流中,无论是现有从业人员还是普通的农民,他们在流通专业知识、经营管理及信息化技术应用上都极度的匮乏,已经成为当地农村物流现代化发展的制约瓶颈。

2 浙西南农村物流发展对策

2.1 搞好农村物流体系规划

要借助国家、省关注“三农”问题的契机,丽水市政府应该抓紧时间出台相关农村物流发展政策和措施,明确农村物流领导机构,做好相关部门协调关系,降低农村物流的准入门槛,在物流经营方面的贷款、税收和相关服务经营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补助,为发展农村物流营造良好的平台。同时要做好浙西南农村物流的整体规划,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农业发展规划,合理调整农村物流规划,并与丽水总体物流产业规划、物流企业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2.2 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物流基础设施是农村物流现代化发展和农村物流水平提高的基本保障因素。丽水当地政府应该在中央财政拨款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税收、金融优惠政策,吸引各类资本投入,继续加大对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向农村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倾斜,设立农村基础设施专项经费,专款专用。加快农村客、货运输场站的建设,优化整合农资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及仓储中心的资源,促进农村物流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2.3 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力度

如果说农村物流发展的硬件是物流基础设施的话,那么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则是农村物流发展的软件因素。农村物流信息主要包括与农村物流相关的政策法规、生产经营信息,与农村物流有关的农资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等信息。近年来,浙西南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农村物流信息发展滞后,生产和消费双方无法获得快捷准确的市场信息。因此政府应该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尽快建立健全符合买卖双方实际需求的农村物流信息平台,加快物流信息平台的乡、镇、村普及面,及时收集物流信息,物流信息,在生产和消费间实现信息的互联与沟通,资源共享,减少了农产品的无效流动,降低物流的成本,提高农村物流的效率,实现利益共赢,有效推动农村物流现代化快速发展。

2.4 大力培养引进现代农村物流人才

物流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在我国目前还是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浙西南农村物流专业人才更是奇缺,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农村物流现代化发展的障碍。因此,政府首先要加大对农村物流教育的关注和投入力度,鼓励支持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开设农村物流专业,并给予一定资金支持;其次要加大引进具备物流管理(下转第115页)(上接第62页)知识和经营管理才能的人才力度,影响、带动和加快农村物流现代化发展;再次,要加快当前农村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步伐,选派有能力、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骨干进入高等院校或先进的物流企业去进修和培训;最后,在培训方式和途径上,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可以针对不同层面的对象,开展短期培训和学历教育等多种人才培养途径,培训的形式可以采用集中面授、现场演示、实地操作、脱产学习等多种形式。

【参考文献】

[1]郭碧环.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研究[J].中国外资,2011(04).

篇3

关键词:农村物流;现代物流管理模式;物流体系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1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平均收入都得到极大的提高,与此同时,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两极分化也逐渐明显。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备受人们的关注,而农村物流对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在国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民需要到县以上的市场去购买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31.3%的农民认为购买生活资料不方便,37.2%的农民认为购买生产资料不方便,原因是农村几乎没有一个完整的、畅通的物流体系和物流渠道,农村现有的物流条件远不具备现代要求,体系也不够完善;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消费这个链条中,运输等环节存在严重的问题,导致整个链条变得格外脆弱,极大地制约了实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的流动。

以贵州省乡村地区的实际情况为例,其物流行业发展缓慢,主要体现在商品种类不全、产品数量来源不稳定、物流需求量和供给量小、基础设施不完善、物流成本较高;乡村居民居住地不集中,很难形成规模经济。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农村物流水平、促进农村物流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对于城市物流,农村物流是指商品在原点或接收实体流动过程。为了满足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其他经济和社会活动,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收集和处理服务功能进行有机结合等一系列活动。农村物流不同于农业物流、农产品物流以及农产品流通等概念。

一、贵州省农村物流发展的意义

(一)降低农产品成本。据2015年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农产品生产和收集的自然价值较低,美国的比例是3.80:1,中国是0.38:1,贵州仅为0.2:1。在发达国家,农产品物流过程是一个价值增加的过程,但在我国恰好相反,因为有很多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质量受损,所以价值降低。果蔬产品在我国运输损失约25%~30%,而贵州省高达约30%。因此,高度重视贵州省农村物流的发展,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农产品流通损失。不断降低农产品成本,更好地实现农产品的价值。

(二)发展农村物流可以增加农民就业。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较多,社会矛盾日益突出,再就业的形势不容乐观。发展农村物流有利于增添新的就业岗位,如搬运、运输、加工、包装、配送等都是新的就业方向。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突出问题将发挥重要作用,以及对缩小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发展农村物流可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由于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物流行业已经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贵州省农村落后的经济具有推动作用。大力发展农村物流可以减少农业种植、管理、处理、存储、加工、运输、包装等各个环节中不必要的损失,从而降低农产品总成本,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缩小城市和农村的差距,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通过现代物流管理模式,加快新农村物流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消费品及时送到乡镇,刺激和扩大农村消费,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农村新鲜的农副产品在短时间内及时送到城市,满足城市居民生活的需求,确保城乡居民的安全消费,实现城乡之间的良性互动。

二、贵州省农村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经营规模化、机械化程度低。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农村目前的生产方式严重阻碍了机械化的发展,使得农村生产经营规模化程度低,发挥不了现代物流的规模化效应,这与现代物流的发展要求相违背。贵州省农村人均收入低下,基础设施落后,物流基础设施落后,物流技术装备落后,物流运作成本高。而物流的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每一项功能的实施,都与物流的基础设施和物流技术水平有关。

(二)农村物流设备水平低。目前,贵州省农村接入互联网的家庭较少,农村建立的相关网页、网站也很少,信息化程度低严重延缓了农村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进程。由统计数据显示,在贵州省,水果、蔬菜和其他农产品从采摘到装卸、搬运、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的损失率高达27%~36%。由于农村没有现代集装箱,没有现代冷藏冷冻设备等现代物流运输工具,一些较容易腐烂变坏的生鲜农产品没有及时得到冷藏冷冻和有效的保管,再经过粗暴简单的装卸搬运和长时间的物流运输,导致生鲜农产品品质和质量下降,损耗过多。

(三)缺少政策扶持,物流主体未得到提升。物流政策不到位,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没有优惠的扶持政策,导致农村物流的交易合约无法顺利形成和履行。虽然贵州省农村物流主体已经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但只是一个雏形,始终未能完全提升,农村物流的现状“规模小,服务质量差,监管不力,竞争力弱”一直尚未被改变,导致物流主体仍然不成熟,效益低、抗风险能力弱,这些严重阻碍了农村物流市场规模的扩大。

篇4

(一)湖南农村物流发展的优势

1.湖南省地理位置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从地理位置上说,湖南省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地处我国中南部,长江的中游,承东启西、贯通南北,是“泛珠三角”经济区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也是连接东部沿海省与西部内陆省份的桥梁地带。从交通上来说,湖南省公路、铁路、水运都比较便捷,尤其是四化两型建设以来,湖南农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更为快速,覆盖的农村村镇更多,加上高铁和动车的开通,使得湖南交通可触及的省内和省外地区覆盖面更广。

2.湖南省已相继建成了一批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产品物流园区自“四化两型”社会建设实施以来,湖南农村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农村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甚至在一些经济发展发展水平相对高的地区出现了一批农业产业园和物流园区。调查数据显示,农业产业园区在被调查对象的回答中被提及率为46.7%,物流园区为28.7%。这为湖南农村物流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农村物流需求不断增加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湖南承接产业转移以及与东盟个多的投资合作一方面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了农民就业,提高了农民经济收入,,并吸引农民工返乡务工,这些无疑都增加了湖南农村居民的物流需求,尤其是湖南农村城镇化建设期间,工业建设方面的物流需求量比较大。同时,四化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很多农村地区实施特色化农业发展道路,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农业生产基地和农家乐体验园,这些无疑都增加了对农村物流的需求。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湖南省物流总额、社会物流总额、物流业增加值、社会物流总费用分别由2010年的3.26万亿元、946亿元、2919亿元,增加到2014年产的5.37万亿元、1604亿元、5058亿元,年均增长14%左右。

(二)湖南农村物流发展的劣势

1.湖南省农村居民物流意识不足据我们调查,调查对象中虽然有54.9%的人听说过农村物流,但还有45.1%没听说过农村物流,即使听说过的,也说不出它的含义。更不用说是相关物流理念和物流原理。即使是物流从业人员大多是初高中文化,基本上没有物流专业的学生,所以相对来说,湖南农村居民物流意识淡薄,这也是湖南农村物流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之一。

2.湖南农村农业现代化程度一般且呈地区差异近几年,湖南实施了一些列经济发展政策,湖南经济发展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这些成果大部分体现在城市,而湖南农村农业现代化程度只总体上达到一般水平。据调查显示,93.5的人认为农业现代化程度一般水平以下,只有6.5%的人认为比较高和高。而各地区呈现出发展的不均衡性,例如,邵阳居民认为农业化程度低的被提及率为83.3%,其余都认为一般,是湖南省农业现代化程度居民评价最低的市,郴州有一半人都认为一般,另一半人认为农业现代化程度低,其他市认为本地区农业现代化程度一般的基本都在70%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岳阳居民中有11.8的人认为本市农业现代化程度非常高,湘潭则有33.3%的人认为本市农业现代化程度比较高。而永州和张家界则100%的认为本市农业现代化程度一般。

3.湖南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设备落后目前在农村所使用的物流设施设备依次主要有面包车被提及率为75.4%,中型货车被提及率为59%,普通货仓被提及率为53.3%,大卡车被提及率为47.5%,冷库被提及率为27%,小推车被提及率为27%,叉车被提及率为21.3%,吊车被提及率为19.7%,立体仓库被提及率为9.8%,托盘被提及率为6.6%,传输带被提及率为4.9%。由此可以看出在农村使用的物流设施设备主要是面包车、重型货车、普通货仓和大卡车,而比较现代化的物流设施设备立体仓库、冷藏式运输车、托盘、传输带被提及率相对较少。

4、农村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目前,湖南农村物流信息的传递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电话联系,被提及率为87.7%,除此之外,通过本地物流信息网络平台传输信息,被提及率为9%;通过物流信息技术(EDI、条形码)传输物流信息,被提及率为3.3%。这说明索然有些地区有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但还不能充分服务农村居民生生生活需要。

5、农村物流专业人才短缺且受教育程度偏低物流从业人员教育程度主要为初高中,初中生提及率为59%,高中被提及率为40.2%,职业技术学校被提及率为32%,小学被提及率为27.8%,物流专业毕业学生被提及率为10.7%。,其中物流专业毕业学生被提及率最低。尤其是即东物流又懂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人才更少。由此可以看出农村物流专业人才相对短缺,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和服务理念落后。

(三)湖南农村物流发展的机会

1.湖南省政府对物流业的支撑为湖南农村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首先是省政府在2011年以湘政办发[2011]70号文了《关于印发<湖南省“十二五”物流业发展规划>,从发展现状、发展形、指导思想与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实施与保障措施等六个方面全面描述了我省物流业发展总体情况及发展方向,对我省“十二五”物流业建设提供了政策指导。2015年6月份,湖南省政府又出台了《湖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湖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三年实施计划(2015-2017年)》和《关于开展省级物流园区示范工程的通知》,系列规划提出利用三年时间,加快构建起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和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发展一批专业化程度高、综合服务能力强、设施装备配套好的物流园区,努力将湖南打造成中部物流高地和长江经济带重要区域性物流中心,这为湖南农村无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2,移动互联网在农村的逐渐普及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湖南农村物流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近年来,随着湖南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手机在农村普及程度高达90%以上,并且越来越多用户在手机上使用与互联网相关的业务,手机成为农村消费者接触互联网的又一选择,手机互联网在未来农村市场会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物流中的应用,湖南农村物流信息化趋势在不断加强,这都为湖南农村物流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四)湖南农村物流发展的威胁

1.湖南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不利于农村物流的发展

湖南为大陆性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季温蒂比较低,而夏季温度很高,而春季雨量多,加之湖南大部分地区处于丘陵地区,农村居民居住的又非常分散,道路交通状况不太理想,这些状况都不利于农村物流运输、配送和储藏。

2、湖南引进斩落投资者进入物流领域可能带来的威胁

国外优秀物流企业的入驻,目标瞄准的是原本属于本省物流企业的那一块“大饼”,二者的争夺势必会拉开一场硝烟弥漫的“大战”,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竞争。中外两股物流势力的比拼,很可能引发恶性竞争。外国物流利用强大的人、财、物力等后备资源拼命的压低农村产品的流通费用。本省的物流企业利用本土优势,联合当地势力,展开地方保护主义等,这写很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市场混乱。

二、“四化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湖南农村物流发展模式的构建

湖南农村物流发展模式要适应于农村经济的发展的特殊要求,要适应农村居民生产及生活方式,要适应各地区经济现状及资源条件的差异性,要适应湖南四化两型建设的需要。需要遵循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符合时展要求。大力发展湖南农村物流,主要就是提供更多、更专业、更优质的农村物流服务,一方面是要满足湖南农村剧名日益增长农村物流服务需求,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农村经济发展的长远需求.

(一)搭建一体化农村物流信息平台

物流要发展,信息要先行。农村物流要更好地发展,搭建一体化农村物流信息平台是关键。湖南农村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主要完成以下工作:首先是要解决物流信息标准化问题。第一,要对各市县特色农产品按照县市统一编码实行条形码化管理。而对其他类农产品则按照产品用途进行统一分类编码。第二,可以按照地区对各市县村镇对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后规范化统一编码管理,以便物流资源通过物流信息平台在各县市城镇内部的统一协调配置。第三、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和移动互联网APP技术的农村物流一体化的“湖南农村物流信息公众平台”,农村居民和物流资源供给者可以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来物流需求信息和供给信息,只要经过注册认证就可以了。培训农村居民学会使用该平台,既能够在平台上上传并真实可靠的信息,并管理好后台信息。

(二)合理引导建立地方特色的农产品物流产业园

湖南省各地区域都有各自不同的地方特色。由于农村物流各种资源的有限性,要求我省发展农村物流必须开展集约化经营。在具体地实施过程中应利用当地特色、优势,整合各种有效资源,建立农村物流产业园。建立建成以它们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的农村物流体系,以物流产业园带动全省农村物流的发展壮大。如江永生产香芋、香柚、香姜和香米,我们就在当地建立围绕这些香产品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一体化的物流产业园,并适当服务当地农村居民生活消费品物流需求,以此带动当地物流业的发展。

(三)建立“订单驱动”式农村生产物流

“订单驱动”式农村生产物流主要是指有农村农产品产业园与超市,农贸市场或酒店等有较大量和比较稳定的=需求的企业签订长期稳定的供货合同,实现按需生产,而不是随机生产。首先,要分析本地区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发掘自身竞争优势,制定出自己产业园或组织的可供特色产品和服务计划。然后主动出击寻找潜在客户,可以通过微信平台、湖南农村物流信息一体化平台、参加农博会等供给信息,也可以“以点带面”式配送,一个客户一个客户扎扎实实做好配送和服务,做出口碑和品牌。最后考虑还可以同一个村庄的生产和运输工具统一管理,这样有需求的农户可以到这里租赁工具,因为农村物流具有极强的季节性,农产品播种和成熟时候的物流需求量很大,尤其是一些机械化工具,每家都购置费用高,有些家庭还没钱买,这样可以考虑以村为单位结合实际情况购置生产工具,这样农民可以租用生产工具、运输工具、货运设备,为农户节省了生产物流成本,间接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

(四)发展基于产品特性的农产品配送方式

对于不同类型的农产品应该结合其产品特性制定不同的物流配送方式,如对温度没有过高要求的像香米、香柚、香芋等,我们可以采用恒温运输货车进行运输,而像鲜活类如鱼、新鲜蔬菜、特色水果、食品等就需要采用冷链运输。而像生猪、活鸡活鸭类则要进行绿色运输,以便造成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

(五)依托邮政物流发展基于电子商务的农村配送物流

目前,农村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农村城镇商贸发展迅速,加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农村居民网上消费行为不断增强,阿里巴巴也已着手联合农村县政府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吉林、河北、湖南等多地提出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所以农村居民对物流服务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不断增强。而从我们的调查数据看出,邮政是湖南农村渗入度最高的物流力量,同时在面临激烈竞争的邮政物流也也正在谋求新的发展出路,因此,湖南省要发展农村物流,可以以湖南邮政为依托,依托邮政物流已建立的广泛的农村实物传递网络和金融网络等基础设施,加强快递物流公司与邮政物流资源在农村市场的整合,利用邮政在农村居民心中的良好形象,大力发展农村配送物流,积极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开拓未开发的农村物流配送市场、拓展新的业务、创新服务形式积极尝试在村镇建立农村物流配送中心,更好地服务农村居民生活。

(六)构建专门服务于超市和农贸市场的农贸物流综合服务体

农贸物流综合服务体就是以以超市或农贸市场为单一客户市场,实行精准营销,满足其所有现实和现在需求的集运输、包装、储存、流通加工、装卸保运、商品配送、订单管理、信息管理为一体的全流程、全方位式的物流服务综合体,甚至可以结合客户需求提供商品上架、退换货以及废弃物品处理等增值服务。专业化团队做专业化的事情可以提高效率和资源利用率,因此农贸物流综合服务体就是要做一支专业服务超市和农贸市场的小小鸟,开拓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当然综合服务体首先要做的是组建团队,这就需要整合现有资源和利用政策优惠创造新资源条件,成为现代化专业化服务团队。然后就是人员招聘和培养,企业要发展,具用现代物流意识和客户服务意识的人才是关键。第三,诚实守信服务赢得人心。农贸物流服务综合体将成为农村物流服务的一种新模式出现在人们生活中。

三、湖南农村物流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立足于优劣势对农村物流进行合理规划与引导

湖南省发展农村物流应该立足于优势、利用机会、克服劣势、规避威胁。一方面,在开展农村物流活动时,政府部门应该利用强大的背后资源-资金、政策、技术、设备、信息、人才等帮助农村物流进行系统合理的规划,另一方面,在实际农村物流活动中,对于不断涌现的许多新的问题,政府部门应当切实地紧跟市场动态,积极引导协调农村物流的发展。

(二)创造良好的农村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

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农村物流发展的法律保障。从立法来说,应加强对于湖南省农村物流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尤其是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农产品产权保障、农村市场的准入制度处理农村物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的尺度。通过法律条文对实际过程中的各类问题、各种纠纷予以标明、管理,对违法乱纪的行为作出处罚,明确指出处罚措施。将湖南省农村物流纳入法制化道路。从执法来说,对于已经颁布下达的政策,应积极落实到实处,要求各市政府、省政府各厅委、直属单位认真贯彻执行。突出强调“落实”二字,与实际的农村物流状况相结合并继续对政策予以修改完善。为农村物流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三)加快农村物流行业标准的制定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遵循“规定”才能“蹈矩”。行业的井然发展必须要共同遵循一定的“行规”。湖南省农村物流业的发展一定要建立的一个前提就是“标准化”的制约。湖南省可以适当借鉴国内外比较成熟、系统、有序的农村物流标准,在此基础上结合本省特殊的实际情况,联合经贸、财政、税务、工商、交通等农产品相关部门建立农产品标准体系、质量检测体系、产品认证体系和质量监督制度,尤其是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包括理化指标、感官指标、安全食用指标、鲜度指标等。保证农村物流的规范有序,为湖南省农村物流的“健康”壮大保驾护航。

(四)加强农村物流相关基础设施

湖南省农村物流基础设施不仅要加大利用力度,还要加紧建设。一方面,对于现有的各种基础设施资源,如公路、铁路、水运、信息、技术、客运巴士等要善于利用。另一方面,湖南省要继续对基础设施进行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第一、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第二、改、扩建一批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第三、加强农产品专用运输工具、专用仓库、特种仓库等农产品储存设施的建设。第四、建设物流机械化装卸、搬运设施。第五、建立农产品物流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等。

(五)培育并壮大多元化的农村物流主体

首先,将原有实力较强的国有流通企业如国有粮食公司、供销社重点发展成为农村物流行业的龙头老大,在此过程中注意“健康”建设。其次,大力号召小件运输企业和个体运输散户(供销合作社、代销店、个体商户)向龙头企业学习。因为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一定是有其成功之处的,无论是运行方式还是规章制度、服务理念等多方面都要成熟于个体商贩等小型物流组织,利益的驱动与榜样的树立必定会帮助小型物流企业找到突破口,效仿亦或是改善创新,从而带动我省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其次,号召原本从事传统仓储、运输等功能的物流的企业、个体组织朝着专业化、优质化方向发展,优化湖南省农村的物流结构,提高农村物流的质量。

(六)加快培养农村物流的专业化人才

篇5

农产品物流的形成,能够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同时,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农产品物流的现代化特色要求节约农产品流通成本与农业生产成本,加快农产品的流动速度,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农民组织化程度大幅度提升。解决三农问题作为重点问题,而目前破解三农问题之前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农产品物流机制。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发展不断提高,消费者也在产品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的农产品营销方式已经跟不上现代化市场的脚步。由此可见,建立一个完善的农产品物流机制,对于农产品流通时提高农产品的价

二、现代农产品物流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一)加快了农产品进入消费缓解的速度,减少农民损失

农产品的价值与生命主要体现在鲜活上,但是鲜活的农产品含水量较高,保险周期太短,很容易腐烂变质。而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形成,进一步加快了农产品的流通速度,这样才可以把农产品输出的时间和生产的时间的间隔缩短,使农产品尽快走进销售环节。农产品物流体系形成既能满足消费者在鲜活性方面的要求,也可以降低因为农产品腐烂变质而带来的亏损。

(二)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使农村经济持续增值

长期以来,农村经济发展受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影响,虽然农民能够通过提升粮食的价格来增加收入,但是农民的收入还是受到限制。而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只要是因为农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相对比较落后,难以形成产业价值链。这样不但限制了农产品的流通,也影响了农民的收入与农产品结构的整改。目前,中国的农产品很多都是传统的销售模式,或者只是简单的进行加工就进入销售模式,这样不但影响了农产品的增值,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情况。而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不但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还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进步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增值。

三、依托农产品物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策略

(一)提升冷链农产品物流技术

农产品的特点就是具备鲜活性,尤其是容易变质腐烂的农产品,如:肉、鱼和奶等,而冷链农产品物流的前提条件主要体现在运输和存贮过程中的保鲜和冷冻技术。但是,我国现阶段的容易变质腐烂的农产品在装运时都是通过露天完成的,尤其是水果、蔬菜等都是利用普通车进行运输的,导致许多农产品在进入物流环节过程中腐烂变质。而且农产品加工技术不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引进先进的存贮设备,如:冷藏车和冷冻库等,从而实现农产品保鲜的目的,进一步减少农产品的亏损。同时,应该提升冷链农产品物流技术的投入,建立一个健全的农产品物流机制,以此促进农产品的发展。

(二)改善物流缓解,提高增值水平

农产品物流链的环节主要有:加工、分配、包装、运输、存贮以及配送等;如果只是单方面对某一阶段的产品进行增值,效果不是很理想。但是,如果从整个农产品物流链开始来调整各个环节的工作进度,就能加大农产品的增值作用,进一步将企业的发展规模扩大。而加大农产品的增值作用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1)加工阶段;具体可以利用产业化运作的方法进行定向式投入、服务和收购,而企业要想和农民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可以采取签订协议的手段进行,从而实现双方共赢的目的。(2)运输阶段;农产品在进入运输过程中必须坚持安全运输、按时准确、保证质量和经济高效的准则,制定合理科学的运输方案,减少运输流程,选用的运输网络必须要流畅,进一步控制物流运输的成本。(3)存储阶段;许多农产品都要求具有保鲜性,因此在存储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必须有科技含量高的存贮设备与设施投入,并制定科学的仓储管理制度,合理的存放农产品,科学的安排存贮空间,尽可能减少农产品的耗损,从而提高农产品的升值能力。

(三)政府需做好宏观调控和其他服务职能

在现代化农产品物流发展的过程与中介组织的紧密协调、国家政策方针的引导和企业的高效运转紧密联系,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和补充,三者缺一不可。(1)规划方面;国家政策必须规划建设中心园区和农产品物流区域。尤其是建立一个现代化农产品物流中心,摒弃以前的农产品物流经营方法。在农产品的大型生产产地与销售市场必须建立一个物流园或者是物流配送中心,将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样农产品的重点生产基地与销售区域的发展就可以形成一个集一体化的新型农业物流中心,让运输具有联合性和专业性,使农产品生产体系向现代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以及建立个涵盖世界各地的营销网络系统。(2)政策方面;政府应该废除与更变以前不科学的政策方针,颁布有利于发展农产品物流业的条例,尤其是推动粮食物流的政策非常重要,如:成立粮食物流调控组织,能够有效地协调粮食生产区域的规划、粮食销售和粮仓的分布。

篇6

关键词:农村物流;农村经济;格兰杰因果关系

中图分类号:F12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035-02

产业经济学收入弹性差异和投资报酬(技术进步)差异理论表明第一产业的属性是农业,农产品的需求特性是当人们的收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难以随着人们收入增加的程度而同步增加,即它的收入弹性出现下降;由于农业的生产周期长,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比工业要困难得多,因此,对农业的投资会出现一个限度,出现“报酬递减”的情况。由此可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并不能单纯依靠增加农业投入,发展农村经济要寻求新的道路。理论界普遍认为现代物流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现代物流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因此,发展农村经济我们可以借力于现代物流的发展。

目前已有很多学者对物流与经济的关系开展研究。刘南、李燕运用了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从供给推动、需求拉动两个角度分析现代物流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1]钱晓英、马传秀从分工和专业化的角度构建模型物流发展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三者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中国物流、固定资产投资在经济增长中起重要作用。[2]周建勤,鞠颂东从农业与农村物流和城市物流的关系、农业与农村物流规划的内容、农业与农村物流节点布局和农业与农村物流运作主体培育等四方面论述了区域物流规划中农业与农村物流规划的思路。[3]上述研究对物流与农村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证,为相关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对吉林省现代物流与农村经济进行实证分析验证目前二者之间的关系,探求现代物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方法,为吉林省农村物流发展规划和建设新农村提供决策依据。

一、吉林省现代物流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分析

1.要求用于检验的时间序列必须是平稳的,对非平稳变量要求是协整的,以避免伪回归。故在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之前,要进行单位根检验、对非平稳变量要进行协整检验。

2.数据的选取和分析

本文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检验在物流发展和农村经济发展这两个维度之间进行。衡量物流发展的标准我们选用了货物周转量(zzl)这个指标代表物流业发展水平,选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Iv)代表物流基础设施投入状况;选取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ncz)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指标,定量考察物流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年鉴》,数据选取了吉林省1993 -2012年年度数据,样本量为20组,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以1990年为基年进行修正,以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

(1)平稳性检验。本文检验时间序列是否平稳的方法主要采用扩展的迪基-福勒(Augmented Dicky-Fuller,简称 ADF)单位根检验,来判断序列的平稳性或者非平稳序列的单整数列。所有数据采用对数模型处理后的检验结果见表1。

(2)检验结果是:

① 从物流基础设施投资的角度看,在 10%的显著性水平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不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格兰杰原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不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格兰杰原因;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货物周转量的格兰杰原因,货物周转量不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格兰杰原因。

② 从物流业发展水平看,货物周转量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格兰杰原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不是货物周转量的格兰杰原因;

对于这一结果,可以解释为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推进了物流业的发展,但未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目前吉林省物流业的发展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农村经济对物流业的拉动关系并未形成。

二、现代物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的推拉理论表明,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单向的促进作用,它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双向作用。[4]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发现吉林省现代物流与农村经济的双向互动还存在巨大空间,结合吉林省物流发展现状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因为区域内农村物流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如果能充分发挥农村物流对农村经济的助推作用,二者将会发生突飞猛进的变化。本文提及的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的概念,它是指为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和农村居民日用品的流通提供运输、装卸、搬运、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服务的总称。[5]依据现代物流与经济发展的推拉理论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实现现代物流与农村经济的推拉作用。

1.重视农村物流的规划,调整、优化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资源

实证研究表明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未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各级政府应该重视农村物流的规划与发展,加大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优化农村物流路网结构,做好农村公路、村道与物流运输干线的联网工作,方便各种物资到村到户以及农产品的运出。依托农产品批发市场、流通企业的集配中心,增加销地冷藏、保鲜运输和保鲜加工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投入,提高跨区域冷链配送能力。在邮政业方面,很多农村地区即使是城郊的农村,快递等业务都不能送达,应优化物流资源增加生活用品的配送业务,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和公交公司合作每天配送一次生活用品等零单物流业务,缩小城乡生活差别。

2.规划农村物流园区,将农村物流网络纳入到城市物流网络中

上述实证分析中,货物周转量可以代表物流业发展水平。纵向来看,吉林省货物周转量逐年呈现稳定的上升趋势,但货物周转量是农产值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说明吉林省的物流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没有呈现推拉关系。新农村建设加快了城市化的步伐,城市化将农户的生活区与生产区分类化零归整,更有利于构建农村物流园区,如图1所示。建立农村物流园区在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周边建设相关的农产品加工基地和物流配送中心,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优化以减少运输距离,降低装卸、搬运次数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当然要实现农村物流园区的经济效益,必须形成规模化生产运作,创立品牌效应。物流配送中心在园区内起着重要的媒介作用,应当鼓励成熟的第三方物流参与到农村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中,也有助于城市物流资源的整合。[6]

3.搭建、推广农村物流网络信息平台

目前在网上搜索与农村物流相关的网站主要有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在网上搭建的吉林农网和吉林省新农村信息服务站服务平台等。主要开展政务宣传,普及农业技术知识,提供电子商务服务等。其中吉林省农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包括农资、日用品下乡和农产品等三方面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但是服务平台并不能实现网上交易。经考察可以说吉林省农村物流网络建设尚属于未开垦的处女地,我们可以学习淘宝或京东等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用互联网络技术整合农村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各物流信息,促进农村物流信息在整条供应链中的顺畅流动,促进农产品市场良性蓬勃发展。搭建信息平台的同时,要加强信息平台的宣传推广,让信息平台真正充分发挥作用,切实让农民和企业受惠。

三、结语

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法对吉林省现代物流与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1993-2012年的货物周转量(zzl),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等指标的分析,得出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与物流业的发展具有单向的因果关系;物流业发展与农村经济也存在单向因果关系。这一结果表明大力发展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加快物流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但是目前吉林省现代物流与农村经济并未形成显著的互动关系。因此,本文依据物流与经济发展的推拉理论提出了发展农村物流推动农村经济的几点建议。希望今后能在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农村物流园区以及搭建推广农村物流网络信息平台等方面做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刘南,李燕.现代物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07,01.

[2] 钱晓英,马传秀.物流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协整性分析[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4.

[3] 胡愈,许红莲.现代农村物流与其主要影响因子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2.

[4] 周建勤,鞠颂东.区域物流规划中的农业与农村物流问题探讨[J].物流技术,2007,02.

篇7

1 农业物流的构成要素

1.1 农业供应物流

为了有效保证农业生产不间断的进行,充分保障农村经济的发展,供给和补充农业生产所需要生产资料的物流。其中,农业供应物流主要是指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运输、存储以及装卸搬运等工作。

1.2 农业生产物流

农业生产物流是从动植物和微生物的种植、管理以及收获的整个过程的物流。因此,农业生产物流主要包括种植、管理以及收获物流。

1.3 农业销售物流

农业产品的加工以及销售行为共同构成了一系列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收购、加工、保险、运输、存储以及配送农业产品的环节。

2 农业物流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农业物流基础设施薄弱,市场化程度低

首先,农业物流基础设施薄弱,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信息网络平台等公共设施比较落后。农业流程部分要经过产地收购、运输以及零售等环节,但是因为现代冷藏储运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交通不足,导致农业产品运输成本过高。其次,农业物流社会化程度低,因为缺少用户,数量有限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偏小,功能单一,整合程度较低,全社会物流市场需要进一步培育,物流活动还没有从企业生产经营中真正实现其意义,成本过高从而导致农业物流一直受到阻碍。

2.2 农业物流经营难度大

农业与工业是不一样的,农产品是有生命的动物或者是植物性的产品,非常容易变质以及腐败的,在物流的过程中比较难包装、难装卸、难运输、难储藏,比如粮食的散装运输、水产品冷冻以及运输、肉类的分割以及冷藏运输或者是牛奶等制品如何恒温运输等等。这些农场对于运输、包装以及加工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导致农产品的物流经营难度比较大。

2.3 农业物流产业缺乏统一规划与管理

农产品的物流产业是比较缺乏统一的规划以及管理的。规划以及管理这个问题是现在农业物流这个系统所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农业物流一般涉及到了农业、粮食、商务、邮政、以及供销等等系统饿它所有制企业,这些部门以及但闻的货场、运输车队、仓库、包装厂等等都是自成体系的,他们相互不受影响,独立运作,这就导致了这些部门缺乏统一的规划以及管理和他们相互之间的横向联系。物流设施的设备非常难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

2.4 流通渠道不通畅

农产品的大宗物流基本上都会经过以下几个比较主要的环节:生产者、产地市场、运销以及批发商、供销地的市场、零售商以及消费者。在这个物流链上,因为农产品没有经过加工的新鲜产品占据市场的绝大份额,但是这样环节比较多的流通链条,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流通的效率上,都不能够完全的保证农产品的新鲜的销售,所以相当大一部分的新鲜产品在运价以及交通情况等等情况的影响下被损耗。现在的农产品基本上还是集中在上市的时候物流不够通顺、加工能力不够、物品的产出以及销售严重脱节,中途的损耗情况更加的突出。目前农产品的流通渠道还是比较单一,还没有形成多渠道、完善的销售体系。

3 提出农业物流的解决对策

3.1 增加对于农产品物流的基础建设投入

农产品物流的基础建设,它是建设农产品的批发市场,农场品的仓库、交通运输的挑一件以及工具等等的基础设施建设。所以要做好这些基础设施,就必须要加强农村道路的建设以及更新运输农产品的工具,发展以及改进各种各样的农用运输车;加强各个地区农产品仓库的建设;努力建设农场品的配送中心,还有产地销售农产品的市场,对于农村的基本电力设施要及时的更新,提高电话的使用率;加强电脑网络的建设以及使用,使得农村正式的走上“信息高速公路”这条先进的道路。

3.2 发展第三方物流

首先,培育专门为农业生产全程提供服务的社会化第三方企业和组织,并使之成为农业物流发展的整合者。其次,推进传播储运企业、粮食系统企业、农业系统、农资经销单位等向第三方物流进行转变,积极吸收国外优秀的物流企业加入,从而才能扩大我国农业物流企业的规模。最后,鼓励农业产品化企业之间的相互统一与联合,着力打造一批优秀的农业物流企业。总之,只有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才能扩大农业物流企业规模,使之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3.3 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模式

订单农业模式是合同农业或者契约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产品生产者与购买者之间以签订合同契约来安排生产或者物理,可以消除很多无效的物流合同,同时为农产品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相互结合在一起,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通过双方之间的结合,按照合同完成各自的生产和物流活动。

3.4 推动农产品的标准化建设

应该成立全国性质的农业物流标准,尽快的消除妨碍标准化工作的障碍,使物流系统不断地加快、协调物流环节中的标准组织。加强物流标准化中的体系研究,要明确在标准化过程中的发展方向以及在哪个方面要下大力度,规范标准物流工作,避免盲目的制定计划、重复某一环节或者是遗漏了某一个环节。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积极的借鉴国外比较先进的环节,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标准化物流标准,使得我国物流标准化与国际物流标准化同步的速度不断地加快,并且加大力度推动我国跟国际接轨的农业物流设施以及装备的标准化建设。加强我国对于农业物流产业标准的实施以及监督工作,从而实现农业产品最大的经济效益。

篇8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产品;绿色物流

中图分类号:F3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8-0115-02

二十世纪末以来,有很多国家提出并且同时了响应了联合国倡议,宣传环境保护问题,对于环境影响非常大,自然资源保护”绿色革命”也逐步兴起,在生产以及流通消费方面并逐渐成为世界趋势。现代物流成为商品贸易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有很多方面的问题,高效节能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提出绿色物流对于企业是非常关键也是非常重要的。食品农产品绿色物流不仅是环境污染问题,也是关系到人体健康食品的更重要的问题。

1 黑龙江省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的意义

1.1 降低成本

提高物流效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的物流的效率,从而能够压缩成本。绿色物流的本质属性――最有效地利用资源。面对日益上涨的原材料价格,利润空间较小,循环物流是通过资源回收公司,能够达到节省原材料成本的目的,从而能够减少社会消费;通过对物流过程的合理安排,实施先进物流技术和现代物流管理,可以减少黑龙江省农业企业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竞争力。绿色管理战略的实施,黑龙江省绿色物流体系方面的建设,能够提高黑龙江省农业企业的物流效率,及与其他相关供应链的联系,对整个供应链物流优化都是非常关键的,组织角度来看,绿色物流主要是通过不断循环系统建立整个社会经济对于包括绿色、绿色制造、绿色营销以及绿色消费供应在内的循环系统,对整个经济的发展都是非常关键,黑龙江省农业企业需要不断的降低生产成本、从而达到节约物流成本提高整体效率的目的。

1.2 简化物流环节,提高效率

简化物流环节,从生产上缩短消费者的农产品,使其资本货物流环节所耗时间缩短,这不仅有利于资金的回报,同时也降低了农产品的运输风险在,提高黑龙江省绿色物流配送的效率,并合理计划安排,选择最佳方式,直接提高汽车的装载率,降低运输次数,使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环节能够简化。

1.3 提升企业形象

绿色物流的实施将在短期内增加成本,但从发展的角度看,由于黑龙江省农业企业的发展从农产品的种植到最终消费的整个过程进行环境因素方面的分析,能够赢得消费者信任,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声誉,增加品牌价值及延长寿命,从而提高黑龙江省农业企业竞争力,由于正确使用逆向物流正确的使用,从而可以达到节省成本的目的。

2 黑龙江省农产品绿色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信息不对称

由于目前黑龙江省农产品自我成长以及自然环境条件不到位,农产品在营养丰富、质地、味道和其它质量特性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所以只有卖方知道农产品的质量情况下,买方只能通过产品品牌、卖家信誉现场检测分析产品质量,因此产品质量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的必要的。黑龙江省主要通道,农产品流通以及农产品批发的自由市场,农产品市场品牌、意识较低,值得信赖品牌不多;用小资本卖家的高流动性和企业难以建立一个可靠的品牌质量,难以在消费者心目中有非常好的信誉;质量检测技术领域,政府配套设置还是非常落后;在绿色产品认证制度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从而使绿色农产品质量下降,生产者消费者之间信息也会不对称,在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消费者误认为市场价格反映黑龙江省农产品的平均质量,LE市场“逆向选择发生”,绿色农产品质量差对于农产品带动市场是非常不利的,绿色农产品质量是很难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2.2 技术落后

农产品绿色物流在正常情况下不可能没有绿色物流技术方面的支援,黑龙江省绿色物流技术与国外差距不少,主要表现在交通运输方面。黑龙江省农产品使用开放卡车运输,或者封闭货车,并配有机械制冷保温箱冷藏车,缺乏对农产品有效保护,损失率非常高;农民在一定的程度上节省成本都是通过使用报废车辆,在汽车排放及对环境汽车噪声污染情况更严重。物流技术落后。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仍以常温物流或物流形成非常关键的形式,新鲜冷藏设备及技术缺乏,在物流发展过程中,使腐烂的绿色农产品的,质量下降。以2013为例,黑龙江省有总值高于640万美元的腐烂食物交付。由于利益驱动,农产品经销商为避免腐烂,延长其有效性,在物流链中超剂量使用防腐剂,一般都有毒防腐剂使用。机械化水平也不高。如在黑龙江省过于依靠手工操作,速度非常缓慢,如果接触产品次数很多,损耗不低。包装可重用情况不容乐观,生物降解及绿色物流的要求之间差距很大。先进物流技术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自动化情况不好,农产品物流规划不到位。物流规划车辆增加运输数量以及分布不合理,交通堵塞现象严重,也使物流效率低,并使环境污染加剧。

2.3 信息化程度低

第一,黑龙江省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建设较落后。缺乏一定的适用性,适用于农产品物流专业软件不多。不能和农产品物流企业客户信息系统兼容。导致应多边共赢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妨碍农产品物流发展。信息系统非常弱。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只包括一些基本的模块,不能在优化过程以及运行中发挥作用。然后,在物流企业信息意识的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既懂信息技术又了解物流的人才缺乏。配备非常有限信息设备,健全信息网络尚未形成。由于黑龙江省的闭塞和有效信息缺乏,农民不能根据市场信息来安排生产以及储存,增产不增收现象是非常常见的,销售存在很多困难,逆向物流建设不到位,形成农产品成本环境污染,黑龙江省农产品生产者自身素质普遍较低,对农产品流通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导致生产和物流环节都存在诸多问题。

3 黑龙江省发展农产品绿色物流的策略

3.1 加强对信息不对称现象的控制

在统一标准体系下进行分析,黑龙江省加强硬件软件市场建设非常关键的,具有食品卫生质量保证,美化环境功能完善销售网络。与标准以及环境保护要求都是非常符合的,按照黑龙江省统一的标准进行分析和加工,实现物流设施现代化。在黑龙江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特别是肉类批发市场或大型零售商店的储存设施建设不是非常的完善。现代技术的应用,不断的加大质量管理,从而能够提升黑龙江省食品采购制度坚强性,不符合要求就不能销售。大型农产品批发及零售市场要配备简单的有害残留物检测设备,检测是根据进行有关标准及技术规范,有害物质形成超过食品市场。保证无公害食品安全,完善绿色食品,完善销售方式,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完善的销售新鲜食品。建立农产品大型批发市场,鼓励销售包装食品,精制食品。

3.2 加强对技术方面的提升

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工艺相对复杂,未经加工的农产品不适应长距离流转,在农产品流通环节多,增值加工环节多,价值是随着提高加工环节逐渐增加。在黑龙江省的新鲜农产品,和水产品应采取冷冻处理,大量不符规格和质量参差不齐的农产品必须实现手动或机械分类处理,大量的水果和蔬菜需要分割,清洗,包装和加工销售。

因此,增强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良好的运输保护工作能延长农产品的储存时间,拓展农产品销售范围,农产品的最终价值将得到很大的改善。目前,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主要集中在初加工,规模小,水平低,能耗高,较低的发展阶段,未来应向深加工、精细的方向发展。

3.3 建立和完善技术保障体系

3.3.1 应用科学并且建立技术体系

加大畜禽病防治力度,技术研究以及应用开发产品保鲜加工强度都是非常必要的,特别要注重良种繁育,无公害栽培,标准化生产以及加工实施;主张以生态农业有机农业道路的建设;应用风险分析理论,对“好农业实践逐步实施”,“良好食品生产规范”以及“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伤害”。

3.3.2 卫生质量认证体系方面的加强,不断规范市场主体

通过分析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以及有机食品,争创绿色市场以及绿色通道,通过分析和建设绿色基地,达到绿色生产的目的,按照有关标准和科学的识别措施,并实行动态管理。

3.3.3 食品卫生质量检测体系的建立

大中型城市建立绿色产品的卫生质量以及多层次的市场检测站点监控中心的完善,发展成为卫生质量检测网络遍布,并建立完善有害物质残留超标食品的退出市场机构的机制,建立食品质量检测体系。

参考文献:

[1] 张倩.浅议农产品物流[J].中国改革论坛,2012,(4).

[2] 方昕.生鲜供应链现状与发展方向分析[J].商业经理人,2011,(5).

篇9

关键词:电子商务;村级物流;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6.6;F71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5-000-01

一、电商背景下村级物流发展现状

1.农村商品物流量大、种类多

从近些年来我国农村农产品商品总量、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农资市场容量等方面可以明显的看出我国农村商品物流总量非常大,例如2014年我国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已经超过了36亿,和上一年相比增加了13%,而农资市场容量也超过了1.5万亿,但是庞大的物流市场所涉及到的商品种类千差万别,例如日常生活用品、农作物生产用品、粮食产品运输等,但是目前农村物流体系的发展并不能很好的适应庞大的产品运输需求,双向物流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协同解决,导致物流资源的严重浪费,所以必须尽快的优化整合产品运输。

2.农村物流组织形式多样

农村农业生产由于基本上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规模相对较小,再加上收入十分有限,所以实际上物流需求相对分散,正是由于这一点所以现阶段我国农村存在两个传统性质的物流组织,首先是供销合作社,截止2014年底,农村供销合作社县级以上的有2770个,县级以下有25000个左右,和农业生产资料相关的连锁企业有2400多家,配送中心6300多个,县级以下的配送网点超过了36万个,日用品县级以下配送网点超过了33万个;其次是邮政物流系统,中国邮政目前对外的服务网点有70%左右都分布在农村地区,2015年中国邮政农村快递网点超过5万个。

3.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缺乏有效的公共信息平台,主要表现为两点,一方面农村宽带用户比例较低,信息应用平台基础设施缺乏,另一方面物流公共信心平台重视程度低,投入不足;其次表现比较明显的是车辆设备技术水平较低,物流所需的重要交通工具过于落后。

4.农村物流政策落实困难

尽管我国近些年来十分关注农村物流行业发展,但是村级物流发展的实质性问题还是市场的引导,村级物流的发展属于市场发展行为,国家政策的落实十分关键,例如一些地方性的政策不能很好的推动农村物流行业发展,再加上没有大型企业的介入,村级物流无法实现良好的规模经营,资源整合能力差。

二、村级物流发展模式研究

1.建设村级物流综合平台

农村物流现阶段发展一个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所以需要通过物流综合平台的建立,规范化的发展建设村级物流网点,通过村级物流服务站的建设和引导,推动农村物流资源的整合。

村级物流服务站需要发挥自身在农村生活用品配送、农资产品配送、农产品收购、市场信息公布查询以及村级快递收发等方面的优势,整合各种资源,为农村提供综合一站式的物流服务。村级物流综合平台发展的关键要有大型企业的帮助,村级物流站是综合平台的枢纽,最终目的是推动农村物流服务网络朝着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

2.村级物流服务站发展组织模式

村级物流发展组织模式的核心是村级物流服务站,然后结合企业和物流园区,发展资源整合型的现代化农业流通经济模式,实现企业、物流配送中心、用户(农户)和农村的有机结合,发展村级物流。村级物流服务站模式实际上是一种混合所有制发展模式,具体来说就是结合村委会、村级超市、农村专业大户、供销合作社、农村专业合作社、社区服务中心、家庭农场等来构建农村专业的物流模式:

(1)企业+物流园区+村委会+农户

村级物流服务站位置的选择一定要方便物流园区产品配送,同时村委会对于物流服务站的支持和帮助能够有效的推动村级物流行业发展,通过企业带头,充分的发挥村级物流园区的配送作用,村委会提供场地支持,同时吸引农户加入,在村委会周围建设村级物流服务站。

(2)企业+物流园区+村级超市+农户

村级超市承担着我国农村80%以上的零售重担,农村日常用品的购买大多数都是通过村级超市实现的,村级物流服务站的构建需要充分的发挥农村超市商品展示和地理位置的优势,而企业物流园区则为超市提供物流产品配送,例如京东和阿里巴巴在发展农村电商的时候都是以农村超市为突破点,通过农村超市来连接企业和农村消费群体。

(3)企业+物流园区+社区服务中心+农户

社区服务中心能够为农村提供综合化、社会化的服务,例如农村市场购物消费、生产资料供应、农业产品的销售、科技信息服务、医疗健身以及文化娱乐项目等都需要社区服务中心来提供,截止2014年底,我国农村以供销合作社形式存在的社区服务中心已经超过了38万个,所以可以充分的利用社区服务中心的综合服务能力来推动村级物流服务站建设和发展,充分利用社区服务中心优势,结合消费购物职能、生产资料供应职能、农产品购销职能以及信息服务职能,同时带动农村个体户的参与,发展村级物流一体化模式。

(4)企业+物流园区+家庭农场+农户

近两年家庭农场的发展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家庭农场对于农业生产资料、生活建设资料以及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需求正是村级物流服务站发展的追求点,利用家庭农场的这种需求,将其作为村级物流发展的重要对象,企业可以为家庭农场提供交通设备、人员技术和物流社会,而家庭农场为村级物流发展提供合作点,推动企业到农户的村级物流服务站建设和发展。

三、结论

村级物流的发展和网络布局并不像快递行业的发展,村级物流发展模式的建立必须抓住物流这个关键点,需要首先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物流体系落后的现状,通过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构建多层次的村级物流服务平台,充分的利用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超市、村委会和家庭农场,整合农村物流资源,开辟新的村级物流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陈佳华.浅析农村电商及特色化进程发展[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

[2]李国英.“互联网+”背景下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及商业模式解构[J].农村经济.2015.

篇10

一、前言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强,农村物流成为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农村物流可以有效提高农村市场流通的现代化水平,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带动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技术的改造和革新,有助于实现农村市场流通领域的现代化,有效调整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建设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为农民服务的质量水平,有利于分散和降低农民的经营风险。但是农村物流在给我们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要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农村物流不能够再是过去那种粗放型的物流体系,我们需要改革农村物流体系,积极推进循环物流体系,这样才既不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同时也不会使资源枯竭。

二、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新农村现代物流模式的意义

(一)按照循环经济科学发展观的原则,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应该站在战略高度来切实认识发展新农村循环物流体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转变过去那种忽视环境和资源的影响、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轻内涵发展、重外延扩张、轻效益、重速度、轻节约、重开发的发展理念,应该力争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和最少的资源消耗来有效实现新农村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实际上也就是生态经济,能够有效地指导人类社会逐步走向节约型社会,它的出发点在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和谐统一,实现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消耗,是一种以生态型资源的循环利用,用以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

(三)循环经济体现了经济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了企业、产业、地区各个方面以及消费、流动、生产各个环节,还有社会、经济、自然各个领域。所以,我们在快速发展新农村现代物流的过程中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将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相互的协调。

三、如何有效建立基于循环经济的新农村现代物流模式

(一)大力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村物流业不断壮大。农民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体,建议县政府、有关部门及各乡镇,要加强对我国广大农民的思想引导,树立农业产业化发展意识和现代物流发展意识,用产业化和物流业发展中致富的成功典型,进行启发带动;要加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宣传力度,通过引导带动,促使他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集中精力、物力、财力,培育和发展我国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消费需求增长,推动农村现代物流业稳步向前发展。

(二)培养引进农业现代物流专业人才,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扩大物流规模。一是要组建一批农业现代物流专业队伍。政府在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同时,要放宽视野,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吸纳、挖掘、培养一批适应农业现代物流发展的专业人才,服务农村物流;二是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物流业的扶持力度,交通、金融、工商、国土、税务等部门要制定配套的优惠政策,支持农村物流业发展;三是推进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信息网络,促进农村物流业向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

(三)搭建农产品信息平台。一是政府要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建立高效的农产品生产流通市场运行监控体系,监测市场,把握市场动态,及时掌握和市场供求信息,同时采取行政和经济手段,优化农村物流环境,规范农村物流市场;二是发挥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体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增强农民市场信息意识,引导和调节农产品的生产方向,优化农产品生产结构,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推动农村现代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培养和建立一支农村经济人队伍,在农民与市场之间拓宽渠道。

四、实例分析

农村物流业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牡丹江市是中国大陆最大的边贸城市之一,亦是北方的一个著名旅游城市,享有“中国雪城”“鱼米之乡”“塞北江南”等美誉。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与吉林省交界地区,与俄罗斯接壤,境内的绥芬河和东宁等四个口岸是中国与俄罗斯进行贸易的重要口岸,成为农村物流业发展的强大保障, 该市努力以循环经济为指导,积极发展新农村现代物流模式。以往由于受到运输、搬运、装卸、包装、仓储等方面的制约,这些蔬菜、水果、食用菌都不能及时从农户手中配送到所需的集市之间,造成农民丰产不增收,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建设地发展。针对此现象,牡丹江市建立了“循环型物流”的工作思路,进一步理清思路,充分发挥并积极拓展职能,大力整合农村物流资源,全力参与农村物流事业。在货源集中、企业众多、交通便利、条件成熟的乡镇先行建立中心物流站,辐射其它乡镇,逐步扩大业务量,实现全面覆盖,村村通物流,形成物流网络。条件具备的筹备建设中心分拨站,条件不成熟的建设转运站,条件不具备的可以开展送件等小业务。此外,牡丹江市对于有条件的地方还将铁路物流发展纳入整体规划,全面发展现代物流,建立完善的农村交通物流网络。这些物流企业集运输、搬运、装卸、包装、仓储一体化服务,改变了以往农民“有货无车运”、“谷贱伤农”的现象,为帮助地方经济建设和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今,牡丹江的绿色食品已成为哈尔滨、沈阳、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商场、超市的抢手货。同时,牡丹江市还特别重视农产品对俄贸易。2011年,全市物流业同比增长18%,增加值达到51亿元, 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加17%,达到1758亿元;与物流相关的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邮政业、仓储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7.3亿元,增长迅猛。

参考文献:

[1]王新利. 我国现行农村物流模式分析[J]. 经济与管理研究 , 2004;03

[2]王新利. 我国农村传统物流运作模式分析[J]. 中国流通经济 , 2003;07

[3]王新利. 农村物流组织再造的探讨[J]. 中国农垦经济, 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