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经济发展范文

时间:2023-03-14 15:11: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地区经济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地区经济发展

篇1

[关键词]因子分析地区经济发展评价

一、引言

当今世界已步入了全球性经济大协作,资源市场大竞争,经济循环一体化时代。地区作为国家的经济、政治、科学和教育文化的中心,它已成为经济循环的主角,而决定每个地区在激烈市场搏击中的地位、作用、未来的发展趋势的主导因素是它们各自拥有的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如何分类、比较和研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对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对2007年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评价和比较研究。在遵循选取评价指标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专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历史文献资料,选取了反映经济发展的以下八项指标: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亿元),:第三产业值(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亿元),:财政总收入(万元),: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总产值(亿美元),: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万人),:进出口总额(万美元)。

二、对指标数据的因子分析

根据上述指标体系,选取2007年我国各地区对应指标的数据,数据来源于《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按照因子分析方法的实现步骤,运用SPSS12.0统计分析软件,首先对数据资料是否符合因子分析方法的要求进行判断,采用软件中KMOandBartlett''''sTest检验方法,结果表明,Bartlett值为407.358,P<0.0001,即指标数据的相关矩阵不是单位阵,故考虑进行因子分析;Kaiser-Meyer-OlkinMeasureofSamplingAdequacy是用于比较观测相关系数与偏相关系数值的一个指标,其值越接近于1,表明对这些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的效果越好,KMO值为0.825,意味着因子分析的结果较好。

1.因子分析的基本过程

首先,对原始数据标准化,以消除量纲的影响;然后建立指标间的相关系数阵R。其次,求出相关系数阵R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第三,建立指标变量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第四,根据因子得分系数,建立因子得分矩阵。第五,根据因子得分矩阵建立三个因子的得分模型:

构制综合得分评价模型:

计算综合得分

2.结果分析

为了便于相关政府部门因地制宜地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利用综合评价模型对2007年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作出评价,列出各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并根据得分高低进行了排序,结果见下表。

(1)对第一主因子得分进行分析

由上表可以看出,分列前三位的山东、河南、江苏经济发展较快,尤其是山东得分明显领先。不难从该因子的组成中发现,山东的第三产业值,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等指标位居2007年前列,而这些指标在第一主因子中占有较大载荷。因此山东经济发展水平与其投入产出是密切相关的。大量的投入产出极大地促进了山东经济的快速发展。

(2)对第二主因子得分进行分析

广东在利用外资、对外贸易,地理位置上都占有一定的优势,其中在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总产值,进出口总额指标上具有更明显的优势,远远超过2007年其它各省。由于第二主因子主要体现为对外开放程度,且广东在该因子上的得分排在了首位,因此广东的发展前景是美好的。

(3)对第三主因子得分来进行分析

该因子为经济发展状况因子,上海、北京、天津三大直辖市位列前茅,远远大于其他地区。其中,北京仅次于上海,相差很小。由此可以看出,上海、北京、天津有很强的经济实力,表现出了很好的经济发展水平。

(4)对综合得分进行分析

从综合得分来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显著,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还是比较大的,经济实力较强和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沿海地区,而中西部、西北、西南地区各省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但是从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的三个因子来看,西部地区亦有在某些方面高于东部地区的,如投入产出因子。在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各省应找准自身在全国经济活力和三大因子活力中的位置,继续保持、发展自身的优势,同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弥补自身的不足,以达到系统全面地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目的。故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①工业效率目前仍然是影响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地区经济发展仍然较多地依赖于工业,第三产业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还相对较弱,未开放地区的这一特征比开放地区更明显。

②三资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对开放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而三资企业在未开放地区中的低效益并未对其经济发展产生明显的有利影响。

③开放政策的推行和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强,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利用外资额、开放程度和三资企业规模对中等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大,对各地区也有较明显的作用。

三、推动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1.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需要不断补充新的劳动力,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全面素质。这就要保证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增加居民收入水平,调节收人分配,消除贫困,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地提高劳动者的物质生活质量,以发挥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和积极性必须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发展经济要求保护环境,保持自然生态的平衡。如果缺乏宏观管理,完全由市场调节,必将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环境污染。其后果,不仅有损于经济的发展,而且破坏了人们生存的条件。所以,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应当保持协调一致。

经济发展需要保持稳定的社会环境,这就要加强法制建设。另一方面,社会事业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要以生产的发展为条件,社会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经济提供的可能。

2.提高对外开放层次,缩短经济发展的差距

从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开发型经济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因此提高对外开发层次能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提高对外开放层次就要建立承载外贸的基地。事实已证明:要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园区建设是一个良好的载体。因此,我国各地区要在建立高起点的园区上做工作。在当前政府对各类开发区的严加控制情况下,各地区更要重视做好外资发展的定点规划工作,要在整合规模不大,层次不高的园区上下功夫。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显著。对具有不同发展水平和不同经济社会结构的不同地区,要实行分类解析和分类指导。从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研究和解决问题。另外,政府要加大帮扶力度,给与更多的政策优惠,采取技术帮扶为主、资金帮扶为辅的措施,加大教育投入。总之,在继续保持华南、华东地区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加快西北、西南地区的开发,推动全国各地区的共同发展。

3.调整经济结构

改革开放多年来,我国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一般工农业产品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剩余。但也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这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地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国民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等方面。这种结构性矛盾越来越不适应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越来越不适应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加经济全球化的需要。

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和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来看,当前的结构调整不是一般意义的调整,而是在新技术革命带动下,对经济全局和长远发展进行具有重大影响的战略性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在内的全面调整。尤其是要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针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逐步扩大,影响整个经济加快发展的状况,我国提出了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同时继续发挥东部沿海地区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结构重要组成部分和战略之举。只有进行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才能使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条件下,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刚于英川: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主成份分析研究商业研究,2004(1):10~15

篇2

关键词:欠发达地区模仿创新作用、内容、困难

一、问题的提出:为什么要看重模仿创新

欠发达地区为什么要看重模仿创新?模仿创新是指落后者在模仿学习率先成

功者之所以能够成功的思想与行为、经验与技术、方法与设施等一系列成功因素的基础上再行谋求改革创新,从而达到跨越式赶超率先成功者之目的——笔者认为:模仿创新是欠发达地区赶超发达地区,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唯一途径,其理由如下。

近年来,我国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总体上仍保持着原有的发展差距,甚至在某些地区、某些方面、差距还在继续扩大。对此,区域经济研究领域的一些成果表明:当前多数欠发达地区是以当地资源为依托,主要借助于比较优势战略来发展经济,这可能是多数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比较优势战略的理论基础是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论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某一个国家或某一个地区在制订经济政策时,应着眼于当地的优势资源实行比较优势战略。但任何一种经济理论都有一些运用的前提条件。将比较优势理论运用于农业经济时代,具有优良的经济发展效果;但运用于工业化时代,效果将会处于递减之中;随着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优先发展战略对人财物的集聚效应、对社会生产力的贡献率,都超过了仅着眼于当地现有资源的比较优势战略。因此,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不能在当今世界与中国经济的转型时代,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比较优势战略上,必须着眼于科技创新,实施科技优先战略,只有这样,才可能力争在科技上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达到在经济上赶超发达地区的目的。

实施科技优先战略的途径之一是科技自主创新,但是,现在我国多数欠发达地区,普遍受到区位、人才、资金、设施、观念、制度等方面的瓶颈制约,目前还不具备合格的、面向市场需求的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即使在某些欠发达地区拥有较多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但这些科技研发力量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结合松散;体制约束、改革滞后,使市场机制在这些科技研发力量中的作用很弱,或者其科技研发及其成果的市场适应程度不高,或者其空有精尖的科研成果,但却找不到充足的投入。结果表明科技自主创新在欠发达地区行不通。

当欠发达地区以比较优势战略来发展经济,却使多数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缓慢,而当又试着想以科技优先战略的途径之一,选择走科技自主创新之路来发展经济,仍然走不通之时,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之路应指向何方?笔者认为:科技优先战略的途径之二是科技模仿创新,应该走科技模仿创新之路,它最贴近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实际,是欠发达地区经济赶超发展的一条捷径。何谓科技模仿创新?简而言之,就是在科技模仿的基础上作出科技创新,当欠发达地区以发达地区丰富而众多的、贴近市场需求的科技研发方式及其成果为主要目标,首先进行模仿,然后实施创新,这便是科技模仿创新。

然而,发达地区的科技水平之所以较高,这绝对不是一个纯粹的科学技术问题,科技水平是由整个社会系统中各要素相互作用所决定的,是综合运动的结果。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制度、管理、政策也是生产力;中国不正是推行了市场经济制度,借鉴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才激发出了惊天动地的生产力吗?所以,当欠发达地区实施科技优先战略,以发达地区丰富而众多的、贴近市场需求的科技研发方式及其成果为主要目标,进行科技模仿创新之时,也要对发达地区的制度、管理、政策等诸多发展因素进行模仿创新。如果不这样做,则如同只想将A地的果苗移植到B地,却不考虑在B地营造出一个与A地季节土壤气候相似的生态环境,B地的这种移植是不会成功的——结论是:局部的科技模仿创新问题其实质必然是一个整体的模仿创新问题,对以科技为中心的整体的模仿创新探讨就是对科技模仿创新进行探讨,既然如此,本文下面将以科技发展为中心,综合性地对整体的模仿创新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实施作用、实施内容、实施困难作出探讨。

二、模仿创新在欠发达地区的实施作用

模仿创新作为一种生活与劳动的技巧,虽然原本存在于人类的一般生活与劳动之中,但其大量应用主要是在企业之间,是企业开发新产品的一种极其重要的策略,随着模仿创新在企业界的辉煌成功,今天这种策略已被人们举一反三,推而广之,被应用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战略之中。在欠发达地区,如果能正确实施以科技优先战略为目标的模仿创新策略,它必将给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以下方面的促进作用。

1、实现后发优势

后发优势是指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并存的情况下,欠发达地区可以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学习发达地区的科技成果、制度管理、结构调整,还可以承接产业资本的转移。

后发优势有两种形态:潜在的形态与现实的形态。潜在的形态是已被认知的后发优势,现实的形态是已被实现的后发优势。已被认知的后发优势并不等于是已经实现了的后发优势。如何将已被认识的后发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后发优势呢?

从许多落后国家和地区走向崛起的历史实践来看,模仿创新是将潜在的后发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后发优势,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唯一捷径,舍此之外,别无他途。许多事实证明,日本经济强大,但它由后发劣势国家到先进优势国家的转化,是靠模仿创新起家的,并且在很多领域已由模仿创新跨进了率先自主创新的行列。韩国也是通过模仿创新,迅速改变落后面貌,一跃进入了新兴工业化强国。

以科技领域为例,潜在的后发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后发优势,模仿创新所起的作用可以分析为如下方面:①模仿创新使“后发者”能够“后发制人”,在新技术面前,能够冷静观察率先者的创新活动,研究不同率先者的技术动向,向多个技术先驱学习,从而避免了大量技术探索中的失误,降低了研发过程与目标的不确定性。②模仿创新充分利用了率先创新者技术方面的溢出利益,包括免费获得大量技术和成功经验,以及以远低于实际研发价值的价格购买率先者的专利技术或许可,因而使创业投资大为节省。③模仿创新还能够充分学习、吸收率先生产者的经验教训,通过大量使用新装备、大力推进工艺创新使生产过程更趋优化,物质和劳动消耗更为节约。④模仿创新还节约了大量新产品市场开发的公益性投资,有效地回避了新产品在市场成长初期的不确定性和大量风险,从而只把精力集中于拓展市场,挖掘新的消费群体,使新产品市场迅速扩大。

2、降低创新成本

二战后,日本的经济体系几乎崩溃,战争结束后的日本没有多少钱来自主开发新产品,也没有钱去进行技术投入,但日本人对美国的产品进行了全面“仿制”,当然在仿制时他们没有忘记对产品的改进。这样的模仿创新,节约了大量的资金,往往是美国人花大量经费研制新产品,日本人只用很少的钱来研究如何对它进行改进,从而使产品的性能和竞争力大大地超过美国同类产品,并成为美国的强劲对手,现在的日本已经通过模仿创新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我国改革开放前,技术水平落后、经济发展迟缓。改革开放后,我国企业加大了技术创新的力度,但由于经济落后,经费紧张,加之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大量产品也是靠模仿创新搞起来的。如彩电、冰箱、空调等产品均是从国外引进的生产线,很多产品的核心技术最初也是买来的,通过我国企业的消化吸收、改进创新,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家电产品的质量与性能已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先进产品的水平,不但将许多外国同类产品逐出了中国的市场,而且大量出口到国外。事实证明模仿创新的创新成本是最低的。

3、增强创新能力

模仿创新对创新能力的增强,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①模仿创新借助了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成果,只需在已有的创新成果上进一步创新,这就使后发创新者的创新内容、质量、等级比率先创新者更高一筹。②模仿创新节省了创新所需大量的人财物资源,无需对创新链的全部阶段投入资源,节省了创新链的前期投入,减少了创新链前期的风险损失,这就有助于采取优势兵力战术,将节省的资源,集中有效地投入到更高等级的创新链中,使创新效果的投入产出比,大大胜过率先创新者。③模仿创新培养了创新人才,通过模仿学习,使一批本来创新能力起点较低的人员,迅速掌握了前沿科技知识,并进入到科技的最前沿进行创新,为良好的创新环境奠定人力基础。④模仿创新可以使创新链的投入产出机制进入良性循环。由于模仿创新的优势首先在于使模仿创新的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成功的模仿创新产品能够后来者居上,在市场上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能够超越率先创新者的产品,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而这些丰厚的利润回报又被投入到新一轮的创新之中,成为创新的良性动力循环。

4、加快发展速度

创新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创新有三种方式:自主创新;模仿创新;合作创新。这三种方式各有自己的优缺点,但相对于自主创新与合作创新来说,在欠发达地区,模仿创新绝对要比自主创新更能节省时间加快发展;合作创新虽然也能节省时间,但合作创新需要人们更多方面的复杂组合,情况变数较大;因此,能够最节约时间,速度最快的创新方式是模仿创新。它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模仿创新借助了率先创新者的前期成果,就无需对前期研究投入时间;②模仿创新具有针对性,能在率先创新者前期成果的基础上,集中优势精力,抓住主要矛盾处理关键问题,从而加快了发展速度。

从世界各国的实际情况看,通过模仿创新,日本只用了20—30年的时间,赶上并超过了欧洲许多国家,并在一段时期内与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美国并驾齐驱。韩国也只用了30年左右的时间成为世界中等发达国家,并在亚洲四小龙中占有一席之地;从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中国的珠江三角洲只用了20年的时间便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从企业成长的情况来看,长虹、海尔等企业,通过模仿创新,已成为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声誉的大型企业集团。

三、模仿创新在欠发达地区的实施内容

1、模仿创新发达地区的制度、管理与政策

制度(含体制)、管理、政策是约束、引导、激励个人和组织参与经济等各项活动的“游戏规则”,它实质上决定了一个地区各项发展所需要的资源组合配置方式,而配置方式又决定了配置效率,配置效率决定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经济发展速度的地区差异问题,归根结蒂是一个制度、管理、政策的地区差异问题。

当前,发达与欠发达地区之间存在着一个制度、管理与政策的势差,地区经济差异越大,意味着这些方面的势差也越大。它包括所有制结构、企业制度、市场制度、分配制度、政府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势差。由于上述方面的制度、管理与政策方面的势差,具体造成了两大方面的经济影响:一是对生产要素积累与投入的影响,二是对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的影响;发达地区的制度、管理与政策体系的良性运作,对这两大方面的经济影响都起到最佳的激励作用。

与发达地区相比较,欠发达地区“制度势差”较低是制约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它从根本上拉大了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因此,欠发达地区必须重点对发达地区的制度、管理与政策实施强力的模仿创新,从根本上解决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在此要提请注意,模仿创新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及其调整手段,实际也是包括在上述内涵之中的。

2、模仿创新发达地区的思想观念

人的思想观念在经济发展中也有重要的作用,观念一变天地新,一些落后地区发展变化的严重滞后,往往是因为人的思想观念的严重滞后。要模仿创新发达地区的思想观念,可参考如下内容。

①革新发展观。不能习惯性地把发展等同于增长,不片面追求经济总量及扩张速度,而要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强调经济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份额。②革新资源观。在看到土地、能源等先天性资源和一般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的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和开掘品牌、商标、专利、信息、市场网络、创新环境等后天性资源优势,并把这类软资源优势的开掘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充分发挥其中的科技作用。③革新发展模式观。改变过去那种政府管得多,政府投入多的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少计划、多市场,由政府计划性的集中决策变成千家万户和企业市场性的分散决策,尽快让群众、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形成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④革新优势观。少讲绝对优势,相对优势,要增大科技投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产业升级之路,形成新的竞争优势。⑤革新目标观。改变过去制定发展目标以GDP等价值目标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实物指标为主,把着眼点从“物的开发”转移到知识、信息、教育、科技的开发上来,把经济效益、劳动力转移、生态环境等作为重要发展目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3、模仿创新发达地区的科学技术及其成果

虽然欠发达地区也有一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但这些单位的科技研发力量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结合松散;体制约束、改革滞后,使市场机制在这些科技研发力量中的作用很弱,其科技研发及其成果的市场适应程度不高。因此,欠发达地区主要应以发达地区丰富而众多的、贴近市场需求的科技研发及其成果为主要目标,实施模仿创新。注意要以经济效益为标准,对有关的科技成果进行筛选取舍。

4、模仿创新发达地区的市场需求

供给推动与需求拉动是经济发展的两大推动力。但是人们往往只是注意制度投入、资金投入、科技投入、劳动投入等供给要素的投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却忽视了需求要素的投入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力是同等重要的。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发达地区的市场需求进行研究,找出一些有潜力的市场需求作为模仿创新的对象。达到以市场需求作为动力剌激欠发达地区的消费,牵引出新的消费潮流,推动经济繁荣之目的。

实际上,模仿发达地区的市场需求,在欠发达地区的人民生活中是经常性自发可见的。发达地区流行的服装、菜谱、化妆品、电子产品、住房及其装修模式、行为嗜好等等,在一段时期后,往往会模仿成为欠发达地区人民新的市场需求,但是这些大量自发原始性的需求模仿,缺乏创新,对此,欠发达地区的有识之士应力求在模仿中作出创新,引领出更新的市场需求潮流,以此而更好地刺激消费、扩大需求、繁荣经济。

四、模仿创新在欠发达地区的实施困难

1、欠发达地区的模仿创新缺乏强劲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动力。表现在:①发达地区的各种产品充斥于欠发达地区,且一旦宏观经济环境不景气,这些产品便竞相降价倾销,致使欠发达地区看不到对发达地区模仿创新将可能带来的效益。②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是欠发达地区模仿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某些产业转移过来后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对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带动效益不够明显,二是一些高污染产业被转移过来,在带来了短期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广泛长期的社会危机,并且从长期来看,经济利益的损失将大于经济利益的获得。

2、欠发达地区的制度、管理、政策滞后,使模仿创新缺乏良好的体制环境。表现在:①政权机构,尤其是基层政权机构庞大,造成欠发达地区人口与企业的税赋、管理等费用的人均负担比发达地区重;致使企业的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的收益减少,高智力、有技能的人力资源大部分被吸引到党政社团等非生产经营系统。②政府管理方式落后,运行效率低下,权大于法,一些干部的思想观念落后,使模仿创新的主要载体——企业感到经营环境不适,民间自发的模仿创新行为也得不到政策和法规的有效支持,反而饱受陈腐守旧舆论的指责嘲讽。

篇3

论文摘要:随着新一轮经济快速增长期的到来,东部一些发达地区相继出现能源、原材料短缺,这为东北地区资源依托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如何保持经济与环境、资源之间的相互协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和研究的课题。 

 

 

1 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循环经济,是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运用生态学规律重构经济系统,把清洁生产、资源及其废物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排放”的开环式经济转变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式经济,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而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协调持续发展。 

长期以来,由于矿产资源开采,过度垦荒,移民开发,超载放牧,超采地下水等因素,导致了土地沙化、河流枯竭和湿地减少,自然生态植被遭受到严重破坏,特别是工业“三废”及城市生活废水、垃圾排放,造成了河流、水库及空气污染,这些己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重建生态环境的任务己刻不容缓。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以发展循环经济来保证水土资源和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持续支撑。 

2 建立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和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的关键时期,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而言,建立环境经济体系的成本较低,可以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按照生态学原理规划建设生态工业链和生态工业园区,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经济发展从数量型增长转变为质量型增长。同时,发展循环经济,也是拉长矿产品和农产品加工链条,提升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实现由初级原材料输出向精深加工产品转变的重大战略举措。 

3 提升产业竞争力 

实践证明,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和对污染排放的经济代价,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的循环经济发展理论及其模式,为企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损害支付提供了可能。特别是随着绿色gdp理论的建立与推广,依靠循环经济提高效益水平的步伐明显加快,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活动的主流模式。因此,只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清洁生产,才能使产品生产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突破“绿色壁垒”,扩大对外贸易;才能缓解经济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才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 

4 发展循环经济的策略分析 

循环经济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构建全新的发展观、系统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必须以政府推动为主导,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树立资源不断循环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 

对于资源型产业比重大、环境承载能力弱、经济欠发达的东北来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任务,显得更为艰巨而紧迫。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倡导绿色消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动员各方面力量,加快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型社会。当前,应着重抓好五个方面: 

4.1 加快研究制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应加强相关理论和实践模式的研究,提高各级政府和相关决策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做好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争取工作,创新规划设计理念,在制定“十一五”计划和远景发展规划中,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优先发展具有清洁生产技术的重大产业项目和变末端治理为源头预防的项目,规划建设若干生态产业链、生态工业园和循环经济圈。在农村,应以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基地为重点,大力推进产业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推广发展一批种植、养殖、能源(沼能、秸秆气化等)三位一体的农业生态产业园区。 

4.2 探索建立制度保障体系。应用足用活国家宏观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研究制定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尽快建立健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地方性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应把保护环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按照生态学原理制定完善工业园区入驻项目环保准入制度、清洁生产制度、废弃物循环利用制度等,把主导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簇群的培育纳入到生态产业链之中,鼓励和扶持能够衔接上下游产业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对不符合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的项目要坚决拒之门外,防止出现园区入驻企业的“大杂烩”。结合投资体制改革,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从财政、税收、金融、投资、环保、技术等方面,对清洁生产技术、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给予大力支持。坚持鼓励与限制相结合,加强执法监督,强化排污收费,特别是要运用经济激励和惩罚等经济杠杆,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 

4.3 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应把资源的有序开发和综合利用放在首位,坚决杜绝高污染项目的引进,大力发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产业和高技术产业,重点扶持风能发电、秸秆气化和沼气等新型能源开发,矿产品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旅游产业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通过技术引进、联合攻关、嫁接改造等措施,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和浪费资源的产业,延长矿产、建材、化工、棉花、畜产等产品加工链条,促进企业间废弃物的资源化连接,建设一批区域性资源再生产企业,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篇4

[作者简介]李森,男,山东曹县人,山东财政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税基础理

[摘要]通过政府间转移支付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传统思路,存在很大局限性,既不利于体现效率原则,也不利于体现公平原则。发展经济学的启示是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能通过强化政府干预来实现。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新思路应是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增加制度性公共产品供给。

[关键词]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比较优势;制度性公共产品

[中图分类号]178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7)01―0013―04

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问题长期以来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但解决这一问题的传统思路却存在很大局限,本文拟对此予以分析,并在阐明发展经济学对解决该问题的启示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解决思路。

一、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传统思路的局限性

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制约,一个国土面积广阔的国家往往存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问题,而且这种经济发展差距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以缩小,出现“穷的越来越穷,富的越来越富”的马太效应。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据较新研究成果的定量分析,我国1997~2003年地区间GDP的收敛系数为-0.0289(霍克,丁伟,2005),说明近年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仍在拉大。多数人的观点还是主张通过外部因素的干预来加快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速度,理由比较简单,即所谓贫穷的恶性循环理论: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收入少满足消费之后储蓄少投资规模小、技术水平低资本和劳动无法有机结合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收入少。因此,要打破这种贫穷的恶性循环,就必须借助外部力量,为经济落后地区提供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而政府间的转移支付,特别是中央政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通常被认为是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最为重要的调节手段。大量研究转移支付制度的文献也多是以增加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为目的。对此,本文认为,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对于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是必要的,这也是各国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的通常做法,但任何事情要处于一个比较完美的状态必须符合度的规定。单纯强调加大转移支付的规模而忽视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其它手段的作用,客观上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可以将其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不利于效率的提高。市场经济是效率经济。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资源在地区之间的配置会符合效率原则,如果一定数量的资源配置于A地区比配置于B地区有更高的收益,那么资源配置主体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必然会把资源配置于地区A而不是地区B。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随着某一地区资源配置量的增加,其边际收益会降低,当A地区资源配置的边际收益低于B地区时,资源自然就流向B地区,这样在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下通过资源的自由转移就实现了资源在地区之间的均衡配置,这符合效率原则。这个过程类似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过程。只不过通常所理解的平均利润率规律,是指通过资本在不同产业、行业之问的自由转移所最终形成的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这一必然趋势。其实,平均利润率规律通过资本在地区之间的自由转移对于实现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仍然可以发挥调节作用。

由此看来,实现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是市场调节失灵的领域,而只能是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市场还远没有充分发挥调节作用,资本等稀缺资源在地区之间还不能自由转移的结果。但面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事实,如果单纯寄希望于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就需要很长的时间,从而可能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在这样的条件下,通过增加中央政府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是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不能忽视政府为此而付出的效率代价。这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从私人经济部门角度考察的效率损失。中央政府增加对欠发达地区的转移支付无论采用什么形式,最终必然是把经济发达地区的一部分资源转移到欠发达地区,由于这部分资源配置在发达地区比配置在欠发达地区有着更高的收益,那么通过政府干预而扭曲私人经济部门的资源配置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就是这部分资源配置在不同地区所产生的收益差额;二是从公共经济部门角度考察的效率损失。首先从中央政府的角度看,其体现为要实现资源在地区之间的转移必然要付出行政成本(税收征管成本和财政部门的行政成本)。其次,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来说,由于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与得到中央政府转移支付数额的量呈反比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越低,得到的转移支付越多,反之,越少。这不利于强化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的激励机制,会降低其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助长“等、靠、要”的心理和做法。另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为了更多得到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会在“跑部钱进”思想的支配下,积极“寻租”,这在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主观随意性比较强的背景下,产生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并导致效率损失,就不仅仅是简单的理论上的可能性,而是具有现实的必然性。当然,通过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调节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可否认也会带来收益,只要收益大于损失,那么这种制度安排仍然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但如果在收益一定的条件下,盲目扩大转移支付的规模,而不顾由此所导致的效率损失,显然就不是理性的做法。

第二,不利于公平的实现。在一般的财政学教科书中,政府间的转移支付通常被看作是调节地区之间收入分配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但通过反思,不难发现,这种基于生活在不同地区的社会成员应该享有政府提供的大致均等的公共服务这一基本的价值判断而提出的政策主张,虽然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单纯从公共产品提供的角度来看待政府财政行为所应遵循的公平原则。而财政作为政府的经济行为,其之所以能够向社会提供各种公共产品,是因为其可以凭借政治权力取得私人经济部门所不可能取得的税收来弥补公共产品的生产成本。税收实际是私人经济部门为了消费公共产品而向政府支付的特殊价格。因此,研究政府财政行为的公平性不能仅仅从公共产品提供的角度着眼,还应该把税收收入的筹集和财政支出的安排对应起来。

在经济发达地区,公共产品供给的种类、数量和质量都要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经济发达地区的税收负担通常也重于欠发达地区。比如,北京、上海公共产品提供的数量和质量众所周知要优于其它地区,但两地的宏观税负水平比其它地区也要高得多。从利益获取和成本分担对等的原则分析,企业和家庭在经济发达地区比在欠发

达地区能够享受更高水平的公共服务,符合公平原则。反过来,如果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和家庭承受了相对重的税收负担而只获取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和家庭同样的公共服务,倒是违背了该原则。何况地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和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还有很大不同。个人之问的收入分配差距是市场所不能解决的,因而在分配个人税收负担时,通常并不遵循受益原则,而是遵循支付能力原则,即通常并不根据纳税人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中得到的效用满足程度的大小,而是根据由收入、消费、财产等标准衡量的支付能力来分配税收负担。地区之问的经济发展差距则是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的,只要地区之间市场是高度开放的,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地区之间自由流动,则长期来看,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应呈缩小趋势。因此,通过政府间的转移支付来调节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主要就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在时间上滞后的局限。也就是说,政府的这种干预手段在运用上并不是完全不受限制的。过于夸大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调节作用,无限制地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的规模,不仅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而且也违背公平原则。

二、发展经济学对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启示

发展经济学主要研究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以及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的问题。虽然其通常以国家作为基本的分析单位,但其得出的结论对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地区如何实现经济增长,落后地区如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是有借鉴意义的。

二战后发展起来的发展经济学一度认为,要使落后的第三世界国家摆脱贫困,政府干预是不可缺少的。于是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战后走上了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道路,多数国家都推行了所谓的“经济赶超战略”,通过政府投资推动重工业的优先发展,以期尽快建立自己完备的工业体系,摆脱对西方国家的依赖。这样的愿望的确是好的,但却违背了基本的经济规律。因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禀赋是劳动力资源充裕而资本严重短缺,优先发展资本有机构成高的重工业不能发挥其比较优势,由此而建立的企业必然缺乏“自生能力”。为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政府压低利率和汇率,压低投入品价格,压低生活必需品价格以及工资水平来扶持这些企业的发展。这就完全扭曲了市场机制,结果只能是宏观上通过计划来配置资源,微观上通过企业国有化来强化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和管理,最终导致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发展严重滞后,城乡二元对立的失衡结果,而经济的国有化程度的提高则由于公有产权自身的局限而导致技术效率低下和劳动激励不足。“通过选择赶超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而形成传统的经济体制,既非中国特有的经历,也不足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结果。事实上,无论一个发展中国家采取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还是采取了资本主义的基本制度,都有可能因选择赶超型发展战略而形成类似的经济体制(林毅夫等,1999)”。二战后,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拉大的事实,证明这种政府主导型的“经济赶超”战略是失败的。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没有推行经济赶超战略,而是按照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体系,却创造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这些国家的政府虽然也通过推行产业政策调节经济运行,但却始终没有妨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事实上它们实现的经济增长是政府与市场共同发挥作用的结果。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市场的作用始终是基础性的,而政府的作用则是辅的,政府的行为并未违背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经济研究的文献中,这样的例子既用于支持新古典经济学强调市场作用和企业家个人积极性,反对政府干预的主张,又常常被用来证明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干预市场的成功(林毅夫等,1999)”。上述分析表明,政府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增长,可以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以产生严重的阻碍。或许这样的总结应该是可以接受的,“如果没有一个明智的政府的积极促进,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有经济进步……另一方面,也有许多政府给经济生活带来灾难的例子,以至于要写满几页警惕政府参与经济生活的话也是很容易的”即“政府的失败既可能是由于它们做得太少,也可能是由于它们做得太多(刘易斯,1994)。”

尽管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与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之间的关系存在很大差别,但一个国家内部不同地区的协调发展问题与发展中国家如何缩小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差距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类似的。吸取发展中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教训,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政府的干预必须要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政府的作用体现在要选择能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三、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需要欠发达地区政府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实现制度创新

上述分析表明,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能采用政府主导的思路。按照公共部门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政府与市场应该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合理分工,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来完成社会总的资源配置任务。政府的比较优势是提供公共产品,满足公共需要;市场的比较优势是提供私人产品,满足私人需要。按照这种观点,在政府内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都担负着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责。由于二者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距,无论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还是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都需要寻找适合自己现实情况的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式,以保证本地区公共产品供给的总量和结构能够很好地满足社会成员的需求。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而言,要存与发达地区的地方政府的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必须从自身的实际经济情况出发,制定能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具体体现在要增加制度性公共产品的供给。“每一个地方政府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但是有一个比较优势会弥补所有的比较劣势,也有一个比较劣势会使所有的比较优势荡然无存,这就是制度创新(刘锡田,2005)”。

篇5

【关键词】金融支持 西部 民族地区 商业银行

党的十明确提出,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的崛起,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扶持力度。西部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的主要聚居区,国家支持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事关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大业。当下正处于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特殊时期,探索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服务的路径选择,解决西部民族地区金融创新与服务供求失衡的问题,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西部民族地区金融供给现状分析

自西部大开发实施以来,随着我国西部地区民族经济和特色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加速了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进程,民族、宗教、文化及生态等要素的进一步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由此催生了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需求。这些多样性的金融创新服务需求将会促进当地金融市场的发育,也为商业银行在西部民族地区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提供契机。《经济日报》有研究指出,2005—2011年,金融机构在西部民族自治地区的各项存贷款余额年均增长速度均高于同期全国各项存贷款余额年均增长速度。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在西部民族地区的金融创新业务增长极快,增长空间空前。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就是现有的金融供给水平无法满足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供需的失衡和矛盾随着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越加显现。

二、西部民族地区金融供给失衡原因分析

当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金融供给失衡的现状,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西部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先天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金融业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支持不足。具体表现在:首先,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比较单一,其自身的弱势条件在一定意义上制约了金融支持与发展创新;其次,西部民族地区的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和水平比较低,企业竞争力处于弱势地位;再次,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一直处于“二三一”的传统结构模式,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基本上超过了全国整体占比,加之产业结构调整比较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创新服务于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效率。然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和金融发展一直依赖于国家行政干预和引导,导致金融市场发展不成熟,市场竞争力不强,金融工具创新比较少,社会民间资本也很难融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大有资金倒流到东部沿海地区寻找出口的现象。此外,政策体系、银行监管、金融支持等制度层面缺乏对西部民族地区差异化设计创新。最后,在西部民族地区金融专业人才团队的困乏最为突出,缺少引进和保留人才的有效机制,这也将成为影响我国民族地区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金融支持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完善之策

往后在很长的时期内,为破解我国西部民族地区金融供需失衡的难题,需要建立健全金融支持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完善特色金融创新服务和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金融专业人才,通过提升和优化金融服务,提高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从国家政策制定层面看,以商业银行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原则为前提,以政策倾斜西部民族欠发达地区为重点,以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大发展大繁荣主要内容,制定国家层面的金融支持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政策,优抚优惠西部各商业银行支行的设立条件,完备担保评估机制,为商业银行支持民族产业发展创造条件,进而拓宽西部民族地区民族产业的投融资渠道。

从金融机构服务层面看,商业银行应该深入研究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开发建设、清洁能源及矿产资源开发及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等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结合自身优势条件,制定针对这些行业的优先金融支持政策,根据民族产业和特色产业的特殊性要求,设计开发具有差别化的合情、合理、合法的金融服务产品,支持西部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着实解决西部民族地区金融供需失衡的矛盾。

从人才队伍建设层面看,金融机构可以和西部民族院校加强合作联合办校,创立符合西部民族地区特色需求的专业,有计划地培养既了解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又有金融专业背景的特殊人才,效力于西部民族地区金融发展事业。此外,还应该建立高水平、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引进和保障机制,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储备专业的金融人才队伍提供制度支持。

四、结语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优化和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创新服务能力和水平,找准金融支持西部民族地区的突破口,破解西部民族地区金融供给失衡难题,对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实现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构筑西部大发展的“中国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课题组.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 西南金融,2003(01).

篇6

西北地区是我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的地区,是“西部大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也是生态环境脆弱之地。丰富的资源是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优势及潜力所在,但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将环境改善及生态保护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防止不可逆的生态环境恶化。西北地区是我国矿物资源的巨大宝库。陕西、宁夏、甘肃交界地区属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石油、天然气、煤炭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煤炭、油气资源富集区。甘肃有10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一:镍、铂、钯、锇、铱、钌、铑、硒、铸型粘土、重晶石。具有发展有色冶金的资源优势。新疆的石油、煤、钾盐、铬铁矿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塔里木盆地石油储量为108亿吨、天然气蕴藏量8.39万亿立方米。

钾盐是我国稀缺资源,罗布泊湖床蕴藏的钾盐远景储量2.5亿吨,具备成为中国最大钾盐生产基地的资源潜力。青海省已探明盐化工、石油与天然气、有色金属、非金属矿产共60种,有37种矿物名列全国前十,其中居第一位的有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锂、氯化钠、溴、化工灰岩、硅石、石棉等。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在20世纪90年代前因地处偏远未大规模开发,“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的设立,加快了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力度,未来将建设成为天然气开采和外输源头及有色金属、盐化工工业基地。西北国土资源开发实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将重点开发塔里木能源集中区、黄河中游能源资源集中区、东天山北祁连有色贵金属及能源资源集中区、柴达木能源化工资源集中区、秦岭中西段有色金属资源集中区。

2适应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交通网建设

西北地区幅员辽阔,并且有大量绿洲城镇。因此,西北地区物流主要靠公路、铁路、管道,客运和部分货运则较多依赖航空。西北地区已经形成了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为中心,以乌鲁木齐、兰州、银川、西宁等省会城市为干线,以旅游城市(敦煌等)和其他支线为补充的地区机场格局。为适应西部开发需要,应积极发展支线运输,建设支线机场,根据市场需求增辟航空线路。

管道运输方面围绕石油、天然气资源,现已形成克拉玛依-独山子、塔中-轮南、轮南-库尔勒、鄯善-乌鲁木齐、库尔勒-鄯善、靖边-北京、靖边-银川、青海南八仙-敦煌、格尔木-拉萨、涩北-西宁-兰州等管线。基本形成了能源富集地与加工、消费地之间的运输通道。在西北地区经济持续发展过程中,需根据需要对资源量大、产量增长快的通道进行扩能及网络化建设。

西北地区地域十分辽阔,城镇间距离远,很多地区现状经济发展程度不高,建设公路较为经济合理。因此,形成了公路网覆盖全境的现状。在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需围绕人口、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商业、工业集中城镇逐渐实现高速公路通达化。西北地区目前经济欠发达,但同时又是资源丰富之地,铁路建设对开发资源,带动经济发展和布局的合理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西北地区已经形成了陇海线、兰新线、包兰线、兰青线、青藏线、包西线、宝成线、宝中线构成的路网主骨架。陇海线、兰新线两条干线横贯西北、中南、华东,并同京沪、京广、焦柳、同蒲、宝成、包兰、兰青、北疆、南疆铁路相连,是西北地区向华北、东北、华东、东部海港、中南、向西与中亚和欧洲沟通的国家干线铁路。随着正在逐步建成的徐兰客专、兰新第二双线的建设,陇海、兰新通道的客货运输能力大幅增强,成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运输保障。包兰线中段、南段途径银川平原及甘、宁两省区的能源开发(水电、采煤)和主要工矿区(石嘴山、银川、白银、兰州)。兰青线、青藏线是甘、青、藏三省区经济联系大动脉,对沿线旅游开发及柴达木盆地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敦格铁路建成后将成为新疆、甘肃北部与青海、间的便捷通道,对相关省区客货交流及沿线资源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宝中线、包西线纵贯西北地区东翼,对鄂尔多斯盆地资源开发意义重大。兰渝线、宝成线、西康线是西北、华北地区入川和连接西南地区的通道。

篇7

公路经济区域给公路的养护、建设、管理带来了很多问题,不仅仅加大了管养难度,更增加了管养成本。公路交通便捷、场地宽广、免费试用等特点为各种经济买卖活动提供了便捷之门,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公路的正常使用,难以确保公路的畅通、整洁、绿化。地区大量存在囊括马路市场、物流区、集镇公路经济,一定程度上占用、挤占了公路。由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求,路政管理部门对此并不求全责备。然而随着我国法律机制的不断完善,不断强调部门职能以及更新人们的理念,地区经济与路政管理的矛盾日益凸显。依靠公路,充分利用公路交通便捷、无偿使用的优势,促进地方经济,形成独具特色的公路经济,对发挥地区经济作用较大。从客观分析,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是较好地活跃了市场经济。然而也造成了公路利益受到严重损害的负作用。公路经济给公路养护带来了较重负担,提高了管养成本,这必然是转移到了整个养护成本中。公路经济的兴盛的确给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然而就是这样的地区公路经济的活动区域,公路产权也容易被侵犯和损害,倒过来又限制了经济的迅速、健康发展,其路政管理出现了更加复杂的问题。此外公路运输超限超载行为屡禁不止,导致了公路致命性破坏,这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予以养护,更危害了公路的通畅和安全。因此,加强路政管理,有利于减少公路养护成本,促进地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路政管理的措施

(一)强化宣传力度

加大路政执法宣传,由于拆除违规建筑与清理路障关系到大部分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宣传不到位,执法工作很难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有时甚至会造成尖锐的矛盾,导致社会不和谐。所以,要采用灵活多变的宣传形式,将《公路法》、《公路路政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深入民心,增强人民群众的守法意识,从而能够主动维护路产路权,减少了整顿阻力,建立了牢固的基础。

(二)拆除违章建筑

完整、畅通、安全的公路设施将会促进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所以,要严格实施路政管理职能,整治和清除公路两边控制区域内违规建设的建筑物与地面构筑物,创造一个干净、美观的公路路容路貌。

(三)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加强路政工作的日常巡查,提高动态管理力度,并实施路政员执勤执法量化考核机制,激发路政工作人员的工作激情与创造力,从而增强路政工作人员的管事率,充分发挥其管理能力。加强路政管理力度,确保路产路权的完好,保证路况良好,减少经济损失,也降低养护资金的投入,并保证公路安全通畅。

(四)将路政经费统一纳入财政路政经费是路政管理工作有序长效开展的重要保障。

如果路政经费不能及时得到落实,就会极大地影响路政工作的成效。随着国家路政监督管理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路政规费的收入也较之前大幅减少,地区性的路政执法工作受到了明显的影响。特别是在上路执法、公路险情处置物资等经费来源上无从保证,使得执法人员装备,路政工作的时效性和成效难以保障。路政管理属行政执法行为,因此路政经费理应纳入统一行政开支中。笔者认为应当尽早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路政经费保障体系,从财政资金中划分一部分作为路政执法经费。这样也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执法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

(五)重点整治超限超载车辆

重点整治超限超载运输是路政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计重收费是对超限超载车辆通过罚款行为而进行的公路资产破坏行为的补偿。路政管理工作不能仅仅将计重收费作为整治超限超载行为的唯一手段,应当在计重收费的基础上,对于超限超载车辆采取禁行或是减载放行的处理。只有通过计重收费与禁行(或减载放行)的联合处理才能确实保证公路路政管理的有效性和规范化。

三、总结

篇8

[关键词]上市公司;经济发展;相关性

[DOI]1013939/jcnkizgsc201711132

1引言

截至2014年12月31日,东北共有上市公司144家,主要分布在能源、制造、化工、钢铁、房地产等行业。本文研究旨在通过对东北上市公司的2008年至2014年的财务分析,揭示东北经济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过后的运行状况,探究|北地区上市公司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给相关机构提供参考建议。

2东北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上市公司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领头力量,本文通过上市公司的相关财务指标分析,来量化分析上市公司的发展情况。主要从上市公司资产、数量、收入、利润等指标进行财务数据分析,从偿债、运营、盈利、成长四个方面进行财务指标分析。

21财务数据分析

211资产分析

GDP是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客观数据之一。东北三省的GDP从2008年的2840905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574698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1246%;上市公司总资产从2008年的567759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41665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1646%。从资产占GDP比重上来看,2008年的为1999%,增长到2014年的2465%,虽然有一定程度增长,但比重依然偏低。说明东北三省上市公司虽然取得一定发展,但参与市场经营活动的比例依然不高。

分产业上市公司来看,一产上市公司的总资产从2008年的1529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24646亿元,二产从2008年的436557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991343亿元,三产从2008年的115912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400665亿元,年均复合增速分别为828%、1465%、 2296%。从数量上看,二产上市公司居多,占据绝对优势;从复合增速看,三产上市公司发展好于二产,一产发展较慢。

212上市数量分析

从上市数量上看,东北三省2008年共有上市公司112家,2014年增长到144家,平均每年大概增加5家上市公司,增幅为2857%,要慢于同期的GDP和上市公司总资产。分产业来看,以2014年为例,东北一、二、三产上市公司分别为6家、99家、39家,占比分别为417%、6875%、2708%。从行业分布来看,仍以二产为主,行业分布较单一化,必然会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213收入分析

从收入上看,东北上市公司从2008年的361830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66315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1062%,低于同期GDP的复合增长速度。从收入占GDP比重上来看,东北三省上市公司总收入占GDP的比重,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这也是总收入年均复合增长低于同期GDP增长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分产业上市公司看,一产上市公司的收入从2008年的9052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9391亿元,二产从2008年的292051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501310亿元,三产从2008年的60727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4245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分别为1354%、 942%、 1527%。

214净利润分析

东北上市公司净利润从2008年的16176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3099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1145%,低于同期的GDP增速。分段来看,2008―2010年属于利润上升周期,2010―2012年属于下降周期,2013年利润大幅增加,2014年利润再次出现下降,降幅高达1356%。与总资产和总收入相比,14年的净利润出现了明显幅度的减少。

分产业来看,一产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从2008年的799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1481亿元,二产从2008年的9465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8291亿元,三产从2008年的5912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267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分别为2284%、1161%、 1356%。

22财务指标分析

221偿债能力分析

资产负债率是期末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也能反映公司经营的杠杆程度。东北三省上市公司的负债率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2008年为5656%,增长到2014年的6243%,负债率的上升可能会导致公司陷入财务危机,值得上市公司高管警惕。

222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揭示了企业资金运营周转的情况,反映了企业对经济资源管理、运用的效率高低。本文选取了净资产周转率来衡量上市公司的运营发展情况。具体来看,东北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周转率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8年到2009年,这一时期的周转率是下降的,从147%下降到137%;第二阶段是2009年到2011年,从最初的137%上升到159%;第三阶段是2011年到2014年,明显的下降趋势,从近年来的最高点一路下滑到2014年的125%。总体来看,净资产周转率在2013年以前波动幅度较小,涨跌互现,但2014年净资产周转率明显下降,反映出上市公司的净资产周转速度下滑,公司营运能力出现下降。

223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的指标有很多种,本文选取了净资产回报率这一核心指标来分析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东北上市公司净资产回报率保持在5%到8%之间,其中2010年高于8%,2012年低于5%,其他年份在这两者之间。东北上市公司净资产回报率在2008年到2014年间呈现出先增加再减少,接着小幅波动的趋势。分阶段来看,2008年到2010年是上升趋势,回报率从656%上升至893%,2010年到2012年是下降趋势,2012年的最低为453%,后两年呈现小幅波动,基本在6%左右。净资产回报率波动浮动过大表明股东的回报不稳定,投入的资本产生的回报率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可能会引起股东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不足。

224成长能力分析

企业成长能力分析是对企业扩展经营能力的分析。本文选取了收入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来研究上市公司的成长能力问题。东北上市公司的收入和净利润的同比变化幅度的趋同性较强,基本保持同步的变化趋势,不同的是净利润的变化幅度比收入的变化幅度更大。2009年到2010年是上升阶段,营收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从51%到3663%、从1634%到6214%;2010年到2012年是下降阶段,营收和净利增速在润2012年达到最低,分别为-042%、-2834%;第三阶段较为不同,收入增长率在2012年到2014年间呈现较小的波动趋势,而净利润增长幅度则出现较大的波动,但同比变动都是负值,2014年分别同比增长-09%、-1356%。从数据中可以得出东北上市公司近三年来的收入和净利润陷入萎缩的状态,地区公司整体的成长能力令人担忧。

3回归模型分析

笔者通过数据分析,初步认定影响东北GDP的相关数据有:东北上市公司总资产、净资产、收入、净利润等四项数据,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利用统计学概念,充分证明这些指标与GDP的相关性。选择建立的是线性多元回归模型,东北三省GDP为因变量,东北上市公司总资产、净资产、总收入、净利润分别为四个自变量。

3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简介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一般形式为

式中Y代表 GDP(亿元),X1代表上市公司总资产(亿元),X2代表净资产(亿元),X3代表总收入(亿元),X4代表净利润(亿元);上述模型中的常数:7622056,起到平衡模型中各变量关系的作用。总资产X1的系数4682,代表当总资产每增加1(单位:亿元),GDP增加4682(单位:亿元);净资产每增加1(单位:亿元),GDP减少5428亿元;总收入每增加1(单位:亿元),GDP增加2346亿元;净利润每增加1(单位:亿元),GDP减少10255亿元。可以发现,GDP与上市公司总资产、总收入呈现正相关关系,而与净资产、净利润却呈现负相关关系,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四个解释变量指标X1、X2、X3、X4存在多重共线性现象,因而,从这两个影响因素分析,净利润指标系数呈现负数则是合乎情理的(见表1)。

相关性分析表明:GDP与总资产之间的相关系数R为0994,GDP与净资产之间的相关系数R为0988,GDP与总收入之间的相关系数R为0968,GDP与净利润之间的相关系R为0675,说明在001的水平上,GDP与总资产、净资产、总收入、净利润分别显著相关,进行此多元回归分析是非常有意义的。

模型汇总表和方差分析表。根据输出结果中的“模型汇总”表,判断系数(R2)为0997,值越大,表明模型拟合度越大,0997表示因变量GDP变异性中的997%可以被自变量总资产、净资产、总收入、净利润解释。

根据输出结果中的“Anova”表,列出了变异源、自由度、均方、F值及对F的显著性检验。本例中回归方程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见表2):回归平方和为7891980806,残差平方和为2007258974,总平方和为79120533954,对应的F统计量的值为19659,显著性水平为0005

33研究结论

在上述实证研究中,可以得出,东北三省GDP和东北上市公司总资产、净资产、总收入、净利润之间均有非常强的相关性,回归模型得出相关系数分别为:0994、0988、0968、0675。从Y=7622056+4682X1-5428X2+2346X3-10255X4模型可以得出,GDP与总资产、总收入呈现正相关关系,而与净资产、净利润呈现负相关关系,原因是净资产降低时,表示公司杠杆加大,能够带动GDP的发展,净利润降低,企业生产经营在扩张,带动GDP增长。多元回归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对东北地区GDP有着重要的贡献作用。上市公司的数量、质量同步提升,东北也就拥有了强劲的火车头拉动经济发展,因此东北上市公司和GDP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

[1]Zivengwa T,Mashika J,Bokosi F K,et alStock Market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Zimbabw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s & Finance,2011,3(5)

[2]杜坤伦上市公司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J].经济学家,2009(8):101-102

[3]李珂,罗顺根上市公司发展对区域经济影响实证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6(3):183-184

篇9

关键词:综合经营型银行;政策性银行;民族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7-0064-02

1 民族地区金融制度创新的需求因素分析

首先,金融制度创新是缓解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资金供求矛盾的需求。

依据金融发展理论,资本在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但是,在民族地区,由于自然、历史、政治、文化和政策倾向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经济发展一直相对落后,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生产方式落后,生产力低下,人民生活水平仅刚刚越过温饱线,尽管农民的储蓄率并不低,但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积累率、投资率、发展速度都很低,农民人均收入扣除必要的生活开支后,所剩不多,更不用说积累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中国大部分民族地区开发程度轻。自然资源丰富,在自然禀赋方面具有典型的后发优势。随着西部大开发国策的确定,许多民族地区政府力足当地资源优势,确立了地方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加大了地区资源开发的力度,区域经济资金需求快速上升,旺盛的资金需求同缓慢的资金积累之间形成了巨大的矛盾。

快速缓解这一矛盾的有效方法就是从地区外引入资金,通过资金积聚的方式满足资金需求缺口,但是,民族地区落后的金融行业无法从区外引人大量的资金,严峻的形势是,邮政储蓄和部分商业银行机构通过吸收乡村存款,资金逐级上存,形成农村资金流失的“抽水机”效应,使民族地区资金供求矛盾更加突出。

因此进行金融创新,从区域外吸纳大量的低成本资金,直接用于区域的经济发展,这是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紧迫问题。

其次,金融制度创新是民族地区优势产业发展开发和企业成长的需要。

依据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金融中介不仅作用于资金的流量,更重要的是间接作用于资金存量的再分配,这个传递机制可简述为:金融机构一影响储蓄、投资一影响资金的流量结构一影响生产要素分配结构一影响资金存量结构+影响产业结构一影响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过程是依经济的商品化、货币化、信用化顺序进行的,经济金融化程度越高,上述作用的传递过程越明显、越有效。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越大。

在经济结构中,主导产业的变化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最明显。市场化运作的金融机构在主导产业选择和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各种渠道不仅为主导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而且也为主导产业下的各种企业提供全面的服务支持。对于部分短期效益不明显,商业性金融机构参与性不高,但中长期对地区发展非常重要的特殊产业,还可以通过政府建立公营金融机构,直接扶植相关产业,将其作为中长期发展的主导产业。

中国很多民族地区具备优良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凭借这些天然优势,在特色农业、特色旅游、矿产资源开发、商贸物流等许多产业都有光明的发展前景,但是由于缺乏自有启动资金、缺少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缺失现代管理技术,这些有光明前景的产业无法发展起来或者只能低水平地进行开发。除了资金缺少的负面影响,当地企业在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方面的限制无疑是制约企业做大做强整个产业的重要原因,项目缺少开发资金,通过市场融资是可以圆满解决的。但企业经营制度混乱,管理能力低下。经营能力差,企业高层缺少发展的战略眼光,这些企业发展软件的不足是很难简单依靠资金供给解决的。这一问题不解决将严重限制了当地企业在主导产业开发中的作用。

所以。进行金融制度创新,通过股权关系帮助企业实行现代经营管理制度、为企业发展提供政策导向,促进企业的超常规发展是推动民族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

2 金融制度创新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的建议

为了一次性地解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供求矛盾和全面支持主导产业企业的快速发展,本文建议由中央政府在某一民族地区试点,组建一家综合经营性质的区域性政策性银行,该行实行以促进区域内特色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为政策目的,以市场化经营为手段,通过多样化的融资手段,在区域内进行专业化的投资,为区域的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和直接投资支持。该行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政策性银行的融资手段,为区域经济提供巨大的区外资金支持,彻底解决区域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同时兼具综合经营型银行直接投资企业的能力,通过参股控股部分新兴企业。支持和帮助这些企业快速成长为推动区域主导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并通过资本市场实现初期投资的顺利退出。

由于具有了全能型商业银行和传统政策性银行的双重特性,该行产生了两种新的特性。第一,不同于全能型商业银行,其全能经营范围受到政府的限制。尽管地方法律上认可该行可以同时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三大业务,在业务子行业的选择上不受限制。但是,考虑到业务开展必须符合促进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需要,同时避免同区内商业性金融机构展开不公平竞争,该行在三大业务的具体选择上由理事会决定。理事会成员由投资方中央政府代表和自治地方代表共同组成,确保在每个经济发展阶段在三大业务各子行业的选择上由政府决定。一般来说,该行从事的业务中银行业务包括,农业发展贷款,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政策支持行业企业贷款,被贷款客户存款及中间业务;不能包括普通储蓄业务。证券业务包括证券发行,资产证券化,实业投资基金,不能包括证券经纪业务。保险业务包括农业保险和财产保险,不能包括人寿保险业务。同时可以直接投资受政策支持行业的企业。但参股企业上市后必须退出所有股权。其它业务由理事会视情况需要决定。同时该行的各种业务不能超出试点地区范围。

第二,不同于传统的政策性银行,其经营上,“适度盈利”原则代替“不盈利”原则。适度盈利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银行所有的业务必须保证适度的利润作为业绩审核标准。在具体经营中,能够产生高盈利的项目,引导当地商业性金融机构办理;盈利过低或亏损项目,但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项目,引导当地政府或其它政策性机构办理,②银行每年产生盈利的大部分以捐款的形式支持当地教育和文化建设事业。通过捐款形式将适度盈利下的大部分利润无偿回馈社会,实现政策性银行追求公共利益的根本宗旨。

3 建议的可行性分析

首先,该建议有利于中央政府支持和主导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有1亿多人口,民族地区占国土面积的64%,边疆地区大部分是民族地区;民族地区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全国85%以上;民族地区资源非常丰富,水利资源蕴涵量占全国的66%。石油基础储量占全

国的22.05%,天然气储备量占全国的41%,煤炭储量占全国的36.0%。改革开放30年来,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得到全面发展,但是由于自身经济基础相对落后,在总体水平上与其它地区仍然有较大差距,民族地区同其他地区日益扩大的经济发展水平对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因此,全面推动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保障边疆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必然要求。

给予民族地区优惠政策,让民族地区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起来,是中央政府支持民族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本文建议试点一家综合经营型政策银行,总体上要求中央财政支付少,但对于民族地区经济促进作用大,而且便于中央政府直接调控地方经济发展。中央政府对于这种金融创新给予政策支持的可能性大。

其次,该建议有利于民族地方政府发展当地经济。

在综合经营型政策银行创新中受益最大的就是试点的民族地方政府,首先,该行的资本金是由中央财政支付,地方政府不存在资金投入压力,其次,该行作为政策性银行,可在区外融资为区内增加了贷款资金,有利于缓解区内资金需求缺口;对区内主导产业相关企业的直接投资和间接管理有利于主导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区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再次,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该行实现部分区域经济发展政策,最后,该行的业务弥补了区内现存金融机构的不足,有利于区内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在该行试点中受益最大的地方政府全力配合该行的建立和发展是必然的选择。

最后,民族地方法律制度有利于解决制度创新的法律问题。

篇10

关键词:高职教育;区域经济;相辅相承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118-02

任何一种教育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都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高职教育尤其如此。《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强调高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立足和服务于所在区域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它培养出的学生具有基础知识的够用性和高级性、专业知识的实用性和高等性等特点,兼具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角色。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一、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了高职教育的发展

1.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是高职教育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产业结构大调整、新兴工业向传统工业挑战、生产方式转型及新的管理制度不断出现。种种原因促使生产一线迫切需要补充大批既懂理论又具有实践技能的技能应用性人才。中专毕业的学生无法适应这一要求,而普通高校培养的学术型、工程型人才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很高,不愿意从事一线工作,因此也无法适应生产第一线实践技能的要求。为此,各国产业界强烈呼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高层次的职业人才。这便是高职教育在世界发达国家迅速兴起、蓬勃发展的直接动力。

中国高职教育的兴起和发展,也与经济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中国的社会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进入了生产流程和工作现场,使生产第一线技术岗位的智能成分不断提高,对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文化知识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应运而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迅速扩展。2012年全国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院校共有1 288所,在校生人数已达1 000万,基本形成了每个市(地)至少设置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格局,成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利益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机构。

可见,从最早的高职院校的兴办到如今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平分天下,高职教育发展的驱动力来自教育外部,而不是在教育内部。具体来说,发展高职教育的源动力来自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的人才需求;来自于行业对从业者职业技能的要求及变化;来自于行业、企业对高职教育直接的参与和支持。现代经济社会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求,是高等职业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区域经济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基础。区域经济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支持,比如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撑。高职教育从所在地区得到办学经费,并根据当地的产业结构确定人才培养方向、进行专业设置,生源大都来自本地区,如我院学生中省内学生占总学生数的97.5%。毕业后也大都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可以说,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发展目标、教育内容和手段,决定着高职教育的整个体制和结构。因此,从一般意义上讲,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高职教育的发展水平,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高职教育,两者之间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

3.区域产业结构决定了高职教育的专业结构。各区域自然资源不同,形成不同的区域特点,对劳动力的结构要求也不同。近年来佳木斯围绕建设辐射我省东部及俄远东地区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现代农业一体化基地、对俄经贸科技合作基地、新型能源重化工基地的一城三基地目标,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绿色食品加工业、木材精深加工业、化工医药业、材料工业、能源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到目前,佳木斯现代农业发展跃上新台阶,粮食生产实现稳产并创历史新高。为此我校以农业、园艺、机电为主要教育方向,并辅之以旅游、物流、会计等专业人才的培养。由此可以看出,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和发展趋势及其对劳动力类型的需求结构,对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有着直接的影响,劳动力需求结构反映了产业结构对劳动力的需要,而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类型不仅反映了区域内劳动力的构成状况,也反映了区域内劳动力的供给结构状况。

二、高职教育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高职教育的内在本质决定了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

1.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社会中出现许多新兴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职业院校承担了为经济发展不断输送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任务。如我校随着佳木斯地区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增设了酒店管理、物流管理、食品营养与检测、动物医学(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建筑工程等各类专业,自2001年我校升为高职院校以来,已为社会输送20 000多名各类一线高技能人才。

2.成为再就业培训基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新兴产业的兴起,传统的劳动人员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许多人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失去工作,而另一方面是企业技术人员的短缺。为此对下岗工人的再就业培训被提上了日程。职业院校拥有优越的教学资源,自然成为了再就业培训的主要力量。在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中,我校这样的农业院校更是责无旁贷。目前我校已成为黑龙江省农村教育基地、村村大学生培训基地、下岗工人再就业培训基地。

3.高职院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基地。高职院校具有一批科学技术人才和较为先进的实验设备,是一个能参与技术创新、技术交流、技术转化和技术贸易的基地,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发明创造、先进工艺、先进技术通过技术市场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需要来调整自己的科技方向和科研计划,使之更符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利用人才优势,主动地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合作,对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进行研究、开发和解决,使学校和企业科技人才相互渗透,推动企业的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活力。

综上所述,区域经济与高职教育存在着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其中,经济的决定作用是主导性的,它要求我们在发展高职教育时,必须以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为基础适时适度的超前发展,过度的超前和滞后都是不可取的。而高职教育的反作用要求我们对高职教育的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将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部分纳入整个规划之中。

参考文献:

[1] 饶建华.现代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价格月刊,2009,(8).

[2] 杨祖宪.区域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学术论坛,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