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观范文

时间:2023-04-06 16:19: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可持续发展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可持续发展观

篇1

关键词: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21世纪以来,可持续发展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并被众多国家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战略付诸实践,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的质的飞跃。关注人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问题,关系到如何把握可持续发展观的本质,以至能否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一、人在与自然关系中的主体地位

所谓人的主体地位,是指人在与自然界关系中的一种位置,即在这种关系中,人是主体,自然界是客体。人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为:(1)人依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积极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2)人通过实践活动将外在于人的自然“理想化”,以充实、完善和发展人自身;(3)人的主体地位的实质在于人是目的。就人类而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与有效处理,都必然以是否符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作为最终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当然,这并不否定自然界在人们活动面前确实存在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即自然界可以独立于人而存在,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和本质。一方面,人在自然界面前不能“为所欲为”,必须承认自然界的真实存在,尊重自然规律;另一方面,自然界存在及其规律之所以有价值,就在于它为人的生存及其发展提供了条件,为人的活动服务,为人的目的服务。这就是人的主体地位的基本涵义,也是人与自然之间“主—客”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规定。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本义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从发展观上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存在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种基本观点:一是传统发展观的“以人为本”观点,这种发展观把社会发展仅仅归结为单纯的经济水平和经济标准,偏重物质财富的增长。在人与自然关系方面,仅仅把自然界作为人类获取生存与发展的物质资料的源泉,作为人类“征服”、“改造”的对象,没有看到自然界对人类活动的限制和人类对自然界依赖性的一面,对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给予不恰当的夸大,这是造成今天人类面临诸多“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二是“纯自然”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人以外的所有自然物都有其“内在价值”和“自身利益”,自然界中所有的生命物种都是“平等”的,人只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分子,它从根本上否定了“以人为本”关于人是自然界“主宰”的狭隘观念,但同时也把人在自然界中的主体地位消解了。因此,“纯自然”观点必须面对人类要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目的是什么的理论困境和实践难题。三是可持续发展观,也是以人为主体的辩证发展观。它是克服了“以人为本”和“纯自然”观点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片面性,整合了其中的科学、合理的成分而确立的更科学的发展观。从方法论层次上看,“以人为本”发展观的缺陷,是它没有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是“主—仆”关系,未能重视和恰当地把握自然界的存在及其对人的价值和意义;而“纯自然”发展观的偏颇之处,在于它从根本上否定了人在自然界面前的主体性和人在与自然界关系中的主体地位,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是“主—主”关系,在所谓“平等”原则下彻底否定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这样一来,人与其他自然物混为一谈。与前两者不同,可持续发展观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在“主—客”关系的框架内进行分析理解,认为人与自然是在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规定)中分别获得了主、客体的地位与作用。这里,人与其他自然物不同之处在于,人除了与其他自然物构成主、客体关系外,人类内部的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也构成主、客体关系,正是在这个意义说,人有“内在价值”,而其他自然物只有“外在价值”,即属人的价值。三、人的主体地位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关系,这些关系可以分为认识和实践两个层面:

1.在认识的层面上。正确认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这里的目的和手段的含义是指可持续发展(包括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人与人关系和谐及社会诸方面的和谐发展)的目的,和对达到此目的具有价值意义的手段。那么,人与自然关系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与手段关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在终极、抽象的意义上,人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自然界则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手段、条件;从当下、具体的角度看,在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人与自然关系,则表现为互为目的手段的关系,即人们活动的目的所指,有的是为了人的某种利益需要而改造和利用自然,也有的是为了保护自然以维护生态平衡而转变人的某些观念或对人的某些物质欲求进行限制。正是人与自然之间在具体时空中的互为目的手段的相互作用,使人类得到发展,也使自然环境得到保护,进而实现自然界演化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与持续。

篇2

关键词: 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观; 社会经济;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目前, 由于规划管理不善, 大部分城市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进行排放, 造成了城市环境的污染; 而一部分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不够健全, 违规建筑大量存在,城市土地被胡乱占用,使得城市环境质量逐年下降。另外, 由于管理工作不到位, 有的城市为了完成建设目标, 则与其他城市建筑风格雷同, 出现千城一面的现象。因此在我国的城市的发展中还需要统筹规划,并且在制定城市发展方案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 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

一个城市的建设和管理, 依赖于城市规划, 并且以城市规划作为指导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方向, 城市要想合理发展, 就必须行科学的规划, 充分了解城市自身的性质和特色,分析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 只有在科学城市规划方案的指导下, 才能逐渐实现一座城市的最终发展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 人们对城市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多, 城市规划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现阶段我国的城市规划步骤主要包括资料的收集、城市经济状态分析、 城市性质和发展情况分析、 城市规划目标、 制定目标实施方案、 分阶段实施以及建设规划的管理等环节。一般情况下, 城市规划的着眼点应该是城市的经济发展, 城市规划的重点是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规划, 但是在目前的城市规划过程中,相关部门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城市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上, 城市建设缺乏有效的实施措施和必要的保护手段,导致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 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在很多大中城市开始出现能源短缺、 道路交通设施落后、 环境污染严重、 城市人口密度分布不均、水资源紧张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产生,不仅给城市的长期发展埋下了隐患,而且给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为此城市规划部门应该正视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充分结合城市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合城市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但是由于城市规划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实施的时间较短,城市规划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譬如, 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过渡时期,受我国城市经济体制的影响, 城市规划的管理制度还不完善, 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 没有有效结合在一起,而且很多城市的城市规划编制目标不明确, 没有从本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 城市规划目标的盲目性较大, 没有充分考虑城市的资源和环境情况, 导致很多城市规划方案先天不足。为此, 为了保证我国城市建设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城市建设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前提,并积极探索与城市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理论方法, 保证城市经济、 文化、 资源、人口、 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 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国家的资源相对短缺, 城市是我国人口较为密集的地方, 各类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 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应该以可持续发展观念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保证城市发展逐渐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推动城市发展实现。

1.制定科学的城市发展规划

要想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不仅应该包括常规规划内容,而且应该综合考虑城市自身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城市发展规划应该建立一个可以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城市构架,城市规划的制定人员应该综合考虑可能影响城市发展的各方面因素,以城市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为城市规划的指标,将城市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消耗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 制定相应的城市发展规划, 进而形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城市规划新思路,如果城市规划的初步方案超出了城市的环境承载力, 需要及时进行调整, 在城市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下,形成新的城市规划方案, 并再次与城市的资源和环境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如果不达标需要再次改正, 直到修正后的规划方案可以满足城市自身的环境和资源承载力为止。

在城市规划制定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三点内容, 其一, 城市规划的出发点应该是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同时应该强调城市资源供给力与城市环境承载力, 这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对城市规划提出的要求。其二, 城市规划的内容应该将城市的经济、人口、 资源、 社会、 环境等都纳入规划计划中,保证以上各个因素互协调促进的前提下,不断扩大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其三, 城市规划方案应该以城市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作为一个重要控制点,也就是说城市规划不能超出城市的资源和环境承载力, 另外, 现阶段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城市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治理能力都在逐步提高,所以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能力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为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方案制定时, 可以不完全受城市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指标的限制,可以适当增加城市系统的发展规模。总之,为了保证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良性互动, 城市规划必须引进资源供给力和环境承载力指标。

2.制定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

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是综合评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 应该坚持综合性原则, 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应该可以反映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协调性, 并在一定科学理论指导下分析城市社会、 资源、人口、 经济、环境等各个领域变量之间的关系, 并在此基础之上, 制定综合性指标, 确保该指标可以较为全面的反映和测度城市的发展状况。

其次, 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应该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确保指标体系的复杂性和简型相统一,同时充分考虑指标量化的难易程度, 充分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可以得到广泛推广使用,同时还可以反映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指标体系的内容应该简单易懂, 可以为大众所接受, 另外, 在制定指标时应使用现有的相关规定标准和统计资料,以保证该评价体系的权威性和可行性。

再次, 应该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针对性, 对于不同城市不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该有所不同,各大城市应该严格依照本城市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发展目标制定适合自身的评价指标,使其真正发挥对本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导向作用。最后,城市可持续发展评定指标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评价指标中的指标数据都应该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既要反映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真实情况,又要符合城市系统分析和生态学原理, 指标数据来源应该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 与此同时确保评价指标的定义准确, 并且可以量化处理。

三、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在城市规划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以保证城市社会、 经济、 资源、人口、 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有利于我国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国, 王兴平. 绿色城市设计与低碳城市规划―― ―― ―新型城市化下的趋势[J].城市规划,2011(02).

[2]范先明.城市规划与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05).

[3]张春祥.试论我国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规划的互促机制[J].宁波经济丛刊,2009(01).

篇3

关键词: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贸易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的互补性和依赖性也日益加强,然而经济贸易现状越来越表现为:资源向发达国家转移,污染则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不公平的经济贸易活动在国际贸易的掩护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全球化蕴藏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潜伏着危机。

世界各国在推动贸易发展的过程中,应认识到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对立—具有内在增长机制的国际贸易对自然资源需求是无限的,而具有内在稳定性机制的生态环境对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另一方面,二者目标取向一致—贸易的合理有序发展是对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协调环境与贸易的关系,既不能破坏生态环境换取贸易的暂时发展;也不能过度地保护环境而放弃贸易增长。在此意义上,我们探讨生态可持续贸易,以促进贸易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可持续概念的提出与内涵

(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产生了一系列阻碍人类经济社会进步的环境问题,引发了环境运动。至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系统地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也是目前影响最大,得到世界公认的定义。

(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原则

可持续发展要求经济效率、生态和谐与社会公平的协调统一。第一,经济可持续发展,即构建集约式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二,生态可持续发展,即改善生态环境,使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共同发展。第三,社会可持续发展。发展的本质是改善全人类生活和健康水平,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可持续发展应把握三个原则:第一,可持续性。经济社会发展要保持生态系统的协调性和完整性。第二,公平性。一是代内公平,给世界各区域以公平的分配和发展权;二是代际公平,即当代人不能损害后代的环境利益来发展自己。第三,共同性。各个社会单位共同遵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目标。

三、国际贸易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一)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最好地发挥比较优势

首先,提高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自然察赋、环境承载力不同,只靠国内资源满足生活、生产需求,会造成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恶化。国际贸易使国家间通过进口别国的可持续资源来减少对本国稀缺资源的过度开发。

其次,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世界资源供应总量在一定条件下是无法大幅度提高的,若想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需求则必须要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而国际贸易可以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的优化组合和配置。

最后,增强了环保意识和能力。国际贸易使世界各国依存和影响程度增强,环境问题使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视野扩展到全球范围。技术和资金通过贸易体制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为各国生态建设提供支持。

(二)国际贸易对环境保护的负面作用

首先,污染扩散。国际贸易会导致污染环境的外部性产品甚至是危险废物在全世界转移和扩散污染。对进口国、出口国以及海洋、大气等公共环境造成污染。

其次,经济的放大效应。国际贸易促进了经济规模的扩大,增加了对资源的消耗,加剧资源枯竭和环境退化。因此,一国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生态之间存在目标差异。

最后,对交通运输网的环境影响。交通运输是国际贸易的必然条件,贸易活动不仅消耗能源、产生污染物,而且交通建设会改变地形地貌,破坏生物多样性,影响生态发展。

四、生态可持续贸易

(一)生态可持续贸易的概念与内涵

资树荣(2001)将可持续贸易定义为“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种全新的贸易模式,它通过商品、技术与服务的跨国交换,满足进口国消费与生产的需要,促进贸易国的经济增长,同时在贸易品的生产与交换过程中,使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达到最少,从而减少同代人和后代人的国际贸易对环境的需求。”其深层的含义在于:限制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贸易;积极促进技术交流和转让,提高不发达国家的环保水平:大力发展知识经济和服务经济,减少贸易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二)发展生态可持续贸易的基本原则

第一,环境成本内在化原则。环境成本指产品从原材料到回收过程中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产生的费用。环境成本内在化不仅有利于公平竞争和环境保护,而且有利于实施污染控制、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还可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全球贸易秩序的合理有序。

第二,自由贸易原则。可以优化全球资源配置:调节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通过技术和服务贸易,提高环境保护的水平;给消费者选择绿色产品的机会。

第三,公平贸易原则。公平贸易是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原则。发达国家低价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大量资源,造成出口国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只有环境成本内在化才能实现公平贸易。

五、发展生态可持续贸易的策略

生态可持续发展是牧关全世界人民生活质量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任何一个国家都要维护本国在环境保护中的权力,同时承担不损害他国环境的义务。最终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全球绿色经济体系。

(一)环境成本内部化

环境成本受到环境要素察赋和环境标准的影响。环境成本内部化,一是主动内部化,即经济主体自觉地使用、生产绿色环保产品,减少资源消耗。二是发生事实污染后,有关环境主管部门进行强制干预。在环境成本内部化的过程中,政府的宏观调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建立健全环境成本信息制度。对生产、贸易中的环境成本进行估算、评价并公示,为企业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信息。

第二,完善环境税费制度,促进绿色消费。首先,向生产、消费双方收取污染产品附加税和污染产品消费税;其次设立环境资源税,把资源补偿费纳入到资源税之中。再次,实施差异税收,引导环保产业发展。

(二)调整出口退税政策

出口退税是国家为了消除税收差异对贸易的影响,减少出口产品的税收负担,增强其价格竞争力,而将商品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缴纳的税款退还给出口商,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的价格参与国际竞争。

我国应该积极调整出口退税政策,对资源密集型、污染密集型的产业减少或取消出口退税;对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则给与相应的退税补偿。从而调整我国出口结构,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

(三)利用.WTO规则设置合理的绿色贸易堡垒

绿色贸易壁垒,指进口国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而制定的一系列限制进口的措施。一方面体现了消费者环保意识和可持续观念:另一方面也保护了出口国的生态环境,是解决国家间环保事业发展不均衡的有效措施。我国作为WTO的成员,应在WTO规则的框架下积极主动建立和完善严格的、符合WTO规则的环保标准以及法律法规,设立适合我国的、合理的绿色壁垒,对“三高”产业及产品加以限制,从而保护本国的环境利益和人民健康。

篇4

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发表了闻名世界的专题报告:《我们的共同未来》,对世界社会、经济、环境、资源进行大量调研,并正式采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方式。”呼吁世界各国重新认识思考持续的发展规律模式,保护资源和环境,兼顾社会发展和长期保持利益,这意味着商业活动包括营销活动跟社会和环境的联系大大增强。在20世纪90年代初,衍生出绿色营销、社会营销及可持续营销等的全新营销管理概念,追求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并重,而它们往后也发展成为独特的营销范式。

二、市场导向营销的局限性与可持续发展观的关系

1、消费者的需求与福利之间的冲突

在有限的资源和条件下,消费者要同时满足短期需求和长期福利,两者之间可能会出现冲突。例如,香烟的销售可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但将影响他们的福利,因为在香烟的累计消费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实证说明会令他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最终影响其消费能力和长期福利。可持续发展导向营销的概念,在意义上是一种平衡需求的营销系统,补足了市场导向营销观念的不足,把需求与福利之间的冲突考虑到营销系统和执行之中,作出规范和调节。

2、消费者群体的需要与其他群体利益的关系

满足消费群体的同时,可能影响到其他群体的利益或资源分配,市场导向营销观念忽视了具体消费者群与其他重要群体利益的统一性。在满足消费群体的同时,还需要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期望,这个假设因素并不设计在传统营销系统当中。利益相关者受到企业的活动影响而他们同时也有能力影响企业的活动(Savage et al.,1991)。主要消费者群体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有可能产生冲突却又可以产生协同效应,扩大增强消费需求。例如在房地产发展项目中,房子的主消费群跟原来的土地使用者、交通配套、商贸设施的使用者以至整个小区的居民之间的关系可能产生利益矛盾,也可以互补产生协同效应,在地区创造更大的消费价值。可持续发展导向营销观肯定消费群体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兼顾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追求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并重,是一种新的营销战略思维。

3、公司的营销活动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在市场导向营销观念中,交换的前提条件是创造顾客价值,消费者需求加上消费能力构成市场需求,但是这并没有说明在创造顾客价值的同时有没有创造社会价值,亦没有清晰说明公司在营销活动中对社会利益的影响。现今消费者对营销活动的意识及标准在不断提高,一些具争议性的营销活动例如推广使用奶粉来取代母乳、夸大产品效用、失实的商品说明、鼓吹物质主义和鼓励年轻人提前消费等行为引起了市场对营销活动的重新审视。不同的是,在可持续发展观下的营销活动,对自身及其社会的发展历程进行反思,这意识形态是和谐发展观的因子,同样也是营销文化和组织文化构建的基础。

三、可持续发展导向营销观对营销系统的影响

1、企业性质多元化

在企业条件方面,在可持续发展营销观的推动下,企业的性质和条件也趋向多元化。企业除盈利目的以外,有非盈利目的的,也有混合式的企业以盈利去达到社会目的的。因此,对企业条件的要求相比传统营销的维度是较宽及多样化的。在纯粹追求利润目标以外,企业的存在目的和动机以至营运方针存在着一个相当大幅度的差异,而利益相关者的角色亦不尽相同。学者Davis et al.(1999)以企业的性质把他们分成六种性质,这说明了在可持续发展营销观下产生了性质和条件多元化的性质:传统的营利企业、企业实行社会责任、注重社会目的的企业、社会企业、非营利组织作牟利活动、传统的非营利组织。

2、市场机会

企业要掌握市场机会,需要了解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营销目标的配合,同时要对市场上的现有和潜在竞争有充分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营销观下,以绿色消费为例子,绿色消费者积极寻求和购买绿色产品的比例在不断上升,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有消费者甚至认为绿色消费是一种生活时尚。更重要的是,纵使很多研究指出消费者的购买意识与实际购买行为有一定差距,市场营销从业者仍希望知道消费者是否愿意为绿色属性的产品/服务支付溢价。而另一方面,没有把可持续发展观注入策略营销中的企业,有可能是因为不符合一些最新的产品可持续发展标准而失去市场竞争力。例如欧盟的WEEE(电器及电子设备废料指令)、ROHS(限制有害物质指令)或ISO14000 环境管理系统和ISO26000社会责任指引等等。在可持续发展营销观的推动下,不少愿意投放资源的企业都希望能争取到先行者优势,得以渗入和稳固市场地位。以日本丰田汽车开发的混合动力汽车普瑞斯(Prius)为例,其早在上世纪90年代石油价格高的背景下开发,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基础,研发减少使用石化能源和碳排放的汽车。第一台普瑞斯在1997年在日本开始销售,到了2013年6月已突破3百万台销售量,成了混合动力汽车的大赢家。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营销观把握了市场脉搏,配合企业的资源、开发能力和营销能力,可以创造很高的企业效益和顾客价值。

3、目标市场设定

要设定目标市场,可持续发展营销观和传统的营销观在营销的理论基础上没有多大的差异,但在执行上如果要对道德/良心/绿色消费作定清晰义,然后根据消费者的行为来锁定目标群众,这宽度会比传统的营销操作更为艰巨。上世纪90年代学者Peattie(1999)已经对绿色消费作出定义:“消费者做购买和不购买的决定时,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基于考虑环境或社会标准。”他把不购买的决定列入消费行为中,跟传统的营销概念存在逻辑上的矛盾,因为消费者能透过以不消费来满足其心理需要,是指价值的体现而不是物质的有形消费。因此,可持续发展营销策略的执行是比较多样化的。在道德消费/良心消费/绿色消费的观念推动下,出现了新的消费者群组乐活消费者(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意指健康和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这类消费者关注健康、环境、社会正义和未来发展。

4、营销因素组合

由于每家企业的价值观、管理方式和营销策略不不尽相同,营销因素组合的差异性可以很大,以下为可持续发展营销观对营销因素组合的影响作简述。

(1)产品。使用可持续发展准则作为唯一的产品开发标准执行上是十分困难的,因为世界上很难找到一个完全可持续(零消耗,零污染)的产品。真正的可持续产品往往不是经济上可行的,同时其成本效益为消费者所能接受的,而要量化和证明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性也是困难而昂贵的。为了管理产品对环境或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很多企业已经采用生命周期评估或碳足迹的方法来作为产品管理的手段。生命周期评估是指对产品或服务在生产和加工、运输、使用、弃置过程中对资源和能源的使用,污染排放和废物的产生进行评估。跟传统营销观相比,在可持续发展营销观中的产品管理的宽度、时态和标准可以说是提高了。

(2)定价。产品/服务的价格反映着需求因素以及企业的成本和营销目的,对于可持续发展营销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究竟客户愿意支付多少溢价来购买产品/服务背后所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的相关价值?例如是产品生命周期中减少了碳排放量,这个问题需要营销的实践者去寻找答案。不过,他们仍需考虑产品/服务所链接到的相关价值是否消费者所关注的问题。例如在先进国家可能比较关注的是人权和贫富悬殊问题多于发展中国家所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所以公平贸易产品在先进国家的市场发展较快。因此,在可持续发展营销观下的定价策略需要更深入的市场分析和对消费者的价值观有更深入的了解。

(3)销售渠道。合适的营销渠道可以有效地分配产品/服务给消费者和执行其他营销任务,增强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在可持续发展营销观下,由于交付给消费对象的不单是产品/服务,还要把价值观有效地传递给消费者,所以对营销渠道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例如,在销售有机食品时,渠道成员需要了解机食的理念并需要教育消费者产品的环境或社会效益。

(4)宣传推广。所有的产品/服务都需要有效的宣传推广来支持,而整合营销可产生协同效应,增强沟通效果。在可持续发展营销观下,宣传内涵和表达方式也就更丰富了,除了基本的理性诉求和情感诉求外,道德诉求也成了重要手段:理性诉求――以消费者的自身利益为目的,强调产品的价值或表现。情感诉求――目标是建立在消费者的情绪反应,从而激励他们去购买。道德诉求――是消费者对与错的判断,目的是争取他们在价值观和理念上的认同,是在可持续发展营销中一种受欢迎的宣传手段,因为很多消费者的选择建立于道德的基础上,而不单是来自满足情感和自我利益为目的。例如应否减少采用鱼翅作为宴会的食材以保育鲨鱼的道德判断。

5、市场信息回馈

在可持续发展营销观下,消费者变得越来越复杂,市场信息回馈显得格外重要。为迎合市场发展,很多企业已经每年发表《企业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报告》,阐述了企业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和采取了的措施。信息回馈除了帮助了解消费者以掌握市场动态之外,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营销观下有几项十分关键的信息沟通的原则:信息的透明度、信息和发信息者的可信性、发信息者的专业性和信息互动的延续性。市场信息回馈的透明度和质量以及延续性也相应提高了。

篇5

可持续发展乃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农村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研究中国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2005年由蔺丰奇等同志撰写、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一书,立足理论研究前沿,理论联系实际,对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纵观全书,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紧扣时展主题,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工业革命以来,经济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然而,这种以资源耗竭为代价的发展在给我们带来现代文明的同时,更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环境污染、资源匮乏、社会动荡、贫富差剧增大,等等,人类正面临空前的发展困境。面对这种形势,单纯以“经济增长”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尺度的传统发展观已不能真正体现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于是,可持续发展观应运而生,并成为时展的主题。中国是在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经济和科技水平都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使本来就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只有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自然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目前,农村可持续发展正从一种构想、理念转向实践,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二,理论联系实际,着力探讨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多、人均农业资源少、生态环境脆弱决定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中国农村发展正面临一系列严重问题:自然资源相对短缺;农村经济欠发达,增长缓慢;农村人口增长快,文化水平低,农业剩余劳动力多;农业综合生产力尚低,抗灾能力差,农业生产率常有较大的波动;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投入效益不高;农业环境污染日益加重,土地退化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等,给中国农村可持续发展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也严重制约了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后劲。因此在农村现代化的建设中,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正视农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探索其对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该书以中国农村发展状况为背景,着重分析了农村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战略对策。

其三,创新性。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正处在形成过程中,对于在中国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却是一个很现实也很复杂的问题。该书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省思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历程,认真总结农村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深入探讨新形势下农村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提出了许多创新性意见和建议。在宏观理论研究上,在借鉴和吸收当前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使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涵义更明确、更完整。在研究的范围上,从经济、社会、技术、资源、生态、环境及相应的政策与管理等综合领域入手,全面分析了农村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思路。在研究框架结构上,以生态一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思路,大视角、多领域地分析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

当然,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任务,绝非单个课题或一本书所能完结的。由于课题研究的难度以及作者的水平和能力所限,书中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希望作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完善。

篇6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农业经济

一、前言

随着农民素质的普遍提高,可持续发展观念也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所接受。生态农业经济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农业经济中的应用和具体体现,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的持续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

二、生态农业的现状

农业经济要发展,就要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心,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生态农业。然而,生态农业的发展遇到了重重阻碍。

1.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农村经济有了较迅速的发展,但是离生态农业的目标还相差较远。农村的生产结构仍然比较单一,有些受地理位置的限制,有些受传统种植方式的影响,多数地区已种植业为主,像畜牧业、林业、渔业等只占较小一部分比重,各产业比重严重失调。

2.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吸引了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留在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也就越来越少,剩下的大多数是中老年人。由于这些劳动力的文化水平有限,劳动素质普遍偏低,生产技术难题就很难攻克,信息较闭塞,增收渠道有限,不利于提高农业经济的效益。

3.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发达国家相差很远,加上技术上的落后,生态农业起步比较艰难,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不够。无法提供比较完善的管理、销售和价格体系,除了缺少资金支持,更多的是缺少技术上的支持,依旧未摆脱传统农业的老路。

三、生态农业的意义

生态农业要求农业要依托本地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优化产业机构。发展生态农业具有以下意义。

1.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农业要求按照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维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综合考虑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实现产业结构的最优化,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生态农业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环境污染问题,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生态农业摆脱了滥用化肥、农药的状况,使自然资源得到持续利用,进而实现生态的良性循环。

2.促进农业稳定发展。生态农业强调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相结合,减少“化学农业”对环境和人的影响,尽量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投入,依托资源本身的物质循环,实现农业的高效发展。可以看出,生态农业不再走传统农业的老路,它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以现代农业技术为依托,全面协调发展农业模式的新路子。长期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和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全面发展。

3.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发展生态农业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无公害农产品的走俏,农民的收入也就越来越多,增收渠道和方式也就不再单一。农民在为社会创造更多优质的无公害农产品的同时,能够更好地实现其社会价值,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四、发展生态农业的措施

1.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关键,积极促进传统粮食作物向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共同发展的转变,重视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充分利用和享受惠农政策,结合当地资源条件调整生产布局,不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2.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各地发展生态农业的重心有所偏颇。要根据自身的资源与气候条件,发展特色农业,建立特色产业带,增强本地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规划中要因地制宜,在种植中要因优取胜,积极开发优质化的产品。提高土地利用率,发展优势产业、特色农业,紧紧围绕特色资源的开发,培育发展支柱产业和龙头产业,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

3.发挥农业科技优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投入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关键所在。发挥农业科技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对其进行相关培训。第二,大量引进高科技人才,对农业进行有效指导。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将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先进的科技优势相结合,以科技为支撑,用现代技术改造农业,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优势,不仅仅能提高农民素质,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和竞争力。

4.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循环利用资源,是将废弃物转变为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要求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利用污染物,防止资源浪费。也就是说,生态的整合效应就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中之重,通过建立一系列的循环机制,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样既可以降低资源消耗,又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进而实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5.建设新型农业社会服务体系。政府积极建设新型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完善信息服务、质量监管、产品市场、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生产协调发展。推进农业信息化、产品优质化的发展,拓宽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加大对农业的经济支持与技术扶持力度,为农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五、结语

发展生态农业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它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基础理论,结合自身的区域优势,实现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能够有效地把提高经济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此外,农业的发展可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进而缩小城乡差距,做到城乡协调发展,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美娥,谷树忠.新时期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定位与基本思路.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3,7(6).

[2]陈阿兴.农业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专业合作社建设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2,12(8).

篇7

可持续发展是极其复杂、极其艰难的伟大事业,其含义是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危害后代满足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中学地理教材的相关内容,是以当代人类面临的环境、资源、人口问题为主线,以辩证唯物主义的“人地关系协调论”的理论、观点向学生进行科学的全球观、资源观、人口观、生态观等教育的。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实质正是人地关系协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由于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区域性的特点,所以我们说,地理学在研究和实践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方面,将有广阔的用武之地,能够发挥地理学科文理渗透、科技交叉的特长。因此,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在可持续发展教育方面具有重大的责任。

一、以新的环境意识和公众参与意识来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严重的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被破坏等问题,人类对自身与环境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认识仍很缺乏,在环境与发展的有机联系和互补策略上研究探讨得还很不够。长期以来,人类只顾自身的生存和局部的眼前利益,向环境无限制地索取,杀鸡取卵,而导致环境恶化,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也受到危及,这些是人类环境意识淡薄的表现,是新的生产观、消费观、发展观、价值观等没有正确形成的表现。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总体素质不高,就业矛盾突出,人均资源少,尤其耕地资源严重短缺,水污染和水资源危机问题已迫在眉睫,自然生态环境整体上有恶化的趋势,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都比较落后,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摆脱贫困,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会使本来已经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

作为中学地理教育,其重要任务就在于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直接参与者――全体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和意义,自觉变革或支持变革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参与环境保护,正确理解满足现在需要和满足未来几代人需要的关系,正确理解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树立发展与环境协调的观念,增强参与实施的观念和责任感。

二、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参与能力

1. 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为目的,努力探索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以学生为出发点来组织教学,教师要把主导作用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上,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活动中学习发展,只有学会学习,学习主体才会具有一种真正参与的能力。面对21世纪的地理教学,教师必须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媒体,通过多种渠道传递教学信息,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任务对地理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篇8

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类社会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地理所研究和探讨的对象是大地表面的现象和事物。它承担着向学生进行正确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发展观的教育,使学生步入社会后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力军和领头人。因而在地理教学中树立和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意识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之一。

一、教师要充分理解和挖掘教材中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素材

初中地理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内容,有的是在课文的正文中举段叙述,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73页:关于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有的在课间活动中让学生分组研讨,如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30页的活动2:关于山区开发中的注意问题;有的在课外社会实践中要求学生调查,如人教版八年给级下册第90页:经济发展与我身边环境的变化。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对教材中蕴藏的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素材要充分理解,深入发掘。这样才能找准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结合点和切入点:

1、环境观和资源观教育内容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星球,它为我们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必需品:水、土地、空气、矿产、动物、植物……离开它们中的任何一样,人类都将无法存续。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同时,环境的压力却明显加大。教材中大量的篇幅、图片显示着土地荒漠化、过度放牧、无计划开采、滥砍乱伐、水源污染等环境遭破坏的信息,为教师提供了详尽的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素材。

2、人口观教育内容

人口是社会发展的最宝贵的资源,但人口的数量与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水平和自然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的现有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对社会发展的制约,在教材中多次叙述。这就为教师提供了可圈可点的社会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素材。

3、生产生活观教育内容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环境、气候存在明显差异。农业生产方式、工业生产类型不尽相同,经济发展的水平也相距悬殊。教材中展示的农业陡坡垦植、草地过度放牧、大水漫灌、工业高耗能高排放、生活浪费严重等内容,均是教师向学生进行经济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素材。

二、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有效途径

学校教育的系统性、计划性和全面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主阵地,但它并不是学生受教育的全部。现代社会所提倡的终身学习理念正深入人心。地理教学中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也不例外,多年的地理教学实践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向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应通过下列途径。

1、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研究过中学地理教材的教师都知道,旧教材也好,新地理课程标准也罢,无不把可持续发展这一当代社会和地理学研究主题作为贯穿全教材的主题思想,并以大量的篇幅和图片描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教学,提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的紧密关系,认识到离开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等谈可持续发展是毫无根据和意义的空谈,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笑谈,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生产生活观,在此基础上连点成线,逐步建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意识。如我在教学西双版纳的旅游与经济时与学生谈到以下问题:

西双版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是凭借什么而发展起来的?

(位置优势和动植物资源优势)

因此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什么问题?

(保护动植物资源)

如果在产业发展中不注意保护环境、任意砍伐,其结果会怎样?

(山变光、水土流失、动物迁徒或死亡,无景可观、游客锐减、旅游业成无米之炊)

旅游业的衰退,会影响到当地人的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吗?

(那是肯定的)

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的减少会在当地产生什么后果?

(生活水平降低、社会不安定因素增加)

通过上述的简短谈话,学生就逐渐建立了环境的保护与当地人民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

2、在研讨活动中巩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勿慵置疑,新课程中的活动内容给课堂教学之余增加了生生互动的平台和话题,这将有利于解放学生的嘴、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首先应该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研讨交流;其次,鉴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视野,教师应根据学生研讨的内容主题,选择学生熟悉的本地具体事例进行展开。这样能保证学生有话可说,

且指向性明确,才可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我在教学《多民族的大家庭》一课,组织学生研讨活动民族分布特点,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带来的好处时,我组织学生讨论的题目是“湘西州是以汉族、苗族、土家族为主的杂居地,但不同的村组都有一个主体民族,你认为这样的分布对三个民族分别有什么好处?”经过小组研讨后,进行全班交流,有同学说:我是土家族,原来家里只种粮食作物,看到邻居家在地里种甘蔗发了财,我家里也学着人家种甘蔗,只两三年时间家里就盖了楼房。一个苗族同学说:我们苗族有很多远古神话传说,但我们不会用文字记录,我怕有一天会在口口相传中传没了,现在我们学习了汉字,就可以用汉字记录下来代代相传。一个汉族同学说:苗族的草药非常历害,跟苗族人一起居住,我们也学会不少草药,应急时还真管用。可想而知,在研讨活动的过程中,有多少学生心领神会了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含义。

3、在实践中增强和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地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学,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既容易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强烈愿望;又针对了中学生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的特征,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的地理知识;同时也能在实践中增强和发展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增强和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我校地处保靖、花垣两县城之间的209国道边,受花垣县富含锰、铅、锌等矿产的辐射,近10年来我校在乡镇沿公路、河流一线,矿业加工厂一字排开,曾几何时,给我校所在乡镇的经济带来一个历史的飞跃,附近乡村的农民也从中有所受益。但由于这些厂矿均处于矿业的粗加工状态,矿渣、尾沙、废水随意排放,给周围农村的环境带来灾难性的破坏,近年来环境效益也随之显现出其恶劣的一面,河中无鱼可捕、农户的田地无水可灌、连附近山地里的柑桔也逐年减产。看到这一状况,我组织带领学生到被污染的河流、沟渠、农田、果地进行实地查看,走访受灾农户和附近居民,请他们介绍环境污染前后的生产生活情况,让学生加深认识环境的污染、破坏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矿业经济应如何健康发展造福家乡,然后撰写调查报告。我记得一个名叫向清的学生在报告的末段这样写到:当10年或20年以后,我们将无地可种、无水可饮,山中不再有鸟鸣、水里不再有鱼跃。我们只能远离故土,外出求生了。可见通过这次社会调查活动,在学生的心智中种下的是保护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和谐共存的种子,他们中明天也许有人会成为这些工厂的管理者,在他决策时你能断言他不考虑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吗?

三、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应注意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观毕竟是一个牵扯面宽广的高深课题,教师在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把握教材中所涉及问题的难度,尽可能地结合学生熟知的当地具体事例,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2、不苛求学生在研讨这问题时面面俱到,积沙成塔,积腋成裘,均需假以时日。

3、遵循由小及大、由近到远、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原则。

4、不要轻意否定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看法。

5、对可持续发展观中所涉及的几个要素之间的横向关系不可简单定义和概括。

篇9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环境式教学;大学英语

一、可持续发展教育观的教育内涵

2005年3月,联合国颁布《联合国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05~2014)国际实施计划》,意味着“可持续发展教育”步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同时也意味着“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概念与内涵已经发生了彻底的转型与适时的扩展。十年计划的出台,对当今中国的教育有着切实深远的指导意义,更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体现。

传统的教育将目标定位于全力为经济服务,这就必然造成教育根源的片面性,人的发展的片面性,以及社会整体的片面性,从根本上影响了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和谐进步。因此,可持续发展教育观的提出无疑是对上述教育弊端的全面调整,它是一种与传统教育截然不同的理念,要求教育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基础之上,将教育的目的定位于培养具有与周边的一切事物和谐共处、共存、共荣的能力的人。为此,所有的教育工作都应该以可持续发展教育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自由选择和自主建构,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教育中还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正处于“十二五”发展规划和2020年教育发展规划的制定实施阶段,应该把教育作为可持续发展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中。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观与“环境式”英语教学的关系

“环境式”英语教学是以人类社会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为出发点,其根本意义在于解决环境问题,以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意识为手段,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换句话说,环境式英语教学就是以学习者与周围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为主旨来开展的一系列的教和学的活动。

可持续发展教育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就是指考虑到学习者未来发展的教学观,是传播有关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知识并转化为学习方法,使受教育者在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前提下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提高认知能力和情感态度。这一概念可以分为以下几层含义:

首先,可持续发展教育观的构成主体:教育发生的场所——学校,教育活动的参加者——教师和学生。

其次,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含有以下几个特点:区域性、阶段性和社会性。

再次,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实施的方法与途径,即通过学校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及参与合作来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

文中我们只把可持续发展教育限定在狭义的范围内。环境教育是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以说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根据相关文献分析,我们认为,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属于之前提到的环境教育发展观当中的高级阶段,环境教育中包含着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两者关系是互动的,环境教育需要以可持续发展教育观为导向,可持续发展教育观有赖环境教育实现其功能。

三、可持续发展观在“环境式”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1.可持续发展观与我国的教育现状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最佳途径。据统计,中国在教育方面所投入的人力、物力是全世界最多的,但其结果却不尽人意。到目前为止,教育领域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我国的教育还不完全能够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教育内容方法比较陈旧,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的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总体而言,教育教学的落脚点仅仅局限于如何应对考试、升学。

“十二五”时期是贯彻和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关键五年,其核心是两个词:一是“服务”,二是“落实”。“服务”就是突出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服务,为改善民生服务。“落实”就是要把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总体目标和战略任务落到实处。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应该更加坚定不移地以可持续发展教育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过不同阶段的学校教育使学生将外在的知识与感受内化为个人内在的、稳定的个性心理品质,从而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2.“环境式”英语教学的实践功效

在我国各地区的具体教学实践中,往往缺乏对学生自主选择的尊重,教师为学生安排一切,这就使得学生在踏入校门的那一天起,便开始按照某种外在的意愿为其设计的人生发展道路行走,例如统一化的课程、统一化的教学、统一化的考试。教师的可利用资源有限,只靠说和写就能完成一堂课,学生们需要的也只是听教师教授就可以了。

随着现代化多手段多媒体教学的介入,革新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教师的角色及任务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教师身边的可利用资源增多,所以,广大教师需要想方设法,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去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功能。这就意味着教与学不仅仅是原有的听、说、读、写练这一系列活动,还要包括对学生的注意力的吸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始终抓住学生整堂课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贯彻和落实环境式英语教学活动,是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具体的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能够为教育服务的环境越来越多,这里的“环境”既包括教育活动的外部环境,也包括教育活动的内部环境。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与转化能力加强,但不可忽视的是人类一味向大自然索取,不计后果地加大生产而忽略了有限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与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不容小觑。

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共同应对,要以科学发展观为出发点,全力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环境。做到这一点,需要大家有牢固的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了解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保护策略,真正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杜绝不利于环境的行为,才能使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真正的贯彻和落实。

环境式英语教学,将环境与教学合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参与到环境保护之中,将科学与可持续发展教育观有机地融合到一起。教育者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向受教育者输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同时,学习者也学习到科学的环境思维方式和科学发展的学习理论,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生存、发展、创新等问题做好铺垫,它符合教育观及辩证唯物主义发展观,是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变革。

3.注重教师的角色转变

教师角色并非是一个静态的、单层面的人格模式,而是一个具有动态性和多层面性的复合系统。传统的教学只是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接受教学活动。如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多角度的立体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变化,变得更注重双方的沟通、交流与合作。

具体说,教师角色转变,首先需要转变的是教育观念,将过去以既定教案和现成理论为教育前提,转变为以充分注重学习个体的自主学习为前提。广大教师需要营造出不同于以往的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给予每个学生尊重与信任,这种信任不是表面的,而是贯穿于课上、课下、校内和校外的。大到学期学习规划、小到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应及时监督指导并给予反馈,学生只有体会到这份关爱与信任才能获得自尊、自信,以便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一旦教师与生之间建立起这和谐的师生关系,许多教学环节都会发生变化,比如教师不仅仅传道、授业、解惑,而转化为多方向、多角度地沟通交流、合作与探究。学生乐于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知识技能,增进情感认识,进而主动配合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教师也逐渐掌握如何更好地创设学习条件、营造学习气氛、及时引导与纠错,在这良性循环的过程中,受益者不仅仅是学生,还有广大教职员工。学生、教师在如此理想的环境下学习知识、培养技能、升华感情,完全符合当今社会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观念,同时也对学习者身心发展有极大的好处。所以,教师角色的转变势在必行。

对于可持续发展教育观的哲学诠释,首先它是一个“可持续”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它不仅是传承上千年的教育文化,还应该是顾及后代、惠及百年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观兼顾“历时性”与“共时性”,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将个体的“人”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更好地诠释可持续发展教育观,教师们需要作出相应调整,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改变过去学生一味被动接受的状况。在教学进程的设计中,要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角度出发,在教学环节与步骤上要多样化、灵活化、实效化,替代过去大一统、死板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动力,使其学习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钱丽霞.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与实践的趋势[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

篇10

关键词:城市发展;可持续发展观;社会经济;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 TU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城市的出现证明了我国人民的社会文明发展到了一定高水平阶段,但是在发展过程中随之出现的一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因此在我国的城市的发展中还需要统筹规划,并且在制定城市发展方案过程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 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

一个城市的建设和管理,依赖于城市规划,并且以城市规划作为指导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城市要想合理发展,就必须行科学的规划,充分了解城市自身的性质和特色,分析城市的主要发展方向和发展格局,只有在科学城市规划方案的指导下,才能逐渐实现一座城市的最终发展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城市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多,城市规划的要求也逐步提高。

现阶段我国的城市规划步骤主要包括资料的收集、城市经济状态分析、 城市性质和发展情况分析、城市规划目标、制定目标实施方案、分阶段实施以及建设规划的管理等环节。一般情况下,城市规划的着眼点应该是城市的经济发展,城市规划的重点是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的规划,但是在目前的城市规划过程中,相关部门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城市人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上,城市建设缺乏有效的实施措施和必要的保护手段,导致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在很多大中城市开始出现能源短缺、道路交通设施落后、环境污染严重、城市人口密度分布不均、水资源紧张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产生,不仅给城市的长期发展埋下了隐患,而且给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产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为此城市规划部门应该正视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充分结合城市自身的特点,制定适合城市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但是由于城市规划在我国城市建设中实施的时间较短,城市规划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譬如,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过渡时期, 受我国城市经济体制的影响,城市规划的管理制度还不完善,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没有有效结合在一起,而且很多城市的城市规划编制目标不明确,没有从本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 城市规划目标的盲目性较大,没有充分考虑城市的资源和环境情况, 导致很多城市规划方案先天不足。为此,为了保证我国城市建设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城市建设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前提,并积极探索与城市自身发展相适应的理论方法,保证城市经济、文化、资源、人口、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 基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国家的资源相对短缺,城市是我国人口较为密集的地方,各类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应该以可持续发展观念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指导思想,保证城市发展逐渐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推动城市发展实现。

1. 制定科学的城市发展规划

要想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不仅应该包括常规规划内容,而且应该综合考虑城市自身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城市发展规划应该建立一个可以满足人们生活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城市构架,城市规划的制定人员应该综合考虑可能影响城市发展的各方面因素,以城市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为城市规划的指标,将城市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消耗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制定相应的城市发展规划,进而形成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城市规划新思路,如果城市规划的初步方案超出了城市的环境承载力,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在城市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下,形成新的城市规划方案,并再次与城市的资源和环境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如果不达标需要再次改正, 直到修正后的规划方案可以满足城市自身的环境和资源承载力为止。

在城市规划制定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三点内容,其一,城市规划的出发点应该是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应该强调城市资源供给力与城市环境承载力,这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对城市规划提出的要求。其二,城市规划的内容应该将城市的经济、人口、资源、社会、环境等都纳入规划计划中,保证以上各个因素互协调促进的前提下,不断扩大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其三, 城市规划方案应该以城市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作为一个重要控制点,也就是说城市规划不能超出城市的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另外,现阶段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城市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治理能力都在逐步提高,所以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能力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为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方案制定时,可以不完全受城市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指标的限制,可以适当增加城市系统的发展规模。总之,为了保证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良性互动,城市规划必须引进资源供给力和环境承载力指标。

2. 制定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

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是综合评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应该坚持综合性原则,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应该可以反映城市社会、经济和环境之间的协调性,并在一定科学理论指导下分析城市社会、资源、人口、经济、环境等各个领域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之上,制定综合性指标, 确保该指标可以较为全面的反映和测度城市的发展状况。

其次, 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应该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确保指标体系的复杂性和简型相统一,同时充分考虑指标量化的难易程度,充分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可以得到广泛推广使用, 同时还可以反映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指标体系的内容应该简单易懂, 可以为大众所接受, 另外, 在制定指标时应该使用现有的相关规定标准和统计资料,以保证该评价体系的权威性和可行性。

再次, 应该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的针对性, 对于不同城市不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该有所不同,各大城市应该严格依照本城市自身的发展特点和发展目标制定适合自身的评价指标, 使其真正发挥对本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导向作用。

最后, 城市可持续发展评定指标应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评价指标中的指标数据都应该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既要反映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真实情况,又要符合城市系统分析和生态学原理, 指标数据来源应该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与此同时确保评价指标的定义准确,并且可以量化处理。

三、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在城市规划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理念,可以保证城市社会、经济、资源、人口、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 有利于我国城市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 1] 王建国, 王兴平. 绿色城市设计与低碳城市规划———新型城市化下的趋势[ J ] . 城市规划, 2011( 02) .

[ 2] 范先明. 城市规划与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J ] .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 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