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发展范文
时间:2023-04-01 21:56: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循环经济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我国科技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在工农业生产、城市循环经济建设及其它方面,进行了大量技术研究和实践探索。
(一)绿色技术创新使循环经济发展前景广阔首先,绿色技术创新增进产业化效益。在循环经济领域,我国绿色技术开发在传统技术创新的基础上着重于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和系统化技术等的开发应用。无论是自主研究、模仿创新,还是共性技术攻关,均出现可喜成就。在获得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的同时,创新成果迅速转化成产业化效益,出现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经营一体化良好局面。其次,重大共性技术的研发与集成创新渐成规模。我国自“九五”期间就不断组织科技攻关,重点开发及推广工农业循环经济所需的重大共性技术,其它行业共性技术及其成套设备也得到充足发展,且由原先注重单项技术创新转向技术集成组合及多学科交叉研究。再次,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不断推进的多层次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了我国循环经济整体竞争力。
(二)绿色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使工业循环经济渐趋成熟我国工业循环经济呈现出跨越发展良好态势。重点行业、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带动生态工业建设热潮。它们踊跃开展绿色技术研发,从资源替代、产品生态设计、三废治理、清洁生产、绿色营销与管理等方面,走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之路。传统企业与中小企业也纷纷以科技进步为依托,改造落后工艺、技术及管理,加入到生态工业建设中,工业循环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而清洁生产技术与实践目前已全面渗透到我国工业体系,且正从工业领域向其它产业快速蔓延。大量绿色技术经过筛选引进,在政策扶持下进入各类循环经济产业园,绿色技术产业化使产业园区循环经济欣欣向荣。绿色技术及清洁生产技术创造良好市场效益,加快工业循环经济发展。
(三)绿色技术创新使农业循环经济轮廓初现我国是农业大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国家制定规划、明确责任,以科技进步有序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农业绿色技术的研发创新力度不断加大,推广形势喜人。资源节约的农业实用技术得到开发普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取得新突破,适宜于农业的清洁能源技术开发受到重视,“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十大技术”应用广泛,生态农业十大模式及其技术推广成效显著,以农产品加工为龙头、多产业循环组合式发展的“大循环”农业产业链颇受青睐。另外,确保农产品质量相对安全的绿色技术和信息技术也得到大力扶持。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了农业循环经济建设。
(四)科技进步焕发城市循环经济活力我国各级城市纷纷依托自身优势,以科技进步发展城市循环经济。积极推广形式多样的生态化技术工程,开展声势浩大的循环经济建设工程试点,多措并举,推进建筑交通、商贸市政及工厂机关等的科技节水、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因地制宜地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城市三次产业循环经济科技实力不断提升,推动工业、都市农业或服务业调整或升级产业结构,构建循环经济型产业。同时,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不断被改造,使城市运行所需的水电气、道路通讯、垃圾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为循环经济发展扫清障碍。如北京在2008年奥运会前实施了碧水蓝天工程、绿色照明工程和奥运科技行动计划[1],使北京许多公共设施(如奥运场馆等)成为资源循环利用、节能降耗典范。
(五)国际科技合作推动循环经济全球化进程近年来,我国循环经济对外科技合作逐渐与国际接轨。合作趋势区域化、多边化,合作规模、领域日益扩大;合作内容由科学研究、技术引进、产业共性技术研发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官方、半官方和企业、民间的技术合作与交流异常频繁;在政府间科技合作框架下双边或多边合作积极开展,形成国际性多方协作局面。我国与他国共同设立了种类繁多的双边、多边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经费及基地,并互遣人才参与项目合作或学术交流……,以提升我国循环经济科技水平。目前,引进或联合开发能源、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技术是我国循环经济国际科技合作的主要领域,技经贸一体化则是其重要发展方向。
二、科技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我国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也有一些制约因素不容忽视。
(一)企业尚未成为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主体当前,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还未成为循环经济效益提升的主渠道,企业并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企业面临经费不充足、人才匮乏、产学研合作不够密切以及企业间技术联盟不完善等诸多问题,企业遭遇技术瓶颈,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许多企业甘于技术引进和技术跟随,引进与创新关系失调;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少,发明专利不多。有的企业一次创新能力强,持续创新能力弱;局部创新产品或工艺多,系统创新产品及工艺少;循环经济行业共性技术或战略性技术研发能力弱,产业重大关键技术瓶颈难以突破;战略产业的原始创新能力和重点领域的集成创新能力不强。
(二)循环经济科技人才相对匮乏首先,循环经济科技人才的整体水平不高。全国科技人才总量不少,但从事循环经济科技活动的人才不多,已有的循环经济科技人才“平而不尖”,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其次,循环经济科技人才分布不均衡。现有循环经济科技人才比例不协调,存在城乡差异、区域差异和职业差异。大中城市、沿海发达地区、国有大中型企业及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人才济济,欠发达地区、偏远地区、中小企业人才则明显匮乏,研发人才远多于从事科技普及的人才,从事循环经济科学研究的人才偏低。工业领域人才多,农业领域及第三产业科技人才相对偏少,缺乏卓越的企业家群体。
(三)产学研一体化成效较低我国循环经济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尚不健全。其合作形式单一封闭,缺乏多元化模式活力和动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难以建立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多学科、全方位产学研一体化交叉合作局面还未形成,导致循环经济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弱,产学研一体化成效不高。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得失与风险共担责任制度和运行效果评价体系未建立,运行机制不完善,挫伤产学研主体创新积极性。产学研各主体目标定位的差异,致使产学研技术供需出现矛盾。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注重科技成果的前沿性,忽视市场需求;企业重市场,看重产品成本、投资回报率。目标差异导致产学研一体化效率不高,国内技术成果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我国战略牵引、市场推动、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尚需健全。
(四)循环经济科技投入仍显不足我国循环经济的科技投入逐年递增,规模不断扩大,但从总体上看,循环经济科技投入的增幅和增速不尽如人意。具体来说,资金总量明显不足,科技投入不足与科技投入分散并存,投资结构不尽合理,风险投资不发达,资本社会化、市场化程度低。政府投资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企业、金融机构或其它社会机构、及民间投资主体对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及创新多持观望态度,投入热情不高。外资引进量偏小,投资潜力有待激发,循环经济科技投入全球化任重道远。以政府财政拨款为引导、企业自筹资金为主体、金融贷款为支撑、社会集资、引进外资为补充的多渠道科技投入体系还未形成。
(五)高新技术产业化不尽如人意我国循环经济相关高新技术产业缺乏技术优势,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不具备品牌效应,且布局不均衡、缺乏科学管理。整个行业产业规划有趋同现象,重复建设不容忽视,技术集中度和区域集中度仍有待提高;且存在管理不力、职责不明、行业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等现象。另外,高新技术产业化缺少多类载体和工具。企业共聚共生、和谐多赢的产业生态环境并未形成,缺少分工协作网络、产业链及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化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
三、强化科技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使我国科技有效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应健全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强化科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对策措施和基础保障。
(一)健全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
1.加强循环经济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基础研究是技术进步的先驱[2],是技术进步的一个长远而强大的动力,应用研究与开发能把基础科学的发现转化为技术创新[3]。因此要加强基础科学研究,推动循环经济的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从而推动循环经济跨越式发展。首先,政府应对循环经济相关基础研究进行宏观指导,超前部署基础研究;同时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更新落后科研基础设施。政府研发投入应向循环经济的基础研究倾斜,研发投入比例宜逐年增加。以便优先扶持具有战略前瞻性、带动全局的循环经济基础研究,在更高层次上认识地球及其生态规律,以基础科学的深厚底蕴为循环经济的相关节能降耗、生态保护、清洁生产、新材料研究的创新突破提供理论先导。其次,企业和科研院所也要重视循环经济的基础研究,不断组织科技攻关,加大投入,创造良好的基础研究氛围,打造学科交叉研究体系。既鼓励自由研究,也尽量使部分基础研究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目标相协调,或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坚持学科组合的发展模式,发挥科技人才的聚集效应,促使科研人员在不同行业、不同专业进行有序的协作与交流,开展综合交叉研究,引导科研工作走向团队化、组织化,从而建立符合大科学时代的综合交叉基础研究体系。
2.构建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发展循环经济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技术创新体系。首先,要依照3R原则构建适宜循环经济的技术体系。重点优化各种循环经济技术路线的组合。优先发展多学科交织、跨行业共进的公益性技术和共性技术,加快新技术与各种传统技术的组合与应用,定期出台循环经济技术发展报告,完善循环经济技术平台建设。其次,完善循环经济相关技术标准。加强循环经济技术标准的制定、落实和推广工作,重点推进企业技术标准,积极采纳并参与制定循环经济的国际技术标准,争取国际技术标准制订的话语权。再次,完善循环经济技术评估体系。建立循环经济项目评估及准入制度,规范项目评估管理,强化循环经济科技评估主体建设,使科技评估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提高循环经济科技评估机构的专业能力和服务质量,完善立法以推进循环经济科技评估工作,推进循环经济科技评估机构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建设。最后,发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加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和推进,技术创新上加强国际合作、国内联盟的力度,以资本、人才激活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活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3.以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循环经济产学研深入合作。借助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循环经济相关产学研深层次合作,能使技术创新价值最大化,获得高额市场回报。为此宜从以下方面着手:首先,应围绕循环经济相关项目与技术,组建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营造联盟成长壮大所需的各种政策环境,形成一批区域性或全国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使联盟依托循环经济项目或企业技术需求,充分利用各类资源,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循环经济科技创新能力,使技术创新价值最大化和获得巨额市场回报。其次,企业应发挥领军作用以打造高绩效联盟。“小企业联合组成研究协会,就能一个行业、一个行业地收集足够经费来执行相当全面的科研规划。”[4]企业应科学组织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明确产学研合作主攻方向;建立大批高水准协同研发机构、企业技术中心,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广泛开展多学科、多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在联合培养人才的同时,共同开发循环经济所需产业共生技术、技术工艺、行业共性技术与个性技术,模拟生态循环体系共建基地。再次,企业应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跟踪与评估激励机制,并加强循环经济国际合作。有针对性地开拓国外市场,逐步形成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技术联盟为内容的长效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
(二)优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政策体系
科技政策是国家为了对科技活动的投入、运作、产出、转化各环节进行调控而建立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推进知识生产的科技方针和实现科技方针的体系。[5]良好的科技政策体系有助于循环经济发展。
1.依托电子商务优化循环经济技术市场。技术市场的专业化服务是促进循环经济的技术开发与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速度的重要因素,其持续的刺激作用可诱使企业采用新技术和新产品,以节能降耗、消除污染、保护环境,使技术与循环经济融为一体。如欧洲企业普遍愿去美国注册专利,只因美国庞大的环境技术市场能保证其技术创新收益。[6]因此技术市场的建设不容忽视。首先,借助电子商务建设逐步调整我国循环经济技术市场布局。完善技术市场内循环经济行业的信息资源共享和在线交易信用机制,构建网络技术产品和生产要素交易平台。营造公正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培育循环经济技术市场成长的价格、竞争、退出和监管等机制,完善服务,保证技术市场良性运转。其次,建立循环经济技术市场准入制度。对技术经营机构或科技中介机构、技术经纪人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同时,对进入市场前的技术、产品和项目进行严格科学的评估,选择评估合格的成果进入市场,防止非绿色产品及技术流入市场,坚决杜绝“三高一低”项目上马。对已取得市场准入许可的循环经济类技术或产品也要严加监管,防止其滥用市场优势地位,非法获取暴利。
2.培养和造就循环经济亟需的科技人才。人才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助推器。以科技进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人才的智力支持。要制订循环经济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制订落实差异性人才引进战略及人才管理战略,大力培养循环经济型人才。加大海内外智力资源的引进利用,加强本土人才国内外交流与培训。转换现代教育模式,以教育创新为着力点培养循环经济科技后备人才。以企业为基地,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国家项目、国际项目为辅佐,借助项目契机加速构建开放式、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循环经济科技人才。不断优化人才成长环境,充分发挥循环经济科技人才作用。
3.加大循环经济科技投入。科技投入是推动循环经济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我国政府应宏观调控和科学监管循环经济科技投入,提高循环经济科技投入使用效率。使有限的循环经济科技投入与技术服务、科研管理实现良性互动,达到资源最佳配置,优化循环经济科技投融资规模和结构。尽快建立循环经济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扩大循环经济科技投入在GDP中的比重。尽快摆脱政府拨款投入的单一模式,改变以政府主导循环经济科技投入模式为市场主导模式,形成政府财政拨款为引导、企业自筹资金为主体、金融贷款为支撑、市场化投入为重点、社会集资和外资引进为补充的多元化、多层次科技投入体系。
4.加强循环经济国际科技合作。我国要积极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的国际科技合作,并加强区域国际科技合作。使企业及其它科研院所从孤立分散、势单力薄的循环经济科技创新模式,转向团体协作、互利共赢、平等高效的国际科技合作模式。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积极参与循环经济国际大科学项目合作。争取一切机会,参与多国共同出资、全球专家汇集、共同协作研究、共享研究资料、成果和知识产权的国际大科学研究计划,不断与发达国家开展高水平的国际合作研究,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循环经济领域内的科技差距。另外,要充分强化循环经济科技经贸合作,把握国际贸易机遇,拓展国际市场,形成技术、产品、服务、人才、管理、金融、贸易和市场整合的一体化国际合作。
5.提高循环经济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和效率。首先,企业要尽快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善于选择、评估适宜自身发展的循环经济型技术及产品,在技术战略中要审慎选择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模式。企业要重视绿色产品设计,无论自主创新、集成创新还是模仿创新,或是合作创新、委托创新,都要注重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作用,创新市场需求,探索技术转化为产品的不同途径;并通过技术整合,推动成果迅速扩散和产业化发展。其次,完善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除了要加快构建循环经济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平台和技术市场外,还要以推广中心和示范基地为依托,通过试点推广循环经济科技创新成果。从而积累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不同国家间技术转移的工作经验、典型案例和成功推广模式,以点带面逐步提高循环经济相关科技成果的转化速率和覆盖率。
(三)完善科技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体系
1.健全服务于循环经济的科技中介体系。要尽快构建面向循环经济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大力发展三类中介机构:服务于循环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技术中介、各类信息咨询与监督中介机构、社会服务中介机构。同时,依托信息网络技术强化科技中介服务能力。借助网络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使科技中介机构功能社会化、组织网络化、服务国际化、经营产业化。
篇2
关键词:农村;农业循环经济;生态环境
近年来我国对农村地区的投资和关注度逐年上升,并且农村地区也开始适应时展的潮流,充分运用当今的科学技术以及高科技产品来发展农业。但是在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带来了副作用,对于农村地区的环境和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并且经济效益也在逐年降低。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发展循环经济也成为了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要契机。通过发展农村农业地区的循环经济,能够使得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修复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促进农村地区发展。因为循环经济模式与日然界的发展规律相符,同时能够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协调好,可以同时达到社会、生态与经济的的统一,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1农业循环经济概述
在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农业循环经济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助力。首先,农业循环经济建立的基础是循环经济,其发展的根本也是循环经济。农业循环是在高耗能、低产量的传统农业模式上,将农产品的加工和农业活动中产生的副产物进行有机统一的经济模式,不仅改善了传统农业经济生产中的诸多问题,而且其高产值、低耗能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也在逐渐发展和完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新时代对农业提出的全新要求,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不仅难以满足时代的发展,而且也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经济发展要求。所以,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综合时展要求和农业发展特点,完善了资源的利用与废物处理等过程,实现了资源的资利用,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农业发展模式。
2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与意义
为了提高农业的发展速度,必须了解农业经济在发展中的不足,改进存在的问题。在农业经济发展中,黑龙江农业的基础相对薄弱,由于地理环境与人口的特殊性,长期以来的粗放经营造成诸多问题,如农业资源匮乏和利用率不高、农产品发展水平低,科技发展缓慢等都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又因为加入WTO后,对于农产品的国际化标准,更加需要建立农业的可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打下基础。
2.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不仅仅只影响农业的发展,没有农业的循环经济,就没有社会的循环经济,更加阻碍了循环社会的形成,所以为了实现经济的飞跃和发展,为了综合竞争实力的提高,为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进步,我们应全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2.2产品质量国际化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产品的质量标准更加国际化,国际化的标准就表示着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和农产品检验标准的提高。产品的质量关系到产品的国际形象,关系到贸易的正常进行,所以提高我国农村的国际竞争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重要的因素。
2.3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是为了克服一系列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是我们对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反思。它同样作为目标引导着社会发展从经济发展策略的转变、从资源使用类型的转变和环境保护的转变。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在农产品的安全性、农产品的经营模式、资源的消耗与利用、控制农业污染的方面,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可循环经济是相互依赖互为加强的重要关系。
3我国农村农业循环经济存在问题
3.1自然环境的破坏
水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近几年来,随着人口的不断上升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所产生的神火垃圾和工业垃圾对水体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农民为了能够使产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所增加,会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来为农作物的生长保驾护航,这种做法就会使得农产品的产量有所上升,但是大量的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将会对地区的水质造成污染,破坏了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对于水源的污染使得农业生产受到一定的影响,阻碍着农业循环经济的正常运行。另外,还有土壤肥力下降等问题十分严峻。
3.2社会环境
3.2.1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环境差
虽然我国农村已经开始实行农业循环经济,但是,由于循环经济仍然处于探索时期,关于农业循环经济的各种法律法规都不是特别的完善,对于循环经济起不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我国农村的政府相关组织没有为我国农村的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较为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使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从而无法正常的发展。
3.2.2缺乏系统的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有的法律法规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时展的潮流,使社会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从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就我国目前的法律而言,已经出台的各项法律法规例如《环境保护法》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制约性。农业循环经济是一项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在我国的众多法律中还没有专门为其所设立的法律法规,从而使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收到制约,阻碍着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3.2.3市场需求不足
市场的需求是农产品赖以生存的前提。农业循环经济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都是属于无公害并且是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相对于传统的农业生产手段生产出来的农产的质量更好,而且营养价值更高,对人体的有益程度更加的高于传统的农产品。我国农村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所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都是在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辅助作用下生产所得,这些农产品的外观和价格都比较符合消费者的要求。同时消费者对于农产品中所残留的有害物质并不了解,对于通过循环经济模式所生产出来的绿色无公害产品的认识不足,导致消费者在选择农产品时会不约而同地选择传统的农产品。农产品的市场需求量是有限的,传统的农产品的畅销就致使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不足,进而使农业循环经济的市场需求不足,阻碍着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3.2.4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
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对于农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调查,我国农村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整体都较为偏低,没有受到较为专业化系统化的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并且,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的生产手段和发展模式的认识程度不深。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高素质文化水平并且能够懂得如何合理的经营的人来进行发展。但是,低技术的我国农村农民的无法满足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而我国农村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时将会收到来自农民自身文化技术的制约。
4我国农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
4.1加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引导
在科学发展观和一系列思想的指导下,改变社会和农民心中片面的注重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观念,将农业循环经济中以科学技术为发展动力,以节约资源和减少资源浪费为前提,注重资源循环再利用的观念植入人们心中。政府可以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到我国农村亲自指导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领导小组要根据黑龙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符合黑龙江发展的工作计划,并且要积极的与当地的农民和政府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将当地政府和农民心中不正确的思想观念进行纠正。
4.2研发并运用先进的生产技术
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之时要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技术的研发,并且要支持技术的研发。研究先进的生产技术,将农业必须的化肥、农药进行改进,推广对环境和人体有益,或是伤害较小的绿色化肥和农药。运用现代先进的技术将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改造循环再利用,可以开发秸秆化炉,太阳能温室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开发。在推广科学技术时要充分利用研究技术时所创立的研究所,研究所可以通过开展科学技术研讨会、农产品的产销会来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农民自身的力量不可忽视,要充分的利用这一点,在农民当中推广技术。
4.3完善农业循环经济社会化服务体系
政府应从农业循环经济基础建设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着手。通过整体规划,系统的进行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加强农业循环经济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首先从农业用水灌溉、人畜饮用水问题下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其次,从农村的用水、用电、道路交通着手,加强农村设施建设;在其次农业环境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加强农村市场体系的建设,要在培育初级市场的基础上,组建以批发为主的农业循环经济批发市场。更要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成立产品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和相关的保障和监督体系。它不仅能够建立正规的物资交易市场和农副产品交易市场,更能够规范市场秩序,为农业循环经济提供社会化服务体系。
4.4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支持
对于积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集体或是个人要给与一定的奖励,以鼓励其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贡献。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会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技术体系的建设,各种的科学研究和创造发明应运而生,要对这些做出贡献的人或是团体进行一定的奖励。黑龙江政府要积极的给予奖励,以促进我国农村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5总结
现代农业生产的方式大都是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为了能适应国家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我国农村开始逐步的实施农业循环经济。农业循环经济将传统的高消耗、低产能的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有机废气物有效的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而改善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形成高产值、低消耗的循环经经济发展模式。黑龙江虽然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大省,但是发展年农业循环经济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阻碍着黑龙江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为了使农业循环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来改善黑龙江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我国农村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作者:黄笑丹 单位:浙江海洋大学
参考文献:
[1]张雪绸.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加快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J].乡镇经济,2007(03).
[2]袁久和.民族地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06).
[3]谢长松.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推进农村节能减排——洛阳市发展循环农业的现状与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01).
[4]夏一宁.我国农村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研究[J].群文天地,2011(08).
[5]尹昌斌,周颖,刘利花.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理论与实践[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01).
[6]何佳.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问题探析[J].湖南社会学,2014(02).
[7]毛晓丹,冯中朝.基于聚类分析的农业循环经济分区模式选择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4(04).
[8]王娅丽.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与改善农村环境之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06).
篇3
1.1木材资源比较短缺
我国很多地区的生态效益林区都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林区的经济、民生建设等跟不上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森工企业的发展速度。反过来,如果森工企业的发展速度过快,而填补时间又不够充足,原来的森林植被就会遭到破坏。这就要求各个区域森工企业的发展速度要与森林的恢复改造能力相持平,才能保证林业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
1.2木材种类结构比例不协调
我国很多林区拥有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具有独有的生态保护功能,并具有野生动物、珍贵药材等多种附带资源。在森林资源的消耗结构中,可供企业利用的资源大多商品价值较低,而价值较高的木材及其他较为珍贵的药材、花卉等附带产品非常稀缺,木材种类结构比例的不合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森工企业的发展。
1.3缺乏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节约能源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但仍不够完善和健全。由于林木具有生长周期慢、投入资金大、回报周期长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林业循环经济的发展,而我国目前出台的优惠政策无法惠及到所有林企,往往造成企业某一环节的脱节,比如提高开发税率使得很多企业背负巨大的资金压力。
1.4产业化水平比较低
从我国林企的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的林业大部分仍处于水平较低的生产加工层面,企业的支柱和主要产品是初级加工产品。总体表现是林产品的科技水平较低,市场竞争力不高,产品价格一直处于低价位,而且有些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比较落后,导致没有充分利用好林产品资源,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现象。
2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构建
2.1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
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要在林业生产林产品的过程中以及在林产品的生命周期内,最大程度地降低对林业资源的投入和废弃物的排放量,不断提升林业资源的利用率,创新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技术,提高林业产业的生产效率,实现林业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最终促进林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1]。
2.2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参与主体
实现林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不是靠某一部门或某一企业来完成的,它的参与主体渗入到各个层面,包括林业企业、生态园区以及社会各界。首先,各个林企在生产过程中要以身作则,降低原材料的浪费,采用新技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避免或降低对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对于可回收的资源,要充分利用并转化为所需产品,实现整个生产环节的循环。其次,生态园区要不断加强生态理论研究,了解并模仿自然环境,使原料在整个系统中得到循环使用,比如高端企业的废弃物可以留给水平较低的企业作为原料,将各种资源合理利用,实现林业产业的资源共享。生态园区的各部门也要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将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最大程度降低环境污染水平。另外,社会各界和政府部门也要强化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制定合理政策指导企业的生产和排污,将循环经济观念引入到社会意识形态中,为林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2]。
2.3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林业循环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依靠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在科学管理制度的指导下来实现。政府要通过补贴、减免税收、鼓励投资等财政手段为林业循环体系的建立提供政策支持。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比如可以通过排污权市场的建立,控制林企排放物对环境的污染。具体说来,政府要认真权衡并制定合理的排污量,并将总的排污量划分到各个地区,明确企业在排污量上的使用权,同时,市场的供求关系对优化配置环境容量资源有自动的调节作用,市场会将排污权从治理费用低的污染源慢慢转向费用高的污染源,实现以最低的成本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另外,政府还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林业循环经济的发提供法律支持,这也有利于促使企业、政府、个人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从而更好地推动林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3实现林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3.1有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并形成完善的运行机制
林业企业的发展除了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外,还要引进市场的竞争机制,只有在激烈的竞争中,才能淘汰经营不善的企业,并为优秀的企业提供更多的机遇,创造出林业的领头羊。林业企业只有拥有雄厚的实力才能朝着产业化道路发展,从而为林业循环经济的实现奠定基础。另外,还要进一步改革林业产权制度,使“山有主、主有责、责有权、权有利”。为了促进林业行业更稳定的发展,需要形成比较健全的评估体系,让林业资源像商品一样通过价格来反映其社会价值,政府则加强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鼓励和支持林业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3.2建立完善的产业政策
据调查显示,林业企业所缴的税额占企业销售总额的40%左右,给企业带来相当大的税收压力,因承担不起税收而导致资金链断裂、破产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林业经营者的信心。大力发展林业循环经济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环境的变化,政府必须加强重视和投入,适当下调税费,为林业市场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首先,要提高和引进先进的设备和生产技术,提高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效率和品质,从而提高效益。其次,企业要充分利用市场的灵活性,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通过网络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市场范围。
3.3完善森林可持续经营认证体系
篇4
关键词:循环经济,障碍,机制
当今世界不论是发达的工业化强国还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都把发展循环型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形式。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应尽早制定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但由于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循环经济涉及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目前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还存在着诸多需要突破的制约因素。
认识障碍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积极参与,其中政府起主导作用,数目众多的企业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公众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中坚力量。但目前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或公众,在正确认识循环经济方面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主要表现为:
有些地方政府把发展循环经济简单地等同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举措,没有认识到循环经济是21世纪绿色文明背景下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对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紧迫性认识不够,依然沿袭传统的工业化模式,特别是不顾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搞发展速度的攀比,导致忽视甚至纵容严重污染项目开工建设。这种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的思想观念使得政府缺乏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需求与动力,满足于末端治理方式。而末端治理有很多局限性:末端治理是问题发生后的被动措施,不可能从根本上避免污染发生;末端治理需要很高的成本,在环保市场形成虚假和恶性的经济效益,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末端治理使得企业满足于遵守环境法规而不是投资开发污染少的生产方式,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加大了在环境治理方面对国家的依赖。
企业只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生态效益。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生态环境效益对于企业而言,是一个外部效应,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影响不大。在没有外部约束的情况下,企业的生产不会主动考虑生态效益,依然采取粗放型生产方式。对于众多工业企业而言,清洁生产还是新兴概念,企业的认识往往停留在加大投入、改进工艺、更新设备的层面,把清洁生产的概念同过去的末端污染治理混同起来,认为清洁生产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是归社会所得,企业自身难以从中获得经济效益,因此对发展循环经济产生抵触。目前许多地区已经出现了不少试点企业在采取清洁生产方案后,依旧沿用传统粗放型的生产方式,继续以生态效益换取经济效益的现象,使得清洁生产成为形象工程。
公众环境意识薄弱,普遍缺乏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环境属于公共产品,我国长期以“政府主导型”的环保工作模式为主,造成公众在环保领域呈“政府依赖型”,将保护环境归结为政府的责任,再加上收入水平偏低,对环境质量的需求不足,从而形成公众的观念障碍。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需要公众在生活消费中的配合,例如垃圾分类处理、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选择服务周期长的产品、回收利用生活废弃物等。
利益障碍
作为经济活动当事人的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所考虑的主要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按新古典主义的解释,就是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在成本既定的情况下收益最大,或者在收益既定的情况下成本最小。一个企业的经济行为如何,首先考虑的是由此而带来的收益及为此而付出的成本,如果收益大于成本,它就会按循环经济的原则行事,就会主动与其他企业确立共生和代谢关系;反之,如果收益小于成本,就不会遵循循环经济的原则。
确立循环经济的利益关系的障碍还在于,新建企业(增量企业)与原有企业(存量企业)的利益协调关系。在传统线形经济下的末端治理中,这种关系原本就存在。那时,原有企业在建设时期没有或只需要遵循很低的环境标准,而新建企业要想进入该行业,不仅原有企业占据了市场,抬高了进入门槛,而且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知识的增进,也抬高了环境标准,这就使新建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现在,发展循环经济同样面临的是:存量企业不是按循环经济的原则设立的,它们创造国民收入、拉动经济增长和带动地方就业,支撑着现有国民经济的运行,同时,它们也在很大程度上耗费资源、污染环境,尽管也设立了污染和废弃物处理装置(“末端治理”);而增量企业将按循环经济的原则来设立,它通过“管端预防”,在园区中通过共生和代谢关系,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目的,但增量企业则为此而付出更大的成本。这时,出现新旧企业利益分割的不均等,在完全利润导向的市场机制下,就会出现“逆向选择”:淘汰新企业。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是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事业。现实的情况是,许多地区往往只注意眼前的增长和GDP的增加,仍然沿着,“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所描绘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深渊继续滑下去。现在,国家倡导“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但由于人们的行为通常在其“惯性区域”内活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政策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许多地区看重既得利益,GDP的增长仍是一个“硬约束”;在招商引资中,硬性规定年外资总额并被分解至具体行政部门,以此作为考核部门业绩的指标,而很少考虑项目的性质,很少考虑产业发展的后果和对当地资源与环境造成的影响,很少考虑与当地产业的融合与共生代谢关系,其结果是强化和固化了存量企业,增加了推进循环经济的难度。制度障碍
推进循环经济不仅存在利益上的障碍,在制度安排上也存在障碍。不当的制度安排会使经济的推进举步维艰。现代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包括非正式约束、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制度是演进的,制度变迁包括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制度演进中存在着“路径依赖”,即制度的演进一旦走上某一条路径,就会沿着既定的路线和方向发展且会得到自我强化。现阶段,我国推进循环经济需要具体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政策来保障其实施。我国虽然已经制定了关于鼓励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的法律法规,但并未对循环经济做出直接规定,已有法律的配套法规、细则制定不及时,致使一些法律的可操作性不强,缺乏高效、严格的执法措施。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在企业微观层次上,相关法律有待于细化。2002年颁布的《清洁生产促进法》对企业微观层次的清洁生产行为作了规范,但缺乏对生产企业责任的明确规定。《固定废物污染防治法》对企业内的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等问题也做了一些规定,但只是原则性的表述,没有实质的规定。在关于编制清洁生产指南和技术手册、制定相关产品标准、强制回收的产品和包装物目录的建立、具体回收办法和清洁生产审核办法、经济刺激机制的可操作化、技术与工艺标准及技术性规范的设立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立法规制。
在区域和社会层次上,相关法律有待于系统化。《清洁生产促进法》中有些规定基本是围绕企业的清洁生产而展开,所以其附带面上的循环经济效果只具有辅并不系统。如行政区域的循环经济建设问题和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问题,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间物质的良性循环和能量的梯级利用问题,现有的法律、法规、性质规章尚未加以系统化和明确化。
在综合层次上,有些法规有待于可操作化。我国现在并没有一部法律将清洁生产、固体废物利用、资源循环利用等相关内容统一考虑,缺少从国家发展战略、规划角度上系统地规范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如工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等大宗废物的专业性循环利用问题,既属于企业层次上的问题,又属于区域和全社会层次上的问题,现行的法律和行政法规规定零散,缺乏系统和综合性的解决机制,因此有必要制定操作性更强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
因此,虽然国家一再宣称资源短缺,不足以支撑传统线形经济下的持续经济增长,但在制度上却没有奖励和惩罚机制以引导人们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有些经济政策在实施上更是在引导浪费资源。同时,由于制度的实施机制不健全也导致行业过度竞争,为抵御恶性竞争,也为防止假冒伪劣,致使许多企业过度包装其产品甚至使用一次性包装(破坏性包装)。
技术障碍
从“减量化”到“再利用”再到“资源化”,循环经济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成熟的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回收和再循环技术、资源重复利用和替代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以及网络运输技术和生态工业链接技术作为支撑,这是循环经济由理论向实践转变的关键。
我国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尚未形成高效完整的技术支撑体系。现阶段我国关键技术设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5%,科技整体水平落后发达国家约15-20年。在大型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城市垃圾资源化、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和高浓度有机废水治理等重要领域缺乏自己的制造技术,亟待提高技术装备水平。目前,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若干清洁生产中心,公布了一批冶金、化工等行业的清洁生产技术,然而对于众多的工业企业而言,这些技术上的支持是有限的。而且,循环经济所需的不仅仅是重在源头控制的清洁生产技术,还包括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等末端处理技术。因此,国家的技术支持还无法满足全面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
在循环经济充分发展的国家中,企业是循环科技的主要供给者。而在我国即使是大中型工业企业,自身拥有研发机构的不到半数,且多为规模小、寿命短、资金有限的小企业。没有技术研发机构的企业,只是纯粹的制造工厂,对众多设备陈旧、技术工艺落后的工业企业而言,无论在科技主导生产力的市场,还是在开发新产品时都毫无优势可言,在生产工艺、产品设计、资源利用方面也很难得到改进,从而阻碍经济的发展。
篇5
[关键词]循环经济;财税政策;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当前,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正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把传统的、依赖资源净消耗线性增加的发展,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经济的核心是“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减量化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再利用(Reuse)———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性用品的污染;再循环(Recycle)———再循环原则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作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1].上述三个原则在控制自然资源投入到经济活动,减少废物产生的基础上,加强产品的多次和反复使用,只有在避免产生和回收利用都无法实行时,才允许将废物进行最终的环境无害化处理。
可见,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以物质不断循环利用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活动规范及行为准则。它通过从“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整体社会循环,完成物质的反复循环流动的闭环运动过程,使得在整个经济系统及生产、消费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很少产生废弃物,其特征是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从而根本上消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二、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
1、循环经济是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最佳选择
我国是发展中大国,存在着人口众多、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的态势。目前,我国的人均资源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且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又存在大量的浪费现象。由于生产中能源等资源利用率低,造成废弃物的大量排放。循环经济体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解决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中将产生重要的作用与深远影响。
2、循环经济是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途径
我国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程的经济,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以资源的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为特征来带动经济高增长。目前我国既没有发达国家工业化时的廉价资源和环境容量,也经不起传统发展方式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废物产量的最小化甚至零排放。因此,发展循环经济能够减少经济增长对资源稀缺的压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3、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的进一步拓展
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治理替代末端治理,已成为世界各国环境与发展政策的主流。清洁生产在企业生产过程的实施以及各企业间工业生态链上的良性循环,不仅节约了资源,减少了生产中的废弃物,而且使这种从源头预防环境污染的理念扩大到消费领域。于是清洁生产从生产领域拓展到消费领域,从企业内部走向企业群之间再走向社会,形成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从发展国民经济的高度和广度将环境保护引入经济运行机制。
4、循环经济是经济全球化和环境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日益密切,环境因素已经成为影响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的重要障碍。由于我国经济整体环保水平较低,在外贸领域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一些工业产品和农产品由于在生产、包装、使用等环节的环保要求偏低,容易受到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污染产业、有害物质和外来物种入侵将对我国国家环境安全也构成了威胁。因此,要增强我国的环境竞争力,实现我国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也要求发展循环经济。
5、循环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要实现生态文明。发达国家工业化的历史和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历程表明,我国如果继续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不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态文明的目标无法实现,而且由于经济建设的资源环境基础的制约,物质文明的目标也难以实现。循环经济作为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能够满足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共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三、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措施
循环经济是集经济、技术、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其启动和推广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其中财税政策是比较理想的政策手段,它可以很好地利用市场的力量,包括利用市场本身所具有的有效配置资源的效能。通过财税政策来鼓励对环境有建设意义的活动,阻止对环境有破坏性的活动,就能把经济引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可以从财政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两方面来分析。
1、财政支出政策
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购买性支出又可分为投资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
为了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在购买性支出的投资性支出方面,我国政府应增加投入,促进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配套公共设施建设,例如,大型水利工程、城市地下管道铺设、绿色园林城市建设、公路修建等。由于以上公共设施建设的承建企业经济负担较重,所以政府通过投资性的支出,既可以为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也可以调动企业建设循环经济的积极性。此外,对污染治理、废旧物品回收处理和再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等公用性事业,政府也应加大投入力度。在购买性支出的消费性支出方面,政府可制定相关的采购政策来促使市场鼓励再循环利用。如1993年克林顿政府了一项行政命令,要求政府机构采购的所有纸张到1995年必须含有20%或更多用过的废纸,2000年时又增加到25%.这一做法给再生纸提供了日益兴旺的市场,将再生纸由经济上的一种债务变成了一种资产。而在我国除纸张外,家用电器、建筑材料中的钢铁,铝制饮料罐等的再循环利用率,均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借鉴国际经验,我国政府可通过政府的绿色购买行为,优先采购具有绿色标志的、通过ISO14000体系认证的、非一次性的、包装简化的、用标准化配件生产的产品,以此影响消费者消费方向和企业的生产方向,从而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3].
在转移性支出方面,主要涉及到财政补贴。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都通过财政补贴对于相关企业予以支持。如美国国家环保局从1978年开始对设置资源回收系统的企业提供财政补贴,根据不同的情况,补贴量为10%-90%;德国对于兴建环保设施也给予财政补贴,其补贴数额相当于投资费用的一个百分点,对建造节能设施所耗费用,按其费用的25%给予补贴;日本政府在《废弃物处理与清洁法》中规定,修建废弃物处理设施要从国库中提供部分财政补贴等[4].而目前我国对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与治污的企业财政补贴仅限于少数几项间接补贴,如利润不上缴、减免税收、先征后返等,这对相关企业的鼓励与支持效果甚微。而对于构建循环经济系统,需要经常性的直接财政补贴的支持。因此,可以考虑给开展循环经济的企业以照顾,例如采取物价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贴息、税前还贷等。此外,我国还应借鉴国际经验,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的无污染或减少污染的机器设备实行加速折旧制度。从而大幅度地调动企业进行循环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2、税收政策
(1)调整现行税制。首先,要改革现行的资源税。一是扩大征税范围。对非再生性、稀缺性资源课税,这无论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还是保护生态环境均具有重大意义。但目前我国的资源税只对部分矿产品和盐进行征收,征税范围狭窄,这不利于其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解决我国目前日益突出的缺水问题以及防止生态破坏行为,水资源、森林资源和草场资源也应尽快被纳入到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待条件成熟后,再对其他资源课征资源税,并逐步提高税率。二是实行累进课征制。相对于其他税种而言,资源税还具有特殊性,即为了保护有限的资源,针对滥用资源的企业进行的惩罚性税收,因此对资源税的征收应采取累进制方式。也就是将资源的使用量划分档次,不同的档次使用不同的税率,税率逐级跳跃式增加。这样,对于需要大量自然资源输入的企业,较高的资源税率将成为企业的负担,从而迫使企业上马环保工程,转产停产,提高产品价格,加大环保型产品的研发。
其次,开征一些新税种。一是征收新鲜材料税。为了减少原生材料的使用,美国越来越多的州开始征收新鲜材料税,借鉴其经验,我国也可尝试开征新鲜材料税,从而促使人们少用原生材料。二是征收填埋和焚烧税。这种税在美国新泽西州和宾夕法尼亚最早征收,也得到法国和英国的呼应。垃圾填埋具有成本低的特点,收取填埋税使这条最便宜的垃圾处理途径的成本增加,因而可以使减量和再生利用资源显示出吸引力。此外,还应分期分批的开征大气污染税、污染源税、噪音税、垃圾填埋税、生态补偿税等一系列专项新税种,对不同地区、部门及污染程度不同的企业实行差别税率。同时加强征收管理,税款实行专项管理,用于环保建设事业。
(2)加大税收优惠政策。为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在政策层面上,应使循环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有利可图,使企业和个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外部效益内部化。因此,借鉴国际经验,对实施循环经济的企业、项目,应给予各种税收优惠。具体来讲,近期可考虑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一是调整高耗能产品进出口税收政策。在进口税方面,降低高耗能产品进口关税,对相关进口企业给予所得税减免等税收优惠,对导致高能耗的仪器、设备、技术的进口提高进口关税与进口环节增值税。二是调整有利于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税收政策。加大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研发费用的税前扣除比例;对生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设备的企业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可以实行加速折旧法记提折旧;对购置相关设备,可以在一定额度内实行投资抵免企业当年新增所得税税收优惠;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企业减免所得税;对生产在《资源综合利用》范围内的废弃再生资源产品的企业予以免征相关所得税。三是制定鼓励低油耗、小排量车辆的税收政策。低油耗、小排量车辆作为一种节能环保产品,要经过设计———生产———销售———消费———报废的产品生命流程。对其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可以考虑从这一产品生命流程各环节采取不同措施:在产品开发设计阶段,对企业与技术提供商实行税收减免或补贴,对节能生产设备实行加速折旧政策;对产品生产企业降低所得税税率;对流通企业实施增值税减免;对消费者免收此类商品消费税,降低此类商品燃料税税率;对专门回收此类商品的企业,在其营业之初,减免所得税。
[参考文献]
[1]王成新,李昌峰循环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抉择[J]理论学刊,2003,(1):19-22
[2]周玉梅构建循环经济模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J]当代经济研究,2004,(2):37-39
篇6
近年来,我市坚持从市情出发,着眼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与良好生态环境的关系,加快“生态”建设步伐,相继获得了“省生态示范区”、“国家级生态环境监察试点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霍山、金寨、舒城分别获得“省首届十佳环境优美县”称号。同时着力培育循环型企业、循环型园区。在省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中,霍山世林照明股份有限公司(重点行业)、舒城县循环经济园(园区)、霍山县盛隆竹业有限公司(农业)、华园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农业)、市海洋羽毛有限公司(农业)共5家单位入选。我市初步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基础。
1、农业循环经济初具形态。我市是农业大市,畜牧业规模较大,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在华园乳业、海洋羽毛、亿牛乳业、天润乳业等公司的努力下,逐步形成了农业产业循环链。循环链以一定规模的畜牧养殖为基础,利用畜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用沼气池处理后,沼气液用作肥料,用于农田浇灌等,沼渣则作为有机肥原料生产有机肥,用作农田或种植牧草。同时沼渣还可以用于菇菌培养料,生产双孢菇等,菌柄和培养料也可用作有机肥。在农副产品加工上,也可利用废水、下脚料等进行无害化发酵,生产有机肥,用于农业生产。
2、工业循环经济开始起步。工业基础相对较为薄弱,在工业发展工程中,为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对工业产业循环也进行了一些探索。一是能源循环链初具雏形。电是工业企业最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之一,传统方法为燃煤发电,产生二氧化硫等,增加环境压力,我市友勇米业、皖能生物质发电等企业研发成功生物质发电技术,利用农林废弃物秸秆、稻壳等生物质原料发电,发电后的废灰可以用作生产钾肥的原材料,也可用作保温材料,同时也是炼钢企业所需氧化硅的原料;若使用稻壳发电,副产品糠炭(稻壳灰)在深加工后还可得到高质量的活性炭和水玻璃,也可作强酸性黑水泥,继而制成硬质防潮免烧砖等,循环链大大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也减轻了环境压力。二是企业逐步探索小循环。各级政府通过不同形式开展建设生态、发展循环经济的宣传,对工业企业影响较大,特别是国家和省启动循环经济试点后,产生了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企业也逐步开展小循环的探索。霍山世林公司是省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公司共有10台玻璃窑炉,生产易于成型的玻璃液,为降低能耗,节约成本,减少排放,企业技术人员通过长期实践和摸索,自主研发出了“MHS节能、环保型”玻璃窑炉,并对5台原窑炉进行了“MHS节能、环保”改造,年节约原煤21626.3吨,价值1000多万元,并通过出售煤渣、玻璃下脚料回炉再熔化、余热锅炉再利用等产生效益230多万元,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3、加强资源废弃物再利用。考虑到收益等因素,资源废弃物再利用容易被企业所接受并实施,既减少了废弃物,避免了污染,又产生了经济效益。霍山县盛隆公司也是省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依托现有的实用新型专利—竹箨拖鞋生产技术,生产可降解的、替代塑料的竹箨系列拖鞋和旅游帽,将农村大量废弃的竹笋壳资源与当地剩余劳动力相结合,延伸毛竹产业链,发展循环经济。龙华公司利用小口径杂竹和木材加工剩余物生产木地板、天禾公司利用废油脚料生产生物柴油、皋新建材及华祥公司利用工业废渣生产保温建材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并有效的消耗了废弃物,具有示范作用。
4、推进循环园区建设。舒城开发区被批准为省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园区,该园区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园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注重用循环经济思想优化改造工业产业链条,注重工业废水的综合治理和循环利用,着力研究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取得了较好成效。园区内昌龙水泥有限公司利用合肥、等周边城市热电厂的粉煤灰作原材料生产水泥,节能降耗,在全省同行业中最早成功地实现了清洁生产,现企业产品供不应求,年实现税收500多万元;三立饲料有限公司利用油脂下脚料进行深加工、精加工制取植物油酸的项目已竣工投产,填补了此类技术运用在我省的空白,届时将实现年产值6000万元,利税600余万元。在农业循环经济园建设上,寿县认真推进生态农业建设,在安丰建设企业型的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在迎河建成分户型的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开展科技承包、典型引路等,使农民接受新科技,掌握新科技,通过循环示范效应加快推广步伐,扩大农业循环经济范围。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安排
篇7
无序开发严重透支国人的生存环境,发展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针对危机,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指出,我国必须走循环经济之路。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是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矛盾的根本出路。
循环经济是按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运行的具有高效的资源代谢过程,完整的系统耦合结构及整体、协同、循环、自生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生态经济,是一种以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流动方式为特征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可以为工业化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提供战略性的理论范式,从而从根本上消除长期以来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可以说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
传统工业经济是由“资源——产品——废物和污染排放”所构成的单向物质流动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们强制把自然资源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弃物大量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一次性的。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过程,使得在整个经济系统以及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只产生很少的废物。循环经济评价原则,简称“3R”原则:
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原则(Reduce),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针对产业链的输入端——资源,通过产品清洁生产而非末端技术治理,最大限度的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性开采与利用,以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为经济活动的投入主体,以期尽可能地减少进入生产、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对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实行总量控制。生产者通过减少产品原料投入和优化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消费者通过优先选购包装简易、循环耐用的产品,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从而提高资源物质循环的高效利用和环境同化能力。
循环经济遵循“资源化”原则(Reuse),以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针对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对消费者采取过程延续方法最大可能地增加产品使用方式和次数,有效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对生产者采取产业群体间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协作,使产品-废弃物的转化周期加大,以经济系统物质能量流的高效运转来实现资源产品的使用效率最大化。
循环经济遵循“无害化”原则(Recycle),以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针对产业链的输出端——废弃物,提升绿色工业技术水平,通过对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再造,实现废物多级资源化和资源的闭合式良性循环,实现废弃物的最少排放。
3循环经济与绿色GDP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GDP的增长只是反映了人类为社会创造的财富,通常被人们视为经济活动的“正面效应”。然而,在GDP增长的同时也会产生“负面效应”,这种负面效应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人类无休止地向生态环境索取资源,使自然资源从绝对量上逐年减少;二是人类通过各种生产活动向生态环境排泄废弃物使环境污染,或滥用资源使生态破坏。绿色GDP是为了克服GDP的缺陷而提出来的,它是指从现行的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服务费用后的剩余国内生产总值,它为构架循环经济新体制指明了方向。
绿色GDP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切入点。把绿色GDP作为发展循环经济的切入点和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不会过度消耗能源,不对环境造成损害的有效途径。
绿色GDP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外在动力。我国必须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将环境保护与经济结构性调整结合起来,完善核算体系,建立绿色GDP,才能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化。
绿色GDP是政府介入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有必要把绿色GDP纳入干部考核的内容,作为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业绩评价的重要参数,使政府更科学更积极地介入并实施循环经济战略。
资源——经济——环境投入产出核算框架(绿色GDP是计算方法):绿色GDP=传统GDP-(生产过程全部资源耗竭+生产过程全部环境污染+资源恢复过程全部资源耗竭+资源恢复过程全部环境污染+污染治理过程全部资源耗竭+污染治理过程全部环境污染+最终使用全部资源耗竭+最终使用全部环境污染)+(资源恢复部门全部新创造价值+环境保护部门全部新创造价值)。
由SEEA的基本结构表可以推算出:绿色GDP=传统GDP-环境资源损耗-环境污染损失。
4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与实践
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我国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3+1”模式,即小循环、中循环、大循环,废物处置和再生产业。
在企业层面,选择典型企业和大型企业建立以清洁生产为核心的物质小循环,也就是根据生态效率理念,通过产品生态设计、清洁生产等措施进行单个企业的生态工业试点,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实现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目前,我国已在20多个省(区、市)的20多个行业、上千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计,建立了30个行业或地方的清洁生产中心,1万多人次参加了不同类型的清洁生产培训班。有5000多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几百种产品获得了环境标志。
在区域层面形成的中循环,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区。目前我国有广西贵港、天津泰达、新疆石河子等11个园区为国家生态工业园区试点。
在社会层面上形成大循环,重点进行循环型城市和省区的建立。目前我国已有8个省、35个城市、300多个地县开展试点,有的地区已初见成效。国家环保总局在辽宁省进行了以改造老工业基地为核心的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试点工作;在贵阳进行了以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构建新的产业格局为核心的循环经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废物处置和再生产业,建立废物和废旧资源的处理、处置和再生产业,以从根本上解决废物和废旧资源在全社会
的循环利用问题。
5结语
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化和具体化,是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矛盾的根本出路。立足于21世纪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国家的生态环境安全,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解决当前和今后面临的一系列重大资源、环境和经济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唐孝炎.我国环境污染、环境健康、环境经济与发展战略[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2)
[2]王宪恩,赵晓霞,陈英姿等.循环经济催生绿色GDP[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5)
[3]吴少宇.循环经济:绿色经济模式[J].管理与财富,2004(8)
[4]雷明.绿色国内生产总(GDP)核算[J].自然资源学报,1998(4)
篇8
农业循环经济就是根据农业生产的特性和规律,依靠农业科技的进步,通过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减少资源的投入量和废物的排放量,实现农业生产、生态效益同步提高的一种新型生产方式。农业循环经济的本质是按照生态学原理,遵循农业生产和生态经济规律,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把农业活动组织成“农业资源—农业产品—农业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从而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延长农产品变成废弃物的周期,尽可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形成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农业循环经济突破了传统农业经济的范畴,把农、林、牧、副、渔统筹起来综合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与传统农业经济相比,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农业循环经济闭路循环性强,涉及范围广,它把农业资源投入、农产品生产加工、废弃物资源化等连在一起,使农业循环经济符合“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提高综合效益。农业循环经济有减量化生产、再利用运作、无害化处理和重组化操作四种模式,简称4R模式。
1.减量化生产模式(Reduce)
它是针对农业生产外部投入的一种模式,其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利用先进科学技术作导向,在能够增产增收的前提下,通过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尽可能减少农业资源的投入量。
2.再利用运作模式(Reuse)
它是针对农业内部运转方面的一种模式,其主要是指在运转过程中,利用资源或农产品的多用性,通过多层次地构建生物链,增加资源或产品的循环途径和使用率,实现增产增效的目的。
3.无害化处理模式(Recycle)
它是针对农业对外输出的一种模式,其主要是指把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降到最低水平,换言之就是将废弃物能源化、肥料化和饲料化。无害化原则力求把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有效地循环使用,尽可能地构建物质和能量的闭合循环,变废为宝,把新产生的物质和能量作为农业资源重新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实现废弃物的最小排放。
4.重组化操作模式(Reorganize)
它是针对整个农业系统的一种模式,该模式以农业系统最优化运行为目标,通过对农林牧副渔所有产业结构的重组与转型,达到系统的整体最优。它包括产业内重组和产业间重组两种模式。产业内重组是对同种生物群落进行生产结构的优化重组,使之物能相互交换,互惠互利。产业间重组是对不同生物群落按一定方式配置生产结构,达到共同增产,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一个完备、成熟、科学的农业循环经济应该是减量化、再利用、无害化和重组化四种模式的结合。宁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依托4R模式,结合本地的优势和特色,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循环模式。
二、宁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
农业生产要素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农业科学技术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动力,土地规模经营和市场化经营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手段,节约农业资源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目标。目前,宁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着农业生产要素短缺、农业科技含量不高、土地规模经营和市场化经营水平低以及农业资源浪费和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
1.农业生产要素短缺。一是耕地资源紧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空间有限。2004年全市现有耕地面积总量为316.57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仅为0.57亩,大大低于联合国公布的0.8亩警戒线。尤其是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推进以及非农建设用地对优质农田大量占用,耕地面积仍将呈减小趋势。二是水资源对农业生产制约严重。水资源在时间上分布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梅汛期和台汛期,夏季高温时节常常农业用水供应不足,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而且在水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农业供水的比重却在逐年下降,从2002年到2004年三年间,农业供水的比重从51.2%下降到42.6%。三是农业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受历史和观念的影响,人们对农业有一种天然的“歧视”,普遍认为农业的收益比较差,因而导致对农业投入的不足。以财政支农支出为例,1988年至今,我市财政支农支出的绝对数虽有增加,但相对份额总体上呈下降趋势:1988年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12.1%,1990年下降到11.2%,到1995年下降到7.3%,1996年更是下降到了6.1%,2000年出现了可喜的回升,但也只有6.8%,“十五”期间,我市的财政支农投入基本上处于占财政总支出的6.8%的水平,仅为1988年投入比例的一半多。
2.农业科技含量不高。一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农业科技进步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农业科研资源力量比较分散,而且多数农业龙头企业缺乏自主开发能力,导致农业科研成果作用不够凸现。二是农业技术推广制度不健全,农业科技成果利用率比较低。目前农技推广队伍结构不合理、年龄老化、队伍不稳定,农技人员推广农技的主动性不强以及农技推广机构与科研单位联系合作少,农技推广项目与科研成果脱节都造成了许多科研成果没有转化为农业生产力。
3.土地规模经营和市场化经营水平低。由于农民易受利益的驱动以及现有土地制度的不完善,造成土地流转困难,难以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另外,农民的市场化意识淡薄,农产品生产与国内外市场没有有效连接,导致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近几年,宁波市种植的蔺草、柑橘、榨菜、竹笋等农产品经常出现产销大起大落的情况,这与不按市场需求盲目生产直接相关。
4.农业资源浪费和面源污染严重。由于农业生产活动的不合理,农业资源浪费和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市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其发展趋势令人担忧,其中以化肥和农药问题最为典型。据统计,我市不但单位耕地面积化肥和农药施用量大,而且化肥使用比例失衡和农药结构不合理。首先,单位耕地面积化肥用量从2001年的514.6公斤/公顷增加到2004年587.5公斤/公顷,年平均单位耕地面积化肥用量达到了555.5公斤/公顷,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水体产生污染而设置的225公斤/公顷安全上限的2.47倍;单位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2001年33.9公斤/公顷,2002年34.1公斤/公顷,2003年32.9公斤/公顷,2004年34.3公斤/公顷,年平均单位耕地面积农药用量为33.8公斤/公顷,分别是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和4.51倍。其次,化肥使用比例失衡,氮肥过高,磷肥不足,钾肥偏低,氮肥、磷肥、钾肥的平均比例为1∶0.33∶0.13,落后于氮磷钾的平均比例为1∶0.41∶0.096的全省水平和1∶0.46∶0.36的世界水平;农药产品结构不合理,易造成农作物残留量超标的杀虫剂占用药量的55.03%,高于28%的世界水平。
三、宁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宁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应以生态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大户为主体,以农业循环技术为支撑,以安全农产品基地为载体,以4R模式为依托,通过生物链构建物质和能量循环,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资源和废弃物,努力做到农业污染最小化,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从而引导宁波农业由资源耗费型向资源循环利用型转化,实现农业生产“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逐步建立起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循环运作方式相结合的新农业综合体系,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1.强化农业循环经济的治污理念。一是加快建设一批品牌优秀、规模庞大、效益显著的安全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基地,将安全农产品基地建设与农业污染治理有效结合起来,使安全农产品基地成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有用载体。二是大力推广生态、科学、经济的农业循环经济的治污方式。如构建生物链,把部分面源污染物(如秸秆、粪便)通过再生闭路循环加以资源化利用,最终转化为有机肥料和清洁能源沼气,用有机肥料代替传统化肥来增加土壤的肥力,用清洁能源沼气代替传统农用能源服务于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有效地解决化肥、秸秆、粪便引起的污染问题;通过优化调整农药产品结构,使各种农药的用药比例更趋合理,缓解农药给环境造成的污染;通过使用人造温室和新型的沼气供热设备,解决传统农膜的“白色污染”问题。
2.完善农业循环经济的制度安排。一是加强法规建设,建立绿色农产品生产机制和农业污染补偿制度,制订和完善农产品安全质量生产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二是完善土地经营制度。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在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稳步推行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促进土地使用权向农业龙头企业和大户集中,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规模经营水平,使农业龙头企业和大户成为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体。三是完善市场经营制度。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建立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户和农产品市场化经营水平,避免许多农户在市场竞争中“孤军奋战”的局面,使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共同体成为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盈利主体。四是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投入。比如积极运用贴息、补助等财政杠杆,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多渠道地筹集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资金;增加财政支农支出,加强农业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开展农业循环经济奠定硬件基础;利用国家财政设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建立农业风险基金,有效规避农业风险,提高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积极性;运用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扩大农业贷款份额,支持农户和企业进行农业循环经济建设。
篇9
[关键词] 循环经济3R原则途径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与原则
所谓循环经济就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的规律重构经济系统, 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 使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和废弃物排放最小化, 将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 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的实质和根本目的是要求在经济流程中“把生产排泄物减少到最低限度和把一切进入生产中去的原料和辅助材料的直接利用提到最高限度” ,以寻求经济循环圈和生态循环圈的协调发展。
循环经济的运行原理集中体现在“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上(简称3R 原则) 。减量化(Reducing) 原则要求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 因此又叫减物质化,这一原则有利于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方式,再利用(Reusing) 原则的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减少生产和消费中废弃物的产生,这一原则可以防止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资源化或再循环(Recycling) 原则要求物品在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原级资源化和次级资源化。
二、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发展循环经济是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必由之路。
1.发展循环经济为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指明了方向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已经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经成为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发展循环经济为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原则中最重要的在于“减量化”。“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在五年内实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节约资源、利用新能源、废弃物再利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新技术正是“十一五”期间国家所急需的。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
1.政府应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增强紧迫性和责任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通过试点,提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技术和项目领域,进一步完善促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降低污染排放强度的政策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全社会对循环经济的认识和意识。
2.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激励机制,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
各级投资主管部门在制定和实施投资计划时,要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项目和技术开发、产业化示范项目,政府要给予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等支持,并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省财政、发改委要积极安排资金,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技术推广、示范试点、宣传培训等,扩大生态省建设专项资金规模,增加循环经济建设项目投资额度。各级财政和环保部门要安排排污资金,加大对企业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污染防治项目的投入力度。有关部门要加快研究建立促进节能、节水产品和节能环保型汽车、节能省地型建筑推广的鼓励政策。继续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和完善有利于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税收政策。
3.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标准体系建设
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循环经济技术,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组织开发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循环经济发展中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提高循环经济技术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
制定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的标准体系。要加快制定高耗能、高耗水及高污染行业市场准入标准和合格评定制度,制定重点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和涉及循环经济的有关污染控制标准。加强节能、节水等资源节约标准化工作,完善主要用能设备及建筑能效标准、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和主要耗能(水)行业节能(水)设计规范。建立和完善强制性产品能效标识、再利用品标识、节能建筑标识和环境标志制度,开展节能、节水、环保产品认证以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4.坚持依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加大依法监督管理的力度。政府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矿产资源集约利用、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监督管理工作,引导企业树立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意识,建立健全资源节约管理制度。
5.依法推行清洁生产
认真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加快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积极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方案。对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或者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以及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要依法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监督实施清洁生产方案。
篇10
1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障碍
1.1认识方面偏颇
狭义地理解循环经济,认为循环经济就是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是生产、经济管理和环保部门的事,与己无关;认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贫穷是主要问题,因而迫于经济增长和就业压力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与环境的协调;对自然资源稀缺程度了解不够,以为资源不会枯竭,看不到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已经不起传统发展模式的高消耗和高污染,认为发展循环经济为时尚早。认识偏颇,影响了各方参与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2管理方面缺失
(1)缺乏协调统一的管理机构。循环经济覆盖面广,综合性、交叉性强,现行管理体制中没有统一的管理协调部门。
(2)缺乏系统长远的发展规划。循环经济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有科学的长远规划和分步实施规划的指导。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如何结合“十一五”规划的编制,搞好适合区域(部门)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难题。
1.3经济社会运行方面体系不完整
(1)经济运行系统中缺少物质循环链。现行经济运行体系是按产品流向构造的,即具有前向、后向关联的产品之间构成产业链和产品链,而缺少按物质流向构造的循环链,即上游产品、企业、产业的废料成为下游产品、企业、产业的原料等等。
(2)人类社会组织分工中缺少“分解者”。人类社会目前不乏生产者和消费者,而缺乏相当于自然界中“分解者”地位和作用的废弃物处理者,影响了“废物”在人类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内循环”和使“废物”友好进人环境的“外循环”。
1.4制度方面有待建立
(1)自然资源和环境成本外部化。自然资源的使用价格没有反映其生态成本,造成成本外部化;环境容量属公共财产,使用时具有公开获取性,使用结果具有排它性,由于监管不严,企业和公众使用它的收益大于其分担的成本,具有显著的外部性。这使得循环型生产成本高于传统生产,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成本障碍。
(2)价格形成机制不科学。初次资源价格和生产支付的环境成本过低;国际分工中存在对原材料和能源提供国明显的价格不利因素;废旧产品和废弃物的收集、整理、运输成本高,再生技术滞后,使再利用原料成本高,以上各因素构成了推进循环经济的价格障碍。
(3)法律法规建设滞后。我国已有4部环境法、8部资源法、20多项资源管理行政法、260多项环境标准。但循环经济法律法规较缺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4)相关政策支持不利。现行的循环经济相关政策主要是环境管理制度,以命令控制型政策为主,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政策较少且效率不高,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作用不够。
1.5技术支撑体系方面落后
(1)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建立。现行指标体系缺少反映经济社会活动中的物质投入(消耗)、排放(废弃)、利用效率和循环利用方面的指标,不利于评价和跟踪监测其发展情况,以作为对区域(部门)经济社会发展业绩评价的重要参数,扭转单纯追求GDP的政策目标。
(2)技术支撑体系落后。现行技术体系更注重生产效率的提高和新产品的开发,对污染治理、废物利用、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链接等技术开发和重视不够,无法支撑循环经济发展。
(3)缺少相关的信息平台。我国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的循环经济信息网络平台,特别是缺少固体废弃物和循环型技术的供求信息,不利于构建循环型社会经济体系。
2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2.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引导全社会参与
(1)要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生存方式的巨大变革。认清循环经济的本质是:把经济活动的中心从单纯以价值流循环为核心,转变为以价值流和物质流循环为双核心。它不仅包括能够创造价值、带来价值增值的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而且包括全部有物质、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的社会基本单元。因此,人类必须认识到,发展循环经济不仅是物质流动形式的转变,更是一场经济运行方式的革命和人类生存方式的巨大变革。
(2)要转变发展观、价值观、生产观和消费观。摒弃传统发展思维和模式,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全社会倡导并确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价值观,以是否有利于世界系统良性运行作为价值尺度,检验各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制度和政策以及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企业要充分认识到资源和环境也是生产力,发展生产、增强竞争力必须树立绿色生产、清洁生产观,树立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观。
主动消费未被污染或者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和能源,改变对环境不宜的消费方式;在消费后注重对垃圾的分类处置,促进其资源化等。
(3)要引导全社会参与。广泛开展绿色教育,将环境常识列入学校教材,加强相关知识的教育培训,加强舆论宣传,普及环境知识;完善环保工作制度,带动民众广泛参与环保实践;经常举办环境污染案例听证会,加强其社会影响;向消费者提供消费选择和消费后果的相关信息;对绿色产品广告予以优惠;定期公布环境质量状况等。引导全社会自觉地进行环境保护,为建立循环型社会贡献自身的力量。
2.2健全管理体制搞好长远规划
(1)成立专门的领导和管理机构。成立以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发改委、经委、财政、城建、规划、环保、水利、绿化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各级循环经济发展协调领导小组,对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实施统一领导和部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上述部门组成,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制定循环经济发展目标责任考核奖惩办法》,把有关任务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和单位,严格考核,认真兑现奖惩。
(2)制定科学的规划。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要采用超前性理念和系统工程思想,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首先,各级政府应将其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其次,在加强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国家、地区和部门循环经济发展的统一规划、专门规划和分阶段、分步骤实施规划;第三,工业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企业、社区等开展循环经济示范,也要编制具体规划;第四,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各类规划的编制,如,城市建设规划中应增加对地表水的收集管线设施建设、中水循环利用设施建设、城市污水分类处理设施改造等完善水循环系统的内容、方法和步骤;环卫规划要充分考虑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工作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科技规划要体现对循环经济重大支撑技术研发的引导和促进,技术支撑体系的建设等方面的内容;经济发展规划要充分考虑产业循环链建设、清洁生产和静脉产业发展方面的内容等。这是搞好循环经济规划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使循环经济贴近、融入经济社会活动的关键环节。
2.3构建循环型社会经济运行体系
运行体系的核心是把各个环节和子系统中的断点或缺损的半环接续起来,形成反馈流程。
(1)发展企业废物代谢网络,塑造生产循环链。首先,在企业层面,组织企业内部物料循环,将生产中流失的物料或生成的废料回收或经适当处理后作为原料返回原流程或厂内其他流程;实现清洁生产,减少物料和能源使用量和排放量。其次,在生态工业园区试点基础上,由各级工业主管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等牵头组织对所辖企业进行废物代谢网络调研,按工业生态学原理进行相关分析,对具备输出、输入潜能而未形成输出、输入关系的企业组织洽谈,促成其建立链接关系;对在本辖区范围内无法找到链接对象的企业,可跨产业和地区寻找链接伙伴,建立产业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消除循环链的断点。第三,结合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在新拓展区域的招商引资、项目摆放上突出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和网络,使企业在发展横向耦合和纵向闭合关系的过程中向工业园区聚集,使大部分企业都能成为各种特色生态工业园区的成员,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第四,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它既是生产循环链的补链环节,又是形成全社会完整的循环经济环路的重要环节。
(2)发展废旧物资回收产业,塑造流通循环链。流通领域既要减少商品流通中的物质消耗,还要将可再用的产品和包装物回收上来,返还到相关企业。首先,大力发展废旧物资回收产业。逐步形成多渠道的废旧物资分类收集、运输、处置的产业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在社会范围内形成循环经济环路。其次,培育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把分散回收集中到规范的市场中来,为资源调控和优化配置提供更多选择。
(3)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塑造消费循环链。首先,各级政府应增加相关投入,保证垃圾分类的物质设施建设。其次,由政府与环保企业、房地产开发商联手,在新建住宅区推广使用专供家庭或小区使用的生活垃圾处理器,通过加热干燥和微生物分解等方式,将有机垃圾转换成家畜饲料、有机肥料等。第三,结合文明社区建设,开展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由小区保洁员负责指导、监督居民将不同类垃圾正确投放到不同的垃圾箱内,由环卫部门或相关的产业化公司将垃圾分别送往相关企业。第四,在试点基础上,向全社会推广。
(4)实行城市污水集中分类处理,塑造社会整体循环链。社会整体循环链的核心是形成城市内部、乡村内部以及城乡之间废弃物互换的循环链条。近期重点是解决城市污水资源化问题。针对城市污水大部分直接排人河流、湖泊,小部分进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水多为集中综合处理的现状,应加快推进其向集中分类处理转变;将居民、企业、机关单位、公共设施(除医院)的洗浴问下水与厕所公桶的下水管道分设,在城区分别建设城市污水和肥源排放输送管网,在城郊或城区分片建设污水处理厂和肥源处理厂,将厨房、洗浴问污水通过污水管网输送到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再利用;将厕所的人粪尿下水通过肥源管网输送到肥源处理厂,经加工处理形成系列肥料,运往乡村。企业废水经集中处理后再利用或达标排放。
2.4创新循环经济制度基础
(1)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逐步取消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补贴制度,使资源价格反映其真实的生态学、经济学价值。对环境容量等共有财产使用者征收高税费,提高生产和消费环节的排污和废弃成本,促使环境成本内部化,解决循环型生产环节的成本障碍。
(2)建立基于资源全部成本的完全价格体制。该体制不可能通过市场自发建立,需政府有计划的组织生态学家、经济学家对资源价值进行货币化评估,计算出其真实价值,并以税收形式计人产品或服务的市场价格,通过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消除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障碍。
(3)健全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框架法,以《资源有效利用促进法》为基本法,包括((绿色消费法》、《包装物再生利用法》、《家电再生利用法》、《食品再生利用法》、《建材再生利用法》、《汽车再生利用法》、《节能法》、《废弃物处理法》及相关子法。制定城市垃圾处理、水和大气污染治理的监管条例,将责任主体和监管部门的行为置于法律规范之下。制定可持续发展认证体系、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环境标志和标准体系。
(4)完善循环经济激励政策。征收资源税,实现资源有偿使用,限制不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和使用、限制资源型产品出口;征收废弃物处理费、垃圾填埋和焚烧税,推动垃圾分类处理,促进其减量化、资源化;以废弃物为原料的企业,可获相关废弃物处理费的补偿;对环境有害的技术和产品,在销售环节加征环境附加费,使其在成本效益选择中更乐于采用洁净技术、生产洁净产品;将循环技术纳入科技创新体系,在风险投资基金中划出一定比例支持循环型技术研发;对循环经济项目,给予财政补贴、贷款担保与贴息、低息贷款、优先贷款、延长信贷周期、减免税收或税前还贷等支持通过倾斜的产业政策,支持其到资本市场融资;对清洁汽车、能源及获环境标志和能源效率标志的产品,减征消费税;对原污染型生产设施,折旧率可以提高到30%以上等。
(5)健全循环经济保障制度。包括有利于循环经济的资源、产权、市场和产业等经济制度;循环经济核算、会计、审计、生产、消费、贸易、包装和回收等规范制度;有利于循环经济的财政、金融税收和投资等激励制度。
2.5创建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
(1)加快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开发。针对物质在传统线性济体系中不能环状运行的技术根源,研发环境友好技术,包括:消除污染物的环境工程技术,如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大气、水、噪声及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技术;废弃物再利用的循环生产技术,包括:废弃物分解技术,分解物再生产成原材料的合成技术,把再生资源加工成产品的制造技术等;清洁生产技术,包括清洁的生产和清洁的产品技术。近期重点是开发引进资源节约和替代能量梯级利用、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零排放、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处理技术,特别是降低再利用成本的技术等,突破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