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方向范文

时间:2023-04-08 05:59: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发展方向,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发展方向

篇1

一、上海发展总部农业的战略意义

1. 为上海农业的发展造就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和区域非农产业的高速发展,上海人均耕地面积下降速度较快,人地矛盾突出,本地农业发展的空间资源严重不足。总部农业应立足国内国际资源和国内国际市场,突破上海农地资源的瓶颈制约,在更大的市场空间奠定市场实力,必将大大拓展上海农业的传统发展空间,同时本地的地域农业也可以依托农业总部经济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2. 为上海农业融入全国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上海是我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业也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全市经济总量中,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不断降低,2009年农业增加值仅占生产总值的0.76%;农业从业人员48.53万人,仅占全市从业人员的4.56%。虽然农业在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因为如果简单地把上海封闭起来从产值看,上海的农业一点都不重要。但是上海能封闭吗,中国农业如果衰败,上海能不受影响吗?不能。上海需要全国的农业支持,全国农业也需要上海发展城市农业,把上海建设成为农产品贸易中心,通过农产品加工、营销、品牌、质量标准化等,实现大农业的全面发展和价值提升。

3.有利于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功能转型

总部农业为上海经济的发展找到了新的思路,拓展了上海都市农业经济发展的选择范围,使上海都市农业的发展不再局限于本地的资源,而是跳出本地,通过与周边及其他区域的合作,使总部农业垂直价值链不同区段之间实现协调、互动式的发展。同时,在总部农业的发展模式下,企业总部的大量聚集将带动金融、法律、会计、咨询等知识型服务业的迅速发展,实现了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功能的转型,增强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可见,总部农业的发展为上海城市经济发展找到了新的思路,有利于实现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上海发展总部农业的优势条件

1. 知识信息、交通资源优势

总部农业发展的一个前提就是知识信息、现代交通、通讯的高度发展。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近年来上海知识经济发展速度很快,据全球知识经济排名的调查报告显示,上海则在知识密集型经济的增长速度上位列世界第一。上海自2004年以来世界知识经济竞争力指数排名提高了一倍多,成为全球知识经济发展最为迅猛的地区。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提出成为全国的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大中心的建设目标,这进一步稳固了上海作为亚太地区物流枢纽的地位。据上海市建交委统计,截至2009年底,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达5.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2500万标准箱,分别位居世界第一、第二位;空运方面,浦东机场货邮吞吐量达254万吨,位居全球机场第三位。

今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上海明确提出要建成全国的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其中金融中心建设有助于突破金融服务领域的制约,为发展国际采购、国际订单交易等功能提供资金结算、汇兑等必要保障,而航运中心建设将构筑跨国贸易的通道,为举办国际展示、扩大贸易规模提供物流服务等重要支撑。因此,上海两个中心建设将为建设农产品贸易中心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

2. 科技、人才资源优势

在世界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实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能力。上海紧紧围绕“科教兴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是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放在首要位置,进一步加强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增加了财政对科技的投入,通过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使科技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近年来,农业科技进步对于促进上海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农业生物技术、种质资源及育种技术创新、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现代工业技术及信息技术等领域形成了独特的技术优势,已在种源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具有雄厚的技术基础,初步形成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技术体系。上海农业在“十一五”规划中已经提出,上海要以生物技术为支撑,大力发展种源农业,加快培育具有上海农业优势的原创性品种。近几年来,上海市种源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种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较大改善,在种质资源库、良种繁育、种源技术创新、优良种源更新换代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3. 农产品的市场流通优势

上海市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正中,面向东海背靠长江。通过黄浦江及其他主要河流同长江三角洲一带的水系相连,使上海在近现代以后逐步成为我国沿海南北贸易的枢纽。近年来,上海对交通运输的设施建设投入始终保持较大的力度。2009年,上海市铁路和公路的营运里程(通车里程)分别达到309公里和11671公里,分别比2005年增长14.87%和43.91%,大大提升了陆路交通的运输能力,便于各种物资在上海周转。从货运周转量的增幅来看,公路运输在这一指标上已经超越铁路、水运和航空运输,显示出强大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而且其2005年至2009年的增长率较2001年至2005年有大幅提高。虽然上海内河航道的运输里程并未显著增长(2005年为2110公里,2009年为2138公里),但从货运周转量结构来看,水运始终保持总量的97%以上,其中远洋货运周转量在2009年就占有73.4%的份额。因此,水运尤其是远洋货运的发展拓展了国际贸易的空间,是上海农产品市场优势的重要保障。

4. 农业要素集聚的优势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具有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集聚优势。上海的金融、资本和要素市场较为成熟,为了充分发挥农业要素集聚的优势,推进农村产权及农业要素市场化运作,近年来积极探索将资本市场与农业要素结合起来的尝试,农业要素集聚的平台----上海农村产权交易所于2009年已正式揭牌,加快农业要素流转,使农业要素充分为现代农业服务。该交易所充分依靠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发展的动力,把发展现代农业和发展现代服务业、依靠科技创新和各类资本集聚结合起来,加快推进信息、金融产业应用于现代农业发展,加快资本与农业对接,农业的市场潜能和要素能量就能得到充分的释放。该要素集聚平台将依托其产权市场完备的交易制度规则体系和遍布全国的信息服务网络,以推动农业产业化、服务林权制度改革为主旨,打造集农业和农村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交易服务为一体的公益平台。

三、保障上海总部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制定总部农业发展的规划

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总部农业发展的关键。通过总部农业的规划,分析上海资源禀赋情况,吸引不同类型的农业企业,在市场发达、信息丰富的区域加强市场型农业总部经济的培育。如在上海郊区的奉贤、浦东、金山等农产品生产、加工相对比较发达、交通物流比较便捷的区域集聚生产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在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上海水产大学等与农业产业相关的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依托,构建科技型农业总部经济的平台;在构建市场型农业总部经济的同时,可以考虑与加工型或科技型农业总部经济区域相融合。

2. 落实农业企业落户的优惠政策

农产品的生产及消费具有区域性广、季节性强、自然及政策风险性高的特点,因此需要制定完善的扶持政策,主要包括土地供给政策、税费优惠政策、品牌扶持政策、人才引进政策等,真正做到“招得进,留得住,养得大”。要继续制定和完善相关扶持政策,鼓励企业走出去,建立生产或加工基地,成立分支机构,寻找合作伙伴。

3. 构筑总部农业发展的平台

篇2

[关键词]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4-0377-01

(一)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现状

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体现在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上,农村农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而土地生产率提高缓慢。

1、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

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过去曾说以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19%的人口,但是我们是以世界40%的农民养活了世界19%的人口。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而农业的发展一定伴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由于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以及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农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

(1)非农就业机会的增加。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劳动力开始外出务工,主要去往广东、浙江等地,尽管工资绝对量较低,但相对农业收入来说,务工收入已经比较客观。外出打工潮逐渐形成,不少青年人初中毕业就到南方打工,甚至因不满16岁还需要伪造身份证。当前,外出务工成为当地人主要生存方式,务工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当地建筑业等行业的发展,也吸引了众多的在村劳动力,他们利用农闲时间在周边做零工,获得非农收入。

(2)农业机械化迅速普及。当地是平原地区,便于机械化作业,因而农业机械化推进迅速。目前,农业生产的各个主要环节都已经实现机械化。以小麦为例,从耕地、播种、收割、运输等,都可以用机械来完成,大大节省了农业劳动力。过去收割小麦前后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现在全村收割完成只需一周左右。农民的农业劳动时间相比以前大大减少。

正是得益于外出务工和当地务工机会的增多以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当地直接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总数大幅下降。在村务农人员平时也多在村庄附近从事建筑等行业。可以看出,当地农业生产已经基本摆脱了“过密化”生产状况,劳动生产率有了明显提高,人均农业产值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2、土地生产率提高缓慢

土地生产率指单位土地的粮食产量,是衡量农业生产水平的关键指标。同一地理位置的土地,土地生产率越高,则表明农业发展水平越高。然而调查发现该村的土地生产率变化不大,小麦单产从九十年代的600斤左右增长到当前的800斤左右,近几年没有明显提高,反而受自然灾害影响,产量波动较大。2010年冬春两季持续干旱,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其他秋粮作物也没有质的突破,产量徘徊不前。

土地生产率的提高依赖于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现代科技的应用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是农业生产方式的决定性因素。如果没有新的科技投入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根本改善,粮食生产将马上面临增长极限。

(二)循环农业的概念与特点

循环农业就是采用循环生产模式的农业,即在农作系统中推进各种农业资源往复多层与高效流动,以此实现节能减排与增收的目的,促进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俗地讲,循环农业就是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实现较少废弃物的生产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农业生产方式。

循环农业拥有一般循环经济的3 R特点:一是Reduce,即“减量化”,尽量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节约资源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二是Reuse,即“再利用”,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减少一次性用品污染;三是Recycle,即“再循环”,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它以低能耗、低排放及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增长模式,这种模式相对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农业增长模式来说是一个根本性的变革。循环农业还拥有一般循环经济所不具有的由农业自身所产生的特点:一是合作双赢,清洁和增收有机结合,既要干净又要增收,二者不可偏废;二是干净消费,农业的主副产品在“吃干榨净”后回归大地;三是绿色生产,更强调产品的安全性,控制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四是领域宽广,不仅包括农业内部生产方式的循环,而且包括对农产品加工后废弃物的再利用;五是土水净化,重视对土壤、耕地及水资源的保护,对耕地的占补平衡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予以特别关注;六是食物链条,农业内部参与循环的主体往往互为食物,以生态食物链的形式循环,循环中的各个主体互补互动、共生共利性更强。我国传统农业采用的是一种初级的循环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的基本特点:一是很少有废弃物,二是产生的废弃物以农家肥的方式再次被利用,这是在经济产出和人类需求都处在低级阶段的低层次循环农业。循环农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作方式,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需要不断地输入技术、信息及资金,使之成为充满活力的系统工程,才能更好地推进农村资源循环利用和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1]。

(三)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解决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及农民增收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经济,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后果,沿用以往的单一采用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能源发展模式,实践证明是不可持续的、行不通的。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密不可分的“先天条件”,使得农业经济系统更易于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建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农业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先天的优势,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发展以循环经济为中心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可行途径[2]。

传统常规农业已成为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及耗竭资源的重要源头,突出表现在:稀缺资源耗竭;农业生产的过度开垦、乱砍乱伐、过度放牧等使得生态环境破坏、恶化;农业资源严重污染(化肥农药、畜禽粪便、作物秸秆、农用塑料薄膜等)、农产品生产加工造成的污染以及农产品消费带来的生活废弃物、废水、废气污染,在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已成为第一大污染源,这些都有待于运用循环农业来解决。

(四)推进循环生态农业发展的建议

4.1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政府部门应专门制定加快发展循环农业的政策,把发展循环农业作为整个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发展方向、重点行业及重点项目,制定激励、扶持政策,引导市场主体在发展农业产业中自觉节约能源、综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扩大农业招商引资,鼓励各类农业企业参与农业循环经济基础建设及技术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大对循环农业的投入力度,在各级财政预算中设立专项经费[3]。

4.2科学合理制定发展规划

本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循环农业发展规划。以建设循环农业示范工程,推广应用循环农业,解决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减量化问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问题,人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及农产品综合加工转化问题等。

4.3培育循环农业经济主体

必须坚持政府推动、协会带动和市场拉动原则,确立农民主体地位,调动农民积极性,充分发挥专业协会和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形成政府推动、市场主导、农民和企业参与的新机制。必须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加快农业企业化进程,延长产业链条,正确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在初步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基础上,组织专业合作社成员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篇3

1、精准农业

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某种形态或农业生产形式由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农业生产关系)所决定。影响农业生产形式的主要外界因素有农业自然资源保障系统、农业及农村劳动力资源、农业自然条件和农村经济条件及社会生产力水平4个方面。

传统农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大量劳动力被束缚在农业上。通过大量高能耗工业产品(机械、化肥、农药、燃油、电力等)的投入来维持系统的产出。机械化农业的主要优势是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但也遇到了许多问题:如土地压实、水土流失、地下水及地表水污染,农药的使用导致了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环境方面的问题,品种基因单一化的危害、农产品品质的下降,水土资源及能源制约等。这种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压力促使科学家和农民努力寻求一种在继续维持并提高农业产量的同时,又能有效利用有限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新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并进行了多种探索,提出了多种解决途径,如自然农业、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等等。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农业应用电子技术和作物栽培有关模拟模型以及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DDS)技术研究的发展,"精准农业"已成为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的一种重要的现代农业生产形式。

2、精准农业的技术体系

精准农业是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最新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现代农业生产形式,其核心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精准农业系统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复杂系统,是实现农业低耗、高效、优质、安全的重要途径。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构成见表1。

2.1 现代信息技术

精准农业从90年代开始在发达国家兴起,目前已成为一种普遍趋势,英美法德等国家纷纷采用先进的生物、化工乃至航天技术使精准农业更加"精准"。美国把曾在海湾战争中运用过的卫星定位系统应用于农业,这项技术被称为"精准种植",即通过装有卫星定位系统的装置,在农户地里采集土壤样品,取得的资料通过计算机处理,得到不同地块的养分含量,精准度可达1-3m2。技术人员据此制定配方,并输入施肥播种机械的电脑中。这种机械同样装有定位系统,操作人员进行施肥和播种可以完全做到定位、定量。还可将卫星定位系统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并配置相连的电子传感器和计算机,收割机工作时可自动记录每平方米农作物产量、土壤湿度和养分等的精数据。

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将土壤和作物信息资料整理分析,制成具有时效性和可操作性的田间管理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遥感技术以及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根据空间每一操作单元的具体条件,通过调整资源投入量,达到增加产量、减少投入、保护农业资源和环境质量的目的。同时在农田经营管理决策的环节上,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单纯获取高产","以适量投入,获取较好经营利润"或"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等多种不同优化目标。这项技术的构成包括空间定位的农作物产量信息采集技术和土壤信息定时采集技术、农田地理信息系统定时更新技术及空间定位的农业投入控制系统等。

2.2生物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从广义上讲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微生物工程等,最富有生命力的核心技术是基因工程。现代生物技术最显著的特点是打破了远缘物种不能杂交的禁区,即用新的生物技术方法开辟一个世界性的新基因库源泉,用新方法把需要的基因组合起来,培育出抗病性更强、产量更高、品质更好、营养更丰富,且生产成本更低的新作物、新品种;另外还具有节约能源、连续生产、简化生产步骤、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等功效。如美国把血红蛋白转移到玉米中,不仅保持了玉米的高产性能,而且提高了它的蛋白含量。抗转基因水稻、玉米、土豆、棉花和南瓜等已在美国、阿根廷、加拿大数百万公顷土地上试种。1998年,全世界利用原生质体培养技术已成功地开发了100多种再生植物,转基因牛、羊、猪和鱼也培育成功。美国是采用转基因技术最多的国家,1998年转基因作物播种面积达2050万hm2,是1997年的2.5倍;目前其转基因种子播种面积已占大豆播种面积的36%,占玉米播种面积的45%。阿根廷是继美国之后大量采用转基因技术的国家,1998年转基因作物播种面积达550万hm2,是1997年的4倍,其中75%的大豆播种面积采用经过改变基因的豆种。加拿大转基因作物播种面积从1997年的130万hm2,增加到1998年的280万hm2;50%的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采用了经过基因处理的种子。

微生物农业是以微生物为主体的农业。微生物在合成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各种酶方面的能力比动物、植物高上百倍;微生物还可利用有机废弃物,变废为宝、保护生态环境。利用有益微生物,不仅可获得大量生物量,用于制作食用蛋白质以及脂肪、糖类等专门食品,而且在生物防治、土壤改良方面也有突出表现。日本研制的EM(含80余种微生物的生物制剂),被称为可以挽救地球的有效微生物群。施用EM可少用或不用化肥、农药和抗生素药物,净化环境,。

2.3工程装备技术

现代工程装备技术是精准农业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硬件",其核心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现代精准农业中,应用于农作物播种、施肥、灌溉和收获等各个环节。

精准播种。将精准种子工程与精准播种技术有机结合,要求精准播种机播种均匀、精量播种、播深一致。精准播种技术既可节约大量优质种子,又可使作物在田间获得最佳分布,为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创造最佳环境,从而大大提高作物对营养和太阳能的利用率。

精准施肥。要求能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类型以及土壤中各种养分的盈亏情况,作物类别和产量水平,将N、P、K和多种可促进作物生长的微量元素与有机肥加以科学配方,从而做到有目的地肥,既可减少因过量施肥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下降,又可降低成本。要求有科学合理的施肥方式和具有自动控制的精准施肥机械。

精准灌溉。在自动监测控制条件下的精准灌溉工程技术,如喷灌、滴灌、微灌和渗灌等,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生育期间土壤墒情和作物需水量,实施实时精量灌溉,可大大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

精准收获。利用精准收获机械做到颗粒归仓,同时可根据一定标准确分级。

转贴于  3、我国精准农业的重点发展方向

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明显,农业生产水平差距较大,农业集约化总体水平较低。表2示出1994年中印日美4国农业集约化程度及世界的平均水平。可以看出,我国农业具有以下特点:1)农业人口人均耕地面积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低于印度、日本,同美国相差甚远。2)农业机械化水平低。每万公顷拖拉机拥有量,仅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4.7%,甚至低于印度的水平。3)化肥投入水平高。每公顷化肥投入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37倍,高于美国,但低于日本。

同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集约化水平较低,要实现现代化,是继续走农业发达国家已走过的以牺牲土质、环境及使用对人类健康有不良影响的大量依靠农药、化肥的石油农业发展道路,还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装备技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准农业,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应根据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准农业发展之路,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1重点发展节水、节肥精准农业技术体系

1)实现精准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资源短缺是我国许多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据测算,我国全年降水量约为6.19万亿m3,其中约55%消耗于陆面蒸发,只有45%转径流和地下水,实际利用率不到10%(约5000亿m3)。

当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灌溉农区面积约5000hm2,其中渠灌面积较大,多属粗放型灌溉模式。在华北井灌区特别是华北平原地区,自从将"两年三熟制"改为"一年两熟制"后,水分亏缺部分全靠超采地下水来弥补,地下水位连年下降,给北方灌溉农业造成严重威胁。

同时我国农业节水潜力巨大。我国渠灌面积约3900hm2,井灌面积1100多万hm2,合计约5000万hm2。渠水灌溉的利用率约为0.3,井水灌溉利用率约为0.5,两者加权平均值为0.35左右,与发达国家0.7-0.9的利用率相比,差距巨大。有关部门测算,如将农业用水(按4000亿m3计算)的利用率提高0.2,即达到0.55,则可节水800亿m3。

山东海阳引进以色列技术,建成约33hm2(约500亩)果园自动化控制微喷工程,采用微机控制。根据土壤吸水能力、苹果生产阶段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定时、定量、定位给果树供水。据有关专家测算,粮田自动化喷灌可节水30%-40%;省地1.5%-2.0%;果园和菜园的微灌可节水50%-60%;防渗渠道与土渠相比可节水约50%。

有研究认为,北京市耕地面积与以色列耕地面积基本相同,但北京市水资源总量和农业用水量都约为以色列的2.4倍,如采用精准农业战略,以管道灌溉、喷灌、滴灌和渗灌等方式取代大水漫灌,在产量上达到以色列现水平,可节水约2/3,即约18亿m3。

2)实施精准施肥,提高化肥资源利用率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化肥对粮食的贡献率约占40%。我国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应该说化肥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发现,从1980-1995年的十几年间,化肥施用总量增加了183.1%,年均递增率达7.2%。1995年化肥总施用量约达3600万t,而同期粮食总产只增加了46.6%,年均递增率仅为2.7%。期间化肥投入所生产的粮食由31.5kg.kg-1下降至17.70kg.kg-1。我国化肥施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利用率低。据大量试验资料统计,平均单产6500kg.hm-2的谷物,1季产量从土壤中带走N100.5-169.5kg,P2O549.5-75.0kg,K2O120.0-175.5kg,N,P,K比例为1:0.45:1。我国许多省区都存在过量施用氮磷化肥,钾肥施用不足的问题。1995年我国N,P,K实际施用比例为1:0.43:0.17。由于农田复种指数和作物产量的大幅度提高,有机肥施用量下降,化学钾肥投入不足,我国土壤缺钾面积日益扩大。

国外文献报道,氮肥平均利用率可达50%-60%,当季利用率磷一般为10%-30%,钾为20%-60%。据我国有关学者的研究,我国N,P,K平均利用率分别为35.0%,19.5%和47.5%,可见我国氮素化肥利用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仅浪费了资源、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而且未被作物吸收利用的氮素向大气挥发、向水体淋溶,形成对环境的污染。

近年来我国农田微量元素缺乏面积不断扩大,而目前施用微量元素肥料的面积仅约1600万hm2,为缺乏微量元素面积的11.3%。

在我国通过实施精准施肥技术,不但可以提高化肥资源利用率,还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作物产量。

3.2发展精细设施农业

所谓设施农业是指应用某些特制的设施来改变动植物生产发育的小气候,达到人为控制其生产效果的农业生产形式。设施农业主要有:1)设施种植业,如温室栽培、塑料大棚栽培、无土栽培;2)设施畜牧业,如畜禽舍、养殖场及草场建设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装备技术,进行设施农业生产,即为精细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在国外发展较早,目前已达相当高的水平。在欧洲,多数国家以温室生产为主,其中荷兰和英国的温室主要是玻璃温室,用来生产蔬菜和花卉。荷兰生产的蔬菜80%用于出口,花卉出口达世界出口量的71%(1987)。日本温室栽培蔬菜和果树的技术十分发达,几乎所有品种的蔬菜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温室生产。

我国设施农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目前世界塑料大棚和温室面积约36.576万hm2,其中我国面积最大,达15.67万hm2,占42.8%。设施农业同普通农业相比,产业化程度高,效益好,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强。

在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较快的地区推广、应用精准设施农业可以达到增加农产品产出、提高农产品品质,节约水、肥资源,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

1)精准农业是在现代、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最新成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理代农业生产形式。其核心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和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

2)在我国建立现代精准农业系统应从开始就将现代信息技术、农业生物技术、农业工程装备技术等各方面的专家有机组合在一起,协同攻关,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精准农业技术体系。

3)我国农业仍属于高耗、低效型农业,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只有30%-40%(发达国家已达50%-70%),化肥当年利用率仅30%,因此,近期应重点发展节水、节肥的精准农业技术体系。

篇4

观光农业是地域农业文化与旅游边缘交叉的新型旅游项目,以地域生态农业特色和农村民俗文化特色为旅游吸引力,通过开展让旅游者广泛参与的以旅游内涵为主体的现代新型农业经营管理活动,来满足旅游者的需求。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而城市生活单调乏味的当今社会,追求静谧清新的舒适环境和回归大自然,是现代旅游者的情趣需求。农村空气清新,自然环境优美,野趣浓厚,绿色食品多样,农事活动新奇,乡土文化丰富,对城市居民来讲,是一种别具情趣的享受,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发展观光农业不仅为城市人扩大了旅游空间,学习和丰富文化知识,体验农民生活,促进城乡文化交流,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改变单一农业结构,对发展高效农业,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增加剩余劳动力就业机会,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观光农业的产生、发展过程,就是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交叉、相结合、相融合的过程。早在19世纪30年代,欧洲就已开始了农业旅游,意大利早在1865年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味农业野趣,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作。20世纪中后期,随着观光农业的发展,观光内容不仅包括粮食作物及花、草、林、果、家禽等的观赏,而且出现了购物、游乐和食物品尝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观光农业园,这标志着观光农业这一由农业和旅游业结合的新型交叉产业的产生。我国的观光农业起步较晚,自20世纪80年代深圳举办荔枝节,以观光农业(荔枝采摘园)拉动招商引资开始,距今仅有20多年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观光农业建设如火如荼,得到了迅速发展。1998国家旅游局以“华夏城乡游”作为旅游年的主题,使“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成了农村一景、旅游一绝,从此把观光农业推向了一个新。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每年观光农业游客都在300~4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0亿元多。在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和我国台湾省,观光农业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并且已走上规范发展的道路,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发展潜力。由于我国观光农业起步较晚,尚处于初级阶段,其发展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何使其规范发展,走上健康的道路,将直接影响着我国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速度。

2我国目前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宏观调控欠缺,开发经营者认识存在误区

近几年国内出现了兴建农业观光园“热”现象。但从现实情况看,观光农业发展走势有喜有忧。地方部门希望借助开发当地农业观光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出台了一些低价租赁土地、减免财税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激发了兴办农业观光园的热情。但因缺乏宏观控制和指导,加上投资者缺乏市场论证,造成投资决策的随意性和开发的盲目性,使一些地方农业旅游的景点多有重复雷同,给价格战恶性竞争埋下隐患。观光农业是一种农业和旅游业相交叉的产业,是一种旅游新产品,同时又是一种现代农业管理方式。受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人们对观光农业认识不足,从而产生了2种误区:一是只注重其旅游功能,未以生产为核心,无农业经营收入,仅靠旅游收入来维持其发展,结果旅游地收入在淡季无农业收入补充,波动起伏较大;二是农业经营者仅仅专注于土地本身大耕作的农业单一经营思想,认为旅游业可有可无,完完全全作为次要的一个补充收入。如有些地方对旅游者的接待,要视自家房屋的空余而定。有的地方并没有把观光农业园看作是建立在农业经营基础上的农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产物,而是单纯依靠旅游或门票收入来维持园区发展。据了解,很多景点的投资者为当地的居民,当他们认识到身边的环境资源能作为”摇钱树”,便按照自己的理解或单纯模仿别人的模式仓促上马,急于获利。为了降低成本,许多人省略前期的可行性研究、评估审查,更由于缺少科学规划及市场定位,造成后期农业旅游经营和管理困难,难以进行深度开发。有些项目建成后因客源不足,便相继亏损甚至倒闭。还有些投资者一发现某地有资源可以利用,便仿效别处进行盲目投资;在开发经营时,多为了节省开支而采取粗放式经营;在当地资源吸引力减弱时,便转移目标,形成“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短期投资。这几种投资及开发经营方式严重浪费了当地的资源,使环境遭到破坏,在原投资地留下破坏的环境在短时期内难以恢复,从而造成更深的贫穷。因此如何使农业和旅游业得以交融,互为补充,形成特色产业,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2.2景点开发缺乏科学规划,产品档次低

2.2.1观光农业“农”味不足

据调查,有的地方观光休闲农业“农”味并不浓厚,存在“城市化”倾向。比如在农家旅馆的接待服务上,为适应城里人的习惯,农家屋都布置得像城里的小旅店。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内容并不多,甚至没有,游客白天在景区里游玩,晚上只是看电视,旅游项目松散、不合理。由于“高峰期”游客太多,许多经营户开着车到城里买菜,这无疑增加了经营成本。另外,农业季节性很强,存在明显的淡旺季差别,旺季时车水马龙,淡季时门庭冷落,造成了资产的闲置和浪费。观光农业开发所依托的资源不是先人遗留下来的、死气沉沉的、被称作凝固乐章的静景观,不是靠恢复模仿而再现的历史场景,不是失去原有自然环境的高度浓缩的民俗风情[1]。但在目前,部分开发经营者对此理解不够深刻,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不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过分依赖非自然的技术手段,大兴土木,使其城市化、人工化,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也使其失去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2.2.2项目单一雷同,缺乏内涵和特色

由于忽视了农业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使观光农业旅游项目功能、内容单一,如观光果园只供游人观光、采摘果实,垂钓园只供钓鱼;开发的广度、深度不够。许多具有开发价值的资源未得到很好的利用,无法跟上现代旅游市场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目前有地方特色的观光农业旅游项目尚不多见,各地开发模式雷同,开发项目多为观光果园、森林公园、垂钓园等。如山东烟台长岛县就建立了20个民俗文化村,渔家乐就有700个渔户[2]。由于内容的雷同,游客游览后,常会大失所望,重游率较低。由于我国观光农业项目的开发规划存在的这些弊端,造成产品的档次较低,产品更新滞后,缺乏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市场适应性较差。

2.3产品单一,产业规模小、效益差

受农村土地分散,小规模经营方式的制约,我国的观光农业项目存在类型多,总体规模狭小的特点,尚未形成参观、购物、旅游一条龙服务的产业体系。根据国外的经验,农业观光旅游区在半径为29.5km的区域内才可以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我国大多数观光农业园的面积小于这个数字,因而造成了客源市场狭小,游客也少[3]。另外,由于我国的观光农业大多由农民自发经营,小团体资金有限,不能满足农业观光项目需大量资金的要求,造成了产品单一,深层次开发不够,产业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贡献小;有些开发经营者急功近利,只注重自己区内的发展,使相邻的开发区、行业之间协作性不强,难以形成功能互补和群体优势,不能形成规模效益。

2.4管理经营体制不健全

由于观光农业发展时间较短,其管理经营体制很不健全。一是大多数民营资本进入后,采用家族式管理。用人制度极不完善,任人唯亲的现象普遍存在,让一些本来无乡村景点管理才能的人居于管理部门,造成内部管理混乱;二是立法机制几乎空白,无法规范开发经营行为。如因项目雷同、争夺资金导致的无序竞争和恶性竞争等的市场营销行为,得不到应有的制约;三是在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的体制方面有很大欠缺。由于现在的管理基本上依赖强制手段,执法渠道不畅,执法手段不严,使环境和资源遭到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出现了“旅游开发到哪里,环境破坏到哪里”的局面。

3我国观光农业今后发展方向

鉴于我国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部分省市观光农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在进一步发展观光农业的过程中,应着力加强科学论证和宏观调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同时,规范经营管理,完善配套服务,强化市场营销,从而使观光农业尽快走上一条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市场之路。

3.1做好前期论证,进行科学规划

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少观光农业项目之所以成了“半拉子工程”或是达到预期的效益指标,长期亏损,入不敷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前期论证不充分。项目的开发,首先必须立足于本地的资源分析,提取特色,浓缩精华,并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糅进民风民俗的中国文化原本。观光农业建设,必须充分论证其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可行性。从自然条件来说,自然地理条件和人工农艺种类是否具有观光价值,其观光价值能够达到什么水平;从社会条件来说,形成观光群体的人群数量、文化层次也不同。因此,在观光农业的建设上不仅要让具有农业工程咨询与设计资质的单位进行论证和设计,而且在建设前期,要根据所在的区域特点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如民俗文化、农业科技、生态环保、交通旅游等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充分论证,对其观光功能进行科学设置。

3.2加强宏观调控,进行合理布局

观光农业是一项展示性很强的农业,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历史时期农业的“时装秀”,其独特性和新颖性的展示非常重要。因此,观光农业的类型、结构、规模应根据地域分布特点的不同,进行合理布局,力避不顾客观条件的趋同化。具体到一个地区来说,一般应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次进行布局:从宏观层面看可以分几个圈;从中观层面上看每个圈或每条线上几个点、点多大、分布是否合理;从微观层面上看每个点的功能、特色、及相互配置的合理性[4]。在沿海地区及海上岛屿,可以充分挖掘渔业文化,开展渔业民俗观光旅游。而在内陆丘陵地区,林果业和葡萄种植业发展较好,可重点培育观光花园、观光果园、观光林业等;在内陆平原地区,粮食和蔬菜种植业、畜牧业较为发达,比较适合发展观光菜园、观光农场、观光牧场等。

3.3拓展投资渠道,加大投资力度

大力拓展投资渠道,形成以企业投资为主、以银行贷款为辅的资金筹措方式,利用社会集资,努力吸引外资,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体系,建立完善的投资机制。如山东龙口探索出集体资金入股,农民以人和住宿入股形式,投资200多万元,建成了集餐饮、住宿和胶东民俗观光于一身的“农家院”,并利用外资改进精品果园。为了观光农业的长远发展,政府和企业应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市场开发力度,推出新的旅游产品,来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客源市场。要注重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做好统一审批规划,招商引资,对外宣传等工作。

3.4加大科技投入,提升观光农业价值

观光农业作为市场消费产业,消费者看重的是观赏价值的高低,只有始终保持较高的观赏价值,观光农业才能得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要重视现代农业技术和生物技术在观光农业的应用,创造千姿百态的观光农业产品,营造千奇百怪的农业自然景观,让观光者享受返朴归真、身临其境的妙趣,让观光者在获取足够乐趣的同时,从中学到许多科学道理,提高文化素质、科技素质。

3.5规范经营管理,完善配套服务

篇5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 发展方向 农业现代化

1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观念日渐发生变化,消费者需要的不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更美味、更具营养价值、更高品质的产品。生产者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劳动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经济的全球化,我国面临农产品开放进口和市场竞争的压力,现代农业只有通过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产品品质才能生存。从这些新的需求出发,农业生产向着高效率和高精度的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是必然的选择。

2我国农业机械化现状

近几年,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速度较快,农业机械化支撑农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加速了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1]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突破了主要依靠国家、集体投资兴办农业机械化的模式、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调动了广大农民购置、经营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加速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到1999年底,全国农机总动力4.89亿千瓦,拖拉机保有量1 293.5万台,联合收割机保有量22.7万台。机械化耕地、播种、收获水平分别达到65%、25.6%、16.3%,其中小麦播种和收获机械化水平已分别达到68.7%和61.8%。全农机行业能生产拖拉机、内燃机、耕作机械、植保机械、排灌机械、收获机械、畜牧机械、农业运输机械、渔业机械、设施农业装备、小农具、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等16大类103类4 000个品种(规格)的农机产品,基本上能满足市场需求。此外,中马力轮式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小型自走式联合收割机、小型碾米和制粉加工机组等农机产品出口北美、南美、东南亚及非洲等国家。有学者指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总体跨入中级阶段。这一阶段,农业机械已在大多数农作物的主要生产环节应用,从总体上看,机械作业在农业生产中已开始占主导地位,常被称为农业基本机械化阶段。[2]目前,我国主要粮食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农业机械化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农业机械化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

3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

3.1走绿色化产业道路

以“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战略为导向,走“绿色化”产业道路,融合高新技术,发展节约型农业装备,力争达到低能耗、零排放的标准。从政策方面讲,发展节能农机,是“十一五”的重点领域。发展节能型拖拉机,注重技术投入、开发新型产品、减少能耗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由于燃油价格的不断提高,用户对节能产品的要求更加迫切。从市场可以看出,用户对节能型的农机要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农机达到环保要求和具有节约能源的性能。这一要求将直接主导我国未来的农机发展方向。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的节能型农机正逐步推向市场,同时受到用户的高度关注。我国农机企业将重点发展满足水田机械化、旱地保护作业等方面的产品,重点发展节能、节水、节肥和降低农业成本、保护环境、增加产量的农业机械产品,达到与国家政策、市场走向、用户需求、自身发展同步。

3.2加强生物性技术进步模式的利用

我国很多地区尽管平原辽阔土地肥沃,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于国内其他地区,可是并没有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但是我国总体上人多地少,提高土地生产率、稳定生产水平也是重要的目标之一,因此要适当地采取生物技术进步。因而应采取先机械技术措施、后生物化学措施,并以前者为主的技术发展路线。

3.3生产技术高科技化

采用高新技术跟踪世界农业机械技术发展动向,采用高新技术、逐步实现农业机械作业的精确化、高效化与自动化;重点研究机电液一体化、微电脑技术、航空航天技术(GPS、GIS、RS)在农业机械上的应用。发展精细农业,不断提高农业机械自动监控水平以及舒适性与安全性。加强农业机械共性新技术、应用基础研究、加快技术创新,如降低动力排放、噪音与振动;农业机械关键零部件、配套件可靠性研究;人机工程及安全性、舒适性;农业机械工作部件与物料相互作用机理如地面机械脱附减粘理论与技术;农业机械现代设计方法与试验技术、仪器、设备研究等。适度规模经营所需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关键技术与设备。如水稻工厂化育秧、栽植、收获机械;玉米育苗移栽,收获机械,大田作物间作套种成套机械,棉花、油料、甘蔗、甜菜、薯类等主要经济作物种植、收获与运输机械。[3]

3.4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将更好

2004 年6 月25 日颁布新的机械化促进法。该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的促进职责, 明确了对农机科研开发和生产、农民购置农业机械、农机作业服务和保障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扶持措施。该法的颁布实施, 进一步改善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 将极大地调动农民、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 促进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普及应用, 对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将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3.5关键机械化技术要求提高

主要是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技术和经济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在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粮食机械化技术需求将主要表现在:水稻生产工厂化育秧技术、高速插秧技术、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技术,适应多个地区、不同行距的玉米联合收割技术。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需求主要集中在种植、管理和收获等关键环节。

3.6农机作业向市场化、社会化服务方向发展。

中国农户种植规模小,家家户户购买农业机械不经济,也没有必要,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显和尢为重要。以1996年开始的全国性跨区收小麦化、社会化服务发展。1996年以来,中国有关部门大力配合,利用从南到北小麦收获的时间差,组织开展了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小麦作业,使联合收割机使用时间从平均每年7~10天增加到一个多月,提高了联合收割机的利用率,既满足了农民的机械化收割要求,也提高了购机者效益,促进了小麦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联合收割机保有量的增加。1994年,全国联合收割机仅有6万多台,而2003年达到36万台。小麦机收率由1995年的47提高到2004年的82。小麦跨区机收带动了小麦播种及其他作物机械化生产向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各地农机作业协会、合作社以及作业公司不断涌现。

4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国家基础工程的加速进行和国内外平等互动竞争平台的搭建,将使国内农机快速发展,农机工业装备农业能力不断增强,农机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国内农机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应根据新的发展趋势及时地调整发展策略,使农机行业发展呈现出一种新的发展局势,促使我国农机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启高,毛罕平.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对策[J]. 农机化研究,2010(2):245-248

篇6

关键词:农机管理;方法;发展方向

随着农业机械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农业生产的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程度和成本的消耗都有了很大程度的优化。先进的农业机械也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生产劳动负担,但由于农业机械的种类繁多,同种农业机械也千差万别,基础结构都存在较大差异,且农业机械的作业具有很强的季节要求,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业机械管理的难度。但由于我国的农业机械使用量每年都在大量增长,规范化的农业机械管理是当前时期所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它能促进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的合理化发展,更有利于农机管理部门对农业机械使用程度的整体把握。

1农业机械先进管理方法介绍

农业机械的科学化管理主要是指针对农业机械的购买、使用、维护等多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以达到农业机械资源的合理化配置。进而以更加科学的方式提高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促进农业生产的高效和优质发展。

1.1利用信息系统技术强化农机管理

农业机械的管理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结合是各国农业机械管理发展的大趋势。对于农业机械管理所需的数据建立电子化数据库,并通过互联网实现时时的共享,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业机械管理的实用性和透明度。对农业机械的相关数据建立全面的资源库,细化农业机械的类别和级别,并统计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习惯、人口数量结合农业机械的使用情况以及农作物的分布情况形成科学合理的数据图表,并能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为农业机械的现代化管理和便捷的数据查询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并能更直观的了解各个地区农业机械分布情况及使用、维修和售后情况。通过完善的数据系统进行分析,可以促进本地区农业机械使用的合理发展方向,保证农民所使用的农业机械能够更好地适应本地区的农艺情况和地形特点,提高农业机械使用的适应程度,促进我国农业生产的良性发展。

1.2促进农机销售和维修过程的正规化

加强对农业机械销售和维修过程的记录与统计,可以有效统计我国各个地区农业机械使用的情况与农业机械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通过对农业机械销售统计,可以分析我国农业机械普及的情况,为农机推广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支持,可以针对每个区域特点制定合理的农机发展方向,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向更加合理适用的方向发展。通过对维修过程的详细记录与统计,不但可以建立农机维修过程的档案,对农机进行更好的维护保养,还可以把握某个地区农机的维修情况,对合理建设维修网点及网点的合理布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3强化档案的更新速度与保管能力

对于已经建立了农业机械档案的农机,档案管理机构应当按照一定的时间要求对档案进行新的考证与审查,对发生变动的农业机械做到及时的更正,对于农业机械的主体情况和档案记录严重不符的农业机械,应当及时联系农机购买者,妥善了解情况及完善相关资料,并补齐缺少的文件,确认无误才能再次存档。档案管理人员在建立档案时,应当通知农机使用者,在发生档案变更时通知档案管理部门,以确保档案的实时更新。对于农业机械档案的保管,应当规定具体人员负责指定类别农业机械档案,任命的人员要保证一定的稳定性,不能经常更换负责人员。这样才能够保证档案管理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使档案管理更加全面。同时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和使用制度,继而保证档案审阅和使用的正常运转,并对审阅人员做及时记录,避免档案损坏现象的发生。

2农机管理的发展方向探索

(1)多方提升农机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现阶段的基层农机管理,其技术水平和设备落后,往往存在很多的不专业行为和不完善的管理,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对管理人员做技术和管理培训,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可以保证管理人员规范、专业的进行工作,使得管理工作更加的科学和规范,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的管理软件层出不穷,农机管理人员也应当与时俱进,及时的掌握相关技能,做到农机的先进化管理。(2)全国农机档案实时联网,有效管理外籍农业机械的使用。现阶段农业机械生产的实际情况是,很多大型农机跨地区作业,这尽管提升了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却对农业机械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很多情况下,外籍农机在作业时因管辖范围及相关资料缺失,无法对外籍不合格机械做到及时的查处,导致问题机械在本地以外作业事故时有发生,这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安全和有效收益。因此,建立完善的全国农机档案联网技术,使得农机管理脱离地区限制,农机资料实时可查,管理工作将会更加高效和优质。(3)农机管理工作要因地制宜发展。在如今的农业机械管理工作中,很多问题的发生都与区域特性直接相关,在进行农机管理时,针对地区的共性问题做到及时的统计与整理,并建立适合本地区的农业机械管理制度,促使农业机械安全、稳定的使用。

3结束语

篇7

以规模化生产为前提 创新集约化经营模式

他们在保障农民土地收益权,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着力在规模、平等与效益的均衡点上探索土地集约化经营模式。一是实施“公司+农户”的模式。他们与甘肃国有农垦集团合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对王府站镇2.25万亩土地进行有序流转,建立了现代农业示范区,玉米公顷产量突破了3.1万斤,拉动当地农民人均增收3100元。今年,他们计划在全县22个乡镇全部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区,总面积达到30万亩以上。二是实施“企业+基地”的模式。前郭灌区米业、二马泡米业等企业的种植基地已经达到10万多亩,通过订单生产、统一收购、集中加工、包装上市,有效提高了稻米品质和市场价格,打造了“前郭大米”知名品牌。三是实施“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主要是依托八郎、长山、王府等乡镇的瓜菜产业基地,成立了反季节蔬菜生产合作社,引导农户进区入社,计划3年内建设日光温室大棚5000栋,推动蔬菜生产向“反季节、高效益、大品牌”方向发展,打响“南有寿光、北有前郭”的地域品牌。在查干花镇筹建5万亩的旱作集约化经营示范区,已经完成土地流转,目前已经开始实施。四是实施“农机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全县成立农机合作社43个,农机大户发展到276个,主要采取“托管服务”的方式,实施“全程代耕”,既节省了经营成本,又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五是实施“大户联合经营”的模式。涌现出了海勃日戈镇王文秀、乌兰敖都乡丁慧等一批种粮大户,目前由这些“家庭农场”经营的耕地达到2万余亩。

以水利化建设为支撑 夯实集约化经营基础

解决了水的问题就摆脱了“靠天吃饭”的命运。他们一是加快建设旱田井灌工程。近年来,全县累计新打农田机电大井4344眼,小井20144眼,灌溉总面积达到66.6万亩,占全县旱田总耕地面积的24.7%,为实施集约化经营提供了有效保障。二是大力推广旱作节水灌溉项目。积极争取上级项目支持,建设井、电、地膜、滴灌系统全程配套工程,实现节水、节电、节肥、增温、保墒的目标。目前,全县实施膜下滴灌项目面积已达到15.3万亩。三是切实加强灌区渠系治理。积极争取上级投资2.6亿元,在前郭灌区建设了远程控制、自动量测、管理快捷的现代农业水田节水灌溉系统,辐射面积达到10万亩,渠系水的利用系数从0.6提高到0.75。

以标准化生产为核心 提升集约化经营水平

结合本县实际,他们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化生产措施,积极推广高效耕种方式,全力打造精准农业。在旱田区,主要实施了“四化六统一”和“十项重大技术”。“四化”即集约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作业、产业化发展;“六统一”即统一选种、统一耕种、统一施肥、统一技术、统一收割、统一销售;十项重大技术主要有测土配方施肥、玉米精量播种、生物防螟、膜下滴灌等。在水田区重点推广“三推两早一达标”水稻栽培技术。全县水稻亩均节约成本100元,增产300斤,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以机械化作业为动力 增强集约化经营能力

全县现有耕种收大型农机具近4000台。其中9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2100余台;单台日作业面积200亩的凯斯、春雨等品牌大型玉米收获机128台;单台日作业面积280亩的久保田、井关等品牌水稻收割机469台;复式整地机、玉米精量覆膜播种机等机械1300余台。在水田集约经营项目区,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特别是在插秧、收获两个环节完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切实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旱作集约经营项目区,他们在土地整理时采用复式整地机,实现了灭茬、深松、旋耕、镇压一次性完成;在耕种时使用玉米精量覆膜播种机,每次播种8行,施肥、铺管、覆膜、播种四项作业一次完成,每天可播种600亩;在秋收时使用大型玉米收获机,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秸秆粉碎还田作业,每天可收获玉米1000亩以上,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篇8

    七台河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低一是主导产业的带动能力不足。七台河地区农业的主导产业以玉米加工、蔬菜储运为核心,虽然近年来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龙头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不强的问题,其现实开工率往往不能达到实际生产能力,且整体规模偏小,技术创新能力弱,产品技术含量不高,融资能力不强,难以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农民的整体组织化水平不高。尽管七台河市目前已经成立60余个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但是整体实力较弱,规模较小,真正能起到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协调企业与农户关系作用的合作组织不多。因而多数情况下,仍是分散经营。三是与龙头企业合作的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水平不高。受资金与规模的限制,生产基地的建设总体水平不高,与龙头企业对接的能力不足,专业化程度不够。难以满足大市场大流通的需要。四是区域品牌未形成。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高低,往往通过区域品牌效应来带动,但是目前七台河地区的农副产品未能形成国内知名品牌,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二)现代农业农民整体素质偏低,人才缺乏七台河市现有的农村劳动力人口总体素质不高。在法律意识、技能水平、思想观念等方面都处于较低的水平上。进行过农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农民数量有限,与七台河地区现代大农业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仍有很大的距离。农技推广以及技术创新能力较弱,高技能人员缺乏,而且人员年龄、智能、知识、性别结构仍存在很大的不合理。同时,伴随城镇化以及机械化耕种的快速发展,大量的素质不高的劳动力出现,对七台河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带来一定程度的阻力。(三)现代农业基础设施供需失衡一是供给总量不足。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农业基础设施包括了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生活性基础设施、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在过去的几年里,七台河地区已经在不同的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加大的成绩,极大的促进了农民增收、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但是,与现代大农业的发展要求相比,农业基础设施的供给总量上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标准。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自来水工程、通村公路、电信网络、燃气、通讯等还没有实现100%的农村需求。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子女教育、卫生环境、福利设施等方面仍滞后。农村医疗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政府医疗卫生资金投入远低于于GDP10%的增长速度。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中水土治理、生态保护、能源改造等设施建设都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二是供需结构失衡。在七台河现展扶持政策的有效实施的基础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很大的效果,但由于历史欠账问题,以及七台河所辖的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七台河地区农业基础设施的供需仍未均衡,特别在供需结构方面。农业基础设施内部组成结构不合理。多数地区以交通、水利、供电等农业基础设施为建设重心,忽视子女教育、卫生环保、燃气等农业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是因为部分地区管理人员倾向于见效快、政绩突出的设施建设,如可以量化的的通村公路设施等不惜一切代价进行建设,而对关系到整体农业长远性战略性的农业设施的建设,却一拖再拖。如涉及到农民整体素质提高的农村义务教育设施,经常以经费等借口不予建设。结合阶段性的发展思路,有目的地重点发展某些农业设施是可以的,但不能损害了农民的核心利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协调好远期与近期的关系。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都需要有良好的农村基础设施作为基础条件,但因为基层政府官员过多的关注其政绩,加之干部任期的制约,经济增长指标的要求,使得部分官员一味强调GDP增长,忽略了产业结构优化、社会效益的内容,因此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产生短期行为,重视见效快的基础设施建设,避开长远的见效慢的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地区忽视农民急需的、现代农业发展必备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农技推广、教育培训、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问题的成因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农业政策运行体系与现代农业发展不协调一是政策制定环节的信息管理、预测、科学决策等。二是政策执行环节的政策执行力不强。由于没有对执行客体的主观意愿进行充分的调查,发挥政策执行客体———农民在政策制定、执行、监督中的积极作用;没有充分认识政策执行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加之政策执行主体的能力不强、素质不高,执行手段简单、被动,产生了不必要的阻碍,使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偏离了政策的预定目标。三是政策的反馈环节政策体系不完善。现代农业发展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对现代农业发展支持的基本目标是清晰而坚定的。但是对于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还没有清晰的政策支持体系,其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措施的出台远远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二)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现代农业发展不协调农户小规模经营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限制了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大规模的运作方式,应当以规模经济为基础。于是,这一不协调的矛盾致使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偏低。加之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数量不多,机制不健全,整体实力较弱,规模较小,不能真正起到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协调企业与农户关系作用的重要作用,带头能力强的合作组织不多。因而多数情况下,仍是分散经营。(三)农民培训与教育体系与现代农业发展不协调现代大农业需要有高素质的农民及技术人员与之相适应,而高素质的农民是在良好的教育培训体系才能出现的,当前的农民技能培训的方式过于单一,而且没有完善的机制和体系,很难适应农民素质提高的需求,无法满足现代农业发展对新型高素质农民的整体需求,因而,农民培训与教育体系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矛盾使农民素质无法较快的提高,整体素质偏低。(四)现代农业资金投入及利用效率与现代农业发展不协调农业基础实施的供需均衡离不开充足的资金投入,以及较高资金利用效率。目前造成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不足,需求失衡的原因就在于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资金不足,而且存在着大量的资金浪费以及效率低下的状况。在资金的拨付上,程序繁琐,周期较长。在资金的利用上,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在资金的监管上,存在不足与漏洞。这些造成资金的利用效率低,难以形成均衡的基础设施供给,与现代农业发展之间不协调的矛盾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篇9

 面临人日资源矛盾突出的严峻现实,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肥料在粮食生产中的增产作用,持续提高粮食单产,降低化肥用量,是实现中国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对于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强化科学施肥舆论和普及施肥知识较为重要,要改变其凭经验施肥的不良习惯。在完善农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既要强化国家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功能,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更要强调肥料生产流通企业的农化服务与国家农机推广体系的有机结合。对农民进行科学培训,让他们真正掌握测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等最新的农业施肥技术,采取全国农业技术推广系统广泛推广的氮磷配合施用、补钾工程平衡施肥、化肥深施、灌溉施肥、精准施肥等科学施肥技术;另外,可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推广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方法改善土壤条件,将其真正用于生产实践中,为农民带来利益。

2 发展精准农业

    我国农业即将进人知识农业发展阶段,生物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和工程装备技术综合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精准农业将成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农业生产模式,该生产模式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将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有机地联系起来,能够根据作物自身的生长特点、农田土壤状况,调节化肥的用量和配方,极大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肥料用量。信息农业是精准农业的基础,精准农业将是肥料精准施用技术的基础。由于长期农村居民的弱势化,土地逐渐被流转和承包,以合作社的形式存在,2005年我国开启了全国测土施肥项目,统一测量肥力、统一施肥、种植同样的作物,即进人了统一管理时期,因此我国农业也逐渐进人到了精准农业时期。这一时期,提出许多新的施肥技术,如变量施肥技术滴灌施肥技术、智能灌溉施肥技术等。同时,针对特定的土壤及作物可以制定出专用肥料,推广技术人员的索质也越来越高,能够及时地把知识传送给种植人员,加强对农户的科学技术培训,减少肥料的浪费,在改良土壤的同时又提高了作物产量和品质。

篇10

一、立足“品牌”战略,发展农业经济

1、建立品牌声誉信任实施机制

现代社会中声誉信任的取得非常重要,品牌声誉靠质量,必须以农产品质量为根基,品牌才有竞争力。应通过优质产品、诚信交易,将维护品牌形象形成自觉意识,并通过质量追溯系统,深化顾客与农业品牌之间的联系,建立起顾客对品牌的持久信任度,提高品牌的美誉度。建立农民广泛参与的各种合作组织,有利于提高品质量、巩固品牌形象。当农产品市场价格和农民组织的声誉相关,而声誉又取决于他所提品的质量时,农民为获得较高的收益会参与组织合作,并可通过农民组织形式来约束农民的生产行为,减少农民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提高农产品质量。如“公司+农场(基地)+农业工人”的生产模式是确保农产品质量的有效模式,让农民进入农场(基地),通过企业化的经营、管理,以农业工人的身份从事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使农民职业化。这种模式是建立品牌声誉制度的有效方式,有利于促进农业向市场化、集约化、社会化方向发展。

2、以农产品特性为基础,找准战略定位

任何一个区域的农业产业总是和其过去的历史传统有着必然的联系,自然条件、生活习惯和人文精神等都会作为遗传因子影响到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与活动方式。农业产业可以充分汲取当地的历史文化养分,利用所在这种历史形成的优势,通过文化积淀塑造品牌,形成具有一方特色的个性化品牌产品,从而获得市场和顾客的青睐。品牌赋予农产品一种与众不同的内涵,反映农产品的特性或功能,融入着农业文化情感,实现着与消费者的沟通,最终成为消费者最愿意接受、最可信赖的东西。农业产业品牌要根据农产品特性、消费者的心理及各种社会因素如价值观、文化传统等,塑造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如一提到蔬菜,消费者自然就会提到这个品牌的其他属性,如品种、价格、质量、安全、营养等。

二、农业经济发展建议

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体制,做好农业技术推广

农业科技机构应当通过转换机制、调整结构,建立社会公益及基础型科研机构,从事遗传育种、病虫害灾变规律及防治机制、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综合增产技术及规律、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等研究,建立起高效、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建立农业知识、技术转化的新体制,成立以“县为中心、乡为骨干、村为基础、专群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试验示范和二次开发及转化工作,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完善技术咨询中介服务型科研机构,全面落实其研究、开发、经营、服务等各项职能,积极开拓第三产业,重点发展农业科技咨询业、信息业和技术服务业。农业部门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制度化的农民成人教育体系,组织农民学习社会科学理论、现代科技知识和市场经营本领,向农民传授科技知识,农业信息,指导结构调整,研究市场营销等,培养具有现代素质的新型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