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可持续发展范文

时间:2023-04-10 21:56: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城市可持续发展

篇1

关键词:城市规划 城市可持续发展 分析

1、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内容

1.1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的含义:

(1)一般来说,城市规划指的是在一定时期之内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2)城市规划的内容:客观的来分析,城市规划的内容包括了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总体规划是对一个城市进行宏观的战略安排,是一定时期之内城市发展的目标和计划,是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也是城市建设的管理依据;详细规划则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展开以及完善,比如说包括了城市的发展定位、城市的形态、城市的功能分区以及城市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等。

1.2城市可持续发展

(1)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可持续发展指的是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不能损害满足子孙后代生存发展对大气、淡水、海洋、土地、森林、矿产等等自然资源和环境需求的能力;

(2)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城市可持续发展包括了三个方面,分别是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自然为基础,坚持在发展的同时保护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指的是鼓励经济增长,以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社会可持续发展则是以改善和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目的。

2、城市规划的策略

2.1保护好城市的环境

现在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那么在进行城市规划的同时,不要把保护环境给忽略掉,由于重工业的快速发展,人口资源的不断增加,而导致了环境的污染也随之加快,环境污染会对整个的生态体统造成严重的影响与破坏,如沙漠化,臭氧层的破坏,酸雨等等,对人们的生活与生存环境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后果,城市环境污染严重会导致城市人口的病发率增加,水污染后会严重威胁和影响我们的后代,因为,人们引用了污染的水后,会对胎儿产生不健康的影响,会引起胎儿的畸形或早产等。所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重中之中。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2.1.1 量的植树造林

现在工业生产中排放的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或环境都有着很大的危害,众所周知,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所以植树造林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减少空气的污染;植树造林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现在由于森林的减少,土地沙漠化严重,人们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减少,所以,要想减轻沙漠化必须植树造林;植物还可以美化环境,植物不仅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让人们的呼吸更加的通畅,还可以美化环境,让人们生活的更加舒适,让人们的心情更加开朗,心胸更加的阔达。植树造林还可以为人们提供很多的宝贵资源。

2.1.2 处理好人们的生活垃圾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与集中,生活中产生的垃圾也就越来越多了垃。圾会对人体和生活环境产生很大的危害,垃圾的堆积,不仅占用土地,而且还污染土地,垃圾长时间的堆放会产生有毒和有害的物质,会污染到空气,和水源,垃圾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很大的危害,会引发人体疾病,垃圾堆放的时间长了以后,会吸引蚊子、苍蝇、老鼠等有害动物,它们是传播疾病的源泉,会使人们的健康受到威胁。所以,处理好生活垃圾非常重要。

(1)垃圾分类。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有很多是无害的,所以把垃圾分类装置,把有害的和无害的分开来装,并把有害的处置掉。

(2)回收利用。垃圾的回收再用也是发展可持续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实,人们生活中产生的垃圾是有很多作用的,如把废玻璃回收,可以使灯泡少发亮4个小时,回收一吨废纸,可以少砍17棵树。所以,我们在做到尽量的少产生活垃圾的时候,也要注意垃圾的回收利用与垃圾的分类。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和人体健康,实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2.2保护人类的可利用资源

(1)水是人类生存的源泉,是人们生存的根本,人们可以什么都缺就是独独不能缺水。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必须注意节约用水。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积少成多,会为我们 的水资源节约很多的水。

(2)节约土资源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增长,土地资源的利用也越来越来越多,住房紧张成了当下首要解决的问题,所以人们在研究和探讨怎样开发土地资源的时候,也要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农村和乡镇可以相结合连接,统一布局农村和乡镇的结构,明确农村居民点的数量、结构、规模,对农村进行统一整合,无限的开发有限的土地资源,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率,科学的编制土地,坚持建新拆旧,对废弃土地和宅基地进行重复的开垦整理,做到合理的应用和有效的应用,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做到可持m发展战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3)开发新能源

国家在可利用资源日益减少的情况下研制开发了新能源,如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等。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口的快速增加,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私家车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私家车的增多,导致石油能源的用度加大,更进一步造成了环境污染。可以运用新能源来代替石油、燃气等传统能源,减少可利用资源的过度开发,减少空气污染,因为新能源除了能代替传统能源意外,干净、清洁是它们最大的特点,它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对人体没有危害,例如太阳能。

结语

综上,城市规划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阶段人们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的重要环节。做好城市规划,不仅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和方便,还能是人们的身体健康得到保证。所以,要想社会进步,经济持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必须要实施可持续发展,为我们现在和以后以及后代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张磊.对中小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5(25):543.

篇2

一、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特点与问题

资源型城市是伴随着资源开发,矿区经济的发展而壮大起来的,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仅以黑龙江省为例,伴随着煤炭、森林、油田的开发而崛起的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伊春、大庆等6个煤城、林城、油城,其城市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城市体系的近1/3,占全省的1/4,在全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但是,资源型城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城市产业结构偏重,城市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城市布局随资源开发就近建设而过于分散等特点。

(一)资源短缺条件下资源型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产出是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特征,而且资源型城市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都占绝对优势。以黑龙江省为例,1990年6个资源型城市主要资源型产品占乡以上工业产值之比平均62.6%,其中最高为92.6%(七台河),最低为32.6%(伊春);加上资源加工型产品,平均占乡以上工业产值之比为75.9%,最高为96.5%(大庆),最低为为58.4%(鸡西)。从中可见自然资源在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近年来,由于可采资源日益减少,资源开采难度越来越大,缺乏足够弹性的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日益显示出其不合理性,资源危机进一步引发了经济危困和生态危机(表1)。资源型城市“三危”现象的产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的产、供、销几乎完全在计划体制的控制下运行,资源产品的绝大部分被国家几十年一贯制地以指令性计划调拨的方式拿走,进入市场的自极小。资源无价、原料低价、制品高价的价格体系使资源型城市缺乏足够的再生产及产品结构更新换代能力,同时也迫使资源型城市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强度,所以一旦自资源开采进入后期,资源型城市必然出现“三危”现象。可见,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所走的是一条既“不持续”也“难发展”的粗放式的发展之路。

表1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分析问题/三危>总体表现具体表现

油城煤城森林城

资源危机资源存量状况恶化,石油资源剩余可采储量明显减少,森林蓄积量锐减,煤炭资源面临枯竭后续夫资源严重不足,老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开采措施增油效果变差,稳产难度逐年增加煤炭资源枯竭或濒临枯竭可开采森林资源数量急剧下降,面临着严重的森林资源缺乏危机问题,森林质量也争剧下降,蓄积量树龄比极不合理

经济危困原有单一的城市产业结构适应不了资源渐于枯竭的局面,经济增长和效益大滑坡,资源生产量难以维系甚至大幅度下调,销售收入锐减,留利减少,但固定成本逐年增加,后续产业与多元经济脆弱,就业岗位不足,待业青年和部分老职工退休,逐年增加社会负担城市人口增加迅速,工业就业压力沉重,产业单一化,增长缓慢就业压力过重,城市产业结构过重,经济发展滞后产业总体发展仍然停留在计划产品经济阶段上,产业产品结构单一,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企业素质差,经济效益差

生态危机空气污染严重,废弃物污染严重,植被破坏,噪音污染也较严重,某些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偏高,地表层损坏严重,林地、草地退化、沙化、碱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生物污染加重,草原退化、碱化、沙化加剧煤炭开采后,水源受损,建筑物构筑遭到破坏,城市环境受煤矿石、粉煤灰污染,郊区农田大面积塌陷森林过度采伐,年降水日数减少,平均气温升高,相对湿度降低,大风天数增加,火险等级上升,旱、水灾年份增多,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附近地区农业失去了绿色屏障

(二)低层次产业结构之下的城市布局建设

城市布局与建设受到城市产业发展及城市建设政策的影响,以资源开采为主的产业结构使资源型城市布局呈现过于分散的特征,并对城市建设造成很大因难,城市布局迫切需要进一步更新和优化组合。

(1)过于分散的城市布局造成了聚集效益较差

资源型城市的布局一般存在“点多、线长、面广”的不利局面。即使是相对集中的地域也由于条块分割等原因存在各单位划地为牢,各自为政的问题,使相对集中区域也形成松散的结构。这不仅增加了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费用,而且浪费了土地,增加了经营费用,无论从现实还是从长远看,均是弊大于利、无生命力的。

(2)城镇体系建设尚未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与辐射力的地域中心

当前资源型城市市域尚未形成具有较高综合功能和综合效益的核心地域,尤其是作为生活服务中心生产科研商服的生长点和辐射源的“技工贸”中心尚未形成,严重影响着矿区向城市过渡的进程。

(3)综合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优化组合空间

资源型城市建设的封闭性、高度指令性、内向性仍很突出;条块分割现象仍很突出;综合经济的起步和发展仍然很分散,未能形成较好的聚集效益和规模经济;城市现代化建设还氙乏发展综合经济的人才及其引入的良好环境;城市发展格局还不适应资源型城市战略转变的迫切需要。

(4)城市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更新、完善和提高

资源型城市是长期按“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及基本建设“三边”政策的影响,各类建设普遍存在千楼一面、标准低、投资大、效果差的问题,城市整体风貌缺乏建筑、绿化、道路、色彩的整体搭配和协调整合比例,更缺乏特色和文化口味,这与资源型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极不相适应。

二、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资源型城市的必然选择

资源型城市一直沿袭传统的非持续发展模式,资源型城市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是长期沉积的结果,而且问题是综合性的,必须从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多方面进行调控才可能使之走出困境。可持续发展思想成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资源型城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三个方面的迫切需要:

首先,是顺应全球城市化浪潮,贯彻国际上关于可持续发展共识,并尽快实现从概念到行动的迫切需求。统观全球经济态势,经济重心主要集中在城镇集聚区,因此只有城镇及其集聚区的持续发展,才会有区域的持续发展、国家的持续发展乃至于全球的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和社会体系必须是建立在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上的。而对21世纪全球性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资源问题更成为可持续发展最为关注的主题之一。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焦点。作为集两个问题于一身的资源型城市的持续发展问题亟待关注。

其次,是深入贯彻落实我国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我国政府在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时十分注重人类住区持续发展及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科技行动中,管理的理论模式等重要内容。资源型城市在国计民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

第三,是资源型城市自身克服“三危”困难,实现两个根本转变,进行二次创业、重振雄风、再创辉煌的迫切需要。资源型城市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体现最显著的城市类型,其自身的发展也受到这两方面因素的严重制约,所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促进经济结构的演进,切实地从思想到实践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资源型城市摆脱困境,重振雄风的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长远眼光的发展之路。

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更新观念,科学谋划,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新方略,重新认识资源型城市发展方针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发展与环境结合起,使我们取得的经济发展既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未来子孙后代满足他们自己需求的能力,贯彻联合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需要实现观念的更新。必须将充分利用资源的观念更新为适度利用观念,把片面追求资源利用观念更新为资源再生、保护的观念;把保证单一经济需求的观念更新为生态需求、经济需求的观念,进而从根本上适应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构筑应遵循三个面向的准则,既要面向世界,还要面向现实,更要面向未来。在新形势之下,对于一直作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指导方针的由总理在60年代提出的“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的“十六字方针”应当重新认识并且给予崭新的时代含义(表2)

表2不同体制下资源城市发展方针的含义的比较

项目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型城市规划与发展模式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型城市规划一发展规模

十六字方针工农结合男工女耕资源综合开发与现代生态大农业系统,工程互补建设

城乡结合乡村式居民点现代化田园生态城

有利生产居住点接近生产点布局,主要为开采资源服务既为资源深加工服务还为城市多元经济服务,形成优化组合聚集效益的城市空间

方便生活职工就近上班,家属就近参加农业生产既要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而且要满足其精神生活的新需要,形成具有人情味的生机的城市化空间

城市布局点多、线长、面广的大分散式的村镇本系分片组合,相对集中的核心边缘式城镇体系

重点建设小城镇及村庄中等城市

(二)树立正确的思想模式,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与空间布局优化

1.更新产业结构,发展多元化经济

计划经济条件下过于片面强调资源配置与生产力布局的地域分工,忽视了资源产地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完善,使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缺乏足够的弹性,难以应付市场风险的冲击,其自我完善的能力也十分有限。一旦资源开采进入后期或市场发生波动,资源型城市的经济马上会随产生巨大不良后果,所以应积极更新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资源型城市的多元经济。

2.优化城市布局,创造可持续发展框架

根据资源型城市建设的现实态势和发展前景,其可持续发展、建设和再扩展不宜继续采用均衡增长,而宜借鉴生长极理论及核心边缘模式,而宜采用不均衡增长。现代均衡发展理论的主旨“动态平衡”(或称非均衡发展),它不是一开始就强调各城镇的协调统一,而是尽力发挥各自的优势,之的再在基础上,采用最小的调整和投入实现整体的协同。这对建设资源型城镇体系非常适用,作为综合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多部门齐头并进多元发展,是不现实的。其可持续性建设,应该集中有限的资金,吸引优势产业发展和集中。

生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程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以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重点应寻求核心城镇和边缘城镇的合理划分及空间增长区别对待的多元发展策略。因此,按照城市经济发展客观要求,过去那种分散的以解决职工居住为主的矿区建设方式与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发展已经不相适应,必须进一步由分散的以解决职工生活居住为主朝着多功能的相对集中城市建设方向更新和转化。

3.构筑一系列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更要落实在具体建设上。及时构筑一系列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生态和基础设施等多领域,对资源型城市跨世纪发展有决定影响作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是关系到资源型城市集约化、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资源型城市战略工程的实施,其目的的在于把资源型城市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经济、辐射力较强,社会功能比较齐全、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与历史上重点工程建设相比,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具有较大的不同(表3)

表3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与历史上重点工程若干比较分析

体制/内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的重点工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持续发展战略工程

建设目的国民经济计划的落实与深化在宏观计划指导下创造性地为发展经济、吸引外资、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服务

建设背景影响因素单一封闭型复杂性、开放型

把握因素程度确定性不确定性

建设资金渠道国家投资渠道单一化国家、集体、个人、外商多方融贷(渠道多元化)

建设措施行政手段为主行政、经济、社会、法律手段并重

建设功能与意义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资源开基地起到骨干和保证作用对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成为具有经济活力、环境魅和的现代化城市,其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

跨世纪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的具体要求是:①要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②要完善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科技、体育、商饮服务等设施,使社会功能进一步健全;③要配套进行城市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环保等系统建设;④要加强市容市貌和生态建设,美化城市环境(表4)

表4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构想举例

时段/领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目的与作用

经济资源深加工产业链,地方经济发展工程经济上形成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社会文化产业文化主题公园,资源为主题的节日弘扬产业文化精神,创造高品位文化氛围

环境生态河湖水系治理工程,污染源根治工程改善生态环境,形成宜人的生存与发展条件

基础设施与城市风貌快速交通运输工程,充沛的给水工程体系,城市美化工程改善、创造可持续发展和招商引资环境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的实施,将促进其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相互协调,进而促进其快速稳步发展,使资源型城市发挥其在城市体系中的应有作用,实现我国区际间的公平发展。

参考文献:

1.阳建强现代城市更新运动趋向,城市规划,1995.4

篇3

【关键词】都市农业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都市农业的必然性

1、都市农业符合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趋势

现代城市的功能和空间组织结构具有多样性、综合性的特征,普遍存在着居住及交通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等问题。现代城市生态环境恶化是都市农业兴起的重要原因,城市人口密度大、生活空间小,对人的身心健康有负面影响,特别是城市工业和城市生活产生的废气废水和废物造成的城市环境污染加剧了城市环境的恶化。对优美环境的渴望促使人们把目光转向城郊,转向距离城市较远的农村地区,这便形成了对城郊和农村观光旅游业的需求。由于城市结构的特点,一些污染是无法克服的,城郊则不同,通过对污染的治理环境质量可以明显优于城市发达国家的。政府在治理环境中都普遍注重城郊环境的改善,为城郊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了条件,在都市农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反映了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以及人类对新时代农业的一种探索,因此,融合都市农业对于建立优美的城市已经成为一种内在的需要。

2、都市农业顺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潮流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一定的时空尺度上,以长期持续的城市增长及其结构进化实现高度发展的城镇化和现代化,从而既满足当代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满足未来城市的发展需求。从宏观上讲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指一个地区的城市在数量上的持续增长,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从微观上讲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指城市在规模结构等级功能等方面的持续变化与扩大。总而言之,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的数量规模和结构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协调到协调、由非可持续到可持续的变化过程。因此,它要求与之相关的各个环节都能够相互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城市经济的一个环节都市农业所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即可持续发展。因此,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也是一种潮流。

3、都市农业是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客观要求

发展都市农业并推进产业化,面向市场推出特色产品或精品,是调整农业结构的重要内容。都市农业及其产业化的推进要以城市工业信息服务业等为依托,以城市技术和人才为支撑,表现为工农互动、城乡互动的发展过程。都市农业将促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极大地缩短。农村与城市的距离使农业具有与工业相同的交通、信息、电力等基础设施,具备优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条件,因为城市强大的工业技术物资装备和科学技术十分容易向农业渗透。城郊所聚集的一定质量和数量的人力资本,是都市农业兴起的重要条件,而农民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是都市农业发展的根本条件。都市农业所具有的高科技高投入和科学化管理的性质,对人力资本有更高的要求。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下,农业生产领域高水平的人力资源首先在城郊兴起。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均衡,一般农村的人力资本水平提高后,都市农业必然由城郊向农村扩张。都市农业能便利地利用城市工商业资本和科技成果,通过集约化和工厂化的生产方式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的空间,同时也会带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这也是都市农业对农业结构调整提出的客观要求。

二、都市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都市农业土地使用问题

由于许多国家实行的是土地私有和土地公有两种所有制形式,而我国则是土地的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土地的所有权是被垄断的,固而国内外都市农业土地使用存在的问题存在着差异。在国外,都市农业可利用的土地一应俱全,从狭小的住宅空间(窗沿、容器、栅栏、屋顶、墙角和围墙上),到公娱用地、公共设施和交通要道两边,再到郊区的公共和私人用地。大部分以生存为目的的都市农业在非私有土地上进行,在公路两旁,河边、铁路两旁的空地,闲置的私人土地和公园等。总的来说,利用这类土地只是暂时性的,使用者的权益无法保障。

而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完善的乡村土地和土地使用权市场,没有健全的乡村土地使用权市场交易机制,都市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实现困难。目前,我国农业发展均限于农村和郊区,城市土地紧张,地价高昂,地方政府绝大多数无财政能力专门征用土地变性后留出一部分出租供都市农业使用。

2、观光农业的问题

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民消费水平和消费层次较高,为观光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温床,观光农业在都市农业中占了较大的比重。但是观光农业的发展缺乏宏观控制和指导,基本上是以乡村和企业自主开发为主,造成了投资决策的随意性和开发的盲目性,其发展缺乏科学规划和市场定位,难以形成自己的特色占领市场。而且体现现代科技的观光农业前期投入成本很高,经营期间还需要很高的运营成本,其产品的销售收入和旅游收入有限,收回投资遥遥无期。许多项目要么转产,要么依附于其他产业,其长远发展令人堪忧。

3、都市农业中的农民问题

都市农业发展的瓶颈是农民的文化素质问题。都市农业发展中教育体制落后,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很低,组织化程度很低,农户经营行为协调性很差,农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服务水平很低,农民集体谈判能力低,不能满足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一些地方成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虽经可以有效地解决郊区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小规模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对接问题。但是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缺乏应有的法律主体地位,开展业务受到限制,服务内容单一(技术、销售、原料等单项服务),缺乏严格的制度规范。而且基层政权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会进行过度干预,导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

三、国外都市农业发展对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启示

1、差异化的都市农业发展路径

从世界城市都市农业的发展历程和模式来看,都市农业作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统筹城市与乡村发展、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应对社会危机和保障城市和谐等方面的目标是统一的,但发展路径却因地域而异。阿姆斯特丹的园艺农业、设施农业开创了创汇农业的先河,这与其粮食市场的高度开放密切相关;伦敦的绿带既是大伦敦规划的生态环境绿地,亦是都市农业的主要载体。我国北京、上海等国际大都市在向世界城市迈进的过程中,应确保农业的粮食保障、生态保障的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结合文化、休闲、旅游的资源环境优势,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特色都市农业。

2、都市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市场化

专业化、市场化是世界城市都市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世界城市稀缺的土地资源和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是都市农业科技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的内生需求。因而对于北京等世界城市的建设,突出农业文化特色的基础上,一方面要提高农业企业化、专业化程度,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开放市场体系;另一方面要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都市农业技术含量,早日实现高度智能化、农业信息化、生产科技化。

3、培育都市农业的多元功能

世界城市的都市农业不仅具备一定的粮食保障功能,而且具有丰富的生态保障、休闲旅游、科普教育等功能。并且世界城市土地的多功能利用正是建立在都市农业多元功能的基础上,例如:将农业与儿童看护和教育的设施相结合;芦苇种植与休闲活动和废水处理相结合;水产养殖业与水资源存储和休闲活动相结合;用于生产奶酪、果酱、化妆品等的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生产与休闲活动和旅游相结合;城市林业(提供微气候环境、增进公众健康)与能源作物种植和休闲活动相结合,实现人口密集区土地的多功能利用。

【参考文献】

[1]许仪番禺区大石镇都市农业综合评价及其发展对策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篇4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低碳城市;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可持续发展思路是当今社会经济建设的核心思路,在各个产业中,都需要以可持续发展思路为基础,才能够实现产业的健康成长。城市作为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同样需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特别是在当今的能源使用环境下,必须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才能够让城市发挥其本身的作用,并带动当地经济、文化建设的发展。

一、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的建设概述和现状

城市规划的本质在于它对城市发展的预见性,对阻碍城市健康发展潜在因素的预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是城市规划发展和改革的主要动力。城市发展的历史也告诉我们,城市规划的创新源于解决现实存在或将要产生的问题,只有尽早发现和预见城市可能面临的问题,才可能不断改革与创新,使城市的发展能够适应和应对新的挑战,并为其创造出更适合我们生存与发展的空间环境。低碳城市规划是基于低碳城市的概念基础上,从总体规划、区域规划和详细规划入手,提出土地利用、密度控制、城市交通与功能的综合应用等方面的政策建议,并在低碳经济条件的控制之下提出城市规划的策略。

可持续发展思路的提出并没有很久远的历史,低碳城市的概念也是近几年才被大众所知晓。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都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低碳城市还并没有完全普及。因此,目前的低碳城市规划模式尚处于研究与摸索阶段,还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寻找经验。

1. 国外低碳城市的建设现状

新世纪以来,国际上就相继有许多组织以及相关政府开始关注起建设低碳城市的话题。目前,国外的低碳城市建设主要集中在一些发展程度较高的城市中,或者在一些以生活居住为重心的城市中,比如法国的巴黎,英国的伦敦、利兹,日本的东京等等,都是国际上发展低碳城市的代表。这些城市中,从节约能源与减少排放两方面入手,双管齐下。不仅使城市环境得到了改善,更使城市的发展步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国外这类典型低碳城市的建设,可以为我国的低碳城市建设提供经验。

2. 国内低碳城市的建设现状

我国在上世纪 90 年代就开始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园林城市”等基本理念,但一直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低碳城市发展理念。直到 2008 年,我国的上海、保定等城市才陆续地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初步构想与计划,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用到城市建设中,将城市的发展目标从经济增长转变为资源的循环利用。到目前,低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在一些试点城市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而言,我国的低碳城市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索。以湖南省的长沙、岳阳等城市为例,本身的自然环境基础条件非常良好,但对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另外,由于低碳城市的建设目前还在少数城市中进行试点,因此距离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还有一定的距离。

二、 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规划模式的理念框架

目前,建设低碳城市的初衷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城市进入良性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解决当今普遍存在的能源紧缺问题。因此,在进行低碳城市规划时,主要从能源的角度进行考虑,将解决能源问题作为城市建设的首要考虑问题。在考虑能源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低碳城市的相关规划,就可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文以岳阳市的城市布局现状为基础进行讨论,以低碳城市的规划理念来进行分析,该城市规划的基本框架可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用地布局上的节约理念

在用地布局上进行节约,是低碳城市规划的基础,决定了一座城市所能达到的低碳发展水平。首先,尽量减少城市管线的长度,删减掉不必要的管线,从而提高管线的输送效率;其次,降低交通流线的长度,减少通行效率太低的交通流线;最后,对城市道路进行统一的规划,最好能够加大公共交通的建设力度,减少过多的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通过在用地布局上的合理规划,可以为建设低碳城市打下良好的基础,提升低碳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空间。

从空间尺度上做好低碳城市规划文章, 第一个尺度是区域的尺度,城市区划在一些城镇化发展水平高或经济发达的地区,利用都市群、城市带、城市连绵区或者城市圈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从而可以合理减少碳排放。在区域规划时做好减碳建设,是我们共同的责任;第二个尺度是社区、城市的尺度。解决社区和城市尺度的节能减排,最关键还是从城市形态入手,当然也包括绿色生态安全格局的问题,发展“紧凑型城市”,以公共交通为导向,或者减少出行对汽车的依存程度,实际上也是非常重要的切入点。

2. 新能源的利用理念

对新能源的利用,是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的核心思路,也是建设低碳城市的关键。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前不能被利用的能源也可以被很好地使用。目前,在建设低碳城市中所利用的新能源种类非常多,最为常见的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等。根据城市所处地理位置的不同,可以利用不同类型的新型能源。随着新能源的使用,传统的化石能源等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量就会相应减少,对于平衡能源储备、保护生态环境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合理规划城市建筑朝向,也可以方便新能源的利用。

3. 降低能源需求量的理念

“节能减排”是建设低碳城市最为核心的思想,其中“节能”便是减少对能源的使用。在城市建设中,节约能源体现在工业生产、生活需求等多个方面。从工业生产方面来说,节约能源即是加大对新工艺的研发力度,减少工业生产上对能源的需求,并且转变生产理念,将经济发展理念转变为环境保护理念。从生活需求方面来说,节约能源则体现在人们日常生活的住、行上面。尽量减少空调的使用,在必须要使用空调的地方,尽量使用无氟空调。另外,鼓励人们步行出门或者以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减少车辆对化石能源的需求。

4. 多中心城市的规划理念

多中心城市是在历年来对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种具有很高可行性的城市发展模式。在传统的城市中,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就会出现城市超负荷的情况,就是传统的单中心城市发展模式所造成的。利用多中心城市规划理念,可以在原本的主城区周围建立多个卫星城,每个卫星城具有各自的发展特点。将工业、旅游、餐饮等不同的产业分散到各个中心,可以有效地缓解城市压力,让城市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并且多中心城市的规划理念,也可以帮助城市进行能源利用安排,减少能源的浪费。

三、 结束语

通过上文所提到的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几点基本理念,就可以做出具有针对性的城市规划,让低碳城市的建设真正实现。就目前低碳城市的发展现状而言,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需要对低碳城市的发展规划模式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只有总结建设经验,并做出改进,才能够早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不仅是解决当今能源问题的方法,更为城市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基本思路。

参考文献

[1]陈达.城市规划视角下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2]都乐.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规划的思考[J].科技与企业,2012.

[3]马亚君,任佳佳.可持续发展的低碳城市土地规划研究――以兰州为例[J].科技信息,2013.

[4]罗宏,吕连宏,何美梅.低碳城市规划建设的难点与关键问题[J].环境科技,2010.

篇5

[关键词]: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评价。

引言

可持续发展思想虽然古而有之,但作为一种现展理论,它的直接理论来源是罗马俱乐部的思想和观点。1972年,以D. L.米都斯为首的美国、法国、挪威等一批西方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提出的关于世界发展趋势的报告---《增长的极限》,首次提出了“地球极限论”。认为,如果目前的人口和资本的快速增长模式继续下去,世界就会面临一场“灾难性的崩溃”,而避免这种灾难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限制增长。因其问题的新颖性和结论的悲观性,使得它在全世界引起极大反响和广泛争论。

1.城市可持续发展历程回顾

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环境大会,发表了第一个“人类环境宣言”,提出了被普遍接受的现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980年联合国大会向全世界发出呼吁:“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确保全地球可持续发展”,1983年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权威性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己成为共识,但由于不同的研究者对其理解不尽一致、强调的重点不同,因此,也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可持续发展定义。据美国学者哈瑞斯1998年统计,国际上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定义己达113种。多数人可持续发展是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满足人们当前需要,但又不损害到下一代人的生存需要的发展;以最小的自然消耗,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持续性是指一种可以长久维持的过程和状态。

2.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研究

2.1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方面的研究

可持续发展研究是跨世纪多学科综合研究的重大学科领域,其中发展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需要建立一套可持续发展指标以表征与评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与进程。在这个问题上,有许多专家、学者进行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就。

2.1.1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

从1992年《21世纪议程》号召各国、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建立和运用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以来,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不断提出,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驱动力--状态--响应”指标体系、联合国统计局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框架、国际科学联合会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6];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文发展指标等。同时,国家、区域层次上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也不断涌现,有代表性的是加拿大、美国、荷兰等国家以及加拿大阿尔伯塔、美国俄勒冈等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等。

2.1.2国内对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

我国学者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建立了不同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一般以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子系统作为准则层。孔繁德、张明顺等以生存与发展能力、生态建设与环境治理能力、社会保障与科技发展能力这三种能力为准则层,侧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价;李柞泳、彭荔红等设计了持续、协调、结构和集聚4类指标,并采用遗传算法优化的发展指数公式确定各单项指标;白凤峥以可持续发展度、可持续发展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协调度作为准则层;马小明、过孝民等以真实储蓄作为评价指标,并明确了真实储蓄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的经济学含义和政策意义。吴颖,林勇等运用频度统计法、主成分分析法等统计方法构建保障能力指标体系,并以三峡库区数据为例,进行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为进一步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保障能力提供有效的测度工具,有助于政府及相关机构制定更加科学的可持续发展政策。

2.2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的研究

诸大建和叶南客等强调现代城市管理应有别于以城乡相互封闭、城市内部经济结构和社会事业发展之间不协调为特征的传统城市管理,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现代城市管理是以城市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和良性运作为目标,以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为对象,对城市运行系统做出的综合性协调、规划、控制和建设活动。

在对多个城市评价,进行横向比较方面,陈玉成、吴晓芳等对我国30个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并且选用协调度与综合评价值双重指标,利用评价结果对城市现状进行问题诊断后提出政策建议。

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张林泉、李新运在文献中指出,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有六点: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转变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能力建设。并在此认识基础上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以可持续发展度作为总目标,设置了经济发展条件和社会稳定条件两个阈值。

3可持续发展研究水平评价与新视角

3.1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现状的简单评价

以上仅介绍了几种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事实上,国内关于国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还有许多。总的看来,我国学者在可持续发展的评价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从中也不难看出,对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与方法研究由于研究者的角度不同,指标体系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些指标体系在结构设计上千差万别,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2城市可持续发展新的视角

3.2.1生态足迹研究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含义就是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或者全球的生存,以及吸纳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所需要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生态足迹既能够反映出个人或地区的资源消耗强度,又能够反映出区域的资源供给能力和资源消耗总量,通过生态赤字或生态盈余清楚地反映出个人或区域对于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的贡献,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描述了谁应该对目前的全球生态危机负有更大的责任。生态足迹取决于人口规模、物质生活水、人、技术条件和生态生产力,政策含义是简明的,至少暗示着控制人口增长速度以减少新增人口的资源消耗,这在资源贫瘠的地区更为重要;提供新式的生态生活方式和生态消费方式,减少资源消费;通过循环利用、节能技术等措施,高效利用资源和生态。

3.2.2 生态经济价值理论

宗跃光等根据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从生态经济价值理论出发,研究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体系及其基本估价方法。结合我国国情,将单纯自然资本的测算推广到自然、经济、社会综合资本的测算,重点突出人类活动干扰下的区域生态系统资本价值结构分析。并通过测算,得出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

3.2.3 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篇6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对策;影响

一、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涵义

1、城市规划涵义

城市规划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居民,保证城市在更好的发展过程中,维护好公共生活空间所进行的科学合理规划。基于城市规划的内涵,城市规划具有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修建以及维护规划等等。城市规划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的未来发展趋势,对于城市布局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2、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

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在当前时代下,做好经济以及文化的快速发展,同时,在发展的前提下,还需要做好未来规划工作,即不能以满足当代的需求为目标,而对未来或者将来人们的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基于此,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就是既要满足当代城市发展需求,同时还可以满足未来城市的发展需要。城市规划侧重于科学化水平、生态建设以及生活空间的优越性等等。良好的城市规划布局不仅利于当代的城市发展,还有利于未来城市的更好发展。

二、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

1、城市生态平衡问题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整体城市现代化水平,而在实际的城市规划方面,由于缺乏生态平衡观念,更加侧重于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导致城市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未来可持续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不仅如此,快速的城市化发展造成城市了一些畸形问题存在,如“城中村”以及“边缘村”的居住混乱问题,这主要在于城市的规划侧重于局部经济发展,没有统筹考虑综合方面,造成城市原有布局造成破坏,影响市民的生活。

2、缺乏公众参与渠道

城市规划的服务对象是城市居民,而在实际的城市规划设计方面,很少有城市对相关的设计或者布局进行公示或者邀请公众进行监督和建议。这种独断式的城市规划很容易造成在真正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得不到市民的赞成。

3、城市更新改造问题处理不当

城市发展,难免需要对旧的城市布局进行重新规划,而在进行拆迁和布局的同时,有些城市因考虑不周全,导致拆迁和布局受到多重阻力,导致规划工期或者布局设计延误,阻碍城市更好发展。因此,做好城市发展工作,需要统筹兼顾,做好城市资源分配工作,避免因城市更新改造产生其他负面影响。

三、城市规划发展的影响

1、正面影响

城市规划发展的正面影响就是能够在当前更好的发展城市,服务于当代居民,同时,保持固有的生态平衡,不影响后代人的城市发展。进行城市规划发展,还有利于更好的进行城市交通布局、建设发展以及城市市政的建设等等。通过科学的城市规划,可以让城市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

(1)城市的防震、消防以及燃气系统布局以及安全性进行合理设计,提高城市的安全系数,减少事故的发生。

(2)城市的绿地化面积得到有效的提升,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让城市居民可以过得更加舒适。

(3)城市的建筑更加安全,建筑密度得到有效的调整、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

2、负面影响

(1)旧城遭到颠覆性破坏

城市规划在进行城市布局设计时,是以旧的城市布局为基础,并对旧城市布局进行颠覆性设计。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很容易对旧城市建筑造成破坏,如古城的百年楼、寺庙等等,这样对于遗产古迹的保留产生严重的影响。

(2)城市规划的科学合理性遭到质疑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为了让居民更好的生活,而城市在进行规划时,更多的是选择对当前城市布局或者局域设计进行否定,这样就无法保证城市规划是否具有良好的科学合理性。政府对城市进行规划操作,如果没有良好的监督以及合理科学考察,只是单纯的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消费支出为理由,这种任意的改造城市,很难对城市的发展做到正确的引导和促进,相反,会对已有的良好布局以及设计进行破坏。

四、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做好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工作

做好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好城市的宏观调控以及微观的平衡发展工作。

(1)宏观调控工作

做好宏观调控工作,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城市的生态平衡,合理的进行城市规划。从整体性出发,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程度以及人口变化情况,基于这种情况,还需要对城市的承载力以及绿色生态发展进行综合性考虑。不仅如此,还需要尽量避免产生“城中村”等畸形问题。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进行全方位的考虑,以发展为中心,做好可持续工作。

(2)微观平衡发展

城市发展的微观平衡主要是从细节出发,对各个城市模块进行细致化分析。如避免城市的发展只让部分区域或者部分人群受益,让更多的绿化带以及城市绿地成为少数人群的私有物。微观的平衡发展还需要侧重于局域性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好共同发展,避免以牺牲多数区域的利益,促进少数区域的经济发展,造成差距日益扩大。

2、做好透明公开化工作

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其所要实现的宗旨和目标就是让当代人和后代人都可以享受到更好的高品质生活。为了实现目标,减少城市规划实际操作中所要面临的问题,在对城市规划进行可持续发展时,需要虚心向市民请教,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对相关的问题以及结果进行公示,让市民充分了解到自身生活场所所要发展的目标。让公众参与到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中,不仅利于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还体现了居民是城市主人,实现了真正的目标。

3、做好资源规划工作

进行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在于既要保证当前经济的发展,还要促进未来城市的发展。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需要考虑资源的使用比,如合理确定建设用地规模、人口增长系数以及城市承载能力等等。

结束语

城市规划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做得不合理,则不但不能对城市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还会对已有城市产生负面影响。为了做好城市规划工作,同时保证城市的发展不会对后代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需要对城市规划做出可持续发展,这样才可以真正的促进城市更好发展。(作者单位:辽宁省城乡建设规划设计院)

参考文献:

[1] 金平.中国城市规划的弊病[J].重庆建筑.建筑批判.2006

篇7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生态承载力逐渐成为一种测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本文通过介绍生态承载力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计算了2003-2009年天津市的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分析了天津市可持续发展状况。并运用灰色关联度理论研究了生态承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之间的定量关系,进一步分析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天津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城市可持续发展 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 灰色关联度 天津市

问题的提出

城市是人类活动的中心、聚居的场所,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自然环境而创造出来的高度人工化的生存环境,它是受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地域综合体。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在感受到城市化所带来的巨大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同时,也给城市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最新情况,1/5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酸雨影响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3;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遭到污染,全国26%的地表水国控断面劣于水环境类v类标准,失去使用功能;生物多样性减少,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一些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减弱,生态破坏问题依然突出(周建,2007)。由于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恶性循环,引发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据2007年9月民政部的消息,全国受灾人口约为4016.5万人,其中死亡人数49人,失踪人口23人,安置289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约1.1亿亩,绝收1626万亩,因自然灾难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14.7亿元。如此脆弱的生态环境条件,何以支撑中国规模巨大的城市化进程,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不得不集中全部精力加以应对的城市发展问题。

天津作为一个人口超过千万的特大型城市,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天津市2005到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指出,在未来15年,把天津市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然而从天津的资源与环境条件看,今后城市发展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将面临人口集聚和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紧缺等突出问题,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与资源的紧缺及要求逐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研究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迫在眉睫,开展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测量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在实现社会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是十分必要的。

城市可持续发展

目前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有很多种,国内外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Qnishi T(2007)和Water(2005)从资源角度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了深入讨论,着重说明了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程度间的平衡原则;Haughton G(2006)从环境角度定义城市可持续发展,指出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必须利用环境生态规律来解决城市问题;Nijkamp(1998)从经济角度定义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进行了深入讨论。

单纯从某一角度来定义城市可持续发展概念具有片面性,不仅不利于把握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而且也不利于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性和系统性研究。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观,它指城市环境、经济与社会持久、相协调的发展。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在保证城市经济效益和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使能源和其它自然资源的消费和污染最小化,使之既满足当代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又能满足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热提·涂尔逊等,1998)。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国家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落脚点,因此必须有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测度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程度。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的经济活动规模保持在其生态承载力范围内(吉喜,2001),因此,如何对城市生态承载力进行科学测度,明确资源的供需态势,环境的纳污能力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程度,人类活动是否在生态承载力限度之内,以及如何调控人类活动使之在此限度之内,就具有了重要的研究意义。目前测度生态承载力的方法有能值分析法、物质流分析法、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估测法、生态足迹法等。本文以天津市为研究区域,以2003-2010年该市的统计年鉴为数据源,采用生态足迹法(ecological footprint)计算了本区该时间序列内的生态承载力,并分析了其可持续发展的状况。

考虑到社会经济因素指标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文用生态承载力来度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较长时间内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承载力影响的动态分析,来研究天津市可持续发展状况。本文应用灰色关联度模型来计算生态承载力与社会经济指标的关联度,以天津市2003-2009年人均生态承载力(Y)作为被解释变量,综合了以往相关研究,根据现有资料,再结合实地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农业、工业、物流业、建筑业、旅游业、生活水平、能耗、人口八个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其中,农业用粮食产量(X1)来代表、工业用工业生产总值(X2)来代表、物流业用货物运输量(X3)来代表、建筑业用建筑面积(X4)来代表、旅游业用接待入境旅游人数(X5)来代表、生活水平用最终消费支出(X6)来代表、能耗用万元生产总值能耗(X7)来代表、人口用人口自然增长率(X8)来代表。

篇8

关键词:甘南城市;改进的熵值法;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2-0156-02

甘南牧区城镇发展历史过程可简单总结为:发轫春秋战国时期,奠基于西汉建立之后,转型于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在青藏高原的崛起。由于该区的城市体系建立在生态脆弱敏感而生态价值巨大的甘南高原,所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该区生态的可持续性有重大的影响,对拉动该区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进步有重要作用。

一、甘南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观,是可持续发展观在地域空间单元的运用,其核心是“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生态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是目的的发展观”。强调城市发展的公平性、系统性和全面性,追求理性又有节制的发展,既不能抑制发展又不能盲目发展,从而实现各种资源的持续利用,使城市生态进入良性循环,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1]。

(一)指标体系的设计

本文从系统论的角度出发,在参考目前关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2],结合甘南城市发展演化自身的特点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建立了由表征发展力、持续力和协调力的26个指标组成的甘南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见表1),这26个指标大部分涵盖了社会、经济和生态三个系统,可以较全面客观地反映甘南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真实情况。

(二)评价模型选择――改进的熵值法

如何有效地定量评估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定量方法的选取。据统计,目前可采用的定量方法有10大类约1000个评价模型,如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等,虽然这些方法在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它们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现有研究成果证明,改进后的熵值法更为适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评估[3]。改进熵值法的主要计算步骤:

1.由于不同的指标具有不同的量纲和单位,为了消除量纲和量纲单位的不同所带来的不可公度性,所以,首先应将评价指标无量纲化处理,本文采用的指标同度量化处理办法如下:

二、评价结果

考虑到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获取性,本文以2000―2005年作为评价的时间区域,并选取了26个评价指标来进行甘南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定量评价,按照改进熵值法的计算步骤,对各个评价指标进行赋权,赋权结果见表2,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甘南城市在2000―2005年间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曲线(见图)。

三、结论

从甘南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指标赋权的结果可以看出,权重大于或等于0.04的指标有10项,其中,表征经济发展属于经济系统的有4项,表征教育卫生属于社会系统的指标和表征生活环境质量属于环境系统的指标各有3项,由此表明,在甘南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经济系统最为重要,因为经济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能为城市各项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物质保证;同时,应不断提高教育卫生等社会服务功能和城市基础设施以提高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加强环境保护和提升环境质量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同等重要。

从甘南州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数变化曲线可以看出,在2000―2005年期间,甘南州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上处于不断的上升趋势。发展力和持续力的变化趋势有较高的相似性,呈稳步上升趋势,这种趋同现象说明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之间有较高的正相关性,经济发展为社会进步创造财富并提供物质基础,使其进步得以实现;同时,社会进步又为经济发展积累知识并提供智力支撑,使其发展得以保证,两者之间是良性互动的,这与区域开发的目标――实现经济社会的协同发展相一致,也与我国目前可持续发展和构筑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也相吻合。

参考文献:

[1] 何潇,李清,童殷,等.重庆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4).

[2] 王舟英,益希卓玛.甘南藏族自治州城镇化发展问题初探[J].甘肃民族研究,2004,(24).

篇9

关键词:城市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DPSIR模型

“可持续发展”是二十世纪人类最重大的思想成就之一,它改变了工业革命以来所形成的“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传统的发展观,对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许多国家将“可持续发展”这一崭新的人类社会发展模式作为一项重大战略方针在全国实施。具体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则是一项相当繁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建立一套科学的指标体系对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程度进行定量的评价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国内外各研究机构和学者们对此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如联合国统计局、美国、联合国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等均从各自的观点出发创建了不同的指标体系,而我国的一些学者等也从学科研究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创建性的指标体系。但是,这些已建立的指标体系均存在指标体系过于庞杂和宽泛,指标数目过多,处理过程难度过大等问题,使得这些指标很难获得实际的运用。因此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无疑对各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1.1DPSIR模型的原理

DPSIR模型的全称是Drive、Pressure、State、Impact and Response模型,是由欧洲环境组织1998年提出,该模型提出后主要运用于对环境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以及分析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它主要涵盖经济、社会、环境三大要素,是一种在环境系统中经常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概念模型。它最大的特点在于从系统分析的角度出发把人与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进行细分为驱动力(Drive)、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和响应(Response)这五部分。其中,“驱动力”指的是能够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 主要指该城市社会经济活动和产业的发展趋势;而“压力”则代表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等相关系统的影响;“状态”表示在目前的动力与压力状况下,社会、资源与环境所表现的特征;“影响”表示在目前状态下于生态系统、社会资源等对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变更能力;“响应”则表明人类在促进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所采取的相应的对策以及制定的积极政策,如减少污染、增加环境投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措施。DPSIR模型中的每个部分都能用一种类型的指标来代表,而各类指标又可细分为若干指标项。DPSIR模型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很多学者将DPSIR模型用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变迁的因果关系,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在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定量分析时,利用DPSIR模型的可以大大简化指标的选择。

1.2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选择的基本思路

“可持续发展”就是“努力寻找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道路”。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协调。其中,经济可持续是基础,生态可持续是条件,社会可持续才是目的。

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思路,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系统应该以人为主线,从全面评价人口的素质出发,综合社会大系统的资源与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等四方面,而在具体建立指标体系时则利用DPSIR模型把资源与环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这四方面按照DPSIR模型细分为驱动力(Drive)、压力(pressure)、状态(State)、影响(Impact)和响应(Response)这五部分来构造指标体系,按照该模型构造的指标体系包括三个层次,即综合指数层、系统层、指标层。综合指数层是对这五大部分进行综合后得到的一个最终的数值,用来全面评价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状况;系统层则是值DPSIR模型的五大系统,即前面介绍的驱动力系统,压力系统,状态系统,影响系统和响应系统,可分别反映该城市在这五方面的状况,并且还可以对不同的城市在各方面进行对比。指标层则是指五个系统下面每个系统都还包括若干指标。通过DPSIR模型可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方面综合评价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情况,通过DPSIR的内部相互联系、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将各个指标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反映各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基本情况、发展的协调程度、发展的持续性和潜力,以此来把握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和趋势。

2.制定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应该能够适当地反映出各城市在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和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状况,并能满足不同时期和不同城市对比分析的需要,为了保证该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在制定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2.1科学性原则

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全面地反映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 即应当广泛考虑各种可能影响到各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因素,尽可能将那些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适当地引入该指标体系之中,并将其分门别类、划分层次,便于分析研究;同时又要避免指标间的重叠, 与可持续发展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因素不予考虑,使评价指标和评价目标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层次分明的整体;同时指标的含义应明确,测定方法标准,计算方法规范,各个具体指标能够反映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和目标的实现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2.2可行性原则

即纳入该指标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应当概念明确、内容清晰,能够实际计量或测算,以便进行定量分析,过于抽象的分析概念或理论范畴不作为指标引入体系,现阶段还无法实际测定的指标也暂时不予考虑。应选择那些能从国家和各地方统计部门的统计报表和环保部门的监测报告中容易获得而且精度高,认可度强的指标,并要及时调整、修正,而对那些统计难度较大,相关统计技术与运算方法没有完善的指标在选择时则需要谨慎。

2.3简明性原则

目前世界各国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所包含的指标动辄成百上千个,相当的繁杂。指标数目太多,既不便于数据的收集、加工,在对指标进行综合时难度大,工作量大。另外,指标数目过多,也不便于各城市进行横向比较,有的城市有的指标,有的城市可能根本没法统计,这样就导致指标体系的实用性不强;另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的高层次指标的指标值都是通过对大量单个指标值进行综合得来的,如果这些指标不具有简明性,其含义模糊不清,那么它们的计算公式或运算方法就很难得到统一。

2.4敏感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涵盖的内容相当宽广,在选择指标时如果要求面面俱到,把所有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关联的指标全部纳入体系将是一个超级庞大项目,无法进行实际操作。因此在选择指标时必须有所取舍,应选择那些与可持续发展关联性较强,并且指标在多年来有一定波动性的指标。

3.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建立

按照前面所述的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的基本思路,遵照选取指标的几个基本原则,并结合国内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成果,建立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其主要框架包括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五个方面。其中驱动力系统下5个基础指标,压力系统下4个基础指标,状态系统下5个基础指标,影响系统和响应系统下各4个指标,总共22个基础指标,具体指标体系设置见表1。

3.1驱动力系统

驱动力对于城市可持续性的影响是双向的。如果各驱动力指标协调发展,则会产生正面影响,能够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反之,则会造成负面影响,使城市发展远离可持续发展方向。主要表现为经济类指标,经济类指标不光关注经济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如GDP增长率、人均可支配收入,更应关注其结构问题,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城乡人均收入差等,除了经济的增长还需要有相应规模的人口支撑,因此也应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

3.2压力系统

指各城市在经济发展和人口自身增长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影响该城市可持续发展状态。如今大规模的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必然会对自然环境和社会产生巨大压力,在进行指标设置时,与“十二五”规划中节能减排的相关政策相适应,引入各种综合能耗指标,对各城市由“传统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程度进行评价。具体指标有65岁老人占总人口比重、PM2.5、城区COD平均浓度和城区TSP平均浓度等。

3.3状态系统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动了城市的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能源消耗、环境污染也使城市出现不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趋势。在驱动力、压力共同作用下,城市居民的生活状况也在发生变化。因此状态系统应主要包括以下指标:人口密度、城市人均住房面积、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等。

3.4影响系统

指各城市在发展经济的进程中对环境、人民生活和健康等带来的影响。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直接影响了城市生态环境的变化,传统的高投入、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式生产方式导致城市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空气质量下降,而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大量废弃物,以及交通噪声等对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引发多种疾病,因此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问题是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另外,城市在经济总量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结构失衡、收入分配不公、失业率过高和贫富差别增加等问题。因此在影响系统主要设置城镇登记失业率、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和房价收入比等指标。

3.4响应系统

指各城市针对目前的状态所采取的控制调节生态可持续发展系统变化的相应措施,具体体现在如相关法律或环保政策的实施等。设置指标时应选取能具体体现这些政策和措施的效应的指标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值、环境保护投资占GDP比例等。

4.结论

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行评价时可借用DPSIR概念模型,把指标体系细分为驱动力系统、压力系统、状态系统、影响系统和以及响应系统这五大系统来反映 城市发展时自然、经济和社会这三者相互的影响和作用,,描述该系统各因素与城市可持续性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对具体的城市进行评价时,由于这五大系统各自的作用不同,而各系统中的各个指标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因此应赋予不同的权数,从而计算出最终的综合指数,来对各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比较评价。

参考文献:

[1] 周震宇.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综合评价研究[M].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4):20-24

[2] 张小平,柳 婧,方 婷.基于DPSIR模型的兰州市低碳城市发展评价[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1):112-115

[3] 王嬴政,周瑜瑛,邓杏叶.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1(1):48-50.

[4] 秦志琴,张平宇,苏飞.基于DPSIR模型的沈阳市可持续性态势评价[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11(2):60-64.

篇10

一、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特点与问题

资源型城市是伴随着资源开发,矿区经济的发展而壮大起来的,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均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仅以黑龙江省为例,伴随着煤炭、森林、油田的开发而崛起的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伊春、大庆等6个煤城、林城、油城,其城市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城市体系的近1/3,占全省的1/4,在全省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居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但是,资源型城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城市产业结构偏重,城市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城市布局随资源开发就近建设而过于分散等特点。

(一)资源短缺条件下资源型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产出是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中最重要的特征,而且资源型城市产品结构中初级产品都占绝对优势。以黑龙江省为例,1990年6个资源型城市主要资源型产品占乡以上工业产值之比平均62.6%,其中最高为92.6%(七台河),最低为32.6%(伊春);加上资源加工型产品,平均占乡以上工业产值之比为75.9%,最高为96.5%(大庆),最低为为58.4%(鸡西)。从中可见自然资源在资源型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近年来,由于可采资源日益减少,资源开采难度越来越大,缺乏足够弹性的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日益显示出其不合理性,资源危机进一步引发了经济危困和生态危机(表1)。资源型城市“三危”现象的产生是长期积累的结果。长期以来,我国自然资源的产、供、销几乎完全在计划体制的控制下运行,资源产品的绝大部分被国家几十年一贯制地以指令性计划调拨的方式拿走,进入市场的自极校资源无价、原料低价、制品高价的价格体系使资源型城市缺乏足够的再生产及产品结构更新换代能力,同时也迫使资源型城市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强度,所以一旦自资源开采进入后期,资源型城市必然出现“三危”现象。可见,资源型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所走的是一条既“不持续”也“难发展”的粗放式的发展之路。

表1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分析问题/三危>总体表现具体表现油城煤城森林城资源危机资源存量状况恶化,石油资源剩余可采储量明显减少,森林蓄积量锐减,煤炭资源面临枯竭后续夫资源严重不足,老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开采措施增油效果变差,稳产难度逐年增加煤炭资源枯竭或濒临枯竭可开采森林资源数量急剧下降,面临着严重的森林资源缺乏危机问题,森林质量也争剧下降,蓄积量树龄比极不合理经济危困原有单一的城市产业结构适应不了资源渐于枯竭的局面,经济增长和效益大滑坡,资源生产量难以维系甚至大幅度下调,销售收入锐减,留利减少,但固定成本逐年增加,后续产业与多元经济脆弱,就业岗位不足,待业青年和部分老职工退休,逐年增加社会负担城市人口增加迅速,工业就业压力沉重,产业单一化,增长缓慢就业压力过重,城市产业结构过重,经济发展滞后产业总体发展仍然停留在计划产品经济阶段上,产业产品结构单一,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企业素质差,经济效益差生态危机空气污染严重,废弃物污染严重,植被破坏,噪音污染也较严重,某些疾病发病率死亡率偏高,地表层损坏严重,林地、草地退化、沙化、碱化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生物污染加重,草原退化、碱化、沙化加剧煤炭开采后,水源受损,建筑物构筑遭到破坏,城市环境受煤矿石、粉煤灰污染,郊区农田大面积塌陷森林过度采伐,年降水日数减少,平均气温升高,相对湿度降低,大风天数增加,火险等级上升,旱、水灾年份增多,水土流失、土地沙化,附近地区农业失去了绿色屏障。

(二)低层次产业结构之下的城市布局建设

城市布局与建设受到城市产业发展及城市建设政策的影响,以资源开采为主的产业结构使资源型城市布局呈现过于分散的特征,并对城市建设造成很大因难,城市布局迫切需要进一步更新和优化组合。

(1)过于分散的城市布局造成了聚集效益较差

资源型城市的布局一般存在“点多、线长、面广”的不利局面。即使是相对集中的地域也由于条块分割等原因存在各单位划地为牢,各自为政的问题,使相对集中区域也形成松散的结构。这不仅增加了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的费用,而且浪费了土地,增加了经营费用,无论从现实还是从长远看,均是弊大于利、无生命力的。

(2)城镇体系建设尚未形成具有强大吸引力与辐射力的地域中心

当前资源型城市市域尚未形成具有较高综合功能和综合效益的核心地域,尤其是作为生活服务中心生产科研商服的生长点和辐射源的“技工贸”中心尚未形成,严重影响着矿区向城市过渡的进程。

(3)综合经济发展缺乏必要的优化组合空间

资源型城市建设的封闭性、高度指令性、内向性仍很突出;条块分割现象仍很突出;综合经济的起步和发展仍然很分散,未能形成较好的聚集效益和规模经济;城市现代化建设还氙乏发展综合经济的人才及其引入的良好环境;城市发展格局还不适应资源型城市战略转变的迫切需要。

(4)城市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更新、完善和提高

资源型城市是长期按“先生产、后生活”的方针及基本建设“三边”政策的影响,各类建设普遍存在千楼一面、标准低、投资大、效果差的问题,城市整体风貌缺乏建筑、绿化、道路、色彩的整体搭配和协调整合比例,更缺乏特色和文化口味,这与资源型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极不相适应。

二、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资源型城市的必然选择

资源型城市一直沿袭传统的非持续发展模式,资源型城市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是长期沉积的结果,而且问题是综合性的,必须从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多方面进行调控才可能使之走出困境。可持续发展思想成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资源型城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三个方面的迫切需要:

首先,是顺应全球城市化浪潮,贯彻国际上关于可持续发展共识,并尽快实现从概念到行动的迫切需求。统观全球经济态势,经济重心主要集中在城镇集聚区,因此只有城镇及其集聚区的持续发展,才会有区域的持续发展、国家的持续发展乃至于全球的持续发展。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保障,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和社会体系必须是建立在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上的。而对21世纪全球性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资源问题更成为可持续发展最为关注的主题之一。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焦点。作为集两个问题于一身的资源型城市的持续发展问题亟待关注。

其次,是深入贯彻落实我国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我国政府在制定《中国21世纪议程》时十分注重人类住区持续发展及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发展科技行动中,管理的理论模式等重要内容。资源型城市在国计民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可持续发展问题亟待解决。

第三,是资源型城市自身克服“三危”困难,实现两个根本转变,进行二次创业、重振雄风、再创辉煌的迫切需要。资源型城市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体现最显著的城市类型,其自身的发展也受到这两方面因素的严重制约,所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促进经济结构的演进,切实地从思想到实践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资源型城市摆脱困境,重振雄风的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长远眼光的发展之路。

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更新观念,科学谋划,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新方略,重新认识资源型城市发展方针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发展与环境结合起,使我们取得的经济发展既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未来子孙后代满足他们自己需求的能力,贯彻联合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需要实现观念的更新。必须将充分利用资源的观念更新为适度利用观念,把片面追求资源利用观念更新为资源再生、保护的观念;把保证单一经济需求的观念更新为生态需求、经济需求的观念,进而从根本上适应两个根本转变的需要。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构筑应遵循三个面向的准则,既要面向世界,还要面向现实,更要面向未来。在新形势之下,对于一直作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指导方针的由总理在60年代提出的“工农结合、城乡结合、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的“十六字方针”应当重新认识并且给予崭新的时代含义(表2)

表2不同体制下资源城市发展方针的含义的比较

项目计划经济体制下资源型城市规划与发展模式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型城市规划一发展规模十六字方针工农结合男工女耕资源综合开发与现代生态大农业系统,工程互补建设城乡结合乡村式居民点现代化田园生态城有利生产居住点接近生产点布局,主要为开采资源服务既为资源深加工服务还为城市多元经济服务,形成优化组合聚集效益的城市空间方便生活职工就近上班,家属就近参加农业生产既要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而且要满足其精神生活的新需要,形成具有人情味的生机的城市化空间城市布局点多、线长、面广的大分散式的村镇本系分片组合,相对集中的核心边缘式城镇体系重点建设小城镇及村庄中等城市

(二)树立正确的思想模式,实现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与空间布局优化

1.更新产业结构,发展多元化经济

计划经济条件下过于片面强调资源配置与生产力布局的地域分工,忽视了资源产地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的完善,使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缺乏足够的弹性,难以应付市场风险的冲击,其自我完善的能力也十分有限。一旦资源开采进入后期或市场发生波动,资源型城市的经济马上会随产生巨大不良后果,所以应积极更新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资源型城市的多元经济。

2.优化城市布局,创造可持续发展框架

根据资源型城市建设的现实态势和发展前景,其可持续发展、建设和再扩展不宜继续采用均衡增长,而宜借鉴生长极理论及核心边缘模式,而宜采用不均衡增长。现代均衡发展理论的主旨“动态平衡”(或称非均衡发展),它不是一开始就强调各城镇的协调统一,而是尽力发挥各自的优势,之的再在基础上,采用最小的调整和投入实现整体的协同。这对建设资源型城镇体系非常适用,作为综合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型城市,多部门齐头并进多元发展,是不现实的。其可持续性建设,应该集中有限的资金,吸引优势产业发展和集中。

生长极理论认为,经济发展并非均衡发生在地理空间上,而是以不同的程度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并以各种传播途径,对整个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重点应寻求核心城镇和边缘城镇的合理划分及空间增长区别对待的多元发展策略。因此,按照城市经济发展客观要求,过去那种分散的以解决职工居住为主的矿区建设方式与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发展已经不相适应,必须进一步由分散的以解决职工生活居住为主朝着多功能的相对集中城市建设方向更新和转化。

3.构筑一系列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更要落实在具体建设上。及时构筑一系列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生态和基础设施等多领域,对资源型城市跨世纪发展有决定影响作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是关系到资源型城市集约化、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资源型城市战略工程的实施,其目的的在于把资源型城市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经济、辐射力较强,社会功能比较齐全、生活方便、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与历史上重点工程建设相比,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具有较大的不同(表3)

表3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与历史上重点工程若干比较分析

体制内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的重点工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持续发展战略工程建设目的国民经济计划的落实与深化在宏观计划指导下创造性地为发展经济、吸引外资、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服务建设背景影响因素单一封闭型复杂性、开放型把握因素程度确定性不确定性建设资金渠道国家投资渠道单一化国家、集体、个人、外商多方融贷(渠道多元化)建设措施行政手段为主行政、经济、社会、法律手段并重建设功能与意义对资源型城市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资源开基地起到骨干和保证作用对资源型城市未来发展成为具有经济活力、环境魅和的现代化城市,其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作用

跨世纪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的具体要求是:①要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条件;②要完善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科技、体育、商饮服务等设施,使社会功能进一步健全;③要配套进行城市的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环保等系统建设;④要加强市容市貌和生态建设,美化城市环境(表4)

表4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构想举例

时段/领域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目的与作用经济资源深加工产业链,地方经济发展工程经济上形成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社会文化产业文化主题公园,资源为主题的节日弘扬产业文化精神,创造高品位文化氛围环境生态河湖水系治理工程,污染源根治工程改善生态环境,形成宜人的生存与发展条件基础设施与城市风貌快速交通运输工程,充沛的给水工程体系,城市美化工程改善、创造可持续发展和招商引资环境。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的实施,将促进其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相互协调,进而促进其快速稳步发展,使资源型城市发挥其在城市体系中的应有作用,实现我国区际间的公平发展。

参考文献:

1.阳建强现代城市更新运动趋向,城市规划,19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