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3-18 12:34: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营企业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民营企业 问题 对策
一、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现状概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与民营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全国已有3200多万户个体私营企业,民营企业的年产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民营企业从业的员工大概有1.5亿人,为城乡提供了70%的新增就业。但是,在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
二、中国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
1.管理水平落后。首先,民营企业的管理大部分是家族制形式,部分家族人员凌驾于企业制度之上,使得企业不能按制度运作也就在所难免。其次,民营企业依靠个人经验管理企业,随着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这种方法已很难适应市场的需要。第三,民营企业管理人才缺乏,高新技术水平的人才很难落户民营企业,使得企业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2.融资困难。民营经济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但是由于只能获得银行30%的贷款支持,所以融资难已成为制约民营企业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融资难。民营企业难以涉足主要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资本市场;同时,适合中小企业要求的其他直接融资方式,如投资基金、场外交易市场等尚未建立或发育严重不良,导致直接融资举步维艰。二是间接融资难。民营中小企业向银行的贷款需求往往难以满足,这与我国民营中小型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我国金融机构融资机制和社会宏观经济环境有着紧密的。
3.产业结构问题。从行业分布来看,民营企业真正具有竞争力的行业主要是那些技术含量不高、竞争性强、劳动密集型为主的行业,主要以纺织、服装鞋帽和机械设备、电子等传统制造业以及商业、房地产、建筑等传统服务业较多,重工业、装备制造业、新型服务业等行业,民营企业较少。由于产业结构趋同,形成同类企业对原料、资源、市场的过度竞争,使利润率下降。
4.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问题。迄今为止,商务成本己经成为影响民营企业竞争力提升的一个非常突出的因素。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由于民营企业拥有较低的商务成本和较多社会成本的基础,尽管其劳动力成本高于中西部地区,但总成本并不高,从而表现出明显的成本竞争优势。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的要素价格虽然较低,但由于其商务成本高,缺乏社会资本的支撑,其民营企业的竞争力往往低于东部。
研究发现,外部制度和政策环境较好的地区,民营的竞争力也必然较高。近些年,政府加大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力度,但由于人们在认识上存在的各种偏见根深蒂固,因此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还需要政府更多的政策扶持。
三、进一步发展民营企业的对策
1.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首先,打破家族式管理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制度管人,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来运作企业,制度建立后,任何人都无权超越制度的约定。其次,是注重人才的培养,建立人才培养机制。一个成功的企业不仅在于能够吸引人才,稳定人才,更重要的是在于不断创造人才。为此,民营企业要把人才的培训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建立完备的教育培训体系,实现教育培训的制度化。再次,是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建立良好的经营决策机制,形成“讨论型管理”模式,逐步吸收骨干员工入股和引入外部战略合作投资伙伴,使董事会中有不同的声音。
2.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首先,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解决民营企业的贷款困难问题。一方面,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制定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同等的贷款发放标准;另一方面,应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其次,应改善民营企业的融资环境:建立中小企业基金或民营企业发展基金;改变单纯依靠政府出资设立担保机构的做法,组建多种形式的民营企业贷款担保机构;进一步解除民营企业上市的制度约束,鼓励民营企业直接融资。
3.政府加强对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引导。首先,政府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政府应放松规制,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竞争行业。另外,政府还应通过国债、财政贴息、税收等政策措施,鼓励民营企业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促使广大民营企业由粗放经营模式向集约经营模式转化。其次,扶持重点产业发展,培育产业集群,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引导民营企业尽快实现产业结构的创新,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再次,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进入第三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还可以增加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
4.调整政策,努力营造良好的政策氛围。一是创建公平竞争的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政府应该积极拓宽民营经济发展领域,鼓励有实力、有能力的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打破行业垄断,为民营经济提供更大发展空间。二是创造宽松的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民营企业应当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合理有效的内部约束和激励机制。政府应在宏观上积极引导企业,充当好民营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努力营造宽松的体制环境。三是要建立健全法律保护体系。政府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切实清除限制民营企业发展的条款,清除体制。要保证程序公正、保护民营企业权益不受侵犯,做到有法必依。
参考文献:
[1]林茂臣:刍谈民营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及其创新[J].甘肃农业,2005(1)
[2]厉斌: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选择[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
[3]辜胜阻等: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战略转型[J].宏观经济研究,2006(1)
篇2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发展障碍 融资问题 产权问题 人才问题 管理问题
十六大以来,国家出台了“中小企业发展29条”、“非公经济36条”等一系列政策,民营企业如鱼得水,异军突起,从“国有经济的有益补充”一跃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短短30年,民营企业由最初开始出现,逐步扩大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但是,近年来民营企业却发展缓慢,其经营艰难日益为大家所感知,甚至在度过欧美金融危机的寒冬之后,也并没有迎来明媚的春天。通过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内外环境分析,本人认为影响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融资、产权、人才、管理等四个方面。
一、融资困难制约发展
民营企业中99%是中小企业,其中77%面临资金短缺问题,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狭窄,困难重重,这一直是阻碍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根据国际金融公司(IFC)对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调查显示,我国民营企业在创业阶段几乎完全依靠自筹资金,90%以上的初始资金都是由业主、金融机构的抵押贷款、合伙集资等内源性筹资方式筹集,并通过其他方式再投入。由于民营企业自身的局限性和外部环境的一些不利因素,民营企业面临着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高昂、资本供给结构不均衡和私募股权的集体错位等融资问题,不少企业甚至面临着因资金不足而倒闭的风险。2011年接连发生的温州几十家民营企业老板“跑路”现象,主要就是融资难造成的严重后果。
一是从民营企业自身看。第一,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较高、效益低,难以满足银行和投资者的赢利性需求。由于民营企业大多规模小,贷款一般要的急,多为流动资金贷款,贷款需求频率高、数量少,管理成本高、风险大,造成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第二,民营企业资产结构状况存在较大缺陷,难以满足银行贷款的担保要求。金融机构往往要求企业用固定资产来抵押,同时对抵押物的选择一般仅限于土地、机器、设备、房地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而民营企业普遍具有经营规模小,固定资产少,土地、房地产等抵押物不足的特点,造成民营企业融资难。第三,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相对较大,难以满足银行和投资者的安全性需求,从而也造成民营企业融资难。
二是从外部环境看。第一,我国一直没能较好地发展起一个与非国有产业部门相适应的非国有金融部门和与民营企业需求相适应的非国有中小银行,民营企业融资来源主要是信用社和商业银行,所需要的资金需求量已远远超过信用社和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第二,我国的产业政策仍然倾斜于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国有银行主要还是重点支持国有企业的脱困和改制,对于民营企业支持有限。第三,随着金融机构越来越注重内部监管,而民营企业贷款普遍存在抵押担保难、跟踪监督难和债权维护难等问题,同时,国有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需求也存在“惜贷”心理,使得金融机构不敢贸然向其提供贷款。第四,直接融资渠道狭窄,政策缺乏公正性。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发育尚未成熟,为尽量缩减资本市场的风险,保护其稳健运营,我国的资本市场对民营企业面向社会公开发行债券有诸多限制。第五,外资已经对内资形成冲击。外资的大量进入,在一定程度上排斥了内资的投资空间。
二、产权不清制约发展
产权经济学家的创始人科斯指出:“产权是一种权利,是人们所享有的权利,包括处置这些桌椅的权利。”在经济学者看来,清楚的产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本质前提。但我国的民营企业,多数都存在产权不清的问题。
一是公司原始产权模糊。产权所有者界定不清,产权纠纷时有发生;或是公司股本没有量化给股东,企业有了效益后无法按股分红,股东意见大。产生这类产权问题主要是因为多数老板在公司创业伊始,把主要精力都放在项目上,特别关心产品、技术和资金等看得见的问题,而对公司如何构建、如何运作以及公司产权怎样量化和归谁所有等问题重视不够。
二是公司股权单一,甚至老板一股独占。与老板一起创业的元老级员工,有些在技术、专利、营销和管理等方面投入很大,本来对企业和老板寄予厚望,到头来却只不过是一个打工者,企业一旦做大了,他们在心理上便产生了不平衡,牢骚满腹,与老板离心离德,甚至发生损害企业利益的行为,造成了极坏的影响。这种情况是民营企业做大了以后普遍出现的问题,也是一些民营企业骨干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是公司股权平均化、分散化。由于股权过于分散,公司决策权集中不起来,“三会一层”的作用无从发挥,导致公司难以正常运转。这类问题主要发生在一些改制企业中。有些国有企业或集体企业在改制成民营企业过程中,通过职工工龄补偿金置换国有资产时,将工龄视为决定职工股权多少的惟一因素,结果导致公司股权结构畸形。
三、人才匮乏制约发展
在影响企业经济效率的各个因素中,企业发展主要受人力资源投入因素、资金投入因素、科技投入因素和经营管理投入因素等四个方面的影响。在这四个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无疑是人力资源这一最关键的因素。
一是企业的所有者自身缺乏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能力。企业的所有者通常也是企业的最高层经营者,他们当中很大一部分是在中国的短缺经济时期靠自己的智慧、勤奋获取了第一桶金。而当企业逐渐形成一定的规模时,他们的能力常常跟不上企业的发展,具体表现为经验不足、决策失误较多、管理水平低、个人素质信誉较差、自以为大、独断专行、不思进取等等。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他们很难看到自己的不足,正如管理经济学中讲到的“水桶底”效应,如果水桶底出现短缺或漏洞,其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二是企业缺乏人才。现代企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然而中国民营企业由于其形成的背景,往往在“用人问题”上存在很多不当之处。主要表现在:第一,不任人唯贤而任人唯亲,激励机制落后导致人才流失等。其后果只有一个:企业缺乏人才,不能形成核心人力资本。第二,民营企业的“家长式管理、家族化用人”危害大。虽然民营企业在创业之初“家长”的个人魅力和家族成员的天然亲和力对企业的发展产生过重大作用,功不可莫,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家长式管理越来越不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在企业的管理、决策、人才任用等一系列问题上不同程度地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第三,对企业元老的使用、安置问题处理不当。一方面,对待企业元老不公正,伤害了他们的利益,进而影响到现有员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企业元老跟不上企业的发展,但企业没能及时作出调整,使得企业有能力的新人得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或受到压制,最终不得不离开,甚至搞一些派系斗争,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制约了企业的发展。第四, “用错人”。这其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对人才的能力估计失误,被任用者虽然对企业很忠实,但他们的能力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另一种是人才的忠诚度不佳,继而产生不同程度的“问题”,给企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和企业价值观的扭曲,同时引起企业的信任危机。其结果是导致企业人才危机:一方面急需人才,另一方面不敢用人。很多企业因此又回到用家族成员的老路,形成走不出去的怪圈,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在民营企业中,优秀人才总是缺乏或是工作不稳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大部分企业招不进人才、留不住人才和培养不出人才,这导致了企业人才缺乏。在这种人力资源整体管理水平低下的状况下,没有资源、没有地位、没有成就感、没有成长机会、没有激励机制,人才得不到重视,工作没有动力,不但无法在企业里形成良好的招人、管人、服人、用人机制,难以形成系统的招聘、职能界定、考核、奖励激励运作体系,而且还进一步严重影响到企业发展以及企业文化的形成。
四、管理水平低制约发展
民营企业的经营者往往就是企业的创业者,其管理水平较多停留在经验管理阶段,对经营管理缺乏科学系统的了解。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经营者虽意识到有效的管理制度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绝大多数都流于形式,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民营企业在管理上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家族式管理导致低利率现象。家族式管理是我国民营企业的主要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下的企业领导者对非亲属的外来人员不太信任,在很多关键权利职位上企业所有者会安排自己的亲信或是元老级职工。过分依赖亲情,顾虑亲情,在处理公司事务时就会出现低效率现象。
二是民营企业管理理念不强,管理方式落后。第一,缺乏科学的工作标准是民营企业管理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民营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都是由管理者的主观意志确定,这就很难做到公平对待每一位员工,公平处理工作事务,使得员工容易产生失衡心理,滋生不良情绪,最终导致工作效率低下。第二,规章制度执行不科学。许多民营企业机械刻板地执行规章制度,使得员工长期处于被压制的状态,容易产生反企业心理,不利于企业发展。
三是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许多民营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方面认识不足,没有制定企业文化发展规划,不能充分认识到文化创新的重要性。而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认同的共同的价值观,它具有较强的凝聚功能,对稳定员工起着重要作用。人心不能凝聚,企业也很难健康发展。
在创业初期,民营企业这种非正规化的组织管理对促进企业业绩的提高与资本的积累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但随着企业从谋生、维持到发展阶段,企业面临的经营问题越来越复杂,对资源整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受安全性、创业成本、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始终未能建立起一套与市场相适应的管理机制。这种简单明了的管理方式往往成为了民营企业比国有企业“更有效率”的美丽托辞。
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这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增强了信心。然而,民营企业要想获得长足、健康的发展,只有不断发现自身发展的障碍因素,对症下药,才能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 吕政、郭朝先:我国民营企业的新发展[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1).
篇3
关键词:政企关系;政府职能;民营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3-0114-0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发展和企业管理者的成长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行、企业的快速发展,都离不开政府作用的有效发挥,更离不开政企关系的科学定位和正确处理。
一、政府职能与政企关系
政府职能是社会的行政体系在整个社会系统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政府的经济职能是以政府机构为行为主体,对国民经济进行全局性的规划、协调、服务和监督的职责和功能。它是为达到一定的政府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干预和协调社会经济活动的各种方法、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将政府的经济职能概括为:进行宏观调控,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建立市场规则,维持经济秩序;组织与实现公共产品的供给;调节社会分配,组织社会保障。
政企关系与国家的历史、政治、经济条件有关。根据青木昌彦的划分,政企关系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权威关系型、关系依存型和规则依存型。以东南亚一些国家为代表的权威关系型,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权。以日本为代表的关系依存型,其基本特征是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政府通过政策对企业进行控制,也就是所谓的政策管理。以美国为代表的规则依存型,其主要特征是政府行使管理权力时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企业在政府面前有较强的谈判力,政府对企业的限制作用很小,不存在行政性的直接干预。
二、政企关系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
为考察政企关系对民营企业发展的作用,我们的课题组在吉林省向各类型民营企业管理者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回收486份,回收率为97.20%,其中有效问卷421份,有效回收率为84.20%。
(一)政府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影响
1 政府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54.80%的民营企业管理者认为政府在民营企业发展中起到推动作用,45.20%的民营企业管理者对此持不乐观的态度。基于对服务型政府的定位,不规范的政府行为将逐渐减少,政府的工作效率、服务意识都将提高,企业管理者希望政府对企业的影响更多通过政府宏观政策间接发挥作用。在调查中,39.76%的民营企业管理者认为,政治、经济、法律政策将影响企业的命运。
2 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扰可分为八个方面,即资金、产品销售、技术、市场环境、债务、政府、企业规模、企业管理者私人问题。其中,14.47%的民营企业管理者认为“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引导不够和行为不规范”是困扰民营企业的主要问题之一,在上述所有困难中位居第三位。
3 民营企业发展的软环境建设。“税率过高”、“经营范围受到限制”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两大外部环境因素。其中,39%的民营企业管理者认为“税率过高”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18.30%的民营企业管理者认为“经营范围受到限制”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
(二)民营企业对政府的期望
1 政府的定位。民营企业普遍认为,政府角色的定位应是“服务型”政府。加强政府的服务意识不仅是企业管理者对政府的期望,也完全符合政府自身的定位。调查结果显示,68.62%的民营企业管理者认为,未来政府的定位应该是“服务型”政府。
2 民营企业与政府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54.69%的民营企业管理者心目中理想的政企关系是“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关系”,远远高于其他任何一个选项。
3 企业管理者希望政府解决的问题。“公正、公平、公开”问题是企业管理者希望政府今后应着重解决的问题。31.83%的民营企业管理者认为“公正与公开”是政府今后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27.67%的民营企业管理者认为“公平与效率”是政府今后应着重解决的问题,两项合计的比例达58.50%。
4 企业希望政府改进的问题。企业管理者认为,政府应该在“规范市场秩序”、“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各种服务”等三项经济管理活动中做出较大的改进。持上述观点的企业管理者比例分别为26.55%、24.91%、23.98%。“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素质”是企业管理者认为政府部门应该改进的最主要问题。在政府部门需要改进的服务活动中,调查问卷中具体给出了“信息支持”、“政策扶持”、“资金扶持”、“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和“改进服务态度”等方面。调查结果显示,34.62%的企业管理者选择“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素质”应该改善,列在第二位的是“资金扶持”,有25%的企业管理者对此做出选择。
三、政府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上述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政企关系对民营企业的发展会产生影响,虽然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已经起到较大的支持作用,但在为企业服务方面做得还不到位,目前在促进民营企业发展中还存在一定问题。
(一)政策的执行不到位
政策执行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信息不完全导致的政策失效。政府进行有效干预的一个前提条件是政策的制定者拥有完全信息。然而,完全获得民营企业发展中的全部信息比较困难,且需要耗费较大的成本。二是政策执行过程中存在障碍。从发现问题到制定政策再到政策的颁布实施,每一阶段都有一定程度的时滞,累积到最后,市场的情况可能已发生很大变化,导致政策执行偏离初衷。
(二)干预力度把握不当
政府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干预容易出现三方面问题,即干预过度、干预不足和干预不当。干预过度指政府任意扩大职能范围或滥用政府权力,是政府职能的越位。干预不足指政府经济职能的范围较小,力度不够,难以弥补市场的失灵,是政府职能的缺位。干预不当指政府职能范围的界定错误,在其不应该发挥作用的范围内进行行政干预,是政府职能的错位。
三、改善政企关系,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政府职能的改进对改善政企关系、促进民营企业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行政审批制度的完善、政府效率的提高,是民营企业对政府的期望。只有在政企关系良好发展的环境下,民营企业才可以快速成长。应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完善政府职能:
(一)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的经济职能逐步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然而政府干预过度、干预不足、干预不当的现象还大量存在。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微观规制,加强宏观调控。一方面,防止因政府干预过度而造成的政府失灵,克服行政过度干预问题。把属于企业的自下放给企业,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把属于市场调节的职能转移给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另一方面,对干预不足的领域要强化职能,而对职能缺失的领域则要拓展相应职能,避免因为干预不足和职能真空而造成的政府失灵。
(二)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通过界定行政审批的范围和标准,加快清理政府审批事项。对没有法律依据或可以用市场机制代替的行政审批坚决废止。对需要保留的行政审批内容,应改革审批方式、简化流程、规范程序,提高效率和服务质量。此外,通过积极推行政务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通过推行审批工作的“五办制”,认真落实各项目的审批工作。所谓“五办制”即为一般事项直接办理制、特殊事项承诺办理制、重大事项联合办理制、上报事项负责办理制、核准项目明确答复制。加强审批过程的监督与后续过程的监管,逐步建立健全审批责任追究和检查监督制度。
(三)加强法制建设,强化对政府行为的监督
市场经济是在法制的规范下开展的经济活动,法律不仅规范和引导市场实现资源配置,同样也要约束和规范政府的经济行为。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形成政府干预经济的法律规范,限制政府干预的程度,有效约束政府权力,使其更多的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使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处于适当的程度。
(五)控制政府机构膨胀,提高政府效率
政府规模的扩大,必然消耗更多的社会资源,同时造成政府的过度干预。因此,必须控制政府的机构膨胀。通过对政府机构进行结构性调整,减少政府的非常设机构,有效控制政府规模。规范政府行为,转变政府职能就是政府要从越权干预和不当干预的领域抽离出来,不再进行不恰当的行政干预,通过规范和限制行政权力,使行政权力在国家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使用,避免越权行为的发生。通过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减少政府的行政审批权力,最大程度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作用。同时,政府在其权力与职责范围内,高效行使自己的权力,为企业与社会服务。一方面,政府要为企业服务。政府与企业间的关系是服务关系,为企业服务是政府的根本目的,这也是现代政企关系的基础。另一方面,政府要发挥维护市场秩序、宏观调控等作用,促进社会与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民营企业发展离不开政府支持——访省政协委员宋治平[N],吉林日报,2012-02-05
[2]许文惠,齐明山,张成福,行政管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550
篇4
中国改革开放32年来的民营企业发展,为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充分肯定民营企业发展取得成效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民营企业发展过程是曲折的、复杂的,不是一帆风顺的,时至今日,仍然存在着重重障碍和诸多的难点与盲点。2010年5月13日国务院的《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因和2005年国务院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一样都是36条,五年前的“意见”被称为“非公36条”,2010年的“意见”称为“新36条”。
“新36条”的现实短板
“非公36条”颁布后,当时人们受到鼓舞,以为可以消除民营企业发展的障碍。但实践表明,“非公36条”的执行与落实并非人们想像的那么容易。因此,“新36条”重申“非公36条”的基本精神,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并要求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对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不得特别针对民间资本设置附加条件。现在有人把“新36条”喻为“激发经济增长内生动力的新引擎”,称作“第三次重大制度改革”,甚至把2010年看成“民间投资元年”。
当然,针对2008年金融危机后启动四万亿财政刺激计划过程中的一些行业和地区出现对民营企业“相对挤出”现象,“新36条”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新36条”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基础建设、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商贸物流、国防科技六大经济领域的数百个行业,尤其是对石油、天然气、核电站、电信、军工、金融等完全由国有资本掌控的行业,打开了禁闭多年的大门。这对于涤除阻碍民间投资的政策路障,引导民间资本到攸关中国经济未来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上来,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必将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
但客观地来看,“新36条”的基本精神、内容、要求,与“非公36条”并无多大实质性的突破。而且,“新36条”和“非公36条”都属于非操作层面的指导意见。从政策提出到真正实现放开,期间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包括出台具体操作的法规,把市场准入与退出规则更加细化。“非公36条”颁布后的五年遭遇让民营企业家对“新36条”的落实难以抱着太大希望。
更让人不能忘却的是,“非公36条”出台的第二年又颁布了《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在“新36条”之前的2010年春中国政府还出台了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国20条”,为外资扩大对华投资提供更广阔空间,以消除“中国投资环境恶化论”的臆断。这些年来的民间资本处于国资与外资的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目前国内80多个行业中,允许国资进入的有72个,允许外资进入的有62个,允许民资涉足的仅有41个。民间资本的彷徨与不羁,使得民间资本沦为疯狂投机的“炒资”,从炒股、炒房、炒煤炭,到炒矿、炒油、炒黄金,再到炒大蒜、炒绿豆等等,不仅不利于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而且还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有效实现“新36条”的几点建议
上述情况的科学分析表明,民营企业发展和民间资本投资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颁布一个文件就能解决的问题。其根本出路在于: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为着避免重蹈“非公36条”的覆辙,更加有效地实现“新36条”的目标要求,我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变革观念,解放思想,消除思维障碍。要继续冲破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旧观念、旧思想,树立现代市场经济的新观念、新思想。中国面对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技术信息化的严峻挑战,在国际上的地位取决于国内实现富民强国的战略目标。为此,必须消除计划经济体制下无谓的意识形态争论,冲破姓公姓私的怪圈与内耗,防止陷入国退民进抑或国进民退的抽象思维,提倡具体企业具体分析,民资、国资、外资各有作用的动态结构,以利于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深化体制改革,为民营企业发展消除体制障碍。为使民间资本进入新放开的领域,就必须进一步深化垄断行业改革,缩小政府行政审批范围,建立执行政策监督问责机制。因此,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为民营企业发展和民间资本的进入清除体制上的障碍,必将成为“新36条”能否得以实施的关键所在。
按照市场原则,依法实行公平的市场准入。“新36条”对民间资本进入的投资领域规定不能满足民营企业发展的要求,例如民间资本在某些领域只能参股,而不能以独资、控股的方式进入,我相信这些规定将会在以后更新的“36条”中予以完善。但问题在于现行“新36条”中已明确规定民间资本允许市场准入的一些行业和投资领域,依然遇到各种阻力与难题。有关部门和垄断企业往往采取或明或暗、或直接或间接的办法予以抵制或拖延,导致并加剧了“玻璃门”和“弹簧门”现象,造成“准入限制”、“行业禁止”的非市场行为。所谓公平竞争环境,就是各类企业依法平等地进入市场,公平、公正、公开地进行市场竞争。法律没有禁止的行业和领域,民营企业都可以进入。
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做到一视同仁。虽然五年前的“非公36条”明确规定了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多项条款,但在近几年来连续不断的“产业振兴规划”、“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企业兼并重组”、“政府投资拉动”以及其他经济活动中,“非公36条”的相关条款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实。问题在于这些经济活动中对民营企业设置种种限制条件,不断提高进入门槛,用行政权利干预正常市场行为。因此,在未来实施“新36条”过程中,必须坚持公平对待市场主体和平等保护物权的原则,以企业的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作为选择企业主体的标准,破除按所有制划分企业的传统标准,一视同仁地对待各类企业,发挥民营企业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企业兼并重组中的积极作用。
处理好消费者、民营企业、政府三者的利益关系。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三个最重要成分是消费者、企业、政府,处理好这三个成分的关系是市场经济成败的症结所在。因此,在实施“新36条”过程中,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构建公平竞争环境,必须处理好消费者、民营企业、政府三者的利益关系。这三者的利益关系可以概括为:消费者是第一位利益,民营企业是基本利益,政府是不可缺少的利益。民营企业在维护消费者权益基础上依法获取利润,并依法交税进入政府财政收入。政府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前提下开创新型政企关系,由过去的全能型政府,转变为新型的服务型政府,把企业想什么与政府干什么有效地结合起来。改变政府机构设置的缺位、越位、错位状况,包括维护消费者利益不到位、单纯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行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政府对民营企业的管制应当是“牵牛鼻子”而不必亲自去“抬牛腿”,更不能干预具体经营活动。
为民营企业生存与发展营造良好的创业与创新环境。虽然民营企业创办环境有所改善,但在一些地区创立民营企业相关手续中仍然存在着涉及的政府部门过多、程序复杂、收费过高等不合理现象,制约了民间资本创业的积极性。政府应在金融、税收、信贷诸方面扶持民间资本的创业和民营企业的创新,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新36条”提出政府帮助民营企业进行产业升级,参与国家级的课题和研究,表明未来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可以获得政府资金的资助,但这些条款规定不具体,缺乏明确资助比例和相关可操作性程序,仍需细化。而且,不仅要发展高新技术民营企业,还要重视发展劳动密集型民营企业,处理好大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关系,鼓励通过城乡联动、工农互动的途径来推动民营企业的创业与创新,实现民营企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健康发展。
篇5
[关键词] 民营企业 障碍 对策 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以福建泉州为例,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茁壮成长,它们不仅为政府提供了迅速增长的税收和各种管理费收入,还为社会创造了许多的就业机会,并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创业人才、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党的十七大中“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的条文无疑给民营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但是,随着民营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影响企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开始凸现,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因此,消除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制约和障碍,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的思想共识和工作重点。
1 现阶段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困惑
1.1 股权结构单一且管理水平低下,妨碍企业科学决策
我国的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着股权结构单一且管理水平低下的历史缺陷。由于民营企业起步时通常规模较小,而早期的民营企业家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经营上存在盲目性,因而其个人能力进而成为左右企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而且在发展过程中,许多企业走的是家族式管理,这在企业开始经营时有其优越性,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的发展便遇到了瓶颈,家族式经营的企业对于科学决策而言,显然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而且管理水平也往往由于亲情观而大打折扣。
1.2 市场准入限制较多
长期以来,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三资企业相比,在从业范围方面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目前,仍有许多行业不允许民营企业经营,如保险、银行、石油、电讯等行业允许外资企业进入,却不允许民营企业介入,即使有也大都集中在行业的中下游,如石油领域的民营企业就主要集中在成品油加工、批发等低层次。 这些限制造成了民营企业的投资资本在相对狭窄的领域内循环,形成许多好的项目国有企业无力投资,民营企业不能投资的矛盾现象。
1.3 融资渠道狭窄且融资金额小
民营企业在进行融资时,其渠道并不像公有制企业那样宽广,国有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评估及政策支持还未能达到应有的水准,即便能够实行,也只能对上规模的企业进行支持,而对中小型企业的限制较大,这样一来,民营企业需要的资金支持很大一部分不能落到实处,大部分只能靠自筹资金。
1.4 政策待遇方面存在歧视
由于计划经济的影响,民营企业在政策面上还存在着被歧视的情况。不仅是在政府部门,在民营企业的具体运营过程中,对于一些紧缺的资源,在分配中也存在着政策方面的歧视。尽管现在有些地方出台了一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但存在政策不完善、不配套、不落实等问题。
1.5 法制不完善导致企业发展停滞不前
民营企业在发展时,为寻求政策保护,不得不给自己戴上一顶假集体的“红帽子”或挂靠国有企业。在企业规模上档次后,企业的产权关系便难以明晰,发展受限,许多优秀企业无法上市融资,错过企业发展的良好时机。在某些地方,政府机关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增加了企业运行的成本,阻碍了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2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思路
2.1 优化组织管理, 树立品牌意识
民营企业单纯追求发展速度,而没有进行质上的提升,在目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将会举步维艰。现阶段,泉州的家族式管理企业已逐渐朝着转变治理结构,以人才为先导,打造高附加值品牌的方向运转。先前走这一步的企业,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如泉州福马集团通过引进北大博士后余明阳,实现了企业管理、制度上的升级,成为国内食品业的知名品牌,销售额在三年内从5000万跃升到两亿五千万,令业界刮目相看。
2.2 整合资源,打造产业集群
民营企业所面临的一个新的形势就是必须和国外的企业竞争,而国外的企业历史悠久,管理和运营经验丰富。要应对国际竞争,只有把企业联合起来,形成产业集群,才能避免内耗,提高国际竞争力。2007年,泉州通过整合资源,打造出100亿元以上产业集群6个。如泉州七匹狼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休闲男装的龙头企业,凤竹纺织是福建最大的针织品生产企业。目前,两家公司在政府引导下,与全球最大的成衣制造商之一香港联泰投资有限公司强强联合,在晋江组建世界级的纺织服装研发和生产制造基地,打造行业巨舰,做大做强泉州服装产业集群,成为引领经济跨越发展的先锋。
2.3 实现政府管理结构性转变,改善市场投资环境
政府应当提高服务效能,加强投资导向,引导一批重点企业规范内部组织、章程、管理、分配制度,形成区域性的优势企业。近年来泉州各级政府强化为市场主体服务的意识,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建民营企业服务中心,为构建企业无偿代办经营执照等手续,努力建立符合WTO规则要求的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制。泉州市已公布停止执行各种规范、措施673份,改革审批事项814项,现仅剩市级政府制定的审批事项13项。同时,政府应组织社会力量,鼓励建立中小企业商会、行业协会等自律性组织,发展为民营企业提供政策、法律、财会、技术、管理和市场信息等服务的中介组织,帮助民营企业建立规范的产权制度、财会制度,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2.4 排除市场准入歧视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在2007年“两会”前夕国务院下发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明确规定“非禁即入”,“允许外资进入的行业和领域,也允许国内非公有资本进入”,为非公有制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因此,要积极调整市场准入政策,除极少数关系国家安全和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行业外,绝大多数领域应允许民营资本以独资、合作、合资、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进入,以激发民间投资的热情。面对入世,即将允许外资进入的保险、银行、电讯、卫生、医疗等行业,应该抓紧时机制定政策,降低民营企业的准入条件,首先向国内的投资者开放,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速度,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2.5 鼓励企业上市,拓宽融资渠道
发展经验表明,改制上市具有规范发展效应、融资效应、品牌效应、财富效应、人才效应,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企业普遍存在的“低、小、散”,股权结构单一和封闭,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等制度缺陷,而且还使困扰企业的融资问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成长的烦恼”迎刃而解。泉州市致力帮助企业脱掉“红帽子”,换成股份制的“金帽子”。目前全市累计设立股份制有限公司41家,融资超过120亿元。比如“十五”以来,泉州的惠泉啤酒在2003年2月A股市场上市后,首次发行股票筹集资金4.69亿元,上市后,2003年净利润是1152万元,2007年上涨到4406万元。2006年12月,冠福家用上市后,首次发行股票筹集资金1.79亿元,上市前总资产为4亿元,上市后总资产达到8亿元。
篇6
近年来,随着文化市场的日益发展,xxxx市的文化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形成了以文化娱乐业、音像业、演出业、印刷业、文化旅游业和艺术教育业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群体。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全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市场趋向持续高速发展态势,已经成为xxxx市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xxxx市民营文化企业以灵活的经营机制和强大的市场扩张能力异军突起,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也获得了丰厚的市场回报。随着民营文化企业的不断扩大,所占的市场份额也日益增多,表现出极大的发展潜力,正逐步成为一支“生力军”。这些民营文化企业不仅丰富、活跃了全市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在促进xxxx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扩大就业、涵养税源等方面也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xxxx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基本情况
(一)市场构成。我市民营文化企业由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电影和演出为主,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已形成了一个以娱乐、演出、音像、电影、书报刊、艺术摄影、培训、网络、印刷等项目为主的综合市场体系。截至目前,共有各类民营文化产业单位700余家,其中歌舞厅67家,占总数的9.6%;网吧163家,占总数的23.3%;电子游戏厅116家,占总数的16.6%;图书发行零售142家,占总数的20%;图书vcd出租88家,占总数的12%;打字复印社120家,占总数的17%;婚纱摄影14家,占总数的2%,从业人员近万人,年营业收入约1.5亿元。另外,民营艺术培训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初步摸底约有30家以上,大多是家庭式培训,少有规模性。对这一领域,目前我市工商、文化等部门尚未管理起来。全市还有上百个民间艺术表演团体和40余家流动电影放映队,主要活跃于农村乡镇,大多数是业余性质、家庭作坊式,基本没有工商注册。
(二)企业构成。此次调查全市共发放调查问卷表120张,回收116张。民营文化企业注册时间在3年以下的有45家,占总数的38.8%,注册时间在3—5年的有36家,占总数的31.1%,注册时间在6—10年的有34家,占总数的29.3%,另有1家注册时间在10年以上的,占总数的0.86%。本次调查的民营文化企业大多数为个体性质,有85家,占总数的73.3%,私营独资有25家,占总数的21.6%,股份有限公司有6家,占总数的5.2%。
(三)地域分布。我市民营文化企业大多集中在市区、城区及靠矿区的集镇。这些地区的文化企业起步早,发展也较快,偏远乡镇的文化企业相对就很少,发展也较慢。但是也涌现出了如临涣镇、百善镇、刘桥镇、南坪镇等民营文化企业发展较快的亮点,主要是依靠自身特长,发展民间演出业。调查显示,文化产业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成正比,文化产业发展的差距,充分说明和反映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总体分析,我市民营文化企业在近5年左右的时间内发展迅速,新注册的企业占总数的70%以上,主要集中于市区和城区,在偏远地区和农村相对较少,分布也不均衡。民营文化企业大多注册资本、营业收入在50万元以下,基本都是家庭式个体经营,尚无法律意义上的治理机构,企业自主创新情况还有待发展。但是,近年来新注册的民营文化企业也有部分投入大、起点高的新型文化企业,大多集中在ktv量贩等歌舞娱乐场所,如阿里巴巴飚歌城、翡翠明珠娱乐会所、聚富圣会自助卡拉ok等,投入规模在400万以上,单个文化企业吸纳就业人员近百人,年营业收入在500万-800万元左右。
在调查中,大多数的民营文化企业业主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持悲观的态度,民营企业业主对未来企业发展持“一般”、“不佳”、“不好说”的态度分别占29.3%、27.6%和15.5%,对未来发展前景看好的仅占18.1%。
二、企业融资和资本运营
我市民营文化企业的融资方式目前主要集中在自身积累(86.4%)和民间借贷(74.6%)上,银行借贷的比率仅为18.2%。民营文化企业存在较大的融资困难,有部分民营文化企业认为是企业资本金不足,找不到担保人,但大多数认为是管理不规范。所有接受调查的民营企业业主都认为各级政府都应该为民营文化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帮助,包括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由于民营文化企业自身规模小,大多未介入国有文化企业改制,全市仅有原市电影公司由于企业改制为私营企业,由原公司人员买断经营。
三、企业发展环境
有近八成的民营企业业主对企业发展环境总体评价尚可(很好类占12%,较好类占18%,一般类占66%,较差和差类为0)。但是民营文化企业与国有文化企业相比,在土地使用、专业技术职评、社会保障及劳动用工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在税费方面还存在有关税收减免、奖励不能兑现,地方配套资金不能到位和多头收费负担较重等问题,税费压力较大,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增加,加之市场准入、融资难和人才匮乏等问题制约了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当民营企业遇到麻烦时,首选的解决途径也是找当地政府及主管部门或工商联,仅有2.91%的业主选择打官司来解决问题,法制观念淡薄。社会化服务方面主要集中在人才培训(占总数的62%)、信息咨询服务(占总数的42%)、技术服务(占总数的42%)和创业辅导(占总数的42%)。最希望政府部门在政策扶持(占总数的8%)、减少审批(占总数的42%)、人才培养(占总数的34%)、禁止“三乱”(占总数的24%)和提供信息咨询(占总数的20%)等方面提供服务。
就目前调查的状况看,民营企业对当前的社会化服务满意度尚可,较满意率达85%以上。此外,民营企业普遍存在对政府扶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了解少、信息闭塞等问题。有85%以上的企业认为2009年4月13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对企业发展影响不大或没有影响。
四、存在问题
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促进了文艺繁荣。但是,从我市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和较低水平,与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还不协调,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与“率先崛起”的发展战略还不适应。
首先是观念陈旧,对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文化产业的地位、作用和认识还不够到位,没有从文化与经济社会的相互联系上来把握文化产业。
二是民营文化企业经营散、规模小。全市文化经营单位虽有700余家,但投资大多在50万元以下,投资100万元以上的经营单位为数甚少,缺少大规模,连锁化的民营文化企业龙头。经营项目与内容单一,文化企业处于经营散、投向乱、规模小、水平低的状态。
三是从结构上看,传统文化产业占较大比重,现代新兴文化产业发展较慢,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科技含量低,竞争力差,经营项目与内容竞相模仿,大多停留在价格、硬件设施等低层次竞争上,缺乏服务内容的创新。
四是从区域上看,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区域不均衡,城市中扎堆,偏远乡镇断档,除部分发展较快的乡镇外,其他偏远乡镇的文化产业发展还未起步,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比较匮乏。
五是融资难。文化产业在很大程度上是“创意产业”,文化艺术行业人士常常有很多好的创意和想法,但总是缺少资金去实行或包装。大的企业可以继续发展得很好,但更多小企业处在艰难生存的状态,银行的大门几乎不向他们敞开,故民营文化企业只能靠“滚雪球”的办法来壮大自己的企业,这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文化企业的发展。
六是文化产业人才缺乏。目前,民营文化企业经营者大多是初中或高中文化程度,大专以上的学历占比例很少,学文化经营和经济管理专业的几乎没有,加之员工流动性大,影响了民营文化企业的快速发展。
七是信息闭塞。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政府缺乏对民营文化企业的指导和引导,使得民营文化企业对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法规了解甚少。加之文化产业是新兴的产业类型,对新技术和新科技的依存性较大,信息闭塞导致家庭作坊式的文化企业比比皆是。
五、意见和建议
第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发展和壮大民营文化企业必须打破传统的束缚,要树立文化经济化理念,把文化产业的发展紧密地同经济社会的进步结合起来,与xxxx在安徽率先崛起结合起来,充分认识“开发文化力,发展生产力”的巨大作用,全面发展我市各项文化产业。
第二、进一步优化民营文化产业发展环境。首先,要建设良好的文
化产业发展环境,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发展民营文化产业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文化产业、共同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氛围。其次,要按照国家和省有关鼓励发展文化产业的文件精神,结合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尽快制定出台新的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和推动民营文化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从政策上保证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和民营文化企业的“国民待遇”,推动民营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三是在市场环境方面,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长效机制,坚决打击盗版、造假等侵权行为,有效保护知识产权,整顿和规范文化产业市场秩序。
第三,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设立专项资金。可将民营文化企业所得税地方分得部分,设立专项资金,创立“民营文化产业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扶持重点民办文化设施和文化产业项目。运用政策性贷款扶持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每年由政府安排的政策性贷款(低息贷款、贴息贷款),将一定比例用于扶持民营文化产业的发展。除了由政府的固定投入外,还可吸引那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个人、企业,甚至国外的资本投资入股。
第四、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研究制定xxxx市发展文化产业的规划中将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纳入其中。整合文化资源,使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的结合,运用现代市场信息传播营销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促进文化产品的流通。着力用高新技术手段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开发新型文化产业。加强技术引进和自主开发,推动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数字化、网络化建设。
第五、构建文化产业的发展平台。坚持改革与创新并举,培育良性互动的文化市场环境。要加快文化产业要素市场建设,促进文化领域资本、人力、信息、生产资料等集聚,为民营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在文化要素市场中,发展文
化中介市场尤为重要,要积极培育立足市场、面向社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和与文化管理部门无直接行政隶属关系的独立经济实体,在政策上积极支持集体、个人及非文化性质的企业参与文化中介机构的组建。
篇7
【关键词】民营经济 浙江现象 块状经济
浙江民营企业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成为全国的典范,其无论是在资源配置、增加供给、吸纳就业,还是在增加政府税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营经济撑起了浙江经济的大半河山,2007年税收收入系数比例偏高,占全省税收收入的44.7%,同年浙江民营全年增加值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2500亿元,占地区GDP比重接近于70%,比重高于增加值列全国第一的广东省近27个百分点,表明浙江民营经济对地区经济的推动力位于全国首位。民营企业的发展也成为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浙江私营企业户均吸纳就业人数指数16.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浙江民营企业具备超强的生命力,据浙江省工商局统计,全国企业的平均存续时间为2.7年,而浙江民营企业的平均存续时间是7年。浙江省民营经济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呈现平稳快速的发展态势,“浙江现象”、“浙商精神”、以及“温州模式”引起了全国各地政府与企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浙江经济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分析,探寻其快速发展的原因,以期对于中国的民营经济建设有所裨益。
一、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民营经济已从“拾遗补缺”步入“必要的补充”,进而从“经济的有效组成部分”成长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第一家个体工商户的注册至浙江民营经济出于全国领先水平,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78年至90年代初,是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与个体私营组织开始萌芽的阶段。当时,城镇和乡村集体工业为主要特征的集体经济成为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个体经济开始出现,浙江各地出现了“第一个吃螃蟹”的农民企业家与民营企业。但由于国家对于私营经济的观望态度,私营业主出于自身合法地位的考虑将私营企业扣上集体所有制的红帽子。于是私营经济一直发展缓慢,到1990年,个体私营经济占GDP的比重仅为15.7%。
第二阶段为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是个体私营经济大发展的阶段。南巡讲话与《公司法》的出台为浙江的民营企业带来了第一次飞跃。敏锐的浙江民营企业抓住了机遇,掀起了私营企业创建的,各类民营企业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据统计,经浙江工商局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和个体户和由1991年的1.1万和100.3万增至1997年的9.2万户和153.2万户。全省的私营经济由1990年的141亿元增至1997年的1564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由90年的15.7%上升至97年的33.7%。此时的浙江民营经济已初具规模,并有相当一部分的民营企业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累计,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第三阶段为90年代中后期至今,民营企业又获得了新一轮的发展。党的十五大及宪法的修改,进一步确立了民营经济的政治合法性,浙江民营企业有了一个更为宽松的政治政策与社会舆论环境。个体、私营、外资以及产权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全面发展。大批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和一些经过若干年积累的个体私营企业的联合、并购与重组,产生了大批混合所有制的民营企业。
二、浙江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与原因探讨
民营企业是浙江社会和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最具活力的生产力。浙江的民营经济重要集中在以纺织,服装等轻工业为代表的制造业。这些行业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但往往以众多中小民营企业聚集在一起,生产同一种或者同一类产品,形成产业集聚地。著名的经济学家钟朋荣把它形象的称为“小狗经济”――聚集区内加工精密,通过专业的市场密切联系,既有适宜市场的灵活性又有规模效应,从而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根据2006年全国工商联公布营业收入在2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民营企业调研结果,浙江省有31家民营企业进入全国100强,203家民企进入全国500强,23家进入中国制造民营企业品牌竞争力50强。民营经济之所以能在浙江快速的发展与壮大,原因有如下方面。
1、强烈脱贫的欲望
浙江的民营经济的发展是无路可选的结果。浙江发展民营经济之初,并非是对民营经济有清晰深刻的认识,而是一种被迫的无奈的选择。浙江省自然资源相对贫瘠,是一个资源小省,人均耕地仅为0.62亩,低于国家平均水平。交通落后,没有铁路,没有航空。国家投资少国营经济与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浙江地处海防前线,出于战备考虑,国家在浙江的投资相对于内陆省市要少。在浙南一些地方,例如温州简直就是国有经济空白区,唯一的国营经济就是城中的国有银行与国有百货商店。据统计,改革开放前,浙江工业总产值占全省的61.34%,比全国工业总产值低16.29%。面对匮乏的自然资源与薄弱的工业基础,浙江人有了迫切改变贫穷的欲望。这种计划体制的忽视和资源上的恶劣成了驱使浙江人迈向市场化的动力,成为浙江民营发展的动力。浙江人认识到要尽快摆脱贫困落后,必须主动寻找适合浙江的生产力发展的生产模式。而历来崇尚“百工之技”的浙江人认为“利义并存”“工商皆本”,只要政策稍有松动,大量浙江人便会另辟致富路,外出经商或者创业办厂(或者手工小作坊)。强烈的脱贫的欲望,让浙江人坚忍不拔,他们自比为“野草”―善于从石缝中求生存。党的十一界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政策让浙江人找到了脱贫致富的捷径,千家万户创办家庭工业,千军万马跑市场营销,如20世纪80年代初,浙江人离乡背井,肩挑背扛各种商品出现在全国各地,于是浙江民营经济如星星之火,几年间燃遍浙江各地。
2、活跃的民间融资基础
资金是民营企业的创始之初与发展过程的重要基础。民营企业的创始之初,是在“自愿组合,自筹资金,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四自愿则下开始创业历程。其一般模式为:一两个领头人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自愿筹资生产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所以,是否可以筹集需要的创业资金,成为民营企业是否可以发展的首要基础条件。
民营经济的横纵向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融资困难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大问题。而浙江省活跃的民间融资活动可以减轻民营企业因融资难而承担的压力。企业的融资渠道可以分为两种方式,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所谓内源融资是指企业自身的积累和储蓄,暂时闲置的可用来周转的资金;外源融资有两部分组成,一种为直接融资即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集资,另一种为间接融资即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申请贷款。
我国的《公司法》规定,拟上市的公司股本总额不得少于5000万元的规定,在相当的程度上限制了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虽然在中小板市场的上市打破了上述的局限,但企业规模问题仍对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大多数的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主要依靠内源融资,银行的间接融资以及一些非正常渠道的外部融资来获得所需资金。但国内外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银行对于民营企业的贷款与银行规模之间存在着很强的负相关。即银行规模越大,对民营企业提供的贷款积极性越低。因为,一方面,银行认为民营企业的贷款平均坏账风险更高;另一方面,国有企业或者大企业愿意与大银行保持长期的业务关系,因为大银行能够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与服务帮助大企业节约交易成本。自1999年以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新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不断出现,老的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不断改革,但从利润出发,基本将目光投向了竞争力强风险较小的大企业。由于正式的金融体系无法满足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融资需求,绝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不得不从非正式的金融市场寻找融资渠道。
在浙江,民间借贷异常活跃,民间融资与银行融资旗鼓相当。这些民间融资机构具有许多符合市场经济的特点与优势,如组织成本低、效率较高、对企业比较了解。这些金融机构的出现为民营企业的创办与再次发展提供结实的基础。而浙江民营企业在民间的融资也颇有创新。例如在温州,当企业需要资金周转或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时,往往采用出面“邀会”形式获得资金,分为“干会”与“活会”两种形式。前者指,亲朋好友的出面,出于友情赞助提供借款,不需要利息偿付,完全是一种互助;后者以会员形式进行资金的筹集:不同个体以不同目的加入“活会”,以招标方式确定当月、季、年谁拿回入会款和有关利息,至到所有会员拿回自己的本息。这种独特的民间融资方式把一个个温州人推向老板的位置,构筑了企业生存的融资网络。民间融资在企业的发展阶段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解决了民营经济的资本缺量问题。
3、政府的支持
回顾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其成长与壮大的全过程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改革开放之初,许多人对于发展民营经济尚存疑虑,将个体户视为投机倒把分子。而浙江省政府对于民营经济始终给予肯定与支持,采取默许甚至“合谋”的方式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为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消除了疑虑,奠定了发展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打击经济犯罪席卷全国,浙江省省委三次调整温州领导班子意图发展集体经济或者国有经济,但在温州真正有活力的是民营经济,于是温州市政府明里暗里支持民营经济。比如,温州在1982年底召开了表彰优秀个体经济重点户、专业户的千人表彰大会,并于1984年为“王”重大经济犯罪案,宣布其8人为发展商品经济的能人,极大的鼓舞温州民营经济的发展。80年代,温州财政收入的85%来源于民营经济。民营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当地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浙江省民营经济的发展与政府的支持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的发展与生产社会化程度逐步的提高,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迅速。但竞争的重点渐渐由价格竞争为重点转向质量竞争,品牌与价格竞争并重。缺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强势品牌是制约浙江省“品牌大省”建设的重要因素。浙江省有些企业虽然在国际上有一定知名度,但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名牌尚未出现。
根据以上情况,浙江省政府积极引导浙江经济模式转型,浙江成为全国首批实施名牌战略的省份。1992年省政府提出了宣传和发展名牌产品的战略部署,名牌战略围绕重塑浙江产品质量新形象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基本目标,坚持突出重点,扶优扶强,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的品牌产品,从财税、信贷、土地和价格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促进品牌建设的政策体系;加强对重点服务业行业内龙头服务企业的服务品牌培育支持力度,在财税方面给与一定优惠;调整城市用地结构,对省级及以上的服务业品牌企业的建设项目,在供地安排上给与倾斜;政府财政预算安排的专项引导资金,对服务业品牌企业的建设项目原则上可优先予以支持。对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和全国性商业老字号的服务企业,由省政府给与奖励;对认定为“浙江名牌产品”、“知名商号”、“著名商标”和地方性商业老字号的服务企业,由当地政府给与奖励。浙江政府不断加大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力度,从发展经济转向发展“品牌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鼓励民营经济,为浙江的民营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4、活跃的块状经济
“块状经济”是浙江优势产业和区域经济的主要支撑。所谓“块状经济”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聚集形成特色产业优势十分明显的专业化产销基地,并由其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组织形式。这种经济发展形式在浙江20 年的快速发展中始终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块状经济已成为浙江的一大特色。其产业涵盖面甚广,渗透到绝大部分制造业。在31个统计大类的制造业中,除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烟草制品业和武器弹药制造业等3个外,均有“块状经济”存在。据统计局数据,2005年浙江30个制造业(不含武器弹药制造业)中,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均占全国同行10%以上的产业共有17个,表明这部分产业的地理集中度和区域分工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活跃的块状经济进一步促进了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浙江的“块状经济”具有独特的动力机制,形成了不易为其他地区所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有效竞争效应。企业在同一产业领域和同一地理空间高度集中,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有效竞争的结果,促进企业建立市场快速反映机制和营销策略,推动技术进步和管理进步。二是互动式学习效应。同类企业和相关产业高度集聚,有利于相互学习和激励创新,形成知识溢出、技术扩散和整合优势的内在机制,进而形成竞争优势并向增值环节的上端攀升。三是生产专业化效应。中小企业是浙江块状经济的主体,以数十万之众集聚于“块状经济”的中小民营企业虽然没有进入大工业体系,但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产品与特色服务。比如宁波电气机械、宁波金属制品、宁波塑料制品、宁波通用设备、宁波服装、温州鞋革、绍兴织造、宁波纺织、宁波工艺品、温州服装、温州乐清电器、嘉兴纺织、绍兴印染业等区域已具备“无形大工厂”式的区域规模优势。他们采用弹性专精(指专业化加灵活性)的生产方式,形成基于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地方网络,产生较强的集体效益,比垂直一体化的大企业更具灵活性,明显降低了制造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了运营效率和竞争能力。其中不少民营企业做深专化,成为“专精特新”的“小型巨人”企业。四是外部经济效应。镶嵌于产业集群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地方网络,获得单个企业不易获取的生产经营条件,并可组合成区域产业规模,享受与大企业同样的规模经济。块状经济又或产业集群可以促使各种生产要素与相关社会资源的集聚,企业可以以最低的成本搜寻所需的生产资源与专业人才,同时企业获得了更便利的物流,高效的融资与外部的技术支援等。
综上所述,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处于全国的领先位置,究其原因,一是浙江民营有进入市场的创业动力与创业环境,二是政府的大力扶持为发展民营经济采取了适当的技术手段。其核心在于民营经济为适应市场需求而积极改变发展方向,产生了较高的生产效率与极强的竞争优势,从而促进了浙江经济的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传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J].管理科学文摘,2007(5).
篇8
关键词 企业文化 民营企业 建设
“文化”是一个含义极广的概念,早在《易·贲卦》中就有这样的句子:“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它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观念精神。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所自觉形成的,并为广大员工恪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企业文化是意识形态的东西,但确实具有意想不到的功效。文化力也成为一种力量摆在企业里面,管理界中,言必称海尔,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1 企业文化在民营企业中的作用
1.1 企业文化是一种内聚力
企业文化是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组织整体以及组织内各个个体的价值观及行为习惯的融合体,是企业的基因,决定了企业在一些重要的商业场合到底开展什么样的业务,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开展业务。在西方,所有的企业都非常注重企业文化的培育开发。尽管西方人,尤其是企业家们也非常强调投资回报率,但是他们同样也非常看重商业伦理。他们非常看重利润,但是也同样甚至更加看重比如说诚信、尊重、分享等基本道德操守。无论是沃尔玛的“天天平价”,天天为客户着想,还是惠普在走动式管理中强调的员工尊重以及员工参与,都是此道理。
企业文化是一种内聚力,它能够将本来有着不同远景、不同人生目标的人聚集在一起。能够使得大家,暂时扬弃各自在性格或者风格上的不同,而选择共同为了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前进,那就是企业的整体生存力。从这个意义上看,企业文化对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居功至伟。
1.2 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
纵观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企业的发展历程,经过市场经济的大浪淘沙,大凡能持续发展、成就卓著的企业,都在探索和创新各自特点的企业文化。今天,人们才惊叹发现或是总结出:“文化中存在着一种十分强烈的而又凝聚的力量”,“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创新的源泉,是鼓舞企业职工奋发工作的精神支柱”,“决定企业持续发展进步的正是那股深植于组织全体成员内心深处的抑或热情澎湃、抑或沉稳执著的文化信仰。”企业文化能促进和创造出卓越的经营业绩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界人士的共同的认识和觉醒,也是世界众多优秀企业所揭示的毋庸质疑的事实。
波司登公司作为民营企业,1976年创办时,它是一个仅有8台家用缝纫机和11个人的村办缝纫组,谁曾料到,经过20多年的奋斗,如今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羽绒服生产企业,其主打品牌“波司登”羽绒服的销量已连续10年在全国遥遥领先,从1995~2003年累计向国家缴纳税金8.5亿元,在满足需求、繁荣市场、争创外汇、安排就业等方面,作出了有目共睹的贡献。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波司登多年来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劲势头?公司总裁高德康说:“作为民营企业,我们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发展企业的生命线,紧紧围绕培育员工企业主人翁、社会主人翁、国家主人翁的精神,在创世界名牌的过程中,让每个员工积极承担企业责任、社会责任、国家责任,使大家血肉相连、心灵相通、命运相系,极大地促进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
1.3 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
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看似两个泾渭分明的概念,但其间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哈佛商学院曾经就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方面的问题调查多名企业界人士,但同一个问题在一部分人士看来是属于企业文化范畴,在另一部分人士看来却是属于企业战略范畴,由此分析得出,两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并且存在着一个交叉,这个交叉既属于企业文化,又属于企业战略。企业经营理论实质上就是企业的经营哲学,它回答了企业为什么而存在、企业凭什么而存在等企业经营管理最深层次的问题。企业经营理论客观存在,没有它就不会有企业。
企业文化是企业对成长环境、能力、经验的归纳与整合,是企业适应变化环境的能力和让这种能力延续发展的能力,企业文化的最深层次即企业经营理论,企业文化也可以说是企业经营理论的的反映。企业文化通过企业经营理论决定着企业战略的制定和经营模式的选择,而企业战略的实施过程又会促进和影响企业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两者之间是相互约束、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当前的很多企业家,特别是民营企业家经常有这样一种看法,即企业通过战略实施本身就能够形成一种企业文化,只要战略的质量高,那么由此形成的企业文化也差不到哪里去,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
2 民营企业中企业文化的现状
2.1 认识力度不够
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好与差都是领导的事情。这就导致领导把自己的思想、理念表现出来,强加于企业,根本无视企业的客观事实和员工的权利和义务;员工则认为企业文化是领导的事情,根本没有主人翁意识。的确,企业领导要带头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的观念和行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领导应成为企业文化的第一推动者和第一身体力行者,注重自身影响,热爱企业,关心员工,珍惜人才,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起到核心作用。然而,企业文化还需经全体员工认同后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殊不知,领导和员工是一根绳上的蚂蚱。
2.2 盲目崇拜观念
“企业文化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有为数不少的人,由于听说过企业文化的作用,因此就将其看做万能药物,无论企业出了什么样的问题,都归咎于企业文化问题,从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真正的意义和作用。IBM文化的内核,就是“高绩效文化”,GE前CEO韦尔奇也认为:“我们的活力曲线之所以能有效发挥作用,是因为我们花了10年的时间在我们企业里建立起一种绩效文化。”在每个企业的文化的表述都是分层面的,在不同层面上的基本价值主张,形成了各个企业文化的差异性;而隐含于基本价值主张背后并起整合作用的核心价值观,构成了企业文化共性。也就是说,企业文化有相同的东西,也有其独特的一面,囫囵吞枣,以偏概全是要不得的。
2.3 无效论
由于人们对企业文化认识的作用不够深入,认为企业文化对企业没有用处,因而也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或者碍于面子,口头说说还行,根本就没有什么实际的行动。中国古代就有“酒好不怕巷子深”的观念。多数企业认为,只要质量和销售上去了,品牌的市场地位自然就高,品牌形象自然就出来了,至于企业文化,那是可有可无的事情。
品牌形象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这个道理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充分的证明,而企业的品牌形象则是从属于企业文化的范畴。人们常常对知名产品、知名品牌点名求购,而对那些非知名产品、品牌不屑一顾。现代消费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消费者对美、对品位、对情感、对个性的需求,消费者的消费,是从他构思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所以,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3 民营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对策
3.1 要有循序渐进的态度
企业文化建设启动比较慢,因此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企业文化建设和企业规章制度的实施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企业规章制度的推广中,只采取一些非常强制的措施和手段(如制定严格的赏罚措施),这个制度推行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一般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企业文化推广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工作,在日常企业经营管理当中,企业家们感到最难的就是企业文化的推广,为什么难呢?说到底是因为企业文化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要塑造人心、改变观念,而不仅仅是要规范人的行为。企业文化和制度要求不一样,企业制度是为了维护企业秩序,大家在企业制度推广当中只要企业秩序正常运转,这个制度要求就达到了。但我们讲企业文化是塑造人的工程,因此文化的建设所达到的目标和效果我们往往很难在的企业表层感受的到。常言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员工精神境界、思想观念的塑造是一个非常难的过程。
3.2 要有持之以恒的思想
企业文化始终渗透于企业经营实践的全过程。美国著名学者约翰·科特在享誉管理界的大作《企业文化与经营业绩》中认为:“每时每刻我们都在与企业文化打交道”。这样一个理念提醒我们,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不存在企业文化的有无问题。从来没有进行过企业文化建设是不是意味着企业没有文化?不能这样说,存在的只是企业文化优劣高低的问题。在企业经营中总会不同程度存在企业文化,只不过企业文化建立的目的是要把我们那样一种非自觉的、和我们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不相协调的文化剔除掉,而代之于有利于企业经营业绩增长的企业文化。概而言之,企业文化不存在有无问题,但是却存在着一个优劣、高低的问题。
有些人认为经过企业的管理咨询,企业文化就可以很快建立起来了。咨询公司帮助企业提炼几点精神出来,列出几条企业的宗旨,总结几条经验贴到墙上,然后在全公司范围内宣讲宣讲,大家精神一鼓舞,然后再过上短短的几个月,一年半载的时间就可以使企业文化完全变个样子。要知道,企业文化建设可不是一天半天工夫就可以取得很大成就的,而是要靠长年累月的积累。
3.3 要有变革的决心
无论战略还是文化都需要变革,战略的变革会带来不确定性和风险,尽管战略变革前企业必须做好各种资源的评估,但由于企业文化的存在,不同个体对战略变革的结果接纳性及风险意识不同,对战略变革的态度就自然不同,甚至战略变革会激起反抗,从而导致文化变革的失败。这些压力可能来源于几个方面:股东、领导层、员工、顾客、政府、供应商和银行,这些都可能是企业的既得利益者,他们抵制变革的原因很多,企业文化变革开始往往让企业成员在观念上无所适从,文化惯性使他们怀疑变革的真实性,既得利益者更加会在非正式场合散播变革的不利因素。如何让变革深入人心,让创新价值观成为坚定不移的价值观取向,是这场变革的关键。文化标杆效应,是让成员迅速适应变革的有效方法,让反对和不支持战略变革的人离开团队,奖励在战略变革中有示范效应的员工,是使员工清楚对与错的捷径。变革是需要付出成本的,解雇不适合战略变革的成员,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取向的标杆,形成主流文化,坚决清除变革途中的障碍,是向企业成员宣示这场变革的决心的最好途径。
中国民营企业向来不缺乏文化意识,但缺乏文化管理的能力。从战略梳理和管理流程入手,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文化建设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需求。建立战略导向型企业文化,强调企业文化提升管理理念,通过核心理念与管理制度规范要求相结合,讲究实效性、战略性、管理型的文化应用,回归文化管理的本质,这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诉求与其他文化类型的主要差别。但这种趋势的发展瓶颈将在民营企业管理基础的薄弱上,许多民营企业的基础管理平台较低,而好高骛远的想法使得许多民营企业期望通过一两次管理体系的导入而得到重生,更为重要的是,对管理意识的薄弱导致民营企业战略缺失,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基本没有,这样的管理基础必然使得民营企业文化虚化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形式比内容重要,市场比管理重要,从而形成了“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做起来不要”的局面,这种意识下的企业文化建设毫无疑问会让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道路更为艰辛。
当前,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诸多不利条件的影响,它们急需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化精神支柱,以营造民营企业加速发展的良好氛围,从而在经济浪潮中高歌猛进。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发展现状 对策
近年来,天津市民营经济稳步发展,民营经济的总量显著提高,民营企业在促进天津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天津民营经济阔步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较为突出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对民营经济缺乏连续性的政策支持,民营企业在进入新产业、新行业时遇到许多障碍,缺乏配套的政策支持,民营企业成长壮大后,面临着继续发展等一系列问题,如能从政策服务层面解决这些问题,对推动天津民营经济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
一、天津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
截至2009年底,天津民营企业有119070户,比上年同期增加12049户,增长11.26%;注册资本(金)419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046亿元,增长33.18%。全市民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金)341万元,注册资本总额1660亿元。天津民营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壮大,已经进入产业链高端和高技术含量产业,投资遍及新能源、生物医药、文化创意、船舶物流、金融投资以及先进制造业等领域。从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发展较快,民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在全市重大发明专利转化运用类试点16家企业中,民营企业有11家,获得知识产权专项资金160.5万元。
目前,天津民营企业的融资途径主要有银行贷款、信用社贷款和向亲戚朋友借款,即主要是外源性融资。金融机构贷款包括企业从银行、信用社、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借入款项。民营企业纳税额约占全市税收的50%,民营企业就业人数占全市城镇就业的75%,许多民营企业家还积极到高校举办“创业大讲堂”活动,为促进天津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战略做出了贡献。
二、天津民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虽然天津民营经济近年来得到了稳步发展,总量显著提高,在许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总体实力不强,产业集中度不高
天津民营企业虽然近几年发展迅速,但其数量与广东、江苏等差距很大,即使与同为直辖市的上海、北京相比也有较大差距。据统计,目前北京民营企业数约为天津的3倍,上海的民营企业数约为天津的5倍。即使在“十一五”末,天津民营企业数量也仅能达到15万户左右,数量仍然很少;天津民营企业在产业布局上也存在着集中度不高的现象,缺乏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产业集群。在统一规划下,天津各区县正在打造环保产业、电器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感光材料产业、航天航空产业等特色产业。但对比北京的IT产业集群、青岛家电产业集群、上海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天津民营产业群还没有达到真正的产业集群标准,至今尚未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2、融资难的问题仍未有效解决
在现有的融资体制下,民营企业融资比较困难,融资已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具体表现为:一是信贷服务不能满足民营企业发展要求。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下,企业普遍资金短缺,信贷需求大,现有信贷力度不能满足企业需求。二是贷款抵押形式比较单一。在企业整体实力、品牌影响力有限的情况下,主要还是采取实物抵押方式。目前还缺乏对非实物抵押,包括专利、知识产权等进行价值确认的标准依据和相应机构。三是担保公司实力普遍较弱。在天津百余家贷款担保公司中,仅十余家实力较强,运营情况良好。其中注册资本过亿元的只有两三家,担保公司担保能力普遍有限。这就使得大部分担保公司难以给企业提供有力的贷款担保。
3、社会化服务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
有调查显示,近90%的企业认为,为民营企业提供技术推广、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智力引进、市场开拓等方面的相关机构不够健全,部分服务职能缺位,使得企业从中所能获得的支持和帮助有限,从而导致企业运行成本高和社会资源浪费现象普遍存在,难以适应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和平台建设还不能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缺少高层次的专业型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服务平台。部分现有的服务机构和平台也没能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服务的职能,离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化和特色化的科技中介服务和技术平台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
三、加快天津民营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壮大经济实力、改善民计民生、促进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必须深化对发展民营经济重大意义的认识,始终把民营经济摆在重要位置,制定一系列鼓励支持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有力地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
1、确定发展目标,纳入绩效考核
将民营企业的发展纳入天津市经济发展规划,并尽快制定“十二五”民营企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分解任务,制定考核办法,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加大落实力度;建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对民营企业发展的组织领导和推动实施;建立完善民营企业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制定完善统计监测制度,为全面掌握经济运行情况和准确反映运行态势提供决策依据。在发展目标的实施上,要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各行业民营企业事务的统一政府部门,切实改变目前多头管理的现象,注重政策的整合力度。在相关行政管理部门的绩效考核中,应将促进和推动民营企业发展的业绩加入进来,制定科学的量化考核指标,提高相关职能部门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2、探索特殊规律,转变发展方式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国民经济中的绝大部分产业都呈现产能过剩态势,政府再运用改革开放初期的政策刺激企业发展的措施和模式,效果会越来越差。加之,天津历史上缺乏创业的人文环境,促进大规模的企业涌现和成长必须选择特殊路径,即抓住新产业出现的契机,在产业升级和转型中形成龙头企业,形成集聚效应,用产业链带动一大批新企业的成长,如美国的硅谷就是成功的典范,只有在天津找到这样的模式才能在新产业的发展中取得优势地位。因此,探索科技成果迅速产业化的有效模式和规律是加速天津民营企业发展的根本。面对愈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政府应通过技改贴息、自主创新激励等政策,推进民营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3、突破体制约束,创新融资渠道
作为高风险低收益行业,民营企业融资担保具有准公共品性质,政府有必要介入和扶持。政府可以通过设立全资担保公司或者入股其他担保公司使其直接成为民营企业的担保人,并建立起一系列与信用担保配套的制度,如风险补偿机制、担保和再担保基金制度、有效的民营企业信用评价制度。在充分认证的前提下,尝试转变银行传统经营体制,通过有限度地提高授信额度着力支持小额信贷公司为民营企业服务,充分激发民间投资热情。还可以考虑尝试建立地方特色的新型直接融资市场,在运行机制上比现有的直接融资市场更加灵活、高效,增加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4、高效的行业、协会等自律
大力发展高效的行业协会和商会等非政府组织,加强行业自律,注意调动、利用和发挥各类商会、行会、协会等民间组织的积极性,让它们在信息交流、生产协作、人才培训等方面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社会支撑,以推进现代市场体系的建设。各级工商联组织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积极改善工商联的工作条件,使其更好地发挥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民营企业要发展,要争取行业地位,要防控风险,行业协会的作用不可忽视。要努力扩大现有行业协会的覆盖面,做好规划,尽快成立一批新的行业协会。目前许多发展很成熟的领域还没有行业组织,应加大推动力度,尽快把具备条件的行业协会建立起来。
5、加大政策执行力度,提高政府服务意识
鉴于许多现有配套政策落实效果不佳,不合理收费及行政效率低下现象时有发生,建议在全市范围的行政机构大力推行限时办理制,追究行政责任,并自动同意民营企业的有关申请事项。民营企业在行业准入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玻璃门”现象,即虽然并未明文规定禁止民营企业进入,但却通过种种不合理的政策或非政策手段,将民营经济拒之门外。因而政府相关部门要提高对民营企业服务的意识。具体工作中,不少部门对民营经济偏重管治,欠缺服务,优惠的政策更多向国有大企业倾斜,惩戒的措施更多面向民营企业;一些部门制定政策、法规的出发点是为了约束民营企业,或将检查、处罚民营企业视为部门的生财之道。在采取行政行为时,对涉及到民营企业的利益重视程度不够,建议由市政府统一设立投诉电话,接受民营企业随时投诉,如经核实投诉属实,则实行针对性问责制,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对民营企业的服务意识。民营企业的发展涉及到方方面面,因此政府还需以强化部门配合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各级政府部门应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本着“先活后管、先予后取”的原则,全面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
(注:本文是天津商业大学青年科研培育基金项目0911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民营企业 财务管理 企业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营企业在创造税收、繁荣经济、增加就业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在机遇和风险并存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利用企业的有限资源,抓住机遇,减少风险,壮大实力,将是摆在民营企业面前的中心课题。笔者认为,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首先应对当前民营企业发展中暴露出来的财务问题进行分析。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民营企业因为资产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再加上财务制度不健全、抵御外界经济环境变化不强等因素,在财务管理方面,民营企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一)财务管理不健全,重要信息被忽视
企业的繁荣与发展,信息是关键,如何有效准确地认识和利用财务信息,是事关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大事,企业中的财务信息可以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赢利能力的高低,承受债务能力的大小,以及对企业本身的评价,所以财务信息在企业经营中应发挥重要的作用。然而,民营企业的企业主既是所有者又是管理者,所以他们往往只关重企业的利润,不会关注财务数据的重要性,也没有完备的财务信息资料,在关注财务指标和数字时,大多只重视利润大小,对其他信息则一扫而过,从而导致了企业的管理者不能充分利用财务信息判断将来的经营状况,在制定经营决策时也就会陷入主观和盲目之中。
(二)管理单一,缺乏先进的财务管理观念
因为民营企业的所有者又是企业的管理者,在管理模式上是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高度统一,在企业管理上有句话“大型企业靠文化,中型企业靠制度,民营企业靠老板”,民营企业的管理自然是老板个人的事情,而这些老板大多对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知之甚少,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研究,致使其职责不分,越权行事,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监控不严,会计信息失真等。财务管理者在企业管理中无法施展自己才华,从而使财务管理失去了其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三)缺乏资金运营理念,投资盲目
企业的发展要靠良好的资金运营,作为民营企业因抗风险能力差,更应该引起重视,但事实上大多民营企业存在着资金管理混乱、资金闲置时间过长、库存过多等现象,企业老板常把拥有现金的多少视为获得利润的多少,常把现金与利润混为一团,在控制成本和费用支出的方法上不得当,缺乏先进的资金运营理念。
在项目投资上,企业一般不去做前期的市场调查、项目的盈利水平与风险程度的评估,不去考虑自身的资金实力与各种投资渠道的选择,投资全靠企业所有者的眼睛去判断,造成投资盲目跟风,专捡当前热门项目、高利润项目投资,结果造成新项目不盈利,老项目利润被稀释,从而导致企业资金短缺,偿债能力下降,增大了企业的破产风险,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四)企业成本管理弱化,生存能力不足
大部分民营企业的财务人员在成本控制方面缺乏经验和措施,成本核算粗放,有的企业把几种甚至十几种主要产品成本笼统地汇总核算,企业管理层只知道企业亏损还是盈利,而具体到哪种产品盈利多,哪一种产品盈利少却不得而知。这种管理方式不能对企业生产结构调整作出分析,不能根据企业实际状况提出建设性意见。还有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没有成本核算,只注重在生产过程中抓成本控制,而忽视了对产品的设计论证,不能使技术进步、成本控制与经济效益实现有机结合,缺乏事前事中控制能力,企业生存能力大大减弱。
(五)财务风险控制能力不强,企业经营风险大
目前,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都存在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民营企业在面对企业发展决策时,不能合理地确定资金的需要量,造成要么筹资不足影响生产经营,要么就是筹资过多,使企业承担沉重的利息负担,加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造成了资金上的困难,最终导致企业破产。造成企业的失败原因归根结底是缺乏有效的控制财务风险的能力和措施,不能正确认识风险,分析和评价风险才能有效地控制风险。
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是民营企业生存发展必然要求
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不仅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是现在企业发展的必然需求,财务部门时刻把握着企业活动的脉络,财务活动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而企业经营业绩最终则全部体现财务状况的变化,以财务管理为中心,主要是指以盈利、价值统驭企业销,以财务凝聚一切要素,对内协同、对外扩张,不断地、动态地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一)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但是市场瞬息万变,潜伏着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尤其是在国际政治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各国政府为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而相应调整其宏观和微观经济政策,西方企业对理财提出了更高的行为规范和更广泛、更复杂的理财范围和方法。在企业筹资和用资方面,出现了创新金融工具,在金融机构之间建立多元化的关系,也给企业带来了潜在的经营风险,如何做好财务管理,是当前企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离不开财务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企业把实现财务成果的最大化和财务状况的最优化作为自己追求的管理目标。这就使得企业各项工作都必须围绕着这个目标来进行,把这个目标作为各项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各项管理工作必须服从并服务于这个目标。因此,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来完成。
(三)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
企业的财务管理,首先是一种价值管理,是资金运动全过程的管理,而资金运动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货币表现,它渗透在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之中。从实物形态看,表现为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不断购进、消耗、转化和销售;从价值形态来看,表现为资金的不断运动,投入、支出和收入不断周而复始。经济活动的决策和资金运营的管理都属于财务管理的范围。这就使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成为可能。
民营企业如何做到以财务管理为中心
企业财务管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筹集和形成、投放和分配、运用和周转、收益和成本,以及贯穿于全过程的计划安排、预算控制、分析考核等进行全面管理,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树立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企业管理理念
作为民营企业,首先是企业的所有者,即企业领导要懂得财务管理的重要性。重视财务人员的素质,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财务人员除应具备较扎实的专业知识之外,还要熟悉国家法律,对社会环境有一定的观察和预测能力,必须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也就是说,财务人员要做到是“专才”也是“通才”。只有这样才能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成为可能。
(二)从管理模式入手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规范和完善的法人财产制度为主体,以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为主要形式的一种新型企业制度。而当前大多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单一,所有权与管理权高度统一,这种单一的管理模式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要发展,必需首先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建立财产委托、经营关系,使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从而提高企业资产营运效率;其次要建立起合理的制度安排、建立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重视人才资本建设以健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最后还必须从强化内部控制上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在企业内部建立起涵盖所有经济活动的信息管理系统,以便进行有效的信息传递。
(三)完善用人机制并重视人才培养
民营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民营企业用人机制,在用人上任人唯亲思想严重,缺乏灵活的人才聘用机制,在发展初期显现不出其弊端,当随着企业的发展,资产达到一定规模后,这种家族式的管理便显现出它的缺陷,民营企业管理机构的相对简单无法应对经济活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民营企业所需要的不仅仅是记帐的人,而是更需要会理财的人。企业只有舍弃任人唯亲的思想,建立起灵活的人才聘用机制,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占据先机。才能吸引和稳定高水平人才,从而使企业进一步发展。
(四)重视财务信息并建立有效的财务控制制度
要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建立有效的财务控制制度体系和治理结构是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惟一出路。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一个企业的繁荣与否,主要取决于能否准确有效地认识和利用财务信息。企业的会计资料数据不仅仅是为了纳税和使所有者对一个年度的财政状况及盈亏状况进行分析和了解,更重要的是应当作为企业经营活动中的有效工具加以运用。这就要求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重视会计资料的汇集和分析,充分运用财务数据,分析预测企业的现状、预测未来的发展,在财务管理中要有效地利用统计资料,并依靠与经营有关的各种计划,即销售预测、毛利预测、人事费用预算等,充分发挥财务信息对生产经营的有效指导力。
(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科学做出投资决策
民营企业在投资决策时要坚持以产品的可行性为基础,以实现最高资金利润率为前提,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优化为标准。首先,进行深入的市场调查,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及时把握投资时机。其次,应本着有利于公司产业结构的调整,着重于高新技术的发展的原则,对拟投资项目的投资目标、投资规模、投资方向、投资结构、投资成本与收益等投资活动中的重大问题所进行的分析、判断和选择,并对拟投资项目技术上的可行性和技术上的有效性进行论证。通过认真分析风险和收益的关系,通过采取了大、中、小利并举,长、中、短期结合的投资组合方案,适当控制企业的投资风险。只有在收益和风险达到最好的均衡时,再按照一定的决策程序进行决策。最后,在投资项目的执行过程中要对过程进度、质量、施工成本进行控制,随时根据变化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投资项目按预算规定如期完成。另外,民营企业在投资决策时应该学习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我国的国情,创出一条适应企业自身投资决策的路子,力争为企业进一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六)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加强资本运营管理
资本运营是资本所有者或其授权委托的人对企业资本的运作和经营,通过资本的流动、重组或投入,促进资本的快速集聚和集中,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和提高资本的效率。资本经营理念是一种管理理念的创新,这种创新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民营企业要充分地运用资本经营理念,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要使资本运营运作,首先,要对企业资产的流动性、盈利性、安全性做一个全面、合理的设计。设计出合理的资产分布状态,保证资产的应变能力,以实现资产的盈利性。这是建立在正常的生产经营基础之上的资本运营。其次,要充分利用已有的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进行融资,以扩大企业的资金来源;企业更要利用兼并、收购等现代资本运营形式来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只有正确地运用资本经营理念,才能为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使民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地位。
参考文献:
1.汪永兰.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探析[J]. 集团经济研究,2006(10)
2.杨宝平.浅谈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2)
3.安旭.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现代审计与会计,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