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经济发展范文

时间:2023-04-03 04:05: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虚拟经济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虚拟经济发展

篇1

关键词:虚拟经济、泡沫经济

一、虚拟经济:形成机理、发展与规模

虚拟经济是与实体经济相对应的概念。所谓实体经济是指物质资料生产、销售以及直接为此提供劳务所形成的经济活动,其主要构成部分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建筑业、邮电业等产业部门。虚拟经济则不同,它是指与虚拟资本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活动,也即虚拟资本的持有和交易活动。因此,讨论虚拟经济可以从虚拟资本入手。

所谓虚拟资本,是指与实际资本相分离的,本身无价值却能带来“剩余价值”、并具有独立的价值增值运动规律的各种资本凭证。虚拟资本的形成是与货币的产生分不开的。货币开始是为突破物物交换的缺陷而产生的一种交换媒介,但货币发展到由纸币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一种价值符号以后,在交换媒介功能之外,又增加了价值储藏功能,从而使货币转化为资本成为可能。在信用关系出现后,资金借贷双方联系日益密切,资金需求者愿意向资金供给者支付利息,货币产生了“收益”,从而转化为了虚拟资本(借贷资本)。借贷资本的大规模发展产生了银行信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融资便利。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的规模日益扩大,必然寻求新的融资渠道,于是股票和债券应运而生,它们是最明显的虚拟资本。在当今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虚拟资本呈现出越来越丰富的趋势,资本的虚拟化程度越来越高。继股票、债券之后,又出现了证券化资产和金融衍生产品。证券化资产是因资产证券化而发展起来的。银行将住房抵押贷款、汽车抵押贷款、信用贷款等各种信贷资产经过重新包装后实行证券化,或者在一些低信用等级的证券中加入较高信用等级的证券,并用其作为抵押发行新的证券,从而提高资产的流动性。这样等于是在本身就是虚拟资本的信贷资产及初级证券的基础上,又产生的虚拟资本,大大提高了资本的虚拟化程度。金融衍生产品是虚拟化程度最高的金融产品,金融期货、期权合约的买卖者并不真的拥有合同中规定数额的证券或货币,也不必在交易清算时真的买入或者卖出这些证券或货币。特别是指数期货和期权交易,实际上是就指数的涨落打赌,无任何实际对应物,是最彻底的虚拟资本。

与虚拟资本的发展相适应,从历史和逻辑的角度来考察,虚拟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闲置货币资本化。这是虚拟经济的最初阶段。例如,当某人持有暂时不用的闲置货币,而另一人却急需生产经营资金时,前者便可将其闲置货币让渡给后者去使用,后者则承诺对借入资金按期还本付息。在这种货币的直接借贷行为中,由于贷方并未从事现实的生产经营,而是仅仅凭借代表借贷行为成立的借据或凭证获取利息收益,因此,这种借据或借贷凭证便成为虚拟资本的雏形,贷方据以获取利息收益的活动也就是一种虚拟的经济活动。

2、借贷行为中介化。这一阶段的标志就是银行的产生。在这一时期,货币资金借贷主要不再是个人之间的直接借贷,而是表现为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借贷。此时,对广大的存款人而言,其持有的能够带来利息的存款凭证就是虚拟资本。因此,借贷行为的中介化实际上意味着虚拟经济活动的社会化,这种社会化由于能够扩大社会的资金借贷规模,提高社会范围内资金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因而,对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证券交易的市场化。随着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大量发行,客观上要求形成一种便于有价证券实现流动性的机制或场所,于是,证券市场应运而生。虚拟资本交易的市场化可以引导资金向预期收益较好的产业流动,从而有利于优化社会资金的配置结构,提高社会资金的使用效率。

4、虚拟经济国际化。进入20世纪后,较大规模的跨国证券投资开始出现,虚拟资本的发展由此进入新的阶段。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布雷顿森林协议和关贸总协定推动下最终形成的规模巨大的国际金融市场,更加便利了虚拟资本的跨国交易,从而使虚拟资本交易日益呈现为一种国际性的经济活动。虚拟经济活动的国际化可以促进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并使资本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

5、金融工具创新化。20世纪60年代以后,虚拟经济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国际性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规模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包括各种金融期货、期权等在内的金融创新工具层出不穷。金融工具的创新化使得虚拟资本的交易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并使虚拟经济越来越脱离实体经济而日益呈现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领域。

80年代以来,各主要工业国家的金融资产迅速膨胀,交易规模迭创新高,使得虚拟经济的运行愈发脱离实体经济而扩张。据报道,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平均年增长率仅为3%左右,国际贸易平均年增长率为5%左右,但国际资本流动却增加了25%,全球股票的总价值增加了250%。1997年全世界虚拟经济的总量已达140万亿美元,约为世界各国国内生产总值总和(28.2万亿美元)的4倍。全世界虚拟资本每天的平均流动量已高达1.5亿美元以上,约为世界日平均实际贸易额的50倍。可以预计,随着电子商务和电子货币的发展,虚拟经济的规模还会膨胀。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基础。在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中,实体经济是第一位的,虚拟经济是第二位的。虚拟经济是随着实体经济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同时也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极大地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麦金农,1973;格利和肖,1960)不仅可以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实体经济的运行效率;而且资本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工具提供的套期保值等服务,还为实体经济提供了稳定的经营环境,降低实体经济的经营成本和因价格或汇率波动引致的不确定性经营风险,使实体经济能够稳定增长。另一方面,虚拟经济自身产值的增加本身即促进了GDP的增长,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直接促进了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具体而言,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有助于提高社会资本的配置效率。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是实现资本在不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优化配置。通过发行并交易虚拟资本,发现虚拟资本所代表的权益价格,是实现增量资本在实体经济各部门之间优化配置的主要诱导工具。同时,金融市场还为存量资本优化配置提供了有效途径,通过资产重组等产权交易,可以实现存量资本在不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再次优化配置,盘活因投资决策失误或市场需求结构转变而闲置的存量资本,提高社会资本的利用效率。

2、有助于分散企业经营风险。其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企业制度的创新,使企业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社会化,同时也使企业产权的所有权、经营权和受益权相对分离,企业所有权的转让与处置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影响弱化,企业经营的稳定性增强。其二,资产证券化、ABS(资产担保证券)、期权交易等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对企业资金安排、投资选择、规避经营风险等具有重要影响,如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和外汇掉期业务,可使企业有效规避市场价格波动和汇率变动带来的经营风险,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等。

3、虚拟经济规模的扩张,在增加GDP规模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在虚拟经济日益发挥出对实体经济巨大的促进作用的同时,虚拟经济自身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与1980年相比,1996年西方主要工业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金融资产总额均成倍增长,特别是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金融资产的增长迅猛,并带动了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但是,虚拟经济在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隐藏着极大的风险。这是因为:虚拟经济要正常运转,需与实体经济的规模相适应。然而,虚拟经济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却越来越表现出相对独立性。在证券市场中,人们对于证券市场未来价格的预期往往并不是基于公司的财务状况,而是基于一种心理预期和想象空间。这种投机者的“市场接力棒理论”(金德尔伯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生动地描述了投机者普遍存在的“博傻心理”,即投机者见到大家都看好某一金融资产,自己也加入这一行列,期望自己的“接力棒”下传,由于大家有相同的预期,在相反的预期未形成主流之前,市场接力棒就不乏接手者,从而带来市场的火爆,使市场价格脱离客观价值,形成泡沫。前面所提及的虚拟化程度较高的证券化资产和金融衍生产品,更是在虚拟资本基础上的再次虚拟化,几乎与实体经济没有联系,易形成泡沫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投资中也可能存在着泡沫成分。企业为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可以向银行贷款,也可以发行股票和债券。但一旦企业经营不善,或遇到经济全面衰退,企业破产倒闭,实际资本创造的“价值”得不到实现,企业先期的银行贷款和股票债券等虚拟资本较之实际资本来说,就成了空中楼阁。实际上也是一种泡沫。

经济中出现泡沫并不意味着泡沫经济的出现,经济泡沫对经济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并且可以通过市场供求机制而自动恢复均衡,只有当虚拟经济中的泡沫成分不断加重,资产价格普遍大幅度地偏离或完全脱离由实体经济因素决定的资产价格时,才会导致泡沫经济。泡沫经济会扭曲资源配置,降低资源配置的效率;泡沫经济所造成的虚假繁荣现象,会扭曲消费行为,恶化国际收支,破坏经济均衡;泡沫经济所造成的混乱的信用关系,会影响金融系统的运行,最终导致金融危机,并引发整个社会的经济危机。譬如1978-1981年发生在墨西哥的泡沫经济,在1981年股市崩溃之后,引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和持续的通货膨胀,导致大批企业和个人破产,失业率上升,社会贫富差距增大,整个墨西哥经济一片萧条;80年代日本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的迸裂同样使经济实力雄厚的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衰退之中,至今难以自拔,所谓的“日本神话”由此破灭。

泡沫经济的产生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从主观上看,主要是由金融投机引起的。人们在“博傻”心理支配下,金融资产价格越高越买,越买价格越高,导致金融市场超常规膨胀,引发泡沫经济。从客观上看,实体经济的内在失衡是导致泡沫经济的根本原因,由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可见一斑。发展中国家在实体经济实力不强、结构性问题突出的情况下,金融市场过度开放,会导致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引发泡沫经济。七十年代以后,东南亚等地区国家经济快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受金融深化理论的误导,上述各国相继开放金融市场,企图通过金融完全自由化,依靠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刺激实体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但由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偏低,且存在诸多结构性问题,虚拟经济过快发展超过了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最终引发了泡沫经济并导致了一系列金融危机。以泰国为例,泰国工业基础设施落后、建设资金匮乏、出口以资源型产品而非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虽然泰国政府力主投资并着重发展重化工业和高科技产业,但受教育和科技水平限制,严重制约了泰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实体经济存在比较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和金融监管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泰国政府却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外汇管理上推行了一系列激进的改革措施,加速了金融自由化和对外开放步伐,使虚拟经济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该国实体经济发展速度,特别是短期外资大量流入,且被投入到房地产和股市炒作而非实体经济领域,使泰国经济的泡沫化现象日趋严重,并成为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三、我国经济中的泡沫风险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商品价格由国家决定,基本不受市场影响,而且金融交易近乎为零,基本不存在泡沫现象。但进入90年代以来,深沪股市的建立和房地产市场的开放,使“泡沫”的威力大大发挥出来。

我国股票二级市场上的泡沫是众所周知的。我国股市上有很多股票的市盈率都达到50倍以上,大大高于美国的水平(NASDAQ的平均市盈率虽已经高达90倍,但美国工业类股票的平均PE(市盈率)仅为25倍,运输业股份的PE平均为12倍,银行业平均为13倍,公用事业股为20倍)。今年ST板块的几番上涨,也有利地说明了我国股市的投机性强,不可避免地会引发泡沫。

在股市泡沫严重膨胀的同时,也出现了房地产泡沫。股市泡沫较之房地产泡沫,犹如小巫见大巫,这是由于体制漏洞而导致的疯狂炒作的结果。而且,股市炒作的参与者绝大多数是居民个人,而房地产的炒作主要是由有实力的企业进行的,资金量大,泡沫膨胀更加厉害。时至今日,房地产泡沫导致的后果依然是触目惊心的。

股市泡沫和房地产泡沫都是泡沫的表现形式。在我国,除了这两种泡沫以外,还存在更严重的泡沫形式,即由于实体经济结构存在问题,国有企业大面积亏损而造成的泡沫。这种泡沫集中反映在银行的不良贷款上。目前,我国企业融资以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作为中介为企业提供资金融通。只有企业经济效益好,银行、存款人和企业之间的资金循环才能正常进行。企业效益不佳则会给银行带来风险。若企业进行破产清算,清算价值无法还清贷款,银行会出现坏帐,若拖欠贷款,则会形成呆帐。企业风险只是单个风险,但当它通过不良贷款转嫁给银行以后,就成为金融系统风险。我国企业由于体制原因、经营管理不善所导致的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存在,使我国经济潜藏了危机。

四、结论和建议

以麦金农、格利和肖为代表的众多经济学家认为,金融活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着金融深化而不断增加,因此主张通过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促进经济增长。但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这一主张是片面的。西方发达国家自80年代以来已相继实现金融自由化,金融深化程度不断提高,金融资产总量迅速膨胀,目前均已大幅度超过本国的GDP,但在金融资产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GDP并没有随之快速增长,其增长速度反而有所下降,而且,在欧洲还引发了90年代的货币危机,在日本则产生了严重的泡沫经济现象。许多发展中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等在80年代中后期推行金融自由化之后,金融深化程度迅速提高、虚拟经济膨胀速度超过发达国家,经济的泡沫化现象日益严重,并引发了一系列的金融危机。

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确实能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但盲目的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却会带来极大的风险。因此,在我国这样一个内部经济存在一系列问题的发展中国家,金融深化以及金融自由化的进程应当慎重,我国对金融市场的开放应是逐步的。我们应当下大力气进行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金融体系的完善,以适应加入WTO后的国际环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加快资本市场规范化建设的同时,应着力加快资本市场的发展。这不仅包括扩大证券品种的规模,也不仅包括增加新的证券品种,而且包括拓展和开辟新的市场,扩大居民投资渠道和企业获得资本性资金的渠道。其中,存量股份制、债权转为社会股权、将建设国债建立在运用资本经营方式运作国有资产的基础上等,都是应当重视的具体措施。

2、积极推进创业投资,加快高科技产业化步伐。知识经济是将知识转化为经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业投资的功能极为重要。在资本市场的配合下,积极推进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调整国家的经济结构。

3、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实物经济的货币化和资产证券化。实物的货币化和资产证券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实物的非货币化,有着诸多弊端;资产的非证券化,严重限制着资产的准确定价和资产存量的盘活。

4、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关键的问题是,运用何种机制和规范。在双重体制并存的条件下,运用计划经济机制,虽一时抑制了某些现象,但不利于金融市场的成长,结果可能造成更大的风险。为此,应特别重视运用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则,强化金融监管。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中译本,人民出版社,1998。

2、麦金农,1998:《经济发展中的货币与资本》,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

3、J.G.格利,E.S.肖,1996:《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4、金德尔伯格,1992:《泡沫》,载伊特韦尔主编:《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译本,经济科学出版社。

5、刘骏民,1998:《从虚拟资本到虚拟经济》,山东人民出版社。

6、谢太峰,1999:《正确认识虚拟经济》,《金融时报》10月30日。

篇2

>> 信息技术与中学生物课程集散式整合途径探讨 集散控制与智能楼宇 虚拟会展与实体会展信息耦合浅谈 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 城市文化的集散与交流 集团企业集散采购信息集成实施路径研究 曾经,天津是经济牛人的集散地 经济发展与区域信息鸿沟等 论信息技术与现代经济发展 浅谈信息技术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贵州旅游集散中心现状及发展对策 无锡与上海旅游集散中心的比较研究 DCS集散控制器的日常应用与维护 集散空间 信息技术引领经济发展 信息化为经济发展提速 寻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平衡 资源环境约束与资源型经济发展 浙江会展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论会展经济发展现状与风险管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2] Tilly R,Welfens P J,Heise M.Fifty Years of EU Economic Dynamics-Integration,Financial Markets and Innovation[M].Berlin:Springer,2007.

[13] 陈立泰,梁 乐,张祖妞.服务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J].西部论坛,2012(2):95-101.

[14] Center for Exhibition Industry Research.Digital Exhibiting Marketing Insights 2009[R].Chicago:Digital Exhibiting Marketing Insights, 2009.

[15] Yu panies Turn to Virtual Trade Shows to Save Money[EB/OL].(2009-07-26)[2012-10-21].http:∥/travel/news/2010-01-04-Virtual-tvde_shows_N.htm.

篇3

一、重视虚拟经济的发展

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是在党的路线指引下,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包括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债券市场、保险市场以及外汇市场等等,都是在这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从无到有发展起来的。一方面,虚拟经济的发展提高了资金的利用效率,对社会经济发展、推动改革开放、扩大就业、增加国家税收和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看到,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还很突出,它也带来了一些风险管理问题,这都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对于股票市场来说,截止到2005年末,上市公司数量已达到1381家,产业结构逐渐转向以基础原材料工业、支柱产业以及交通能源、金融业等基础设施产业为主导。还有数以百计的为股票市场服务的证券公司、会计和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股票市场的发展,为上市公司尤其是为国有企业开辟了重要的融资渠道,筹集了大量的发展资金。截止到2005年末,企业通过证券市场发行、配售股票共筹集资金累计超过1.35万亿元。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深化和商业银行改革的推进,债券市场成为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债券发行量逐年增大,2000年为4400多亿元,2005年余额已达到了4.2万亿元,2006年仍保持了较大的发行量,仅上半年就有3100亿元,同比增长68%。债券的发行主体、债券品种和信用层次也多样化发展,从单一的中央政府债券到开始发行各类金融债、企业债、银行间短期融资券、可转换债券、证券公司债券以及非金融机构债券等。债券交易也日趋活跃,2005年银行间现券交易达到6.34万亿元,是2004年的2.5倍;债券回购交易额为16.51万亿元,是2004年的1.66倍。

在期货市场上,经过1995年后几年的规范时期,开始步入正轨。2004年,借助着“国九条”的出台和新品种的上市,整个市场的全年成交额高达14.7万亿元,较2003年增长36%,成就了中国期货历史上最辉煌的一年。2005年,成交额略有回落,但交易量仍达到3.228亿张合约,成交额13.445万亿元。我国已成为世界新兴的主要商品期货交易市场,其中,铜、铝、大豆和棉花四种期货的交易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上海期货交易所成为世界主要的铜、铝期货交易市场。

1994年4月,我国银行间外汇市场正式开始运作,外汇市场交易规模增长迅速。2005年银行间外汇市场的日均交易额达到11.98亿美元,年增长率为44.4%。另外,外汇交易也不断推出新的衍生品交易工具。2005年5月,银行间外汇市场推出8个外汇对外汇的外汇交易业务;2005年8月又引入远期外汇交易,98个交易日内,远期交易合计成交量26.90亿美元,日均成交2745万美元。

银行在经济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维系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转。在计划经济年代,中国只有3、4家银行。但现在除了央行,还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三大国有政策性银行,以及一大批各种类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有了飞速发展。计划经济年代,银行只能承担着出纳和会计的作用,现在通过在国民经济中输送资金,银行起到了整个社会经济正常运转的“核心”和“血液”作用。目前银行存款有31万多亿元,与1978年相比增加了20几倍,贷款也有21万亿元。近些年来,央行在宏观调控发挥利率杠杆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保险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保险业总资产达到1.8万亿元,保险营业额达5万亿元。

与此同时,整个金融业还培育造就了一大批专业人才。

二、资本市场开放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程度不断加深,特别是加入WTO后,资本市场逐步开放。在这种形势下,我国银行、保险、期货、债券、金融衍生品市场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和虚拟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各国经济在获得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宏观经济风险也相对增大,20世纪90年代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爆发就是例证。毕竟,虚拟资产具有很强的资金聚集能力,虚拟经济部门中某一点出现了问题,难免要波及整个经济。因此,不仅要我们在发展中取得的成绩,也要看资本市场开放所面临的问题。

比如直接融资在我国融资比重中的比例过低,只占10-15%左右,而国外这一比重达到50-80%,发达国家达到80%以上。直接融资比重过低,间接融资比重过高,就会带来很多问题。因为间接融资主要是通过银行贷款,从而这个不合理的融资结构必然给银行带来过高的风险,进而也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我国的股票市场经历了几次暴涨暴跌,市场价值表现很不稳定,流通市值也只是约占总市值的1/3左右。股权分置改革后将会改变这一状况。2005年,沪、深两地股票市场市值为3.24万亿人民币,占全球市场的比重不到1%,与GDP的比值也较发达国家低出许多,没有充分发挥其强大的融资功能。

再比如债券市场,目前发债主要是国债和金融机构债券,地方政府是不能发行债券的,公司(企业)债券很少。2005年国债和中央银行债两者余额占去整个债券市场的2/3,此外政策性的金融债也占1/4还多,而银行商业债券和企业债只有5%多一点。而美国的国债占比只有16.2%,加上市政债券后所有公共债券的占比也只有1/4。这种不合理的债券结构,严重地限制了我国各类金融机构和企业筹集资金的能力。

我国期货市场上的交易品种共13个,局限于农产品、金属和能源三大类。而世界上期货交易品种从农产品、金融、能源到外汇、利率甚至天气,几乎涵盖了能够做成标准化合约的所有“商品”,尤其是金融期货有着迅猛的扩张趋势。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金融期货上占有绝对优势的比重,我国金融期货的不足严重限制了我国在这些领域的影响这些物品现价的权利。

上述数据和对比表明,我国虚拟经济领域在结构和规模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实体经济是整个经济的硬件,而虚拟经济就像是软件。只有硬件没有软件,经济就没有活力;良好的软件条件,会促使硬件发挥出最大的功能。重视虚拟经济的发展,就是要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这二者的关系,使它们配合好。在实体经济这个硬件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同时,虚拟经济这个软件也要不断发展、升级,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些年,我国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发展迅速,对与之配套的虚拟经济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发展虚拟经济应对资本市场开放的新挑战

现在,随着资本市场开放的逐步推进,国外的银行、保险、证券这些业务开始大踏步地进入中国。国外从事虚拟资产业务的机构进入国内,它的影响有两重性。一方面是好的,我国各类金融机构、企业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投融资,借助各类虚拟资产的流动,有利于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虚拟资产的流动性也为经济发展带来了风险,因为高度的流动性就会带来大量的投机活动,投机多了,风险也就随之多了。

我们来看看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十几年所发生的事件。如1992年欧洲货币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1999年巴西金融危机;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机;……再加上日本泡沫经济的后遗症,有哪个国家可以躲过金融危机和来自虚拟经济内部或境外的货币冲击?这些国家已经为我们敲响了长长的警钟。

如何来应对资本市场开放过程中的这种挑战?这里我主要谈几点想法。

一是要积极稳定地发展虚拟经济。除了发行股票外,当前还要重视扩大债券基金市场,积极稳步推出金融衍生品、创业板以及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提高虚拟经济的市场规模和运行质量。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对一国虚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有一定的发展规模,而且更要有较高的运行质量。国际炒家们手里握着大量的国际游资,他们从来不会对哪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有怜悯之心,完完全全就是为了获取收益。虚拟经济的规模小,就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外来的冲击。小的虚拟经济规模在巨大数额的投机资金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还有就是要提高虚拟经济的运行质量。虚拟经济不稳定就会引起泡沫经济,泡沫破灭就会引起严重的经济衰退或经济停滞。

二是要加强金融监管,“一行三会”要协调动作,相互配合。虚拟经济监管部门位于资本市场开放的最前沿,要保持整个经济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是要保持虚拟经济的稳定。许多国家的金融危机更多是对自身虚拟经济发展的监控和估计不足。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在资本市场开放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风险的防范。对于某一笔资产,对一家银行和企业来说是微观风险,对一项虚拟资产来说是微观风险,但在资本市场开放的条件下,局部的风险容易引发和形成大范围的风险,甚至可能会引起大的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已经给我们以警示了。日本也有这样的经历。20世纪80年代后期,日本出现大量的剩余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致使房地产价格暴涨。日本金融机构对房地产泡沫的危害认识不足,也没有能够及时地对房地产市场作出正确的评估,纷纷给房地产公司和建筑公司发放贷款,形成了房地产不断升值和信贷规模不断扩大的恶性循环,泡沫越吹越大。最终泡沫破灭,股价和房价同时开始暴跌,导致日本经济十多年来一蹶不振。所以,加强监管非常重要。对于风险的监控,不仅要把风险控制在市场可承受的范围内,更重要的是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范风险。

我国经济会不会有泡沫经济的危险?资本市场能否承受国际金融大鳄的兴风作浪?银行业是否能够应付外来的冲击?金融监管是否有足够的方法和力量来应付世界范围内的虚拟资产流动?资本市场的开放对我们的虚拟经济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应对,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三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中介机构的自律规范。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证券市场“基石”,也是适应国际竞争的必由之路。目前已上市公司中,除了有一批规范管理和效益都比较好的外,还有相当一部份上市公司没有严格按照“公司法”、“证券法”、“会计法”等法律法规运作,管理不善、决策失误、效益下降甚至亏损。还有极少数上市公司弄虚作假,严重违规。当前要着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和股东大会制衡机制,严格信息披露规章,建立分红和市场退出机制,严格遵守“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篇4

摘 要 近年来,随着现实中虚拟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学研究的不断深化,虚拟经济作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日益受到经济学界的重视。那么近年来我国经济虚拟化发展到底怎样,在经济虚拟化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文便在考察了我国经济虚拟化发展现状和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发展虚拟经济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虚拟化 金融 股票

一、何为虚拟经济和经济虚拟化

谈到经济虚拟化,首先不得不指出的便是“虚拟经济”。其衍生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Fictitious Capital)。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是在借贷资本和银行信用的基础上产生,指股票、债券及失去了黄金作为基础的货币资本,其没有价值,却有价格;不直接参与生产过程,却具有价值增值的形式。由于经济虚拟化发展进程较短,各主要发达国家对虚拟经济的研究也主要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外自1961年开始在学术文献中出现Fictitious Economy[1] ),我国对经济虚拟化的研究也大致开始于97年的东南亚经融危机,因此学术界对虚拟经济尚无一个统一的较为明确的定义,有的学者倾向于将虚拟经济定义为与人的心理密切相关、和实体价值系统相对应的虚拟价值系统;有的学者认为虚拟经济主要由金融系统构成,甚至将虚拟经济等同于金融经济;然而,笔者更倾向于认为虚拟经济是由“虚拟资本构成的经济部分,具体包括虚拟资产的形成、发展、运行、波动等内容[2]”包括金融、房地产、知识行业等多个部门;。而经济虚拟化,一般认为其以货币虚拟化为起点, “实质是虚拟资产的数量和交易不断膨胀的过程,集中表现为全球虚拟资产的迅速泛化” [3]。

二、我国经济虚拟化现状及和其他国家的比较

经济虚拟化在多个方面有着不同的表现,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虚拟经济部门如金融服务和房地产服务业等产出总值不断膨胀,占GDP即国民产出总额比重不断上升;票市场交易规模不断加大等。我国现在处于经济虚拟化的初级阶段即虚拟经济成分所占比重稳步提升,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也逐渐加强。[4]

从下面表1中便可以看出:一方面股票市值、国债余额(由于金融债券与企业债券的具体金额难以获得,仅考虑国债余额)迅猛增加,说明我国经济成分中虚拟经济所占比重逐步增大,经济虚拟化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在每个统计年度中股票市值、国债余额占GDP波动很大,说明虚拟经济是靠心理支撑的价格系统,资本化的定价机制,定价是建立在对未来预期的基础之上,波动性较大。[5]

表1[6]

而对比同期发达国家如美国的经济虚拟化情况(如图1)便可以看出,就其国债余额而言,无论是绝对量,还是其在GDP中所占比重,都远远超过我国所有虚拟经济的规模,倘若再加上美国国内的企业债券和包括各种复杂且金额巨大的的金融衍生产品,其虚拟经济规模可见一斑。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我国处于经济虚拟化的初级阶段,经济虚拟化程度还是较低的。

图1[7]

三、我国经济虚拟化现状的评述及分析

(一)我国经济虚拟化快速发展的原因

(1)实体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积累了大量财富。虚拟经济的发展根源于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其在一国范围内的运行首先是以实体经济的发展作为基础和支撑的。正是实体经济创造出来的财富基础使虚拟经济的最初发展得以有资金支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快速发展.制造业和其他一些实体经济部门的发展与积累推动了我国股票市场的债券市场的壮大,为经济虚拟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实体经济竞争激烈,负担过重,利润有不断下降的趋势。根据马克思的资本逐利性可知,资本从利润低的行业流出,最后流入利润较高的行业。而我国由于税费体制还不完善,税费混杂,企业负担较重,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利润率不断下降。因此导致大量资本投向了金融、房地产等税负较轻的市场(例如:同实业相比,因为房地产没有增值税,营业税只有5.5%,而土地增值税通常不超过5%,加上一些灰色的成本支出,总体税负比制造业轻。[8])这使得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虚拟经济成分迅速增加。

(3)知识经济等产业部门的兴起。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知识经济悄然兴起,计算机软件、航空航天等行业快速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高技术商品和服务业产值的不断加大,使得我国虚拟经济快速发展。

(4)证券市场的建立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无可否认的是,上交所与深交所的成立使我国正式拥有证券交易市场,以及以后政府对金融自由化做出的一系列举措使得我国经济虚拟化的发展迈入快车道。

(5)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快了我国经济虚拟化的进程。经济全球化本质上就是虚拟经济的全球化。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经济紧密结合,一国经济虚拟化的提高也会带动与其联系密切的国家的经济虚拟化的加深。

四、我国经济虚拟化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虚拟经济作为一种比较发达的经济形态,确保其合理、有效的运行,不仅可以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而且还可以减少经济增长对资源、环境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虚拟经济又具有高度流动性、高风险性、高投机性和高度不稳定性特点,很容易诱导人们撇开物质经济去盲目追逐虚拟经济的过度增长,[9]破坏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因此,在我国经济虚拟化的过程中,应谨慎小心,特别是注意以下问题:

(1)保持国民经济中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虚拟经济发展可以适度脱离实体经济,但如果其完全脱离实体经济而独自运行,则由于虚拟经济的特性,势必会威胁国民经济的稳定。因此在以后我国经济虚拟化发展过程中应十分注意这一问题。

(2)合理把握虚拟经济内涵。虚拟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内涵扩展极深。但我国学者在研究虚拟经济时更多地关注的是虚拟经济中的金融领域,毫无疑问,金融是虚拟经济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金融活动不一定全是虚拟经济。此外,知识经济、房地产等也是虚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还会有其他的表现形式,准确把握虚拟经济内涵无论是对以后的理论研究还是政策制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3)科学的制定虚拟经济的评价体系。虚拟经济发展到什么程度才对国民经济运行有利而无害,这个问题的回答有极具价值。部分学者只顾批判虚拟经济高波动性、高投机性的缺陷,却忽视了其对经济发展的积极贡献,这显然是不对的。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应公正、科学、合理制定,防止偏颇。

五、对我国在经济虚拟化发展过程中的政策建议

(一)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防止我国产业空洞化。实体经济的发展是支撑整个经济基本面稳定的重要因素,虚拟经济过度发展若引起实体经济的大规模萎缩与衰退,则对任何一个国家的打击都将是巨大的,这意味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缺乏稳定的支持系统,从而成为经济危机与金融泡沫的源头,因此必须重视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

(二)加强对金融、证券等行业的监管力度,维护我国金融稳定。虚拟经济波动会引起的金融系统性风险,即由于系统性因素变动引起证券、房地产等虚拟资产市场总体价格水平过度膨胀,随后大幅下降,以至于造成金融机构出现普遍性危机,甚至由此造成经济衰退[10]。为防止发生类似事件发生,必须完善金融调控体系,提高金融监管水平。

(三)优化我国虚拟经济结构,保持虚拟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我国的经济虚拟化形成了股票和房地产及其市场交易为两大主体板块的二元结构,故应不断对虚拟经济结构进行优化,促使其多元化发展,增强虚拟经济运行的稳定性。

(四)加大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合作,共同抵御经济虚拟化可能带来的风险。当今世界是全球一体化的世界,对于能在全球快速流动的虚拟资本来说,一个国家若因虚拟经济泡沫破灭而发生经济危机将会快速传染给其他国家。因此,各国政府必须加强合作,共同抵御风险与危机。

参考文献

[1]姚国庆.经济虚拟化下的金融危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2).

[2]李宝伟.经济虚拟化与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干预.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2).

[3]刘骏民,李凌.世界经济虚拟化中的全球经济失衡与金融危机.社会科学.2009(1):3-10.

[4]王千.中国虚拟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经济纵横.2006(1):22-24.

[5]王国忠,王群勇,经济虚拟化与虚拟经济的独立性特征研究――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动态化过程,当代财经,2005(3):5-10.

[6]贺建.世界经济虚拟化与我国经济安全研究.南京:南京财经大学.2011.

[7]张晔.美国国债规模问题研究.北京:外交学院.2012.

[8]仇新忠.我国经济金融化的成因、后果及对策.商业文化.2010(9):268-270.

篇5

关键词虚拟经济实体经济灰色关联度边际溢出效应

〔中图分类号〕F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4)03-0030-08

一、引言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扩大,虚拟经济的规模不断扩大,导致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作用也随之加深。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影响具有正向和负向的双重作用,虚拟经济的发展能够提高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利于分散市场化风险等,但是它同样能够导致货币供给与需求之间出现结构失衡,形成资产价格泡沫,并引发经济危机。我国作为一个正在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国家,国际资本会从各种渠道以各种形式进入我国的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以及大宗商品市场,将导致虚拟经济的膨胀,并使其对宏观经济运行和企业经营的影响越来越大,波及程度也愈来愈深。

面对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危害程度的不断加深,众多学者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问题的讨论中。国外学者更加侧重于探究金融市场对实际经济生产部门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Angelos Kanas and Athanasios P.Papadopoulos实证检验了英国和美国短期内股票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的溢出效应,结果显示,英国股票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要大于美国,而股票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对称溢出效应只存在于美国。Angelos Kanas and Athanasios P. Papadopoulos, “Asymmetric Volatility Spilloversbetween Stock Market and RealActivity: Evidence from the UK and the US.” Panoecomicus, no.4, 2010.Frank Westerhoff建立简单行为宏观模型研究了实体经济和股票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他指出投机者在股票市场中造成的内生性繁荣或萧条会蔓延到实体经济,引起实体经济的持续性波动,而实体经济的起伏波动借助于塑造企业的基本价值也会对股票市场产生影响。Frank Westerhoff,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Real Economy and the Stock Market: A Simple Agent-Based Approach, Hindawi Publishing Corporation: 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 2012.Carmen Maria Angyal使用ARIMA方法分解了股指的趋势成分,并且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找到了资本市场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显示,大部分指数和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这一结论强调导致目前金融和经济危机最重要的因素是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之间的脱节。Carmen Maria Angyal, “The Study of Correlation between Stock Market Dynamics and Real Economy,” EuroEconomica, no.31, 2012.而国内学者则主要针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杨姣和席晶;杨姣、席晶:《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研究――基于综合指数VAR的实证分析》,《市场研究》2010年第3期。程广琪程广琪:《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5期。),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运行的影响(罗能生和罗富政;罗能生、罗富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体经济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软科学》2012年第11期。张国庆张国庆:《经济虚拟化与虚拟经济的功能――兼论虚拟经济研究的理论价值》,《华东经济管理》2013年第3期。)、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如何引起金融危机(仲崇文仲崇文:《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双重作用》,《经济导刊》2011年第7期。),以及促进虚拟经济健康发展的对策措施(周莹莹和刘传哲周莹莹、刘传哲:《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灰色关联及溢出效应分析》,《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年第10期。)等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罗能生和罗富政指出虚拟经济能够对实体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进入21世纪,由于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其规模已经超过实体经济,并在某种程度上损害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张国庆指出随着虚拟经济的发展,大量资金流入虚拟经济部门导致流动性过剩,这势必会造成实体经济部门的通货紧缩,而且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的后果一定是发生经济泡沫,对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带来巨大扰动。

因此,当我国经济正在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之际,如何从战略上审视虚拟经济部门与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关联情况和二者之间的互动发展影响,以及应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协调发展,避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脱节都是事关中国经济未来走向与前途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本文试图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两个方面来论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发展关系,全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二部分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互动发展关系模型的构建,第三部分为我国虚拟经济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关联度以及溢出效应的经验证据,最后是结论及政策建议。

二、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互动发展关系模型

三、我国的经验证据

前面的理论分析表明,对于封闭经济体而言,虚拟经济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均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但就我国而言,我国在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后,社会经济形态已基本完成从封闭体系向开放体系的过度,经济大国(尤其是美国)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愈来愈明显,面对着外部环境相对恶化且更为复杂的局面,我国虚拟经济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是否存在着互动的影响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边际溢出效应又如何呢?鉴于此,本文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给出相应的经验检验。

1变量及样本数据的选择

本部分将实证检验以货币市场和金融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作用,根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知识可知,本文选择国内生产总值(GDP)可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状况的代表变量;同时选择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作为虚拟经济发展中货币市场的代表,并选取同业拆借市场成交额(TC)作为货币市场的代表变量;选择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基金市场和保险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代表,并选取股票成交额(GP)、国债成交额(ZQ)、商品期货成交额(SQ)、证券投资基金成交额(ZT)和保费收入(BF)作为各个金融市场的代表变量。

本部分选择的样本数据均为年度数据,样本区间为2001~2012年。其中,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成交额、股票成交额和国债成交额的数据来自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证券投资基金成交额和商品期货成交额数据来自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保费收入数据来自于中国经济信息网统计数据库;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网站。

2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适用于“小样本、贫信息”的时间序列,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者相异程度来衡量因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接下来,本文将针对中国实体经济代表变量和虚拟经济各代表变量的灰色关联度进行测度,进而分析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影响关系。

(1)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绝对关联度分析

四、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利用宏观经济IS-LM模型,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探讨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互动发展影响,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封闭经济体中,一国虚拟经济部门和实体经济部门之间的边际溢出效应取值始终维持在正向水平上。说明虚拟经济部门的膨胀会对实体经济部门产生正向的影响作用,并且实体经济部门的发展对虚拟经济部门具有同样的反馈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同业拆借市场与实体经济的灰色综合关联度最高,股票市场和保险市场与实体经济的综合关联度次之,期货市场及基金市场与实体经济的关联度相对于其他虚拟经济代表变量与实体经济的关联度较低;而且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整体关联程度较高,没有出现实质性背离的情况;另外,我国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边际溢出效应远大于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的边际溢出效应,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供给引导型”特征。

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实力上升最快,且上升趋势依旧保持良好的大国,在全面融入世界经济,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外部环境之际,为了促进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共同发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1加快实体经济的发展,为虚拟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实体经济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基础,虚拟经济是适应实体经济的发展要求而产生的。因此,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是虚拟经济运行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实体经济保持运行良好是虚拟经济活动健康运行的保障。对于我国来说,与发达国家相比,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要求我国要更加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即要充分利用国家的产业布局,通过扶持重点产业以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经营管理、装备水平的全面升级以及整体经济结构的优化,从而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一旦世界范围的危机到来,能够有足够的实力和深厚的物质基础抵御危机对经济的冲击。

篇6

关键词: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耦合发展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耦合发展中的问题

在经济国际化和资本虚拟化的背景下,虚拟经济成为发展主流趋势明显,虚拟经济对国家综合竞争力的贡献越来越大,其发展规模已经超过了实体经济,使得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失衡的局面。但虚拟经济作为一种新时代的经济发展形式,不仅对本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而且对于国际间的互助合作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既有利又有弊,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找到有效的平衡机制,保持经济杠杆的平衡协调带动作用。

(一)国外发展虚拟经济的教训

虚拟经济的发展对实体经济起着推进的作用,但其膨胀发展将对实体经济产生严重的后果。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将直接关系到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未来。 随着国外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货币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虚拟经济已经发展成为其主要的经济形式。但国外虚拟经济的超前发展会引发经济泡沫和金融资产的混乱,当泡沫经济破裂时将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又会对实体经济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影响。

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的大爆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主要是由于虚拟经济的膨胀发展,使得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规模出现了失衡的状态,引发泡沫经济的破裂,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导致经济危机的出现。从国际世界的经济发展来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虚拟经济总量在经济发展的总量中占有很大的份额,加之电子金融银行的快速发展,为其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的便利,规模越来越大,一旦出现了资金链的断裂,首先将会对银行等金融机构产生冲击,进而会导致国际经济交易、国际资金流动出现异常,将会在传导机制的影响下,迅速席卷全球,对周边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经济产生巨大创伤,以至于形成了区域性或国际性的金融危机。

(二)我国虚拟经济发展存在的弊端

1.虚拟经济的膨胀发展导致资金供应链的短缺。虚拟经济的适当发展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将有利于为实体经济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扩大融资的范围和规模。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投资环境,使得投资者看到了金融投资的丰厚利益,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进入虚拟经济市场,将会出现大量炒作和投机的现象,导致大量资金脱离实体经济,造成经济的潜在发展危机,将大量资金停留在金融衍生品上,进行资金的恶性循环,使得实体经济部门资金短缺,资金链断裂,企业扩大再生产遇到困境,发展遇到瓶颈,形成生产性的投资挤出过大,这在有发展趋势比较好、盈利能力低下而需要其提供大量现有资金周转的时候,必然使得产业发展资本的筹集不断减少,非常容易导致大面积的经济败坏。

2.虚拟经济的膨胀发展打乱了经济发展的秩序,影响信用,引发实体经济动荡。银行的信用程度是虚拟经济得以发展的支撑,是维护当代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在金融市场中,金融衍生工具的过度使用导致经济的虚假繁荣误导了实体经济的相关行为,使得银行金融体系出现了混乱的局面,通货膨胀非常严重,资金严重减少,银行信用机制瘫痪,信用关系扭曲,经济秩序混乱,信用基础被破坏。如果其发展规模超过了真实的需要,将会导致金融衍生品价格下跌,企业发展资金不足,实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遇到严重的危机。我国企业由于体制上的局限性,企业经营管理混乱引起银行大量不良贷款的存在,造成了经济中潜伏着巨大的危机,导致经济危机,而且这种影响会持续地变强,造成一系列经济问题。

3.虚拟经济的膨胀发展导致国家对金融市场监控和税务的征管不力。我国金融体系的正式建立相对发达国家比较晚,各方面不成熟、不完善,对于投资者和其他相关部门还未能提供完善的金融风险监督工具。而虚拟经济的高级发展形式中的有限市场又可以摆脱宏观经济的监控,使得这些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将很难保证,国家的监管上还存在着缺陷,加上金融市场机构冗杂,金融工具很多,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逃避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管,加大了国家监管的难度,而实体经济的畸形发展又使得国家税收的范围缩小,制约了国家税务的健康发展。

(三)虚拟经济影响国际经济发展

国际金融市场存在着传导机制,加之国际间经济的关联性程度越来越高,国外经济和金融波动会很快传到本国内,加剧了国内经济发展的压力,导致价格波动严重,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的差距变大。在金融创新的发展下,国际资本利用各种现有基金进行资本的投资活动,但是虚拟经济的次贷危机使得国际投机资本大量涌入带来了国际间的经济危机。随着跨国公司的国际化,虚拟经济引起的严重后果将危及国际经济的安全,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随着国家之间经济依存度的不断提高,一国经济的动荡将会起到连带效应,会逐渐发展为国际性的经济动荡。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耦合发展的必然性

(一)实体经济是基础,虚拟经济提高资本形成与运营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是相互制约的关系。实体经济的运行状态制约着虚拟资本的交易规模,而虚拟经济的发展又是以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基础,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虚拟经济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最终结果,把实体经济的发展作为其基础性目的,它的发展必须适应各种不同阶段实体经济的发展水平,这样有利于提高经济的融资的水平,为实体经济提供稳定的资本来源。虚拟经济的高风险性和高利润性可以吸引大量闲置的资金,增加资本的积累,解决实体经济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虚拟经济中积累的虚拟资本能有效地提高资金的流通速度。在企业经营体制的转型中,企业利用虚拟资本筹集资金的方法来扩大实体资本的集资范围,加快资本的运行,进一步提高资本的增值能力。虚拟资本的相关资源的利用和金融创新对经济活动中有效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起着显著的作用。

(二)虚拟经济是资源,实体经济降低经营成本与风险

虚拟经济引起的知识产权商品化、规模化和流通化。通过产权的改革,可以使资源达到优化配置,增加经济利润,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在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原则下实现资源的重组,使得有限资本在不同经济部门中进行合理配置,盘活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程度,对企业产生一种无形的竞争力,迫使其采取措施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水平,降低经营成本。虚拟经济通过提供众多的融资渠道和工具,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投资风险,由被动变为主动,有效地缓解了经济生活中的各种摩擦,使其降低了发展的风险。同时,还可以通过资产的流通化将存在潜在风险的资产转化为相对安全的资产,使经济发展的阻碍减少,将一些风险转移到那些有能力和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从而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物质财富,创造经济的腾飞。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耦合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完善实体经济结构,适度发展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健康发展将有利于虚拟经济的发展和金融风险的降低。我国实体经济发展中的众多问题使得人们热衷于投资金融市场,但是得不到实体经济的支持,又会使虚拟经济的发展存在风险,这就要求我国要注重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协调性,实现行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完善现代企业发展管理,改善公司法人治理,增大经济利润的规模,为虚拟经济的发展提供条件,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科学技术的创新型发展,可以提高企业创新的能力,发展高附加值的产品,掌握核心技术,推进高科技产业化的步伐,形成新的产业格局。虽然虚拟经济可能导致虚假繁荣和经济危机,但是它是现代市场经济和科技创新的产物,是国际经济化的必然结果,有利于经济形式的多样化发展。目前我国间接融资的比重相对较大,市场经济还不完善,融资的渠道有限,高水平的金融人才的缺乏,使得其抵抗经济风险的能力比较低,决定了我国虚拟经济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因此,要注重适度发展虚拟经济,而不是过度或取消发展。由于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必须要吸引外国资本的投资来发展本国经济,这就要求我国坚持渐进式的原则,适度发展虚拟经济,为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提供契机。

(二)防范虚拟经济风险,推进金融开放力度

虚拟经济过度发展的弊端,要求我国进行金融体制的改革,加强金融衍生品的管理,充分利用投资管理公司盘活不良贷款的功能,化解经济危机,提高贷款的质量,学会规避风险,减少经济危机化的程度和经济发展中通货膨胀的压力,提高风险意识,防止生产性资金过多地流入经济市场领域,构筑经济壁垒。同时,也要加强对虚拟经济的监管,协调其发展规模,促进其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建立经济预警机制,提高经济发展的透明度,设立相关的经济有效指标,建立信用评估机制,增加经济发展的资本,规范金融交易行为,打击各种不合法的投机活动,由于我国现有的监管体制还很不到位,若没有一套适用科学的监管体系,必然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我们不能裹足不前,不能因为有风险和危机就不注重虚拟经济的发展,随着国际经济市场环境的进一步优化,虚拟经济的发展前景光明,因此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金融市场,扩大投资规模,在更大的程度上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有利于我国推进利率的市场化和资本市场的扩大,提高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同时也要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借鉴往年金融危机的教训,加强国际资金的监控,密切关注国际投机公司的发展方向,更大程度上改善资本市场环境,为我国虚拟经济走向国际化提供有利条件。

结论

综上所述,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互影响、协调发展,对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泡沫风险的防范、金融监管的加强、积极稳步地推进经济体制的改革起着很大的作用。除此之外,应该吸取国外发展虚拟经济的惨痛教训,探索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和谐发展的新路子,学会创新性发展,给我国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但是虚拟经济下潜伏的危机和风险,要求我们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其进一步的膨胀,为了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和经济风险的最小化,通过多方面的努力,推动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保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两者协调发展,是国家经济调控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整体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胜之策。

参考文献:

1.赖文燕.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与经济,2009(2)

2.邹博清,樊俊涛,叶尔兰.虚拟经济泡沫与虚拟资产流动性控制[J].商业时代,2012(12)

3.罗良清,龚颖安.虚拟经济的本质及影响实体经济的机理[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3)

篇7

【关键词】虚拟仪器;发展;应用

1.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测量技术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仪器结构的日趋复杂,仪器性能的不断提高,仪器的测试技术已成为测量领域的研究重点。美国国家仪器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首先提出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虚拟仪器的概念,把虚拟测试技术带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随后研制和推出了多种总线系统的虚拟仪器。虚拟仪器技术的提出与发展,标志着21世纪测试技术与仪器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虚拟仪器代表着从传统的以硬件为主的测量系统到以软件为中心的测量系统的根本性改变。

2.仪器发展过程

到目前为止,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大致分为4代,第1代为模拟仪器,如指针式万用表;第2代为数字化仪器,如数字频率计,此类仪器目前应用甚为广泛;第3代是智能仪器,不但可以自动检测,还能处理数据;第4代就是虚拟仪器,完全由计算机控制。

一立的装置是传统仪器的特征,传统仪器由操作面板、信号输入端口、检测结果输出等几部分组成。传统仪器用硬件电路或固化软件实现其功能。这种只能由仪器厂家来定义、制造的框架式结构决定了传统仪器的用户无法随意更改其结构和功能。从而也推动了虚拟仪器的面世。

所谓虚拟仪器,就是用户在通用计算机上加上软件和硬件,根据自己的需求定义和设计仪器的测试功能,使得使用者在操作这台计算机时,就像在操作一台他本人设计的专用传统仪器一样。

虚拟仪器由计算机、应用软件和仪器硬件组成。其核心思想就是利用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将原本需要硬件完成的任务软件化,所以应用软件是虚拟仪器的核心。其硬件系统又分为仪器硬件和计算机硬件。

3.虚拟仪器的应用

随着虚拟仪器的发展,现在根据采用总线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5类:PC总线-插卡式虚拟仪器、并行口式虚拟仪器、GPIB总线式虚拟仪器、VXI总线式虚拟仪器、PXI总线式虚拟仪器。其功能和性能不断地提高,虚拟仪器不仅有着比传统仪器更为先进的功能。虚拟仪器的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基于VXI总线的军工虚拟仪器和基于虚拟仪器的边界扫描测试系统等。

(1)虚拟仪器在测量方面的应用。虚拟仪器系统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以及可以与计算机技术发展保持同步,使得它在测量方面不仅能提高精确度,降低成本,还能节省用户的开发时间。

(2)虚拟仪器在监控方面的应用。用虚拟仪器可以随时采集和记录从传感器传来的数据,并进行统计、数字滤波、频域分析等处理,从而实现监控功能。这一应用已经在氡室温度监测和水质监测以及锅炉监控等系统中得到充分体现。

(3)虚拟仪器在工程处理中的应用。在工程处理的每一个阶段,虚拟仪器均能提供出色的服务:从研发、设计到生产测试。比较典型的是基于LabVIEW的虚拟仪器,它集报警管理、历史数据追踪、安全、网络、工业I/O、企业内部连网等功能于一身。在生产过程中,这些功能可以轻松地将多种工业设备集成在一起使用,减少传统仪器设备的数目。

(4)虚拟仪器在远程教育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教学部门开始用虚拟仪器建立教学系统,不仅节省开支,而且由于虚拟仪器系统具有灵活、可重复利用性强等优点,使得教学方法也更加灵活了。

(5)虚拟仪器报表生成技术的应用。LabVIEW生成的计量检定报表及访问Access测试信息数据库可以方便快捷的完成出具记录、鉴定报告这一任务。使得工程技术人员以一定格式的报表形式输出测试结果和测试信息更为方便。

4、虚拟仪器的发展展望

虚拟仪器是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通信技术及网络技术同步发展的,后者的高速发展给前者提供了广阔的天地。高效、高速、高精度和高可靠性以及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测控仪器即将面世。虚拟仪器将因为开放式数据采集走上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和模块化的道路。

4.1虚拟仪器对军事领域的影响

我国虚拟仪器的构想是在我国国防工程核试验中萌发和实现的,由此可见虚拟仪器和军事领域的密切关系。在虚拟仪器系统中仿真无人飞机、导航和控制。

现代军事野战中,军用电站是强有力的后备军,但是传统仪器不能灵活地对军用电站进行谐波分析。为了取代EMC系统和谐波分析仪昂贵且功能固化且不能满足不同场合对军用电站的谐波分析这个问题,我们利用虚拟仪器研发了基于LabWindows/CVI的军用电站谐波分析系统。这个系统功能可以根据需要扩展,为未来自动化测试奠定了基础。

4.2虚拟仪器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前景

虚拟仪器系统可用于农产品的自动检测,农产品自动划分等级,农田的自动化监测以及种子和细胞生物特性的研究。根据我们在计算机中模拟植物在现实中的生长状况得到的植物形态结构和生长规律,从而更好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提高农作物产量是农业发展的根本目的。众所周知,袁隆平院士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依据他的理论,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机设计不同的植株并模拟其生长,从而选出理想的植株作为母本造福人类。现代农业中,已经有中国农业大学研发的精播机虚拟系统和美国基于LabVIEW的自动化灌溉系统这样得到广泛应用的虚拟仪器。相信虚拟仪器的设计和研发在现代农业中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此外,虚拟仪器在汽车、导弹方面也有深远影响。如汽车的防抱制动系统。我国自主研发的DASP虚拟仪器产品在1988年用于钱塘江大桥模态试验、1995年用于长三捆运载火箭全箭模态试验、1996年用于“神舟”号载人飞船移动发射平台模态试验、2004年用于航天员超重训练设备臂架系统和2008年用于北京奥运会场馆鸟巢的动态测试都获得了成功。

这些都充分证实了虚拟仪器不可限量的发展前景。相信在创新的基础上,虚拟仪器将会与物联网和云计算等高端科技集成更高级的仪器并成为未来测量机器的核心。

5.结语

功能和规模固定,只可以连接有限的设备并且技术更新慢,由仪器厂商定义的传统仪器。由于它复杂的工艺,至今在我国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大部分依赖进口,这使我国在世界测量仪器市场很被动。虚拟仪器取代传统仪器已经成为必然。作为新兴的虚拟仪器,各国都处于研究初期阶段,这给我国提供了一个大好机会,我们应着眼未来,使虚拟仪器在我国有突飞猛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恩全,赵兴奋.虚拟仪器发展趋势及其对军用测试技术的影响[J].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1997,7(3):44-47.

[2]陈尚松,李智,雷加,郭庆.虚拟仪器回顾与展望[J].理论与方法,2009,28(12):17-21.

篇8

一、模型构建

资金是经济系统的血液,是经济成长的主动力之一。因此,可以通过比较各部门的资金流量大小和变动趋势,检验各经济部门运行是否均衡。遵循这一思路,分析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两部门的资料流动变动趋势,比较两部门的资金占用情况,就能较为清晰的看清经济运行状态。

(一)虚拟经济运行模型

t时期国家资金循环模型:

一国资金供给主要由国内储蓄(St)、国际资本输入构成?邀主要有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顺差,即[NFt+(Xt-IMt)],如果是逆差,则为资本输出}、金融部门资金净供给(Mt)三部分构成;资金需求主要有实体经济投资(It)、政府预算赤字(GDt)、虚拟经济投资(Ft)等。其中,虚拟经济投资(Ft)即为虚拟经济资金占用量,它主要根据资产收益率高低在股市、债市、期货市场和房地产等市场中循环运转,谋取投资收益最大化。由此,根据供需关系,均衡条件下(需求等于供给)t 时期国家资金循环模型可用方程(1)表示:

St+Mt+NFt+(Xt-IMt)=It+GDt+Ft(1)

根据资产选择理论,投资者根据“风险――收益”组合不断地调整其资产组合,当虚拟资产收益率相对于实物资产收益率较高时,投资者会增加虚拟资产的持有,Ft就会增加;反之,Ft将减少。由此,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资金流量和占用量比就会发生变动,反映出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运行状态。根据这一原理,这几年我国货币供给量快速增长而价格水平稳定的矛盾现象就很好解释,即大量的新增资金流入虚拟经济,虚拟经济投资(Ft)上升,表现为虚拟经济价格上升,如房价攀升和股价高涨,而实体经济吸纳的资金却较为平稳。

(二)虚实背离量化模型

t时期国家虚实经济结构方程:

Mt×Vt=Pt×Qt+SPt×SQt(2)

其中:Mt、Vt、Pt、Qt、SPt、SQt分别表示t时期的货币供应量、货币流动速度、实体经济总价格水平、实体经济产品总量、虚拟经济一般价格水平和虚拟经济产品总量。 则:

αt=(spt×SQt)/(Pt×Qt)为t时期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比例, βt=占用量与实体经济货币占用量之比。在均衡状态下,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规模与他们的资金占用规模应该相近,即αt与βt大小应相等,变化趋势相同,否则就是经济运行出现偏离。如此,可以通过αt与βt的偏离来判断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是否平衡。详见表1。

二、实证分析

考虑到有些数据难以获得,一些指标将用一些相关数据替代。t时期,实物经济总量以国内生产总值(GDP)表示,虚拟经济以当年两市A股平均市值表示(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汇市、债市规模还比较有限),货币供给以Mt表示。实物经济货币流动速度用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与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比值表示,虚拟经济货币流动速度用两市A股成交金额与两市A股流通市值比值表示,全体货币流通速度用(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两市股成交金额)/Mt。详见表2。

从表3的模型计算结果可以做出以下判断:

(一)实体经济处于良性发展中,资本利用效率逐年提升

2000-2006年,我国实体经济的货币流动速度(Vst)稳中有升,表明实体经济领域资本利用效率逐年改善,处于有序发展中,为虚拟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但2006年实体经济流通速度已处于高位,大于2000年的历史高点,需引起关注。

(二)虚拟经济高度繁荣,发展基础更为夯实

2006年,我国虚拟经济货币流通速度(Vat)已高于2000年(该年我国股市极为繁荣),说明当前我国虚拟经济出现了和2000年相似的繁荣。但虚拟经济占实体经济的比重(αt)仍低于2000年,虚拟经济货币占用比例(βt)更是远小于2000年。表明虚拟经济发展基础相对更为夯实,能缓和虚拟经济繁荣带来的压力,泡沫破裂的可能性偏低。

(三)虚拟经济受流动性过剩影响甚大,和实体经济有所偏离

αt和βt变化趋势相似,相关系数为0.64。说明我国虚拟经济发展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础的。但在经济繁荣期,随着虚拟经济货币占用比例的上升,二者偏离会加大。表明虚拟经济对实体发展存在放大效应,而流动性过剩会进一步加剧这一效应,有可能导致虚拟经济的非理性繁荣,演变成泡沫经济。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虚实偏离,虚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泡沫,但由于实体经济发展良好,为虚拟经济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前虚拟经济泡沫破裂的可能性偏低。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

参考文献

伍超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基于货币循环模型的分析,《财经研究》,2004年第8期。

奥村洋彦:《日本“经济泡沫”与金融改革》,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

篇9

关键字:会计;经济发展;传导效应

一、经济发展的模式和形势

(一)经济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相互影响

经济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相互影响,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中,必不可少虚拟经济的影响,得到不同的预期。我国现在的经济的发展使得实体经济发展和虚拟经济发展之间衍生出很多不可分割的关系,使得两者之间关系更加密切,更能够互相影响。通常情况,实体经济的主体没有特别大的盈利能力,而财务的状况发展水平是衡量未来经济发展的实体,也是决定未来经济投资方向的重要标准,经济发展的水平发生变化会影响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关系,使得随之发生变化,而他们之间变化的程度也会受到当前经济的发展水平的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就是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相互影响,相互配合,并能相互产生很大的影响力,相互促进经济发展。

(二)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形势

经济的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循,从我国的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可以看出经济的发展规律大致是,各种实体经济的发展会优先发展,而虚拟经济的发展次之,但是现在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的飞速提升,金融抑制现象等各种情况的发生,使得在这个情况下的虚拟经济会加速发展的力度,并且过渡膨胀,使得虚拟经济的发展又优先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从而经济的发展水平有发生角度转变的过渡,进而导致新的经济风暴。如果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能够沿着实体经济向虚拟经济的方向发展,那么在未来的经济发展汇总,实体经济的收入流会朝着更加多样化的角度衍生,出现更加严重的经济发展危机,在以后的实体经济发展中,带来更加严重的影响。

二、会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经济发展为会计形成、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会计是为了经济才会出现的,会计的产生和不断地发展是因为经济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经济的发展是会计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会计的出现和不断地完善,也使得人们能够更加方便和快捷的管理经济。现在,经济在不断地发展,人们对于会计也不再满足现状,提出了更多的新的要求,所以会计和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会计的产生是因为经济的发展,也就是说经济发展的水平也会影响着会计的存在形式,总而言之,会计和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然,利用会计制作虚假帐,虽然获取了大额度的利润,但是这种违规的做法会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现在人们应该懂得改变之前陈旧的会计方法,根据现在经济的发展,很好的在会计中融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信息。

(二)会计服务于经济发展

1.经济的全面发展需要会计的推动

经济的发展导致会计的产生,会计的不断的改善也能够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发展时间还不够长,在市场调控失去作用下,还可以通过各种政策和国家的宏观调控保证经济发展的和谐发展,所以会计能够为宏观经济提供参考,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和服务于经济的发展。

2.会计的发展支撑企业经济运行

现在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企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企业的经济运行需要会计的支撑。虽然,现在的企业管理制度还是比较完善,但是企业的管理者并不会了解企业的细枝末节和运营情况以及管理人员的能力,所以这就需要通过会计信息提供的重要的参考依据来了解企业的信息。同时通过会计信息的发展,人们对企业的发展有个大致的把握。所以只有会计的不断完善,人们才能更好的通过会计信息更加准确的了解企业信息。

(三)经济离不开会计,会计反作用于经济环境

经济的发展需要会计的信息,会计就能够提供信息和正确反映经济活动,同时能够为需求者采集和整理详细的会计信息,这样可以更有效的服务经济发展。各个部门之间相互经济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才能使得资源实现合理有效的配置,从而才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为了实现这些目的,就需要会计的作用。会计信息是部门的运转的信息通道,只有通过这个通道,部门之间才可以通过这个会计信息这个信息通道不断的了解和接受新的事物,这样才能使人们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还有会计能够为企业管理提供依据,所以可以通过会计的控制促进企业的管理运行,制定相应的策略,使得企业的能够达到最大化的利益,并且促进经济环境的健康发展。

三、会计在经济发展中的传导效应

(一)会计在经济发展中通过传导信息使得评估准确

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会计提供具体的信息,使得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会计支撑着经济的运行,会计能够提供主体的财务信息状况、市场价格的变化等信息,为人们提供更多决策信息,同时也可以提供基础性的信息,在经济发展中,会计的主要的作用就是信号传导。在经济的发展中,通过这些传导的信号,能够准确的评估经济的变化。根据会计提供相关的信息,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分析,使得能够发挥真正的作用。

(二)会计在经济发展中传导价格变化,调整政策和投资

市场价格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市场价格在长时间内都处于波动变化的状态中。这时就需要会计将这种变化反映出来。会计可以通过微观经济的运行,来使得宏观经济发生变化,又可以通过会计传递市场价格的这种变化的信息,从而使得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可以通过反馈的信息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得市场价格不会有过大的波动,以及使人们能够及时调整投资。

(三)利用会计传导将风险进行规避

在会计传导信息时并加以有效的控制,可以通过这些信息的反馈及时的规避一些风险。市场的价格变化大十分的不好确定,并且总会有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会计的计量计算就是对市场价格进行依赖,如果要保证会计信息准确,就需要进行有效方法,例如分段假设,由于会计信息可能和实际的市场信息有一定的偏差,这就需要人们能够对会计信息及时、准时完成,对市场情况也不能放松,要不断分析,减少不确定因素造成的偏差,尽可能的使信息科学有效,避免风险的产生。

篇10

作为虚拟资本的有价证券不是劳动生产物,自身没有价值。作为所有权证书,能够给其所有者带来收益,收益便成为它的“价值”的内容。马克思指出:“人们把虚拟资本的形成当作资本化。”其资本化的基础就是有价证券的收益,其资本化的尺度便是市场利率,其资本化的结果便是虚拟资本的量。虚拟资本市场价格的变动及其决定方法有其独特的运动形式。它的市场价格是由证券的定期收益和利率决定的,不随现实资本价值的变动而变动;其市场价值与定期收益的多少成正比,与利率高低成反比;其价格波动,既决定于有价证券的供求,也决定于货币的供求。马克思指出:“在货币市场紧迫的时候,这种价证券的价格会双重的跌落:一是因为利息率提高;二是因为这种有价证券大量投入市场,以便实现为货币。”这表明虚拟资本价格的涨落,取决于有价证券与货币这两种资产的相互替代程度,而导致它们相互替代的因素,是人们的资产选择。

二、虚拟资本发展与金融危机的内在联系

虚拟资本存在内在矛盾,随着虚拟资本积累形成虚拟经济,这种矛盾的影响也日渐扩大,凸显为虚拟经济的二重作用。虚拟经济的负作用会引致泡沫经济,最终可能导致金融危机发生。

(一)虚拟资本的二重性虚拟资本的内在矛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虚拟资本是以现实资本为客观基础的;另一方面,虚拟资本的增值过程与其所对应的现实资本运动具有相对独立性,有价证券的贬值或增值同其所对应的现实资本的价值无关。由此可见,虚拟资本具有二重性的特征,即客观衍生性和相对独立性。虚拟资本的客观衍生性表现在:一是虚拟资本的规模具有衍生性。作为虚拟资本载体的有价证劵的发行规模是由现实资本的发展水平决定的,而有价证券的发行规模又直接决定了金融衍生品的交易规模。虽然一些金融衍生工具与现实资本并没有直接产生联系,但是它要依托于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它的发展规模自然也要受到现实资本的规模所制约。二是虚拟资本的价格具有衍生性。虚拟资本本身只是收入的资本化,并不存在价值,其价格运动受相应的现实资本价值的制约,现实资本的价值是虚拟资本价格波动的轴心。三是虚拟资本的运行具有衍生性。只有现实资本正常运转,为虚拟资本提供良好的衍生基础,虚拟资本才能朝着健康快速的方向发展。虚拟资本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一是价格变动的自由性。虚拟资本在交易所可以不停地交易,其价格的变动不需要有现实的对应物。二是行为主体的投机性。虚拟资本的多数行为主体通过预期价格的涨落,把通过交易获取一定投机利润当作主要交易动机。三是财富积累的虚幻性。虚拟资本一旦进入交易场所,其价格的波动往往与现实资本的价值相脱离。在交易过程中,虚拟资本的价格上升,不等于财富的实际增长,只是财富形式的增加。虚拟资本投资过程中增加的财富具有虚幻性。

(二)虚拟经济对经济发展的二重效应虚拟经济是指与虚拟资本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有关的经济。简单地说,虚拟经济是直接以钱生钱的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虚拟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正效应主要表现在:一是优化社会资本配置,增加社会资本总量。在当代信用经济中,投资所需货币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是虚拟经济交易。通过虚拟经济的各种融资方式,在较短时期内,能最大限度地对社会资本总量进行调配,聚集大量资金并满足资金短缺部门的需求。二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引导要素合理流动。虚拟资本的交易机制能引导投资者向那些信誉好、效益高、有发展前景的领域投资,促进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高效配置。三是完善风险分担机制,防范投资集中的风险。虚拟经济具有对经济风险转移和分散的功能,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发展。四是扩大收入渠道,提高收入水平。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对经济发展也有负效应。一方面,虚拟经济过度发展会大量挤占实体经济发展所需的资本。经济增长和现代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是现实资本的投资。虚拟资本投资,只有通过其筹集到的资金真正地进入生产领域,并真正地促进了生产资本的形成,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如果虚拟资本与其衍生基础严重背离,就会造成大量资本运转在虚拟资本的领域,而不能进入现实资本的领域。当虚拟资本占社会总资本的比例过大时,虚拟资本不仅不能够真正促进现实资本投资,还会挤占经济发展所需的现实资本的空间,导致现实资本的投资得不到满足,从而阻碍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虚拟经济过度发展还会引发并放大经济风险。虚拟资本的相对独立性,将金融资产以及金融交易活动与其对应的现实资本是否实现增值进行了分割。因此,在虚拟资本运动获得大量收益的同时,会使业已存在的经济风险放大,甚至引发新的经济风险。

(三)虚拟经济的负效应与金融危机的发生虚拟经济过度发展滋生经济泡沫,并最终形成泡沫经济。泡沫经济是高度投机下的虚拟资本交易行为造成的经济虚假繁荣。泡沫经济的根本成因就是虚拟资本的二重性矛盾的无限扩大,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价格剧烈波动,严重背离其所代表的现实资本的价值。经济泡沫破裂引发金融危机。泡沫经济过度发展,资本过度集中于虚拟经济领域,挤占了投入到现实资本领域的资本空间。当再生产的规模不再扩大,现实资本的收益向虚拟资本转移停滞,信用会剧烈地收缩,投资主体对虚拟资本需求急剧下降,虚拟资本价格直线下滑,经济泡沫随即破灭,经济泡沫破裂可能造成金融危机的发生。

三、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以及现实启示

虚拟资本的二重性决定了只要发展以虚拟资本为交易物的虚拟经济,就存在泡沫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近年来的国际金融危机是一个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的绝好案例。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形成与衍化国际金融危机的萌芽。2007年2月,美国次贷危机初步爆发。这一阶段的危机对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都没有产生太大的冲击,人们对危机的严重性未予以足够的重视,美国政府没有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2007年6月后,次贷危机深化,次贷危机逐步转化为金融危机,金融市场开始做出剧烈的反应。在这一阶段,股票市场的波动加剧,投资者的恐慌情绪开始蔓延,对经济前景的预期越来越悲观。为了应对可能的经济衰退,美国政府实施了总额达168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国际金融危机的扩散。2008年3月后,金融危机恶化并迅速地向全球蔓延,股票市场反应强烈,许多非美元货币开始大幅贬值,投资者陷入极度的恐慌之中。这一阶段,美国金融危机迅速转变为全球金融危机,欧洲尤为突出,不仅股票市场大幅下跌,欧洲货币兑美元汇率也大幅下挫,银行体系的流动性迅速恶化。国际金融危机的衍化。2008年底至今,欧洲部分国家和美国的金融危机衍化为债务危机与财政悬崖。债务危机与财政悬崖实际是金融危机的延续和深化。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诱因金融衍生工具种类多样化。金融衍生品作为虚拟资本的高级形式,使虚拟资本的独立性日益增强。20世纪中叶以后,美国的虚拟资本快速发展,债券、股票、外汇、股指期货、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等大量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等逐渐成为美国人创造新的货币财富的重要工具,在这个过程中,虚拟资本的独立性快速扩大。金融衍生品投资短期化。随着金融市场逐渐成熟,产品层次和结构日益深化和复杂,风险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金融投资机构逐渐从关注单一投资品种转向整体投资组合,并更加注重收益与风险的匹配。最初,发行金融衍生品的目的就是为了分散风险。然而,美国金融衍生品发行者的投机套利动机明显强于分散风险的目的,金融衍生工具分散信用风险的基本功能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被其投资套利功能无情地弱化,导致金融衍生品投资短期化。金融政策和监管错位。在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影响下,美国政府在危机之初对金融机构的救助和金融市场的干预十分犹豫,既担心金融危机继续恶化,又顾忌政府的干预适得其反,违背其自由主义的精神。在金融危机发生前,为了刺激经济发展,美联储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制造了金融市场的泡沫,为金融危机发生埋下隐患。实体经济发展缓慢。二战以后,美国的经济运行方式走上了“去工业化”的道路,其典型特征就是以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无论是在国民经济的产值中所占的比值还是在就业贡献率上都逐步提高,而传统制造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20世纪初,美国从事制造业生产的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口近2/3,21世纪初下降到21.8%;农业就业人口占比从38.3%下降到1.6%,服务业就业人口占比从33.2%上升到近80%的水平。美国经济的“去工业化”伴随的另外一个问题是现实资本占社会总资本的比重越来越低,现实资本投资的GDP占比大幅下降,由1950年的37.1%下降到2009年的17.8%,与此同时,虚拟资本积累的GDP占比大幅上升,由15%上升到33.6%。当前,以金融房地产业为主的虚拟经济占据了美国经济的主导地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客观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