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范文
时间:2023-03-22 21:12: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城市化进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今天我们要聊的只是一款车,一款同样与城市生活愈加亲近的SUV,它就是CR-V。回想1995年,CR-V作为本田首款自主设计开发的SUV初闯江湖的时候,业内几乎无人看好这款有点吊儿 郎当的休闲车,甚至本田自己都缺乏信心,认为CR-V很难超越那台实际由五十铃代工的越野车Passport(也就是Rodeo)。然而时过境迁,吃苦耐劳的Rodeo早已停产,游手好闲的CR-V却一炮打红,一不小心还在城市SUV的圈子里混成了带头大哥之一。国内市场上CR-V的表现更是惊人,在东风本田落户仅7年总销量就超过了60万辆,尤其是2007年第三代车型引入之后,旷日持久的加价提车现象让消费者又爱又恨,直到后来途观勇敢地接过了骂名,但即使在面临换代的2011年,东风本田仍卖出了16万辆CR-V。
现在,该轮到第四代的全新CR-V上场了,最近东风本田在三亚隆重了这款新车,它又会给国内日益火热的城市SUV市场带来些什么呢?
“菜刀”磨成了“利剑”
去年底新CR-V在洛杉矶车展初次亮相时,它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挺不错,现在看到实车,好感仍占上风。显而易见,它既有的城市化风格比原来更得到强调,整体造型变得格外顺滑流畅了。首先是身材使然,不要被数字所迷惑,虽然尺寸数据显示新车比上一代还增高了5mm,但上升的只是弧度的最高点,车顶整体弧线(尤其是前半部)实际却有明显下沉。同样,尽管车身长度也号称缩短了20mm,而据我观察缩水的只是原本突出的后保险杠,车体有效长度反而有所增加。不变的是轴距和宽度,它们仍保持为2620mm和1820mm,由此可以想象该车的基础平台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变化反映到视觉上,那就是新CR-V看上去比前代更低矮更修长,不止是它,近年来诸多城市化SUV都在奋力挣脱越野车的旧爱束缚,投向与地面更亲近的轿车新欢,本田还不算是最狠心的那一个。
细节设计也在进一步推动这款车的城市化进程,车头要做的首要工作就是土地平整,从而彻底改变原本上下分离沟壑横陈的复杂地形。尖角上挑并嵌入了LED的前大灯,合二为一呈扁盾状的进气格栅,将它们装配融合成一个较为简洁的整体式结构,这个如冷兵器般犀利的前脸在跑车或轿 车上更为常见。此外,引擎盖隆起得更为饱满,前风挡和A柱也顺势加大了斜度,接下来才到了该车的最大“看点”,那就是侧窗造型,原来的“菜刀”被磨成了“利剑”,本来下垂的刃尖一下挺起直刺后方,逼得C柱躬身后退,就连竖形尾灯都被顶成了酷似XC60的模样。对于这一“看点”大家有褒有贬,我认为还可以接受,设计大胆一点总比平淡无奇要好。
值得一提的是,造型的变化不仅要让新CR-V看上去更贴近都市审美,它也实实在在地带来了公路性能的有效提升,据悉新CR-V的风阻系数就比前代降低了8%,高速行驶时多少能更省点油。
1. 仪表台更细腻更别致,手刹、中央扶手也有变化
2. 中控台上方增加了多功能彩屏
3. 如果踩油门够温柔,仪表就绿意十足
4. 一键启动覆盖了一多半的车型
5. ECON节油按键更适合新手使用
6. 扶手箱里面外设接口很丰富
车内环境更具轿车氛围,行李箱也更能装了
本田在内饰设计上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了,从新CR-V车内就能看出这一点。原本那个平直工整的仪表台还很接近SUV的简洁实用风格,现在这个多层式立体造型则完全转向了细腻别致的轿车化氛围,操作台面有着更利于观察和上手的平缓斜度,原本独立突出的方形中控台已融入到整体当中,上方还增加了一个多功能彩屏,带悬浮式指针的立体仪表盘也颇具科技感。新CR-V有全黑和深褐/浅黄两种内饰配色,高配车上嵌有仿大理石纹路的镀膜饰条,视觉效果相当不错。试驾车上的真皮座椅造型优雅柔软舒适,包容性也挺好,但仪表台和门衬的塑料件材质仍是偏硬,与出色的设计水平相比,整体的做工和品质尚未达到让人叹服的精湛程度。
在人性化设计方面,新CR-V也有所改进。中央储物盒向前延长到与换挡座完全贯通,仔细看一下,你会发现原来那个驻车拉杆不见了,手刹改成了老美惯用的脚踏式,虽然用起来不如原先顺手,但是给中央置物盒腾出了更多可用空间,因此一连串共容纳下了3个杯托。此外,过去安装在座椅侧面的折叠式小扶手也改成了能前后滑动的宽体中央扶手,这些都是轿车化风格的小小体现。后座翻折也变得轻便多了,通过后备箱两侧的小拉手就可轻松搞定,椅面前掀与椅背放倒一气呵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电动控制。不过这样的设计也是有利有弊,后座原有的靠背角度调节和前后滑移功能就因此被取消了,我倒是更愿意保留这些关乎空间调配和舒适性的实用功能,折个后座有那么费劲吗?
车身降低会影响头部空间?坐到车里你会发现完全没必要担心,由于车尾上端实际有所抬高(过去有点溜背),再加上地板也已随底盘降低,后座还取消了滑轨,头部空间反而更充裕。本田的MM(机械最小人员最大)设计理念在纵向空 间的调配上也很成功,前后座间距没有缩水,行李箱还比原来更深更大,这就是前文所提车体有效长度不减反增的真实体现。
动力变化不大,5AT一枝独秀
说到动力总成,新CR-V就太缺乏新意了。还是过去那台2.4升和2.0升汽油发动机,只是通过调校在输出功率上有不同程度的提升,2.4升比过去增加15kW,而2.0升只多了4kW。传动方案更是单一,首发车型上没有了6速手动,只保留5速自动变速器,不过,相比海外2.0车型所搭配的CVT,这台5AT倒是让人觉得更提气。另外,只有最低配的都市版是两驱的,其他都装备了适时四驱。
为什么不上手动?本田解释说CR-V的开发宗旨本来就是轻便节油舒适,5AT的经济性和成本其实与6MT差不多,还不如直接上自动的。应该说这款车的动力和传动技术都不新鲜,与其他日本厂商一样,本田在技术应用上也是较为保守,短时间内类似直喷、双离合这样的东西还很难在主流车型上出现。
平心而论,对于一个普通消费者而言,新CR-V的整体性能还是令人满意的。以这款2.4升车型为例,初段的油门反应较为灵敏,中段则稍显平淡,越过前半段进入中高速区,由于i-VTEC系统介入调配,动力又很快恢复兴奋并能持续保持活跃,它的后劲确实比原来更足了。
这台5速自动变速箱和发动机的配合也娴熟老道,由于初段扭力挺充沛,因此它能让引擎在不到1900rpm的转速下驱动这台车重超过1600kg的SUV保持100km/h的巡航车速,这样跑当然挺省油。对于右手闲不住的人来说,新CR-V还是不够爽,想更快节奏地降挡超车或控制下坡车速,只能去捏挡把右侧那个O/D(超速挡)按键,给变速箱加个手动模式换挡槽真的很难吗?另外,前面说过手刹改成了操作不甚便利的脚踏式,为防止溜车,刹车系统增加了能延时1秒钟的坡道驻车辅助功能,这倒是很有必要。
新CR-V也装上了在新思域身上刚刚启用的ECON绿色节能辅助按键,并在车速表两侧用可变色的弧形光栅来提示驾驶省油与否。这个ECON按键实际是一个降低油门前半段灵敏度的“欺骗性”系统,针对那些脚下没轻没重开车挺费油的新手,可能会管用,对于技术熟练的驾驶员节油效果并不明显。说到经济 性,厂方宣称新CR-V比前一代更省油,手头这款2.4升顶配版的综合油耗数据就从以前的9.8L/100km降低到9.0L/100km。更低的风阻、更低的引擎内摩擦阻力,我们从官方获取的相关技术措施其实并不多,但愿这款车的实际表现能与数字相切合。
驾控更偏轿车化,配置有所提高
新CR-V的底盘整体设计没有变化,但高度降低之后,从坐姿、视野到操控都更接近介于SUV和轿车中间的MPV。弯道上身体的摇晃幅度比原来有所减轻,车身姿态变得更容易与你合拍,但在细碎的路面扰动下跳动感比过去更明显,悬架初段似乎不如原来那么舒适柔韧,颠簸加大之后倒是不用顾忌太多,减震效果依然非常出色。新CR-V的方向盘手感不轻不重,大部分车型的电动助力系统还增加了动态自适应功能,通过改变转向辅助的力度,可增加高速驾驶和弯道操控的稳定性。在三亚不收费的高速路上斗胆飙了一段,这款车的表现让我刮目相看,车速提到很高它依然跑得挺稳,超越大车时也没有出现飘忽感,风噪的控制同样很到位,开起来各方面的感觉确实更轿车化了。
向轿车靠拢,必然就与越野车更疏远。虽然从车身下沿一整圈的黑塑料包围还能看出,新CR-V与户外生活并没有完全切断联系,但上升到性能层面来看,通过性不过是60分万岁的选修课而已。为了获得轿车化的操控感和空气动力性能,不惜降低底盘,什么最小离地间隙、接近角、离去角、纵向通过角,统统都是浮云,与原来一样的适时四驱系统也只是业余户外水平。本田很明白,要是像那些大老粗一样专攻越野,CR-V哪会有今天?
配置水平也比过去有所提高,尤其是在安全方面,首发的5款车型都标配了侧气帘,除了最低配的都市版之外,都装备了VSA车辆稳定辅助系统。此外,一键启动、可视化倒车辅助系统、巡航、防夹天窗也实现了大面积覆盖,但自动防炫目后视镜、全车玻璃自动升降、自动大灯这些便利性设备依然缺席。新CR-V的售价已经公布,从19.38万元到26.28万元,各款车型售价和原来完全一样。
还会加价吗?不好说,一切还是交给市场去做判断。能给依然嚣张的途观带来压力甚至冲击,新CR-V就算成功。
1. 后座头部空间甚至比原来更充裕
2. 行李箱更深,装载面也更低了
3. 后座一键放倒堪比电动
篇2
关键词:湘西地区;城市化;工业化;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化的意义及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把城市化简单的当作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指标来追求。为追求数字指标,有的靠行政区划调整以扩大管辖面积。实际上城市化率并不能充分反映城市化的现代水平,如草原、沙漠地区和某些工矿区,尽管数字上反映的城市化率比较高,但是并不能说明其城市现代水平高。又如一个省城的城市化同一个市域的城市化,甚至一个县所谓“城市化”,具有完全不可比性,不能凑数字、比指标。城市化的实质是产业结构转型,就业结构优化,非农就业岗位增加。但目前一些地方不重实质而重形式。
其次,在城市化问题上玩“数字游戏”导致了对城市、城市化基本概念的混淆与混乱。由于不少地方追求以改变行政区划来扩大城市辖区,把城市做大,导致城市是“聚集的点(中心)”还是“城乡不分的面(区域)”变得日益模糊。
第三,城市核心竞争力定位比较混乱。有的城市为了展示其城市化水平,盲目建大广场、大草坪、宽马路、摩天楼等形象工程,甚至还出现城市之间的盲目攀比。在产业结构上,缺乏区域和国家的统一规划,盲目雷同。在建设资金上,由于急于改变城市形象但资金不足,为了筹集资金盲目扩大城市建设用地,寅吃卯粮,或者盲目借贷,形成很大的金融隐患。
二、湘西地区城市化现状及经济状况
湘西地区的城市化总体水平为24.49%,比全省的平均水平低7.5个百分点。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少;城镇化水平低;城镇人口数量少;农业生产、农村生活质量落后;农村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转变慢,这是湘西地区城市化的现状。湘西地区的中小企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城市化水平低带来的市场发育程度较低,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技术,信息服务咨询,培训等中间机构不发达。企业进入门槛较高,投资软环境较差,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一)西部前哨生态州――湘西州
湘西自治州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对西部而言,湘西自治州是深入西部腹心地带(重庆、贵州、四川)的桥头堡;对东部而言,湘西自治州是出入东部的重要门户;从中西部结合带纵向轴线来看,湘西自治州又是这根轴线上的核心地域。东西向的长渝大通道和南北向的209高标准提升都会形成新的经济走廊,湘西自治州正处于这两条经济走廊的中心位置,具有引东接西、连南通北的特殊作用。但是湘西自治州目前的贫困又是不容回避的――全州农业人口占8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1330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所辖的8个县市除吉首外均为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至今仍有占人口近10%的23万人未脱贫;直到2000年,全州第二产业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还处于准工业化阶段;城镇化水平比本来就偏低的湖南全省的平均水平还要低8个百分点。
(二)张家界
张家界地处湖南西北部,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近年来,从“旅游带动”的战略围绕本市旅游市场的优势和资源特色优势,走新型的工业发展路子,工业增长20.10%,高于全市GDP增长的9.8个百分点。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6.97亿元,同比增长24.229%。规模工业实现利润2520万元,同比增长44.70%,实现税收6230万元,同比增长17.39%。产业结构上,2003年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在三产业结构中的比重为24.69%。立足旅游市场和资源优势,形成了以植物活性提取物为主的生物医药,以农林副产品为主的旅游产品开发,以水能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清洁能源等三大产业,三大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值的52%。
旅游业是张家界走出湘西,走向世界的拳头产业。自1980年武陵源对外开放以来,张家界接待中外游客2000多万人次。现在以韩国、日本为主的境外游客每年都在以10%的速度递增。2001年达到25.39万人次,2002年1―9月就已经达到了21.45万人次,占全省境外游客人数的50%。2003年建成国际旅游城市的雏形。
(三)常德
常德是昔日的“湘北门户”,现在已经是湘西地区的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和物资流动中心。过去的五年,常德实现可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到2007年,全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达到700亿元、26亿元,年增10%以上,社会保障作到应保尽保,城镇居民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800元和300元,为建设宽裕型小康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文明――到2007年全市人均教育的年限达到9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城市化水平达到38%左右,人口计划生育率达到97%以上,医疗卫生条件达到全省先进水平,为建宽裕型小康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开放――在五年内全市利用外资和内资额分别达到5亿美元和115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出口达到2.3亿美元,年增长15%以上,来常德旅游观光的海内外人士力争达到1500万人次,为建设宽裕型小康构筑全新的开放格局。
常德市通过城市创建,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市”,“全国环保重点城市”等荣誉称号。常德是德文化的发源地,一句“常德德山山有德”让常德以德闻名。常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以德治市。“诚信”已经成为常德市招商引资的一面旗帜。外资,在常德也有一个泛指:常德以外的都是外资,常德市政府要求部门只能铺地毯,不能设门槛,一视同仁。城市建设还在“债经营”,而市委、市政府却从来不在外资上动脑筋。2000年1―6月,常德招商引资利用外资、“三资”企业实现的总收入、全市出口值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92.1%、28.2%和156.6%,增长幅度排在全省第一,这就是德文化的拉动力。
(四)怀化
怀化地处湘、黔、桂、鄂、渝五省(市)交通要冲,古为“黔滇门户”,“全楚咽喉”。如今也是铁路、公路交通枢纽,处于极特殊的地理区位。在国家中西部开发战略具有“承东启西”的战略地位。由于突出的区位优势,怀化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城市的定位也随着城市发展而不断改变,从80年代的“新兴中等城市”到90年代初期的“湘西中心城市”。1997年,怀化撤地设市。作为中西部重要的结合点和交通大动脉重要枢纽,怀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现,特别是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拉动及其衍生的大规模产业,资本的技术转移,为推动怀化市的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三、湘西地区城市化推进途径探索
首先必须调整城市的发展规模与产业分布,实现结构功能的持续化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借鉴国际城市化进程的成功经验,迅速提升城市空间规模,调整经济与社会资源的高层配置,优化功能分工与提高利用效率,推动城市发展的规模效应与功能建设,这将是中国城市化未来进程的必由之路。
由于湘西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经济发展环境,所以在推进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应根据特殊的情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应避免出现前叙的一些问题。真正作到:城市化要数量、质量并重,但是更要重视质量;要速度与可持续发展并重,但是更要重视可持续发展;要实体与环境并重,更要重视环境;要硬件与软件并重,更要重视软件;要个体(城市)和群体(区域)并重,更要重视区域;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
(一)优化中心城市职能
湘西自治州处于湘西地区核心地位,吉首市作为自治州的首府。由于西部大开发的日益推进,吉首作为首府,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通过吉首市的优先发展,带动龙山、花垣、凤凰等中心县城的发展,最后以中心县城带动中心乡镇。湘西的“四大古镇”(浦市、王村、茶洞、里耶)早已经产生过很大的影响。浦市以前有“小南京”之称,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发展的停滞。现在重新确定其中心乡镇的地位,有利于城镇化建设,更体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放大“生态旅游圈”。独特的民族风情、秀丽的山水风光使湘西孕育着无与伦比的旅游经济发展潜力。因此,充分整和湘西的旅游资源,“打造生态旅游圈”就成为湘西旅游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
2、诗中长城――常德。“常德德山上有德”、“诗中长城”、“兰芷芳草地”,这都是常德深厚文化底蕴的写照。常德市委、市政府提出:以德治市。引导和教育人们诚实劳动、践行承诺,以良好的形象取信于人,打造信用常德;引导和教育人们博求新知、与时俱进,以宽广的胸怀适应时代,打造开明常德;引导和教育人们扶贫济困、乐善好助,以赤子的真情回报社会,打造爱心常德。文化中心城市的打造,主要是以宣传城市文化来吸引境外资金与人才,技术经营城市,构建品牌城市、文明城市。
(二)发展交通,沿交通线培育城镇带
山区是湘西地区发展交通的最大瓶颈,不仅开发投资高,难度也大。湘西地区要推进城市化,也必须克服困难,交通建设是本区与外界交流的桥梁,如果连桥也建不起,那永远也是孤立的、落后的。“要致富,先修路”这是很浅显的道理。近年来,湘西地区大力改善基础设施环境,投资交通环境建设,以焦柳铁路,320、319、209国道为主线,建设城镇带,应加大力度建设新交通线,提高国道、省道水平,积极拓展城镇带。改变以前那种城市发展方向依照传统式单极扩大,改变城乡分离,城际分离的弊端。
(三)开发资源,发展新城镇,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发展城市以满足当代人需求时,不能以危及后代的生存能力和发展为代价。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包括:生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和环境几方面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在于认清对城市发展的关键制约性因素,并将城市的发展限制在这些关键性制约因素的允许范围内,避免由于过度发展对环境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要避免矿业城市发展过分依赖资源的状况,要深入细致地进行资源接替和经济结构转换的设计,及早发展资源深加工业、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并逐步向非矿业城市过渡,目的就是要使得在资源枯竭前,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四)改善环境,打造旅游品牌
湘西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独特的苗家文化、奇山秀水、天然生态环境、古城镇使得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作为世界遗产的张家界,无疑是我省最大的旅游资源大市。但是发展旅游业并不意味着就不能发展工业,不意味着就可以跨越工业化阶段实现现代化。张家界市是传统的农业地区,农业人口占总体人口的84%,要振兴区域经济,增强地方财力,既要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带动战略,推动旅游发展,又要调整农业结构,加快传统农业向农业产业转变,更要推动工业化,搞好农产品加深,精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
在推进湘西城市化的过程中,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城市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逐步推进,而不能用行政的方式,长官意识盲目发展。城市化是复杂的,城市数量、人口、规模的增加扩大,牵涉到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经济水平等一系列问题,不可等闲视之。城市化具有整体性,这不仅是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建立,需要考虑方方面面的条件和因素,要综合考虑发展速度、城市布局、规模结构、功能结构等方面,从整体上把握湘西城市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滨谊,母晓颖.城市文化与城市景观吸引力构建[J].2004(2).
2、董晓峰,何新胜.西北地区城市化研究[J].2004(4).
3、袁政.中国城乡一体化评析及公共政策分析探讨[J].价格月刊,2003(4).
篇3
城市化与城市经济转型升级
那么城市化与城市经济升级之间的关系如何?经验表明,城市化既是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产物,又是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工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条件。在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初、中期阶段,主要是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提升城市化水平。而当形成高度发达的科技、教育和管理局面时,城市化又反过来推动城市经济发展,而且发展越深化,推动作用越强大。那么现阶段,如何合理地处理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就成了目前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随着国内外宏观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经济发展动力机制的更替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从全国经济转型的大视角来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已成为了“十二五”经济工作的重点。当前,全国许多地区提出了经济转型的构想。北方以东北三省为代表,是我国的工业基地。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由于能源资源的逐渐枯竭,制造业技术水平落后,因此,北方经济转型的核心是发展替代产业、接续产业,主要途径是产业技术升级和经济制度创新。南方以粤、浙、闽等省为代表,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是中国经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核心地带”。尽管如此,南方经济与世界发达经济还存在着生产技术、管理上的差距。因此,南方经济转型的核心是推进产业技术进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质上是与世界经济接轨,参与世界竞争。纵观当前全国的经济转型,由于受到不同资源、环境、市场等条件约束因素刚性趋强的影响,经济转型呈现调整空间较小、升级难度增大等不利态势,凸显了任务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然而,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在经济转型中把科技放在了突出位置。因此,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质,就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产业,提高经济发展中的高科技含量。
宏观层面的经济转型,是国家实现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城市经济转型,则扮演了更为重要并且直接的角色,对整体经济发展的贡献不言而喻。城市是区域的“发展极”,城市经济对其腹地区域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扶持、引导和推动作用。在过去的20年内,城市经济是中国GDP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而在未来的20年,这一情况将更为显著。有研究根据目前趋势作出预测,中国城市GDP占全国GDP的比例,将由目前的75%增加到2025年的95%。
城市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甚至会改变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例如闻名遐迩的美国硅谷,从软件科技角度极大地牵引着美国经济。2008年硅谷人均GDP达到83000美元,居全美第一。硅谷的GDP占美国总GDP的5%,而人口不到全国的1%。同样,发展中国家也有相似的例子。印度的班加罗尔是印度最大、最著名的软件工业基地,拥有925家软件企业,80,000名专业人员。著名的微软、英特尔、苹果、西门子等公司都在班加罗尔设有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它以600万的人口,实现了上缴个人所得税在印度城市中排名第二(第一位的孟买有1800万人口)的优异成绩。在班加罗尔的带动下,软件产业集群在马德拉斯、海德拉巴等南部城市陆续发展起来,并同班加罗尔共同构成印度南部著名的计算机软件业“金三角”。
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在肯定城市经济转型升级对国民经济转型的重要意义前提下,我们需要进一步来思考目前我国城市经济转型中,出现了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城市化持续推进背景下,随着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入,面临的三个主要问题和瓶颈,逐渐引起了专家和学者们的思考:一是城市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可持续发展观缺失,二是生产业与制造业未形成良性互动,三是城市经济产业升级问题亟待解决。
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而且难度很大,需要各级各方面加强协作,相互促进。我们要以全局和战略的思维把握方向,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积极推进创新创业,大胆探索符合城市实际和具有鲜明特色的经济转型升级之路。
1.坚持可持续发展观,转变城市经济发展方式
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最重要的是依靠科技进步,变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为技术导向型发展模式,建立一个低耗高产的节约型城市经济体系,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一致的可持续发展。城郊农业以推广产业化为主,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基础,发展基地化设施农业、创汇农业、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等。工业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扶持环保工业以减少能耗、提升层次、降低污染、改善环境。第三产业以信息化为先导,以建设和完善高级化、网络化、法制化市场体系为基础,提升城市大生产、大市场、大服务综合功能,带动和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2.加强经济和产业关联,构建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机制
从产业聚集角度,有针对性地吸引关联性强、技术水平更高的服务业进入,变单纯的制造业聚集为集制造与服务功能为一体的产业链聚集,构建生产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机制。同时,还需要加快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政府应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等方式,推动高校加快生产业人才培育;同时加强职业培训,建立生产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提高整个行业队伍的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规范服务业竞争秩序,降低服务外包的合作风险。鼓励规模大、信誉高、服务质量好的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实现优势互补。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健全中介体系,推动相关企业间合作,实现社会化服务与制造环节的“无缝式对接”。
3.围绕技术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国内城市的新一轮转型发展,在新兴产业的空间布局、产业体系的规划和建设上,必须抛弃原来单纯追求量的增长的观念,注重抢占新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面对新一轮的科学发展,城市经济的产业升级需要推动技术创新与优化,通过先进制造业和生产业的双轮驱动,提升核心竞争优势,打造出向国际城市看齐的产业结构、产业空间布局以及经济发展方式。同时,城市经济产业升级不可能无成本地自动形成,需要政府前瞻性投入建设性的力量打破低水平的均衡,有效扶持企业推进产业升级。因此,政府既要依靠市场的力量,加快发展方式转型,更要把握时机、控制力度,加快培育和建设生产要素市场,以促使企业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编号:10ZD&003〕、宁波市科技计划项目“科技进步推动宁波经济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编号:2010A10025〕的部分研究内容。)
篇4
从墨尔本、悉尼、汉密尔顿再到布里斯班,所到之处,都有中国的“年味儿”。墨尔本市专门为中国人放烟花,著名的悉尼歌剧院在春节那天用灯光打成红色,所到之处,旅游热点几乎都挤满了中国的旅游团。墨尔本的导游还懂些经济,他说澳洲经济有四大支柱:矿业、农业、畜牧业和旅游业。我心想,在这四大产业中,矿业和旅游业的繁荣如今高度依赖于中国,两个大国之间的经济往来日趋紧密。
澳洲的国土面积比中国小一点,但人口密度非常低。澳洲政府长期推行奖励生育和鼓励移民的政策,所以人口增长很快,预计2013年将突破2300万人,而在5年前还不到1800万人。澳大利亚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的移民中,新西兰排名第一,30470人;中国排名第二,首次超越英国达到17580人;英国和印度分别移民14800人和14280人。出境游和移民联在一起就不仅仅是消费时尚,而是经济学所关注的人口经济话题了。
经济的全球化从商品流动开始,逐渐升级到资本的流动和人口的流动。时至今日,全球化的市场出现了两个流动,两个不流动:富人和企业流动,政府和穷人不流动,结果必然会加剧全球性的贫富两极分化。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学排斥对人口的研究,因此忽视了贫富两极分化的人口原因。城市化的进程就是人口在流动中集聚集中,旅游是短期人口流动,移民是长期人口流动,全球化的竞争将逐渐弱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强化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因为移民人口会更多流向城市。所以,出境游表面上看是旅游经济,本质上却是城市竞争力的较量。但凡是旅游热点城市,若没有政府政策的约束,几乎都是移民热点城市,而旅游和移民的热点城市又几乎都是经济发展和文化水平较高的城市。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的竞争力主要看三大经济功能:1.创造就业;2.创造财富;3.创造消费。毋庸置疑,旅游和移民的热点城市必然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促进财富增长和消费升级。从这个角度看城市,人们才能理解城市的“魅力”绝不仅是湖光山色,人文地理,还有休闲购物,创业创新。人们一旦融入城市化的浪潮,就从此告别了农业文明的慢节奏,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激烈的竞争与创造,人与城市的关系也从此有了双向选择:城市因人口流入而繁荣,因人口流出而衰落。
篇5
一、*的城市化建设,要体现江南水乡特色
*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市委、市政府在对*的“四区”建设中关于“休闲旅游区”和“特色居住区”的功能定位,都把水作为重要的环境条件。实践已经证明,水既是*的重要资源,更是*的一大特色,在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一定要做足做好“水”这篇大文章,充分体现*的水乡特色,让*新城凸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和深厚的水文化底蕴。
1、把开发、利用水资源摆在重要位置。嘉定有汽车城,松江有大学城,宝山有钢铁城,南汇有深水港,假如以目前的产业集聚作为业态城市优先发展的条件,则*无比较优势可言,但从城区形态上讲,*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共有1817条河流和21个湖泊。据统计资料显示,2002年全区土地总面积为669.69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积为147.59平方公里,占22%。特别是我区拥有全市最大的湖泊——淀山湖,总面积达62平方公里,相当于11个杭州西湖的面积。这些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是其他区县无可比拟的,是*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条件。为此,在对新城区进行规划与建设、对老城区进行整治与改造时,一定要在更高的起点和更高的层次上,充分认识水资源在城市化进程中对生活、生态、景观所产生的重要作用,努力构筑“威尼斯”式的*水城,使我们在上海未来的整体发展中保持应有地位,并成为人口规模适度、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花园式的滨水城市。
2、充分利用现有河道,编制好水资源专业规划。从80年代后期开始,我区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任意侵占河湖的现象日趋严重,不但较大幅度地降低了全区的水面率,使河道的排洪能力下降,而且严重破坏了河道的自然循环体系,大大降低了河流的自净能力,导致水环境严重污染。为此,建议区政府职能部门要提高认识、理清思路、调整战略,编制好水资源专业规划,突出水的重要地位,并把“水面率”作为*城市化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城区内和工业园区中原有的河道,原则上只能疏浚不能填埋,而且根据需要,有计划地开挖一些景观河道,增加城市的水面积。对环城河及其他护城河的景观线建设也应抓紧落实,从而形成“城依水建、水环城流、水清城秀”的*城区新面貌。
3、沿淀浦河南北两侧,建设“特色居住区”。淀浦河南北两侧具有房地产和旅游等重要开发价值,是黄金宝地。建议:一是将318国道的赵巷崧泽至朱家角小港段南移,使其贴近A9公路,以拓宽南岸的地域;二是抓住建设轻轨和“东方水都”的重要机遇,以淀浦河为轴线,两侧依水建设“特色居住区”,并在淀浦河上架设几座桥,使淀浦河两岸同步发展并融为一体,拓展*城区的发展空间,凸现“花园式滨水城市”的形象。
目前,应对淀浦河两侧的用地严格控制,防止无序开发,以免今后增加政府的开发成本。
4、加快发展淀山湖区域旅游业。淀山湖是上海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特有的旅游资源。要紧紧抓住上海举办世博会这一难得的契机,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编制和实施淀山湖区域的发展规划,加快淀山湖南部陆上旅游环线、淀山湖观光大道、淀山湖水上旅游线建设,充分利用淀山湖区域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人们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心理需要,把淀山湖区域建设成为与世界级大城市相匹配的,以滨水风光为特色的,集观光、度假、会展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5、化大力气把水环境整治好。目前,*区内河道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已相当突出,特别是城区,大部分河道的水质为劣V类,最好的也只达到V类标准(国家五类标准),总氮、总磷、溶解氧、氨氮指标大部分超标,水质恶化,水体变色,有些河道夏季恶臭阵阵,周围居民苦不堪言。更令人担忧的是,城区内至今仍有200多家单位的污水未纳入污水总管,日平均排污量超过5000吨,300多家小饭店未安装隔油池,居民洗衣水进入雨水管后排入河道,这些污水长期直接排入河道,严重污染了水环境。要按照“面洁、水清、岸绿、貌美”的要求,加强整治。一是注重从源头上遏止污染,对未纳污的企业及小饭店要限期纳污,否则从重处罚,直至停业;二是考虑把居民阳台下水管纳入污水管道;三是每年有计划地把城区中小河道的整治列入区政府实事工程;四是在宏观上理顺河道体系、确保畅通,增加水体自净能力,利用现有水利工程,让水不断流动;五是在城区适当位置造一些人工瀑布,既增加观赏景点,又让水动起来、活起来。
二、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要加强社区建设和城区管理
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区地域扩大、人口聚集、功能提升,社会性管理的工作量越来越大、城区违章搭建、乱停车辆、环境脏乱等现象也重新抬头。建议:
1、适时建立街道办事处。根据城市化进程的需要,建议在适当时撤销*镇建制,建立东、西两个“街道办事处”,由街道办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对辖区的市政管理、治安管理、社会事务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行使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监督检查等职能。每个街道办管辖10-12个社区居委会。现有的村委会暂予保留,划归相应的街道办,根据城市化进程,适时撤村建居。
2、营造良好社区环境。一是同创共建社区建设。调动社区内来自机关、事业、部队、企业等各个单位的“单位人”的积极性,广泛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管理。二是以居委会为单位,建立“社区服务中心”。为居民群众提供职业介绍、养老保险、医疗保健、物业管理、家政劳务、法律咨询等中介服务等。三是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建设安全、整洁、文明、舒适的居民小区。四是着力培育居民的社区意识。通过引导和教育,让居民自觉地完成由“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角色转换,培养居民对社区的参与感、责任感和归属感,增强社区的群体亲和力和凝聚力。
3、加大城区管理力度。一个城市,即使规划和建设得再好,但如果管理跟不上,仍会给人脏、乱、差的感觉。为此建议加大对城区的管理力度。一是加强同创共建。协调好区爱卫会、创建办、市政局和*镇政府之间在城区管理中的职能关系,提高共识、形成合力,努力争创市级园林城区和国家级卫生城镇。二是加大执法力度。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巡回检查制度,发现问题从严整治,坚决遏止脏、乱、差势头的蔓延。三是加快老城区的改造步伐。通过改造桥梓湾、南门街、县前街等老城区,拆旧房、筑新路、建绿地,净化和美化老城区的环境。四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制订一系列的城区管理制度,同时,发挥退休干部、教师、志愿者队伍的模范带头作用,影响市民的行为,提高市民的基本素质,从源头上遏止脏、乱、差现象的发生,改变城区面貌不理想的现状。
三、加快实现城市化,必须更加重视“三农”问题
城乡一体化、农业现代化、农民市民化是农村城市化的必由之路。农民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在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化率的多种指标中,核心指标是市民化率。截止2002年末,我区总人口为45949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142149人,只占总人口的30.94%,市民化率比较低。因此,推进城市化,就必须更加重视“三农”问题。
在我区,农民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据有关部门统计,因征地和批租土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已达10万多人,其中7万多人至今未落实吸劳和养老政策,这部分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气不顺、情绪大,上访不断;由于多种原因,4.9万余人的富余劳动力很难向二、三产业转移;受当前和长远利益驱动,农村的违章搭建十分严重;由于外地农民的大量涌入,农村的卫生状况令人担忧。这些问题如果解决得不好,都将直接或间接影响我区的城市化进程。建议采取以下一些必要的措施:
1、制订相应政策,让失地农民向城镇居民平稳有序转移。一是通过政府调控机制,建造更多的低价房,让失地农民迁移到城区或城镇;二是通过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和其他非农产业,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三是通过定向合作、专项补贴、财政奖励等政策措施,积极实施“西劳东输”和鼓励企业吸纳本地劳动力的政策,让青西片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青东发达地区转移。
2、采取有力措施,坚决遏止农村的乱搭建势头。部分农民的违章搭建,近期目的是租给外地人得到一些租金,远期目的是为了在今后拆迁时获得一笔可观的补偿。造成农村乱搭建势头蔓延的原因之一是村、镇两级有些领导不负责任,乱批建房指标,有的甚至利用职权,为亲戚朋友开方便之门,致使其他农民仿效和攀比。农村的乱搭建不光使农村的面貌更加无序和凌乱,而且强化了农民“自顾自”的狭隘心理,这同“三个集中”的城市化方向是背道而驰的。对此,政府要及时向农民公告政策,并进行教育和管理,必要时要抓反面典型,以儆效尤。在遏止农村乱搭建,鼓励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过程中,要实施各种优惠政策,如向农民提供廉价居住房、保证农民享有集体资产权益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允许农民宅基地有偿置换或出让,与城镇居民享有同样的社会保障权益等等。
篇6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小城镇;发展研究
一、前言
对于我国而言,城市化作为重要的发展模式,对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当前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发展已经初显成效,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人民居住条件都产生了重要作用。在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作为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为此,城市化进程应将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不但要提高小城镇的设计规划质量,还要妥善解决小城镇发展中带来的诸多问题,为城市化发展积累宝贵经验,保证城市化发展能够取得积极效果,满足城市化发展需要。
二、城市化进程中发展小城镇的理论背景
(1)城市化进程中发展小城镇的背景。我国人口众多,且大部分人分布在农村,物质条件薄弱,缺乏发展资金,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存在严重的转移困难,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同时,由于大城市面临人口过多、就业困难、交通堵塞、住房拥挤、空气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不能成为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出路;而中等城市与农村距离依然较远,在城市经济发展缓慢、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同样难以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比较而言,在我国数量多、分布广的小城镇,更加突出的表现出距离农村近、兼顾二三产业和农业以及方便利用民间投资等特点,具有最大限度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的先发优势。据此,积极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经之路,也是最佳选择。
(2)国外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发展的理论。城市化一词源于英文urbanization,其词头“urban”意为都市的、市镇的;其词尾“ization”,意为“化”,表示行为的过程。现有资料表明,“城市化”一词,最早出现在 1867 年西班牙工程师A.Serda的著作《城市化基本原理》中。关于城市化本质的认识,主要是通过提出城市化的定义来进行的。
(3)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发展的理论。小城镇发展引起人们重视开始于先生的研究,其研究掀起了一场“小城镇、大问题”的讨论,20世纪末国家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的发展号召,与此同时,对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中地位的认识,出现了明显的分歧,主要表现在认为大中城市在我国城市化中具有主导地位,还是中小城市或小城镇在城市化中占据主导地位,还是应该协调发展等等。因此,“大城市论”和“小城镇论”成为了两种比较突出的对立观点。
三、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发展的现状
(1)小城镇加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我国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以来,小城镇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着力点,在城市化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从目前小城镇的发展状况来看,目前小城镇的数量在逐渐增多,小城镇已经成为了大城市的重要补充和组成部分,既实现了城市功能的延续,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的居住环境,为节约农村土地,实现土地集中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小城镇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兼顾了城乡发展的多种要素,其整体发展后劲足,经济增长速度快,成为了推动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此,小城镇的加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2)小城镇稳步发展,区域协调性明显提升。小城镇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城市布局,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当前小城镇建设中,小城镇的定位相对明确,其城镇功能也融合了城市和农村的特点,实现了较好的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在当前小城镇建设中,许多小城镇已经成为了大城市与农村连接的重要纽带,在区域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提高城乡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当前国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小城镇的稳步发展,使区域经济的协调性得到明显提升,对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现实的促进作用和有效推动。
(3)小城镇健康发展,宜居功能性不断完善。在传统农村中,不但居住环境急需改善,对土地的利用率也不高,不利于农村的长期快速发展。小城镇建设开始后,农村实现了土地集约化管理,农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农村土地的耕地数量得到了提升,既满足了农民改善居住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对提高宜居性和功能性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小城镇数量的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农民享受到了改革红利,对巩固小城镇建设成果,总结小城镇发展经验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小城镇的健康发展,使宜居功能性不断完善。
(4)小城镇发展带动农村发展,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小城镇在功能设定中,农业站到了较大比重,小城镇在整体功能上起到了承接农村和城市的作用。从目前小城镇的发展来看,既实现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和带动作用,也实现了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目前,多数小城镇已经成为了大城市的商品生产基地,许多厂商都将小城镇作为理想的建厂基地,既能在农产品产地实现农产品的深化加工,降低采购成本,又能够利用小城镇的优惠政策,降低建厂成本,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因此,小城镇的发展对农村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小城镇建设成为了推动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的关键手段。
(5)小城镇发展呈网络化局面,以点带面作用凸显。小城镇的建设目的并不是要提高单一城镇的功能,而是要在大城市周边以及城市和农村之间形成数量庞大的小城镇,建成小城镇网络,提振大城市经济发展,实现大城市产业的接续和转移,并使小城镇发挥以点带面的促进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结合当前小城镇的建设经验和已经取得的效果,小城镇的网络化格局越来越突出,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初步实现了以点带面的发展目的。所以,小城镇对于城乡发展而言是重要组成部分,既解决了当前城乡经济发展矛盾,也缓解了大城市的压力,对城乡经济发展而言意义重大。
四、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失地农民的土地一次性补偿不到位,农民缺乏可持续的生计保障。虽然城镇化建设的优点较多,对我国的城乡发展具有积极的协调作用,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补偿金问题一直是困扰城市化进程总体效果的重要因素。土地作为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在失去土地之后,必须有完善的安置措施,否则失地农民将无法满足生存需要。受到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限制和政策执行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失地农民的土地一次性补偿存在不到位的情况,使农民缺乏了可持续的生计保障,影响了农民的卖地热情,不利于城镇化建设的开展。因此,失地农民的土地一次性补偿问题必须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
(2)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社会资本投入,导致城镇化发展资金匮乏。在当前城市化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均是由政府主导的,国家资本占主要比例,社会资本投入非常有限。考虑到我国城市化发展中小城镇建设规模较大,总体资金量较大,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难以完成所有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受到政策限制,目前城市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中缺乏社会资本投入,导致了城镇化发展资金匮乏,使城市化发展出现瓶颈期。为此,政府必须认识到城市化进程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将引入社会资本作为主要方式,通过积极引入社会资本,确保城镇化发展获得足够的资金,满足城镇化发展需要,保证城镇化建设的整体效果。
(3)农民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导致农民没有城市化。城市化进程的本意是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构建功能完善的小城镇,将农村人口吸引到小城镇中,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为大城市产业接续转移提供有力支持。但是受到工业基础设施和政策执行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的利益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许多农民的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部分失地农民在拿不到足额的土地补偿金后,生活来源成为了重要问题。为此,部分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并没有处理好农民的平等权利保障问题,导致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没有实现真正的城市化,使城市化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4)小城镇建设中欠缺可持续发展产业。小城镇建设要想取得积极效果,不但需要对小城镇的功能进行准确定位,同时也需要小城镇能够有支柱产业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但是从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来看,多数小城镇虽然在整体建设规模上达到了城市化标准,但是在可持续发展产业上还比较欠缺,不但无法支撑小城镇的持续发展,同时也无法为进入小城镇的农民提供有力的就业机会,这无疑给小城镇建设造成了后劲不足的问题,不利于小城镇建设的推进。为此,各地政府必须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结合小城镇实际,以及周边大城市的工业基础,合理选择可持续发展产业,为小城镇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五、和谐建设小城镇的对策
(1)在小城镇发展中建立健全土地补偿机制,失地不失业。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和城市职工一样,农民失去了土地就等同于失业。考虑到小城镇发展中土地补偿金发放不到位的情况,各地政府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的土地补偿机制,从源头入手,制定具体政策,确保农民能够按时足额的拿到土地补偿金,确保农民失地不失业。其中可以选择建立政府基金的方式,让开发商缴纳一定的储备资金,专门用于农民土地补偿金的发放,为农民建立良好的土地补偿金发放机制,接触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保证农民在失去土地后,能够有良好的补偿金作为后续生活的保障。
(2)完善社会资本参与小城镇基础建设机制,提高建设质量。在小城镇建设中,政府资金的不足是制约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短板,为了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政府应鼓励社会资本的参与,不但要改变小城镇建设理念和思路,还要学会科学合理的运用社会资本,提高小城镇的建设质量,满足小城镇建设需要,为小城镇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为此,我们应立足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际,进一步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形成良好的社会资金参与氛围,保障社会资金的整体收益,鼓励社会资金广泛的参与到小城镇建设中,使小城镇建设能够有效解决资金瓶颈问题,满足基础设施建设需要。
(3)加大城镇化的社会保障,为农民提供与市民同等公共福利。城市化的根本目的是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使农民能够充分享受到改革红利。为此,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既要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又要拓宽农民的社会保障范围,使农民能够在城镇化建设中获得更多的福利待遇,有效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为农民提供与市民同等的公共福利,切实改变农民传统的依靠土地养老的方式,为失地农民提供新的保障体系,确保农民的社会保障能够有大幅提升,充分满足农民的生存需要,保证城镇化建设能够惠及更多的农民。
(4)注重发挥比较优势,集中发展特色可持续产业。在城镇化建设中,没有可持续发展产业是困扰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应从城镇化建设的目的出发,在小城镇建设之初,对小城镇周边的工业基础设施和商业发展状况进行摸底调查,结合小城镇的建设特色和周边大城市的工业发展状况,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做好产业接续转移工作,不但要使小城镇具有接续大城市工业的能力,还要使小城镇能够集中发展特色可持续产业,满足小城镇建设需要,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确保小城镇能够拥有健全的工业体系和商业服务业支撑,保证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质量。
六、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是承接大城市功能和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载体,要想提高小城镇建设质量,就要对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确保小城镇建设能够取得积极效果,发挥小城镇以点带面的作用,推动城市化进程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涛.城市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政治理转型[D].浙江大学,2012.
[2] 冯晓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风险与分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 张雅帅.中国小城镇发展的政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
[4] 赵玉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小城镇战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篇7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城市化对大学所提出的内在要求,以及如何充分发挥大学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城市化是落后的农业国向发达工业国转变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大学可以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本和科技资源的支撑,并且能够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城市化发展对大学的内在要求
城市是现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中心,大学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科技创新的基地,城市与大学走到一起,相互促进,合作共荣,既可体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性,更能反映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性。
城市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如前所述,城市化的核心是人的城市化,但是城市化不仅仅是人口的增加,也不仅仅是城市规模的扩大。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城市人口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劳动力适龄人口素质的提高,而大学作为高等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承担着为实现城市化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的责任。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提供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但是,与发达国家和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要求相比,我国人才队伍还存在严重不足,主要体现在人才总量不足、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才队伍偏小、整体素质不高、创新能力有待加强等方面。为保证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无论在人才的数量方面,还是在人才的质量方面,大学都肩负着重大责任。
城市化发展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城市化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一方面,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城市化对第一产业的优化作用、对第二产业的提升作用及对第三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另一方面,合理的产业结构对城市化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众所周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构成中所占的比例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在城市化以农业就业人口为主逐步转向非农业就业人口为主的过程中,其转移速度越快,转移比例越高,则城市化水平越高。引起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包括人口因素、资金状况、科技水平、产业政策等多种因素,其中以高素质人才为基础的科技发展水平是最重要的因素。
城市化对城市精神文明的需求。城市精神文明是支配市民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心理导向的精神力量,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成就很大程度凸现出“城市水平、城市风格、城市效率、城市精神”。弘扬和实践城市精神文明必须进一步提高市民的素质,提升城市的品位与魅力,而大学可以说是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源头活水”。随着一批批大学生走向社会,新思想、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也被带进千万个工作单位,他们是先进文化的倡导者,是保证城市文化向着先进方向发展的生力军。大学不但在知识技术方面,而且在树立标准、展示理想等方面都能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引领文化成为大学的重要功能,它在城市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
大学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作用
大学的根本使命就是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高素质劳动力需要大学培养,科技知识需要大学孕育,新文化新思想需要大学创造,城市文明需要大学辐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学将担当起提供人力资源、开展科技创新、引领社会文化发展的重大责任。
(一)大学要更好地为城市化培养创新型人才
在城市化过程中,大学担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历史使命,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大学要深化教育改革,注重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为城市化提供大量的和高质量的人才。
第一,要转变教育思想,树立创新人才观。大学要转变传统观念,把具备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作为对人才基本素质的内在要求,研究探索培养创新人才的规律,制订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第二,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鼓励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要善于从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等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善于探索的意识。
第三,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布局要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对学科发展的要求,充分考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社会适应性。
(二)大学要更好地为城市化提供科技创新成果
城市化的发展有赖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则是以大量科技创新成果及其产业化为基础的。大学既是开展基础研究的主要机构,也是承担重大科技项目、为社会发展解决重大问题、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力量。大学要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努力成为科技创新的不竭源泉,更好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
首先,大学作为开展基础研究的主要机构,应该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着力原始创新。基础研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将带动新兴产业群的崛起,引起经济和社会的重大变革。
其次,完善科技创新平台的体制机制。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特点是在高度分化基础上高度综合,要争取和完成大项目仅靠单兵作战是不行的,科学研究重大问题的解决必须要靠大兵团协同作战,大学要按照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收集各类科技信息,协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有组织地争取和完成国家重大科技项目。
第三,加强学术梯队建设。重点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品牌效应,吸引大批优秀专家和学者团结在他们周围,选准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充分发挥重大项目的牵引作用和聚集作用,积极探索“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加“创新团队”的模式,组建一批由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和优秀骨干中青年教师组成的多学科集成的创新团队和创新群体。
第四,要着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建立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紧密的、深层次的、长期的和可持续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大学真正成为企业的战略后方和技术支撑。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目标,确定发展的战略重点,根据每一发展阶段的关键技术瓶颈提出合作项目,由大学参与合作攻关,使大学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大学要更好地为城市化进程发挥文化引领作用
在城市化进程中,大学要加强自身的文化建设,发挥对社会的文化引领作用。
篇8
【关键词】电力需求;城市化
1.引言
过去20年多中,中国电力需求年均增长近10%,高于世界其它任何国家,而且预期还会继续增长。与此同时,电力供需形势历经数轮起伏,2008年全国煤电油更是出现全面紧张。充足可靠的电力供给不但是目前影响经济稳定的重大宏观问题,还将对未来经济可持续增长产生重影响。预计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将在2020年左右告一段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人口规模庞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并处于经济转型中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城市化和工业化将对电力需求带来何种冲击以及在这种冲击下电力需求如何增长,是本研究要考察的问题。
2.发展现状
首先,可以从农产品生产和运输来讨论。目前,中国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约为56%,大致推算一下,为全国人口提供足够食物,每个农村人口为不到2个人生产所需的粮食;如果2020年城市化率达到60%及以上,每个农村人口至少需要为2.5个人提供粮食。要使人均粮食产量达到目前的1.25倍,只有通过农业现代化。所以,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现代化需要消耗更多能源。其次,工业化的主要特征是通过使用新的科学技术和生产建设方式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要求资本、技术、劳动等生产要素达到一定集中度。国际经验也表明,在城市化进程中,一国经济往往呈现出工业化的特征所以,工业化生产所需的建设及运输过程也将比相对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消耗更多能源。最后,与城市化相关的工业化发展将推动居民能源消费。首先,随着城市化率提高,需要为新增城市人口提供足够的住房;其次,人口大规模地迁入城市后,对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城市绿化等公共设施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维护都需要消耗更能源。
3.变量选择及定义
1)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增长是文献中最早、也最常见的解释电力或能源需求的因素。经济增长及其对生活标准的影响是促进电力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众多经验研究证明了GDP与电力消费之间存在着显著且稳定的正相关关系。
2)城市化:人口增长是促进电力消费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相对于人口总量增长,城市化率的提高对电力消费的影响更为显著。
3)工业化:工业耗电在中国的全社会用电量中占70%以上,重工业则占60%左右,是名副其实的“耗电大户”。中国电力消费呈现的“工业化”特征,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4)电力使用效率:虽然中国人均电力消费量相对较低,但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单位产值电耗水平很高。本文用工业增加值与工业耗电量之比代表电力使用效率。假设工业耗电量会随着用电效率提高而降低。
5)电价水平:价格是影响商品需求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中国能源市场化改革尚未完成,电价仍由行政制定,电价水平多年不变。
4.对电力需求研究和预测
4.1 影响电力需求的主要因素
除了将收入水平作为最重要的解释变量,一些学者也试图纳入其它变量以增强模型的解释能力。城市化对电力消费的影响会随人均收入及产业结构变化而变化。在研究加拿大各城市人均电力消费后发现,经济运行、人口、气温是影响电力消费的重要因素。城市化水平对发展中国家的长、短期居民电力消费都有重要影响。在三要素生产函数框架下,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技术研究并预测了中国电力消费,表明GDP、资本、人力资本及电力消费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4.2 电力消费的收入弹性
经济增长同电力消费之间究竟是否为不变的线性关系,值得商榷。经济中生产和消费活动的结构变化可能会改变收入水平影响能源消费的方式及程度,这在线性方程中很难得以反映。对中国电力消费弹性的中长期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后也发现,电力消费的收入弹性系数随着收入水平发生了非线性变化。因此,在预测中长期电力需求时,将需求收入弹性作为常数的假定确实需要讨论。
5.人均电力需求预测分析
未来20年将是中国进入高速城市化发展的阶段,同时也是刚性的能源高需求阶段。因此,本文关于中国电力需求的预测有其合理性。2006年全国城市化率为43%,与中等收入国家61%、高收入国家78%相距甚远。经济快速增长推动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进程会提高整体能源(包括电力)消费水平,城市化进程中的工业化特征是高耗能产业的迅速发展。估计到2020年,中国大约有3亿人口将迁移进城市居住和工作。2006年,中国以占世界总量5.5%左右的GDP,消耗了世界钢材总量的30%、水泥总量的54%。2000年到2012年间,中国电力消费总量的年均增速超过11%,主要源于高耗能产业的快速增长。这就印证了本文结论,城市化是引起能源需求增加的主要原因。
根据本文预测结果,可以判定,中国2020年的人均电力消费量将达到5000千瓦时左右。据此推算,2012―2020年的人均电力消费年均增速约6%。未来中国经济仍将持续稳定增长,城市化进程不可逆转。在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中国的能源消费将发生巨大变化,即使技术进步有可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为满足经济增长和社会现代化的需要,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仍将经历一段刚性的高增长阶段。总体来看,城市化将是一个比较长的历程。各国社会条件不同,经历的时间会有所不同,但这一过程是每个发达和中等收入国家都经历过的。如果没有出现大的灾难性问题,中国城市化进程大概还需要12年(到2020年)。需要并且真正理解这一阶段的能源消费增长和能源消费刚性问题,是制定有效的能源战略和政策的必要前提。
6.结论
对比发达国家的发展进程,中国目前还处于能源高需求阶段。城市化推进阶段的工业特征是高耗能产业的迅速发展,城市化阶段能源需求的刚性说明中国的重工化过程不可避免。近期中国的能源发展动态也表明能源消费在快速增长。2003年到2007年间,各年能源消费总量以近双位数增长,究其原因是高耗能产业的快速增长,这说明城市化进程在加速。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贵州 城市化 区域差异
地处喀斯特高原的贵州省,因其所处纬度与特殊的地貌地形,拥有丰富旅游资源,历史和地域文化的传承与演变,少数名族文化更使其具有独树一帜的区域地位。城镇化市中国先进社会面对的综合的历史发展演化阶段,这一时期社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高频率变化,呈现出各个省市多角度的城市化实现模式。贵州省正处于自身区域发展的制约与区域经济外溢效应影响的碰撞中,城市化发展模式既要平衡乏力与薄弱的部分,又要促使优势部分的跨越发展,在转换机制形成中要以特色产业为链条贯穿贵州各个区域的发展,才能最终实现贵州城市化进程质的飞跃。
一、贵州各个区域城市化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贵州总体城市化发展水平低,经济基础薄弱
在对“城镇化”概念的定义中,本文借鉴以城市空间构成的维度考量城市化进程。故有此得出城市化发展的程度在相应区域的实现规模。之所以偏重地域空间的物理量化城市化进程,是因为贵州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其地处高原,山地纵横,平原面积几乎为零,这在城市化发展中的诸多困难中,具有极高的前表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地理承载性差,即使规划蓝图和设计方案具有空间计算准度,也无法真正落实到实体空间,所以就图1来看,贵州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几乎处于全国最低水平。空间演化难以推进,制造了城市设计的细节难度,城市区域缺乏贯通性,这在基于强调流动机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首先无法克服和完善的硬性指标,城市发展如“无水之源”,在这样的城市发展基地之上,如果贵州本体的自生力是缺乏的,将为城市化带来的不是发展,而是缺乏生态性循环机理和资源可持续性的消耗体。
从图2可以清楚知悉,贵州省的人口资源曾经在“90年代婴儿潮”中有爆发式的增长,这一部分的人口基数即为近几年贵州主要的人口资源,但是就城镇化发展的速度来看,自2001年起,“婴儿潮”的退潮并没有降低城市人口的聚集,贵州随着自生经济发展和区域发展的需要,人口的社会属性的转变呈现上升趋势。但是,笔者认为,人口城镇化数据的增性不能代表贵州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在目前我国房地产业的扩张趋势和信息开放的大时代,人口的社会属性改变是被迫的,比如“民工潮”。城市的流通性导致人口的地域流动性增强,地域迁移的可能性提高,这都演化出城镇人口的聚集与增长,但是是否是良性和必要的城市人口聚集,将深刻影响城市化发展的速度与质量。人口的城镇化提高是否真正转化为城市的“人口红利”,主要取决于转变为城镇人口的可增值性可持续性,如果缺乏生产力的人口聚集,将带来城市化过度集中的反作用,这对于生态地理结构性强的贵州将造成不可逆的城市资源浪费与损耗。
(二)区域的城市化发展差异大,特色区域极化能力较差
城市化进程、社会生产力以及消费能力之间是呈现乘数性增长影响,城市规模的拓展丰富区域资源转化路径,路径的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增长需求,需求引发市场竞争从而形成规模化供给,供给又提供了更大的城市资源的转化可能性,周而复始,城市化进程的乘数效应派生出最终区域的城市化综合形态。
自然资源丰富市贵州城市区域发展的基本内应力,是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牵引力,但是怎样有效发挥丰富资源与经济发展的联动性,是贵州在城市空间承载力不占优势的前提下,最要首先植入城市化进程的指导性理念。图3黔东南少数民族聚集区和省会市贵阳以及以红色旅游胜地著称的遵义市在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性收入排名较贵州其他市域都领先,城市发展的资源性依托属性明显,区域发展和城市社会生产力差异明显。社会资源不协调产业配比不均衡是造成这样明显的区域性经济差异的主因。城市经济势能的薄弱势必引发区域的城市化发展进程。
城市区域发展的模式不论是“点线式”“线面式”,都需要经历由一点区域极化,引发极化区域的“涓滴”效能,最终实现区域的递阶发展,图4中贵州区域间的投资力度差异较大,资源投资的偏向性差异也是造成贵州城市化进程中的区域差异大的原因。发展较弱的地区在缺乏“被涓滴”和较低的投资规模,其经济发展必然缺乏向上循环力。
二、权衡区域差异化充分发挥各个区域优势
(一)旅游资源带来的经济发展与周边区域形成经济推力的递进
在配迪克-克拉克关于三大产业之间的递进性阐述中,都表达了聚集到达一定程度的转移与外溢。贵州以旅游资源著称的区域,不要单一局限在本区域中,资源互补才能发挥本区域优势产业的经济势能,有效利用区域资源,达到对资源的统筹性管理和运用。
旅游资源是具有人文属性的特殊资源,是自然与非自然因素的综合体,其管理的模式与方法是兼具外向型与内生性。外向性是指旅游的资源的被认知度与其经济性成正比,认知的衍生性本身就具有经济效益,这对于旅游资源本身是其本质特性所决定的,旅游资源本体的不可再生性又要求对其管理的可持续性,所以在城市旅游资源集中的区域应发挥其经济效能整合周边区域的优势资源,有助于自身的延续发展。由图5看到,贵州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高的城市区域对应于城市资源和投资集中的区域如贵阳市、遵义市,有效说明城市资源的集中并没有提高区域的社会生产力,城市经济形态结构不是良性循环。
(二)提高区域的产业结构机制动力与自身的创造力,发挥产业特色使得与相应区域特点紧密结合
图6的标志化和数据化的体现了贵州各个区域的产业发展结构特色,特色的鲜明性对于城市资源利用的有的放矢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如何将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城市化发展模式和效应的边际性递增,将是贵州未来城市化发展的重点与难点。如以工业资源占据优势的六盘水市集中发展工业生产的专业化,注重产业发展的细节,做到生产环节之间的紧密合作,同时不能忽略产业园区的聚集性效应和知识外溢的经济性,把园区的经济带动性做到极致就能很好的提高所在区域的城市化发展结构,优化整个贵州的城市发展体系。
结束语:
城市的初始形成与发展是因为有了人口、社会生产、剩余产品交易产生市场,渐渐形成交易规模最后衍生而来的有供需能力的人在某一固定空间的聚集。空间载体在城市内部形态的异化分裂中被不断能动性的冲击,形成不同的模式与布局,但是终究都归于人口因为某种驱动的吸引力聚集和因为某种衰亡的驱散力分解,在这个过程中,城市化进程由初始的急速增长到平缓停滞以致最后的“逆城市化”的反增长。贵州的区域特征特色鲜明,城市化发展进程不单遵循“聚散”这一基本规律,也应结合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因地适宜的推进城市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苏维词,张贵平. 地表起伏对区域发展成本影响浅析――以贵州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2012,06:144-146+156.
[2]蒋焕洲.贵州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对策的探讨[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2,04:1-3.
[3]杨伟兵.贵州历史地理的分区与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2,05:123-130.
篇10
关键词: 城市化中国影响要素
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出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转化和聚集过程。与此同时,人口聚集引起城市数量增加和城市规模扩大。这一现象就叫城市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现象。世界城市化最早在英国开始。1851年,英国城市人口超过了农村,在世界上最先实现了城市化[1]。在城市化过程中,主要特征有:(1)人口大量集中。由于农村人口增长、人均土地资源降低、收入较低,同时由于城市经济规模扩大、生活舒适、劳动力短缺,人口大量向城市转移;(2)经济活动集聚。包括人力和物力资源向城市集聚、第二和第三产业集聚、市场交换集聚和消费活动的集聚;(3)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城市化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使农村土地使用集中,消费市场扩大,生产活动聚集,大大促进了科学、文化、娱乐、教育等的建设,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1949年以后,中国出现了三个阶段的城市化过程。第一个阶段是1949年到1959年的10年。这个阶段中国城市人口从5765万人增加到9949万人,增幅为72.58%。而同期,农村人口仅仅增加13.02%。城市化过程带来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钢铁、煤炭、电力、棉花、粮食等领域得到迅速发展。第二个阶段是从1959年到1978年的近20年。中国社会经历了一个畸形的城市化过程。在1966年以前,大量农村人口涌进城市,使城市人口增加过快,而国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出现农产品大量短缺,最后迫使城市减少职工,城市人口减少,城市化进程几乎趋于停滞[2]。1966年以后“”爆发后又出现了一次畸形城市化过程。计划经济和长期的政治运动使我国城市化出现倒退,同时户籍制度也妨碍了农村人口的城市化。第三个阶段是1978年至今,中国出现城市化的理性和期。我国政府工作中心已经转移到经济建设工作上来了,乡镇企业、私人企业、外资企业、合资企业蓬勃发展,农村人口快速向城市转移,同时带来了经济、文化、社会结构和教育的高速发展。据统计,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到2004年,我国城市人口从1.7亿增加到5.4亿,城市化水平从17.9%迅速攀升到41.8%。
城市化给中国带来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繁荣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然而,由于有些地区城市化进程过快,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笔者根据目前我国城市化过程中的数据,对中国城市化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目的是为我国以后的城市化过程提供参考。
1.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城市化过程中的生态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人员大规模聚集,要求提高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密集的人类活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高物耗高污染的产业开发活动,这些活动对区域的生态系统构成了强烈的威胁[3]。我国对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关注较晚,但进展很快。目前我国城市化面临的生态问题主要包括大气、土地、植被和水质等问题。以内蒙古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例[4]。内蒙古是一个城市数量相对少、人口密度低、大城市也少的省份,城镇人口比重大,城市化高于我国平均水平。在内蒙古,一些新兴工业城市如包头、乌海等是随着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和资源开发形成的。
内蒙古城市化对环境影响的直接问题就是城市化导致城市空间的扩展,占用区域资源环境。据统计,1984年来,内蒙古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率为3.57%。从1984年到1996年,内蒙古城市新增加面积为197km2,年均增加3.09%;从1997年到2003年年均增大城区面积25km2,比前者提高65%[4]。研究显示,城市化每增加1%,城市面积扩大1.56km2,而耕地面积减少410km2。城市化带来的另一些环境问题是水资源、能源资源的短缺和废物的增加。伴随着城市化,城市人口增加,水资源用量增大;城市生活质量提高,人均用水量增加。同时,城市化也带来了水资源的直接污染,这些因素都造成水资源短缺。城市化需要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材料,造成对能源电力、矿石、原材料等的巨大需求。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占近70%,其次是石油。随着城市化进程,能源需求持续增加,能源资源日渐减少。同时,这些化石能源的使用,会带来大量的废气、废水和废渣,对大气、土壤和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5],[6]。
内蒙古是一个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这种条件下的城市化会受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制约,也会给生态环境本身带来巨大威胁。同时,内蒙古是我国的生态屏障,对我国生态的保护至关重要。因此,优化内蒙古城市化的进程、避免城市化城市建设扩展过快带来的负面影响、防止土地浪费、重视城市土地优化利用和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获取城市化过程的最优速度对保护,乃至我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2城市化过程中的气候问题
在城市化过程中,人员的大量聚集,城市面积的不断扩大,基础建设、人们生活方式转变和各种人文活动的加剧,对气候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主要包括气温升高、大气湿度降低、降水量增加、日照时间变短等。以西安为例来考察城市化过程对气候的影响。从1952年到1957年,西安城市化水平从22.8%(非农业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例)增长到33.9%。从1957年到1979年,西安城市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3%左右。从1980年到2001年,城市化从33.8%增长到42.1%,此后也持续稳定增长[7]。
首先,城市化带来了城市平均气温的升高。西安年平均气温从1965年的13.1℃增长到2005年的14.9℃[8]。在城市基础建设中,建筑群和马路采用了大量钢筋、碎石和水泥材料,这些材料对太阳光线反射率低,吸收了更多的太阳能,使城市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蓄能器,导致城市温度升高。另外,随着经济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冬天大量取暖,夏季大量使用空调,工业生产消耗更多能源,散发更多热量,这些进一步提高了城市的温度。
其次,城市化增加城市年降水量。西安地区年降水量从1965年的平均560mm增加到2005年的近600mm。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温度的升高,气流结构不稳定,热对流复杂,对流性降水增加。建筑物高低错落,空气湍流增加,导致降水增加。城市空气中的尘粒增加,水蒸气成核降水几率增大,也导致降水增多。
再次,城市化降低了城市大气相对湿度。西安城市上空空气相对湿度从1965年的72%降低到2005年的66%[8]。在城市化过程中,地面大多是不透水的材料,降水后很快流失,储水功能大大降低。城市化也降低了城市植被覆盖率,蒸发量升高,同时由于温度升高,蒸发加快,导致大气相对湿度降低。
最后,城市化导致城市日照时间降低。西安年日照时间从1965年的2200小时降低到2005年1500小时。日照时间除了有高度、经度和纬度的关系外,主要受大气成分和透明度的影响。随着城市化的推进,空气污染加重,大气对太阳能吸收增加,大气透明度降低,阴天增加,削弱了日照强度。同时,城市化过程中大规模的高大建筑物,街道宽度降低,降低了太阳对地面照耀的时间[9],[10]。
1.3城市化不均衡性带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
如同发达国家城市化过程一样,中国城市化也出现了不均衡的现象,如东西部城市化的差距和城乡差距。由此引起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其中以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城市房价攀升和大城市病态现象最为显著[11]。
首先,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不均衡性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失衡,出现剩余劳动力过度集中,打工工人工资水平过低,打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打工者收入增长迟缓,阻碍了农村消费能力的提高,也加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本(包括交通成本、生活成本、就业成本、家庭成本等),对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中西部小城镇的发展和农村集约化经营产生了不利影响[12]。
其次,城市化过程的不均衡性使我国房价出现不健康的增长现象。我国东西部城市化的发展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状态,东、中、西部地区城市数量在中国城市总数中占的比例分别为44%、37%和19%。城市化的差异致使经济活动、人文活动和人力资源上出现巨大差异,东部地区的房价持续走高,工薪阶层无力购房。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城市化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在直辖市和大型省会城市与周围地区城市化的水平差异。如北京人均GDP值比河北省高出5―6倍,而北京和天津周围贫困人口达272万。全国19个省级和副省级城市的人口达1.9亿之多,占全国总人口的16.7%。人口的急剧增长使城市空间和资源需求骤增,房价一路飙升。城市化过快还导致土地资源紧张,出现很多所谓的“地王”,直接拉动房价提升。在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大量向大城市聚集,房价刚性上升。据统计,从2005年至2015年,中国每年将有近2000万人口迁移到城市。以人均居住面积26m2计算,我国每年需要新增住房面积超过5亿m2。如此庞大的住房需求,世界上任何城市、任何国家都难以满足,所以房价上涨在所难免。同时,住房需求量的大幅上升和房价的居高不下导致了房地产投机市场的形成,进一步推动了住房的价格上涨[13],[14]。
最后,城市化的不均匀性阻碍了我国城市的健康发展。一些城市城市化过快,超过了其承受能力,如北京规划到2010年人口控制在1600万,但实际上2007年人口就达到了1700万。广州计划2020年人口控制在1500万,但2008年人口已经达到了1200万。2007年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已经达到1845万,流动人口也达到660万[15]。人口的高速聚集带来了交通拥挤、用水紧张、大气污染、教育医疗资源稀缺、房价上涨和就业困难等问题,是阻碍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由于城市化的集中,人口向大型城市聚集,国家资源不可避免地投向大城市,而中小城市只占有少的资源,拉大了城市间的差距,也阻碍了中小城市的发展。同时,城市化使人口向城市集中,加大了城市就业的难度。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万,就业市场十分艰难,2008年出现了1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这非常不利于城市的发展。城市化不均衡性拉大了城市间的差距,流动人口向城市化程度高的地区聚集,增加了流动人员管理的难度。流动人口多,失业人口多,犯罪率高,社会环境质量降低,也阻碍了城市的发展。由于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大,一些城市出台了限制、歧视和排斥外来人口的短视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这些激化的矛盾爆发时,不仅阻碍了城市的发展,而且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更影响了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
2.结语
城市化过程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经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城市化必须是一个适度过程,才能保证人与社会、政治与经济、人文社会和自然社会等方面的和谐发展。然而,由于客观因素的存在,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城市化过程失衡的现象,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包括生态问题如大气、土地、植被和水质等,气候问题如降雨量增大、湿度降低、气温升高等,以及在经济和社会方面带来的问题,如劳动力转移失衡、房价飙升、阻碍城市发展的一些问题。笔者对我国城市化进程过程的优化,对避免出现阻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为我国构造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姜斌,李雪铭.世界城市化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世界地理研究,2007,16,(1):40-45.
[2]茹强惠.中国城市化历程及面临的问题.地理教育,2008,(2):21.
[3]赵景柱,欧阳志云,吴刚.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4]杨光梅,闵庆文.内蒙古城市化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干旱区地理,2007,30,(1):141-148.
[5]刘耀彬,李仁东,张守忠.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标准及其评价模型研究.中国软科学,2005.5:140-148.
[6]乔标,方创琳,李铭.干旱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胁迫过程研究进展及展望.地理科学进展,2005,24,(6):31-41.
[7]高红燕,蔡新玲,贺皓,王骊华,寇小兰,张宏.西安城市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地理学报,2009,64,(9):1093-1102.
[8]任春艳,吴殿廷,董锁成.西北地区城市化对城市气候环境的影响.地理研究,2006,25,(2):233-241.
[9]田武文.西安市气候变暖与城市热岛效应问题研究.应用气象学报,2006,17,(4):438-443.
[10]卢新卫,陈鹏.西安城市化进程与环境生态问题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0,(1):7-12.
[11]徐红梅.我国不均衡城市化进程引发的重大社会经济矛盾分析.经济论坛,2009,466,(18):28-31.
[12]杨柏芳.我国区域城市化模式选择分析.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7.4:96-98.
[13]嵇欣.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低端经济.上海经济研究,2008.12: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