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科技发展范文
时间:2023-03-23 19:50: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渔业科技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十一五”期间渔业科技工作成效1.1渔业科技示范和推广工作成效显著
1.1.1冷水鱼大水面增养殖取得成效。一是龙羊峡池沼公鱼形成稳定产量。池沼公鱼自1997年在我省龙羊峡水库移植增殖成功后,目前产量稳定在千吨左右,主要销往日本、韩国,以及国内湖南等地,该产业为库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当地农渔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大力开展白鲑鱼类增养殖。从俄罗斯引进高白鲑、目隼白鲑、齐珥白鲑、凹目白鲑等白鲑鱼类开展大水面增殖和网箱养殖。2007年高白鲑人工繁殖取得成功,已形成南门峡、黑泉、盘道水库三个高白鲑种源基地,在龙羊峡水库等水域累计捕捞高白鲑500吨,2011年《高白鲑繁育及增养殖技术规范》地方标准通过专家审定。目前进一步开展高白鲑、齐珥白鲑等网箱养殖,这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首创,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1.1.2沿黄以虹鳟鱼为主的网箱养殖发展势头较好。“十一五”期间,推进冷水鱼网箱养殖技术,沿黄龙羊峡、李家峡、苏只等大中型水库群众网箱养殖发展较快。2011年主推大规格虹鳟养殖技术、白鲑鱼类网箱养殖技术、抗风浪大网箱养殖技术,今年上半年全省水库网箱发展到1040只,养殖面积5.06公顷,以虹鳟鱼为主的冷水鱼产量达600吨。预计到年底全省网箱面积发展到5.3公顷,产量达到800吨。
1.1.3河蟹实现规模化增养殖。我省河蟹规模养殖从本世纪初发展以来,高原河蟹养殖技术得以推广,现形成可鲁克湖和贵德黄河滩地两大养殖基地,约有养面积0.42万公顷,年产优质河蟹50吨左右。可鲁克湖蟹目前已取得了有机食品认证并获得了青海省名牌水产品的称号,2011年荣获中国国际有机食品博览会暨BioFachChina金奖。目前可鲁克湖大闸蟹已销往上海、北京、广州、成都等城市。
1.1.4开展水产技术培训及技能鉴定,开展基层技术指导和服务。“十一五”期间,先后组织举办各种类型、各种形式、不同层次的技术培训班20余期,培训渔民、管理干部和基层推广人员1000余人次,开展淡水捕捞工、水生生物养殖工、成鱼养殖工等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有200余人获得渔业行业职业资格证书,进一步提高渔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技能水平。
1.2开展全省渔业环境监测工作
1.2.1开展省内重点水域环境监测工作。先后开展了省内长江、黄河、澜沧江等重要江河流域,青海湖、可鲁克湖等省内湖泊,以及东部农业区中小型水库渔业生态环境常规监测,并进行玛可河重口裂腹鱼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黄河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青海湖裸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专项监测。每年组织编制印发《青海省重要渔业水域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1.2.2开展水利水电等涉水工程水生生物监测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十一五”期间,先后开展了青海省引大济湟工程规划环评鱼类调查与影响评价,对黄河流域梯级电站拉西瓦水电站、积石峡水电站、班多水电站等工程开展水生生物监测及水生生物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通过开展此项工作,科学分析了水电站工程对河道鱼类和渔业资源的影响,提出了主要经济鱼类资源保护和恢复措施,为工程规划设计部门和主管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1.3进行水生生物保护,开展增殖放流工作
1.3.1进行濒危鱼类专项救护。2005年在玛可河建成川陕哲罗鲑救护中心,对长江上游玛可河流域水域生态环境及川陕哲罗鲑等濒危珍稀鱼类进行调查、监测和宣传保护工作,在省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和影响。
1.3.2开展水生生物资源科考活动。于2007年、2009年组织开展较大规模的哈拉湖渔业科研调查、长江源区水生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考察等活动,在省内外产生大影响,进一步推动了我省水生生物科研保护工作
1.3.3土著鱼类人工繁育及增殖放流取得突破。2007年在黄河上游苏只、积石峡水电站修建黄河鱼类增殖站。依托鱼类增殖站,2009年至2010年黄河裸裂尻、花斑裸鲤、极边扁咽齿鱼人工繁殖先后获得成功,并开展池塘规模化苗种培育,累计向黄河流域放流花斑裸鲤、黄河裸裂尻鱼苗140余万尾。“十一五”期间,我花斑裸鲤等土著鱼类从孵化繁育技术、规模化苗种培育、较大规模进行增殖放流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为进一步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推动渔业资源养护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1.4实施科研项目,开展渔业基础科学研究
1.4.1取得的水产科研成果。“十一五”期间,完成各类技术推广、示范、基础研究等科研项目10余项,其有:《青藏高原钩虾属的分类系统发育及其生物学地理研究》、《青海省水产养殖病害监测与防治技术研究》等项目成果水平达到国内领先,使我省渔业基础科研力量和技术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1.4.2进行重点实验室建设,开展渔业科学基础研究。2008年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通过省级实验室资质认定和计量认证,2009年获得“青海省高原水生生物及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称号,是全省唯一从事水生生物基础研究、分子生物学研究、渔业水域生态监测及其环境影响评价、水生生物疫病检测等综合室验室,其中在水生生物监测评价和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高原特有鱼类等水生生物的分类、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的研究及遗传评价等方面成果显著,填补了对青海土著鱼类系统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空白。1.4.3加强对外科技合作和交流。“十一五”期间,通过组织考察团到省外培训学习和考察,加强同行兄弟单位之间的渔业技术交流与协作。同时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先后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英国、德国、韩国、日本等国家进行了广泛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在新品种引进、渔业生态保护、人才培训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2存在的问题
2.1渔业生产和科研基础设施亟待加强
目前我省鲑鳟鱼养殖发展速度较快,省内苗种生产和供给能力已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同时由于虹鳟鱼IHN疫病,使国内虹鳟鱼养殖场区几乎都受到影响,省外苗种不能引进,亟需建立苗种自繁和供应支撑体系,以解决苗种极度短缺的问题。另外,目前我省疫病防控能力十分薄弱,尚无水生疫病检测能力,省级病害防治中心人员少,设备简陋,开展不了工作,基层更是空白,亟需建立省级水生动物疫病检测中心,增强装备、建设队伍,提高检测手段和能力。
2.2渔业科技公共服务能力差,群众养殖技术有待提高基层水产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薄弱,缺少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有效的工作设施和手段,严重影响到渔业科技公共服务的有效开展。加之沿黄网箱养殖生产者缺乏养殖技术,标准化网箱养殖程度较低,规范用药、产品质量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强化推广服务和技术培训工作,确保我省鲑鳟鱼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2.3渔业科研开发能力弱水产研发能力较弱,无法全面系统的开展水产品良种引进和开发研究工作。
今后我省渔业科技发展建议
3.1加大鲑鳟鱼养殖技术基础研究开发力度
3.1.1白鲑鱼类网箱养殖技术研究。重点开展白鲑鱼类网箱养殖配套技术研究。目前高白鲑、目隼白鲑、齐尔白鲑等白鲑鱼类的人工繁育技术和大水面增殖技术已相对成熟,进一步开展高白鲑等白鲑鱼类网箱养殖示范推广,进而扩大养殖规模,进一步提高鱼产量。
3.1.2推进大规格虹鳟鱼标准化网箱养殖技术研究。目前我省沿黄网箱养殖已起步,重点是引导养殖场开展标准化虹鳟鱼网箱养殖,制定网箱养殖标准,推进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活动及网箱养殖全程质量监控工作,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3.1.3加强冷水鱼养殖疫病防控技术的研究。随着冷水鱼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疫病防控工作压力随之加大,要及时做好冷水鱼养殖疫病的监控、指导和宣传,开展疫情的监测、诊断、预报以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建立健全疫病应急预案,有效控制疫情发生,减少养殖生产损失。
3.1.4开展冷水鱼鱼品加工技术研发。加大对虹鳟、高白鲑等白鲑鱼类深加大工技术研究,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竞争力。
3.2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
3.2.1开展全省渔业环境监测。完善全省渔业环境监测网络,进一步推广重点渔业水域监测范围,增加监测频次,提高监测质量,提升监测的科学性、代表性和准确性。
3.2.2重点开展三江源濒危珍稀鱼类的保护研究工作。开展省内三江源鱼类资源本底调查,掌握其种类分布、生存状况、栖息环境等基本情况,开展濒危珍稀鱼类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建立种质档案。
3.2.3继续开展经济土著鱼类人工增殖放流及养殖开发。加大对花斑裸鲤等土著经济鱼类人工增殖放流力度,并进行增殖放流效果技术评价研究。并开展拟鲇条鳅、厚唇裸重唇鱼等珍稀土著鱼类人工繁育技术研究,力争在人工繁殖方面有新突破。同时对上述鱼类进行人工养殖试验开发。
3.3开展实施渔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结合我省实际,逐步开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工作,尤其是我省湖泊、水库等大水面资源开发利用和渔业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在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研究湖泊、水库增养殖、集约化养殖技术模式,使我省渔业资源得到合理、持续利用。
篇2
关键词: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农技推广
1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构建起科技推广服务网络
1.1基层农技推广系统逐步健全,成为科技兴农的主导力量
近几年各区县逐步建立健全了农机推广机构,明确了公益性质,建立了公共财政供给保障机构,并聘用充实加强了技术人员,市县乡农技推广机构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在健全县乡农技推广机构的基础上,服务体系进一步向下延伸,每个乡设立1个农技员或3~10个示范户,成为村级农技推广服务的载体,在全市建立了市、区(县)、乡镇、村四级农技推广体系,加快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1.2农业产业化体系不断完善,发挥了农业龙头企业的科技带头作用
近几年,各区(县)为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把加强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作为重点来抓,通过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协调金融支持、落实减免税收政策等措施,加快了农业产业化体系建设。截止到2010年底,全市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达122家,带动农户37万户。农业产业化体系的快速发展,对全市现代农业发展产生了巨大拉动作用。山东得益乳业有限公司建立了生鲜乳生产标准,在102个生产基地中都派驻3~5人技术服务小组,使国内外最先进的奶牛饲养技术以最快的速度在全市奶牛养殖中得到推广应用,奶牛单产水平提高20%以上。
1.3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快速发展,成为科技兴农的新生力量
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各类专业协会分别达到1272家和630个,形成了“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的农技推广体系。淄博思远蔬菜专业合作社拥有13名大学生、1名研究生组成的科技服务团队,创办了《思远科技》和手机短信服务平台,定期向社员发送技术信息,6辆技术服务推广专用车巡回深入社员中释疑解难,4个电影放映队播放科教片,普及科学种田知识。临淄区朱台镇成立了32个专业合作社,制定了“十统一”服务规范,将先进实用技术寓于“十统一”服务中心,全镇7万多亩良田实现了“十统一”服务全覆盖,有效促进了科技兴农工作的开展,实现了粮食连年增产。
2财政扶持,推动重大科技措施推广应用
各级财政投入扶持机制的建立,成为科技兴农的重要措施,保证了重大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2.1鼓励扶持农民购置大型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物资装备水平
全市各级政府在落实中央购置农机补贴政策的同时,进一步扩大补贴范围,有些区(县)在国家规定的补贴30%比例的基础上,又增补了10%~20%,调动了农民购置大型农业机械及配置机具的积极性。到2010年底,全市拥有农用拖拉机23897台,其中80马力以上大型轮式拖拉机2904台,联合收获机8144台,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3119台,各类耕种收配套农机具47790部,农业机械化水平在全国同类地区保持领先。2010年“三夏”临淄区凤凰镇建成全省第一家大型粮食低温烘干中心并投入使用,日烘干小麦能力达60万kg。项目总投资300余万元,其中国家购置补贴44万元,临淄区补贴50万元,凤凰镇补贴20万元。同年“三秋”临淄区和桓台县又新增2处烘干中心,为农技服务由产中向产后延伸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典型带动作用。
2.2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市政府连续3年与各区(县)签订责任书,将秸秆禁烧任务及秸秆深耕还田、秸秆青贮、秸秆反应堆、秸秆固化等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区县,3年投入财政资金5100多万元,区县按不少于1~2的比例配套资金,按不同利用方式给予农民秸秆利用补贴。秸秆深耕还田全市平均每亩补贴30元,临淄区有些乡镇补贴到80元,有些村深耕还田费用由财政和村集体全额承担;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为每个大棚提供补贴800~1200元;青贮每立方米补贴15~20元。2010年,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3%,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2%。
2.3支持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市政府安排测土配方补贴资金340万元,引导扶持农民改单一施肥为配方施肥。在全省首家引进智能施肥专家系统,建成测土配方实施数据库并有效运用为700多个种植大户、科技示范园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提供个性化服务。全市化肥年用量由2007年前的40万t减少到2010年的36.6万t,节本增效1.7亿元。
2.4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技术
自2006年以来,全市各级依托中央国债项目和省项目,积极筹措财政资金1.1亿多元,加大了对户用沼气池和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力度。近几年全市户用沼气池以每年1万多个的速度递增,全市户用沼气池保持量达到9万多个,大型沼气工程28处,建成“千池镇”20多个、“百池镇”150个,“猪-沼-果”、“猪-沼-菜”、“四位一体”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1000多个。“沂蒙山”牌红富士苹果被指定为奥运果和全运果。
3整体技术推广模式,提升科技推广效益
3.1加强科技研发,加快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发挥市农业科学院的主导作用,引导扶持发展12个民营科研机构,加快农业科学研究。今年来,共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500余项,其中部、省级农牧渔业丰收奖、科技进步奖等60余项。选育出了“淄农003”等一系列新品种,在全省推广种植5000多万亩;在国内率先开展蓖麻育种研究,选育的“淄蓖1号”为国内通过审定的第一个蓖麻杂交种,处国际领先地位;选育的大白菜新品种“淄白7号”成为早秋大白菜主载品种,在全国推广种植300多万亩;“南瓜种质创新及瓜类砧木产业化开发研究”等科研成果,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3.2加强技术引进,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全市引进上千项先进技术,有些在全市农业生产中已广泛应用,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已在5000多个蔬菜大棚中应用,每亩大棚每年能利用秸秆10~15亩,增产蔬菜20%~30%。增收节支3500~4000元。不仅解决了秸秆转化利用问题,而且还可解决冬暖式大棚内地温低、CO2缺失、病虫害严重、土壤生态恶化四大难题,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与农业部农业规划设计院合作,在全国率先研究出“一体两相”、“一相两体”、“全混合式”三种秸秆发酵形式,在全市沼气建设中广泛应用。
3.3探索农业技术集成模式,变单项推广为集成应用
一是依托农业示范园区进行技术集成推广。在小麦示范园区集中安排小麦宽幅精播试验、小麦垄作示范、深耕还田对比试验及小麦品种、播期对比等多项新技术、新成果试验示范。在大田示范中采取“四统一”措施,即统一品种和播期、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指导,全面落实“一增一防三改”标准化生产技术。2011年桓台县37.09万亩小麦在历经了冬秋春连旱的情况下,平均亩产达到547kg,高产攻关田实打验收亩产759.18kg,单产、总产、高产创建均创历史最高。二是大力推动绿色控害技术模式,提高农产品安全水平。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在重点农作物上优化集成生物防治、物理诱控、生态调控与科学用药技术,建立了16个绿色控害中心示范区,涉及蔬菜、果品、中药材等三大类12种作物,年示范面积3.2万亩,辐射带动20万亩,平均减少使用农药1~3次,每亩减少支出100~200元。
4创新农民教育培训模式,推进农业科技进田入户
根据农民需求特点,不断研究探索适合农民的培训模式,多途径、多形式加强农民培训,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促进了农业科技快速进田入户。一是阳光工程培训。依托国家及省市补助资金,对热爱农业、扎根农村的农民进行农业技能培训,2010年培训农民1万多人,3030人考取了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科技兴农的带头人。二是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则,每村培训一名农民辅导员,每名辅导员带动20个科技示范户,推广应用农业实用技术。自2005年以来,先后在粮食、蔬菜、果品等村培训农民辅导员3000余名,举办各类培训班3000多场次,带动农村示范户6万多户。三是新型农民创业培训。依托国家及省组织的新型农民创业培训项目,2000余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村合作组织负责人,到青岛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等院校脱产培训,800名农村带头人在室内进行了创业培训。通过一系列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科学素质和劳动技能。
5农业科研投入不足,人才队伍和服务手段亟待加强
科技为淄博市的农业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调查中也发现当前科技兴农工作存在和面临着不少问题:一是科研开发投入不足。部分科研单位属差额事业单位,科研与创收并存,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精力,影响了科研积极性。二是农技推广人才紧缺,业务能力亟待提高。有些镇、村的农技人员偏少,农技推广工作缺少人去干;今年来农业科技发展迅速,品种、技术更新速度快,农技人员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明显不够,力不从心。三是科技兴农所需经费不足。农机推广的经费较少,不能保障基本支出,正常的试验示范及技术培训工作无法开展。四是农技推广服务手段落后。主要是化验检测手段不足,市级的病虫检测诊断中心实验室、农药成分检定化验室等尚需投资建设,缺少农技推广车和检测检验车等设备。上述的问题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和农业科技的发展。
6加强队伍建设,强化体制机制支撑
篇3
关键词:科技服务;人才;产业特色;职业教育
一、科技服务业的定义和发展意义
科技服务业是指拥有一定设施、设备或工具,进行科学研究和为技术创新提供社会化和专业化服务和管理的国民经济部门,主要包括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技术开发与转移、技术推广与转让、技术孵化与咨询、科技交流与培训、科技风险投资、科技评估及科技鉴证、知识产权服务及其他技术服务等业务。科技服务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服务,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支撑才能得到长足发展[1]。
在以科学技术为驱动力的市场经济中,高效率的科技服务业的存在,能够极大地活跃和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进而促进国家和区域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提高国家和区域的科技综合实力和经济竞争力。科技服务机构以科技知识服务来创造价值,具有高乘数效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影响力[1]。科技服务机构是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类创新主体的粘接剂和创新活动的催化剂。科技服务机构活跃于技术需求者与持有者之间,它们沟通机构间,主要是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间的技术流动,促进创新体系内各参与主体间互动,并通过进行技术搜寻、评估和传播,实现创新体系内在的有效联系[2]。在中国当前日益以技术为驱动力的市场经济中,高效率的科技服务机构的存在,能大大活跃与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从而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提高整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二、培养科技服务业人才的战略意义
科技服务业是知识智力密集程度很高的行业,要求从业人员不仅要具有深厚的科技知识背景,更要有广阔的视野,而且要通晓现代管理、经济、金融、法律等多学科知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技服务是一项创新性工作,一定要有创新型的人才,人才问题始终是提高和保证科技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最突出问题[1]。创新型人才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目前的状况是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以致整体素质不能适应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缺乏一大批科既懂技术、又懂法律且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从业人员的市场准入标准低。综合性科技服务业人才的缺乏是影响科技服务机构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2]。
三、加强科技服务业人才队伍培养的方法和措施
1.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努力营造良好的科技服务创业环境。对于科技服务行业中的优秀人才在工作条件、生活条件上要给予必要的保障,在政策上给予必要的激励,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工作,全身心投入从事科技服务工作,充分施展他们的创造、劳动和智慧。政府要把人才培养作为发展科技服务业的重要内容来抓,要做出周密的安排和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政策和措施。为科技服务人才创业提供优良的环境。提高科技服务人员物质待遇,完善科技人员基本社会保障制度[1]。
2.借用“外脑”,多层次、全方位引进国内外优秀科技服务业人才。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申请设立博士后实习基地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培养和造就一批发展科技服务业的复合型人才。吸引曾在国内外科技服务业取得成功经验的人才,特别是香港、澳门和新加坡的科技服务人才来指导工作。建立科技服务业人才库和项目成果库,鼓励留学人员创办科技服务机构[3]。
3.建立和完善科技服务人员的培训体系,提高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把培训作为促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对从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出明确要求,根据人员知识结构有针对性地确定培训重点,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并在时间和经费上予以保证。培训内容既要包括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职业道德、行业规范、公共关系以及现代科技、经济发展趋势等方面的综合知识,也要包括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专门知识以及科技中介服务的方法、规则、手段等专业技能[1~2]。
4.大力兴办职业技能教育,增设科技服务方面的专业,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和培训并重的模式。要多渠道筹集资金,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进一步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改善技工学校教学条件。调整职业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增设科技服务方面的专业。设立政府技能人才奖励基金,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政策等多种举措。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培训基地作用,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1~2]。
5.建立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市场准入制度。逐步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科技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使科技服务业走上职业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政府部门要对科技服务机构从业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和考核,进行资质认证[1~3]。
四、建设有产业特色的职业教育
上文“科技服务业人才队伍培养的方法和措施”中第四条提到“大力兴办职业技能教育……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培训基地作用,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那么广东省职教类院校应该如何发挥职业教育职能,为珠江三角洲以及广东省工业企业输送高技能的科技服务一线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呢?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显然,职业教育已不仅仅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事情,而上升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家战略,正在与地方经济、特色产业的发展更加密切地联系到一起。根据这一思想,职业教育就要立足当地产业优势,与当地产业接轨,即本地有什么主要产业,职业学校就主推相关专业,将职业学校的专业办在地方经济增长点和企业兴奋点上,把课程设在社会职业岗位的缺口上和岗位能力的要求上。建设有产业特色的职业教育,是以服务当地产业为根本出发点,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经调查发现,目前推动地方经济、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高级管理、设计人才普遍紧缺,高级技工和高级技师短缺;技术开发实力不足,高端研发人才缺乏,有较高实力的企业研发中心少;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滞后,缺少服务集群的工程研发中心、技术检测中心、物流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及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人才。
因此,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以地方经济、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谋划职业教育势在必行。
1.确立职业教育为特色产业发展服务的理念,提高职业教育与产业经济发展的关联度。职业教育一方面要加强科技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渗透到地方经济建设中,充分利用资源,发挥技术优势,形成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效益。另一方面要加强产学研结合,发挥生产与技术优势。职业教育的科研方向是技术应用开发,研究领域重在区域经济、特色产业发展上。围绕地方经济建设、依托特色产业、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最终目的是服务特色产业发展、提升产业规模和质量。
转贴于
2.职业教育要与产业集群发展对接,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方向,加强紧缺人才重点专业建设,围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需求办好特色专业。企业是最了解职业岗位专业需求的。职业教育要增强专业的适用性,主动加强与特色产业龙头企业沟通,或是通过市劳动部门、企业家协会、行业协会、人才市场等组织,了解不断发展的产业经济对于职业岗位的知识、素质、技术、能力的需求,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配套设置和课程、教材改革,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形成“根据产业需求设置专业,针对企业要求开发课程;课程满足职业,技能保障就业”的良性循环。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加强职业教育针对性,满足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实行订单培养,搭建就业平台。全国各地发展有产业特色的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取得的成效:
浙江湖州依靠当地产业发展职业教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2004年,湖州市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职业学校在专业调整上实施“提升传统专业,淘汰落后专业,培育新兴专业”的策略,几年来,共淘汰落后专业10余个,培育新专业20余个。经过布局调整和专业优化,该市职业学校的实力获得整体提升。如浙江信息工程学校形成了信息产业、数控机械、电子电工和商贸财经四大模块;湖州艺术与设计学校形成了服装、艺术、现代服务业、学前教育四大模块;湖州交通学校形成了汽修、物流、路桥三大模块;湖州现代农业技术学校形成了园艺、种养殖特色模块。各县也呈现主干专业不重叠、专业建设错位发展、专业特色鲜明的良好态势。目前,全市基本实现学校与地方产业、专业与行业企业、教师学生与职业岗位的三个对接,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贡献度得到了有效提升。
2008年年初,温州市人民政府曾出台《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意见》,其中就指出,要推进职业院校专业化、专业系列化改革,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提升职业教育社会服务功能,努力形成与温州经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区域职业教育专业特色。现在,根据本地产业特色主推相关专业的职业学校感觉到了职业教育区域特色带来的好处:因为处在产业集中区域,企业对各专业的人才需求量非常大,学生毕业基本就能就业,相当抢手。因为就业率高,学校招生也很轻松,形成了特色专业办学的良性循环。
广州南华工贸技工学校与番禺特色产业有机结合,发展职业教育新途径。2003年开办珠宝专业之初,广州南华工贸技工学校便与当地珠宝企业、珠宝行业组织和中国地质大学合作,高薪聘请业内高级人才,购置先进的工艺、微镶、鉴定、设计专业设备,强化技能性教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受到了众多珠宝企业的欢迎。现在,广州南华工贸技工学校的珠宝专业已成为全国最大、设备最多、专业方向最全面、就读人数最多的技工学校,并成为广东省金银首饰商会常务理事单位。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到,发展有产业特色的职业教育,学校要适应社会、企业、学生需求,推进联合办学,即对准市场、产业链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促教学,对准就业育人才。可以在开展“订单式”教学和“菜单式”培养的基础上,按照“岗证结合、校企一体”和“工作室 + 企业或用户订单”的思路,不断开辟校企合作新途径,找准学校与企业利益的结合点,实现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学校与用人单位成立学科建设委员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保证让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做到与企业同步、与市场高度吻合。
五、总结
《珠江三角洲产业布局一体化规划(2009—2020年)》里提到:“珠三角产业发展主要目标——优势产业集聚:优势产业跨行政区划空间集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培育出一大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和优势产业集群。到2012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7%;到2015年,以上两个比重分别达到55%以上和28%以上;到2020年,以上两个比重分别提高到60%以上和3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珠三角乃至全省重要的主导产业。”“产业发展重点;教育服务。重点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含技工教育),高起点举办一批面向全省招生的职业院校和技工学校,努力建成全省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地带和南方重要职业教育基地,积极开展技能培养培训和技能鉴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积极推进粤港澳教育服务合作,促进珠三角教育服务与国际接轨。”
发展地方经济与优势产业,单靠少数专家和技术员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一大批具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新型技能人才。大力发展有产业特色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是为地方经济发展造就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人才科技素质的重大举措。因此,职业教育要走与地方经济、特色产业相结合的道路,围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办学,围绕地方紧缺人才办学,调整服务面向,努力为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切实解决好教育同经济结合问题。只有这样,广东省职教类院校才能发挥好职业教育职能,为珠江三角洲以及广东省工业企业输送高技能的科技服务一线人才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优势。
参考文献:
[1]赖志军.佛山市科技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论文,2008.
篇4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文化课 专业课 重视 基础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社会人力资源供求需求愈加凸显,企业对既能够面对错综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又具备较高实践能力的新型实用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这给我国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做好职业教育工作,真正培养出适合当前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新型实用人才,是我们每个职业教育工作者要深思的课题。职业学校的的教学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各种技能大赛中涌现了诸多的状元,但是不能否认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行为相当模糊,认为文化课没多大作用,把专业课学好才能找到好工作。结合我在职教十几年的工作实际和目前职业教育中存在的现象,深入探究如何把握职业教育的文化基础课与专业技能培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为提升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提供一些参考。
1.树立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思想,真正做到让文化课成为有用的课
文化基础课是职业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未来职业生涯的需要,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重专业课轻文化课的现象,不但会给专业课教学带来诸多不利,也会给教学质量带来较大影响。有人一直说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就是技能教育,因而,社会和家长也形成了固有的观念,上职业学校就是学个一技之长,将来混口饭吃,其他的则不必过多考虑。导致许多职业学校只重视抓学生的技能教学和训练,对学生放松文化课知识和专业理论的要求,在开设课程的时候比较注意各种专业课的课程设置和各种实训基地的建设,而文化课的设置往往处于凑数和缩减的趋势。在教学中,相信专业课教师也深有体会,许多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导致专业课听不懂,毕业后两手空空回到社会。针对这种现象,职业学校应当制定相对合理的文化课教学,对文化课进行课程改革,让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结合所学专业重点突出与专业课相挂钩的文化课程,注重二者的协调,促进专业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如农学中的园林、植保等专业需要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建筑法规的学习也无法摒弃政治基础知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做系统时需要运用英语知识,学习EXCEL、CAD需要数学公式和对基本运算的掌握,所以针对每一类专业课特点,应加大对相关文化基础课的突出,而不是不同的专业开设相同的文化课。让专业课拉动文化基础课,使二者成为一体。相信如果所需文化课扎实,那么专业课在学起来便会轻松很多。
简而言之,文化课的基础、工具地位不容忽视,否则,由于缺乏一定的文化素养,根本不可能有多少创新精神,培养出来的中职学生和老师傅教出来的徒弟没有多大的区别,这样与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相违背的。
2.以专业课为重心,带动文化课的学习,促进学生全方位进步
在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到2020年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制度,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目前职业学校间的竞争也是人才培养的竞争,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最重要的是学生,而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增强自身的社会竞争力最重要的是专业课程知识,一个人要是连最最基础的东西都没有掌握,怎么能谈的上在社会上立足。现在企业招聘,每个工作岗位都是有具体要求的,这就说明了专业技能对社会竞争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专业技能学习是职业学校学生最基本的任务,也是最重要的任务。
由于专业课具有理论性强、概念名词多、内容抽象、实践性强等特点,所以它的学习离不开文化基础课的支撑。如果对文化基础课不重视,再加上学生的基本知识原本就比较薄弱,这对学习专业课是有相当阻力的,可以说,文化课是提高学生技能发展的重要前提。重视文化课,有助于专业课的学习,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也会对以后就业乃至人生发展有很大的帮助。此外,随着市场的竞争,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要求越来越高。许多用人单位就明确提出,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操作性技能,更应是综合职业能力、职业岗位群能力。
因此,宽厚的文化基础是培养扎实专业技能的前提,也是终身学习和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求职应聘、就业上岗的基础。
3.利用学校媒介营造专业课和文化课并行的氛围
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职业教育又快又好地发展,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职责不仅仅要知道“教什么”和“怎样教”,也应清楚“为什么而教”,应该告诉学生这些内容的起源,以及它们对于后面所学的专业知识的作用,这就需要加强文化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之间的交流。教师的合作交流不能仅局限于文化课教师内部、专业课教师内部,其实很多专业课教师也反映有很多专业的内容需要文化课知识的铺垫。尤其是把德育放在文化基础课的首位,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成才观和择业观;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但是要做好文化课与专业课的衔接,不是一个教师就能做好的,也不是几个教师就能做好的,这是一个相互创新、合作的工程,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如果能够做好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对口工作,对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实效性以及创新能力都是大有好处的。
学校所开设的每一类专业课应注意文化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把握住“必需”、“够用”的原则,应结合其特点和需求,开发适合专业学习与发展的文化课教材,大胆果断地删除与专业课联系不大的科目与部分内容,集中精力让文化课为专业课的学习与发展服务,避免出现有的文化课专业课用不上,专业课要用的文化又没有开设这种相脱钩的现象。相信这种处处为学生服务、为社会所需要的课程体系就可以把枯燥的内容进一步生动化,实际化,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篇5
我国林业科技创新的现状可以从人们对林业科技创新的认识、林业科技创新的资源配置以及林业科技创新的产业等三个方面加以分析和论述。
1、我国对林业科技创新的认识现状
人的认识水平决定人的行为模式,正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人们对科技的认识不足,最终导致林业科技发展水平严重滞后。长期以来,林业普遍被视为是“靠天吃饭”的产业,传统的观点认为林业就是“挖坑栽树”而已,没有什么技术可言,认为技术水平高低不是林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这种观念的作用和影响下,我国林业科技投入、林业研究开发及应用水平都很低,并最终导致了我国林业整体科技含量不高、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差的问题出现。
2、我国林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现状
从我国的林业科技资源配置的实际来看,我国林业科技资源配置一直都是以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主体,这决定了林业科技研发经费的投入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在林业研发投入中,我国政府投入比重高达70-80%,企业投入的不足,使得我国林业科技研发投入资金约束的问题更为突出。
从科技研发经费分配结构来看,发达国家的研发经费主要分配给企业,而发展中国家主要分配给政府科研部门和高等院校,企业没有充足的研发经费支持,研发活动也会受到资金约束,从而企业科技创新也会因此而受阻。
从科技经费使用结构来看,发达国家主要用于基础研究和实验研究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基础研究明显偏低,这将不利于创新的形成,从而会影响我国林业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和林业核心部分优势的形成。
3、我国林业科技创新产出的现状
由于我国林业科技创新意识不强,林业科技创新体制不完善,尤其是林业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了我国林业科技创新产出效率的低下。有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农业科技获奖成果的转化率仅有50%左右,大大低于欧美发达国家70%的水平,而我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又远远低于农业,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仅只有34%。同时林业技术储备不足,优秀林业科技人才缺乏,尤其是从事高新技术研究和高层次经营管理的人才奇缺,直接影响了高新技术成果的研究及转化。
二、实现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对策
为了有效地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林业科技创新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加大林业科技投入,提高林业科技贡献率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既是一个林地少、林业资源有限的国家,也是一个林木、林地资源浪费比较严重的国家,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及改善生态环境和满足人类对林产品需求的角度出发,提高林业科技水平是实现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长期以来,我们对林业科技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林业科技人员数量少,整体科技素质不高,对林业科技的投入也十分有限。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林业科技创新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加大林业科技投入,提高林业科技的贡献率。
2、优化林业科技资源配置
林业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是影响我国林业科技创新、制约林业科技创新效率提高的根本性因素。因此,有必要建立以公益性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主体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地,加大林业科技总体投入力度,特别是要加大林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科技投入力度,实现林业科技创新资金在政府、企业和高校等研发主体和基础研究、实验研究以及应用研究等三大研发活动中的合理配置。
3、促进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
林业技术创新动力的根本在于林业创新体制和机制。企业技术创新分为主动创新和被动创新,从我国林业企业管理体制来看,我国林业企业技术创新大多是以被动创新为主,目前尚未建立企业主动创新的机制,其根本问题在于体制约束。除了体制约束之外,林业科技创新还有相应的机制与之匹配:首先是动力机制,其核心在于调动企业从被动创新向主动创新的转化,这主要来自于市场的竞争和需求,同时企业所有制形式也是企业创新的重要因素。其次是人才紧缺,我国林业发展的的关键是建立激励和分配机制,必须在区域社会环境、创新环境、利益分配和激励等方面制定倾料政策,为林业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以留住人才,同时要加强对人才的后续教育和培训。
4、加强林业科技推广力度
科技推广体系是林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子体系,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必须借助于科技推广这一中介,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须加强林业科技推广和应用的力度,以提高林业科技的应用水平,增加林业科技创新的效益。
总之,从整体情况来看,高新技术在我国林业领域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只有不断加强我国林业科技创新的力度,提高林业科技创新的效率,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林业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永清, 黄金凤。可持续发展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研究[J]. 中国软科学 , 2004,(03)
[2] 王晓军.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 推动林业跨越式发展[J]. 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 2004,(02)
篇6
关键词:农业工程;技术创新;可持续农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S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2013
前 言
现在的农业发展已经不同于以往,现在已经不仅仅将农业发展局限在种地种菜等方面,而已经在各个领域上有了自己的科研成果,以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为代表的农业高新技术,对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至关重要。除此之外,将高新技术和农业工程相结合,就会推进整个农业结构的产业化,将高新技术引入还可以增加整体结构的信息化。为我国农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1 农业工程现在的发展现状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通过变革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在此经济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因此这就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并且获得了较大的生产要素支持,极利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并且我国农业也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就。但是我国农业发展中,任然存在有较大的问题:我国的农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并且我国农业的发展是依托于人力资源的投入的,而不是科学技术,因此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较低,最终致使我国农业的生产总值较低。再加上我国的农业人口占据着总人口数的较大比重,所以,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中还存在有人均比例较低的现象。诸多的问题都亟待解决,需要我国促使农用工程的发展。农业工程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来说,是与我国农业现代化相结合的一项技术,只有在农业工程技术飞速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够促进农业的较大进步。但是农业工程的发展对于我国农业来说,还不具备有成熟的因素,因此也遗留有较大的问题。我国农业工程技术的普及率较低,绝大部分农业人口任然坚持传统的农业技术,仅有少部分的农业人口采用着农业工程技术;我国农业工程中,相关产业的科技装备水平较低,机械化程度较差,并且很难适应我国传统的农业发展;我国的农业工程发展中,对于农业机械、设备、技术的管理能力较差。很难促进我国农业工程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 农业工程的创新技术的具体应用
若想促进我国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最为重要的任务就是要确保农用工程的创新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在农业工程技术发展的当前阶段中,生物技术获得了较高水平的提高。比如我国的生物技术发展中,已经培育出生产率较大的稻米品种,比如水稻Q优2号,这类型的水稻产值较大,抗病性较强,并且能够抵制不良天气状况和种植环境,是一类较为优质的杂交水稻类型。此外,在生物技术的应用中,我国还极大地开发出有机农业产品,有机类型的农业产品相对于传统农产品来说,更加的绿色、环保,其内含的有害物质较低,因此有机农产品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所以得到了较大范围的推广;我国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还有赖于其机械化的生产技术。在传统农业的发展中,加入机械化的生产设备,比如大型收割机、农用拖拉机等生产设备的投入使用,才能够促使我国的农业在生产中获得较大的技术支持,能够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并且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机械化设备的应用,能够促使我国农业的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并且生产总值增加,为我国经济带来更多助力。农业工程创新技术中还包括有灌溉技术的改革:我国水资源的总量相对于我国的农业需求来说,极为短缺。而传统的灌溉技术很大程度上浪费了较多的水资源,因此滴灌和喷灌技术的投入使用,能够促使农用灌溉水利用率得到提高,降低了水资源的浪费现状。
3 农业工程与创新技术结合的益处
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我国传统农业的发展并不符合时代的要求,各类资源的投入较大,因此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此外环境破坏程度较大。而农业工程的投入则能够较大限度的扭转现阶段的破坏状况,而创新技术与农业工程的结合,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将创新技术与农业工程相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农业土地紧缺的问题。比如现阶段的无土栽培技术的创新使用,就意味着我国农业的发展能够脱离大面积的土壤种植,利用营养液等物质进行各类型农作物的生产。而传统农业中,化学物质投入使用较多,因此土壤污染现象较为严重,与此同时地下水也受到了影响,因此无土栽培能够避免我国土壤的进一步污染,降低地下水的受污染情况;我国农业工程与创新技术的结合,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求。在农业现代的发展中,急需要各类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应用,以及机械化设备的投入。但是仅仅是资源的利用并不能够促使我国农业现代化进步,因此只有在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够使得我国的农业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应用工程、生物、信息、管理学的原理和技术,促使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最终,农业工程与创新技术的结合,是促进我国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而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也能够促使我国的整体经济获得更大的进步。
4 农业工程的可持续发展的利与弊
4.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利处
我国现阶段的农业发展处于一个资源极大浪费,环境污染极为严重的时期,因此在农业发展中提倡可持续发展是必要的;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属于我国社会主义对新农村建设的必经之路。在农业中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来说,能够为农村的发展节省出更多的有利资源,比如人力资源。在劳动力剩余的前提下,农村就能够利用这部分劳动力进行其他产业的生产,比如开放旅游业、加工业等,这样就能够促使我国新农村的建设不断进步;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利于我国传统的粗放农业转化为集约化发展。较大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利用适宜的农业资源生产出更多的农产品。因此我国农业能够向集约型生产发展。
4.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弊处
农业可持续发展除了为农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益处外,还存在有较多的弊端。我国农业发展的现阶段,任然是传统粗放的农业方式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要想进行可持续发展,还存在有较大的阻碍。而一旦进行可持续发展,我国的农业结构、农业生产者以及农村经济,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不利于我国农村的和谐建设。因此,我国农业要进行可持续发展,必须确保我国农业的发展背景以及基础适用于可持续的发展,最终才能够使得农业可持续发展向有利方向发展。
5 结 语
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已经不能够满足于我国人口的需求,因此要想获得较大的突破,就需要在农业工程中进行技术的创新。而要想创建农业生态环境,则需要进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但是农业工程技术的创新以及可持续发展,都需要我国农业的发展具备有充足的前提准备,才能够确保我国农业不断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国森,赵文怀,殷学云等.非耕地节本型日光温室蔬菜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J].中国蔬菜,2010(13):46-48.
篇7
玉米是种植最广泛的谷类作物之一。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种植玉米。玉米在世界谷物总产量中巳超过小麦,居第1位。亚洲巳成为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洲,其次是北美洲。近30年来,世界玉米种植面积从9936万hm2增加到13994万hm2,单产由2293kg/hm2提高到4332kg/hm2。2004?2005年度世界玉米产量为7.08亿t。在世界农业发展中,拉美、非洲把玉米生产放在首位,而亚洲则放在水稻、小麦后的第3位。
美国是世界上玉米第一生产大国,种植面积达3000万hm2,占世界玉米面积的22%;总产量27617万t,占世界玉米总产量的42%,单产达到7200kg/hm2。
玉米是中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2545万hm2,占全国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5%;总产达到13000万t,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8%。2004?2005年度中国的玉米产量为1.28亿t,约占世界玉米产量的18.1%,仅次于美国。中国玉米产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北,东北4省区(辽、吉、黑、内蒙古)和华北4省(晋、冀、鲁、豫)生产了占全国70%左右的玉米,再加上西北4省区(陕、甘、宁、新疆),共生产了占全国近80%的玉米。
吉林省是玉米优势产区,玉米总产量、平均单产、人均占有量、调出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位,是中国玉米生产的第一大省。目前,全省玉米播种面积约250万hm2,占全国玉米面积的10%左右,其中有66万hm2的绿色、专用、特用玉米;玉米总产量约1700万t,占全国玉米总产量的15%;玉米商品量约为1000万t,占全国玉米消费总量的8%。
玉米具有产量高、抗逆性强、用途广泛的特点。不仅是人类和家畜的重要食物来源,而且是几百种工业用品的原料。据统计,世界玉米总产量的66%用作动物饲料,20%直接供人们食用,8%用作工业原料,6%用作种子。中国的玉米消费结构也巳经由过去的食用消费向饲料、工业加工为主的多方向、多层次消费转变。
未来10?20年,伴随畜牧业的大发展和玉米工业的兴起,玉米的用途将更加广泛,加工更加精细,对玉米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玉米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按照目前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对玉米生产的要求,全国玉米总产量将以3%的速度提高,但随着国内养殖业、淀粉加工、乙醇生产对玉米的需求,玉米消费总量将以5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玉米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到2010年,吉林省仅玉米加工业对玉米需求达1000万t,占吉林省玉米产量的50%。
面对巨大的需求,吉林省玉米生产发展要走提高内涵和扩大外延的道路。提高内涵:一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推出新品种、新技术支撑玉米生产发展;二是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高产农田的比例。扩大外延:一是推动周边地区玉米发展,二是采取农业技术走出去战略,发展周边国家玉米生产。同时继续强调玉米加工向精深方向发展,提高玉米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2科技进步对玉米产业发展的作用
2.1杂交种选育使玉米产量持续提高
近30年来世界玉米产量的提高,杂种优势利用的科技贡献率为30%?35%。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分子遗传学为核心,转基因技术、分子标记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使玉米育种方法实现了质的飞跃。90年代以来先后育成了一大批高产、优质、高抗玉米杂交种,综合性状明显改进,花期更为协调,干物重增加,收获指数增大,保绿度提高,耐密性、抗病性和茎杆、根的抗倒性增强。目前,世界玉米杂交种种植面积达到85%左右。90年代世界玉米平均单产为4044kg/hm2,玉米高产国家法国玉米单产达8051kg/hm2,美国单产为7890kg/hm2。世界玉米高产纪录为27743kg/hm2。
转基因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转基因作物之一。1990年培育出第一例转基因玉米品种之后,转基因玉米巳经发展成为重要的商品类型,2005年全球转基因玉米的种植面积为2120万hm2。玉米转基因的主要性状集中在抗虫和抗除草剂,种植转基因玉米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无需或很少再喷洒化学农药,间接减少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
中国玉米育种无论在遗传理论还是在育种实践上都己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使生产中杂交种覆盖率达到100%,并保证品种的更新换代,玉米增产速度与美国相当。育成了一批高产、稳产、多抗杂交种。1989年单交种掖单13首创了夏玉米高产纪录;1999年莱玉创造了春玉米高产纪录,达到16440kg/hm2。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育成的优良单交种四密25,单产也达到15120kg/hm2,比90年代世界玉米平均单产高出3倍多。
2.2玉米丰产栽培技术推动玉米生产不断发展
美国是世界上玉米机械化生产程度最高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美国玉米生产巳实现全程机械化。90年代初开始,以秸秆覆盖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耕作,重视基肥和锌、锰、钼、硼等微量元素肥料的施用。精准施肥技术、增加种植密度是近年来美国玉米大面积高产的关键措施,辅以农艺措施和生物技术有效防治病虫草害。据调查,美国玉米高产田平均密度为62490株/hm2,单产达到了13867kg/hm2。
世界玉米的最高产量达27743kg/hm2,是由美国依阿华州的玉米种植者柴欧德在2002年美国高产竞赛中创造的。其主要栽培技术要点是:①通过深松、秸秆还田、深施肥来培肥土壤,改善与提高其保水保肥、供水供肥能力;②施入足量的氮磷钾三要素,中量元素硫及微量元素锌、铁、锰等;③选用耐密、抗病、抗倒伏优良单交种;④在苗带上施用杀虫剂和杀线虫剂;⑤用较慢速度机播,种子深浅一致,出苗整齐度好。
中国玉米生产分春玉米和夏玉米两大区域,因地制宜推广了相关技术。①选用综合性状好的优良玉米杂交种;②合理密植,创建超高产群体;③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④创建超高产土壤,提高土壤生产能力。
2.3加工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玉米的经济地位
世界玉米加工业在近几十年发展迅速,在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得到了很多应用,使玉米在经济中的作用突显出来。随着玉米加工业的快速发展,玉米工业消费量逐年上升,从90年代的几十万吨到如今的上千万吨。目前世界上巳开发的玉米加工产品多达几十类、数千个品种,主要有饲料、淀粉、淀粉糖、酒精、玉米油、淀粉塑料、玉米食品及其它深加工产品。美国玉米深加工量占玉米加工量的15%?20%,可加工出3000多种产品,淀粉、甜味剂和乙醇占据玉米深加工产业的95%,每年深加工消耗量约5000万t。
中国玉米加工业起步较晚,饲料加工消耗的玉米数量最大,占玉米总产量的一半以上。近年来中国玉米加工食品、医药、化工产业正处于高速增长期,90年代以后年均增长速度接近10%。2005?2006年度中国加工业消费的玉米预计为1600万t,约占玉米消费总量的13%。目前,中国年总消费水平在1.2亿t左右,约占世界玉米消费总量的19%,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3科技创新是玉米生产发展的强大动力
未来相当一段时期,全世界玉米种植面积将基本稳定。产量持续提高、总产量不断增长是世界经济发展对玉米生产的基本需求。
吉林省作为玉米优势产区,面对市场需求量的增加、质量提高和生产环境的多重压力,为适应玉米经济的发展,增强在世界玉米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必须建立玉米科技创新平台,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高选育高产、优质、多抗优良玉米杂交种的能力,一方面为区域内玉米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为周边地区和国家扩大玉米生产能力提供技术辐射,科技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3.1拓宽种质资源,培育高产优质杂交种
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玉米产量的技术载体。必须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在种质创新和育种技术创新两个方面取得新突破,加快玉米杂交种选育速度,提高杂交种水平。
3.1.1现代生物技术应用是加速实现育种目标的关键
建立玉米分子育种技术平台,加强分子育种关键技术的攻关研究,将表型选择转化为基因型选择,大幅度地提高育种效率和成功率,可有效地提高玉米杂交种的育种速度,育成时间可从目前的10?20年缩短到5?6年。
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建立快速、高效的分子鉴定和标记辅助选择技术体系,进行玉米基因的鉴定、定位和分离;发掘和精细定位抗病、虫(丝黑穗病、玉米螟等)、耐旱等重要性状新基因,获得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开展抗病、耐旱、优质基因的聚合育种技术研究,把期望性状导入适宜的玉米杂交种。
3.1.2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强化理论与方法创新是玉米杂交种选育的首要任务
全世界有约300个玉米种族,目前人类仅利用了其中的几个种族。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加强国际合作研究与交流,开展玉米杂交种选育。
将优质、抗逆、高产、专用作为玉米育种的重要目标,在理论上深入探讨杂种优势形成的生物学基础,加强玉米分子遗传学机理研究,为玉米育种实践提供更先进、更科学的指导。切实增强玉米种质鉴定、扩增、改良、创新的研究力度,创造和筛选玉米核心种质,为育种持续提供优异基因库保障。在方法上继续改良和完善杂交种选育方法,加强相关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合作研究,利用综合分析、鉴定技术,培育出生长健壮、品质优良、高产稳产的玉米杂交种。
3.1.3开展特定性状的玉米育种
开展子粒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改良玉米子粒品质。对糯玉米子粒品质性状的遗传、支链淀粉的胶化特性等进行研究,培育和开发具有特定附加值的系列加工专用玉米杂交种,如高淀粉、高油和优质蛋白玉米、超甜玉米等,为加工业提供更为适用的原料品种,促进我国在开发利用玉米新类型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3.2提高玉米杂交种应用效益和玉米生产综合能力
研究和应用提高玉米生产能力的综合配套技术,力争10年内使玉米综合生产能力提高20%,满足日益扩大的玉米经济发展需求。
针对玉米生产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以理论创新为基础,以制约玉米高产高效的关键技术为重点开展综合栽培技术研究,主要研究玉米超高产群体结构与功能、产品器官形成和退化机制,提出超高产的关键技术;研究农田生态系统肥水资源循环规律平衡机制及高效利用技术,新型节水保肥技术;研究深松少耕、高效低耗新耕法;研究作物对非生物灾害的反应机理和抗逆减灾创新技术;研究作物流行性、爆发性和危险性重大生物灾害的成灾规律、监测预警及可持续控害减灾技术,改进生物控制方法,减少作物损失。
开展优质粮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抗旱防涝、高产稳产能力。一是加快农田水利化建设,扩大有效灌溉面积,提高抗旱能力。二是加快农机化建设。通过提高农机化装备水平,优化装备结构,增加大中型动力机械、复式作业机械、收获机械,逐步实现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三是加强农田生态体系建设,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增加秸秆还田数量,改善土壤生态环境,提高土壤生产能力。
积极发展玉米集约化种植,形成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的机制,实现玉米增长方式转变,推进玉米生产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提高生产效益。
篇8
关键词: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改革;发展
1我国现阶段职业学院体育课程存在弊端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职业教育模式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存在着很多制约教育发展的因素。体育课程作为职业学院教育的教学内容之一,也逐渐呈现出很多问题。一直以来,体育教育在职业技术学院按照常规的教学方式进行,并没有突破和创新,与我国提出的素质教育也不能有效衔接,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现阶段,我国还是以传统理念进行教学,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大多数院校还是以学习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并将其作为衡量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指标。体育只是作为一个辅助课程进行开展,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匮乏,学校体育教育发展失去根基。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导致学生自主学习体育的能力不足,这与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理论相背离。体育课程的教育与学习是一个有效衔接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但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大多数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育的课程设置还是延续了基础教育阶段内容,并且在教学模式上并没有创新与改变。首先从教育理念上,还是承接了基础教育阶段作为一个附属课程的思维,教育的目的并未发生转变。其次在教育内容与方式上,内容只是一个延续和承接,并没有做出改变,而且教学的方式上,主要以授教为主,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和意识。简单的重复性内容,让学生不但对学科不感兴趣,更失去信心。基础教育阶段过后,部分学生对于学校的教育期待有所改变,希望一些新的、具有挑战性的教育内容和模式,激发学习兴趣,体现特色,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重复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习失去了信心和耐心,让学生坚持体育的学习可能性大大降低,这也与我国提倡终身学习教育背道而驰。
2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我国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改革要顺应国家教育发展政策目标,结合院校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实际素质情况,进行改革模式的确定。经过多年的研究和探索,针对现阶段我国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和弊端,需要为其重新设置体育课程,将体育课程从辅助科目向必修科目发展。同时,在模式的选择上,俱乐部的模式是一种创新和变革,这种模式既符合我国教育实际,也符合院校发展的情况。俱乐部模式的选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借鉴国外经验,依托我国国情,创新出有中国特色的俱乐部模式。2.1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理论依据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使其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弊端,这些都是学生和社会的需求发生变化的结果,原始课程设置及教育教学手段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学生作为院校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满足他们的需求,院校才能得到健康发展。体育课程改革是职业技术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经过不断创新发展,探索出俱乐部模式。这种模式不但将教育教学资源有效利用和整合,更能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结构。俱乐部模式打破传统的对学生管与教的形式,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为目的,满足学生对个性化的追求,让学生有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爱好,有选择性、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创新教学手段,强化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并将体育学习作为终身教育学习的一项重要内容。2.2职业学院体育俱乐部组织形式取代体育课程的现实意义职业学院体育课程的俱乐部形式主要是依托一定的教育资源,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强化心理教育、锻炼身体为目的的一种课程模式。其在教育内容的设置上,给予学生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在教学手段上,更加灵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俱乐部课程模式是传统体育课程模式的全新变革,打破了传统浪费教育资源、灌输式学习、学习重视程度不高的问题。另外,新型的俱乐部模式,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使体育学习以高质量、高水平的状态吸引更多的生源,使整个职业学院教育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职业学院体育教育要想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需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与创新,而体育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俱乐部模式的创新,引领整个学院教育改革向外延伸。
3对策研究
目前,通过对我国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育情况的具体分析,再根据现阶段我国教育发展的整体状况,得出俱乐部将作为体育教育模式进行推广和发展,而且也将成为我国体育课程模式改革新的里程碑。但一种新模式的发展和实施,需要一个过程和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因此,我国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由原始的选修、学分向俱乐部形式的逐渐转变。3.1自主选修课程模式自主选择课程模式让学生可以自主进行学习,在体育课程的选择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兴趣引起其学习优势的发挥和展现,让学生主动学习体育,建立学好体育的信心。通常情况下,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一两种体育课程,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还能锻炼身体。这种模式使学校的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合理利用,对于教师素质的培养起到很大的作用。3.2学分制课程模式学分制是目前各个院校普遍应用的教育模式,其主要是以学分的形式,来进行学生素质的差异的评价和体现。这种模式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差别的具体展示,起到了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的作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种学习模式让学生有一定的学习空间,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优势进行科目的选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只要完成学分,便可以提前毕业。由此可以看出,学分制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带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优势和特色,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3.3职业学院体育俱乐部模式俱乐部的体育教育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不但是教育改革的一大创新,也将带领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俱乐部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体育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并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教育资源。俱乐部模式是经过职业技术院校多年的探索和努力的结果,在教学模式和手段上具有一定的特色优势,为学生个性的施展和素质的全面提升提供了条件。
4结语
我国职业学院体育课程自身存在着多种不利原因,职业学院体育课程没有以以人为本为发展目标,职业学院课程重复基础中学体育课程较多,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不利于职业学院培养合格的人才体系。通过对职业学院自主选修课程和学分制课程的教育路径的选择分析,分析构建体育俱乐部课程模式为主要发展趋势,我国职业学院体育课程的关键在于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体制的改革能够带来职业学院体育课程的进步,促进职业学院体育教育模式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贺瑛.基于慕课平台下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视频课程构建研究[J].科技资讯,2016,14(9):129-130.
[2]薛冰睿,侯曼.体育与健康促进相关概念的探究[J].运动,2016(11):147-148.
篇9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林业科技;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1009702
1 引言
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现阶段,我国的林业科技创新能力还较低,严重制约了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步伐,因而对林业科技创新所具有的重要特点以及发展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林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特征
2.1 科技创新动力源较单一
科技创新的主要动力来源有多种,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科技创新的主体;②科技创新所需要的投入;③科技创新所需要的渠道。这些动力来源能够对科技创新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林业科技创新服务的基础在于林业发展的需求,林业产业能够向社会提供出一些有形的、无形的产品或者是环境产品。而对于那些具有公益性质的林业则需要为社会提供非经济性的产品,所以,在社会交换中林业经营者难以获得科技投入所带来的补偿,这就使得经营者的科技创新所具有的动力源有所丧失,基于此,国家通常都会采取政府干预的方式,补偿那些非经济产品的科技创新,加大在这方面的经济投入,使得国家成为科技创新成果的需求者以及供给者,因而这就会造成林业的科技创新动力源变得较为单一。
2.2 林业科技创新成果具有一定的限定
在实际应用林业科技的创新成果时,通常这些创新成果都存在着一定的限定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地形、地貌以及地势上森林的实际分布状态也会有所不同,而正是由于这些差异性的存在,使得我国的林业生产活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这从某种程度上对林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实际应用形成了一定的限制。而将预约的工业技术跟通用技术的科技创新成果相比后,林业科技成果在市场需求上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定。
2.3 应用林业科技创新成果具有特殊性
林业经营者要想有效实现森林资源向经济效益转化的目的,务必要先购买并积极开发更为先进的技术,研发更多新的林业产品,培育出更多的森林资源,才能够有效的对科技方面所投入的进行有效的补偿。但是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有些经营者由于难以从市场上获得对科技方面的投入补偿,进行林业经营时需要依靠政府或有关部门的扶持,因而其对于科技创新的投入工作的积极性就较差。在应用林业科技成果过程中,还会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①森林采伐制度;②资源管理体制;③林权问题。
3 林业科技创新能力状况
3.1 缺乏对林业科技创新重要性认识
有些林业经营者在长期经营过程中,普遍会将营林业当作是“靠天吃饭”的产业,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挖坑栽树”就可以了,不但老百姓存在这样的观念,甚至一些林业企业的决策者以及管理者都存在着不够重视营林科技投入的问题,因而这些思想观念作为林业经营的主导观念,直接降低了林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大大降低了科技的贡献率,而正是这些不足,使得林业科技发展的整体水平难以提高。
3.2 林业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跟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整体科技投入水平都较低,而林业在整体科技投入中的水平更是少之又少,并且由于林业的科技创新是一种较为单一的科技创新动力源,更多的是依赖于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扶持,缺少相对的资金投入,使得我国科技的整体创新能力难以得到提升。
3.3 科技经费结构不合理
我国从事林业科研体制的主体是一些高等的院校以及科研机构,不是企业,因而这就使得企业在生产以及开展相应的科研活动时出现脱节的问题,使得林业科技在创新方面出现供求错位的问题,而这些不合理的科技经费更是决定了国家是科技经费主要投入者,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就更少,此种传统的体制也就使得林业科技创新转化为科技创新成果的效率较低,科研成果的数量也就会变少,这使得我国林业科技创新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据有关研究预测,我国在农业方面获得的科技奖项的转化率只占了总获奖率的一半,跟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远低于其70%的转换率,并且我国林业科技成果方面的转化率远远低于农业成果的转换率,只占了34%,林业技术的储备不够充足,缺乏有效的林业科技人员,特别是在高效技术研究方面的人才较少,高层次的经营管理者较少,这些都对高新技术成果的研究以及转化工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在林业方面所具有的科技创新能力水平则更低,并且现阶段所实施的法规、政策以及经济市场等外部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4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对策建议
为了使得我国的林业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务必要加强对林业科技的创新,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1 加大对林业科技投入,提高林业科技贡献率
就我国实际国情而言,我国的林地面积小,林业资源也十分的有限,并且对于林木以及林地的浪费也十分严重,因而为了能够有效实现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要从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并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满足人们对于林业产品的需求,使得林业的科技水平有所提高。而长期以来,我国营林者对于林业科技所具有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林业科技人员的数量也较少,导致科技的整体素质较低,难以投入较多的资金用来经营林业,所以,务必要对林业科技的创新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有所认识,加大科技的投入,从而使得林业科技的整体贡献率有所提高。
4.2 促进林业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创新工作的开展
为了进一步促进林业科技创新体制以及机制创新工作的开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抓住动力机制,此机制的核心就在于能够充分调动企业工作者的积极性,使得企业能够从被动创新转化为主动创新,究其根本在于市场所具有的竞争力以及需求的不同,并且对企业创新产生影响的最为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企业的所有制形式,通常而言,具有较强依附性的一些国有企业在主动创新方面还有所欠缺,动力不足,跟那些依附性较弱或者没有依附性的个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股份制企业相比要差很多。与此同时,林业发展的最为关键措施在于能够建立起员工激励制以及分配制,在区域社会环境、创新环境、利益分配和激励等方面制定倾斜政策,为林业创新人才提供更为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条件,从而更好避免人才的流失,为后续对人才进行教育以及培训奠定基础。
4.3 优化林业科技资源配置
我国林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以及科技创新效率难以得到有效提高最为重要一个因素就在于没有合理的配置好林业科技资源,所以,为了有效提高林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务必要建立起具有公益性质的科研机构,并将高等院校作为科研基础以及应用研究基地,同时加大林业科技总体的投入,尤其是要加大对林业基础研究以及应用研究的科技投入的力度,有效实现林业科技创新资金在政府、企业中发挥作用,使其在实验研究和应用研究等活动中进行合理配置。
4.4 加强林业信息系统的建设
就我国现阶段的实情而言,我国“数字林业”已有了一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①在林业调查以及监测绿化动态中成功的运用了遥感技术,并且合理的应用到了卫星图像辅助计算机,对所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分析,并输出数据,在这一过程中有效的实现了自动化。②按照森林火灾跟气象条件之间所对应的管理,通过计算机技术,创造出了国内首个预报森林火灾等级的标准。③为了有效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监控和监测,合理地运用了GPS、GIS以及RS技术,有效地加强了对森林资源的监控和监测,使得森林资源的管理迈向了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4.5 加强林业科技推广力度
林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子体系就是科技推广体系,在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成生产力时务必要借助这一科技推广系统,因而如果科技推广体系不够健全,势必会导致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所以,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林业科技的应用水平,使得林业科技的创新效益有所提升,务必要加强对林业科技的推广力度以及应用力度。
5 结语
为了能够有效实现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务必要推动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并健全林业科技创新发展的体系,对现阶段林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造成影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以此作为参照,不断提高林业科技创新的能力,将林业科技创新的成果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从而有效实现科技创新转化为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目的,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朋光.可持续发展林业科技创新的特征与能力建设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5(3):166.
篇10
由于农业科技的进步,在推进“强农、增值、富农”三大工程中,江西省得以紧紧围绕推动龙头企业集群发展、完善产业链延伸、基地标准化生产,培育壮大了一批与粮油高产创建、标准生产基地、健康养殖基地有效对接的大型龙头企业,构建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2011年江西省规模以上加工型龙头企业达2800家,销售收入2000亿元,增长20%;472家省级龙头企业销售收入1500亿元,增长15%,直接带动农户370万户,户均增收2200亿元。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4900家,有社员15万户,带动农户155万户。[3]农业科技成果取得突破。近年来江西省不断加快农业前沿技术研究和科研成果转化,提升农业科技对主要农产品供给、农民增收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贡献能力,引领现代农业发展。2007年以前,江西省超级稻培育还是一项空白。如今自主选育、通过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就有7个。一大批良种和先进实用技术在全国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这些良种每亩可增产60公斤左右,高的可增100公斤。去年12月底,江西省在全国率先开发出山茶油微波萃取技术,并建起年产三千吨、原汁活性茶油综合利用项目,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存在的主要问题江西省农业科技取得了显著发展,但与建设现代化农业的新要求相比,与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其发展水平还相对落后,在江西省科技体系总体发展中,农业科技基础相对薄弱,尚存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1.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不足。当前江西省乡镇农业科研普遍缺乏领军人才,部分乡(镇)农技站工作人员不稳定,变动频繁,农技工作人员文化素质及业务水平参差不齐,没有发挥好基层站应有的作用。2.基层农技服务体系广度不够。一是在农技推广体制上还存在一定的政事不分、职责不明的现象。在推广方式上,沿用“技术+行政”的推广模式,很多社会化服务带有较强的行政色彩。推广部门除技术推广职能外,执法与质量监测及经营服务等职能难以兼顾。特别是乡镇人员时常被抽调参与乡镇中心工作,难以集中精力从事技术推广。二是乡镇农技推广事业经费相对不足,部分农技推广专项经费未列入财政预算,在职人员缺乏继续教育和技术培训的机会,知识更新滞后。3.农业组织化程度不高。2011年,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全省农户的比例仅为18.77%。根据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显示,当前江西省有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乡镇比重、有实体型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乡镇比重、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生产销售农产品的村比重、参加“公司+农户”的农户比重分别为30.7%、13.4%、10.0%、1.94%,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6.6%、16.2%、10.6%、3.53%。而且除了通过“公司+农户”的方式生产销售农产品的村的比重高于中部平均水平以外,其余三项指标均低于中部平均水平。4.农业科技型企业创新不够。农业科技型企业是具有现代农业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能力的企业,它是联系农户和市场的重要桥梁,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力军。但江西省农业科技型企业科技力量单薄,高水平人才匮乏,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低,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技术合作较少,成果转化能力不足。同时,部分农业科技型企业管理者还未认识到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应该是企业本身而非政府部门,因而对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不足,集中反映在大中型企业设立专门技术研发机构的比例偏低,资金缺乏导致无力开展科技创新等。
“三农”新形势下对农业科技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近年来,江西省农业生产稳中有增,但影响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依然存在,全省农业基础有待增强,现代农业建设的任务仍旧繁重。在新形势下,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根本出路在科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基础支撑也在科技。(一)持续增产,发展势头如何延续?———要求农业科技在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突破土地资源约束中发挥更大作用2003年起江西省粮食生产持续增产,至2011年粮食总产达410.5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但同时,农业持续增产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一是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户自发维护保养小型水利设施的意愿有所减弱,农业“靠天吃饭”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二是城市化、交通、住宅以及工业发展等的占地、导致耕地资源刚性约束逐渐加剧。1978年江西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3820.8千公顷,到2003年下降为3051.1千公顷,下降20.14%。2010年虽上升至3639.1千公顷,但总体趋势仍是下降;三是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增大。2010年江西省农用化肥施用量为415.1万吨、农药使用量为106530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为45491吨,分别较1990年增长45.34%、192.01%、176.91%。化肥、农药等过度使用将对公众的健康和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成为粮食生产和安全的隐患。解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和土地资源约束问题,实现“靠天吃饭”向“风险可控”转变,最终成为“靠科技吃饭”,发展农业科技是必经之路。农业科技是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最具决定性和最活跃的因素,是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良种覆盖率的关键所在,是确保农业持续稳定发展以及农产品长期有效供给的保障。(二)农村“空心化”,今后谁来种田?———要求农业科技在消解农业生产中劳动力投入趋减的问题中发挥更大作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呈明显加快趋势。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在思想、技能、生活习惯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离农意识强烈,从事农业生产的青壮年劳动力日益减少,妇女和中老年人比重上升,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趋势。今后,随着用工成本的不断增加,依靠低成本劳动力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空间也将逐渐缩小。农业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大部分国家都会经历的过程,也是市场资源配置的必然结果,将有力地推动社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发展。但同时,农村劳动力的短缺,农业人口老龄化,农业劳动者素质下降,对农业发展却是极为不利的,不仅关乎“三农”问题,更关乎国家的经济稳定和长治久安。消解农业生产中劳动力投入趋减的问题,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必须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从根本上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改进劳动质量,并大力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力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的“职业农民”,才是持续稳定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举措。(三)比较效益低,增收路在何方?———要求农业科技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中发挥更大作用近年来,农民增收的渠道越来越广。一是国家先后出台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政策增收成为新的增长点。二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务工成为重要的增收渠道。但与此同时,在农民家庭收入的构成中,来自第一产业的现金收入增长速度却相对较慢。2011年江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891.6元,比2010年增长19.1%。其中工资性收入是增收的主要动力,增长22.6%。而人均农业收入增长仅为14.4%,不但低于人均纯收入增长的幅度,更低于工资性收入增长的速度。为保护农民种粮收益,提高其种粮的积极性,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稻谷的收购价格。2004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为70元/百斤,2009年提升至90元/百斤,2011年达到102元/百斤,2012年再次上涨至120元/百斤。但综合分析,主要农产品价格逐年大幅上涨的可能性并不大。靠价格上涨,拉动农民收入增长,作用有限。另一方面,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人工费用也呈现逐年上涨态势。农民种粮的成本不断增加。农业生产比较效益相对低下,已使得个别地区出现了抛荒、双改单等现象。发展现代农业,归根到底要提高农业产出效益水平,粮食亩产和农业增加值的大幅提高是做大做强农业的基础。从实践看,农作物每更新一次,可增产10%-30%。农业科技进步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农民收入可提高两个百分点。在“三农”新形势下,要求以科技发展带动农民增产增收、提质增收以及节本增收,让农民种地“有利可图”,方能确保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